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的要点范例6篇

图书管理的要点

图书管理的要点范文1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图书馆管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图书馆面对的压力与威胁也逐渐增大,其生存空间和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小和越来越恶劣。如果新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不能在此时孕育而出并且真正落实的话,图书馆可能会走上渐渐消亡的道路,所以,图书馆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者的期盼和需求中生成,假使可以把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学术理论和方法,真正具体到实际的图书馆业务推广与内部管理工作中,不“纸上谈兵”,依靠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自身管理水平完成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这将会有力推动图书馆的整体发展。

1 创新管理理念。

运用现代管理学理念于图书馆管理中是当前图书馆管理的关键,同时借助计划、组织控制等管理手段,科学合理的配置与使用图书馆资源,保证图书馆的最大作用被发挥出来。现阶段,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手段因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快速发展得到了一个重新成长的机会[1]。所谓图书馆知识管理,指的就是借助对知识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和管理学手段的充分应用,将图书馆内在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与运用,保证图书管理工作可以更加全面并且充分的满足不同群体对信息知识的需求,同时还将图书馆的各项现代化功能和作用进行提升优化的过程。总而言之,图书馆知识管理和普通的图书馆管理完全不同,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立足的理论基础存在差异,长期以来,传统的管理学都是图书馆管理的理论基础,但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却是有别于管理学的知识管理;其二是完成管理的对象不一样,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对象主要指的是对各种书籍信息、图书馆建筑、设备、人员以及各类技术手段等组成的图书馆系统,但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对象指的却是由信息和知识、物资、以及图书馆文化等资源构成的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其三是管理的重点不一致,虽然长期以来,图书馆管理的核心理念都是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其中的重点,但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我国大部分的图书馆都没有将这一理念真正进行落实,导致图书馆管理变成了普通的事务性信息管理,但是把图书馆知识管理作为图书馆管理的核心理论和操作手段,就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与服务精神充分地表现出来,因为人力资源管理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点和中心,所以知识管理创新与知识服务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其的主要目的。

2 创新管理内容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囊括较广,主要包括图书管理重点人事、行政以及业务管理等很多方面的创新与整理,其中重点的管理工作如下:

知识应用管理。为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各个人士提供系统性的知识需求是图书馆管理的最终目的,所以在建立图书馆信息系统之前,应该充分考虑到怎么才能满足社会不同群体的共同需求,包括科研机构、政府以及企业等等,并且树立一个目标,完成提供深层次、多方面服务的复合型图书馆的建设。

知识创新管理。主要指的是创新性的对图书馆管理理论进行研究,同时把图书馆知识当作管理研究的重点对象,并且革新图书馆管理学的概念体系和理论基础。新时期的图书馆管理业务流程必须将“知识流”当作管理的重点方向,重组和创新业务流程应当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重点研究怎么实现把文献采访、组织和服务转变为知识搜集、组织和服务的途径与方法。

知识传播管理。图书管管理的首要任务和重点,是为了方便知识源和找寻者之间的准确与匹配的及时性[2]。

知识服务管理。新时期的图书馆管理应该把帮助用户完成知识的开发与使用作为自身的目标任务,进而使得图书馆可以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用直接了当的形式对用户对知识的创新和运用工作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在新时期的图书馆知识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的每一步细小操作都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才可以得到更好的完成,所以对各个大型图书馆来说,更加积极的培养出高水平的知识型管理人员是其的重点工作任务。

3 创新服务工作

(一)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以往的图书馆管理的工作重点是日常事物管理与馆藏,这就造成图书馆在进行发展时,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例如说,服务范围不大、馆藏结构单一和利用率不高,这对图书馆的二次建设和经济效益造成了直接的影响,对图书馆的长远发展来说更是阻碍了其发展脚步。图书馆知识管理将“以读者为中心”这一概念进行彻底贯彻落实,扩大了用户信息反馈的渠道,把信息资源建设和读者的需求两者进行结合,根据不同读者的阅读倾向和知识结构的差异开展信息的收集工作,是的不同群体的读者对于知识与信息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进而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全面增强了图书馆知识和信息的服务质量。

