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发展变化范例6篇

农业农村发展变化

农业农村发展变化范文1

【关键词】农村空心化 贵州模式 四在农家

农村“空心化”作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及城乡转型发展背景下农村发展的异质现象,既是我国农村之殇,也是全社会之痛,对于地处西部的贵州而言,这痛尤甚。

为解农村“空心化”之痛,贵州立足于省情,一方面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实施“产城同兴”战略,稳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让农业和农村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落地生根”,真正地转移出去;另一方面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这一主线,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全省上下齐心、多管齐下、多力齐发,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推动了农村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农村空心化有效治理的“贵州道路”,形成了农村空心化治理的贵州模式。

贵州模式的主要内涵

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让从农业和农村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能够真正地转移出去。农村空心化有效治理,一方面需要留在农村的劳动力能够留得下来,另一方面需要从农业和农村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能够真正地转移出去。如果从农业和农村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不能够真正地转移出去,就会制约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和农业的转型升级,加剧农村空心化―他们会倾其数年、十数年甚至数十年在外打拼所得积蓄,回农村老家建房,而多数人建房后又外出谋生,人走房空,使得农村空心化越演越烈。

为使从农业和农村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能够真正地转移出去,贵州一方面跳出就城镇论城镇、就农村论农村的城乡二元分割发展的思维模式,稳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实施“产城同兴”战略,大力建设特色小城镇,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着力发展新兴产业,为进城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大力推动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建设工程项目,着力解决进城农民工住房难问题。另一方面,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向农民工提供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医疗、教育、保险、住房等公共服务,让符合条件的进城农民真正“落地生根”,不再是城市里的“二等公民”,实实在在地推动了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

抓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让留在农村的劳动力能够留得下来。早在2001年,贵州省余庆县顺应农民群众“求富、求学、求乐、求美”的热切愿望,因势利导地在广大农村开展了“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本领、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为内容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得到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并迅速在全省推广。截至2013年底,全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点已达1.6万多个,覆盖9000多个村、占全省行政村50%,受益群众1500多万人。自2014年起,“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每年总体上将以10%的覆盖率递增,力争到2015年创建点覆盖70%以上行政村,2018年实现全覆盖。通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农民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本领逐渐“大起来”、精神变得“爽起来”、家园变得“靓起来”,农民求富、求学、求乐、求美的愿望逐渐变成了现实,昔日贫穷落后的农村旧貌换新颜,变成了令人羡慕的美丽乡村。

“富在农家”建设:农民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富在农家”建设,就是顺应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强烈愿望,抓住发展经济、农民增收这一中心,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让农民富起来。

一是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将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民增收致富奠定物质基础和保障。

二是变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各地农村结合当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瞄准市场需求进行特色种养殖业、加工业,着力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优质粮食、蔬菜、畜产品、茶叶、中药材等,涌现出了诸如产业带动型、乡村旅游型、生态文明型、民族特色型等各具特色的“专业村”,逐步改变了农民“吃饭去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养鸭换点油盐钱”的生存模式,实现了自给自足农业向商品农业的嬗变;借鉴工业规模效益理念,通过成立种植业协会、养殖业协会、旅游协会等现代农业经济组织,将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结成“利益共同体”,进行产业化经营,变农民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共同闯市场;变单一的种植业为综合的“大农业”,在发展特色种植业的基础上,发展特色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开发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使农业日渐成为集物质生产、绿色消费、休闲观光、文化创意、生态建设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扩大了农业的内涵,拓展了农业的功能,农业不再局限于原来的第一产业,而是渗透到工业、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旅游、信息业、绿色产业等各行各业之中,并带动这些行业的发展,形成以农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变经验农业为科技农业,广泛运用现代科技,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走高产高效、品质优良、绿色有机、加工精细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有效提高了农业的效益。

三是大力推进生态移民搬迁工程。“一袋水泥运到家,豆腐盘成肉价钱”,曾是贵州省深山区、石山区和石漠化严重地区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生活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方农民的脱贫致富问题,贵州省创新扶贫开发思路,拟筹资1600亿元,从2012年5月正式启动实施了“拔穷根”式的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按照“四坚持、五为主、四结合、一确保”总体要求和“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总体目标,以改善民生、提高移民收入为核心,以整合资源为保障,以减轻迁出区生态环境压力和提高安置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为重点,紧紧抓住“建房、搬迁、就业、配套、保障、退出”等关键环节,从2012年开始,用9年时间将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和石漠化严重地区的200万贫困人口搬迁到条件相对较好的城镇、产业园区集中安置。截至2013年底,已累计搬迁15万人,2014年将再搬迁4.26万户15万人。通过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使原本脱贫无望的深山区农民跳出深山找出路,在搬迁后全部脱贫,初步显现出了“群众拔穷根、生态得保护”的多赢效果。

