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范例6篇

会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会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范文1

堂教学质量的大问题。笔者下面就平时在试卷讲评课的教学实践中一些感悟,谈几点体会。

一、考后速评,不宜久拖

考试结束后,最好当天至多第二天要批改完并讲评。因为,学生刚考完,大脑还处于兴奋状态,对考试的成绩和未知答案有着强烈的心理渴望,此时讲评试卷,学生求知欲望强,效果好。如果三、四天后评讲,学生对试卷的成绩和未知答案兴奋点降低,讲评效果就会降低。因此,对于平时自己班级的测验,除特殊情况,我一定当天批改完,以保证第二天顺利评讲试卷。如果是全年级考试,我也想办法组织教师将试卷批改完毕。经过多次实践,这种效果非常显著,不过教师要多辛苦些。

二、取样调查,了解卷情

试卷批改结束,首先要进行成绩统计,包括全班的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及格率等,划分分数段,统计各分数段人数,看分数段分布情况。从统计中了解各类学生整体知识掌握情况,然后取样调查学生答题的详细情况,以便在讲评时能针对具体学生情况有针对性的讲评。如果时间紧迫,一般抽优、良、中、下四档学生试卷各10份左右进行取样统计;如果时间充足,可多抽取样本,甚至统计全班。对于试卷中单选题部分是看学生答选A、B、C、D的百分比来判断学生掌握情况,分析每一个选项学生错误的原因,对于多选题部分计算出答A、B、C、D及正确组合答案的百分比;对于简答题、计算题的统计计算出得分百分比,记录一些典型错误及一些好的解题方法,根据解题情况判断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大致错误原因。

三、依据诊断,备好课案

一些教师取样调查后,大体写一下试卷情况,到课堂上直接讲述,简单题报一下答案或简单讲解一下;对于易错题和难题,一般将答案详细讲一下,或者从头到尾将试卷彻底讲一遍。这样做,整体感觉重点不突出、目标不明显、针对性不强,效果较差,但是一部分教师认为这样就是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其实,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试卷讲评应该说比上新授课还要重要、还要难上。要想上好讲评课,就要认真进行试卷分析,根据卷情备好学生、备好知识、备好教案,教案好比是治疗方案,如何治疗,要看诊断;诊断结论,要看依据;要依据当然要做好前期工作。教案内容要有考试分数统计情况,包括分数段、平均分及每题得分率等情况。其次,要看讲评试卷采取何种形式、何种类别效果较好,一般的类别有:(一)按知识系统分类。将考查同一部分知识题型放在一起,按照知识认知规律及联系进行讲解,使知识网络化。(二)按解题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类。将用同一种解题方法的题型放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归纳、总结解题方法,使解题方法系统化。(三)按错误原因分类。学生做错还是不会做都有一定原因,大致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审题不清、书写不规范、理解错误、计算错误、知识理解不透等。对于单元复习测试一般按照学生错误原因分类较好;对于像高三后期总复习情况,一般分三期进行,每期安排时间按复时间及学生具体情况而定,总复习起始一段时间,试卷讲评一般采用按知识系统分类较好,第二阶段一般采用按解题方法分类较好,最后可留一小段时间采用第三种方式即按错误原因进行分类讲评较好,主要讲解试卷各种错误情况、答题技巧、解题规范化等以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当然也可根据卷情或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上述分类方法使用。

对于每题错误情况,教师可根据抽样统计分析进行讲评,讲评的方法方式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学生课前进行自我交流订正。评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情况及答案,一些简单题目学生可自行解决。2.学生课堂示错。对于一些错误较多的、较典型的题目可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解一下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样可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认识深刻,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胆量和勇气。3.学生自我讲述评判。对于有些学生做得比较好的题目,解法典型、思路新颖的,让学生自我讲述分析,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教师诱导,学生参与。对于较简单的题目,学生可自己解决,或教师简明扼要说一下;对于较难的题目,教师要认真理清思路,设计好问题,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和诱导性,要体现解题方法的训练和解题思路的培养。5.评练结合,矫正纠错。对于一个做错题目,仅仅评讲和订正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易混、易错的、较难的题目,一定要配有纠错矫正练习,让学生真正理解错误之处,保证下次遇到类似、同类的题目,能够识别,达到举一反三目的。我认为对于错误较多的题目要做到“矫枉”需“过正”,这样才不会像有些教师说的那样“屡讲屡错,屡错屡讲”的现象。

四、体现主体,发挥主导

课案写得再好,效果还要看课堂。同样的课案,不同的课堂,效果也不同。作为讲评课的课堂,主体依然是学生,试卷是学生做的,题目是学生错的,不管对错,都是学生身上发生的,学生最具有发言权。所以,教师要根据试卷抽样调查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展现学生思维过程,做正确的、解法较新颖的,可让学生做回“老师”,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胆量,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记得我在2004年5月初在王集中学面向全县高三教师开过一次县级公开课,课堂上好多学生都争先恐后讲述自己解题方法。有一个题目较难,当然解法也较多,有一个学生的解法非常特别,是利用“图像法”解题的。学生自己到黑板前讲解,可是讲完后,学生都没听懂,我也没听懂,在座的教师绝大多数也没听懂,没办法,只得让学生课后再讨论,课后发现学生解法是正确的,课堂上我也略显尴尬。结果这一节课竟获得在座教师的高度评价。课后教师问我:你的学生怎这么厉害,个个都敢跑到黑板上“讲课”?我说,平时我们都这样。学生胆子大,关键是让学生敢讲,不管对错,都要给与鼓励,我们要创造一个真正“民主”的课堂,这样,学生的潜能才能真正被挖掘。当然,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关键还是要靠教师的引导,根据学生错误情况,认真设计好每一个问题,使每一个问题都能切中学生错误的“要害”,都能问到问题关键所在。多鼓励,教师的主导地位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切忌随意发挥,没有重点地逐题讲解,在讲评时不能就题讲题,要从一道题出发,将这一道题从改变题干内容、改变设问方式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变化,带动相关的知识点、能力点,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要指导学生如何审题,从何处分析,为什么这样分析,指导分析的方法与技巧,如何挖掘隐含条件,如何建立正确模型,如何排除思维障碍等。指导一道题目在解答过程中如何尽快上手,求解一道题目如何才算完整的叙述,规范的表达。教师不能迫使学生陷入题海,盲目地应付题目,要把灵活的知识应用变成简单的工具,注重知识内在和外在的联系。在讲评中还要重视每一个问题的过程分析。每分析、解决一个物理问题都要知道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型,涉及什么概念,应用了什么规律,采用了什么方法。一个良好的思维程序应该是:1.逐字逐句分析,寻找“关键字”,仔细审清题目。2.想象物理实况情景,建立物理模型。3.加强过程分析,画出草图,找到特征。4.寻找规律,列出方程,推导结果,讨论意义。特别是对于较难题目更要注意分解过程,较难题目往往是多个简单过程的“串联”或“并联”。“串联”是指几个物理过程在时间上前后连接,“并联”是指几个物理过程在同一个时间段发生的。当然还有“混联”情形的。此外,在讲评中要适当地联系实际,不要仅是从一道理论性的试题到另一道理论性的试题,联系实际也是学好物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讲评过程中对每个物理概念和规律要尽量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实际模型和情景,并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物理现象,以便从中学习到将实际问题转化成物理问题的方法。

