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心得体会范例

考试心得体会

考试心得体会范文1

一、概述

读书心得体会是在读书后产生的心得与感受,以及对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写读书心得体会,不仅可以明白书中或文中的内容和主旨,还可以培养明晰的头脑,敏锐的眼光;并且使日后无论做什么事,有自己独特的主张或见解,不会人云亦云,盲目附和。

二、写作方法

(一)简略写出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换句话说,就是应用自己的话语,把读过的东西,浓缩成简略的文字,然后加以批评,最重要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

(二)将自己阅读过的文字,从写作技巧的观点来评论它的优劣得失,看看它给人的感受如何,效果如何。

(三)应用原文做导引,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如我们可以引用书中的一句话做为引导,然后发表见解。

(四)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用读过的文章来做印证。

考试心得体会范文2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习心得

一、“坐标式”与具体事件

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针对具体历史事件可以采取坐标式学习,具体来讲,围绕某一历史事件全面分析其发生背景、发生原因、事件经过、事件影响等,同时注意通过分析历史事件中关键人物的言行来理解其动机以及后续影响,这种方法可以将历史事件清晰呈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学习掌握,这种方法最主要的作用就在于帮助我们对历史事件的全过程产生一个清晰认识。高中历史中“洋务运动”是一个重要学习内容,很多学生如果学习方法不当,往往无法准确理解清朝为什么会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开展这一场运动,也就无法深刻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基于此,老师可引导学生首先分析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洋务运动的原因和开端,这有助于学生从根本上掌握这一历史事件。

二、“提纲式”与总体复习

这是从整体上掌握高中历史的一个有效方法,可以在临近考试复习时期使用,引导学生将重点知识内容再现出来,也就是要求学生将高中历史课程按照时间先后顺利列举出来。这种复习方法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高中历史的基础内容,有助于学生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完成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复习和掌握。为了进一步提高复习效果,学生在画这种知识结构图时不要将各个历史事件孤立起来,而是要尽量回想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细节,并思考各个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在历史学习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结合自身学习情况在纸上画一画,忆一忆,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

三、“点线面结合”与人物评价

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针对具体历史人物评价。在具体学习环节,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判历史人物。首先就是考察期行为的初衷,分析历史人物的言行是为了一己之私还是为了国家社会的进步发展,其次就是分析历史人物的言行与当时社会发展的大势以及历史发展趋势是否保持一致,其行为是起到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还是相反,是否对历史进度起到促进作用,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面”是指结合其功过得失综合对其做出的全面评价。比如,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对于曾国藩的评价就可以遵循这三点,这就可以让我们看出,曾国藩对于太平天国的镇压是出于一个封建官僚的责任,另一方面,曾国藩积极推行洋务运动,这一行为虽然从动机上来看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但是这个行为客观上推动了当时社会的进步,为中国带来了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为后续革命发展等埋下了种子。

四、“先同后异,同中再求异”与事件比较

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往往引导学生对两个历史事件进行对比,在解题过程中只需要关注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首先需要关注两者的相同点,这有助于学生理解两个事物的内在联系。如中日战争和中法战争的异同,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可发现,两个战争都是外国列强对我国的侵略,因此两次战争的共同点在于其侵略性,都是对中国的掠夺。在此基础上再分析两次战争的不同,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其的理解和掌握。

五“扩展+关键词”与材料分析题

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题目就是对具体材料的分析,不少学生对此感到比较困难,往往感觉无从下手。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解题关键,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从材料扩展开来,也就是说不要局限于具体的材料,而是将材料与对应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将材料放到具体的历史事件中去分析,这样一来,就可以把帮助学生在一个完整的信息背景下对材料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得出正确结论。此外分析材料过程中要注意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是理解材料的要点,这也是需要学生高度注意的地方。

六、其他心得体会

高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要讲自己置身具体的历史环境,乐意把自己“代入”历史,这有助于学生真正实现对历史事件、历史环境、历史人物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历史是人的历史,是我们先辈的生活,需要去体会历史人物内心的活动才能真正理解其言行。比如在学习春秋战国历史的时候,学生可以把自己变成一方诸侯,在这种环境下为了在乱世中求生存,诸侯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来扩大自己的领土、增加自己的人口,扩充自己的国力气呢?经过这一番思考,学生就可以逐渐明白当时各大诸侯采取的措施的作用和气动机了。需要注意的是,现实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尽量将历史与现实进行联系,从而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掌握。在具体学习环节,学生可从现实出发,采用假设法来学习历史。这种假设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历史进程以及对国家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振东.高中历史教材学习心得体会[J].高考,2018(3).

[2]张恺宸.谈学好高中历史的心得与体会[J].成功:中下,2017(20):00174-00174.

考试心得体会范文3

关键词:新日语能力考试;学习策略;日语学习

    一、研究目的

    日语能力考试(The Japanese-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 JLPT)是目前世界最具权威性的日语能力考试,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及其财团法人日本国际教育交流协会举办,自1984年开始在日本国内及其海外举行。2010年,主办方对原日语能力考试进行了改版(本文称此次改版为“新日语能力考试”),在等级、分值、出题标准、评定方式等诸多方面做了较大的改动。新日语能力考试(N1)的阅读和听力所占的比例从原来的1/4提高到了1/3,而阅读和听力是大部分考生的难点。所以可认为新日语能力考试的难度有所提高。笔者所在学校的日语专业生的N1级通过率也比原日语能力考试时下降了很多。

    相比较旧版,新日语能力考试的改动主要体现在三点:第一,重视语言实际运用,着力检测应试者利用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提供can-do 一览,以便于学习者的自我评估,同时为用人单位判断应试者的日语能力提供更为直观的标准;第三,基于“项目反应理论”,实行得分“等值”,提高考试的妥当性与可信赖性。

