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内部审计范例6篇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范文1

【关键词】内部审计;财务管理;作用

内部审计是伴随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单位内部管理控制手段,是单位企业管理机制改革调整、实现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管理措施。纵观现代企业管理,内部审计已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整个企业单位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并逐步衍化成企业强化财务管理、深化内部管控、查找财务管理漏洞的一种内部制约机制。各级医院要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内部审计创新方法,有机结合审计与医院财务管理特性,借助审计力量不断完善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推动医院建设管理更加顺畅,实现医院经济社会效益与财务管理水平的双重进步。

一、内部审计的职能特点

内部审计是由单位内部专门设置的机构或人员,在企业内部独立开展的监督评价活动,其采用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方法,通过审查、评价医院的经营活动以及单位内部控制的合法性、适当性、有效性,针对内部控制的失控点和薄弱点,查找财务管理中的漏洞,提出改善措施,为医院增收节支、完善财务管理、保证经营稳定提供有力支撑,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作为加强医院经营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其具有显著的监督职能、经济评价与鉴证职能、控制职能、服务职能特征。

医院作为新时期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单位,其不仅要体现出医院的公益性,还需要医院能够融入市场竞争当中,经济活动正常保持,这就促使医院在增强业务能力、完善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做好内部控制监督与强化财务管理。内部审计作为健全财务管理控制的有效手段,在医院管理决策、提高效益、健全监督机制等方面提供了多重有益支持。

二、内部审计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1.内部审计有利于增强信息可靠性

在医院组织内部的各个层面都与财务信息有着接触,通过内部审计可以有效避免财务信息出现失真,能够有效推进企业按照会计准则,提升财务信息质量,保障医院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对于医院来讲,审计可以让管理者对医院经营状况有着更及时、全面的了解,使作出的管理决策更加准确。

在当前市场竞争形势下,成本费用水平也是医院参与市场竞争,提高财务管理效能的一个重要条件,内部审计在保证医院经营状况真实性,在客观反映医院成本费用使用情况上提供很大的帮助。在产品成本控制上,开展内部审计有利于更好控制医院各环节、科室服务的成本费用,防止财务信息存在失真,保证医院财务管理质量。在材料成本考核上,医院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完善物资材料采购制度,健全药品采购渠道,规范药品采购管理,实现成本管理加强,产品成本降低。

2.内部审计有益于优化内部财务控制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约束机制,对企业财务控制、财务管理漏洞堵塞起到强化作用,其通过在事前、事中、事后对医院财务行业的全程监督与服务,对促使医院严格遵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组织经济行为非常有帮助。内部审计可以对医院各部门、科室、人员在财务上形成监督约束,将尚处在萌芽状态的不良或违法违纪行为予以消灭,营造出良好的医疗财务管理氛围,构建优良的医疗秩序。审计能够在、检查医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执行情况、财务管理机构的责权利状况、财务收支与经济活动,测试财务内部控制系统的符合性与实质性,有益于发现经营管理中的薄弱地方,优化内部财务控制,推动财务管理体系化建设,打造相互制约、权责分明的财务管控机制,使医院经营活动更加有序高效。内部审计在财务管理控制优化上作用明显。

3.内部审计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在分析内部审计的成长轨迹中,其是从查错防弊逐步向风险评估、内部管理咨询、企业战略参与等更高层次发展迈进。从所在医院内部审计的职能来看,内部审计已经开始对医院的经营决策、财务管理、投入改造、资金投向、项目评估等方面进行监督,在医院生产要素科学配置、医院财务决策、财务管理结构上表现出明显的能动效应。一是在医院资产的保值增值上。推动资产的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内部审计是各医院财产安全保护、财务目标实现的重要工具,其可以对各部门在日常管理中存在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行为及时发现,对不合规财经行为及时纠正,在时效上可以迅速采取相关措施,避免医院资产流失,维护医院合法权益、财产完整。二是在医院财务风险管理上。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对医院的财务管理进行强化,有效借助成本费用开支这一抓手,以财务管理制度为标准,在采购、销售、医务、后勤等各个科室领域查找管理问题,分析管理漏洞,可以帮助医院领导更加客观的识别风险。内部审计还可以深入到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核实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核对项目运作的真实性,能够有效提升财务风险预警、监控制度有效完整,深度增强医院抗风险能力。

三、结束语

在现代化医院建设中,各单位、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观念更新,创新工作理念,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认真关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珍惜内部审计成果,为内部审计职能发挥创造有力条件,使内部审计与财务管理实现真正融合,实质上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范文2

