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范例6篇

新闻周刊

新闻周刊范文1

海南,曾经沧海的日子杨正莲

梦开始的地方中国新闻周刊 杨正莲

洋浦“卖国”风波杨时旸杨正莲

海南旅游策杨正莲王辛莉

最高法博弈舆论监督困境韩永

上海:城市提速,反腐加码刘炎迅

热烈祝贺2009中国成长百强揭晓

新闻浮世绘肖振铎黄卫

伊朗:一场可控的内乱陈君

同盟的裂缝陈言

一个日本八零后的日美同盟观:从“被同盟”到“日化”杨辉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梦想与现实庞清辉

《阿凡达》,虚幻的完美天堂董铭

新年音乐会为何“山寨”泛滥?唐若甫

2009年度音乐总结华语乐坛今年累了邱大立

拓展公益事业的爱心舞台

中国新闻周刊 大和岛祭:空中“集结号”唐磊刘震

全能之星,万众之选——惠普激光一体机邀您“秀全能风采,赢升级大奖”

仁安河谷,五彩经幡飘动的藏村邓小夏

新书推荐

陈明:用一生守护丁玲徐庆全

节日中的“君子国”薛涌

鱼缸里的鱼余泽民

股市里有鬼天笑

潘安之貌朱辉

乞讨的营销学研究上上签

黑老大易水寒

活水公园大自然里的实验室万佳欢

医改:学习神木好榜样?王家敏王振耀张秀兰

健康新知

看板

天蝎的玩笑罗敷

雷顿的筋斗云耳东每

世说《琵琶行》的B面青丝

偷着不如偷不着李落落

作协的出路

专业化的精彩党国英

新闻浮世绘

两岸学界的趔趄趋同徐庆全

把章诒和跟贺卫方一起“煮”陈晓萍

“外教”李琰不寻常的四年陈园园唐磊万佳欢

我的军统站长父中国新闻周刊 亲汤涌

一个教育世家的师道末路陈薇甄宏戈

徐冰:回国的选择是正确的杨时旸

我们如何对待游戏者薛涌

中央力推“橄榄型”社会王全宝刘长欣

中美关系的微妙时刻陈君

广西公务员泄题案调查王婧

追问泄题之源王婧周潇枭

旱区的孩子们周超

读者来信

电子书催生阅读革命马军

Kindle诞生记马军

掌上烽烟欲起时杨正莲陈言

南京:中共党内民主尝新刘炎迅

PK台上的党员们刘炎迅

民主如何覆盖7800万中共党员王婧陈俊宇

永州枪案还原刘刚HttP://

菅直人:平民首相要与时间赛跑陈言

美国:挟新闻自由以令诸国?何婧

找陌生人“同居”李邑兰

剩女传奇上上签

中国新闻周刊 不八卦不成活泡泡唐

读者来信

抢救富士康周小拙张蕾

新闻周刊范文2

由于发行量下降、广告收入减少,近日,美国《新闻周刊》宣布转型――“将在‘有独立观点、发人深恩的原创性报道’上投入更多精力,减少对‘一目了然新闻’的报遭”。本文粗略探讨了美国《新闻周刊》(简称《周刊》)转型的时代背景和采取的转型策略,目的是为我国的新闻杂志更好地生存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现状 深度报道 原创 目标受众

《新闻周刊》(《Newsweek》),是美国三大新闻类周刊之一。《新闻周刊》1933年正式在美国出版发行,1961年被《华盛顿邮报》收购,其新闻范围涵盖美国国内外大事、商业、科技、社会、艺术和娱乐等方面。拥有3种英文版本和6种非英文版本,其中除繁体中文版外,其他语言的版本均以时政新闻为主,其最高发行量曾经达到440万份。

美国《新闻周刊》转型的背景因素

新兴媒体的兴起导致美国报业低迷。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只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就赢得了传统媒体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拥有的受众群。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大大降低了传播成本,方便r受众,它使得传播比过去更有效、规模更大,速度也更快。另外,它使得信息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网络博客、论坛等网民从过去只是新闻受众的单一角色转变为既是受众又是新闻传播者的双重角色。这样既免费又方便的优势无形中分流了传统报业的大批受众。

金融危机的冲击加速美国报业衰落。美国报纸协会(NAA)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3月,印刷媒体广告收入同比下跌9.4%,降至420亿美元,创下NAA自1950年测算广告数据以来最大的跌幅。9个月后的2008年12月,报纸广告收入趺势不减,当年第三季度下跌20亿美元(摘自新华网《“缺钱”的不只是纽约时报 美传媒应对危机面面观》)。而在今年上半年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有数家报纸宣布停刊或者转向经营,其中包括全国性日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丹佛市的第二大报纸《落基山新闻报》,《西雅图邮讯报》也在3月宣布从平面媒体撤退到网络版本。

美国《新闻周刊》过去最高销售量达440万份,但随着新兴媒体、金融危机等影响,销售量已下降到200万份左右。目前杂志的收入和广告篇幅均出现缩水,员工人数减少了160人,降至约400人。

