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后的感受范例6篇

考试后的感受

考试后的感受范文1

考试卷一发下来,我粗略地看了看题目,然后开始疾书奋笔。教室里很安静,只有一片刷刷刷的写字声和时不时的摩擦声。

前面的题目都不算难,可应用题却是难度大增,难度姑且不说,还要列方程解答。第一题搞定,我来到第二题面前。这可是个大军!已知长方形的周长,长是宽的1。5倍,求面积。那么少的条件,怎么求啊!我自动跳过,来到第三题。也很容易。到了最后一题,第五题,可比前面的题目难得多。哎,不会做,再看看思考题,是个盈亏问题,很容易,但是下面还说尝试用方程做。我采用了移向的方法,马上就做出来了。然后,我又回到第二题和第五题,在草稿纸上这里涂涂,那里画画,终于做出来了。

“交卷!”我正要检查,老师却突然严肃地宣布。什么?就交卷了?我“依依不舍”地把试卷递给收卷的同学。再看看同学,个个愁眉苦脸的,叫苦连天。嗨,有好多同学都没做完呢,看来我还是不错的了,至少全部做完了。

考试后的感受范文2

期中考试完了,我轻松了许多。但是,哪到卷子之后……

天哪,我只考了这麽点分回家一定很难交差。我的考试成绩太差了:语文120,英语120,地理100……我死定了。妈妈肯定会把课程加高,一定会帮我多请几个家教,然后……不……我不要这样。祈祷我不会死得很难看就行了。可是,我回到家告诉妈妈成绩后,她竟然说:“没关系,下次考好一点。”我应了一声。这时爸爸插了一句:“你期末考试时,门门考了500分我就给你买一台苹果4给你。”这时我高兴极了。我爽快的答应了他。

原来,考砸了没有关系,下次考好就行了。

一年级:1239513568

考试后的感受范文3

关键词: 课堂英语自主测试 命题 实施 评卷

1.引言

课堂英语自主测试在于学习者的自主性,包括完成考点选择、题目编写、组织实施、评卷评讲、统计分析和题目修改等环节,教师的任务在于规定测试范围、选择测试题目、印制试卷、讲解统计数据和评断题目优劣等。关于课堂自主测试的设计,请见笔者发表于《考试周刊》2009年第7期的《课堂自主测试的设计》一文。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问卷调查概述

参加本课题的学习者来自不同课型的三个全日制班,分别为英语专业一年级英语阅读班,二年级综合英语班和三年级语言测试班。为了了解学习者对自主测试的设计和实施的反馈意见,笔者设计了问卷调查表求教于他们。为了能获得学习者的真实想法,在发放问卷时笔者特别强调两点:(1)调查结果仅作为研究用,与学期成绩无关;(2)无记名回答问题,否则视为无效。问卷题目有两类:18道四选一的选择题和6道问答题,其中选择项大致分为“肯定”和“否定”两大类,问答题是对某些选择题的扩展了解。发出问卷84份,收回84份,没有废卷,有效回收率100%。

2.2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问卷调查的内容可大致分为自主测试对课程学习的促进作用、自主命题、自主实施、自主评讲与题目分析、自主测试对将来学习和工作的帮助等。

2.2.1自主测试对课程学习的促进作用

众所周知,课程学习包括三个主要环节: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调查结果显示自主测试对课程学习有促进作用。70%以上的受试认为课堂自主测试对课前预习(73.81%)、课堂学习(79.76%)和课后复习(70.23%)有促进作用,同时有60.71%的受试同意课堂自主测试能帮助他们明了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这四个数据也从侧面说明了学习者学习行为的特点,即在学习者看来,课堂学习最重要,其次为课前预习,再次为课后复习,最后才是重点难点。

