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范例6篇

原生态

原生态范文1

早春的时候,当哈尼梯田的作者从QQ上把他的稿子发给我时,云南元阳箐口村梯田边正喜气洋洋地进行着“中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旅游节”的开幕式。在这个仪式上,由杨丽萍任艺术总顾问并指导排演的大型高原稻作农耕文化千人田野实景表演《哈尼梯田》也风光上演。虽然看不到,但我的脑子噼哩叭啦跳出的分别是:元阳梦幻般的梯田实景,杨老师自己的云南背景,早年被她演绎到惊艳的那只跳舞的孔雀,以及后来那台《云南映像》和她力挺的原生态表演。

这个春天要过去的时候,拍过《芳香之旅》、学哲学出身的导演章家瑞也赶着交出他红河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红河》,这之前还有他的《花腰新娘》以及我更喜欢的那部更早的《S玛的十七岁》,青涩却温情,生活在那个“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哈尼梯田旁的S玛的梦想是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还想坐一坐昆明城里的观光电梯。绝美的梯田风光,独特的民风,少女的成长和彷徨,现代文明和原生态生活的冲撞……影片有纪实感,还能看到导演的思索――自然的原生态,还有人的原生态。

据说,红河元阳哈尼梯田的“申遗之路”已经走了快十年。大山里,哈尼人的生活不富裕,申遗成功是不是能1+1=2地改善那里人们的生活不得而知,但想来能“申遗”成功应该是件好事吧,起码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那里还有那样一片梯田和“雕刻了大山”的哈尼人,真的了不起。哈尼梯田自古至今始终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大系统,今天它仍然是红河南岸各族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根本。比如元阳县的19万亩梯田,至今仍在养育着全县36万农业人口,高山上的6400多公顷森林还在供给全县人民的生活和农田用水,4600多条水沟干渠仍在灌溉着千山万岭之上的梯田。

那天夜里,编辑完这期哈尼梯田的专辑,我想,人们是为了那些宝贵的原生态而“申遗”,除了那美轮美奂的原生态的梯田,那些“大山的雕刻者”――哈尼人的生活是不是也会原生态地保留下来呢?这或者又是一个伪问题。彼时,当作者在QQ上问我,是不是可以把题目写成“哈尼梯田的梦幻之旅”,我说,“梦幻”太甜太麻醉了,还是人本一点吧,于是有了这个“哈尼梯田的原乡之旅”。

原生态范文2

“草原童年的歌谣――《五彩传说》‘心’生态童声嘉年华”(以下简称“五彩传说”)采用音乐、故事、舞蹈和多媒体结合的方式,在孩子们演唱时,大屏幕上轮流显现出孩子们纯朴的小脸和演唱时的认真表情,并且有关于五位小演员的五个故事以纪录片的方式穿插在歌舞表演中间,既有趣又感人。大屏幕中播放的孩子们的幕后生活,投影仪投射出的孩子们母亲的照片,以及舞台上的摔跤表演、服饰表演都让真实而又浓郁的草原气息扑面而来。相信看完这场演出后,所有的观众都会被打动,都会记住这些单眼皮孩子们的歌声、故事和笑容。

“五彩传说”由“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演出,这是中国第一支全部由人口较少的民族和部落孩子们组成的合唱团。他们分别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和布里亚特、巴尔虎两个蒙古族部落。合唱团的37名成员是从300多个孩子中经过两轮筛选脱颖而出的,他们最大的13岁,最小的5岁,其中三分之二的孩子生活在我国北方最边远的牧区、森林和农庄。尽管只是些孩子,但他们是崇尚英雄的民族的后代,在他们活泼可爱的歌声和表演中,同样传达出了或豪迈、或坚强、或深情、或忧伤的民族气质。

演出中孩子们表演了24首歌曲,这些歌曲以五个民族部落的传统民歌为主,从题材内容上分有巴尔虎民歌《海拉尔河》、达斡尔民歌《忠实的心》等爱情歌曲,鄂温克民歌《鄂呼兰,德呼兰》、鄂伦春民歌《好猎手》、巴尔虎民歌《巴尔虎靴子》等劳动歌曲,鄂温克民歌《毛敖吉坎河》、布里亚特民歌《吆胡尔》等节日歌曲,巴尔虎民歌《嘿嘿,岱日查》、鄂伦春民歌《耶会加》等游戏歌曲,布里亚特民歌《兴安岭的云雀》等人生哲理歌曲,还有赞美家乡,尊崇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巴尔虎民歌《小白兔》、达斡尔民歌《百鸟会》、布里亚特民歌《乌拉勒吉》、鄂温克民歌《天鹅》、鄂伦春民歌《高高的兴安岭》《远古的祝福》等等。几首创作歌曲例如表现草原那达慕的《勇敢的博克手》、表达对母亲思念的《梦中的额吉》也都带着浓郁的草原气息。

