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文化范例6篇

道德文化

道德文化范文1

1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医院管理创新的基础

管理学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实现组织活动最佳目标的过程。”从这个定义上讲,在诸多管理要素和管理对象中,人是管理工作的中心。而每个人都是在自己认定的行为原则和是非标准规范下进行各种活动的,这个行为原则和是非标准规则就是道德。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是该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化。对医务工作者来说,“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是最崇高使命,是社会赋予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是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核心。这一核心价值观,决定了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行为必须符合“人性化”的时代要求,同时也决定医院管理行为要以最低的医疗资源成本获取最大化的社会健康保障效益。因此,在以建设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市场经济时代,提升医疗职业道德是现代医院管理的必经之路。换句话讲,提升医疗职业道德就是为创新医院管理方法铺垫道路。

1.1医院管理方法创新首先要有团队良好的道德素质:众所周知,任何管理或方法创新都必须通过人这个主体才能实现。人是富有思想情感的,尤其是作为知识分子群体的医务工作者,更具备着明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他们对是非好恶有很强的分辨和趋避原则。这种通过高等教育和在长期医疗服务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行为道德观,不仅是医务人员立身立业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是医院发展建设的人文基础。很多事例可以说明,一个群体如果具备了良好的道德素质,人际关系就便于沟通,思想作风就好统一,就能培养团队精神,就能产生凝聚力、战斗力和抗风险的能力。反之,就会尔虞我诈,离心离德,一盘散沙,员工就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管理工作就缺少道德基础的支撑,因此,医院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管理功能的发挥。另外,与管理模式相比,团队道德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它既是管理维持特性的延时器,也是管理创新特性的稳压表。所以,医院的整体道德水平,决定医院管理模式的改进。换而言之,医院管理方法创新首先要通过提高团队的整体道德素质来进行。

1.2良好的医德医风是协调医院内外关系的前提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医疗活动就是一种社会活动。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活动中,对外有广泛的服务对象,对内有密切的合作伙伴。因此,医德医风不仅与社会公德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同时更直接影响着医院内部管理机制的运行以及人员关系的协调。

医疗活动中的外向性人际关系,主要是指医务工作者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尽管医院各个临床科室和职能部门的服务对象、管理职责都各有侧重,但都需要在工作中协调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协调,首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基础,因为,最有感染力或者说启发力的是道德的渗透,任何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服务方式都要在这个平台上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在活跃的医疗市场中,信誉和技术是医院竞争力的重要组成成分,而信誉往往是医务人员通过高尚医德和精湛技术建立起来的。所以,“尊重患者、热情服务、慎守隐私、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的医德,是医院管理中必须强化的要素。

医院内部角色关系的协调,同样需通过良好的道德风尚来实现。因为,各级各类人员的彼此交往纵横交叉,构成了一个多层、多向、复杂的立体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网络。其中有些关系,仅靠行政手段和规章制度是难以协调的。因此,医院在一定的内部机制运行条件下,医务人员的群体道德是医院管理活动中最适宜的调节器和油。因而,在这种关系网络中,不同角色都应该确立“岗位没有贵贱,互助才能相长”的观念,应该从平等――互补的模式出发,缔结相互信赖、相互关心、取长补短的职业道德链,才能在实施医院管理创新中,保持整体的和谐与协调。

1.3管理方法创新与医德医风建设相互渗透和促进:管理方法创新,实质上是管理手段创新,它主要涉及到包括人力资源、财务分配、系统程序、经营方式等诸多要素的变革。这一系列的变革,往往是伴随着观念的变革才应运而生,又反过来促进新观念的建立,如:推进病人选医生、一日清单、星级护理、绩效奖励、后勤社会化、干部竞聘等。管理方式创新的过程,也是扬弃旧观念、建立新观念的过程。在这种变革的互动过程中,职业道德也破旧立新。从这个意义上讲,职业道德与管理方式在创新过程中互为契机,互为条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又因,管理方法创新的目的,是更有利于医院运行机制中各要素的最佳耦合,实现其功能效率与利益关系最优化,而职业道德建设的目的,是营造更和谐、更充满真情、人气更旺的团队氛围。所以,二者在体现以人为本、调动能动性、增强创造力的目标上是一致的。

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管理创新中如果无限强化经济杠杆的作用,势必导致医德的淡化、责任弱化、义务减化。因此,医院管理创新的价值取向,要定位在符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上,不能脱离“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工作宗旨。

2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医院管理创新的保证

在卫生体制发生变革和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医院管理方法首先受到冲击并做出相应的变革反应。而这种变革和反应能力,产生于医院内部管理机制的功能发挥中。通俗地讲医院管理方法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医院在激烈竞争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管理实践需要,并在一定的管理机制条件下实现演变和改进。为了解答这一命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2.1管理机制决定管理方法:众所周知,如果市场经济体制不建立,再好的经营手段和经营模式也不会出现。同样,如果医院的管理机制不科学,缺乏灵气,再管用的管理方法,也只能胎死腹中。最能影响医院管理方法创新的管理机制,主要是人才使用机制、绩效考评机制、民主管理机制等。

长期以来,作为事业单位的医院,行政、技术职务终身制,进得来,出不去,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无视人力资源效益,给医院带来了日益加重的劳动力费用成本包袱。所以一些医院的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推行,以岗位管理代替身份管理,以竞争公选制代替单一委任制,以评聘分开替代评聘一体,以低成本的后勤化社会化替代高成本的医院办社会等等,从而促使了医院管理方法的变革和创新,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效果。再如,院务公开、对话协商、民主决策等管理机制的建立,调动了员工们改革创新的热情,开启了员工们的聪明才智,保障了管理创新运作渠道的通畅。

2.2管理机制孕育创新思想: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在一定的管理机制条件下,医院管理方法总存在着矛盾体系,其中有一对起主导作用的基本矛盾,就是管理者要达到的管理目标同所使用的媒介(工具)状况之间的矛盾。一方面预定管理目标决定着如何选择、使用媒介;另一方面使用媒介状况又会反作用于管理目的。这种矛盾运动蕴含着管理方法创新的根本动力。当管理目的同媒介状况匹配时,管理方法的效果最佳。为了使这对矛盾在动态中形成最佳耦合,就要不断寻找新的管理方法,从而达到管理诸要素结构的最优化。这便是管理方法创新的最原始动力。

此外,管理方法是管理主体作用于管理客体的桥梁,同时也是一种双向调节器。由于它的联通和调节作用,促使管理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产生互动,从而实现医院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行为策略组合最优。当管理双方出现消极、松懈、抵制、对抗等现象,而原有的管理方法又不足以有效协调管理者或被管理者的行为时,管理方法创新就成为必然的选择。这是医院管理方法创新的另一动因。

医院管理的经济属性对管理活动有着始发性的影响,它赋予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经济人”的特征。追求利益(收益)最大化,现实中减少成本和增大收益是人们的一种无止境追求。因此,在不断寻找最有效率的生产组织形式中,管理方法就得到了推动和创新。