(二)知识服务工作的加强

现阶段,社会各界对于图书馆的知识性要求较高,所以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应当进行扩大,还能还同以往一样只是限制在单一、基础的文献书籍的储存、收集和推广工作,而应该对新时期的知识进行重点的创新和开发。在平时的图书馆管理中需要对服务的知识内涵进行持续的扩充,不断发现和挖掘新的知识,使得原有的知识与信息资源更加全面、系统和深化,生成适用范围广、针对性强的二次再生知识,完成知识资本的整合、增值与更新。除此之外,对网上的信息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利用,借助现代化的全新信息技术,不断对图书馆的信息与知识服务的广度与宽度进行拓宽。图书馆知识管理是图书馆实践和知识管理理论共同结合的一种不一样的管理方法与思想,对于现阶段的图书管理工作有创新和积极的意义[3]。新时期的图书管理工作应当对以往的管理观念进行更新,汲取新的知识管理理念,将精准度高、有价值的知识信息提供给不同阶层的读者,把读者需要与知识增值作为管理工作的中心,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信息服务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红.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的创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5):36-37.

图书管理的要点范文2

【关键词】图书资料;分布式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技术

1.图书资料的特点

只有先了解图书资料管理的特点,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的优点。在弄清图书资料管理的特征之后,数据库技术就能根据它的特点进行分析,找出最适合图书资料管理系统的管理技术。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之后,对图书资料管理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充分发挥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的作用奠定了基础,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进行图书资料管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为用户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下面我们就从网上图书资料和现实图书资料这两个方面出发,对图书资料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1.1网上图书资料的特点

网络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随着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已经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因为它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将信息进行更好的整理,构建最全面、最丰富的知识体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于是网上图书资料就应运而生。网络图书资料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为它包含的不仅仅只是文字、图片等平面的影像资料,还包括大量的音频和视频文件。对于网站中不断更新的音频和视频文件,系统需要用最快的速度进行整理,这样才能保证网上图书资料的全面性。从这个角度来说,集中式数据库技术无法满足网上图书资料整理的需求,因为它没有办法适应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也不能满足正在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的需要,所以,这种单一的、比较固定的数据库技术不能对复杂的信息整理进行有效控制,不能满足网上图书资料管理的需求。

1.2现实图书馆资料的特点

与网上图书资料的信息整理相比,现实图书馆资料管理的环境更为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完成。传统的图书馆对资料的管理都是采用纸质档案的方式进行记录和统计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借阅和归还的记录已经实现了计算机管理,这样就使得现实图书馆的资料管理越来越规范,更具有条理性。对图书资料进行详细的等级划分,并及时更新馆藏情况,对图书的借阅和归还信息进行维护都是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内容。因为图书馆的图书具有很大的流通性,对藏书信息的整理也非常繁琐,所以就需要进行不同分工之间的配合,而传统的集中式数据库技术却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对信息的更新仍然需要进行人工操作,这就增加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负担,不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2.分布式数据库设计的主要目标

通过对图书资料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图书资料的管理系统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笔者结合图书管理的特点,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设计的目标,对该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为促进图书资料管理的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具有集中和分散相统一的特点

在对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进行阐述时,笔者已经简单地介绍了集中和分散之间的关系,所以处理好这种集中和分散之间的关系就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重要原则之一,要求在进行重点问题的处理时,还能做到统筹兼顾。要想对图书资料的信息整理进行有效的维护,就要保证整个系统的完整性,同时还需要满足区域内工作人员信息整理对便捷性的需要,避免因为点击量太大而导致系统崩溃。

2.2信息容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增加了数据库的弹性,在信息扩充和信息更新上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而且还能实现在复杂环境中对图书资料进行有效的管理。与集中式数据库系统相比,这种数据库系统在信息容量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能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潮流对我国信息管理系统的要求。

