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心理学概念范例6篇

原生家庭心理学概念

原生家庭心理学概念范文1

不管是毕业后的规范化培训还是基层医生的岗位培训,我国近几年的全科医学教育都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即临床教学不能体现全科医学的思想和原则。其后果是全科医学的学员在接受《全科医学概论》教学时,学的是全科医学的系统理论,而在学习《社区常见健康问题》时,尤其是学习社区慢性病防治等知识时,授课教师基本上是按照专科模式进行讲解,使学员很难把握全科医疗的临床特点。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承担临床教学的师资基本上是专科医师[1,2],缺乏系统的全科医学知识培训或者没有真正吃透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知识。根据全科医学临床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现对以下几方面问题进行探讨。

1 从宏观上把握全科医学基本原则

让学员从宏观上明确全科医学基本原则的真正内涵是学员能否把全科医学基本思想运用到医疗实践中的关键。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是在《全科医学概论》中介绍的,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当引导学员以更宽广的视野,从更全的背景上去认识人的健康与健康问题。例如,在讲授以家庭为单位照顾这一基本原则时,首先要让学员以家庭为背景了解人的健康问题,即明确家庭的存在对人的健康所具有的双向作用:正向作用主要是指家庭所拥有的各种有助于维护家庭健康的资源。在家庭或家庭成员发生健康问题时,这些资源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反向作用是指家庭的存在也可以导致某些疾病的遗传和在家庭内的传播等不利于家庭成员健康的因素。同时,还需要明确家庭健康问题与家庭成员健康问题的不同概念,前者主要是指针对整个家庭的健康问题,即家庭生活压力事件和家庭危机,后者指的是个人的健康问题。以家庭为单位健康照顾的目的就在于通过适当的医疗干预,控制各种不良的家庭因素,促进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而具体的家庭生活周期维护、家庭结构与功能评估、家庭危机干预都是围绕上述目的进行的医疗活动。从更大的范围上讲,还应当让学员明确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健康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在考虑家庭健康问题时,需要把社会因素与家庭因素联系起来。

以家庭为单位照顾是全科医学的专业特征。从宏观上认识家庭与健康的关系,有助于学员掌握以家庭为单位照顾的具体方法和临床技能。

同样,在讲述以社区为范围照顾这一基本原则时,也需要让学员从宏观上认识社区与社区居民健康的关系,如社区的环境、人群特征[3]。这对于学员掌握如何根据社区特点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卫生服务是至关重要的。

2 运用参照性方法,准确领会全科医学基本原则

不少学员在学习以病人为中心这一基本原则时,把握不住其真正的内涵。其实,以病人为中心的照顾,有极其深刻的内涵和可操作的临床技术。比如,在采集病史时要采取开放式的问诊,要移情于病人;在考虑病人的健康问题时,既要关注病人的疾病,也要关注病人的整体状况,尤其是病人的心理状态和病人的生活环境;在实施对病人的干预前,要让病人参与,使医疗活动成为医患互动的过程。掌握这些要领的最直接方法是找到与之相应的学习参照点。通常,学员对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比较清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提示学员:理解病人为中心应当与以疾病为中心对照起来,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认识健康问题比较局限,而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模式则比较全面。让学员明白,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既要了解疾病,也要了解病人,而了解病人可以为病人健康问题的正确判断提供更多的信息,也可以为处理病人的健康问题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在全科医学教学中,诸如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系统整体论与还原论等都可以运用参照性学习方法,使学员更容易掌握这些概念的特征。

转贴于

3 把全科医学基本原则渗透到医疗过程的各环节

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是全科医学中最基本的原则。虽然学员们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如何把它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却心中无数[4]。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具体健康问题时,进行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健康问题评估和处理计划制订都应当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层面去分析。要分析健康问题产生和发展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有哪些,以哪种因素为主;在评估病人的健康问题时,既要从生理学去考虑,也要从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去分析;为病人制定处理计划时,既要采用生物学手段,也要考虑心理调适和对社会不良因素的干预。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员对病人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评估和处理的全过程有一个基本程序。

以预防为导向也是全科医学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的核心内容是临床医师如何做预防[5]。这就要求教师分别把三级预防的实施对象和预防方法结合具体疾病讲清楚,比如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就应当把糖尿病危险因素的评估与干预、糖尿病筛检、糖尿病预后评价与干预的方法及实施对象讲清楚,使学员对三级预防有一个清晰的工作思路,有利于把三级预防应用到医疗实践中。

4 把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其在医疗活动中发挥导向作用

社区导向的基层医疗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其实质内容是社区卫生与临床医疗的结合。通过这概念的学习,要让学员明确基层医疗不能照搬综合性医院的医疗模式,而要充分考虑社区的特点(如地域、人群的特征)和社区卫生的特征(如社区卫生规划、社区诊断、社区卫生评价等),即基层医疗既要遵循临床医疗的基本规律,又要引入诸多的社区卫生元素。学员在明确概念后,才能全面掌握基层医疗中的基本程序,如社区流行病学调查、社区主要健康问题筛检、社区特殊人群保健、慢性病的社区管理、残疾病人的社区康复等[6]。

连续性照顾也是一个涉及范围较广的概念。掌握这个概念,应当让学员明确连续性照顾的三个最基本内涵:生命周期的连续性照顾、疾病过程的连续性照顾和健康照顾责任的连续性。在医疗活动中,有两项服务是最具有连续性特征的,一是以预防为导向的周期性健康检查,二是慢性病的病情流程管理。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周期性健康检查对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健康监控的设计思路和慢性病病情流程表的设计方法结合实际案例,把连续性照顾讲深讲透。其实,慢性病病情流程管理有其基本模式,一是科学设计观察指标,包括疾病危险因素、主要临床表现、密切相关的检查项目和主要治疗方法(药物及非药物);二是连续性记录的方式及不同指标观察周期设计;三是阶段性病情小结及治疗效果评价。按照这个基本模式去讲述不同慢性病的连续性照顾,有利于学员掌握和运用慢性病病情流程管理的方法。同时,必须让学员通过具体的周期性健康检查方案和慢性病病情流程表的设计,深刻领会连续性照顾的重要意义,学会如何选择和利用工具实施连续性照顾。

要在全科医学临床教学中更好地引入全科医学概论中的基本原则,必须抓住三个关键环节:①临床教师必须吃透全科医学概论中的内容,准确把握其真正内涵;②要把理论性概念具体化,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③要让学员在基层医疗实践中深刻领会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7]。

参考文献

1 迟宓宓. 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建议[J]. 中国全科医学, 2003, 5(6):383-384.

