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融资风险范例6篇

民营企业融资风险

民营企业融资风险范文1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风险;辨识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1.5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1-109-02

一、引言

2012年11月8日,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从报告中可以看出中央政策对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心,未来定会有一系列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新政策出台。但因为民营企业的规模形式和经营管理所带来的不利因素,他们在进行融资活动时,对融资风险没有进行正确的辨识,结果融资不仅没有给企业带来大的收益,反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我们对民营企业融资风险进行系统的辨识就显得十分的迫切和必要。

二、民营企业的经营特点

民营企业作为相对国有企业的一个经济主体,有其独有的特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1、管理模式――家族式。据统计,我国的民营企业中管理模式为家族式的占有大多数。家族式管理的民营企业,其重要职位由这个家族的人员负责,公司的决策权也由家族人员制定。这种模式形成高效率的管理决策制度,但也形成“一手遮天”的弊端。民营企业在创立初期,这种管理模式可以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但随着企业的扩大,就要顺应公司的发展做一定的变化。

2、经营体制――灵活。民营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为了适应市场,所以其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获得利润,就要迎合市场的需求。为了在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为了使自己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坚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机制的同时,民营企业选择以市场为导向,以“不变应万变”的这一自主决策面向市场,顺应市场的千变万化,在市场经济中稳步发展。

3、规模――小。我国的民营企业创立初期,一般是以家庭为核心发展的。家庭积蓄和民间借贷等方式是其公司成立的最初来源,这也决定了我国民营企业的主体一般只是中小规模。

三、融资与融资风险的认识

1、融资。“融资”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融”即融通,“资”则指资金。融资是一个资金运动的过程,由供给方向需求方。运动过程包括资金融入与融出。在我们的经济实体中,企业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资金来源的状况往往取决于资金运用的效益。

2、融资风险。融资风险是指企业融资或筹资过程中所要面临的风险。我们通常所指的融资风险是债务风险,即狭义的融资风险。只要企业有资金的借入,就必须按期还本付息,由其资本收益率和借款利率不确定所产生的风险。

四、民营企业融资风险辨识

本文从资金的来源不同即外源融资中的债券融资、商业信用融资、以及间接融资中的银行贷款,民间借贷融资方式所产生的融资风险进行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的辨识分析:

1、债券融资的风险。债券融资风险是指民营企业在利用发行债券方式筹集资金时,由于发行数量不当,发行价格、时机选择、票面利率、还款方式等方面考虑欠佳等原因所造成的筹资成本过高,导致经营成果损失的可能性。目前,我国的债券市场还是由政府控制,国债是债券市场的主流,企业债券只能是债券市场的配角。民营企业的比例非常低,大部分还不能上市流通。而且由于债券市场是政府监管,利率由政府决定,企业债券的同期利率都要比银行的存款利率水平高40%。现在民营企业中成功发行债券融资的只有西安金花企业集团和重庆力帆,发行债券融资的门槛还是过高。

2、商业信用风险。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行为。对筹资企业来说商业信用包括赊购商品、商业承兑汇票、预收货款、分期付款等几种方式,是一种在经济贸易中最常见的债权债务关系。

3、银行贷款风险。银行贷款是指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将资金发放给资金需求者,并约定期限偿还的一种经济行为。银行贷款的特点是成本低、风险小,是企业贷款最理想的方式。民营企业,通过银行贷款产生的融资风险有以下两点:①财务风险。民营企业申请在商业银行融资时,银行要求企业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还本付息。如果经营不善,不能归还借款,那么企业自身就要面临破产关门的风险。②利率、汇率以及其他条件的浮动所带来的风险。这些风险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也会使企业遭受一定的损失。例如企业从银行,使用固定利率贷了一笔长期借款,但由于资金供求市场的变化,银行的利率下调,那么企业按原定的固定利率将不得不多支付利息,融资成本增加。

4、民间借贷风险。随着企业的发展,因向银行贷款存在一定的难度,又急需获得资金,此时,民营企业就会以高息向私人借款,即民间借贷。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与自然人、自然人与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关系。民间借贷的风险主要有以下三点:①从短期来看,民营企业的贷款月利率8‰到30‰不等,甚至有的高达50‰。民间借贷的贷款利率几乎都高于了民营企业的盈利水平,这无疑就增加了民营企业要面临的还债压力,甚至因此压垮他们。②从中期来看,因房地产、大宗商品等具有可观的利润,相当多的民间借贷筹集的资金都投入其中。但房地产行业是一个变化多端的行业,价格下跌就会导致资金链一定的断裂。最后年终结算期,因市场经济的变化将给民营企业带来一定的破产风险。③从长期来看,因利率的畸高,民间借贷吞噬了实体经济一定的利润,长期来看,并不利于民营企业的资金累积。更因为,民间借贷因尚无具体的法律保护,其不稳定性还有其他不可控的因素,将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隐患。

