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岗位安全责任制范例6篇

财务岗位安全责任制

财务岗位安全责任制范文1

关键词:发电企业 资金安全管理 岗位轮换 安全意识

发电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电企业肩负着电力生产和营销的重任,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其资产规模大,资金流量大。资金管理贯穿于发电企业整个基建生产经营的始终,必须严加管控才能有效提高效益,杜绝风险防止舞弊。防范资金使用风险,实现企业“效益优先”的目标,是发电企业各级领导和全体财务人员共同努力的方向。

一、发电企业资金安全管理的现状

(一)部分企业各级领导不够重视资金管理工作

一些发电企业总经理(厂长)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安全生产上,忽视了资金安全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生产上出事才是大事,而资金管理是财务的事情,没有必要一把手亲自过问。一些财务负责人也不重视这项工作,没有足够认识“加强资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反而认为是上层太过于敏感,把事情想得太过于严重。这样,企业财务内控弱化、管理不善,导致财务人员缺乏资金安全意识,资金安全隐患处处可见。

(二)少数企业未建立健全有效的资金安全管理制度

尽管集团公司近年针对防范资金风险连续下发了几次“关于加强资金安全管理”的通知,也召开了相关的视频电视电话会议,但少数企业并没有参照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规定要求出台符合本企业实际的《资金安全管理办法》,而是将原文改头换面,东拼西凑,应付上级检查,管理办法的可操作性不强。还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和管理办法,但并没有遵照执行。制度仅仅“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指派专人负责监督执行,使得资金安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企业日常资金管理工作毫无起色。

(三)一些企业财务岗位相对固定,存在职务犯罪隐患

一些发电企业财务人员一旦定岗后,便很少轮岗交流。长此以往,对于涉及资金方面的敏感岗位财务人员容易产生麻痹思想,资金安全警惕性下降,习惯性违规操作习以为常。比如:网银付款时,出纳粗心大意输错金额,稽核会计也不认真审核便点击“复核通过”,结果“真金白银”稀里糊涂出了账。又如:网银操作人将网银系统优盾和密码纸随手摆放,不按要求存入保险柜,或者保险柜长期不上锁等。这些坏习惯在他们看来却不以为然,总认为资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很低,存在侥幸心理。

由于长期不轮岗,一些政治素质低下,缺乏职业道德的财务人员会利用职务之便,内外勾结,以达到盗取企业资金的目的。比如:中电投贵溪发电有限公司原出纳采用非法手段,多次将该公司资金通过网上银行转入个人账户取走,金额高达7000余万元。

二、出现资金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

(一)领导不重视,工作没有指挥者

企业领导是资金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把资金安全管理和生产安全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来对待。领导干部不一定要精通财务,但必须懂财务。许多企业领导人员对财务知识知之甚少,更没意识到资金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更有少数财务负责人连资金安全学习都不带头参加,考试请人。这些领导人即便对兄弟发电企业的资金安全事故有所耳闻,也只是把其当作“个案”,未能引以为戒提高警惕。如果各级领导都抱有这种错误危险的想法,则该企业的资金管理必然处于放任失控状态,一旦真的出事,那将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二)制度不健全,资金安全工作无章可循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一项管理工作得以执行的有力保障。企业没有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资金安全管理制度或实施办法,则资金管理工作缺乏“照章办事”的科学依据。有些企业虽制定了相关制度,但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制定配套的监督、奖惩措施,执行力不够,管理制度难以落实到位。

(三)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资金安全意识整体不强

一些财务人员不重视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对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流于形式。由于平时接受资金安全管理方面的教育甚少,造成财务人员日常办理结算业务时,资金支付操作随意性很大,一些明显的违规现象屡见不鲜,见怪不怪。尤其是资金管理相关岗位人员,他们只满足于每天机械地应付手头上的工作,从不去思考每一项支付操作会不会带来任何资金安全隐患,有没有值得改进的地方,资金安全意识几乎为零。

(四)财务岗位轮换制执行不力

很多企业财务人员岗位交流固化,这种做法除了不利于财务人员全面掌握各项核算的技能外,还存在一个更可怕的安全隐患,那就是给了极少数有不法企图的财务人员盗取企业资金的可乘之机。他们因为长期从事与资金相关的岗位,对资金支付流程等十分熟悉,对银行工作人员也很了解,若萌生了邪念,很可能勾结会计、出纳和银行方面联手作案,盗取巨额资金逃之夭夭,酿成职务犯罪,给国家和集体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极坏的社会影响。

三、加强发电企业资金安全管理的措施

要严格执行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办法》、《银行账户管理办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相关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管理。