“学在农家”建设:农民的本领逐渐“大起来”。“学在农家”建设,就是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增长农民智慧和致富本领,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一是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施农村文化家园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远程教育工程等,建好农村文化阵地,并以此为基础组织引导农民学知识、学技术、练本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生产发展能力和增收致富本领。如德江县复兴镇将农家书屋与农村党员教育、农业科技培训等内容结合起来,使其成了农民学科技、闯市场、快致富的“加油站”、“致富屋”;雷山县利用“远程教育”搭建和谐新农村建设信息平台,着力解决农民缺门路、缺信息、缺技术等问题,使其成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信息窗”和“致富桥”。二是结合各地产业发展实际,按照“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培训”的原则,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组织专家学者、“致富能手”把科技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传授致富经验和技术,培养种、养、加等各类乡土人才,如雷山县通过精心烹制“远程教育、农家书屋、专家课堂”三道“科技大餐”,已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5万余名。通过组织开展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旅游商品能工巧匠选拔大赛、手工制茶技能大赛等比赛活动,选拔产生农村各类“过得硬、用得上、留得住”的“能工巧匠”,起到了“培养一批能人、带动一方发展、搞活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的人才效应。

“乐在农家”建设:农民的精神变得“爽起来”。“乐在农家”建设,就是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创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享受文明健康的精神生活。在各级政府的引导、支持下,贵州不少农村建起了文化娱乐活动小广场、成立了村文艺队、跳起了“广场舞”、办起了独具特色的农民运动会。春节前夕,有的农村还办起了充满浓郁民族原生态味道的“村晚”,自编自演起了展现农村发展变化的山歌、快板、小品、舞蹈等节目。通过“乐在农家”建设,农民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精神变得“爽起来”,为推动新农村建设、追求幸福生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美在农家”建设:农民的家园变得“靓起来”。“美在农家”建设,就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引导农民追求心灵美和环境美,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农村。贵州一方面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力度,引导、支持农民改造民居、硬化联户路、整治村庄、绿化村寨等,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2013年,贵州启动实施了以建设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为内容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根据这项计划,到2017年,将累计投资1422亿元,用5年时间将贵州广大农村建成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农村建设文化娱乐设施,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过健康向上的生活,追求个人身心美、自然环境美、人际关系美的美好境界,真正让农民美得自在、美得和谐。

贵州模式的启迪

化解农村“空心化”危机必须紧紧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个“牛鼻子”。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实践是制约社会结构、社会面貌的决定性因素,“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①。“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②这就告诉我们:改变农村面貌,化解农村“空心化”,必须深入追溯到物质生产方式层面,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以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富足安康的幸福生活,并由此推动农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根本改变。贵州始终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作为化解农村空心化第一抓手,通过“富在农家”建设,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进而带动了村民精神爽起来、村子靓起来,不但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实现了安居乐业,还吸引了外出打工的人纷纷回村发展。

化解农村“空心化”危机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③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忽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农村人口纷纷涌入城市,最后陷入“拉美陷阱”。这一再警示我们: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决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贵州是传统的农业省,在发展农村经济、化解农村空心化进程中,没有放弃农业优势,并致力于向农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变自给自足农业为商品农业,变农民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变单一的种植业为综合的“大农业”,变经验农业为科技农业,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嬗变,在此基础上,通过以农业为中心的产业聚集、公共基础设施的修建和改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社会化供给等,引导农民向中心村、中心镇等适当聚集,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化解农村“空心化”危机必须抓好村级党组织建设。村级党组织是农村发展的“主心骨”和“火车头”,肩负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之重任。“农村要想富,关键看支部”,贵州农村的嬗变有力地证明了这点。为抓好村级党组织建设,贵州省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争做同步小康村党组织书记的实施意见》等。贵州各地结合实际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村级党组织建设工作,如铜仁市以“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和“群众增收致富工程”为抓手,把党组织设在产业链上,着力创建产业党建示范点和示范带,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遵义市开展了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毕节市以深化发展型党组织建设为统领,通过实施“晋位升级”、“创业带富”和“美丽乡村”工程,提升基层组织活力,引领群众发展致富。通过抓村级党组织建设,贵州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能带领农民群众奔小康的村级党组织和村党组织书记。村级党组织建设已成为贵州有效化解农村“空心化”的关键一招。

化解农村“空心化”危机必须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农民是农村的主体,农业是农村的主业,农村要根本改变落后状况,所依靠的最为根本的是农民自身,是农业本身。唯有充分调动农民自己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到现代化农业的大生产中来,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长足进步。贵州各地农村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尊重农民的主人翁地位,通过多种形式的现代农业经济组织,将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闯市场,农民在村里成了名副其实的主人,这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化解农村“空心化”危机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农村的改革发展,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引导,这是世界经济之基本规律。贵州在发展农村经济、化解农村“空心化”危机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一是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村发展的政策,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二是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力度,鼓励和引导各种资源投向农村,为农村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如为深入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从2013年起到2017年,每年将投入不少于300亿元资金,使全省农村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三是每年选派各级干部驻村入户,帮扶农村,为农村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2013年选派了3万余名驻村干部、6千个驻村工作组,2014年则将选派5万余名驻村干部、1万多个驻村工作组。正是在各级政府的强力支持、推动下,贵州农村经济社会得以快速发展,农村空心化现象得以有效治理。

(作者分别为铜仁学院法律与政史系教授,铜仁学院体育系副教授;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规划项目“贵州‘三化’进程中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GH039)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8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4页。

农业农村发展变化范文2

一、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二农问题的前提

现阶段,发展新农业就是推进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以农业现代化为标志的新农业模式,应当具有科学化、企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社会化(产业化)、多功能化、生态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等内涵及特征。农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农业科技落后、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粗放、社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而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新农业建设特别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农业发展必须以现代科技体系为支撑