    如何应对新日语能力考试,对日语教学者和日语学习者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改变以往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教育理念下,日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结合新日语能力考试来探讨日语教学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将其与学习策略联系起来的研究尚未发现。于琰(2010)考察日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与原日语能力考试一级成绩的关系,得出善学者比不善学者更为重视语言的输出技能的结论。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探讨善学者与不善学者在日语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应如何应对新日语能力考试,最终提出新日语能力考试对学习策略的一些启示。

    二、研究方法

    2.1调查时间与对象

    2011年3月,笔者对福建省两所大学2008级日语系学生84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回答了一级考试成绩的人数为55人,占65%。本论文针对回答了成绩的调查对象的学习策略进行研究。

    2.2调查内容

    本调查使用了刘振前、肖德法(2006)的英语学习策略问卷,剔除1项(因不符合日语),使用其中46项并根据日语特征做了语言上的调整。问卷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记忆策略(6题),认知策略(10题),弥补策略(10题),元认知策略(7题),情感策略(6题),社交策略(7题)。问卷采用5点计分,分数为1(根本不使用)到5(经常使用)。分数越高,表明学习策略使用得越多。问卷还要求写出新日语能力考试的总成绩和各部分成绩,以及自由简述考试的难点。

    三、结果与分析

    3.1成绩合格组与不合格组的学习策略比较

    新日语能力考试一级成绩合格(100分以上)的人数为11人,不合格的人数为34人。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两组的学习策略进行t检验。如表1所示,两组受试者在以下8道题的得分上可见有统计意义的差异,即合格组与不合格组在8个项目上的使用频率是有差异的。

    合格组在3个学习策略上比不合格组使用得多。如“10.我经常练习日语的发音”,这说明善学者经常模仿母语者的发音或标准发音。“15.我用日语记笔记,写便条,信件或报告等”,可看作是所学知识的活用,是在建立知识的输出系统的过程。“40.我与他人交流学习日语的心得体会”,是属于社交策略,说明善学者通过与他人交流日语学习的体验促进日语学习。

    不合格组比合格组使用得多的学习策略为第1,5,7,8题,即“背诵短文”“背诵单词”“复习课文”“重复读写”,从中可得知不善学者更多地使用机械式的记忆策略。“44.我经常从日语教师那里寻求帮助”的社交策略也是不合格组使用得多。可想而知,不善学者因没有理想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日语知识信心不足,因而从他人寻求协助。于琰(2010)也得出:不善学者经常使用“寻求协助和肯定”的社交策略。

    表1 合格组与不合格组的学习策略比较

    策略 问题内容 合格与否 N 均值 标准差 比较结果

    记忆 1.我经常背诵一些日语短文。 不合格 34 2.12  .81 不合格>合格+

  合格 11 1.82  .98 

    记忆 5.我经常背诵词汇书上的单词。 不合格 34 3.47  1.02 不合格>合格**

  合格 11 2.18  .60 

    记忆 7.我经常复习课文。 不合格 34 3.09  .75 不合格>合格**

  合格 11 3.18  1.25 

    认知 8.我通过重复读写来记忆单词。 不合格 34 4.09  .71 不合格>合格**

  合格 11 2.91  1.38 

    认知 10.我经常练习日语的发音。 不合格 34 2.88  .88 合格>不合格**#p#分页标题#e#

  合格 11 3.09  .30 

    认知 15.我用日语记笔记,写便条,信件或报告等。 不合格 34 2.50  .99 合格>不合格***

  合格 11 3.00  .45 

    情感 40.我与他人交流学习日语的心得体会。 不合格 34 2.76  1.02 合格>不合格+

  合格 11 3.18  .60 

    社交 44.我经常从日语教师那里寻求帮助。 不合格 34 3.00  .74 不合格>合格+

  合格 11 2.55  .93 

   ***p<.001     **p<.01    +p<.10

    3.2“文字、词汇、语法”成绩高低分组的学习策略比较

    新日语能力考试总分为180分,合格分数为100分,而“文字、词汇、语法”分数占60分。根据这个比例,33分以上为成绩高分组,33分以下为成绩低分组。“文字、词汇、语法”的成绩高分组人数为14人,低分组人数为18人。 对成绩高分组与低分组的学习策略进行t检验,得出如表2的结果,即在7个项目上有统计学差异。

    高分组比低分组使用得多的学习策略为“2.为了记忆生词,我尽量使用新词造句”“10. 我经常练习日语的发音”“15.我用日语记笔记,写便条,信件或报告等”“24.我尽量去预测讲话者将要说什么”“40.我与他人交流学习日语的心得体会”。“文字、词汇、语法”是日语的基础语言知识,可看出善学者注重知识的活用,积极地创造和使用实际操练日语的机会。

    而低分组比高分组使用得多的学习策略为“8.我通过重复读写来记忆单词”“43.我与其他同学一起练习日语”。不善学者不讲究记忆的方法,只靠重复读写的机械式记忆法。从中可得知,单靠机械式背诵的学习方法在基础日语的习得上也是行不通的。还有“与其他同学练习”的学习方法看似不错,但是在“文字、词汇、语法”的习得上效果并不好。

