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范例6篇

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范文1

虽然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活跃,但存在问题也越来越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治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人才机制需更加灵活;企业生命周期要延长;设备科技含量需增加等等。而制约民营企业存在与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

1、法律政策不够完善,制约作用大

我国民营企业之所以能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历史性时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在于适应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作为外部约束的民营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产权性质和运营模式上,民营企业与传统的国有企业有所区别,因此现行法律法规对不同的市场微观主体实行区别对待。民营企业在法律上处于弱势地位,非凡是经济法规对民营经济产生制约作用。民营经济相对于国有经济的弱势就显得更加需要国家政策法规的扶持,摆脱民营企业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实践表明,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性支持势在必行。通过构筑保护民营经济生存和发展的法律框架,建设以法律为基础的宏观环境,才能推动民营企业的最大性发展。

2、经营者决策能力限制,治理水平低下

民营企业的决策水平既受制于决策者的决策能力,也受制于决策机构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决策能力上,决策的效果取决于决策者的决策理念和决策心理。随着企业的发展,决策者的决策正确与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决策机构上,由于民营企业本身的局限性使得分权制衡的法人治理机构未能发挥作用,企业的所有者就是企业的经营者,即便经营者的决策缺乏科学依据,治理层的其他成员也难以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往往决定于核心治理者的决策能力。我国目前的民营企业大多数仍是实行家族治理模式,这种简单又传统的模式在企业发展初期有一定的优点,但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就会暴露出诸多弊端。

3、地方政策阻挠,企业准入受限

由于产权性质差异和经营上的高风险性,民营企业不得不面对较之国有企业更多的市场壁垒。这主要包括许可证制度、无差异性政策限制和地方保护主义。市场壁垒的存在造成市场分割和市场准入约束。资料显示,我国对民营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要求位居世界首位。此外,用工许可、环保许可及建厂许可都必不可少。在直接出口方面,民营企业同样面临准入限制。准入性质的破除有赖于法律框架的构筑、市场机制的确立及市场主体观念和行为的法制化、规范化。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受限既有源于所有制差异的政策因素,也有民营企业技术水平和投资能力有限的自身因素。

4、融资待遇不足,难以扩大发展

无论是原始资本积累还是追加投资,与银行贷款、其他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贷款相比,我国民营企业更依靠于内部融资。民营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主要来自企业内部的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其他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贷款在民营企业原始创业资本积累中作用较小。民营企业的追加投资同样依靠内部融资。调查显示,融资困难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民营企业难以获得外部融资,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尤其难以获得外部融资。由于民营企业的规模、信用度、财务信息透明度、经营模式、法人治理结构,与国有企业相比处于劣势,从而使贷款风险提高,加大了融资的困难。直接融资是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的又一思路,但实际上直接融资也困难重重。直接融资相对于间接融资的具有时效性,对于要求资金短期内周转的民营企业至关重要。在规范的直接融资渠道中,公共股权及公共债权市场对于民营企业的融资作用较小。这主要由于民营企业规模较小、利益关系明确、信息相对封闭而易于操纵炒作引致高风险的原因,也有公共股票市场进入壁垒限制的原因。我国《证券法》对民营企业公开上市并没有所有制差异的歧视,但先前的配额制和企业规模要求无疑起到了壁垒限制的作用。

二、民营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为消除阻碍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诸多影响因素,必须实行下列措施。

1、拓宽融资渠道

我国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缺陷也就是融资渠道狭窄,通常都采取民间融资的形式,这种融资渠道少,融资成本高,风险大,是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要在经济上和政策上构筑多极化的资本市场体制,摆脱民营企业自生自灭的地位,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如实行融资租赁、投资基金、金融租赁和买方贷款等。

民营企业提高直接融资额度的一般途径包括:民营企业行为的市场化、规范化及直接融资市场的发育。外部融资市场的发展非凡是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行业为主的金融系统协调运转,在专门面向民营企业等中小型企业服务的中小型金融机构的推动下,民营企业的金融渠道将拓宽。

2、提升全社会对民营企业的熟悉高度

要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和十六大告中关于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结论,统一熟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民营企业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重要发展力量,而且应该成为主要发展力量。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必由之路,民营企业可以解决中国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是实现社会稳定的经济形式。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我国经济就不会有真正的活力。民营企业是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向流通的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化经济模式。

3、宽松的政策法规,完善的法制建设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并存已作为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下来。“私人合法财产不容侵犯”的条文也应该写进宪法,明确私人财产同国有财产享有同等的宪法权利。建议研究制定《民营企业法》,明确民营企业的法律地位。《民营企业法》可以促进、保护和规范民营企业的活动。这是民营企业应对国内外挑战的法律武器。在全国性法规不能及时修订的时候,为了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各地也可以因地制宜研究制定一些地方性暂时规定,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武器,以促进民营企业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

4、优化投资环境,放宽市场约束

放宽民营企业生产准入限度。在市场准入、经营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发放上,各种经济成分要一视同仁,机会均等,不应当按所有制不同实行倾斜政策。应该把对外开放的市场准入承诺作为对内开放的“底线“。答应民营企业进入经营;凡是已经和将要对外资开放的产业,都应当答应和首先对民营企业开放。根据新宪法精神,要加快清理、修订原有文件,进一步放开对民营企业的产业限制。目前我国尚有50多个行业不准或限制民营企业进入,有的行业答应外国人进入,而不答应国内的民营企业进入。随着中国加入WTO,在实现内外资企业统一国民待遇的同时,也为解决民营企业存在的非国民待遇问题带来了历史机遇。政府从今年开始逐步取消几乎所有针对民间资本的投资。对于一些需要发展而政府和国有企业一时财力不足的产业部门,如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应当逐步打开大门,答应一些实力雄厚、经营规范、素质良好的民营企业进入。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中小型企业的产权流动、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

5、提高治理者的决策水平,实现所有权与治理权相分离

中国很多民营企业的成败关键,往往不是营销,也不是人力资源,而是失败在投资决策上。

民营企业走过培育期,进入成长期后,需要经营者和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但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是家长制独裁模式,一些民营企业家在经历过企业的创业时期,思想上出现自负骄傲的倾向,甚至是出现盲目自信,在企业内部搞独裁,在权力垄断上花心思,树立绝对权威,在公司重大决策上,只凭个人的感性判定,造成重大决策失误,这种决策错误,主要是由于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统一。聘请职业经理人对企业进行治理,建立以股东为成员的监督机构,对职业经理层进行监督。涉及企业重大项目投资、调整时,由股东召开股东大会集体决策,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企业治理者作出错误的决策和投机投资,提高治理者的决策水平。

参考文献:

宁向东.拯救中小企业.经济治理出版社,2000.