我国新农业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最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农业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和资源环境优良化等。2所以,现代新农业建设始终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具体讲就是要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全面实现农业科学化、机械化和电气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培育农业优良品种,积极研制、引进、推广使用新型高效低污染肥料及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现在发达国家的农业还出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新技术化特征,使农业生产力水平达到空前高度。由于大批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特别是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的衣业现代化问题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山东半岛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衣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山东省教学创新研究项目“发展经济学教学内容及教考方法改革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生物、计算机、信息、激光、遥感、原子能等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并配合科学管理手段与经营方法,很好地推动了农业快速、高效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推进新农业和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的建立及创新。

(二)发展新农业必须遵照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及管理模式

首先,新农业建设要求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以农户家庭为基础分散的小规模土地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存在内在矛盾,不利于使用、推广机器和农业新技术,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可以扩大农业规模,通过合同、契约等方式使农业生产要素在企业这个制度平台上进行市场化运作,达到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目的。3其次,发展新农业要求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是现代企业的生命线,正由工业领域扩展到农业领域,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与管理越来越成为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潮流,甚至成为国际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要条件,加速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重视农业标准化管理,严格农业投入品指标,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再次,发展新农业要求采取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产业链不断延长,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客观上要求发展社会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的新型农业。目前农业现代化国家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政府、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提供各类服务,很好适应了农业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今后,我国新农业发展的方向必须走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道路,不断壮大农业社会化组织,加强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盈利能力,降低其经营风险。

(三)新农业发展应当追求生态化和低碳化模式

现代化农业虽然提高了农业单产和经济效益,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发展的非持续性增强。正在兴起的现代生态农业较好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促进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继生态农业后,近年来在一些国家兴起的低

20碳农业发展模式也应受到重视。低碳农业是为逐步降低农业生产中C0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达到发展低能耗、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现代农业。4低碳农业具有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等多元功能,可以提高农业固碳功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和低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H不论是发展生态农业还是发展低碳农业,均要求降低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提高其利用率,推广秸轩还田,扩大绿肥、农家肥等有机肥种植,利用生物的食物链原理防治作物病虫害,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和沼气等农业生产新能源,减轻污染,改善农业生态。所以,鉴于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未来新农业发展目标必然体现其生态化和低碳化,必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低碳农业。

(四)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演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被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逐渐演化为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农业生产与管理的高技术化、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等。0因此,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战略必须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企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跨越发展。同时,农村是农业信息化的依托,是实施信息农业建设的主阵地,而农民是农业信息的接受者、传播者、使用者和受益者,是实施信息农业的重要主体,我国在发展信息农业过程中,通过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各类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农村水质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防治、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和村务管理等信息系统,不断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农民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所以,信息农业建设过程实际也是实现新三农全面信息化的过程,必然推动新三农建设水平的提高,为根本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奠定基础。

二、建设新农村和实现农村现代化是解决二农问题的关键

建设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村的落后面貌,最终实现农村现代化,这一过程包括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等,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起到关键作用。

(一)通过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一方面,我国新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离不开农村这块主阵地,新农村建设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乃至成败,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决定了二者必须同步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成为农业现代化推进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新农村与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也会加快农村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改变农村经济社会面貌。20世纪80年代后,乡镇企业在中国广大农村异军突起,成为农村工业化的一大亮点,特别是大量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特征的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不但带动了农村服务业兴起,也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今后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加强,农村工业会进一步发展和优化,农民的收入会不断提高,起到以工促农的作用。同时,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工业化又加快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广大农村地区崛起的新城镇,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为提高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对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二)通过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现代化奠定基础

新农村建设及其推动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加速了新一代农民的成长步伐。首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通过完善农村的科技推广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和各项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移风易俗和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树立文明、科学的生活观念,确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其次,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提供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这不但有利于农民群众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农民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学消费、文明生活的良好习惯,塑造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相适应的新一代农民队伍。再次,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解决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问题,通过扩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迅速改变农村在文化、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落后局面,为农业和农民的现代化创造条件。

二、培养新型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

农民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我国新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培养新型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农业自身的封闭体系,转变的契机在于投入并使用新的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本是改变传统农业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那么,我国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落后农村向农村现代化转变,需要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些新型农民应当具备多元化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培养大批新型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首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生产经营者确立新的经营理念。现代农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需要的各类知识、技术、信息越来越复杂,农业现代化建设涉及的产业和环节越来越多,农业产业链条延长和农业分工越来越细,作为经营现代农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及时掌握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本领。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技术成果需要在农业领域推广应用,农民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对其文化、技术、能力等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培养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农民,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有20%,接受过初、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5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达76.4%,这与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70%以上受过职业培训的水平相差甚远。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其次,随着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推进,我国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等对农民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型农民不仅要有知识、懂技术,而且还要懂经营管理,能及时把握市场信息,勇于和善于参与市场竞争,形成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游戏规则进行生产经营及依法办事的意识,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和在市场经营中的盈利能力。总之,为了更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及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