关键词 医院 财务管理 内部审计

一、医院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医院财务管理是指医院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采取的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措施;医院内部审计是指对医院各项业务进行客观评价,审查各项业务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程序,并提出改进建议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医院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虽然在工作程序、工作重点上有所不同,但是由于两者的最终目的均是为了促进医院健康持续发展,提高医院经济效益,所以使得两者存在着必然联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工作内容均是监督医院经营管理活动

对于医院而言,财务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除了能够如实反映出医院以往发生的各类经济业务之外,还能对这些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监督,看其是否与医院的经营轨迹相偏离、是否与内控制度的规定要求相符合。医院的内部审计同样是以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内控制度为依据,以会计资料为基础,对医院会计资料中所反映出来的各项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及合法性进行检查。从本质的角度讲,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是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再监督,对财务部门已经确定的内容进行再次确认。

(二)工作目的均是改善医院经营管理

财务管理主要是借助相关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对医院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核算,当发现某项经济活动中存在问题时,则要及时向医院领导汇报,并针对问题的原因,提出合理有效的改进意见,确保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减轻医院的经济损失。医院的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主要是通过对各部门内控制度、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的审计,检查制度的建设及落实情况,并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管理薄弱环节,向医院领导出具审计报告,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由此才能够使医院的管理水平得以提升,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具体而言,医院的财务管理是监督,而内部审计则是再监督,两者均具有监管职能,是医院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可以为医院的稳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工作依据均是会计信息

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其核算信息是对医院一切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财务部门在严格执行会计准则的前提下,通过对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和结果进行连续记录,并生成财务报表,能够为分析医院财务状况,评价医院经营成果提供可靠依据。与此同时,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也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从而有效杜绝财务会计工作出现违法乱纪行为。

二、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工作的措施建议

(一)健全财务管理体系

医院应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体系,突出财务管理重点。具体措施为:首先,加强预算管理。在每一年的年初时,财务部门可以按照医院当年的发展规划,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并在确保能够略有结余的前提下,由财务部门负责牵头,其他各部门积极参与配合,编制合理可行的年度预算,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落实执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医院的各项支出均必须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在未经审批的前提下,不得超出预算。其次,加强收入管理。财务部门全权负责医院各项收入的统一核算及管理,并对各项收入的实际情况进行核查。除财务部门外的所有部门及人员均不得收取任何款项,也不可私设小金库及账外账。同时,应设立票据登记簿,对各项收入进行详细记录。此外,要定期对原始凭证进行核对,并由专人负责审批,审批合格后要做好归档和保存。再次,加强支出管理。医院的各项支出均必须与国家现行的财经法规制度要求相符,并对支出进行全过程的控制与审核,非正常支出坚决不予报销。最后,加强资金管理。进一步贯彻落实与现金管理有关的规定要求,医院的各项收入均必须及时存入到银行。财务主管可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现金库存进行抽查、核对。支票与印鉴不得由同一名财务人员管理,也不得多头开设账产。

(二)重视基建项目内部审计

随着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医院需要积极开展基建项目,才能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物质支撑。为此,应当加大对医院基建项目的内审力度,这样不但能够使医院的运营成本有所降低,而且还能有效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可对基建项目的程序进行规范。首先,可将基建项目中与职权有关的事项作为审核重点。例如,项目建议书、预算编制、授权手续、决策等等。其次,要加大对基建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及管理的审核力度,这是因为该环节与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联,是财务管理比较容易疏漏的区域。所以,应当在项目前期对资金来源、筹措渠道进行审核,并对项目预付款、进度款、结算款等进行层层把关,避免资金流失的问题发生,确保医院资产的安全性。

(三)加大财务审计力度

医院可以通过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并配备数量足够、业务过硬的专职审计人员,以现行的财经法律、相关财务制度等作为主要依据,开展内部审计。为进一步提升医院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医院应当编制合理、可行的内部审计计划,并在计划中对审计的重点内容加以明确,然后在不影响其他各部门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审计时间。同时,应当将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发挥出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并针对财务管理的特点及其倾向性,将如下内容确定为财务审计重点,具体包括财务收支、预算执行、固定资产投资、内控制度、效益工资分配、药品购销等等。通过对医院的财务进行审计,可以发现财务管理工作及各项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据此可进行改进和完善,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而且还能为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四)加快内部审计战略转型