民营企业范文2

铁道部了《铁道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以下称《意见》),强调“在铁路工程建设领域,凡符合国家规定资质条件的民营企业,允许参与铁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咨询以及建设物资设备采购投标。”

《意见》引来的争议之声不止,远在两广山区的首条民营铁路开工6年尚未开通。不过,后来者却在这次的新政中看到了更多决心和诚意,民营铁路投资欠佳的局面有望得到扭转。

近日,由新疆广汇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红淖三铁路经过前期准备,7月将全线开工,成为新疆境内第一条由民营企业投资修建的铁路。

自从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36条”)以来,实质性政策迟迟未见出台,以至接力4万亿带动经济新增长的期望落空。

今年3月,总理在政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半年内一定要把“新36条”细则推出来。眼见大限将至,各部委才匆匆出台。截至6月20日,“新36条”细则及相关通知已经公布了十余个,涉及发改委、财政部、央行、银监会、国土部等近20个部委。

“新36条”政策力度越来越大,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民营企业的另一春天似乎正在临近。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民间投资的“玻璃门”与“弹簧门”便越超乎想象的厚重。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如此地根深蒂固,以至于不下猛药根本难以推动解决。此轮赶场似的政策只是促进民间投资的开始,在经济结构调整的道路上,中国才刚刚迈出了一小步,还需要更多的配套措施与更详尽的实施方案支持。

细则需完善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认为,现在出台的细则看上去很美,但是不具体、不细致、不好操作,还处于一个朦胧状态,看不出太多诚意,总觉得是一种“施舍”。他认为,关于民间资本要怎么进来,不是很详细,还有待于摸索。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对一些大企业来说,可能有能力进入,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想进入垄断行业很困难。要打开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玻璃门”和“弹簧门”,现在就靠地方政府,要看各个地方政府能不能根据这个原则划定自己的方案,在此情况下,保育钧建议广大的民营企业应该到中西部去,与当地地方政府协商,争取地方的项目。

有企业仅仅是国有资本一种存在形式,国有资本有一部分是提供公共产品的,为各行各业提供各种基础性支撑的,这些领域不应该以盈利为目的。

国有企业中有的提供公共产品,有的提供准公共产品,还有的提供商品。对于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需要有不同的政策规则、属于公共服务的,就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属于市场竞争的,可以盈利,但盈利要全民分享。真正的国有企业回归国有。市场产品这部分要参加公平竞争,公共产品由国家来统一建设。国企、央企不能再利用自己的特殊优势,一味追求利润。

待遇需改善

和讯与数字100联合了中国民营企业调查报告。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已经超过84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87.4%,占GDP的贡献率超过60%,创造了近90%的新增就业岗位。

不过早前公布的一份中国企业500强名单中,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毫无悬念地摘得三甲,民企销售收入总量却不及前三甲之和,且500强中民企数量在减少,新一轮“国进民退”的论断并不夸大之嫌。

民营经济规模的缩小,来自多方面原因。发展的环境却不能忽略。目前,全社会80个行业中,允许外资进入的有62个,允许民间资本的只有41个,中国民营资本的地位还不及外资。企业发展各阶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进入障碍。

相比之下,国企一直被视为政府之子,享受各类财政补贴与政策优惠。在“新36条”中明确规定民间资本可进入法律未明令禁止的垄断行业,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准入门槛往往抬得非常高,国有企业注册资金只需1000万元,而民营企业注册资金就要高达5000万元。事实上,民营企业又以中小企业居,无形中将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拒之门外。

民营企业范文3

关键词:民营企业管理层收购定价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Buy-out,简称MBO)是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取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一、民营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可能性分析

西方学者通过研究分析认为:MBO的主要作用是改善管理层激励机制,以此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创造新的价值;同时管理层收购有助于减少公司制下委托——关系带来的成本。因此,在西方普遍认为:管理层收购后公司业绩获得非常明显的改善。在我国,由于我国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角色严重缺失,进行管理层收购极易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因此在国有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存在较大的风险。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有的企业经营者由于自身素质的局限,使得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管理组织跟不上,就会妨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或者由于创业者的退休,其家庭又没有合适的人选接任,这就需要职业经理人的加入,这些都为民营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同时民营企业涉及的股权转让无须报财政部审批,不会牵扯到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而且我国的民营企业多涉足新兴产业,尤其在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内更是活跃,这些行业风险较大,竞争激烈,对管理者、员工素质要求较高,这些也为民营企业实行MBO带来了更大的呼声,因此民营企业最有可能成为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主流。

二、民营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定价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民营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相对于国有企业要简单一些,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难解决的就是定价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好无疑为民营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提供了更加畅通的渠道。

1.定价缺乏透明性,存在内幕交易

在国外,实施MBO时,或者通过谈判解决,或者通过市场来解决,这些运作方式对于全体股东都是透明的,交易价格也是透明而公正的。但我国MBO通常是收购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定价过程缺乏必要的透明度,内部人很有可能利用内幕的信息侵犯到中小股东的利益。

