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发展路径范例6篇

农业产业发展路径

农业产业发展路径范文1

1.1特色农业资源利用不足,生态农业有待发展

目前,海南良好的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于60%,尚有荒地约130hm2;适于海水养殖的浅海滩约95hm2,利用率只达10%;淡水养殖面积8×104hm2,大部分还没有利用。同时,特色农业资源的利用又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致使渔业、畜物业生产发展缓慢。其中,渔业产值仅占海南农业产值的16%,年人均水产品67kg,相当于台湾人均水平的30%;畜牧业规模化程度和社会化水平低下;在一些地区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绿地面积和森林资源减少等农业生态的破坏现象,生态农业还有待研究、创新和发展。

1.2农业技术基础薄弱,设施农业发展缓慢

海南农业技术基础设施较薄弱,不论是与我国先进省份还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在农业机械化水平、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抗灾抗害能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还有一定的或更大的差距。特别是海南设施栽培技术,在研发能力、科技含量和创新水平上的差距则更加明显。海南设施农业发展缓慢,有待新的起步、发展和突破。

1.3农业科技人才匮乏,农业科技创新落后

海南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农村科技力量薄弱,农业科技研发的水平落后,科技推广经费缺乏,农业科技新成果转化为新的产品、发展为新的产业的速度与效率不高。具体说来,海南农业技术人员仅3941人,每1400农业人口中只有一个农业技人员。全省事业单位的农业技术人员占比仅为2.3%,公有经济企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占比为6%;在农林牧渔业,农业技术人员集中分布于各事业单位,而真正从事一线农业技术工作的人员较少。

1.4特色农业产业链有待形成与延伸,品牌农业的发展有待强化与提升

目前海南特色农业产业品牌结构仍存在较多制约因素。首先,现有名牌农业产品的优良性能和质量安全上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加强和提高。其次,现有名牌农业产品的区域布局缺乏系统性和合理性,存在着较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再次,海南特色农业产品繁多,但是,特色农业产品的工业加工水平较低,加工规模较小,保鲜、包装、贮运、销售体系发展滞后。特色农业产品的工业加工水平有待提高,特色农业产业链有待形成与延伸,品牌农业的发展有待强化与提升。

1.5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标准化建设亟需提高,绿色农业有待发展

尽管海南瓜、果、菜品种的相对优势仍然明显,但生产水平仍较为落后,产品质量尤其是绿色指标或安全指标依然是影响农产品出岛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近年以来,海南农业产品销售中先后出现的“毒豇豆”、“毒香蕉”事件以及“汇源果汁检测”事件,对海南瓜、果、菜的出岛、出口带来了很大冲击,甚至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说明了海南农业产品的质量特别是绿色指标有待尽快提升,海南农业产品标准化的制定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农业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体系迅速健全,海南的绿色农业有待有效地向前发展。此外,海南的特色创意农业有待尽快起步,特色休闲旅游农业有待进一步发展,特色民族农业有待进一步开发,特色育种农业有待迅速崛起,海南以特色农业产业为核心、与其它现代产业动态结合的产业集群网络有待更快形成与运行。

2海南特色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根据海南特定的区位优势和特色的农业资源,并从创新驱动的角度和高度出发,创新发展海南特色农业产业的总体思路或基本路径是依靠思想观念创新、管理决策创新、科学技术创新和教育培训创新等,在各特色农业产业领域将各种特色产品作大、作强,进而发展为一大新的农业产业,并延长和拓展产业链,形成以特色农业产业为核心、与其它各相关产业相链结的产业集群或产业集群网络。基于海南特定的区位优势、特色的农业资源和优势的农业产品,并根据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需求及其发展和变化,大力发展海南特色的出岛、出口农业,这也是海南农业快速、稳定、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2.1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特色品牌农业”

品牌农业是对于所经营的农产品通过取得相关的质量认证与相应的商标权,并提高市场的认知度,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从而获取更高经济效益的一类农业。发展品牌农业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产业的转型,促进农业产品绿色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海南发展特色品牌农业的具体路径或思路,一是依靠现代科技创新成果作大、作强传统农业产品(如海南橡胶),开发高端品牌产品,抢占国内外高端市场,并在纵向上进行深度加工以延长产品链,在横向上进行广度开发即与其它产业相结合以拓宽产业链。二是依托海南特色农业资源进行综合的研发或协同的创新,打造新的农业品牌。三是基于海南特定的区位优势,引进国外的农业品种,进行培育、发展和壮大,使之成为地区、国内乃至国际的农业品牌。四是发展“特色出岛出口农业”。

2.2促动农业资源与旅游产业结合,发展“特色休闲旅游农业”

海南国际旅游岛和国家热带农业基地的建设,为海南特色农业产业与海南特色休闲旅游观光产业的结合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也为海南发展特色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带来了新的契机。海南特色的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和农业传统等,同时也是海南特色休闲旅游的重要资源。海南特色休闲旅游农业是特色农业产业与特色休闲旅游产业的完美结合,也是建设国际旅游岛与国家热带农业基地目标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在特色农业的基础上催生新的特色休闲旅游,并以新的特色休闲旅游带动特色农业的发展。海南发展特色休闲旅游农业,应根据岛内与岛外休闲旅游市场不同层次和水平的需求,结合海南不同地区农业文化和旅游文化的特色,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开发和建设特色休闲旅游农业项目。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特色休闲旅游农业项目,应注意和加强对现有的和传统特色的农业资源与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减少对原有特色的自然生态、农业生态、建筑园艺生态、习俗文化生态等的破坏。海南少数民族众多,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和村镇生活中逐渐积累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农业文化,其中包括各具特色的农业产品及其耕作方式、各具特色的食物饮品及其加工方式等。上述各具特色的民族农业文化,既是特色民族农业也是特色旅游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海南发展特色民族农业,一是加强对各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特别是农业文化、纺织文化和饮食文化等产品的深度开发,发掘和打造具有更大价值空间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新的农业产品,并作大、作强,发展为新的民族农业产业。二是加强特色民族农业与特色民族旅游业的整合,以特色民族农业带动特色民族旅游、观光、休闲产业的发展。

2.3注重良性循环,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和“特色绿色农业”

海南在建设生态省和发展特色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海南特定的区位优势和特色的农业资源,组建各级各类研发创新团队,探讨和揭示各地区、各领域、各层次特色农业资源良性循环利用的机制与模式,创办不同农业领域和地区的特色生态农业企业、产业、产业集群,或示范工程与示范区域,并大力、有效地进行推广。从海南特色生态农业发展的实践来看,目前已经实施了林牧复合工程、胶园立体种植、桉树林多层次结构、畜禽粪便利用等初级模式。应当指出,特色生态农业是海南省具有地方综合优势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有利于实现特色农业资源的开发、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统一、协调、持续的发展。在发展“特色生态农业”的同时,要加快发展特色绿色农业,一是从源头上加强对农药的监督、监测、管理与控制,并对特色农业产品的质量进行全程的检测、控制与安全认证,同时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的监测与检测。二是在对农药加强全程监督、检测和控制的同时,发挥海南特色自然条件的优势,大力推广和种植各种有机瓜菜。三是组建和依托专门研发机构,开发耐病虫害和其它自然灾害的新的农作物品种。四是加强有关企业法规的教育,指导出岛出口农业企业按照国内外质量标准及其管理体系进行农业生产,使企业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觉诚信经营的良好机制,从而打造海南绿色农产品品牌,促进海南特色绿色农业的发展。

2.4夯实技术装备基础,发展“特色设施农业”和“特色育种农业”