演出之所以命名为“五彩传说‘心’生态童声嘉年华”,“‘五彩’代表五个手指、五个民族部落,‘心’生态则传递出平和自然的气息,而孩子们载歌载舞、极具生活气息的表演就是一场盛大的嘉年华表演。演出推广人、派格太和环球传媒总裁孙健君把这台演出称为孩子们给成年人的一次让心灵成长和快乐的机会,观众在这幅五彩的草原音乐文化版图里,欣赏到的是既保持文化上的原汁原味又符合当代文化欣赏要求的表演,而不是一种单纯的原生态方式。”①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五彩传说”采用“非原生态”的方式是有一定道理的。一方面,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生产、生活方式在变化,那些世代居住在草原和山林里的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汉族文化的冲击,有所保留也有所改变。另一方面,在传统文化不断改变,传统民歌遭遇传承危机的同时,城市观众的欣赏品味也在不断变化。纯粹原生态的演出可能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虽然新鲜,但却有一份脱离生活、难以接近的距离感。

在这样的情况下,“五彩传说”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从形式上,它一定程度地借鉴了美国音乐剧的表现形式,将音乐、舞蹈、故事和多媒体手段结合在一起;内容上,它从后现代意识和现代审美的角度出发解读呼伦贝尔四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音乐上,它把传统民歌与西方和声巧妙融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地保持民歌原汁原味的基础上,结合孩子们的特点和现代舞台表演的需要,让音乐更丰富;从意识上,这台晚会向大家传递了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同样重要的观念。“五彩传说”这种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展示和演绎方式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尊重民族文化

尽管采用了“非原生态”的方式,但“五彩传说”始终把尊重民族文化放在首位。演出的第一个节目就由12岁的巴尔虎蒙古族小姑娘阿木尔其其格用非常熟练的蒙语、汉语普通话和英语同观众们打招呼,这传达出一个理念,那就是世界再变化,交流方式再多元,母语永远应该是被放在首位的。

在这样一个理念支撑下,晚会上演唱的二十四首歌曲多数是五个民族部落的传统民歌,仅有几首是流传比较广的创作歌曲。不仅这些歌曲全部是采用本民族语言演唱,从合唱团成员的选定到演出选曲、编排都充分尊重了文化局内人的意见,并且发挥了他们的力量。

合唱团艺术指导是布仁巴雅尔和乌日娜,他们一个是巴尔虎蒙古族,一个是鄂温克族。并且合唱团的五位专业老师也分别来自五个民族部落,他们都是当地著名的文化传承人。据巴尔虎蒙古族的乌日图那顺老师说,合唱团成员的挑选除了要达到音准和嗓音方面的要求外,长相具有本民族特点,会讲民族语言并用母语演唱爷爷奶奶们教的传统民歌也是非常重要的条件。

乌日图那顺老师说为了适应孩子们的特点,演出中选择的曲目多数是节奏性比较强的欢快民歌,令他感到骄傲的是,唯一选用的一首蒙古族长调民歌《小白兔》是他从小就会唱的,《小白兔》是一首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歌曲,它以小白兔的口吻向人类发出这样的问询:“我是一只小白兔,蹦蹦跳跳无害处……猎人大哥带着狗,追杀从未停止过……世界之大无限阔,但连个兔子都容不下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世界的不断变化,人类看世界的眼光也在不断变化,许多时候当我们认识到一些事情例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时,却发现在祖先们留下的古老智慧中早就有类似的教诲。

“五彩传说”对于传统民歌的改编是有合唱团的老师们参与的,并且获得了他们作为文化传承人的认可。编曲上,在保留原来旋律的基础上配以和声,使音乐更加丰富;歌词上,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和演出需要进行了删节和改编。

孩子们本色出演

对于合唱团的37名孩子,“五彩传说”中的表演完全可以说是他们的本色流露。导演小锤嫠弑收撸他们很少把大人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而是任凭他们自由发挥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在舞台上的姿态和舞蹈很多都是自然做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的表演特别自然、特别打动人的原因。

这些来自草原、山林的孩子们,他们已经从父亲们那里继承了草原男子所特有的豪迈与傲岸,无论唱歌还是拍照,他们都喜欢举起双臂,俨然已经是一个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她们从母亲们那里继承了牧区、林区、农区女子特有的坚韧和柔美,正像余秋雨先生所说,他们的姿态必然来源于他们的“经历之前或经历之外”。那是从血脉中继承下来的气质,混然天成,没有一丝的造作。

合唱团的组建困难重重

合唱团从组建到进京演出才经历了半年多的时间,其间遇到的困难是组织者们所没有预料到的。导演小此担骸拔颐敲媪俚牡谝桓隼难就是虽然找到这些孩子,但是没有办法集中起来训练,因为他们住得太分散了,70%都住在农区、牧区、林区,甚至不大可能到城市里来训练,他们没有这个能力。我们通过政府和朋友的帮助,使他们都转学在呼伦贝尔的首府海拉尔市,这样才有可能集中排练。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有些孩子即使免了学费,给他们资助,他们仍然来不了海拉尔上学,因为城市的生活消费比他们家里毕竟要高得多。我们又找朋友资助他们,给他们每个月300块钱的补助费,使他们能够来到城市里面上学,能够参加我们的合唱团,能够排练。但是非常有意思,越是来自比较偏远地区的孩子,他们的艺术素质和天赋就越好。所以,当时我们是完全从艺术本身出发,对挑选出来的孩子完全没有考虑他们的家庭状况。等选出来以后才发现,原来我们在做着多么大的一个文化工程。”②

