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定量分析范例6篇

风险定量分析

风险定量分析范文1

【关键词】地方融资平台;融资平台类公司; 信贷风险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Angle of view of the bank, based on the general government debt index and the financial indicators of cash flow of enterprise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banks, selec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local financing platform credit risks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govern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the index, establish the logistic credit risk multi-variant regression model, and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 through the goodness-of-fit.

Keywords:Local financing platform; financing platforms such companies; credit risk

一、引言

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银行作为融资平台贷款的最大主体,受到的影响肯定是最严重的。银行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有必要对融资平台的风险做出判定并进行相应的风险控制。基于银行视角建立一个融资平台信贷风险定量分析模型对保证金融秩序的稳定特别是银行本身的利益有着重要意义,银行应在隐性风险发展成为显性风险前,加强对融资平台信用风险的定量测量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本文的目的就是探讨基于银行的角度来建立一个融资平台类公司信贷风险定量评估模型,为降低银行潜在的风险提供决策支持。

融资平台信贷风险指标选取的三个维度:

融资平台信贷风险指标是对融资平台风险大小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本文分别从政府债务风险,融资平台类公司信贷风险和政府与融资平台关系三个维度进行指标的选取。

(1)政府债务风险。地方融资平台是政府主导的并且以政府财政作为担保的企业,对于融资平台信贷风险的评估,首先要对政府的负债规模以及偿债能力做出客观的分析,只有地方融资的主导具有实力的情况下还款才有最后保底的可能。

(2)融资平台类公司信贷风险。融资平台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机构,虽然有着它与政府关联的特殊性,但仍具有一般公司的性质,在取得银行贷款时银行也会对其进行贷款风险的分析,但建立在权责发生制上的财务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明显的缺陷,所以在对融资平台本身风险的测量的指标体系上引入现金流量指标体系来弥补,通过对融资平台现金收入、支出用途以及筹资、投资等活动的信息,能够帮助银行评价融资平台未来净现金流量的能力,融资平台偿还债务的能力,消除了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为依据而产生的受会计方法本身的影响。

(3)政府与融资平台关系。政府对融资平台的支持力度、融资平台项目对市政建设、地方经济的重要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政府和企业具备还款能力的情况下还款意愿的强弱。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衡量指标选取

1.国际通用政府债务风险指标

我国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评价体系中首先要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评价,只有地方政府债务出于可控的大环境下,才能保证融资平台类贷款最后有保底还款的可能。

从世界发达国家管理地方政府债务的经验来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衡量主要涉及的指标主要包括负债率、债务率、新增债务率、偿债率、利息支出率、债务依存度、资产负债率和担保负债比重等(见表1)。

前7项指标是地方政府现行债务的衡量,只有第8项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衡量。在前7项显性债务衡量指标中,负债率、债务率、资产负债率、债务依存度主要表示的是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的情况;新增债务率主要考察债务增量的状况;偿债率以及利息支出率则体现了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

2.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标选取

由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过程的特殊性,加之在目前国际社会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警戒线还未形成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只能选取与中国经济发展程度适应,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相适应的债务风险指标作为测定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参照。

从经济结构来看,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主导作用依然较强。从政府债务结构特点来看,当前政府担保是形成中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主要来源。因此,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于地方政府担保这一形势,在选取地方政府指标时应予以特别关注。

综合考虑以上原则并结合中国地方债务的实际情况,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标以下四项标准,参照表2。

三、融资平台类公司信贷风险指标选取

在代表融资平台类公司信贷风险指标的选取上,基于企业现金流量模型结合地方融资平台类公司的特点分别从反映企业支付能力、收益质量、运营效率以及成长潜力四个维度18个指标中选取,参照表3。

从反映平台类公司支付能力的指标中选取现金负债总额比率,它反映了融资平台类公司的综合偿债能力。

从反映平台类公司收益质量指标中选取净利润现金比率,它反映在公司当期实现的净利润中有多少是有现金保证的。

从反映平台类公司营运效率指标中选取经营性现金收支比率,它反映了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占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的比率。

在反映平台类公司长期成长潜力的指标中选取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增长率,它直观的反映了公司未来内部资金的增长状况以及增长趋势。

四、政府与融资平台关系指标的选取

政府与融资平台关系指标直接影响政府对融资平台的支持力度,在对政府财政进行分析、平台类公司财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还应该对政府与融资平台类公司关系进行分析,这种关系决定了政府在有能力承担平台类公司债务的基础上承担愿意的强弱。

首先股权关系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反映政府在融资平台类公司中所应承担的义务以及享受的权利大小,政府出资额占融资平台类公司注册资金比重越大政府与平台类公司关系越强。

另外政府为融资平台提供的担保方式也是代表政府与平台类公司关系的重要指标,平台公司贷款的担保措施包括,土地抵押、收费权质押、政府对项目的回购协议、第三方连带责任担保、当地政府的还款承诺等。

五、融资平台信贷风险定量分析

1.模型构建

融资平台类公司信贷违约发生,取其值为1;融资平台类公司信贷正常,取其值为0。建立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设Y是一个取值为1或0的二分类随机变量,X1,X2,…Xm,是可能影响Y的确定变量,通过观测n组观测值(Xi1, Xi2, … Xim,,Yi)(i=1,2…,n)则结果变量与自变量的模型为:

公式变形得出发生违约的概率如下:

通常理论上讲是否违约的临界值设定为0.5,即通过logistic模型计算出融资平台类公司 的违约概率大于或等于0.5,则将融资平台类公司判定为高风险企业,否则判定为低风险的企业。

Logistic模型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检验模型的拟合效果。回归系数的检验采用wald统计量检验,wald值越大或显著概率越小,则该自变量在回归方程中的作用越大,贡献越大。

2.样本来源及变量定义

本文的样本数据来源于某省某国有商业银行在某省范围内的政府融资平台类公司的信贷资料,由于政府融资平台类公司信贷发展的时间不长,从2000年1月到2010年12月共搜集了30家融资平台类公司的信贷资料作为研究样本,其中违约样本为7个,正常的样本为23个。本文变量的定义及赋值如表5。

