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信息化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镇信息化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镇信息化建设

城镇信息化建设范文1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地方高职院校;信息化

1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地方高职院校发挥信息化优势服务城镇化建设现状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地方高职院校提出来了新的要求。农民问题是城镇化的根本问题,其主要涉及两大方面:一是有一小部分农民需要进行专业化转化,如专业化经营和土地规模化等;二是农村城镇化中人口就地转移的市民化问题和大部分人口异地化转移的城市化问题。城镇化的基本特征是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生态宜居、节约集约与和谐发展,要求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最终达到城市现代化、城市生态化、城市集群化和农村城镇化的目的,全面提升城镇的质量和水平。地方高职院校发挥信息化优势服务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中去,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对地方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体来说,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发挥信息化优势,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分析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现状如下:

1.1城镇人口增加过快,城镇化率逐年递增

根据2008—2014年我国的城镇化情况简明表(表1)的数据显示,我省在2008—2014年间城镇化率的上升幅度达到了10.21%,从2008年的44.3%增加到了2014年的54.51%,增长的幅度达到了10.21%,呈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我省的城镇化人口结构在2012年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全省的城镇化率达到了51.83%,相较于2011年提高了2.1%,到2014年末,我省的城镇化率达到了54.51%,城镇化增长较快。

1.2城镇化率增幅波动过大,城镇人口增长率不平衡

首先表现出城镇化率增幅波动较大,表1所反映的是2008-2014年间我国城镇化增长率在0.8%-4.83%之间大幅波动,2011-2012年间的4.83%是该段时间内的城镇化率峰值,2009—2010年间的0.8%是该段时间的谷值,2013年和2014年的城镇化增长率分别为1.67%和1.01%,涨幅被动下降幅度比较明显。以此同时,这种不平衡也表现在城镇人口增长率上,在2008—2013年间的波动幅度在1.14%—8.17%之间,谷值是2013—2014年的1.14%,峰值是2010—2011年间的8.17%,之后便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表现出了城镇人口发展不平衡的势头。

1.3学校战略定位与城镇化建设发展目标相偏离

城镇化是发生在区域内部的,对地方高职院校来说,服务于大中城市与服务区域与城镇化建设,其占率目标是迥然不同的。地方高职院校应该将其战略目标定位在服务区域和城镇化建设之上。受经济和社会的限制制约,地方高校在实际的办学中往往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能输出到东部大城市,以便于这些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够在服务事业、制造行业等领域成为熟练工人,而忽略了致力于本地创业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对地方高职院校发挥信息化优势服务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2.1面向区域,聚焦城镇,确立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城镇化建设的战略定位

一味地针对大中化城市不利于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为了避免城镇化建设当中出现人才外流、产业欠发达、空心化等问题,要从新定位服务战略,在高职院校中要将发展对象定位在新型的城镇化上,根据不同的城镇化模式以及区域性特点,积极地为城镇化建设服务,寻找城镇化发展的新空间。一般地方高校都具有较强的信息化优势,利用信息化加强宣传和引导工作,为毕业生留在本地参与城镇化建设提供各种有利的条件,帮助他们在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寻找就业与创业的机会。

2.2发挥信息化优势,优化专业设置,对接产业结构现状

城镇化建设为个地方高职院校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高校专业的设置必须主动的去适应区域的重点产业发展,表明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地方高职院校应发挥信息化优势,做出对发展城镇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分的满足城镇化发展的需求。科学的调整专业的设置,优化服务产业的进程无疑是转移农村生产力、加快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有效途径。调整专业设置,发挥信息化优势,主动应对挑战,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另外,地方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来调整人力供给的变化,从而促进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3结束语

城镇化不但是多种拉力和推理的共同作用,同样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地方高职院校教育可以提高我国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满足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促进城镇化的发展,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的发展,因此不但要高度重视地方高职院校在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还要将地方高职院校教育统筹到城镇化发展中来。与此同时,地方高职院校也要积极应对挑战、与时俱进,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提高劳动力素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不断的探索创新,服务城镇化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万玉凤、人的城镇化关键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4

[2]高建军.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城镇信息化建设范文2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智慧城市 建设进程

工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进而也就有效的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但是,其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系列发展问题,譬如:由于城镇空间快速扩张而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以及城乡公共设施配套不足等问题,进而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为了有效的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提出相关的智慧城市建O策略,以此来有效的推动绿色城市以及智慧城市的快速建设,进而不断地提升城市的内在品质。

1 智慧城市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通过对智慧城市与新型城镇化关系的认识与了解,我们可高效的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建设智慧城市,以此来不断的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进而不断的提高智慧城市的内在品质。下面,就针对智慧城市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1.1 智慧城市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方向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断的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发展中的主要目标。较传统的城镇建设不同的是:现代化的城镇化建设,放弃了传统的土地财政,而是利用较为科学的发展观来不断的统筹城镇化的建设,以此来不仅能够有效的优化城镇化建设的结构,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不断的提高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其中,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不断的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也是当前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主流。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可有效的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进而就能不断的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加科学和智能的决策依据,以此来有效的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因此,智慧城市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方向。

1.2 新型城镇化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在需求

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二者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智慧城市化建设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方向,而新型城镇化也是智慧城市建设所必需的内在需求。其中,较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同的是:智慧城市建设更像是一项技术活动,即不仅需要一定的城镇化建设基础,而且还需依赖相应的互联网网络这一平台,来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相关工作的开展。因此,智慧城市具有着自我学习、自我成长以及自我创新的能力。智慧城市的建设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促进城市变得更加智能,进而不断的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加优化的决策对策和创新形式,以此来有效的促进城镇化建设能够逐渐的向和谐化、友好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化也是智慧城市建设所必需的内在需求。