2.2.2命题

在自主测试中,学习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命题。按设计要求,学习者需要编写一定量的题目。由于命题将专文讨论,因此此处只作简略讨论。84.52%的受试觉得试题编写非常困难(20.23%)或困难(64.29%)。笔者认为调查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对于多数有多年命题经验的人员来说,命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对从未有此经验的学习者来说更是如此。但他们还是非常认真(15.47%)或认真(66.67%)地完成每次试题编写任务,而且无意(75.00%)或绝对无意(3.57%)编写很困难的题目,这是科学的态度。学习者对自己编写的试题很在意但不偏激。如果他们的试题被选中,86.90%的受试感到非常高兴(21.40%)或高兴(65.48%),但如果没被选中,感觉非常高兴(2.38%)或高兴(40.48%)的受试只有42.86%。根据受试在回答“为什么高兴或不高兴”之问时所提供的信息,笔者整理如下:选中且高兴的原因有:(1)试题有水平,有用,可做性强;(2)自己比别人做得好,并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或关注,可以与他人共同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努力没白费,有成就感;(3)老师的评分会高一些;(4)可以了解自己编写的试题是否质量高,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是否正确,重难点的掌握是否准确。选中但不高兴的原因是自己必须认真准备并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讲解答案,害怕自己的讲解不够清楚准确。没选中但高兴的原因有:(1)不必讲解答案,所以压力不大,也不会被别人笑话;(2)可以了解他人的试题,找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进而向他人学习,也可鼓励自己今后更努力学习。没选中且不高兴的原因为:虽然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强或水平不高或复习不到位而导致试题编写得不好,但试题落选还是让他们失望,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承认或肯定,甚至白费了。

2.2.3组织实施

组织实施包括两个方面:监考和做考题。

52.38%的受试高兴监考或让同学监考。从“为什么高兴或不高兴”之问的回答中,笔者发现高兴的原因有两类:一是监考学生的高兴;二是接受监考的学生的高兴。前者的原因主要为当监考“老师”的感觉非常好,感觉自己就像老师,而且喜欢扮演老师的角色,是一种享受。后者的原因很多,大致有:(1)同学监考压力小,因此感觉自在,心情愉悦;(2)同学监考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因此成绩更真实。笔者也发现了受试“不高兴”的原因。监考学生觉得监考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感觉沉闷,被监考的学生认为自己已是成年人,有自控能力,会自觉完成测试任务,而他人的监考是一种不信任、骚扰,感觉很怪。

“测试与紧张是密切相关的”,[1]即“测试都会使人紧张”。[1]本课题中“在参加同学所编试题测试时紧张吗?”20.24%的受试选择了“绝对紧张”(1.19%)或“紧张”(19.05%),79.76%的受试选择了“不紧张”(72.62%)或“绝对不紧张”(7.14%)。这一结果证明自主测试起到了缓解测试紧张的作用,是一种人文关怀,与Bachman[3]所持的“人文化测试环境可能是减少测试紧张唯一最有效的方法”的观点吻合。照此推理,他们应该能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但接下来的调查结果却有点始料未及。41.67%的受试认为考出了真实水平,55.95%的受试则持相反的观点,还有2.38%的受试选择了“不知道”。这可能跟受试感觉不紧张有很大的关系。“一个人的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呈倒‘U’曲线,即焦虑程度过强或过弱都会使学习效率下降”,[4]将此用于测试,同样也有道理,因为“适当的压力有利于测试取胜,压力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测试成功”。[5]由于试题是同学编写的,测试由同班同学监考,以及测试的结果不是很重要等缘故,因此他们感觉轻松自在。正因为如此,测试结果不甚理想。