“五彩传说”的意义

对于这样一个文化工程,它的资金投入和复杂程度是可想而知的,策划人王纪言道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眼看着文化在近20年间所发生的风云突变,眼看着文化急速地、不可挽回地沦为商品。当文化的灵魂被商业标尺替换,我们难道没有察觉失落些什么?没有察觉失落后的痛感?我们脚下的土地,已经被各种作为催生剂的文化化肥侵蚀、板结得太多,剩下的原乡母土、根性活壤已经罕见,再不出发,我们已经没有了故乡。”③

“寻找‘尚未忘却母语的、能将自己民族的歌唱得动听、优美的孩子’不是因为其浪漫,而是因为其悲怆,幸运的是那些循声而来的孩子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故土家园的大树上,花与果尚未凋零殆尽。有意思的是,如果说这是一场寻根之旅,但是,寻根指向的却是孩子。花蕊般的孩子,民族文化的老根――这是生命的两极,是两种最富有弹性的、最有灵性的端点。”④这也就是在“五彩传说”演出结尾处我们看到的一幕,孩子们去问老奶奶:“还有哪些歌是我们没有学会的?”

当笔者在采访中和老师们聊起这些孩子时,他们的表情总是充满自豪的。乌日图那顺老师说:“少数民族的孩子舌头比较灵活,而且他们在学习音乐方面的天赋是令人惊讶的。这些孩子不识谱,小一点的也不识字,而且五个民族部落的语言各不相同,他们却要一起来演唱所有的歌曲。在教唱时老师们只要把歌词内容简单介绍一下,然后一句一句地教唱,他们很快就能掌握。”

12岁的甘迪格告诉笔者,进合唱团之前他一直生活在牧区,进合唱团以后他“更喜欢说民族语言了,因为以前在牧区生活时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劳动,什么都不想,进了合唱团后才知道自己的民族有多么伟大。”是啊,对于这些出生在上个世纪90代甚至是21世纪的孩子们来说,我们不可能用说教的方式告诉他们祖辈的歌谣有多么珍贵,但却可以让他们在音乐里、在故事里,在人们对他们的关注里感受一种自豪感。

可以说“五彩传说”做到的不是一次表层意义上的文化寻根,它的意义也不仅在于孩子们继承了祖辈的音乐或在于它用实践证明了传统的“口传心授”教学方式之所以存在的科学依据,更重要的是它把民族自觉的种子种在了孩子们的心里,又通过孩子们稚嫩却充满力量的小手,种进了每一位观众心里。

结语

在“五彩传说”的演出过程中,观众席上掌声迭起,笑声不断,相信在笑声之外,每个人都有一分感动,一分思考。虽然大多数人听不懂孩子们唱的歌,但在音乐之外由五个故事串起的情感主线不但让大家在北国风情浓郁的纪录片中理解了草原,也理解了牧场、林区来的孩子们脸上那份纯真之外淡淡的忧伤和苍凉。孩子们纯真的歌声、纯朴的笑容和没有经过太多后天雕琢的舞蹈为我们吹来一股来自草原的清新的风,提醒我们什么是“不同”,世界正是因为这种“不同”才真实、才美丽,而这种“不同”来自文化、来自传统。

余秋雨先生用最诗意的、也最有分量的话概括出了“五彩传说”的动人之处:“声音一起,这些孩子立即失去了年龄。几百年马背上的思念和忧伤顷刻充溢屋宇,屋宇的四壁不见了,千里草原上最稚嫩和最苍老的声音都在共鸣。这种首尾相衔的共鸣一下子贯通了天地伦理,使稚嫩不再稚嫩,苍老不现苍老。或者说,稚嫩既是苍老,苍老即是稚嫩。”⑤

①刁艳《草原童谣飘荡内蒙北京》,2007年8月1日,《音乐周报》

②《“五彩传说”新浪聊天,草原长大的孩子震撼人心》,2007年8月21日 .cn/y/2007-08-21/ba1683974.shtml

③④郑茜《纯美》,2007年8月17日,.cn/onews.asp?id=14576

原生态范文3

    关键词:原生态民歌 原生态唱法 传承 保护

    上世纪末,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在相关部门和电视媒体及其他技术媒体的大力推动下,“原生态”民歌凭借其本身的艺术魅力和风韵逐渐地回归到广大民众的审美视野,并且把原生态民歌推向高潮进而掀起一股“原生态”民歌热。尤其是2002年以来的三届“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的举行,加上中央电视台连续举办的两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都设有原生态唱法的比赛,对“原生态”民歌的争论更是达到了一种“白热化”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本文将会围绕这个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原生态”民歌的界定

    对于究竟何谓“原生态”民歌和“原生态”唱法这两个问题,无论是在音乐界还是在学术界的看法都不是很一致,在其他一些媒体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很多学者就笼统的认为原生态民歌就是民歌。我认为这样的说法是不明确的,应该将它进行整体性和局部性的历史对照,只有这样或许才能做出一个客观的界定。