2 梁惠琦. 《全科医学概论》实践性教学的探讨[J]. 华夏医学,2008, 4(21):736-737.

3 王敏, 王家骥. 广州医学院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实践与体会[J]. 中国全科医学, 2005, 9(8):702-703.

4 赵洁, 单炯. 上海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实习基地教学开展现状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08, 2A(11):203-205.

5 梁万年. 中国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 中国全科医学. 2004, 11(7):769-771.

原生家庭心理学概念范文2

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转变家长的观念。转变原先家长观念中不正确的部分。比如,某些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或者“孩子成绩好就行了”,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单凭他们自身是不能解决的。如果这时候,家长不能引导他们,可能会致使他们误入歧途。另外,孩子成绩好,可能会因此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比如说人际关系和自我认同,但是,只看重孩子成绩很容易忽视孩子的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以及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从而给孩子的长远发展埋下隐患。在家庭公约制定之前,通过了解,笔者发现家长身上存在一些比较偏激的观念。比如,父亲认为,我这么辛苦赚钱,只要开开心心,孩子的教育问题交给孩子的妈妈处理就行了。这种观念下,父亲自动放弃了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对孩子的学习等情况不过问。孩子也认为父亲对自己不重视不在乎,感情上产生疙瘩,不利于亲子交流。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观念指导着行为,改变家长的观念必须先行。

(二)建立概念

在观念改变之后,就要帮助家长建立家庭教育的概念。什么是家长?家长要做些什么?家长的角色怎么定位?家长有哪些类型?哪一种更适合孩子成长?家长如何认识孩子的心理?在家庭公约的实施过程中,也不断在修正家长的一些概念。面对大部分的家长,当我们问他们家长在家庭中是什么角色时,除了“父母”其余都不知道。其实,家长的角色是多重的。第一,他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出生起,时时刻刻受到家长的关注、暗示、引导和监督。第一任老师给予孩子的观念更容易在孩子的生活中产生深刻的影响。第二,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这才是父母的定义。孩子属于未成年的个体,在各方面的发展上都需要家长的帮助和引导,在生活上需要家长的照顾,在精神上需要家长的鼓励。第三,家长应当是孩子的朋友。只有家长把孩子当成朋友,平等坦诚相待,孩子才能很自然地与家长沟通,一旦建立起自然顺畅的亲子沟通,家庭就不容易出现问题。

(三)学习原理

学习原理,是在家长认同一些观念以及了解概念之后。告诉家长一些原理,使家长能够更好地理解概念,同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分析问题。在实施家庭公约的过程中,充分证明了发报原理的运用可以减少很多摩擦。在制定初期,家长已经了解了发报原理是怎么一回事。妈妈事后的一个陈述:一次,妈妈正在拖地板,淑岚快步跑过,不小心滑倒在地。淑岚刚想说话,妈妈大骂:“不是跟你说过,我在拖地板的时候地板很滑别跑来跑去的吗?”语气加上表情,把坐在地板上的淑岚吓得大哭起来。妈妈这个时候突然想到刚学的发报原理,把情绪缓下来,问她:“你记得妈妈说过的话,对吗?”淑岚点头。妈妈又问:“那你为什么跑那么急?”淑岚一边擦眼泪一边说:“我想去捡小熊”原来她的玩具小熊不小心掉在角落的地板上了。这件事情以后,妈妈说自己说话的时候都会缓半拍,给孩子说话的时间,无形中减少了很多“生气”的可能。

(四)掌握方法

在家庭教育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掌握一些小技巧或者方法。比如,和孩子沟通的小方法。在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不能马上就允许。在心理学中,这种方法叫“延迟反应”。比如,孩子要求学画画,要先观察孩子让孩子到画室去,等孩子真的确定想学的时候和孩子订立约定。这样,孩子才会认真对待这件事情。有了约定,孩子违反约定的时候,父母提出的要求就显得合理。从小养成遵守约定的习惯,家庭之间的事情显得有理可依、有章可循。另外,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要掌握“细化”的方法。把要求交代得简单具体,这样孩子对自己要做的事情要怎么做、完成到什么程度做到心中有数。以上这些都是一些具体问题上的小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问题解决时会便利很多。

(五)使用工具

这里的工具主要指家庭公约和网站的使用。家庭公约是以书面化的方式履行家庭成员之间的约定,促进成员之间的了解以及督促成员之间互相进步。网站的使用也是出于便利成员之间交流沟通,以及增强“家庭”集体感。通过此次实践认识到,家庭公约的使用困难主要在于坚持。在比较全面了解了家庭公约之后,我们开始实施。最初的一个星期进行得比较辛苦,效果也没有出来。比如,刚开始执行公约时,淑岚要求饭前帮妈妈擦桌子,妈妈总是会觉得她笨手笨脚地,一会儿说淑岚水没拧干,一会儿说桌面没擦干净,有时候看到她动作慢吞吞地,就抢过她手里的抹布自己擦起来。后来,妈妈通过一次很细致的示范和讲解,告诉她怎么才能把抹布拧干、按什么顺序擦桌子就能把桌面都擦到。从那以后,基本上孩子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个过程。爸爸方面,公约中有一条是:下班回家后把鞋放好(放到鞋架上)。刚开始的一周内,即使作为成人的爸爸还是偶尔会忘记。总体而言,之后的时间里,习惯后坚持起来困难就不会那么大了。

(六)养成习惯

行为变为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个动作,一种行为,多次重复,就能进入人的潜意识,变成习惯性动作。如果学会运作潜意识技巧,就可以建立一种自动运作的“长效机制”,从而达到人生的奋斗目标。一旦行为变成了一种习惯,阻力就会变小甚至消失。只要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下来,形成习惯了,家庭就慢慢地出现一些变化。这个就是家庭公约的魅力所在。

(七)结束语

原生家庭心理学概念范文3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共处。”客观审视当前的小学科学教学,一些实际情况值得剖析和思考。

(一)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遗憾

1.探究内容难以顾及全面。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相对钟爱的科学学习内容,若能在学生所喜欢的内容上加以深入,其成效是不可估量的。小学科学课程尽管内容设置丰富,但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科学探究内容的倾向性选择,我们时常看到有的学习内容学生还想继续深入研究,可教材编排已戛然而止。

2.探究生成难以有效延伸。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总能时不时产生新的疑惑,继而萌发对某些类似现象的探究兴趣,这样的生成问题是极其宝贵的。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有新意的生成性疑惑,很少在后续探究中跟进,而学生往往也是说时心动、过后不动。