从“79.76%的受试选择了‘不紧张’(72.62%)或‘绝对不紧张’(7.14%)”,我们很可能得出这样的推论:他们可能喜欢完成同学编写的试题,但调查结果有些出乎意料,只有15.47%的受试表达了“更愿意做同学所编写试题”的观点,83.33%的受试选择更愿意完成“老师的试题”。前者的原因大致有两种:(1)编写试题的同学更了解大家的能力水平,试题更符合或贴近大家的实际水平,做题时信心更足,因此更能反映大家的水平;(2)参与性更强。后者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因为老师有经验,水平高,更了解并能抓住学习的重点难点,写题的能力更强,因此编写的试题更科学、客观。除了他们陈述的原因外,可能还有以下原因:从上学到现在他们完成的试题都是教师编写的或选定的,养成了完成教师试题的习惯,猛然间,用自己的试题去考同学或完成同学的试题,虽新鲜但不习惯。这是一种心理定式,一时难以改变。笔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习惯自己编题自主实施,而且他们编写的试题质量也会得到提高,自主编题自主实施会成为另一种心理定式。笔者期盼更多的教师能参与自主测试,这也是笔者撰写此文的另一原因。

2.2.4评卷与题目分析

每次试卷都由命题人评分评讲。57.14%的受试非常高兴(8.33%)或高兴(48.81%)评卷。笔者认为可以从评讲和听讲两个维度分析高兴和不高兴的原因。评讲高兴的原因大致有:(1)能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胆量;(2)喜欢扮演老师的角色;(3)能巩固已学知识,同时也能学到新的知识;(4)积累评讲的经验。评讲不高兴的原因在于评讲是一件难做好的事情,而且有些题目很难讲清楚。听讲高兴的原因有:(1)可以了解同学的命题思路,试题的侧重点;(2)可以学习同学的评讲技巧;(3)同学的讲解亲和力强;(4)可以大胆提问,交流更容易,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听讲不高兴的原因为讲解不够专业,具体表现为重点不够突出、答案精准度不够、阐述不够清楚全面等。所以建议还是教师讲解最好。因此笔者采用的方法为,先让命题学生讲解答案,然后教师作必要的补充或修正。题目分析能让命题人知道题目的好坏与症结何在,所以每次测试之后,命题人都要统计分析自己的题目。调查结果显示,82.14%的受试认为分析自己编写的题目或听命题人分析题目是一件“非常高兴”(8.33%)或“高兴”(73.81%)的事。从“为什么高兴或不高兴”的回答中,笔者了解到,分析人高兴的原因有,如果统计分析结果令人满意,很有成就感,同时也能与他人一起分享;如果结果不满意,可以找到错在何处,进而知道怎样修改,因此修改也较容易。听讲人高兴的原因为统计分析可让自己了解与他人的具体差异,而且对题目的了解更深入。分析人和听讲人都高兴的原因为,分析统计很有趣,而且能够了解一些统计知识和方法。分析人和听讲人不高兴的原因有二:结果不理想和因缺乏统计分析知识对结果感觉困惑。

2.2.5对将来学习工作的帮助

自主测试对以后的学习工作肯定是有帮助的,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95.24%和92.86%的受试分别认为自主测试对以后的学习和教学绝对有(7.14%;11.91%)或有(88.10%;80.95%)帮助,并表示他们愿意将此用于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因为自主测试能了解并检查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促使学习者更自觉努力学习;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精神、能力和兴趣;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好奇心及自主学习的热情;帮助了解学习者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习者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3.结语

综上,课堂自主测试能培养邵敬敏[6]所主张的“语言能力”,即“第一层面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第二层面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和第三层面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总的来说,调查结果证明了自主测试的设计理念和实际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周胜,付继华.测试与紧张[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3):43-46.

[2]周胜,付继华.论人文化语言测试[J].教育评论,2006,(5):64-67.

[3]Bachman,Lyle 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318.

[4]朱士鸣.测试心理技巧[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85.

[5]张关敏.你测试,我支招[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50.