五、民营企业融资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根据民营企业不同融资方式所要面临的融资风险,现从企业的内部――自身素质和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两个方面,进行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的内外部原因分析。

(一)融资风险的内部原因分析

1、民营企业的内部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和产权结构的限制。我国民营企业管理模式大多表现为家族式、粗放式管理,产权单一。民营企业实际仍是家族控制,即使采取了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等形式,采用现代管理和科学管理的很少。

2、民营企业自身信誉度相对较低,导致融资渠道狭窄。在市场经济中,民营企业互相交易时最重要的就是信用。但现今制约民营企业融资与发展最大的障碍也是信用。在经济贸易往来之中,各个民营企业之间的债务关系往往发展成了多角债务关系。例如,互相拖欠货款。如果其中一个企业货款收不回来,那就开始拖欠其他企业,连环反应发展为“多角债务链”关系。

3、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财务信息等透明度不高。在财务管理方面,民营企业中的收入、成本、资金等财务指标不明确,没有详细的财务规划和预算,从而在企业运行中经常出现资金吃紧、成本增加等失控状态。民营企业一般未能建立起规范的、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治理机制不健全,财务上普遍存在一个企业两套账、会计科目设置不合理、财务账册不完整、基础的财务会计信息失真、账实不符等违规现象

(二)融资风险的外部原因分析

1、法律法规不完善,法律保护滞后。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主题一直都是大型国有企业,因此,对于民营企业来说,现行建立的各种法律制度有益于维护大型国有企业的权利义务,而不太适用于民营企业,他们缺乏一定的法律规范和法律保障。我国的经济是由计划经济逐渐转轨到现在的市场经济,处于一个成长阶段,所以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就导致了这种现象。

2、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政策限制,发展缺乏政府的有力支持。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型而来的,国有经济作为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宠儿”,得到他们的强烈扶持,而民营企业是在国有经济的夹缝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目前,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因资本市场的所有制偏见和政策歧视,民营企业处于劣势,社会地位得不到提升。

3、银行对民营企业的“惜贷”现象。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仍然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目前商业银行对贷款的发放较为严格,实行贷款“谁放贷,谁负责收回”的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实行抵押率高达 100%,降低不良资产的产生。银行严格放贷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营企业融资的障碍。银行贷款手续繁杂,也影响了民营企业贷款需求。一般说来,民营企业贷款资金需求一般具有“急、频、短、小”特点,即贷款需要的急,频率高,时间短,数额小,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因而增加了融资成本的代价和复杂程度。

参考文献:

[1] Fama,E.F.(1980),Agency problem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8.

[2] Fama,E.F.and M.C.Jensen(1983),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Journal of Law and Econnmice,26.

[3] 中国人民银行鞍山市中心支行课题组.规范民间借贷的对策[J].当代金融家,2009,(11).

民营企业融资风险范文2

关键词:风险投资;孵化器功能;私募化;金融体制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119-02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截至2012年底,全国私营企业占82.09%;如果把个体工商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加上,民营企业所占比重达到了95.66%。民营企业在城镇吸纳就业比例超过了70%,再加上农村的非农就业,实际上超过了85%;民营资本占国家经济运行资本来源的60%以上。民营企业在创新与效率方面也明显优于国有企业,约有65%的专利发明、75%的技术创新、82%的新产品开发是由民营企业提供的。

显而易见,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但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却受到了各种制度的约束,尤其是来自金融体制的制约。无论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还是大中型民营企业,无论是处于初创时期还是处于成长期、成熟期的企业,无论是高科技企业还是处于传统行业的各类型企业,都存在融资约束问题。主要表现为民营企业无法获得低成本的银行资金支持,只能从民间金融借得高成本资金,或引入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这从近些年来各类型的风险投资(VC)规模日益膨胀可以窥见一斑。我国风险投资新募基金数量与金额从2006年的39只39.7亿元到2011年的382只282.02亿元,可谓增长迅速;VC的投资案例数也从2006年的324个到2011年的1503个,2011年披露金额的1452起投资涉及投资金额共计127.65亿美元,投资案例数和金额分别达到2010年的1.84倍和2.37倍。我国风险投资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一、风险投资的主要功能是高科技领域创新企业的“孵化器”

由于高科技企业很少有固定资产或可抵押物,其产品能否市场化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很难从传统金融领域融通到资金,在初创时期更加困难,所以才产生风险投资这种金融产品。由于高科技企业自身所具有的高风险特性,风险投资家必然要求较高的回报。为了辅助这些初创企业或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取得成功,降低投资风险,风险投资家还需提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式,帮助这些企业将其创新产品实现市场化,在这期间风险投资家将大量的资金、精力投入到这些企业,从而帮助这些企业取得成功。对国民经济来讲,这就是风险投资最为重要的功能——高科技领域创新企业的“孵化器”。风险投资对这些企业孵化的时间通常3~5年的时间,有时会更长。孵化期风险投资家所提供的这些额外增值服务,是这些企业获取成功的重要因素。

