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语文总结范例6篇

大学生语文总结

大学生语文总结范文1

努力钻研、潜心教改。英语的基础教学是新生事物,每一节课,我们都经过研讨、深思熟虑,寻找最佳的授课方式,以便学生易于接受。常常是一节课下来,让学生觉得意犹未尽,才觉得心情舒畅。如何让学生学好英语,必须从兴趣培养开始。英语教学完全是兴趣教学。对于英语教师来说,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准备教具,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利用图象、声音、动画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玩玩乐乐中学习。 我校在英语教学中,始终坚持营造宽松的英语教学氛围。大胆和好表现是小学生的特点,也是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有利因素。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英语教师以和蔼可亲的态度、激励肯定的语言对待学生,尽可能地表扬和赞扬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思维活跃,敢说敢做,对自己充满自信,从而有效的学习英语。

我校领导十分重视英语教学,每周二、四中午大课间时间集中以各种形式练习英语,学生以愉快的英文歌曲,课文朗读,对话表演、游戏等形式表达对英语的喜爱,从而为学生‘乐学’创出一片美丽的天空。

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方面才能。一、大声读,在读中克服羞怯。五年级学生处于身体与心理生长的发育时期,腼腆、羞怯的心理在英语课堂上尤为突出,为训练学生大声读,我从最简单的音标、单词开始读起,声音越响亮,表现就越好。

本学期我校英语学科搞了各种英语兴趣活动,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英语手抄报展示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多方面查找资料,自己绘图,自己设计版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组织进行了英语单词竞赛,各班级的老师和学生对竞赛都非常重视,每天都进行练习,各班成绩也是非常令人满意。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英语组将继续不懈努力,使我校的英语更上一个台阶。

>>更多同主题文章 2012年英语学科教学总结

小学教师科学教学总结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语文写字教学总结

优秀教师教学总结

代课教师教学总结

大学生语文总结范文2

一、总结提升凝要义

根据心理学研究,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几分钟,往往是学生精神力最为涣散的时候,如果这一时间段放之任之,就会造成时间浪费、课堂松散的结果。针对学生这一特定心理现象,语文教学更应该做好总结语设计,利用最后几分钟总结课堂学习的重难点,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回味思考。这种总结语一般是对课堂教学内容作一个提要式的归纳,突出教学的核心,帮助学生明晰学习的要点,凝练要义、加深印象。

如执教史铁生《我与地坛》,我将“感悟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我对地坛和母亲的情感”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这样总结:

同学们,对于史铁生而言,是地坛与母亲给予他第二次生命,因此,多年以后,即使他离开了地坛,久久不曾回到地坛,也始终忘不了地坛给予他的启示,笔下文中多次写到地坛。地坛已经成为精神憩息的家园,那里虽然颓败却并不荒芜,充满了勃勃生机;同样,多年以后,即使母亲也离开了他,他也依然不曾忘记最初写作的初衷,为了让母亲骄傲,为了告诉母亲他找到了属于自已的路,母亲已经成为其写作的动力源。此时此刻,地坛即母亲,母亲即地坛,地坛与母亲告诉他,你应该活下去,以自己的方式走好自己的路。这就是地坛与母亲对史铁生最好的抚慰,也是史铁生收获的第二次生命。希望同学们课后在文中感悟作者更深层次的情感,下节课大家共同分享。

在总结语中,我再次将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内容重申了一次,通过比照说明,将地坛母亲对于作者的意义进行了重申,帮助学生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帮助学生明晰作者的情感,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这样的总结语,可以说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提炼总结和指导归纳的效果,必将引起学生的注意,自然会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

二、延伸勾连留余味

不少教师往往很注意课堂的开始和主要教学环节,却忽视了课堂结束语。这就像一个故事,开头很有悬念,中间情节也非常生动,而结尾却不了了之一般,让人感觉不是滋味。其实,课堂教学的结尾正如精彩故事的结尾一般,也需要精心设计,丰满课堂教学的结尾。在具体设计中,可以将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内容或者文学作品进行介绍延伸,引导学生在课后加以学习,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使得语文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更多的是生活的积累。