2.3管理机制提供创新条件:制度变迁是指由一种高效益的制度安排替代另一种制度安排的过程。制度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方法,但它又大于管理方法,因为它规范着组织的权力结构和运行规则,所以任何管理法的运作都无法超越制度的框架。制度变迁对管理方法创新的意义在于:首先,制度变迁引发的管理方法创新是革命性的。由于制度具有“维持”的特性,这种特性不仅存在于现有体制的组织结构里面,也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中。因此,制度变迁往往会使原有管理方法发生基础性的动摇和脱胎换骨的变化。目前在医疗体制配套改革中,我们最需要完成的基础工作,就是要变革为与市场经济和医疗环境相适应的体系及制度,以促进医院现代化管理。

我们常讲“流程再造”,就是通过对医院原有服务流程的重新塑造,调整资源结构,提升医疗服务效能,最终提高医院的整体竞争力。如现在很多医院实行的“病人选医生”、“医患沟通”等就是从再塑医院形象的目标出发,对原有的医患关系进行的一种流程整合。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也是立足于“减人增效”,对低效能的保障活动进行流程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当然,医院往往不允许对管理流程做太大的变动,即使有,其权限也集中于宏观管理层,而局部调整却较为多见。因此,这也是管理方法创新的典型代表。同时,科学技术对管理方法创新的影响显而易见,如通讯系统、数据处理系统、信息技术的应用等。科技含量越高,管理工具越多,方法创新的空间就越大。管理方法创新不是一个简单的从新思想的产生到运用的线性过程,而是体制、文化、信息等相互作用的结果。当环境发生变动时,管理方法必然要进行自适应调节。如缺乏这种调节机制,或者调节时间太长,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3先进的文化是医院管理创新的导向

曾有学者将行业管理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时代:道德管理时代、制度管理时代、文化管理时代。其实,这仅仅是对不同时期管理模式侧重点的分型。笔者认为,道德、机制、文化总是渗透在管理过程之中,并在管理中构成三维关系,支撑着管理体系。在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思想意识十分活跃的当今,文化被大家共认为是驱动医院的核心引擎。这种核心引擎势必引导着医院管理方法创新活动。

3.1文化核心决定管理方法创新的方向:“为人民服务”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赋予各行各业的共同行为宗旨,是主导社会活动的共同价值观。而“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是这一宗旨在社会主义医院的特征体现,是我国卫生医疗机构必须确立的价值观。确立这一价值取向,不仅是医院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担负为社会提供医疗保障、为人民提供医疗服务等社会责任的需要,也是医院增强内部凝聚力、向心力,树立良好形象和信誉,谋求自身发展的需要。医院管理方法必须以这个核心价值观来决定创新的方向。

3.2文化理念催化管理工作人性化:有人说,在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后,21世纪的管理将进一步向文化管理、人性化管理迈进。所谓人性化,是指在管理方法的设计和运用过程中,通过研究或模拟人的因素,体现对人的理解和尊重;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人的发展。管理方法创新,归根结底是对人们行为的管理方法创新。人性化管理,突出以人为本的特征,通过管理者的倡导和身体力行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在讲求高效率、竞争力的时代,我们许多医院管理者为提高医院管理效率而绞尽脑汁,但经常是收效甚微。我们建立了严格的制度,严厉的奖罚措施,管理者围着职工转,出了质量问题就罚款、批评。即便实行了全面质量控制等措施,服务质量还是有问题。从管理学上分析,其实是管理者忽略了一种“看不见的东西”:人的情绪、情感和需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以关注人的情感和需要为特征、适合现代人的新型管理模式――人性化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人性化管理的精髓在于“把人当人看”,从而使员工怀着一种满意或者满足的心态,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进而直接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许多实践已经证明,医院人性化管理将会使医院的员工空前团结,成为一个极具战斗力的团队,从而提高医院工作效率。

3.3文化氛围是强化现代管理的磁场:知识经济时代,医疗市场的竞争集中表现为人才、技术、智能和知识的竞争。由此,医院的发展对技术和知识等创新承担者的依赖性也将空前提高,医院之间围绕人的竞争必然加剧。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应是现代医院管理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医院通过推行人性化管理,依靠以人为本的医院文化培养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主人翁精神,把员工的利益和医院的利益紧紧捆在一起,重视员工的需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使人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其结果必然是医院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医疗行业是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行业,而知识分子的特点是:有知识,有自尊,追求自我管理,能不断创新,有自。只有真诚地尊重与关心他们的发展,赢得他们的信任,才有可能发挥他们的才能,培养和造就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人力资源的作用,奠定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形成竞争优势。

在传统医院管理方法中,由于管理者经常事无巨细的“干预式”管理,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对下级进行指挥,所以压抑了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管理对象过于被动,管理方法过于机械。而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务人员在素质、心理、技术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势必使传统集权的、多层次的、经验型的管理方法不再完全适用。因此,医院管理方法创新必须有助于客体理解、协助主体的管理工作,能够将指令沟通变成人际沟通,变为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的沟通,才会符合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然,没有哪一种管理方式绝对是好的,也没有哪一种管理方式绝对是差的,关键取决于管理环境和管理对象。推行人性化管理,应该取决于这样几个前提条件:一是医院规范管理的基础:二是员工素质的高低和对人性化管理的要求;三是管理者对于医院文化的把握能力。

道德文化范文2

作为好朋友,我首先要介绍的是,丁教授1家4口人。丁教授本人,他太太,女儿,儿子,4个人都是北大生,1家4“北大”,很不容易,可以称得上是“天下第1家”。我来这里“服务”,就是丁教授夫人安排的。

此行,我带了1个团来,是到嘉兴去开同学会的。我曾在嘉兴青年中学读过书,那是在5105年前,现在我们这些老同学都已经是7、810岁的人了,大家都想回自己的母校去看看。从而可以看出,学校对人的影响有多大,什么都不看,就只想看看自己读过书的地方。虽然,现在这个地方已经变成医院了,但是大家还是想回到老地方,看看那些房子,可见1个学校对人的深远影响。从台湾我带了3108个人,在这里我还找到了1210个同学,听说我们要来,都从4川、福建、广东赶来,大家聚合在嘉兴,找了个旅馆,见了个面,吃了顿饭,到自己母校门前照了张相,徘徊徘徊,然后各自解散。这次,以这个理由,我带着这个团到这边来,顺便到了宁波。丁老先生说,难得到宁波,去宁波大学正好可以做个服务工作,并说宁波大学这儿正在做1个系列专题讲座“做人、做事、做学问”,专题讲演内容与我所讲的思想内容很符合,正好可以去做个服务。我说,我讲得不好,他说,没关系的,讲错了也不“挨打”,因此我来了。最近,丁教授经常介绍我到大陆来,他甚至陪我到过这样如此偏远的地方。我的年龄也大了,今年7102岁,学校也有人接班,闲着没事就常跑出来“玩”,全国各地我差不多都快跑完了。主要做些什么事呢,就是利用自己剩余的价值为国家多做点事,想着怎么样把仇恨消除消除,把误解开通开通,把文化交流交流。两岸相隔510多年,太没道理了,早点回归,早点见面,早点团结,早点建立大中华、大中国,这才是我们的愿望。至于我们具体应该怎么都不用去管它,只要大家爱国就行了,谁来爱都1样,为什么非要你来爱,只要大家都爱就行了。

