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朗读训练范例6篇

小学朗读训练

小学朗读训练范文1

阅读活动是从朗读开始的,运用朗读,能帮助朗读者以声解义,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并对提高读者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其语文能力,如何加强朗读训练,切实有效地优化阅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需要在理论上和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究与创新。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分层训练,循序提高

朗读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练习,让学生在读中感知、领悟、体验、提高。可以把朗读训练分为“默读、阅读、朗读、诵读”四个阶段,然后明确每个阶段要达到不同的目的,默读一感知、阅读一领悟、朗读一体验、诵读一提高、由浅入深、由点及面、逐步提高。

例如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时我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用“英雄垂暮”“重披象鞍”“凭吊战场”“庄严归去”,这几个小标题概括出文章的主要情节,使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领悟到阅读较长的文章时,可以用抓主要情节概括文章内容的学习方法。接着引导学生重点阅读课文第7、第14自然段,抓住“没想到噶羧见了象鞍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在上面久久地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和“它站在江畔的卵石上,久久地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清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抬头看,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一、欧一、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的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叫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哧哧跳出水面。”这些描写噶羧的动作、神态的关键词语,走进噶羧的内心世界,感受到噶羧对战友的深切怀念,及为自己活着,没有随同战友死去的自责,从而领悟到噶羧的忠诚、善良。并指导学生带着这感悟体验去朗读这些词句,最后在乐声中有感情的朗读。这样分层的朗读训练,学生能够入情入境地感受战象噶羧的高尚情怀。

二、理解朗读,融情入理

在朗读时,首先要领会作品主旨,确定朗读基调。如《月光曲》这篇文章,经过深入研读,我们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音乐家贝多芬为盲姑娘兄妹弹奏乐曲并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故事,着重表现了贝多芬对穷人的深切同情,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也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从该文基本内容和中心思想可以清楚地看出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感情态度,主要是同情和亲切,这就是该文的基调。根据这一基调可以整体考虑运用深情亲切的语气,轻柔朗读清脆的声音,缓慢的速读来朗读这篇文章,这些声音形式概括起来就是真挚亲切、轻柔舒缓,这就是朗读《月光曲》的基调。

其次要了解作品的布局结构,气氛朗读的感彩。如《凡卡》第一部分叙述了写信前的准备,凡卡偷偷地、小心翼翼地,继而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作者通过人物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刻化了这个九岁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幼小的心灵上重压着深沉的痛苦和巨大的悲哀,朗读时语调要低沉、缓慢。第二部分由写作开头对爷爷的称呼,唤起了他对乡下生活的回忆。回忆的部分朗读时基调要上升,要明快轻松,语调要亲切自然,要注意体会一个九岁孩子沉浸在过去甜美生活的回忆中的欢乐心情。

三、赏识评价,树立自信

小学朗读训练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重要性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朗读的训练是一个学生整体联动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是记性最好的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教师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还能熟悉语言的表达方式。学生在进行朗读训练时,可以强化他们大脑对字音和字形的一些记忆,通过不断反复的朗读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1]。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以及审美能力

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并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声音发音,而是要在整个朗读过程中添加个人对于文章理解的情感,可以通过朗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其自我判断理解的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快速成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进行逻辑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时候,应该要先自身理解文章的意义,然后将个人的感情融入到文章中带学生来进行朗读,培养他们对文章的理解,以及提高他们对美的理解和感受,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确保他们进行全面的发展。

二、朗读对学生的作用影响

(一)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在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时候,教师需要仔细的观察学生的朗读过程,要求其要读音准确,不能自行添加或减少文字,必须将句子读通顺。语言教材中选取的文章都是经过多重的考量选取,里面所涉及的文章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是各个时期代表性的文章,学生学习其具有重要的作用。教材文章中会涉及一些生僻字,小学生在朗读中多少会出现读音的错误,这就需要老师进行指出并正确的教导。语文阅读的朗读训练,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语言能力,通过朗读优秀文章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相关的语文素养,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朗读其实是一个重复持续的过程,学生只有在不断重复文章的过程中增加自己的语感,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培养一个良好的朗读学习习惯。尤其在语文教材中会涉及一些古诗词和现代诗词。古诗词不同于一般的白话文,需要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熟悉的掌握每一个词的正确读音和使用,从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通过对古诗词的朗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字功底。对现代诗词的朗读,可以通过不断的朗读加深对诗词的理解,了解作者的内心想法,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内涵,有助于学生进行写作。