2.3管理系统灵活多变

因为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具有自治性较强的优势,所以能够实现区域内的信息资源共享,并在特定的区域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这种共享的效果。将这种系统应用在图书资料的管理中,通过设置相互独立的数据库,就能实现对图书资料的分类管理,让用户更快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图书资料,这样就能提高图书资料管理的效率,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实现人性化的图书资料管理。而且,正是因为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所以当系统中的某一个独立的数据库遭到破坏之后,不会影响其他数据库的正常工作,这样使图书资料管理系统保持正常的运行,降低了管理风险发生的几率。

3.分布式在图书资料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图书资料管理系统也会不断地完善,要想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系统的自动化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为此,对我国的图书资料管理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不断地完善与之相应的管理系统,就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满足时展的需求。在这里,笔者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对图书资料管理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提出了几点能够促进我国图书资料管理系统不断完善的建议。

3.1不断健全各个模块的功能

目前的图书资料管理系统对于各个板块功能的划分并不清晰,所以很容易导致信息的交叉和重叠,会增加一些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投资。要健全各个板块的功能,就是要对各个板块的服务内容进行具体的规定,例如,健全图书资料的信息板块和图书资料的借阅和归还板块等,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据库的作用。当各个板块的功能得到完善之后,就能方便读者查阅资料,减少查阅资料所需要的时间,提高查阅的效率。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板块功能的不断完善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能促进不同区域内工作人员的分工,对自己所在区域的工作也能进行监督,从而提高管理的水平。

3.2不断加强系统的稳定性

保证数据库系统的稳定运行是进行图书资料管理的前提条件。为了提高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稳定性,就需要对各类图书信息进行合理放置,减轻系统的负担,以免因为负荷量太大而导致系统崩溃。如果能保障数据库系统的稳定性,不仅能保证图书信息的真实性,还能减少外部因素对信息完整性的破坏。

图书管理的要点范文3

关键词:图书管理;创新方法;创新途径

1前言

图书管理在传统模式下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对图书管理各环节进行管理,诸如采购、编目、检索和流通借阅等环节,具有效率低下,容易形成各个小信息系统孤岛,各个信息系统间没有实现透明访问和智能关联,信息间访问代价较高效率低下,且没有联合各个信息系统形成图书管理者和用户有意义的价值信息等。仅仅图书管理的数字化,没有实现图书管理的网络化和智能化,与智慧图书馆和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相差甚远。创新成为当今各行业改革发展的动力。在“互联网+”时代下,新一代信息技术必将颠覆传统数字图书馆管理模式和建设方式,引起图书管理者和相关部门以及用户反思,并着眼于图书管理的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改变服务模式,变被动粗放的管理和服务为主动的推送式的高质量服务,促进管理工作的智能化发展,体现以用户为本的思想,激发图书管理的潜力和活力。本文主要探析高校图书管理创新方法与途径,主要分析在“互联网+”背景下,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分析图书馆管理创新发展的必要性,研究高校图书管理创新方法与途径,主要着眼于提高图书馆建设质量和管理效益,为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奠定好扎实的基础,为校园其它系统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提供参考和示范。

2图书管理创新需求

2.1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

在“互联网+”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着全国各行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使个行业各信息模块能够智能化整合在一起,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安全可靠访问,提高效率并实现管理创新。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样也推动着图书管理创新,促使图书管理各信息系统有机智能整合,提供更加丰富的管理功能,提供更加高效、及时的主动推动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大数据技术、物联网/传感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等,这位智慧图书馆和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也为图书管理创新提供了方法和途径。例如,大数据技术对图书情报能力提升是重要的增长极。从购买图书的数量和图书知识,能够挖掘出在不同时间阶段内读者关注的重点和需求,可以分析出不同专业书籍和知识的热度,也可以从公共图书馆借阅资料的频繁度定量计算出读者的关注度,从而挖掘出在主体感兴趣的参数限制下的图书情报知识。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大数据定量分析和挖掘方法获取学生关注度高的图书,从而为图书导购提供决策参考,也能够获知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整体发展动态,从而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发展策略。