所以,在没有开始巡回讲演之前,我已经找事来做了。我在台湾组织了1个大学教授篮球队,全部是大学教授,没有助教,也没有副教授,全部是博士级的教授,组织了大约1百510个人,不打篮球也不能参加这个队,队的名字叫“4君子”篮球队。“4君子”篮球队基本上都是7、810岁的老头,我们每年到大陆的各个大学去访问,请出他们的教授篮球队和我们比赛,保证尽量不准有体育系的参加,不考虑输赢的结果。海峡两岸没有输赢,我们还要考虑输赢吗?你打赢了我有什么光荣,我战败了你有什么利害,我们就是要在1起玩玩,最为重要。今年3、4月份,我带了几10个人,访问了长春吉林大学。吉林大学现有5万多人,主校合并了4所大学,非常宠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学校。然后,我们又到了沈阳师范大学,结果它和吉林工大、农大也要比赛。这两所大学的校长看到我,就说,我讲演来了长春6趟,他们学校怎么1次都没来过,这次非去不可。我说,好。离开那里,我就赶到长春去补这个人情。明年我是以顾问身份带领球队,台湾的顾问是我,大陆的顾问是丁教授,明年丁教授会带领这支球队到处去打球。我们老了,还有老的玩法。

今天,丁教授和我讲了很多,也合了书记要求讲演的主题。他说,高震东先生当爸爸像爸爸,当老师像老师,当儿子像儿子。这句话很重要,我就从这儿开始吧。道德也好,1切也好,都是从做人开始的。当什么像什么,就是“位”的思想,最早《易经》里有记载。中国的学问,也是先从“位”字开始的,中国有本书《中庸》里也讲到“位”。“位”,就是要找到你自己的位置。我们每个人都有1个证——身份证,告诉你是什么身份。身份证的目的,就是时刻提醒你做人的道理。这就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来源于中华文化的精神,让你永远守住自己的位置。不要忘了自己是谁的儿子,要对父亲负责任;不要忘了自己是谁的先生,要对太太负责任;不要忘了自己是谁的长官,要对部下负责任;不要忘了自己是谁的部下,要对长官负责任。处处告诉你责任,责任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你的身份,你没有这个身份,又怎么会有责任呢?你1切的责任、权力、义务都来自于你自己是个什么?所以,必须先要找到自己是个什么,这是今天要谈的问题。

1切的道德教育都是从这里开始,1切的道德教育都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产生道德的基础。道德是油,密切合作而永不磨擦,密切合作而永不高热,不会发生冲突,永不矛盾。形象是绝对矛盾的,内容是绝对合作的,外表是矛盾的,内容是合作的,这就是道德。各位同学,懂得什么是道德,这实在是太重要了。中国《易经》里告诉你的儒家的道德观和老子的道德观,又是不1样的,千万不要把老子的《道德经》当作是道德教育,那完全是两码事。《道德经》的来源是由老子的8101章5千言,它1开始就说“道可道,非常道,民可民,非常民”是取得上经的道,下经第3108章是无道讲德,无德之德视为有德,因此取名为《道德经》。它和道德是两回事,更妙的是在于它是从天理讲到人理。看起来,老子完全脱离人理,实际上不是的,它从天理进入人理,让唯证者不要离开了天理,违反了就会失败。儒家刚好相反,儒家从人理进入天理,到最后,天人合1。在哲学上,已经为道德思想提供了1个研究的观念。1个是从天理进入人理,1个是从人理进入天理,两种不同的道德观。道德,就是我刚才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有距离又有合作,怎样让它不产生磨擦,太重要了。人的道德来自你和你的关系,我和我的关系,我们俩的关系搞得很好,这就是做人的道理。我们眼中有仁,心中有世,这就是爱国。关键就看你,心中有谁,心中装得越多越伟大,装得越少越平淡。道德范围的大小,就看你心中装的人的多少,心中有没有“仁”。“仁”字很奥妙,仁者就是仁爱的人,告诉你这个世界不是只有1个人,它是有3个人的。你心中有他叫仁爱,你做什么事都想到另1个人,这就叫有道德了,有仁爱了。

我到新加坡、菲律宾去参观,1下飞机,1个导游小姐就上来给我们“上课”,他说,各位先生,新加坡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地方,是1个从来没有人贪污的地方,是1个不能随便吐痰的地方,是1个不能随便抽烟的地方。讲得我们都害怕了,那怎么办呢?她说,如果大家要吃水果,赶紧把皮扔给她,要不然,会边行边挨凑的。还举个例子,说美国的1个小孩跑到他们那里不守法,结果让他们拿着鞭子打,美国总统写信道歉,用美国的国旗保证,用美国的国格要求,仍旧照凑不误,绑在柱子上,用带刺的鞭子打,打了3遍,打完之后住院,住完院再打第2遍,再住院,住完后再照打,直到惩罚完全为止。并警告我们不要随便吐痰,乱干就会遭打,凡是要小心为上。我年轻的时候认为抽烟不好,连烟都没有抽1支.人生枯燥,不能白来1趟,我规定自己从610岁开始,抽到710岁。我创办的学校,有4个信条,不抽烟、不打架、不作弊、不留级,违反了“定斩不饶”,1违反就开除。我的这个学校,每年要开除2、3百人。道德教育就是从生活细节,点点滴滴开始的,任何1个行为都是从小地方看。检查学校再漂亮的图书馆不用看,只需检查厕所、厨房、储藏室,这些小的地方就可以了。只要这些小地方做好了,这个学校就够资格做教育,管理。外表的1切都没有意义,教育是从细节开始的。在新加坡,我问哪儿可以吸烟,导游小姐说,各位,头顶青天,脚踩地,就可以吸烟了。这根本做不到,后来,她说,老先生,告诉你吧,公共场所不能吸烟。我问,何为公共场所?她回答说,2人以上,即为公共场所。今天,举这个例子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大家,2人以上为公共场所吗?法律的规定当然不是这样,而中国的仁字就是这样写的。2人以上即为仁,心中有仁最为重要。