从目前的总体情况上看,审计仅在事后监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换言之,当前的审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医院对内审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应当加快内部审计的战略转型,通过扩大审计范围,为医院内部经济管理工作及外部经济业务的开展提供支撑。首先,应对现有的审计目标进行转型,使其从原本的发现型、复合型,向预防型和增值型方向转变。其次,审计角色应从过去的监查型,向咨询、决策型转变。再次,在审计内容上应当增加管理和效益审计,审计手段也应与增加的内容相适应,并合理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最后,审计方式要一改传统的事后审计,向全过程审计转型,即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审计。通过上述转型,能够使医院的内部审计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提升。

三、结论

医院应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的作用,通过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突出内部审计工作重点,进而强化对医院资金的有效控制,杜绝违法乱纪行为,降低各类风险,切实保障医院各项医疗服务顺利进行。医院要转变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工作相互独立的观念,将财务作为内部审计的重点,同时也将内部审计作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从而充分发挥出各自的职能作用。

(作者单位为甘孜藏族自治州卫生学校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 陈明月.新医院财务制度下的医院成本控制策略探讨[J].知识经济,2014(5): 77-79.

[2] 王飞侠.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问题和对策[J] .中国医药导报,2011(9): 55-56.

[3] 姚h,杨威威,赵弘博.现代医院管理应加强内部管理审计[J].医院管理杂志,2014(3):88-90.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范文3

【关键词】高校内部审计财务管理

一、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1、资金使用效益不高。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投入不断增加,但仍然显得不足,截止2006年底,教育部下拨到其所管理的72所高校的财政拨款经费中有300多亿的结余资金,仅2006年一年教育部结余资金就达100多亿元,占2006年全国财政结余资金的20%多。一方面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投入经费没使用完,高校财务状况不佳,项目投资用途和资金使用效益能力低下,导致国家对高校支持力度的降低,从而使高校经费的投入与使用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高校必须改善财务状况,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让国家这个投资者切实看到高校利用国家的投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了教学科研质量,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投资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从而继续大力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

2、财务风险控制不力。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经济自不断扩大,高校的各种筹资、投资活动越来越多,风险已成为高校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一方面,为了满足扩大招生规模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相当一部分高校已向银行贷款举债办学。据不完全统计,至2004年末,全国高校贷款总量约为1800亿左右,有些高校累计贷款数额甚至超过了10亿元。巨额贷款造成的财务风险成了部分高校发展的一个沉重枷锁。另一方面,随着高等学校改革步伐的加快,各高校对外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对校内基础设施、科技产业、校内企业及其他方面的投资活动也日渐增多,各种投资活动是否具备合法性、可行性、效益性等,也使高校面临着投资风险。另外,大量无法预期的不确定因素,也使高校面临着许多潜在的风险。

3、财务分析工作薄弱。财务分析是运用事业计划、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对高校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收支状况进行系统剖析、比较和评价,以求得对高校经济活动和事业发展状况的规律性认识。科学的财务分析既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又是一种检查的手段。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只重视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忽视经济活动分析的重要性,财务分析工作基本处于未开展状况,致使目前学校教育资金管理松散,使用效率不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类经济决策行为将更加依赖于财务分析得出的结果,财务部门作为学校经济信息中心的地位也将更加突出。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财务分析方法,建立完善财务分析系统,将客观的会计数据转化为决策支持信息,提高会计数据的使用价值。

二、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的定位和作用

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规范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它们的效率,从而帮助实现机构的目标。”

高校内部审计的职能长期以来一直定位于评价和监督,监督依然是基本职能,但重点应放在促进部门和加强单位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和提高效益上;应把定位点确定在为学校领导的决策当好参谋助手,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办学效益上,由监督型的审计向管理型的审计转变。内部审计的存在就是要为单位和部门自我完善,接受单位领导人的委托,为单位的主要领导人服务。内部审计应充分利用自身熟悉学校的规章制度,熟悉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熟悉财务状况等优势,及时反馈领导决策的落实情况和制度的执行情况,紧紧围绕着学校的发展目标,把审计服务融于审计监督之中,促进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在审计工作中需与被审单位进行广泛沟通协调,争取取得他们的理解和信任,审出成果、审出效益,真正做到有所作为,内部审计的地位才能得到巩固和提高。

内部审计在高校内部管理的地位高,内部审计的职能就能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就愈明显。其作用主要有。

1、有利于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通过内审部门的审查评价,查证账簿资料及其他信息反映的内容是否准确、真实、及时,检查信息渠道是否健全通畅,为高校的管理打下基础。

2、有利于保护高校财产的安全完整。通过内审部门对高校经济活动的检查分析,制止铺张浪费,及时堵塞漏洞,有效防范资产的流失。

3、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内审部门的检查分析,消除管理中的盲点,充分挖掘内部潜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促进高校管理效益。