(一)明确各级领导资金管理责任

实行总经理(厂长)负责制,成立本企业资金管理专项组织机构,强调企业总经理(厂长)是企业资金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资金的安全与使用效益负第一领导责任;总会计师在资金管理上对总经理(厂长)负责,对资金管理负主要领导责任。明确财务负责人和资金管理相关岗位人员职责,分级负责,层层把关。

(二)细化严控各项资金安全管理内容

1、加强账账核对、账实核对

对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期末会计、出纳应及时通过网银系统进行对账。财务负责人在月末应当通过电话或其他有效形式向银行询问银行账户余额,核查银行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务必要求会计亲自去银行取回,或银行寄给会计签收,出纳必须回避。银行余额调节表必须由会计负责编制和审核,并逐级上报财务负责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调节表中的未达账项,必须逐一核实,逐笔清理。出纳人员必须每日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逐日结出余额,日清月结。发生收付款业务时,经办会计必须当日进行会计处理,并与库存现金和银行对账单核对一致。如出现不一致,必须立即查找原因。

2、加强网上银行管理

要求会计与出纳全面掌握网上银行功能,加强网上银行的优盾操作和管理。出纳持有的优盾必须与会计审核付款使用的优盾完全分离,分别保管。使用网上银行系统时,必须严格执行该系统操作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操作授权两分离”的原则,严禁一人包办业务操作与授权。要指定专人负责网上银行系统的操作,对优盾应视同财务印鉴使用和保管,实行“专人使用、专人保管、专人负责、操作授权分离”的原则。如优盾丢失,应与银行方面联系挂失止付,迅速查明原因,防范资金风险,追究当事人责任。

3、加强银行票据和财务印章的管理

在购买、领用各类银行支票、银行汇票、承兑汇票时,必须进行详细登记。会计人员必须每月定期对登记表进行核查。有价证券必须严格登记和妥善保管,并保证与会计账簿记录一致。可采取放入银行托管的形式,转移保管风险。对于库存现金和有价证券,财务负责人至少每月组织清点一次,并将检查结果逐级上报。

财务专用章和法人代表章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分别由两名财务人员分开保管和持有。在经营过程中要不怕麻烦,严格印章管理制度,如特殊情况必须将印鉴带出外地办事,也必须有两人分别持有和操作。

4、加强银行账户管理

企业除基本户以外,尽最大可能压降其他各账户银行存款余额,减少沉淀资金。要本着最大限度减少企业户头的原则,严禁多头开户,对银行账户进行全面细致的清理。对新开立账户和核销账户必须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三)慎重选用出纳,制定财务轮岗制,杜绝职务犯罪

财务部门选用出纳时,必须充分考察其道德平行、业务水平等。要选择坚持原则、政治素质好、廉洁奉公并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的人员担任。出纳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收入、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坚持财务定期轮岗制,特别是资金管理相关岗位,必须严格控制出纳岗位的连续任用期限,到期强制换岗,有效降低职务犯罪的可能性。

(四)加强财务培训,提高资金风险防范意识

财务部门必须加强财务人员的岗位责任和相关法律法规教育,特别是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办法》、《银行账户管理办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恪守职业道德,强化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定期组织多种形式的有关资金安全管理的专业知识学习,可以内部互学讨论,也可以邀请专家讲课,牢固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的会计职业道德荣辱观,抵御诱惑,防范风险。

总之,只有加强资金管理,强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坚持以“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强化发电企业资金安全管理,防止习惯性违规,做好资金风险预案,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在激烈的电力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梁敏杰,苏文卿,梁锦辉.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 [J] 会计之友2012(4)

财务岗位安全责任制范文2

一、明确公益性岗位人员的管理责任

按照“谁开发,谁用人,谁管理,谁补贴”的原则,市级开发的公益性岗位的责任主体为用人单位;区、县(市)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的责任主体为区、县(市)政府所属的用人单位,区、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负责本地区公益性岗位日常管理和资金拨付。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负责全市公益性岗位的统筹管理和资金监管。

各级公益性岗位用人单位应设专门工作机构或确定责任部门,设有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本单位公益性岗位人员日常管理,做到责任明确,管理到位。对用人单位因管理、考核、监督不到位,没有发挥公益性岗位人员作用,造成违规事件或群体上访事件等不良社会影响的,一经查实,追缴补贴资金,削减其公益性岗位指标,在全市范围内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提请纪检部门、审计部门追究用人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责任。

二、加强公益性岗位人员的管理

(一)严肃处理违规事件。对冒名顶替、不符合安置条件、违反《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管理暂行办法》及本通知规定情况的公益性岗位人员一经核实认定,坚决予以清退,并收回其公益性岗位指标。

