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模板范例6篇

新闻稿模板

新闻稿模板范文1

报纸采编流程运作模式比较

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报纸采编流程运作模式,可划分为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采编分离”的运作模式,另一种即为“采编一体化”的运作模式。经历了7 年发展,《鲁中晨报》作为大众报业集团下的一份子报,从嫁接办报起步,发展到独立办报,在独立办报过程中,顺利实现了从采编分离模式到采编一体化模式的变革。

1 、采编业务基本管理模式

(1 )采编分离的流水线作业法。即用任务目标将采与编进行“角色”界定。这是现代企业流水线作业的常规管理模式之一,优点在于分工明确且更加专业化:采编各司其职,互相制约,富有逻辑性、精确性;清晰的流水线操作方式,严格的规章制度,使各环节高效运作成为可能。

缺陷在于功效难以持久,原因是“角色”感过强,易失之于僵化,割裂了采编之间的有机联系。

(2 )采编合一的“一体化”模式。即用任务目标将采与编锁定在一起,编辑记者捆在一起考核,形成联动。此模式的优点在于采编有机联系、沟通效率高:繁琐的程序可以简化,职能可以下放,组织内领导与组员之间沟通便捷;记者、编辑都可以参与策划决策过程,能够调动成员的认同感,激发每个人的活力,在应对突发性事件、完成快速报道任务等方面,尤见优势。

缺陷在于全局整合乏力,缺少监督。具体表现是:从生产过程控制的角度看,部门与版面对应,易形成权力倒置,导致把关不严,若以严格的监控机制相匹配,又易导致生产和非生产环节人员比例失衡;从战略控制与管理的角度看,由于编辑、记者、部门主任甚至分管总编关注范围相对狭窄,加之考核等利益驱使,极易造成强势部门(版面)的优势被放大,弱势部门(版面)的劣势被放大,两者都偏离目标,整体被置于局部之外。

有分有合,非分非合。在采与编的实践过程中,许多媒体又从这两种基本模式中衍生出若干混合形态。

2 、采编业务流程

新闻稿件一般要经过采写、编辑、出版三个环节。《鲁中晨报》创刊初期,记者提供的稿件是写在稿纸上的,在转换为电子稿时,还要增加录入、制版(或版式)、制图、校对等多个环节,版式人员不懂新闻业务,编辑人员不懂版式制作,这就要求编辑要拿出一大部分时间,与记者沟通稿件细节问题、与版式制作人员沟通版面设计问题,繁琐程度可见一斑。在信息传递高度密集、不断加速的今天,这样的流程很难保证报纸生产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产销脱节难以避免。

从1999 年7 月1 日创刊,经过2 年时间的发展,《鲁中晨报》于2001 年全面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记者采写的稿件直接通过无纸化办公网络系统(Newsdesk )提交,中间环节大大减少,无论将来实行采编分离模式,还是采编一体化模式,都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不管采用何种流程方式,在采编分离情况下,编辑部要与记者部沟通;在采编一体化模式情况下,栏目主编、栏目编辑要与记者沟通。沟通,成为采编流程当中的重要环节,关键是看,通过何种形式、何种渠道进行沟通。

《鲁中晨报》在运行过程中,尽可能实现扁平化管理,指挥系统仅3 个层次,即“执行主编(1 人)――栏目主编(包括各职能总监,若干)――记者”,为达到采编畅通,实行“两级沟通体制”,即记者与栏目主编、编辑进行第一级沟通,记者每天外出采访,都事先向栏目组主编报题,报题过程即是一次交流的过程,主编指导记者有目的地进行采访。栏目组主编在上午调度会、下午编前会上进行第二级沟通,每天11 :00 的调度会,值班编委、各职能总监、各栏目组主编及编辑参加,集体研究当日应当重点采编的稿件,把握新闻的角度;每天17 :00 的编前会,值班编委、各职能总监、各栏目主编及编辑参加,集体研究确定当日应当重点处理、应当处理、应当慎重刊发、不应刊发的稿件。

对报纸主业现行管理模式和流程利弊的整体评价

1 、 层次过多,机构臃肿

报纸现行业务管理模式,基本还是审批制,众多领导“签字”,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尽管各个层面具有“审批”权的可能都是业务权威,但层层审批本身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或者就是照搬的行政管理模式。

2 、局部优先,整体居次

(1 )部门按职能划分,职能部门以专业划分,在编辑部或经营管理业务部门形成一个个利益中心,部门之间边界分明,各部门对需要处理的事件有不同的优先顺序,所追求的是部门最优,尽可能多地占有报纸资源,获得最大利益。(2 )在一项业务涉及多个部门时,一旦发生利益冲突,都会把整体最优搁置一边;若没有其他方面压力(比如来自上层的直接压力),难以保证每项业务按照顾客所希望的质量和时间完成,达到整个经营过程的整体最优。

3 、分工过细,画地为牢

(1 )记者活动范围过窄。记者工作范围多以行政归属划分,报道线路多以条块、部门为主,限定了记者的视野和活动范围。(2 )部门划分过小,工作分工过细。

报纸业务流程再造的目标

借鉴一般企业流程再造的理论和实践,报纸业务流程再造的目标应该锁定在读者满意。业务流程以读者满意为目标,有两个基本点:(1 )面向读者。就是在内部各个管理层面和生产环节,确立读者标准和价值尺度,以此规范所有方面的工作和所有员工的行为。(2 )跨越职能部门、所属单位的现有边界。报纸必须准确把握读者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具体内容和优先程度,在读者认可的时间内提供满意的服务,读者关注的是整个企业的产品、服务和经营行为,而不是某个部门的业绩。

