提升税收征管质效范例6篇

提升税收征管质效

提升税收征管质效范文1

(一)确保地税收入平稳较快增长。紧紧围绕省政府下达的全省地税收入增长13%目标,深入调查研究,深化税收分析,及时预测预警,防止税收大起大落。加强省级税收征管,摸清税源底数,确保全省省级收入任务完成,并保持与其他各级次收入同步增长。认真贯彻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坚决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组织收入原则。严肃收入纪律,开展收入质量评价,加强质量监控,保证收入质量。

(二)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规范税务行政审批,认真贯彻落实行政强制法,从源头上遏制执法不公、畸重畸轻行为。切实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水平,加大防范执法风险的培训教育力度。改进执法方式,做好行政复议等法律救济工作,更加注重运用服务、疏导、教育等柔性执法手段。深化政务公开,自觉“晒权”、“亮权”,自觉接受监督。

(三)提升税收征管质效。

一是深化税源专业化管理。继续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切实完善和落实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之间的互动机制。以《省税收保障办法》出台为契机,促进税源管理专业化。

二是深化信息管税。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信息化功能要由操作应用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业务技术要由单打独斗向高度融合转变,软件开发要由零打碎敲向统一规划转变。

三是深化大企业税收管理。抓好《关于加强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意见》落实,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为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是深化税费管理。认真执行营业税起征点调高后的惠民政策,关注营业税改革动态,抓好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继续完善和落实“两税”征管机制,扎实推进存量房交易纳税评估工作在全省推广运行;关注环境保护税和资源税的改革,全面落实车船税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强化土地增值税和城建税管理。继续贯彻落实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完善股权转让所得征管措施,规范自行申报管理,健全完善申报机制,加强对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强化企业所得税专业化管理。推进规费管理精细化,做到依法征收、规范征收、公平征收、应收尽收。

五是深化税务稽查。扎实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和整治,今年将各类中介机构、交通运输等行业作为我省指令性专项检查行业,认真做好金融保险、电信行业和重点税源企业的轮查工作。深入开展发票整治,遏制使用虚假发票的不良势头。

(四)提升纳税服务质量。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加强税法宣传和咨询解答工作,全方位、多渠道公布涉及纳税人权益的事项,提高税法透明度,促进征纳双方和谐。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进一步梳理办税流程,规范涉税文书,整合各类调查、检查事项,大力推行同城通办、自助办税等服务方式,积极推行网上办税,致力打造功能全面、方便实用的地税网上办税服务厅,最大程度方便纳税人办税。加强与国税部门的合作,联合开展纳税服务、税务检查等工作,减轻纳税人负担。切实提升纳税服务实效。全面落实中央出台的一揽子结构性减税政策,发挥税收在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加强政策解读和研究,落实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企业的蓬勃发展助推加力。在全省全面推广长沙、株洲等地的“税融通”服务经验,以中小企业的纳税信用作担保,切实解决诚信纳税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五)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着力提升各级班子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突出抓好素质能力建设,切实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营造崇尚学习、学以致用的良好风气,提升各级班子领导驾驭大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综合管理能力、电脑网络等新技术实践运用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能力。

提升税收征管质效范文2

基层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征管基础逐步夯实,依法治税全面推进,征管流程不断优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大幅度提升。但是目前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执法刚性有待加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法刚性。二是信息管税水平有待提高。现有网络的先进性还没有得以充分发挥,调查显示,基层有67%的纳税人和75%的税务人员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充分。三是征管流程应进一步优化,征、管、查三大系列衔接和共享机制还需完善,办税流程应根据信息管税的特点进一步整合和优化。四是征管绩效考核有待改进,进一步解决干得多反而扣分多的现象。五是基层人员素质与先进信息技术应用不相适应。

根据目前基层工作实际,提出优化征管体系建设的五点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是突出科学管理,提高收入质量。以确保收入稳定增长为目标,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挖潜堵漏,坚持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努力提高税收管理质量。从我县情况看,目前新的税收增长点还没有显现出来,税源结构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收入工作存在着一些困难。这需要我们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坚持抓早、抓实、抓好,牢牢把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千方百计组织税收收入。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建立收入监测、预警和税源变化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强化税源与税收收入分析监控。要建立健全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有机协调、良性互动的机制,推动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收入增长速度、质量、效益的同步性和科学性。