(二)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农村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包括农民的现代化,而农民现代化包括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技术技巧、能力和智力等全方位的现代化。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认为,一个落后的国家要转变为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只片面强调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是不够的,必须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6-8因此,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不但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且需要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新型农民。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完善,广大农民是农村市场活动和市场竞争的重要主体,要求农民必须树立市场竞争观念和风险意识,自觉参与市场交易和市场竞争,适应市场多变的环境,及时进行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向的调整,提高驾驭市场、利用市场以增加收益的技巧与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管理者。同时,在推进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许多农民面临着非农就业的形势和机会,农民的收入逐渐实现多渠道和多元化,农民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还要适时掌握农业经营以外的知识和技能。这也给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必须积极转变农村办学理念,创新农村教育教学模式,农村基础教育应尽快从单纯应试教育转变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农村青少年各有所学,学有所用,既要满足一部分农村学生升学深造的愿望,也要培养大批志在农村就业,承担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任务的新型劳动力,引导部分青年在农村创业和就业。事实上,我国新型农民的培养和成长过程,就是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逐步实现的过程。

四、协同推进新三农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三农问题涉及许多方面,但从本质上说就是农业落后、农村贫穷、农民收入低的问题,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深层次问题。M而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新三农,尽快形成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三位一体与协同推进体系。

(-)积极发展新农业,推进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

中国人多地少,农业人口规模大、素质低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仅要追求农业现代化,还要追求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如果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无法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反过来,如果没有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就不会得到持续发展。M经验表明,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乃至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会不断下降,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因而,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仍然是我国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而且农业顺利发展也是新农村和新农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其他两个现代化。同时,农业现代化目标也为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我国传统农村会逐渐演变为现代农村,这个演变就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现代化实现的过程,作为农业现代化推动者的广大农民其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极大提高,一代新型农民会随之成长。因此,积极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既是新三农建设的核心内容,又是加快新农村、新农民建设事业和实现农村与农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也是成功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前提。

(二)加快建设新农村,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农民成长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早日实现农村现代化,尽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为实现农业和农民现代化奠定牢固基础。首先,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居住、交通、通讯、生态环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条件,这些同样也是新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因而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随着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别的不断缩小,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日益与城市居民接近,为新型农民的塑造奠定了基础。其次,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农村工业化可以直接成为推动我国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尤其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从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模式和经验等多方面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吸收了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再次,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充分发挥产业和人才等要素集聚效应,可以吸收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城镇对周边农业和农村发展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在资金、市场、技术、人才、教育、文化等方面对农业和农村进行支持,促进新农业持续发展和新型农民队伍快速成长。

(三)塑造新农民,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积累人力资本

农业农村发展变化范文3

农村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农民不能准确把握市场信息,对于市场的需求以及市场行情不能全面了解,对于国家队农业发展的相关调控政策也不能及时的掌握,不能运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与生产管理方式。这样,农民的收入长期得不到提高,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加大。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可以促使农民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了解与参与交易活动以及相关的信息服务;信息化建设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在网络开放的环境下,促使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市场信息的变化,掌握市场需求信息,及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并且将农业的生产、运输以及销售等联系起来,促进农村产业化发展。农村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解决农村生产与市场的矛盾,提高农民预测与驾驭市场的能力,能够避免农业发展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平。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民主管理

在我国很多农村,农村干部与群众的民主意识比较薄弱,大多还是采用封闭式的政务处理与管理方式,农民的民利不能得到行使与发挥,成为了农村干部谋取利益的手段。农村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农村的民主管理,在提高农村管理效率的基础上,还能够维护民主管理的实现。首先,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电子政务系统的完善,促进政府主导作用发挥,能够促使农民及时了解国家的政策法规、灾害预防信息、气象服务等公共信息,促使网上办公的实现。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冲破环境的限制,保证农村管理的透明与民主。其次,农村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促使农民群众积极行使民利,自觉参政议政,加强监督农村的政务决策与财务管理等基本活动。最后,农村信息化建设能够完善农村资源信息数据库,提高农村管理的水平与效率。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对农村的财务、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农村劳动力资源等进行收集与整理,并采取措施加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保证农村管理的效率。

三.农村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文明进步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以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发展,能够促进农村文化发展,丰富农民日常文化生活,扩大农民信息选择的范围,有效较小城乡文化差距,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首先,信息化建设能够为农民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有助于农民充分利用资源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水平,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的农民。其次,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能够促使农民有意识体提高自身的民主素质与政治素质,真正提高农民的综合组织。此外,信息化建设促进了农村文化网络的建设,农民可以利用文化作品充实自身的文化生活,并且能够促进农村地区特色文化的发展,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这样,农村信息化建设在保证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能够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文化发展,促进农村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四.农村信息化是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而发展的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信息化建设提供信息技术的支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信息化是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而发展的,当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迫切需要农村信息化发展。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促使信息化技术得到的广泛的普及与应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与信息支持。

五.农村经济发展依赖于信息化与信息技术

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农民农业生产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促使农民及时了解市场变化,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意识与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样,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就会有意识地应用信息技术,逐渐加强对于信息技术的依赖性,将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并且促使农业农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继续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农业农村发展变化范文4

关键词: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经济增长

近年来,随着劳动生产率和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占用,产业结构也逐渐由农业主导向现代工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主导过渡。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农村劳动力的从业领域也由第一产业逐渐过渡到第二、三产业,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带来了农村工业、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最终推动着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因此,城镇化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何利用城镇化契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步推进,也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城镇化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城镇化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个主要的方面:

(一)城镇化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劳动力由农业就业向非农就业转移的过程。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入城市,摆脱了相对自给自足的农居生活方式,过上市民的生活。这些变化,无疑会增加新的需求。而转入城市的农民与仍然留在农村的亲友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往来,无疑会在相互往来中影响到亲友之间的生活方式,将城市理念和生活方式带入农村,这为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同时,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促进了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在市场化条件下,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不会局限于城市,而会主动渗入农村,寻求更广泛的发展空间,最终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又会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向更高水平的发展。可见,城镇化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也是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创新社会转型的源动力。

(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城镇化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城镇人口的比例,改变了人们的消费和生活方式,也促进了城镇规模的扩大。然而,上述变化都是以产业为支撑的:首先,农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农业提供了城镇化的粮食供给,也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材料,并为工业产品提供了潜在的、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其次,工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引擎。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始终处于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地位。工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城镇化发展,也为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最后,第三产业是我国城镇化持续发展的动力。发达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将不断提高。事实上,无论在吸纳剩余劳动力、创造国民产值上,还是在完善城镇设施、提高人们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上,第三产业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现状。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党和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的颁布实施,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首先,在农业生产稳步增长的同时,农村产业结构出现了微妙变化,农业比例有所下降,非农产业比例持续提高,农村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其次,在农业产业内部,占主体地位的种植业与其它产业(林、牧、副、渔等)的比例发生了微妙变化,农、林、牧、副、渔比例渐趋优化,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农业物产日趋丰富;最后,从农村产业结构变动层次来看,第二产业逐渐从农村副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产业。第三产业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变化。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国民财富的积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我国农村产业结构问题分析。尽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在市场化条件下,农村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彰显。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以粮食为主的农业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我国粮食生产并不稳定,加上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致使粮食生产供求出现一定缺口,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产业转型,也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其次,我国农业二、三产业结构协调性不强。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我国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一方面,以乡镇经济、民营经济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尽管发展较快,但普遍存在与城市手工业同构性的特征,不仅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导致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与城市工业争市场、争资金、争原材料等不利局面;另一方面,第三产业在我国农村的发展还十分薄弱,在一些偏远地区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农业与农村工业、农村服务业发展的不协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也影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了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再次,由于农业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我国农村各产业经济效益整体不高,农业和农村工业、服务业的技术含量不高,农村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很低。

三、利用城镇化契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

(一)发展农业、促进农村内部结构调整。现代农业是一种集约型农业,利用城镇化契机发展现代农业,要求我们将分散在城郊各地的土地、水体等农业资源,进行各种农产品的生产和种养。要在保证农产品总量供需平衡的前提下,面向市场,发挥区域优势,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绿色食品,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利用城镇化契机,发展多种经营,主要是逐步由单纯粮食种植和小规模的养殖结构转变为粮食、蔬菜、水果、菌类等经济作物种植与牛、羊、猪等养殖结构的全面发展,通过多种经营,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其次,要抓住城镇化契机,发展特色产业,主要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组建优质、高效的特色农业体系,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再次,要利用城镇化契机,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主要是大力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农产品加工要求、市场供求信息、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首先要利用城镇化契机,大力发展农村工业,主要是结合农村资源禀赋优势,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材业或其他地方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要结合国家产业战略性调整,在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原料供给充裕的农村,发展农村工业,将城镇的资金、技术、信息等扩展到农村,通过发展农村工业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其次要利用城镇化契机,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应紧密联系第一、二产业和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而展开,特别要通过发展农村交通运输业、商品批零业、饮食服务业等,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多种社会化服务,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三)利用城镇化契机,发展农村知识密集型产业和生态旅游业。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城镇化契机,发展农村知识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发展以现代高新技术支持的创意产业,包括生产业和非生产业,以此培育农村经济的增长点,促进国内需求和消费升级,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农村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城镇化契机,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业。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不断丰富,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随之暴露,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保和绿色消费,生态旅游业应运而生。在城镇化过程中,广大农村地区要根据本地区资源、环境、生态优势,利用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

总之,城镇化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相辅相成、相互相应、相互制约的。城镇化在给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巨大契机的同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也可以促进城镇化的快速、健康发展。只有城镇化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全面、协同发展,才能在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同时,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最终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统筹发展。

四、构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体系

(一)在政府政策方面。要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奠定良好的基础。主要是利用城镇化发展的契机,将农村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等列入财政支出范围,加大对农村地区(尤其是城郊农村)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同时,要加强城乡道路、学校、图书馆、体育馆、生态公园等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此外,要推进城镇供水、供气、通讯等管网向农村地区的延伸,并加强农村环卫、水利等综合服务和开发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

(二)在社会制度方面。主要是在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同

时,完善农地流转制度。目前,我国正在逐步推进户籍制度及其配套的一系列制度的改革,最终的目的,是打造全国统一的、劳动力正常流流的人口管理制度,使人口能够在城市和乡村之间自由进退、出入自如、权利平等。其次,要利用城镇化发展的契机,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创新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引导农地有序流转,为土地拍卖、转包、转让、入股、租赁、联营等市场活动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以此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优势,提高土地的经营效益。

(三)在市场培育方面。主要是针对农村市场相对落后的现状,积极培育农村要素、产品、劳动力、信息等各种市场,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推动力。作为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地在农村人口相对集中、交通相对便利、要素(或产品)供给丰富的地区,优先鼓励、引导建立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在政府、资金等各个方面支持农村市场的发展。要通过市场,将工业、农业、城乡等连接成统一的整体,将农村、农民、农民等融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一体中,实现城乡和谐、社会统筹发展。