报纸业务流程再造的原则

组织领导能力原则。领导者要有坚定的信念,确信流程再造会给报纸带来飞跃;要信任和激励下属,特别是再造过程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他们信心;要清晰地认识客观现实,包括机会和约束条件;要有非凡的沟通力,与下属反复沟通,达成一致;要敢于承担责任,在面临危机时挺身而出。

以读者为中心原则。即从产品导向转向顾客导向,流程再造的整个过程围绕着提高读者满意度进行。应全力建设科学有效、便于操作的读者评价体系和信息反馈体系,把读者作为最可信赖的“人力资源”,帮助报纸设计产品和服务方式,从而形成如下的环状信息和工作流向:读者需求新闻质量和服务方式改进创造读者新需求。

面向流程原则。流程的使用者要参与流程的再设计,流程的所有者要得到任命使之对结果负责;改造后的所有业务要按照流程来进行,而不是按照行政关系来推进,工作绩效要按照流程运行的质量来衡量。

低成本原则。减少环节和程序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效率降低总成本,这是一般企业流程再造的显效果。对出售信息产品的报纸来说,时间是最大的成本。因此,流程在每个工作步骤和工作环节,必须有完成标准任务的时间。

以人为本原则。要在为员工提供继续教育机会,提高其技术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的同时,充分尊重员工的人格,授予决策权利,鼓励自己决策,满足其情感需要、受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达到员工和组织目标的一致,实现组织和员工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原则。

《鲁中晨报》编缉部

采编环节流程再造实施方案

(一)改革设想

新闻栏目组主编制俗称板块主编制。板块主编制是学习、借鉴电视台频道总监制和栏目制片人制的一种成果。

1 、以版面为龙头,简化审签程序,责任由执行人自负。

2 、打破严格的部门界限,人员根据不同任务组合,发挥最佳效果。

3 、中层(部门)职能实行分解,人员管理由流程负责,业务指导由编辑和专职培训人员负责。

4 、中层岗位设在关节点上:或担任主编,对一个版块或一个版面负责,如《鲁中晨报》设立了10 个栏目组,栏目组主编对所负责版块、版面负责;或担当某一专业化团队、任务小组的带头人,跑最重要的线,编最重要的版,负责关键性的业务工作。不承担管理职能和事务性工作。

5 、中层以上与“部门”不再是“分管”关系,承担起业务管理和协调指挥职能,比较彻底地改变“都和产品质量有关联”又“都无法对终端产品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状况。

6 、取消编辑记者“井水不犯河水”式的分工,栏目主编和编辑指挥记者,全程介入新闻稿件的采编工作。

7 、记者是版面的供货商,向主编预定、申请版面,按主编要求操作。在确定写稿的同时,将信息传递给欲投版面的主编,征求意见,预定版面;提供无疵产品(合乎版面要求和传播规范)。

8 、组版环节实行“签稿人”制度,“签稿人”对一二类差错承担责任。技术人员按格式化的版面规范组版,并对组版过程中产生的差错承担责任。

9 、对版面资源实行“申请竞争制”。由于每天的新闻是动态性的,各栏目组提供的稿件并不均衡,今天这个栏目组供稿强,明天那个栏目组供稿强,而版面是相对固定的,这样的情况下,各栏目组主编就必须在编前会上,用高质量的新闻稿件说服大家,来争取更多的版面。而新闻质量弱的新闻栏目组,就有可能争取不到版面。

(二)对策

1 、建立决策、执行、责任、受益等责权利明确的奖罚机制。

2 、进行职位分析和适当授权,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和职责。

实行新闻栏目组主编制有利于实施立体营销策略。目前,电视的节目推广活动搞得红红火火,而报纸目前还是主要局限于整体宣传,对板块、对栏目的宣传几乎为零。实行新闻栏目组主编制后这种情况可能会得到改善。理论上说,板块有了影响,广告商就会看好,所以,今后还可探讨板块广告制,以板块营销拉动广告增长。