2.定价基础不合理

目前,在我国实施的管理层收购案例中,制定收购价格往往以每股净资产作为定价基础,甚至有些收购价格还低于每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作为定价基础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每股净资产的计算依赖于所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在会计准则中允许公司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和存货计价方法,这使得资产负债表上总资产的计价有一定的随意性;其次,净资产反映的是历史成本,并不能反映公司的未来获利能力,而管理层收购就是看中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最后,在净资产中无法反映公司的一些无形资产,如品牌价值,商誉等等。因此,以公司每股净资产作为转让价格很明显缺乏公正性与科学性。三、民营企业管理层收购合理制定价格的相关措施

1.对收购企业的价值进行合理的计算

米勒和莫迪利亚尼两位学者提出的企业价值基本估价模型——自由现金流量模型,将企业每年的自由现金流量按照企业的资金成本进行折现来估算企业价值,能够更加实用全面的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但是,模型中必须对企业未来各期的自由现金流量和资金成本进行估算,工作量太大。因此,在实践中通常假定销售收入与自由现金流量将按一定比例增长,从而用更为紧凑和简化的公式表达。通过定义投资要求率,为企业税前收益增长率,并假定企业的资金成本长期保持不变,就可以得到简化公式为:

运用这个公式,只要确定企业价值评估基期的经营现金收入、资金成本和投资水平,并参照企业历史经营情况、未来企业所处行业发展能力和国家宏观经济走势等因素,就可以较准确地估算企业未来税前收益增长率水平,从而估算出企业价值。

2.引入竞价机制

在实施MBO过程中打破单边交易局面,允许多方主体参与企业收购,增加交易过程竞争性和透明度是我国成功实施MBO的关键。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公开、公平的交易价格。虽然在引入竞价机制之后,管理者由于掌握更多信息,仍然容易在竞争中获胜,但是竞争机制的引入使得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发挥了交易价格发现功能,从而保证收购价格的更加公平。

3.合理补偿管理层的历史贡献

民营企业范文4

关键词:民营企业营销策略

浙江省是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浙江省统计局《关于2004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中指出,在全省生产总值中,个私经济增加值为6195亿元,占55.1%,比上年上升3个百分点。个私经济已占浙江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浙江民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求生存、谋发展中学会了企业营销,运用了正确的营销策略。所谓营销,是指在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企业所进行的有关产品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旨在满足社会需求,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企业的产品、服务等市场的竞争将逐步变成营销战略的竞争,任何竞争都要通过企业的营销来体现和应对。美国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美国250家主要公司的高级人员认定,他们的第一任务是“发展、改进和执行竞争性市场营销策略”,而第二、第三任务才是控制成本和改善劳动组织。企业为实现其营销的目的和任务,应该制定一套完整、系统、有效的营销策略。营销策略就是指为实现营销管理的目的、目标和任务,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和手段。企业传统的营销策略是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为核心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简称4Ps。其适用条件是:存在巨大的市场、无差别的顾客和某种程度上的标准化产品;以企业为中心,企业是营销策略的出发点。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竞争已无国界,以企业为中心的传统模式的营销策略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为此,本文根据浙江省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对民营企业的营销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营销队伍组合与市场占有策略

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强有力的营销队伍

营销队伍是促进企业成长、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获利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优秀的营销队伍能发现获取竞争优势和利润的机会。民营企业的营销队伍,最早是由农民建立的,其特点是:文化水平不高、专业知识不强、营销能力较弱,但具有勤劳、朴实、诚信、肯吃苦等优点。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健全,必须加大对营销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现代营销意识,提高现代营销能力。从营销理念、营销策略、营销方法、营销手段等方面进行培训,大力推行“高级营销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民营企业造就一支强有力的营销队伍。

通过培训,使营销人员有较强的领会、应变能力,能迅速处理获取的信息;有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能提出独创性意见和建议;有了解消费者需求的能力,能判断消费者购买行为;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能提出并坚持自己正确的主张;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理性分析各种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有很强的沟通能力,能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进行市场细分,实施补缺营销策略

市场细分的概念是美国市场学家温德尔•史密斯(WendellR•Smith)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是指按照消费者欲望与需求把一个总体市场划分成若干个具有共同特征的子市场过程。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需求和欲望将显得越来越强烈。企业不可能采用无差异化的产品策略,用大批量生产产品的方式来有效地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为此,企业必须对现有市场进行细分,寻找补缺市场,确定目标市场,提供能满足目标市场的消费群体所需求的产品,并提供良好的服务。如浙江省著名的民营企业万向集团,由一个乡办农具厂发展到现在的跨国集团公司,与该集团发展之初选择进口汽车这一补缺市场作为目标市场是分不开的。

细分市场不能以原有产品系列来确定市场,而要从消费者的特殊需求来确定补缺市场,从而按市场需求设计产品,或从改进产品角度来确定细分化市场。通过市场细分确定生产经营方向,对企业选择目标市场、制定营销策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企业赢利能力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内、国际市场进一步成熟和发展,市场细分是一种必然。这种细分不单单是在产品市场上的细分,而应该是多层面上的彻底细分,查漏补缺,实施补缺营销策略。

客户关系与网络营销策略

建立客户网络,重视关系营销

随着市场竞争的多元化,客户成了企业争夺市场的焦点,客户关系的管理也就成了企业营销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营企业在拓展市场过程中,必定会形成自己的客户群。要把握关键客户,建立完整的客户关系管理档案。

客户关系不仅仅是一种购买或者消费关系。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除了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外,还有企业与潜在客户、与政府行政部门、与媒体、与市场监督部门、与其他对企业的营销有影响的单位和个人等关系。这些关系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重视和管理,就很有可能会阻碍民营企业营销活动的开展。因此,企业应当进行广泛而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好的营销环境,为企业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创造条件。

在市场竞争中,顾客具有动态性,其忠诚度是变化的。要提高顾客的忠诚度,赢得长期而稳定的市场,需要通过某些有效的方式在业务、需求等方面与顾客建立关联,形成一种互助、互求、互需的关系,把顾客与企业联系在一起,减少顾客流失的可能性。