4、有利于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高校管理水平。通过内部审计部门对高校内部控制系统的检查评价,改进控制系统的薄弱环节,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三、强化高校内部审计,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高校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应互相协作,通过强化高校内部审计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1、加强重点审计和专项审计工作。内部审计部门在发挥内部各项职能的同时,应结合高校的特定情况开展一定数量的重点审计和专项审计。

(1)加强校内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审计。随着高校预算管理的不断完善与加强,预算管理已成为财务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但很多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并没有参与到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也没有对预算的合理性、科学性做出评价,这不仅不利于增加财务工作的透明度,也不利于预算管理的有效进行。为保证预算编制与执行的科学有效,审计部门应对预算的编制及执行情况予以审计。

高校预算编制审计应包括以下三点:一是预算编制程序的合规性,是否逐层逐级编制,数据是否准确可靠,测算充分;二是审查预算下达学院和归口管理部门编制的范围是否准确,归口管理有无遗漏;三是预算编制内容是否全面合理,预算项目是否有重复和遗漏。对于预算的执行,审计部门可以通过对财务系统中各项预算指标的控制情况进行检查,重点对超出控制数的支出项目进行检查,审查超预算支出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超支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对支出项目远低于预算数的,要再次检查其预算的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加强科研项目的审计。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教育事业的重视,高校的科研经费逐年增加,内部审计部门应对科研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和评价,特别是对“863”、“973”、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投入较大专项资金的施行监督与使用情况的审计。选择重点,保证每年对1—2项进行审计,充分揭示科研项目在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学校科研经费合理有效使用,实现预期的效益。

(3)加强基建、修缮项目的审计。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更新旧的基础设施、扩建新校园等不断增加,学校处在基本建设的高峰期,为了更好地开展工程建设审计,保证各项工程费用的有效控制,切实加强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因此,必须把加强工程全过程审计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积极推进从单纯工程造价结算审计向全过程审计的转变,实现从项目立项、计划安排、设计、招投标、工程结算到工程财务决算的全过程审计,对各个环节严格审核把关,最大限度地为学校节约更多的建设投资资金,实现建设资金效益最大化。

内部审计部门除了加强对上述重点项目的审计,还应该开展部分专项审计,如教材专项审计、保险专项审计,还可以对高校学生的学费收缴情况和学费风险准备金的提取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可以对高校图书馆图书购置和实际保管、库存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可以对全校固定资产的购买、配置、使用、账面数量、价值和实际数量、价值进行专项审计等。通过这些审计,可以随时发现学校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采取对策和措施,以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2、加强风险管理审计工作。高校的理财环境不断变化,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多,风险管理已成为高校管理层和相关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高校应当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体系,明确各种风险因素,确保高校拥有良好的风险管理过程并使其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明确自己的作用和职责,即确定风险领域、评价高校风险控制程序的有效性、检查风险管理过程的效果等。例如,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风险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取证、分析及评价学校内外的主要风险因素,测定风险点和风险度,排定审计项目优先次序,确定审计范围与重点,并采取适当的审计程序帮助学校管理层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又如,审计部门通过对学校贷款的偿还能力、贷款经费使用的合理化、学校整体负债承受程度进行审计,可以提出审计建议,规避风险,保障学校经济长期、正常的运行。再如,审计部门通过评估各种投资活动的投资风险,并提出审计建议,确保学校国有资产安全、有效的使用。

3、加强分析和决策评价工作。随着我国高校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办学主体的多元化,高校后勤的社会化等发展和变化,必须要求高校进行成本核算,加强内部管理。而内部审计作为高校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其职能单一,只重监督是目前内部审计存在的一大缺陷,学校必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进一步拓展内部审计的工作领域,将内部审计的范围从单纯的财务稽核扩大到决策、教学、科研、经营、管理、人力资本等各个领域。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定位于对学校的经营、管理作出分析、评价和增加价值上,对固定资产的购买和投资的项目审计中,不能只注重固定资产的价格是否合理,社会采购的手续是否完备,投资协议的签定是否完整,而应该深入的分析和评价是否应该投资,是否确实需要购买,投资回收期多长,投资回报率是否合理,是否通过租赁或合作来选择更好的方案等。同时,内部审计也要以内部评价为重点,突出分析、防护和建议职能,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内部审计部门可以与财务部门一起,针对高校的财务状况,提出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以加强对高校的基本状况、发展潜力、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与国资部门一起,针对高校资产使用状况,创造出一套适合的评价体系。如对大型的科研仪器设备的对外服务情况,院系交叉利用情况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衡量,对资源使用情况进行效益评价。通过评价内部控制状况,衡量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程度和有效性,寻找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向学校管理层提出合理化管理建议,以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因素,从而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注:本文系华中农业大学校级资助项目“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定位与作用”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蒋俊鹏:如何开展增值型高校内部审计[J].审计月刊,2007(12).