    (一)从“原生态”到“原生态”民歌

    首先,“原生态”这个词是来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领域的术语。原生态本是“原生物”和“生态”两个名词的复合品。“‘原生物’指‘假想的地球上最早的生物类型’。‘生态’则指生物在与之相适应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活习性及生理特征”。我们若将“原生物”和“生态”的复合品放置于“民歌”的前面,如此以来所得新生物就有了一种新的含义。为什么呢?因为“生态环境是影响人类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也正是由于对生存环境这种依赖的差异性,原生态民歌在音乐形式、演唱形式等诸方面才出现了差异,有了不同的特色,给人们的是一种风格各异的新感受。

    另外,“原生态”民歌所依赖的是一种很自然但不是原始的生态环境,至少现在不能说是原始的,与人类开发和改造形成的高度人工化的大城市的环境相对。不同的生态环境下所形成的文化也是不同的,当然了,基于不同的形成背景每种文化的发展方式及其速度和程度也都是各不相同的。原生态民歌也是如此,历史在演进,社会在发展也需要发展,“原生态”民歌并不是一种定格于某一历史时期一成不变的“古艺术”,是可以吐故纳新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原生态”民歌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下,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依附于相应的生产力水平、生活方式和其他的民风民俗,由民间劳动者创作并演唱的当地的民间歌曲,且要体现其民族的属性和民族的心理特征,具有纯粹民间特色的歌曲艺术。

    (二)“原生态”唱法

    在第十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曾出现过评委给苗族的民间歌手打分悬殊很大的问题。这之间也有好多观众致电询问过给分过低的老师给低分的原因,老师回答说该选手的唱法不科学也不够规范,演唱难以持久。为此在音乐界也出现了关于“原生态”唱法的争论。

    任何艺术都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声乐作为一种高实践而且超理论的艺术,它主要是靠自己的实践和亲身体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田青研究员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位置靠太靠前了,往后一点”,往后是多少?1.5厘米?1.3厘米?是一种体验,根本不能用科学这个东西去解释。哲学家马克思也说过类似的话,要想让一门科学成为真正的科学,必须用数学公式将其表达出来。用科学来给给艺术进行评定,必定会对艺术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弊端,进而抹杀艺术向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思想基础。所以要正确认识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两者都是人类认识和感知世界的方式,是相互影响的,但两者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不可替代的方式。

    我们国家拥有“野民歌”的地区不下百余处,高亢低转,悠闲漫漫,各有风骨,确实无法用分数的高低来衡量。但并不代表“原生态”民歌不存在方法的问题,从很多比赛或媒体上可以得知许多优秀的原生态歌手在演唱中都具有很高的演唱技巧。特别是第十三届青年歌手大赛中,涌现了一批水平很高的原生态歌手。评委孟新洋在评点湖北省两支原生态组合时,大赞“土苗”与“撒尔嗬”的高音给从事音乐教育的人士上了很好的一课,“男声女声的高音非要借鉴西洋音乐的唱法吗?必须要关闭(声带的闭合)才能唱出高音吗?我们也可以用民间技巧,很好地解决高音问题!由此可见“原生态”民歌的演唱还是有一定方法的。

    所以,我们要客观地去认识“原生态”唱法这种提法,笔者认为,原生态可以是一种唱法,但也可以归作一种演唱风格。在许多多多的原生态比赛中,参赛的歌手有很多都是来自艺术院校的大学生,也有国家或地方剧团的专业演员,这些参赛者没有任何一个人或一组的演唱者不是经过培训加工的,把它们再称之为“原本态”唱法确实有些太勉强。由此,我认为应该对比赛评价标准进行改制,因为各民族的生存环境不同,相应民歌的产生所表达的情感也不相同,唱歌是情感的艺术,而不是唱方法。正如田青评委在第十三届歌手大赛中所说,这次大赛,我们的评判标准是“原汁原味”。

    二、“原生态”民歌的文化价值

    “原生态”民歌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艺术的源泉。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民间艺术始终作为创作者不竭的素材之源,甚至可以说始终是专业艺术的母亲。

    “原生态”民歌不仅存在于某一民族,而是存在于各个民族的各个历史时期,是各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对整个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生动画卷的描绘。它不仅是人民生活的亲密伙伴,也是人民生活的有力助手,不管是在生产劳动中还是在阶级斗争的过程中,始终是人民手中的有力武器。

    “原生态”民歌都是直接产生于民间的并且长期在田野乡间流传不衰,传唱于船工、渔夫、赶脚人、农夫和广大的农村妇女之间,歌词虽是由民众口头创作,但能称的上是对人民生活的逼真描绘,其语言生动传神,并不是将简单的生活语言加以拼凑和组合,而是讲究韵律和比兴等手法的。特别是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歌词更加精炼,曲调更加完美成为较高艺术价值的精品。笔者认为,其他音乐的繁衍与发展都应站在民间音乐的肩膀上作一种迸发,原生态民歌是一颗种子。

    除此之外,还要说明的一点的是民间歌曲是民族音乐和其他类音乐的基础,可以说是从民间音乐的肩膀上开始的,从多种音乐种类的具体分析中,可以得到证明。所以,无论是拥有这些“财富”的当地居民这些“局内人”,还是欣赏这些“财富”的“局外人”,都能从中获得自己所需的资源,得到一定的艺术满足。

    三、“原生态”民歌的传承

    众所周知,“任何文化,都必须经传播,才能传之于人,行之于世,承之于后人”。10音乐作为精神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传播这个过程一直都伴随其衍生和发展。“音乐传播,是音乐现象得以存在,音乐作品得以实现其功能的人的一种社会行为。这种社会行为最简单的表现是一个人将音乐作品以特定的形式传递给另一个人或一群人。”[4]