国外实践证明,在风险投资的发源地——美国,风险投资曾将许多影响人类进程的重大发明带出实验室走进人们的生活,并造就出全新的行业。在20世纪70年代,风险投资在生物技术领域的成功(例如投资基因技术公司和安进公司)给整个生物技术行业奠定了基石;20世纪80年代风险投资又帮助软件行业和半导体行业变成了美国经济的引擎;20世纪90年代是在线销售行业(亚马逊,e-bay)有所突破;21世纪初到现在是清洁技术领域的重大发展,如今正在将清洁技术打造成一个全新的行业。风险投资就像是美国高新技术、创新企业(行业)的“孵化器”,它促进了许多高科技行业的发展,而这些行业则引领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因此,美国风险投资最为重要的功能就是“孵化”高新技术创新型企业,虽然这不是风险投资的主动目标,但对国民经济来讲,“孵化器”功能却成为其最为重要的功能。这一功能是美国高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也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源泉。美国经济发展历史进程中,创新是美国经济的核心,没有风险投资的推动与抚育,创新也将成为异常困难的事情。

二、目前我国风险投资的主要领域及时间

2010年,中国风险投资市场发生817起投资,共分布于23个一级行业中。其中,投资互联网125起、清洁技术84起,IT行业45起,三者共占34.99%,这与美国75%的投资比例相差较大,其余散布在约20个传统行业中,包括最为传统成熟的行业——机械制造、建筑业、农林矿产、连锁零售等等都吸引到了大量的风险投资,其中医疗保健发生77起,排名第三,占到了10.61%。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风险投资在行业分布上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特征,散布在各个行业,除互联网、清洁技术与IT业这三个新兴行业外,65%投资于传统的成熟行业。这些数据说明我国风险投资已经偏离了高新技术创新企业孵化器的功能与方向,他们更倾向于成熟企业与行业,孵化的时间也趋向更短。据王一萱(2010)的研究,我国风投和私募(VC/PE)进入创业板企业到上市的时间平均为2年3个月,风投机构2年4个月,私募机构2年5个月,券商直投时间平均仅为9个月,其中海通开元2009年7月投资东方财富网,东方财富网2010年3月19日即上市,投资时间仅为8个月。据倪正东、孙力强(2008)研究发现:首先,我国创业投资平均退出回报率为158%,每1元的投资平均经过1.97年退出;这与美国1美元的投资经历了平均4.2年的持有期,在上市时会获得195%的平均回报有相当的差距,说明在我国的风险投资并不倾向于培育长期项目;其次,退出回报与投资期限显著负相关(即投资期限越短,投资收益越高);退出回报与行业类型、创投类型、退出方式以及IPO地点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最后,退出回报与所投行业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说明在我国,风险投资即使投资于风险较小的传统行业,也可以获取与投资于风险较大的高新技术创新企业同样的投资回报。事实上,我国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投资的行业也没有本质的差别,因此,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出现了私募化,已经偏离了抚育高新企业的正常路径。

三、我国风险投资“孵化器”功能异化的根源

(一)完善的金融体制是风险投资保证其高新技术创新企业“孵化器”功能的主要约束

美国完善的金融体制是风险投资保证其高新技术创新企业“孵化器”功能的主要约束。美国存在发达的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大多成熟行业的企业不存在融资约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从金融中介机构或金融市场获得资金。因此,美国发达的金融体制约束风险投资,使其获取高额回报的唯一出路就是孵化高新技术、创新型企业,这是VC在完善的金融体制下的唯一出路。由于投资的高风险性,虽然孵化成功后风险投资获取的平均收益较高,但据研究统计,平均35%的投资会以完全失败告终。所以,基于其较高的失败率,其成功后所要求的高额回报也就成为合理。这种制度约束是在正常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自动完成的,不是人为控制的,不需要政府机关的介入管制,也不会出现管制下的利益寻租行为,不会损害市场经济的自然

平衡。

我国当前的金融体制是不完善的,正规金融制度供给不足,无论金融中介的代表银行业还是股票市场或债券市场,几乎都不是为民营企业设计的,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因此,我国风险投资几乎没有得到任何金融体制方面的约束。

(二)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约束是其异化的重要原因

风险投资在寻求资本增值的过程中,评估风险与收益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对于风险投资家来说,如果可以投资于风险较小收益却很大的企业,那必然是最佳选择。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为风险投资留下了低风险高收益的广阔投资空间。政府严格控制金融领域,金融中介为国有银行高度垄断。在经过高速发展30多年后的今天,一方面民间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却不能从正规渠道进入金融领域,这就是所谓的民间游资;另一方面,社会上广泛存在的民营企业对资金的巨大需求,造就了中国庞大的资金需求市场。但由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正规金融市场供不应求,或由于种种体制性原因难以提供相应服务,因此,形成了巨大的资金供求缺口。