(二)课外探究往往虎头蛇尾

在开展家庭科学小实验之前,我们对8所学校500多位学生就“参与科学课外探究活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87.3%的学生并不喜欢课外探究作业,课外探究“名存实亡”。究其原因主要是:

1.学生对课外探究缺少持久热情。科学探究,对于学生们来说是较为神秘的,在没有引起学生足够兴趣的时候,让他们独立完成探究活动,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如果无有效助推,这个畏难情绪也许就阻止了他们开展课外科学探究的步伐。

2.家庭对课外探究缺少基本保障。学生由于年龄等实际原因,在材料的准备和实验的设计等方面都需要家庭提供帮助。学生开展课外探究,对家长素质要求相对较高,不少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大多缺少保障探究的条件,基本条件的薄弱导致课外探究活动无法有效开展。

面对科学探究出现的种种弊病,需要我们更多地思考和革新学生学习科学、开展课外探究的方法和形式。特别是农村学校,学生在进行课外探究时,更是缺乏课外探究的有效指导和硬件保障。为此,我们以开发方便可操作的“家庭科学小实验”为载体,深度探索家庭科学小实验开展的指导性策略,从而有效保障农村学生课外探究的顺利进行,使学生真切体验到“经历着的研究者”的充实与自在。

二、家庭科学小实验开发的基本原则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只有开展方便、可操作的家庭科学小实验,才能有效保障每一位学生课外探究的顺利进行。因此,家庭科学小实验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内容的趣味性原则。只有使学生一看实验内容就有想动手试试的冲动,这样的课外探究内容才更具有生命力。因此,教师在选择小实验时要将趣味性作为选取实验的核心标准。“火可以在水中燃烧吗?满杯的水中还能放多少枚大头针?动物都是用鼻子呼吸的吗?……”我们如果将这些吸人眼球的小实验向学生推介,定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材料的便捷性原则。如果实验材料准备困难、烦琐,即便学生有了想动手实践的冲动,到了器材准备之时也会打退堂鼓。因此家庭科学小实验的材料一定要体现其便捷性,让学生在家就能轻松办到。例如我们创编了“空瓶吹气球”的小实验,这个实验所需的材料是塑料瓶、脸盆、热水、气球,这些材料大都是家庭生活中常用的器具,有些或许家中没有但也能轻易办到。同时,在开发小实验的时候,还应在每个实验中设置 “材料大盘点”这个板块,为学生实验材料的准备提供参考依据。

3.教材的契合性原则。家庭科学小实验弥补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遗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理应遵循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编排和要求。教师所提供的小实验,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的编排顺序和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认知水平有序推进。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推荐下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科学小实验。如在学习《杠杆原理》一课后,学生可以在家中进行“保持平衡的胡萝卜两端一样重吗?”的实验;在学习《植物的茎》一课后,学生可以进行“会变色的花”的实验;在学习《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后,学生可以进行“水中悬蛋”的实验……如果家庭科学小实验与教材内容相契合,必能更好地成为课堂探究的延伸和强化。

4.操作的自主性原则。在家进行的科学小实验的首要特点就是学生的自主性,而针对年龄层次、动手操作、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诸多不同,我们在提供小实验时要尽量顾及全面,确保有初步探究能力的学生均能自主操作家庭科学小实验。因此教师所提供的小实验,应细致地将每个实验的步骤有序地进行说明,给学生的探究提供有力的支架。此外,基于实验的安全性和复杂性,还应在实验步骤旁设置“科学小贴士”栏目,突破实验的难点,明确实验的关键点,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如我们创编的“难舍难分的书本”这个小实验,在实验步骤中针对“书本交叉相叠的方法”“拔书的安全”“实验后的清理”设置了三个科学小贴士,有效保障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进行。在有些小实验后,我们还可以设置“我来试一试”的内容,让学生在小实验后自主设计实验并自主进行探究,深化对实验基本原理的应用。实验的自主性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来发现问题,用自己的双手来收集证据,用自己的大脑去探索一个又一个未知的神奇世界。

5.家庭的联动性原则。家庭科学小实验是以家庭为基点的,学生在进行实验的准备及操作过程中,少不了家长的支持和帮助。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家庭科学小实验的有效开展能促进家庭科学探究氛围的形成。教师所提供的小实验,可以在每个小实验的后面设置“家长评价”“家长寄语”,让家长关注孩子的实验过程,有的甚至可以共同参与。家庭成员齐联动,与孩子们一起经历科学实验的种种奇妙的历程,一起分享科学实验的乐趣,相信对孩子科学探究兴趣的培养、科学素养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件极为有益的妙事。

三、深化家庭科学小实验的指导性策略

我们一直在思索,在学生自主开展家庭科学小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预先培养学生哪些既是基础性又是关键性的能力?我们认为,对于小学生而言,有效记录和科学思维是开展家庭科学小实验的基础性能力也是关键性能力。为此,我们在日常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性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动手实践,使其熟练掌握探究的基本环节及相关技能,同时特别注重有效记录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努力为学生在课外的有效探究打下基础。

策略一:关注家庭科学小实验的有效记录

科学课的重要特性表现在对证据的追求和对证据的尊重。探究活动的证据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学生的实验记录,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及时的收集和记录。学生在开展家庭科学小实验时,我们要关注学生良好的实验记录习惯的培养,让学生真正做到认真记录,做“真”记录。

1.精心准备科学实验记录本。每一本科学实验记录本都记载着一个学生成长的足迹,为学生们准备科学实验记录本记录他们自己的研究足迹是极为重要的。对于我们开展的家庭科学小实验,准备科学实验记录本就更有必要了。有了实验记录本,教师可以随时通过记录本查看学生在课堂以外开展科学实验的情况。

2.有效指导实验的记录方法。要使学生有效地建立自己的科学实验记录,教师的引导很重要。刚开始时,教师在学生实验前,可以先为学生设计好实验记录单,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教师设计好的记录单中。如在“神奇的水”这一单元的《水中放物》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设计了一张实验记录单:

放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枚大头针的实验记录单

姓名 时间

我的猜测 ( )枚

实验的情况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 )枚 ( )枚 ( )枚

结论 ( )枚

随着学生记录能力的提高,他们不再满足于填写记录单,他们的观察更细致了,想法更多了,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些也是科学实验记录单中可以记录的内容。教师可以逐步告诉学生运用记录单的背面或者其他空余的地方来说明和记录其他的观察结果。随着学生的记录能力、阅读能力和个人实践能力的增强,我们对科学实验记录的要求应有所提高,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记录单,并把实验研究的全过程进行详细、真实而又清晰的记录。