2.2管理创新大环境驱动

图书管理工作中惟有创新才能推动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能够适应整个高校的系统改革,并能适应高校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带来的管理改进需要。智慧校园或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必然推动图书馆各信息模块的数字化建设或智能化发展,这对图书馆建设和管理也时时提出新的要求。社会管理创新也是促进图书管理创新和改革的动力。因为社会读者越来越多的通过智能化终端进行访问,这要求图书管理部门应该应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相关数据,并对图书建设和管理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方向。

2.3业务管理提升自身驱动

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也是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为了明确图书建设方向和目标,提高图书管理效率和质量,必须进行图书管理改革工作。通过改革和管理创新,既能够降低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出错风险,提高管理智能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丰富图书管理功能,以满足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

3高校图书管理创新方法与途径

3.1信息技术提升图书管理创新

3.1.1大数据技术提升图书管理创新

借助大数据技术,对电子数据库及海量增生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提炼出对图书情报单位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是隐藏在海量数据后面的图书情报信息,其图书情报信息的价值度与图书情报知识关注点、海量数据的质量和推理挖掘技术密切相关。因此从数据层面,可以通过清洗加工现有的海量数据并成为格式化的有用信息加以存储。大数据技术主要能从现有的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可帮助图书管理者知道用户关注的知识兴趣,把握好图书建设和管理的方向和重点。

3.1.2物联网/传感网技术提升图书管理创新

物联网/传感网技术是近年来研究与应用的热点,它能实现底层数据的感知、处理和传输,并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物或物人相联的信息系统,用户可以任何时间地点通过终端透明访问异构网络数据。物联网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和近距离无线识别技术RFID技术的集合,能够自动识别感知图书信息和方位等,这位图书馆管理带了极大方便。

3.1.3云计算技术提升图书管理创新

云计算技术应用到图书管理方面,主要是使海量的图书信息和图书管理产生的衍生数据除可以存储在本地服务器上,也可以存储在云存储器空间上,在递增的数据中快速分析和挖掘出有价值信息并加以利用。云计算技术能够加快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供存储和管理的统一解决方案,提高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集中化的管理有利于降低硬件投入和管理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信息孤岛以及孤岛间通信带来的开销和成本。云计算技术提供了上述系列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在图书资源管理建设中存在较多的优势。

3.2智能终端与移动图书馆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电子数字化图书馆和掌上移动图书馆更为读者所接受。如何在电子数字化的图书资源管理的方式下,通过信息技术的管理创新,提升图书管理效率。建立移动图书馆应用,将图书馆管理和应用的基本功能都集成在应用里面。读者或用户可以基于应用和自身已有的权限,对图书数据进行共享或访问。在校园内大力建设数字化智能终端,如台式终端PC、掌上移动智能设备等,也可以引进并培养技术人才或引进技术平台的方法。用户可以从随时从智能终端进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图书管理单位也可以根据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等挖掘出用户所关心的兴趣知识,提供主动及时的推送服务。

4结语

图书管理的要点范文4

关键词:事业单位;图书管理;有效方法

前言

书籍是人们必需的事物。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人们想要进步是离不开书籍的。在事业单位中有很多的图书供员工阅读。但是在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图书管理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例如存放的书籍摆放顺序不清晰,无法进行准确查找等等。这些方面都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事业单位人员对于知识的探求。造成了极大地资源浪费,阻碍了人们进步的脚步。所以我们需要改变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采取积极地措施进行改进。本文主要就传统书籍管理模式的弊端进行阐述,同时就如何采取新型的书籍管理模式进行概述。