(二)严肃处理违规当事人。对各级公益性岗位管理人员,参与弄虚作假,对违规情况知情不报等问题,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通报批评、警告、调离原岗位等处分。对从事基层管理的公益性岗位人员参与作假虚报的,情节严重的予以清退,并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三)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于每年第二季度对我市的公益性岗位进行联合专项检查;要求各区、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财政部门每半年组织一次公益性岗位专项检查。

(四)健全公益性岗位人员的规章制度。各用人单位应结合公益性岗位设置情况和工作岗位实际,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出勤考核制度、业务培训制度、工作奖惩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

三、签订或解除劳务协议的有关问题

(一)签订劳务协议。签订单位劳务协议的甲方必须为本市的机关事业单位(杜绝与企业签订协议),协议签订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市级开发岗位由市直有关单位与公益性岗位人员签订劳务协议;区级开发岗位由各区县所属用人单位与公益性岗位人员签订劳务协议。

(二)解除劳务协议。在岗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用人单位须解除劳务协议。

1.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因病或因特种作业已提前办理退休的人员(身份证与人事档案不符的,以人事档案记载为准)。

2.无法胜任工作任务,经单位调整2次工作任务后仍不能正常工作的人员。

3.不符合安置条件人员;不上岗却享受岗位补贴人员,不上岗却享受社保补贴人员。

4.连续旷工5天,累计旷工10天人员;连续15天请事假,全年累计请事假达30天以上人员;连续30天请病假,全年累计请病假达60天以人员(单位认定的因工负伤除外);因大病特病累计请病假达90天以上的人员。

四、资金补贴拨付的有关问题

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岗位补贴按当月实际出勤天数计算,其中扣缺勤金额换算公式为:当月实领岗位补贴金额÷21天×缺勤天数(单位认定的因工负伤除外)。

(一)市级管理资金拨付程序

1.岗位补贴拨付。用人单位应在次月5个工作日按在岗人数和补贴标准向市就业和人才服务局申报岗位补贴总额,市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审核汇总后,于5-7个工作日移送市财政局,市财政局复核后于5-7个工作日按岗位补贴总额划拨给委托银行,委托银行按时将岗位补贴记入个人账户。

2.社保补贴拨付。用人单位将实际缴纳的社保核定单向市人社部门申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汇总后,移送市财政局复核认定并按用途从就业资金专户直接划拨到各社保基金专户。

(二)区级管理资金拨付程序

区级开发公益性岗位所需补贴资金,采取区级财政先期垫付,市财政按季度补贴的办法。区、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对用人单位提供的材料进行核实。要在每季初5个工作日将上季度的资金补贴申请等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汇总后,于每季度初5-7个工作日移送市财政部门复核,市财政部门于5-7个工作日将补助资金拨付到区、县(市)财政资金专户。对不按规定时限上报或拖欠上报资金补贴申请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财政局概不负责。

(三)为防止个别区县再次出现拖欠岗位人员资金补贴的问题,自年第一季度起,要求各区、县(市)申请上季度财政补助资金时,需提供区级财政按人数拨付给用人单位岗位补贴资金的有效凭证原件和复印件。经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复印件留存。

(四)严格实行岗位补贴银行直发和社保补贴财政代扣代缴。限于年12月31日前,各区县和市直各用人单位将公益性岗位的岗位补贴全部实行银行直发,社会保险补贴全部实行财政代扣代缴办法。补贴资金由核算部门统一管理。

五、公益性岗位资金管理问题

(一)开发公益性岗位的用人单位要加强公益性岗位专项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各级财政部门要足额安排资金,确保资金补贴及时足额拨付,杜绝个别区县因当地资金经费紧张,长期欠付本地区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岗位补贴,违规享受市财政拨付的社保补贴,并承诺这部分人员不上岗的现象存在。一经查实,将收回公益性岗位指标。

财务岗位安全责任制范文3

就本市而言,长期以来公共图书馆没有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岗位责任制,造成岗位设置不明,人员配置不合理,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和工作量模糊。这一状况使馆内工作呈现以下局面:对于全市图书文献的保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保护的投入资金不足,古籍等重要图书文献修复人才缺乏、重要图书的保护工作不到位、甚至在工作过程中的人为损坏。鉴于此,图书馆的岗位责任制应及时进行改革。只有进行彻底完善的改革,坚持科学设岗、宏观调控的原则;坚持优化结构、精干高效的原则;坚持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坚持平稳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

一、图书馆改革的总体方向

成立馆务会。馆务会是图书馆事务最高决策机构,馆务会成员由馆长、副馆长和党支部书记组成,办公室主任列席会议,负责会议记录和撰写会议纪要,并承担上传下达、监督馆务会决议执行的职责。

竞争上岗。改革方案实施后,所有岗位面向全馆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实行竞争上岗。对竞争同一个岗位的人员进行公开答辩,群众投票,评比和择优聘任。