3.合理评价实验的记录情况。科学实验记录能力的发展需要得到评价的支撑。对记录进行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记录能力,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低年级的评价主要关注的是能否将观察到的信息记录下来,有没有新的记录方法。到了高年级,记录的评价更多的是关注记录的结果是否清晰、完整,记录的细节是否准确,记录的能力是否提高,是否有很好的形成假设的能力,是否把科学实验记录本作为获取信息的来源,是否对记录进行整理和解释等。我们对学生的评价要从关注记录现象开始,逐渐向关注学生思维的方向进行发展。

策略二:关注家庭科学小实验的思维发展

小学生年龄小,描述能力弱,在拓展性探究活动中要将自己的思考用语言表述出来,难免会不全面或不到位,思维的参与也只会游离于表面。如能在活动中运用“图示记录”,不但能形象地表达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科学概念,还可以让学生从具体的形象中提炼出部分本质来。结合学生家庭科学小实验的开展,我们对图示记录的种类进行了整理。在学生课外探究活动中,运用比较频繁的有如下三种图示记录:概念图、观察图、猜想图。

1.概念图:画在概念加深时。小学阶段概念图主要有维恩图、网状图、气泡图。维恩图主要用于选择、分类和比较信息。网状图是用图解的形式记录与中心词有关的观点和内容,呈现中心词和与之相关内容之间的关系。气泡图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网状图,可以帮助学生对中心词作出联想,记录下他们已经观察和了解的内容。

如在“消失的颜色”这个实验中,学生在完成橙汁使高锰酸钾溶液还原褪色后,明白了橙汁中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C呈酸性,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因而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紧接着学生就按同样的方法做其他的水果实验,比较哪些水果能使高锰酸钾褪色和褪色时间的长短。在学生自主实验后,教师可以利用概念图进行有效的整理。

通过概念图的梳理,各种水果能否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及褪色的速度一目了然,各种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也在概念图中隐性呈现。

2.观察图:画在深入观察时。观察图是适合小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和他与人分享信息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它比普通的图画倾注更多的精力在细节上。为了真实地记录实验现象,学生必须仔细地观察,记下实验的每个特点。使用这种记录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也可以从中对他们的观察、表达和理解的能力进行评价。学生的观察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对物体的观察,一种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1)物体观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很难对一种物体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观察,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一方面。通过图示记录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从而使观察环节真正落到实处。

(2)现象观察。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以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并在语言文字描述上存在逻辑性、严密性不强的特点。学生在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时,往往出现其思维很活跃但难以将自己的想法进行具体表述的情况,运用图示记录就会起到很好的“引流”作用。

如在“水中放物”这个实验中,实验内容主要是在倒满水的水杯中放入大头针,水并没溢出,从而得出水分子之间是有引力的,也就是水的表面张力。此时如只是单纯地记录放入大头针的数量是不够的,应该在相应的大头针数量后画出对应的水面变化图,随着放入大头针数量的增加,水的表面张力现象会更明显,使学生对水的表面张力有更为直观的认识。

3.猜想图:画在思维隐性时。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利用自己原有认知对新知识进行探究、理解、内化的持续性过程。所以在科学教学中应该提供恰当的方法把学生的前概念充分地展示出来,正确把握学生的科学前概念思维,使之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更为教育教学所利用。因此笔者提倡使用图示记录,记录下学生的前概念思维。

此外,对于一些通过实验仍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只能借助已有的实验现象间接地认识到科学实质。此时学生通过图示记录法,能够更为有效地展示实验现象和思维的过程。

如在“会敲鼓的黄豆”这个实验中,实验内容是将装满黄豆的杯子放到脸盆底上,并给黄豆加水。过一段时间后,你会听到黄豆落在盆底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在这个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猜想:黄豆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用图示将自己的猜想画出来。通过图示学生能将不易被观察到的黄豆的膨胀过程展现出来,清晰地展示自己的思维轨迹。

家庭科学小实验的开发和运用,不仅有效弥补了科学课堂中的一些遗憾,还为深入开展教材主题探究活动提供了内容及素材。生活就是科学,科学就是生活。在学生开展家庭科学小实验的过程中,从研究方案的制订、过程的实施到成果的总结展示,使学生享受到研究的乐趣,体味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为学生今后真正独立自主地开展课外研究打下基础。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盖北镇中心小学 312300)

书评:

在我们与孩子们的交流中,经常感受到孩子们特别喜欢做实验,这也是孩子们喜欢科学课程的重要原因。

课堂教学是科学教育的主要阵地,课外更是个广阔的天地。怎样把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课内扩展到课外,让孩子能在课外主动地进行探索学习?《家庭科学小实验》来了!

这本书主要是让孩子们在家里动手做一些小实验,帮助他们迁移课堂中学到的基本科学知识和技能,来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运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并试图以此为载体,拓展科学学习的时空,在自主探究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逐步提高孩子们的科学素养。

《家庭科学小实验》一书共有四个板块、32个小实验,选取的实验经过作者近五年的试教筛选。这些小实验的趣味性强,使孩子们一看到就有想动手实践的冲动;准备方便,实验所需要的材料在生活中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小实验的安排是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和孩子们不同年龄段的认知水平有序推进的;小实验的设计也完全以孩子们为主体……如果家长也能参与其中,与孩子们一起经历科学实验的种种奇妙的历程,一起分享科学实验的乐趣,相信对孩子科学探究兴趣的培养、科学素养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件极为有益的妙事。

原生家庭心理学概念范文4

【关键词】互累症;概念;原因;特征

1994年,杨丽娟自称梦见刘德华,自此开始她长达13年的追星之路。她几度进港进京,只为见偶像一面。为了达成女儿的心愿,其父母倾家荡产,卖房或者打算卖肾为女儿筹集旅费。2007年3月26,杨丽娟的父亲在香港跳海自杀,留下的遗言竟是希望刘德华再见自己女儿一面。香港有关心理学家称,杨丽娟的父母其实是典型的互累症患者。那么,什么是互累症?