设施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和显著标志。推广和应用适合海南的中高档瓜菜设施大棚,创新喷滴灌节水、地膜覆盖栽培等技术;加强农机装备建设,推广适合海南特色的节能、环保、轻便、快捷、实用的新型农机,并建立和健全农业机械技术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集约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示范基地,并大力进行推广;同时应投放专项资金,设立专门研发机构,在更高的起点上开发热带设施农业栽培技术,加速提升海南省设施农业的水平。育种农业也称制种农业,是实现农业产品创新进而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品牌农业的重要基础。育种基地主要从事农作物种子的繁殖、制种、加代选育和鉴定等科研与生产活动。海南是国家南繁育种的基地,同时这一基地的建设也已纳入国家粮食发展战略规划,这是海南特色农业产业迅速发展的机遇与优势。海南发展特色育种农业就应切实把握这一机遇和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大力加强南繁育种基地的现代化建设。向国内和各国开放,以服务全国、服务世界,吸引国内外各相关单位和专家学者在基地从事育种研究与生产活动,培育出更多、更优良的农作物品种,使海南南繁育种基地真正成为中国和世界一流的农业育种基地。

3.5培养创新意识,发展“特色创意农业”

创意农业指在农业生产与经营的过程中,运用现代科技、文化、艺术等创意手段,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价值增值的突破。创意农业是创意与农业产业的结合与转化,即促使创意成果转化为经营资源并进行深度开发,以获取农业产业的效益。目前,海南特色创意农业的发展尚属起步阶段,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缺乏长远、系统的规划,缺乏政策支持体系,组织化程度不高,投融资体系不完善。海南发展特色创意农业,应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战略的角度和高度出发,立足海南特色的农业资源,组建官、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跟踪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和突破,重点推进以研发设计为主的特色创意农业项目的建设和特色创意农业产品的开发。同时,要加大对特色创意农业的资金投入和高科技投入,建设海南特色创意农业的高科技园区和孵化基地;鼓励有条件的特色创意农业龙头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积极推进特色创意农业企业上市融资,增强特色创意农业龙头企业的实力及其辐射力和带动力,从而加快海南特色创意农业的发展。

3结语

农业产业发展路径范文2

关键词:智慧农业;发展路径;问题思考

随着数字与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让我国的农业发展也面临着全新的技术变革。因数字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中的运用,不仅极大地改变了我国传统的生产模式,更能切实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当然,也正是基于数字技术对我国农业发展过程所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故我国国务院办公厅于2018年1月29日正式了相关指导意见,即《在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此意见明确指出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近期的主要目标便是促进智慧农业的有效发展。

1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困境

就现阶段而言,因我国智慧农业仍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故在深入推广之前仍需经历较长时间的试验。对此,为确保智慧农业生产模式推广的不断深入,则需尽量挖掘可能对智慧农业生产模式推广过程造成掣肘的各项影响因素。

1.1技术制约因素

由于现阶段,因物联网技术本身的开发及运用时间皆相对较短,故其在诸多环节仍有许多的技术问题有待解决,包括生产、加工、流通以及消费等。至于农业生产,因不同的农作物有着截然不同的特性,加之生长环节的复杂程度也不尽相同,故就当前而言,针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有效监测及智能化控制也均是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过程所必须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然而,因所推进的农业项目仅仅局限于生产环境相对可控的,诸如大棚蔬菜、食用菌等。故其他技术运用的缺乏使得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过程尚呈现出较强的局限性。

1.2产业链单一,而且产业链较短

传统的农业产业链主要包含农产品从原料到加工再到生产及销售的全过程。而智慧农业除了覆盖上述环节之外,还要在此基础上予以更进一步的创新及延伸。至于农业产业链本身便是农业生产分工协作之载体,该链条是否完整及科学将直接对农业生产及交易的效率带来影响。因此,就农业产业化发展而言,产业链网络越是完整的,其抗风险能力往往也更强。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农业仍是以传统年工业生产方式为主,这便使得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业产业链均呈现出较为单一的发展态势,加之产业链各环节的融合程度也相对较低,这便进一步掣肘了我国智慧化农业的稳定发展。例如水果种植而言,我国当前的水果种植因普遍采取单一品种大面积集中种植的范式,故使得水果的成熟与上市期均较为集中。且因水果本身便有保鲜期方面的限制,这便给成熟果品的销售带来了巨大压力。至于产品业的开发方面虽有加工企业在加工方面予以了一定的创新,诸如将水果原来生产为水果罐头等产品,但因规模方面的限制而使得此创新也不能有效改善我国水果生产的大局面。不仅如此,就农产品的茶生产与市场需求之间也呈现出了信息极度不对称的状况,加之大多数的农业生产又是以家庭为单位,这便导致了农产品的产量及质量均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这也将进一步影响我国智慧农业的有效推广。

1.3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薄弱

据中共中央于2016年的一号文件之指示,即要想切实促进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必然要秉持生态保护的理念来保证优质的土壤资源,以此方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然而,就现实生产而言,诸多地区因盲目追求农产品的产量而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此举虽可在短时间内提升农产品的供给数量,却也对种植土壤造成了严重损伤,故此产品增长方式显然是与当代绿色及现代化农业发展理念相违背的。不仅如此,据我国统计局的资料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化肥施用量仍呈现出连年递增的态势,而长期的施肥不合理已然对土壤的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破坏,甚至有部分地区因工业化而造成了严重的城市污染,这些都是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所遭遇的巨大阻碍。

2推动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路径

2.1技术先行,加大技术研发和推广

作为网络、生产及数字技术综合开发利用的结果,农业智慧化要想发挥其作用,就要对诸多先进技术的合理运用给予高度重视,尤其是基于当下对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变革的各类信息化平台,包括电子商务、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通过加大对各项农业科技技术的创新及使用力度,才有助于维护智慧农业的发展和谐与稳定。就现阶段而言,国外也不乏大量有助于促进智慧农业稳定发展的优秀范例。诸如日本专门成立了农业科研机构并在诸多机构的联合作用下假设了一套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平台。该平台不仅囊括了全国各地的农作物栽培品种、地区特点等详细信息外,还可为农民提供各项服务,甚至包含了农业产品网上交易等。对此,我国在发展智慧农业的过程中也可积极借鉴日本的发展经验,不断加大先进信息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全面践行技术先行的原则。二是加大关于良种培育、栽培技术、环保技术、土壤研究及改良技术、绿色生产技术等的研发和技术推广,保护已有优良品种,注重绿色健康环保生产。因我国诸多县域并不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故在抵御及承担风险的能力方面也相对较弱。对此,为切实扭转这样的发展劣势,则必然要加大对贫困县域的资金投入来促使智慧农业的有效推广。与此同时,考虑到上述工作的履行过程势必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我国智慧化农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政府需务必给予足够的扶持力度并积极推出各项政策来减轻相关主体的经济负担,以此才能在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的同时切实维护我国农业产业的稳定发展。

2.2优化产业结构,拓展产业链

2.2.1加快农村生产组织结构调整,平衡农业产业链中利益分配格局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信息传递、各环节间的资源流动通畅以及完整的产业链,以此方能平衡好各主体的利益,继而来突破发展的瓶颈。至于产业链中牵涉的各方经济主体则主要包含了土地使用权的农户、农产品生产者、加工企业、各种生产资源的供给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经销商等。

2.2.2构建生态循环产品链,拓延产业链农产品本身的质量将是维系下游食品安全的第一决定性要素。而因农产品危害时间的不断发生,使得消费者也对农产品质量问题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度,对此,为确保农产品的食用安全,则必然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的管控力度,至于该如何管控,首要之物便是要减少农药及化肥的施用量。其次便是要对土地资源予以妥善安排,以此才能避免短期供给过剩的现象出现,继而在促进产业链的延长同时也避免更多的问题产生。

2.3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完善“慧农”发展机制

国家的支撑亦是“智慧农业”发展过程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助力。因此,我国农业主管部门亦当基于对农业大数据的分析来对“智慧农业”的发展过程予以宏观层面的指导,以此在深化我国农业产业的供给结构的同时避免市场失灵的状况发生。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建立起一套与我国农业发展实际相契合的管理机制,以此才能为我国“智慧农业”的稳步提升提供助力。至于完善的农业管理及发展机制,所需包含的具体内容则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为尽可能避免土地撂荒的现象发生,则各地均需对其农业发展过程予以一定的保护,以此方能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并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二是针对农业生产的具体过程亦当予以网格化、智慧化的治理。对此,为促进以上目标的顺利完成,国家除了要在经费方面予以适当的支撑之外,还需对农业科技攻关给予高度关注,以此才有助于促进我国支护农业研发及应用能力与水平的不断提高。三是为进一步强化信息的流通与共享,则各县、市均需积极建立农业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来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便利;四是要始终基于政府的合理引导来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继而帮助我国农业从生产到销售的各环节均实现质的飞跃。