    表2 “文字,词汇,语法”成绩高低分组的学习策略比较 

    策略 问题内容 高低分组 N 均值 标准差 比较结果

    记忆 2.为了记忆生词,我尽量使用新词造句。 低分组 18 2.33  1.08 高>低+

  高分组 14 2.43  .76 

    认知 8.我通过重复读写来记忆单词。 低分组 18 4.00  .84 低>高*

  高分组 15 3.33  1.35 

    认知 10.我经常练习日语的发音。 低分组 18 2.83  1.04 高>低**

  高分组 15 3.13  .35 

    认知 15.我用日语记笔记,写便条,信件或报告等。 低分组 18 2.50  1.10 高>低*

  高分组 15 2.87  .64 

    弥补 24.我尽量去预测讲话者将要说什么。 低分组 18 3.11  .96 高>低*

  高分组 15 3.60  .51 

    情感 40.我与他人交流学习日语的心得体会。 低分组 18 2.61  1.04 高>低*

  高分组 15 3.00  .65 

    社交 43.我与其他同学一起练习日语。 低分组 18 2.83  .79 低>高+

  高分组 15 2.73  .96 

   **p<.01   *p<.05   +p<.10

    3.3“阅读”成绩高低分组的学习策略比较

    同上方法,阅读成绩33分以上为高分组,33分以下为低分组。阅读成绩高分组人数为15人,低分组人数为13人。通过t检验得出如表3 的结果,在9道题的得分上有统计学意义。

    成绩高分组在6个学习策略上比低分组使用得多。从第2,15,29题中可看出成绩高分组平时学习时,重视知识的活用和积极探索学习日语的方法。第35,37,38题为情感策略,可看出“阅读”成绩与受试者的心理调节能力以及学习日语的积极态度有很大的关系。      在自由简述问题里,很多受试者写出:阅读量大,速度慢,造成时间不够;阅读不易理解作者的观点等。新日语能力考试的阅读题所占分数比重比原来增多,注重受试者的“综合理解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等。可见,想提高阅读能力,不仅要提高知识的活用能力和对言语不安的心理调节能力,而且要加深异文化理解能力。还有根据阅读题的要求,合理使用扫读、跳读、猜读等的阅读方法也很重要。

    低分组使用得多的学习策略为“1.我经常背诵日语短文”“43. 我与其他同学一起练习日语”“44.我经常从日语教师那里寻求帮助”。第1题为记忆策略,第43,44题为社交策略。可看出靠“背诵短文”“寻求协助”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的学习策略并未提高阅读能力。

    表3 “阅读”成绩高低分组的学习策略比较

    策略 问题内容 高低分组 N 均值 标准差 比较结果

    记忆 1.我经常背诵一些日语短文。 低分组 13 2.00  .71 低>高*

  高分组 15 1.93  1.03 #p#分页标题#e#

    记忆 2.为了记忆生词,我尽量使用新词造句。 低分组 13 2.15  1.14 高>低+

  高分组 14 2.43  .76 

    认知 15.我用日语记笔记,写便条,信件或报告等。 低分组 13 2.38  1.04 高>低*

  高分组 15 3.07  .70 

    元认知 29.我试着找出如何学好日语的方法。 低分组 13 3.69  .85 高>低+

  高分组 15 4.07  .59 

    情感 35.每当感到害怕日语时,我便努力放松自己。 低分组 13 3.08  .76 高>低*

  高分组 15 3.27  1.33 

    情感 37.我尽力去注意在学习或运用日语时自己是否情绪紧张。 低分组 13 2.69  .63 高>低+

  高分组 15 2.80  1.21 

    情感 38.尽管我害怕出错,但我还是鼓励自己去讲日语。 低分组 13 2.92  .49 高>低**

  高分组 15 3.40  1.06 

    社交 43.我与其他同学一起练习日语。 低分组 13 2.77  .73 低>高*

  高分组 15 2.73  1.16 

    社交 44.我经常从日语教师那里寻求帮助。 低分组 13 2.69  .48 低>高+

  高分组 15 2.67  .82 

    **p<.01   *p<.05    +p<.10

    3.4“听力”成绩高低分组的学习策略比较

    同上方法,听力成绩33分以上为高分组,33分以下为低分组。听力高分组人数为7人,低分组人数为27人。通过t检验得出如表4所示的结果,即在6个学习策略上有统计学意义。

    高分组在以下3个学习策略上比低分组使用得多。如“2.为了记忆生词,我尽量使用新词造句”“16.我通常先快速地浏览一下日语短文,然后再从头仔细地阅读。”“28.有人讲日语时,我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从中可看出善学者讲究记忆方法以及答题技巧。在自由简述问题里很多学生写出:听力很难集中精神;听力语速快,一次无法听清;听力题知道大概意思,在找出正解之前就要进入下道题等。听力不但与受试者的日语语言知识有关,还与答题技巧以及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有关。新日语能力考试听力的题型里“即时应答”和“发话表现”是原考试里没有的新题型,是考察受试者的瞬间问题处理能力以及看图理解能力。这更需要受试者的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反应敏捷,思维转换迅速。

    低分组比高分组使用得多的策略为第22,27,32题。前一项为弥补策略,可看出不善学者因日语能力的不足,有随便造词的倾向。后两项为元认知策略,不善学者想有意识地提高日语能力,但并没有体现在成绩里。于琰(2010)指出:不善学者较常使用“订立学习计划”等元认知策略,但是只做计划并没有转化为具体有效的学习方法。

    表4 “听力”高低分组学习策略比较

    策略 问题内容 高低分组 N 均值 标准差 比较结果

    记忆 2.为了记忆生词,我尽量使用新词造句。 低分组 27 2.33  1.00 高>低*

  高分组 7 2.71  .49 

    认知 16.我通常先快速地浏览一下日语短文,然后再从头仔细地阅读。 低分组 28 3.36  1.10 高>低+

  高分组 7 3.57  .53 

    弥补 22.当不知道应该用哪个单词时,我就造词。 低分组 28 2.79  .88 低>高+

  高分组 7 2.29  1.25 

    元认知 27.我通过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来提高自己的水平。 低分组 28 3.57  .79 低>高+