3.实证分析

根据模型的要求变量保持独立性、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变量间的相关性检验和共线性检验。通过检验可以看出变量间独立性强,如果某个自变量的容忍度(Tolerance)小于0.1,则可能共线性问题严重,方差膨胀因子(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VIF)实际上就是容忍度的倒数,VIF越大,说明共线性问题可能越严重,检验可知所取的10个变量间没有存在共线性迹象。由此可见样本数据可以直接用于Logistic模型分析。

进行相关性检验并不能表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粗效应),要明确一个变量的变化能否由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来解释,就要涉及到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将原始样本数据进行赋值处理后用SPSS1 6.0软件进行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

从模型的整体拟合情况来看,内格科克R方检验(Nagelkerke R Square)为0.798表示整个模型的拟合优度很好。哈斯莫莱莫斯检验(Hosmer and Lemeshow)检验卡方分布统计量的显著水平为0.991>0.05,不显著,表示因变量的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模型拟合较好。

根据回归分析结果,采用Exp(B)值来进行系数显著性检验,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可知10个变量的Exp(B)值都在0.05的显著水平下显著,即这10个变量对融资平台类公司的信贷风险有显著影响。根据模型参数估计的结果,构建出政府融资平台类公司信贷风险定量评估模型。模型如下:

通过对Logistic回归模型的估计,可以对样本公司是否有违约行为进行预测。同时通过对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的比较,可以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评估。从对因变量贷款类别Y的分类预测结果可知,只将1家正常还款融资平台类公司判为违约公司时,模型对正常还款的融资平台类公司分类的准确率为95.8%;而将1家违约公司判为正常还款公司时,对违约融资平台类公司的分类准确率为87.5%;因此,总体上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4.7%。上述结果可以说明,该模型在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信用风险定量测评上应用的效果较为理想。

六、结论

本文选取融资平台类公司是否违约作为因变量,将地方政府负债率、地方政府利息支出率、地方政府担保负债比重、地方政府债务率、企业现金负债总额比率、企业净利润现金比率、企业经营性现金收支比率、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增长率、股权比例、担保方式这10个变量作为自变量,构建出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根据回归估计结果,本文得出了地方融资平台信贷风险定量分析公式。通过对分类预测结果分析得出,模型对正常款款的公司分类准确率为94.7%,对违约公司的分类准确率为87.5%总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4.7%,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参考文献:

[1]中国工商银行.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研究[J].2010,6.

[2]郑仰驹.2010,3.试论现金流量分析在银行信贷中的应用[J].发展研究.

[3]隋剑 雄林琪.2004,9 (8).试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J]. 金融论坛.

[4]王修华 刘灿 金洁.2011,32(2).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测算与规范发展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

[5]王善君.2004.银行中长期贷款的信用风险评估[M].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6]胡雪.2007.我国商业银行企业贷款信用风险评估实证分析[M].上海交通大学.

[7]冯朝阳.2005.现金流量分析在贷款风险评估中的应用[M].天津大学.

[8]何英.2005.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体系研究[M].中南大学.

[9]李文捷.2006.商业银行视角的企业信用风险监测度量研究[D].厦门大学.

风险定量分析范文2

    关键词:电力企业,风险管理,定量风险评估

0、引言

电力作为高风险产业,不仅源于其公用事业属性,以及技术资金密集、供求瞬时平衡、生产运行连续等特征,同时电力项目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长、沉没成本高,而且,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进程的深入,市场主体越来越多,电力交易关系复杂,不同主体之间协调困难,电力行业规划建设、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加大、电力市场风险增加。根据“十一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的任务,面对我国电力市场化发展的现状,增强风险意识,树立风险观念,加强风险管理将是电力企业的重要任务。本文在阐述了企业风险管理基本框架流程及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及方法,以期推动电力系统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1、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风险作为客观存在,要求人们考察研究风险时,要从决策角度认识到风险与人们有目的活动、行动方案选择及事物的未来变化有关。风险的形成过程和风险的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特征共同构成风险形成机制分析和风险管理的基础。

人们一般对风险持厌恶态度,都想减小风险损失,追求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优化。风险管理的提出与发展与企业发展状况、社会背景密不可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学科,首先在美国应运而生,之后传到西欧、亚洲、拉丁美洲。美国大多数企业都设置专职部门进行风险管理,许多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都开设风险管理课程。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与艺术,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估计;既要求理性,又要求人性;不但需要多学科理论指导,还需要多种方法支持。

源于风险意识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三大部份。根据风险形成的过程,风险分析需要进行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估计需要进行频率分析与后果分析,而后果分析又包括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通过风险分析,可得到特定系统所有风险的风险估计,对此再参照相应的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判断系统的风险是否可接受,是否采取安全措施,这就是风险评价。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价总称为风险评估。为进行风险定量化估算,要进行定量风险评估(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qra)。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对策方案,以控制、抑制、降低风险,即风险控制。风险管理不仅要定性分析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及损失状况,而且要尽可能基于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价。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工业企业也希望将风险损失价值化并给出货币衡量标准。风险管理就是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者密切相联的动态过程,见图1。

 

2、风险管理的组织实施与基本流程

为有效实施风险管理,企业应由专门的组织及相关人员按一定程序组织实施风险管理工作。据《幸福》杂志对美国500多家大公司的调查知,84%的公司由中层以上的经理人员负责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趋势是董事会下属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公司风险管理,组织实施的流程是:①制定风险管理规划;②风险辩识;③风险评估;④风险管理策略方案选择;⑤风险管理策略实施;⑥风险管理策略实施评价。

3、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qra)

电力企业qra的建立与发展从内部来看,不仅已有可靠性分析、安全分析、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各专业分析作基础,从外部而言有电力用户、政府与社会公众、咨询机构等众多相关主体的关注。电力企业qra对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qra有利于企业将风险水平控制在规定标准的风险水平之内,并符合最低合理可行原则;通过开展qra可帮助企业全面识别风险,并按轻重缓急排序,以有助于管理者将精力、财力、物力集中于风险控制的重要紧急领域,使风险管理决策更为合理、效果更好、成本最小;通过对各种风险控制方案或安全改进措施进行qra,使决策者对方案措施进行优劣选择,为公司提出决策支持。电力企业的风险将对其它企业和主体带来连带影响,并产生放大效应,电力系统安全、可靠、高效、优质是各行各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共同的愿望。电力企业实施qra具有现实意义。