通过搜索引擎,企业产品信息

网络营销,是指以互联网为传播手段,通过对市场的循环营销传播,达到满足消费者需求和商家诉求的过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网民获取工作、学习、生活和商业信息的主要方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十三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在中国大陆有1796万商业决策相关人员(即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经常使用互联网;互联网已经成为已上网的商业决策相关人士寻找商业信息的主要方式。将互联网视为传播媒介已是不争的事实,其跨时空、覆盖全球、以多媒体形式双向传送信息和信息实时更新等特点,是其他媒介无法比拟的。通过互联网,民营企业可以将产品的相关信息传递给目标消费者,使消费者能够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了解自己所需产品的产地、质量、价格和服务等信息,以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最终达成成交的目的。

现浙江省大多数民营企业都建立了公司网站,或是登录了新浪等门户网站的搜索引擎。调查结果显示,搜索引擎是全国83.4%的用户得知新网站的主要途径。企业要把搜索引擎作为网络营销的核心。在使用搜索引擎进行网络营销时,要注意:首先,使自己的网站领先于竞争对手,能够最先进入消费者的视线;其次,要选好搜索引擎的门户网站。此外,还要在搜索引擎上获得前10位的排名。企业形象和品牌策略

设计企业标志,树立企业形象

民营企业要注重企业形象,设计与企业产品的商标图案相一致的企业形象图案。如“娃哈哈”集团公司,就以一个活泼可爱的儿童作为企业形象标志。企业的形象标志能使消费者看到其标志就能知道该企业的主要产品、主要品牌,为此,企业在对产品进行宣传的同时,也要十分注重企业形象的宣传。企业可以聘请名人作为企业的形象大使,借助名人的名气为企业扩大影响力,达到推销产品的目的。

以质量为基石,体现产品特色

品牌就是商标,是指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也可以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识别不同的产品或服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品牌意识已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已经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品牌的重要意义在于:有助于企业将自己的产品与竞争者的产品区分开来,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有助于树立产品和企业形象。

民营企业每时每刻都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危机,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永恒的规律。民营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必须十分注重品牌效应。推进品牌战略,坚持质量为本的理念。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用优质的产品创品牌,在消费者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以优质的售后服务树立企业的形象,抓住产品的功能、品质、款式、特色、包装、运送等与产品质量相关的要素,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联盟和进军国际市场策略

进行企业联盟,实行集群营销策略

集群营销即多家相互独立的民营企业,利用变动的市场机遇,通过信息共享、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民营企业联盟,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集群营销策略使相对弱小的民营企业,组合成相对强大的企业联盟,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减少联盟企业间的内耗,增强共同对外的市场竞争能力,有利于将加盟企业的产品推向市场、立足于市场。如温州的打火机,正是采用这一营销策略,使小小的打火机成功地走向国际市场。而我国的竹筷行业,由于未能形成企业联盟,同类企业为使本企业的产品进入日本市场,而竞向减价,最终造成企业受损,其教训十分深刻。

实行绿色营销,进军国际市场

近几年时间,浙江省民营企业外贸出口量增长迅速。1998年,浙江民营企业外贸出口额仅为9.6亿美元,占全省总出口额的8%;到2001年则达到了54.75亿美元,出口比例迅速提高到24%。2003年,浙江省外贸出口额为416亿美元,其中民营企业出口额占36.5%,首次超过国有企业。到2002年底,浙江已有3944家民营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占全省外贸自营进出口权企业的48.5%。据统计,浙江省现已有6000多家民营企业通过各种形式“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投资区域遍布全球87个国家和地区,涉及多个行业;浙江省的民营企业已在全球建立分市场40余个,设立境外机构132个。全省有1.58万家民营企业的产品销往全球的15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值883.94亿元人民币。

民营企业范文5

关键词:市场经济;民营企业;资本运营;产业整合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民营企业在产品运作中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之后,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仅通过简单扩大再生产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已经不再是有效的手段了。从资本积聚到资本集中,从实业经营转向资本经营,几乎是所有民营企业迅速做“大”做“强”的途径。通过资本运营,企业资产规模有可能以几何级数膨胀,从而实现企业的超前发展,奠定其产业基础和资本市场领导者的地位。因此在中国经济的近10年之中,我们看见了众多民营企业试水资本市场,渐渐成为资本经营的主体。

德隆这个昔日的新疆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如此庞大的企业帝国,公司从原来单一的经营模式发展成为涉及农业、加工业等领域的多种经营模式,形成农业及相关产业、汽车领配件、旅游以及资本经营四大支柱产业,投资领域扩展到房地产开发、仓储货运、物业与酒店业、文化娱乐、新技术等多种行业。通过企业兼并和资本扩张,企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形成多产业融合、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并重的控股集团公司体制,实现了现代企业制度与统分结合高效管理的集团组织制度,创造了大集团规模经济的综合竞争优势。

(1)其通过“借壳”的途径,即通过受让已经上市的公司的国家股或法人股的方式,介入股市。在连续的资本运作中,开始控制多家上市公司,逐步形成所谓的德隆“系”。凭借这种方式,德隆公司的产品结构实现了多元化发展,资产规模不断壮大,融资能力不断加强,公司总市值高速增长。

(2)德隆系斥资非上市公司,利用自己资源进行产业整合——IPO融资——出台系列方案、措施——增资扩股融资收购。或利用自己资源进行产业整合——无法IPO融资,置换进现有上市公司——作为现有上市公司增资扩股融资的因素。这也就是“三驾马车”接连能够实现增资扩股的原因。

(3)其参股金融业,利用金融机构集资的功能,一方面大量集资为其主营业务扩大市场规模及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发挥协同效应,利用金融优势提高集团业务和产品竞争力。

无论是在1997年到1999年的大熊市,还是从2001年开始的大熊市中,素有“股市第一庄”、“中国第一强庄”等美誉的德隆一直以常青树的形象支撑着庄股在市场上的一方天地。然而,在股市回暖的2004年,德隆“三驾马车”却逆市下跌,直至跳水,毫无疑问,其资金链完全断裂。

