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论文范例

原生家庭论文

原生家庭论文范文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房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功能性居住,而是希望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因此室内设计的焦点开始转变为“追求情感”。解读了中国传统文化,并结合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探讨了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关键词:

传统文化;室内设计;情感表达

21世纪,人们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方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展现个人品味与格调的室内设计,也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如绿色设计、文化回归设计、人性化设计等。其实,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它独特的特点,且都有继承性。比如,历史上的印度文化、俄国文化、西班牙文化、日本文化等都曾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但最终还是保持了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根据资料记载,我国室内设计在发展初期也受到过外来文化的影响,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室内设计流行模仿国外的设计风格。但改革开放以后,富裕起来的国人又开始关注本土文化,注重在室内设计中加入本民族的文化元素。基于这些研究背景,下面主要探讨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情感表达问题。

一、我国室内设计的发展概况

近20年来,我国的室内设计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步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在设计风格上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加入WTO后,我国的室内设计状况令人担忧,设计过度注重造型。值得庆幸的是,在业界设计组织与设计人员的努力下,文化最终回归到设计当中,成为了室内设计的灵魂。

(一)设计注重造型

重造型、轻文化。这是我国早期室内设计的特点。大多数室内设计的装饰造型没有特色,没有创新,要么墨守成规,要么抄袭著名建筑的设计风格。建筑从设计到竣工都带着冰冷的面具,远离了真情实感,空洞而又无趣。重造型、轻文化的这种理念,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和市场的考验。没有独特风格与文化底蕴的设计,空有外表的光鲜亮丽,犹如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1]。诚然,文化包含了物质、精神和艺术等。建筑装饰文化也是一样,最基层的物质文化是材料的选择,装饰文化体系中的外衣是艺术的表达,建筑装饰本身的语言是用来统领建筑装饰文化的。建筑装饰的精神文化是向人们传达一种观念,即设计师对室内设计的理解,对不同生活氛围的营造。

(二)文化回归设计

我国的室内设计有着得天独厚的本土优势,加入WTO后,国与国之间的设计师相互交流经验,特别是一批国外著名设计师在我国室内设计圈内大显身手。与其他国家的设计状况相比,我国的室内设计师们已经产生了忧患意识,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试图寻找突破口,取长补短,提高创新能力[2]。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建筑行业发展到今天,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可以说,让文化回归设计,这是绝大多数业界人士的共识。

二、室内设计中的两种风格表现

(一)中式风格的传统表现

室内设计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缩影,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成为一门值得深究的学科。下面,笔者以木质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使用为例,阐述中式风格的传统表现。

1.融入原生态元素

传统文化中象征生命力的物体很多,木质材料作为建筑的主要元素,它象征着来自大自然的生命力。审视古代室内设计,总会发现古代对木材的使用最多。这主要源于木材是大自然的产物,更源于古人的文化信仰[3]。与古代重视木材的精雕细琢不同,现代室内设计更关注木材的原生态,保持原木本身的形状。从大堂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木材元素的运用所透露出的理念,即亲近自然。

2.风格上追求古典

在通常情况下,居住者对大堂的风格要求是大气典雅,而木材元素的融入正好缓解了大气典雅之下的压抑感,使室内设计散发出浓浓的古典韵味,能够更加贴近自然。再来看家居住宅,木材在室内设计中充当了主角,原木色的家具为住宅增添了古典韵味,并带来了一股大自然的气息[4]。在室内设计的元素搭配中用木材进行适当的点缀,也是传统元素在新的中式表达中的一种尝试。

3.营造优雅的氛围

设计的整体框架是空间结构。纵观我国传统的室内设计,不难发现其在布局上的特点是方圆对称;在色彩的选择上,通常会使用庄重大气的红色、金色;家居使用最多的材料是木料,而且不同的木料用于不同等级的房屋建筑中。我国传统的室内设计特别喜欢为房屋营造出优雅的氛围,喜欢将后现代手法运用于现代的中式风格设计中。比如,通常为了彰显大气,凸显意境,展现房屋的中式格调,可在墙壁上挂上笔墨字画,在屋子内摆放红木家具等[5]。

(二)中式风格的现代表现

室内设计除了规划房屋装饰与格调外,还可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情感表达。比如,大堂的内部构造,或者一些标志性建筑,特别讲究风格上的典雅与大气。因此,业界对室内设计的要求从未降低,这种要求主要是风格上的要求。与传统的室内设计相比,现代设计摒弃了许多古老的元素,如反复雕琢与配饰吊坠等。当然也不是完全拼弃,在有些场合还会偶尔出现[6]。现代设计将重点放在实用性与耐用性上,材料多使用化合材料,色彩不仅仅以红色、金色为主色调;相反,为增强室内的舒适感与温馨度,特别在卧室内多使用暖色调。暖色调能缓和室内的气氛,营造一种家的感觉,已被现代人所接受。

三、传统文化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一)传统建筑装饰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建筑文化的传承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初期,那时人类已经对室内装饰有所认识,懂得将文化融入到环境中。进入氏族社会,在陶制品上绘制了纹饰,既有精致淡雅的青铜纹,也有粗犷大气的彩陶纹,因此便生产出了不同风格的陶器。远古时代的祖先与自然万物相生相伴,在他们的认知里,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他们认为至高无上的境界是“天人合一”[7]。古代的室内设计也表现了丰富的内涵:一方面室内设计在外观上要具有美感;另一方面,要体现出深刻的文化理念,以反映传统文化的审美要求。为了迎合古人寄情山水的雅兴,我国古代建筑在室内设计上尤其重视返璞归真、自然流露。在建筑选材上讲究以质为美,提倡实用性,不过度追求华丽。

(二)传统文化思想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中庸”、“天人合一”、“厚德载物”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这种传统思想对室内设计的影响体现在科学研究与家庭伦理两个方面。研究传统文化发现,人们对探索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不太重视,却对维护血缘、家族等家庭伦理关系非常看重。由于传统文化具有主导性和传承性,因而传统文化思想很容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融合。在建筑行业中,室内设计肩负着传承文化的重大使命,它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一直以来,整个设计潮流都始终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凭借丰富的内涵影响着现代的室内设计。在室内设计中,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传承与创造性的转化,推动室内设计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四、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呈现内容

(一)色彩

色彩是一种视觉语言,也是一种情感语言,合理的色彩搭配能让人心情愉悦。色彩是室内设计的“灵魂”,具有塑造、定位、传达等作用,直接影响房屋的美观和人们的情感。纵观我国古代室内色彩的演变过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同时期的传统色彩文化对我国古代室内色彩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这种优秀传统色彩文化的渗透,因此我国的传统室内色彩体系大放异彩。例如,儒家色彩文化通过礼的形式来区分色彩的使用,将宫殿建筑与居民建筑中的色彩运用进行归纳划分,宫殿建筑室内色彩大多以金、红、黄、绿、蓝为主,色彩比较丰富;而居民建筑的室内色彩只能以灰色、青色等自然暗淡的色彩为主,这带有明显的阶级歧视。

(二)空间

单个室内空间具有不可分割、完整统一的特点。古代室内空间布局除了具有单个室内空间的特点外,还具有强烈的等级特征,反映了传统的人文思想,如等级分明、长幼有序、内外有别、左右对称等。这种思想在当代室内设计中仍有一定影响,如现代中式家具的设计是左右对称的,中轴线正中间的是主人席,两边的是客人席,显示出中式空间的稳重大气。另外,传统文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隔断,即隔而不断的空间布局。这种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观。

(三)图案

图案既是一件装饰品,也是一个设计符号。比如,一幅字画可以是一个装饰造型,也可以是表达情感的一个重要元素。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师为了丰富室内空间,可以运用不同的图案来修饰,营造一种意境,或者传递一种文化,以此来体现设计者的情怀,也满足屋主对室内的感官享受[8]。传统图案寓意深远,一直有“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之说。例如,龙、莲花、牡丹、仙鹤等,在空间布局中运用这些象征性的图案,能体现出中国的特色文化,表达出一种浓浓的情感,也满足了人们对室内设计功能性与情感性的双重需求。

(四)材质

材料在建筑中的地位毋庸置疑,是室内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是室内设计艺术进行自我提升的物质基础。不同的材质有着不同的质感表现,它能充分展示设计信息,客观体现设计理念。我国的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室内家具也是以原木材料为主,其他材料为辅。其原因有:一是崇尚自然;二是木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结构简单,方便设计,可使家具样式多种多样;三是符合“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

五、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情感表达

(一)富有文化内涵的陈设艺术

1.原始风味的陈设

室内设计中的陈设布置是体现整个设计效果的重要环节。它似一本内涵丰富的书籍,让人难以读完;也是影响房屋舒适度与美观度的关键,让人无法忽视。陈列品的样式和质感不同,其表达出来的情感与氛围也不相同。传统文化的代表思想主要来自儒家、佛家与道家,三者的共同点是崇尚自然,能够引起人们在思想上的共鸣。所以,室内设计的陈设应选用带有原始风味的饰品,如玉米棒、辣椒串、小喷泉、手工刺绣等,以打造室内的自然环境。此外,因为我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极具特色的地域特征与民俗文化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建筑风格,设计师要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设计出体现地域文化的独特风格。

2.具有一定功能性

根据现代家居的升级需要,室内陈列在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其功能性的发挥。这种功能性分为几个方面:第一,与室内情景风格搭配;第二,构造多层次空间;第三,对室内色彩进行调节。我们知道,不易改变的是家居结构,而可以灵活改变的是陈设装饰风格,它基本不受空间限制。21世纪,年轻人追求个性化,“软装修”已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二)符号作为装饰的情感表达

传统装饰品样式繁多,大都以吉祥图案为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承载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可谓是寓意深远。进入现代文明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装饰材料日益增多,古老纹饰与新型材质巧妙融合在一起,更显艺术魅力,使现代纹饰作品具有了独特而神秘的色彩,形成了深受大众喜爱的艺术风格。同时,被赋予了感情的作品容易成为经久不衰的设计范例,也会因为新颖的情感表达成为经典。传统纹饰式样以花草、兽类、图腾、人物为主,取材多源自一些宗教故事、成语俗语、流行典故、传说传记等,大部分含有升官发财、合家欢乐、多子多福、婚嫁顺利等寓意,传达出了希望室内装饰为居住者带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当传统纹饰被运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时,为了保证实用性,设计师会加入一些现代元素,运用高科技的加工手法,使产品更容易被市场接受,更加符合现代建筑的审美标准。比如,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体现了典型的江南格调,精致、大气、婉约,营造出一种人在馆内走,如在山水中的意境。

总之,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室内设计正在不断走向完善,从早期的完全注重功能性,到后期的注重人文性,人们的欣赏品味也在不断提升。室内设计从不规范到规范,再到相对规范,设计情感的表达越来越明显。只有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并加入现代新技术,才能将现代气息与中式意境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室内设计的更好发展。

作者:汪华胜 单位: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静.以人为本的室内设计[D].青岛: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7-8.

