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成绩分析范例

考试成绩分析

考试成绩分析范文1

比较来看,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每学期开设的专业课程有5至8门,各科考核形式比较随便,往往并不能较全面反映学生的真正接受情况,究其原因在于各门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与配合,没有形成有效的考核系统。以笔者所在学校平面设计本科第三学年为例,按教学大纲要求已经完成海报招贴设计等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而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却不尽人意,更有学生经过海报招贴设计的学习后,在广告设计课程中,在海报设计的文字设计和版式设计中的编排会出现低级问题,不能很好地合理运用图形与色彩的关系,文案与编排的合理布局,这类问题的存在是没将相关课程科目很好地串联起来,由于编排设计课比较逻辑性,条理性,严谨性,有不少创意好的学生还不能很好利用软件技术结合该课程的合理性进行学习。所以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在考核体系中做重要调整。

二、招贴设计及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1.打破传统“单科”考核,实现“整体”课程考核方案艺术设计是活的,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结。在具体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设计专业课难以制定固定的程序和模式,因此如果只拘泥于课堂常规学科理论型教学考核方式,很难全面反映出某位学生的实际掌握的情况。结合平面设计专业特色,实施实现教学形式的创新,在招贴设计实践环节中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中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任务驱动、团队教学、综合考核,注重知识的渗透教育,不仅能使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平面设计本科第三学年为例,开设有设计表现、图形创意、编排设计、海报招贴设计、广告课程设计等课程,安排很合理,很具有阶梯性,一学期下来学生学习很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工作很辛苦,但整体掌握情况往往不如人意,分析其中的原因是由于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与配合,各科考核内容比较单一,考核评价体系里也没有形成有效的考核系统。针对这一情况,采取“项目课题式”的教学方法,在授课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各单科教师在学期初共同商定某一课题,把基本理论指导于实践训练。可以把方案设计与设计表达等内容灵活融入各单科学习。在整个课题完成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发挥他们的艺术天分,同时又要以老师为主导,帮助学生既能学到基础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在综合设计的能力上得到培养与提高。设计考核作业时考虑到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必然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提高教学效果。

2.打破传统“操作方案”式作业形式,实现“多元创作”式设计练习传统的课程作业往往只针对单个课程而设计,比如《图形创意》课程只考核对图形的设计创意,很少与设计表现、编排设计、招贴设计等课程联系在一起考核,这样对于一个平面设计者来说是不完整的。学生的考核作业采用针对海报招贴制作的过程中完成。由于直接接触电脑软件,同时又处于机房操作中练习,所以很难发挥创意的潜能。而多元化创作设计练习,更能增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设计兴趣,也能迸发出灵感,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不同材料的制作上充分表达的内容,每学期通过实践训练将所学习的相关课程内容进行串接整合,海报招贴课程中也可要求学生从设计表现的创意与材料选择入手,按照给定的设计主题要求,进行色彩运用、图形的创意,再通过材料的选择进行不同的艺术表现,结合绘图软件操作、文字设计、版式设计和各自选择的材料做综合创意练习,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完整过程的训练,将设计色彩、设计表现、图形创意、编排设计等课程内容全部串联,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课程。

3.打破教师“闭关”出题惯例,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为考核重点“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要求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已经成为促进就业和高校教育的基本方针。授课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些公司或企业的具体案例分析,通过“案例”训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充分发挥各单科优势进行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学校严格以社会的需求作为准绳进行平面广告人才的培养。作为一所地方性工科院校,我们积极联系当地广告设计公司、文化传媒等公司,通过一系列的策划和设计制作活动进行合作,特别是毕业班级的毕业设计与企业合作,已经成功联合多家公司成功完成多家方案。另外,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到上海炎舞和Gate等定点设计公司进行实地实习。通过与王飞、周亚飞创意总监和其他设计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对不同广告创意的定位对我们的学生学习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使我们的毕业生能够熟悉各类绘图和排版软件操作工具,通晓各类广告策划活动方案的操作流程、后期材料的选择和印刷制作流程,具备了能够独立完成政府、市场、企业等达到的广告效应,具备了一个成熟的设计师应具备的各类系列海报招贴设计的能力。通过一系列改革探索,目前已经取得一些成效,从2008年开始都有学生作品在“东加西”国际海报双年展以及省级大赛中屡获佳绩。

三、教学中实践环节考核评价的改革创新点

1.考核体系强化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教学评价中在以往的重点多是放在了学生在设计中的软件操作和制作技法的掌握上,一般会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培养;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不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如前期调研、市场条件分析是招贴设计主题做出科学准确的资料搜集和分析的初级阶段。结合市场需要把设计主题内容得以更好的推广是不能忽视的考核方面。如海报招贴设计课程强调设计运用的全过程,对设计中的各个环节,设计推敲、小组讨论等都应该十分重视,定位综合考核是影响最大的考核方法,它是设计创意新思路和新方法的制高点,也是有效的考核依据之一。

2.考核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既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招贴设计的创意产生的过程在不同领域的创意有不同的方法,但有些方法具有一般性,如敏于观察,勤奋于思考,不模仿,多逆向思维,好学多问,相互启发,也有一些比较专业的方法,比如,对现有结论的假设提出反假设,看能否得出新的结论;把学生聚合在一起,集思广益,从不同角度提出毫无限制的多种方案方法,从中找出创意点子来。另外艺术设计院校也有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上用演绎法的专业考核,即从前提条件推出结论,对设计主题进行各种联想和意识流训练,开拓思维,加以创造和设计。

考试成绩分析范文2

关键词:公共坐凳;雨打芭蕉;3D辅助设计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就业岗位的增多,城市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城市需要提供更多的公共家具,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的需求。由于城市扩张速度太快,南昌地区的公共家具长期缺乏相对系统的设计,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如街道、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中最常见的公共坐凳,长期保持单一的样式,虽有基本的实用性,但审美性差,与周边环境不协调,更无法展现出城市独特的文化内涵。为了改善南昌地区公共坐凳的同质化现象,设计从公共坐凳的功能出发,确定其在不同空间状态下的造型、色彩、质感和尺寸,使公共坐凳与空间环境协调的同时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成为城市的“形象记忆”,突显城市环境的美学品质,展现城市的文化内涵。城市公共家具“UrbanFurniture”的概念源于欧洲,是指公共空间中的座椅、站台、标牌、雕塑等公共环境设施。它蕴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户外场所能够像家一样的便利舒适[1]。本文通过公共坐凳的功能、材料和样式分析,结合国外公共坐凳案例与中国江西省南昌市现有公共坐凳的实用性、审美性和文化性对比研究。为南昌市玉带河公园的公共坐凳“雨打芭蕉”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案例参考。本研究在中国传统文学、绘画、戏曲中提炼造型元素,采用3DMAX、CAD、Photoshop等辅助设计软件,系统性的进行设计,并且运用3D打印成型辅助实施制作。