五、及时反思,总结得失

试卷讲评结束,并不是任务已经完成,教师还要要求学生及时反思和补充纠错练习,要求学生将错误的题目订正在试卷上,包括题目及错误答案,并把典型的错误收集在错题集中,作出错误原因分析,给出正确答案,并把自己的体会和理解也写在上面;对于整章试卷也要进行反思,写出总结,包括知识掌握情况、易错情况、做得比较好的地方、采取的措施及努力目标。教师要在备课时,将易错的、易混淆的、重点的体现在纠错练习里面,每一次考试,实际上是一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既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又是教师发现教学问题、改进教学问题的过程,教师应从考试中带普遍性问题中找出日常教学之不足,制定出改进措施,调整教学导向以提高教学质量。

会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范文2

1. 设计与发放考情统计表

将试题与答案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对试题进行初步订正、分析和反思,并要求学生如实填写“试题分析统计表”。为提高统计效率,需注意以下两点:①随机抽查部分学生,保证统计的代表性及真实性。人数不宜太多或太少,50~60位学生即可,也可随机抽查一个班级进行统计。②发放的统计表不宜多,以免增加教师工作量。最好是15个学生填写一张统计表,每项内容以完成“正”字为准,如某生在题1中所选答案为B,则在此空画“-”。 将“试题分析统计表”中数据转填到一张统计表中并进行汇总。

2.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般很难直接从原始分数中发现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问题,但通过数学统计并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往往能够直观地发现这些问题,对普遍存在的和典型的错误问题进行深刻分析,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试题统计与分析可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编制频数分布图,了解学生各分数段分布情况。频数分布图用以描述成绩的分布状态,可直观、形象地反映测验分数的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通常用频数(某分数段出现测验分数的次数)直方图或频数多边图表示。第二步是对试题中各小题得分情况及失分原因进行统计与分析。本文以我校高三(X)班54名学生在湛江市调研考试中的成绩为例说明如何进行成绩统计与分析。

编制频数直方图以了解学生成绩分布

(1)收集样本成绩(表1)。

[83\&56\&62\&78\&74\&48\&46\&44\&45\&66\&91\&78\&41\&59\&45\&88\&46\&67\&56\&61\&67\&59\&65\&44\&73\&46\&50\&67\&48\&55\&52\&62\&50\&39\&51\&57\&64\&84\&62\&50\&42\&44\&72\&42\&42\&75\&74\&552\&66\&61\&43\&65\&67\&66\&][表1]

(2)制作频数分布表。首先求全距R(R=最高分数-最低分数),再根据组数公式:I=1.87×=1.87×(n表示测验分数的个数)及取整,求得组数为9,根据ZR=R/I求得组距(ZR),最后确定组限,据此制作频数分布表(表2)。

[组 别\&1\&2\&3\&4\&5\&6\&7\&8\&9\&起止点\&39~44\&45~50\&51~56\&57~62\&63~68\&69~74\&75~80\&81~86\&87~92\&频 数\&10\&10\&6\&8\&10\&4\&3\&2\&2\&][表2]

(3)利用EXCEL制作频数直方图(图1)。

[图1]

了解考试基本情况,特别是各分段的分布,既能提高讲评的针对性,也有利于分层教学的实施。正常情况下,直方图中学生成绩的分布一般是中间多、两头少。而本次考试的直方图则是中间少,呈波谷状,这种分布明显不合理。低分段(39~50分)过多,而51~61分段人数太少,57~68分人数相对较多但优势不明显,59~74分段急剧下降,高分段人数少。因此在以后教学中应加强对临界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地理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形成。

选择题难度系数(得分率)统计及分析

试题统计是教师讲评的重要依据,因此要对讲评试题做到心中有数。如果仅凭主观估计确定讲评的重点及难点,不顾及学生实际情况,其效果往往是一厢情愿。从成绩分析统计表中选取11道选择题的难度系数(得分率)相关数据并将其转绘成柱状图(略)。

第3、4、8、10、11题难度较小,试题讲评时可一带而过。但第1、2、5、6题难度较大,应予以重点讲评。再将这几道题答题情况进行筛选,各题中选A、B、C、D的情况统计如表3。

[选择题\&题1\&题2\&题5\&题6\&正确答案\&C\&D\&D\&C\&选项A\&10\&9\&19\&14\&选项B\&20\&9\&9\&6\&选项C\&24\&8\&10\&28\&选项D\&0\&28\&16\&6\&][表3]

从以上统计表中不难发现:题5中选A答案学生比选正确答案C人数还要多,这与原来估计相差较大,通过进一步交流,发现学生不能够判定该区域为北欧附近区域,因此空间定位能力有待提高。题1中学生误选A、B项人数较多,这也与审题、读图能力等不无关系。

综合题得分率统计及分析(图2、图3)