由于我国民营企业严重缺乏正规的融资渠道,非正规金融的资金成本高昂,难以承受,因此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发展中的企业,即无论处在哪个生命期,无论是种子期、初创期、发展期、扩张期、成熟期和上市前各个时期的民营企业都大量存在资金缺乏的情况,这给了VC与PE大量的机会。风险投资的风险水平与创业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初创期企业的技术不完善、产品尚未大量商品化生产、尚未接受市场检验,企业也没有绩效记录,项目失败的可能性较大,投资风险也较大。相比之下,扩张期和成熟期的企业已具备经营的历史记录、较多的有形资产和一定的盈利能力,投资风险比初创期低。对于VC来讲,降低风险追逐高额利润是必然的选择。那么,当存在各类较为成熟企业需要其投资时,投资回报又并不低于投资初创企业时,理性的选择必然是投资于成熟期的低风险企业获得高额利润。因此我国现存的金融体制导致的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是造成风险投资功能异化的主要原因。毕竟追逐利润是资本的本质!

民营企业极度缺乏资金,又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与民间金融的高额资金成本相比,引进VC与PE是一个较为可取的选择。因此很多较为成熟的民营企业在资金匮乏的压力下,以较高的代价引入VC或PE,由于VC或PE为了降低投资风险,通常会在被投资企业中占有董事席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导致原企业所有者丧失部分控制权,或被部分管理者篡取控制权,甚至会被迫退出企业的经营管理;另外,VC或PE希求的是获取高额回报,并不是经营企业,因此会寻求可以获取高额回报的退出机制,大多是迫使这些被投资企业IPO,成为公众公司。因此我国的风险投资多是围绕交易进行,即多以首次公开募股(IPO)为中心。在我国风险投资市场,大家并不关心如何帮助这些公司成长,关注的是如何使公司上市进而VC可以获取高额回报退出。因此我国现存的金融体制造成风险投资功能异化,进而加剧了创新型民营企业融资约束,这是我国当前融资制度与企业生存发展之间博弈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 王一萱.创投等机构投资创业板公司行为特征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10,11:36-41.

[2] 倪正东,孙力强.中国创业投资退出回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4:48-56.

[3] 刘曼红,杨锴,Martin Haeming.试论风险投资对美国经济的影响[J].商业时

代,2010,27.

[4] 张陆洋.美国风险投资金融经济价值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2007,10:120-123.

[5] 国家工商总局.全国市场主体发展总体情况[R].2012.

[6] 贾庆林.在第三届全国非公有制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9-11-07.

民营企业融资风险范文3

关键词:非控股国有股权;民营企业;融资风险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也渐渐变得多元化,并且民营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发突出,2015年以明显快于央企仅7.09%的增幅夺得桂冠。

尽管民营企业在市值规模上占优势,但是其贷款额却仍远低于国有控股企业。2012年中国民营企业研究的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在银行贷款是感到比较困难的已超过60%,而感到银行贷款相对容易的民营企业仅仅占14.6%。民营企业获得贷款存在明显难度,融资难的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民营企业的发展,但融资行为是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基础条件之一,需要民营企业积极寻求解决途径。

一、民营企业融资风险识别

(一)民营企业融资风险

本文从企业经营管理风险、财务风险以及行业政策风险三个方面来归纳民营企业的融资风险。

1.经营管理风险

首先经营风险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运作中,由于采购、生产等决策失误、价值链出现问题等原因,导致企业经营不善,企业融资风险增加。另外民营企业由于其管理模式,将导致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决策失误,间接增加企业融资风险。还有声誉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企业认可度越高,企业可获得的资源和机会越多,反之,一旦企业遭受声誉危机,会直接导致融资危机。

2.财务风险

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通常高于国有企业,一方面民营企业投资担保风险大,因为民营企业信用低,所以想要得到银行贷款常需要采用互相担保的方式,将明显加大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另外民营企业中注册资本金问题严重,创业者因资金短缺,常使用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出资的方式,但这些非资金资产评估价值过高,实际偿债能力低于公众预期,加大企业财务风险。

3.行业政策风险

民营企业会因其产品所在行业的不同而产生或大或小的融资风险。另外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这个法律盲区的存在使得民间融资双方的利益难以得到保护,导致民间借贷市场难以健康发展,如果民间融资发生重大问题,政府后续清查工作也难以合法地追究其责任,可能会造成企业无法挽回的损失。

(二)民营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的财务效应

综上所述,债务融资是现如今民营企业融资的最佳选择,控制好举债经营过程中多变的风险因素,尤其是财务效应因素,才能使得民营企业顺利筹措资金。

债务融资具有利息抵税、财务杠杆效应增加企业利润率,同时还有减少成本的正面效应,但是负债经营同时存在负面效应。首先负债会增加企业到期偿还本息的压力,这会导致企业机会成本增加:企业可能因现金流吃紧而不得已放弃一些前景很好的投资项目而损失机会成本;并且企业信用受损,使得企业采购成本增加导致现金流更加吃紧。另外借款合同中的限制条款也会限制企业投资行为、负债比例等。这些负债经营的负面效应都会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加剧企业的债务融资风险。