(三)组织结构

实行新闻栏目组主编负责制,采编合一,取消所有采编中心和部门,减少中间环节,真正实现扁平化。主编领导本新闻栏目组记者和编辑,实现新闻策划日常化,顺畅采编流程。

1 、重要新闻栏目组

国际、国内、省内要闻。

2 、评论新闻栏目组

采编合一,提高评论原创性,原创评论要达到60% 。

3 、现场新闻栏目组

热线、现场。

4 、政教新闻栏目组

市五大班子及其职能部门 :党口所有部门,文、教、科、卫、体,部队、武警、人事、建委、规划、公用事业、交通运输、车站、邮电、通讯等。

5 、政法新闻栏目组

所有执法部门:公、检、法、司,质监、工商、劳动、城管等。

6 、社区新闻栏目组

含各区县地方党委政府及其各部门,包括小区播报、百姓新闻、服务大广场、晨报市民大学、晨报义工、闲物送人等。

7 、特稿新闻栏目组

纵深新闻报道。

8 、财经新闻栏目组

财税、金融、保险、经贸委、贸易局、发改委、统计、物价、餐饮行业、工业企业等。

9 、新闻摄影栏目组

向各版“出售”照片。17 :00 前,把照片提供给各版,由各栏目组视情选用。

10 、文体新闻栏目组

11 、新闻栏目策划组

(1 )大型新闻策划每月1 个,小策划每月3 个。

(2 )对新闻栏目进行品牌推广、出售,重大新闻活动经费筹集等。

(3 )每月出售栏目1 个,买断时间不少于6 个月。

12 、设地方新闻统筹总监1 人

负责地方新闻各版块统筹,签初样。

13 、设文本总监1 人

主要任务是对重要新闻文字把关、润色,对重要稿件改写等。

14 、设图片总监1 人(由新闻摄影栏目组主编兼任),图片技术处理员1 人。

(四)新体制优势

实行“板块主编负责制”,构造新闻生产“采”与“编”的联动“纽带”。联动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宏观层次,即“大采编”联动,大采编联动统一由执行主编负责。宏观联动充分调动了整个编辑部的采编力量,形成“拉得出,打得响,打得赢”的动员机制。

另一个是微观层次,即板块的操作性联动。实行版面“主编负责制”,主编全权负责版面新闻的策划,为记者设计采访思路,协调文字、图片的报道,并指导版面编缉人员组合版面,使其顺利出版。

“主编制”使新闻生产流程从策划、采写、编稿、签发到出版,形成以“编辑为轴”,由主编、采编人员为新闻采写、编辑及策划主体的新采编运行机制。通过宏观、微观两个层次联动,使采写与编辑实现有机互动,形成合力。

(五)运行流程

建立健全2 个会议制度,确立一天2 次会议,即:上午11 :00 调度会,下午7 :00 编前会,统筹调配。

1 .每天11 :00 调度会。由各主编报告当天主要新闻题目与线索,提出具体采访意见及调派采访人员,筹划确定版面安排、调配。

2 .每天17 :00 编前会。会议由各总监、主编及编缉参加,汇报当天稿件的落实情况,同时初步安排次日报纸各版的主要稿件。

20 :20 稿件全面上版,重要稿件、17 :00 以后发生的事件等可预留版面,但必须有提要。如,当日各新闻栏目组共做版60 个,但需要版面只有48 个,这种情况下,各栏目组就要竞争版面,优胜劣汰,哪些版发,哪些版不发,编前会集体讨论决定,按票数多少。谈版会确定48 个版后,其它版即被淘汰,为这些版写稿的记者无工作量,编版的编缉也无工作量。如这些版面上有好稿,在谈版会上可把好稿调配到其它版面。

(六)评价体系

改革现有评价体系,实行两条线评价。一为评委会,二为每天11 :00 调度会,根据记者付出的劳动,在评委会评报基础上再对稿件进行加减分,形成“稿件质量、采访难易度、路程远近”等的综合评价体系,鼓励记者到外区县、边远地方采访,减少抄传真、抄文件现象,使我们的评价体系更科学。

版面评价原则:

新闻稿模板范文2

为此,最近几年我国省级广播新闻台纷纷开始朝着建设专业类型化新闻台加速改造转型。如何克服省级台的资源局限,高标准迎接 ALL NEWS RADIO 时代?作为西北首家全天候即时全新闻播出平台,陕广新闻尝试推出“全直播、全新闻、全自动化、全流程标准化、全媒体融合、全识别系统”的“六全”新闻资源运作模式,引导广播媒体参与新闻传播体系竞争,参与公共话语建构,承担媒体社会责任,正在进行省级电台新闻类型化时代的突围探索。本文旨在以陕广新闻专业化改革为例,求解省级新闻台类型化时代的运作模式和转型方向。

关键词:省级台专业化新闻改革;六全模式;新闻资源整合

中国广播“中兴”之路自20世纪九十年代起,由经济台、音乐台、交通台先后领衔,一路波折前行。但相对于新闻传播这一传媒根本属性而言,没有新闻主业的蓬勃强势,就没有中国广播媒介真正意义上的重塑和崛起。

最近几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改革成功,点燃并唤醒了广播新闻人的信心和梦想。倚重国家电台的领衔和表率,中国广播媒体的群体品牌形象,需要一批有作为、有担当的省级新闻台此呼彼应,集群崛起。

2010年7月,发源于延安清凉山,有六十多年历史的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厚积“勃”发,打造西北首家全天候即时全新闻播出平台,探索推出“全直播、全新闻、全自动化、全流程标准化、全媒体融合、全识别系统”的“六全模式”,引导广播媒体参与新闻传播体系竞争,参与公共话语建构,承担媒体社会责任,书写了省级电台新闻类型化时代的突围范本。

一、内容“全新闻”,不做专题,不做类

信息时代,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更加多元。信息量与信息内容成为媒体竞争的核心,“全新闻”也是类型化新闻台追求的目标。但受制于有限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一些省级新闻台往往被迫采用的是整点新闻+专题节目的“类新闻”结构,虽克服了资源障碍,但频率类型化特征不够鲜明。省级台想做“全新闻”就必须打出魄力与智慧的组合拳。

陕广新闻一开始就瞄准类型化广播的专业需求,化排布全天节目。日间按照半小时一单元,设计了陕广时讯、记者连线、今日关注、陕广时评、短信互动等基本要素,并依托传统品牌栏目《陕西新闻》、《全省新闻联播》带动早午晚三大风格板块,确保新闻属性纯正,新闻播出量是原来的4到5倍,保有量提高到80%以上。在硬新闻之外,还排布了《百姓说新闻》、《消费追踪》、《爱心时间》、《TV新闻串烧》等这些特色板块,这些板块并不是孤立的、静态的,而是全天滚动递进,有机嵌入全天新闻之内。让“陕广新闻”的有数量更有质量,既多又好听。