今天办任何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心中有仁,眼中有世。仁为道德、位置,要把自己的位置搞清楚,定好位。老子说,道蕴含在所创造的事、物、理中即为德,认识道德从守分开始。合理的身份,它不能争取,是自然而然地创造出来,自然而然地成长起来的。在座的各位同学有1个共同的身份——学生,学生2字从何而来?孔子曰“学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也”。为什么叫学生,而不叫学死呢?中国的教育法谈到,学生就是根据任何1个朝代订的教育宗旨而来的,根据朝代的政治需求所订的,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由此,定名为学生。学生有3个生。第1,学生活的基本常识。电脑已成为基本常识,要懂得电脑上网,跟上时代进步的脚步。第2,学生存的技能。1个人不仅要生活,而且还要能生存。生存靠服务,读书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不知道的别人服务的。要有1技之长,先他人而后己。人是从动物进展而来的,从动物性往上进展到人的生活,到了某1程度,讲的是道德、气质、人格、人性。要学的是,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最后,必须学死,。“人生自古谁无死”,人生最难的是死,死得其实,死得其所,是读书人所要学的。人与野兽不同,是因为人有自己选择和控制死的权利,有选择的机会和本领,而动物没有。当敌人对闻天祥说,只要你投降,你可以继续担任宰相,闻天祥说“我生则国死,我死则国生”,我只是被你暂时的控制和压迫而已,并不是投降。浩然之气,视死如归的伟大气魄,值得后人借鉴和学习。所以,老师以学生的心作坟墓,伟人以老百姓的心作坟墓,那才是最好的归宿。“善歌声使人记其声,善教者使人记其智”,这就是读书人应有的态度。人活着不是为了基本需求,而是为了实现最高的理想与目的。荣誉高于生命,荣誉1切,1个人必须永远维护属于自己的荣誉,不能为了改善1时的生活而丧失了荣誉,这都是不值得的。

古人的东西很多,是学不完的。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古文化,首先得认识文字,其次要学习西方的文化和科学。我们要咬牙切齿学英文,在忠信教育法别强调,学习英文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自身的能力。学英文是另有主张的,是迫不得已的。现在其它1些国家都在使用我们的语言,这是我们祖先所创造的威望,然而,现在我们不但不能继承,还得去学其他国家的语言,站在国人的立场上是很惭愧的。所以,我们要认清自己的目的,要读懂文字,还要配套和加强后代子孙延续中华的文化,否则,我们将“丢失”我们自己的文化。管子说过,国之亡必亡其所长。日本最厉害的是军事教育,最后就死在军事上,德国也是如此。我劝大家多读管子的书,道德教育就是向管子学的。管子的时代是订制度,以德治国,以法制国,1个国家必须立法,1切按制度来,官不能随便封,也不能随便建。古时候的封建,就是帝王向将相封赏,没有官位就随便建1个。要想加强道德制度,就必须立法,订制度,提出的1个口号就是以礼治国,“礼义廉耻,国之思维,思维不张,国乃灭亡”。1个国家要搞道德教育,必须记住这4个纲领。用白话文讲,礼即1个人做事规规矩矩的态度,1切重于道理,要说肯定的话,不能摇摇摆摆,温恭谦让,这是君子应有的态度。义即正正当当的行为,廉即明明白白的辩驳,耻即彻彻底底的觉悟,1个人要自我觉悟,懂得了才不会做的事。《中庸》也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这里的“义”不==“江湖”上的义气,我们所提倡的义是有利于人群,有利于法理,有利于天道,是该做的事。

道德是从文化中磨合而出的东西,不是规定出来的,是慢慢成长起来的。儒家强调自强不息,当代中国的学生都应该做到规规矩矩做人,实实在在做事。能不断实实在在做人,就是自强。1个人能够不断自强不息,谁又能羞辱你。当代的学生常犯这样的错误,他说,老师,你伤害了我的自尊心。其实,他错了,那不叫自尊心。靠他人的尊重,靠他人的谅解,靠他人的原谅,靠他人的不敢侵犯,我自己绝不做错事,绝不做让别人批评的事,为了尊重我自己,所以我永远都不做错事,那才叫自尊心。搞清楚两者的定义,也就没什么不可理解了。忠信教育法特别强调,学生有犯错的权利,认错不罚。忠信教育学校内,有1个商店属于福利性质,它也是培养学生人格和君子自强的场所,它不用任何强制手段或措施。

办教育是国家的1个过程,是到了某个程度非办不可的,是天道,是自然之理。现在我们的国家富了,台湾很多人不自爱,素质低下,极易引起大陆同胞的反感。认为10年之前回大陆的台湾同胞是神,现在回大陆的是普通人,10年之后回大陆就是鬼,这里就涉及到1个道德教育问题。1个国家几10年能和平相处,是很不容易的,海峡两岸是有骨肉之情的。因此,我们也应该借助这个机会好好建设我们自己的国家,这也是忠信教育法特别强调的第1件事就是爱国。爱国从爱家开始,爱家就要从孝敬父母开始。否则,道德就无从谈起。1切道德从近身开始,从小利、小礼、小廉、小耻开始,教导小孩子要从简单的日常基本礼貌开始。从实践来看,办校310多年来,学校没有犯罪记录,就是从小处抓开始的。道德从孝敬父母开始,孝敬父母从态度开始,承认父母的辛苦,认同父母的身份。所谓态度,是对他人所表示的1种行为。

今天所讲的以德治国,就是简化了的以道德治国。道德不是规定的,而是来自于文化的磨合。道德是文化的1部分,而文化在古时文与化分开用的,到了汉朝才开始合用。到目前为止,“文化”1词在古老的中国还没有确切的定义,任何国家都没有,所以众说纷纭。有人说文化像空气1样是不可分离的,有人说文化是1个族区的生活习惯,有人说文化是人类从古到今创造出来的社稷,这些社稷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非理的,有些是反理的,但这些都是对人的行为的指导。还有人说,文化是文明的综合体,它包含艺术、宗教等等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简而易之,今天的文化就是包含了万象的1切。文化是1个不可或缺的东西。文明是1个相对词,文明是属于全人类的智慧文化。文明可以创造。文明有的可以回归文化,有的不能回归文化,文化可以创造文明,文明可以滋长文化。但不1定个个文明都可以回归文化,当文明进入到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时候就成了文化。文明的相对词是野蛮,人类脱离了野蛮进入文明,就是明白了事理、道理、人理。文明包含了文化,文化也包含了文明,反反复复,也就变成了没有对错。文明是不比是非的,它只能比厚与薄,丰富与贫穷,精华与糟粕。立场不1样,也就决定了不1样的文明。文化是客观存在的。由于道德包含在文化当中,因此,道德教育就是伦理教育、人伦教育。人伦有它的伦理,根据伦理就有人的定位,根据人的定位产生人的行为。这就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因素。

道德文化范文3

1 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广义的文化包括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技术进步、生产经验和人们的劳动技能方面,教育、科学、文学、艺术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机构方面达到的水平。狭义的文化是指导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如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哲学、道德以及精神生活的其他领域所获得的成就。决定支化发展和变更的根本因素,是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以在社会各个不同时期,就出现各种不不同的文化;原始公社的文化、奴隶制文化、封建主义的文亿、资本主义的文化、社会主义的文化等等。