[图2][图3]

可根据具体情况将各题分段统计,分别以优、中、较差、差四个等级进行划分。从以上数据分析可知,多数学生处于中等和较差,综合题训练与指导有待加强。

失分原因统计与分析(图略)

二、精选范例,重点讲评

1.根据难度选择讲评试题

由选择题难度系数(得分率)统计图可见,选择题第1、5题难度较大,应重点讲评。以题1为例,先对试题进行错误归因分析,再链接相关知识点与考点,并作适当拓展,以达到举一反三、开阔视野的效果。

【例题】图4是“某四国人口构成示意图”,四国中,承受人口经济压力最大的国家是:

A.A B.B

C.C D.D

【错因分析】本题难度系数大的原因是不理解“承受经济压力最大”与人口构成之间的关系。题意为儿童、老年人口越多,人口经济压力越大。因此有必要引入概念“负担系数(抚养比)”。

【知识链接】负担系数(抚养比)是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用百分比表示。它表明,从整个社会看,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多少非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系数可分为总负担系数、少儿负担系数和老年负担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总负担系数 =×100% 少儿负担系数=×100% 老年负担系数=×100%

其中:P0~14 为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数;P65+ 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P15~64 为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14周岁及以下和65周岁及以上也可能有人参加劳动,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中也可能有人实际未参加劳动。上述指标只是根据年龄划分计算,并不一定反映实际抚养与被抚养之比例,故又称为年龄负担系数,总负担系数为少儿负担系数与老年负担系数二者之和。

2.根据错因选择讲评试题

通过对选择题与综合题分别进行统计发现,在选择题原因分析中,知识记忆不全是最重要的失分原因,而审题不清、读图有误、粗心大意的比例均较高。在综合题原因分析中,知识记忆不全同样是最重要的原因。粗心大意等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综合题答题进行分析。

(1)地理名词记不牢或误用。以41题第一空为例,是判断城市的空间形态。答案为集中团块状,而出现的答案则五花八门,有组团状、团状型、条带状、环状、集约型等,因此有必要加强概念辨析。

(2)审题不清。对试题题意理解不到位,不会从图表或文字中提取有效信息。40题第(3)小题要求填写甲图中A、B、C三地干旱灾害经常发生的季节,但有部分学生写成月份、地名或其它。

(3)表述不准或不规范。不能正确使用地理名词和运用地理术语,如40题第(6)小题中西北地区干旱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气候条件。在答题中答该地热量充足,但实际上只有夏季时热量充足。

(4)答题缺乏思路。在答题中答非所问,找不到答题的“切入口”,不能构建解答不同问题的思维模式。40题第(1)小题不能从供、需两个方面分别阐述北方冬麦区旱情严重的主要原因。

(5)缺乏整体思维能力。41题第(2)小题中科技开发区的位置靠近大学城,因此很多学生将③布局为科技开发区,而在接下来的商业和住宅区布局时只能选择②。

会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范文3

关键词:SQL;Structs; Hibernate; 自动练习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4-0075-04

一、引言

SQL是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的缩写,是当前最为成功、应用最为广泛的关系数据库语言。SQL之所以能被用户及业界接受并成为国际标准,主要是因为它语法简洁、方便实用、功能齐全强大。SQL语言包括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四个功能。

SQL语言是高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学生必学的一门语言之一。而学习该语言的重要途径是练习,以往传统的练习方式由于学生得不到及时反馈使得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本文尝试通过设计一个针对SQL SERVER的SQL语言自动练习系统,[1]在学生输入答案时,系统能马上评判该题,判断题目的正误,并提示出错原因。本系统较为关键的问题包括:

1.设计SQL语句正误判断的算法

一般算法是写SQL的语法分析器,对学生给出的答案与参考答案根据SQL语义进行比对。[2-7]这样的算法较具有通用性,但算法较为复杂,且由于学生解答五花八门语义分析有时误判率会很高。本文摒弃这种思路,直接从结果进行判断,即直接执行学生的答案及参考答案,若执行结果一致且结果集为非空,则判定正确,否则再通过简单的语法判断来判定正误。但这里有个问题,若执行结果,需要数据库里面专门为这些题目设定数据,这就需要设计较为完备的数据库。

2.设计较为完备的数据库

数据库的设定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与管理相关的数据,另一部分则是与练习问题相关的数据。对于第一部分数据,我们可以在初始的时候设定,而对于与练习问题相关的数据,则在教师录入问题时设定。

二、SQL练习系统需求分析

笔者在进行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虽然SQL语言语法简单,但许多学生由于缺乏练习仍然无法理解和掌握,导致在后续很多课程中无法熟练地利用SQL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一般课后的作业布置或练习由于学生不知道标准答案,或者由于标准答案与自己所写的答案有所区别而无法判断自己所写是否正确,从而效果不佳,较为明显的是学生不可能多次重复做这个练习。因此笔者尝试建立一个自动练习系统,供学生练习。学生可以在该系统上进行SQL语法练习,系统会根据学生的答案给出评判。通过对选修数据库原理的学生的调研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较喜欢在这样的平台上练习直至较为熟练地掌握SQL语言。

SQL练习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给学生提供SQL语法练习的平台并实现自动化评判。本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模块、练习题管理模块及自动批改模块。用户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增删系统用户,并能为用户设置系统权限。其中增加用户除允许用户注册外,还应允许管理员或教师用户从Excel或其他文本文档中批量导入用户。对于管理员用户还应具有初始化其他用户密码的权限。练习题管理模块主要包括练习题的录入及相关数据库表的创建,练习题即为学生练习所用的题目,由于本系统采用执行结果比对的评判方式,因此当练习题所涉及的表不存在的时候,必须要求维护题库的教师用户创建数据表并输入相应的数据。自动批改模块主要通过在比较系统中执行用户输入的SQL语句和执行参考答案所得的结果,来评判用户所写的SQL语句是否正确。SQL练习系统的主要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三、SQL练习系统设计

本系统是基于WEB的,且操作系统有可能选择LINUX,因此本系统采用ECLIPSE作为开发工具,采用JSP、SERVELET、HTML、CSS、STRUTS等技术。