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思考

不断的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进行思考,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中,推动相关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进而不断的构建人性化、生态化以及公平正义的城市环境,以此来有效的提高城市的内在品质。下面,就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思考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2.1 引导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是维持智慧城市发展的主要经济动力。因此,在建设智慧城市时,我们还应不断的引导产业的发展,进而就能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更多的经济资源。譬如:在运用相应的互联网技术以及云计算等相关技术来建设智慧城市时,其都可在一定程度上不断的优化城镇的产业结构,进而不断的丰富城镇的产业形式,以此来不断的促进城镇的产业化升级。因此,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我们应积极的引导相关的产业不断的落户于城镇中,以此来有效的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快速稳定发展。

2.2 推动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

进一步推进“光进铜退”和光纤到户政策,实现光纤网络覆盖城市家庭,并且保证宽带接入能力超过50Mbps,甚至可以达到1Gbps。加快城市热点商圈无线局域网覆盖,从而为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提供宽带化传输通道、承载网络。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来建立城市消费需求和城市物流配送体系与农产品供给的紧密联系,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效融合,更好的完善中小企业公共信息化服务平台。推动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完善电子商务基础信息,促进电子商务向餐饮、旅游、家庭服务、文化娱乐、社区服务、养老服务、文化创意等领域发展。

推动城市公用建筑、公用设施等智能化改造建设,完善建筑房屋、建筑数据库等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立减灾防灾预报预警信息化平台,建立全过程智能饮用水安全电子监控系统和水务管理系统,建立出行信息服务、交通诱导、公共交通、综合运行协调指挥和综合客运枢纽等智能信息化系统,更好的发展差异化交通信息增值服务。同时还需要根据新型城镇化进程来构建仓储式物流平台枢纽和智能物流信息平台,加强航运、港口、陆运等物流信息的社会化应用水平。

2.3 建设宜居化生活环境

建立预警应急系统、环境信息只能分析系统和环境质量管理公共服务系统,对重点企业、重点地区和污染源实施智能化监测。根据城市统一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来进行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拓展社会服务和管理功能,发展面向养老、家政、社区和病患照料的信息服务体系,以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信息化服务。推广智慧家庭建设,鼓励将教育、医疗、政务、安防等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和服务设施接入到每一户家庭,提高家庭信息化服务水平。

3 总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断的研究与分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智慧城市的建设,对于不断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有效的促进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首先认识与了解智慧城市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进而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进行思考,以此来不断的促进绿色城市以及智慧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顾新建,代风,陈芨熙等.智慧制造与智慧城市的关系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2013,19(05):1127-1133.

[2]巫细波,杨再高.智慧城市理念与未来城市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11):56-60,40.

[3]史璐.智慧城市的原理及其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功能和意义[J].中国科技论坛,2011(05):97-102.

城镇信息化建设范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生态宜居;衡水市

新型城镇化是十的一个新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重点强调“以人为本”,以质量为关键,“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过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智慧城市是信息化进程的一个阶段。智慧城市通过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髙城镇化质量,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一、新型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我国城镇化建设飞速发展。截至到2011底,我国城镇化率巳超过了50%。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十和之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把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作为基本特征,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二、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城市未来发展新的方向,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等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形成的一种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态。IBM公司分别在2008年和2010年提出了“智慧地球”和“智慧的城市”这两个理念。可以说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从理论到实际,落地我国的重要举措。

三、向新型城镇化转型迫在眉睫

这些年来,城镇化进程突飞猛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积累下来了很多亟待处理的问题。农业、工业技术落后并且创新少,空气、水、土地严重污染,城镇空间快速扩张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城乡公共设施配套不足,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等问题突出。针对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发展太快,没做好城镇化的充分准备,因此显得很被动。为了实现绿色、低碳、集聚、可持续的发展,向新型城镇化城市的转型迫在眉睫。

四、智慧城市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智慧城市和新型城镇化提出基本上在同一阶段,两者本质一致,以人为本、四化同步、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是二者的共同原则。智慧城市强调应用信息化技术满足居民们的各项需求,新型城镇化则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主旨。从而更好的服务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社会经济水平。新型城市化给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良好机遇。新型城市化是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城镇化发展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人为本,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而向质量提升的关键就是加强智慧城市的建设,从而使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换挡,建设一个和谐、绿色、美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五、推进衡水市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路

当前,衡水正处在城市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的重要时期。衡水市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技术水平,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带来的便利生活。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深化认识

通过理论宣传、政策引导进一步加深全市上下对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内涵的理解,对提升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建设融合水平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各地各部门推进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工作。

(二)改善民生质量

当前衡水市发展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居民生活质量。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积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依托各类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着力打造智慧农业示范推广基地。同时,改善现有的交通拥堵、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稀缺问题,智慧城市中可以构建智慧交通系统、智慧医疗系统等公共服务工程。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改善民生质量。

(三)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建立在了解市民的真实需求基础上的。建设智慧城市,服务型政务信息系统的应用将能够更广泛的汇集广大市民的真实需求,同时进行对政府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公开评估,起到更好的监督作用。各类信息资源高效整合,更加公开透明,市民的知情权能够得到更好的保证和落实。这种情况下,市民对于政府的政务监督将会更加有效,使得市民与政府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加,从而城市管理的民主化程度将会不断提高。

(四)促进经济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和对环境有破坏的产业转向绿色产业;将信息技术与衡水优势传统产业结合起来,提高产业链的竞争力的同时提高区域竞争力,依托衡水市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新型城镇化服务业,延长产业链,培育新型服务经济业态,促进智能化的生活服务模式发展。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智慧地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3,5.

[2]李霁.智慧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N].光明日报,2014.

[3]钱斌华.构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PPP模式[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2,10.