(二)有助于有效提高审美教育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大多是一些描写自然的文章,例如《火烧云》《草原》等文章,这些文章都是利用一些优美的文字来描述大自然的美丽。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时候,就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文章阅读来感受语言的美感,感受文字所描述的一副美丽景象,通过朗读进入作者描述的画面当中,感受自然的美。长期以往的对小学生进行优美文章的朗读训练,从而可以加深他们对美的理解,了解到什么是美,具有正确的审美观。

小学朗读训练范文3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的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同时进行。加强小学语文的朗读训练,能够加强学生对于语文的语感,挖掘学生的智力,扩展学生的思维,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重要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朗读训练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朗读是一种很常用的训练形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体现出语文的学习能力,所以,如何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的学习主要是由词汇、语法和语音组成的,学生要想学好语文,就要把这三项基础的部分掌握好。朗读能够让学生的大脑形成信号刺激,比默读的效果要好很多,可以有效把书面语言印在大脑当中,从而把语文学习的过程变成语言习得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的时候,要求学生把读音都读准确,还要能够把句子都读懂。学生在掌握正确的读音的基础上,要反复朗读,直到能够流畅阅读。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朗读能够让大脑皮层留下眼和耳的双重刺激,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小学生在默读的时候不能集中注意力,但是大声朗读却能够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对课文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如果在默读之后辅助大声朗读,就可以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把书面上无法表达出来的感情充分表达出来。

此外,朗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朗读需要做到用词准确,句子连贯,表达清晰,这会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大声朗读,学生可以积累材料,掌握句法,学到造句的方法,提高作文写作的能力。读熟了,学生就可以用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顺理成章的把作文写出来。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要能够把识字与正音结合起来,规范字词的读音,培养正确阅读和正确表达的能力。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有很多描写自然风景的文章,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用声音把学生带入优美的自然景象当中,让学生认识文中的自然美。教师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融入到朗读当中,能够感染学生,引起共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祖国山河的热爱。

二、如何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朗读训练

1.发挥示范朗读的作用

教师富有感情的示范朗读,能够把书面语言转换成为口头语言,创设文章的氛围,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朗读水平。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根据教材的情况和学生的理解情况,给予一定的提示,还可以在念到生词的时候,重点突出,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强化学生的记忆。朗读教学要根据学生们的情况循序渐进地提高,教师在进行朗读指导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找到如何加强他们朗读能力的方法,要考虑学生表达能力的差别给予指导,还要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正确的评价,多给予学生鼓励的话语和目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增强教师的素质

在朗读训练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做到精心指导,所选择的训练要经典,训练不能探求多,而是把每个训练都做好;避免朗读太随意,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指导学生的时候都要考虑到朗读训练的正确方法以及读后如何进行合理的评价,在学生掌握了朗读的方法和技能之后,就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把握朗读基调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多数都有形象性和韵律性,教师在指导朗读训练的时候,要能够抓住这几个特点,寻找文章的情意点。每篇课文都会反映作者的某种情感,教师需要找准课文当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意点进行训练,比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录音,然后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来表达作者的感受,把握文章的基调。

4.把握文章的形象点和韵律点

教材中课文的语言大多是准确、鲜明、生动的,在进行朗读训练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抓住一些关键性语句,把握个别用词特别形象的地方进行训练,让学生既知晓文章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又能在朗读中传情达意。佳作中的许多语言具有动人的旋律,这种旋律由声调的高低强弱、音节的整齐匀称和语句的轻重缓急等因素构成,它给人们以抑扬多变、和谐悦耳的音韵之美。这种感受必须通过吟诵品味才能体味,学生一旦抓住了这些韵律点,可以由此及彼地读好全文。

小学朗读训练范文4

【关键词】小学英语;朗读;训练;措施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朗读训练的意义

强化语感,矫正错误发音。朗读作为学习语言类课程的关键环节,有助于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发音,强化语感能力。不同的发音有着不同的含义,尤其是在英Z教学中,不仅有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用以区别书面用语和日常用语,而且在英语中还存在很多读音相近的单词,如细胞“cell”和出售“sell”、直接的“straight”和海峡“strait”诸如此类读音相近,但意思却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单词,对于刚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而言,如果这些单词没有被教师及时的强调,一旦混淆,将会对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产生很大的困扰,不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另外,朗读训练是培养良好语感的前提,通过长时间大量的朗读训练,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理解英语的语法思维,从而在以后英语交流中,能够对英语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因此,朗读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朗读训练存在的弊端