3.1  电力企业qha的基本框架模式

电力企业qra是指在工业系统qra的基础上,考虑电力系统的技术经济特点及运行规律,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及电力市场化进程而以概率模型表征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为便于实施风险管理,保证风险评估质量,满足风险评估过程各阶段的不同要求,构建如图3所示的适用于电力企业qra的基本框架模式。在具体实施时,允许依实际情况而有所改变。

3.2  电力企业qra的主要工作内容

(1)确定目标及范围。包括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待分析系统的设备配置、工作流程、资金、人员、管理、信息、地区、人文环境等,即确定qra实现目标和实施条件等。

(2)风险辨识。即找出待评价系统中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安全检查看系统是否达到规范要求。风险辩识的基本途径有历史事故统计分析、安全检查表分析、风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zops)、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急分析(fmeca)、故障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eta)、风险分析调查表、保单检视表、资产风险暴露分析表、财务报表、流程图、现场检查表、风险趋势估计表等。为配合保险公司对出险事项的处理,可采用从下至上的归纳法、从上至下的演绎法及两者综合运用。针对特定风险,可选用基于系统平面布置的区域分析、隐含事件分析、德尔菲法及基于事故树分析的风险事故网络法等。风险辩识不只局限于系统硬件,还应考虑人为因素、组织制度等系统软件。

风险综合集成是指对所有风险按其特性类型分门别类加以汇总因电力工业特点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特点,把电力系统风险按厂网分开的行业结构进行分类。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主要有电源规划风险、报价竞价上网风险、供求平衡风险、市场力抑制风险、备用容量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项目风险、中介机构风险等。对于电网企业而言,主要有电网规划风险、电网融资风险、购电电价风险、电力交易转移风险、辅助服务风险、成本分摊风险、输电阻塞风险、输电能力风险、备用率风险、电力监管风险等。另外,电力企业还将面临电力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风险及电能质量风险等。

风险综合集成后的初步风险分析是对已辩识出的风险进行初步分析评估,确定风险的等级或水平。风险水平低的可忽略不计或仅作定性评估,风险水平高的要在定性分析基础上,进行定量评估。

(3)频率分析。即确定风险可能发生的频率,其方法主要有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故障树分析与失效理论模型分析。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是根据有关事故的历史数据预测今后可能发生的频率。因此要建立

风险数据库,既作为qra的基础,又作为风险决策的依据。故障树分析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逻辑分析法,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系统失效(顶事件)与基本部件的失效联系起来,根据基本部件的失效概率计算出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失效理论模型分析是在历史数据与专家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某种失效理论模型来计算风险发生频率。

(4)风险测定估计。根据风险特性及类型,运用一定的数学工具测定或估计风险大小。常用方法主要有主观估计法、客观估计法、期望值法、数学模型法、随机模拟法和马尔可夫模型法等。

(5)后果分析。即分析特定风险在某种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及损失。其方法主要有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情景分析通过事件树模型分析特定风险在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损失分析是分析特定后果对其它事物的影响及利益损失并归结为某种风险指标。

(6)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应遵循最低合理可行(alarp)原则。alarp原则是指任何系统都存在风险,而且风险水平越低,即风险程度越小要进一步减少风险越困难,其成本会呈指数曲线上升。也就是说,风险改进措施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最终趋于零,甚至为负值。因此,必须在风险水平与成本间折衷考虑。如果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所得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之上,则该风险被拒绝,如果风险水平在可接受线之下,则该风险可接受,无需采取风险改进措施;如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与可接受线之间,即落人alarp区(可容忍区),这时要进行风险改进措施投资成本风险分析或风险成本收益分析。转载于范文中国网 。

分析结果如果证明进一步增加风险改进投资对电力企业的风险水平减小贡献不大,则该风险是可接受的,即允许该风险存在,以节省投资成本。alarp原则的经济学解释类似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一样,风险与风险措施投入间的风险曲线也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3.3  电力企业qra常用方法

根据电力企业qra的工作内容和实现要求,结合电力企业本身特点,电力企业qra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安全检查表即实施安全检查的项目明细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技术和故障模式影响分析与致命度分析(fmeaca)技术;风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技术;事件树分析技术;基于概率影响图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可靠性工程技术期望值法、风险主观、客观估计法、模糊评估法等。

风险定量分析范文3

关键词:电力企业,风险管理,定量风险评估

0、引言

电力作为高风险产业,不仅源于其公用事业属性,以及技术资金密集、供求瞬时平衡、生产运行连续等特征,同时电力项目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长、沉没成本高,而且,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进程的深入,市场主体越来越多,电力交易关系复杂,不同主体之间协调困难,电力行业规划建设、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加大、电力市场风险增加。根据“十一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的任务,面对我国电力市场化发展的现状,增强风险意识,树立风险观念,加强风险管理将是电力企业的重要任务。本文在阐述了企业风险管理基本框架流程及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及方法,以期推动电力系统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1、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风险作为客观存在,要求人们考察研究风险时,要从决策角度认识到风险与人们有目的活动、行动方案选择及事物的未来变化有关。风险的形成过程和风险的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特征共同构成风险形成机制分析和风险管理的基础。

人们一般对风险持厌恶态度,都想减小风险损失,追求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优化。风险管理的提出与发展与企业发展状况、社会背景密不可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学科,首先在美国应运而生,之后传到西欧、亚洲、拉丁美洲。美国大多数企业都设置专职部门进行风险管理,许多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都开设风险管理课程。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与艺术,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估计;既要求理性,又要求人性;不但需要多学科理论指导,还需要多种方法支持。