二是推进依法治税,完善考评机制。积极推进税务管理法治化进程,营造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严格落实税收执法过错追究制,规范税收执法。建立税收执法案卷定期评查制度,开展案卷讲评活动,相互交流提高。修订完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每个岗位的工作量、质、绩及过错进行科学评价,依托计算机技术,建立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绩效考核机制,使考核分值更能体现实际工作水平。

三是优化征管流程,征管查有效衔接。在现行征管模式中,征收、管理、稽查三个部分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征收是模式运作的目的,管理是模式运作的核心,稽查是模式运作的保障。只有将三个部分内部理顺、彼此衔接、特点突出,才能完善税收征管体系建设。应积极探索行业管理新模式,加强征管查信息传递、资源共享和业务对接,明确并落实征、管、查各系列岗位在税源管理、纳税评估和纳税服务以及涉税信息收集、分析、报送的工作职责。

提升税收征管质效范文3

【关键词】“营改增”;地方税收;影响

我国在实行“营改增”以后,减轻了企业负担,对税收而言,这是对我国税收结构的一次重大调整。在税收征管上,营业税为地方第一大税种,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增值税征收范围扩大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方政府营业税收入。因此,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营改增”对地方税收的影响。

一、“营改增”对地方税收的影响

“营改增”试点实行以后,减税效果非常显著,对非试点地区和企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减税。自实行“营改增”政策后,服务业试点企业负税有所减少,为当地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营业税作为地方税中的重要税种,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而“营改增”为地方财政收入带来了巨大影响。对“营改增”试点内容而言,降低最为明显的是小规模纳税人税负,销售额在500万以下的企业,为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如果确定为小规模纳税人,税率将由以往营业税的5%,减少至增值税简易征收的税率3%,税负降低超过40%。此外,在实行“营改增”以后,以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为基础,增加了11%和6%两档低税率。从上海实行点情况来看,很多交通运输企业税负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在改征增值税后,试点企业可以抵扣外购产品和服务所含税款,从而实现减税,由于企业之间外购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和比例不一样,因而减税程度也不相同。

二、降低“营改增”对地方税收影响的策略

1.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我国实行“营改增”政策主要目的是防止重复征税,让税制更加合理,税负更加公平,加快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速度,推动经济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税收总量将进一步提升,要面对税收分配问题。对此,可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将高端产业吸引进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快重点产业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提升当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只有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才能缓解地方财政困境。

2.健全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要在中央、地方收入格局不变的基础上,在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以后,将营业税收入减少规模科学测算出来,对中央与地方增值税收入分成比例作出适当调整,确保能够将营业税税收减少的缺口填平。自分税制改革后,提升了中央财政收入比重,财力充足,地方财政税收比重有所降低,加之近年来地方政府负担不断加重。为落实中央颁布的惠民政策,需要地方配套资金支持,从而更加重了地方政府负担。建议在实施“营改增”后,可以适当提升地方政府税收分成比例,从而减轻地方财政压力,激发地方政府积极性,防止地方财政收支因税制改革造成波动,确保“营改增”更加顺利实行下去。

3.完善地方税收体系

在现行分税体制中,将税源稳定和有较大增长潜力的税种规定为共享税或中央税,地方只有税源分散、收入不稳定的小税种,造成财权向上集中,地方政府很难获得与其事权相匹配的权利。对此,应完善地方税收体系,首先,尽快开征环境税等新的地方税种,加快房产税及资源税的改革步伐,为确保增值税扩围改革创造条件。并建立以财产税为主体的地方税收体系,缓解增值税改革压力。其次,进一步完善地方税制,将地方主体税种明确下来,制定行之有效的新税种征管措施。最后,坚持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明确地税征管范围,采取各征各税的措施,确保分权的合理性。