2 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式之一:它是人们共同生产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这种准则和规范,规定着人们的义务,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道德这一概念不仅包括人的道德行为,还包括人的道德意识、观念和信念。道德不是一个抽象的范畴,而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产生,又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而当社会经济基础改变时,道德也随之改变。但不是立即随之改变,要有一个过程。

3 文化和道德是什么关系

文化和道德,可以说是一个“双胞胎”,是密切联系,“血统”上是不可分割的。就是在原始社会里,猿人当时没有真正的语言,更没有真正的文字,但他们能发音和做手势,表达自己内心的涵意。猿人当时身披树叶、树皮和动物的毛皮,穴位或用树枝干搭窝挡风雨;他们共同捕鱼打猎为生,为了捕打到更多鱼和猎物,摘到更多的野生果子和种子,他们利用语音、眼神、手势就能心领神会,配合默契,就能互相指挥和交流经验。他们中青壮年既要哺育养小的,又要照顾和抚养老的……形成了最原始的文化道德。随着猿人的劳动和生活时代的发展,逐渐形成原始的语言和文字,经历了漫长年代的发展变化,才形成今天的中华民族的汉语语文字和文化。

中华民族的汉语文字,由字、词、语、句组或,经过教育家、思想家、文化艺术家的长期实践、实验和写作发展,形成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文化道德。如:我中华民族有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孔孟之道,更成为中国和许多外国用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武器,外国有几十个国家,兴办“孔子学院”聘请中国儒家学者为专家教授,为他们学生上课,培养国家人材。儒家的经典书籍是“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还有《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干字文》、《孝经》等。由儒家文化派生出来,有历代春秋战国以后,秦代,西汉东汉,随、唐、宋、元、明、清、民国和新中国,各代一系列教育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天文地理历史学家,诗词戏剧作家、音乐美术专家,把中华民族文化充实发展到当今的高峰。如古代唐宋诗词专著,小说戏剧如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水浒四大名著,以及散文集;更有近代和现代的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哲学、道德及精神生活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的文化道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万古长青。

文化和道德是一个统一体,是不可分割的。我例举一二来说明之:

例如:我中华民族之传统道德、礼义廉耻、忠孝节义、勤俭节约、量入为出、节资为本、勤劳耕耘,勤劳养殖,勤奋致学、天地君亲师位、(摆正上下左右大小老幼关系)仁义礼智信等等。汉语文化的字词语句,每个字和词,含义都很深刻,是一种文化,又是一种道德。,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讲仁、义、礼、智、信。但发展到今天,对于什么是仁、义、礼、智、信其含意既深刻又广泛,解释说法也很多。综合起来,所谓仁:大忠大爱为仁,天下统一为仁,世界大同为仁。所谓义:大孝大勇为义,民族兴旺为义,祖国山河统一为义。所谓礼:“修、齐、治、平”为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强不息为礼,家国天下为礼。所谓智:大恩大恕为智,福亏自盈是智,刚柔相济为智。所谓信:公平合理为信,以义取利为信,一诺千斤为信。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是仁、义、礼、智、信也。至今,这些仍是我中华民族公民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

再例如:中国文学作家编撰的《中国成语故事词典》、《成语词典》和许多《汉语词典》,还有《歇后语大词典》等等。每一个字词句同样含义深刻,语句精典,更是代表和体现一种思想,一种道德,更是博大精深的文化。

从上述两方面,可以看出,文化与道德是统一的,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道德和道德文化。当然文化道德词语也必然有反义对称之说。

4 文化道德与日常生活又该怎样?

文化道德丰富日常生活的内涵,提高生活质量,日常没有健康的文化道德,那人类过着愚昧无知生活,那是多么可怜可悲。人类文化道德的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进步,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又同时更促进文化和文学艺术的进步,又会使人们日常生活享受更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人们的衣食住行会更上一个台阶,更上一层楼,过上更富裕的小康生活。所以,我们全体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既要建设有高度的物质文明生活,同时又要建设有高度精神文明生活。把文化道德建设与在日常生活中的贯彻执行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幸福更美好。

道德文化范文4

由于信息社会的开放性,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很多,加上一些传媒的社会责任感不强,一些社会负面信息被过度放大,阴暗面过多地呈现在大学生面前,道德教育效果被极大地消解。因此,增强大学生对消极因素的抵抗力,提升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十分重要。校园文化的本质功能在于对师生以“文”“化”之。高雅文化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彰显了文化的超功利性,它既有高远的文化价值精神的统领,又有实实在在的成体系的建设,把求真、审美、向善等文化样态凝结为一体,形成元气丰沛的文化存在,润物无声、育人无形,对学生的道德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2]。特别一提的是,高雅艺术活动成为提升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的有力抓手。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是一项由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举办的活动,围绕“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这一主题,让高雅艺术之风在校园中成为主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方向,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吸纳人类先进文化成果,提高审美修养和人文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个体道德能力的提升对高雅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首先,个体道德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对高雅校园文化的欣赏和认同。罗丹曾经说过:“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个人能否发现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审美眼光和对艺术认知能力的高低。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对高雅校园文化的欣赏和认同。高雅艺术不同于低俗的艺术,它有着更为深刻的审美内涵和教化作用,聆听高雅音乐,观摩高雅艺术,是对自我内心的一种深层次的审视,是对人格和心灵的净化和提升。但这同样需要欣赏者有正确的道德认知和强烈的道德情感,只有这样这些优秀的作品才能拥有市场,才能引起共鸣。其次,个体道德能力的提升,可以带动校园整体道德层次的提高。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能够获得全世界的认同,赢得世界人民的认同与尊重。高校毫无疑问地应该争当先进文化建设的排头兵。但目前校园环境物化倾向严重,拜金主义盛行,另类的校园文化与精神也充斥在大学校园里,甚至进入了以怪为美的误区,使大学生产生荒诞怪异的观点和不伦不类的行为。所有这些都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等,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校园环境是高雅校园文化赖以生长的物质依托,是师生赖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外部条件。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陶冶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文明高雅的言行举止,因为人的思想道德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自觉和环境的陶冶。所以,校园文化建设急需击浊扬清,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通过个体道德能力的提升,带动校园整体道德层次的提高,形成良好的道德舆论氛围。再次,个体道德能力层次的提升,可以为高雅校园文化的建构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只有个体道德能力层次提升了,才能在生活实践中对自我道德状况及各种道德现象、道德价值进行正确的评判、选择,并在实践中践行。从校园内部来看,道德能力的强弱关系着校园的和谐与稳定。道德能力越强,自我的控制力、调节力就越强,社会责任感越强,人就越能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做出有益于学校和他人的事情来[3]。高雅校园文化的建构,无论是内容的选择、主题的确定,还是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学生作出价值评判和选择,更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和无私地付出。如各种主题校园文化节的举办和文艺晚会、大奖赛、辩论赛、知识竞赛、作品展等多样化的文化艺术教育活动,这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高品位、高格调、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校园文化活动的举行,离不开学生这一主体,离不开学生的参与与创造,离不开学生的道德能力作支撑。