一、公共坐凳的功能、材料和样式

1.公共坐凳的功能

如果将城市比作居室,城市公共家具就像居室中的家具,公共坐凳就像客厅中的沙发,是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休憩的实用功能,还具有装饰审美和文化传承的功能[2]。

2.公共坐凳的材料

公共坐凳要使用结实耐用的材料,能够抵御人在无工具状态时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损坏,还需要维护简单和便于清理。通常以木材、石材、混凝土、陶瓷、金属、GRC等材料为主。

3.公共坐凳的样式

公共坐凳是为满足人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休息、交流、娱乐等生活方式而设置的,其造型、色彩、样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思想方式、交流形式、审美情趣,其样式可分为基本式、围合式和创意式三种[3]。

二、国外公共坐凳和南昌公共坐凳的分析

21世纪初发达国家开始重视城市公共家具设计,公共坐凳更多地强调公众参与度,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实用性的基础上,注重审美性和文化性的融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相比之下,南昌地区的公共坐凳以基本式和围合式为主,缺乏设计理念,与整体环境不够协调,难以展现出南昌城市的文化艺术形态和地域特征[4]。

1.设计实践

江西省位于中国东南部,省会是南昌市,公共坐凳“雨打芭蕉”在南昌市玉带河公园的滨水景观带上。该地块东、南两面邻水,西北面是绿化呈多边形约300㎡,附近是居民生活区。芭蕉树是南昌地区常见的一种绿色的草本植物,高约3m由多根叶脉发散状组成。因为芭蕉叶是植物中最大的树叶,有兴盛、繁荣的象征意义,所以多用于园林景观栽种。中国南方多雨水,“雨”和“芭蕉”两种自然元素组成的景象,被中国古代人认为是一种唯美的景致、美妙的组合。在中国古代文学、音乐、绘画中经常被用于表现“快乐、活泼、积极、乐观”的精神[5]。“芭蕉得雨便欣然,终夜作声清更妍”出自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1127年~1206年)的古诗《芭蕉雨》。清代画家禹之鼎(1647年~1716年)的绘画《芭蕉仕女图》描绘女子在芭蕉树下庇荫的场景(图1)。《雨打芭蕉》还是中国著名的民族乐曲,清新、流畅、活泼的风格富有情调。

2.造型设计

公共坐凳“雨打芭蕉”的设计注重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造型借鉴绘画中的芭蕉叶,突出韵律感。叶脉下粗上细呈弧线挺拔而坚韧,象征生命力。坐凳造型像凝固的雨水,波浪层叠形态突出韵律,座面采用防腐木制作,曲面的形态适合观景、交谈、躺卧、下棋等行为休息。13组芭蕉叶由7种不同形态的叶片组成,采用不锈钢制作(图2)。叶片的造型强调历经风雨而自然产生不规则的纹路裂痕,营造出残缺美。就像雕塑断臂维纳斯,在与完美的对比中,残缺更能使人感觉到追求进步、追求美的需要,具有积极的意义[6]。造型设计充分考虑人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理和心理感受,高度和芭蕉树一样,避免使人产生压抑感。叶片锻造时内部留出5cm的空腔。下雨的时候,雨水击打在弧面的叶片上空腔会发出各种“叮”“当”声音,仿佛大自然正在演奏乐曲,弧面造型的芭蕉叶又可以起到遮阳和避雨的作用(图3)[7]。

3.软件辅助设计

考试成绩分析范文3

关键词: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成本管理

随着科技的发展,公路工程中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可利用机械来代替劳动力。从本质上来讲,公路工程的建设需要实践经验丰富的工人进行施工,而当下利用机械来代替劳动力,在提高了工程质量的同时,也减少了大量繁重的劳动力。但是无形中大量机械的采购以及使用、维护、维修等内容,提高了公路工程的成本预算,加重了公路工程建设资金的耗费。这样的趋势与如今效益最大化的趋势有所出入,因此需要对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成本进行合理管控,降低机械成本,解决预算或耗费加重的问题。

1不同施工阶段公路工程机械化技术以及设备的应用情况

首先,在选择不同施工阶段的机械化技术以及设备时,应该考虑到公路工程周围的环境、气候等外界环境因素。其次,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着重点不同,利用的机械化设备也会不同。最后,深入讨论不同施工阶段公路工程机械化技术以及设备,总结其相关设备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即前期准备阶段的设备、中期施工阶段的设备以及末期收尾阶段的设备。针对前期准备阶段的设备中,划定基线的设备是其主要设备。基线机械化设备的主要目的在于划定工程实施的范围、工程实施的基线,如整个公路是否按照一定的规划进行施工。针对中期施工阶段的机械化技术及设备来讲,振捣棒、边模板、液压缸等技术或设备属于主要技术设备。其中,振捣棒在施工过程中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可以保证工程基底部分的稳定性,提高其安全程度。针对末期收尾阶段的技术设备来讲,路基整修技术是常用的技术之一。例如,路面平整度的整修、以及路面压实度的整修等。另外,在公路施工的末期还要进行公路安全性能检测以及质量检测,这部分机械设备大多属于外部检测机构。同时,这部分公路工程属于竣工验收阶段的重要过程,也是成本控制中波动最大的部分。

2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成本内容

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成本内容复杂,大致可分为设备材料的成本耗费、设备材料中间过程产生的成本耗费以及相关的税费等。首先,设备材料的成本耗费可以细化为设备成本耗费和材料成本耗费等。针对设备耗费来讲,一部分设备需要购买,一部分设备需要通过租赁的方式使用。针对材料费用来讲,钢筋、混凝土、设备油气等都属于其中细节性的耗费,并且这部分的耗费与工程的进程有着极大的关系。其次是设备材料中间过程产生的耗费,例如工人的基本生活耗费、机械维修、保护费用等。这部分费用不仅与施工进程有着直接的关系,与设备以及材料的使用情况也紧密相关。最后,针对机械化施工成本内容的税费与法律规定的各类增值税、关税等息息相关。

3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成本管理的重点

3.1机械的调度情况

作为机械化施工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因为工程施工现场工程机械的道路情况将直接关系到机械化施工成本管理能否高效可靠。在对施工现场所使用的机械进行调度的时候,需要按照不同的施工流程提前对使用的机械进行安排,并且在对施工现场的施工进度进行考察的基础上,由施工管理团队提出相关的建议,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能够满足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使用需要。同时还需要合理的安排施工现场机械班组的设置和调配,并且遵循持续性的原则,确保施工设备入场的时间和数量能够和公路工程施工进度相符合,从而避免了施工机械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的浪费。合理的调度对于工程机械化施工成本管理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必须严格执行施工机械的调度制度,合理安排调度方案。

3.2机械的利用率和完整率

施工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整率,主要是指施工机械设备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后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是否通过维护保养等手段确保施工设备的完整性。这也是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成本管理中的又一个重点内容。因为施工机械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后按照不同的施工环节,然后按照先后次序进行使用的,这也就意味着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要想能够被充分的利用,就必须在一个科学的调度范围和合理的可行性计划的指导进行使用。此外施工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因为综合工程的施工现场环境往往比较复杂,所以极易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来自外界的损害从而出现故障。因此就必须由施工人员和使用人员采用科学的手段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机械设备的外观和内部构建的完整,可以有效地降低因为故障维护和设备保养而产生的施工成本。