互累症(Codependency)又叫“互相依赖症”,指的是人与人之间有过度互相依赖的情形,造成生活上、情感上不易分割。在东南亚和日本称为“共依存”,而台湾和香港称之为“互累症”或“拖累症”。

一、互累症概念的提出

互累症首次出现于美国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首先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匿名戒酒协会,他们成功地帮助了不少酗酒者戒除酒瘾,但之后却发现有一个严重的后遗症――酗酒者成功戒酒之后,他们的家庭在一年内相继破裂。协会人员意识到,酗酒者依赖酒精,其家人受酗酒者的影响和拖累也与酗酒怪圈互相依存。

后来,互累症及沉溺所涉及的观念不再局限于酒精,其他许多化学药品――可卡因、大麻、海洛因、香烟也属于此列;另外如饮食失调(厌食或贪食)、工作狂、购物狂、极端完美主义等,这些也被列入互累症的范围。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影响沉溺者本人,也影响了他的家人以及周围与他关系密切的人,使他们成为互累症患者,遭受同沉溺者一样的痛苦,有时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互累症概念的发展

互累症的概念提出之后,在美国社会引起极大的轰动。许多心理学家以及社会学家纷纷在相关领域开展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Subby(1984)结合了家庭系统和自我心理学的观点来定义互累症。他认为互累症是“一种情感上、心理上和行为上的不适应状况,这些状况是由家庭中一些难以忍受的规矩造成的”。他认为,功能不良的规矩导致家庭成员间的自我认同混乱,当家庭成员把更多的经历投入到虚假自我而不是真实自我身上,互累症就产生了。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互累的模式会保持下来,不仅在家庭中表现,也会在其他的人际关系中表现。

Wegscheider-Cruse(1985)给互累症提出了一个更具操作性的定义。她把互累症描述为“一种过分关注或依赖(情感上、社交上,有时甚至身体上)他人或某种物质的特殊状况,最终,这种依赖会演变成病理化的程度,影响这段关系中的每一个人”。

Schaef(1986)则给互累症下了一个广泛性的定义。他认为,互累症是“一种有多种形式和表达方式的疾病,这种疾病在我们生活的系统中具有遗传性,不以寻常的病理过程发展。”Schaef认为互累症是一种成瘾的过程,包括物质依赖、性成瘾、饮食障碍、人格障碍和待。

Cermark(1986)认为互累症是一种人格障碍,他致力于替互累症制定一个疾病诊断标准。在他的书中,他描述了互累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长期把自尊建立在控制自己和他人的能力上,从而导致严重不良的后果

总是优先满足他人的需求,从而忽略自身的需要

害怕分离,在亲密关系中与他人的界限不清

陷入与有人格障碍、物质依赖或冲动碍的个体的关系中

有以下三种或三种以上表现:1.过分否认2.压抑自我情感3.抑郁4.高度警觉5.强迫6.焦虑7.物质滥用8.长期遭受身体或待9.患有与压力有关的疾病10.与一个物质依赖的个体生活两年以上且没有寻求外界帮助。

由于这个互累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太宽泛,并且与其他的人格障碍具有很多重叠的地方,加上越来越多人不赞同把互累症看做一种疾病,Cermark试图把互累型人格障碍加入DSM-III中的人格障碍轴中的努力失败了。

Beattie(1987)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定义互累症。她认为,“互累症患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让其他人的行为影响自己,而且致力于去控制他人的行为”。她也强调,互累症主要是一种适应性的过程,互累症患者的问题和行为,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Whitfield(1989)把互累症定义为:“任何因为过分关注他人的需求和行为而导致的痛苦或功能不良”。他的这种定义也认为互累症是一种人际关系问题。

O’Gorman(1993)则认为互累症“是一种习得性无助,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从上一代身上学习而来的,是家庭中的亲密关系模式和人际界限模式的延续,具有代际传递性”。后来,他又补充,互累症的实质是一种人际关系问题。

Cowan(1997)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互累症不是一种个体病理化的表现,互累症只是反应了个人在人际关系中的不足。

综上所述,到目前为止,互累症的概念存在三种主要的观点:(1)把互累症看做一种个体的病理化形式,具体表现为一种人格障碍;(2)从家庭治疗的观点来看,互累症是功能不良的家庭中产生的问题,表现为家庭成员间的界限不清;(3)互累症是一种有问题的人际关系模式,表现为人际关系中的适应性失调。目前,第一种观点,即认为互累症是一种疾病,已经很少有人赞同;我国港台地区倾向于认同第二种观点,即认为互累症是家庭成员间界限不清而产生的问题,为狭义的互累症;第三种观点,是广义上的互累症,在国外得到较多的支持和研究。

三、互累症产生的原因

虽然互累症的定义各家观点不一,但研究者对互累症产生的原因却有相对一致的看法。他们都认为,互累症的产生,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功能不良的家庭是导致互累症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

功能不良的家庭是指这样的家庭:家中有一个或多个有问题的个体;所有的人必须遵守一些僵化的规则,或者根本没有任何规则;在家中个人的情感要么以极端的形式表达(如争吵),要么被压抑;家庭成员之间缺乏亲密真诚的关系;可能存在感情、身体、性或精神虐待;家庭成员必须保护家中的秘密,有许多否认;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没有清晰地界定,个体的价值得不到尊重。

功能失调的家庭本身认识不到问题的存在。他们不谈论或正视问题,结果,家庭成员学会了压抑情感或忽视他们的自身需要,他们变成了“幸存者”,由此发展了帮助他们否认、忽视或回避困难的情感和行为。功能失调家庭的成员自我同一性和情感的发展往往是羞怯、内向和隐藏的。在这种家庭中生活的人,往往会变成完美主义者、取悦者或者替罪羊,以缓解家中的紧张气氛,平衡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他们通常低自尊,擅于否认,不能面对压力但希望通过控制别人或自己来体现自我的价值。久而久之,他们就变成了互累症患者。

(二)爱的饥渴

每个人都有爱的需求。在一个家庭中,孩子所需要的爱来自父母。万一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因为某种原因无法给予孩子所需要的爱,那么孩子爱的需求就不能得到满足。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孩子,自然要寻求其他的依靠。他们转而依赖他人或某种物质,用以填充内心的空缺;严重缺乏安全感,害怕分离害怕被抛弃,全心全意地以他人的需要为主,忽视或压抑自身的需求。儿童时代爱的饥渴,为互累症患者形成了人格基础。