[2]周善芳、范家玲:浅谈知识经济下高校的内部审计[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9).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范文4

关键词:建筑企业;内部审计;财务风险管理;预测评估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都给我国建筑行业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这虽然给国内众多建筑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企业原有的内部审计办法以及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因此,为了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在严格的内部审计基础上,做好风险预测、规划以及应对措施的制定工作,从而在高效防控各类财务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及形成原因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泛指那些在企业理财活动中,受各种不可预料、不可控制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各种风险,不仅包括融资风险、投资风险以及资金收回风险,同时收益分配风险也是其中较为关键的一环。建筑企业如不能对此采取有效措施,则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导致建筑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客观原因。市场变化瞬息万变,而一旦建筑企业自身能力不足或者资金相对匮乏,就很难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市场变化,进而产生财务风险。特别是对于那些中小型建筑企业而言,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比较侧重于大型国有建筑企业以及国有控股企业,对于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较小,再加上中小型企业融资门槛较高,使得它们更容易在市场突变时产生财务风险;第二,主观原因。有些建筑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管理模式以及理念相对落后,且企业员工培训体系也不够健全,财务管理观念陈旧,风险意识淡薄,很容易在财务管理环节出现纰漏,进而产生大量财务风险。与此同时,有些建筑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甚至于仍在沿用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使得企业对自身固定资产及其他资本均缺乏有效监控,从而引发财产流失、资源浪费等问题。另外,有些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较差,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并没有做出合理规划,使得企业很容易在承接建筑项目后出现资金短缺问题,进而陷入财务困境;等等。上述内容都是目前建筑企业,特别是那些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等中小型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作为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切实做好财务风险管

理工作。

二、建筑企业内部审计对财务风险管理的作用

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的、且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开展内部审计可以达到增加企业价值以及改进组织策略的目的。与此同时,相较于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防控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独特的、意义深远的。内部审计与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是相对独立的,它并不会参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及其他业务活动的实际操作。正是由于内部审计不承担各项业务管理问题的直接责任,才能使其成为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客观条件。其中,在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加入内部审计,可以取得以下作用:

(一)监控作用

内部审计最初就是为了方便查错防弊存在的。通过对建筑企业内部各管理层及部门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测,一方面可以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规章条款得以有效落实,大大降低发生偷工减料或者现象的发生几率,另一方面还能在第一时间就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并对纠正效果进行评估,从而为建筑企业未来的良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咨询作用

建筑企业可以依靠内部审计具备的监测功能,对自己炔康慕峁弧⒊绦颉⒄铰砸约胺缦盏扔幸桓鋈面系统的掌握与评价,综合性强且涉及面广,并为内部审计咨询职能的发挥提供有力支撑。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有必要并且有能力向被审计单位提供一些包括咨询、建议、协调、过程或流程设计以及培训等工作。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丰富了创造型的内部审计内容,可以与保证服务一起共同促进审计目标的实现。

(三)风险预测

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对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全面彻底的了解以及把握,这就使得内部审计有能力对企业未来发展中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以及预测。与此同时,通过评估与监测还能及时发现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以及弊端,从而为管理者或者决策者做出决策提供客观详实的理论依据,使企业有效规避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财务风险。

(四)评价作用

内部审计需要对建筑企业的所有财务状态、财务活动以及财务成果等进行鉴定与评价,由此得出的审计结论,也是企业实施财务风险管理的有力依据。与此同时,内部审计还可以对建筑企业内部各部门生产经营报告的真实性、效益性以及正确性等进行确认,从而为奖惩制度的完善提供保障。

三、建筑企业利用内部审计提高采取风险管理效率的策略

内部审计作为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贯穿于建筑企业管理的每一个角落。只要建筑企业进行管理经营,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风险,所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各项职能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建筑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来自筹资以及投资等方面,而为了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有效防控,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积极作用,也应该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从建筑企业筹资方面来看