4造成公路机械和施工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

4.1施工机械缺乏维护

要想有效降低公路工程施工机械使用成本,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在使用过程中定期对施工机械进行保养和维护。但是在实际的公路工程施工现场,我们却发现大多数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在使用公路施工机械的时候,不太注意对施工机械进行保养和维护。首先不太注意对施工机械的清洁,因为公路工程的施工现场往往施工环境比较恶劣,而且粉尘也比较大,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灰头土脸的施工机械。尤其是在沥青铺设阶段,大多数的沥青铺设车表面都糊满了厚厚的沥青。还有一些施工原材料运输车辆不仅外观比较脏,而且因为缺乏维护和保养,发动机会发出很大的声音。其次,就是缺乏对施工机械的有效保养。在施工机械的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大大小小的故障。但是很多公路工程施工段为了赶工期,往往会加班加点的进行施工,所以即使施工机械出现一些小的故障,也不会及时的维护和保养。时间一久小故障就会变成大故障,从而也会造成机械化施工成本的增加,不利于进行成本管理。

4.2设备资源浪费情况普遍存在

虽然现在大多数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都会对施工人员强调节约施工材料,避免资源的浪费,但是由于当前大多数施工人员的学历比较低,而且不具备专业化的操作技能,所以他们在参加公路工程施工的时候也不会有意识地节约施工机械所需要的生产原料,这也是目前造成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成本管理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再加上公路工程施工,本身就需要各种大型的机械,而且施工现场的环境也比较恶劣,所以由于操作不规范而对施工机械造成的剐蹭磕碰随处可见,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很多操作人员和施工人员都是以小而化之的方式来处理的,甚至很多情况下都是假装看不到。此外由于在设备使用过程中也不太注意对施工材料的合理堆放以及安置,所以导致施工材料扬撒或者转运过程中浪费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

4.3机械的利用率比较低

施工机械利用效率比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对施工现场规划不合理,导致施工机械跑空趟。因为现在公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往往战线比较长,工程量也比较大,这也就意味着需要有众多大型的施工机械参与到施工中,才能够确保工程的施工能够正常开展。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施工现场路线和布局的有效规划,所以往往使得大型施工机械的入场比较困难。甚至入场之后,也因为路线规划不合理而导致施工机械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处于没有正常作业而空跑的状态。在工程造价的计量过程中,施工机械的使用是需要按台班数量来计算的。而施工机械在施工现场空跑不仅是对施工机械的浪费,同样也增加了不必要的工程预算。其次,部分操作人员不会熟练使用施工机械。现在一些大型的公共工程施工机器虽然已经融入了电子化的操作系统,但是由于部分工作人员对于施工机械操作不熟练,也会造成施工机械无法在施工现场发挥应有的作用。

5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成本管理的问题

5.1机械设备管理的问题

机械设备管理主要包括机械日常使用、机械维修以及机械保护等内容。首先,从机械日常使用的角度来讲,机械使用过程不当,容易造成机械的耗损。另外,机械使用过程中应与施工阶段相匹配,一旦发生超前使用或者滞后使用等情况,可能造成材料浪费的问题,或机械过度耗损的问题。综上,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就可能造成机械维修成本提高。其次,针对机械维修的问题。一旦机械发生损坏,一般都交予专业的机械维修师傅进行维修。维修师傅的专业能力与在这过程中产生的耗费直接相关。换句话说,维修师傅的专业能力强,在减少维修次数的基础上,可以减少维修成本费用。但是,在实际情况下,维修师傅的专业能力是影响成本耗费的一部分内容,机械的内耗严重程度也是占据维修成本耗费的一部分。最后,材料设备的保护主要指日常的机械维修。在这中间,替换零件的储备、机械各环节部分的维护措施等都会产生耗费。一般情况下,替换零件的质量问题是机械设备的主要问题。

5.2机械设备管理措施不当

机械设备管理措施不当,主要表现在管理内容混乱、管理机制落后、管理人员专业能力较低等几方面。首先,管理内容混乱是造成机械成本费用升高的重要原因。目前,该问题主要表现管理形式与当今公路工程施工形式有所差异,导致其成本费用计算错乱的问题。例如,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一些仅仅依靠劳动力的施工过程中已经被机械设备替代,但在成本管理内容中对这部分新内容的成本管理有所欠缺。另外,管理内容混乱还表现在成本管理内容与工程实施过程有出入,依旧沿用传统的成本管理形式。其次是管理机制落后的问题。目前,一些先进的技术可以用于管理机制中,使整体的成本管理直面化、简单化。但是,大部分成本管理机制还处于人为管理的状态,这样的形式具有不够全面、不够具体、数据整理困难的问题。最后是管理人员专业能力较低的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积累较少、实践能力较低、成本管理意识较低这几方面。另外,成本管理内容与管理人员对技术的把握程度相关。

6提高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成本的管理效力

6.1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针对机械设备管理的问题,首先应该改变当下的管理现状,使管理内容变得有条理性。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可以细化各设备成本管理内容,其次将设备使用情况与工程施工进程相联系。另外,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成本耗费也要相应地记录在册。公路工程中常发生的问题,即一些简单的维修问题未有详细的明细,导致最后的成本计算造成了一些问题。因此,各类成本耗费的明细都应该整理成册。其次应该提高成本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从专业能力角度来讲,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设备一直处于改进的状态,因此相应地提高成本管理人员对机械成本的把控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公路工程还需要考察成本管理人员的实践能力。在整体的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预算成本有出入的问题,因此提高公路成本管理人员的实践能力是必要的。另外,相应地也要提高成本管理人员的意识,避免出现成本管理内容沿袭传统成本管理内容的现象。最后,成本管理内容是复杂繁多的,可以依靠一些先进技术。在提高成本管理效率的同时,使整个成本管理内容变得更有条理性。例如,可以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机械设备成本管理控制。从信息化技术的特点来讲,信息化技术一方面可以将复杂的成本管理内容变得有条理,另一方面实现了成本数据的可视化。从信息化技术对工作方式转变的本质上来讲,信息化技术转变了传统成本管理方式,使管理人员之间实现了相互沟通,提高了工作质量。另外,信息化技术的优点还在于它具有庞大的数据库,这部分内容可以是工作人员自建的数据库,也可以是已经存在的数据库。成本管理控制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数据库对机械设备的材料进行合理的预算以及有效的控制。

6.2提高机械设备管理能力

提高机械设备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完善机械设备的保护、维修制度。针对机械设备的保护来讲,机械设备的替换零件最好与原厂零件保持一致。如果无法达到该条件,需要尽可能选择质量上乘的零件。其次,对于设备的使用应该尽可能按照使用要求进行使用。最后,租赁的设备如果发生损坏需要赔偿,因此对于租赁的机械设备应该尽可能的小心使用。针对机械设备的维修来讲,机械设备的维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应该尽可能控制其维修成本。一般来讲,可以选择技术过硬的师傅进行维修,相应地机械使用人员可以进行简单的机械设备维修培训。

7结语

公路工程机械设备成本控制管理是必要的,其不仅要从机械设备本身出发进行成本控制,也要从机械设备衍生出的耗费进行成本控制。要想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无论从上述哪个角度来讲,在施工过程中合理使用机械设备的同时,还要注意各方面成本耗费的详细记录,确保设备成本控制有条理的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刘伟.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成本管理探讨[J].北方建筑,2020,5(2):74-76.