考试后的感受范文4

关键词: 考试焦虑脱敏技术应试心理技巧

从学生时代开始,人们就不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考试;在升学、就业、升职、人才选拔等过程中,都离不开考试这一手段的应用。许多应试者在考试前,可能会受到来自环境、生理、心理和应试技巧等多方面因素的干扰,而不能充分表现自己的水平和才能,以致影响成绩,甚至痛失良机。因此,如何提高心理素质,提高应试能力,提高应试心理技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心理学研究表明,焦虑情绪是影响考试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专家报告说,大多数人在应试时都会受到焦虑心情的困扰,有的人在考试前忧心忡忡,惶恐不安,失眠、忧郁、精神萎靡不能自控;有的人在考场中心神不定,茫然出神,或者唉声叹气,身体不停地出汗、抖动;有的人在考试前,头晕、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以上都属于考试焦虑的表现,这些反应势必会对考试带来严重影响,最终导致考试失败。

目前理论界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焦虑是“一种预料到威胁性刺激而又无能为力去应付的痛苦反应,是处于失助状态下或处于阻断威胁中而又不能采取变式行为去对付的时候产生的情绪”。考试焦虑是一种特殊的,由整个考试情境引起的神经紧张状态。当应试者面临新的考试时,曾经有过的考试失败的经历,与人竞争的场景,对考试后果的担忧,来自家庭、他人、社会的压力等,所有诸如此类的情景因素,使应试者预感到无力加以避免或应付而感受到严重的、无法摆脱的威胁,产生恐惧和担忧,并由复合的恐惧担忧情绪转化为焦虑。焦虑不仅是对现实的场景反应,更多的是对预料或想象中的危险情景的反应,是对危险所产生的恐惧或担忧本身的关注。当恐惧或担忧本身无能为力时,它们成为真正的威胁因素。因此,考试焦虑是一种对考试恐惧的恐惧,是对考试担忧的担忧。

对考试焦虑,应试者一般都有实际的体验,但对焦虑的因素,大多数人往往不能清晰地意识到,也不能正确地分析评价它们。因此,控制考试焦虑的第一步,就是要勇于确认内心存在的真正问题,把它们具体化、条理化,然后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解决问题。不少应试者在考试前后有下面几种想法:

①“我没有人家复习的多,这次考试一定会很糟”。这是不成立的,除非你一点准备也没有,显然是你把事实夸大了,只要你认真复习过,在考试中就不可能一败涂地。这种想法只能使你把注意力分散在考试后的消极后果上,而不是当前正在进行的考试上,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不利于你取得真实的成绩。

②“其他人都比我聪明,我真是笨极了”。有必要如此烦恼吗?有些人可能的确比你聪明,但也有很多人不如你,你实际上没有必要同其他人竞争,主要是要和自己竞争,努力考出自己的最好水平。

③“考试真可怕,我讨厌考试”。并不是考试使你感到可怕,而是自己使自己紧张,是你对考试的反应令你感到恐怖。要明晰,你完全有能力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想逃避考试,这是不可能的,这种想法只能使你分心。

④“要是考试失败,我不知该怎样办?”这种想法明智吗?一点也不,只有得知考试结果后,你才可以通盘考虑,重新制定目标,现在关心这个问题,对考试不利,你应积极努力应试,给自己一个成功的机会。

只要你能坚持将所有困扰的问题从全新的思维角度加以分析,你就会惊奇地发现,那些曾经使你感到具有强烈威胁的因素和令你焦躁不安的因素,实际上并不存在,或者并没有那么可怕,它们只不过是被你想象夸大出来的,根本是庸人自扰,当你向它们宣战时,它们便不攻自破了。