二、对引入非控股国有股权的民营企业债务融资的建议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非控股国有股权的引入会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适当的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风险。但是民营企业获得非控股国有股权后,常会放松对融资风险的监控,所以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债务融资风险控制体制

风险控制体制的建立有利于民营企业加强对于债务融资风险的内部监控,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可以保证民营企业在引入非控股国有股权后,得到融资优势的同时不会疏忽对风险的监控。

资产负债率应当作为风险控制系统的重要量化指标,企业负债经营的比例应当根据企业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进行调整,另外民营企业的内部规章制度必须健全完善,这样才能保证内部监控的顺利开展,降低控制的风险。

(二)进一步完善针对民营企业的外部监管体制

加强民营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的内部监控的同时,外部监控体制也应当配套建立起来。非控股国有股权引入民营企业有利于打破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歧视,但是针对歧视问题,更好的解决方案应当是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建立一套针对民营企业债务融资的信用评价体系,改进债券的发行核准程序,促进债务融资市场工具的多样化发展。

总体来说,政府部门应当对民营企业进行多方协调监管,组件一个政府、行业协会以及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的融资监督体制。

参考文献:

[1]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 2015年A股市值年度报告[N].2016,01.

[2]吕毅.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3]陆瑶.非控股国有股权、投资效率与公司业绩[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4:513-520.

[4]袁淳.国有公司的信贷优惠:信贷干预还是隐性担保――基于信用贷款的实证检验[J].会计研究,2010,08:49-54+96.

民营企业融资风险范文4

关键词:风险投资 创业版 联盟融资

一、民营高技术企业融资策略的swot分析

我国民营高技术企业成长在一个特定的经济环境之中,这一境对其发展既有推动、又有障碍,民营高技术企业自身也存在着发展的强势和弱项,这些必然对其融资环境产生直接的影响。

资料来源:周航,原庆生 《高技术中小企业融资的战略资源及战略对策》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2.1

从我国民营高技术企业面临的外部威胁来看:直接融资障碍;担保基金规模狭小,银行信贷体制不健全,信贷资金向大企业集中,融资中介服务不健全等导致民营高技术企业融资方式的发挥受到极大限制。但是从外部机会来看:我国高技术产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政府的政策支持,金融体制的逐步完善,中小企业板的设立和成功运作以及加入wto等都为民营高技术企业的融资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民营高技术企业的自身优势,包括技术资源、人才、产品优势以及企业家精神等对其融资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民营高技术企业自身的融资弱项的消除,融资素质的提高,也将会对其融资态势形成良好的基础。

二、民营高技术企业融资方式的战略选择

民营高技术企业在融资方式的战略选择上应该发挥内部优势,回避外部威胁。wWw.133229.cOM因此在民营高技术企业发展的中前期可采取风险投资的融资方式,充分发挥其内部优势来吸引风险资本,使两者达到共赢;当其发展到中后期,则运用创业板进行融资,实现高技术与资本高效结合,实现风险投资的退出;另外,联盟融资也是一种适应外部融资环境、规避自身弱势的融资选择。

(一)风险投资——民营高技术企业融资的首选

风险投资广义上是指向风险项目的投资;狭义上是指向高风险、高收益、高增长潜力、高科技项目的投资。目前比较通行的风险投资定义“是一种投资于极具发展潜力的高成长性风险企业并为之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权益资本”。

风险投资的基本运作机制是由风险投资公司融通到创业资金投向经过谨慎筛选的风险企业或项目,并参与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直至风险企业发展壮大,实现正常的市场运作,然后退出投资,再去寻找新的项目。在这一过程中,风险投资发挥了以下三种重要的作用:

首先,“资金放大器”的作用。风险投资通过吸收社会上包括私人、保险公司、养老基金、企业等在内的资金组成更大的风险投资公司(基金),将分散的资金积少成多,组成更大的资金量,而后又通过风险投资公司(基金)对风险投资的成功运作,获得比投入高出许多的收益。

其次,“风险调节器”的作用。风险投资的对象虽然是具有较高风险的项目或企业,但由于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的多元化,这些项目或企业的风险就由各个投资者分担了,另外,风险投资公司采取组合投资的形式,从而进一步降低与分散风险投资的运作风险。

第三,“企业孵化器”的作用。风险投资公司的运作与创业资本的运作相匹配形成的有效机制,它们直接参与创新企业的管理,在规划企业发展战略、技术创新评估、市场分析和资本营运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一系列支持,促使创新企业从萌芽、成立、成长直至产业化市场运作。