各类岗位任职基本条件

一是管理岗位聘用的条件。能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图书馆馆员以上职称。

二是专业技术岗位聘用的条件。能在所竞聘的岗位上胜任工作;服从领导,听从安排,积极承担图书馆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近三年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等次。

三是其他各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1.遵守宪法和法律;2.具有良好的品行;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各岗位设置及职责改革具体方案

由于馆长是由组织部门统一任命的,所以本次改革方案将对副馆长岗位进行重新聘任,副馆长岗位职责及任职条件如下:

(一)副馆长岗位设置及职责

(1)协助馆长履行各项职责,并对分工主管的工作全权负责;(2)馆长不在岗时,全面履行馆长职责;(3)负责组织实施日常业务工作,协调解决各部室业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4)主持馆务领导小组办公会,部室主任联席会,全馆职工大会,计划、组织实施、检查和总结全馆业务和行政工作,并负责向职工大会报告工作;(5)负责签署各项财务报表、业务合同等与财务相关的审批手续;(6)组织落实图书馆资源建设规划,书刊及电子资源经费预算,业务设备购置意见等,提供馆领导集体审定;(7)组织制订图书馆业务建设规划,制订和修订业务工作条例、工作规范、岗位职责、工作定额,并组织贯彻落实,进行考核;(8)组织规划图书馆布局、优化阅览环境,更新家具,给师生和工作人员营造良好的读书、工作环境和氛围;(9)按照需要考察调研和更新专业设备、网络设备和软件,使图书馆跟上时展;(10)制订计划,并组织实施全馆干部职工业务培训、进修,学历教育以及实习馆员的培训工作;(11)组织馆员开展图书馆学、情报学、图书馆现代化技术应用的科研工作、馆内外学术交流,提高图书馆整体科学研究水平;

根据各部门的工作性质、内容以及业务范围,并参考其他同样规模图书馆的岗位设置情况,制定我馆各部门岗位设置及职责。

(二)办公室主任岗位职责

(1)主持本部门各项业务与行政工作,在职权范围内决定和处

理有关问题;(2)负责制订本部门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细则,规范业务流程,协助馆领导作好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3)负责全馆的安全工作,定期组织安全小组对全馆的安全进行检查;(4)负责图书馆各项统计报表工作;(5)负责图书馆有关会议组织准备工作,包括会议通知、会议文件的起草、会议地点的准备、会议记录、会议费用的预决算以及会议的宣传报道等;(6)馆内财务工作的监督管理(行政办公经费等的预决算的核查报表);(7)兼任图书馆财务会计;管理全馆经费,监督各项经费的收支情况,按学校及图书馆要求做出财务报表,及时向馆务会通报财务状况;(8)文书工作:负责起草图书馆给学校主管领导、上级机关或学校职能部门的报告、以图书馆名义的有关读者的各种通知、布告与通告;组织起草图书馆工作规划、年度计划、工作总结和年度报告;做好有关图书馆的宣传报道工作;规章制度建立与管理;负责图书馆的收发文工作,文件的立卷与归档管理;来函收登及回复,礼仪信函的发送;(9)接待来访工作;负责接待、组织、安排来馆实习生进行毕业实践,与实习生所在学校和本馆各部门沟通联系、协商协调处理好实习生的一切生活和工作事务;(10)负责图书馆公章、介绍信的使用与管理工作;(11)全面负责图书馆读者证卡管理工作;(12)负责印制馆内的各类文件及规章制度汇编;(13)负责突发事件的协调处理工作。

(三)行政秘书兼财务出纳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全馆的宣传工作,审编、图书馆信息,做好图书

馆最新动态和馆讯的出版工作;(2)掌握全馆各项统计数据,按上级或有关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上报;(3)妥善保管并严格按规定使用图书馆、馆长、办公室印章,经领导同意出具图书馆的介绍信和证明材料;(4)负责公文、材料的收发、登记、保管及归档工作;(5)负责安排馆内重要文件的打印工作;(6)负责记录和整理本馆大事记,按省学会要求撰写图书馆年鉴。

(四)流通阅览部主任岗位职责

流通阅览部是图书馆重要的业务部门,负责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和电子资源的流通借还和在馆阅览,并为读者提供导读和咨询服务。流通阅览部下辖总出纳台、图书阅览室、期刊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文艺书阅览室、样本书阅览室以及电子阅览室,服务面积大、人员多。流通阅览部属于图书馆对外的读者服务部门。

(五)古籍管理部主任岗位职责

财务岗位安全责任制范文4

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主要通过会计工作和利用会计信息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活动所进行的指导、调节、约束和促进等活动,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率。

 

一、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现状

 