2.4优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推动农业服务业的发展

要想切实维护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和谐及稳定,关键便是要努力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对此,针对“智慧农业”的发展过程,各地除了要对信息技术等合理运用给与高度重视之外,还需基于自身的实际状况来选择与当地各方面条件相契合的耕作模式,其次是要注重对地方特色、人文景观等天然禀赋优势的充分发挥,以此能为我国农业副业向农业服务业方向的转型提供强劲动力,继而在改善农村环境的同时推动农村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农业产业发展路径范文3

关键词:海峡两岸 农业合作 农产品贸易 合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4-055-04

一、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历史发展之趋势

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一衣带水,双方交流源远流长。早在公元230年,三国时代的东吴王孙权就曾派官员前往台湾(当时称“夷洲”)。明代中、后期,福建居民陆续泛舟渡海,开发台湾。历史上,大陆对台的三次大移民,把水稻、茶叶、甘蔗等作物品种和栽培技术带到台湾,为台湾传统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推动了台湾的农业经济大发展。

大陆的福建省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商缘相连、法源相循,闽台产业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渊源深厚的人文优势、丰富优越的资源优势。正因如此,海峡两岸农业一直以来都有着微妙的交流,同时也都渴望着更深层次的合作。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化趋势日益明显。2001年,两岸相继加入WTO,两岸农业都将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都少不了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贸合作以及区域间的合作。经济全球化的新潮流,要求各区域经济合作对话与交流。在新的历史抉择面前,海峡两岸只有摒弃分歧、共谋福祉、亲密合作,方能实现两岸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已成为两岸经济合作中最引人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两岸农业目前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海峡东岸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拥有相对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与丰富的管理经验、畅通的国际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海峡西岸则有相对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因此,不论从生产要素,还是从科技水平、市场条件来看,双方各有所长,两岸农业合作与发展具有高度的互补性、互利性,也有很强的必然性和美好前景。

2004年,福建省首次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2006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写入中央“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同年初,总书记视察福建时,希望福建抓住国家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和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全面贯彻中央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强调“福建要走在其他省区市的前面,积极推动闽台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大规模方向发展。”2006年4月,总书记在会见连战时的讲话中提到,两岸关系呈现出向和平、稳定方向发展的良好势头,事实充分证明,加强两岸交流,共同维护台海的和平、稳定,共同为两岸同胞谋福祉,这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的殷切期盼。近些年来,中央连续下发了多个一号文件,提高了对农业的关注度,加大了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大陆建立的海峡西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闽台农产品物流基地、对台农业示范基地、研发基地建设等等,也为两岸农业实现更全面对接打下了夯实之基础。

二、海峡两岸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当中一般都是起着基础产业作用的,农业的发展状况决定了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也决定了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决策。因此,要分析海峡两岸农业的对接,首先必须要了解两岸农业的发展现状。

(一)大陆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重大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大陆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提高,产量增加,并保持持续增长趋势。2008年粮食产量达到52850万吨,比上一年增加2690万吨,增产5.4%。棉花产量、内类产量、水产品产量均呈增长趋势。

2.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200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同时,大陆农业正在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为推动结构的调整,大陆制定和实施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推进农业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许多代表性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

3.农民收入增长扭转了多年低速徘徊的局面。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4761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0%。

4.农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2008年,农产品对外贸易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尽管受世界粮食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但是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额连续第九年增长,创历史新纪录,而且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其中,农产品进口比上一年度增加13.51%。

然而,大陆农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第一,资源短缺的约束更加明显。耕地不断减少、水资源紧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二,农村劳动力剩余严重。根据2008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资源约5.31亿人,仍有近2亿剩余劳动力。第三,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同样根据2008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0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31:1。按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水平,今后城乡居民收入还将进一步扩大。第四,贸易自由化的挑战更加严峻。入世以来,国外农产品的进口冲击逐渐显现。大豆、棉花、植物油等产品的大量进口已开始挤压国内市场,并影响国内农民的收入。

纵观大陆农业的发展现状,实现农业现代化,大力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以及农民增收的目标,是当前大陆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二)台湾农业发展现状

台湾地区地狭人稠,境内2/3是山地丘陵,土地总面积近3.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现有2308万,其中农业总人口约400万,占总人口数的18%。台湾农业生产发达,农田基础设施齐全,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农业品种科研投入、引进和改良力度强。上世纪6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从岛外引进大量先进农业技术、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和世界各地的作物良种。1993年,台湾建立了目前全岛规模最大、功能最优的作物种源中心。该中心目前已收集保存各种作物种源约2万个,并与岛内30几个农业试验区改良单位及美国农业部种源资讯系统连网。

2.台湾农会组织发达。农会最早成立于1900年,是台湾分布最广、影响最大、功能最为齐全的农民组织。在农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每个角落都会有农会人的身影和足迹。农会组织主要发挥着推广农业、供销经营的作用。

3.农业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台湾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与林业四大部分。当前,台湾农业产业结构改变了过去那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传统农业,发展为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多元化农业与商业性农业。种植业比重呈下降趋势,而渔牧业比重逐渐上升。

4.农产品销售体系比较完善。从20世纪60年代起,台湾就开始实行农产品代销制,20世纪80年代又发展批发市场,到目前为止,台湾农村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农产品运销体系,包括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市场信息系统和配套设施,从而建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生产、市场和科技的信息网络系统。

5.休闲农业得到发展。台湾的休闲农业方兴未艾,正发展成为新兴产业。台湾休闲农业是为了解决传统农业经营困境与转型而发展起来的,能提供休闲服务、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兼之有农产品经营和三产服务业于一体的新兴产业。目前,台湾休闲农业正处于发展阶段,主要有观光农园、野生动植物的观赏与研究、品尝野味的休闲旅游、综合性的休闲农场、居民民宿、旅游等。

但是,台湾农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严峻的问题:第一,地少人稠,农地资源有限。土地资源的不足,直接造成农业的发展受到局限的挑战。人口的膨胀,土地的稀缺,导致人均土地面积越来越少。第二,劳动力资源有限。台湾的第二、三产业较为发达,并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人口,以致于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足。劳动力的供不应求,最终造成农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第三,农产品贸易市场狭小。台湾农业生产技术先进,农产品产量逐年提升,然而其市场的需求却十分有限。近几年,台湾水果面临销售难的问题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弊端。第四,受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大。加入WTO后,台湾也同样面临到贸易自由化的严峻挑战。国际农产品的大量拥入,使得本来就需要扩大市场的岛内农产品的销售更加困难。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得台湾产业出口下滑,据资料显示,2007年台湾全产业出口额为7706984百万元(台币),2008年为7639318百万元(台币),同比负增长0.88%。

从台湾农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吸收廉价劳动力、降低劳动力成本,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以及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当前台湾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三、海峡两岸农业对接的条件分析

两岸农业在经营体制、产业结构、竞争压力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同时,在农业生产资源、发展领域、农产品市场空间等方面具有高度互补性。这两方面也正是两岸农业对接的条件和基础。

(一)两岸农业的共性特征

两岸农业的共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两岸农业同属小农生产经营体制。台湾地域狭小,耕地面积约85万公顷,农户约72万户,户均耕地面积约1.17公顷。大陆农户户均耕地面积不到0.5公顷。两岸都面临缺乏规模经济效益,技术效率很难发挥,农业决策难以掌握市场动态变化等问题,小农经营的一些固有的特点表现较为突出。打破小农生产经营体制,建立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与制度是两岸面临的共同课题。