(二)创业板市场——实现高技术与资本高效结合的最佳融资模式

创业板市场是相对于主板市场而言的证券投资市场,是为未成熟的风险企业服务并提供资金融通变现的新兴股票市场,是主板市场之外专为中小企业和成长性企业提供筹资途的一个新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业板市场的建立为民营高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高效的融资机制,弥补了民营高技术企业在这一过渡期间内的资金缺口。它从风险投资家接过接力棒,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在我国,加快创业板市场的建设是解决民营高技术企业融资难的有效渠道。

首先,这是高技术产业发展和民营高技术企业发展的双重要求。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民营高技术企业壮大的瓶颈在于资金匮乏,因而融资成为我国民营高技术企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特别是在发展后期,风险投资已经不能满足资金要求,国内主板市场不能满足所有民营高技术企业的融资需求,而香港和境外创业板上市条件过于苛刻。因此,创建我国自己的创业板市场,疏通融资渠道,是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改善民营高技术企业融资环境的明智选择。

其次,这也是完善风险投资机制的需要。风险投资的根本目的与动机是获得高额投资回报,往往在企业发展到规模化阶段就撤资以实现增值,并将套现资金投入新项目,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所以,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存在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从风险投资的三种退出渠道 来看,通过创业板市场来实现风险投资的退出是最理想的。一方面风险投资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风险投资者可以得到增值数倍的资本回报,从而进一步投入更多资金到高技术产业来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创业板市场上股权的分散化和股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能有效地分散风险和增强金融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

由此观之,创业板市场的创建可以为风险投资提供“出口”和回报实现机制,可以促进高技术投资的良性循环,可以提高风险资本的流动性和使用效率,从而进一步促进民营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同时,创业板市场的创建也为处于扩展后期和成熟期的民营高技术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可以提高它们的资本实力,从而推进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联盟融资——切实可行高效的融资方式

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单个的民营高技术企业融资数额小,融资成本高,融资中介难觅,融资信息不畅。既然金融市场的融资条件倾向于大企业融资,那么若干民营高技术企业按区域、按行业、按资金需求的共通性等结成融资联盟,共享融资的战略资源、信息资源,共承融资风险,共拓融资途径是高技术民营高技术企业融资的一种可行的对策,是一种适应外部融资环境、规避自身弱势的选择。

民营高技术企业的联盟融资是在一定的组织层面上运作和完成的,根据战略联盟理论的实践,民营高技术企业间的联盟融资可采用多样性的方式:战略联盟、动态网络和虚拟组织等。它们通过其中的某种形式的联合,形成一个融资的共同体,或者与大公司联姻探索上市融资之路;也可以共同出资成立互助基金、担保基金等,建立信用担保机构,为参加联盟融资的民营高技术企业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生产费用贷款、商业周转贷款等周转性贷款,或中长期贷款时提供信用担保。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民营高技术企业都可以其融资战略联盟为依托来实现其融资意愿。

参考文献

[1]戴淑庚著 《高科技产业融资理论、模式、创新》 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5 p44-48&p79-92

[2]蔡宁著 《中小企业竞争力与中小企业板市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p69-82

[3]王铁军编著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28种模式》 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p21-26

[4] 朱润楠 《恰当的模式选择:对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的思考》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04.3

[5]邓向荣主编 王凤荣 杜传忠副主编 《投资经济学》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 p245-253

[6]严淑宁,庄唯为 《 基于swot分析的中小企业发展战略选择》 中国集体经济 2004.8

[7]江小毅,李银宝 《民营科技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财会月刊 2002.10

[8]刘华 《高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问题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02.5

民营企业融资风险范文5

关键词:民营企业 外汇融资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这样描述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民营企业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部分,整个中国经济的GDP55%以上是民营经济创造的,整个国家的税收60%以上是民营经济上缴的,整个中国的就业80%以上是民营经济提供的,而且2012年、2013年中国技术创新85%是来自民营企业。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群体,《财经综合报道》了民营企业2013年困境地图显示,在无论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还是环渤海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困扰民营企业的主要五大问题:资金短缺、人工成本高、行业不健康、政策波动和人才短缺等,然而2013年1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为1.15万亿,占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2.26万亿的一半以上,由此可见困扰民营企业的主要问题是“融资难、融资贵”。本文从民营企业外汇融资的业务基础、融资方式和途径以及外汇融资的风险控制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民营企业进行外汇融资具有良好的业务基础、成本控制和风险防范的功能

据报道,2013年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率13.7%,贷款余额达7769亿美元,因此在目前国内贷款规模紧张、资金成本高起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利用外币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那么民营企业是否具有外币融资的基本面呢?