[2]刘永来.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D].沈阳:沈阳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9-10.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25-26.

[4]杨敏.中国传统陈设艺术理念浅谈[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9).

[5]周静.现代建筑室内设计对传统的继承[J].中华建设,2012(8).

[6]刘德明.现代建筑室内设计发展趋势[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7(9).

原生家庭论文范文2

关键词:三全育人;立德树人;重点关注学生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党的赋予了“三全育人”更多的内涵,“三全育人”的内涵得到不断深化、不断完善。进一步加强高校在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是“三全育人”的重要体现。而重点关注学生作为高校学生中需要被重点关注的部分,虽然基数少,却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

1重点关注学生的概念与类别

1.1重点关注学生的概念。重点关注学生是指心理问题和意外事件高发、多发,需要得到密切关注的学生[2]。该类学生是高校学生群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对象。

1.2重点关注学生的类别。重点关注学生可根据成因分为以下几类[3]:(1)心理健康问题学生。主要指因心理活动与社会环境的失调、心理活动内部的失调、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失调,包括情感障碍、家庭关爱缺失、精神分裂、人际关系不佳等,在心理上出现不同程度问题的学生。这类学生一般表现为:有自卑、怯懦、孤僻、偏激等心理障碍,心理普测出现问题,与室友、同学关系紧张,家庭有精神病史等。(2)学业困难问题学生。主要包括挂科较多的本科生,论文未发表、超学制未完成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等。这类学生一般表现为:学习成绩下滑严重,挂科门数较多,多次无故旷课,学习基础较差或偏科严重等。(3)经济困难问题学生。主要包括原生家庭条件困难或因意外、疾病导致经济上出现困难的学生。这类学生一般表现为: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学生,城镇下岗职工子女,直系亲属出现重大疾病的学生,家庭遭受较严重自然灾害的一般贫困家庭学生等。(4)师生关系紧张问题学生。主要指由于自身原因与导师、其他教师出现意见不一、关系紧张、矛盾激化的一类学生。(5)其他问题学生。如出现就业困难、情感问题、身体健康问题、违规违纪、遭遇突发意外事件等的学生。

2“三全育人”背景下重点关注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重点关注学生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需要密切关注的重要对象。[4]加强针对重点关注学生的教育管理直接关系高校的教育教学秩序能否正常开展,关系这部分个体能否健康安全地成长,关系能否将这部分个体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这就需要及时发现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并予以有效的应对干预,使这类学生平安、健康、顺利地度过大学生活,这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使命,也是保障高校校园安全稳定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更是“三全育人”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体现。

3“三全育人”背景下重点关注学生的管理工作目标

建立以学校和学院重点关注学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为主导,以学生家长、学生干部、任课教师、导师、班主任及辅导员等为帮扶主体,各方面广泛参与的关爱及转化体系,保障每一位重点关注学生都能健康、安全、全面地发展。

4“三全育人”背景下加强重点关注学生管理的方法探索

4.1摸底排查,建立重点关注学生“一人一册”跟踪管理档案。4.1.1每学年开学之初,对每位入学新生都进行心理测试。通过心理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和观察,对于存在显著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备案并联系家长、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和心理咨询部门。4.1.2日常表现摸排,建立重点关注学生“一人一册”管理。档案导师、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通过课题组、课堂、班会、谈心谈话及观察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等方式,深入全面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等情况,及时发现并掌握可能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学业困难、经济困难、师生关系紧张及其他问题的学生。建立重点学生“一人一册”档案,关注这部分学生在校内外的学习、生活、住宿情况及思想变化动态,实行全程跟踪,做好动态管理。

4.2落实责任,建立重点关注学生“一人一策”分类帮扶制度。4.2.1落实家校责任。强化导师、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的责任意识,使其加强对重点关注学生的关心和鼓励,提供必要的支持。同时,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及时反馈重点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问题。4.2.2建立“一人一策”分类帮扶工作机制。面对不同类别的重点关注学生,要做到因类而异、分类帮扶。如针对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建立“班主任—年级辅导员—心理辅导员—学院学生对口负责人—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老师”的工作条线,最大限度地缓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压力。针对学业困难问题学生,学院应设立学业帮扶辅导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针对经济困难问题学生,学院要尽可能地为其提供临时困难帮扶和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学生渡过难关,鼓励学生积极面对暂时的生活困难。针对师生关系紧张问题学生,建立导师、班主任、辅导员、教务员等多方面应对小组,理清师生矛盾点,运用合理的、人文的关怀方法,帮助学生改善师生关系,顺利毕业。

4.3加强教育,通过各类主题教育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生态。4.3.1加强生命健康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学校和学院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所有学生(包括重点关注学生)进行生命健康安全教育和相关法制教育,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增强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学校和学院要每月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及班委定期对学生宿舍进行走访慰问,积极关注普通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重点关注学生。每班可设立安全委员和心理委员,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动态和心理健康。通过各类线上线下安全教育,如适逢节假日及相关特殊时间节点,在学校和学院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上各类安全教育推送,在安全教育月、消防安全教育周等期间,组织学生观看各类安全视频、进行安全演练等,以增强学生安全意识。4.3.2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系列教育活动。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利用学校广播站、墙报以及线上微信公众号等多样化工具,扎实做好宣传教育,普及心理知识,营造积极、健康、有序的校园健康生态。同时,为学生正常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组建心理咨询队伍,鼓励辅导员、班主任学习心理咨询等相关理论知识,使其善于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高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4完善机制,建立重点关注学生预防管理及突发事件处置机制4.4.1加强重点关注学生的预防管理。在班级中安排学生骨干、心理委员积极关心重点关注学生,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学院相关负责教师在重要时间节点,如节假日、开学时、放假时,定期不定期地与重点关注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必要时上报学院分管领导或学校相关部门,寻求专业心理干预支持,并通知学生家长,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尽可能将问题遏制在苗头,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校的稳定发展。4.4.2建立重点关注学生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和处理机制。校园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学生突发事件如果处置不当,往往会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严重干扰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5]。在新时代,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置是每个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领域。因此,学校和学院应及时建立学生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和预案,建立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队伍,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及演练。出现学生突发事件时,相关负责教师、导师、班主任、辅导员须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了解情况后上报学院领导并视情况通知家长。如遇威胁学生生命健康的事件,应及时拨打120、110等,采取相关施救措施,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事件发生后,要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关注学生舆情,努力将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相关负责教师在应对学生突发事件时,要做好文字和语音等记录,以备有关部门后续查证,同时查找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在今后工作中吸取教训。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高杰.高校重点关注学生工作策略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4):50-52.

[3]郑婧.高校重点关注学生管理体系初探[J].科教文汇,2020(2):147-148,165.

[4]喻生华.基于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

原生家庭论文范文3

关键词:武术;武术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因其特殊的文化价值与内隐的民族精神愈发受到重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武术无论是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还是区别于西方的人类身体文化和艺术,对于国人而言都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和价值.201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出了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价值、目标和要求.在这种历史的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武术的传承与保护显得更为迫切.如果说在某种程度上,武术与中医、书法等能够反映或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武术传承人群体文化的理念与信仰、精神与追求或可看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或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正因为如此,武术作为一种活态传承,文化保护的意义更加大于文化保存的价值.而其中,作为活态传承的主体———武术传承人的研究值得广大研究者高度关注和重视.

1武术“非遗”保护的学术研究进展

1.1武术“非遗”保护的学术关注

200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标志着全球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始.从2003年我国文化部公布第一批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到2017年文化部公布的第五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显示出国家对于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以及«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关于“重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的相关要求,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中心制定了«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管理办法»,并于当年公布了“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录”,其中有110余武术拳种入选目录.作为我国较早从非物质文化视角关注传统武术的学者,程大力2003年就明确提出了传统武术作为宝贵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尽快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此后,更专家学者针对如何保护传统武术,从不同层面和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使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内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发展,如邱丕相、王岗、吕韶钧、周伟良、郭玉成等.截至2017年12月,在国家公布的五批部级非遗保护项目中,已有60余项武术拳种入选.近年来,非遗视角或背景下和武术保护、传承与发展相关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文化学和社会学视角进行的研究.此类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武术文化当展的梳理与分析,力求从文化层面上对当前武术的发展与保护提供学理层面的贡献,该领域研究成果丰硕,代表者如王岗(2013)、陈青(2006)等.二是运用地域学理论,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地域武术文化进行研究,该领域研究学者有郭志禹(2000)、韩雪(2002)等.三是对民间武术发展进行理论层面研究,提出发展相关策略,如郭玉成(2007)、丁保玉(2012)、龚茂富(2013)等.四是运用跨学科理论对武术的保护与发展进行相关研究,如戴国斌(2004)、乔凤杰(2005)、吉灿忠(2000)等.近年来,还出现了一批较为年轻的武术学者开始关注武术文化及传承人相关的研究,如刘文武、王智慧、金玉柱等.此处,关于武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学、民俗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不再进行赘述.