美国《新闻周刊》的转型策略

第一,编辑策略的转变:从追逐新闻转为分析评论。过去,《周刊》一直以报道每周的新闻为己任,在美国国内一向以时政新闻见长。而改版后将完全放弃原来的做法,“如果没有原生的资料,他们就不做报道。每天追逐新闻、挖掘细节的形态将不再继续”(《周刊》编辑J0n Meacham),在加强分析评论的同时,邀请名家撰写专栏。另外,对发生的问题《周刊》将尽可能地提供解决方案,这也是由于受网络媒体等新型媒体的影响。

第二,受众定位的转变:从广大群众到精英读者。由于市场缩小,广告的下滑以及各种费用的增加,《周刊》认为,大众化的运营方式已经行不通。“这些人受过高等教育,薪资所得比一般读者较高,是最大的新闻消费者,以这些精英读者为核心,建构新的营运模式,是《新闻周刊》转变的重心。”(《周刊》执行长Tom As-cheim)。

第三,版面设置的转变:改版后,一方面,《周刊》分为四大板块:简短报道、专栏评论、封面问题长文报道以及文化和社会新闻。另一方面,《周刊》将以小而精的设计吸引读者。较之以前页面设计更加简洁,采用更多的图片,预留更多的空间,用质量较高的蜡光纸取代原来较薄的纸张。

《周刊》转型策略给予我们的启示

《周刊》的改版策略拓展了我国新闻杂志的办刊思路,它与转型之前相比在办刊理念上,总的来说有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在报道对象上,准确定位目标读者群,体现分众化趋势;二是在报道内容上,更加突出新闻杂志的特点,发挥独特性。

受众定位准确才能“一击即中”。首先,受众是核心。它是传播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活跃的因素,是产生传播效果的关键,而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是新闻杂志生存发展的前提。随着社会的进步、细化,受众的需求也越来越细化,而包括新闻杂志在内的传媒业的分化程度远远低于市场细分的要求。因此,要使得新闻杂志能够长足发展,就必须采取措施以适应受众需求细化的趋势。其次,定位要准确。受众定位是定位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传播方式山“大众化”向“小众化”、“分众化”方向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和潮流。新闻杂志不可能期待吸引所有的读者。每一个读者都有其自身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社会地位,对一定范围内的受众的特性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从中发现和归纳他们共同的兴趣和特征,划分受众群、研究他们的市场成熟程度,这些都是我们办新闻杂志的依据。

《周刊》杂志这次改版、将减少名人新闻的报道,转向努力吸引那些“想从海量新闻中提取观点的有头脑、受过良好教育的读者”,这是《周刊》为适应分众化趋势而采取的措施,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尽可能符合绝大多数读者的“口味”。“减少名人新闻报道”,意在表明《周刊》将更加关注与普通民众密切相关的新闻。名人的新闻不是受众最想知道的,名人对受众生活的直接影响才是读者最关心的。二是瞄准一批具有共同特征的读者“想从海量新闻中提取观点的有头脑”、“受过良好教育”表明了《周刊》将提供更加有思想和深度的报道,从而能够给予这些受众思考的空间,侧重于追求目标受众的聚集和忠诚。我国当前的新闻杂志对受众定位把握得当,比如《新周刊》,它所影响的主要是有主见有影响力的社会中坚阶层,“我们对社会的关注是较为上层的,是注重‘潜规则’和‘大趋势’的。这是我们要明确表态的,我们的目标读者主要就是所谓的白领和文化人阶层。”再比如《三联文化周刊》是办给知识分子看的:有大学学历的人,他们有比较宽的视野,又比较敏感,追求与时展同步。“但是也有相当一批新闻杂志对受众的定位仍然十分模糊,报道内容的选取欲满足所有受众的需要,然而同一媒体不可能满足所有受众的需求。

发人深省的报道是新闻杂志的“必备品”。从数量上看,新闻杂志以评论为主是它的本质特点。新闻杂志与报纸相比通常都是“后发制人”,这种“后发制人”意味着它的大量报道必须具有深刻性或者深入性。新闻杂志上的新闻不像报纸等其他媒介上的动态新闻那么零碎。其功能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加强新闻的综合与分析,给人以较完整的认识;它不是一般的消息,不是动态性的新闻,而是能够帮 助读者更多地了解事件的详细情况,了解事件的背景、影响及其发展趋势的“评论纸”。换句话说,就是新闻杂志上的新闻有一个理性沉淀的过程,是对新闻事实的再评述。

从质量上看,新闻杂志“不求最全,但求最深”,新闻评论不仅要在量上做文章,更要在提高新闻评论的质量上下工夫,评论的质量如今越发显得重要。纸质媒体无须“报道一切”,而是需要抓大放小,搜罗读者关心的所有重大选题,深入挖掘,充分利用最新消息、新闻背景、本报评论、图片、图表等多种新闻元素。美国哥伦比亚太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把新闻记者的采访报道划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客观报道,记者严格地原样照抄、照搬别人提供的原始记录、发言稿及记者招待会上散发的文字材料;第二个层次是靠记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广收材料而写成报道;第三个层次是不仅客观地再现新闻事件,而且编辑、记者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述和解释,从而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和本质。对于新闻杂志来说,就是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进行第三个层次的报道。《周刊》由过去以“新闻消息配分析评论”为主转变为“分析评论配新闻消息”。它弱化了消息报道,突出深度的报道,由此可见深度报道对于新闻杂志是极其重要的,我国的新闻杂志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是在“量”上不够,而是在“质”上不高。一是在前期策划上不善于在“纵深开掘”上做文章。二是在选题上不善于在“独到创新、把握大局”上下工夫。所论述的观点如“鸡肋”一般,无滋无味,经不起推敲和咂摸。