爱的饥渴,主要源于成长中的孩子可能遭受各种各样的虐待。有些虐待很明显,有些则不明显。Hemfelt教授在他的《爱是一种选择》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儿童可能遭受的五种虐待:阳待(Positive abuse)比较明显,从殴打、到各种程度的性骚扰、等,以及一些语言暴力,如尖声责备;阴待(Negative abuse)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因为太关注某些事物而无法满足孩子在情感、心理或物质上的需要;情感是指一种极端的角色错位,孩子在情感角色里成了父母其中一方的替代者;为父母未了的心愿而活是指父母把自己的在生活中未被满足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使孩子失去自我,照着父母的标准和期待来生活;父母在生活中有意无意地贬低生命的价值,对儿童来说也是一种虐待,这会使他们对人生产生一种悲观的看法。

(三)家庭成员间界限不清

1954年Bowen开始对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进行研究,他发现母亲和她们精神混乱的子女之间的紧密情感连接不可避免影响到整个家庭。在这些家庭中,人们成为其他人行为方式的“情感囚徒”,这种情感关系标志着个人自主性的缺乏。Bowen是从家庭治疗的角度来看待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接,他认为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持个人的独立性,即个体面对群体的影响,特别是家庭生活压力时保持自我的能力。

个体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这也是产生互累症的最重要的原因。互累症患者把注意和精力集中放在生病或成瘾的家庭成员身上,是典型的牺牲自身需要而照顾别人的人。当他们把他人的健康、福利和安全放在自身需要之前时,他们会压抑自身的欲望和需求,失去自我价值。

总的来说,互累症的产生与家庭的影响密不可分。家庭氛围、父母的言行及相互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连结等等,这些因素决定了个体是健康成长还是成为互累症患者。

四、结语

互累症的例子在我们社会中处处可见,对人们的生活也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国外和港台地区有许多相关研究,并建立了一系列帮助互累症患者重新走入健康生活的组织和机构。但在我国内地相关的研究很少。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几条:(1)互累症到目前为止仍没有统一的定义,也没有被大家认可的诊断标准;(2)互累症的程度受文化的影响,我国集体主义取向的价值观下,互累症患者的一些表现是被赞同甚至推崇的,所以很少受到重视;(3)我国心理健康事业仍处于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

本文简要介绍了互累症在国外及港台地区的研究进程,其中重点介绍了互累症概念自提出后的变化发展以及目前被认可的几种观点,同时归纳总结了互累症产生的原因,希望可以帮助更多人认识互累症,预防互累症的产生,并帮助互累症患者更好地适应生活。

参考文献

[1] 黎子中.辅导滥药妇女要留意--之互累症课题.网络资料,2008.

[2] 汉姆菲特,米勒,米尔.爱是一种选择[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3] James,P.What’s codependency?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1991,47,720-729.

[4] Wegscheider-Cruse, S. Choice-making. Palo Alto, CA: Science & Behavior Books,1985.

[5]Prevalence of Codependence in Young Women Seeking Primary Health Care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6] Cermak, T.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codependency. Journal of Psychoactive Drugs,1986,18,15-20.

[7] Beattie, M. Codependent no more. Hazelden Foundation,1987.

[8] Larsen, E. Stage II relationships: Love beyond addiction, Harper&Row,1987.

[9] Whitfield, C.L. Codependency: Our most common addiction-some physical, mental, emotional, and spiritual perspectives. Alcoholism Treatment Quarterly,1989,6,19-36.

[10] Hagan, K. Codependency and myth of recovery: A feminist scrutiny. Fugitive Information,1989.

[11] O’Gorman. Codependency explored: A social movement in search of definition and treatment. Psychiatric Quarterly,1993,64,199-212.

原生家庭心理学概念范文5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概念;教学;深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7-0010-02

职高数学已正式走入新课程,数学新课程到底有哪些变化,概括如下两点:内容变化较大,在保留原教材大部分内容的基础上精减了内容,强化了基本概念,降低了教学难度与例题、习题的份量;结构变化较大,有些知识结构重新整合,更加简洁合理,呈螺旋式上升状态。

学生的现状:随着大学的扩招,职高生大多来自偏僻农村或城市贫困家庭(离异家庭、单亲家庭、下岗家庭等)――学生整体水平偏低(一些初中没毕业,一些打工几年后再回学校)。

概念是数学的基础与核心,数学教学更应与时俱进地把握新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现状,跳出传统的那种“重解题,轻概念”的怪圈,以概念教学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全力打造概念教学的“桥头堡”。具体措施是:

一、体验――结合实际,认识概念

数学概念的引入,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实生活的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如在“交集”概念的教学中,结合艺术团体来我校高一年级选拔舞蹈尖子生进行“订单式”培养作为契入点,在课堂上进行了一次调查:

1、请身高1.62m以上的同学举手A={身高1.62m以上的学生};

2、请爱好舞蹈的同学举手B={爱好舞蹈的同学};

请二次举手的同学举手大家能否用语言表述两次举手的同学C={身高1.62m以上且爱好舞蹈的同学}。

我班身高1.62m以上且爱好舞蹈的学生全体――集合C,叫做集体A与B的交集,什么是交集?交集有什么特点?同学们人人情绪高涨,个个争先发言。

学生通过具体活动对交集的概念有了明确的认识,同时也经历了概念发生过程的体验。

二、认知――挖掘内涵,理解概念

在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学生用口头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等多种语言全方位、多角度地把握和认知了“交集”的本质特点――由所有公共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集合A与B的交集。

有些概念由于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等原因,很难一步到位,需要分成若干个层次,逐步加深提高。如:三角形函数的定义,经历了三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⑴用直角三角形边长的比刻画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⑵用点的坐标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定义。⑶任意用的三角函数的定义。由此概念衍生出:①三角函数的值在各个象限的符号;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③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④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等。可见,三角函数的定义在三角函数教学中可谓重中之中,是整个三角部分的基石,它贯穿于与三角有关的各部分内容并起着关键作用。“磨刀不误砍柴工”,重视对概念的认知,挖掘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三、感悟――寻找联系,掌握概念

在全方位、多角度把握交集的本质特征后,有学生甚至联想到“白人”与“黑人”结婚生的“混血儿”就是前两个集合的交集――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是白人与黑人交集的杰出代表。学生感悟到交集源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又随处可见,我们每天在和“交集”打交道。