1.2武术“非遗”保护学术研究问题的思考

不难看出,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武术传承虽成为热点,但是对于“武术传承人”的研究关注度不高,研究成果相对薄弱.通过中国知网对“武术传承人”进行关键词的搜索,仅发现了30余篇以“武术传承人”为篇名的学术文章.其中,2008年牛爱军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发表的«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对“传统武术传承人”保护问题的探讨»成为较早关注“武术传承人”的学术文章.2010年河南大学胡继云的«传统武术拳种传承人保护机制研究»成为国内较早以“武术传承人”为研究内容的硕士学位论文.自此后,相继有«陕西关中红拳传承人调查分析及传承对策研究»(张志成,2011)、«陈家沟陈式太极拳传承人的生存状态影响研究»(郭建菊,2013)、«甘肃天水通备武学传承人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张含亮,201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峨眉武术传承人现状调查及传承对策研究»(林霞,2014)、«西宁市八门拳传承人研究»(武少洋,2016)、«武术传承人现实困境的三重视域解读———基于对雷家村梅花拳的考察»(宋领兵,2017)等硕士学位论文对“武术传承人”进行了相关研究.从整体上看,当前武术传承人的研究多集中于拳种传承人的个案研究,其中不乏有较好的学术研究启示与学术成果展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宏观背景下的微观传承人层面的研究具有积极的学术参考与实践推进价值,但总体来讲,可能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学理困惑和学术拓展的方向.在研究内容方面,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密切,基于文化学思考的学术研究多趋向宏观和表层,多局限于单项技术层面或者历史文化因素的归因分析,以及局部特征的文化“模式”探讨,故研究内容点多线少,系统的、整体性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的主题与内容相对单一,尤其表现在对武术传承人的研究内容相对匮乏和缺失.在研究对象方面,研究对象拓展性不够,研究对象之间的关联度不够深入,对研究对象的共性与个性研究不够,主要表现在对民间武术传承群体社会空间特征研究的相对不足.在研究方法上,与人类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相对较少,跨学科应用的真正成果不多,同时也存在理论性的阐述较多,而微观的田野实证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的现象.在研究创新上,过多集中在“文化影响技术,技术反映文化”的传统立论,对于民间武术社会传承存在的核心深层问题与运行机制缺乏新颖立论和理论融合、创新.

2武术“非遗”传承人的文化研究关注

2.1武术文化研究更应关注“人”的文化活动

“文化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观念之间关系的意义系统.”[1]武术文化的研究,其实质是在研究民族文化如何通过武术形式的载体实现自身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文化的流动”始终是武术文化研究给予关注的学术思维脉络.尤其是伴随着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宏大背景,民间武术文化保护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热点和焦点.民间武术文化研究中的文化关注更倾向于民间底层、大众草根文化,与传统的精英式的、自上而下的文化研究视角有较大的区别.其研究中的文化主体更关注于“人”进行的各类文化活动现象,如人际关系、婚姻家庭、传承法则、习武信仰、生存状态等问题将是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这与学院派的竞技武术文化研究有着较大的区别,这也就是民间武术文化研究的起点和意义所在.民间武术研究不仅仅要看传统的文化,更要涉及武术在当地社会变迁中文化的变化,因为只有真正意义上厘清了武术文化脉络中的“变”与“不变”,才能更好地去保护文化.因为文化保护并不仅仅在讲传统,民间武术的保护也不是“博物馆”意义上物品封存和文化固守.也因为没有人能拒绝现代,更不可能操控文化的静止与流动,因此,须从实践理论反观、诠释和重构民间武术文化,学术洞察武术活动的主体传承人的社会实践、文化空间与文化创造,以及通过文化写实来思考武术存在于当前社会发展的文化动力,以及深入了解和诠释传承人的社会生存意义和学术启示等相关问题.

2.2构建武术“非遗”传承人“民族志”的整体系统研究方法与视角

从当前跨学科的视角看,社会学与人类学在武术文化传承发展的应用相对较为广泛.因此,无论是以注重社会结构的社会学还是以文化为研究主体的人类学,在关注结构的同时,都无法回避对人的社会活动意义的深层学理探究.在一定意义上,结构与行动、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成为社会学和人类学共同关注的学理问题.正因为如此,早期以关注和研究“异文化”而起源的人类学,自费孝通“江村经济”和“乡土中国”的研究模式就开启了后期人类学与社会学的广泛融合,尤其是社会学人类学的学科交叉发展.因此,在某种层面上,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自觉融合发展都表现了其学术研究视野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拓新,都表明了两者在研究时无法回避或者忽略研究对象的整体系统性观察.如人类学的“民族志”就是较为典型的一种.“民族志”既是最主要学术成果的展现形式,也是人类学整体性研究方法的体现.民族志主要从经济生活、政治制度、亲属制度和宗教信仰四个方面来全面考察人类的文化活动.以民族志的形式从整体文化脉络中去梳理、分析和抽提民间武术文化,去勾勒和描绘出更加原生态的民间武术文化图景.而作为人类学较为新兴发展起来的影视人类学,其民族志电影作为人类学的影视表现形式,是通过镜头所建构的图像寻求对文化的表现,诠释图像背后所隐含的意义,寻求对人与文化更本质的了解,除了记录、保存的功能,也是建构文化事实的一种展示.因此,可以设想,对武术传承人的研究是否可以采用此类方法,即运用影视人类学新兴手段和跨学科方法,以“武术民族志”人类学影片的成果形式,在学术文本和视觉文化两个层面,较为全面地反映武术文化社会现象存在的真实和传承人社会活动的文化空间,突破民间武术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拓展武术研究的跨学科视野和研究空间,或许也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价值.但总而言之,全面系统性地把握“传承人”的文化空间已是一个很好的切入视角和方法.

3武术“非遗”传承人保护发展的思考

3.1“田野中”寻找传统武术传承人文化脉络的中国逻辑

在2016年«人类学视野中的地域武术文化研究»一文中,我曾经提出:“微观式的田野调查将成为地域武术研究的重要研究方法.”[2]“事实上,田野工作之于作为一个学科的人类学来说已经远远超出了研究方法甚至方法论的意义”[3].田野工作的学术贡献在于注重实践,为广大武术科研工作者重新强化和梳理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让研究者更加尊重事实,做到有理有据,而非断章取义或者坐而论道式的“空谈”.武术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历史.正因为如此,武术文化的研究,尤其是武术传承人的研究,在注重社会田野调查中横向存在现象分析的同时,也不应忽略纵向的文化历史“惯习”(布迪厄)分析.正是在这种纵横交错的文化网络中,我们或许才能发现、找寻其文化的脉络和传统的逻辑.或许,这也正是印证了人类学家郭于华提出的“实现学术研究宏观与微观的自由穿梭”.此外,田野中寻找武术传承人的真实,并不仅仅局限于研究者所在的地方.正如格尔兹所说:“人类学家并非研究村落(部落、小镇、邻里),他们只是在村落里研究”[4].因此,所谓文化脉络的中国逻辑,是期望在武术传承人群体的调查中,能够发现武术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以及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等系列问题,并以此围绕而展开深层次的理解.正如在«农村代际冲突中老人行动方式变迁研究»一书中,作者对安徽省某村的38位老人进行了深度访谈,重点“讨论了老人在代际冲突中的行动方式,并从中揭示了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变迁过程中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动过程和实践特征问题”[5].从我个人的理解,此类田野式的操作与实践正是武术传承人相关问题研究可以借鉴参考的学术视角与研究方法.当然,近年来有关武术传承人的研究成果中,也有相似的探索和思考.

3.2“活态中”实施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的开展对于民间武术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众所周知,“重申报,轻保护”的老问题依旧存在并延续至今.国家非遗认定的部级、省级、市级等各类级别的武术传承人,这些特殊的群体(包括民间大量未入选成为传承人的武术拳师)在支撑着中国传统武术的“过去”与“未来”,在现代社会中究竟是以何种方式来进行传承与传播的,如何在活态文化语境中去推动民间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到利益与实效有机结合,则是今后中国武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工作.“传统武术是中国现代武术发展的根”,这句话好像已经“余音绕梁”了很多年,然而,在竞技武术对现代武术的推广方面,尤其是国际推广做出卓越贡献同时却带来了诸多发展问题的当下,传统武术的保护似乎更是一种超越技术层面的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从2006年国家公布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至今已经过去了12年,然而,传统武术的保护与发展工作现状却依然严峻,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正因如此,中国传统武术工作的重心是如何在“非遗”有利背景下推动民间武术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传承人的保护、技术传承的规范与体系化、经济收入政策和生活保障制度,以及相关书籍、音像资料的整理等内容.特别是在民间经济收入较低、没有稳定工作却依然常年坚守武术传承的那部分群体,或许是更应该值得关注和保护的研究对象.2017年,一部纪录片«寻找手艺»感动和震撼了诸多有着或多或少传统文化情怀的国人,这种感动不仅仅是为了纪录片中拍摄者的无私奉献和守望传统的执着精神,通过镜头寻找的中国199名民间艺人平凡的生活空间,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何谓中国文化、何谓中国传统、何谓中国精神和文化自信.“当时我不懂,现在我懂了”[6](徐皓峰«逝去的武林»),文化的记录与研究在于对民族文化的顿悟、尊重与自信,武术传承人的研究也亦当如此.

参考文献:

[1]罗红光.人类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407.

[2]陈振勇.人类学视野中的地域武术文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2):51G55.

[3]庄孔韶.人类学经典导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72.

[4]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1999:29.