道德文化范文5

文化作为人类实践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宗教、学派对文化理解不完全相同。1871年,英国文化人类学创始人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第一次提出“文化”的概念:“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这为后人对文化本质规定性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既有结构和层次上的差异,也有性质上的不同,因而,一直没有形成一个严格准确的统一界定。古今中外对此众说纷纭,各持己见。据后来有关学者的统计,至今世界上出现的文化定义达300多种。

从目前研究的有关文献资料来看,人们一般多把文化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的总和,按其构成可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直接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那些文化产物,是人类文化的所有物化形式,是人的本质力量最重要体现。制度文化主要满足于人的交往需求而产生的合理地处理个人之间、个人和群体之间关系的深层次需求的文化产物,包括个人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方式、人们的行为方式及其相关的各种制度,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公共管理制度、婚姻家庭制度等等。精神文化就是狭义上的文化,即观念形态的文化,它主要是满足个人和群体精神需要的所有精神活动及其成果,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伦理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生产、传播、享用和积累等。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三种文化形态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或物化形式,精神文化是内在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内在于人的所有活动的深层次的文化。

精神文化按其结构层次和内容不同,由外向里,分为三个层次的三种不同文化形式:

一是社会习俗文化。它主要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社会风尚、交往方式等,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无阶级性和超时空性。这种文化无对错、先进与否之分,易于在相互交流中得到相互了解和学习,极大地丰富各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是科学理性文化。它是人类在科学、教育、文学、艺术、体育等领域活动成果的结晶,包括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绝大部分人文社会科学(除哲学、历史、政治、经济等),不具有民族性、阶级性。这种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及水平高低之分,在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中最为广泛和形式多样,各民族文化从中取长补短、趋利避害、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是思想道德文化。它是人们的世界观、信念、道德、理想、觉悟以及人们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人们的理想信念、思想觉悟、道德情操、意志品质、组织纪律性等。这种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阶级性和相对较强的稳定性。它处于精神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态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形态的内在文化特质,最能反映和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是凝结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和灵魂,因而在整个民族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

二、当代中国先进思想道德文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先进思想道德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文化,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内在要求和精神体现。它是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主要内容,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推动我国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文化体系,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

第一,它是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为核心,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文化。

第二,它是集中地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反映和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的当代文化。

第三,它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传统思想和传统美德,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同时,博采各国之长,大胆吸收、借鉴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积极文明成果的民族文化。第四,它是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凝聚着各族人民的坚强意志和巨大力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和喜闻乐见的,积极、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这四个方面内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融为一体,最集中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作用,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未来希望,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当今世界正处于和平与发展的开放时代,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空前繁荣,推动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促使各国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冲突、渗透和交融更加频繁,既形成共同的普世文化,又呈现独具特色的异质文化。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引起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更趋复杂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呈现多样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当代中国先进思想道德文化,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民族性。一个民族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体现本民族精神、展示本民族风格、凝结本民族凝聚力的文化根基作支撑,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世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正是以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存在和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只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才具有内在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外在的吸引力、感召力。文化的力量,已深深熔铸在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当代中国先进思想道德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思想道德文化的精华,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理想追求,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

第二,时代性。任何时代的文化不可能脱离它所赖以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总是体现那个时代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风格。当代中国先进思想道德文化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相结合,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的发展进程和前进方向,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和传统美德,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是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

第三,科学性。当代中国先进思想道德文化的科学性体现在,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这一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遵循与时俱进的文化发展规律,在文化实践中坚持文化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从而在形式和内容上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科学性。

第四,开放性。一个国家、民族在文化上越开放,越能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其发展也越快。文化的开放性是经济开放的必然结果,是保持文化先进性的必要条件。当代中国先进思想道德文化的开放性不仅体现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而且体现在既立足于中国,面向现代化,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吸收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熔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先进文化。

第五,群众性。文化创造与发展的最深刻的根源,就蕴藏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先进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当代中国先进思想道德文化来源于人民群众,不断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比以往历史上任何文化更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从根本上说,发展先进思想道德文化就是为了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第六,创新性。文化的开放性为文化的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而文化的创新则是先进文化保持其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先进文化形成、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代中国先进思想道德文化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在此基础上不断结合新的实践要求,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其思想理论成果的结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三、当代中国先进思想道德文化的重要作用

唯物史观认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由于文化的性质不同,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也不同。思想道德文化作为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其先进与否,对社会经济和政治反作用的正负效应也不同。充分认识当代中国先进思想道德文化在先进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先进思想道德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加强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思想道德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当代中国先进思想道德文化为市场经济发展和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坚定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价值导向,从根本上保证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其次,先进思想道德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当代中国先进思想道德文化具有凝聚功能、教化功能和价值导向功能,能够引导人们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道德准则、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确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包括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内的强大民族精神和精神支柱;引导人们通过理想、知识、道德、信仰等方面教育的培养,树立崇高理想和高尚品质,锻炼意志,净化心灵,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激励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调动和发挥人们从事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道德文化范文6

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长久以来就是学界十分关切的话题。通常认为,道德和法律是人类文化史总结、提炼出来的两种基本的社会规范手段和制约机制。法律一般地说是由国家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以合法和违法为基本范畴调整行为关系、治理社会秩序的规范体系;道德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个人良心等非强制性力量发挥作用,以善和恶、正当与不正当为基本范畴调整行为关系、治理社会秩序的价值导向体系。法律意味一种限制,人必须把自己置于法律的约束范围之内,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这就是美国著名法哲学专家博登海默所说的:“规范性制度的存在以及对该规范性制度的严格遵守,乃是在社会中推行法治所必须依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P239)与法律对义务的履行的制约具有外在的强制性相区分,道德对义务的履行的制约不具有外在的强制性,道德(律)意味着个人的自我立法、自我命定,道德行为是个体的自我约束行为,即自律行为,内蕴着个体的自觉与自愿。主体的意志对于道德规范来说是自由的。在这个意义上,道德是自由的体现,道德使人得到自由,而不是感到限制。作为某种规范,道德的本质不是强制而是自由。也就是说,道德行为一定是自由行为。所以,伦理学尽管肯定道德作为规范也是法律,但强调这是自己给自己立法。一般意义的法律没有自己的加入,总是带有强制性。道德(律)通过人自己的加入,自在的必然性就转化成为我的必然性。规范由法律转换为道德(律),表现为主体自身的行为动机由原来的外在约束转换为内在约束,由外在的立法和命令转化为内在的自我立法、自我命令。尽管作为有理性的存在者执行道德律也是强制的,道德法则对理性者也表现为一种绝对命令,但道德律作为自律由于是自我强制,所以不体现出被迫性,不让人感到是异己的、消极的。这是道德律与一般的法律的基本不同。