  高分组 7 3.29  .49 

    元认知 28.有人讲日语时,我的注意力非常集中。 低分组 28 3.57  .74 高>低*

  高分组 7 3.86  .38 

    元认知 32.我寻找一切能够阅读日语的机会。 低分组 28 3.00  .86 低>高+

  高分组 7 2.86  .38 

     *p<.05   +p<.10

    四、结语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应对新日语能力考试的学习策略:

    第一:从一级成绩合格组与不合格组的学习策略比较,可看出,善学者重视知识的输出技能,如“说” 与“写”;而不善学者经常使用传统的机械式的记忆,只重视知识的输入。即善学者知识的输入和输出渠道是畅通的,而不善学者的输入输出渠道是断开的。所以,要提高日语能力必须重视知识的输出技能,即利用所学知识“多说” 、“多写”。于琰(2010)在原日语能力考试下的学习策略研究中得出“善学者比不善学者更为重视语言的输出技能”的结论。新日语能力考试重视利用语言知识解决交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对此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二:通过“文字、词汇、语法”部分的分析,可看出:即使是日语基础知识,也不能靠机械式的记忆,学过的知识要通过多种方式灵活地运用。即通过建立输出渠道来巩固才真正成为自身的知识。#p#分页标题#e#

    第三:通过“阅读”部分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因新日语能力考试的阅读考察受试者的“综合理解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即利用所学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日语学习者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活用,对言语不安的心理调节能力以及加深对日本社会文化的理解。还要从平时开始尝试训练阅读的方法,如扫读、跳读、猜读等。

考试心得体会范文4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一书,我感受颇深。一向以来,教师这一职业被认为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生子女是越来越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就无形之中给我们教师带来压力。所以我们教师要调节好自我的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工作有较好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生活的简单而充实。

抱怨产生不了任何喜悦,也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会让我们的负面情绪不断叠加,从而产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种智慧,教师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抛弃让学生人人“灿烂”的想法,顺应自然,那么孩子们的笑脸会不会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师,学生考了96分还是不够,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优秀。我们教师总是不满足于孩子的成绩。就像有的学生上课稍不认真,一旦被老师抓住,立刻就会被批评一顿;下课跟同学有些小摩擦,又被认为是打架。其实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一堂课40分钟,谁能保证什么小动作也不做。只要学生改正过来就行了。“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小摩擦,也不那么紧要。”这正如自然万物的生长一样,在摩擦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相处的艺术。因此,我们教师让学生在摩擦中学会生存,在摩擦中成长,这是一种自然选取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我们教师不必代劳。

我们教师经常也会抱怨:此刻的孩子怎样那么不听话?怎样那么坐不住?怎样那么难教?怎样那么不爱学习?家长怎样也不管管?其实,冷静想想,可能是我们教师有些小题大做了,上课思想开小差,我们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学闹矛盾,告诉他们要友好相处,不能太冲动。其实转脸他们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学作业没做齐,可能确实是家里有事,给耽误了,也只是偶尔没有完成。有的同学考试没考好,因为他就只能考成那样,也就那水平,他已经尽力了。当应对学生的问题时,我们教师要试着相信自我的学生,试着控制自我的情绪,这样一来,不但问题能迎刃而解,师生双方都学会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觉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说说就行了。毕竟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关键是他不要放下学习,继续努力,我们没必要严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对学生要多加鼓励,少些批评,鼓励他们。

每个孩子成长阶段的需要不尽相同,懵懂无知的时候要明白灌输引导;渐渐长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独立了还有鞭策鼓励。爱不是只用单一的方式一路贯彻到底,爱是讲层次的。只要善于引导,灵活多样的使用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天才可能就出现我们的手中。我们就应更用心的去教学生,去感受学生。去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另一份财富。如果用心,是能够教给学生很多东西的,不仅仅仅是学科知识!学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紧,使他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好处更大一些!我们给学生期望,他们就成为我们的期望了。你是笑着应对自我的期望呢,还是苦着应对自我的期望呢?笑着应对期望,期望会越来越多,你会找到越来越多的快乐!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时注意,持续快乐的情绪,做个阳光老师。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第二篇:教师心得体会

教师,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儿时记忆中大家如是说。

教师,工资高待遇好,又有假期好简单。现实的声音环绕在我耳边。

教师,看着比谁都好,其实比谁都老,工资比民工都低,头发比和尚还少。老教师传授的心得体会。

教师,到底是怎样的状况?我想象过,设计过,思考过,讨论过。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不一样的哈姆雷特。教育和教师在大家眼中也不尽相同。但是我只明白,我喜欢学生,热爱教育。于是,我充满着好奇和疑惑,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憧憬着完美的未来,我来到了中山---伟人的故里,文化的故乡。

入职之初,繁重的教学任务,琐碎的管理事务,艰难的适应过程,都让我在深夜一次次反问自我:这是自我热爱的工作吗?这是自我理想的生活吗?为什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如此让人措不及防?

但是,每一天迎着第一缕晨光,看到学生们一张张纯真的脸庞,听到一声声清脆的问候,我释然了;每个课堂上,看着他们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理解问题后满足的微笑,是我一天中最开心的事情;课余时光,跟学生们朋友般的聊天,听着他们孩童般的想法,或欢喜,或忧郁,但都是那么纯真可爱,那么真实自然,每当这时,发自内心的成就感铺满心底。我想,或许这就是教师的价值吧!