[5]乔超.农村代际冲突中老人行动方式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

原生家庭论文范文4

[关键词]纳米粒子;吸附;膜处理

安全饮用水被认为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根据最近的报告,世界各地约有6.63亿人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1]。多年来,污染和滥用地表水导致全球50%以上人口依赖地下水作为饮用水。然而,地下水是氟化物、砷、铅、铬、硝酸盐、硒、氯化物、重金属以及放射性物质的避风港,这些离子极大地损害了地下水的质量,导致了健康问题[2]。此外,腺病毒、甲型肝炎、轮状病毒等病原体通常存在于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必须有效地灭活才能提供安全的水。饮用水安全是根据国家标准或国际准则来判断的,卫生组织的饮用水质量准则是最重要的准则之一,并由许多发展中国家实施。报告表明,在依赖改良水源的估计62亿人中,超过10亿人继续使用不安全的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6)之一是到2030年实现人人享有安全和负担得起的饮用水水处理技术的进步可以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发挥作用。在传统上用于饮用水处理的各种技术中,砂(颗粒介质)过滤是最古老的处理技术之一。砂过滤最初被认为是通过粒子间间隙的尺寸排除工作的。然而,后来的研究表明,慢沙过滤器(SSF)在富含细菌种群的沙粒周围形成一种活性生物膜(称为Schmutzdecke),从而提高了介质的过滤能力。颗粒介质过滤的应用面临的挑战之一是,除了易受事故和流量变化的影响外,它无法有效地去除化学污染物。其他一些常规使用的技术包括化学氧化、吸附、化学沉淀/凝固、离子交换等等。最常见的化学氧化剂是氯,它为去除病原体提供了有效和坚固的屏障。另一方面,化学沉淀通过添加反离子来降低离子污染物的溶解度。这通常是絮凝和沉淀或过滤。近年来,人们对纳米粒子作为吸附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越来越感兴趣。纳米技术显示出巨大的前景,作为处理持久性和新兴污染物的最佳可行方法[3]。纳米材料吸附与传统吸附剂相比,具有吸引力的替代品,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长径比,增强了反应活性,进而转化为较高的吸附容量。此外,纳米吸附剂还提供了额外的可能性,如在家庭一级以不同形式使用的可能性,例如,以粉末形式使用,涂覆在衬底上或在过滤器中使用等。颗粒的较小尺寸也提供了构建紧凑处理系统的可能性。最近的研究还表明,纳米粒子可以被工程化,同时针对多种污染物,从而可能降低处理成本。然而,人们对纳米材料的安全处置及其对公共健康和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还表示担忧。因此,本综述详细介绍了在水处理中使用纳米粒子的现有技术。虽然对纳米粒子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几乎没有任何全面的评论对这一主题进行批判性分析,本文试图填补这一空白。

1纳米粒子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用于环境保护和水处理的新型纳米材料的开发和使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它们的表面积与体积比更大,粒径更小[4]。纳米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四个主要应用领域是(A)吸附去除,(B)催化降解,(C)消毒和(D)膜过滤。其中,吸附去除污染物和使用纳米材料消毒是主要内容。纳米技术使水处理做法有望克服现有技术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并为水的经济利用提供新的处理方法。

2吸附去除

不同种类的纳米粒子被用于吸附去除研究,即用于去除砷的铁基纳米粒子、用于去除氟化物的碳和铝基纳米材料等[2]。本文综述了在各种使用点(POU)饮用水处理系统中常用的纳米吸附剂。

2.1氟化物的去除

碳纳米管是一种有趣的纳米材料[5-6],由于其高的机械强度和导电性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碳纳米管与其他纳米材料一起被广泛应用于从水中去除氟化物。最近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被广泛用于去除水中的一些重金属。

2.2重金属的去除

水源中重金属的存在是一种全球威胁[7],有些已知有毒和致癌。已知铅、砷、镉、铬、硒、汞和钴等重金属离子会损害水质,而且已知其毒性超过允许的限度。吸附是一种常用的重金属去除技术,由于它是一种成熟的技术,成本低,效果好,因此对家庭水处理更有吸引力。铁基纳米粒子是最常见的用于重金属去除的纳米吸附剂。据报道,砷污染影响到全世界约1.5亿人,在大约70个不同的国家。将磷灰石纳米粒子掺入聚丙烯滤筒过滤器中,有效地用于去除砷。初步试验表明,滤料对中等砷浓度(30~40ppb)的泉水的处理效率较高。平均需要100毫克赤铁矿纳米粒子来处理每升泉水[8]。

2.3去除杀虫剂

尽管银纳米粒子的主要作用是在消毒领域,但它们也被用于去除卤化农药和有机物,该技术已被印度技术研究所马德拉斯的研究人员申请饮用水净化专利[9]。嵌入在活性氧化铝中的银纳米粒子用于有效去除卤化有机物和农药。通过纳米粒子表面与农药之间的新型化学反应,实现了农药的去除。杀虫剂中的大部分要么是卤化碳,要么是含硫的分子。例如,卤化碳在室温下与贵纳米粒子相互作用后被降解为金属卤化物和非晶态碳。观察到,当加入农药的水(50ppb浓度)通过过滤器时,可以获得无农药水。由于银纳米粒子以其抗菌性能而闻名,因此过滤器也很可能是有效的消毒工具。然而目前市场上没有这种产品。

3膜过滤

用于饮用水处理的膜是一个快速增长的领域[10]。膜为水中的不良成分提供了物理屏障。然而,膜污染是其有效应用的最大障碍之一。纳米技术正被用于开发创新的聚合物和陶瓷膜,以提高膜过滤系统的性能。理论上,纳米粒子在膜中的掺入提供了污垢阻力以及消毒和污染物降解的额外好处,这取决于所使用的纳米材料。纳滤膜,如NF90和NF400,已被用来去除地下水中的氟化物,在10bar的压力下,氟去除率为98%。商业上可用的NF膜也被修饰使用聚电解质薄膜,以提高膜的选择性。银纳米粒子也被浸渍到硝化纤维素膜上,用于去除细菌病原体。如Aquapure,Kinetico和QSI纳米使用浸渍银纳米粒子的膜,并显示99.9%的去除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亲水性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通常被添加到膜中,通过增加亲水性来减少污垢。例如,氧化铝、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和沸石纳米粒子被添加到聚合物超滤膜中,已经进行了实验室规模的研究,以确定碳纳米管膜在水处理中的潜力,这些纳米管膜已被研究为可有效的去除细菌,病毒,浊度和有机污染物。因为这些过滤器需要较少的能量,高渗透性,更耐用,更容易清洁和重复使用。这些膜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4催化降解

光催化降解常用的纳米材料有二氧化钛,铈和碳纳米管[11]。其中,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由于其稳定性、摄入无毒、成本低,在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探索。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在水、紫外线照射和氧气的存在下产生自由基,随后分解成毒性较小的碳化合物。钛可以用作浆料,涂层作为薄膜或膜。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对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已被用于工业规模的净水系统。然而,纳米粒子在光催化降解中的大规模应用还存在一些技术挑战需要解决:(1)高效的光催化反应器设计和(2)催化剂利用可见光的优化。

5纳米粒子的安全处置环境影响

基于纳米粒子的POU系统在饮用水处理领域具有巨大的优势。纳米材料的影响不仅需要从其应用的角度来评估,而且需要从其释放到环境中的潜在毒性效应的角度来评估。有研究表明,特定纳米材料性能和毒性极限的影响取决于纳米粒子的类型和大小[12]。纳米粒子在环境中的行为也取决于许多因素,如pH、周围介质、离子浓度、表面封盖剂和粒径。现有信息不足以确定饮用水中特定纳米材料的最大允许浓度。尽管有许多评估纳米结构的工具,纳米毒理学仍然需要在纳米尺度上精确地测定生物系统和纳米材料[4]。因此,对纳米粒子的释放进行仔细的控制和严格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虽然已经提出了安全措施,但没有处理纳米毒性的具体准则。金属离子从纳米材料中溶解是另一个主要问题,检测其释放是一个挑战,需要复杂、昂贵的技术和具有超低检测水平的分析方法。在环境机构制定更明确的纳米材料释放指南之前,处置管理的最佳方式是纳米粒子的回收利用。使用过的纳米颗粒可用于制造砖块或填充在钢瓶中,并在地球深处作为填埋场处置。再生金属离子也可用于其他材料的合成..利用天然沸石从废废物中固存重金属的方法。同样的方法可以进一步探索废纳米吸附剂的污泥。研究人员还探索了各种方法,以水泥、砖块、聚合物基质的形式固化和稳定废弃的重金属废物,最终将在填埋场处置。

6总结和结论

原生家庭论文范文5

关键词:翻转;盲校;信息技术

中国素质教育提倡了很多年了,教育发生的变化也不少,但应试教育下的教学无疑还是根深蒂固,素质教育成效甚微。其实不止中国这样,英美发达国家亦是如此。翻转式学习模式的提出,无疑是教学上的一次巨大改革,让孩子预习学习,然后老师对孩子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释,针对性地进行讲解教学。它弥补了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颠覆了“教”和“学”的关系,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盲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翻转式学习模式,更好地帮助视障学生克服视觉障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一、翻转式学习的优点

(一)建立更适合的学习环境

学习知识过程可以分为知识传递和知识内化,通常知识内化过程也就是不断复习,将新知识巩固吸收,然后和原有知识融合,所以只有做好知识内化才能将知识真的学到手。视障学生因为自身学习的特殊性,在知识内化过程会遇到困难,会逐渐丧失学习激情。传统教学,老师所做的部分为知识传递,为被动学习;在翻转式课堂中,将传递知识放在课前,课上大量珍贵的时间用来内化时间,同学们的互相讨论过程和老师的引导也是帮助内化。翻转式学习的建立帮助视障学生构建了一个更为适合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学习。

(二)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能够自主高效学习的人越发具有竞争力,更有发展潜力。而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学生只要有高的自觉学习能力,那么只需要简单引导就可以获得很好的学习效果。传统课堂中的教学往往是单向的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被动学习并且统一化的教学,没有针对性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学习积极性也比较低。翻转式学习能够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虽然课前学习是老师预先准备好的主题,但是学生的选择是自主的,同学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深入了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在课上仅仅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并不限制学生对兴趣的追求,学生也会保持对探索新知识的热情,乐于接受学习,推动个性化学习。

(三)有助于推动终身教育

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一个人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立足,必须要不断学习,依靠学校学习的知识是不足以满足需要的。人们需要终身教育,而终身教育的体现其实就是学习习惯的延续。翻转式学习能够很好地饯行这一个学习习惯的延续。首先,翻转式学习使用的学习资料是可以长期保存的,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即可很方便查看;其次翻转式学习的方式决定了学习可以是随时随地的,碎片化的,在空闲时就可以学习,不拘泥于时间地点;最后翻转式学习在这个信息化时代诞生也是有很大优势的,通过网络社交,很容易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交流讨论的形式也不局限在教室分组,知识共享体系也建立日渐完善,获取知识途径也多种多样。这些都有利于推动终身学习这一教育理念。