一般的操作流程为:用户在客户机上提交动态HTML页面,向服务器提出请求;ActionServlet接收这些请求,Struts根据strutsconfig.xml文件给相关的请求分配给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在业务层,相关业务处理逻辑用该处理模块提供的方法来实现业务逻辑处理。采用Spring技术把数据库与业务处理逻辑模块关联,利用hibernate的对象化映射,将模块操作行为映射为对数据库的操作,从而最终实现用户的请求。下面我们利用面向对象技术根据角色活动来设计系统。

1.用户登录

系统涉及的参与者包括Student(学生) 、Teacher(教师)、Administrator(系统管理员)。系统根据用户名判断用户身份,然后进入不同的页面。

2.学生在系统中的活动

系统通过用户名判断用户是否为学生。若是学生用户,则登录系统后可以看到“练习”、“练习成绩管理”、 “用户信息”三个选项。具体如图2。

(1)进行练习:①用户可以设置每次练习的题量及时间。②用户选择一个练习之后,可以查看该练习的详细信息,其中包括练习的知识点、难易程度、练习时限。我们还考虑统计某道题目的正确率=正确的答题次数/所有的答题次数。

(2)练习管理:①普通学生用户可按照不同的查看方式查看自己已经练习过的考试的情况、排名。②另外我们在练习系统中引入了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组长可以查看本小组成员的练习情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共同学习或提高。

(3)练习信息:①用户可查看所有的练习列表,包括尚未做过的及已经做过的。②用户选择一次练习后,可查看该练习的详细信息,主要包括知识点、练习的难易程度、练习的总体正确率等。练习还将显示成绩、排名信息(比如前30%等)。若出错,则还应提示正确答案。③学习小组组长可以打印本学习小组成员的练习情况报表。另外我们也提供了个人练习情况的报表。

(4)用户信息:用户可看到个人的姓名、学号、性别、院校信息,可以修改电话号码,登录密码,QQ、Email、手机号等信息。

3.教师在系统中的活动

教师用户在系统中登录后,有练习题管理、练习管理、测试管理及练习结果查询等四项功能。其中

(1)练习题管理。主要是对练习题库的维护。由于我们采取的自动评阅算法是以执行结果来评判是否正确,因此在教师设置题库的时候,需要选定该练习题是针对数据库中的哪个表或哪几个表来操作的,若题目所涉及的表不存在,则还需要输入该表,并加入测试数据。详细参考“四、关键算法设计”中的“准备工作”。图3是教师用户添加练习题的界面。

(2)练习管理。主要是为促进学生学习,教师可以在此生成课后练习作业直接布置给学生。学生可反复练习,直至完全掌握为止。

(3)测试管理。主要是教师为检验学生是否已经掌握SQL而设置的,一般学生只能做一次。但为了系统的开放性,实际在系统中,我们允许教师设定最大测试次数的,默认值为1。在测试打分中,目前的系统实现了自动评阅,但为系统的可扩展性,还允许教师手动评阅。

(4)练习结果查询。教师可以查看学生的练习情况,从而根据这些数据来改进自己的教学。

四、关键算法设计

本系统的主要算法是自动评判算法。由于我们的自动评判算法的特殊性,在实现该算法前,应提前准备算法处理环境。

1.准备工作

由于算法的实现原理是比较两次执行的结果,因此数据库中的相关表是否存在就对算法能否最终实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教师用户添加练习题的时候,来判断该环境是否准备完成,由教师用户来创建完善算法执行所需的环境。

在图3中,教师按下添加题目按钮且“所涉及的表已存在”,则该题目直接写入题库表,否则“添加题目”按钮为灰色不可用。若用户在最后一个文本区内写了创建表的create语句,则按创建表该语句会被程序直接执行,若合法则创建一个新表,若不合法,程序会提示出错,教师用户可检查自己写入的语句,再次执行,直至创建成功为止。在创建成功后,系统受限把题目内容和参考答案一并写入题库表,并弹出一个对话框,询问教师用户是否需要输入一些测试数据,一般系统建议选是。

下面着重介绍系统如何判断题目所涉及的相关表是否存在,具体思路如图4所示。

系统首先根据参考答案来获得当前题目所涉及的表,然后与数据库内已有的表进行比较。由于SQL的查询语句的语法比较固定,在表名后一般跟where或group或having或order,所以只要判断这几个词之间的内容并利用“,”作为分隔符来判断表名即可。比如对于参考答案“select student.studentid, student.name, subject.name, score.score from student, subject, score where student.studentid=“001” ”,则根据算法思路,获得的strTable=“student, subject, score”,然后用“,”作为分割,获得的tables[0]=student, tables[1]=subject, tables[2]=score。

2.自动评判算法

本文所设计的自动评判算法主要是依据两次SQL语句的执行结果来判断这两个SQL语句是否等价,即来评判学生给出的答案是否正确。但用这种方式来判断与数据表中的数据相关性太大,比如对表subject(subjectid, subjectname, credit, semester, required)查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详细情况,参考答案为“select * from subject where subjectname=“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学生给出的答案为“select * from subject”。显然答案是不对的。但当subject表中无任何数据或无“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时候,两次执行的结果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在设计该算法的时候考虑简单的来分析下SQL语法。具体思路如下:

(1) 执行学生答案,若合法,则保存学生的执行结果至动态数组TRYRESULT中。否则直接评判错误,算法退出。

(2) 执行参考答案,若合法,则保存执行结果至动态数组RESULT中。若语法错误或相关表结构不一致时,直接提示参考答案错误或提示由于表结构不一致无法评判该题,直接退出算法。

(3)比较RESULT与TRYRESULT,若两者不相同,则判定学生答案出错;若相同则分两种情况:①RESULT非空,则判定学生答案为正确;②RESULT为空,则转到(4)。

(4) 提取参考答案中的关键字,存放到动态数组ANSWERKEYS中;对比ANSWERKEYS中的关键字,从学生的答案中查找相应的词,若都查到则判定学生答案正确;若查不到,则判定学生答案出错。