(四)在农村居民方面。一方面,要更新农民观念,为农民塑造积极健康的发展理念、市场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加农民的压力感、竞争感和紧迫感,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精神支持;另一方面,要根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技能培养,将农村社会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准备充足的人力资本。

参考文献:

农业农村发展变化范文5

郑良芳认为,美国在政府农贷机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系统的合理分工值得中国借鉴,〔7〕张坚则以印度农村金融改革为例,提出中国应扩大农村金融机构分布、发展农业保险和加强农村金融法规建设。〔8〕综上所述,中国学者均认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并且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但整体归纳后可以发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研究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上,通常以农村经济总量或农业经济增长指标代替经济发展指标,而单一指标不能全面描述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第二,对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不一致,对二者的相互作用有着较大的分歧。第三,对农村经济转型的农村金融支持研究文献极少。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拟从农村金融深化水平、金融效率水平和金融结构三个角度描述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民生改善、农业政策支持、农业现代化水平、城乡协调发展等多角度出发,提取农村经济发展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农村经济转型指标与金融发展指标的实证分析模型,考察农村经济转型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农村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二、实证分析框架

基于上文的分析,本文的实证研究框架主要分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农村经济转型指标。从经济发展水平、农村民生改善、农村政策支持、农业现代化水平、城乡协调发展五个方面设定指标,指标的选取原则主要是依据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政策制度着力点和前人的农村经济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最终获得农村经济转型综合指标。然后,运用VAR模型分析中国农村经济转型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农村金融深化水平、金融效率水平和金融结构三个方面构建农村金融发展指标;另一方面,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差分解等实证分析方法描述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转型的支持状况,考察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农村金融效率指标和农村金融结构指标对经济转型的作用及影响程度。1.指标设定在充分考虑相关指标代表性以及数据可得性的基础上,将以三级指标体系构建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指标(见表1)。

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指标的选取上,主要参考Beck和Levine〔9〕对金融发展指标的归纳总结,并结合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取了金融深化指标(FIN-SIZ)、金融效率指标(FIN-EFI)和金融结构指标(FIN-STR)。 在表2中,农村金融结构指标为农村非正式金融信贷规模与农村贷款余额之比。阮素梅通过研究界定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表现为农村居民个人之间、个人(含私营企业)与民间金融组织之间的货币型借款融资,〔10〕李海峰在分析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形成逻辑中指出,农村非正式金融市场的资金需求主要用于固定资产投资上,并以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为依据提出以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的68.37%估算农村非正式金融规模。〔11〕本文对农村非正式金融信贷规模采取同样做法。2.数据来源本文的数据包括基础数据和分析数据,基础数据采用1992年~2012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为能够综合反映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情况,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指标。由于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作用,所以对农村经济转型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将不详细赘述。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指标(ET)的因子分析结果为:通过因子分析最终提取了一个公共因子,即农村经济转型指标(ET),累计可解释14个三级指标中82%的变动情况;计算得到的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36>0.5,Bartlett值为595.91,P值趋近于0,说明提取的公共因子是具有代表性的。所以,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指标最终构建为一个变量,该变量可有效代表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数据。

三、实证分析

1.平稳性检验对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指标和农村金融发展指标(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农村金融效率指标、农村金融结构指标)的ADF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水平上,ET、FIN-SIZ、FIN-EFI和FIN-STR均为非平稳变量,经一阶差分处理后,所有变量均为平稳序列,表明ET、FIN-SIZ、FIN-EFI和FIN-STR为一阶单整序列。2.Jonhamson协整检验利用Jonhamson协整检验判断各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考察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在5%的置信水平下,对农村经济转型指标、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农村金融效率指标、农村金融结构指标的Jonhamson协整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水平上,变量之间存在3个协整关系,可以确定农村经济转型指标、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农村金融效率指标、农村金融结构指标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3.VAR模型估计利用VAR模型考察ET和FIN-SIZ、FIN-EF、FIN-STR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通过检验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2,结合AR根的倒数图表显示,所有单位根的倒数均在单位圆内,确保了模型满足稳定性条件。回归结果为:ET=-0.187813+0.81881ET(-1)-0.264079ET(-2)+0.059254FINSIZ(-1)+0.131494FINSIZ(-2)+0.075454FINEFI(-1)-0.177456FINEFI(-2)-0.267143FINSTR(-1)+0.460685FINSTR(-2)(1)通过对回归结果的显著性检验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FIN-SIZ、FIN-EF和FIN-STR的第1滞后项均通过检验,FIN-EF和FIN-STR的第2滞后项未通过检验,说明上述三个变量的短期变动会引起农村经济转型水平的波动,但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村经济转型水平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上存在差别,这与中国农村金融和经济发展不平衡、金融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有很大关系。4.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在确定了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的前提下,本文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经济转型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的方向。表4为农村经济转型指标与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农村金融效率指标、农村金融结构指标因果关系检验结果。从表4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水平下,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农村金融效率指标、农村金融结构指标是农村经济转型的Granger原因,农村经济转型水平是农村金融效率水平的Granger原因,说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村经济转型有着显著的影响。