独家原创+权威名家。独家原创是新闻杂志生存发展的基础。“原创”的本义应该是首创、虽早创作的意思。新闻的原创性并不是对新闻的创作。它是针对现代技术条件下,新闻从业者投机取巧,对新闻照抄照搬或者随意引用转载而提出来的。它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独家的东西,而一家媒体新闻报道的水平、质量、品位、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有没有独家新闻以及有多少独家新闻。原创新闻可以分为首发事实构成的原创新闻和非首发事实构成的原创新闻。新闻杂志的原创新闻通常指的是非首发事实构成的原创新闻。《周刊》注重“有独立观点、发人深思的原创性报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取独特的视角。与众不同的角度才能阐发与众不同的观点,切入点的选择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新闻作品的内在张力和思想深度,并且能够吸引受众目光、激发阅读兴趣。二是论述的观点有前瞻性。受众往往期待媒体对产生的问题能够提供一个较为明确的解决办法,而这个办法是新闻杂志的编辑人员运用历史的观点、文化的观点、哲学的观点审度这些富有时代特点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和新闻现象得来的,它是理性思维的展示,代表了新闻杂志整体的思辨力。三是回归于报道的深度。新闻的原创性更体现在报道的深度上。对事实、信息进行综合、归纳、比较、提炼,也就是对事实和信息进行深加工,即便是对被多家媒体反复报道的新闻也能挖掘其独有的层面,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最终在报道中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时代》周刊创办人之一亨利・卢斯曾说:周刊的特点是可以让人们了解到更多的情况,使读者对新闻事件有更全面的了解。

新闻周刊范文3

[关键词]新闻周刊 封面故事 特点

面对激烈的媒介竞争和持续的新闻争夺战,中国的新闻周刊快速成长,在新闻话语场内占据了较强的话语权力份额。而封面故事就是新闻周刊最大卖点的集中表现。

《时代》创始人卢斯认为,新闻有两种。一种是快新闻。一种是慢新闻。快新闻告诉人们的只是事件,慢新闻告诉人们的则是事件的总和、事件的背后所折射的社会发展趋势。新闻周刊最大的卖点就是这些慢新闻。

以“周”为出版周期的新闻周刊。靠的不是对一周主要新闻的回顾,不是断章取义般的对新闻的评论文章。通过事件调查、解释。经过深度思索,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的封面故事,则最能集中表达这种卖点诉求。

封面故事是新闻周刊用以满足受众需求,吸引受众眼球的第一稿件,也是周刊思想灵魂的安居所。作为深度报道主要形式的封面报道。往往呈现出杂志的整体观点,体现出思想深度和文字水平,必然是各家杂志精心运作的自留地。

既然封面故事在周刊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和一般深度报道相比,封面故事如何在文本上取胜?

一、封面故事的“故事”简述

封面故事的叙事艺术。包括“故事”(recite)和“话语”(discourse)两个部分。新闻叙事里的“故事”是真实的新闻事件。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它脱离了具体故事所承载的历史或现实的内涵而成为自主的存在;是报道者对客观真实的新闻素材的遴选;是新闻报道中事件与事件的组接原则与规律。故事就是“从叙述信息中独立出来的结构”。

要研究叙事作品的结构,就绕不开“事件”和“序列”这两个概念。事件和序列共同构成故事的情节。其中,事件是故事中最小的叙事单位,由行为者与事实的转变共同构成,事件实质上是由行为者所引起或经历的“从一种状况到另一种状况的转变”。根据具体事件地位的不同,功能分为核心事件与催化事件。核心事件是情节结构的核心部分,引导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方向。催化事件又称“卫星事件”,主要起着填充、修饰、完善核心事件以及控制叙事节奏的作用。

序列主要是由核心事件组成的完整的叙事句子。一般而言,一个故事至少有一个序列,如果是情节比较复杂的叙事作品,往往包含多个序列。这些序列之间由于组合关系的不同,会呈现各种不同的叙事结构。

根据序列核心功能之间的结合关系,我们研究封面故事的叙事结构,指的是文章内部各叙事部分所呈现出的外部联系及形态。就是充分运用事件、序列之间不同的组合,把握叙事的节奏和叙事的频率,表达报道者对于新闻事实的不同理解。

一般而言。每个序列的核心事件基本代表了该序列的故事情节,“核心事件”的组合便是全文的基本结构和叙事逻辑。我们考察封面故事的叙事结构,可以从序列核心事件之间的关系人手。根据序列核心事件之间的结合关系,叙事结构主要分为时间顺序型与逻辑顺序型。

二、封面故事的“故事”特点

叙事结构总是服务于叙事者的叙事意图及叙事题材的特点。在封面故事的素材遴选过程中,作者总是会在各种零散的事实碎片中选择或者提炼出一些事件。并根据各自报道的需要,确定哪些为核心事件,然后加以充实形成序列,成为新闻事实的素材。