如在教学《报任安书》这篇文言文时,我感觉这篇文章在风格上很有特色,将太史公的那种怨气、情绪表达得含蓄且耐人寻味,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总结语: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看似回复任安的要求,其实直白地表达自己著作《史记》、不愿流俗世人的宏愿。在诸多不解、鄙视的眼光中正道直行,这是一种勇气,体现在文章中就是文气纵横、气势昂扬;这样的文章同样出现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还有其外孙杨恽《报孙会宗书》中,同样的不屈于,不计较世俗,正道直行,为几千年的中国文人壮了胆气、树了榜样。同学们课后可以将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读,在领略这种文气的传承中,蕴文胆、养文心。

相信在这样总结语的提示下,会有学生在课后找来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这就实现了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的效果。

三、关注现实见行动

课堂结束语不同于导入语,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也不需要生动的言辞,需要的是真正让学生在内心接纳文本传递的人生哲理、思想情感,在共鸣之余能在行动中有所体现。

如执教《品质》一文时,怀着对老鞋匠的尊敬,设计总结语:

大学生语文总结范文3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思维训练

人的思维能力是具有极大的潜能和挖掘空间的,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能力也是无可估量的。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应试教育模式来看,教师们为了学校的升学率对高中语文的教学也完全采取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在整个课堂中,基本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授课本知识,学生坐在下面听,没有留给学生自己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这样极大阻碍了学生们思维发展和锻炼,导致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依赖老师的讲授,对语文的字词理解上也是参照老师的讲解和教科书资料的解释。在语言理解上形成了一种既定的模式,没有向更广的方面延伸。但是随着教育界在教学模式方面的不断发展与改进,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有了质疑的声音。我国目前主要重视素质教育,大力发展新课标,高中语文教学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最显著的转变就是在对学生思维能力训练这一方面上。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创新,开始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又一新目标。

1 高中语文思维的几大特点

思维是人脑对外界事物概括的一种反应。通过对思维的理解和探究总结,发现了人脑思维的几大特点,下面就是针对这几大特点进行解析:

1.1 交流性

思维是语言文字的载体。人的语言是通过人脑思维的运作总结出来的,而人的语言就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因此思维能力是具有交流性的。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老师与学生之间会进行各种问题的探讨和思考,他们之间产生的讨论和交流就是老师和学生各自思维能力作用后形成的结果。教师和学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会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和学生会由于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讲述出自己的意见,在不断地研究和探讨中逐渐达成思维上的一致性。学生也会通过思维上的交流不断的去理解和挖掘书本上的知识,这样会使得思考的范围大面积地扩大,不至于学生在看待一个事物时所思考的角度和方面单一狭隘,逐渐学会多角度地看待问题,大大提高思维能力。

1.2 广泛性

思维在人整个大脑中是最为活跃的一部分。人的想象力是建立在人的思维能力上的,而对高中生来说想象力是无穷的,在高中阶段学生接受到的知识都是融会贯通的,无论是对哪一门学科而言都不是单独学习能够学好的,因此,在语文学习中,就要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将知识结合起来,而不是单单关注在语文这一门学科上,由此可见人的思维是具有广泛性的。

1.3 渗透性

语文这门学科特别讲究字句之间的意境,老师在讲授课本知识的时候,如果包含感情及其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带到书中所描写的意境之中,让学生思维跟着老师的思维转,在语言意境中感受作者写文章的心境,将更能轻松地接受课本知识。

2 高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意义

就现在我国学生普遍思维能力来看,由于长期受到学校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导致学生对事物的观点都具有一种既定的模式,在对待事物看法上没有自己主观的思考,创新意识薄弱,不能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提高自身能力的源泉,导致在离开学校后,不能很好有效地运用在学校学到的专有知识面对实践操作。

目前,高中学生在对待学习语文态度上缺乏积极的态度,完全只是机械地记忆课本中覆盖的知识点以应对即将面临的高考,这种学习模式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没有一点促进作用。高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时要注意转变以往机械式的教学方法,采取更有效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主的发散思维,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思维的提高对学生整个高中学习中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它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之一。