    当前原生态民歌的传播方式主要由自然传播和技术媒体传播,尽管技术媒体传播出现在自然传播之后,但技术媒体传播不会取代自然传播,因其在传播之中各有所长,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意义,在原生态民歌的传播过程中,要注意两者的结合,以更好的促进“原生态”民歌的传承。强调一句,在传承的过程中,应以不损害其特质为前提。

    四、“原生态”民歌的保护

    在当今这个现代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到处都被潮流时尚和商机覆盖的时代,原本附着淳朴自然的“原生态”民歌与我们的距离已越来越远,所以新时代的人们就更难有机会领略纯正而朴实的民歌的韵味,更无法真正地感受独具魅力的原生态民歌那充满质朴的文化内涵了。作为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民歌失传快而且保护困难,因而对其进行“120式”抢救和保护迫在眉睫。

    当下,申请“非遗”已经“风靡”全球,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将“原生态”民歌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把“主位保护”(文化主体)与“客位保护”(政府、社会等)相结合的方式是原生态最有效的保护途径。

    渊源于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的原生态民歌,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是我们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能从根本上唤起人们心中对民间音乐的热爱,对于传播和发扬民族民间音乐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促进民族团结统一的坚实基础,保护好运用好这种内在的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乔建中.“原生态民歌”琐议.人民音乐.2006(1).

    [2]夏征农.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5).

原生态范文4

一、什么是原生态唱法

以前声乐界公认在我国具有三种唱法,即: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但在2004年8月山西左权举行“全国民歌南北擂台赛”以后,专家发现许多民歌不经过任何雕琢、包装和美化,他们如自然界原始状态的东西清新自然,歌声美如天籁之音。这使专家们引进了“原生态”这个自然科学的概念。自然科学上的原生态是指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原生态是一切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原生态民歌则是由本民族环境下的老百姓在生活与劳动中自然生活的一种表达。他们穿着本民族的服装,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唱着具有本民族风格的歌,由本民族独特的乐器伴奏。那什么是原生态唱法呢?它是区别于学院派民歌唱法(学院派民歌唱法以民间音乐为基础,吸取了西洋唱法的长处)的一种说法, 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未经过专业训练、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因此命名为原生态唱法。

二、原生态唱法的科学性

当代一些学科如音乐人类学、音乐美学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一种唱法是否具有科学性不能完全用美声唱法的审美标准来衡量,每种唱法各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用某种唱法去改造其他唱法,无异于用某种文化去取代另外一种文化。就拿美声唱法的审美原则来说,也是随着地域、阶段的不同而改变的。十七、十八世纪是“美声学派的黄金时代”,有人问著名的歌剧作家罗西尼,演唱歌剧需要什么条件,他回答说:“第一是声音,第二是声音,第三还是声音。”这就是美声学派黄金时代的声乐美学原则——唯声论。到了十九、二十世纪,歌剧更加要求演唱必须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这也是进步的表现。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歌剧在法国、英国、德国、俄国等不同国家的演唱方法和审美原则也是不一样的,在中国亦是如此。

原生态民歌手们演唱的民歌,声音甜美、淳朴、高亢、音域宽广。他们的声音虽然没有经过音乐院校的专业训练,也没有我们所要的那种圆润、低喉器的混声,但事实证明他们这种唱法所发出的声音也是优美的,并被大家所接受。各个民族的原生态歌手们都有他们自己的一套发声技巧、发声理论。如蒙古长调的唱法,它有着和世界上任何民族歌唱艺术不同的要素和结构,蒙古长调有着悠扬的旋律、繁复的波折音和内在节律。演唱时,常将一个完整乐段从低音区提高到高音区,再降到低音区的过程。它的主要特征是歌腔舒展、节奏自如、高亢奔放、字少腔长,不少乐句都有一个长长的拖音,再加上起伏的颤音,唱起来豪放不羁,一泻千里。蒙古的呼麦更是奇特,它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的形态。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声,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般的高音声部。再如,侗族大歌,它是“众低独高”的音乐演唱形式,由三人以上来进行演唱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这种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是民间所罕见的。还有藏族民歌“振谷”的唱法、青海的“花儿”、新疆的地区“木卡姆”等等,这些都是民族声乐的奇葩。原生态唱法不仅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化背景,而且还有本文化背景下的声乐审美原则、自己的声乐发声方法和技巧等。只是还没有上升到理论上的著书立说,我们回头看看,意大利美声唱法在开始也没有现存的理论,当时主要是靠言传身教,随着许多优秀的歌剧作曲家及歌剧演唱家的不断诞生,声乐教学方法渐渐成熟,声乐论著才不断出现,使美声唱法理论化。所以说原生态唱法不是没有科学性,只是有待我们更进一步挖掘、提升及理论化。

三、原生态唱法的多元性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人口最多、民族最多的国家,我们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拥有每个民族语言、风俗、服装等文化背景,他们都拥有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艺术和歌唱风格。原生态唱法的多元性表现在:歌曲风格的多样性、演唱风格的多样性。