源于风险意识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三大部份。根据风险形成的过程,风险分析需要进行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估计需要进行频率分析与后果分析,而后果分析又包括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通过风险分析,可得到特定系统所有风险的风险估计,对此再参照相应的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判断系统的风险是否可接受,是否采取安全措施,这就是风险评价。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价总称为风险评估。为进行风险定量化估算,要进行定量风险评估(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qra)。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对策方案,以控制、抑制、降低风险,即风险控制。风险管理不仅要定性分析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及损失状况,而且要尽可能基于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价。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工业企业也希望将风险损失价值化并给出货币衡量标准。风险管理就是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者密切相联的动态过程,见图1。

2、风险管理的组织实施与基本流程

为有效实施风险管理,企业应由专门的组织及相关人员按一定程序组织实施风险管理工作。据《幸福》杂志对美国500多家大公司的调查知,84%的公司由中层以上的经理人员负责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趋势是董事会下属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公司风险管理,组织实施的流程是:①制定风险管理规划;②风险辩识;③风险评估;④风险管理策略方案选择;⑤风险管理策略实施;⑥风险管理策略实施评价。

3、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qra)

电力企业qra的建立与发展从内部来看,不仅已有可靠性分析、安全分析、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各专业分析作基础,从外部而言有电力用户、政府与社会公众、咨询机构等众多相关主体的关注。电力企业qra对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qra有利于企业将风险水平控制在规定标准的风险水平之内,并符合最低合理可行原则;通过开展qra可帮助企业全面识别风险,并按轻重缓急排序,以有助于管理者将精力、财力、物力集中于风险控制的重要紧急领域,使风险管理决策更为合理、效果更好、成本最小;通过对各种风险控制方案或安全改进措施进行qra,使决策者对方案措施进行优劣选择,为公司提出决策支持。电力企业的风险将对其它企业和主体带来连带影响,并产生放大效应,电力系统安全、可靠、高效、优质是各行各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共同的愿望。电力企业实施qra具有现实意义。

3.1 电力企业qha的基本框架模式

电力企业qra是指在工业系统qra的基础上,考虑电力系统的技术经济特点及运行规律,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及电力市场化进程而以概率模型表征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为便于实施风险管理,保证风险评估质量,满足风险评估过程各阶段的不同要求,构建如图3所示的适用于电力企业qra的基本框架模式。在具体实施时,允许依实际情况而有所改变。

3.2 电力企业qra的主要工作内容

(1)确定目标及范围。包括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待分析系统的设备配置、工作流程、资金、人员、管

理、信息、地区、人文环境等,即确定qra实现目标和实施条件等。

(2)风险辨识。即找出待评价系统中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安全检查看系统是否达到规范要求。风险辩识的基本途径有历史事故统计分析、安全检查表分析、风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zops)、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急分析(fmeca)、故障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eta)、风险分析调查表、保单检视表、资产风险暴露分析表、财务报表、流程图、现场检查表、风险趋势估计表等。为配合保险公司对出险事项的处理,可采用从下至上的归纳法、从上至下的演绎法及两者综合运用。针对特定风险,可选用基于系统平面布置的区域分析、隐含事件分析、德尔菲法及基于事故树分析的风险事故网络法等。风险辩识不只局限于系统硬件,还应考虑人为因素、组织制度等系统软件。

风险综合集成是指对所有风险按其特性类型分门别类加以汇总因电力工业特点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特点,把电力系统风险按厂网分开的行业结构进行分类。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主要有电源规划风险、报价竞价上网风险、供求平衡风险、市场力抑制风险、备用容量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项目风险、中介机构风险等。对于电网企业而言,主要有电网规划风险、电网融资风险、购电电价风险、电力交易转移风险、辅助服务风险、成本分摊风险、输电阻塞风险、输电能力风险、备用率风险、电力监管风险等。另外,电力企业还将面临电力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风险及电能质量风险等。

风险综合集成后的初步风险分析是对已辩识出的风险进行初步分析评估,确定风险的等级或水平。风险水平低的可忽略不计或仅作定性评估,风险水平高的要在定性分析基础上,进行定量评估。

(3)频率分析。即确定风险可能发生的频率,其方法主要有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故障树分析与失效理论模型分析。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是根据有关事故的历史数据预测今后可能发生的频率。因此要建立

风险数据库,既作为qra的基础,又作为风险决策的依据。故障树分析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逻辑分析法,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系统失效(顶事件)与基本部件的失效联系起来,根据基本部件的失效概率计算出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失效理论模型分析是在历史数据与专家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某种失效理论模型来计算风险发生频率。

(4)风险测定估计。根据风险特性及类型,运用一定的数学工具测定或估计风险大小。常用方法主要有主观估计法、客观估计法、期望值法、数学模型法、随机模拟法和马尔可夫模型法等。

(5)后果分析。即分析特定风险在某种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及损失。其方法主要有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情景分析通过事件树模型分析特定风险在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损失分析是分析特定后果对其它事物的影响及利益损失并归结为某种风险指标。

(6)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应遵循最低合理可行(alarp)原则。alarp原则是指任何系统都存在风险,而且风险水平越低,即风险程度越小要进一步减少风险越困难,其成本会呈指数曲线上升。也就是说,风险改进措施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最终趋于零,甚至为负值。因此,必须在风险水平与成本间折衷考虑。如果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所得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之上,则该风险被拒绝,如果风险水平在可接受线之下,则该风险可接受,无需采取风险改进措施;如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与可接受线之间,即落人alarp区(可容忍区),这时要进行风险改进措施投资成本风险分析或风险成本收益分析。

分析结果如果证明进一步增加风险改进投资对电力企业的风险水平减小贡献不大,则该风险是可接受的,即允许该风险存在,以节省投资成本。alarp原则的经济学解释类似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一样,风险与风险措施投入间的风险曲线也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3.3 电力企业qra常用方法

根据电力企业qra的工作内容和实现要求,结合电力企业本身特点,电力企业qra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安全检查表即实施安全检查的项目明细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技术和故障模式影响分析与致命度分析(fmeaca)技术;风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技术;事件树分析技术;基于概率影响图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可靠性工程技术期望值法、风险主观、客观估计法、模糊评估法等。