[2]黄一洪.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成本管理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8,(5):187-191.

考试成绩分析范文4

关键词:剧院工程;项目设计;设计理念;施工影响

1项目概况

海门大剧院位于海门市高新区江海博物馆南侧,长江路以西,张謇大道以东。项目总建筑面积为47728.77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32090m2,地下建筑面积为16140.77m2。建筑层数方面,海门大剧院观众厅部分两层,东布洲百姓剧场观众厅位于二层,下部为配套商业,后台部分4层,山歌艺术剧院地上4层。

2项目前期设计阶段

2.1实地勘察建筑物的结构构造

海门上承北方,下启南方,既有北方大气浑厚之势,又含江南水乡婉约之韵。因此新建文化中心应既有北方的大气典雅,又有南方的婉约现代。大剧院附近设有博物馆和图书馆,三馆呈“品”字型布局,彼此有所呼应又有所差异,和而不同,卓尔不群。博物馆居中,采用方形平面、石材墙面与坡屋顶结合的方式,位于东西两翼的剧院和图书馆也采用方形体量,结合平屋顶的设计手法,有所呼应又有所不同,从而达到衬托博物馆坡屋顶丰富形象的目的。

2.2符合国内外大剧院具备的设计理念

2.2.1设计思路

首先,设计位于已建成的江海博物馆南侧,城市生态绿廊轴线的两侧。设计时,应在建筑高度、色彩、气质等方面处理好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三点之间,文化中心与行政中心之间,文化中心与腹南地块之间的和谐关系[1]。其次,设计对位于中轴线上已建成博物馆中高低起伏和代表传统文化的坡屋顶轮廓加以提取,巧妙地依据剧院与图书馆各自功能,拓扑生成不同尺度与方向且更有特色的坡顶,形成屋顶呼应、和而不同、卓尔不群的文化中心整体形象。再次,建造以史示人的历史宝库,已建博物馆以庄重的中式四坡顶风格体现历史感。最后,打造以文化人的艺术殿堂。大剧院以简洁大气、现代庄重的造型,凸显地标性,力图成为魅力海门引以为豪的城市名片。

2.2.2建筑造型设计总体原则

首先,建筑造型的形态既不夸张,也不与国内已建成的建筑雷同,从海门本土地域文化元素加以提炼,形成既具有现代风格,又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建筑。外立面造型设计总体原则为既现代大气,又庄严稳重,表现海门大剧院经典且富有艺术气息的气质特征。其次,通过切削组合的方式将极简现代的4个主要功能体量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保证室内主要功能空间采光通风的同时,体现大剧院的庄重大气艺术形象和城市客厅的环境态度[2]。最后,大剧院通过功能分区自然地形成3个体量,彼此两两相连,其中大剧院与小剧院南北分置,顶部采用飘板构架相连,正对东侧生态绿廊,呈江海门户之势,与图书馆遥相呼应。大剧院与山歌艺术剧团、山歌艺术剧团与东步洲百姓剧院在屋顶和连廊的连接,向西侧和南侧分别形成两个主要入口灰空间,将人流从不同方向引导至二层的平台中庭空间,体现出丰富的空间变化和形体关系。建筑整体采用背栓干挂石材幕墙系统,选择浅黄色系高档毛面花岗岩并有2~3种跳色,开窗均以斜切的方式处理窗洞的体块关系,进一步强调建筑的整体感和庄重大气的特点,同时高档的暖色石材能够营造出更为亲民的心理感受,贴合大剧院的功能属性。玻璃幕墙主要采用横明竖隐的做法,强化幕墙的通透感,使得建筑形体虚实对比强烈,整体呈现出和而不同的美学秩序。建筑屋顶高低起伏,是根据各个功能体量的厅堂实际高度以及建筑层数进行准确确定,尽量做到不浪费空间。其中大剧场主舞台区域屋顶最高,达32.525m,观众厅、休息厅根据实际高度自然下降为21m,可以节约空调能耗。多功能小剧场则根据实际高度相对降低,这些不同高度的建筑体量加以连续和过渡,自然生成一个连绵起伏、浪漫写意的屋顶形态。

2.2.3设计总体原则

(1)总平面设计。将1100座大剧场、400座东布洲百姓小剧场与山歌艺术剧院等演艺和商业类功能整合后置于生态绿廊西侧地块,将安静的图书馆独立于东侧,实现动静分离。两建筑均南北长向拉开,面向绿廊呈水平舒展之势,该长向界面同时强化了干道的标志性形象。大剧场结合舞台高度,面向张謇大道塑造扬起的标志形象,向东逐渐降至绿廊界面,呼应从高层塔楼至东侧绿廊的天际线跌落趋势。两建筑与博物馆邻近的檐口均略低于博物馆,打造整体和谐性。剧院的两剧场休息大厅均面向生态绿廊,虽各自独立,但又共享一处屋顶覆盖。(2)竖向设计。本工程场地竖向的设计依据为海门市规划局建设项目规划设计要点、地形图电子文件及红线图,以基地周边规划道路路面标高作为本设计的场地设计控制标高。本工程基地内地形相对平坦,区内道路坡度在0.5%~2%,均设雨水口和污水管,将雨水和污水收集后排至市政排水系统。本工程室内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700m。(3)交通组织。上位规划中地块南侧为商务用地,本案建议将南侧道路东西联通,使剧院、图书馆之间的绿廊整体成为一体化的文化公园。建筑于南北道路设车行入口,方便剧场道具、演员、山歌剧院以及办公人员出入。结合东西轴线,于剧场东、西两侧设步行入口,便于观众、顾客从张謇大道与绿廊到达剧场与商廊各区,同时所有流线均不交叉。

3项目实施阶段

从建筑全寿命期周期来看,装修改造项目实施是关键阶段,对整个项目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具体主要从施工队伍选择、重点难点管控、施工细节以及过程监控4个方面入手进行管理与控制[3]。

3.1选好施工队伍

选好施工队伍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应选择管理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以及具有良好信誉的作业队伍。在施工工程中,每个工种、工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例如,木工、瓦工、油漆工的正常施工顺序为木工→瓦工→油漆工,这也是判断一个施工队伍作业能力的基本准则。施工队伍将具体施工任务分配给不同工种的工人,监督施工过程,并且进行最后的验收。这项工作对于施工安排、进程、质量验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施工队伍的优劣决定了装修改造项目的成败。