二、节目“全直播”,与新闻同步,与声音赛跑

一套新出炉的纯新闻节目,在激烈的竞争中怎么立稳根基?关键看能不能把自己的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作为伴随性媒体,便捷、时效性就是广播的核心竞争力,而满足时效性的先决条件就是全天候直播。陕广新闻通过选派骨干主播、编辑,对口负责重点新闻直播导播,形成完善的稿件流程模板,建立实力强大的专家库、评论员库,所有音频在两套播出系统上双备份等积极应对措施,确保节目全直播、全安全直播。除了节目出口“全直播”,在采编播理念上也强化了全直播感。按照现场直播经常化、现场报道纪实化、事件报道同步化、全天新闻滚动化、主持记者明星化、新闻评论权威化的“六化”要求,力争在热点重点新闻事件报道上选择独特视角,延伸新闻事件,挖掘新闻内涵,放大新闻价值,突破同质竞争,确保实现新闻更新率60%以上的目标。

三、管理模式“全标准化”,新闻生产流程式推进

面对“式”节目架构的海量资讯需求,面对岗位分工精细化与岗位合作常态化的现代传媒运作要求,传统广播媒体采编播靠领导派活的传统“领导推动制”管理方法表现出随意性强、成员惰性大的缺陷,已经跟不上事业发展的步调。陕广新闻全面引进现代企业的质量标准体系,建立采编播出全套责任质量保障系统,确保陕广新闻不做简单的“信息超市”,用科学标准拦截“低端”节目。陕广新闻建立责权利明确、可视性、操作性强的新闻产品加工流程图,形成以“流程推动制”为核心的全新新闻运营管理模式。把频率内新闻生产的各个岗位,通过“数字说话的质量标准和图表说话的工序流程”加以形象展现和精准要求。大到早晚策划会流程、节目模板框架、三审定稿制,编审截稿时间、每分钟平均播读字数、新闻信息量、更新率要求;小到每个片花点击次数、统一规范用语、省内外新闻条数比例、文字录音新闻条数比例、版块衔接停顿时间上限、导播电话联系次数及时间……等等。可以说,陕广新闻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在上百页厚的《陕广新闻“流程推动制”实施手册》中,找到自己的岗位职责、实施步骤、时间节点及发展方向。在《“流程推动制”实施手册》的制度框架下,陕广新闻构筑形成了三大运营管理体系:即以新闻生产为核心的播出管理体系、以项目负责为抓手的品牌推广体系和以业绩考核为指标的责任落实体系,富于创造性、实用性地开拓了对广播新闻这种意识形态产品的科学系统管理。

四、采编播“全自动化”运行

搭建国内首个绿色透明生态直播室,低碳无纸化办公助推新闻提速。陕广新闻的直播室是国内首个绿色透明生态直播室。在这里,有花有树有阳光,唯独看不见稿纸。能够做到这样彻底的生态低碳播出,归功于陕广新闻“全自动化”的采编播流程。为了配合陕广新闻改革,陕西台技术部门花大力气构建了非常先进的“Newsroom V3信息采编播系统”和“News share新闻共享平台”。

记者通过互联网登陆news share,可以把文字、音频、图片等快速发回台里,编辑在办公网登陆newsroom v3平台就能完成文字或音频稿件的修改和编审工作。三审通过后,节目就可以发送到V3新闻播出站,主持人在直播室的V3系统可以非常方便地看到需要播出的新闻稿及音频。哪怕是最新插播消息,只要主编即时发送,直播室V3播出站都能即时自动提醒、自动更新。这样一来,主持人完全脱稿,彻底“读电脑显示频”,不用一纸一墨,新闻产品完成了采制到播出的各个环节。

另外,陕广新闻新建的编辑中心还搭建了电话自动应答录音系统和多路信息采集慢录系统。利用这些系统可以实现记者现场采访的电话实时回传,以及电视新闻信息以及其他信息的自动采集和再利用。以上两系统都是根据需求自动录音,大大提高了效率。

五、新闻资源“全方位”整合,海陆空内联外合,开放进取,有容乃大

全直播、全新闻的起点,对类型化新闻台的资讯需求是海量的。由此,开放、合作、整合、创新意识至关重要,传统单媒体作战或者简单的新闻稿件互用,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所以参照近年来我国媒体业内广泛采用的创新2.0(Innovation 2.0)模式,即指打造一种适应知识社会的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大众创新、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形态,开放办台是必由之路。自2010年起,陕广新闻倾力打造陕西广播联盟以及政府、企业、高校、社区、气象路况、财经、电影商演、书碟上架等九大信息平台,设置了一个有专人负责维护的人数超过两千的QQ陕广信息员群。在这个平台上,大家爆料新闻信息、点评节目内容、通报节目策划,使得陕广新闻庞大的新闻触角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跨媒体合作方面,陕西台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中心合办外宣节目,与《华商报》社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成为彼此的优先合作媒体,有权使用对方具有相关知识产权的新闻信息产品,共同策划、相互配合,报道社会热点、焦点新闻,实现全方位、多媒体的报道,形成强势舆论阵营。另外,陕广新闻还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广播联盟、陕西广播联盟平台,实现各地广播资源为我所用,广播媒体跨区域的合作经常化。