在这片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的大地上,从能歌善舞的新疆维吾尔族到“歌舞之乡”的云南,保存了世界罕见的绚丽多姿多彩的原汁原味的众多的民族声乐作品。比如,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情歌等。其中劳动号子是人们一边劳动一边呼喊,根据劳动创造出来的音调,统一劳动,指挥劳动,并起着解决疲劳调节情绪的作用,有打夯、捕鱼、拉纤、插秧、装卸车等形式。山歌,其语言韵调有明显特点,地方色彩较浓,如陕西的信天游,甘肃、青海、宁夏的花儿,苗族的飞歌,蒙古族的长调牧歌等。小调,产生于城镇,反映城镇的生活的曲调,如卖货郎、锯大缸等。情歌,结构较大,内容复杂,包括很多乐段的东西,叙事曲,如侗族大歌、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中的长歌等 。这些歌曲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旋律优美、质朴,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

原生态声乐作品的多样性,决定了原生态演唱风格的多样性与发声方法的多样性,什么样的作品具有什么样的演唱风格,使声乐作品和演唱风格相吻合与统一。演唱风格的多样性,是指每种形式都有其各具特色的唱法和表演风格。我国民间唱法流派很多,色彩丰富,充满个性魅力。北方的民歌高亢嘹亮,南方的民歌委婉、细腻,陕北地区的民歌粗犷嘹亮。在演唱原生态歌曲时,一定根据地方语言、歌曲风格和内容去演唱。

四、原生态唱法的时代性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大转型,人们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文化需求和审美趣味在快速衍变,因此声乐艺术的发展也应与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人民需求相结合,我们要提倡多种不同形态、不同层面和不同趣味、不同唱法的创新,原生态唱法也一样。比如,保加利亚的女声重唱,她们就是来自农村,采用乡村歌手自然、纯真的唱法,采用民间乐器伴奏,保加利亚的民族音乐家十分珍视这种民间音乐的精神和不可多得的特征,对它进行精心的保护和艺术加工,并将其升华提高。她们那神奇、美妙的音色和歌唱中清新、独特的韵味是如此迷人,堪称“声乐艺术的一朵奇葩”。 它可以让我们借鉴怎样对待民族音乐的态度,我们国家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背景下的多元“原生态唱法”,我们一定要加以珍视和保护,同时,对原生态唱法进行艺术加工,使之得到生存与发展。

五、原生态唱法的艺术性

原生态民歌具有很大的即兴性,歌词结构短小,通俗易懂。音乐语言凝练,往往是极为简单的音乐素材来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原生态歌曲直接表达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不加修饰地追求歌人合一。原生态唱法演唱语言是本地方言,歌唱嗓音圆润明亮,演唱的旋律优美动听。这就是原生态唱法的魅力所在。

结语

原生态是培养艺术家的沃土,原生态的多元性是音乐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源泉。原生态作为一种唱法有自己的声乐审美原则和艺术演唱风格,作为声乐教育者,我们应该欣然接受,并为其保驾护航。同时也要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充分认识到民间声乐的可变性,它是在不断地发展中得到延续,而不是简单的还原,更不是坚守。发展才是对原生态唱法的最积极的、最好的保护,作为音乐工作者应该共同探索民族声乐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李萍.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论[M].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原生态范文5

关键词:学生;作文;教学;原生态

“原生态”,作为一个新生的文化名词,却经历过具有原始民间乡土气息的演变形态,幽幽地散发着没有任何雕琢的质朴气息。给人真实、清新的淳朴感觉,如二月春风般轻盈地滋润着中国大地。其实“原生态”写作的理论和实践在我国也源远流长,如孔子的“兴,观,群,怨”,韩愈和柳永的古文运动以及晚清时期的白话文运动等,都是“原生态”写作的萌芽状态,但是到了隋唐时期,由于科举制度的没落导致了“原生态作文”惨遭封杀。直到叶圣陶先生提出“作文与做人相结合”的口号后,“原生态作文”才又初见端倪。

对于中小学生“原生态”作文的准确定位,“唤醒和呵护青少年的生命意识”这一口号再合适不过了。真诚地面对生活,大胆地写作,快快乐乐地生活,让课堂教学和学生的作文写作回归释放情感、交流心灵之天然。

一、习作理念的确立――为了生命发展

“作文是老师让我写的,因此我不喜欢写”成了目前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下的最直接原因。因而,要想彻底扭转这一现状,教师必须在学生中培植“作文,为了生命的发展”的习作理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

1、引导学生认识习作是自己生命的组成部分。

教师应以大量的事实和案例引导学生认识习作与生命的关系,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习作是生命的组成部分。许多伟人以及平凡的人,用写日记的形式,留驻了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而日记与随笔,就是一种写作,这种写作的过程,本身就是生命旋律的流转。只有当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并自觉地付诸实施,那么他们便有可能认识到,习作是自己的事情,是生命旋律中不可或缺的乐章。