在上述算法中,最困难的是(4)。它实际上涉及到SQL语法解析,本文中采用了较为简单的评判算法。只抓取几个较为简单的关键字,以SQL语法中的关键字为主,再加上条件判断中的条件语句。提取关键字的算法如下:①把SQL语法相关的关键字存入KEYS[]数组中;②取出KEYS[]中的关键字与参考答案进行比较;③判断比较结果,若存在,则把该关键字存入ANSWERKEYS[]中;④取出参考答案中带有“=”或带引号的字符串存入到ANSWERSKEYS[]中。

最终关键字存放在ANSWERKEYS[]数组中。例如:“select * from subject where subjectname=“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在ANSWERKEYS数组中,保存的关键字为select, from, subject, where, subjectname=“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然后通过用字符串函数在学生答案中查找对应的字符串。由于通过前面的执行,语法错误已经被排除,因此本文的算法评判的正确率在目前的数据库中达到97%以上。具体结果如表1。

在上述数据中需要提出的是,有些题目本算法无法判断其正误,主要是由于题目中涉及的表结构与数据库中已有表的结构不一致。在表1的第一行数据中,在评判错误的2.68%中,无法评判的占95.97%。

五、结束语

本文设计的基于Web的SQL练习系统界面简单,功能较为完备。在设计之初参考过很多在线考试系统和自动评判系统。本系统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 直接执行SQL语句能判断学生提供的答案是否符合语法规范。而通常的SQL语义分析算法较为复杂,且由于学生提供的答案五花八门,可能导致判断失误。而我们通过直接执行,可以利用系统自带的解析器来解析语法,既简化了算法又保证了正确性与可靠性。

(2) 仅在当执行的结果集为空时来分析SQL语句。这样算法简单可靠,除了表或表结构不存在或不相符的情况,一般都能正确的评判。目前的测试数据集中还未出现由于其他原因无法评判或评判失误的情况。

(3) 作为对(2)的一种补救措施,我们在教师用户录入题目的时候,根据他提供的参考答案来判断他在题目中所涉及的表是否存在,并强制要求其创建该表,建议其输入测试数据。

(4) 虽然目前系统主要用于练习,但系统中提供了教师管理及考试管理的接口,供以后系统扩充使用。因此本系统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展性,比如自动组卷、手动评判等接口。

在测试过程及学生实际使用过程中,系统运行稳定可靠,速度较快,且评判的失误率极低,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但系统也存在一些缺点,最大的缺点是,系统目前没有判断用户所涉及的表的结构是否与数据库内已经存在的表结构一致,从而直接导致有些题目无法评判。临时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判断参考答案select关键字至from关键字之间的字段(即题目中所涉及的数据表结构)与数据库内已存在的同名的表结构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考虑在另外的数据库中创建该表。另一个目前未解决的问题是,随着题目的增多,必然会删除一些陈旧的不典型的题目,此时仅与这些题目关联的数据表应被删除。[8]在今后系统的改进中将侧重解决这两个问题。

参考文献:

[1]由东友.SQL Server考核自动阅卷系统设计与实现[D].长春:吉林大学,2012.

[2]李海龙等.通用标准SQL语法分析模型[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03(11): 1969-1972.

[3]孙兆玉等.一种SQL语法分析的策略和实现[J].计算机应用,2007(6):18-23.

[4]蔡雷. 数据库查询语言SQL的语法分析及实现[D].天津:天津大学,2006.

[5]丁祥武等.SQL测试用例集的自动生成[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2(8):185-199.

[6]曹婧华等. Delphi编程实现SQL语句的实验教学[J].长春大学学报,2011(4).

会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范文4

2004年,笔者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统一考试。之后有很多同仁问笔者通过考试的诀窍、技巧和方法,当时只是结合自己的感受口授和指导了一些同行参加考试,但后来他们居然都较为顺利地通过了2005年、2006年的考试,且评价效果不错、切实可行。

回顾自己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内学习迎考的经历,作为高级财务会计管理在职人员,笔者感到通过考试最重要的应该是需要正确处理好日常工作、学习迎考与生活休息的关系。当然,认真学习指定的考试大纲和辅导用书并潜心研究答题方法也是必需的。

一、科学地制订学习计划,遵纲循本,学以致用

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统一考试是按照考试大纲要求,以辅导用书为主要内容进行命题。试卷分值也是与考试大纲和辅导用书要求掌握的内容、熟悉的内容、了解的内容相关。笔者的感受是:按照考试大纲要求,有计划地通读、精读、研读辅导用书是考试顺利过关的法宝。作为在职人员,学以致用是检验和巩固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以考试促进资格评审、推进会计后续教育、选拔高级会计人才,这也是国家组织会计系列高级资格统一考试的目的所在。

(一)应用管理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作为在职学习,进行富有效率的自学几乎是对每个应试者的基本要求,是必不可少的;利用网络学习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但其中的学习技巧和学习策略却不为多数人所知。实际上,在自学环境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学习效果和学习时间难以保证、自主学习目的性较差、学习计划性和系统性的缺失、学习监控和评价机制的缺失以及学习环境缺乏情感交流等。针对这些问题,汪徽(2006)论述了管理策略的重要性,提出“管理策略既管理认知过程、又管理情感过程”,它包括确立目标、制定计划、策略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等,以加强管理策略指导、实施群体在线讨论和鼓励协作学习交流等方法来指导学习,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元认知意识。引进这些科学先进的方法论能切实提高学习效率,值得考生借鉴。

(二)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科学的学习计划,学习起来就会漫无边际,徒劳而无任何收获。制订学习计划必须要结合考试大纲的要求,明确考试重点和学习的难点,使学习时间的安排上能够整体兼顾、合理分配。订好计划,明确了学习任务,思想上就有了压力。考试要求面广量大,所以,各个章节要统筹兼顾,合理分配,不能偏科。有研究表明:清晨和夜晚人的记忆力较好,况且在职人员也只有在这时才可能有时间上的保证,因此笔者坚持每天早晚各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来温故知新。日常上班的工作间隙和午休时间较短,可以用来结合工作业务加深对考试内容的理解,这些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制订好的计划一定要坚持完成,要坚持检查自己、督促自己,避免开头紧、中间松、最后空的情况出现,对于计划规定当天必须要完成的学习内容不能有任何的松懈。