六、“全识别”听觉体系、视觉体系,挖掘广播内在潜力,增强受众对广播功能认知

新闻重内容,轻形式;重讲事实,少言态度;消息惜字如金,不肯多费文墨;或许是这种职业素养的惯性推动,不少广播新闻人也显得内敛有余,激情不足;认真埋头做事,却不善包装展示,这些都不太适应抢占专业传播至高点的时代重任。但在注意力传播时代,如何把无形广播形象化,这是电台类型化趋势下,对广播新闻传播方式提出的新课题。

新闻稿模板范文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我国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经济迅猛发展,生活普遍提高,随之,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准、工作态度、为人处世、经商理念、择业标准、理想情操等,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有的人不能历史地、客观地、全面地看待过去,他们或否定过去,或淡忘了我党和等老一辈革命家长期培育起来的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戒骄戒躁、调查研究等一系列优良作风,这种“忘祖”现象很值得我们忧思。同志说:“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有害的。”“老祖宗”们在长期革命实践中给我们培育起来的“两个务必”等优良作风,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做好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保证,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记和丢掉。万变不离其宗,万变不忘其根,忘记和丢掉党的“两个务必”等优良作风,我们就会背离党的新闻工作路线,脱离群众,危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无论社会如何变革,新闻业如何发展,务实的“三老”作风永不能丢。在同志实事求是精神哺育下养成的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的“三老”作风,整整影响和教育了我们一代人。老一辈的新闻工作者陆定一、魏巍、穆青等,他们都是“三老”作风的模范实践者,在他们的笔下产生了一大批优秀新闻作品,有力地推动了党的事业发展。但在新的历史时期,有的新闻工作者对优良的“三老”作风淡忘了,他们有的看来头写稿,看领导脸色写稿,看金钱写稿,看相关利益写稿,有利则有新闻,无利则无新闻,不能客观报道,不实事求是,把新闻商品化,哪里还有什么“三老”作风可言,严重地损害了党的新闻事业。

无论通讯手段和交通工具如何先进,脚底板下出新闻的扎实采访作风永不能丢。我们常说脚底板下出新闻,这说明了深入现场、深入基层扎实采访的重要性,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种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都是要提倡的。就是在现代通信工具和交通工具十分发达的今天,在采访的方法和途径更多、更完备的情况下,在“车轮底下出新闻”、“电脑网络中有新闻”、“信息资料中藏新闻”、“会议之中‘泡’新闻”的新时期,“老祖宗”给我们培养的脚底板下出新闻的艰苦扎实的采访作风永远也不会过时。

无论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金钱诱惑力再强,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永不能丢。有的同志在新的形势下,受不正之风的影响,放松了思想警惕,在金钱面前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位同事和我谈了这样一件事:某报有位年轻记者下去写批评报道,当他采访回来时,身后背了几只道口烧鸡,胳膊下夹着两条好烟,怀里还揣着几瓶好酒,迈着醉步,一晃三摇地走回了家。这位年轻的新闻记者如果是这种思想作风,他写的稿件还会有多少客观公正?稿件内容怎么能实事求是?

无论学历再高、资历再老,谦虚谨慎、刻苦学习的作风永不能丢。经济大发展,科技大进步,新知识日新月异。原来我们在学校喝那么一点墨水不够用了,光读“老祖宗”的书也不够了,靠老本吃饭,也是靠不住的。学习,要不断吸收新知识,成为记者的当务之急。新的法律知识、新的科技知识、新的经商之道、新的农科知识、新的科研成果、新的政策法规等,记者都要略知一二,不然你在报道中就会越过“红线”。

新闻稿模板范文4

关键词:时政新闻;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5-0093-02

2012年年末,新华社微直播“、深入基层看望群众调研实情”,让广大网民和受众第一时间见证了新一届中央领导人亲民风范、务实作风,引起媒体和社会各界极大反响。

【会见美前总统卡特100字新闻稿】中共中央总书记13日在中南海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强调,新形势下,中美双方要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积累正能量,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开创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新局面。@中国网事

【冒雪再访老朋友】时隔近5年,再次来到恩施龙凤镇龚延强家。他与龚家人围坐火塘边,问收入多少,口粮够不够,儿子打工能寄多少钱回来。他还到卧房和灶间察看。他说,收拾得比五年前干净,年货也开始备了。“来,咱们以茶代酒,祝你们生活越过越好。”@新华视点

……

这是新华社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努力改进报道文风,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创新,实现新华社时政报道的历史性突破。

一、时政报道拥抱新媒体 即时跟进现场直播

长期以来,时政报道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而备受关注。但是,时政报道有严格的报道内容和报道模式,而新闻价值被“隐藏”影响传播效果成为它的“痼疾”。

怎样既挖掘新闻价值,又成功引导受众“可读易读悦读”时政报道呢?新闻学教授梅尔文・曼切尔在论述新闻的表现手法时曾说,(Show,don’t tell)要表现,不要陈述[1]。

2012年年末,新华社充分运用微博新媒体手段,对和中央领导同志活动全景式实时报道,进一步增强中央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有效性、覆盖面。报道内容真实、权威、专业水准高,在新媒体时政报道中占据制高点,掌握话语权;微博突破了传统时政报道传播方式和表现形式,实时直播报道中央领导同志活动,密集报道最新动态,同步跟进,时效快,促进了传统媒体与网民受众的互动,让广大网民和受众在第一时间见证新一届领导人亲民风范、务实作风。