分析德隆帝国崩溃之原因,固然有宏观大背景下的一系列原因,比如:国家融资政策一惯向国有企业倾斜,以致于民营企业融资难;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健全、完善,相关运作规则还未成体系,致使民营企业资本运作难以进行;资本运营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相对滞后,难以解决了出现的新问题;金融、证券等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民营企业整体信用缺失,再加上2004年初,由于中央政府担心投资过热,在金融政策上采取收缩银根政策,直接减少对企业的贷款。国家限制几大过热行业,包括钢铁、水泥、电解铝、汽车、房地产和煤炭等。德隆涉及的几个主要行业,恰恰名列其中。由于这一系列外因的出现,促进了德隆资金链断裂,使德隆的一张张多米诺骨牌被。

但进一步探究深层次的原因,我认为还是德隆内部的原因。首先,德隆系涉足实业和金融两个领域,在此基础上,德隆进一步细分,实业方面,包括番茄酱、水泥、汽车零配件、电动工具、重型卡车、种子、矿业等;金融方面,则信托、证券、商业银行、租赁等兼收并蓄。所谓是场面铺得过宽过大,各产业之间又相关系数甚小,并且还没有自己的核心产业,产业整合也只是做到了貌合神离,这些导致了德隆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下,没有核心产业迟早将被市场无情的淘汰。

应该认识到,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想继续壮大就要进行资本经营,不能仅靠自身的积累,基金融资上市融资等各渠道的拓宽,为资本运作提供了基础。融资完成是前提,但资本如何利用更成为企业家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应该慎防多元化陷阱和谨慎对待产业整合。世界经济500强中,没有几个企业是靠多元化经营立身安命的。统计数据表明,70年代美国一个大企业进入的行业是4.3个,而到了90年代,一个大企业进入的行业只有1.2个。一些企业之所以产生多元化的想法,主要是对于自已赖以起家的主业产生“红旗还能打多久”的疑虑。巨人如是,太阳神亦如是。太阳神成立于1988年,在1988年至1993年期间,他们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年产值由1988年的750万,一路攀升至1993年的13亿。但是,就是在这个时候,企业内部对保健品市场的发展前途产生了动摇,提出了寻找“多角支撑点”的方针,结果集团内部搞了近20个项目公司,广泛涉足酒店、饮食、汔车、化妆品、边贸等行业。太阳神不仅在多元化经营上颗粒未收,而且错失了主业稳固建设的良机,其后果最终在近年反映出来。次之,根据监管部门自2002年末以来的调查,德隆在整个银行体系的贷款额高达200亿-300亿元。如果加上股权抵押、委托理财、证券公司三方委托贷款等,德隆占压的银行资金更多。这些贷款大量被用于德隆的股权收购,其收购公司的做法粗糙而简单,大小好烂通吃,对被收购公司质量把关松懈,在收购时没有仔细考虑现金回报的时间安排,在投资节奏方面的安排,即长、中、短期投资的比例上也不合理,长期投资比重过大,影响资产流动性,更多看到富有“利润”的投资机会和产业整合机遇,不管公司高速成长带来的潜在风险。德隆大量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项目,但这些项目投资没有配合短期项目,以理顺资金回流,这是第一个风险。对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项目也没有拉开投资时间,不能保证资金顺利回收,以免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这是第二个风险。短融长投最终拉断了德隆的资金链,把高速扩张形成的庞大资产建立在高负债的沙堆上,德隆的脆弱由此注定。德隆的产业整合是以资本运作为基础的,少量的初始资本几经变化控制了巨量的产业资本,而新整合的产业大多数不能实现现金流的正常运转,只好依赖银行,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贷款越来越多。一旦产业整合不利,银行紧缩贷款,那么德隆的一切产业规划就成为空中楼阁,股价崩溃是其必然。

再者,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缺失,这么一个庞大的德隆仍然是家长式的管理方式,这显然不能适合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必然会导致决策性失误。同时,德隆多元化战略目标与其内部实力不符,即公司人力、物力、财力都不能支撑其硕大的战略梦想,以致于到了后期,德隆的违规操作与资金紧张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状态,越是资金紧张越违规操作融资,而越违规操作融资,其资金缺口就越大,直至资金链完全断裂,昔日帝国灰飞烟灭。

我们应该意识到,市场经济要求资源和要素实现最佳组合,而资本是市场上最活跃的要素之一。资本运营是企业继生产经营、商品经营之后,以所拥有的资本为对象,通过资本更大范围的流动,实现内外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经营活动,它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层次。民营企业的资本运营和产业整合如何进行,应该从宏观环境和自身两个方面着手。

在宏观条件上,首先应该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突出以市场为导向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再之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政策应该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起到规范民营企业行为的作用;第三,金融、证券等市场监管部门应该加强自身建设和加大执法力度,并且应该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并建立相应的资源信息共享机制。

同时民营企业也要加强自身整体素质建设,提高民营企业的信誉度;建立内部控制机制,监督、控制各管理层人员违法违纪操作;应该建立其核心产业,并以产业经营为目的,资本运营为手段。同时还应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设:

(1)要高度重视资本运营在民营企业中的作用。一般来说,民营企业都是从产业经营起步的,这是立足市场的前提和必要。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这种单一的产业经营将会束缚企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要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资本经营就成为必经之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企业资源融入更大范围的资源之中,进行优化重组,实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资本运营,充分发挥资源的最佳运营效益,实现企业规模效益的提高。从这点说,企业从产业经营到资本经营的结合,是创业期之后的深化和飞跃。