3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个方面

学生思维能力的增强需要老师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转变自己教学方式,让学生一同参与到学习氛围中,最主要是要将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和培养逐渐达到训练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目的。

3.1 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的能力

善于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形成一套比较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和框架,但是学生不能一直依赖老师的总结,只有通过自己的总结才能使知识结构更加印象深刻,自身整个知识条理在脑海中更加清晰明了。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开始的训练中可以先将课本知识按照一定的规律串联起来,便于学生形成有连贯性的记忆。例如,语文课本中有摘录鲁迅先生的作品,可以将鲁迅一些作品集按照小说、散文等分类好后,再进行记忆,这样也避免了记忆的重复,也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楚。

3.2 培养学生辩证性的思维模式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有很多知识的异同点,学生在对这些知识进行异同点比较过程中,也是对自身思维的一种锻炼方式,可以通过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比对来更加深刻地记忆所学到的知识,也能更加清楚各个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不至于混淆不清。

3.3 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要基于无限的想象力,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给予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的思维跟随着课本内容自由地发散,这样可以使学生不用完全依赖于老师或者资料书,语文这门学科与数学不同,没有一种十分标准的答案,它可以具有多个分析角度和解释方式,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各种想法,不能将学生的思维固定在一个单一的框框当中,这样也有利于学生们创新思维的培养。

4 总结

语文是一门具有独特思维特色的学科,高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讲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对语文课本内容的理解和看法,促使学生大脑思维的发散,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多方面的剖析问题,不要太拘泥于某一方面。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大学生语文总结范文4

一、“暖日晴风初破冻”――评价语催开自信之花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表现的过程。但由于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表现有时令人拍案叫绝,有时则不尽如人意。学生的表现无论好坏,教师的评价语言都应积极而充满热情,像盎然的春意一样,使学生自信的火种迅速升温,并热烈燃烧起来。

如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时,我问:“课文中哪些地方描写了儿童多?”一生回答:“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讲了儿童多。”我请他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并说说这一自然段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儿童多。但这位学生读得结结巴巴,我没有仓促结束与他的对话,而是热情评价了他的表现:

“同学们,这位同学很积极,敢于表现自己,由体会课文第一自然段写儿童多,到读熟这一自然段,再到进一步感悟课文,并努力找表现儿童多的词语,虽然他找不到更多的,但这期间他经历了辛苦的劳动,这难道不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吗?这,应值得我们报以微笑,为他叫好!”

我真诚的态度,热情的话语,不仅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消除了那位学生的羞愧与自卑,使他露出了笑容,流露出自信,而且还一下子增强了其他同学的自信心。课堂上,同学们(包括那个孩子)发言更加积极,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他们尽情地表现着个性,飞扬着灵性。

二、“忙趁东风放纸鸢”――过渡语延续学习热情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这样说过:“课堂因为不遵循既定路线而有了激情。”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碰到在某一个环节,学生的表现出乎我们意料的情况,这种情况如果处理不好,常常会影响学生下一个环节的学习热情。此时,顺“风”而导的过渡语便显示了它的过人魅力。

例如,教学《夹竹桃》这篇课文,我引导学生从花期长、不张扬、不畏气候季节变化一年三季迎风吐艳等方面,感悟了夹竹桃的韧性,冲击视听的课件演示,声情并茂的激情朗读,使学生情绪空前热烈。教学即将进入下一个环节――体悟夹竹桃在月光下朦胧瑰丽的美,我顺“风”而导,这样进行过渡:

“同学们,这就是夹竹桃的韧性,这就是夹竹桃的这种毫不张扬、不畏季节环境变化、一年三季无日不迎风吐艳的韧性,这就是夹竹桃给我们带来的精神享受!(停顿一下,语调变得舒缓起来)然而,夹竹桃带给我们的精神享受还不止于此,美丽的夜晚来了,同学们又能领略到一种怎样奇妙的感觉呢?请听老师随着优美的音乐读课文……”

这一过渡语,先是承接上一环节,帮助学生将热烈的情感酣畅淋漓地宣泄殆尽,然后,再通过语调的变化,巧妙地将学生的情绪转变了过来,学生的心境由“热烈”转为“宁静”,而探究、感悟文本的热情,却像平静的湖面下不息的涌流一样,继续前行。