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叙事结构的第一个特点是,绝大部分封面故事的叙事结构都是逻辑顺序型。主要是因果型和递进式两种叙事结构的运用。新闻周刊的封面故事在故事顺序安排上,并不一定按照事件进展的顺序讲述,这是由封面故事的特性和要求决定的。“为了具体而完整地报道新闻事实。清晰而全面地反映问题,将新闻事实化整为散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尤其是对于以深度报道为主的封面故事,其事实表象复杂,真相需步步推导,通过对众多局部的细致的分析与了解,我们就能对整体的特征有更深层次的把握,这完全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

如在2008年第11期(5月21日出版)《南风窗》的封面故事《汶川,我们还在》中,作者在追寻“为什么,垮塌的都是学校?”的答案时,构成文本的主要序列有以下几个:

1、学校一瞬间垮塌,死伤无数

2、幸存者回忆逃生情形

3、当地幼儿园、学校垮塌现状

4、民房没垮得那么厉害(当地民众质疑学校教学楼质量)

5、学校用房质量低劣(学校未达到建筑标准和防震标准)

此文作者并没有按照事情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讲述,而是根据其报道目的,层层推导。从上述序列可以看到,1、2和3是并列关系,而4、5两个序列组合呈现出递进式的关系,层层深入。不断向纵深挖掘。从整体上看,序列1、2、3又是4、5的果。呈现出因果关系。

封面故事叙事结构的第二个特点是,不少封面故事,以聚焦的方式将新闻核心事件与相关事件、深度分析进行组接,从事件背景、形成原因、造成的影响等各个方面深剖,并配发评论,完成对核心事实的充实和催化,从而使报道思想更加突出。这也就是采用“华尔街日报体”进行讲述。

“华尔街日报体”的行文特点是:从某一具体的事例(或人物、场景、细节)写起,经过过渡段落,进入新闻主体部分,叙写完毕后又回到开头的事例(或人物、场景、细节),有时也用总结、悬念等方式结尾。这种写法有利于从小处落笔、向大处开拓,引导读者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地了解新闻事实。

封面故事叙述结构的第三个特点是,并列型叙述结构常常与其他逻辑顺序型结构套用,共同完成故事的讲述。这里的并列式结构,并不是以时间顺序或者事件的发展顺序来讲述事件的来龙去脉,它的每一个序列相对独立,共同指向中心事件或事件的主人公。并列结构多见于观察角度或空间的并列上,有时也用于因果关系中因的并列或果的并列。如《汶川,我们还在》中,就是并列结构与因果结构和递进结构套用,共同完成深度叙事的任务。

另外,从微观层面上看,受到我国传统文学写法,特别是话本小说的影响,封面故事将事件故事化讲述时。会对将要讲述的事件做出概括性的夹叙夹议,并将之置于整个封面故事的首页;我们可以称之为开篇叙评。这和国外同类报道追求绝对的客观、公正而更倾向于隐形评论不同。是我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区别于国外周刊的显著特点。

以《望》2005年第1期的封面文章《海啸震动中国》为例,以“海啸”为主题,开头首先概括性叙述事件――海啸的发生及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2004年的最后一周,很多媒体发现他们的10大新闻出台得太早了。

过去40年来最大的地震所导致的海啸,截至12月31日。在印度洋沿岸夺走了12万多人的生命。

死者中。有到当地旅游的中国人。受震波影响。中国云南省当天共发生47次地震,重庆市10多个区县出现大范围同震效应,广西发生地震共振,一些地方出现旱田塌陷、鱼塘无风起浪、水井翻浪等现象。灾难还使中国的旅游、运输和外贸人士叫苦不迭,而中国领导人和亿万民众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对本国及异国死难者的哀思。

随后,述评性的文字将海啸事件上升到“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高度。

事实上。这场发生在遥远域外的8.9级地震所撼动的。更是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那种只看到经济增长而无视经济增长的危险或潜在危险的观点与行为,实际上只是一场在薄冰上走路的游戏。其形亦如那些繁荣一时的印度洋海滩度假设施。“天下太平”后面。实则浮动着另一重尚不被诸多欢乐和财富人群注意的阴影。

三、封面故事结构特点形成原因

封面故事叙事结构特点的形成与其载体――新闻周刊本身的媒介特点以及受众定位有关。

和电视、报纸不同,尽管我国的新闻周刊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出现,但是各种原因导致了发展断层。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重新站到了主流媒介的行列。说其是主流媒介,主要是就新闻周刊的影响深度而言。从媒介影响广度来看。新闻周刊远不能和电视、报纸相提并论,更无法和网络等新兴媒体相比。

新闻周刊一周或一旬出版一次,其出版频率无法和报纸、电视新闻抗衡。追求即时性和新鲜性自然不是周刊的强项。从新闻的深刻性着手,冷静深刻地分析新闻背后的新闻,倒是能另辟蹊径。此外,由于新闻周刊的书刊化装帧,页面精致,图片精美,具有相对快捷、印制相对粗糙的报纸和电视新闻所不能比拟的优势。这种外在的特点正好迎合了日益主流化的新兴中产阶层的需要。