现如今,建筑企业的筹资渠道也趋向多元化,向银行借贷、发行债券、债务重组以及股票等,都是现代企业筹资的主要渠道。然而筹资渠道的不同,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也会存在一定差异,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在筹资时需要充分考虑其优缺点,借助内部审计来对因筹资方式选择不当引起的财务风险进行防控。举例来说,银行借贷根据期限的不同可分为长期借款以及短期借款两种。建筑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筹措到大量资金,以此来满足企业长期或者短期的资金需求。但是银行借款受利率、汇率及其他相关条件波动的影响很大,所以,建筑企业在通过银行借款缓解资金压力时,也可能会因上述条件的变化产生财务风险,进而蒙受损失。基于此,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在建筑企业向银行借款前,对以下内容进行核实与评估:第一,对借款建筑企业的特点、能力以及条件等进行评估;第二,对借款建筑企业的借款原因及用途的合理性进行评估;第三,对借款建筑企业能否将借款用到实处,并且能为企业带来多大收益等情况进行核实评估。

(二)从建筑企业投资方面来看

建筑企业制定和执行任意投资决策时,必须要利用内部审计来强化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在实际投资决策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投资效益,建筑企业应该在投资方案实施过程中积极运用风险防范控制策略,加强风险预防与控制,从而在确保预期投资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下,保证建筑企业的切身利益。具体来说,相关的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投资风险评价机制,来对建筑企业投资方面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防范:第一,对投资规模进行确定。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特殊性,使得大多数建筑企业并不会将大量的资金用来进行长期债权投资或者长期股权投资,所以,建筑企业需要参考以下公式,来考虑企业对外投资是否与企业资产匹配;

第二,内部报酬率。在建筑企业的投资过程中,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就是对企业投资项目的盈利率进行分析评价,其中,投资项目的盈利率是真实反映企业投资使用效率的重要标准。一旦内部报酬率低于企业资金成本,则建筑企业就势必会承受较大的财务风险,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风险是任何一家建筑企业都无法完全避免的,想要获得效益就势必要承担一定风险。所以,为了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建筑企业应该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在保证其客观性以及独立性的基础上,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以及能力,从而减少因筹资、投资引起的损失,使企业得以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信.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企业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6(23).

[2]吴健.浅谈内部审计在施工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5):46-46.

[3]李树壮.浅议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的协同效应[J].环渤海经济t望,2012(5):43-45.

[4]王茜.建筑企业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4):85-86.

[5]朱全英.新经济环境下内部审计监控财务风险的意义与途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8):104-105.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范文5

【关键词】高校;项目;工程结算;财务管理

部分高校将维修工程、零星装饰和小型改造工程由学校内部基建审计人员审计,大型改造项目和新建工程基本委托造价咨询机构实施或聘请造价咨询结构的专业人员进行审计;较多高校是将学校的所有建设工程项目全部委托造价咨询机构,学校的内部审计机构承担委托审计的管理工作。

1高校内部审计问题及原因

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修缮工程招投标、合同协议订立等前期工作审计参与不够,开工前审计流于形式;二是修缮工程的隐蔽项目、材料认质认价、工程竣工验收的过程审计监督不力;三是审核依据和手段落后,审计质量不高;四是对修缮工程项目的决算审计和绩效评价不够,内审建设性作用未真正发挥。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包括财务审计、工程审计、管理审计、效益审计以及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随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审计对象的复杂化以及高校内部审计转型的进一步深入,审计部门普遍存在的人员不足、结构失衡、层次不高的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用于修缮工程审计的力量就更加有限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包括组织上的独立和精神上的独立两个方面,组织上的独立能够给内部审计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精神上的独立能够使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保持客观公正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当前仍有部分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同纪检或财务合署办公,机构尚未真正独立设置;同时,内审部门作为高校职能部门之一,其在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时,难免会受到各种干扰,特别是修缮工程审计,涉及的相关部门较多,与国家审计部门和社会审计机构相比,其精神上的独立性也较弱。

2对策

2.1开发使用修缮工程计算机辅助审计和信息管理系统

修缮工程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应用相关修缮计价软件对工程结算进行审核,应用相关财务审计软件对修缮工程财务决算进行审计。工程信息管理是指对已完成审计的修缮工程信息进行收集、分析、整理,将分散的工程软件数据资料、文档资料、施工图纸资料按工程项目名称归类,实行网络数字化管理,实现了信息化系统管理。