1.现如今事业单位图书管理存在的弊端

1.1图书摆放混乱

通过上文可以清晰地得知图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图书管理对于一个事业单位也是十分重要的。现在很多事业单位对于图书的管理都有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图书资源。如果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就要了解图书管理中的缺陷,其中一点就是图书摆放混乱。图书摆放混乱是现阶段大多数事业单位图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图书摆放混乱会给图书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首先就是给借书的读者带来很大的困难。由于没有一定的索引以及一定的指导,同时图书的储量较大,图书的种类众多。想要从小山一般的图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书往往需要很多的时间。同时也给图书管理员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图书管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寻找图书所在的区域。

1.2借阅的顺序混乱

节约混乱也是图书管理中一种常见的问题。图书一般是借阅之后需要归还的。但是现在事业单位很大程度上没有做好借阅与归还的关系。在很多事业单位中没有普及电子化图书管理系统或者自动化借阅程度不够高,导致借阅的图书没有一个大致的统计,归还的图书也没有相应的统计。同时在事业单位的图书管理中没有像图书馆一样设置磁力感应,很多读者由于失误忘记将借的书归还直接带回了家中,忘记了归还,这是常有的事件。

1.3没有很好地进行整理维护

在绝大多数的事业单位的图书管理中管理人员没有做到对图书的整理与维护。整理与维护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对于整理来说,很多读者读书后不会将书放到原有的位置,很多事业单位中也没有设置图书集中归还点,这样导致图书不能回到自己的原有位置,造成图书摆放混乱。这就需要图书管理员进行及时的整理,但是很多事业单位的图书管理员没有重视起来对图书的管理,导致图书的摆放出现混乱的情况。

1.4图书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对于事业单位图书管理中的缺陷还有一方面就是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低下。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图书管理员很多情况下不能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图书进行管理。不能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他们常常错误的认为图书管理是一个清闲的工作,不需要去做什么,这导致事业单位图书管理中会出现很大的纰漏。

2.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图书管理

2.1建立健全阅读管理机制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可以清楚的明白在事业单位图书管理中出现的缺陷,我们要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图书管理事业我们就要改变这些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做到建立健全阅读管理机制。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建立健全借阅制度是让借阅活动可以顺利进行下去的十分重要的一方面。通过上文可以的知很多事业单位的图书借阅与归还的关系不明确,所以我们要设置相应的制度。在事业单位的图书管中我们要设置相应的借阅归还点。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统计,为每一位读者发放读书卡,之后利用借阅归还系统统计每一位读者的借阅与归还状况。将读者的信息储存在数据库中,让专业人员从事图书的借阅与归还。每一位读者想要借阅书籍就要去借阅点刷卡。规定读者的书籍归还时间(一般在2-3个月左右)同时明确书籍损坏,丢失,逾期归还的赔偿规则。

2.2图书科学的分类

在事业单位的图书管理中我们要对图书进行科学的分类。由于事业单位中图书的储量是十分巨大的。想要从大量的书籍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是十分困难的。我们需要一个科学的分类和一个明确的索引。将类型相同或者相近的书进行统一存放。例如可以在一楼放置语言类书籍,在二楼放置自然科学类书籍等等。同时利用计算机等高科技对图书进行一定的索引。每一个书籍都要有自己的编号,读者可以利用书名在机器上进行搜索,机器就会告诉读者书籍位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加快读者查阅书籍的速率。

2.3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进行充分的图书维护提高监管力度

在图书管理中我们要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相应从业素质。在图书管理中图书管理员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要对图书进行整理,对图书进行维护等等方面的重要事宜。很多的图书管理员的从业素质不够高,没有了解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将工作重视起来,这导致在事业单位的图书管理中会出现很大的纰漏。所以我们需要有专业素质的图书管理人员进行图书管理工作。结语通过上文我们可以清楚地明白图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我们也可以清楚的明白图书对于一个事业单位的重要性。同时我们阐述了现如今事业单位的图书管理中存在的弊端。由于这些弊端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知识的摄取。本文中我们也对如何加强企业图书管理进行了一定的讨论,首先我们要让图书有个很好地摆放顺序,其次建立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等等。通过这些新型的管理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事业单位的图书管理。帮助人们获取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王红娟.浅谈新时期图书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2(1).