在我国,新闻周刊处于“弱主流性”地位,或者说新闻周刊相对游离于喉舌媒体的边缘,在新闻题材的选择和操作角度上。比报纸和电视等大众化媒介有更大的选择余地。新闻周刊的内容诉求是深层关怀和价值判断。封面故事报道的内容是关注社会发展和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并对此做出具有建设性的理性思考。尽管此类新闻线索庞杂。理解起来相对报纸消息和电视的声画节目要难,但是对于大都受过良好教育的目标受众来说。逻辑性强的叙述方式正好达成了其对深度和思考的要求。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对于新闻的理性深度内容和具有特色的讲述结构,正好吸引了最具知识话语权、消费话语权和决策话语权的受众。一个主体性新闻事实或现象、几篇背后的故事、关键性图片以及深刻的评论,共同构成了其最有竞争力的叙述结构。

新闻周刊范文4

【关键词】邹韬奋 《生活》周刊 新闻专业主义

一、职业理想的追求――新闻职业精神的萌芽

《生活》周刊于1925年10月11日创刊。作为一份指导职业教育的机关刊物,最初的《生活》周刊主要是赠送给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社员和教育机关,社会影响不大。1926年10月主编王志莘离开了《生活》周刊,邹韬奋接任刊物的主编,从此《生活》周刊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众的视野。

《生活》周刊初创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三张办公桌就把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塞得满满的,几乎没有转身之地。连邹韬奋在内一共只有两个半职员从事具体工作,除了邹韬奋外就是负责经营与广告的徐伯昕和兼职会计孙梦旦。同时,因为稿费较低,约稿存在困难。于是每期的稿件大半都是邹韬奋自己撰写,他把搜集来的各种材料分类排列,编写成文章,以各种不同的笔名发表。

条件虽然艰苦,《生活》周刊对于邹韬奋而言更多是对职业理想的追求,而并非谋生的手段。后来虽然《生活》周刊的发行量增加了,但邹韬奋的工资甚至比接办《生活》周刊时还减少了几十元。刊物的盈余都用在发展事业上。比如给刊物增加页码,增加画页,发行增刊等等。即使在物价上涨,纸价上升,刊物的成本大大提高的情况下,刊物也是尽量不提价,而是通过增加广告的收入来弥补亏空。后来由于政府禁邮、禁运,刊物的经济收入受到很大的影响,邹韬奋宁可自己带头每月减薪50元,也不提高刊物的售价。

邹韬奋在《的创办经过和发展计划》一文中说到:“我在民国十五年至二十二年间,在上海编辑《生活》周刊,颇得国内外读者的嘉许,在七年中间,销数从二三千份增加到十五万份。我生平并无任何野心,我不想做资本家,不想做大官,更不想做报业大王。我只有一个理想,就是要创办一种为大众所爱读,为大众做口舌的刊物。”①

对职业理想的追求,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强调服务大众的自觉态度正是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内化,而对职业理想的追求是邹韬奋新闻职业精神的萌芽。

二、专业主义精神的公共服务者――新闻专业主义的践行

邹韬奋在《我们的立场》中表明了《生活》周刊的立场:“至第四年起,经济与管理方面均完全独立,幸得创办者之绝对信任,记者乃得以公正独立的精神,独来独往的态度,不受任何个人任何团体的牵制……依最近的趋势,材料内容尤以时事为中心,希望用新闻学的眼光,为中国造成一种言论公正评述精当的周刊……”。②

1、从社会责任意识到大众的舆论阵地

邹韬奋接办《生活》周刊后,对刊物的内容进行了革新。根据读者和社会需要,不断改变编辑方针。开始时,由于《生活》周刊的主要受众是青年,因此,邹韬奋偏重于发表一些职业教育和青年修养方面的文章。但是随着社会形势的转变和人们思想发展的需要,《生活》周刊开始关注并讨论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特别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他把《生活》周刊的重点转移到对抗日救亡运动的宣传上来。

1931年5月,日本军阀制造了枪击中国农民的“万宝山事件”和屠杀旅韩华侨的事件。邹韬奋获悉后在《生活》周刊上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和日本必然侵略中国的阴谋。他在《全民族的生死关头》中疾呼:“万宝山及朝鲜排华惨案,实为日本积极侵略中国的一部分表现……”③“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邹韬奋立即在9月26日的《生活》周刊上作了报道,并一口气写了《应彻底明了国难的真相》《唯一可能的民众实力》《一致的严厉监督》《对全国学生贡献的一点意见》等四篇“小言论”,认为:“全国同胞对此国难,人人应视为与己身有切肤之痛,以决死的精神,团结起来作积极的挣扎与苦斗。”④另外,邹韬奋还刊登了“九一八”发生后来自沈阳、长春等地的系列报道,揭露了日本军阀在东北烧杀抢掠的滔天罪行。针对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生活》周刊接连发表了《宁死不屈的保护国权》《战与不战的问题》等言论。在抗日救亡运动中,上海的学生罢课举行示威游行,并派代表到南京请愿。却声称:“学生之职在于求学”。某些大学教授发表《告学生书》,要求学生致力于救国之知识准备等等。对此,邹韬奋发表了《谁都没有责备请愿学生的资格》一文,他说:“记者承认‘学生之职,在于求学’,但军人不能保卫国土,反而奉送国土,官吏不能整顿国政,反而腐败国政,使青年不能得到可以‘安心求学’的环境,这是谁的责任?”⑤1990年11月,著名记者赵浩生在回忆邹韬奋对他的影响时说:“每期《生活》周刊在学校饭厅门前的地摊上出现时,同学们都一改拥进饭厅去占座抢馒头的活动,而如渴似饥的抢购《生活》周刊。……而最迫不及待要看的,就是韬奋的事实评论和连载的游记。……当时每一个人都感到《生活》是我们的生活,韬奋是我们的导师。”⑥