凭着良心做事,用尽真心做人,这是我加入教师队伍后给自我的座右铭。争做一名受欢迎的老师,是我坚持不懈的目标。

在一年的新教师工作中,我用心从老教师那里汲取成功的经验,自我不断摸索教学、管理的方式和风格,我坚持用严厉公正的态度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作为新老师,担心不受学生欢迎,学生犯错了,处理的时候就有了犹豫。其实,谁喜欢做被学生厌恶的老师呢?上学期我有一个学生,上课说话、自习课吵闹、剪奇怪的发型、说满嘴的粗话,甚至经常顶撞老师,全身充斥着戾气。从家长处得知,他小学就经常记过。我估量了一下状况,还是决定不退缩,坚决对他严厉对待,严肃处理,不期望一时的纵容,让他以为学校是他能够嚣张的地方。过程中当然收到了很多的骂声,也和他发生了正面的语言冲突。之后,在多次交涉,多次严厉教育下,他最后有了转化,上课认真了,自习课不吵闹,甚至会教育同学持续安静。但是他始终表现出对我的敌意,就像一把利剑,每次到班上都让我觉得冷箭到处飞。我没有把他的敌意放在心上,发现他的进步,及时在班上公开表扬他,私下也找他谈话。没想到,他告诉我一句话,让我震撼。他说:“老师,我之前一向觉得你针对我。”我只是静静地问他,“那你此刻觉得呢?”他说:“之后我发现你并没有针对我,你对谁都一样严格,是我自我做得不好。我喜欢此刻上进的自我。”当时,我转过身眼睛就红了。原先,学生总会能够理解的,能够理解对他的严其实就是对他的爱!此刻,这位同学在大街上看到我都会主动热情地打招呼,看到他阳光上进的样貌,我明白自我没有做错。

一位成功的教师,教给学生一杯水,自我就得有一桶水,这是我需要终身学习和探索的课题。除此之外,对于处于青春期初期的初中生,还需要一桶幽默的水。在很多学生心目中,老师总是高深的遥不可及,敬畏中不觉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我相信每位老师都是爱自我学生的,只是方式不一样,交流沟通较少,让学生对老师的初衷产生了误会,不敢亲近。这对于一位新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会斩断连接教学范围和学生心理世界的桥梁。而幽默就像是磁铁,学生难以抗拒。人总是喜欢快乐的,具有幽默感,能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了解其心理变化,真正和学生成为朋友,轻易化解师生间的矛盾。

教师是人类永恒的职业,但社会对教师条件的选取并不永恒,时代是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良好的素质并非学校教育,继续教育才能获得。新的教育观念认为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处于终身学习的时代,教师自然也不能停止进步的脚步。研究生毕业,我欢呼雀跃,最后能够主角转换了,这对于做了二十多年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件兴奋的事情。然而在新教师工作一年中,我却感到了自我学识的匮乏,不足以让我游刃有余的处理班级管理,于是我开始了自主充电,在一年工作中,我不断阅读教育和管理方面的书籍,从《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这天》《与学校课程的过程》这类理论书籍,到《班主任兵法》《爱心与教育》这类实践性书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反思,不断琢磨,不断改善;和老教师交流讨论,解疑答惑,并邀请老教师走进自我的课堂逐一指导点评,让我受益匪浅;向学生学习了解其内心动态和真实想法,不断更新自我教育心理学的知识。随着教学实践的增加,我想会不断出现新问题、新矛盾,要想自我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教师是个良心活,我做到了问心无愧;

教师是个耐力跑,我做到了坚持不懈;

教师是个功夫活,我还缺乏时光经验;

一年新教师培训即将结束,但是我们的工作还在继续,我们的学生还需要成长,我们更需要不断成长进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虚心向各位同事学习工作经验和为人处事的方法技巧,争取在最短的时光里成长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第三篇:教师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已经来到xxx小学工作将近两年了。在这两年的工作当中,能够说是充实和愉快的两年。

平日的工作能够说是繁杂的,不单单要上好课、带好训练队,还有很多组内的和学校的各项工作要做。虽然有时觉得身体上很累,但心理上并没有太多的疲劳。还记得刚到咱们学校报道的第一天校长对我说的一番话“教师的工作很辛苦,尤其是做为一名男教师学校的杂事会很多,如果你思考清楚了就留下来。”当时我就答应留了下来。这并不是我的一时冲动,而是在我来之前就已经思考到了做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职责会有多重、压力会有多大,并且我也坚信自我有这个信心、也有这个潜力去胜任这项工作。确实,在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大学学校所学的课程的和现实中所教的学生差距比较大,根本就找不到门路,感觉很迷茫。但是在同组各位老教师和校领导的反复指导和帮忙下,经过半个多学期的努力,最后在上课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想能够在如此短的时光内就由一个根本就不会上课的人变成了一个能够上好校内展示课的教师,能够想象学校领导对我们的关注、重视程度。但就我目前的水平来讲,还不足以真正的上好一堂展示课。因为我自身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的去改正和提高。例如,经验的欠缺、对新课标的掌握、课堂情景的创设、如何运用儿童的语言去与他们进行沟通、如何合理的调控运动负荷、如何调动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用心性还有自身的文化素质的提高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此刻我就应当抓紧一切机会和时光去充实是和完善自我。时刻对自我严格要求,来使自我尽快的成长。

考试心得体会范文5

 一名检验仪器学教师很难精通各类仪器设备,一名任课教师声情并茂讲授全部检验仪器学课程完成教学任务难度不小,笔者所在教研室将授课任务按照各位老师的兴趣和特长,将检验仪器学授课任务分配给多名教师,因为是任课教师擅长的,喜欢的授课内容,自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比较喜欢酶标仪和分光光度计等涉及到光谱分析的仪器设备,因为笔者在读博士期间就负责购买和管理相关一起设备,小到Thermol公司的nanodrop,大到PE和BMG公司的高端酶标仪,笔者在科研和教学中都有涉猎,对于酶标仪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尤有心得体会,因此不论是理论课还是实验课讲授时都得心应手,相信其他教师也对此深有体会。这样科学的分配教学任务必将较为长久的保持教师的授课热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检验仪器学课程授课内容的选择