2.两岸农业产业结构均需优化升级。台湾农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在2%左右,农业内部结构仍以种植业为主。目前,农牧渔林生产总值中,农产品产值占45%,畜产占28%,渔产占26%,林产不到1%。这种产业结构与大陆农业结构基本相同。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支柱产业,促进农业各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提高农业整体效益,是两岸农业发展都面临的重大课题。

3.两岸农业都面临入世后的竞争压力。入世后,台湾农业一方面面临着市场开放与国际廉价农产品进口的冲击,另一方面又必须依WTO的规则,逐步消减对农业的财政补贴,因而发展压力增大。大陆农业的发展,在入世以后同样面临着国际农产品对大陆市场的冲击。由于科技含量低、生产能力的限制等原因,在对外贸易方面又处处碰壁,对农业补贴的降低,更使得大陆农业的发展步履维艰。

(二)两岸农业的高度互补性

两岸农业的互补性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

1.农业生产资源的互补性。台湾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和技术水平较高,农业技术应用能力强,如计算机农业应用、胚胎移植、基因工程、微生物发酵工程,以及一些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运等方面,均具有相当的经验和水平。其资本规模和密集程度也比较高,但台湾农业用地大幅减少,低价居高不下,人工成本昂贵,农业生产发展空间受到极大限制。而大陆农业虽然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性特征明显,土地和人工成本较低,发展空间和潜力较大,但农业生产资金相对缺乏、技术相对落后。这种农业资源条件的互补性是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基础。

2.农业发展领域的互补性。台湾农业发达,生产上优良品种多、品质好,特色明显;功能多样性特征明显、有机化程度高;服务组织健全、内容广泛、行为规范;技术研发能力强、推广效果好、比较优势大;市场销售设施齐全、信息畅通、网络发达。而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阶段的大陆农业来说,在上述诸多方面都存在不少差距。

3.农产品市场空间的互补性。台湾农产品生产投入多、成本高、产量大且质优、档次高,但由于市场狭小,一旦滞销,必将给农民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寻求一个稳定、广阔的岛外农产品市场,对台湾农产品销售乃至农业发展至关重要。而大陆农产品市场巨大、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是台湾农产品的理想销售地。

四、海峡两岸农业对接的现状观察和主要障碍分析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农业的高度互补性、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以及两岸政治关系的趋缓,促使了海峡两岸农业的交流与合作。当前,两岸农业的合作已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果,但是一些障碍的存在却严重影响着两岸农业的进一步合作与发展。

(一)海峡两岸农业对接的现状观察

1.两岸农业界往来密切,交流渠道多样,为构建两岸农业合作长效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多年来,台湾农业界包括农渔会、农业合作社组织和农业专业协会、农业企业纷纷来大陆参观考察、投资兴业。大陆农业管理人员、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等也积极组团赴台考察。两岸共同举办的座谈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合作论坛会以及农产品和技术博览会、展销会、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为两岸在农业方面寻找了合作机会,拓展了合作空间,同时也提高了农业合作水平。两岸农业界人士的频繁互动以及各种会展平台的搭建使彼此之间增进了了解、增强了共识、加深了感情,形成了多领域、多层次、往来密切的交流局面,为构建两岸农业合作长效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2.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建立,为两岸农业合作搭建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促进了两岸农业合作健康有序发展。从1997年开始,大陆有关部门先后批准在福建(漳州、福州)、海南全省、山东(平度)、黑龙江(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大庆)、陕西(杨凌)设立“海峡西岸农业合作试验区”。2005年7月,经中央同意,国务院台办、商务部、农业部联合批准将海峡西岸(福州、漳州)农业合作试验区扩大到福建全省。闽台农业合作将以海峡西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为重要载体,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台湾农产品输入的区域物流集散基地,台湾农业外移的吸纳基地,台湾农民再创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构筑起两岸人员、科技、信息交流的平台,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引进消化的平台和探索农业改革与发展机制创新的平台,进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区域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窗口、示范、辐射”作用,达到合作共享、共同发展。2009年在全国各地建立了部分“合作示范区”、“农民创业园”、“特色产业带”、“研发中心”等。这些合作试验区的发展对区域性农业结构调整,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密切两岸关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促进试验区的进一步发展,有关部门专门制定了相关政策,加强对试验区建设的指导。不少地方也制定了试验区的规划,颁布了地区性的优惠政策,并采取措施改善投资环境,为试验区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3.两岸农产品贸易持续增长,大陆对台资金与技术的引进力度加大。近几年,两岸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以2007年为例,两岸农产品贸易额达到8亿美元,增长40.3%,占大陆农产品贸易总额的1%;其中大陆对台出口6.1亿美元,自台进口1.9亿美元,分别增长46.6%和23.0%。大陆对台资金与技术的引进力度,我们以福建为例,自1981年第一家注册的台资农业企业在漳州落户开始,截至2008年9月,全省累计批办农业台资项目2000多个,合同利用台资超过25亿美元。福建省从台湾引进了大量农业优良品种,先进技术设备以及管理理念。据统计,全省累计引进台湾良种2500多个,有150多个良种得到规模的推广和利用,引进农产品生产、加工设备5000多台,栽培养殖、加工先进与实用技术800多项。从2009年闽台农业合作示范区专项经费分配表中,亦可看出政府对引进台湾良种、先进技术的重视,例如对台湾白背毛木耳良种引进与标准化示范基地、高山乌龙茶精制技术引进项目、以及引进台湾东方美人茶加工技术示范项目的补助等。

(二)海峡两岸农业对接的主要障碍分析

两岸农业对接的主要障碍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第一,政治因素的影响。现阶段两岸关系趋于正常化,但毕竟尚未完全“正常化”,两岸农业的交流与合作大多是零星地进行。虽有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农业试验区、农民创业园、贸易洽谈会等合作平台,但常常会因为政治因素的渗入而大受影响。这种政治上的障碍实质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岸农业的深层次的合作与发展。

第二,台湾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影响。近年来,两岸农产品贸易发展快速,未来发展潜力与前景十分广阔。不过,两岸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存在着大陆单方面市场准入、利益让渡与台湾当局高度限投制的矛盾。大陆于2005年开始对台湾部分水果、蔬菜采取零关税进口与便利化措施,随后,继续扩大了台湾农产品市场准入范围,让利于台湾农民。然而,台湾当局常担心大陆农产品进口对台湾农业的冲击,进而对大陆农产品进口采取较为严格的限制政策。到2009年,台湾当局开放大陆农产品进口项目为936项,尚有830多项未开放,这些都成为了两岸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功能障碍。

第三,流通条件的限制因素。目前,两岸“三通”取得了初步进展,但实现“三通”的地方并不多,诸多农产品的贸易不能实现直通,这直接造成了两岸农业合作的交通和运输成本增加,而且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交通运输的不便也直观地影响到了两岸农产品贸易的进行。比如一些水果、海鲜品的贸易,往往会因为交通的不畅通而使得贸易量的降低。

第四,两岸农业合作信息的不对称性。这种信息不对称,尤其体现在投资决策的信息不对称。两岸关于成本、价格、投资报酬以及投资项目的农业信息不畅,其结果是台湾农业界对大陆先进科技与种源情况不甚了解,无法筛选与大陆的农业合作项目;而大陆在引进台湾优良品种的过程中,对于品种资源信息也不够了解,尤其是品种特性、产地生态、主要病虫害及检疫等信息,致使一些品种引进不利,甚至造成疫病的传播,往往事与愿违。

第五,两岸农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足。两岸农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两岸对彼此的农产品贸易依存度并不是很强,相互的贸易额占各自农产品贸易额的比例偏小。同时,两岸动植物疫病和农产品检疫领域缺乏长效合作,这也影响着两岸农业合作的效率和两岸的农业安全。此外,两岸农业知识产权、农业技术等方面的保护和转让缺乏有效的合作,这势必影响两岸农业的深层次交流与合作。

五、海峡两岸农业更全面对接的路径探析

针对目前海峡两岸农业对接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障碍,我们必须要尽快寻求相应的对策来清除这些障碍,顺应两岸农业合作之必然趋势,从而实现两岸农业的更全面对接,最终促进两岸合作双赢、共同繁荣。