图书管理的要点范文5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现代化;学科建设

建立医院图书馆管理的重点学科资源体系,转变医院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有利于更好地完善重点学科服务和建设,充分发挥重点学科建设在医院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深入分析医院图书馆的管理与重点学科建设,明确医院图书馆管理的重点学科服务目标,建立完善的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更有利于切实加强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深化图书馆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的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图书馆管理的重点学科文献资源保障系统。

一、医院图书馆与重点学科建设的关系概述

能够满足医院培养临床专业人才和科学研究双重任务的需要是医院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医院的重点学科建设能够指导图书馆的工作,医院图书馆的发展则需要依赖重点学科建设的发展。[1]医院图书馆积极主动地参与重点学科建设,既有利于确立和强化图书馆在医院工作中的地位,又有利于促进医院自身建设的发展需要。因而,做好适应医院发展的重点学科建设是提高医疗质量、综合实力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为重点学科建设提供全面信息服务的策略分析

(一)完善重点学科信息保障的服务体系

为了保障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的中心地位,切实地实现医院图书馆的重点学科建设服务体系,医院图书馆应当完善征订、采购和收藏图书、期刊、电子文献的工作流程,丰富和完善重点学科信息的资源保障体系。医院应当加强医术期刊的学科覆盖率,确保重点学科知名学术期刊收藏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深入进行科学分析,完善对权威性期刊的及时增订和续订工作。同时医院图书馆的采集人员还应当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做好重点学科建设发展和采集工作。

(二)建立重点学科的信息导航系统

医院图书馆应当充分利用局域网和互联网,采用现代化的科学信息技术,利用搜索引擎做好重点学科的信息搜索工作,深入分析重点学科的研究对象,发掘和组织学术性强、质量高的文献资源,完善网上重点学科的医学资源导航和指南系统,充分了解国内外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与发展成果,做好全文的数据服务工作和网上信息的组织和分析工作,提供文献信息资源线索的检索和管理,创新和应用重点学科知识,实现重点学科信息资源的价值达到最大化。

(三)开展参与式服务和自主创新方式

医院图书馆馆员应当积极参与重点学科建设的科研和教学活动,为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提供医学专题文献信息服务,做好定题服务和课题服务的开发工作,实现重点学科的特色服务。医务人员还应当主动了解有关医学的科研课题,将研究课题确定为重点服务对象并进行深入分析。图书馆还应当节省医学检索文献的时间和精力,做好专题书目和索引、汇编工作,发挥有效信息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的最大效能。

三、创建学科化医院图书馆管理服务队伍的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医院图书馆管理体系

绝大多数医院图书馆虽然设置了学科馆员,但仍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存在管理不到位、不科学等问题,进而使学科馆员制度名存实亡。为了提升学科化医院图书馆管理服务队伍的专业素质,医院图书馆应当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具体包括人事管理机制、经费保障体系和资格认证制度。[2]同时制定医院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评价、选拔规则和具体的工作规范。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奖惩机制和人事制度,激发学科馆员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这是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做好医院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在职培训工作

医院图书馆管理与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完善,需要高素质的医院图书馆管理人才。由于馆员的工作创新性、积极性和知识性对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加强医院图书馆的重点学科建设对提升医院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十分关键。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工作者,除了需要具备信息学和图书馆学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当具备扎实的临床知识和医学基础,提升医院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信息处理技能和信息的采集、分析能力,使馆员具有敏捷的信息意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因此,应当积极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掌握先进的信息服务技术,努力成为复合型信息咨询人才。