控制考试焦虑可以采用肌肉放松法,因为焦虑情绪是情理过程和生理过程的结合,威胁性的情景也会引起相应的腺体和肌肉的反应。在考试焦虑状态中,应试者的自主神经系统被高度激活,肾上腺素升高,心脏及血管系统活动加强,皮肤出汗,面色苍白,嘴唇发干,呼吸加快,肌肉持续收缩,大小便频率增加,而随着时间的增加,应试者不必要的身体动作也会增多,开始变得坐立不安,这一系列的身体反应使人感到不舒服,产生不安全感,并试图摆脱它们,从而分散注意力,扰乱正常的思维。心理生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肌肉系统的活动与情绪状态有密切的联系,当能够有意识地控制骨胳肌肉运动的时候,人体内部状态同样可以处于更好的自我控制之下,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肌肉的自我放松控制来达到调节情绪的效果。当一个人处于全身充分放松的状态中,负面情绪活动就会减少或消失,完全的肌肉放松在通常情况下一般无法达到。这种平常无法到达的紧张解除状态可以通过训练来实现,通过适当的程序,一个人可以达到极其放松的程度,如果学会了控制骨胳的放松,那么内脏器官的肌肉就会随之放松,人体的内部状态也会得到控制,体温和血压下降,呼吸均匀,心率减慢,自主神经系统得到抑制,情绪反应亦趋向于平稳。

考试后的感受范文5

主观感受共考察8个项目,下面我们将逐项为大家介绍。

测试项目:静态观察

测试方法:将发动机保持熄火状态,打开发动机舱盖,观察发动机及其附属设备的布置是否均衡、协调。

考察项目:发动机的布局、结构设计、缸体材质等,及其附属设备的选用。

评委这么做:我们的评委们可以从发动机附属设备(例如发电机、水箱管路)的安装,布置上给你详细地讲解2个小时,把所有参选发动机的布置情况以及带来的优缺点,给你介绍得淋漓尽致。

如果您这么做:基本上呢,您可以看看发动机舱的布置是不是很整洁,看看线束有没有靠近过热的发动机,看看发动机舱里面是不是藏有“小强”(蟑螂)……随便你看什么。

测试项目:电控标定

测试方法:将车停在车位中,挂入空挡,拉起手刹。右脚轻点油门,然后松开,如此反复操作。

考察项目:根据转速的提升与下降表现,评定电控系统的标定水平。

评委这么做:简单地说,电控就是负责将驾驶者的意图传达给发动机,并控制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复杂系统。这一个项封的测试,可以考察每款发动机的控制逻辑以及设计思想。

如果您这么做:对于没有专业的发动机开发经验的您来说,我们建议您测试两个环节――快速踩油门和快速抬起油门。一般来说,转速上升很快,回落很慢的发动机具有比较好的动力性。

测试项目:NVH性能

测试方法:将车停在车位中,挂入空挡,拉起手刹。右脚轻点油门,让发动机维持在一定转速。

考察项目:发动机的匀速运转噪声控制能力,以及车辆的震动、舒适程度。

评委这么做:对于某些设计粗糙的汽车,发动机会在特定的某个转速或者一定转速范围内出现振动加剧的现象。而发动机如何控制自己的振动和转速,则是评委们需要去观察和体会的事情了。

如果您这么做:随便怎么踩油门都行,只要别觉得发动机抖动严重、有异常噪声就好。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尝试在一个固定的发动机转速下,仔细感受、聆听发动机在对你说什么。

测试项目:启动性能

测试方法:把车停在车位中,置于熄火状态。进入车内,挂入空挡,踩下离合器踏板,启动车辆观察发动机表现。熄火,不踩离合器再次启动车辆,观察发动机表现。

考察项目:发动机平稳性、启动转速、启动质量。

评委这么做:记录下每一款发动机的启动转速、转速表指针达到的最高位置和怠速转速。如果不踩离合器,发动机的启动负荷就加入了变速箱里的部分传动轴。如果两次表现差别很大,就说明发动机的启动平稳性存在问题。

如果您这么做:如果您不是很清楚转速表指针在启动时候到达什么位置究竟说明了什么,那就可以采取更加直接的方式。启动过程很漫长、在启动完成后还有杂响,这样的发动机就需要您当心了。