(2)要弄清民营企业进行资本运营的关键。资本运营应该为企业整体战略服务。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灵活的体制和创新能力,而并非资本运营的能力,因此企业不能像“投资控股”型企业那样,先取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然后再去整合企业或相关产业,谋取回报。应当围绕企业已有的产品和企业将来发展的方向,有意识地选择目标公司。换句话说,民营企业是为了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而进行资本运营,而不是为了资本运营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应从企业的实力出发进行资本运营。这里所指的实力包括资本实力和经营能力等。固然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进行资本运营是必然之路,但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进行资本运营,却会让企业“噎死”。

成功的资本运营必须以成功的产品运作为基础。有人讲产品运作是加法,资本运营是乘法,资本运营是比产品运作更高级的形式。但是进行资本运营,没有成功的产品运作是不可能取得长远效果的,如果离开产品运作而大搞资本运营,会使企业陷入危险的“资本泡沫”中,最终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

(3)必须强调企业文化在整合中的作用。资本运营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使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使资本更快、更好地增值。因此收购、兼并、重组之后的整合,是决定资本运营效果的关键。而整合的效果又往往取决于并购双方的企业文化能否兼容,应该培养具有企业凝聚力、创新意识的企业文化。

(4)不断发现培养专业人才。

从一些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并不缺乏资本运营的意识,羁绊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才缺乏,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和中高级管理人才,这是民营企业最致命的弱点,人力资源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民营企业应该从内部培训为主、外部招聘为辅的人才培养机制,并建立合理的工资报酬激励机制,来解决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

对我国民营企业来说,如何引入智力资本,完成产权制度改造,建立现代公司制,并通过运用资本等工具实现更高层次的规模经济,还是个需要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实践的领域。关键词:市场经济;民营企业;资本运营;产业整合

论文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中国民营企业要想迅速发展壮大,资本运营可谓是必然选择。然而资本运营有其内在规律,中国民营企业只有真正认识它、并遵循其规律运作,才能通过资本运营拓宽融资渠道和合理利用,促进产业升级,最终实现以产带融、以融促产的发展道路。目前中国民营企业纷纷试水资本市场,同时各种问题不断浮出水面,其中德隆集团可谓是典型,从德隆案例剖析中国民营企业资本运营和产业整合之间如何进行的一些经验教训,希望能给中国民营企业资本运作一些启示。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民营企业在产品运作中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之后,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仅通过简单扩大再生产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已经不再是有效的手段了。从资本积聚到资本集中,从实业经营转向资本经营,几乎是所有民营企业迅速做“大”做“强”的途径。通过资本运营,企业资产规模有可能以几何级数膨胀,从而实现企业的超前发展,奠定其产业基础和资本市场领导者的地位。因此在中国经济的近10年之中,我们看见了众多民营企业试水资本市场,渐渐成为资本经营的主体。

德隆这个昔日的新疆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如此庞大的企业帝国,公司从原来单一的经营模式发展成为涉及农业、加工业等领域的多种经营模式,形成农业及相关产业、汽车领配件、旅游以及资本经营四大支柱产业,投资领域扩展到房地产开发、仓储货运、物业与酒店业、文化娱乐、新技术等多种行业。通过企业兼并和资本扩张,企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形成多产业融合、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并重的控股集团公司体制,实现了现代企业制度与统分结合高效管理的集团组织制度,创造了大集团规模经济的综合竞争优势。

(1)其通过“借壳”的途径,即通过受让已经上市的公司的国家股或法人股的方式,介入股市。在连续的资本运作中,开始控制多家上市公司,逐步形成所谓的德隆“系”。凭借这种方式,德隆公司的产品结构实现了多元化发展,资产规模不断壮大,融资能力不断加强,公司总市值高速增长。

(2)德隆系斥资非上市公司,利用自己资源进行产业整合——IPO融资——出台系列方案、措施——增资扩股融资收购。或利用自己资源进行产业整合——无法IPO融资,置换进现有上市公司——作为现有上市公司增资扩股融资的因素。这也就是“三驾马车”接连能够实现增资扩股的原因。

(3)其参股金融业,利用金融机构集资的功能,一方面大量集资为其主营业务扩大市场规模及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发挥协同效应,利用金融优势提高集团业务和产品竞争力。

无论是在1997年到1999年的大熊市,还是从2001年开始的大熊市中,素有“股市第一庄”、“中国第一强庄”等美誉的德隆一直以常青树的形象支撑着庄股在市场上的一方天地。然而,在股市回暖的2004年,德隆“三驾马车”却逆市下跌,直至跳水,毫无疑问,其资金链完全断裂。

分析德隆帝国崩溃之原因,固然有宏观大背景下的一系列原因,比如:国家融资政策一惯向国有企业倾斜,以致于民营企业融资难;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健全、完善,相关运作规则还未成体系,致使民营企业资本运作难以进行;资本运营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相对滞后,难以解决了出现的新问题;金融、证券等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民营企业整体信用缺失,再加上2004年初,由于中央政府担心投资过热,在金融政策上采取收缩银根政策,直接减少对企业的贷款。国家限制几大过热行业,包括钢铁、水泥、电解铝、汽车、房地产和煤炭等。德隆涉及的几个主要行业,恰恰名列其中。由于这一系列外因的出现,促进了德隆资金链断裂,使德隆的一张张多米诺骨牌被。

但进一步探究深层次的原因,我认为还是德隆内部的原因。首先,德隆系涉足实业和金融两个领域,在此基础上,德隆进一步细分,实业方面,包括番茄酱、水泥、汽车零配件、电动工具、重型卡车、种子、矿业等;金融方面,则信托、证券、商业银行、租赁等兼收并蓄。所谓是场面铺得过宽过大,各产业之间又相关系数甚小,并且还没有自己的核心产业,产业整合也只是做到了貌合神离,这些导致了德隆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下,没有核心产业迟早将被市场无情的淘汰。