购物――{买价廉物美的东西}

做人――{做德才兼备的人}

做学生――{做品学兼优的学生}

做事――{又快又好}

数学有许多概念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平行线段与平行向量、平面角与空间角、方程与不等式、映射与函数、对立事件与互斥事件等等,在教学中应善于寻找、分析其联系与区别,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再如,函数概念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初中给出的定义,是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其中的对应关系是将自变量的每一个取值,与唯一确定的函数值对应起来。另一种是高中给出的定义,是从集合、对应的观点出发,其中的对应关系是将原象集合中的第一个元素与象集合中唯一确定的元素对应起来。 从历史上看,初中给出的定义来源于物理公式,而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函数可用图像、表格、公式等表示,所以高中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抓住函数的本质属性,更具有一般性。寻找事物间的联系,让学生领悟到函数的本质特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把握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让生在联系的事物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的熏陶,感悟到做人做事的真谛,真正掌握概念。

四、创造――解决问题,深化概念

数学概念形成之后,引导学生利用概念解决实际数学问题,巩固概念。更重要的是在对探究概念过程的反思中获得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创造性地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如在学习“分步计数原理”时,从大家最关注的“十一黄金周旅游”入手,随着两岸的变暖,去“宝岛台湾”已成为当下的热点,学生编出题:从北京到台北有3个航班,从台北到阿里山有4个航班,问从北京到阿里山有多少种走法?同学们把这个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发现了分步计数原理。问题还没完,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反过来思考: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为什么能解决?学生们在反思互动中发现了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方式:先观察(抓住事物特点)抽象(建模)探索猜想(猜想出一个结果:性质、法则、公式)论证(理论论证与事实论证)认识事物内在规律办好事情。在这样的探究反思中,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还获得了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一些学生更是把自己所获的数学家思维方式创造性地运用到社会实践与日常生活中,一学生利用数学思维方式成功地协助家长买到了“价廉物美”的钢琴,感悟出:看任何问题,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只看表面,不要被“卖家”夸耀之词所动,要“货比三家”,多观察、分析,再作理性思考,这样才不会上当受骗,才会办好事情。同学们在不断探究与解决问题中把握数学思想方法,深化概念,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总之,概念教学要注重结合实际、挖掘内涵、寻找联系、关注问题;让学生体验、认知、感悟和创造地应用概念,全力打造概念教学的“桥头堡”――构建概念教学体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原生家庭心理学概念范文6

关键词 留守儿童 社会融入 社会工作介入

Study on Home - school - community-based Social Inclusion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Abstract Firstly, it cited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of "social action theory" views on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social inclusion has been defined, and analyzes the level of social inclusion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On this basis, we propose a social work for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social integration issues involved in the way, that "home - school - community" trinity of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s, should proceed simultaneously from families, schools, communities in three areas to improve social inclusion levels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Key words children left behind; social inclusion;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1 社会融入的概念界定

社会融入作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学术术语,受到众多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但学界对于其概念界定并未形成统一的共识,还处于一种模糊状态。由于概念自身的复杂性、不明确性和多重性等原因,加之不同时期研究者所采用的视角不同,导致学术界对于社会融入并未形成准确且全面的定义,对其概念的界定形成各种不同见解,甚而有的学者将社会融入简单等同于社会融合、市民化、文化适应、同化等概念。概念界定不准确,势必造成研究偏差。因此,对社会融入的概念做出科学而准确的界定显得十分必要。

有学者认为,本质性、周延性、确定性和抽象性是科学界定一个概念的四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本质性是界定概念的关键,是周延性与确定性的基础,并决定着周延性与确定性,而抽象性则是对本质性的表述要求。现今,学界对于社会融入研究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社会公平视角的“社会融合论”、社会参与视角的“社会排斥论”、市民化视角的“移民融入论”和社会学视角的“社会行动论”。“社会融合论”简单地将社会融入看作社会融合,而两者恰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社会融合强调的是一种状态和目标,而社会融入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将二者等同,犯了对社会融入概念本质性认识不清的错误;“社会排斥论”的社会融入研究的研究对象多为失业者、单亲家庭、残疾人及精神病患等弱势群体,其研究对象的范围狭窄,导致概念界定的周延性不足的缺陷;“移民融入论”研究社会融入问题分为国外和国内两种情况。国外社会融入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指的是移民和外来人口,主要研究移民的社会适应及市民化问题。国内社会融入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指农民工群体,多数研究者对于社会融入的界定也仅针对这一人群,故而具备一定的特定性和局限性;“社会行动论”对于社会融入概念的研究主体则更为全面,其主体不但包括残疾人、精神病患、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同时也包括普通且正常的公民,这些公民由于社会资源的不一致导致其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也会或多或少地出现社会融入问题。这一界定使社会融入的概念主体具备相当的包容性和普适性,符合科学概念的特征。这也是笔者认同“社会行动论”对于社会融入概念界定的原因。

“社会行动论”认为社会融入是一个社会行动的过程,社会融入的主体不仅包括弱势群体,同样也包括普通正常的公民,其本质特征为:社会性、交互性、能动性、反思性和持续性。换言之,社会融入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主体能动地与特定社区中的个体与群体进行反思性、持续性互动的社会行动过程。

2 留守儿童社会融入现状

我国学者借鉴欧美社会融合理论和实证资料,并结合我国实际,针对社会融入提出了不同的主张,虽然大家对融入的理解存在分歧,但普遍认为,社会融入应当涵盖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杨菊华从经济整合、社会适应、文化习得和心理认同四个维度对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水平进行了测量,并得出良好的社区服务与接纳环境可有效推进融入进程,本地市民的包容和接纳有助于提升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水平等结论。

本研究借鉴杨菊华的经济整合、社会适应、文化习得和心理认同四个维度来分析留守儿童的社会融入水平,虽然本文研究对象与杨的研究对象并不相同,但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分为仅子女留守、仅配偶留守、子女和配偶留守、子女和老人留守及单人流动等五种方式,除单人流动和配偶留守外,流动人口的流动都涉及到了子女留守即本文所研究的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在父母离开家外出工作之后,在教育、心理健康、个体安全、情感生活和社会化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问题。虽然对象不同,但杨菊华研究社会融入的四个维度仍然可以借鉴。 因为留守儿童为未成年人,没有收入,所以不存在经济整合的问题。此外,与流动人口不同,留守儿童是留在原来生活区域,并未发生流动,也不存在文化习得的问题。因此,本文仅从社会适应和心理认同两个维度来分析留守儿童社会融入水平。加之其他群体对于留守儿童的接纳程度也是影响留守儿童社会融入的因素,故而本文将从社会适应、心理认同和其他群体的接纳程度三个方面来分析留守儿童的社会融入水平。