1.内控意识淡薄,基础管理薄弱。内部控制理念的缺乏,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管理薄弱。在具体操作中,印鉴票据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及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等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领导“一支笔”审批情况还比较普遍,重大事项没有实行集体审批决策;工作人员调离岗位也不及时办理清点、交接手续等。

 

2.岗位设置不够合理。事业单位财务部门每一个岗位人员在内部会计控制中都履行相应的控制职责,牵制着他人的财务管理与核算工作。现实是部分单位未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要求设置足够的工作岗位,或者虽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置了相应岗位但不严格按岗位安排人员,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混岗等现象十分突出。

 

3.制度不健全,无章可循,违章难究现象严重。有效的管理控制需要坚实的基础,有的单位没有单独制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管理的随意性较大。有的单位虽有内部财务方面的管理制度,但很不完整,且流于形式。缺乏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度。一是记账人员、保管人员、业务决策人及经办人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存在出纳兼保管等现象;二是重大事项决策和执行,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存在“重大”无标准,“决策”无民主的现象;三是财产清查没有形成制度,清查期限、清查程序不明确;四是内部审计没有形成制度化,该设内审机构的不设,该配备专职或兼职内审人员的不配置;五是忽视风险控制,造成巨大隐患甚至损失。

 

4.监督执行力度不够。有些事业单位没有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事业单位的外部监督机构包括国家财政、审计等部门,这些部门在执行监督职责时以事业单位资金使用及其效益为重点,很少涉及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立及执行,不针对事业单位具体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

 

5.未建立配套的追究问责制。当内部会计制度的缺失、失效而造成经济损失时,多数只限于追究直接和主要责任人的责任,对相关人员影响不大,没有明确的追究问责制、无章可依。故此,人们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认识达不到一个高度、没有休戚相关的意识、没有急迫感。

 

二、做好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对策

 

1.加强财务会计人员控制责任意识。事业单位的财务主管部门,要把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管理作为一项中心工作,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将会计内部控制落到实处。落实会计内部控制,要注重财务人员责任意识的灌输与培训,更重要的是单位负责人控制思想意识的引导。要从上到下、从点到面增强单位全员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风险防范意识,充分认识其“防火墙”的风险防范作用。通过全方位,大规模的宣传引导培训,营造出一种诚实守信、各司其责、相互监督、有条不紊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氛围。

 

2.合理设置岗位、明确财务会计活动的职责分工。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很重要的一个前提是职责分工,正确的职责分工需要根据各单位履行政府职能或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经济业务活动的领域和范围,制定适合单位自身的财务会计工作岗位,界定各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及权限,加强对关键和重要岗位工作人员的控制指导,对不相容岗位必须严格执行人员分离,严禁混岗。通过以上工作形成单位严密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与规范,各岗位相互监督、制约,真正起到内部控制对经济业务活动的制衡作用。

 

3.健全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内控制度形成过程,制度设计和贯彻实施等方面进行诸多创新,在制度起草坚持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在制度设计坚持推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确保制度的有用性;在制度实施坚持建立科学监管机制,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全面清理整顿单位原有的各项管理制度、办法,依照《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有关要求,制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一是分工控制。对于不相容职务,必须进行分离负责,不能由一个人同时包办兼任。二是业务记录控制。在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记录时,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落实凭证制作、传递、保管等每一环节的控制要点,以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及时和正确。三是财产安全控制,确保单位财产物资安全完整。四是预算控制。规范单位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的编制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

 

4.加强监督检查。多数事业单位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设立内审机构,则应更加注重财政与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并完善相关的外部监督机制。各级外部相关部门如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等要充分发挥对事业单位的监督检查职能,督促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单位履行政府职责或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经济业务活动全部或部分进行审计检查,分析审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帮助事业单位改进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外部相关部门也可委托社会中介机构代为其履行对事业单位的审计监督职能。

 

5.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考评体系,强化责任追究。对一些单位领导随意任用会计人员或因个人意志导致内控失效的要予以追究责任。只有客观公正地给予考核评价、奖励或惩罚,才能激励和促进推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有关部门及员工尽心尽责地做好内部会计控制工作。

 

总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执行是一项任务艰巨而重大的长期工作,是涉及事业单位所有经济业务活动和所有工作人员的动态完善与监督控制过程。事业单位特殊的性质决定其内部控制特点与重点不同于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显得问题重重,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在当前新形式下,事业单位要不断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 保证单位会计工作有序进行, 为单位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提供社会公益服务而进行的经济业务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财务岗位安全责任制范文5

关键词:军队财务;依法理财;财务安全

财务安全作为后勤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部队安全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对部队的影响不断加深,各级财务部门必须适应多种理财环境,进一步端正科学理财思想,强化依法管理,构建财务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全力打造安全财务。