1.民营企业具有较好的业务基础:2013年全年进出口总额4.16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1.39万亿元,同比增长20.6%,纵观我国进出量4.16万亿美元和外币贷款余额7769亿美元,民营企业利用外汇融资应该具有广阔的业务空间;

2.外币融资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现在国内人民币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在6%,实际放款利率视企业实际情况,上浮10-30%不等,还可能需要支付各种类型的中间业务费,实际人民币提款利率非常高,但是外汇贷款以美元为例,2013年Libor变动区间为0.55%-0.73%,一般外汇融资的成本为Libor加100-300BPS,再加100BPS的其他成本,综合融资成本远低于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6%;

3.防范汇率波动风险:民营企业对外出口销售后将取得一笔外币资产(外币存款或应收账款),如果公司没有相应的外资资产采购,则该笔外币资金将被保留或者结汇,但企业持有的外币资产可能由于外币汇率变动而波动,导致企业持有成本增加,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合理配置外币资产和负债以抵销汇率变动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二、民营企业可以根据其整体业务规划、分步实施,采用多种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

通过对民营企业基本面的分析,充分说明了中国民营企业外币融资具有较强的业务支撑、融资的成本优势,而且是很好的外汇风险防范的工具,笔者认为,民营企业可以从国内外汇融资向海外外汇融资转变、从内保外贷向海外独立融资转变、从间接融资向债权和股权的直接融资方式转变,逐步将民营企业外汇融资推向深蓝。

1.民营企业在出口业务起步初期,可以与国内银行开展出口订单融资、出口应收账款保理(买断或非买断)、出口T/T押汇、出口买方信贷以及LC福费廷等国内外币融资业务,有利于规避人民币贷款规模的限制,提高了民营企业提款自由度;有利于平衡外币资产和负债,降低了外汇应收账款持有期间汇率波动风险;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助推企业发展。

2.随着民营企业出口业务的发展,公司可以在香港、新加坡等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成立子公司,搭建贸易平台和融资平台,而这个平台运行初期,由于业务发展尚在成长期,海外金融机构对公司的认知度也比较低,直接以海外子公司融资难度比较大,因此民营企业可以采用内保外贷的方式,由合作银行将国内一部分授信额度,采用保函的方式将授信额度切割给海外子公司,海外子公司利用保函从海外合作银行取得外币借款,这种业务模式有利于海外子公司建立与海外银行机构之间的互信关系,为未来独立融资打基础;有利于发挥母子公司的综合融资能力,实现出口业务同时在海外和国内进行外币融资,拓展了融资渠道;且香港、新加坡等国际贸易中心和金融中的税率一般比较低,有利于民营企业降低税负成本。

3.随着民营企业海外业务平台业务量的运行和发展,通过逐步提升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以及偿债能力等核心财务指标、以及促进与海外金融机构互信、互利的合作模式,逐步培养民营企业海外业务平台的独立融资能力,企业可以采用的方式:(1)利用自身信用和资产融资;(2)利用境内母公司的担保融资;(3)利用其他第三方担保机构担保融资。

三、民营企业外汇融资具有较好的业务基础、成本优势和风险防范的优势,但是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外汇融资的风险

1.汇率波动风险。如果融资规模超出业务规模,日常外汇收支业务无法满足外汇融资还款时,企业不得不采用购汇的方式,则企业融资成本将大大被推高;

2.收汇风险。由于外汇管制,海外融资平台资金运行相对独立,如果收汇规模和时间不能与融资相比配,则可能存在到期不能还款的风险,但如果在海外保留大量的美元存款,则将大大降低资金运行效率;

3.政策风险。我国是一个外汇受管制的国家,且人民币升值预期和人民币存款利率比较高,大量套利资金从各种途径流入国内,具有一定的政策风险。

四、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外汇融资,有利于民营企业逐步走出国内人民币融资的单一渠道,不但可以利用外汇资产和负债的合理配置,降低资产价格波动的风险,而且可以同时利用国内国外两个融资平台,有利于民营企业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以及减少安全货币资金的持有量。然而事物都存在两面性,民营企业在享受外汇融资的好处时,同时应该关注外汇融资的风险。因此,民营企业应综合分析自身业务规模和特点,及时关注外汇政策变更趋势,合理利用外汇融资的手段,以推动民营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秀娟.民营企业融资方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10).

[2]万隆.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民营企业融资风险范文6

民营企业国际创业的风险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治风险、外汇风险、生产风险、营销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文化风险。政治风险是民营企业由于国际创业所在国的政治局势变化所引起的风险,该风险属于不可控风险,只能通过早期判断预测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来减少损失,同时该风险的不可预期性也很大,属于国际创业中较为基本的风险之一;外汇风险则是指由于汇率变化和民营企业海外投资所在国的外汇政策调整所引起的经济损失的可能;生产风险则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材料、技术和质量检验标准等方面的问题而导致企业生产受阻的可能性;营销风险是指企业由于不利的市场环境所导致企业营销活动失败乃至经济损失的情形,营销风险应当在企业营销活动开始及持续过程中通过对市场的分析来加以预防控制;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现金流及融资能力等方面出现问题,而对企业整体生产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经营风险是指由于人才外流、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的企业国际创业受阻的情形;文化风险则是指由于企业文化与投资国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企业预期收益无法实现,经营活动失败的情形。