风险定量分析范文4

关键词:电力企业,风险管理,定量风险评估

0、引言

电力作为高风险产业,不仅源于其公用事业属性,以及技术资金密集、供求瞬时平衡、生产运行连续等特征,同时电力项目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长、沉没成本高,而且,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进程的深入,市场主体越来越多,电力交易关系复杂,不同主体之间协调困难,电力行业规划建设、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加大、电力市场风险增加。根据“十一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的任务,面对我国电力市场化发展的现状,增强风险意识,树立风险观念,加强风险管理将是电力企业的重要任务。本文在阐述了企业风险管理基本框架流程及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及方法,以期推动电力系统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1、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风险作为客观存在,要求人们考察研究风险时,要从决策角度认识到风险与人们有目的活动、行动方案选择及事物的未来变化有关。风险的形成过程和风险的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特征共同构成风险形成机制分析和风险管理的基础。

人们一般对风险持厌恶态度,都想减小风险损失,追求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优化。风险管理的提出与发展与企业发展状况、社会背景密不可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学科,首先在美国应运而生,之后传到西欧、亚洲、拉丁美洲。美国大多数企业都设置专职部门进行风险管理,许多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都开设风险管理课程。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与艺术,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估计;既要求理性,又要求人性;不但需要多学科理论指导,还需要多种方法支持。

源于风险意识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三大部份。根据风险形成的过程,风险分析需要进行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估计需要进行频率分析与后果分析,而后果分析又包括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通过风险分析,可得到特定系统所有风险的风险估计,对此再参照相应的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判断系统的风险是否可接受,是否采取安全措施,这就是风险评价。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价总称为风险评估。为进行风险定量化估算,要进行定量风险评估(QuantitativeRiskAssessment—QRA)。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对策方案,以控制、抑制、降低风险,即风险控制。风险管理不仅要定性分析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及损失状况,而且要尽可能基于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价。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工业企业也希望将风险损失价值化并给出货币衡量标准。风险管理就是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者密切相联的动态过程,见图1。

2、风险管理的组织实施与基本流程

为有效实施风险管理,企业应由专门的组织及相关人员按一定程序组织实施风险管理工作。据《幸福》杂志对美国500多家大公司的调查知,84%的公司由中层以上的经理人员负责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趋势是董事会下属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公司风险管理,组织实施的流程是:①制定风险管理规划;②风险辩识;③风险评估;④风险管理策略方案选择;⑤风险管理策略实施;⑥风险管理策略实施评价。

3、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QRA)

电力企业QRA的建立与发展从内部来看,不仅已有可靠性分析、安全分析、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各专业分析作基础,从外部而言有电力用户、政府与社会公众、咨询机构等众多相关主体的关注。电力企业QRA对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QRA有利于企业将风险水平控制在规定标准的风险水平之内,并符合最低合理可行原则;通过开展QRA可帮助企业全面识别风险,并按轻重缓急排序,以有助于管理者将精力、财力、物力集中于风险控制的重要紧急领域,使风险管理决策更为合理、效果更好、成本最小;通过对各种风险控制方案或安全改进措施进行QRA,使决策者对方案措施进行优劣选择,为公司提出决策支持。电力企业的风险将对其它企业和主体带来连带影响,并产生放大效应,电力系统安全、可靠、高效、优质是各行各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共同的愿望。电力企业实施QRA具有现实意义。

3.1电力企业QHA的基本框架模式

电力企业QRA是指在工业系统QRA的基础上,考虑电力系统的技术经济特点及运行规律,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及电力市场化进程而以概率模型表征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为便于实施风险管理,保证风险评估质量,满足风险评估过程各阶段的不同要求,构建如图3所示的适用于电力企业QRA的基本框架模式。在具体实施时,允许依实际情况而有所改变。

3.2电力企业QRA的主要工作内容

(1)确定目标及范围。包括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待分析系统的设备配置、工作流程、资金、人员、管理、信息、地区、人文环境等,即确定QRA实现目标和实施条件等。

(2)风险辨识。即找出待评价系统中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安全检查看系统是否达到规范要求。风险辩识的基本途径有历史事故统计分析、安全检查表分析、风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ZOPS)、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急分析(FMECA)、故障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ETA)、风险分析调查表、保单检视表、资产风险暴露分析表、财务报表、流程图、现场检查表、风险趋势估计表等。为配合保险公司对出险事项的处理,可采用从下至上的归纳法、从上至下的演绎法及两者综合运用。针对特定风险,可选用基于系统平面布置的区域分析、隐含事件分析、德尔菲法及基于事故树分析的风险事故网络法等。风险辩识不只局限于系统硬件,还应考虑人为因素、组织制度等系统软件。风险综合集成是指对所有风险按其特性类型分门别类加以汇总整理。因电力工业特点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特点,把电力系统风险按厂网分开的行业结构进行分类。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主要有电源规划风险、报价竞价上网风险、供求平衡风险、市场力抑制风险、备用容量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项目风险、中介机构风险等。对于电网企业而言,主要有电网规划风险、电网融资风险、购电电价风险、电力交易转移风险、辅助服务风险、成本分摊风险、输电阻塞风险、输电能力风险、备用率风险、电力监管风险等。另外,电力企业还将面临电力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风险及电能质量风险等。

风险综合集成后的初步风险分析是对已辩识出的风险进行初步分析评估,确定风险的等级或水平。风险水平低的可忽略不计或仅作定性评估,风险水平高的要在定性分析基础上,进行定量评估。

(3)频率分析。即确定风险可能发生的频率,其方法主要有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故障树分析与失效理论模型分析。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是根据有关事故的历史数据预测今后可能发生的频率。因此要建立风险数据库,既作为QRA的基础,又作为风险决策的依据。故障树分析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逻辑分析法,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系统失效(顶事件)与基本部件的失效联系起来,根据基本部件的失效概率计算出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失效理论模型分析是在历史数据与专家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某种失效理论模型来计算风险发生频率。

(4)风险测定估计。根据风险特性及类型,运用一定的数学工具测定或估计风险大小。常用方法主要有主观估计法、客观估计法、期望值法、数学模型法、随机模拟法和马尔可夫模型法等。

(5)后果分析。即分析特定风险在某种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及损失。其方法主要有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情景分析通过事件树模型分析特定风险在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损失分析是分析特定后果对其它事物的影响及利益损失并归结为某种风险指标。