缺乏正确的朗读指导。朗读并不是单纯的看着课文读单词发音就可以的,它需要经过专业的指导,语调的高低起伏、语气的抑扬顿挫、甚至连句与句之间的停顿都是有讲究的。一次成功的朗读,是在重视原作品的基础上,融入自身的情感体验,通过对朗读技巧的灵活运用再加工的成果。真正的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课文的理解能力,并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朗读训练在英语教学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之少,几乎得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更不用说会有专业的朗读训练指导了。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有关朗读训练的建议

1.强化听力练习,为朗读训练打好基础。学习语言类课程的四个关键步骤为听、说、读、写,由此可见,听和说是前提,读和写是巩固,只有将前面两个环节先攻克,才能学好接下来的两项内容,循序渐次的学习才会得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如果想做好朗读训练,强化听力练习的前提。在小学英语中,根据小学生对于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天性,教师在做听力练习时,最好尽可能多的选取一些故事类型的短文播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其中有学生没有学过的单词,或者出现超出当前范围不能理解的句子,教师可以在旁做出正确的解释。听完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从而达到理解并模仿的效果。通过反复多次的播放,使学生都能够基本听出每个单词的发音,并且能够跟着播音朗读出来。

2.采用多样化朗读策略,强化记忆。英语朗读有多种形式,主要分为范读、领读、齐读、默读以及速读。不同的学习阶段应该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例如,在初学课文的阶段,一般采用领读的方式,教师读一句,学生在下边跟着读一句,其主要目的是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读对读准,同时在领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语调及停顿的位置,并作出相应的强调,逐步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等学生差不多将整篇课文学完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齐读课文,跟不上节奏的学生也可以在齐读的过程中调整自己的发音以及停顿点,实现班级的共同进步;速读是一种快速朗读课文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对课文完全掌握,能够倒背如流的阶段。如此层层递进的训练下来,有利于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实行激励机制,获得积极情感体验。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反馈是课堂改进的重要指标,因此,建立反馈和激励机制,在朗读训练中是很有必要的。小学生正处于各方面都在发展的阶段,学习欲望比较强,更需要教师时不时的鼓励,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尽量不要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以免打消他们的学习兴趣,甚至对英语产生厌烦心理。例如,在教低年级的小学英语时,教师可以采用小学阶段最受欢迎的“小红花”奖励机制,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通过班级内部选举,选出朗读最好的学生,并给他颁发代表荣誉的“小红花”,对于得奖的学生是一种肯定,对于其他学生也是一种激励,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在教高年级的小学英语时,教师可以根据每周的朗读情况选出朗读最好的学生最为领读,每天带领学生进行晨读,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朗读水平的提高。

小学朗读训练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训练 农村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1-0116-01

小学语文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掌握书面语言的正确发音,增强语感和语文阅读能力,提高小学生语文教学效率。小学语文朗读训练对小学语文教学作用重大,语文教师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来优化小学语文朗读训练。

一 教师转变观念,重视朗读训练的作用

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大多是因为学校或者语文教师观念的问题而产生的。课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朗读,才能有所感悟,才能入情入境,逐步产生与作者共鸣的情感。因此,要在小学语文朗读训练方面转变教师的观念。首先,要让小学语文教师认识到朗读教学对学生和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其次,还要让老师明白朗读训练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重要性。小学语文老师要产生积极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意识,提升老师对语文朗读训练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快乐。

二 给学生勇气,让学生大声念出来

一些小学生大多因为心理原因而对语文朗读心生怯意,不敢朗读,还有些学生对语文朗读教学产生抵触情绪。这些不良心理因素极大地降低了语文朗读训练的效果。教师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大声朗读课文,必须先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首先,从心理上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鼓励学生朗读,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优点,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其次,从情感方面,教师关心学生的心理状况,经常与学生谈心,开导学生,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和谐师生关系,克服农村小学生在陌生人面前的“害羞”情绪,大声读出来。

三 创造朗读机会,让学生随时念出来

朗读训练安排的时间不合理导致朗读效果欠佳,原因是:(1)小学语文老师对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的研究不够彻底,在语文朗读教学中重视教师的“讲”,所用时间多过让学生的“读”,朗读时间随意性大,朗读安排没有规律和计划。(2)学校的其他教学安排挤占了语文朗读训练的时间。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先让教师对语文朗读训练重视起来,然后根据语文朗读教学要求,为学生安排朗读训练时间和足够的朗读训练内容。此外,学校还要加大语文朗读训练的监督力度,确保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时间不会被其他课程挤占。