4.多措并举,提升税收收入

首先,提高管理质效,加强征管堵漏增收。严格管理组织收入过程,加强节点管理,避免由于管理质效不高导致税收流失的问题。应考虑到形势变化情况,将征收管理薄弱环节及风险点查找出来,堵漏增收,确保税费的有效回收。将征管信息化手段的作用发挥出来,加强科技管税管费,提升税费征管水平。其次,对税源管理模式进行规范,明确税收管理员职责。采取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实行信息化监管,以此提升行业税收管理水平,让管理更加专业化。此外,还应发挥税务稽查的作用,加大偷、套、避税行为打击力度,确保以查促管、以查促收。最后,主动争取各方支持,通过齐抓共管,实现税收提升。加大信息交流力度,落实“以地控税”措施,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真正避免地方税收流失。

三、结语

总之,我国自实行“营改增”政策后,有效缓解了企业压力,加快了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并促进消费与改善民生。但是,对税收征管而言,营业税作为地方第一大税种,在增值税征收范围扩大以后,地方营业税收入将降低。因此,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营改增”对地方税收的影响,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

参考文献:

提升税收征管质效范文4

今年全*国税工作总体目标:宏观税负、商业税收及税负等税收指标与全*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税收执法更加规范,税收政策执行更加到位,信息化建设和运用水平不断提升,税收服务更加优良,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明显提升,平安和谐的税收工作环境逐步形成。

一、科学组织税收收入,提升税收收入质量,确保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增长

(一)继续完善计划管理体系,加强重点指标考核。及时将今年税收收入任务,在考虑税源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抓好分配落实工作。定期对税收收入增幅、宏观税负、弹性系数、商业增值税增幅和弹性系数以及重点行业、重点税源、重点企业、重要税种的收入增幅税负等指标进行通报,实行动态跟踪监督,结合五项指标的考核,完善科学税收收入组织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实现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二)做好税收分析和税负预警工作。完善以基层分局为基础的二级税收分析体系,坚持月份、季度收入分析制度,确保税收分析真实全面反映经济税源状况。一是利用重点税源的生产经营与税收数据,进行收入增减因素分析。二是成立征管查协调小组,按季召开协调会,统一协调运作征、管、查之事,将税收分析作为税收征管事项之一,使税收分析成为促进管理和稽查的有效抓手。三是针对税收热点和领导关注的问题,加强税收专题分析和调研,积极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谋依据。

(三)加强税源管理。对年纳税20万元以上的企业列入*级重点税源监控范围,扩大重点税源监控面,完善税源分级、分层、分行业监控体系,实现监控成效的最大化。主动与地方产业对接,根据*产业发展的方向,建立新增税源跟踪和预测机制,把握组织收入工作主动性。不断培植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税源基础,积极寻找新的税收增长点,拓宽税基。

(四)加强免抵退税管理。按计划进度完成免抵调库和退税指标。

二、深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切实提升税收管理水平

(五)加强商业税收管理。结合20*年商业增值税专项整治工作成果,实行行业分类管理,切实提高商业税负。

(六)深入拓展“以电控税”管理行业。把“以电控税”逐步推行到

机砖、钢材加工、竹木制品等所有耗电量较大的、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与耗用电量密切相关的行业。对各行业进行调查摸底,测算数据。在此基础上,召开行业电度税收负担率评定会,邀请人大、政协、效能办、地税等部门参加。

(七)预约定耗工作不断完善和提升。首先,完善农产品价格信息库。针对现有的信息库中数据不够细化,农产品价格变动较大的情况,加强对信息库的维护,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其次,根据*局的范本要求,做好资料的整理工作,做到一户一档。第三,邀请林业局业务熟练人员传授林业方面知识。纳入预约定耗管理的企业大部分为木竹企业,税务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知识,提高综合业务素质。第四,根据农产品预约定耗情况,对纳税人收购业务普通发票的开具使用、农产品进项税额抵扣、销项税额等情况实行跟踪管理,防止税款的流失。

(八)加强原木税收管征。严格贯彻执行《*原木税收管理办法》。加强林业生产单位原木自产自销的管征,建立产销台帐,切实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避免税款流失。

(九)加强纳税评估工作。完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数学模型,加强重点纳税户及特色税源纳税评估,从中发现问题,探索管理新方法,促进税收收入的增长。建立一支专业化、松散形的纳税评估队伍.