测试项目:起步性能

测试方法:在发动机怠速状态下挂入挡或者D挡,正常起步,驶出车位。

考察项目:发动机的平顺性、噪声、加速度。

评委这么做:参与本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的评委们,在驶出车位时候都很平缓、柔和,用来仔细感受发动机对于油门的敏感程度。

如果您这么做:过于缓慢的起步显然并不符合我们《汽车与运动》编辑部某位同事的风格,急促的轮胎尖叫才是他喜欢听的乐曲。所以,您尽可以按照自己的开车习惯来测试,甚至于尝试在起步过程中突然收油门,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测试项目:急加速性能

测试方法:在静止状态起步,全负荷加速。手动车型在5000rpm以上升挡,自动车型可以关掉电子稳定程序,同时踩下刹车和油门,然后快速松开刹车。

考察项目:全负荷工作时发动机的动力性、平顺性、噪声。

评委这么做:在这个项目上,评委和我们平时测试时的操作方法基本相同。但是……从评委严肃地表情和下车后的记录上来看,他们肯定看到、听到或者感受到了一些我们无法察觉的东西。至于变速箱的换挡顿挫,每个坐在车里的人都能感觉到。

如果您这么做:如果没有测试设备的帮助,急加速过程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测试环节。一般人对于推背感的强度不是很敏感,那就可以在心里给急加速过程默默计时。过速过程持续很长、后半阶段力量很少减弱的发动机,都是动力表现出色的选手。

测试项目:急减速性能

测试方法:稳定油门踏板,切换至3挡,保持车速在100km/h。突然松开油门踏板,带挡滑行,观察发动机转速变化以及减速情况。

考察项目:发动机的制动性能,及被车辆反拖时的平顺性、噪声。

评委这么做:参选车型在这一环节的表现差异非常大,以至于我自己都能对每一款发动机的表现都写出很多感受。不过显然评委们的感受更多,因为他们下车后的文字记录要比我还长。

如果您这么做:发动机被车辆反拖的时候是不会喷油的,也就是说油耗为零。建议我们的读者以后不要空挡滑行了,尝试带挡滑行吧。用这个办法考察发动机,一般人我们还不告诉他。

测试项目:加速响应

测试方法:使用2挡(自动变速器),以直线行驶的形式在间距变化的连续桩桶旁直行,速度保持在20-30km/h。接近“加速”桩桶时加速,接近“减速”桩桶时松开油门踏板,如此反复。

考察项目:在阶跃式的油门输入下,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延迟时间, 持续加速能力、平顺性、噪声,以及发动机制动(反拖)时的平顺性。

评委这么做:测试过程如前面的描述,再次对每一位评委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表示敬意。

如果您这么做:之所以选择2挡来进行测试,是因为这个挡位对于发动机动力输出的变化非常敏感。在20-30km/h的速度下,发动机转速一般都在1500-2500rpm,正是发动机的日常工作转速。在测试中,收油门而没有强烈顿挫感、踩油门又有很快动力响应的发动机,无疑是这个测试环节的胜者。

当然,我们完全可以把所有参加评选的发动机放在烤肉架上,请国内最权威的发动机评委,用小刀一点一点切开每一款发动机的表皮,向读者展示它们的肌肉、血管、脉络和结缔组织……很显然,我们不会那么做。不仅因为上述过程太过残忍,恐怕读者也会对地方摆满的一大堆零件头晕目眩。

考试后的感受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 考试作弊 心理动因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118-02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但是也正是为了得到理想的分数有些学生就会铤而走险采取各种方式进行作弊,作为高校辅导员,我每年都要对我所带的学生进行诚信考试方面的教育,但还是难免有极个别的学生作弊,为此我就学生作弊的心理动因方面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一、大学生作弊心理情况分析