(6)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应遵循最低合理可行(ALARP)原则。ALARP原则是指任何系统都存在风险,而且风险水平越低,即风险程度越小要进一步减少风险越困难,其成本会呈指数曲线上升。也就是说,风险改进措施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最终趋于零,甚至为负值。因此,必须在风险水平与成本间折衷考虑。如果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所得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之上,则该风险被拒绝,如果风险水平在可接受线之下,则该风险可接受,无需采取风险改进措施;如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与可接受线之间,即落人ALARP区(可容忍区),这时要进行风险改进措施投资成本风险分析或风险成本收益分析。

分析结果如果证明进一步增加风险改进投资对电力企业的风险水平减小贡献不大,则该风险是可接受的,即允许该风险存在,以节省投资成本。ALARP原则的经济学解释类似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一样,风险与风险措施投入间的风险曲线也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3.3电力企业QRA常用方法

根据电力企业QRA的工作内容和实现要求,结合电力企业本身特点,电力企业QRA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安全检查表即实施安全检查的项目明细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技术和故障模式影响分析与致命度分析(FMEACA)技术;风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技术;事件树分析技术;基于概率影响图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可靠性工程技术期望值法、风险主观、客观估计法、模糊评估法等。

风险定量分析范文5

关键词:电力企业,风险管理,定量风险评估

0、引言

电力作为高风险产业,不仅源于其公用事业属性,以及技术资金密集、供求瞬时平衡、生产运行连续等特征,同时电力项目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长、沉没成本高,而且,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进程的深入,市场主体越来越多,电力交易关系复杂,不同主体之间协调困难,电力行业规划建设、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加大、电力市场风险增加。根据“十一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的任务,面对我国电力市场化发展的现状,增强风险意识,树立风险观念,加强风险管理将是电力企业的重要任务。本文在阐述了企业风险管理基本框架流程及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及方法,以期推动电力系统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1、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风险作为客观存在,要求人们考察研究风险时,要从决策角度认识到风险与人们有目的活动、行动方案选择及事物的未来变化有关。风险的形成过程和风险的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特征共同构成风险形成机制分析和风险管理的基础。

人们一般对风险持厌恶态度,都想减小风险损失,追求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优化。风险管理的提出与发展与企业发展状况、社会背景密不可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学科,首先在美国应运而生,之后传到西欧、亚洲、拉丁美洲。美国大多数企业都设置专职部门进行风险管理,许多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都开设风险管理课程。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与艺术,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估计;既要求理性,又要求人性;不但需要多学科理论指导,还需要多种方法支持。

源于风险意识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三大部份。根据风险形成的过程,风险分析需要进行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估计需要进行频率分析与后果分析,而后果分析又包括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通过风险分析,可得到特定系统所有风险的风险估计,对此再参照相应的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判断系统的风险是否可接受,是否采取安全措施,这就是风险评价。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价总称为风险评估。为进行风险定量化估算,要进行定量风险评估(QuantitativeRiskAssessment—QRA)。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对策方案,以控制、抑制、降低风险,即风险控制。风险管理不仅要定性分析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及损失状况,而且要尽可能基于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价。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工业企业也希望将风险损失价值化并给出货币衡量标准。风险管理就是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者密切相联的动态过程,见图1。

2、风险管理的组织实施与基本流程

为有效实施风险管理,企业应由专门的组织及相关人员按一定程序组织实施风险管理工作。据《幸福》杂志对美国500多家大公司的调查知,84%的公司由中层以上的经理人员负责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趋势是董事会下属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公司风险管理,组织实施的流程是:①制定风险管理规划;②风险辩识;③风险评估;④风险管理策略方案选择;⑤风险管理策略实施;⑥风险管理策略实施评价。

3、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QRA)

电力企业QRA的建立与发展从内部来看,不仅已有可靠性分析、安全分析、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各专业分析作基础,从外部而言有电力用户、政府与社会公众、咨询机构等众多相关主体的关注。电力企业QRA对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QRA有利于企业将风险水平控制在规定标准的风险水平之内,并符合最低合理可行原则;通过开展QRA可帮助企业全面识别风险,并按轻重缓急排序,以有助于管理者将精力、财力、物力集中于风险控制的重要紧急领域,使风险管理决策更为合理、效果更好、成本最小;通过对各种风险控制方案或安全改进措施进行QRA,使决策者对方案措施进行优劣选择,为公司提出决策支持。电力企业的风险将对其它企业和主体带来连带影响,并产生放大效应,电力系统安全、可靠、高效、优质是各行各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共同的愿望。电力企业实施QRA具有现实意义。

3.1电力企业QHA的基本框架模式

电力企业QRA是指在工业系统QRA的基础上,考虑电力系统的技术经济特点及运行规律,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及电力市场化进程而以概率模型表征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为便于实施风险管理,保证风险评估质量,满足风险评估过程各阶段的不同要求,构建如图3所示的适用于电力企业QRA的基本框架模式。在具体实施时,允许依实际情况而有所改变。

3.2电力企业QRA的主要工作内容

(1)确定目标及范围。包括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待分析系统的设备配置、工作流程、资金、人员、管

理、信息、地区、人文环境等,即确定QRA实现目标和实施条件等。

(2)风险辨识。即找出待评价系统中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安全检查看系统是否达到规范要求。风险辩识的基本途径有历史事故统计分析、安全检查表分析、风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ZOPS)、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急分析(FMECA)、故障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ETA)、风险分析调查表、保单检视表、资产风险暴露分析表、财务报表、流程图、现场检查表、风险趋势估计表等。为配合保险公司对出险事项的处理,可采用从下至上的归纳法、从上至下的演绎法及两者综合运用。针对特定风险,可选用基于系统平面布置的区域分析、隐含事件分析、德尔菲法及基于事故树分析的风险事故网络法等。风险辩识不只局限于系统硬件,还应考虑人为因素、组织制度等系统软件。风险综合集成是指对所有风险按其特性类型分门别类加以汇总整理。因电力工业特点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特点,把电力系统风险按厂网分开的行业结构进行分类。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主要有电源规划风险、报价竞价上网风险、供求平衡风险、市场力抑制风险、备用容量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项目风险、中介机构风险等。对于电网企业而言,主要有电网规划风险、电网融资风险、购电电价风险、电力交易转移风险、辅助服务风险、成本分摊风险、输电阻塞风险、输电能力风险、备用率风险、电力监管风险等。另外,电力企业还将面临电力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风险及电能质量风险等。