二、盲校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一)师资情况

因为视障学生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老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盲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并不全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出身,从老师的能力来说,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差距较大,新老师在专业知识的训练上更加占据优势,老教师在教学经验上更加得心应手,但是老师们对教学软件操作都比较熟练,理论知识都有很好的积累。据调查,现阶段盲校信息技术老师面临最大的问题在于参加的信息技术教育相关培训较少,一般来说,这都源于学校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不重视,学校的培训更多针对主要学科,信息技术的培训少之又少,机会有限,只有少部分老师能够定期接受培训。所以教师急迫要求增加相关培训教育,学习技术将其应用到特殊教育实践中,也更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开发更多适用于盲校学生的软件和设备。

(二)视障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

视障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很多方面因素有关,如其原生家庭教育、自身兴趣以及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据研究调查表明,大部分盲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感兴趣特别是网络应用部分及文字处理应用部分,并且也很重视该门课程,但是实际情况是盲生在实际生活中能主动运用到信息技术所学到的技能比例不到8%,这说明虽然盲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一定程度上是失败的,即便学生对它有很浓厚的兴趣,但盲生并没有将所学应用到生活中。

(三)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情况和教材使用情况

从2014年开始教育部明确提出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特别是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所以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盲校都应政策要求开设了信息技术的相关课程,一年级到九年级,每三个年级为一个学段,从最基础的认识计算机开始到文字处理和网络应用。盲校的信息技术课程没有指定教材,老师上课只能使用普通学校的信息技术教材,将内容简单化来讲解,没有盲生版本的专用教材的最大的缺点在于没有针对性,比如相关网站注册账号,需要实名制绑定手机号,但是大多数盲生都不使用手机,这部分教学对盲生来说及其不适合;还有教学内容上只是做了简单简化,并没有针对盲生提出新的教学方法,如记忆方法或操作方法。

(四)盲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情况

支持基础教学的教室如多功能语音教室、电子备课教室、电子阅览室及多功能录播教室都配备完善,上课时也能保障每个盲生都有一台能独立操作的计算机,但是由于信息技术教育的不重视,部分计算机损坏未能及时修理或更换,严重影响上课质量,而且文献资料中了解到盲校特色的资源教室应该有视功能训练师、有声读物制作室、电教方法教材制作室、康复训练室等,而这些建设却很少在国内盲校中看见。

三、盲校信息技术翻转式学习的策略

翻转式学习能够很好地提高普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视障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也可以应用这种模式,由于视障学生有特殊的心理和学习方式,我们不能照搬照抄,应该结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这个模式更加适合视障学生。

(一)教学材料的准备

现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翻转课堂常常是和微课堂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翻转式学习中学生课前使用的教学资料不多为视频课程,但显然对于视障学生来说,这个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首先,视障学生对视频学习中的电脑操作存在很大困难,只能依靠键盘很难进行视频的调整如快进后退等;其次,现阶段的条件限制,很难给每个视障学生配置一台电脑,如果共享计算机的话,就难以发挥翻转式学习的个性化培养和因材施教的优势了。所以在为视障学生准备学习材料时,应该充分考虑上述两点,尽量选择文字和音频。学习材料内容的选择上也要经过认真考虑。盲校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是能够实现计算机的简单操作,满足最基本的要求,所以我们应该尽量简化计算机操作过程,对操作内容进行筛选,不需要视觉效果,适当增加操作难度,让视障学生把重点放在练习操作上,而不是为克服视觉障碍去学习。

(二)学习时间的分配

健全人的翻转课堂分为课前自主学习和课中交流合作,课中交流合作仅是课前学习的巩固和加强,所以课前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但在盲校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实际情况是却是视障学生很难完成课前学习的任务,视障学生家庭一般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监督学生课前学习,或者有的家庭完全不重视视障学生的学习,认为只要他们能正常生活就可以了。所以长期缺乏家庭的监督,视障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不好,而且视障学生有心理依赖性,所以我们将翻转课堂的学习时间分配要做相应调整。我们时间放在课堂实践中不断尝试改变,最终决定将课前学习放在课上,然后再进行下面的环节。

(三)学习角色的转变

翻转式学习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观察者和评价者,而学生则是教师、组织者和演讲者,这一转变有利于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提高。但盲生由于视觉障碍,很难对自己和同学的作品做出合理的判断,也就使得评价过程需要老师更加注意,例如在利用MirocsoftPowerPoint制作PPT时,学生使用了一号字用于大段描述内容,并且使用了他最喜欢了两种同色系的颜色做底色和文字色,分享过程中,字号大一些的确能让突出重点,但是对于不利于美观和排版,同色系的搭配虽然好看,但是不利于突出阅读内容,这个时候其他同学不能做出正确判断,老师就要站出来指出这种方式的不正确。翻转式学习的确是现阶段比较先进的一种教学模式,但也有许多问题等待解决,希望未来教育能够通过这场改革,真的改变学习自身学习能力,终身学习,用所学知识改变社会。

参考文献:

[1]王蓓蓉.翻转式学习在盲校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特殊教育,2016(05):34-36.

[2]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02):49-54.

原生家庭论文范文6

重科研,轻教学,教学积极性不高大学教师为了升职称,注重科研,把大量的精力用在申报课题,课题研究,论文撰写上。对待教学,尤其是对待成教教学不够重视,认为只要把教科书内容讲解一番,不出教学事故就行。重理论灌输,忽视能力培养教学方法上,成人医学教育基本上是采用“讲授法”,教师习惯于“满堂灌”,这种“填鸭式”教学法,不能有效地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不能培养学员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医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监考“虚设”,对学生要求降低由于成教生大多年龄偏大,记忆力减退,绝大部分学生还肩负着社会和家庭责任,可支配的学习时间少,所以监考者往往“同情”学生,在监考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学生考试时作弊现象普遍。有的下级办学点,试卷雷同率相当高。如果容忍、纵容这种不良风气的话,“后遗症”十分严重,给认真学习的学生造成不公平,给后继学生树立坏“榜样”,教学质量会越来越差。对成教生的评价方法单一往往只通过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一次性、终结性的评价,而没有开展其他形式的评价。这种实为应试教育的教学评价方法,导致学生的应试行为。忽视成教生的社会评价、自我评价和实践共同体评价,会扭曲学生的价值取向,也会降低成教生自我成就感,学生创新品质被削弱。

学校方面的原因管理松弛,重视社会效益不够。目前成教的扩招现象严重,有些不具有办学资格的办学点挂靠在某大学或学院的名下,大量招收成教生。而大学对各教学点除了收取管理费外,其他的管理不到位。如有的教学点成教生根本就不上课,到时候来考试就行了。这种只注重经济效益的行为使成教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有的大学在评审教师技术职称或者在评定教学质量奖时,成教教学课时甚至不计算在教学工作量内,这严重影响了教师对成教的重视程度。

严格管理,目光长远对成教招生的资格及数量要严格审查、把关。有些只顾经济效益的办学点要停办;教学质量较好的办学点要加强管理,如大学本部教师上课的课时要占各教学点总课时的50%以上,在下级各教学点考试期间,大学、学院要派教师监考。对学生要加强学习目标的教育,定期检查到课率。另外,可考虑将医学微生物学等医学主干课程纳入全省统附页1考的范畴,使教师、学生真正重视知识的教授和学习。只有教学质量提高了,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才会吸引更多的人来校学习,经济效益也会相应提高。

重视教学,摆正关系高等院校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教学,培养有专业知识、技能的高级人才是大学教师的主要任务[2]。科学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学。所以,教学、科研不能只顾一头。大学在教师升职称、评奖等政策制定时,要重视教学的地位。课题、论文固然重要,但教学的课时、效果、学生及同行的评价也应占有重要比例。普教和成教同样重要,成教课时应计算在工作量内。

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激发学习兴趣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学科的发展关系密切。由于医学微生物学内容庞杂繁多,理论生涩枯燥,难以理解和记忆,学生学习时普遍感觉压力大,兴趣不高。成教医学生大多来自临床一线,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因此,针对成教学生特点,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联系实际工作,使学生理解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重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3,4]。目前,由于自然界生态环境的破坏、国际间的合作与交往增多、交通旅游频繁、人类生活习惯和食物结构的改变,以及高新检测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多年不见又再度出现的病原及所致疾病大有卷土重来之势,例如结核病、霍乱和鼠疫等,另一方面新现病原及所致疾病不断被发现,例如O157出血性肠炎、艾滋病、新型病毒性肝炎、H5N1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SARS等。这些疾病来势凶,范围广、传播途径多、往往短期内造成大流行,对人类健康和安全造成潜在威胁,在医学界已引起广泛重视[5]。在讲解这些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时,应结合临床实际,通过对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可重点阐述结核病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致病性及微生物学检查法,流感病毒的变异与流感流行的关系等。对于病原尚不清楚,但具有强传染性的疾病(如SARS),可重点介绍从微生物学角度出发,应立即采取的措施,即控制消灭传染源(消毒环境、隔离和治疗患者)和切断传播途径(严格的疫区封锁)。使学生牢固树立这些概念,在未来新传染病出现时,不至于引起无所适从,致使疫情扩散。