(三)钻研指定教材,归纳演绎重点

考试大纲是一根主线,必须紧紧围绕考试大纲去研读学习辅导用书,全面掌握考试大纲的重点与难点,切不能对考点押宝,抱侥幸心理。因为理解和掌握这些重点与难点是对高级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要根据考试大纲精读和研读辅导用书中相关的考试内容,再根据大纲对每章节内容、每个知识点、每个问题进行学习。由于考试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学习中要注意根据学科间的知识联系相互结合进行学习。财务会计学基本理论和实务与笔者的日常工作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仔细研究以往的考题,也是一个良方。通过对2003年开考开始至2006年的试题分析不难看出,除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核外,主要侧重于对综合知识的考核。这就要求在复习过程中,不能搞条块分割,章节独立,而要前后连贯,对各个章节的类似问题进行归集整理,加深对知识的综合掌握。在此,要引进滚动学习的方法,即在完成一个章节学习内容后,先趁热打铁,对该章内容融会贯通;再将前几章至该章的内容贯穿起来复习一遍;然后再开始学习新的章节。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既保持了学习内容的延续性,又可以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不会出现学后忘前的现象。

(四)强化学习效果,勤奋巩固练习

一本好的习题集是必需的,有一本即可,不必贪多,但其中的基本练习是必须要做的,因为检验学习效果需要多加练习。每学完一个章节,在对书中的内容已基本吃透后就可以做些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前提是完全不再看课本(尽管考试开卷,但实际考试中并没有时间再看书),把每道题作为考试题,认认真真地去做。练习全部完成以后,再统一核对答案。对于做错的题,要查找出错的原因,避免再犯相同的错误。还有就是要举一反三,如相同知识点的题目,形式变换了一下,其实考点是相同的,对于这样的题目要有所思考,通过思考,加深理解,加深记忆。通过勤奋练习,既能了解自己对考试内容的掌握情况,又能在考前暴露出学习中的问题所在,从而使自己更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学习。还有,限时做练习,不仅可以演练自己的答题速度,还有利于在考场上拥有充足的时间充分发挥水准。

(五)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学习效果

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具有科学性强、专业性强、理论性强、操作性强的特点,这都要求考生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功底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把财务会计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更有利于考生记忆和掌握考点的知识。如,在学习财务会计准则体系时,就必须与现行工作中使用的准则应用进行结合。平时,笔者就有意识地搜集了一些关于财务会计准则执行的政策解答,注意研读这方面的学术论文,把实际工作运用的准则实务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去理解,真正掌握了这些财务会计准则的内涵,巩固了学习成果。笔者撰写的有关财税管理和审计类论文也加深了对有关理论制度的理解深度。又如,日常工作中对财务会计报表分析和报告的撰写,强化了自己对财务会计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的理解,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通过学习,笔者发现:在日常管理工作和生活中,财税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会计方法无处不在,只要在学习中善于总结和发现,把财会理论应用于日常工作和生活实践,就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认真了解考试概况,理解政策,注意技巧

(一)考试概况

根据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统一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文件,考试科目为《高级会计实务》,考试时间为210分钟,采取开卷笔答方式进行。考试主要是考核应试者运用财务、会计、税收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分析、判断、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和解决会计工作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考试政策

综观近几年的考试,具有如下政策特征:1.继续保持考试既有风格,进一步进行摸底和调研;2.适当增加考试难度,保持考试信誉、质量和水准;3.考试题型仍为综合案例分析题,题型特点与2003~2006年基本一致,尤其可以参照2006年;4.新增加学习内容、理论与实务的重点可能会作为考试的重点范围。

(三)答题步骤

综合案例分析题是考试的重点,这类题目主要考核应试者对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原理、基本概念及基本公式的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因此,考试解答时,首先要审查清楚题纲的意思,掌握题目的已知条件,明确提问的应答要求,弄清题目涉及哪些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然后根据题意按思路逐步列出,利用所给题纲的已知条件,按原理、公式、应用等顺序一步一步地解答。

(四)答题技巧

无论应试者水平如何,实际考试时一定要注意答题技巧:1.所有的考题都必须回答,先易后难,即使不会也要写,但不要在一道题上使用太多时间;2.以考试大纲观点为准,不要使用与大纲不一致的观点,因为考试不是学术争论;3.研究前几年的试题与答案,并将其作为自己答题时的示范;4.保持卷面整洁,因为卷面的整洁度会影响评卷者的心理状态且对其评分准确性有重要影响。

(五)答题方法

在答题方法方面主要应注意:1.答案不是写得越多越好,而应该条理清晰,说明问题,因为评分是看采分点,采分点即答案中必须回答的内容。答案中有关的原理、论据和判断都是采分点,在答题时要特别注意。2.如果是需要答出结论的题目,应先说结论再述理由,且直接把大纲或者法规制度中的原文规定写上即可。3.做案例分析题时,最好先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看题目。在此过程中要把关键字眼写在草稿纸上,避免看后忘前的现象发生。

三、善于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科学用脑,劳逸结合

学习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脑力劳动。特别是学习迎考,时间紧、压力大,需要集中时间来记忆大量的理论原理、概念和公式等,属于高强度的脑力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注意科学用脑,不注意思维方法,不注意学科特点,为应试而长期高度紧张,身体经常熬夜,休息睡眠时间很少,则很容易会导致神经衰弱、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和身体素质下降等情况,最终导致恶性循环,在身体和精神上遭受伤害,影响到考试。笔者的做法是:正确处理日常工作、学习考试和休息睡眠的关系,讲究科学用脑、卫生用脑,做到动静结合、劳逸结合、和谐应考。

(一)努力做好日常工作

作为在职的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岗位工作是立身之本,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学习,既能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和理解,也有利于实践理论知识。笔者始终坚持工作时全力干,工作之余抓紧学,在完成本职工作的情况下搞好学习,以学促干,以干践学,做到工作与学习两不误,相互促进。