四 教师做好示范,让学生的朗读更标准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农村小学受方言、乡音影响,缺乏标准的朗读示范。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尽可能地泛读课文,并在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时及时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和朗读节奏。教师以身作则,在教学前,努力克服自身的语文朗读缺陷,将个人朗读能力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的朗读标准。再为学生做朗读示范,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清晰且感情饱满地朗读课文,真正起到示范的作用。

五 加强监督,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

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学生还处于年龄较小的童年时期,自控能力弱和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小学生面临长期的、重复的朗读训练,难免会有偷懒和懈怠的行为。教师应加大监督力度,以师者的严厉督促学生,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教师还可将监督的权力下放,在学生中安排朗读训练小组长,在参与朗读训练时相互监督。

六 创造教学环境,改善朗读训练教学条件

提高小学语文朗读训练效果需要教师和学校精诚合作为小学生们营造一个和谐、美好、有利于学习的教学环境。第一,应该尽力改善农村小学的校舍、教室环境,加强农村小学的基本设施建设。第二,为农村小学创造良好的朗读示范条件。第三,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校每天都能有琅琅的读书声响起。第四,举办朗读比赛,创造让学生在学校的环境中朗读展示的机会,更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第五,为农村小学生提供更多的文学读物,让学生广泛朗读是阅读的基础,而丰富的阅读活动对提升学生朗读训练效果大有帮助。

总之,农村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每一项策略都是针对农村小学语文朗读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而制订的。这些策略有助于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朗读训练效果,让农村小学生的语文朗读更为标准、清亮、自然并且感情丰富。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朗读水平,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小学朗读训练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训练;指导;意义;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239-0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语言优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语言的内化主要靠朗读,朗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劳于读书,易于作文”的真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已成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效果还是不尽人意:有时课堂上看似热闹的朗读却收效甚微,学生读得盲目,读得无味,读得“有口无心”。主要体现在:朗读训练没有找准“着眼点”、朗读情感未激发、缺乏必要的朗读技巧指导等问题。本文笔者就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训练与指导谈谈可行的方法:

一、朗读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学生的各种形式朗读中,就会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2、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二、朗读教学指导方法

1、重视教师范读。哲学家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的心中最完美的偶像”。青少年模仿力强,教师更是学生乐于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成功地范读是激发学生朗读欲望的催化剂。因此,为切实加强示范朗读,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朗读水平;还要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探究示范朗读的方法。有些教材有些地方可以以读代讲,有些地方则要讲明文意指明读法。范读的水平必须达到使学生和教师一起对朗读内容产生共鸣,使师生情不自禁共同进入角色。

2、指导正确流利地读。正确流利地读要求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集中注意力,防止有口无心。流利地读主要是不断读,不读破句,要做到流利地读,关键在于扩大视读广度,不仅看一个词读一个词,而且能够嘴里读这个词,眼睛就看下一个词,迅速把几个词联系起来,做到停顿正确。这只能通过多朗读、多练习,才能达到。读正确、流利,要做到严字当头,就连标点符号也不要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

3、指导有感情地读。语言文字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朗读教学的三个要求:即正确、流利、有感情。对小学生来说,正确、流利地朗读是基本要求,但要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就并非易事。因此,以趣激情,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在教学古诗《鹅》时,教师可出示大白鹅的动画片。学生边看图片边听老师描述:“在碧绿的湖水中,有一只漂亮的大白鹅。你看,大白鹅昂着头从远处慢慢地游来了,红色的脚掌轻轻地拨着绿波,边游边唱着欢快的歌……”看着听着,同学们会为画景诗情所感染,情绪会被调动起来。这样,学生在读诗与赏景的多元学习活动中,不仅读得正确流利,还能读出古诗的韵味,读出诗人喜爱鹅、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4、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5、进行角色朗读。小学是年龄小,注意力持续的时间较短,根据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要避免单调枯燥的朗读技术性指导。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朗读中。如请学生给画面配音;在学生朗读时,播放相应的背景音乐;还可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等等。如教学《小马过河》这课时,就可出示生动的图画,让学生试着为图画配音。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个个跃跃欲试,就连不爱读书的学生也都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由于本课对话较多,富有浓重的感情色彩,在学生配完音的基础上,若进一步指导学生分解色朗读,他们就可以体会到朗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