(一)明确两岸农业对接的目标和原则

要实现海峡两岸农业的更全面对接,首先必须明确两岸农业对接的目标和原则。应该以实现两岸农业合作共赢为目标,通过健全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扶持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系统,消除不利因素影响,疏通、拓宽合作渠道,深化合作层次,建立长效机制,为构建坚实、有效的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平台,寻找新办法,营造新环境,打造新格局,从而推动两岸经济共同繁荣与发展,提高两岸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

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后,还须确立两岸农业对接的原则。两岸的交流与合作虽持续地进行着,但时而会因某些政治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一些合作问题的产生,这对于两岸农业的交流与合作是非常不利的。面对全球化、知识经济以及自由民主的世界潮流,海峡两岸应透过WTO对话和协调机制,消除两岸经贸交流过程当中的争议。虽然在短期间,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考虑,仍将是影响两岸互动的重要因素,但是双方如能平心静气的参考WTO规范框架和开放原则,进行各项事务的协商,则政治上的对立或许也能因而逐渐淡化。而两岸关系的正常化和良性发展,将十分有利于两岸农业以及其他各方面交流与合作的发展。

(二)海峡两岸农业更全面对接的路径探析

在明确两岸农业对接的目标和原则后,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为促进两岸农业更全面对接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1.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加快农产品贸易发展。大陆与台湾地区先后加入WTO,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进一步加快。近几年,两岸农产品贸易额呈逐渐上升趋势。两岸农业贸易的发展,客观上反映了两岸农业的比较优势。根据有关专家对近期两岸农业比较优势的分析,大陆的谷类作物、稻米、玉米、家禽、毛猪及其制品,以及蔬菜等产品较台湾具有比较优势;而台湾的水产品、水果、花卉及其种苗、种植用种子、胞牙及果实等具有比较优势。

从今后两岸的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看,台湾地区的农产品向大陆的销售,主要是大陆相对缺乏的高技术含量和具有地区特点的产品;大陆农产品向台湾的销售,则主要是台湾已经丧失比较优势、需要从外部进口的产品和由于自然与气候等因素限制本地无法生产的产品。因此,通过比较分析,两岸在农产品贸易当中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相对优势,实现产品和产业的互补,从而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2.改善台商投资大陆农业的政策环境。当前,台商投资大陆农业的后顾之忧甚多,投资风险和信息的不对称严重影响了台商的投资兴趣。因此,有关部门应积极建立和推行农业保险制度,在财政投入和体制改革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成立由国家政策扶持的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积极化解农业经营者的风险,从而为台企在大陆创造一个美好的发展空间。

此外,在投资信息方面,台商投资大陆农业往往因信息不灵而找不到合适的项目,又或者投资生产后因市场信息不畅而难以在大陆销售产品。为此,应该进一步完善全国各地、各行业、各部门的农业信息网络,形成一个网络化、多功能化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并通过这个服务体系,做好市场预测,及时预警信息,为台商投资大陆农业提供多功能、全方位的信息渠道。风险信息的提示,能大大降低台商的投资风险,为他们在大陆投资解决后顾之忧。因此,对投资环境的改善,能够吸引更多的台商来大陆投资和更多的台农来大陆发展,从而带动两岸农业的交流与合作向更深层次迈进。

3.建立两岸农业经贸合作磋商机制和市场营销合作机制。在建立农业经贸合作磋商机制方面,两岸需要研究双方的比较优势,确定今后合作的战略、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研究双方合作的机制和分工,确定双方参与机构,职责分工和合作方式;对两岸农业经贸合作中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协商,并共同研究和决定对策。同时,两岸需要逐步扩大农产品准入范围,相互给予更优惠的投资待遇。为避免无序的竞争,两岸可就农产品贸易的时间及数量达成共识。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通关措施、动植物检疫等问题上,两岸应积极开展协商,加强合作,建立统一标准,从而保障农业的生产安全。

在建立市场营销合作机制方面,两岸农业界应该通过加强合作,形成相互依托、优势互补、联合对外、共同发展的贸易发展格局,从而巩固和提高两岸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两岸可以从很多方面展开合作,如建立企业联合组织,共同打造产品品牌;共同建立出口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关联企业共同研究和制定市场营销战略;联合建立国外农产品营销网络等等。

4.积极构建两岸农业合作平台,广泛开展两岸农业信息交流。目前,大陆为适应台湾农业转型需求,已在条件适宜地区建立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特色产业带、研发中心等,作为两岸农业合作的平台。这些合作平台在两岸农业合作方面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为此,大陆方面应该继续发挥这些平台的作用,同时应逐步增加平台的数量,增强平台的服务范围和辐射能力,从而吸纳更多的合作人员、合作企业以及合作项目。大陆各级政府也要以积极引导、信息咨询、法律保障、政策扶持等手段,促进各合作试验区两岸农业合作产业与项目的全面对接。

农业信息的交流对于两岸农业的合作发展尤为重要。当前两岸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大理想,两岸隔水相望,却往往不知彼此的发展详情。信息的无区域性,在这里我们却看到了另一个面。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因此,全面加强农业信息的交流,才能更好地实现两岸农业的对接与发展。海峡两岸可以通过农业科研、教育机构或者指定的专业组织,建立起两岸农业信息交换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传播手段,定期互换两岸农业科技文献,沟通两岸农业发展规划、科技发展、技术推广、市场运销等方面的信息动态以及农业新技术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伍长南,马晓红,黄继炜.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翁伯琦等.进一步深化闽台农业交流合作的思考与对策[J].台湾农业探索,2008(4)

3.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海研中心.两岸农业合作论坛文集[C].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4.中国统计局网.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2009-2-26).stats.省略/

5.中国统计局网.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2009-2-26).stats.省略/

6.凤凰财经网.2008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逆差181.1亿美元[EB]. (2009-4-16).finance.省略/

7.维基百科网.台湾人口[EB].(2009).zh.省略/

8.伍长南,马晓红,黄继炜.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9.中国台湾网.台湾现代农业概况[EB].(2007-07-31).省略/

10.台湾经济研究院网.进出口统计[EB].(2009-12-01).省略.tw/

11.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海研中心.两岸农业合作论坛文集[C].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12.伍长南,马晓红,黄继炜.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13.中国台湾网.2007年两岸农产品贸易数字[EB].(2008-02-02). 省略/

14.伍长南,马晓红,黄继炜.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15.朝鲜日报中文网.开放大陆农产品进口[EB].(2009-12-05).chn.省略/

16.盛国勇等.海峡两岸农业发展与合作策略[J].台湾农业探索,2008(3)

农业产业发展路径范文4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业产业化;西部地区;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4-6191-06

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历史表明,城乡一体化是协调三次产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提升一国经济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2013年中国“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缩小日益扩大的城乡二元社会的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成为破解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芒福德指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1]。目前,提升中国经济整体发展速度最大的障碍在于城乡二元经济体制,而西部地区又是城乡二元经济发展最为典型的地区,怎样在促进“四化同步”的过程中促使西部地区农业走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道路,构建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这既是弥合西部地区城乡二元差距的需要,又是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破解提升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质量困局的需要。为此,探讨在城乡一体化的视角下中国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就显得尤为必要。

1 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现状及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西部地区因受地域自然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土资源等诸多因素影响,农业发展极为缓慢、种养方式单一、经营模式简单、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缺乏规模经济实现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土资源涵养差、地形地貌特殊,农业耕种以传统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发展方式单一。耕地大多为山地、林地、坡地、旱地且中低产田居多,适合传统劳动密集型耕作方式。受自然条件影响西部地区农业不仅产量低、耕作难度大,且生产力水平普遍低下,经营方式过于分散,产业化发展程度偏低。

2)受农业“推力效应”和人地矛盾影响,西部区域农业劳动力资源老龄化程度偏高、文化素质偏低、开拓精神不足,新的生产资源要素难以进入。大多青壮年劳动力由于受城镇“拉力效应”影响,已经在事实上脱离了农业生产领域。劳动力资源的结构性短缺使得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变得异常艰难,进而制约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