2.2加强高校修缮工程审计制度建设

高校修缮工程的内审工作应该从修缮工程的运作规律和审计规律着手,制订和完善各种审计规章制度,才能做到思路清晰,控制到位,减少风险。一是严格开工前审计工作制度。高等学校应将修缮工程划分为小型基建工程(应在年初预算时按项目立项)、零星修缮工程(应在年初预算时确定总盘子)和应急项目(留有足够余地)几个层次进行管理,开工前审计应重点对小型基建工程开展审计,审计部门应要求被审单位报送立项审批情况、施工图纸、预算书和资金证明,审计部门按学校财务预算、国家定额认真审核,特别要注意有无化整为零、无预算和擅自超规模、超标准、高估冒算的情况。二是制定修缮工程关键控制环节的规章制度。审计部门应按照修缮工程的特殊性制定具体的审计实施细则,着重在招投标参与、合同审计审签制度、隐蔽工程验收、报审资料初审等几个环节重点控制。三是制定审计结果公示制度。审计部门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将修缮工程审计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可以使审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同时接受教职工的监督,对各个审计主体起到震慑和激励的作用。

2.3开展修缮工程全过程审计控制

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由学校审计部门单独实施,也可以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实施。对于修缮工程中的小型基建工程,审计部门可以尝试开展适合本校际情况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活动,实施对校内小型基建和修缮工程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审计监督。由于高校审计部门资源不足,审计部门也可以研究采取审计业务市场招标、内审和社会审计相结合的方法,使审计部门从源头上控制修缮工程年度预算、从项目立项、项目招投标、项目实施过程中隐蔽工程验收、材料认质认价监督、结算审核等全方位的审计。

2.4编制修缮工程补充定额

高校各类小型基建和修缮项目中,特别是零星修缮项目,如单纯拆装一盏灯、更换一个闸阀、修补几张课桌、粉刷一处涂料,对这类简单、琐碎的修缮项目,如果套用修缮定额,虽然合法,但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审计部门可以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会同修缮工程管理部门协商制定一套适应市场和学校实际情况的自编定额。

3提高审计质量措施

各种管理工作都以制度为基础,对委托审计的管理也不例外,内部审计机构只有熟悉并严格把握国家、行业协会等对造价咨询机构及其执业的造价工程师册管理及从事审计业务的有关管理规定,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委托审计管理的有关制度,形成完整、规范、操作性强的委托审计管理工作程序。制度应在遵循国家、教育部、审计署等有关管理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对委托审计工作的管理职责,细化造价咨询机构选择的程序和要求,规范委托审计工作的实施流程,并加强对委托审计合同签订、审计过程监督、审计报告审核、审计质量评审等各重要管理环节的管理。

4评标办法

可以采取百分制,分为技术标和经济标。技术标包括造价咨询机构的工作业绩,主要考察最近几年,包括审计完成的数量、审计项目金额、审减率等方面进行评分。工程审计质量的高低与具体审计的工程师息息相关,在招标文件中,应将此项作为一个评判标准。包括本项目配备工程师的资质情况、近几年审计项目数量及质量的评定。经济标即为审计费的竞争,综合考虑基本审计费和效益审计费的幅度范围。建设工程项目结算送审资料的真实,是审计结果准确的前提;送审资料的完整、规范是公正、公平审计的保证,是得出客观真实、可信结论的重要依据。配备责任心强、能力强的基建内审人员担任委托项目负责人,加强对资料收审、招投标、合同鉴订、资料移交、过程管理和协调、报告复检的全过程质量控制。配备的内审人员只有熟悉工程造价,在送审前才能够发现结算编制的是否规范问题,在委托审计过程中才能应对出现的一系列疑问,才可能有针对性地对工程委托审计的全过程管理做到做到有条不紊、游刃有余。项目负责人做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和控制工作。一方面监督审计进度是否按合同规定时间进行;另一方面要对审计工作底稿不定期进行检查,审计质量进行监督,督促其保质保量地完成审计项目。

5结语

加强建设工程结算委托审计的管理,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管理的客观要求,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强化对建设工程项目委托审计工作中各重要环节的管理可以有效地保证我们最终买到“物有所值”的委托审计服务,达到审计的预期目的,同时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和基建部门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少凤.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内部审计外包[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11):157-158

[2]傅黎瑛.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依赖的决定因素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3):97-100

[3]马殿平,刘丽,李敏杰.建筑委托审计制度安排下的博弈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4):55一57

[4]王淑梅.审计关系的理论分析:受托责任还是委托[J].税务与经济,2008(3):55-58.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范文6

【关键词】企业 内部 财务审计 管理

一、引言

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成为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有效手段。对国有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工作加以重视,不断提高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质量,对促进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国有资产的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应内部财务审计概述