2、引导学生体验习作是人与人交流的需要。

习作是什么,习作就是交流,是以文字为符号的人与人之间独特的交流方式。教师要千方百计创设真实的交流场,让学生在这个场里以文字为载体,用心去触摸文字背后的心跳和灵魂。比如,老师可以示范演示论坛交流,让他们感受虽然远隔千里,但是心与心可以通过文字在网络天地里互相碰撞;学生要举办影展了,教师让他们自己为影展写海报,写前言,感受习作就是一种宣传;教师和学生之间开辟心灵交流的信箱,书信来往,畅谈人生,让学生感受习作就是一种倾吐;学生要参与干部竞选了,教师指导他写演讲稿,让学生感受到习作就是一种展示。

3、引导学生感悟习作是精神诉求的需要。

习作是什么?习作就是诉求――精神的诉求。有愿望的时候,需要倾诉;有发现的时候,需要分享;有建议的时候,需要表述;有苦闷的时候,需要倾吐……这一切,如果都用笔记录下来,就是原生状态下的作文。

二、习作题材的选择――贴近学生生活

要让学生喜欢作文,写出“原生状态”的作文,就要撤消人为的框框,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蓄来选择作文内容,自由倾吐,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使每个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习作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价值取向反映学生真实思想、语言形态体现学生现实语言发展水平。总之,只有做到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习作的“生态场”才能建构起来。

1、自由聊天,让童心精彩飞扬

细心的老师会发现,课堂上,一提起作文,学生就愁眉苦脸,老觉得无话可写;而在生活中,学生和学生之间,往往有说不完的话,而且见多识广,不乏童心稚趣。因此,教师可以安排时间让他们说个痛快,满足他们交流、表达的需要,然后把说的内容用片断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既轻轻松松地进行了片断小练笔,又为写好作文积累了素材。

2、奇思妙想,让想象张开翅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缺乏想像力的作文犹如一潭死水。要让学生的作文充满鲜活的原生状态,就必须指导学生进行想像。学生时代是幻想的时代,他们想象天空广袤无边,漫游时空隧道,探索未知世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常常把周围的动物、植物甚至物品人格化,自编自演童话。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奇思异想,思别人所未思,想别人所不敢想,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如命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如果我是服装设计师》、《为2050年设计蓝图》等等;自由作文:我独自一个来到了一座荒岛上……,鼠和猫结合的混合型动物会怎样?一只狗怎样看他的主人?做一只小鸟有哪些快乐?……在这些童话世界、科幻天地中,有许多成人都已经幻灭了的想像,可我们的学生天生就具备这种想像的能量。我们做教师的的只要给他们一张白纸,他们就能在想象的天地里展开翅膀,尽情翱翔。

3、拥抱生活让题材鲜活异常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习作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认为,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让学生的习作反映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应向生活开放,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学生亲近自然,步入社会,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广阔的认知天地,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如参观访问、浏览观光、调查研究等等。当然,在各种与生活密切接触的活动中,教师要做一个启发者、点拨者,应适时地结合自然景物和名胜古迹,讲述科学知识、风土人情、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同时适当引入课外文本资源,以激发孩子的观察热情,帮助孩子多角度、多方面的观察、体验生活、丰富脑海中的生活和阅读积累。

三、习作指导的策略――注重平衡多样

平衡性与多样性是任何生态系统的共同特征。在习作教学生态化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平衡性与多样性,凸现作文指导过程本身的原生态。

1、注重平衡性。

任何生态系统,都是一个平衡的系统。习作教学是复杂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因此,习作指导的过程也应该注意平衡。

首先,注重师生关系的平衡。在习作指导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是对立关系,更不是命令被命令的关系。在过去,教师习惯于对学生指手画脚,习惯于发号施令。这种“你应该怎么怎么写,不应该怎么写”的指导方式,很难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教师要以和学生平等的姿态参与到习作过程中来,快乐着学生的快乐,忧虑着学生的忧虑。例如教师经常为学生读自己的人生随笔,与学生写同题作文,和学生一起经历习作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习作建议,师生一起在作文的园地里交流、吸纳与欣赏。这样的习作过程,才是师生语言与精神同步发展的生态过程。

其次,注重“放”与“收”的平衡。过去的习作教学,学生的文章为什么如在一个模子里印出来?那是因为教师指导时“收”得太多“放”得太少。因此,在习作教学生态化实施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放与收的适度平衡。教师要尽可能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拓宽学生习作视野,打开学生习作思路,而不要在技术上,语言上做过多的指导,尽量做到先放后收。

2、注重多样性。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如果缺乏了多样性,该系统就不再具有活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因而,在习作生态化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多样性。

首先,从习作指导的角度来说,要倡导题材的多样性、文体的多样性、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教师在选择习作话题的时候,在指导学生习作的时候,在鼓励学生创新的时候,力求避免单调,注重多样。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会充满活力、丰富多彩。

其次,从习作的内在机制来说,鼓励学生“观察――体验――思考―表达”的多样性。学生习作一般都要经历“观察―体验―思考―表达”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因此,他们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风格是各异的,教师没有必要强制他们的习作如出一辙。有的学生喜欢静静观察,独享发现的乐趣;有的学生喜欢集体活动,感受合作的快乐;有的学生喜欢理性思索;有的学生喜欢感性抒情……教师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与习惯,千方百计为他们创设宽松的习作氛围。“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有丰收;大海宽容了河流,才有了浩瀚;蓝天宽容了云彩,才有了绚丽;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有了希望。”教师的宽容,将给学生的习作带来无穷的希望。学生的童年是梦的季节,这时候往往会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当学生愿意把这些心里话说出来时,无论学生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学生的行为是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教师都应该加以表扬,因为高尚的美的情感都出自真实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感受。这些真实的感受成为了写作的第一手材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还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3、从习作指导的流程来说,要注重计划――指导――评价的多样性。