(二)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人类的休息和睡眠是更好地、更有效率地学习和工作的生理基础和脑力源泉。努力做到工作与生活富有规律,不搞夜车、不搞疲劳战,按照一个比较宽松、稳定而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定时休息、睡眠,才能消除疲劳。只要在工作学习期间,经常散散步、做做操,做做深呼吸,听听音乐,利用各种低成本、有效益的途径来放松自己,给自己一个愉悦的心情,就能增加大脑的供氧量,保证学时精力充沛。另外,在家学习的间隙不妨做点家务,也是消除大脑疲劳的一个有效方法。

会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范文5

关键词:考试系统;计算机应用基础;office操作题;VBA;自动评卷

中图分类号:TP311.52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众多学校的基础必修课程,修读的学生人数众多,该课程除了要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更需要考查其操作能力。现有较多科目的在线考试系统,以客观题居多,主要包括题目和几个备选答案,题目较好增加修改,评分也较容易。个别能实现操作题的考试系统也是需要事先在系统里固定好题目,再为每道题目编写好评分代码,才能实现操作题的评分功能。使得题库中试题增加困难,内容难以修改,不能真正实现考试系统的全智能化。本文主要基于VBA编程语言的使用,对操作题的题库管理进行了精心设计,实现了《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中的OFFICE操作题的自主出题和自动评分。

1 VBA的介绍

VBA是嵌于Office软件的标准宏语言,它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将Microsoft Office中的每一个应用程序都作为一个对象[1]。每个对象都有相应的属性值,属性是对象的一种特性或该对象行为的一个方面。通过获取对象的属性值,可知当前文档相关内容的设置状态[2]。例如:在Word软件中,获取第2段的段落的对齐方式的VBA属性值如下:ActiveDocument.Paragraphs(2).Alignment=wdAlignParagraphLeft通过对获取的属性值进行判断,是实现自主出题和自动评分的基础和方法。因Office软件的功能非常强大,需要考核的操作内容也较多,有很多的对象和子对象,每个对象又有众多属性,对所有对象的全部属性值进行获取判断是难以实现也是没有必要的。为了使整个系统更为高效,更有针对性地获取相关对象的特定属性值,对常用的对象和属性进行了分类分层的划分,还进行了编码设计,方便在数据库存储相关信息。例如,对WORD的常用操作的详细分析,将操作归纳成表1所示的类别,并列明每个类别包括的具体操作点,同时给操作类别和操作点编号。对常用的对象和属性进行了分类分层的划分,使得自主出题和生成答案更为高效。

2 Office操作题的出题管理及生成答案

2.1 Office操作题的试题添加。为了方便实现Office操作题的自主出题和自动评分,在设计题库的试题增加时,将题目按不同的操作要求分点进行录入,为每个操作要求选择好操作类型、操作要求、操作位置等。

Office操作类题的管理界面中提供试题添加、删除、修改功能,图1为Word操作题的管理界面,Excel、PowerPoint操作题管理界面与其相类似。

试题管理界面主要包括:(1)题号;(2)标题;(3)难度;(4)总分;(5)操作要求;(6)原始文档、参考文档、素材的上传;(7)生成答案。

其中“操作要求”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道题由多个操作要求组成,操作要求具体包括:(1)操作要求描述;(2)操作类型选定;(3)操作点选定。选择好操作类型后,其对应的操作点就会出现供出题者选择项。操作类别和操作点内容是根据考核操作点的相似性及VBA对象的层次关系事先设定好的,如表1所示;(4)操作位置选定。因试题答案生成和评分主要使用相同对象属性比对的方法,文档中不同位置涉及到的对象和属性也不同,在题目添加时选下操作位置,可更好地定位。如word试题包括:标题、段落、页眉页脚、文尾、全文、其他位置。如为其他位置,则需进一步指明;(5)分值。如每个操作的分值累加起来大于题目的总分值,会给出错误提示。

2.2 “生成答案”功能。“生成答案”是实现出题和评分全智能化的关键,也是本系统的创新之处。它是将出题者上传的“原始文档”和“参考文档”的相关对象的特定属性值进行对比,将不同的属性值作为答案存入数据库中。因文档中涉及的对象和属性众多,故比对的对象只局限于添加试题时操作要求所设定的操作位置、操作点所涉及的对象,对这些对象的相关多个属性值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不同作为答案,并存入数据库中。这样就可以不需为每道题单独编写评分代码,使用户可以随意对试题进行增加修改等操作,实现自主出题智能化。

下面以一个Word操作要求为例描述“生成答案”的过程。操作要求:请将标题的文字设为隶书二号加粗。操作类型:字体设置。操作点:字体、字形、字号。位置:标题。“生成答案”步骤如下:(1)查询数据库中的“Word对象参照表”,得到“0101(字体、字形、字号)”操作点对应的对象对Font,其对应的属性为Name、Size、Bold、Italic四个;(2)循环获取参考文档和原始文档“标题”位置对象Font各属性的值后进行对比,如果相等,则对比下一个属性的值。如果不相等,则表示此处有更改,将参考文档的对应的属性值存入试题库作为答案。属性值的个数为循环的次数。对于本操作要求,则循环对比标题Font对象Name、Size、Bold、Italic四个属性的值,可得到Name、Size、Bold三个属性不同,则将这三个属性值及其相对应的对象、属性存入数据库中作为答案。Italic属性值相同,可忽略。

3 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评分

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评分方法与“生成答案”的方法相似,只是由参考文档和原始文档的属性对比变成了答卷文档与数据库中答案数据的对比,相同则得分。使得阅卷评分速度快,效率高。

4 结束语

本文基于VBA编程语言,根据OFFICE操作题的考核特点,对其常用的对象和属性进行了分类分层管理,并创新性地设计了“生成答案”功能,成功实现了OFFICE操作题的自主出题和自动评分功能。不足之处是Office操作题的试题录入较为繁琐,每个操作要求考核的内容较为单一。

参考文献:

[1]唐学军.VBA的OFFICE操作题自动批阅技术的实现[J].软件,2014(35):43-44.