风险综合集成后的初步风险分析是对已辩识出的风险进行初步分析评估,确定风险的等级或水平。风险水平低的可忽略不计或仅作定性评估,风险水平高的要在定性分析基础上,进行定量评估。

(3)频率分析。即确定风险可能发生的频率,其方法主要有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故障树分析与失效理论模型分析。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是根据有关事故的历史数据预测今后可能发生的频率。因此要建立

风险数据库,既作为QRA的基础,又作为风险决策的依据。故障树分析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逻辑分析法,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系统失效(顶事件)与基本部件的失效联系起来,根据基本部件的失效概率计算出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失效理论模型分析是在历史数据与专家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某种失效理论模型来计算风险发生频率。

(4)风险测定估计。根据风险特性及类型,运用一定的数学工具测定或估计风险大小。常用方法主要有主观估计法、客观估计法、期望值法、数学模型法、随机模拟法和马尔可夫模型法等。

(5)后果分析。即分析特定风险在某种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及损失。其方法主要有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情景分析通过事件树模型分析特定风险在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损失分析是分析特定后果对其它事物的影响及利益损失并归结为某种风险指标。

(6)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应遵循最低合理可行(ALARP)原则。ALARP原则是指任何系统都存在风险,而且风险水平越低,即风险程度越小要进一步减少风险越困难,其成本会呈指数曲线上升。也就是说,风险改进措施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最终趋于零,甚至为负值。因此,必须在风险水平与成本间折衷考虑。如果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所得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之上,则该风险被拒绝,如果风险水平在可接受线之下,则该风险可接受,无需采取风险改进措施;如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与可接受线之间,即落人ALARP区(可容忍区),这时要进行风险改进措施投资成本风险分析或风险成本收益分析。分析结果如果证明进一步增加风险改进投资对电力企业的风险水平减小贡献不大,则该风险是可接受的,即允许该风险存在,以节省投资成本。ALARP原则的经济学解释类似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一样,风险与风险措施投入间的风险曲线也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3.3电力企业QRA常用方法

根据电力企业QRA的工作内容和实现要求,结合电力企业本身特点,电力企业QRA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安全检查表即实施安全检查的项目明细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技术和故障模式影响分析与致命度分析(FMEACA)技术;风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技术;事件树分析技术;基于概率影响图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可靠性工程技术期望值法、风险主观、客观估计法、模糊评估法等。

风险定量分析范文6

【关键词】项目 风险 集成管理

一、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集成管理框架

1.项目风险管理的涵义及特点

在一个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中,会出现各种不确定性,每一个不确定性都会对项目发生影响,但最后的影响结果就是由这些不确定性共同作用产生的。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将项目风险定义为:项目实施过程中,不确定时间的机会对项目目标所产生的累加不利影响结果。项目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风险,项目风险大多数,随着项目的进展而变化,项目不同阶段的风险性质、风险后果也不一样。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控制和处理项目风险,防止和减少损失,减轻或消除风险的不利影响,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是贯穿项目全寿命周期,从项目管理目标的最大利益出发,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评价以及采取相应对策的科学。其目的是识别项目风险,并通过相应的决策以减少风险或采取步骤避免风险,同时,采取的步骤应使相关机会最大化。实质上,风险管理包含着使事情向不利方向发展的可能性最小、并对不可避免的残余风险进行仔细的责任划分,整个风险管理是一个具有建设性、创造性的过程。传统的静态风险管理体系通常由项目基本资料的收集与分析、风险因素的识别、风险后果的估计与评价、风险对应措施的拟定、风险措施的实施与控制、总结并形成文件等过程。其特点是将风险管理作为一个线性过程,只有风险措施的实施与控制与项目本身直接相关,其它阶段一般在项目实施之前或之后进行,将风险管理的各阶段人为分割。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有学者对传统的静态风险管理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部分文献提出了连续项目风险评估模式,动态分析(DynRisk )模式,建设项目风险周期和风险之间的关系,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Life Cycle Risk Management,LCRM)的概念并进行了相关分析,文献试图将风险识别及分析贯穿于项目全寿命周期中,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可供实际操作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事实上,依靠某一种方法解决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的所有问题是不可能的。

大型公益建设项目规模大、周期长、投资大、涉及面广,因而所面临的风险种类繁多,各种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与其它重大工程项目一样,大型公益建设项目也具有以下特点:

(1)项目风险事件的随机性。在大型公益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而且项目风险事件发生是偶然的。虽然学者们长期统计,试图发现随机事件发生的规律,但直到现在也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程度。

(2)项目风险的相对性。项目风险对于不同管理者有不同的影响,因为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同,人们认识风险的能力也不同,项目的投入和收益也不同。所以项目风险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3)项目风险的渐进性。项目风险经常是随着环境、条件和自身固有的规律逐渐形成的。这些条件变化,项目风险也会随之变化。指在大型公益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中,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的变化,随着项目的进行,有些风险会得到控制,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同时在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4)项目风险的阶段性。项目风险发展是分阶段的,而且有明显的界限、里程碑和征兆。通常分为三个阶段:潜在风险阶段、风险发生阶段和造成后果阶段。

2.大型公益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集成管理框架

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作为一个系统,是运用各种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在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各阶段各项活动中,对所面临的风险识别、分析、计划、控制及决策等一系列过程,对风险作出全寿命周期内的全局最优化决策。本文结合大型公益建设项目的特点,借鉴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试图建立一个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集成管理框架。形成时间维――项目全寿命周期过程、逻辑维――项目风险管理过程、知识维――项目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的三维系统结构。如图所示。

大型公益建设项目风险集成管理框架

Risk integration management framework of Large-scale public good construction project