教学方法多样化,鼓励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各种能力医学微生物学内容繁杂,不便于记忆,以往“注入式”教学的模式使学生主动性差,不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应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中可结合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启发式、答疑式、案例式和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理解力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好的思维和学习技巧[6]。教学实践表明,多媒体技术在微生物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对细菌、病毒形态结构的讲解可以通过展示大量色彩丰富、形象逼真的图片,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而难以理解、抽象的机制、过程等,可以利用一些动画模拟来生动体现。如病毒的复制周期,通过边讲解,一边逐一展示动画的方式,形象而生动,令学生耳目一新,加深了印象。成教学生具有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例如,讲授乙肝病毒时,对于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孕妇),如何阻断垂直传播?可采取哪些措施?对于脚底被铁钉扎伤的农民工,医生除给他进行清创并用抗生素处理外,还应给他注射什么,应注意什么?简述其机理。若皮试结果是阳性应采取哪些措施?通过病案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可进行总结和提问,如:细菌结构与药物治疗机制的关系,细菌遗传变异在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等。以此激发学生课堂上动脑思考的积极性,养成大胆提问,敢于发言的习惯,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完善考核方式,公平、真实反应学生成绩大多数成教学生由于年龄偏大,记忆力减退,工作、生活中的“杂事”较多,到课率不高,个别同学以“混文凭”作为学习目的,考试有作弊现象等。如仅凭一次考试成绩,不能公平、真实反应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一方面,可以把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共同纳入学科总成绩。平时成绩包括课堂上课签到情况(占10%),课堂提问发言情况(占10%),平时作业成绩(占20%)等。如可布置平时作业:结合工作、生活实际,谈谈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体会;简述对正在流行的某传染病病原体的认识等。另一方面,考试时加强监考,杜绝作弊行为。还可以在出试卷时,注意多出与临床实际有关的题目,少出纯理论、死记硬背的题目。通过这些措施,使真正认真学习、学习态度端正的同学获得理想的成绩。#p#分页标题#e#