一、强化教育防范机制,筑牢以廉政守纪为根本的思想防线

一是在教育对象上要突出重点。要坚持把分管财务工作的领导、财务部门负责人、关键岗位人员作为重点。各级分管财务工作的领导,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廉政观,强化按法规、按标准制度办事的观念,才能防止问题发生,减少财经资源的损失和浪费。财务负责人肩负着理财当家的重任,只有做勤政廉政的表率,才能抓好本单位财务部门的廉政建设。在一些关键岗位,如负责出纳、审核等工作人员,易受物质利益和不良风气影响诱惑,需要经常性的教育引导,坚定正确理想信念,防止失管失控问题发生。

二是在教育内容上要做到实在管用。要积极适应财经法规、财经变革和人员现实思想要求,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廉政教育与财经纪律要求统一起来,把财经纪律十不准、财经违法行为处理规定纳入到廉政教育内容中,营造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要把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军队财务管理改革和经费管理保障要求纳入到廉政教育内容中,使廉政教育更加符合部队财经工作需要。针对人员思想实际,及时调整财务廉政教育内容,讲清利害关系,把握长远发展,不讲空洞的大道理,不唱漂浮的高调,确保廉政教育更加实在管用。

三是在教育形式上要发挥各自优势。要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坚持把廉政教育作为团队学习的重要内容,采取个人自学、集体学习、检查考评等形式,健全学习教育机制。要充分发挥警示教育的优势,采取观看反面典型案例教育光盘,请先进典型专题授课,组织到驻地检察院、法院、监狱现场参观等形式,使大家“听有所警、学有所悟”,从中汲取沉痛教训。要充分发挥集中培训优势,利用年度工作会议、业务培训、座谈研讨等时机,开展专题教育和研讨交流,努力营造人人重视廉政教育、人人遵守廉政法规的良好氛围。

四是在教育时机上要抓住工作关键。抓住财经制度标准更新调整、重大军事行动保障、人员调整和岗位轮换关键时机,开展针对性廉政教育,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财经制度出台时,往往关系到官兵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巨额资金的流动,需要在这个时机加强管理教育,堵塞财务管理漏洞。重大军事行动保障时,工作任务重,时限要求严,在制度落实上容易缺乏监督检查,必须适时抽查督导,在保障任务顺利完成的同时,确保经费使用科学有效。人员调整和岗位轮换时,容易造成立场不坚定的人员违规操作,必须严密交接手续,确保财务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二、健全责任约束机制,规范以党委理财为核心的财经秩序

一要严格财经决策程序。要充分发扬经济民主,特别是对于重大经费开支项目,应按照调研论证、申请立项、明确目标、制订方案、实施决策的步骤进行,把财务决策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要加强项目评估论证,对未经事业部门论证和财务部门评估的重大投资项目,党委一律不予审议,切实避免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要坚持质量效益的原则,广泛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比较与分析相结合,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判断。要注意坚持定期分析情况,及时收集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反馈信息,适时调整决策部署,做到决策有据有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以规范的决策程序,确保经费使用高效。

二要严格党委理财制度。要充分发挥党委理财的核心作用,把财经工作纳入到党委重要工作议程,坚持重大财经事项集体审议,明确经费审批权限、开支范围和经费标准,财务部门要认真执行这些制度规定,认真履行集体议财管财职能,按照党委成员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要严格落实财务集中统管,把住经费支出总阀门。要加强预算管控力度,定期向本级党委、领导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对无预算、超预算、超标准的经费支出项目,坚决不予审议和经费保障,确保经费使用管理规范有序。(下转第58页)(上接第56页)

三是严格目标责任管理。按照“任期有目标、管理有责任、年度有考评、离任有评价”的原则,逐级制定经费管理目标,明确经费达标使用效能,明确达标计划措施,用管理责任约束管理者,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管理体系。坚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经费使用效益观,严格考查经费保障效益,家底结余数和经费投入投向、投量是否合理,平超、降超目标是否实现,不能以简单的收、支、余,来界定考评效果,更要看实际完成事业任务多少,任务完成效果,建立健全与责任制相配套的奖惩制度,确保经费管理目标管理责任有效落实。

三、健全监督检查机制,构建以财务安全为目标的防控体系

一是要构建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规范内部控制管理,就是要坚持管事与管钱分开、计划拟制与执行分开、业务承办与审核分开,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做到资金收付必须由两人以上经手,银行预留印鉴必须由两人以上分管,各类票据的请领、发放、缴验要与使用和保管严格分离。要严格落实会计、出纳业务分管制度,凡是不符合要求的,必须及时在岗位设置和工作分工上做出调整。财务部门的负责人要切实负起内部稽核的职责,坚持定期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以及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进行检查核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建立定期核对报告制度,以便单位领导和上级财务部门及时掌握情况,确保内部控制管理严密规范。