检验仪器学课程授课内容应该结合临床实际,学以致用。比如酶标仪部分教学中笔者经常会选取新生儿筛查中常用的苯丙酮尿症中苯丙酮酸的检测实例,知识点主要是酶标仪中相对荧光强度这一模块部分的应用。该知识点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中就有所涉及,但重点部分与检验仪器学不同,在有了生物化学检验知识的铺垫后,学生不仅掌握了酶标仪的使用,也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相关知识。在今后去妇幼保健站等有该项检测项目的单位时,学生就会更加有意识地学习了解该部分内容。此外检验仪器学应增加实验课内容,本科院校实验室的综合实验室平台中仪器设备丰富,应选取设备比较闲置期,让负责管理和使用该仪器设备的人员进行讲解,指导学生操作。本科生也应积极主动的参加科研活动,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相关仪器的原理和使用。另外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定期更换某些大型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一般来讲仍然可以正常使用,放到仓库实在可惜,可将这些仪器设备整合到教学中,服务于教学。还有就是很多公司开展和相关高校合作项目,可提供仪器设备供学校使用,比如安捷伦公司的“春晖计划”,一来宣传了自己,二来解决了某些高校高端仪器紧缺这个棘手问题,达到了共赢甚至多赢的效果。学生也应充分利用课间生产实习时了解各种仪器设备的原理和使用。另外对于部分本单位不具有的仪器设备,或者一些高端仪器不可能开放实验室让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任课教师应在网上下载一些视频资料供学生参考,也可以光顾其它兄弟院校的精品课程网站进行学习。最近多所国内外重点大学逐渐建立和完善了开放课程和慕课等教学资源,还有很多仪器公司都开展了网上教学服务,甚至是某些检验仪器的仿真实验室。有兴趣的教师和同学可以利用互联网途径学习相关知识,这样必将对检验仪器学知识掌握的提高大有裨益。

3检验仪器学期末考核形式的探索

考试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党员教育;党建工作;教育培训

在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担负着艰巨的任务。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巩固学习成果,筑牢思想防线,才能进一步提高党员的先进性,使党员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提升底线思维、战略思维、法治思维和创新思维,强化组织观念和法治观念,提高服务能力和履职能力,从而懂规矩、守纪律、明底线、知敬畏,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培训模式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党员教育培训渠道较窄,缺乏多样性。在各级党组织的党员学习活动中,普遍都是念念通知、学学文件,党组织书记念、党员抄写,形式较落后,党员学习效果不佳。培训内容指导实际工作效果不明显,教育效果不明显。党员教育培训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其自身的特定内容。分析以往一些单位的党员教育时效性不强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几点就是内容设置单一、教育培训方式陈旧,从而导致党员对学习内容理解不深不透,学习兴趣乏味。此外,当前的党员教育培训成效考评机制较为单一,多以撰写心得体会、书面总结考核为主,存在个别党组织未设置考评机制的现象,从而导致教育培训活动侧重于形式,培训完成即可,没有充分考虑到学习成效的问题。考核是促进培训学习成效的利器,学习效果也只有在服务群众和服务基层中才能检验真实的效果。因此,建立科学的党员教育培训考评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

二、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培训模式创新的意义

党委书记应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各级党组织的领导,落实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强化党员教育阵地建设,为党员教育提供组织保证。党委书记以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为目的,结合工作实际,于每年年初逐级制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基层党支部按照上级党组织实施方案,结合党支部工作实际制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安排,结合党员队伍思想工作实际,制定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的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确保教育培训计划落到实处。在制定党员教育培训计划时,应坚持将理想信念教育与能力建设贯穿始终。把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作为第一任务,融入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引导党员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不断增强党性,提高能力。开展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是各级党组织培训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全面学习落实贯彻党员的精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党组织及全体参训党员应高度重视,服从大局,协调好部门工作和个人事项,保证按时参加培训,无特殊情况尽量不要请假。

三、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培训模式创新的建议

1.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拓宽党员教育培训渠道

集中培训渠道。坚持集中培训与经常性教育统筹协调。把集中培训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方式,坚定不移地抓好抓实;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抓好党员经常性教育,把党员享有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与履行学习的义务落到实处。坚持党员培训与党员实际工作岗位有机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按照党员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确定教育培训内容,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网络渠道。党员教育的学习形式可在政治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增加观看视频等。伴随着无线网络技术和移动设备的高速发展,手机越来越智能化,其便捷、智能的特征,逐渐改变着人类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视频学习资源可以提高学习者的注意力,优化学习效果。例如观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组织党员观看大型纪录片《百年潮•中国梦》《永远在路上》《榜样》等先进事迹视频。在党员集中学习时,党支部工作者可提前从网站上下载,集中学习时播放,可以很好地增加学习者的兴趣;在党员自学时,党支部工作者可将视频通过网络传输至各位党员手机终端或电脑终端以方便其收看学习。特别在现今无线WI-FI的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党员在拥有了使用手机进行视频学习条件的基础上,观看视频学习显得尤为方便。另外下载或制作党建知识微课进行学习也是不错的学习方式方法,互联网时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在线教育领域不断扩大,党建微课的兴起是紧跟教育前沿的一种进步。根据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基层党组织的调查,高校中的各级党组织已开始着力从制作党的知识微课方面开展实践,微课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运用已成为重要的学习途径。实践活动渠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外出学习参观也是提高党员的党性,增进党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的有力措施。例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展览等,追寻红色足迹,铭记历史;各类讲座和报告会中诚邀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实现中国梦正能量报告会,邀请优秀宣讲人员宣讲解读党的精神等。拓宽党员教育培训途径,着力点在于使其正确把握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掌握科学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并且在将理论成果转化成工作的指南针。