时政报道拥抱新媒体,对时政报道传播产生革命性影响。在报道理念上,它坚持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以人为本、人民至上作为报道原则。在采编模式上,它强调采、编、发合一的采编模式,要求编辑记者具备采、编、发过硬的综合业务素质。在稿件内容上,从事实到用词、表述都要做到准确无误,从而准确地传递中央的声音;在传播形态上,追求准确、时效和受众体验。

二、改变表达方式 突破传播风格

针对一些时政报道刻板的语言,受众反感,既不爱听,也不爱看的问题,新华社善于挑战,敢于创新,突破传播模式和报道风格,丰富报道内容,改变话语体系,清新文风扑面而来。

(一)内容配置

根据新闻产品中各部分的定位和风格特色的规定而操作的,或者说,新闻产品的局部设计与新闻报道策划中已经包含了稿件配置方面的设计,新闻编辑不过是在编排稿件时按照方案中的设计对稿件加以配置。稿件配置,以灵活的表现手法,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多个思维融合,深入挖掘新闻信息资源,有助于深化报道主题,客观全面地反映事物发展过程,可以弥补报道形式单一和信息量不足的缺憾[2]。

新媒体稿件注重呈现细节、记录实况、传达真情,融新闻性、可读性、思想性于一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稿件捕捉生动鲜活的细节和富有感染力的直接引语。配发精彩画面,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手段融为一体,在新媒体上全景式密集释放,让受众同步见证事件全过程,这是传统媒体所无法实现的,也是新媒体无法抗拒的魅力。

(二)标题制作

新闻标题,告诉读者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最有特点的事实和观点。新闻标题出新出彩,围绕受众关切,提炼新闻核心观点和有效信息,使用具有吸引力和冲击力的语言,力求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新颖醒目、引人入胜。恰当使用修辞手法,要避免出现空洞呆板,反对玩弄词藻甚至庸俗的标题。

(三)文风清新

一些报道中的“官话套话空话”多遭到网民反感。新媒体报道语言应多用平视与受众交流,少用俯视命令与网民互对话。多用故事化叙述,少用工作化语言。多讲细节场景,少作笼统概括。多作客观表达,少作评价判断。多用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少用形容词、副词。要多用群众生产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语汇,少用专业术语、抽象概念。口语化、生活化、大众化的亲切表达,“短实新”的清新文风,进一步拉近了彼此距离,受众信服,增强传播效果。

(四)短句式

新媒体的优势在于其便捷性和交互性,微博主不受时间、地点、写作格式的限制,只要有的终端设备,即可随意上传内容到自己的微博页面上。这种便捷的信息呈现形式,非常适合现代都市人碎片化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忙碌的生活状态。微博字数不超过140字,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多用进行时态句式,少用过去被动语态句式。

三、主动设置议程 灵活的内容策略

时政报道是传统媒体权威地位的集中体现,在引导舆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传统媒体作为权威新闻机构和高度专业化行业,以强大的内容资源和内容生产引以为傲。站在桅杆顶端上的望者,传统媒体从业者善于观察、发现重特大新闻事实,精心组织策划设置议程,不断推出热点事件报道,影响、塑造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根据大众传播理论中“议程设置”学说,新闻媒体总要根据自己报道面的选择、报道量的多少,来突出某些新闻事实,引起受众注意,使之成为舆论的中心议题,并进而影响大众的观念与行为。“议程设置”手段之一就是新闻报道策划。新闻报道策划本质上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编辑通过对新闻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创造性活动。[2]”

尽管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传播形态不同,但是新媒体传播形态是从传统媒体中发展起来的,新媒体把传统媒体的传播内容作为自己的传播来源。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通过聚合、配合、整合、融合,对传统报道议程设置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传统媒体在提高原创率、首发率,加大加工、包装和利用非原创稿件力度,扩大报道影响力;精心策划组织好有新媒体特色的采访活动,创新重大主题报道;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网络热点问题引导,唱响网上主旋律;进一步强化对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的策划报道与深度追踪报道特色,拓展发展空间;确立“市场倒逼采编,受众决定内容,效果检验影响”的生产、、评价体系上,从相对静态变为连续、动态、细化的过程,更多地推出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快、人快我深的新闻报道。

四、在多元中彰显主流 在众声中坚守品质

新媒体,每个人既是信息生产者,又是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微博用户在创造信息时是生产者,接收所关注用户信息时是接收者,将接收到的信息转发给其他用户时是传播者。因此,新媒体报道的传播速度远远快于传统媒体,其互动性、多元性和反馈性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上微博看新闻”已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一种生活习惯。

新媒体,流动的个体倾向以求新、求变为追求,不再以产品或产量为卓越的标准。有人称之为追求速度、不追求意义。网络技术使新闻以对话和互动的方式组织内容,“微博体”使新闻内容“碎片化”引领人们进入“浅阅读”时代。

新媒体,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面对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似是而非、真假难辨的庞杂信息,受众需要高质量的信息,需要“一锤定音”的意见领袖,而这,正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

新媒体,网络不仅是一种媒介,更是一个平台,很多重大消息都是通过互联网,以博客、论坛、留言等形式实现“首发”的同时,权威性大打折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比拼的核心看似是时效,背后更重要的比拼是谁更迅速逼近真相、谁掌握更核心的事实、谁的观点更能引发受众共鸣。对事件性质的及时、准确评价,成为报道成功的重要基础。