财务岗位安全责任制范文6

论文摘要:国家财政资金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重要的保证和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财政资金的规模越来越大,资金的安全形式不容乐观,如何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成为预算会计人员的重要责任。就现阶段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阐述。

论文关键词:财政资金安全;存在的问题;主要对策

1 现阶段财政资金安全性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1 财政资金安全意识淡薄

思想意识上的漠视,会导致行为上的疏忽,而领导同志思想意识上的漠视,则会导致管理上的疏忽,财政资金安全意识淡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这些案件的发生,说明在有些财政部门内部管理已管理分散,安全隐患较大。

1.2 内控管理制度未得到有效的执行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也是约束行为、防范风险的重要屏障。制度缺失或执行不力,是一些地方在财政资金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另一重大问题。包括财政的内部控制制度,财政与银行之间对账制度、相互制约机制和纠错机制都不健全,漏洞较大;岗位培训制度、岗位轮换制度和岗位素质教育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也都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此外,由于人员配备不足,财政国库机构和乡镇财政所在内部管理上存在一人多岗、岗位交叉的现象,一些关键环节和重要权限集中在个别人员手中,少数单位未对支付印鉴实行分人分印管理,定期对账制度流于形式,或者根本就不对账,密码不密,形同虚设,财政资金运行的各项内控机制无法完整落实,给财政资金安全留下很大隐患。

1.3 财政专户管理不规范

财政专户过多、重复设置、管理分散,安全隐患较大。专户资金仍然采用传统的实拨方式,管理链过短,少数地方至今还没有落实财政专户归口国库部门统一管理的要求,更是增加了资金运行风险。湖北潜江市财政局和张金镇财政所,之所以选择财政专户资金和财政代管的单位资金作案,正是利用了财政资金管理制度上的漏洞。

1.4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不彻底

对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财政部以及省级政府一直都有明确要求,要求市级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所有单位全部退出会计集中核算,不得再将资金实拨到会计核算中心沉淀。但至今还有一些仍然没有退出会计核算中心。说明我们在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时,还存在认识不到位、紧迫感不足、有畏难思想等问题,没有认真地落实中省有关要求。由于会计集中核算转轨不彻底,与国库集中支付双轨运行,削弱了预算单位作为预算执行主体、财务管理主体和会计核算主体的地位,致使预算单位内部没有形成会计与出纳的牵制机制。

1.5 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尚不甚健全

不可否认,我国财政监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原有的财政监督方式、方法已不能适应当前加强财政管理工作的需要,主要存在: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相互脱节;尚未理顺不同财政监督主体之间的关系;使用的财政监督方式和手段比较落后;财政监督队伍建设跟不上实际的需要;没有营造良好的财政监督执法环境。

2 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的主要对策

2.1 进一步增强财政资金安全责任意识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准则。因此,要提高财政资金安全管理工作水平,首先必须强化安全意识:

2.1.1 强化法律意识,依法理财

财政资金管理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依照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从事生财、聚财和用财的活动。因此,各级财政部门要重视抓好学法用法工作,把学法用法列入岗位责任制进行考核,全面提高广大财政干部的法律意识,熟练掌握财政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提高依法理财的水平。

2.1.2 强化责任意识,履职尽责

财政资金取之于民,其使用也事关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责任重大,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家和人民管好用好每一分钱。各级财政部门和广大财政干部一定要以对党和人民、对事业、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资金安全管理,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履职尽责。同时,要强化责任追究,对那些管理不善甚至不抓不管,资金安全长期存在漏洞、造成财政资金损失的,要追究个人的责任。

2.1.3 强化忧患意识,防患未然

别人的惨痛教训就是一面镜子,要随时对照检查。前面发生的案件和近年来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表明,当前财政资金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不法分子无时不刻不在窥觑财政资金。因此,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增强对可能出现问题的预见性,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及时消除资金安全隐患。

切实抓好财政总预算会计队伍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引导干部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自觉抵制等不良风气的侵蚀,始终保持公职人员的廉洁性。要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比如定期轮岗制度、财政内审制度等等,总之,要在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上,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确保各项工作和制度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2.2 进一步健全完善财政资金安全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的制度机制,是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有力保障。制定出有效的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和预算单位会计基础管理工作的规范,夯实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的制度基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建设:

2.2.1 加强制度体系本身的完整性,构建部门岗位分工控制制度

完整的财政资金安全管理制度,应当包括财政总预算单位会计岗位责任制,印鉴、票据管理制度,财政内部相关业务职能部门之间,财政与预算单位、人民银行国库、银行之间的定期对账制度和相互制约机制,财政资金专户管理制度,内部监督检查制度,银行管理机制,等等。我们各级财政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切实健全完善好这一制度体系。