(十)加强增值税税种管理。一是认真落实总局新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办法。二是认真执行总局货运发票抵扣制度,加强货运发票等“四小票”数据的采集、清分、上传工作。强化稽核比对,做好异常票协查工作。三是开展20*年度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审。

(十一)加强所得税管征。一是加强对所得税收入的分析预测。通过所得税收入的分析预测,掌握好税收动态和导致增减的因素,发现所得税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堵塞漏洞。二是做好20*年度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并按新的纳税申报表做好年度纳税申报。三是严肃分类管理。分类的标准以信用等级为基础,重新制订最低应税所得率。四是加强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管征。对每个企业完工楼盘进行全面清查,及时进行汇结算。五是加强备案管理,完善台账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分类别、分行业、分项目的台账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六是加强和完善企业所得税电子申报工作,年报网上申报推广到所有企业。七是积极探索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八是做好“两法”合并前的各项准备和培训工作。

(十二)全面落实个体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新办法。认真落实好新办法,加强税务登记管理,杜绝漏征漏管户。加强定额公示,特别是核定为未达起征点的公布。加强停歇业管理,防止出现假停歇业现象。

(十三)强化征管质量考核。加大对征管“六率”的考核力度,修改《税收业务绩效考核办法》,将管理员工作平台运行等纳入考核,全面提升基础管理水平。

提升税收征管质效范文5

要紧紧把握“抓增量、保总量、提质量”的要求,聚焦挖潜堵漏,在行动上抓早,在增长上求稳,防止收入前松后紧,大起大落,实现国税收入持续平稳增长。一是依法依规增收。坚持组织收入原则,做到应收尽收、应退尽退,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不折不扣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二是依靠分析增收。组织开展税收形势分析、税收风险分析和经济运行分析,加强对重点企业和梅山保税港区区域经济的税收收入质量动态监测和管理,尤其要加强政策效应分析,及时反映“营改增”等税种的政策调整变化对国税收入的影响,准确掌握税源变化情况,完善税收收入质量评价体系,提高税收预测的准确性。三是科技+管理增收。要将经济下行压力形成的倒逼力量转化为提高管理水平的强大动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落实对税收收入与税源匹配性、征管潜力评估、清理欠税等征管努力程度的考核,强化税收征管的责任,努力增强征管的精准性,向创新机制、科技手段、堵漏征收要收入,使税收增长与税源实际更加契合,实现没有水分的税收增长。

要提前准备,统筹协调,更大力度营造有利于改革的环境,不断增强改革创新对税收征管的驱动力。一是深入推进征管体制改革。按照总局统一部署,把落实《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作为“一号工程”,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方案》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确定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积极稳妥抓好落实。二是持续推进营改增工作。今年要将营改增范围扩大到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生活服务业,要充分认识此次营改增扩围工作任务的艰巨性,充分估计扩围对业务量的影响,及时了解行业特点和纳税人的需求,脚踏实地抓好扩围工作,确保营改增工作顺利推行。三是大力实施信息管税。要按照总局统一部署,精心组织金税三期优化版上线,切实把握时间节点,做实做细资源统筹,认真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战演练,保证工作进度,坚持高质量上线。要深入落实《__市国税局“互联网+税务”实施方案》,着力做好网上办税服务厅升级改造工作,推进“电子税务局”建设。同时,要加强数据增值应用,积极探索档案无纸化和电子档案管理,为税收管理提供支撑。四是不断深化风险防控。要坚持问题意识,强化系统思维,切实发挥税收风险管理的导向作用,为强化税收征管提供精确制导。一方面要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机制,理顺风险管理各环节的工作衔接,完善重点行业、税种的税收风险特征库、模型和指标体系,集中开展行业风险分析和大企业风险分析,实现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核查,确保把该管的事项管好。另一方面要加强重大涉税风险应对,重点关注长亏不倒企业、税负严重异常的重点税源企业以及区域性、行业性问题。五是切实夯实征管基础。要聚焦补齐短板,进一步落实税收征管规范,修改调整征管流程,建立征管指标日常巡查制度,加强各税种后续管理,强化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积极探索出口退税预警指标分析制度,全面提升税收管理水平。六是注重强化管理创新。按照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征纳双方负担的要求,紧紧围绕征管工作实际,不断深化管理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激发各部门和干部职工的首创精神,促进工作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