[4]张军芳.衡水市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5]陈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上海新市镇发展策略思考[J].上海城市规划,2013,4.

城镇信息化建设范文4

[关键词] 大数据;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

[中图分类号] F29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1-53-3

Research on New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Based on Big Data Thinking

Song Yingying

(Library of 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Zhengzhou Henan 450002)

Abstract: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is the main obstacl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New urbanization carries the mission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oubl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justice, big data can promote the future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big data and new urbanization, big data thinking is brought into new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is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emolition work, citize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mart city construction and so on.

Keywords: big data; new urbanization; smart city

1 新型城镇化与大数据

“城镇化”一词出现约有140年的历史了,在国际上多使用“城市化”,因此一些研究文献中常常把“城市化”和“城镇化”混淆,对我国而言,除了广大的农村外,既包含城市也包含镇,结合我国的国情,城镇化更符合我国的实际。

关于“城镇化”的著述有很多,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由之路,随着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变,农民从农村居住转向城镇居住,城市文明向农村进行传播和扩散。由于受户籍的限制,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村人口不能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保障,因此,城镇化是包含农村人口从观念、身份、生活方式、保障方式等各方面向城市居民的转变。

“新型城镇化”一词最早是伴随党的十六大“新型工业化”出现的。党的十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是对城镇化本质内涵的重新界定,新型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的协调互动,是人口、经济发展、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发展方式。以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实现的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发展和人民利益的实现为最终目的,致力于和谐社会和幸福中国的城镇化,真正做到城镇中不同的发展主体实现均等的城市公共服务和发展权利[1]。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新四化”协调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产,信息正日益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信息化是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基础上产生的,凭借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关系到城市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性举措。因此,信息化必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至关重要的助推与提升作用。

大数据一词最早出现在apacheorg的开源项目NUTCH中,当时科学家用大数据这个术语来描述在更新网络搜索索引的同时进行批量处理或分析的大量数据集。大数据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一般来说大数据有四个基本特征:数据的规模大,数据种类多,数据要求处理速度快,数据价值密度低。大数据不仅用来描述数据的量非常巨大,还突出强调处理数据的速度。通过无处不在各种各样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得知事情发生的趋势和可能性,给我们提供新的竞争优势,得到非常有价值的社会认知。

海量数据随着时间持续产生、不断流动、进而扩散形成大数据,进而重组各类战略资源。只有经过分析大数据才能变成满足不同需求有价值的信息,才能使政府适应大数据时代重组战略资源格局的要求。国内在大数据的利用和建设方面还处于初级的阶段,投入比较早期的是互联网企业,例如淘宝,新浪,腾讯,百度等企业,在中国庞大的互联网用户下,每天产生的浏览,点击,交易数据,在这些大数据下进行用户行为的分析,对于如何吸引互联网用户,提高互联网企业至关重要的平均停留时间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2 大数据有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

2.1 大数据思维有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维创新[2]

大数据是当前数据分析领域的前沿技术。数据成为当今每个行业和商业领域的重要因素。这也标志着大数据正在引发一场思维革命,大数据正在改变人们考察世界的方式方法,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学术、科研等领域的深刻变革,更引起思维领域随之不断创新发展。传统的城镇化建设主要致力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更多的是以修路、修桥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大数据的思维方式是从追求事件本身的简单线性因果关系转向发现丰富联系的相关关系,这种思维下,注重的是“城”、“乡”、“镇”、“村”的产业功能、规模、保障等方面的数据链基础,数据本身反映的不仅是当前状态,更是过去和未来的间接反映。例如:宁夏银川的新城区建设,较早的将“数据”思维引入城市建设去,注重数据整合与科学分析,系统的进行地下管网、道路建设等方面,使城市在各种自然灾害面前运行良好。

2.2 大数据思维有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方式创新

大数据正在改变人们考察世界的方式方法,在大数据时代,建立在全部样本空间上面的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准确预测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这将颠覆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改变人类的传统认知世界的方式,新型城镇化建设会涉及土地流转、城市功能以及社会理念的方方面面,以往传统的城镇化建设中多以政府的行政手段进行干预,从思想层面上开展工作,而大数据强调以“数据”为根据,引导城市建设和人们的行为方式。例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中,土地的权属、土地性质、土地市场价格变化、土地使用年限、所有者、经营者的利益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土地的价格和农民流转的积极性。通过土地市场经济数据分析,有些地方用农地每亩吨粮年粮总价替代每亩租金,可以消除农民对租金随土地市场变化受损的担忧,从而使土地流转率得到较大提高。

3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大数据的创新应用

大数据驱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最为核心的就是围绕整合方方面面的数据,从源头遏制有意无意地数据割据现象,打造一体化的城镇运营平台。

3.1 大数据思维在拆迁工作中的创新运用

拆迁工作是新城镇化建设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重要阶段,屡见不鲜的拆迁引发的各种矛盾冲突,使得拆迁工作的难度加大。拆迁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就会危及新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传统思维下的拆迁工作主要以各类拆迁文件精神为指导制定具体的拆迁措施,以利益驱动和法律强制为手段,由于缺乏从总体上对拆迁工作的分析,当面临拆迁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没有行之有效地办法解决,使得拆迁工作进展缓慢。

拆迁工作看似单一,其中涉及被拆迁人的人口、经济、家庭结构、宅基地等多种数据,利用大数据思维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分析运用有利于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首先,在拆迁工作制定政策和方案前,重视对被拆迁人各种数据的收集,对拆迁可能出现的各类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真正做到未雨绸缪。例如出现已经营多年的集体土地上建设的商业住宅问题,如果没有确定此类情况补偿标准,就会引发拆迁人与被拆迁人的利益与矛盾冲突。同时,被拆迁对象对拆迁或多或少存在攀比、期望、从众等心理活动,对被拆对象心理状态的精准把握也是拆迁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实现拆迁人和被拆迁人的信息对称。被拆迁人抵触拆迁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对拆迁组织和政策缺乏公信力。因此,在对拆迁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将拆迁标准以及同类情况的数据进行公示,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全覆盖,使被拆迁人找到自己的数据期望值,将大大提升拆迁进度。