5.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本文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描述三个农村金融发展指标与农村经济转型指标的动态关系。如图1所示,农村金融深化水平的波动对农村经济转型有着显著性影响。当对农村金融深化指标施加一个冲击后,农村经济转型指标从第1期开始迅速攀升,在第5期冲击效应达到峰值,此后冲击效应减弱并最终趋于平稳。这说明以农村存贷款余额、农业保险保费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衡量的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对农村经济转型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农村存贷款余额和农业保险保费的增加,一方面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农村的消费和投资水平,生产性投资水平的提高无疑会带动农村经济转型水平的优化。图2显示,农村金融效率水平的波动对农村经济转型的影响并不显著。当对农村金融效率指标施加一个冲击后,农村经济转型指标在第2期迅速达到峰值,在第3期达到负向峰值,并且这种波动反应极小,最终冲击效应逐步减弱并趋于0。实证结果说明,由农村贷款余额和农村存款余额之比表示的农村金融效率水平对农村经济转型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反映了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单一、农村金融机构业务种类单一和农村金融机构资源配置能力效率低的问题,农村金融机构在面向农村农户和乡镇企业的资金需求时,仍然以传统存贷业务为主,〔12〕金融产品多样性严重不足,并且在资金配置上,农村金融机构为满足风险性和盈利性原则,致使农村信贷资金大量流出,弱化了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图3显示,农村金融结构水平的波动对农村经济转型有着显著性影响。当对农村金融结构指标施加一个冲击后,农村经济转型指标在第6期达到负向峰值,然后逐渐上升并趋于平稳。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发展在法制建设上仍不完善,目前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发展是以缺乏有效监控和牺牲风险控制为前提的,〔13〕导致农村居民和乡镇企业的融资成本上升和风险不可控,对农村经济发展会造成负面影响。从图3也可以看出,农村金融结构指标对农村经济转型的影响一直都是负向的。6.方差分解方差分解方法可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图4是基于VAR模型的方差分解结果。图4显示了方差分解结果,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对农村经济转型的贡献率最大,最大时可以解释54.43%农村经济转型的变动,农村金融结构指标可以解释23.06%农村经济转型的变动。这说明农村金融深化程度、农村金融结构是农村经济转型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农村金融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现状下,对农村经济转型的贡献微乎其微。

四、结论

农业农村发展变化范文6

一、中央历年一号文件关于“三农”的政策演变

中央14个一号文件对“三农”政策着力点的变化,体现了在“三农”发展历史环境演变中逐层递进的特点,反映了时展的趋势。

(一)农业改革发展阶段(改革开放至2003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相关扶持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82年第一个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并对农业生产责任制及改善农村商品流通等方面做了全面部署。1983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走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要发展多种多样的合作经济,并开始关注农村金融。1984年一号文件提出要促进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并对农村信用社改革提出具体要求。1985年一号文件中“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企业化经营”等字眼有力地体现了农村经济开放搞活的发展方向。1986年一号文件强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重要性,对农业产前产后服务工作进行了安排。“三农”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获得发展的活力。

(二)工业反哺农业发展阶段(2003—2012年)

十六大以来,中央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措施,确定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思路。在此背景下,2004年至2013年,中央九次以“三农”为主题一号文件,在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部署,并与时展、金融改革相契合,提出了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支农”的政策要求。“三农”在外部力量的支持下稳步发展。

(三)“三农”内生发展动力阶段(2012年至今)

2012年,党的十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同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2013年一号文件提出发展与城镇化水平相适应的农民专业化合作社,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从事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城镇化发展将使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发生改变,带来产业布局的调整,成为“三农”发展的内生化动力。

二、中央历年一号文件对农村金融政策要求的转变

2004年以来,中央9个一号文件根据“三农”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不断转变对农村金融政策、制度的着重点,从缓解农村资金外流到改善城乡“二元化”金融结构,着力推动金融支持“三农”发展。

(一)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功能从单调的农村信贷服务向全方位金融服务转变

2004—2008年一号文件要求,适应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大力发展小额贷款、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等。2009年以后一号文件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积极扩大农村消费信贷市场,依法创新涉农抵押贷款和权利质押贷款品种。鼓励开发涉农保险产品,探索银保互动机制。2012年鼓励涉农企业开展直接融资、发展涉农租赁业务等。

(二)要求农村金融组织从单一农村信用社向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机构转变

2004年以来的一号文件不断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对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的支农作用进行分类引导,要求各类机构扩大涉农业务范围。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有序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和小额贷款组织等,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三)要求从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建设向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设转变

2004年,一号文件提出加大农村信用社改革力度,缓解农村资金外流。2005年以后,对“完善治理结构”提出要求,从注重支农功能建设转变为注重制度建设。对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则由2004—2007年的“扩大对农业、农村的服务范围、加大支农力度”转变为2008年之后的“推进农业银行等机构的体制改革”,要求从制度建设上改革和完善农村投融资体系。

(四)要求从农村金融机构的自我发展向农村金融政策扶持体系与法律约束相结合转变

2008年起,一号文件提出从监管制度、财税政策、货币政策等方面进行协调和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支持保护力度,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各类银行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到贫困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确保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要求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通过政策约束和扶持,强化和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政策。

(五)要求从农村金融机构的单兵独进向农村金融总体改革转变

2007年之前,一号文件强调各金融机构自身要对产品创新、担保方式等进行研究。2007年,则正式要求“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2010年要求搞好信用环境建设等。这些要求从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转向整体农村金融环境的建设,逐步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城乡“二元”金融结构,进而增强农村金融对农业基础建设、农民增收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服务能力。