3.2重难点管控

把控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是保证项目质量和进度推进的有利保证。例如,海门大剧院项目大面积使用聚氯乙烯(PVC)、自流平、超大规格砖、异型玻璃纤维加强石膏板以及扩散体等都是重难点。其中,大面积使用自流平。首先,需要对基层进行检查,按照水泥基自流平对基层的要求和须检查的项目内容对地面基层进行检查,如地面是否有开裂、空鼓等现象。其次,水泥基自流平材料提供的是耐磨的面层,承受竖向荷载的主要因素由地面基层决定。因此必须检测地面基层的强度,砼抗拉拔的强度必须大于1.5MPa,同时确定需要修补的薄弱部位。最后,全面检查基层,用地面拉拔强度检查仪检测地面抗拉拔强度,从而确定砼垫层的强度。

3.3注重施工细节

施工细节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对施工细节的把控是企业综合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项目管理能力和施工水平的展示,影响工程质量和竣工验收。大剧院室内装修改造项目施工顺序为:前期设计→主体施工→水电预埋→木工作业→贴砖刷墙面漆→吊顶→门窗安装→地板安装→开关插座安装→灯具及五金洁具安装→保洁→办公设备安装→保洁。大部分施工队伍都能按设计要求与施工程序进行施工,但往往会忽视一些细节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墙面经常出现开裂,特别是新旧墙体、不同材质墙体之间。处理措施是在粉刷前加强钢丝网铺设,管槽部位采用套浆做法,线槽内壁用素水泥浆套浆,分次封堵,预防线槽补槽后出现空鼓现象。(2)门套基层无防潮、防腐措施,导致门套线霉变腐烂。为避免出现类似问题,在基层板6面涂刷防腐涂料,基层板下端距离地面完成面20mm。下端20mm缝隙用防水材料填平。门套木饰面安装时,建议下端距离地面3~5mm,防止水气渗入门框内使油漆饰面变形、发霉,缝隙用柔性防水胶泥填实。(3)大规格1m×1m水磨石砖铺贴的防空鼓措施不到位,容易导致地面砖空鼓。为避免此问题出现,海门大剧院项目在常规贴砖工艺的同时,地面砖增加背胶处理。首先对刚拆封的地面砖背面使用钢丝球或钢丝刷清理,清理附着表面的脱模剂,然后用湿布对地面砖背面进行擦拭,购买品牌专用背胶对地面砖进行涂刷,可降低大规格地面砖铺贴空鼓率。(4)异形造型铝板接缝部位错缝、接口高低不一等,严重影响现场造型效果。本项目针对此类型的特殊材料加工,采用3D建模的形式对现场各类尺寸进行标注,并对现场进行实地复核,优化存在矛盾部位,保证异形铝板到场安装不存在尺寸问题。同时,加强各类材料的标号,保证安装过程中按加工图编号进行加工。加强异形、特大尺寸铝板运输过程中和安装过程中的成品保护工作,对于容易磕碰、损坏的部位进行增加备用板,避免影响日后竣工验收。

3.4加强过程监控

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室内装修设计,使用安全环保装修材料,尽可能地体现出美观大方的效果,为客户提供良好的视觉感受。

3.4.1严控材料质量

业主组织、总包单位以及供货方三方共同在现场验收货物,对材料进行现场实测与验收,查看样品、出厂合格证、性能测试检验报告等,做到齐全、有效、真实。同时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对大剧院项目使用材料严格控制,必须采用阻燃材料。所有大面积使用材料均进行材料复试,并与甲方、监理现场进行样品取样送检,要求必须达到设计要求阻燃级别。对不合格材料,坚决不予采购。

3.4.2加强每道工序的监督检查

不合格的施工工序不准转入到下一个工序,全程跟踪装修改造过程,发现问题要及时更改。特别是隐蔽工程,验收前应仔细检查,如电缆桥架、UPS电源、信息点的隐蔽工程验收。着重检查隐蔽工程中涉及到的封堵和加固等,避免面层材料安装后再进行拆除。

4装修进度的影响因素

装修进度控制是实现经济效益的关键,不仅体现项目的管理水平,而且反映作业能力的高低。因此,结合项目实际进度情况,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4.1建设单位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项目实施中,业主根据设计需求调整设计方案对进度的影响较大。室内装修施工环环相扣,每改动一处就会对上下工序产生影响。如何在设计阶段、关键线路实施前期对变更部位做出预判,是对一个项目管理者经验能力的考验。设计阶段分批进行图纸确认,划清责权范围,为后期变更索赔提供依据。同时,总包方应该站在建设单位的角度考虑,提出合理化建议,做到方案先行,从而达到预控的效果。此外,过程中的设计变更需要及时下发,不能造成大面积拆改,、影响施工进度。此大剧院室内装修材料为施工方采购,控制材料进场时间是影响项目施工进度的关键。合理规划不同材料的到场时间,分批次进行,做到有序、合理。采购阶段应配合建设单位进行材料确认以及材料到场验货,为提前完成采购计划提出合理化建议。

4.2分包单位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大剧院项目涉及专业分包较多,如机电、消防以及家具制品安装等。总包与分包单位协调管理是制约项目进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项目实施中交叉作业较多,彼此会互相影响。例如,通信管线、电力桥架、制冷管线安装与吊顶龙骨安装造成交叉作业,会制约吊顶装修,因此在管理中要、控制技术要点,抓住关键工序,同时明确划分交接面,合理安排关键线路。分包单位需根据装修施工的总进度计划,编写详细的分项计划,如材料进场、设备安装以及设备调试等。如果分包单位不能根据装修施工进度的关键节点进行施工进度编写,则将对整体装修造成影响。

5结语

考试成绩分析范文5

①学生考试成绩分析,考试成绩采用卓朗开发的考试成绩分析软件Ver12.0对实验班和普通班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考试内容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和题目特点将分为7种,分别为了解、熟悉、掌握、回忆、解释、应用和综合,分别统计实验班和普通班每名学生在每个题型的得分情况,并计算每个题型的平均得分率。②调查问卷分析,根据文献分析,选取能够较全面的反映PBL教学特征的10项指标,作为实验班和普通班学生的调查问卷的内容,这10项内容分别为:PBL教学能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文献查阅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学生积极发言的勇气和胆量、团队协作精神、拓宽知识面、较好的联系临床、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避免模棱两可的回答和增强统计效能,作答方式主要是能和否两种方式。③学生自我评价表,教学结束后,发放学生自我评价表给普通班和实验班的学生,采用10分制评分,现场发放并现场收回。共发放自我评价表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自我评价的内容共10题,每题1分,内容如下:能将生活相关或创新的理念与所讨论的案例相结合;能将收集的数据经过理解再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能判断数据的可靠性;能通过不同渠道收集资料;能将资料分析整理后,归纳出个人见解;能客观地与组员共同讨论,并耐心聆听意见;面临问题时,能不断分析探索,直到解决为止;学会吸取其他组员的长处;能提出引发小组讨论的问题;能主动参与及尽力完成所分配的工作。