3.2 大数据思维在公民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要建立起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城镇全体公民享受更高质量的服务和生活。

公民信息资源是指各相关政府部门为履行政务职能而采集、加工、使用的每个公民的信息以及在办理业务过程中产生和生成的信息资源等。公民信息管理系统是以公民身份号码为标识,集居住、婚育、就业、纳税、社会保险等信息于一体的信息系统[3]。建设公民信息管理系统,重视公民信息数据的收集,形成公民信息数据库,内容包含公民基本信息和婚姻、社保、就业、住房等扩展信息,基于公民信息管理系统有助于政府部门动态、准确地掌握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已经享受或还没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状况以及需求,为户籍制度改革具体措施落实提供全面和准确的数据支撑,助推户籍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建设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的优势收集公安、教育、卫生、文化等部门涉及的城镇公民信息和公共服务资源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和深度挖掘,一方面可以准确、及时反映城镇公民的规模、结构、分布、流动规律,另一方面可以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分析城镇医院、学校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的配置情况,从而为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在规划、建设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的过程中提供重要依据,引导城镇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合理配置,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和质量。

3.3 大数据思维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和城市发展战略相融合的一种新型城市形态,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城市遍及生产、流通、消费整个领域,以及管理、服务、生活、文化的各个层次。它充分应用新技术带来的超大计算能力,全方位实施城市数字化,普及应用物联网,以及射频识别、数字地图等技术,有效实现智能发展、全程监控、达到精准识别并直接参与城市的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智慧城市的基本内涵会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出现而不断更新。

目前,科技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信部等都在推进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尤其是住房城乡建设部已先后推出了两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这已经成为推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智慧城市的建设对推进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将全面提升城市的生产力水平、创新能力和竞争水平,从整体上提升大众的幸福水平[4]。

在国际上有两种智慧城市建设模式,一种是老城市的智慧化,二是新城市的智慧化。对新城镇建设而言,更重要的是新城市的智慧化。摄像头、地面传感器等监控设备收集了大量实时更新的信息。路况、天气、历史上某地段的事故发生率等,都在统计之列。通过大量的数据处理,大数据后台就能综合过往的情况,针对每位用户制定最合理、最安全的行车路线。

目前,中国物流业占GDP比重达15%左右,通过GPS定位技术,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运输物流平台能采集大量的实时运输数据,处理后就能向每位司机提供个性化的路况信息、理想线路,并预估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

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信息技术、制造业等众多领域越来越多的基于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结果进行决策。另外,大数据分析应用推动了社会进一步的发展,对智慧居民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大数据研究实验显示出惊人的预测能力,未来大数据预测技术将会对人们的决策过程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智慧环境方面,大数据支持预测并能快速响应灾害。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大数据将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利用大数据对大量实时和历史数据的挖掘、评测与关联性分析,深度获取相关环境数据,可以帮助环保部门准确判断环境变化趋势。打造人本、智能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镇化发展的质量。

随着信息化在城市发展和城镇化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度日趋紧密,通过构建基于城市虚拟映象的融合服务平台,以更加集约、高效、绿色的方式实现对城市的服务和管理,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史富艳.中国农村信息化与城镇化发展的互动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 王建华.大数据思想文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创新[J].上海经济,2014(4):44-45.

城镇信息化建设范文5

关键词: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产业发展;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一、智慧城市概述

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业、各领域的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智慧城市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Lab、Living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提升整体社会的创造力。智慧城市促进城市和区域不断学习和创新,并强化了城市之间的联系网络(Campbell,2012)。Caragliu 等指出,智慧城市将对智力和社会资本、包含传统交通和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作为支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并通过参与式治理对上述资本及自然资源进行智能化管理,进而实现高质量的宜居生活。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令城市生活更加智能,高效利用资源,带来成本和能源的节约,改进服务和生活质量。城市的智能工程和项目可以有效的改善城市空间的生活质量,并促进文化和经济的发展(Renata and Camille,2014)。智慧城市不仅通过改变基础设施来为居民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同时带来社会经济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城市与区域空间的改变。智慧城市提供了一个系统性认识城市化概念的机会,并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整合到城市发展当中(Chourabi and Nam,2012)。因此,智慧城市对于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型城镇化发展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

二、智慧城市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一)智慧城市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方向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重任,与传统的城镇化相比,放弃了土地财政,以产业升级、优化和产业空间结构调整为经济增长手段,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协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利用物联网、传感器网和互联网,构建新型城镇的信息基础设施,在这一信息基础设施上,基于云计算平台,通过对感知数据的智能挖掘和分析,为城市发展提供科学和智能的决策依据,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这实际上也就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技术和内容。因此,以建设智慧城市的方式完成新型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方向。

(二)新型城镇化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在需求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技术活动,从技术角度讲,智慧城市更强调的是在物联网这些信息基础设施上的“协同运作、全面整合、激励创新,并且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自我成长和自我创新能力”。从结果和效果来看,智慧城市包括政治、管理、文化方面的东西,更强调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理念。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城市生活环境,让城市更加智能,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优化的对策和创新,形成可持续的发展内生源动力,构建人性化、生态化、协同化、公平正义的城市环境。新型城镇化的结果同样是创造一个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环境。从这一点来讲,新型城镇化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在需求。