3)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失调,农业种养以量取胜、模式传统,品牌意识较差,受市场外部性影响较大,盲目效仿和跟风现象严重,抗风险能力较弱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农产品多为初级原材料,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农业领域虽然兼业化发展迅速,但经济效益普遍偏低,助推农民增收能力较差,难以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积累原始资本。

4)区域农资金融市场尚未形成,农业投入严重不足且资本形成能力较差,这些已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涉农金融市场仍处于较封闭的垄断状态,开放性和竞争性较差,对农业支撑能力较弱。国有商业银行比重偏大,寻租行为使大量支农资金回流城市和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供给严重不足。加上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农产品有效需求难以形成,实现农业产业化而缺乏必要的市场需求和相应的财力支持。

5)西部地区农业耕作方式极为传统,技术变化非常微弱。2010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52%,科技贡献首次超过了土地、劳动力及物质投入要素的贡献份额。但西部地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35%左右[2],这种传统劳动密集型的耕作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格局,更难以构建起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2 城乡一体化与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系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实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乡关系经历了一个从差距逐步缩小,差距急剧扩大到统筹协调、逐步弥合差距的发展过程[3]。城乡之间二元差距最为显著的表现在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图1),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从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之间由于户籍制度等二元制度引起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随着这一差距的逐步扩大,它愈来愈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党的十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宏伟而远大,但是若没有农村的小康和农民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将永远难以实现。为此,加快消解“三农”问题、弥合城乡二元差距,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西部地区作为中国“三农“问题的“重灾区”,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地域。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的难点在农村发展,农村发展的关键在农民增收,农民增收的核心在农业产业化。目前,西部地区农民除有限的家庭耕地外,基本上没有形成规模的村域产业可供就业选择,小型零散的兼业化方式难以真正起到为农民增收的助力作用。农民收入难以提高,农村面貌就很难改善,农业的“推力效应”就难以消除,农业生产的发展就难以为继,城乡二元差距就无法消除。为此,借鉴20世纪60~70年代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围绕城市化、产业化、制度化三大动力措施,通过一系列建设发展,逐步走上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道路的经验[4](如图2)。西部地区要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必须要在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上下功夫,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3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供借鉴的经典理论

产业是经济活动的载体,从经济学角度看,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实质上就是调整城乡产业结构布局,深化产业关联度,壮大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重新配置城乡资源,理顺城乡生产资源要素流通渠道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将各种分散的农业资源要素逐步集中,使其发挥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针对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现实状况,以下的经典理论可资借鉴。

3.1 产业聚集理论

产业聚集理论是一种重要的产业发展理论,由于研究背景及研究视角差异,其定义不尽相同。综合来看,产业聚集(Industrial cluster)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在经济地理学上产业聚集表现为产业在空间上集中,以实现聚集效益的一种现象。处于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或机构,由于彼此间存在共性和互补性等特性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组在地理上相对集中且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产业群现象。这些产业处在同一条产业链上,彼此存在竞合关系,表现为横向扩展或纵向延伸的专业化分工格局,通过相互间溢出效应,使技术、信息、人才、政策和相关产业要素达到充分共享、使聚集于该区域的企业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进而提升整个产业群的竞争力[5]。

3.2 “一村一品”理论[6]

“一村一品”运动发源于日本。其实质是一种在政府引导和扶持下,根据一定区域资源禀赋和特色,以行政区域和地方特色产品为基础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它以市场为导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使优势不明显的村域加快培育出主导产业,使拥有主导产业的村域尽快将产业规模做得更大、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这里的“村”,是一个区域概念,可能是一个村,也可能是一个乡镇或者是一个县。该理论强调每个区域至少要有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围绕这一产业,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形成特色突出的主导产业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区域农业发展增长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3.3 城市工业影响农业发展假说

城市工业影响理论来源于杜能(J.H.Thunen)的农业区位理论。他通过分析农产品运输成本与利润的关系,发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征,而且更依赖于其经济状况特别是取决于它到农产品消费地的距离。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在一般经济发展结构转变模型和传统土地经济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工业影响农业发展假说”。他认为:经济发展发生在特定的区位中心,这些区位中心主要是工业城市,现有的经济组织在经济发展特殊中心运行得最好,它也在那些位于城市中心周围的有利于农业的地区运行得最好。城市工业发展较快区域的要素和产品市场比尚未转变到工业阶段的地区更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城市工业影响农业发展假说对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但对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意义不大。

3.4 资源开发理论

资源开发理论是最早形成的一种农业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开发自然资源是农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增加耕地和牧场是扩大农业生产的主要途径。早期农业生产受生产力水平限制,再生产的主要方式是依靠外延式方法来进行,即依靠耕地面积的扩大来实现增收目标。然而农业受自然资源禀赋的制约最为严重,加上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导致随着农业开发的扩大和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单纯依靠自然资源开发而实现农业乃至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已经被普遍认为不适应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并被世界各国所摒弃。为此,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认为,以资源开发模型为基础的农业增长在长期内是不可持续的。而要实现农业的持续增长,必须从单纯的资源开发模式中解脱出来,注重资源保持型或增进型技术的开发,用现代工业投入品替代自然土壤肥力,并着力开发新的作物品种。

总体来看,上述几种经典理论虽各有侧重,但就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而言,它们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应该从产业聚集理论入手,整合区域现有农业生产资源;以“一村一品”运动为借鉴,凸显区域发展特色;以城市工业影响农业发展假说为指导,调整区域产业结构、融入区域“四化”发展之中,加快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和重新配置。同时借鉴资源开发理论重新界定西部地区生产要素供给现状,为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寻求新的途径和源泉。

4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路径

借鉴经典理论,结合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区域农业资源禀赋来看,西部地区农业发展中蕴含着诸多产业内涵,形态各异且规模不等。由于产业内涵差异较大导致产业规模普遍狭小,大多处于有资源无产业、有产品无市场或者有需求无供给状态,这些因素进一步制约了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和产业结构的动态演进。为此,探索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4.1 整合农业资源,选准主导产业,借助专业组织向规模型、产业化过渡

西部地区农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是由零散型、兼业化向规模型、产业化过渡,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城乡一体化视角下西部地区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就必须以产业聚集理论为指导,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契机,整合区域农业资源,借助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力量,加快区域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发展。

4.1.1 整合区域优势资源,走农业生产专业化道路 目前制约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于各种农业资源要素分属不同的所有者,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蕴藏着丰富的光、热、水、土、石、林、牧、渔、矿产等资源,但由于所有权的归属不同,各种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效益均极为低下。应该按照产业集群理论的相关原理,消除区域内制约产业间调整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各种体制性和制度,最大限度释放各种农业生产资源的潜力。结合区域农业资源要素丰裕程度制定区域农业产业政策,充分利用区域内各种资源优势,按照“资源利用集约化、生产经营专业化、农业组织创新化和产品供给社会化”的要求,整合区域优势资源,走农业生产专业化道路,借助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实现农产品和生产资源要素的社会化供需,打破专业生产的内部不经济状态,逐步以资源优势、政策扶持、产业经营、规模发展来引导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由作坊型、零散型、兼业化向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过渡。

4.1.2 培养潜在优势产业 一般而言,在区域经济发展初期,主导产业以大农业、矿产采掘业、手工业等为主。进入产业聚集发展阶段后,主导产业演变为矿业、农副产品加工和纺织业等一般技术的产业,并开始产生为这些产业服务的较复杂技术的制造业等配套产业。西部地区目前已经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工农业发展都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具备了产业聚集的所有条件。为此,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应该遵循产业结构发展演进规律,结合区域资源禀赋现状,找准区域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进行融资、技术、人力资源等政策方面的倾斜,加快发展的扶持力度。根据要素禀赋和市场需求,选择区外市场需求潜力大,本区域又有资源要素优势的农业产业作为潜在优势产业培养,给予其必要的扶持。这里要注意分析区域外市场需求趋势,对本区域农业资源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必要时可以采取吸引区域外要素的方式,弥补本区域在少数要素方面的不足,创造条件发展优势农副产业。在培育主导产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自主作用,让其自主地选择产业发展方向和产品,寻求在更深层次上开展专业化生产,从改善其发展环境入手,增强其发展竞争力,从而使所选择的主导产业能够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4.2 依托资源禀赋,突出特色产业,引导区域农业资源实现产业化转型