进一步说,道德规范社会生活靠的是内在的良心。良心是公民在履行社会职责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强烈的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良心就是每个人的自律,道德良心内在于个体自身,没有良心就没有道德。良心是道德的自律性最集中的表现形式。道德有行为规范的要求,却没有对违规行为的硬性制裁。道德规范不须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可见,道德规范是非制度化的,非外在化的一种特殊的规范。道德规范的特殊性,就是在于它是柔性的,是一种软约束,重在教化,重在范导。道德不是一种制约行为的行为规范,而是一种影响选择的价值向导,它的命令以“应当”为联系词,但不一定是“非得如此”的规范,而更具有劝导的意味。而法律是刚性的,法律是一种硬约束,重在制裁,法律不允许对它的命令有任何相反的作为,甚至不允许提出疑问。法律从制定到实施,靠的是国家强制性手段来为自己开辟道路。总之,法律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道德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觉悟。如果说法律是以“必须怎样”为调解尺度,那么道德是以“应该怎样”为调解尺度。如果说法律的至高无上出于人们的畏惧,那么道德的崇高感出于人们的敬仰。法律规范的主要作用,体现为在人们犯罪之后给予必要的惩罚。道德规范的主要作用,体现为在人们犯罪之前给予道德教育,使人们有羞耻之心,有道德责任心和道德义务感,并使这种义务感和责任心能够转化为人们的实际行动,从而不去违法犯罪。法律与道德的这种不同,导致这样的情况:迫于压力而循规蹈矩的人可以是法律意义上的好公民,但不一定是道德意义上的能自觉自愿做好事的善人。在一定情况下,一个人所做的在法律上不允许的事却可能是合乎道德的。如一个人处理了一件由他代管的物品,使这件物品的所有者蒙受损失,这在法律上是错误的,作为一种背信行为,这种做法应受到惩罚。但在道德上它却是正确的。假如他只有挪用他保管的这件东西方能使自己和他人免于一场大祸,他也许就可以这样做而不受良心责备。在法律面前他可以是有罪的和该受罚的,但在良心和道德法庭面前他是无罪的。这又是法律与道德之间的不一致。

正因为道德和法律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不同的范导和调节作用,所以对于一个健全的社会来说,道德和法律都是不可缺少的。首先,历史和现实都表明,道德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法律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如道德可以成为人们的内在约束力,有道德的人可以自觉地按照理论原则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又如道德可以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有了道德,人们就可以获得某种理想性和崇高性以及内在驱动力。纯粹靠暴力无法形成真正的和谐社会,理想的社会不能缺少道德的熏陶。道德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从自然世界超生出来,进入文明社会的保证。然而,法制也是国家赖以存在的保障机制,是防止作恶的有力武器,是调节冲突的有效手段,是制约行为的基本手段。没有任何人可以完全将法律置之于不顾,而仅仅依靠个人超凡的道德理想来生存。同样有许多问题并不涉及道德,因此要靠法律来解决。法律为了调整社会秩序、保持社会安宁、维持社会现状、实现大多数人的权益而存在。法制之所以不可缺少,不仅是因为法律可以限制人的行为,防止犯罪或惩罚犯罪,起震慑作用,而且可以规范人的行为。有国家就有法制,法制并且是文明国家的象征。文明的现代国家甚至被称作法治国家。文明的现代社会甚至被称作法治社会。建设文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社会,既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法制建设,又要坚持不懈地推进道德建设。任何充分的德性伦理都需要法律作为其副本,就像任何充分的法律制度都需要道德作为副本一样。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相互支持、相互补充。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

二、道德法律化的困境

当然,法律与道德之间除了存有以上重要的区别之外,也有深刻的关联。人们把道德规范称之为道德“法”或道德“律”,本身就表明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深刻关联。不过,学界在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联问题上,形成了各有偏重的两种趋向:

一种趋向是以法律为轴,从道德向法律关联,强调法律是高于道德的更好更优的社会规范手段与制约机制。历史上,“毕达哥拉斯派认为服从法律是最高的善,而法律本身(“好的法律”)则是最大的价值”(P33—34)。近代自然法理论认为,基于人性的自然法就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正义的最高标准,因此道德的善恶最终要依据自然法。如霍布斯就认为,关于自然法的科学就是真正的道德科学,自然法就是道德法,正义的根据在于植根于人性之中的自然法。伦理学家的一切道德准则都是从自然法中推导出来的。洛克认为,法律上许可的行为在道德上都是善的,法律上禁止的行为在道德上都是恶的。伦理的善恶与道德的邪正主要看行为是否符合于一种法律所拟的模型而定。“所谓道德上的善恶,就是指我们的自愿行动是否契合于能致苦乐的法律而言。它们如果契合于这些法律,则这个法律可以借立法者的意志和权力使我们得到好事,反之则便得到恶报。这种善或恶,乐或苦是看我们遵守法则与否,由立法者的命令所给我们的,因此,我们便叫它们为奖赏同刑罚。”(P328)在西方历史上这种法律高于道德、法律造就一切的思想影响和推动下,今日学界产生了道德立法的呼声,要求使道德获得法律的强力支持,甚至将道德变成法律规则,强制人们去遵守和执行,这就是所谓的

“道德法律化”之论。

另一种趋向是以道德为轴,从法律向道德关联,强调道德是高于法律的更好更优的社会规范手段和制约机制。学界认为,法律的约束并不能从人的思想上消除犯罪的根源。因此,只有加强了道德教育,提高了人们的道德觉悟,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社会风气,才能消除人们违法犯罪的思想根源。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道德价值是人们理解和自觉接受法律的惟一理由。道德是法律的伦理确证,是法律的思想基础。法律是道德的最低要求。法律只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和对人的低层次要求。社会问题往往是由于社会的法律要求不能转化成道德主体的内心自觉。法律离开道德就可能变成恶法。有了规范意识,有些人知法犯法,利用法律知识规避法律,逃避责任。因此只有内心树立起法的权威和尊严,崇尚法的公平和正义的精神,理解并认同法律,外在的法律规范才能变成内在的行为准则。根本上说,法不是靠国家来维护,而是靠人们的信仰和信任。实际上法治本身就有很高的道德诉求,道德自律是现代法制国家本身的内在需求。道德自律是公民意识的最高境界,也是法治建设的最高形式。高级社会应该是靠道德自律建立秩序的社会。在这种思想趋向的推动下,学界产生截然相反的呼声,这呼声要求将纸上的法律变成心中的道德律,这就是所谓的“法律道德化”之论。

在时下关于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联问题的讨论中,道德法律化之呼声明显高于法律道德化之呼声。然而,在我们看来,道德法律化之论必然遭遇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困境。