三、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

(一)注重以人为本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应当抛弃唯技术论,尽管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是有了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才有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根本支撑。但是,我们不能走向唯技术论的极端,在建设过程中一味追求高、新、特。将智慧城市建设简单等同于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无论是新型城镇化,还是智慧城市,其核心都是以人为本,为人们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种类、不同要求的智慧化服务,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应当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为导向,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都应当如何围绕加大生态文明的建设力度、提高整个城镇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提升为人们服务上开展工作,着力解决雾霾、食品安全、交通拥堵、城市型灾害、环境权益等社会突出矛盾。

(二)引导产业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建设所需资金不可能长期依赖土地出让金和财政补贴,关键在于培育城镇自身的造血功能,以产业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对智慧城市建设来说,物联网、云计算等相关技术,将带动大规模产业链的形成,包括上游的 RFID 和传感器的呢过数据采集设备制造产业、中游的物联网设备与终端制造业、物联网网络服务业、物联网软件开发与集成应用服务业等、下游的海量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服务业,这些产业的落地,可给当地城镇带来一次产业升级,也会带来新产业的产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持续动力。因此,智慧城市建设,要注意相关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引导相关产业向城镇地区落地,助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三)引导高效、集约的区域和城乡空间布局

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空间优化布局是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的重要方向,利用移动信息技术、智能交通网络建设,提升城市和区域流动空间,加强区域内部的人流、物流、技术流、资本流、信息流等要素流动,缩短了城市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时空距离,实现城市之间要素的高效流动和服务质量提升。尤其是在长三

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地区,重点通过智能技术来强化城市之间的生产网络、创新网络联系,来形成世界级的智能城市群。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和空间的要素流动,成为城市内部空间重构和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依托智慧城市的技术手段,提升城市不同功能空间的要素流动、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从而提升城市空间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程度。

通过传感器以及各种移动终端和应用系统,来获取和处理城市居民活动、企业运行、环境质量等方面大数据,并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充分结合,来营造更加人本、绿色、集约的城市功能空间,提升城市规划解决城市问题和服务企业、居民与政府的能力。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遵循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将智能技术与居住区、商业中心、产业园区、休闲游憩等空间融合,增强城市空间发展内涵。将智慧、人文等要素渗透到城市有机更新中,实现存量空间的转型发展。大力推进智能公共交通,推广使用绿色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便捷、高效、低碳的城市智慧交通网络。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区域和城乡空间规划、建设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督、评价、调控和管理,进而引导空间布局优化和弹性有序发展。

(四)利用智慧应用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

智慧城市是综合、统筹解决城市问题的一揽子方案,它为城市与区域规划及管治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与工具。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是智慧应用的最主要目的。在城市发展理念和城市建设与管理模式方面,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电子政务和移动政务平台,打破信息孤岛,推动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建设。利用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城市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发展。

同时,智慧城市提供了一个新形式的工具去仔细观察城市居民使用城市的方式,进而通过参与式治理,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传统和现代的通信基础设施进行投资,智慧城市能有效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对自然资源明智的管理。建立城乡一体的信息平台,引导城乡之间要素自由流动,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更加丰富的就业、生活服务等信息,通过乡村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乡村经济转型。对于城市管理来讲,有助于改变原有的条块分割、层次分明的管理体制,立足于城乡一体、部门整合、空间优化的发展思路,实现资源的共享与高效利用。

结语

综上,在建设内容和建设方法上,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大相劲庭,但就建设目标和效果上来看,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和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应当把握二者之间的共性,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助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同时,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一步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力度和应用深度。

参考文献

[1]邹佳佳,马永俊. 智慧城市内涵与智慧城市建设[J]. 无线互联科技. 2012(04)

城镇信息化建设范文6

Social Existence Basis and Realistic Foundations to Promote the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four modernizations”, urban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are not only indispensable link, but also a key factor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problems in theoretical basis and logic recognition are found in research achievements on synchronous urban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According to social existence basis, practice i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synchronization. And then, from practice pattern, function, integration, alienation and inertia operation,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is analyzed and demonstrated, in order to further implement two modernizations synchronization.

Key words social practice; social existence; urbaniz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two modernizations synchronization

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四化”)同步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国家越来越强调“四化”相互之间的协调与互动。这其中城镇化和信息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城镇化和信息化能否同步?如何实现协同?基于这些问题,本文在文献调研、梳理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针对这些已有研究中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针对突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讨。

1 城镇化和信息化研究述评

在已有的研究文献中,以城镇化和信息化为主题的研究着重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以城镇化和信息化为主题的直接研究;另外一个则是散落于“三化”、“四化”的研究中,侧重于论证包括城镇化和信息化在内的“三化”、“四化”的协调和互动。

1.1 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与演变过程的逻辑梳理和比较分析

郭理桥[1]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当前历史阶段的特性出发,提出信息化是面对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的重要措施。姜爱林[2]认为信息化是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助互进的直接成果。张克进、段秋利[3]揭示了两者融合发展阶段,并建立各阶段信息化建设管理模式。冯献[4]从“四化”同步的提出背景出发,阐述了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历史关联和作用机理。崔凯[5]以建国以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建设的历史进程和阶段特征为线索,将“四化”分为四个阶段,认为“四化”同步或协调发展是基于中国国情所提出的具有阶段性、规律性的现代化过程。

1.2 城镇化和信息化相互间内在关系及影响作用分析

姜爱林[6-7]剖析了中国城镇化、信息化的基本状况,论证了城镇化和信息化间的互动关系,探讨了城镇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的中心内容。于海波、邱玮[8]认为在信息化对城镇化建设中的资源、资金、技术、知识与人口的配置与流动表现出极强的再组织性,引发社会生产、分配与交换变革,进而对城镇化经济、社会、文化与空间结构等产生深远影响。蓝庆新[9]论述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者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和关联机制。徐君[10]描述了“四化”的耦合关联模型,系统的探究了“四化”子系统之间存在的耦合互动机制及内在关联性。郑子龙[11]基于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利用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发现信息化对城镇化进程整体呈促进作用,在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秦俊武、樊帆[12]运用熵值综合评价法和耦合法,研究2002-2011年西北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和信息化数据后发现西北民族地区城镇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度较低,城镇化发展较为超前,信息化发展较为滞后,二者的耦合度、协调发展度呈区域不平衡。