2.2.2 建立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对财政资金管理关键岗位(如财政总预算会计岗位等)人员有效的教育培训管理机制,包括上岗培训和后续培训,提高关键岗位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财政业务水平和操作动手能力。二是建立科学的自律机制、防范机制和奖惩机制,如实行资金安全责任人风险保证金制度等,把关键岗位人员的自我约束与财政资金安全管理外部制约机制有机结合起来,牢固构筑起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

2.2.3 健全过错责任追究处罚制度

一是要制定财政资金安全、规范运行监督实施方案,根据资金运行整体情况确定监督重点,进行风险防范与监控管理。二是将财政资金安全与各部门职权范围与责任挂钩,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对因管理不善、控制不严、造成资金损失、浪费的有关人员,要追究相应的责任,并视情节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违法犯罪的,应及时移送司法部门处理。

3 全面深化和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及财政专户整合

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对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监督、提高财政资金安全的管理水平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3.1 不断拓展改革范围,完善支付控制流程

在改革的资金范围上,在财政预算内、外资金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将财政专户、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实拨资金;在改革的单位范围上,重点是将县区级的所有预算单位尽快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同时积极探索对乡镇财政资金实施国库集中支付,使改革尽快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在支付控制流程上,一是要减少不必要的控制环节和内容,突出控制重点。现行支付控制的内容和环节较多,即包含对收款人、支付金额等付款信息的控制,也包括预算科目、项目等预算管理信息,全部放在支付环节控制,不仅影响效率,而且分散了注意力,不利于对重点风险环节的控制。对那些不涉及资金安全的管理要素(如预算项目等)可通过支付监控管理环节进行控制,从而优化支付控制流程,加大对风险点的控制。二是要提高支付自动化管理水平,逐步实现财政资金支付无纸化管理。目前,虽然一笔资金的支付要经过初审、复核、制表、盖章等环节,但这些环节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从头至尾都关联起来。只要支付流程中的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如盖了真章,却填了假数),其他环节再严格管理都无济于事。无纸化管理就是通过电子签名真正实现链条管理,银行见到支付指令后,它效验的不再仅仅是财政部门的电子公章,而是支付管理各个环节的电子签名信息,即一笔支付要效验整个管理链条。如果说在一个环节可以造假,那么在所有管理环节进行造假几乎是不可能的。通过无纸化支付手段,促使财政、预算单位和银行真正实现从环节管理到链条管理过渡,从根本上提升支付安全管理水平。

3.2 全力推进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

目前,我国部分县区的集中支付改革仍采用国库集中支付和集中核算相结合的模式。按照财政部的规范要求,逐步将会计集中核算全部退回预算单位,实现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的全面转轨。由于部分县区纳入集中核算的预算单位没有设置会计岗位,一般只有一个兼职报账员,转轨要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针对当前的这种具体情况,县区的转轨工作应按照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先将支付中心的集中支付职能和会计核算职能进行分离,把集中支付职能并入财政国库部门,即由财政国库部门负责办理国库集中支付的财政业务,会计核算中心作为预算单位的会计,负责办理单位的授权支付和会计核算业务,待条件成熟后再将会计核算业务全面移交单位管理。

3.3 尽快实现财政国库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的整合

财政部要求地方对国库管理机构与国库执行机构的内设机构、职能及工作流程、系统建设等进行全面一体化整合。目前,部分省市已实现了整合。实践证明,这样的整合既能减少职能交叉,理顺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又能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因此,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整合国库管理机构和国库支付执行机构,买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合署办公”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方式,细化并合理安排岗位分工,直接建立起环环相扣、无缝衔接的财政资金支付“流水线”。尚未设立国库管理机构的县区,要结合集中核算向集中支付转轨情况,调整机构设置,整合人员编制,尽快建立符合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要求的财政国库业务部门。

3.4 加强财政资金账户管理,确保财政专户资金安全

进一步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能够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财政资金不再开设财政资金专户。对财政资金专户的开设,要严格履行财政内部审核、审批手续,并实行向上级财政部门备案和年度报告制度,严格控制新开设财政资金专户;对现已开设的财政资金专户,要加大清理力度,能归并的立即归并,该撤销的坚决撤销;对按规定开设的财政专户,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和制度规定,规范财政与银行之间的责、权、利关系,防范资金风险;对财政资金专户管理要按照“归口统一管理,严格按程序开设,同类专户归并,的原则,统一到财政国库部门管理,建立项目管理与资金管理相分离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机制;对纳入财政资金专户管理的财政资金要按照预算内资金管理的模式,实行”指标管理,资金集中,预算总控,统一调度,统筹管理”,严格预算约束。

3.5 加强对财政资金安全制度的执行的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