三、“时有幽花一树明”――总结语提升感悟境界

课末总结语,应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从而提升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境界。一般情况下,教师都是在课前设计好总结语,到课末直接使用。但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课堂经常会出现意外的通道或别样美丽的风景”,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顺势改变总结语,以使其更自然地发挥作用。

例如教学《灰椋鸟》这篇课文,在一起欣赏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这首凄美动听的歌曲之后,我进行了总结:

“同学们,在徐秀娟烈士面前,一切大自然的生物都闪耀着生命的光泽,跃动着生命的灵性。她是多么地热爱这充满生命的大自然,正如她的日记中所说,她甘愿变成一棵小草,她要为大自然增添一片绿的生机……回首课文,那字里行间所流露的对灰椋鸟的喜爱;回味歌曲,那年轻生命的飘逝,不正是她对于大自然这一片真挚情感的表白吗?面对这美丽而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大学生语文总结范文5

关键词: 21世纪前十年 《大学语文》课程 教学方法 研究成果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研究者们对《大学语文》从定位、教学方法、教材编写、考试评价等多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关注最多的是《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本文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法的十年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反思其中的得失。

一、多种视角关注下的教学方法

近十年来,研究者们总结分析了众多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有的是在深入研究新的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教学方法,有的探讨了和信息化时代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方法,有的则在调查研究的前提下总结出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有的是大学语文教师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摸索出实用可行的教学方法。这其中还包括一些研究者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回归与认可。

(一)新理论角度下的新方法

十年来,一些研究者致力于对新的教育理论的引入和理解,并自觉运用于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使大学语文教学呈现出一种新的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创新思维。如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一文中,研究者主张大学语文应体现出创新思维,既表现老师的教法中运用新的理念,又包括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逆向思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代表性的文章还有《大学语文教学与创新思维培养》《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创新能力——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大学语文创新教育探微》。

2.体验派理念的提出。有些研究者敏锐地捕捉到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与体验”的教学新理念,并提出了体验式教学。如陈建华、陶贞安在《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理念》一文中指出:体验式阅读教学就是以学生的主体体验为主,以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教师的引导为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关于人生、世界的各种意义,建构完满的个体精神世界;体验式阅读教学本质上是对生命的一种关怀;体验式阅读教学应该确立的重要理念是生命化、人本化、民主化、整体化、熏陶化。此类文章还有《新课程理念下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让体验走进大学语文课程》等。

3.大语文理念。于卉芹、曹雪立在《大学语文课程设计中的“大语文”理念》中指出:大学语文不应再是“方法论”,而应是“世界观”;语文课上应该让学生通过名著的阅读,充分了解历史、哲学、自然和社会,使学生获得关于历史、哲学、自然和社会的各种知识、信息和经验。文学通过对社会生活的集中概括和典型化,为我们描绘出人类社会各个时期的生活图画,使我们不但了解现在,了解过去,还能展望未来。此类文章还有《大语文教育观与开放式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等。

其他还有博雅教育理念,此类研究者主张大学语文应该是一种博雅教育,如在《基于博雅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一文中,作者提出了博雅教育的具体方法:将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同时完善教材建设;拓展和延伸教学领域,对网络博客的运用。合作学习理论,如在《合作学习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中杨建成提出合作学习的理论体系、基本模式和教师角色。

(二)新时代带来的新方法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网络化时代。网络的大众化,多媒体的普及化,势必对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带来极大的影响。很多研究者探讨了信息化、网络化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有些研究者深入分析了运用新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中出现的问题。如:杨春艳在《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利弊思考》一文中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好处是创设教学情境,增加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容量;弊端是喧宾夺主,剥夺想象力,难以因材施教。栗亮在《〈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最优化设计探讨》一文中提出多媒体使用的适度、适时、适体原则。有的研究者指出了网络文化对大学语文课堂的冲击,并给出了自己的解决策略,如《对网络语境下语文审美特性的缺失及对策的研究》、《浅析网络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语文教学策略》两篇文章。