原生家庭论文范文7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两屏三带”中“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环境状况不仅影响到青藏高原本身,甚至深刻影响到全国的生态安全。   自从1987年《我们的未来》发表以来,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已逐渐为世界各国所接受。作为可持续评价方法之一———生态足迹法,自1993年由加拿大生态学家Rees和他的学生Wachernagel[1-3]提出后,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被应用于从全球到各个不同区域的时空尺度研究。总体来看,在空间尺度上,从最初注重全球尺度到注重区域尺度(国家尺度、省区尺度和地方尺度);在时间尺度上,从单纯的静态断面研究延伸到长时间序列研究;在部门尺度上,从最初的一般生态足迹研究,拓展到水资源、食物消费模式、家庭收入、消费支出、旅游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绿色大学、国际贸易、项目、土地规划、荒漠化等方面,内容越来越丰富;在研究方法上,一方面,表现为对初始模型的不断修正和改进,另一方面,表现为延伸与渗透,将生态足迹分析法与其它能反映社会经济的度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相结合。尤其是是近10a来,生态足迹研究进展神速。ThomasWiedmann等[4]提出将货币投入产出分析和现有国家生态足迹账户(NFA)相结合的方法,改进了原有的生态足迹和物流分析法,建立了生态足迹和物流方法与经济活动间的联系,反应了产业间依存关系对环境产生的间接影响。   由于生态足迹模型本身是一个静态指标,得出的结论都是瞬时性的,而它所要反映的经济社会系统随时处在动态变化之中。Wackernagel.M[5]、C.Monfreda[6]、JustinKitzes[7]等通过解决计算生态足迹时间序列时暴露的概念问题,给出的改进方法增强了生态足迹结果的清晰性、有效性和可靠性。V.Niccolucci等另僻蹊径,提出立体生态足迹概念模型(3DEF)(threedimensionalEcologicalFootprintmodel),该模型有两个相关的尺度:表面积和高度,并指出该模型能更好地解释人类自然资本存量和资源流动的需求之间的差异[8-10]。ThomasWiedmann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生态足迹,并且探讨了增强当前国家生态足迹分析的效用和强度。ShengZhao等应用能值分析理论对生态足迹的计算进行了改进,称为能值足迹法[11]。Hanley.N等以苏格兰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模型配合绿色净国内生产、环境空间、净主要生产力、持续经济福利指数、真实储蓄等指标,测度与评价了苏格兰发展的可持续性[12]。KurtK把生态足迹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从全球碳循环系统与能量价值角度出发,构建了生态附加价值的生态经济系统投入-产出复合模型[13]。国内外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法、供需平衡法、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法、状态空间法和系统动力法等。石月珍认为由于区域面积、区域人口和区域生态足迹总量的不同,仅仅取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大小差值显然不能真实地反映某一区域的生态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尝试引入生态承载度作为评价某一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指标值[14]。在牧区,尤其是北美、南美及亚洲草原地区,由于草地开垦,过渡放牧等原因,土地开始退化,为有效管理草原和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一些学者将承载力理论引人到草原管理中,于是草原承载力、最大载畜量等相关概念被提出[15-21]。但都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在高寒牧区,由于人口具有强烈的散布性甚至游移性,人地矛盾实际转化为草畜矛盾,而传统的游牧经济形态更加重了这一矛盾。因此,在高寒牧区,生态环境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草畜关系。这就需要对既有生态足迹模型加以修正,以充分反映高寒牧区的特质和问题。   1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   高寒牧区是地处高寒自然条件下,以经营耐高寒、耐粗饲、适应性强、具有高原特色的牲畜为主的畜牧业地区。在中国,这类牧区海拔多在4500—5200m,年平均气温0—5℃,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牧草生长期短,产量季节不平衡,植株低矮;因气温日较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牧草的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高,粗纤维低,营养较丰富,适于发展高寒畜牧业。由于长期适应生态环境和不间断的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及定向培育,形成了高寒牧区特有的家畜品种。藏系羊和牦牛是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畜种。   合作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北靠临夏回族自治州,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文化、经济地位,是我国黄河、长江上游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区;也是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和汉文化的交汇区,为藏汉经济文化交流的前缘地带,向称“汉藏走廊”,是甘青宁农牧交错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其发展状态和稳定态势对整个藏区具有强烈的示范、波及和带动作用。合作市现辖6乡4个街道办事处、8个社区居委会、39个村委会、258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26.7×104hm2,其中:草场面积17.6×104hm2,耕地面积1×104hm2,林地面积4.3×104hm2,城区面积0.1×104hm2,其它(山地、河流等)面积3.7×104hm2。全市总人口8.5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18万人,占总人口的60.4%;总人口中藏族4.6万人,占总人口的54%。特定的地理环境及恶劣的气候,导致合作市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全球变化及人为胁迫,导致草场退化、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全市72.4%的草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中度退化面积5.8×104hm2,占草场总面积的49.1%,重度退化面积5.3×104hm2,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30.5%(表1)。   经测定,天然草场鲜草产量为3120kg/hm2,草地盖度为68%,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天然草场产草量下降了65%,与70年代相比,草场植被覆盖度下降19%,优良牧草减少20%,毒草杂草增加25%,昔日水草丰美的草原出现了片片黄沙和黑土滩。草场的大面积退化,造成湿地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水资源枯竭,水土流失加剧,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达910.6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3%,年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2×104t,年输沙总量达到97.9×104t,水资源涵养功能急剧减弱,给黄河补给的水资源大量减少,直接威胁到整个黄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p#分页标题#e#   2评价模型的选取   2.1数据来源   土地面积数据利用合作市第二次土地调查资料,其它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2010年合作市统计年鉴。   2.2计算模型改进   生态足迹模型通过计算人类为了自身生存而消费的自然资源的量来评价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任何个人或区域人口的生态足迹,应该是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废弃物而需要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总和。其计算公式为:EF=∑ni=1wi(cci)=∑ni=1(aci/pi)EC=∑ni=1wi(epi)=∑ni=1(aei/pi)式中,n为消费商品或生产生物的类型;cci为第i种消费商品的生产足迹;aci为第i种消费商品的消费总量;pi为第i种商品的生物生产单位面积产量;epi为第i种生物资源的生产足迹;aei为第i种资源生物生产总量;wi为第i种消费品或生物资源土地类型生产力权值;EF为某一地区的生态足迹总量;EC为地区生态承载力供给。生态状况(生态赤字/盈余状况)取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大小差值反映某一区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   合作市为中国典型的高寒牧区,其土地利用类型大多为草场(土地利用类型),草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5.9%,传统畜牧业在全市六大主导产业中(畜牧、矿产、水电、旅游、商贸、工业)首当其冲,畜牧业的发展状态,既表征了高寒牧区的自然环境基质,也表征了特定地理环境下的地域经济类型。在这里,生态环境的状态和压力更直接地表现为草畜平衡关系。故在运算过程中需要对模型中涉及到的六大类生物生产性土地进行细化及增删,并进行如下改进:   (1)在生态足迹模型中,涉及到两个最重要的参数———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目前,在国内外研究中,单位畜牧产品生态足迹多引用自MathisWackernagel等的《NationalNaturalCapitalAccountingWithTheEcologicalFootprintConcept》[22]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livePlanetReport》[23]。前者将畜牧产品划分为两类,牛羊肉和牛奶归为牧草地,禽肉蛋和猪肉归为可耕地,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93年畜牧产品数据为基础计算;后者最新的2006年版是以FAO2003年畜牧产品数据为基础计算。谢鸿宇指出,中国畜牧业生产以农户散养为主要生产方式,一方面,它的工业化程度远低于发达国家,另一方面,又比其他发展中国家生产得更为精细。因此在计算单位畜牧产品生态足迹这一畜牧业生态影响评价中的重要参数时,必须考虑到我国牲畜口粮的特点[24]。分析计算结果为牛肉足迹为139.704gm2、羊肉足迹为232.0662gm2。合作市由于地处高寒牧区,畜牧业向以草地放牧为主,受高寒严酷生境的制约,草地产草量低,载畜能力较差。据合作市草原站监测,2009年,平均鲜草单产为8250—9000kg/hm2,粮食播种面积4653hm2,平均单产2019.6kg/hm2。因此在决定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时,参照其它文献,结合合作市的实际,进行了修正(表2)。由于合作市地处典型的高寒牧区,草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5.9%,因此论文在计算生态足迹的过程中,将动物产品的生物资源消耗账户全部转化为马牛羊的需草量与草场供应量之间的关系,即将总足迹的计算转化为人口足迹和牲畜足迹两部分,使运算结果更加接近高寒牧区的实际。   (2)已有的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式用来计算合作市下属的各行政村的生态承载力状况时,还存在一定问题。首先,生态足迹法将地球表面的生态生产性土地分为化石能源地、可耕地、牧草地、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6大类,这样的划分适于计算大范围区域的承载力状况,如果计算小区域,如行政村之间的相互比较时,计算结果会存在很大误差,鉴于上述情况,将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细分;其次,6大类生态生产性土地在计算生态承载力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存在一定的生态偏向性,不能很好的反映社会经济状况,故需将均衡因子或产量因子运用主观赋权法及综合评价法重新进行定位,对部分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土地类型(包括:城市、风景名胜、公路用地、水利设施)的产量因子考虑加入经济产量的影响;而另一些土地类型(包括:采矿用地、沙地、裸地)则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阻碍作用,故其产量因子被调整为相应的负值(表2)。论文的研究区域仅为一个县级市,故而采用市公顷(Chm2)模型,结合收集到的土地调查数据,保证了本文研究可对常规6大类生物生产性土地进行更细致的划分,对于划分后的土地类型,不再单纯只借助于生物生产量转换为热量的数据[25]或者净初级生产力(NetPrimaryProduction,NPP)[26-27]来计算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而是引入各类土地的生态服务价值[28]进行计算,从一定程度上消除生态偏向性,同时对于某些需要投入财力物力去治理的地类运用矢量概念考量,其生态服务价值为负值,更客观的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按照现有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各个行政区区域之间的生态承载力受土地面积的限制因素很大,与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符,故最后对于评估结果采取求地均的手段,进行分析评估。其中:   生态状况(+盈余,-赤字)=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   地均生态承载力=生态承载力/区域面积   地均人口足迹=人口足迹/区域面积   地均牲畜足迹=牲畜足迹/区域面积   3结论及讨论   (1)人口生态足迹和牲畜生态足迹分布格局大致呈反向态势,说明在高寒牧区,人口与牲畜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表3、表4,图1,图2)。其中人口足迹比较大的区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城市所辖街道办,如坚木克尔街道,当周街道;另一类是围绕市区的行政村或乡政府驻地,如新集村,美武村,仁多玛村,多河尔村,西拉村等;牲畜足迹较大的行政村主要有:美武村,仁多玛村,扎代村,多河尔村、西拉村及东北方位上除土房村之外的其余区域均为典型的牧区。这一分布态势分别对应于人口和牲畜分布态势,也就是说,人口/牲畜足迹与每个村的人口/牲畜总数成正比。从人口分布态势看,除市区人口比较集中外,广大的农牧村基本上都是典型的人口稀疏区。绝大多数中心村的人口规模都在600—800人,人口分布具有强烈的离散性。如果从自然村的人口分布情况来考察,更加分散,平均每个自然村仅31人,最小的村仅15人(表5)。因此,人口对环境造成的压力相对较轻,且只是局限在较小区域范围内。#p#分页标题#e#   高寒地区严酷的地理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屏蔽了外来人口的强烈介入。即使是甘南州府驻地———合作市也不例外,截至2008年建市10周年,合作市总人口89277人,10a间人口净增长8808人,年均增长速度为12.16‰,增长速度比较平缓。从人口迁居性来看,迁入人口大于迁出人口,但净迁入量非常有限。从各乡和街道人口迁入、迁出关系看,四个街道办为人口净迁入地区,而六乡为人口净迁出地区,且迁移量与距合作市的距离、区位条件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靠近市区的拉吾乡、卡加曼乡和勒秀乡人口迁出量较大,而离市区较远的两个纯牧业乡———佐盖多玛和佐盖曼玛人口迁出较少。从不同类型人口迁移上看,非农业人口的迁移性远大于农牧业人口,说明农牧业人口的滞留性仍很强,被束缚在农牧村。市区四个街道中,有大量的流动性人口,迁出人口数量远大于迁入数量,说明流动性人口存在着强烈的不稳定性。从牧畜分布的态势看,与人口分布态势正好相反。尤其是最典型的纯牧业乡———佐盖多玛和佐盖曼玛乡,是合作市典型的草甸草场集中分布的区域,也是生态类型最单一的地区,这些地区是全市牲畜集中放牧之地,因此,对环境(尤其是对草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最大。   (2)从人口生态足迹和牲畜生态足迹对总生态足迹的贡献度上看,总生态足迹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牲畜生态足迹,说明牲畜是主控因素。总生态足迹的等级分布图与牲畜生态足迹等级分布图基本一致(图3、图4),这表明在高寒牧区,造成生态环境压力的主要是牲畜数量。也就是说,在高寒牧区,由于特殊地理环境对人口(尤其是外来人口)的基本约束作用,人地矛盾实际上转化为草畜矛盾。因此,牲畜的超载过牧是造成生态环境压力的关键因素。   (3)从地均生态承载力分布态势看,高承载力区主要位于市区和南部洮河谷地沿岸,低承载力区主要位于地势高亢的北部高原,说明人为条件的改善、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程度和自然气候条件的严酷程度是决定高寒牧区承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由于各行政村所辖面积,聚集的人口和养殖的牲畜数量不同,如果单纯采用绝对生态足迹进行考量,那么很难真实反映人口和牲畜对生态造成的压力。因此采用地均生态足迹来进一步反映人口和牲畜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图5、图6)。低承载区主要分布于北部海拔较高的广大牧区(以佐盖多玛乡和佐盖曼玛乡为主),这里生态结构非常单一,主要以高寒草甸草原和沼泽草原生态类型为主,寒冻风化作用异常强烈,生物有效生长期非常短。而高承载区分布在市区周围,南部边缘地区也呈现高承载区,这主要是由于南部有大片林地,而目前那些林地尚未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表明,纯牧区不仅总的生态压力较大,而且地均生态压力也较大,也就是说,地域广阔并没有成为提高生态承载能力、缓解生态压力的优越条件。地均生态足迹即为每个行政村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压力,其中单位面积承受压力较大的行政村有:木道村,坚木克尔街道,格来村,海康村,地瑞村,扎代村,地吾鲁村。   (4)从生态盈余与赤字的空间分布态势看,赤字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广大的纯牧区,超载过牧是生态状况的关键性致因。生态状况的盈余及赤字也基本呈区域性的分布(图7、图8),与行政区界线的划分没有关系。出现赤字状况比较严重的一片区域实际上多为放牧比较集中、草场面积占有很大比重的一些行政村;并且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距离经济行政中心的距离相对不是很远,故而其人口及牲畜足迹比较大,对于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压力相对于偏远的地区来说更大一些。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这些区域呈现生态赤字的状况。从图9看出,出现赤字状况的行政村有:仁多玛村、新寺村、美武村、扎代村、木道村、日加村等,这几个行政村辖区内所存在的共性生态问题为水域面积较小,水资源比较缺乏,并且还存在部分的采矿项目。由于藏族人民自古以来是以游牧为主的民族,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牛羊和牧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是他们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合作市现有草场面积17.6万hm2,大部分草地集中分布于东北部山塬,草地类型有高寒草甸草场、亚高山草甸草场、灌丛草甸草场和沼泽草场四大类型,其中以亚高山草甸草场为优势类型。全市草场理论载畜量为26.53万个羊单位,但实际载畜量已达44.47万个羊单位,超载率达到了67.62%(表6),远远超过国家规定超载30%为高风险区的标准。   4建议   如前述,在高寒牧区,人地矛盾转化为更直观的草畜矛盾。生态足迹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牲畜生态足迹。因此提高生态承载力、减少生态赤字的关键集结于草畜关系上。有鉴于此,必须考虑以下3个问题:首先是如何建立适宜的草畜平衡关系,将超载的牲畜转移出去?其次是如何科学的提高草场的生产能力和承载能力?最后是如何合理的调整经济结构,减少社会经济发展对天然放牧业的高度依赖性?   4.1实现草畜平衡   合作市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地形复杂,地势高亢,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850—3500m之间。天然草场不仅是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更是高寒牧区最基本的生产系统。在天然草场中,面积较大、草质较好的是亚高山草甸草地、亚高山灌丛草地、沼泽草甸草地,分别占天然草地的60.21%、32.67%、3.7%。受高寒气候的深刻影响,枯草季节长达7—8个月,使牲畜在漫长的枯草季节大量掉膘乃至死亡,从而造成畜牧业效益低下。而农牧民群众为了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和增加收入,不断多养牲畜,大量超载放牧。因此,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草畜平衡关系。草畜平衡是指为保持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在一定时间内,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通过草原和其他途径获取的可利用饲草饲料总量与其饲养的牲畜所需的饲草饲料量保持动态平衡。要实现草畜平衡,促进草原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要依据农业部制定的《草畜平衡管理办法》,在牧民中间开展草畜平衡的宣传和教育,普及草畜平衡知识,推广草畜平衡技术,支持、鼓励和引导农牧民加强人工饲草饲料基地建设、购买饲草饲料、增加饲草饲料供应量、实行舍饲圈养、加快牲畜出栏,从而降低天然草原的放牧强度,实现草原资源的永续利用。#p#分页标题#e#   4.2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   加大“三化”草地综合治理、草原鼠虫害和草场毒杂草治理、干旱草场灌溉设施建设、划区轮牧围栏封育建设,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改善草原生态环境。通过围栏封育、划破补播、施肥除莠、治虫灭鼠综合治理技术措施,使重度退化、沙化及鼠害草场的植被生长发育和生态环境得到大的改善,为草场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促进草群自然更新、逐渐恢复和提高草场生产力,增加优良牧草的种间竞争力,促进植被生态顺向演替。认真落实基本草原保护、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实现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   4.3推进草地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   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严酷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天然草原畜牧业是该区域的主导产业,畜牧业收入是牧民主要的经济来源,游牧民完全依靠天然草原自由放牧和采挖资源来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但传统畜牧业靠天养畜,经济效益低下,牧民收入增长十分缓慢,在牧民人口数量聚增、物质需求急剧扩张的时期,如果仍然发展低效益的传统畜牧业,必然使畜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使广大牧民陷入贫困之中,使草原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因此,必须尽快改变这种靠天养畜的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利用地区资源具有互补性的特点,在农区建立优质高产的人工饲草料基地和草种繁育基地,长期为牧区提供草实、草产品及人工、半人工草地建植的草种服务。枯草期牧区适时适量地把超载淘汰畜转向农区进行饲养育肥销售。在资源利用上实施互补与协作,促进两地以增草带动增畜致富的可持续性发展。真正实现“牧区繁育、农区育肥、农区种草、牧区补饲”的基本目标。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专业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技能化培训,加快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转变户户“全而杂”的养殖业和种植业结构,依托奶牛和牦牛繁育产业的发展需求,集中连片大面积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加大畜与畜交换、草畜互换的协调力度,促进专业化布局和种养结构调整,实现畜牧业产业化。最终形成“一心三带”畜牧加工业格局:“一心”为合作市区和那吾乡,此地为合作畜牧业加工中心和基地,应依托区位、技术、资本等优势,引导畜牧加工企业向市区集中,重点发展畜牧产品深加工产业;“三带”分别为奶牛产业带、牦牛产业带、草产业带。其中奶牛产业带以那吾、勒秀、佐盖曼玛、卡加曼、卡加道等乡和当周、坚木克两街道办为主,依托奶牛繁育基地,发展犏雌牛养殖;牦牛产业带以佐盖多玛、佐盖曼玛、卡加道、勒秀等纯牧乡和牧业比重较大的牦牛主产区为主,建立整乡整村集中连片的牦牛繁育产业带;草产业带以那吾、勒秀、佐盖曼玛、卡加道、卡加曼、当周等海拔3000m以下适合种植紫花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的乡村为主,以退粮还草示范村为单位,整村推进,集中连片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