从现实层面上看,当今几乎所有持道德法律化之论的人们,都是有感于现实生活中道德滑坡之势愈演愈烈,而寄希望于通过法律手段来拯救社会风尚和推进道德建设。基于这样一种现实的考虑,持道德法律化之论的人们纷纷去寻找他们自以为是的理论依据。他们认为,道德是一种不完善的法律,虽有行为规范的要求,却没有对违规行为的硬性制裁,而法律则是一种完善的道德,它可以起到普遍伦理价值准则的作用,它可以在道德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强力制裁,从而弥补道德的这一天然缺陷。因此,道德应该法律化。在他们看来,道德法律化是文明进步的标志,文明的发展必然使道德转化为法律的步伐越来越快,并最终将道德融于法律之中。这种要求道德法律化的主张的背后暗含着极度显明的法律崇拜意识。然而,现实生活中,法律远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妙与完善,当然法律也并不必然带来社会的道德进步。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是一种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它不能随意接受法律提供的许多成果,更不能由法律所取代。首先,法律是一架机器。作为一架机器,法律必然漠视人的生命。邓晓芒先生指出:“法律是(并且应当是)一架机器,人心却不是机器,它不能够仅仅是加减乘除。”(P116)正因为法律是一架机器,席勒借《强盗》的男主人翁摩尔之口说:“法律永远不能产生伟大人物,只有自由才能造成巨人和英雄。”(P2)卢梭甚至明确断言:“法律的力量是有限度的。”(P86)其次,国家的法律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不好的法律是恶法,恶法显然不可能阻止道德沦丧,改进社会风尚,好的法律是良法,而良法不能靠法律自身来确认,却要靠道德去保证,去确认。法律善恶的衡量标准尺度是正义。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法律的制定总是会有一定的根据的,而这个根据就是道德上的善和正义。在阿奎那看来,真正的法律是公正的,不会与道德发生冲突,不会违背道德的基本原则。再次,法律发挥作用必须诉诸个人的内在自觉。罗尔斯顿就曾说过:“法律能禁止那些最严重的违规行为,但却无法使公民主动行善。”(P433)对于一个没有在内心深处认同法律的人来说,法律不过是一纸空文,是一种外在的秩序或规则。如果没有人的正义美德的参与,这秩序或规则就不能变成自己的法律,就只能是一个摆设。这就是美国政治哲学家麦金泰尔所说的:“只有那些具有正义德性的人才有可能知道怎样运用法律”(P192)。黑格尔也说过类似的观点:“当个人尚未认识法律、理解法律时,法律在个人看来便是暴力。……法律在最初的时候,必须是强制性的暴力,等到人们认识了法律,等待法律变成了人们自己的法律时,它才不是一个外来的东西。”[9](p166)

从历史层面上看,中国古代社会大多主张将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借助于立法程序以法律的、国家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在法律与道德这两种社会制约机制中,有人简单地以为,中国古代没有法律只有道德。其实,中国是有法律的,如《唐律》、《清律》等等,只不过中国古代的法律是道德化了的法律,是改装了的道德条目。与其说中国古代没有法律,不如说中国的伦理就是法律,中国的法律是道德法。所以不需要再有另外一套道德之外的法律。支配中国古代法律的思想主流是儒家的以“法”释“礼”、融“礼”于“法”、礼法合一、德主刑辅的道德礼教型法律观。从最能代表中国古代法系的《唐律》中可以看出中国法律的道德礼教型本色:如居丧生子,徒刑一年;居丧作乐,杖八十;妻子殴打丈夫,不论有伤无伤,一律徒刑,伤重者加凡人三等治罪,若丈夫被殴致死,则处以绞刑,而丈夫殴打妻子,却减凡人二等处刑,非有伤者不罪,等等。中国传统道德优先的文化,为伦理礼俗“侵入”法律大开了方便之门。所以情况往往是,中国的道德经典就具有法律效应。礼俗成为“准法律”,违背了礼俗就等于触犯了法律,犯了“法”的人就是犯了“伦”的人。然而,在中国古代社会,以道德改装而成的法律并不成功,它导致法律量刑无一定规,具有极大的活动余地和弹性(所谓“从重从轻,从宽从严”)。历史上那些以法律的方式制度化、规范化了的道德理念固然具有了威严的形式,但却剥夺了与自由意志的内在联系,结果导致古代中国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也没有实实在在地促进道德风尚的改进。也许这正是中国专制统治的哲学狡计——道德被赋予法律的威严形式,从而保护了专制统治;法律披上道德的温柔外衣,恰使酷烈的刑罚变得温情脉脉。而用追求确定性的西方法律眼光来审视,这种道德礼教型法律根本上是反法律的。并且这一切使得德将不德,法将不法,两边都上不了岸,两头都不能落实。所以有学者指出:“以道德原则作为法律原则去强制每个人的自由意志,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恶果,它将使人丧失自己作为道德选择的资格,使道德本身变得虚伪,最重要的是:它彻底否定了人作为一个自由存在者的尊严,因而也否定了一切道德。(P133)

历史和现实均表明,道德问题的解决是不能一劳永逸地求助于法律来完成的,相反,法律问题的解决却有待于从道德中吸取力量。这就是卢梭说过的:“道德和一般正义问题不同于私法问题,不能靠命令和法制来节制;假如有时法律也对道德发生影响,那只是因为法律从道德中吸取自己的力量。”(P87)

三、法律走向道德化

鉴于法律必须从道德中吸取力量才能发挥作用的事实,我们认为,倒是可以提出一种法律道德化的主张。显然,问题涉及到究竟是法律优先于道德还是道德优先于法律?

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由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部分构成。精神哲学又被分为三部分: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进而黑格尔又把客观精神分为“抽象法”、“道德”和“伦理”三个环节。黑格尔认为,抽象法是自由意志借外物(特别是对财产的占有)实现自身,而道德则是自由意志在内心的实现,所以道德从它的形态上看,就是“主观意志的法”。从这个意义上看,“道德的观点就是自为地存在的自由”[10](P111)。抽象法阶段,自由意志表现在外部对象上;到了道德阶段,它表现为道德意识。出于道德意识的行为都是自愿的,不

同于出于法律的行为。道德也是法的一种,是内心的法。因此,道德是法的真理,是扬弃了抽象法而达到的更高阶段,道德阶段高于抽象法阶段。从抽象法到道德,是人的规定即自由意志从客体转化为主体,从外部转向内部,从低级进展到高级的发展。显然,遵守道德比遵纪守法更加困难,前者是一种更高的要求。这是因为道德本身不仅是法,而且是建立在自律基础上的道德法、道德律。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道德优先于法律,而不是法律优先于道德。如果非要在道德与法律之间分出高下,更根本的是道德而不是法律。任何一种法律体系的建立都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基础和道德目的,否则就会与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冲突,就会遭到人们的道德谴责。因此不应该追求道德的法律化,而应该追求法律的道德化,不是应该把法则作为道德的尺度,而是应该把道德作为法律的尺度。法律合理性的尺度就是道德的正义。只有合乎正义的法律才是值得信守的法律。[11](P348—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