1.3 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的问题、挑战、制约因素及实现路径论证

宋艳萍[13]认为推进信息化与城镇化渗透融合发展,进一步发挥信息化的引领带动作用,要适度超前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带动效应,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网格化,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创新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体制机制,强化相关政策支持。刘密霞、丁艺[14]探讨了信息化与城镇化、信息化与可持续城镇生态系统弹性管理、信息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下的公共服务关系,以及信息化与可持续城镇化如何协调发展成为智慧城市。刘国斌、杨富田[15]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实现人的城镇化,通过分析信息化改变新型城镇的困境。徐付生[16]从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的视角,着重分析山东省信息化与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两者融合发展的对策。杨鹏[17]认为“四化”同步发展面临着诸多障碍和阻力,比如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行政体制、高教体制,要实现“四化同步”良性互动,形成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行业一体化,需健全社会服务功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简新华[18]则从整体上分析“四化同步”之必要性及现状,“四化”基础之上新增服务化,提出“五化”协调,将经济服务化作为我国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之一。

1.4 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与实证研究

赵施迪等[19]基于中国31个省市2004-2012年的面板数据,参考复合模糊物元法,建立了新型城镇化和农村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证实新型城镇化和农村信息化发展相互影响关系。彭征安[20]结合新型城镇化特点,以《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为研究基础构建了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董梅生、杨德才[21]采用因子分析法获得了“四化”的综合评价值,并构建了VAR模型,发现短期内信息化是引起城镇化的原因。熊巍、祁春节[22]同样对每一化独立地选取几个指标组成一套体系,采取熵权法和灰色模型对“四化同步”发展进行综合评价。韩梅芳[23]通过建立城镇化质量和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长江三角洲地区十六个城市2000-2011年数据,运用熵值法、线性加权和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各市城镇化质量和信息化水平的时空演变作实证分析,验证了城镇化质量和信息化的耦合关系。邱少华[24]运用2007-2012年江苏省“四化”相关指标数据确定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将2012年江苏省“四化”协调发展水平与其他20个省市横向比较,提出信息化优势地位、统筹城乡发展的建议。郑巧淑[25]通过计算1999-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工业化率、信息化率与农业现代化率对四者之间的协调度、发展度和综合协调发展度测算,发现信息化发展指数呈现“先快后缓”的发展特点,城镇化发展指数稳定增长,并呈现出阶段性、区域差异性特征。

整体来看,国内对城镇化和信息化的直接研究成果不多,而且较多的散落在“四化”中。从已有成果看,城镇化和信息化研究对逻辑基点的认识不足,偏重于理论关系方面的思辨,过度集中于宏观机制探讨与中观路径选择,着眼发展的动力及互动机制的分析,着眼何为基础、前提、保障、结果等方面的探析,而在实证方面对部分评价指标的探讨也存在不足[26]。然而城镇化和信息化作为当前社会转型与结构变迁的反映,体现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转变。目前这些探讨对于我国实践的现实情况以及解决发展面临的困境还不全面、客观,在探讨中过度强调互动,陷入互为因果的解释循环,使得动力源不明晰。谈及动力机制,忽视推动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系统结构以及结构成因,对城镇化和信息化进程出现的不协调归罪于制度安排,缺乏立足我国社会现实的针对性探讨。

因此,对于我国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实践当前面临的问题,有必要从理论基础上夯实,深入把握其存在的依据及现实基础,而不能简单归结为制度障碍等因素。城镇化和信息化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结果,不能孤立对待,片面强调具体量化指标,应该认识到实践中的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逻辑层面的有序性和结构层面的协同性。有必要探讨和厘清我国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的逻辑基础,清晰界定其理论内涵,准确把握其本质特征,以准确揭示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内在逻辑的必要性以及实现的充要条件[27]。因此,我们仍需要从理论高度,特别是实践唯物主义的高度,针对现阶段的实践状况,对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实践系统的研究,具体解析论证,以准确理解什么是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发展,如何实现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发展等现实问题[28]。

2 实践性是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的本质特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实践并以历史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关系――社会实践作为人类生活的真实基础,并以此透视和建构外部世界,理解人的整体认识过程的本质和微观运行机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是社会实践,社会存在本体化是一种积极地动力学意义上的社会活动现实。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视界中,整个人类社会历史领域中的人、物质对象等基本客体的社会存在表示的不是静止的物,而是借助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在特定的时空中所产生的创造性物质活动系统。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规定更多的是功能性的,它往往表明一种主体对客体和自身历史性的动态作用关系,而不是静止孤立的绝对物。

1949年建国初期,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徙相对自由,当时城镇化率为10.64%。1960年,由于城镇人口在工业化的推动下迅猛增长,城镇化率达到19.75%。1960-1978年间,由于实施户籍制度和三线建设政策,出现逆城镇化现象,城镇化发展处于停滞阶段,到1978年底我国城镇化率降至17.92%[29]。随着城乡分割和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二元经济体制的构建,使得城乡差距更加扩大,同时城市的福利待遇未能公平地惠及农村流入城市的劳动力,掣肘了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制约了城镇化进一步发展。