专业性成为传统媒体的法宝。新闻编辑扮演着“把关人”角色。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把关人”对新闻信息的采集、选择、过滤、分发、制作、审核全程监督控制。美籍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的“把关人”理论认为,传媒在向受众传递信息过程中起着监督作用,对稿件必须“经手必核”,审核稿件政治性、导向性、原则性差错外,还消除稿件中的各类事实性差错、文法性差错、技术性差错。

新媒体虽有其独特的影响力和舆论效应,但是也离不开传统媒体对整个事件的详细报道和实地探访等。以及对照画面中容易引起误解或不良后果的问题负责。传统媒体记者以自己权威的身份进一步核实和调查了解,使得事件一步步接近真相。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增强竞争能力,传播形态完成一次次华丽转身。

新媒体时代,随着越来越多的受众转入数字新闻阅读,新闻移动化和多终端化的时代正在到来。传统媒体及其从业者必须明白:在这样一种全新的传播时代中,如果不甘于放弃领导者的角色,不愿成为追随者,就必须深刻认识数字化对媒体的种种挑战,并调整自己,拥抱新媒体。面对竞争和挑战,传统媒体及其从业者没有固步自封,坚守不保守、应变不随波。传统媒体及其从业者通过适应和借助新媒体渠道,报道观念、采编模式、稿件内容、传播形态完成一次次华丽转身。在多元中彰显主流,在众声中坚守品质成为传统媒体及其从业者永恒的追求。

参考文献:

新闻稿模板范文5

研究方案的设计

样本选取的代表性和类目构建的科学性是内容分析得以进行的保障和前提。为显示《南方周末》“绿色”新闻板块所呈现的一贯性倾向,本文所取样本的范围界定为2009年10月8日~2010年2月11日,共计18期72个版面,分析内容为除广告外所刊登的共计122个研究文本。

在类目构建的过程中,本文参考了相关学者林涵、李立峰①、李静②等的分类方法,同时也根据此次研究对象特点和研究目的进行了综合整理,确定了报道主题、涉及区域、报道倾向、报道视角、新闻时效、文章体裁、作者身份等7个考量指标。

在“报道主题”的类目构建中,将其细分为“生态”(包括陆地生态、海洋生态、城市生态、气候变化、荒漠化与沙尘暴、生物保护与生物入侵、地面沉降等)、“资源”(包括耕地、水、森林等)、“能源”(包括节能、能源与环境等)、“污染”(包括淡水污染、海洋污染、固废污染、大气污染、光污染、放射性污染、室内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生活”(包括绿色消费、绿色文化、食品安全、生态旅游等)、“管理”(包括法律行政、经济手段、理念及文化等)、“参与”(包括环境宣教、环保人物、绿色组织、环保活动等在内的公众参与与国际合作等)、“其他”等8个类目。

根据常规的界定标准,将“涉及区域”划分为“国内”、“国际”、“不明确”等3个类目,将“报道倾向”确立为“正面”、“负面”、“中性”等3个类目,保证划分的准确全面。在构建“报道视角”的类目时,除常规的“政治视角”、“经济视角”、“社会文化视角”外,还根据“绿色”新闻的特性设立了“科技视角”、“法制视角”等两个类目。

同时,本文结合周报的特征将“新闻时效”类目区分为“一周以内”、“一周以上”、“时间不详或未标明”、“不涉及”等4种类型。将“文章体裁”划分为“消息”、“通讯或特写(包含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新闻人物的成长过程、特定生产生活方式介绍)”、“深度报道(包括调查性报道或专访、评论,聚焦于某一特定问题)”、“图片新闻”、“知识链接”等5种类型。根据署名的不同将“作者身份”划分为“本报记者”、“本报记者和特约撰稿”、“特约撰稿”、“通讯社或其他媒体”、“未标明身份的个人”、“标明身份的个人”等6种类型。

数据的分析与探讨

内容分析的结论来源于样本数据的输入与分析,本文运用SPSS17.0数据处理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由此得出相关结论并进行探讨。

从报道主题分布来看,《南方周末》“绿色”板块环境新闻报道涉及面较广。相对而言,包含环境宣教、公众参与、国际合作等在内的“参与”类主题所占的比例较高(29.45%),同时,与管理相关的环保理念及文化报道也占相当大的比例(25.00%)。主要原因可能是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应对这一共同挑战需要普通民众、环保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因此,南方周末围绕环境宣教、公众参与、国际合作等问题进行议程设置,加大这一方面的报道数量。同样,在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对环保问题进行处理,加大法律、行政、经济手段及环保理念的宣传也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从涉及区域分布来看,《南方周末》涉及的报道区域以国内为主,所占比例达到67.26%,国际范围内的绿色议题也占到29.20%,成为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国内事件的报道也不局限于单纯的国内,而是强调把国内事件放在国际大环境下去考量。

在报道倾向分布中,正面报道篇幅为7.14%,负面报道为5.36%,中性报道达到87.50%,可见南方周末客观描述、引发思考的风格在绿色新闻板块中得到了延续,它力图通过对新闻事件、新闻话题的深度挖掘,揭示出新闻时间的核心所在,带给读者深刻的理性思考,而不是简单的批评或赞扬。

报道视角是报道某一事件或问题时的分析角度,常规的视角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结合环境新闻的特殊性,另外确定科技视角和法制视角两个指标。在5项指标中,社会文化视角、政治视角和经济视角所占比例位居前三,分别占到31.25%、24.11%、19.64%。这说明南方周末更偏重于从这三个角度介入事件的核心和问题的主旨,同时也注意从科技角度(15.18%)、法制角度(9.82%)对有关问题进行剖析。