(一)数量及结构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2011―2014年长春某高校共有105名学生因为考试作弊受到记过以上处分,其中2011年26人,2012年29人,2013年27人,2014年23人。从年级分布看主要是大一、大二两个年级学生违纪数量比较多,大四最少,仅有1人。调查发现,大一学生作弊数量较多的主要原因在于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觉得进了大学就是进了保险箱,脱离了家长的“唠叨”后,自控能力差,在好奇心理的作用下没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导致还没来得及学习甚至没来得及复习就考试了,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就只能铤而走险,进行考试作弊,具体数据见表1。

(二)作弊时与作弊后心理分析

从表2可见,70.1%的学生在作弊时都感到紧张恐惧,难以做到镇定自如、从容不迫,表明多数作弊学生还是有担心被发现而受处罚的,毕竟这是违规行为,一经发现,将付出高昂的代价。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从学生的表情来判断该名学生是否作弊,因为作弊的学生大多会有东张西望、眼神飘忽不定、心神不宁、有其他掩饰作弊的小动作等行为。在作弊后被发现的同学中,有53.3%的学生会把根源归咎于自己的“运气不佳”“倒霉透顶”。其中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自己第一次作弊就被发现了,有的则是觉得有比自己作弊情节更严重的同学没被发现,反而是自己一个小动作就被发现。这些认为自己运气不佳的同学,也只有自认“倒霉”,接受处罚,因为自己毕竟是违反了考试纪律;21.5%的学生感到担心焦虑,他们主要是担心处分会影响到自己的毕业,甚至是将来的就业和求职;49.9%的同学在作弊后感到十分后悔,因为作弊前他们并未想到作弊会带来严重后果,作弊被发现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时后悔为时已晚;19.6%的学生作弊后感到愧疚,感觉作弊行为对不起父母,无法面对自己的家人,同时也怕这种行为被老师和同学知道后被鄙视,会使自尊受到严重损害。

(三)学生作弊次数及终止作弊原因调查

从表3中可见,66.8%的同学都曾有过作弊的念头且有为作弊做过充足的准备,但他们当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实施了作弊。究其原因,38.6%的学生是以为胆小害怕,慑于学校对作弊的惩处力度而不敢铤而走险;22.1%的学生是因监考老师的监考十分严格而没有给他们创造作弊的机会,于是中途不得不放弃实施作弊的念头;17.4%的学生是由于看到别的同学作弊后受到取消学士学位的处分后而警醒,意识到了一次不及格还有机会补考,要是作弊违纪了就真的遗憾终生了。这些数据表明,在高校作弊行为虽然只发生在少数学生身上,但有作弊想法和准备作弊的心理却是普遍存在的。表3还反映出,56.8%的同学在第一次作弊就老师被发现后,该名同学将不再作弊,但仍有43.2%的同学会重操旧业,选择再次作弊。数据表明多数学生能知错就改,有自我克制力,少数同学则一错再错,继续作弊。这其中也有极个别学生因与同学关系要好,碍于面子和哥们义气在考试中而再次作弊。当受访的学生谈及屡次作弊的学生时,都一致认为这类学生既破坏了学校的风气又自暴自弃,不求上进。调查结果还显示出有过作弊经历的同学在以后再次作弊时会更加隐蔽,手法更加高明。说明个别同学仍然缺乏对考试作弊的正确理解和认识,意志力不强,缺少自控能力。

二、大学生作弊心理动因分析

(一)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大学生作弊时的一种普遍心态,相关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在大学里只有不到1%的考试作弊者被发现。大多数的考试作弊者认为,如果能够在考试中作弊不被老师发现,还能得到高分,便值得一试。另一方面,目前各高校对考试作弊的学生惩处非常严重,个别监考老师出于对学生前程考虑,在发现学生考试作弊后,只是简单地将其请出考场而没有上报学校采取进一步的惩处措施,使学生作弊成本大大降低,这也在无形中助长了大学生在考试作弊中侥幸逃脱的心理。