三、同期金融主报告中有关农村金融政策的落实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历年来注重城乡金融结构的优化调整,不断建立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和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但与中央历年一号文件的政策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一)农村金融机构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出现城市金融巨型化局面

监管部门不断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完善体制机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历年持续推进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大力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组建,鼓励邮储银行、农发行、国开行进一步发挥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作用。

由于各类金融机构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盲目追求规模与影响力,一味扩大对城市金融的服务比例,造成农村金融投入不足,呈现出城市金融巨型化的局面。金融机构对农村地区尚未实现全面覆盖,其改革与发展还需向深水区进军,要全面达到一号文件的政策要求还需更长的时间。

(二)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初步构建,但遇到农村金融城市化难题

监管机构立足“三农”和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产品与服务的创新能力,农村信贷市场取得一定的发展。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加大对农业科技和农村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确保“三农”金融服务连续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逐步推开,服务领域不断拓宽,组织形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初步发挥了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

虽然多措并举,但多数银行将城市金融的产品和服务搬到农村,严重忽视了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造成金融服务模式“一元化”与城乡“二元化”金融需求相背离的现状,呈现出农村金融城市化的偏差,造成一号文件中要求的涉农贷款产品与担保方式的创新不够、农村信贷投入不足的问题。

(三)农村金融扶持政策陆续出台,但呈现监管政策微观化趋势

监管机构强化农村金融业务的差别化监管政策,并通过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通过政策约束和扶持,强化和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

目前,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政策较为细致完备,例如监管任职资格、出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等,而对于宏观层面涉及金融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指标体系,却没有统一的规定,对金融安全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金融监管同质化和微观化的问题日益突出。

四、落实中央历年一号文件有关农村金融政策面临的困境

纵观中国金融改革的演进实践和历次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金融的总体部署,不难发现在金融改革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农村金融仍是最薄弱环节,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仍面临巨大困难。深刻认识农村金融面临的现实问题并有效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既是中国金融改革的关键所在,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对农村金融存在认识偏差

当下主流观点认为中国已初步建立了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在内的相对完备的农村金融组织机构体系,农村金融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引起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主因在于农村金融竞争不足。事实上,我国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显著不同,该领域发展过于落后,市场发育程度低,尚不具备竞争条件。

(二)农村金融难以适应农村的巨大变化

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农村特别是大城市的农村地区将发生有农业无农村、有农村无农民、有农民无农活的“三有三无”深刻变化,这种变化趋势将随城镇化发展而更加明显,农村金融需求和农村金融经营模式也会发生变化。日益增加的金融需求与金融产品服务供给单一化矛盾突出,农村金融发展现状显然无法与农村的巨大变化相适应。

(三)农村金融无法满足“三农”对金融服务的渴望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出现分化,省级及以上的高端市场竞争激烈,省城到县城范围内的中端市场不缺乏金融服务,乡镇以下的低端市场金融服务实效差。一号文件要求减少农村金融服务空白点,然而低端市场却出现无人问津的现象,空白点有增无减。农民持有的集体资产虽具使用价值,但却无法在金融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价值。农村地区和广大农民渴望享受现代化金融服务。

五、以“大三农”视角破解农村金融难题

面对农村金融存在的困境,应当放宽视界,跳出“三农”看“三农”,通过“大三农”视角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所谓“大三农”应当包括“三农”政策、“三农”经营和“三农”服务三个方面。“三农”政策,包括从中央到地方对于“三农”所给予的所有扶持与补贴政策;“三农”服务,包括金融、物流、信息和法律等诸多为“三农”发展提供服务的领域;“三农”经营,包括所有涉农产业的整个经营过程,涉及种植、养殖、运输等所有方面。解决农村金融问题应着力于通过有效金融服务将“三农”政策补贴落实到县城以下区域的农民,发展“三农”应拓宽至发展“三农”服务和“三农”经营的各相关领域。

(一)建立农村金融服务主渠道机制

针对农村金融并不具备竞争条件的现状,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问题应当着力建立农村金融主渠道。由于国有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极少布局于县级以下农村区域,依靠其推进金融支农必然存在服务断档问题,县级以下区域仍需依靠农信系统实现金融服务传导。因此,应将农信系统建设成金融支农的主渠道,在农村金融低端市场充分发挥其作用,将各级支农政策直接落实到基层农村。

(二)实现“三农”优惠政策向“三农”服务全面延伸

不能将优惠政策和各项补贴仅限于“三农”本身,应向“三农”服务各领域全面延伸。对所有为“三农”提供服务的主体,均给予政策支持,扩大激励范围,引导“三农”从业主体和经营主体优化资源配置。在确定具体政策支持对象时,本着看具体行业、看产品、看身份的“三看”原则,对所有涉农行业均应给予补贴,对“三农”产品的所有提供者给予一视同仁的政策支持,将优惠政策覆盖到具有农民身份的全部人群。

(三)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

根据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农村金融需求演变,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金融要素合理流动、配置。延伸支付清算网络在农村的辐射范围,完善支付结算品种,拓宽电子、物理等支付服务渠道。建立覆盖所有农户和农村企业的征信体系。增加对贫困地区的网点设置,在农村地区实现普惠式金融,使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