[2]王亚利,李井竹.基于VBA的Office操作题自动阅卷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8):5-7.

作者简介:梁慧娜(1977.12-),女,实验师中级,工程硕士,研究方向:实训室建设、智能算法、计算机应用。

会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范文6

一、常见试卷讲评课的囧状

蜻蜓点水 有的教师忽视学生做题的实际情况,从第一题开始讲到最后一题,平均用力,没有主次,没有重点突破,甚至对学生可以自行解决的字音等基础知识大讲特讲、喋喋不休,而学生真正需要点拨的阅读与写作却着力太少,蜻蜓点水。究其原因是有些教师批完试卷后没有对试卷进行细致认真的分析——不同题型、不同板块的得分情况,不同学生的得分情况、失分原因,个别学生的优势与劣势,教师都不了解,导致评讲试卷时或不敢大胆舍弃,或不敢重拳敲打。

授人以鱼 有老师觉得讲试卷是很简单很轻松的事情,往往就题目讲答案,而不挑选与之类似的例题进行拓展性的训练。试卷讲评课如同“答案联播”、“答案会”,学生处于被听课的状态,只被动记下答案,不主动探究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样过段时间后,学生也许遇到类似题目依然束手无策。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教师讲评时不仅要订正答案——“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从一题中归纳方法,生成新的课程资源——“授人以渔”。

唱独角戏 有的老师说高三最好教,只要有答案就能在课堂上纵横捭阖,指点江山,也不必费心思量组织学生讨论。所以试卷讲评课通常是教师在上面讲答案、讲方法,主宰课堂,唱独角戏,一枝独秀;学生在下面埋头默记,缺乏参与,可谓是“万马齐喑”。其实,任何一种课型,都应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试卷评讲课也不例外。试卷讲评的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真实的想法,当学生说出千奇百怪的思路和答案时,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而学生的这些思路和答案也会成为“不期而遇”的精彩,从而创造出百花齐放的课堂。

机械单一 试卷讲评课的模式通常是教师声嘶力竭地讲,可谓是“滴水不漏”;而学生是疲惫不堪地听,觉得是“隔靴搔痒”。这样的机械单一的讲评课,教师往往是居高临下的权威,忽视了学生参与,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课堂效率也大打折扣。其实试卷讲评课中,学生也可以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可以让他们自述解题思路,也可以让他们互相讨论或向老师质疑。放手让学生去归纳得失的效果是教师填鸭式讲解难以企及的。

偏倚答题技术 另外,语文和其他学科不同,除了要帮助学生弄懂题目,还应该指导学生学会对文章进行分析和鉴赏。而有的教师评讲试卷时,过多地重视解题技巧和答题规范的总结,把典雅丰厚的古诗词、文质兼美的散文、构思精巧的小小说肢解开来,进行了技术化地处理,没让学生反复推敲文字,反复诵读语言,反复咀嚼体会,进而深度触摸语言背后的世界。长此以往,教师专业素养不能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也消失殆尽。

二、试卷讲评课策略分析

面对误区,如何才能科学有效地进行试卷讲评,让试卷讲评课同样可以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值得我们思考。笔者不揣浅陋,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与尝试:

莫让浮云遮望眼 试卷讲评课,要提高效率,准备工作必须做细,在试卷讲评前,教师要做好考试情况的统计与分析。试卷分析要“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先分析班级考试情况,横向可与其他班级相比较,纵向可与前几次考试相联系。仅仅统计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各分数段的数据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地对各大题的得失分情况做好数据统计,有时候甚至要对某大题的某几个小题进行统计分析。

同时,笔者还提前将试卷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对试卷进行分析,根据自己各个考点的得分情况和前几次的考试得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学生也可以知道自己对某方面知识掌握的程度,并在与前几次考试情况对比中,看到自己的脚印。

最后根据教师和学生的两种分析表格最终确定试卷讲评的重点。这样的讲评才能找到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才会使学生有收获。

让错答成路标 学生的错答往往体现了解题方法的错误和思维上的局限,这是教师大有可为的教学资源。有的时候我们展示错误答案,引导学生分析错答原因,进而得出正确答案和解答此类题的正确方法,让错误成为学生成长的路标,也让讲评因为“错误”而精彩,让课堂的针对性增强,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如安徽江南十校2013届高三开年第一考语文试卷仿句题,原题“给你的新年祝福语:让笑容每时挂在脸庞, ;让阅读成为滋养教育生涯的清茶,

; ,让学养日益丰满; ,让步伐更加执着”。

学生的答案是:①让歌声每天响在耳旁;②让欢乐时时填满胸膛;③让生活日益舒心;④让理想更加坚定。笔者将代表性的错答投影出来,让他们重新审视答案,说明致错原因。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认识到:②句不合句式要求,③句和④句后面语言内容和仿句重合。然后展示优秀答案:①让阳光每刻洒进心田;②让写作成为改变生活的美酒;③让胸怀逐渐博大;④让理想愈发坚定。这样就掌握了此类题的解题方法。

借“题”发挥 试卷讲评时教师不应一讲到底,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讲评方式,或借“题”发挥或举一反三或各种方式综合运用。现将平日采取的几种常见方法做一说明:

探究一道题,归类一类题。 讲试卷时,教师要能通过一道题做到让学生不仅会做这一题,也会做这一类型的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就要求教师心中装的不是一道题,而是许多同类的题。讲病句题,不仅要对A、B、C、D四个选项进行细致地讲解,还要对选项代表的四类病句类型进行深入地分析。

变换原题,举一反三。讲评试卷时还可以在原题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进行知识点上的合理变化,变换题支或题干,给学生一次再练习再提高的机会,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厘清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扩充课堂容量、巩固讲评效果的目的。如2013安徽江南十校诗歌鉴赏(晏殊《寓意》)第8题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只问情感。可变换成“这首诗是怎样表达对自然山水喜爱情感的?”——只问表达技巧。还可变换成“这首诗是怎样表达情感的?——既问表达技巧,又问情感。

上一篇勒歌

下一篇美人自刎乌江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