(二)从众心理

经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考试作弊的大学生在考试前并没有考试作弊的想法,他们是看到别的同学作弊,特别是看到平时经常旷课不学习的同学,在考试作弊后不但没有被发现反而得了高分,自己心里就觉得不作弊是自己吃亏了,于是才在考试中实施作弊的。

(三)虚荣心理

大多数大学生都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别是上大学后脱离了家长的“管束”之后有展示自己的空间了,都想好好表现自己,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同学的尊重。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一些同学的虚荣心逐渐膨胀,凡事都要想方设法争面子,包括学习成绩。这类学生并不一定考试不及格,而是对自己考试没有十足的把握,但又想取得高分来在同学面前炫耀,便采取了考试作弊的虚假手段欺骗自己和同学。

(四)投机心理

大多数同学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有的同学为了省去挑灯夜战的辛劳,对自认为对将来有用的、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就多学一些,对自己不感兴趣,自认为将来用不到的课程则不学,以减轻学习负担,但为了顺利毕业还得通过考试,取得差不多的成绩,于是只能在考试时投机取巧,试图通过作弊手段蒙混过关。

(五)学习无用论心理

受学非所用或高中老师在高中阶段经常说教的上了大学你就轻松了,你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玩多久就玩多久的考上大学学习终结论思想影响,以至于平时不学习的学生,把课上和业余时间都荒废在打游戏、看韩剧、谈恋爱等事情上,一学期下来,学业逐渐荒废,到了期末对这学期所学的科目一无所知。为了应付考试过关和能够顺利毕业就采取不光彩的作弊行为。

(六)“助人为乐”心理

俗话说“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同班同学之间的感情都很好,在考试时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也是常有之事,而且有些学习好的同学有时会主动把自己的试卷让其他同学看,也会得到抄袭者由衷的感激。但随着“助人为乐”者的演变和考试作弊的需求,替人考试的“”角色在高校已很普遍。

(七)功利心理

在当今的高等教育的体制下和现行的考试制度下,考试成绩在学生评优、入党、评定奖学金、考研、出国、找工作时成为了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衡量标准。虽然各大学和教育部以及各省教育厅都对考试作弊行为做出了明令禁止的规定并对作弊者采取了严厉的惩处措施,但仍然有些学生为了达到这个“唯一标准”不得不采取冒险行为,以身试法。

(八)冒险心理

由于现在高校基本都是全国招生,全国各地考生的学习成绩差异又很大,有的同学由于底子薄弱,考入大学后虽然又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且他们也努力地学习,但还是会出现有些科目考试不及格,甚至连补考和重修都通不过。为了顺利毕业,他们这些同学便产生了“破罐子破摔,放手一搏”的冒险心理。

(九)“合理化”心理

有些学生由于在校期间家庭发生变故、自身发生疾病或遭遇了意外事件等客观因素的干扰,致使自己的学习受到了影响。这些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要求还很高,不能因为耽误了课程而影响考试成绩,所以就给自己找到这种大家都能理解的“合理化”借口,采取自认为“合理化”的考试作弊行为。

(十)好奇心理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还是以分数论英雄,学习成绩好坏仍然是衡量一名学生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在这种环境下学习生活的大学生,无论是从人生三观上还是心理健康的层面上,都容易与现实社会产生偏差。因此,个别学生会感到学习、生活百无聊赖,觉得读了这么多年书,如果不体验一下作弊是何感受,岂不遗憾。于是,在这种猎奇心理的作用下,加入了作弊的队伍。

【参考文献】

[1]胡丛莉.大学生考试违纪心理探析[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5(03).

[2]冯东山.大学生作弊行为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4(11).

[3]李光雷.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4]张艳萍.大学生作弊动因及应对路径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

[5]何耀伟.当代大学生违纪的心理动因分析与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6]王庆生.尚璇.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与对策探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

[7]刘金铁.季贵斌.高校学生考试作弊影响因素研究与分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8]姚远.多维视野下高校考试作弊成因与对策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

上一篇住宅别墅设计

下一篇礼记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