1978年,改革开放打破了城乡壁垒,人口就地城镇化,小城镇突出成长。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实现了劳动力非农转移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到1984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23.01%,同时乡镇企业产值占据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6.3%,达到1245.4亿元,乡镇企业非农产业就业人数占据全国非农产业就业总人数的30.1%,达到5208万人。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镇化从沿海、沿江地区向内地展开,小城镇发展、城市建设和经济开发区的普遍建立成为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动力,1990年我国有467个建制市和12000个建制镇,到1995年底我国建制市数目达到640个,建制镇数目达到16000多个。到2000年,我国城镇化率更是达到36.22%,相较于1985年的23.17%,实现了2.86%的年平均增长率[29]。但城乡“二元”结构、二元分割的方式,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变留下诸多障碍。

21世纪以来,以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络、高新科技等为主导的信息化迅速推进,信息化与各产业不断融合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门越来越注重信息化应用。电信业务总量自新世纪信息化推进以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据的比重逐年增长。截至2015年8月底,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2.96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达94.5部/百人,有10个省市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100部/百人;光缆线路长度2015年6月底为2248.8万公里。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到2015年6月,我国已经实现48.8%的互联网普及率,较2014年底提升0.9%;拥有6.68亿人的网民规模,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人,拥有4.45亿个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中国网站总量达364.7万余个,域名总数2231万个[30]。截至2015年8月,软件企业数量38875个,R&D人员于2013年已达353.3万人,信息技术人才规模日益壮大。虽然城乡统筹发展被城乡分割的二元机制障碍所制约,但因为信息化的发展实现了城市与乡村服务与管理功能的提升和整合,促进网络化、一体化管理城乡的进程,改善城镇的就业结构,加速产业升级,同时还推出了核心发展小城镇和县域的城市改革政策[5],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2014年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人,比2013年末增加18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1866万人,减少1095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全国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同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比2013年末增加944万人,达到2.98亿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比2013年末增加1070万人,达到39310万人[31]。可以看出,实践性是我国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的本质特性。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逐步显现,转化为社会活动现实。在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当前实践条件下的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发展的现代化活动系统。在这个物质活动系统中,城镇化和信息化要素相互关联、互为动力,推进了我国现代化建设。

3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镇化和信息化实践

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的本质是实践。在实践中形成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的发展格局,在实践中发挥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的整体与局部的统合功能,在实践中实现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相关要素的整合与推进,在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中避免异化与惯性运转,实现现代化进程的稳步推进。

3.1 城镇化和信息化实践格局的形成

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践,这个过程表现为人的不断推进实践向前能动性,体现了人类历史存在与发展的本质特征。所以说历史的实质不是物质上量的增加,而是人类创造性实践活动的历史绵延。社会存在的本质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主体是实践的人,而客体是进入实践范围内的社会物质存在,其是客观实在优先性和主体能动创造性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创造性实践往往受历史条件和特定的客观前提制约。人们在实践中对于自身之间、自身与客体对象的关系的改造程度决定了人们所依托的现实社会存在的发展程度。社会存在主要体现于主体对客体的改变程度,主要依靠二者之间的实践关系具体性的历史的统一,也就是现实的实践过程。这种社会存在,发生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既是人的实践的结果,又是制约主体的客观前提,其是实践过程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所形成的特定历史性的客观的结合状态。

历史上,信息化的产生要明显晚于城镇化,信息化产生于1950年之后,而城镇化约始于1750年左右。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助互进,实践到一定的历史阶段,产生了信息化[32]。信息化产生后,信息化与城镇化除受二者本身发展水平的客观制约外,二者之间也相互影响。城镇化可以给信息化产业和信息化技术提供其所需的一定的活动空间和发展场所;而信息化可以为城镇化提供从初期到中期再到后期的支撑,城镇内部的一体化、网络化依托于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并通过改变城市管理方式,促进城镇智慧化。故而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推进受到其各自发展水平的客观制约。

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依托于社会实践状况和水平。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实践决定了能否形成新的生产实践方式。在现代化实践中,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实践的主体、客体相互建构、相互关联,形成一个依据现实存在的客观效应整体,从根本上制约着人和进入实践过程的物。1990年以来,社会各界逐渐重视城镇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的问题。不仅政府和企业关注,单一研究城镇化和信息化各自发展的一些学者也开始转向两者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研究方向。人们明确认识到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方面跟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同样重要。信息化时代,城镇信息化的成败直接取决于能否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同时也关乎城镇化创新模式的成功[33],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正成为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作为现代化实践重要组成部分的城镇化和信息化,人们只有从整体的角度把握它们,充分利用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实践现实,使其互相协调配合,才能实现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

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过程本身的客观实在性,在现代化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是物决定现代化,而是现代化实践制约物,即使是同一个物,一个对象在不同的实践格局中,其根本性质也是因实践而异,发挥的作用和功能也不同。以往的城镇化,表现为物质资源高度集中,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产生了以数据流来配置资金流、物流,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新的管理模式。信息化能够实现“智能、绿色、低碳、集约”的新型城镇化,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进行城镇化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效协调,还可以形成新的城镇化生活方式,如网络消费、信息消费等,进一步促进发展新型城镇化[34]。突出“信息化”的“城镇化”发展理念,体现不同历史条件、历史时期现代化实践的不同内涵,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实践的不断流动、不断创化、不断绵延,推动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3.2 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实践格局的功能特性

功能即在于表征一个有目的的组织起来的系统的活动,也就是说它是指一定的系统状态。首先功能不是泛述一切现象的存在,因而它是一定组织界系统的特有规定;其次功能表征活动的本质特性是动态性;其三,功能是系统全部要素的互动,所以它也是一种相互关联的函变有序性;其四,功能是目的行为的发挥,有一种定向的需要。功能性不是说明孤立现象和事件的结果,而是一种系统动态运演的机制。更具体地说,功能特性正是微观地指称一定系统为了操纵和达到某种目的而接受、使用特定场境信息的能力。