农业生产密切依赖区域自然资源和环境,西部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农业自然资源千差万别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西部地区各地通过继承性变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结构模式,这种农业发展的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比其他产业更为困难,因为区域自然条件制约着农业产业化转变的可能性和转变程度。

4.2.1 加快引导区域农业产业化转型 广袤的西部地区农村,农业自然资源蕴藏丰富且种类众多,诸如毛竹、中药材、茶叶、棉花、毛皮、木材、绿色农林产品等资源不仅丰裕而且存量较多。但由于交通设施、信息通达度、品牌化程度、市场化意识、外观设计、精深加工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导致现有农业生产资源要素只能以初级产品的形式进入消费市场,不仅销路难以打开,滞销严重,而且附加值不高,难以形成为农民增收的有力支撑,实现农业富余生产资源的产业化转型。因此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角度来看,西部地区农村应该加快引导区域农业现有资源要素的产业化转型,做大做强现有的原材料生产和加工基地,向产业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并适当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扶持,使其尽快成为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和转型的孵化器。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要按照农时安排的忙闲程度组织农民依托区域特色农业资源进行各种形式的家庭农户经营,并逐步走向专业合作进而发展壮大,在农业资源产业化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化经营、集约化利用,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促使农民依靠地域资源加快共同富裕步伐。

4.2.2 发展区域特色产业 日本“一村一品”运动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要善于利用区域自然资源特色,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变资源要素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引导区域产业的发展壮大。西部地区丰富的绿色农副产品、独具特色的山水资源都受到当下都市人的喜爱。为此,西部地区应该大力发展绿色农副产业,诸如绿色木竹制品、绿色食品、绿色果业、绿色家禽家畜、绿色中药材、绿色采编业、编织业、无公害种植等产业,充分利用地域自然气候、优质山水资源、无污染土壤和生态环境发展既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又具有较高产业附加值的各种农副产业,使其成为地域特色产业,既顺应现代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又实现了西部地区农业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结合绿色农副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把休闲农业、绿色旅游、休闲农家乐、山水游等农业旅游资源作为区域新的旅游资源产品进行开发和整合,对现有涉农旅游产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品牌化包装、规模化调整、产业化发展,进一步进行质量管理监控,促使西部地区农业资源要素以产业化发展为目标,向多元化、链条化、特色化、规模化发展转型。

4.3 重置产业布局,融入区域“四化”,在城乡一体化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城乡一体化作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其实质就是要把乡村纳入城镇化发展的轨道,在产业上实现城乡互为消费市场,延长城乡之间的产业链条。

4.3.1 依据“城市工业影响农业发展假说”理论,结合供需理论,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应该适时调整和重置产业布局,拓展区域范围内城乡两个市场,把区域正在崛起的建制镇、中心城镇、卫星城作为农产品消费的市场,加快创造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需求、开辟新市场、制造新商机。要站在“四化”同步发展的高度来审视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因为农业本身具有为工业提供原材料、为城镇居民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为信息化提供广阔市场的功能,所以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在四化同步的基础上调整产业布局。围绕城镇居民需求,开发新的就业渠道或者从业机会,加快区域农业优势资源推介,为城镇商品市场带来新的生产和营销思路。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置产业布局,开发新的农业生产要素,延伸农业生产链条,又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和促进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使城乡产业结构在“拉长”和“提升”的动态交织中实现产业结构一体化,通过产业链的“拉长”与“提升”使乡村产业的功能日益多样化与复杂化,并不断实现乡村产业的高级化与综合化,进而在城乡发展中实现互惠互利的多赢局面。

4.3.2 乡村和城镇本来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两种非均质地域经济空间,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就是要在区域城镇化发展中加快乡村农业产业化步伐,通过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乡村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中为区域城镇化发展提供充足的生活消费品、劳动力资源、资金积累以及城镇生活必需的农副产品等。同时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也可以为区域工业化提供工业原材料、资金积累和工业品消费市场,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而也促进了区域工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提升了区域城镇化质量,加速了区域信息化的需求,拓展了区域信息化的城乡市场。在融入区域“四化”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的各种资源要素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和利用,区域“四化”的发展,进一步增加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外部市场,处于建制镇、中心城镇、卫星城近郊的农业发展因为具有便捷的交通距离和条件及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使其农业产业化发展围绕城镇生产生活的需求迅速由点状生产加工向链条化方向过渡。在“四化”同步、城与乡的交织中既延伸了农业的产业化链条,又提升了区域“四化”发展水平。

4.4 挖掘区域潜力,引入新生产要素,加快城乡涉农生产要素规范、合理流通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西部地区农业早已脱离了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简单扩张取得经济效益的初级阶段,各种生产要素利用已经基本趋于饱和。因此,西部地区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就必须通过引入新的生产要素,实现各种涉农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规范、合理流通,通过区域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进一步取得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4.1 针对西部地区区域内涉农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产量、储量等进行调查和统计的结果,摸清农业生产要素现状并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有效配置、持续利用,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明确权责归属,受益对象,使其具备能够在城乡两个市场上充分、合理、规范流通的资质。扩大对西部地区农业基本生产要素认识和界定范围,把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山、水、林、田、路、光、热、土、石都纳入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供选择和开发的生产资源中来,扩大对西部地区已有资源潜力的开发,使其成为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生产要素基础,依靠西部地区这些固有的基础资源使农业产业化发展焕发新的活力。挖掘区域农业资源潜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农业资源挖掘、整合、开发、经营,加快转变现有农业发展方式,坚持走精品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之路,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获得规模效益和整体效益,并不断促使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农用工业品等农业基本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实现充分流动。

4.4.2 舒尔茨认为,要改造传统农业,关键是要引进新的生产要素。西部地区农业现有生产要素的配置已接近饱和状态,如果没有新的生产要素引入,很难使其再焕发新的活力。为此,西部地区要实现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除了挖掘区域现有农业生产要素的潜力外,还要引进目前已经出现的新的农业生产要素,比如良种培育改进技术、农产品转化增值技术、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原子能应用技术、遥感技术和微电脑应用技术等,还有一些替代化学物质的新型生物性农兽药、动植物营养物质和调节生长发育物质,新型长效复合专用、易释、多效的肥料,精细节水和微灌节能技术,如滴灌、微灌、喷灌技术。坚持农机农艺结合,积极推进适度规模基础之上的适用型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此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能力,优化各种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结合方式,进一步突破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资源供给的条件限制。通过工业新技术和新的生产要素的引入,拓宽了工业技术需求和工业品市场,又进一步为城镇生活发展提供更多的农业生产生活资料,也加快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通。

5 结论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当下消解中国城乡社会二元差距的社会共识。农业产业化发展不仅影响着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更对西部地区走“四化”同步发展道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探讨在城乡一体化视角下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于西部地区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指导性。

参考文献:

[1]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倪文彦,宋峻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 夏清明.西部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若干问题探讨[J].农村经济,2005⑶:103-105.

[3] 赵国锋,丁照勇.国外城乡一体化经验对中国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1⑵:55-59.

[4] 张道政,周小彤. 城乡一体化的模式、动力和路径――兼及江苏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考[J].唯实,2010⑸:65-71.