“我们不愿唱高调,也不愿随波逐流,我们只根据理性,根据正义,根据合于现代的正确思潮,常站在社会的前一步,引着社会向着进步的路上走。所以我们希望我们的思想是与社会进步时代进步而俱进。”(邹韬奋:《我们的立场》)⑦邹韬奋及《生活》周刊紧紧和时代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社会形势的变动及时传递给受众。

2、从服务精神到受众自由

邹韬奋在《生活》周刊上开辟了谈话栏目和通信栏目,设立了《读者信箱》专栏,从而加强同广大读者的联系,同时也是了解社会现实生活动态的重要渠道。随着读者的增多,读者来信也日益增多,从每天的几十封逐渐增加到几百封,有时甚至一天收到一千多封。《生活》周刊把来信的原稿保存下来,把来信者的姓名和地址编入卡片以便联系。来信的内容也按问题的性质分类归档,用于收集材料,发现问题,了解读者和社会。读者来信所反映的许多情况正是社会实际情形的写真。通过与广大受众的联系,记者可以对社会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邹韬奋在《生活》周刊上通过《读者信箱》等窗口建立了与广大受众的沟通渠道,所体现的服务精神实质上是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受众自由。

3、从独立的报格到社会角色的确立

“本刊是没有党派关系的,这并不含有轻视什么党派的意思,不过直述本刊并没有和任何党派发生关系的一件事实。我们是立于现代中国的一个平民地位,对于能爱护中国民族而肯赤心忠诚为中国民族谋幸福者,我们都抱着热诚赞助的态度”(邹韬奋:《我们的立场》),1930年)⑧邹韬奋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尤其是作为《生活》周刊的主编,十分注重报刊和报人的独立品格,面对各种压力,甚至强权势力的威胁和利诱,《生活》周刊都没有妥协,体现出新闻职业主义精神。

王伯群知道《生活》周刊在调查自己后,便找人去当说客,并妄图以巨款作为邹韬奋的封口费。不管他们把这笔钱说成是给《生活》周刊的补助经费还是作为投资《生活》周刊的股本,都被邹韬奋拒绝了。第二天,邹韬奋便在《编者附言》中曝光了记者对王伯群的调查,并发表言论:“在做贼心虚而自己丧失人格者,诚有以为只须出几个臭钱,便可无人不入其彀中,以为天下都是要钱不要脸的没有骨气的人,但是钱的效用亦有时而穷。……”

“九一八”事变后,《生活》周刊的重点转移到对抗日救亡运动的宣传上,并始终坚持抗日救国、反对妥协。1931年,《生活》周刊的发行量突破10万份,到1932年底达到了15万5千份。不管是在交通比较便利的城市还是在内地乡村僻壤以及远在海外的华侨所在地,都可以见到《生活》周刊。1932年1月,命胡宗南以高级军官的身份把邹韬奋找去,要《生活》周刊改变立场,拥护政府。邹韬奋没有妥协,他始终站在中国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站在一个专业的新闻记者的立场上,承担起对社会应有的责任。政府开始施压于黄炎培等职教社的领导,要求他们出面干涉。1932年底,警告黄炎培,如果《生活》周刊不改变态度,就会被查封。为了不使黄炎培为难,邹韬奋决定《生活》周刊与中华职业教育社脱离关系,成为一个独立的刊物。他在报上刊登了《生活》周刊脱离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启事。在保护职教社的同时,更保全了《生活》周刊的独立,不向强权妥协。1933年12月8日,《生活》周刊被政府查封。

三、《生活》周刊的经营模式是其新闻职业主义道路的保障

《生活》周刊之所以能够保持独立,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刊物的经营模式使它不必依附于政党。邹韬奋主持《生活》周刊主要负责编辑,他担当的是“西方教会”的角色,服从于新闻职业理念;而主管经营和广告的徐伯昕则担当的是“国家”角色,负责刊物的经济来源。“国家”负责市场和赚钱,但不会对“教会”施加影响,干预其新闻职业工作,降低刊物的品味。一方面,巨大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成为刊物主要的经济来源,任何政党都抓不住《生活》周刊的命脉;另一方面,在当时社会时局处于动荡不安的情况下,新闻理念与市场理念的重合,《生活》周刊及时传递信息,成为舆论阵地是大众的需要,巨大发行量可以使其在广告面前始终保持自己的品味,从而化解了来自市场的压力。《生活》周刊的经营模式实质上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在各种力量的交锋中,《生活》周刊始终把社会及公众的利益最大化,担当着具有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公共服务者的社会角色。政府曾经想打击《生活》周刊,但是在调查后发现《生活》周刊确有近20万册的销路,并没有受到任何党派的津贴,因此要想封住《生活》周刊的口,除了查封刊物别无选择。■