在时效性的考察上,“时间不详或未标明”所占的比例为40.5%,“一周以上”的占到14.05%,“一周以内”的占到19.01%,而时间概念“不涉及”的占到26.45%。而时间是新闻传播“5W”中的首个要素,也是新闻规范的主要指标之一,南方周末出现不合新闻规范的做法值得探讨。结合南方周末的总体特征对文本进行的交叉、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南方周末》“绿色”板块新闻的时效性与周报的总体特征相类似,“不求最快,但求最好”,不刻意追求新闻的时效性,也不放过具有时效性的新闻,在追求时新性和报道的全面深刻中求得平衡。

在所有的体裁中,包括调查性报道、专访、评论等在内的聚焦于某一特定问题的深度报道数量最多,达59.50%;侧重于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新闻人物的成长过程或特定生产生活方式介绍的通讯、特写占25.62%,消息占9.09%,知识链接和图片新闻分别占到3.31%和2.48%。根据记录,以特定绿色话题为主题所展开的背景分析和讨论是深度环境报道的主要内容。对通讯社和其他媒体稿件的选用上主要侧重于动态的消息性描述,篇幅较为短小,消息来源多为有官方背景的主流媒体。

转贴于

在所考察的样本中,71.05%的环境新闻作者为本报记者,这说明环境新闻的采写还是以本报记者为主要报道力量。署名为本报记者和特约撰稿的稿件占12.28%,特约撰稿单独撰写的稿件占6.14%,标明身份的个人占3.15%。根据分析特约撰稿和标明身份的个人主要是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环保NGO,这说明《南方周末》的环境新闻在外部作者的选择上更信赖有一定专业背景的意见领袖。

研究结论

根据数据分析所展开的探讨,可以将《南方周末》“绿色”新闻板块环境报道所呈现的特点概括如下:

第一,《南方周末》“绿色”板块环境新闻报道涉及面较广,参与、管理类报道占较大比重,突出强调环境问题中人类活动的参与,认识到环境问题由人类造成,但环境问题也能通过人类自身的努力和行为的改善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第二,报道区域以国内为主,同时也涉及国际范围。国际范围内的选题主要侧重于探讨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以及对国外先进经验、先进理念的介绍。曝光式和形象宣传式报道较少,而以探讨社会关注的环境问题、构建公共舆论空间为目的的新闻报道占了很大比重。

第三,社会文化视角在环境新闻构建中处于优势地位,经济、政治视角凸显,科技、法制视角也在显现。不刻意追求突出新闻的时效性,一部分环境新闻甚至未标明新闻发生或事件变动的时间,但也注意紧跟社会热点事件和话题开展报道活动。

第四,刊登的环境新闻报道多以深度报道为主,主要体现形式为聚焦于某一特定问题展开相关调查性报道、专访或评论。身边出现的环境问题和话题是《南方周末》“绿色”板块议题的主要来源,政策切入点、工作重点等常规议题的地位在此并不突出。

第五,本报记者是《南方周末》“绿色”板块环境新闻采写的主要力量,官方主流媒体是其转载消息的主要信源;强调与特约撰稿人的合作,并接受环保NGO意见和行动的影响。在个人稿件的选择上,具有一定专业背景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环保NGO等意见领袖得到信赖,并成为议题的主要制造者。

研究结论引发的思考

按照麦奎尔③的界定,对媒介内容的研究主要存在描述并比较媒介产品、将媒介与“社会真实”作比较、评估媒介表现、评价组织偏见、受众分析等几个层次。由于《南方周末》“绿色”板块设置上的独特性,使其缺少与之对比的参照物,因此本文的研究仅局限于对其文本所呈现出的特点进行简单梳理,不存在与相关媒介产品之间的比较,对其他几个层面的研究也未涉及。

具体到《南方周末》“绿色”板块的文本本身,它所呈现的综合性周报的绿色视野是否有助于媒体整体的发展,能否赢得受众的长久喜爱,还需要持续观察它的表现,并对随之产生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注 释:

①林涵、李立峰:《生态环境的守望者——新民晚报“绿色家园”专刊评析》,《新闻记者》,2003(10)。

新闻稿模板范文6

根据《2021年遂川县“学雷锋月”宣传教育活动工作方案》,结合本单位和本部门的工作实际,现就总编室2021年“学雷锋月”活动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在我中心各新媒体平台上设立“学雷锋在行动”专栏,广泛开展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和雷锋式先进模范的宣传工作。

二、具体要求

1. 在3月10日、3月17日、3月24日的《今日遂川》报上新开设“学雷锋在行动”专栏,以图片新闻、专题新闻、人物通讯等多种形式,报道全县各地“学雷锋月”活动开展情况。

2. 在“遂川之声”客户端、“遂川新闻”公众号、“遂川”微博、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设立“学雷锋在行动”专栏,从3月3日起至3月底,在各平台密集登载相关稿件。客户端、公众号、今日头条文章标题前冠【学雷锋在行动】字样,微博加注话题#学雷锋在行动。

3. 要创新宣传手段,在新媒体平台刊登的稿件可长可短,尽量多发图片新闻、短视频新闻。倡导运用新华智云平台的智能模板功能生产新闻,提高宣传效果。

三、本方案自2021年3月3日起实施。

上一篇动画制作软件

下一篇爱已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