要以全面提升纳税服务满意度为引领,进一步健全纳税人需求管理机制,强化与纳税人的沟通互动,着力解决纳税人反映最多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不断增强纳税人获得感。一是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送推渠道。合理配置窗口资源,进一步发挥窗口咨询辅导作用。分模块、分流程编写业务操作指导书,提高咨询辅导质量。完善国地税联合纳税咨询制度,探索建立12366数据分析机制,针对性开展培训和政策推送。二是进一步加强办税服务厅建设。探索办税服务厅激励机制,建立协税员正常淘汰机制,调动干部和协税员的积极性。建立内部复核制度,完善内控机制,减少办税过错。探索上门办税分析机制,针对各种上门业务类型,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继续开展岗位大练兵,提高窗口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三是大力推广网上业务。按市局要求积极推行电子发票,鼓励纳税人免扫描认证或便民扫描认证点、网上申领发票、网上申报,推行网上申请代开专用发票,进一步减负增效。加强与地税、银行等部门的合作,扩大税银互动成果。四是实施纳税服务定期评议制度。按照服务种类,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纳税人进行服务情况的评价,将评价结果纳入考核。五是积极参与税收志愿者活动。与团区委联合组织税收青年志愿者队伍,为纳税人提供面对面的涉税辅导和点对点的政策送推,开展代办网上申报、代打发票等便税服务。

要以加快法治税务建设为目标,促进依法治税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一要规范执法,这是推进依法治税的关键和重点。要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推行网上审批,使执法服务更透明。要落实税收执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进一步规范税务行政裁量权。加大税收执法督察力度,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质量考核和责任追究,强化权力监督制约。要强化权利救济,完善税务

行政复议制度,努力把税收争议化解在初发阶段、化解在税务机关内部。要积极推行税收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发挥法律人才在推进法治税务建设中的作用。二要促进遵从,这是推进依法治税的重要目标。要广泛开展税法宣传,努力增强全社会的税收法治观念。完善纳税信用管理制度,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积极构建综合治税平台。三是树立标杆,深入开展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继续开展以“抓基础、争创新、展风貌”为主题的法治税务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突出法治创新,夯实税收法治基础工作。要着眼国税事业长远发展,坚持倾情带队、善待严管的治队思想,围绕强班子、育人才、添活力,继续推动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加强干部队伍管理。严格执行党组议事规则和局长办公会议制度。认真执行领导干部报告有关事项等规定,强化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着力提升依法治税、深化改革、倾情带队能力。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做好干部选拔提任工作,探索中层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加大干部交流力度,结合征管改革实施,开展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调配,充实加强一线干部配备,促进干部在不同岗位上开拓视野、经受锻炼。二是全面提升队伍能力素质。建立每周二小时学习制度,完善干部培训机制,探索实行积分制,并与绩效管理、干部选拔挂钩。贯彻人才建设三年规划,加大力度做好青年干部、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大力开展“岗位大练兵 业务大比武”活动,着力提高干部业务能力和实践水平。三是加强机关党建。切实落实好党组、支部、党员的责任,聚焦“服务税收、建设队伍”两大任务,凝聚起抓党建带队伍的工作合力。扎实开展党建活动,打造富有特色的党建工作品牌。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作用,增强工青妇组织活力。四是加快推进荣誉创建。要突出重点,统筹推进,把荣誉创建作为全面提升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明确创建目标,集中优势资源,保证创建质量,大力深化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创建活动,凝聚正能量,倡导新风尚,坚持不懈把创建工作推向深入。五是注重人文关怀。推进经常性思想工作,改进局长接待日制度。建立党组成员日常联系约谈干部制度,广泛开展谈心谈话。关心干部职工切身利益,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积极为干部职工办好实事,增进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

提升税收征管质效范文6

关键词:营改增;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

2015年12月24日《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提出,标志着我国税收征管体制的改革正式打开序幕,该方案是我国征管体制改革所作出的顶层设计。改革直至税务政管理体制中的弊端,重点强化税务管理体制的职责划分,该次税务体制改革是全面升华改革的探路阶段,以质变推动深化改革的不断迈进。