参考文献

①②⑦⑧穆新,《韬奋新闻工作文集》[C].新华出版社,1985:117、76

③④⑤⑥陈挥,《韬奋传》[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96、98、84

新闻周刊范文5

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会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透露,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这个消息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高考改革的广泛讨论:异地高考是否会导致大规模的“高考移民”潮?如何从制度设计上实现公平?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然而这一问题在中国格外引人注意。尽管经济落后地区教育经费投入的提高幅度远高于经济发达地区,二者之间的相对差距在减小,但绝对差距却持续扩大。2010年,全国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最高的北京市达到5836.99元,最低的贵州省仅为579.26元。值得庆幸的是,从19世纪80年代的“讲师团项目”到今天的“中国教育行动”和“常青义教”,等等,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平衡城乡教育差别的努力始终没有间断。

在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大学,农村学生的比重在不断下降。研究者指出,与城乡收入差距相比,城乡之间在教育发展上的差距要高出数倍。要真正抓住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以及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关键领域,就必须改变农村教育滞后发展的现状。

新闻周刊范文6

新闻类周刊的变与不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新闻类周刊迅速崛起,到现在至少已有20余种在新闻领域比较活跃且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的周刊。应该说,这一批新闻类周刊已经逐渐在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在传播新闻信息、引导社会舆论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我国新时期的新闻“百草园”增添了些许新绿。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我国当下的传媒市场上,这些新闻类周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还十分有限。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期刊发展的第四次浪潮,新闻类周刊经过自己的艰辛努力,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然而,当下的新闻类周刊仍然与我国当前传媒市场大转折、大发展的现实显得极不相配。虽然有一些新闻类周刊在创刊之初就标榜要做“中国的《时代》周刊”,可是现实的发展之路却并不顺畅。有的周刊一路上走得磕磕绊绊,步履维艰;有的周刊在发展过程中与初衷渐行渐远。

究其原因是,当某一种新闻媒体发展到一定程度,逐渐进入到深水区的时候,就会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变与不变。这时候处理好不变的坚守和拓展创新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能否坚守一些好的东西,拓展一些新的东西,是判断一个新闻媒体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具体地说,新闻类周刊就应该在坚守新闻性这个基本功不变的基础上,努力围绕品牌效应和报道方式这两个发展优势进行拓展创新。

坚守新闻性,拓展品牌效应

新闻类周刊和其他大众传媒一样,它也必须对社会上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作出反映。新闻性是新闻类周刊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新闻性就无所谓“新闻”周刊了。这就对我国新闻类周刊在报道内容上有了特别的要求,那就是要以阐述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报道和评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重大新闻以及人民群众特别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主要内容。在坚守新闻性不变的同时,新闻类周刊要想发展壮大还要不断求变。寻求创新变化的路径很多,而其中拓展品牌效应是新闻类周刊寻求变化之路中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一步。这就要求我国的新闻类周刊要千方百计打好“新闻”这张品牌,真正体现出“内容为王”这一新闻传播的本质特性。

坚守新闻性优势。新闻类周刊所报道的新闻内容和其他大众传媒有所不同。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所报道的新闻既有硬新闻又有软新闻,不仅条数较多且多为短消息,而新闻类周刊所报道的新闻基本上是硬新闻,且条数较少,主要探讨的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因而新闻类周刊要侧重和强化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重大影响的新闻事件的报道,要抓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要抓读者普遍关心和实际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同时,还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去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使读者对这一重大新闻事件有一个比较深入和全面的认识,避免肤浅性和片面化。这是新闻类周刊理应坚守的理念和我国新闻类周刊最大的优势所在。因为对于我国的新闻类周刊来说,其主办单位基本上是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主流新闻媒体,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实力雄厚,如果能够树立良好的办刊理念,牢固坚守“内容为王”和“新闻立刊”的原则,完全可以驾轻就熟,发挥其新闻性这一强大优势。

发挥新闻品牌效应。当今社会“品牌创造价值”已经深入人心,新闻传媒业也不例外,知名的新闻品牌不仅对受众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且也是广告收入的主力军。品牌就是风格,就是效益。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品牌就是风格,就是效益。当下我国的新闻类周刊在实力明显不足的现实情况下,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亮出“绝活”,以巧取胜。因为对于新闻类周刊来说,真正重要的不是拥有丰富的新闻信息本身,而是要寻找和确立对于新闻信息深度加工的独特视角和表达方式,即风格特色。新闻类周刊以风格特色为基础打造知名的新闻品牌就是周刊的“绝活”。从传媒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上看,当竞争从初级转变为高级,为了有效地避免同质化,以风格特色定位的差异化为基础的品牌竞争已是大势所趋。

新世纪以来,随着新闻类周刊的崛起,数量的增长逐渐让位于质量的提高,创刊之初又快又好的发展之路已经被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所替代。而当新闻类周刊的竞争发展从初级转变为高级,逐渐涉入深水区的时候,如果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进一步发展壮大起来,那么在确立风格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品牌效应的战略就成为关键。对于新闻类周刊来说,具有新闻性品质的品牌就是周刊的灵魂,而要打造和支撑这个品牌就要靠周刊本身的实力背景来确定其风格的准确定位。