(1)时间维――项目全寿命周期过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过程为项目决策、计划/设计、实施、运营等阶段的整个过程。

(2)逻辑维――项目风险管理过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督与控制。

(3)知识维――项目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

二、项目全寿命周期决策阶段风险分析过程

在大型公益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中,风险分析为项目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的特质,使之处于风险管理的核心地位,其目的在于通过以最佳成本―效益方式的分析来控制因人为、技术、自然和经济上所造成的风险。而作为决策阶段进行的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分析,更因其对建设阶段和营运阶段的决定性影响,在风险管理中至关重要。

项目风险分析其过程是三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分析和决策密切相关,是决策的科学依据。过程如下:

(1)风险识别。针对大型公益建设项目,考虑备选方案在计划/设计、实施、营运阶段影响其服务功能、进度、安全、环境影响等方面的风险因素,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客观概率”分析。识别影响的主要风险因素,考虑决策者、专家层对风险的态度,进行“主观概率”分析。

(2)风险估计。就是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测量,给定某一风险发生的概率。主要任务是综合考虑主要风险的基础上,对随机投入产出流的概率分布进行估计,并对各个流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研究。

(3)风险评价。对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对风险结果进行解释或定级,并制定风险战略和控制措施。

三、项目全寿命周期决策阶段风险分析方法

对大型公益建设项目决策阶段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风险,主要方法有:

(1)调查和专家打分法。专家调查法是大系统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优点是在缺乏足够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定量的估计,缺点主要表现在易受心理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专家个人判断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等。风险识别后列出风险清单,设计风险调查表,专家们根据经验对风险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评估打分,再综合整个项目的风险。

(2)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在对某一特定项目中某一特定工作包进行风险分类和辩识并作出风险框架图以后,遵循如下步骤进行层次分析:

构建因素和子因素的判断矩阵,请专家按照AHP规则对因素层和子因素层间各元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评判,可求出各元素的权重值。

构建反映各个风险因素危害的严重程度的判断矩阵。严重程度通常用高、中、低风险三个概念来表示,求出各子风险因素相对危害程度值。

利用AHP计算机软件,对专家评判的一致性加以检验。如不通过,则要让专家重新评价,调整其评价值,直至通过为止。一般,一致性检验率不超过0.1即可。

把所求出的各子因素相对危害程度统一起来,就可求出该工作包风险处于高、中、低各等级的概率值的大小,由此可判断该工作包的风险程度。

工程风险的分析和评价是个主观、客观结论相结合的过程,而对某些过程中潜在风险因素的评价也很难用定量数字来描述,而层次分析法则可以恰当地解决这个问题,其处理问题的程序与管理者的思维程序、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相一致。在考虑过程中采用专家评判,并用定量原则检验这一评判的重要性,最后综合成整个项目的风险,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结果,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项目全过程中风险情况的机会,使其决策更为科学。

(3)蒙特卡罗模拟技术(Monte Carlo Simulation)。

蒙特卡罗方法又称随机抽样技巧或统计实验方法,它是估计经济风险和工程风险常用的一种方法。在研究不确定因素问题的决策中,通常只考虑最好、最坏和最可能三种估计。如果不确定性很多,只考虑这三种估计便会使决策发生偏差,而蒙特卡罗方法的应用就可以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使复杂情况下的决策更为合理和准确。其基本程序如下:

①编制风险清单。通过结构化方式,把已辩识出来的影响项目目标的重要风险因素构造成一份标准化的风险清单。该清单应能充分反映风险分类的结构和层次性;

②采用专家调查法确定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编制风险评价表;

③采用模拟技术,确定风险组合。这一步是对上一步专家评价结果的定量化。在对专家观点的评价统计中,关联量相对增加很快,这样完整、准确的计一算就不太可能。因此,’可以采用模拟技术评价专家调查中获得的主观数据,最后在风险组合中表现出来;

④分析与总结。通过模拟技术可以得到项目总风险的概率分布曲线。从曲线中可以看出项目总风险的变化规律,据此确定风险防范措施。

应用蒙特卡罗模拟技术可以直接处理每一个风险因素的不确定性,并把这种不确定性的影响以概率分布的形式表示出来。在该方法中所有的元素都同时受风险不确定性的影响,由此克服了敏感性分析方法受一维元素变化的局限性。一该技术的难点在于对风险因素相关性的辩识与评价。该方法既有对项目风险结构的分析,又有对风险因素的定量评价,较适合在大中型项目中应用。

(4)模糊数学法。在分析工程项目中风险因素的性质时,有些风险因素只能用语言描述其性质和变化,而且有些风险因素的结果也是模糊、不确定的,没有统一的准则来评价,难以定量化描述。针对这一问题,可用模糊数学方法分析工程风险,这种方法的结论也没有给出项目风险程度的确切值,只是判断项目大致的风险度。

(5)敏感性分析。它是在假设其他参数不变的前提下,只辩识影响项目的某一参数变化的影响。它能初步分析出在影响项目的众多风险因素中,哪些是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因素中哪几个是更重要的,要优先考虑的。

(6)CIM模型。是对概率或概率分布进行叠加的控制区间和记忆模型(Controlled Interval and Memory Model)的简称。这种方法用直方图替代变量的概率分布,用叠加代替概率函数的积分。当有两个以上的变量需要进行概率分布叠加时,计算就需要“记忆”,既把前两个概率分布叠加的结果记忆下来,再用控制区间即CIM方法与下一个变量的概率分布叠加,如此下去,至叠加完最后一个变量为止。它是一种较成熟的概率分布处理技术。

(7)影响图。影响图是由一个有向图构成的网络。它用直观紧凑的图形表示出问题中主要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并可以清楚地解释出变量间存在的相互独立性及进行决策所需的信息流,它既可以作为一般直观的定性分析工具,又可以研究成为由计算机实现的正规数量化分析的手段。在以往的决策分析中,分析风险因素对项目的影响时,每个风险因素是相互独立的,而实际中各风险因素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这种影响在以往的评价中都隐藏在专家评价过程中近似地处理了,影响图技术的提出正好弥补这一空白。在构造出的影响图中,用结点和弧就可以方便、简洁地表示这种因素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