二、结果

1.学生考试成绩结果分析。

实验班和普通班相比,实验班学生的平均分为87.7±13.4分,优秀率为70.1%,明显高于普通班的平均分和优秀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实验班及格率为100%,而普通班的仅为7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题型的得分率上,两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了解、熟悉、回忆和综合这四种题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掌握、解释和应用这3种题型上,实验班的得分率高于普通班,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调查问卷分析比较。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班在10个指标中的肯定回答率明显高于普通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3.学生自我评价分析。

学生从10个方面进行了自我评价,实验班的得分均高于普通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在PBL的教学模式中,问题是学习模式的基础,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索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明确其学习目的,灵活思考问题,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实验班成绩优秀率明显高于普通班,且及格率达到了100%。在不同题型的得分上,特别是在掌握、解释和应用上,普通班的得分率要低于实验班,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医学生对高级知识的掌握,是医学生必须达到的,只有掌握好知识才能更加合理地应用;解释是指运用基本理论对题目进行初步的分析,也是在掌握知识后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应用是对知识高度综合的一种体现,通过将所学知识与临床病例或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联系进而分析回答。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解释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这一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PBL教学是老师把真实的临床病例以问题的方式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通过小组讨论方式共同把问题解决,此方法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另外在讨论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不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授课为基础,学生被动的接受讲授的内容。在PBL教学中,学生或者老师提出的问题,有时并不能简单地通过课本就能得以解决,更多的是要通过查阅文献、相互讨论、充分沟通及协作后才可以解决。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自学、人际沟通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发言的胆量、勇气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调查问卷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班和普通班相比,实验班的学习主动性、分析解决问题、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学生积极发言的勇气和胆量、团队协作精神、拓宽知识面、较好的联系临床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均高于普通班,且差异有显著意义。另外,实验班学生在10个方面的自我评价得分也均高于普通班的学生,且差异有显著意义。

四、结语

考试成绩分析范文6

试卷质量分析本次考试试卷包括单选题:30题,每题0.5分,共15分;填空题:20题,48空,每空0.5分,共24分;名词解释:10题,每题2分,共20分;简答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病例分析题:3题,每题7分,共21分。试题涉及所授全部章节的内容。

试卷质量的评估主要参考以下5个指标[2]:(1)正态性:指考试分数的分布状况,主要以平均分和标准差两个指标来衡量,一般认为平均分为70.0~80.0分、标准差为10左右为宜。本次考试最高分85.0分,最低分20.0分,平均分71.2分,标准差9.9,符合正态分布。(2)难度:常用P表示,是判断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实际上是指试题的深度与广度,难度值越大,说明试题越容易,一般以0.5~0.6为宜。本次考试难度适中的题目占50.75%,太难的题目占7.46%,太易的题目占41.79%,具体见表1。(3)区分度:常用G表示,是衡量试题鉴别学生水平差异能力的指标。区分度越高,越能将学生的成绩拉开档次;反之,则区分不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差异。区分度评价指标:G≥0.40为很好,0.40>G≥0.30为良好,0.30>G≥0.20为尚可,G<0.20为差[3]。此次试卷区分度为0.19,说明试卷区分度差,具体见表2。(4)效度:是指考试能测出学生实际水平的有效程度,也就是指考试已测出的质与量与实际的质与量的相符程度,一般效度大于0.4为好。(5)可信度:是反映试卷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信度高的试卷对任何学生多次测验都会产生前后一致的结果,误差小。可信度采用克伦巴赫系数法计算,一般试卷的可信度要求大于0.50[4]。本试卷可信度系数为0.84,表明可信度较好。

考试成绩分析此次考试应考102人,实考101人,缓考1人,不及格3人。试卷分析抽样人数101人,最高分85.0分,最低分20.0分,平均分71.2分,中位数72.5,标准差为9.9。各题型得分情况见表3。把全部考生的成绩各分数段作为频数,分布结果见图1、图2。可以看出,本次考试成绩分布曲线图呈陡峭型分布,试卷中同等难度的题目较多,梯度偏小;分数分布过于集中,区分度较差,几乎不能将不同程度的学生区分开;考试可信度适中,测验可靠。

考试是实现学校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学校掌握教学情况,检验教师教学质量和效果,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5]。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由试题库统一命题,实现教考分离已成为检验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我校对2007级儿科医学专业本科生,2010—2011学年上学期外科学课程实施教考分离,期末考试试卷从自建外科学试题库中抽取,用试卷定量分析系统对试卷质量及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计算试题的难度(P)、区分度(G)、可信度(B)等指标,从而检验教学质量、发现试题库问题。本次考试各题型整体难度适中,但试题的区分度差,整套试卷中区分度差的题目所占比例高达58.21%,其中尤以病例分析题明显。病例分析题平均得分较高,难度适中,区分度却很低,仅为0.11,说明学生对病例分析题掌握较好,试卷无法拉开学生之间的差距。另外,我们还发现试题中区分度小于0.10的题目有24个,占28.5分,有的题目区分度甚至为负值,例如单选第1题,区分度为-0.04,绝大多数学生都回答正确,说明该试题对“低渗性缺水的临床表现”这一知识点的区分度不够。而此次考试中存在大量类似的、区分度差的题目,因而无法达到筛选高水平学生的目的。

考试成绩分析范文7

基础医学课程是医学生专业教育的起步阶段,也是多种医学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在这一阶段,医学生要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才能在随后临床教学的见习和实习中更有效、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临床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强化对基础医学课程的考核,有利于促使学生系统掌握和综合运用基础医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专业课程和适应执业医(护)师考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教务部门准确评价基础医学教学阶段的教学效果。在学习兄弟院校经验基础上,第三军医大学从2007年起开始实行基础医学综合考试,作为医学本科生三阶段综合性考试中的第一阶段(其他两次考试分别为临床课程综合考试和实习综合考试),每次考试结束后,学校都将成绩分专业、层次和学科对比分析后反馈给教师和学生,有效地促进了基础医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1背景

中国医师资格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个阶段,医学生毕业1年后可以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对医学教育起着导向、激励和调控的作用,它既检验医学院校的办学水平,又检验医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综合素质。但是,医学院校和医学生如何适应这一制度却是一个难题。与中国的考试制度不同,美国医师执照考试(USMLE)是三个阶段,分为一级考试、二级考试和三级考试。通常,美国医学院校的学生在二年级时参加一级考试,四年级时参加二级考试,毕业后参加住院医师培训项目,实习1~2年后参加三级考试[1]。只有全部通过,才能拿到美国的医师执照。近年来,国内很多医学院校借鉴美国职业医师执照考试的做法,在医学生培养的几个关键阶段实行分阶段综合考试,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医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全部结束后,验收性地考核学生对基础医学主干课程的学习效果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必要的。特别是这样的综合考试,能有效地提高考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兄弟院校的经验表明,它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动态地评估教和学的实际效果,也有利于下一阶段的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结束后,有针对性地组织一次系统的综合考试,能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对学生毕业后通过执业资格考试、研究生考试也有较大的帮助[2]。