坚守深入性,拓展报道方式

新闻类周刊和其他大众传媒一样,要真实、迅速地反映客观世界的信息,也必须讲究新闻的时效性。新闻类周刊受自身出版周期的限制,从而决定了其在时效性上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相比的确存在着较大的劣势。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新闻类周刊以“周”为出版周期的特点,也有其有优势的一面。因为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新事物、新情况不断涌现,读者对于新闻的要求已不再满足于浅层次的报道,而是迫切需要了解新闻背后的新闻,这也为新闻类周刊的深度采访和报道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扬长避短,发挥周刊优势。首先,新闻类周刊以“周”为出版周期,且多数为一周,少数为两周,这样就可以把社会上的重大新闻“集一、两周于一日”,比较符合读者的信息消费习惯。因为以周为单位,较好地适应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正好满足了周末休息的读者能够有效地、充分地了解一两周内发生的重大新闻信息的需要。其次,新闻周刊以“周”为出版周期,在报道上还能够与新闻事件的阶段性和周期性相一致,且能够发挥后发制人的优势。因为以周为单位,可以比较充分、深入地了解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甚至结果等信息,而且还可以充裕地利用这段周期内其他媒体的报道和评论信息,从而使周刊自身的报道更为全面、准确、深刻。

从当前新闻类周刊发展的现实情况看,一些在我国颇有影响的新闻类周刊也正在较好地坚守着时效性,在新闻报道上侧重对某一时政新闻进行全面报道和深刻评析,对某一社会问题进行多背景提供和多视角观察,对某一文化现象进行历史反思与文化解读。

深入挖掘,拓展解释性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把新闻记者的采访报道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客观报道,就是记者要严格地原样记录被采访对象的一切;第二个层次是靠记者发挥主观能动性采访到的材料而写成的报道;第三个层次是记者不仅要客观地再现新闻事实,而且要对新闻事件进行解释和评述,从而揭示其意义和本质。对于我国当前的新闻类周刊来说,读者最需要的不是第一个层次的浅层报道,而是第三个层次的深度报道。当前我国新闻类周刊的这种可以“集一、两周于一日”的周刊特点就非常适合拓展解释性报道这种读者迫切需要的“第三个层次”的深度报道方式。解释性报道,又称新闻分析,它集中回答新闻事件中的“为什么”,即围绕一个读者有疑问、社会有争论的事件和社会问题,提供大量的背景材料,来揭示事件或问题的原因,比较隐蔽地表达记者的观点和倾向。因为新闻类周刊有充裕的时间和版面进行深入的采访和充分的报道,所以它能够侧重于揭示和说明新闻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在“为什么”和“怎么样”上进行深入挖掘,既向读者说明事件的来龙去脉,同时又向读者全面解释新闻发生的缘由背景和发展趋势。

1995年正式复刊的《三联生活周刊》继承了邹韬奋先生《生活》周刊的传统,侧重于文化传播,但它又不同于文化生活类期刊侧重于情感化、实用化的软新闻,而是采用了独特的三联视角将文化现象与文化评价结合在一起,对社会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深入挖掘。《三联生活周刊》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做的解释性报道,不仅使读者分享了体育和文化的盛宴,而且由于其对奥运精神的深入解读,从而在思想文化层面上较好地引导读者进入了世界体育文化的主流舆论场。也就是说,拓展对新闻事件的解释性报道使得新闻类周刊不仅让读者了解了“昨天”和“今天”,而且还能够引导读者正确地认识和思考“明天”。

祭出利器,打出评论的旗帜。新闻类周刊的这种深度报道的优势,不仅使其可以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且还可以配合报道发表评论文章来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倾向。深度报道和时政评论是新闻类周刊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利器,就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新闻类周刊要在报道新闻的同时掌握引导舆论的主动权,就一定要高举“评论”这面大旗,这也是我国当前新闻类周刊在发展之路上勇于拓展的重要方式。立场鲜明和观点正确的时政评论是新闻类周刊的“重武器”,只有祭出这个利器,才能更好地引导舆论,传播正能量。美国《时代》周刊的创办人卢斯和哈顿就从来不避讳其鲜明的立场和倾向。刘少奇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就明确提出:“新华社要成为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的新闻就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应该说,立场鲜明的时政评论是新闻类周刊的一面旗帜,要打出这面旗帜,我国的新闻类周刊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当下出版的新闻类周刊,大多是由国内影响力较大的主流媒体所创办,具有起点高、背景好的绝对优势,其评论的深度和分量对读者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权威性。新闻类周刊这些既具有较强理性又不乏犀利的评论文章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在引导社会舆论、传播正能量上发挥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如新华通讯社1981年创刊的《瞭望》周刊,其拥有实力雄厚的一流的新闻团队,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来自权威部门的宝贵的新闻资源,更能够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评论。正是凭借这些优势,使得《瞭望》周刊的评论不仅具有国际化的眼光,而且还能以专业化的视角,对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建设性的评析,实现了周刊“纵论国内外大事”的目标,有力地推动了制度的创新和社会的进步。

新闻类周刊如果想真正跨入我国主流媒体的行列,打造出真正有社会影响力的成熟的周刊,那么对于新闻性和周刊性的坚守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以不变应万变,同时,对于品牌效应和报道方式的拓展又要有“变是不变的真理”的胆识和眼光,积极以变应变。也就是说,新闻类周刊只有在牢固坚守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即在不变中求变,才是未来发展成熟的必由之路。

上一篇中药房

下一篇二十四孝图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