习作本身具有多样性,因此教师在习作指导的过程中,切忌模式单调、手段单一。从习作计划制订来说,既要严谨又要灵活――从整体上来说,要统筹安排;从局部上来说,要灵活机动。从指导方式来说,因文而异,求新求变。有的课侧重从读学写,有的课侧重情景创设,有的课侧重思维开拓。从评价手段来说,可多法并举,如出版班报、上墙报、教师为优秀作文配音乐朗读、评比习作标兵、推荐到刊物发表……让学生在教师的多元评价中充分享受习作带给他们的快乐!

“原生态”作文应该遵循作文教学的本性、特有的生存面貌和发展规律。其核心标志就是作文教学的所有活动必须以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依托,尊重生命,唤醒、激励、鼓舞学生自由发挥,将内心的真实思想感情真诚地表达出来。

要想实现作文“原生态”化,作文教学工作就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规律。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扼杀。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只有这样,学生作文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

“原生态”作文,听起来很美,美得如同一个遥远的童话。但只要我们科学地构思,大胆地实践,“原生态”作文,将会由童话变成现实,给我们的作文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和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原生态作文》.袁忠年编著

原生态范文6

马赛马拉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马赛马拉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肯尼亚西南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野生动物观赏区。这里是野生动物最集中的区域,很难同时看到的非洲五大兽:大象、狮子、豹子、犀牛和水牛经常在这里出没,而非洲独特的标志性动物——河马、长颈鹿、羚羊则日夜徘徊于草原。每年的7月到10月间动物大迁徙,火烈鸟飞徙,角马争渡等等,数以百计的动物的流动,比电影中的场景更雄围壮丽,十分刺激。在这里,充满神秘色彩的马赛人,手持长矛猎狩、牧畜,与茫茫草原融为一体,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草原上独特的原著文化,日出日落仙境般的美妙景观,可以使久居都市的游客完全融入到奇妙的原生态大自然中,忘记喧嚣与烦恼,感受回归原本的轻松与快乐。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

神秘奇幻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位于东非大裂谷附近,包括维多利亚湖的一部分。这里是坦桑尼亚最古老和最著名的国家公园。塞隆勒拉山谷的长草平原是赛伦盖蒂公园的核心地带,也是观赏野生动物的最佳地点之一。这里有非洲最多的狮子和猎豹成群出没。在塞隆勒拉沿河谷地带,随时都可以邂逅野生动物,是观赏河马、鳄鱼和大象的最佳地区。公园的中部走廊地带有格鲁米提河流过,河两岸是郁郁葱葱的灌木丛和森林,景色非常秀丽。公园的北部可以通向马赛马拉动物保护区。赛伦盖蒂也有很大一部分地区十分荒僻,对于喜欢发现和刺激的游客来说,不失为极佳的旅游目的地。

克鲁格国家公园

克鲁格国家公园是南非有名的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区。公园内有野生动物147种,共计25万只哺乳动物。公园背靠雄伟的山峰,面向辽阔的草原。在这里,非洲五大兽驰骋,珍禽异兽数不胜数。每年的6到9月正是观看野生动物的最佳时机。沿着柏油马路或碎石小路驾车游览间或得停车等待成群的象队,慢悠悠地穿过车道,遇到好奇的花豹,跟在车旁东张西望,或是霸气十足的狮子,挡在路中央不肯让路,这个由动物主宰的领地,无疑是远离城市喧嚣,感受自然的天堂。

好望角自然保护区

好望角自然保护区被誉为是世界上最美的景点之一。它濒临海洋,在南非西蒙斯敦与好望角岬角之间,有100多处海滩,景色蔚为壮观。走进公园,主路两旁威武的大象雕塑排排而立,栩栩如生。进入保护区腹地,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低矮的灌木丛和南非国花帝王花遍布山野,灿烂无比。这里是狒狒、狐狸、斑马、羚羊、鸵鸟、以及信天翁等野生动物的家园。狒狒在保护区公路两旁漫不经心地跟着游览车辆一同行走,等着分些游人手中食物,或伺机偷走游客美味。在保护区内乘坐观光缆车,另有一番风光,海涛拍岸,时而汹涌时而温柔,野生动物在这片土地上成群结队,壮观不已。

纳库鲁湖国家公园

纳库鲁湖国家公园是著名的观鸟天堂,是专门为保护野生禽类而设立的自然保护区,是喜欢鸟类的游客必游之地。纳库鲁湖位于著名的东非大裂谷谷底,景色秀丽,200多万只火烈鸟聚集在此,因此又有“火烈鸟的天堂”的美誉。这里成群结队的火烈鸟聚集在湖中或者浅滩,悠闲安详。时而群鸟齐飞,湖光山色鸟影,湖面火红一片,极像中天的一抹红云。比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致毫不逊色。除此之外,在湖边密林中还栖息着褐鹰、太阳鸟、杜鹃、长冠鹰、矶鹞、翠鸟等400多种、数百万只珍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