应该认识到,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想继续壮大就要进行资本经营,不能仅靠自身的积累,基金融资上市融资等各渠道的拓宽,为资本运作提供了基础。融资完成是前提,但资本如何利用更成为企业家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应该慎防多元化陷阱和谨慎对待产业整合。世界经济500强中,没有几个企业是靠多元化经营立身安命的。统计数据表明,70年代美国一个大企业进入的行业是4.3个,而到了90年代,一个大企业进入的行业只有1.2个。一些企业之所以产生多元化的想法,主要是对于自已赖以起家的主业产生“红旗还能打多久”的疑虑。巨人如是,太阳神亦如是。太阳神成立于1988年,在1988年至1993年期间,他们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年产值由1988年的750万,一路攀升至1993年的13亿。但是,就是在这个时候,企业内部对保健品市场的发展前途产生了动摇,提出了寻找“多角支撑点”的方针,结果集团内部搞了近20个项目公司,广泛涉足酒店、饮食、汔车、化妆品、边贸等行业。太阳神不仅在多元化经营上颗粒未收,而且错失了主业稳固建设的良机,其后果最终在近年反映出来。次之,根据监管部门自2002年末以来的调查,德隆在整个银行体系的贷款额高达200亿-300亿元。如果加上股权抵押、委托理财、证券公司三方委托贷款等,德隆占压的银行资金更多。这些贷款大量被用于德隆的股权收购,其收购公司的做法粗糙而简单,大小好烂通吃,对被收购公司质量把关松懈,在收购时没有仔细考虑现金回报的时间安排,在投资节奏方面的安排,即长、中、短期投资的比例上也不合理,长期投资比重过大,影响资产流动性,更多看到富有“利润”的投资机会和产业整合机遇,不管公司高速成长带来的潜在风险。德隆大量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项目,但这些项目投资没有配合短期项目,以理顺资金回流,这是第一个风险。对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项目也没有拉开投资时间,不能保证资金顺利回收,以免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这是第二个风险。短融长投最终拉断了德隆的资金链,把高速扩张形成的庞大资产建立在高负债的沙堆上,德隆的脆弱由此注定。德隆的产业整合是以资本运作为基础的,少量的初始资本几经变化控制了巨量的产业资本,而新整合的产业大多数不能实现现金流的正常运转,只好依赖银行,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贷款越来越多。一旦产业整合不利,银行紧缩贷款,那么德隆的一切产业规划就成为空中楼阁,股价崩溃是其必然。

再者,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缺失,这么一个庞大的德隆仍然是家长式的管理方式,这显然不能适合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必然会导致决策性失误。同时,德隆多元化战略目标与其内部实力不符,即公司人力、物力、财力都不能支撑其硕大的战略梦想,以致于到了后期,德隆的违规操作与资金紧张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状态,越是资金紧张越违规操作融资,而越违规操作融资,其资金缺口就越大,直至资金链完全断裂,昔日帝国灰飞烟灭。

我们应该意识到,市场经济要求资源和要素实现最佳组合,而资本是市场上最活跃的要素之一。资本运营是企业继生产经营、商品经营之后,以所拥有的资本为对象,通过资本更大范围的流动,实现内外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经营活动,它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层次。民营企业的资本运营和产业整合如何进行,应该从宏观环境和自身两个方面着手。

在宏观条件上,首先应该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突出以市场为导向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再之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政策应该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起到规范民营企业行为的作用;第三,金融、证券等市场监管部门应该加强自身建设和加大执法力度,并且应该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并建立相应的资源信息共享机制。

同时民营企业也要加强自身整体素质建设,提高民营企业的信誉度;建立内部控制机制,监督、控制各管理层人员违法违纪操作;应该建立其核心产业,并以产业经营为目的,资本运营为手段。同时还应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设:

(1)要高度重视资本运营在民营企业中的作用。一般来说,民营企业都是从产业经营起步的,这是立足市场的前提和必要。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这种单一的产业经营将会束缚企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要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资本经营就成为必经之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企业资源融入更大范围的资源之中,进行优化重组,实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资本运营,充分发挥资源的最佳运营效益,实现企业规模效益的提高。从这点说,企业从产业经营到资本经营的结合,是创业期之后的深化和飞跃。

(2)要弄清民营企业进行资本运营的关键。资本运营应该为企业整体战略服务。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灵活的体制和创新能力,而并非资本运营的能力,因此企业不能像“投资控股”型企业那样,先取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然后再去整合企业或相关产业,谋取回报。应当围绕企业已有的产品和企业将来发展的方向,有意识地选择目标公司。换句话说,民营企业是为了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而进行资本运营,而不是为了资本运营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应从企业的实力出发进行资本运营。这里所指的实力包括资本实力和经营能力等。固然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进行资本运营是必然之路,但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进行资本运营,却会让企业“噎死”。

成功的资本运营必须以成功的产品运作为基础。有人讲产品运作是加法,资本运营是乘法,资本运营是比产品运作更高级的形式。但是进行资本运营,没有成功的产品运作是不可能取得长远效果的,如果离开产品运作而大搞资本运营,会使企业陷入危险的“资本泡沫”中,最终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

(3)必须强调企业文化在整合中的作用。资本运营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使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使资本更快、更好地增值。因此收购、兼并、重组之后的整合,是决定资本运营效果的关键。而整合的效果又往往取决于并购双方的企业文化能否兼容,应该培养具有企业凝聚力、创新意识的企业文化。

(4)不断发现培养专业人才。

民营企业范文6

[关键词]安徽省;民营企业;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F27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024-02

[作者简介]胡小龙(1972-),男,安徽合肥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创新与创业管理、跨国公司管理。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安徽省民营企业国际化路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010SK071。一、安徽省民营企业的国际经营态势

民营经济在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截至2010年,安徽省有民营企业 14.6 万家,创造产值占安徽省GDP 总量的42%,民营企业缴纳的税收占安徽省财政收入的 37%,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量的68%,并提供了75%的就业岗位。目前安徽省获得外贸经营资格的企业已达3000多家,在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低速增长的情况下,民营企业成为进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2013年1―2月,民营企业出口逆势上扬,达1348.2亿美元,进口818.4亿美元,均远远高于安徽省进出口整体增幅。