刘雪梅在《大众文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大学语文教育探索与实践》中设计了大学语文课互动式教学方法。多媒体、网络的普及,使老师和学生能够真正地互动,因而催生了互动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包括情景导入、自主探索、协作学习、评测反馈、总结提升等五个步骤。

(三)基于调查研究基础上的新方法

大学语文的研究者大部分是一线工作的老师,因此很多研究者的教学方法是在自己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或经过调查研究后总结出来的。如研究性教学法,在《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初探》一文中,白葵阳总结出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重问题、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合作。再如《滇西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作者通过调查学生,总结出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是以专题讲座形式授课,课堂上希望注重探讨,加强互动,激发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伍桂榕在《试论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类型》一文中对不同研究性学习类型进行研究,包括:(1)专题式小组合作形式的研究性学习;(2)社会调查式研究性学习;(3)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4)角色扮演类型的研究性学习。

大学生语文总结范文6

关键词: 英语刊报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1.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英语刊报的实际意义

1.1有利于扩充学生的词汇量

英语刊报中有着较多的新兴词汇及我们在教材中不常见的单词的意义。英语刊报中的内容比较贴近实际,有很多生活化的词义,对于提高学生的词汇量有较大的帮助。例如我们已经很熟悉的单词“hot”,我们平常理解的意思就是热、烫。但是在很多英语刊报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句子:“he is a hot man.”如果按照平时的解释,就是他是热的,或者他是烫的。但是在美语中,hot一词的意思还有性感火辣的含义,正确的翻译是他是一个性感的男人。

1.2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英语刊报的刊载内容多为国外英语国家的新闻趣事,在中文刊物及新闻媒体中很难看到,因此在英语刊报中学习的内容是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的,从未获得课本教材以外的知识内容。

1.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涵养

英语刊报中刊载的文章多以外国文学的创作模式及文学方式创作,在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对外国文学及文学表达方式的理解与掌握能力,有利于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理解材料内涵,帮助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4有利于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

由于英语刊报中有很多英语文章及素材,同时也提供很多英语文学的表达方式,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高写作能力。例如句式: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for this phenomenon/why...;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Given the reasons/consideration I have just outlined/discussed/presented,I strongly recommend that...考虑到这些原因,我们决定、概括、总结出……这些经典的例句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

2.英语刊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做好课前阅读准备工作

课前预习对于学习文化知识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一样要受到重视。由于英语刊报中是作为辅助的形式来辅助英语阅读教学的,因此,我们提倡的课前阅读预习不必要求学生对所有的文章进行预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预习。在预习中,并不是让学生走马观花似的读一遍,而是要求学生要在预习中总结自己认为是难点、疑点的地方。同时也要对一些精彩、优美的语句进行摘抄,做好自己的读后感及自己的理解,以便在教学环节中应用。

2.2构建合理的小组阅读学习体制

这里我们提倡进行小组阅读的学习形式,是指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结组,也可以按照学生在课前预习中选择的内容进行分组,选择同一文章的学生分成一组,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疑点,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不能的可以请教老师。之后,总结大家在前期预习中遇到的重点语句及精美语句等,做好汇总工作,以便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应用。

2.3建立良好的课堂内容交流形式

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要做好课堂主导工作,根据学生的分组,让学生有序地进行发言。我们可以每个组推荐一名同学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自己小组预习的文章,将自己小组内总结的重点短语及精美语句讲解给同学们,对于自己发现的难点困难,也要分享给同学们,之后,老师再做较精炼的总结。这样以此类推,每一小组都要对自己预习的内容给出自己的讲解,同学们将自己发现的问题学习的知识说出来,以这样的方式无疑是对知识的一种固化过程,对学生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及对阅读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2.4做好最终评价工作

评价是英语阅读训练中较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激励学生进行刊报预习的一个重要方法,老师最后的评价就是一个最明确的指向。对于阅读课前预习成果较好的同学,老师要在全班中对其进行表扬,对于那些敷衍了事的同学要严格批评,并做出相应的惩罚。

3.结语

英语阅读能力对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加以重视。英语刊报作为一类英语性教材,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