农业产业发展路径范文5

关键词:农业;粮食;制约;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022—2

我国从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粮食产量已发生了可喜变化,十七大后,在农村首先减免了农业税,又落实了农业“多项直补”办法。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了迅猛发展,粮食生产逐年大幅度提升。按照我国目前13亿人口计算,每人占有粮食400公斤(原粮)以上。从而保证了国计民生的需要,做到了国内产、销、供、求基本平衡,并且略有结余。因此说,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已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健康的发展机遇期。

1 制约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的几个方面

1.1 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我国现有耕地18亿亩,其中有2.5亿亩是种植经济作物,而种粮食作物面积也只有15.5亿亩。要保证我国13亿人口吃饭问题,实在不容乐观。虽然,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强调:18亿亩土地红线不可动摇,不准突破这道底线。因退耕还林而自然减少生态退耕数量大,是耕地面积减少较多的主要因素。全国耕地面积由2000年10月底的19.24亿亩,减少为2005年10月底的18.31亿亩,耕地净减少9240万亩,其中生态退耕减少耕地8065万亩。工业化推进发展性减少由于经济增长快,投资规模逐年加大,各项建设用地需求量大,建设占用相当数量的耕地。全国城乡新增建设用地3285万亩,建设占用耕地1641万亩。

1.2 生产方式落后,农业信息滞后

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还是一家一户生产为主,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全凭农民主观意识,往往是参照前一年价格高的品种多种,致使品种单一反而卖不上好价钱。土地的分产到户,使机械化、专业化不能广泛普及,农业技术与产业结构没有合理和有效结合。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力根本得不到提高。还有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1/4农民是文盲和半文盲,1/2的农村劳动力是小学毕业,初中文化占9%。高中、大学学历的微乎其微。他们思想保守,接受先进事物慢;还有农业科技队伍薄弱,科技服务质量不到位,一些先进经验和科学信息得不到及时传播和推广,销售信息滞后,农民收入减少。这些都严重影响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

1.3 工业发展,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人口急剧增加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厂区规模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每年2.5亿以上的农民工进城务工。这样除了厂房、住所要扩建外,相应学校、幼儿园也要增加。工业的发展又引发环保问题,政府虽然一再强调,限期整改污染严重的企业,但却有些企业只顾小集团利益,不计社会大成本。有的把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道里,致使污水排放到田地里,禾苗枯萎,甚至颗粒无收。

1.4 自然灾害造成粮食减产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大,每年都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各种自然灾害经常发生,这几年南方气温反常霜冻冰雪灾害也时有发生。汶川、玉树、云南等地地震,造成人口大量伤亡、房屋倒塌、道路中断、农田被毁,不计其数。尤其水灾更为严重,由于有些地方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水库、堤坝基础工程较弱,安全措施较差。每年雨季一来洪水泛滥,大片农田被水淹没。旱灾每年也时有发生,严重的地方不仅土地不能灌溉,甚至连人们饮用水也极度紧张。因此说水旱灾害更是一直困扰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农田受灾面积要有3%~5%。

1.5 粮食深加工,消耗大量粮食

粮食深加工企业,也给国家收储带来一定压力。例如,吉林省一个酒精厂每天生产酒精1200吨,每生产1吨酒精,需要3吨多玉米原料,一天就消耗3600多吨玉米。每年按300天生产,就要吃掉玉米100多万吨。另从吉林全省来说,有19家这样中型以上企业,每年生产酒精200万吨,就要耗掉原料玉米600万吨。由于这些企业收购点多、面广,收购及时快捷方便,价格又往往高于国家收购价格,因此大量的玉米粮源,被他们所控制,而国储库收购点少、面小,有鞭长莫及之苦。

1.6 人口自然增长,增加大量粮食消费

虽然计划生育工作已列入基本国策,早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政策就有明确规定:一对夫妻生一个孩,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有些地方仍存在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老观念、老思想,多生、超生。据人口普查部门统计,全国每年大约增长1千万人口左右。消费社会资源我们暂且不论,而增加消费粮食一项就达40~50亿斤。

2 采取可行的有效措施

2.1 要对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工作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大国。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为此我国历届领导人始终把抓好农业生产解决粮食,作为治国安邦的大事来抓。并且经常教导我们说:“无农不稳,粮食稳,天下稳。”否则就会动摇社会根基。抓粮食工作各级领导既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又要有高瞻远瞩的策略;既要抓好长远发展规划,也要抓制约粮食发展问题。我们的事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2 紧紧地守住18亿亩农田

18亿亩农田是我们生产、生活的生命线。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必须保证粮田种植面积,绝不允许多种经济作物而挤占粮田。这样才能保证全国人民吃饭问题,保证国计民生的需要。总之,解决我国粮食必须立足国内,搞好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及时提供科技信息、传播好的经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3 要强化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大力推广科学种田

对山、水、林、田要做好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平整土地,兴修水利,精选良种,扩大复种指数。使其地尽其力,以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尽力做到大灾少减产,小灾不减产。不受一般自然灾害所左右。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

2.4 要加强市场宏观调控和管理

为了保障国计民生的需要,各市、县设立储备库,它对稳定市场,稳定粮价起到了决定作用。但在粮食上市期间有些个体商户,粮食深加工企业与国库争抢粮源,国库往往完不成收购任务,应采取粮食上市期间先关闭一段市场,待国库完成收购任务后再行放开。在市场管理上,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对一些不法商贩,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者要严厉打击,同时国家要根据市场波动情况,要不失时机的采取调控手段,抛售一些必要数量的粮油,进而达到安定人心,调节供求,稳定市场平抑粮价的目的。

2.5 要严肃政策、严明法纪

落实好养老社会保障措施,解决好人们的后顾之忧。彻底制止铺张浪费粮食不正之风的势头。要进一步树立:“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优良传统。保护好我们的社会资源,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对那些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滥排、滥放”污水的企业绝不姑息,对节能减排限期整改不达标的企业坚决不准生产,对已经污染河道、农田所造成的损失,企业要给予经济补偿,在有关主管部门监督下,保证兑现,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张力奋.论价值规律在我国粮食生产发展中的局限性.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80年04期.

郭增麟.世界粮食生产的现状和前景.世界农业,1980年05期

李必训.大力发展畜牧业——论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的重要途径.学术论坛,1980年01期.

王守礼.美国粮食体系中能源的作用和节约.中国农村观察,1980年02期.

闻伯英.谈谈湖北省粮食生产中的几个问题.湖北农业科学,1981年03期.

农业产业发展路径范文6

Abstract: Shaanxi province is a grand agricultural province in China. It lies in western underdeveloped area, farming has a larger persentage, rural population also has much covering the most of the total in Shaanxi. So,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oaring of provincial economy, the key is the rapid and stable deveopment of rural economy. Therefore, building and improving rural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his article is some further analysis based on how to build and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Shaanxi rural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so as to offer some feasible results of Shaanxi agriculture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关键词: 陕西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路径;发展模式

Key words: Shaanxi province;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economy organization;development path;developing mode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9-0161-03

0 引言

陕西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起步较早,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我省已建立各类经济合作组织10000多个,入会(社)人员97万多人。1995年,经国务院领导批准,我省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第一批农民专业协会试点省。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全省已建立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400多个,成员150多万户,创办经济实体1200多个,拥有固定资产6亿多元,经营范围涉及农林牧副渔等众多领域,以及农副产品储运、加工、购销和传统手工业、服务业等许多环节。自2007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以来,全省农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已成为当前农民发展农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的平台。截至2011年10月底,全省农村专业合作社已在工商部门登记720多个,成员总数达到15000人。已登记的合作社中,种养业合作社占90%,其中苹果、猕猴桃等果业合作社近300个,占登记总数的40%;奶牛、生猪、奶山羊等养殖业150多个,占登记总数的20%。

多年来,我省已经逐步形成了依托果业、畜牧业两大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为主的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态势。虽然保持了较快的数量增长,但普遍存在规模不大,实力薄弱、影响带动力有限,运行不规范和稳定性差等问题。而且缺乏利用自身资源高效、创新的农业发展思维,尚未打破地域限制,缺乏资源整合利用的理论引导。本文将从陕西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入手,提出其发展路径的突破和发展模式可能的创新,为陕西省地方利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区域经济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1 陕西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路径分析

1.1 陕西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已经形成的发展路径 经过近十多年的努力,陕西省已经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依托果业和畜牧业两大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府扶持、部门引导、市场运作”的思路,逐步走上了“一村一品,一品一社”的专业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新型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