原生家庭论文范文8

 

生态文明是人类正在建立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是一种依靠自然、利用自然而又保护自然的文明形态。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代会的报告,并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个新要求之一。然而,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的系统工程,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这就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并要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主力军作用。[1]而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为主的高等师范院校,如何有效发挥自身优势,科学整合资源,积极承担起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是一项非常值得思考的课题。   一、高师院校在建设生态文明内蒙古中的作用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区域开发向中西部的战略性转移,内蒙古这个境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西部省份,迎来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然而,作为资源大省和我国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超强度开发和低水平利用,生态环境面临逐渐恶化的趋势。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究其根源是广大领导干部及各阶层公民还没有真正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政府决策中环境伦理观缺失,企业对经济利益无节制的追求,公众的生态道德意识薄弱以及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还比较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基本理念,它反映了可持续发展新的文化思潮和教育思想,[2]而高等师范院校是这种文化思潮和教育思想广泛传播的源动力和工作母机,高师院校既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同时还肩负着生态道德教化、生态文明传播和提高全民族生态文化素质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使命。因此,内蒙古师范大学在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理念,以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等综合素质人才为目标”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指导思想,主动跻身于“绿色内蒙古”的建设行列,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点,以创建绿色大学为切入点,以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等综合素质的合格师资为抓手,主动地承担起倡导绿色文明,发挥绿色服务和示范辐射作用。   1.高师院校能够为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力量   高等师范院校肩负着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重任,接受过生态文明教育培训的教师是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得以开展并取得成效的关键,也是提高全民生态环境素质的主要途径。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师范教育具有投入小回报高的特点,因为教师是各种知识、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的传播者,通过他们进行生态环境知识的传播,其效果是其他任何一种教育所达不到的,也能体现生态文明教育大众性的特点。在师范院校的学生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能够使学生通过职前教育了解中国的环境状况,提高认识、分析、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从事生态文明教育的能力,通过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教育青少年,对促进全民族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有其特殊意义。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应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在专业教学活动中切实有效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加强学生的职前培训工作,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使命感,以适应新形势下基础教育的需要,培养中小学急需的既能从事学科课程教学又能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复合型人才。   2.高师院校能够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等综合素质的大学生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国民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非常明显的综合性特征,它涉及到人们深层次思想观念的重大转变,具有跨学科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强调知和行的统一。生态文明教育所提倡的教育理念与素质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是对素质教育理论和内涵的充实和丰富,因而它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教育涉及的科学领域十分广泛,既包括地学、生物学、环境学等自然科学,也涵盖了人文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内容,体现了现代科学文理交叉、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能够使学生主动认识自然和社会,了解来自不同角度文化的观点,通过自己亲身体验做出选择判断,形成自己的看法和价值观念,并积极去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推理能力等科技素养以及社会、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又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所以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新的道德伦理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3.高师院校能够为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   我国现有高师院校250余所,约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4,目前有上百万的庞大人群在这里生活、学习和工作,这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3]在高师院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能培养大学生自身的生态道德意识和技能等素质,为中小学培养合格师资,更重要的是能够向社会培养输出了大量具有良好环境素质水平的合格公民,为未来的家庭培养了具有良好环境道德修养的家长。这些大学生走向社会以后,将会成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力量。因此,通过师范教育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和知识的传播和辐射效果,可以达到教育一代人带动几代人的效果,对提升全民族的生态文明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高师院校能够为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高师院校是传播可持续性思想、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高师院校应积极开展创建绿色大学活动,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渗透到学校管理实践的各个方面:确立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设置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办学成本审计制度,通过节纸、节水、节电等节能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绿色大学的创建是高师院校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行动的标志,既有助于加深师生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也将会给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树立榜样,对学生、家庭和全社会具有示范引领作用。#p#分页标题#e#   二、高师院校在建设生态文明内蒙古中的实践   基于以上重要作用的认识,内蒙古师范大学自2004年开始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工程”,在全国西部省区高师院校中率先迈出了探索生态文明教育模式的步伐。2005年,在教育部、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帮助下内蒙古师范大学成立了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2007年,学校被内蒙古教育厅、环保厅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可持续发展教育基地,经过近八年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内蒙古师范大学已初步形成了“以培养师资为抓手,以建设优良的校园文化为基地,以促进内蒙古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同时,积极拓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服务领域,开展对中小学教师、教育局长和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专项培训,主要采取了以下具体做法:   1.为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合格师资力量   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完善师资培养方案。2003年,教育部先后颁发了《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和《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两个纲领性文件;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颁发了《内蒙古中小学生态环境教育实施纲要》,决定把《内蒙古生态环境教育》纳入中小学地方课程体系。根据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小学生态环境教育对师资培养的新要求,高师院校必须准确定位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标准。内蒙古师范大学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途径、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整和精心设计,改变理论教学所占学时过多的状况,压缩专业课课时,增加选修课课时,压缩理论课课时,增加实践课课时。突出进行教学能力与方法的培养,力求使将来从事教学工作的师范生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教学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构建绿色课程,加强生态文明教育。高师院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既然要着眼于未来教师的素质要求,一定要在绿色课程体系构建中得以体现。内蒙古师范大学在绿色课程设置上,不仅开设了必修课,而且还开设了选修课和活动课。首先,师范院校学生承担着未来的专业教育任务,因此,必须把生态环境类课程列为师范院校必修课,这是促进生态文明实施并常态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生态环境科学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学校把《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导论》等课程列为了必修课程。其次,开设了多样的生态环境类选修课程。学校积极鼓励不同专业教师开设与本专业相关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供不同专业、不同兴趣、不同择业倾向的学生选修,从而丰富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再次,开设了对于师范生来说更为重要的着重问题探究的实践活动课。这类课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和协调能力。例如内蒙古师范大学在“贝迩绿色创新示范课程”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组织学生针对身边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撰写出许多有一定水平的研究论文。如“蒙古族游牧文化与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旅游与内蒙古草原的可持续发展”“新校区周边水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等等。   2.发挥校园教育示范功能   为了全面提高师范生生态文明素质,改变他们的生活及思维方式,学校还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校园环境建设之中,使“绿色校园”发挥教育和示范的双重作用。优美的大学校园环境、和谐的教育氛围,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陶冶,培育生态文明精神,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同时,“绿色校园”还应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一个推广节能技术和循环利用技术应用的示范区,对周边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相当强的辐射度和示范影响力,[4]也将会给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树立榜样。内蒙古师范大学自建校以来,一直致力于环境的绿化、美化工作。为给全校师生创造一个优美愉悦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本着建设一块,美化一块,和谐一块的原则,投资对校园绿化进行整体规划,争取做到可绿化绿地全部绿化。特别是近年来在新校区绿色校园建设中,针对本地区水资源缺乏,而风能、太阳能比较丰富的特点,实施生态湖建设工程、中水回用工程、风力发电路灯工程、生态园建设等,既达到了改善校园环境的作用,又能发挥了生态文明教育的示范作用。   3.拓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服务领域   现今,“高等学校不完全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它已经成为仅次于政府的社会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成为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5]结合内蒙古的生态环境及其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走出校园,开展实质有效的培训,提高广大在职教师和领导干部对生态文明的思想认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高师院校推进地方生态文明、传播绿色理念的重点和关键。内蒙古师范大学在全面启动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首先与内蒙古教育厅配合举办了两期面向教育局局长的培训,组织内蒙古自治区101个旗(县、区)的93位教育局局长参加了以《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专项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思想和原则,紧密结合基础教育实际,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生态文明教育,赢得了受训学员的普遍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本地区教育行政领导对于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想认识;随后又结合自治区教育系统的继续教育,对全区3000多名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了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专项培训,提升了他们从事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工作能力,很好地发挥了他们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和知识的传播及辐射作用。   服务于政府,是内蒙古师范大学生态文明教育拓展的一个新领域。从2005年开始,内蒙古师范大学通过信访、提案等方式向自治区领导建议开展针对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教育培训。经过不懈努力,在当年11月与乌海市党委组织部达成协议。从2006年年初启动,历时半年时间,共举办了六期,率先对乌海市416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培训。培训教学邀请了国家环保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办、自治区环保厅的领导和国内知名专家授课。为使培训内容科学规范,学校编写出版了38万字的《生态文明新理念——可持续发展教育干部培训教程》。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影响以后,2007年6月,学校协同内蒙古环保厅承担了环保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在内蒙古的实施工作,对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通辽等4个盟市近3000多位县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以“节能减排”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教育培训。2011年,学校又承担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发展中心)、香格里拉可持续社区学会的“生态中国教育行动”在内蒙古的实施工作,对呼伦贝尔市200多名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以“生态旅游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培训。#p#分页标题#e#   总之,高等师范院校的生态文明教育绝不能局限于对校园内的“绿色人才”的培养,而更应该重视推进全社会“绿色氛围”的形成和带动全社会公众“绿色意识”的提高,[6]最终应达到推广到全民、服务到全社会这样一个目标。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