2实践

2.1考试对象及时间

实施基础医学综合考试的对象为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本科和护理专业四年制本科。具体时间安排为: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为第10学期第3周,护理专业为第5学期第3周,其它各专业为第6学期第3周。

2.2考试内容及题型

考试课程包含国家临床执业医师基础医学考试大纲中所涉及的生物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等6门课程以及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生理学等3门基础医学主干课程。考试内容为各门课程标准要求掌握和熟悉的内容占90%,了解的内容占10%。考试题型完全采用国家执业医(护)师考试的标准题型,包括单个最佳选择题(A1型)、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A2型)、标准配伍题(B1型)和比较选择题(C型)共175道单项选择题,以及25道X型多项选择题,总题量200题,考试时间180min,满分100分。

2.3考试组织与实施

考试由学校考试中心负责组织与实施,成立由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基础医学综合考试命题委员会,由委员会确定各题型试题数量及各门课程内容所占分值比例。考试命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突出课程内部和课程之间在内容和方法上的交叉和综合,重点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掌握和综合运用程度以及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各专业课程和学时差异,分别拟制3套试卷:临床医学专业1套,预防医学专业和医学检验专业共用1套,护理专业1套。试题从学校试题库进行自动抽组,由命题委员会集中讨论,从中筛选并适当调整新增,确保涉及学科间知识点交叉融合的综合应用试题所占比例不少于20%[3]。

3体会

本校从2007年开始,对完成基础医学主要课程学习的本科生,分8批次实施了基础医学综合考试。为确保考试教育测量功能的科学性、有效性和诊断性,学校还间隔性地安排2批次八年制学生(共57人)参加了同一时间的同一试卷考试,作为考试和学习成绩分析的对照组。学校考试中心对相关数据和结果都进行了仔细分析,并对最后成绩的评定提出科学的依据和具体建议,在一定范围内,把结果和分析意见向相关学科教研室和命题专家进行了必要反馈,同时也对试卷系统做了一些质量评估、动态调整和优化。通过4年多的扎实工作,学校已经建立起命题、考试、分析、反馈四位一体的基础医学综合考试体系,取得了一些成效,下面通过对成绩的分析,谈一些体会。

3.1考试成绩

从2007年以来本校地方生和军队生以及临床专业和预防、检验专业学生考试成绩之间的差距都在逐渐减小,五年制和八年制学生之间的差异也在减小,考试成绩呈整体上升趋势,特别是2010年的考试成绩整体提高明显(表1)。

3.2成绩分析

通过对考试成绩的分析,可以发现几个规律性的表现。

(1)从全校范围来看,学生在接受专业课程学习之前,对基础医学主干课程的掌握还比较好,但是在知识掌握的准确程度、牢固程度、迁移综合程度、灵活运用程度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尤其在专业群体和个体之间的差异还比较大,有待提高的空间还比较大。(2)学生的生源基础对学习效果有着制约性的作用。比如,医学专业军队生的成绩一般优于地方生,而且个体差异比较大,而作为对照的八年制学生的总体成绩则比较稳定、优异,离散性也小得多等等。(3)从时间先后来看,学生的成绩有不断提高的总体趋势,特别是2010年借本科教学评价的东风,学校在各个方面都加大了在教学上的投入,致使考试成绩有大面积、大幅度的提升。这也向管理者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提高教学投入一定会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但是如何能够形成长效机制来可持续发展地进行?(4)从考试所含9门课程的成绩来看(本文未提供详细数据),对于间隔时间较长、内容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逻辑相关性不够强,或者本身难点较多的课程,考试的成绩相对较差。当然,试卷本身也还存在着值得进一步认真推敲的细节问题。以上提到的四方面带有规律性的问题,都是得到一定程度共识的,也是和教学过程的其它诸多表征相吻合的。概括起来就是:日益完善的基础医学综合考试的模式正在越来越好地发挥着教学的导向和督查作用,但是由于机制的形成时间还比较短,对于学生的不同基础、课程的不同特点、教学投入的不同分配、教育发展的不同要求所带来的诸多显性和隐性问题的不断解决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这可能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3.3认识体会(1)要提高师生对基础医学综合考试作用的认识,以这样的平台,促进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的再学习、再内化、再综合,为专业学习提供更为扎实的基础。目前看来,专门提供复习准备时间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下一步考虑将考试课程的学科网站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和服务,把复习巩固日常化。#p#分页标题#e#

考试成绩分析范文8

关键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护理技能;考核评价

随着人们对健康服务期望的提高,给患者提供包括身、心、社、灵多方面的照护是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与目标,它对临床护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护生是护士的接班人,尤其是即将进入实习岗位的护生,他们将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带教教师一起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不仅成了保障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顺利完成护生到护士的身心过渡做好准备。近年来护理学院为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护生的专业能力,从人才培养模式到课程体系,从教学模式到教学方法,从教师培养到护生培育等方面做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在改革深入开展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客观、准确、公正的考试模式是检验教学改革效果的金标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又称OSCE,它是一种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临床能力考核形式,采用标准化病人、虚拟患者、计算机等手段,通过多站式考核方式,公正、客观地评价应试者的临床技能[2]。在学校OSCE标准化考场建成后,根据卫健委医政医管局《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通知精神,结合注册护士核心能力要求,护理学院对高职护理二年级即将进入实习岗位的护生进行了OSCE考核,常用临床护理技能是每位即将开启实习生涯护生应掌握的核心护理技能,是护生能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满足临床实践需要最基本的护理技能[3],也是本次考核中的重要内容,下面将对本次OSCE考试中的常用临床护理技能考核情况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实施效果,为高职教育者探索教学评价方法改革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

选取江苏医药职业学院2019级护理在校生共227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32人,女生195人,年龄19~22岁,平均年龄(20.30±1.40)岁。均为高考后统一招生入校,前期已经完成常用临床护理技能相关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验实训,入学后均参加了学院开展的教学改革。

2方法

2.1考试整体设计

考试共设置6个考站,分别为护理评估、案例分析、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生命体征评估、急救护理操作技能、健康宣教,重点考核护生护理评估、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急救护理操作技能以及护患沟通能力。各考站得分权重分别为:10%、10%、30%、20%、20%、10%,最后形成OSCE考核总分,总分满分为100分。每个考站1名考官,第二、三、四考站设标准化病人(SP)1名。护生在每个考站门口获得考试案例后,8分钟准备、8分钟考核;护生从考站1至考站6,依次完成6个考站的考核。实训中心7楼共16间OSCE教室,分为3组同时进行。为保证考试公平、公正,考核期间每个半天一套考核案例。

2.2常用临床护理技能考核设计

本次常用临床护理基本技能分为3个站点考核,包括基础护理技能站点、生命体征评估站点和急救护理操作技能站点,占本次考核权重的70%。在操作项目的选取上,选择了包括洗手法、穿脱隔离衣、无菌技术、经鼻腔/口腔吸痰法、生命体征测量技术、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导尿技术、轴线翻身法、心肺复苏术、肌内注射技术、皮内注射技术、皮下注射技术、心电监测技术、血糖监测、口腔护理技术、生命体征测量共16项基础及急救护理操作。操作中考核4项护士专业能力,包括:沟通交流、操作技能、急救意识及人文关怀。