一、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对营改增试点的作用

此次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体现在两个征管体系的合作,国税和地税在公务员队伍中占据较大的人数比重,而两套机构的合作能够强化各个部门的职责意识,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管理任务。国税和地税机构设置的基础是分税制度,而目前我国分税制度的基础性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在机构的构成上体现为两个部门的合作管理。

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对于营改增试点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国税和地税两个征管体系的常态化合作方式,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试点纳税人的任务交接。同时深化国税和地税征管体制的改革能够提升办公的效率,降低办税的成本,能够在纳税人的心态上有一个良好的过渡和转变,从而适应营改增的税制变化。深化国税和地税改革推行的税收信息化管理,通过管理手段的创新,提升办税的效率,缓解了税务办理部门的工作压力,提升了纳税人办税的灵活性和主动性,为营改增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在组织构成方面,深化国税地税的协作能够实现社会化的治税转变,能够为各级党政机关和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应在较为和谐的改革氛围,以良性的合作和交流,提升营改增的推行可能性,为营改增的全面推广奠定良好基础。

二、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实施方向

深化国税地税征税体制改革首先要确定工作的基本思路,正视目前体制改革所存在的问题。在《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中对于目前国税地税管理体制暴露出的问题有较为具体的说明,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即职责不明确、执法力度不够、办税效率不高、管理方法缺乏科学性、组织构成不够完善等。深化国税、地税体制改革必须要以问题为导向,破除这些征管体制中的制约性问题,以纳税人最为关注的问题,深入开展税务体制改革工作,满足纳税人的期盼,消除纳税人对于营改增的顾虑。

第一,要明确国税地税部门的职责划分,通过健全税费收入体系,将地税和国税部门职责出现交叉不清的问题进行重点处理。按照税收的属性和征收的便利性实现中央负责中央,地方负责地方,对于共享税一属性和便利性优先考虑。推动非税收入的法治化管理,推动地税闭门的收费基金征管职责完善。

第二,创新纳税服务机制,加强服务型税务机关建设,以最大限度便利纳税人、服务纳税人、规范税务人,提升整体的税务服务质量,减少纳税人不必要的办事成本消耗。推动税收规范化建设,推行权利强大和责任清单,保持税务征收、执法的透明化、便利化。建立服务合作的常态化机制,通过国税和地税的合作管理,实现互联网+政务的办公模式,以网络和现实环境的办税效率提升统一纳税服务。建立诚信纳税机制,对失信行为着建立黑名单。完善服务投诉机制,实现对税务部门的服务监督。

第三,转变征收管理方法,实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强化事中事后管理能力,实现对纳税人的分类、分级管理。形成对大企业的税收管理层次和自然人税收管理体系,以征收对象和服务内容为依据,细化征收管理办法。同时加税务稽查改革,增强去独立性,防止多头重复检查。建立电子发票,防范税务系统的腐败违法行为。通过税收征收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升税收工作的高覆盖面。发挥税收大数据服务国家治理的作用,为国家治理能力提升提供重要支撑。

第四,深化参与国际合作,以开放型的经济新体制的建立,树立大国税务理念,拓宽视野,实现国际税收事项的统筹管理。加强国际税收的合作,形成合作共赢的国际税收关系。严厉打击国际逃避税,建立对外开放服务战略。

第五,优化税务组织体系。加强税务系统的党的领导,实现对税务机关征管职责的优化,确定工作标准、税收制度和管理制度内容。完善税务稽查机构、督查内审机构、研究探索推进对外派驻税务官员,强化干部队伍能力的建设,以党风廉政建设实现对责任的监督和落实,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六,建构税收共治格局。推动和健全党政领导、税务主责,加强部门间的合作,社会的协同合作,重视公众参与的共同治理格局的建立。实现在部门间的税务信息的共享,规范信息交换平台建设,加强部门税收的合作。通过法治和教育的共同作用,增强全社会的税收意识。

三、总结

综上,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要坚持党中央的统一组织和领导,保证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稳步进行。各个地区和部门形成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系改革的意识,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组织协调能力,明确落实工作责任,实现财税体制改革的稳步迈进,为实现营改增的全面推广作出重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01:15-20.

[2] 温彩霞,刘嘉怡,于嘉音,王槟.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提速――《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审议通过[J].中国税务,2015,1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