2.线上线下相结合,丰富党员教育培训形式

探索建立教育培训党员工作新机制,提高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培训可采取党校集中理论培训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即线上培训及线下培训相结合。线下培训:内容应以原原本本读原著、悟原理为基准,例如学习《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基本教材,学习基础知识。线上培训: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观看专题辅导视频,上级党组织制作学习答题,党员学习后通过参加网络答题测试学习成效。综合运用测评、课堂讲授、经验介绍、交流研讨、观看专题片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培训,以理论延伸、实践拓展来丰富和深化培训内容。在新时代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技术,在教育形式上积极借鉴网络教育发展的成果,采取思维建构法、翻转课堂法、协作探讨法等形式,借助多媒体教育用具,借鉴成熟的网络软件,如建立党员学习微信群、qq群等,搭建互动社区,党员可在互动社区内进行学习研讨交流、心得体会的抒发,彻底打破空间限制,完成相应学习内容。参训期间,参训的党员在党支部书记组织下进行一次主题研讨,集中进行或由党支部书记在参训平台上发起主题帖进行。例如:参训学员在“我的学习—党支部研讨”版块开展讨论,每人至少发帖2条,还可在“互动社区”中开展论坛版块,参训党员可在“我的学习—项目论坛”版块与全体党员进行交流研讨,分享学习成果。另外,还可通过国家认可的主题教育网站,学习最新党建实事、观看最新党员报道;各级党组织可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搭建“两微一端”等网络新媒体党员教育平台,即党建微信公众号、党建APP;各级党组织还可根据自身实际,搭建特色党员微信平台,党员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平台中,实名注册并绑定手机号码登录平台,平台中可包括头条新闻、要闻、党组织工作信息、“两学一做”、党员风采、互动广场、课程学习、交流研讨、专题辅导、成果撰写、在线考试、党费计算等一系列内容。有能力的党组织还可开通网络党校,除包含以上学习模块外,还可以增设专家工作室栏目,设立专家答疑与专题研讨区,参训党员可直接向专家咨询问题、申请学习案例资源,并与全国同行进行广泛的交流互动。在培训期间,专家工作室于培训中定期围绕学员普遍关注的问题开展多次直播答疑活动。学员根据自身学习需要,自主选择进入专家工作室参与交流互动、直播答疑等专题辅导活动。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培训都要根据各级党组织实际、结合各级党组织特点进行分类指导,不能照搬、照抄、照套,要切实从工作实际出发,找准切合点,灵活多样、讲求实效,切实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确保普通党员们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对于线下培训或者线上的网络培训各级党组织要集中力量,统一组织,确保人员到位、时间把控、内容翔实、任务具体四落实。

3.建立合理科学的党员教育培训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评估是检验党员教育培训成效的关键环节,合理科学地建立党员教育培训考核评价也是一种激励手段,同时有利于上级党组织对党员教育过程进行监督,可以有效地提升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和责任感。上级党组织在每次培训后期,参训党员结合培训内容,立足支部实际工作,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组织生活等重点内容撰写研修成果,在网络学习平台提交。撰写要求要做到主题鲜明、语言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完整、逻辑严谨。制定考核要求,如党员每年培训不能少于32学时,线上交流研讨发言至少2条,撰写学习体会1篇,在线考试1次,结果必须达到70分及以上等。培训结束后,完成各培训环节考核要求、考试成绩70分及以上的培训党员可以进入线上“教学服务-电子证书”栏目在线打印“结业证书”。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党员学习教育培训登记表,表中包含学习时间、学习主题、学习内容、学习类别、个人总结、总学时等内容。该表可于每年的1月1日起开始填写,每年12月20日收取,党员签字,党支部书记把关审核进行签字后上交上级党组织审核存档。党员教育的培训考核除落实结果性考核更应该注重过程性考核。还应将党员教育培训纳入党员组织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考核中,党员在每半年召开一次的党员组织生活会上与年终的党员民主测评中说明学习培训成效,党员在自评和互评中可相互监督。

参考文献

[1]颜武,齐德琼.系统化整合党建资源全媒体服务党员教育[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11):17-20.

[2]薛冰.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变革与创新[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S1):17-19.

考试心得体会范文7

我们探索并实践的物理实验成绩考核评定方法的基本原则是以学生每项具体实验的完成情况作为评价学生实验技能的基本依据,利用各项实验的平时成绩对课程的总成绩进行综合评定。这样的一来,学生每参加一次实验即相当参加了一次实验考试,所获得的实验总成绩中偶然因素较小,能够较为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情况,亦能够促进学生有意识地提高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重视每一次实验学习的机会。

2、具体实施办法

(1)平时实验成绩记录以学生每项具体实验的完成情况作为评价学生实验技能的基本依据,需要准确记录学生平时的实验情况,所以我们制定了“平时实验成绩记录表”。该表格由物理实验预约系统自动生成,主要记载学生的实验出席、预约情况,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报告撰写情况及仪器的使用情况等。该表格能够准确反映学生实验的全过程,是学生平时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也是实验教学过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根据完成实验的独立性、完成时间、实验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操作过程的具体表现等指标确定采分点,根据本体系的“物理实验成绩考核评价量化指标细则”确定具体分值。