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是由企业内部指派审计机构、人员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规章制度,对企业内部各部门财务管理、核算的合法合规性、内控制度有效性、财务信息真实性,进行正确有效的审查与评价,是一种独立的企业经营监督、评价活动。企业通过财务审计对企业的资产状况、负债情况和企业收支的具体情况进行审核,以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准确有效的财务依据,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企业运行过程中,开展内部审计主要是为了防止出现局部利益损害企业整体利益的情况,并要求设置独立于各个职能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由本单位或者是本部门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再或者是审计机构对企业中的各个分公司、各个部门的经营活动予以相对独立的鉴定与评价,以便于实现企业内部效益的最大化。

三、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很多企业的领导对内部财务审计工作不了解,认为内部审计仅仅是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对内部审计在企业资金利用率方面、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方面的作用没能充分的认识,对内部审计的职能认识不够直接造成了在态度上的忽视,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不重视自然对审计工作没能提供有力的支持,使审计工作难以开展,无法发挥出其本身具有的职能作用。

(二)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难以保证其公正性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以财务会计审计为主要审计内容,而很多企业的决策者或者管理者对内部审计工作本身缺乏全面的认识,将企业管理的重点放在直接经济效益的追求和获得上,对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工作予以忽视。很多企业将财务审计与会计工作混为一谈,在机构设置上统一归属与财务部门,财务审计工作受财务部门的直接领导,这一方面不符合我国关于财务与审计分立的要求,另一方面使我国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处于“受制于人”的状态,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成为财务部门的自我审计,不能发挥内部审计本身应有的职能,其公正性难以得到保证。

(三)审计人员缺乏专业性,流动性强

因为企业管理层对内部财务审计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力的支持,使得现今很多企业在对审计人员的配备上没有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来进行人员队伍的建设。很多审计人员是在企业专项审计期间临时从财务部门抽调,在审计方面往往缺乏专业的知识,而且岗位之间变换调动频繁,流动性大,很难保证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质量。

四、企业应加强内部财务审计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

要保证内部财务审计工作能够落到实处,真正发挥财务监督作用,就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和监督。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企业必须配合审计机构,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规范企业各部门的职责,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为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以获得良好的内部审计效果。

(二)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强化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机构在机构设置上应该处于企业的最高决策和执行机构,即董事会的领导下,由董事会提名或任命内部审计的具体负责人,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地位和权威性,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只有具有很高的独立性,才能保证财务审计工作能够得以高校的开展,使财务审计工作能够真正的实现公正、客观。财务审计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及时的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才能确保财务部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为企业管理层和决策层的经营决策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企业要把财务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各自分离开,审计部门直接受企业最高层的领导和管理,以增强其独立性,这是实现企业财务审计独立性与权威性的基本保障。

(三)加强内部财务审计队伍建设

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更要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有一定的了解,这是因为财务审计工作领域不仅仅限于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审查,而是将工作重点从传统的查错防弊向企业内部管理决策上转移。出对企业财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之外还具有提供协助和服务的能力,从而促进企业内部职能工作的相互协调配合。随着审计新理念、新思想的不断涌现,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工作人员也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加强业务技能学习,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职业素质。

(四)改进内部财务审计工作手段和方式

企业要紧跟时展的部分,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手段,在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建立起全面、高校的内部财务审计信息化系统,利用信息化审计平台,从审计程序、审计台账、审计联网等多方面对审计人员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将传统的事后审计模式打破,代之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审计。特别是对于重大项目或者大规模经营活动的开展要对预算、合同等加强监督和评价,全面开展监督管理工作,从而有效的降低或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减少企业资产的浪费和流失。

(五)加强内部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首先在企业管理的管理者首先需要认识到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只有管理层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内部信息化的使用。改变审计模式,在进行企业内部审计是要做到事前事中的审计,做到对财务状况,企业生产经营的审计,增加审计的时间维度。现在是审计模式不仅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纠错,同时对企业经营中出现的管理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还有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是很重要的,这关系到数据处理的准确信,所以有必要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增加相关财务数据的准确度,避免在之后的各种审计中出现错误。

(六)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控制

企业若想有效开展内部财务管理审计工作,还需要做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控制。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既是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监督企业内部其他财务控制环节的有力工具,因此企业内相关财务人员必须要定期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工作进行一定的检查与考核,并设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从而做好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企业只有加强了对内部审计的控制,才能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工作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发重要。企业管理层要积极应对,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与完善,解决内部审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提高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刘雁.关于完善我国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3(5).

[2]全淑芳,平莉,杨克.现代企业财务内部审计风险分析[J].中国商贸.2013(8).

[3]时现,毛勇,易仁萍.国内外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状况之比较[J].审计研究.2012 (6).

[4]李激.浅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J].中国城市经济.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