(三)围绕医院图书馆管理强化重点学科建设的信息服务

医院图书馆作为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应当围绕医院图书馆管理的工作中心,强化重点学科建设的信息服务工作,建立全面系统的规划方案,使医院图书馆的建设能够满足学科建设的总体需求,积极转变图书馆管理与工作人员的观念,创新重点学科建设的信息服务方式,开展医院图书馆管理的研究工作,进而提高图书馆管理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这不仅有利于为医院图书馆的重点学科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资源服务,还有利于提升医院图书馆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使医院图书馆能够得到科学地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服务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图书馆管理工作与医院的重点学科建设相辅相成,发挥医院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的功能,对支撑和保障医院的医疗、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促进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与临床科研工作的协同发展,有利于医院工作人员充分利用医院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使医务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医学前沿信息,掌握国内外医学研究的发展动态,进而提高其科研的综合能力和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夕丽.医院图书馆参与重点学科建设的思考[J].医学信息,2012,(15):65-67.

图书管理的要点范文6

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管理模式是决定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关键。基于公共图书馆管理的实际需要,以及公共图书馆现有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具体从重点做好读者服务体系的构建,积极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同时把握正确的创新原则,才能保证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取得积极效果。

二、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应构建完善的读者服务体系

公共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广大读者。但是考虑到公共图书馆读者群体成分复杂的特点,不同读者对图书馆服务质量有着不同的诉求,导致了公共图书馆现有的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公共图书馆在管理模式创新中,应重点构建完善的读者服务体系,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正确了解读者的需求。

鉴于公共图书馆读者诉求不同的特点,只有正确了解读者的需求,并对读者进行分类,才能保证公共图书馆掌握读者的需求信息,为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保证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获得有力支持。

2.根据读者的需求建立服务响应机制。

了解完读者的需求之后,公共图书馆应根据读者的种类以及具体需求,建立读者服务响应机制,更好的满足读者得实际需求,使读者的诉求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为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提供重要帮助。因此,建立服务响应机制十分重要。

3.在服务响应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读者服务体系。

考虑到公共图书馆的作用及服务属性,公共图书馆在建立了服务响应机制之后,应将主要精力放在构建完善的读者服务体系上,使读者服务体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保证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提高管理模式创新的整体质量。

三、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应积极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手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公共图书馆在管理手段上获得了更多的支持和参考。基于公共图书馆的实际需要,以及管理模式创新的现实需求,积极应用现代化惯例手段,是公共图书馆惯例模式创新的重要着力点,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积极应用网络管理技术。

考虑到公共图书馆的特点,以及管理过程中的现实需求,在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积极应用网络管理技术,构建先进的网络管理系统,并提高网络管理系统的适应性,对提高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2.构建完善的电子管理系统。

在公共图书馆内部管理中,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难度,实现管理成本得持续降低,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就要构建完善得电子管理系统,并对电子管理系统的功能进行合理设定和补充完善,使电子管理系统更好的为公共图书馆服务。

3.优化管理流程,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在具体的管理模式创新中,利用网络技术全面优化管理流程,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是解决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问题的重要措施,同时也能提高管理模式创新的整体质量。因此,利用网络技术优化管理流程,对公共图书馆管理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四、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应把握正确的创新原则

结合公共图书馆管理得实际需求,以及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现实需要,只有把握正确的创新原则才能提高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整体效果。为此,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应把握以下原则:

1.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应把握实效性原则。

为了保证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取得积极效果,在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英把握实效性原则,并根据公共图书馆管理的现实需要选择有利的创新手段,提高管理模式创新的整体效果。因此,把握实效性原则,是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关键。

2.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应把握针对性原则。

基于公共图书馆的具体作用,以及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实际需求,在管理创新中,只有把握针对性原则,并提高管理模式创新的针对性,才能保证管理模式创新取得实效,进而为管理模式创新提供有力的保障。

3.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应把握全面性原则。

在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既要注重管理模式的创新,同时也要将管理模式创新与图书馆的制度建立结合在一起,使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能够取得积极效果。因此,把握全面性原则,是做好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关键。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