(2)单项实验成绩和总成绩评定方式在我们这一套物理实验课成绩考核评价体系中,实验总成绩由各单项实验成绩构成。每个学生每学年度需完成一定数量的实验,完成每项实验获得一项成绩,最后将每项实验成绩累计并折合为百分制,便可确定学生的总成绩。为了科学合理的考核学生的单项实验成绩,我们又将每单项实验成绩分为“过程成绩”和“目标成绩”。“过程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预习和实验操作情况,其中预习情况占单项成绩的20%,此项指标不仅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的撰写情况,还要针对每项实验设置一些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其预习情况,该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操作情况占单项实验成绩的60%,该过程为评定学生实验成绩的关键环节,由于每项实验难易程度不同,所以我们在本套成绩考核评价体系的“物理实验成绩考核评价量化指标细则”中针对不同实验我们给出相应的完成时间限定。例如“液体粘度系数测定”实验,要求1.0~2.1小时完成此项实验,超出2.1小时即要根据超出时间的长短扣掉相应的分数,对于个别提前完成实验的同学可以利用余下的时间再做一些与当次课实验仪器相关的实验内容,对于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适当加分鼓励,为因材施教提供广阔的空间。“目标成绩”是指实验完成情况的量化指标,学生完成实验后要撰写一份合格的实验报告,该过程占单项实验成绩的20%,即学生的实验测量结果并不作为成绩评定的主要部分,学生在报告中除要完成必要的数据处理和思考题的解答外还要写出自己对当次实验的心得体会及意见或建议,对于思维新颖的或意见被采纳的我们给予相应的加分鼓励,该过程提高了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3、结束语

考试心得体会范文8

关键词:高中物理;电学知识;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是考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的难点.为避免盲目学习而不得其法,基于自己对学习兴趣的培养、解题思路的理解、学习过程的体会,以及参加物理竞赛的经历和收获;通过对电学知识不断的总结、归纳、梳理,现对高中物理电学学习中的一些心得体会,谈谈粗浅的认识.

1究根溯源———课内课外相结合培养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高中生,要想灵活地学习高中物理电学知识内容,就要做到“格、悟、践”3点.首先是“格”,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七日七夜格竹子的故事启迪我们,培养辨析新鲜事物的习惯尤为重要,比如,在新闻中我们经常听到的“电磁炮”“电磁弹射系统”,等等,虽然作为学生不可能破解,但因为脑子里有这一概念,所以学习中就会潜移默化地多留意与之相关的电学、力学等知识;再比如,心灵感应是否真的与量子纠缠有关,等等.通过对抽象概念的推究,激发学习的欲望,达到学习起来不枯燥的目的.其次是“悟”,也就是举一反三的联想能力,除了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课后也可以基于课堂上接受的知识,通过网络搜索、资料查询等方式了解更多的电学知识,分析高中物理电学知识在各行各业中的具体应用,比如可以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电学知识,就某件家用电器向家长讲解运行原理,从而获得成就感,提升表述能力,无形中也巩固延伸了知识面,从不同角度领会相关知识点.最后是“践”,很多知识课堂上老师再怎么讲,也只是理论,电学学习最关键的是要抓住每一次实验课的机会,实验就是把抽象的知识点变为具体现象的过程,是对某个知识点加深理解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的准备、画图、组装、测量,以及撰写实验报告等,培养严谨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让我们更直观地去理解科学、了解电学,也会吸引我们去积极地求知与探索未知领域.

2审思明辨———理清概念和公式在应用中深化认识

我们在物理电学知识的学习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公式与概念,如静电力、电场力、电荷量、电功、电压以及电流等,这些都是重点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理顺物理概念的涵义,对于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公式要重点记忆.要善于串联思维,总结发现规律性的东西,顺藤摸瓜,多数的电学公式都是通过欧姆定律以及电功率电学公式为基础推导出来的,我们在物理学习中,要对其进行整理分析,了解不同公式的内在规律与特征,明确不同的知识点与概念,这样就可以避免混淆.比如,我们在高中电磁学中常见的电磁感应与力学结合的大题,在求解的过程中必然要先对各部分知识进行整合.在分析此类题时,一定要明确该过程都涉及到了哪些物理概念,符合哪些规律的成立条件,解完题后,要养成题后反思的习惯,不能仅仅满足于把题解出来,要再次思考题中所包含的概念、规律,看看做题前后理解上有什么变化,在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方面有哪些新的收获和体会.

3博观约取———加深知识理解提炼解题方法

学习就是巩固记忆、灵活应用的过程,也是把知识点“编网”的过程,当一个个知识点不断地由粗网编制成细网的时候,盲区才会越来越少.物理电学知识中含有大量的公式与概念,虽然在记忆中存在一些难度,但相对于文科生来说,我们还算是幸运的.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的学习既要学会从章节顺序上培养“串联思维”的方法,更要学会在分轮复习中发现“并联推理”的规律,而在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时可以发现,多数的知识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多数之前总是发怵的难题迎刃而解了.在对不同知识点对应的例题进行分析时会发现,很多题目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所以有必要记下自己认为的重点题型,触类旁通,从会做一些题到会做一类题,注意这里所指的是题型,而不仅仅是题目.物理知识是分章分节的,物理考纲要求之内容也是一块一块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小综合,等总复习时再进行系统整合.章节内的知识互相联系,不同章节之间可以互相类比,在整理分析的过程中就逐渐加深了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此外我们要经常与老师、学霸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会更好地理顺思路,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

4结束语

正所谓格物穷理,在电学学习中,我了解了很多小时候认为奇妙的东西,同时也充满了对破解未知世界的期待,作为一名高中生,要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分析高中物理电学方面的相关知识,结合生活中的所闻所见,探究现象、揭秘原理、解决问题,深入分析电学知识内在规律与特征.真正将所学的前后知识融会贯通,连为一体,这样我们就会逐渐从综合中找到知识的联系,同时也找到了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虎.浅谈高中物理电学学习的心得.考试周刊,2018(16):153~153

2殷绮霞.高中物理电磁学的解题方法研究.学周刊,2018(3):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