二、民营企业国际创业的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企业在国际创业的过程中对各种风险事件发生之前的种种迹象进行辨认、辨别的活动,风险识别是通过系统的方法来发现生产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和可能导致企业损失的情形的过程。对于民营企业的国际创业过程而言,其不但要考虑到投资国经济政策的未来变化趋势以及该国市场需求的走势,还必须考虑由于某些因素导致可能给企业远期带来的不利后果,同时在面对突发风险的情况下,民营企业还应当有一定的防范措施。民营企业的风险识别是民营企业进行风险控制和防范的第一步,民营企业可能遇到的风险不仅来自于投资国,还有可能出现在企业内部。例如,投资国的政权更迭和企业与投资国公民的关系都有可能构成企业的政治风险,而投资国对银根松紧的调整和企业在投资国的信用也都可能构成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风险控制的措施

风险控制是指企业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来消除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者降低风险发生时的企业损失。必须承认的是民营企业的国际创业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风险,因此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应当根据风险种类的不同采取回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散风险和转移风险等措施来进行风险控制。具体措施是:当企业的国际创业中的整个或某一部分项目发生风险的概率达到临界值的时候,企业就应当考虑是否放弃该项目或者修改项目的预期目标;对于可以回避的风险企业应当努力采取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对于不可以回避的风险,企业除了考虑对放弃项目之外,还可以选择采用一定方法来降低风险发生时的损失。由于有些项目的放弃会导致企业国际创业的整体战略遭受重大的挫折,因此在风险不能完全避免时采取降低风险造成损失的方法也是企业可以进行的选择;对于金融方面的风险,企业可以采取对冲的形式进行全部或一部分的抵消,如通过股指期货来预防股票市场的震荡;当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来源是多方面的时候,企业应当尽量将风险一一分离,一方面可以致力于回避或降低较大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多个风险同时发生所造成的连锁反应;企业还可以通过保险等合同形式来将风险发生时的损失转移到企业国际创业项目之外的主体之上,此种方法需注意的是企业必须将风险转移到有能力承受的主体之上,否则其他方不能完全承受风险,还有可能反过来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对于上述种种控制风险的措施和方法,企业可以择一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具体要参考企业所面临的实际风险。

四、民营企业国际创业的风险防范

国际创业中风险的不可完全避免使得民营企业在国际创业中必须对风险进行识别、控制与防范。风险识别是企业进行风险控制、防范的前提,风险控制则是企业在面临风险时所采取的具体措施,而风险防范则是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来使企业能够更加有条不紊地应对风险。民营企业国际创业的风险防范制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完善的风险防范体制的建立。风险防范体制是企业应对风险的最有效措施,也是最整体的制度设计。民营企业可以在项目开展前期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国际环境可能造成的各方面风险,同时对投资的安全性做出评估和测量。在国际创业开展的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各种已经显现的不利因素和尚未显现的各种迹象来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在项目完成后,企业还可以分析已完成项目的经验教训从而做出是否继续类似项目或者改换其他项目的战略决策。现实的情况是,我国民营企业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政府对于民营企业国际船业的指导扶持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民营企业也未能形成一致对外的团体,因而其所面临的风险也较多,我们建议应该由国内专门负责对外投资的职能部门统一领导和组织国内民营企业的国际创业,从而提高对外投资的竞争实力,提升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创业中的地位和待遇。保险措施的采用。保险是转移风险的重要措施,民营企业在国际创业的过程中要重视海外投保方面的支出,通过缴纳保费来实现风险的转移。当然民营企业在进行投保的过程中也要清楚了解保险公司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对于不能承受的风险,企业可以考虑寻找其他保险公司或者采用其他风险控制措施来解决。国际金融渠道的采用。民营企业在进行国际创业的过程中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风险,可以采取借助国际金融机构贷款或者其他国家政府企业的参与来实现风险的控制,通过国际金融机构和其他国家对于投资国的影响来实现对风险的消除、降低或者转移。分散化投资渠道的建立。风险与收益总是息息相关的,收益越高的项目往往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因此企业在国际创业的投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风险与收益的关系,避免将资金集中在风险较大的项目之上,而应当综合考虑风险与收益,通过分散的项目投资来实现对风险的控制。金融衍生品的使用。金融衍生品由于其杠杆作用可以成为应对国际金融风险的有力手段,如通过合约将远期不确定性风险转变为即期可确定性的收益,通过回避时间风险来实现风险控制;再如通过本币与外币的兑换来实现汇率风险的控制,通过期货交易来实现风险对冲,从而弥补风险造成的损失,通过项目支付时间的提前或延后来减少资金上可能存在的风险。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