现代化过程中,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实践的特定构成方式是历史的本质结构,是实践的结果。孤立的主观动机或者物和抽象的人类主体活动都不能被认作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因素,当前历史条件下以社会实践形成的能动结构体现了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的本质,是现实社会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实践整合的结构性深层制约基础。信息化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实现无序流程的组织化、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复杂工艺简单化的技术支撑。一方面,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新型城镇化建设融入了数字乡镇、智慧城市等新理念,实现城镇基础设施转型的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得以向乡村延伸实现共建共享,人们传统的购物和交易习惯因为通信技术、电子商务、网络技术等技术的加速发展而呈现出更多的信息化特征,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模式得以形成;另一方面,信息化发展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保障、信息消费需求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等,这正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所能提供的。当前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并不是人的个体行为,而是由当前现代化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定结构整合发生的社会实践促动。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内化于客观实践,内在于社会存在运转的隐性构架,并随着一定历史条件的丧失发生解构。现代化实践格局的历史建构与解构过程就是社会发展过程,新的实践格局将在扬弃中整合历史结构,形成新的功能运转和动态格局。

3.3 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的实践要素整合

实践整合是指在实践格局的制约下,人类社会总体行为的客观的自我有序促动。人的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而主客体和主体间的互动客观效应形成的社会实践格局是社会存在的真正基础。人的历史实践活动创造和影响着实践格局和实践功能,社会生活中的人和物又受到此特定的功能结构和实践水平的制约,使得人的行为和物的运动因此具备一定的总体矢量。同时这种结构引导的有序总体互动过程从深层形成着一定社会总体生活的自组织动稳态系统,维系着整个社会生活的存在和行进。此即时刻隐匿在社会历史过程深层的实践整合机制[35]。

实践整合是一种从主体活动出发的客观的总体化流转。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对于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同步发展问题的政策制定和市场运作方面,政府、企业等主体的认识得到加深。许多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也通过已开展的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发展研究以驱动决策。2013年,国家发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工信部制定《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实施“宽带中国2013专项行动”,住建部组织开展193个智慧城市试点。这些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各地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演进升级。2014年全国信息化发展指数为66.56,比2013年增长了5.86。其中企业应用指数为65.08,政务应用指数为58.48,居民应用指数为76.97,应用效益指数为72.19,人均收益指数为70.22[36]。城镇化与信息化同步实践使得智慧城市、数字城市成为一种新的理念。

实践整合表现为社会实践格局的整体统摄下之有序总体化过程。不同于自然序盲目的适应性与被动性,实践明显的带有人的主观能动性,内含着人类主体具体的价值取向的进取努力,有强烈的主体价值效用特征。而此主体价值取向的参照既是人类主体自身特定生存状态的合理需要,又取决于实践本身的历史创造。在实践中,既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带动作用,还应当看到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技术的研发、产业的发展、成果的推广和应用,都需要城镇化的支持和保障。二者的关系是整体推进,是有序发展,忽视任何一方,实现现代化都将事倍功半。此也被相关统计数据验证。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上升到54.77%,城镇失业率稳定在4.1%,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8%。同时,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网站总量达364.7万余个,为中国网站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接入服务商1068个,网站主办者近285万余个,其中提供教育、医疗保健、药品和医疗器械、新闻等专题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网站2.1万个。区域分布上,东部沿海地区网站256.6万余个,中部地区网站62.5万余个,西部地区网站45.6万个[37]。可见,伴随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的深入,我国现代总体水平稳步提高,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 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实践的异化与惯性运转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任何实践格局,最先发生的是在社会结构中确定实践格局的功能新质的主导地位,迅速泛化此新的生产方式。此时,加以传播推广新的行为模式,从旧模式中将行为主体摆脱出来,使新的格局运转得到正确模仿和适应,是为惯性功能的呈现。新的实践格局确立全部的结构性统治权并实现一定社会形态的内部结构的全面重组。在一定实践格局特质统摄下,社会存在和发展以量的渐进方式呈现着。复制、再生、循环的功能表现出实践惯性行为运作。历史发展中,新的格局从旧的母体萌生时,标志着曾经是历史的合理性的旧的实践格局变成了历史的不合理。新旧交替时期由此产生。但社会的惯性运转具备着的一种能够压抑新事物出现的巨大的滞后力,只要新的实践结构未成为现实,不管出现多么先进合理的新实践格局,这种滞后力仍会使得旧的行为方式在新的实践格局成为现实之前在社会中得以持续维持。旧行为运行机制受到新的实践格局突现影响下的破坏,基于对旧格局的扬弃,迅速扩张,构成新的行为运转惯性系统,开始新的同质进程[38]。

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是根据当前社会现实形成的格局。然而城镇化与信息化同步也有偏差。(1)法规的偏差。信息化的法规与城镇化发展相关的法规相对独立存在。而依现行的法规体系及组成,当两者交叉重叠或遇到矛盾冲突时,如何做到协调并进,妥善处理?(2)政策的偏差。一面要求实现社会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一面要求保证城镇化推进时的积极稳妥。依托现行的政策和社会现实,平行发展,同等重视二者显然不可能,如何判断孰轻孰重、孰先孰后的问题?(3)体制的偏差。根据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信息化主要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城镇化主要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事实上,信息化和城镇化工作相互交叉。由于硬性的分工导致其各自为政、缺乏统筹,各政府职能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分散开来去管理城镇化、信息化,使得城镇化与信息化同步受限;(4)创新的偏差。人们十分看重信息技术创新,但对于城镇化创新,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除创新政策、法规,还有创新制度、技术特别是创新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关系,对于城镇化发展来说都意义重大[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