在规模增长的同时,安徽省民营企业的对外贸易额也逐年递增,其中一些产业形成了集群化发展,并形成了具有安徽省特色的产业集群,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正如义乌的小商品行业、温州的打火机行业,集群式发展增强了安徽省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些特色产业集群包括天长县的电子电器行业、桐城的编织袋行业、当涂的刃具以及巢湖的鱼网等等。在这些地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同时也打响了自己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安徽省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不仅限于进出口贸易,海外直接投资(FDI)活动也比较活跃。影响较大的有江汽在越南建设卡车组装生产厂、铜陵有色开发厄瓜多尔铜矿等。安徽省加大对外投资与合作力度,推动企业开拓境外市场,截至2011年已有186家企业“走出去”。一些实力强劲的民营企业开始关注国外的战略性资源领域。例如2011年民营企业中川矿业成功收购了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钾矿项目,用于在加拿大建立钾盐生产基地。

二、安徽省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跨国经营战略目标不明确

目前安徽省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个普遍存在问题是很多安徽省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都是自发进行或者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激励下展开的,缺乏明确的国际化经营目标和整体战略规划。很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局限于进出口阶段,难以进一步深化其国际化进程;企业对外投资活动的盲目性较大,在进行对外投资时没有进行充分的前期的调研和可行性分析工作,导致企业投资难以获得预期的回报。

2.对国际化经营信息掌握不够

国际化经营需要掌握大量的国际市场信息,而这对于安徽省民营企业来说是一个瓶颈。安徽省很多民营企业搜集信息的方式比较原始,信息来源渠道仅限于客户、同行、媒体及一些基本的市场调研活动,信息的获取相对有限。由于受到规模的限制,安徽省民营企业在提升企业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方面投资意愿不够强烈,这进一步导致了企业信息匮乏。因而安徽省民营企业难以对国际市场需求的竞争态势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同时对东道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商务环境的理解相对肤浅,对国外合作伙伴和投资对象的情况也难以充分掌握,这给民营企业“走出去”带来了较大的障碍。

3.企业产品和技术研发能力薄弱

目前安徽省民营企业出口的产品大多集中于低端市场,产品附加值不高,缺乏核心技术和高度差异化的产品,产品出口利润率较低。在缺乏品牌和核心技术的支持下,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比较低下。与此同时,很多民营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不愿在研发方面进行大量的投入,而融资渠道的缺乏更加剧了这种状况。因此低成本以及贴牌生产方式成为安徽省民营企业出口的主要模式,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增长以及国际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这种粗放式增长模式正在遭受严竣的挑战。例如玩具产业的出口比重非常高,欧美市场占据了半壁江山,随着玩具生产成本和检测成本不断提高,玩具出口低成本优势渐失,玩具出口订单已经出现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的迹象。与此同时,欧美经济继续低迷,直接影响玩具等非生活必需品的市场需求,对玩具出口造成了一定冲击。因此玩具出口企业应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核心竞争力。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的建立将有助于安徽省民营企业开展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充分利用外部的科技资源,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

4.国际化经营人才匮乏

在安徽省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具有国际化经验的经理人才的缺乏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安徽省地处内陆,与沿海省份相比,经济尚不发达,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时间也不是很长,因此安徽省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经理大多缺乏国际化营销经验,对国外的经营环境、市场需求、法律规范都非常陌生,这给企业向海外拓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另外,安徽省所处的区域位置也为引进具有国际化经营能力的经理人带来了困难,因为具备相关经历和能力的经理人更倾向于到大型的跨国公司就职,而这些跨国公司往往位于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内。

三、进一步提升安徽省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的对策建议

1.打造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安徽省民营企业的整体实力不强,这使得其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必然环节。一是通过并购、联合来扩大企业规模。虽然规模的扩大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实力的增强,但从国际化的视角来看,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和其规模是密切相关的,规模较小的企业一般只能采用出口或许可证贸易的方式开展跨国经营,而无力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如在国外投资设厂、并购等。二是打造自主品牌。目前安徽省民营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缺乏强有力的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只能采用贴牌生产等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应该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充分认识到国际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品牌的竞争,大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三是提升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充分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提高经理人的知识水平和管理技能,企业管理现代化。

2.提高民营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在信息、通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企业搜集、传递和处理信息和数据的能力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数据挖掘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重要武器。企业一方面要提高内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管理信息系统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要将触角向外延伸,充分获取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各种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企业还需要提升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从海量的信息和数据中发掘到有价值的资料,来提高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3.提高民营企业的创新水平

首先,安徽省民营企业应该增强创新意识,不应单纯依靠模仿和低成本策略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而应该站在行业的前沿,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开发出能够更好满足国际市场客户需求的产品。科大讯飞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公司锐意创新,在语音合成领域成为国际领先企业,在国际上享有卓越的声誉。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动,将民营企业更多地纳入到国家创新计划当中,为其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政府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从而为民营企业的创新增添更多的动力。

4.加大国际化经营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国际化经营面临着远比国内更为复杂的经营环境,而熟悉国际市场规则和惯例、了解东道国的法规和文化、能够有效进行国际事务沟通的经理人对于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绩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力引进和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成为立志于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安徽省民营企业的当务之急。获取国际化经营人才的途径包括: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企业应从两方面着手齐头并进。首先要为企业内部员工提供外出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以增加其国际化经营的阅历和能力,如增派驻外人员,派送经理人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讲座等,在这方面,韩国三星公司做得较好。从事国际化拓展的安徽省民营企业也要重视人才的引进,破除用人为亲的思想,招贤纳士,大力引进具有国际化背景的管理人才。从事海外并购也是获得国际化经营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目前我国企业在从事跨国并购后,大多任用原公司的管理人员从事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如吉利收购沃尔沃后基本采用沃尔沃管理层的原班人马进行管理,这在我国目前整体缺乏国际化经营人才的背景下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张亨明.安徽省民营企业国际化的内部建设策略[J].特区经济,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