2.1 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

留守儿童的留守形式共分为独自留守、单亲留守、与(外)祖父母留守三种形式,无论哪种形式,均造成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的不完整,父亲或母亲的缺位甚至双亲角色的集体缺失导致了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在教育、情感、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弱化,进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多数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成绩优异者寥寥无几;家庭情感功能削弱造成多数留守儿童的心理不能健康发展,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及缺少与父母的沟通,导致许多留守儿童自卑、孤僻、封闭、冷漠等不健康心理;家庭保护功能减弱致使留守儿童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留守儿童作为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父母不在身边,其他亲属监护不到位导致留守儿童受伤害事件屡屡发生;家庭管理功能的减弱致使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素质降低。留守儿童因为父母管教的缺失,犯错时无人教导和指引,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极易受坏人引诱、教唆而走上歧途。

综上,可知由于家庭功能的弱化或缺位,导致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普遍偏低,亟需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改进或解决这个问题。

2.2 留守儿童心理认同水平

留守儿童的心理认同水平一方面指的是留守儿童自身的自我认同,另一方面指的是其他群体对于留守儿童的认同水平。而其他群体对留守儿童的认同水平将在后文加以论述,此处不再详述。前文已经提及,由于家庭功能的弱化或缺失,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普遍偏低、心理不能健康发展、道德滑坡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留守儿童较低的自我认同水平,表现为不自信、孤僻、不擅于与人交往等等。笔者通过观察发现,留守儿童很少与非留守儿童交往,更不用说成为朋友。非留守儿童在完整的家庭中成长,能够时刻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和照顾,成为他们羡慕的对象,但在与非留守儿童的交往过程中,他们常常感到自卑和不幸,因而很少与非留守儿童交往。

2.3 其他群体对留守儿童的接纳程度

我们将与留守儿童经常接触的其他群体分为三种:一是同辈群体即非留守儿童;二是教师群体;三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这里指的是与父母同辈的其他长辈和祖辈。还有一类群体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就是社会大众。由于留守儿童学业成绩不好及具有一些不良行为习惯,非留守儿童对于留守儿童常常持有排斥态度,使得留守儿童难以融入他们的小圈子。教师也由于上述分析的原因常常给留守儿童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缺乏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爱,造成留守儿童已有的问题更加严重。与父母同辈的其他长辈或祖辈由于经济、精力及能力等原因,常常对于留守儿童监护不到位,甚至有些留守儿童独自留守,没有监护人,监护的不到位或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发生问题及行为偏差时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引导,导致留守儿童问题愈发严重。社会大众对于留守儿童往往带有有色眼镜来看待,一提到留守儿童,就想到自卑、成绩不好、犯罪、自杀等字眼,不能公正客观地看待留守儿童问题。由上述分析可知,其他群体对于留守儿童的接纳程度普遍偏低。

3 留守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方式

留守儿童社会融入水平偏低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家庭、学校、社区三方面着手来解决:

3.1 完善家庭应有的相关功能

完善家庭的相关功能可采取留守儿童父母工作地与留守儿童居住地两地社工联合的方式进行。留守儿童父母工作地的社工可采用个案工作方法与留守儿童父母建立一对一的联系,使其明白父母的情感支持对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督促其时常与子女保持联系,让留守儿童感到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父母的关爱并未缺席,此外,社工还要跟进父母与留守儿童沟通的情况,并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给予指导。留守儿童居住地的社工的工作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建立联系,使其明白监护不到位的危害性,并督促其履行相应的保护和管理职责,使家庭的保护和管理功能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与留守儿童建立一对一的联系,促进留守儿童与人交往的倾向与能力,及时发现留守儿童学习、心理、情感及行为方面的问题并给予帮助。唯有完善家庭所应有的教育、情感、管理和保护等功能,才能很好地促进留守儿童的社会融入水平。

3.2 强化学校社会工作的功能

迄今为止,家庭之外最主要的儿童社会化的主体是学校。而目前的学校教育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心理健康则重视不够,因而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显得十分必要。学校除了配备专门的社工给留守儿童做相应的心理咨询,同时也可以开展各种类型的小组,如社交、教育、服务倡导和治疗小组等。小组过程在帮助个人提高社会功能性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威力。社交小组可以邀请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同时参加,提供机会使两者相互熟悉、互相了解,进而互相接纳并成为朋友。教育小组可以开展安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提升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解决其心理困惑。服务倡导小组可以开展一些环保、助人等活动,增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通过帮助别人提升其自信心并促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治疗小组是针对心理或行为有问题的孩子所开设,通过小组活动,使其得到来自其他组员的支持,“同病相怜”使其更易敞开心扉,组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对于解决其问题更有帮助。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除了留守儿童外,还应包括学校的教师。学校的教师应当公正平等地看待留守儿童,而不应将其贴上“差生”、“问题学生”的标签,应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3.3 加强社区教育的补位功能 促进留守儿童的社会融入,除了利用好孩子们在学校的时间,同时也应当把握好孩子的校外时间,这就需要我们重视社区教育的补位功能。留守儿童大多是与父母同辈的长辈留守、与祖辈留守或是独自留守。与父母同辈的长辈由于有自己的孩子需要管教,照顾留守儿童的时间和精力显得不足,而祖辈由于年岁较大,独自留守的儿童压根儿无人监管。

上述事实表明开展社区教育尤为必要。社区教育可以以社区学堂、周末学校及假期课堂等形式开展。社区学堂的时间可安排在周一、周二、周四、周五的四点半到六点半,周三的两点到四点(周三下午小学提前放学),课堂内容除了辅导孩子们做功课,也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活动,如社会交往促进活动、自信心的培养、情景剧、互动游戏等。周末学校和假期课堂主要以托管的形式进行,除了辅导孩子做功课,由于时间充裕,可以教授书法、绘画、棋艺等。此外,也可以开展各类其它活动,如人际交往促进小组、环保小卫士、爱心你我他、我爱“母亲”、亲子小天地等活动,人际交往促进小组提高孩子们与他人沟通的能力,环保活动提升孩子们的环保意识,爱心活动促进孩子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我爱“母亲”激发孩子们的感恩意识,亲子小天地促进孩子们更好地与家长沟通。以上这些活动对于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促进社会融入都大有裨益。

4 结语

留守儿童问题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有大量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但留守儿童社会融入问题尚未引起学术界的注意,目前有关其研究寥寥无几。留守儿童问题虽然已经引起各界的关注,但并没有很好的相应的解决措施,已有措施都比较零散,并未形成体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提出的家―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模式无疑对于解决留守儿童社会融入问题是种新的尝试,并且在笔者服务的社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希望能够在其他社区加以推广,为更多的留守儿童服务,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