2.3常用临床护理技能考核准备

2.3.1OSCE案例设计

案例设计基于临床工作中的真实工作任务,先向临床一线护理专家征集常用临床护理技能的典型工作任务,再由校内经过OSCE组织和设计系统培训的专任教师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设计修改,形成常用临床护理技能OSCE考核案例,案例包括工作情景、考核任务、考核时间3个部分。本次常用临床护理技能相关的3个站点考核的专业能力是沟通交流、操作技能、急救意识和人文关怀,在案例设计时需要整体规划、统筹安排每个OSCE案例中承载的能力考核点。下面以生命体征OSCE案例为例,工作情境:呼吸内科2床,吴某某,男,62岁,住院号:202101753,因肺炎予以抗生素治疗。医嘱:生理盐水250mL+头孢地嗪2.0g静脉滴注,每天一次。护士已完成患者输液前的评估和准备工作,目前患者平卧位,等待静脉输液。考核任务:(1)请为患者进行静脉输液;(2)不需要执行用物的检查和自身准备,考核时间:8分钟。SP配合护士完成核对工作,在护士准备输液时,SP说:“护士,我的血管不好打,你能一针打进去吗?”结合静脉输液的特点,预先设定该案例承载的考核点是沟通交流和操作技能,和传统操作考核需要完成从评估到实施评价的全过程不同,OSCE案例可根据考核点和站点考核时间要求,灵活调整护生的考核任务,护生完成静脉输液全过程需要12分钟,远超每个站点考核8分钟的时间要求,因此在案例考核任务设计时去除了不能体现考核点的操作流程,控制时间,凸显考核的针对性。

2.3.2OSCE评分标准制定

评分标准是考官用来评价护生考核情况的客观指标,评分标准的制定需满足客观、可衡量等要求,本次OSCE评分标准借鉴台湾长庚科技大学OSCE评分标准设计经验,评分标准共由6个部分组成,包括考核项目、能力考核点、护生信息、操作流程及其对应的分值、整体评价及考官签名,评分标准在制定时与OSCE案例相匹配,以静脉输液评分标准为例,考核项目注明静脉输液,能力考核点勾选沟通交流和操作技能,护生信息包括班级、学号、姓名3项,操作流程在设计时和考核任务相匹配,在静脉输液的考核任务中不考核评估和准备的过程,因此操作流程中应去除该部分流程及其评分,在设置操作流程的分值时增加能体现考核点的操作步骤分值。每项操作总分为100分。

2.3.3SP选择和培训

本研究的SP从学校的SP小组中招募。考试前由SP训练师对其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和剧本表演的培训,结合现场点评、录像回放等方式反馈改进表演,最大程度真实再现临床场景,保证同质性。

2.3.4OSCE考官安排与培训

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生命体征评估、急救护理操作技能3个站点的考官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临床兼职教师共同组成,共18人。校内教师以往均参加过OSCE相关培训,具有10年以上护理教学工作经验,临床教师均来自临床一线护理工作岗位,中级以上职称,教龄均超过5年。每个考站设置1名考官,考试前一天培训考官,讲解考试时间安排、流程设置、考核内容、评分标准、评估要点、评估时间,提高评分的一致性。

2.3.5考生的培训

考试开始前,为缓解考生紧张心理,保证考试顺利进行,由工作人员统一向考生讲解考试流程、考站分布、考试时间等考试安排

。2.4常用临床护理技能考核

2.4.1OSCE考核场地

考核在学校实训中心的OSCE标准化考场开展,设置了考核区和等候区,由专人负责维持秩序,每个考站门口有明确标识,各考站均为独立房间,互不干扰。

2.4.2OSCE考核流程

2020年12月对2019级护理在校生共227人进行OSCE考核。因时间关系,本次考试设A、B、C3组相同的考站,同时进行考核。考生6人为一组,组别及考试顺序由抽签决定。考试设专人统一喊站,考生需同时进入和离开考站。考生进入考站后,阅读题目开始考试,每个考站设有1名考官打分。考试结束后由工作人员引导考生填写调查问卷后从安全通道离开,避免考场产生混乱。

2.5OSCE考评效果评价

分析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站点、生命体征评估站点、急救护理操作技能站点考试成绩分布及考试质量,统计平均分、标准差、信度、难度、区分度。在OSCE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227名护生及18名考官对临床常用护理技能相关OSCE考核效果的满意度。共计发放问卷245份,回收有效问卷24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满意度=选择“满意”及“较满意”选项的人数/总人数×100%。

2.6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双人核对、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3结果

3.1OSCE成绩分析

共227名2019级护理在校生参加本次OSCE考核,基础护理技能站点最高分96.50分,最低分41.00分,总体成绩(75.44分±11.56)分,成绩分布见图1。生命体征评估站点最高分96.00分,最低分47.00分,总体成绩(77.36±9.60)分,成绩分布见图2。急救护理操作技能站点最高分92.00分,最低分45.00分,总体成绩(73.79分±10.33)分,成绩分布见图3。3个站点考试成绩均近似正态分布,能较好地反映护生的真实水平。根据护生考核成绩,计算3个站点考核的区分度为0.32、0.37、0.41。

3.2OSCE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及考官对临床常用护理技能相关OSCE站点的满意度见表1。

4讨论

4.1常用护理技能相关OSCE站点考核方案设计的合理性考

核质量要综合两个方面考虑:考试成绩及考试成绩是否服从正态性分布。图1~3结果显示: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站点、生命体征评估站点、急救护理操作技能站点考生考核成绩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说明该3个站点的命题设计较为合理,能较客观地区分考生的专业能力水平。一般认为,区分度在0.40以上表明区分度良好,0.30~0.39表明区分度较好[4]。本次3个站点考核区分度为0.32、0.37、0.41,说明本次常用护理技能相关OSCE站点考核区分度较好和良好,可以反映考生的不同等级水平。

4.2护生和考官对OSCE考核模式总体认可度高

表1结果显示,100%的护生及考官认为相较于传统技能考核方法,OSCE考核更具新颖性;96%的护生及100%的考官认为临床常用护理技能相关OSCE站点考核较真实地反映护生的专业能力;护生及考官的总体满意度分别达93%和94%。护生和考官对常用临床护理技能的认可度较高,这和国内成守珍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临床常用护理技能3个站点在设计时统筹考虑能力考核点的分布,将不同能力考核分别融入不同的考核案例中,3个站点的案例组合能覆盖对护生沟通交流、操作技能、急救意识和人文关怀的考核,不仅考核护生的专业能力,也增强了考核的全面性,通过设置标准化病人重现临床情景,让护生身临其境,护生依次通过相同的考核情景,采用统一的评分标准,在较大程度上确保考试的客观性和公平性。

4.3存在的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