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战略范例6篇

科技发展战略

科技发展战略范文1

(一)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呈现出新的趋势,预示着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一是科学技术发展不断突破人类传统认识极限,引发新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导致众多跨学科领域的诞生。二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缩短,不断造就新的追赶和超越机会。在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不少国家都处在相近的起点上。后发国家完全有可能在这些领域实现突破,带动整体科技竞争力的跃升。三是科学理论超前发展,引领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向。核能、集成电路、生物技术以及正在兴起的纳米技术,都是源于基础科学理论的突破。科学理论越来越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为技术和生产发展开辟新的道路。四是科技全球化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在全球化环境下,资本、信息、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日益普遍。但是,全球化并没有改变国家间竞争的本质,只是改变了竞争形式,也就是通过对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占有更加尖锐地表现出来。总之,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进。

(二)科学技术的竞争已成为当代国际竞争的焦点

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转变,以及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技术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手段。一是发达国家用技术控制市场。据统计,目前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凭借科技优势和建立在科技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规则,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形成了对世界市场特别是高技术市场的高度垄断,从中获取大量超额利润。二是发达国家用技术控制资源。如果说过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是用暴力掠夺殖民地资源,那么今天发达国家更多的是利用技术手段控制国际资源及其流向。目前,对空间、海洋和生物等战略资源的争夺已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三是发达国家用技术控制媒体。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美欧等发达国家凭借其掌握的先进信息技术,通过对各种传媒的控制,在传播西方意识形态、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甚至以此影响他国重大决策。

(三)促进科技创新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基本战略

面对当今科技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做出了基本相同的战略选择。一是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美国政府把保持美国在科技前沿领先地位作为国家战略目标;日本政府相继提出了科技创新立国和知识产权立国的国家战略;韩国政府提出必须在国家层次上制定和执行以科技为基础的政策,为国家发展探索新的道路。二是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2003财年美国联邦科技预算为1180亿美元,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联邦政府研究开发支出;英国政府决定从1999年起,在3年内追加14亿英镑投资,是“有史以来政府对科学基础投入金额最大的一次”;欧盟提出到2010年将研究开发经费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三是超前部署和发展战略技术及产业。一些国家在航空、核能、汽车、微电子、软件等产业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很大程度上都是来自国家超前战略选择和实施的结果。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后发国家既可以借助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跃升,也可能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最终被边缘化。

(四)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是我国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一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一些国家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还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致力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后一类国家称为“创新型国家”,他们共同的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都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都在30%以下。在科技产出方面,这些国家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总量的97%。

我国尽管与创新型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但是特定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选择资源型和依附型的发展模式,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使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全社会的普遍行为,最终依靠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意味着我国必须保持从改革开放到2020年连续40年7%以上的经济高速增长,这是世界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研究表明,如果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没有根本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仍保持目前39%的水平,要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就要求投资率达到52%的特高水平,这是难以做到的;即使投资率可以保持近年40%左右的高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也必须达到60%,即在目前水平上提高20个百分点,才能实现建设小康社会所要求的经济增长目标。

第二,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我国能源、水资源等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脆弱,面临日益严峻和紧迫的重大瓶颈约束,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复杂性在世界发展史上前所未有。据统计,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仅为十分之一,水资源仅为四分之一。与此同时,由于技术落后和长期粗放经营,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损耗。实践表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路子已经难以为继,依靠科学技术是突破资源和环境瓶颈约束的根本途径。

第三,保障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在全球化进程中,我国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许多新的问题。确保国防安全,实现祖国统一,维护我国空天、海洋权益,以及应对各类公共安全和新的社会风险等,都对科学技术发展提出了迫切需求。在涉及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如果我们不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不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就很难在急剧变幻的世界竞争格局中把握机遇,甚至有可能丧失战略主动权。

(五)我国已经具备一定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能力

目前我国创新综合指数排名大约位于世界第28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意味着我们在未来15年内,创新综合指数排名要提高10位左右。我们认为经过全国人民的积极努力,这是完全可能的。这是因为:

建国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研究表明,我国虽然处在人均GDP1000美元的时期,但是科技创新综合指标已相当于国际上人均GDP5000—6000美元国家的水平。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20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5万人年,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这是任何国家无可比拟的,也是我国独具的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的最大优势;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大多数国家尚不具备的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这是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的重要基础;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我国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优势,中华民族重视教育、辩证思维、集体主义精神和丰厚的传统文化积累,为我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路径选择。更为重要的是,我国还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要求,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日益深入人心。因此,我国完全有条件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依靠自主创新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统一思想和意志,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

2004年底以来,同志多次强调指出,要坚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路子。总理在2005年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也强调,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我们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上来,贯彻落实到各方面工作中,仍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思考。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结构调整一直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但是,我们至今还没有完全摆脱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困扰,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技术创新能力决定国家竞争力。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主要通过“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大规模引进国外技术和外国直接投资,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开始凸显:一是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逐步提高,传统的比较优势也将逐步丧失,我国越来越难以从单纯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中获得应有的利益。比如,我国生产一台电视机的利润不到10元钱,计算机的毛利只有5%,贴牌手机的专利费占到售价的20%。二是由于收益率过低,广大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也很难得到提高,从而使得扩大内需、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难以顺利实现。三是一些产业领域正在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对外技术依赖,大到飞机、汽车、制造装备,小到服装、日化用品,国外品牌和技术主导的格局日益显现。在WTO规则下,知识产权、技术贸易壁垒和反倾销已成为我国众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所面临的重大障碍。

第二,引进技术不等于引进技术创新能力。在一定条件下,技术可以引进,但技术创新能力不可能引进。实践证明,技术创新能力是内生的,需要通过有组织的学习和产品开发实践才能获得。我国的产业体系要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并使之转化为自主的知识资产,就必须建立自主开发的平台,培养锻炼自己的技术开发队伍,进行技术创新的实践。在发展高技术特别是战略技术及其产业方面,强调国家意志并没有过时。通过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素质,把资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转化为核心技术的竞争优势,应当成为新时期我国技术进步的一个立足点。

第三,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从冷战时期的“巴统组织”到今天的“瓦森纳协议”,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技术出口的控制不断加强。近年来,针对我国连续发生的美国劳拉公司和休斯公司火箭发射事件、以色列预警机事件、捷克维拉(VERA—E)无源监视系统事件、美国SMIC公司在华投资建设芯片生产厂受阻事件、欧盟对华军售解禁问题等,都应当引起我们严重注意。实践表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很难通过正常贸易得到的。我们应当立足于自主创新,在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的基础上,依靠自身的创造性努力来逐步解决所面临的核心技术问题。

(二)正确处理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关系

自主创新不等于关起门来搞创新。坚持自主创新,绝不是排斥技术引进,而是把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学习和再创新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强自主创新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要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要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就是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二战”后的日本及20世纪80年代的韩国,都是在充分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们在许多领域的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投入之比达到1∶5—1∶8,这使本土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与他们相比,我国在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方面严重脱节,2002年两者的投入比仅为1∶0.08。今后我们还需要从国外大量引进先进技术,但必须在消化吸收上多做文章、做足文章,否则将很难走出“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被动局面。

(三)必须树立强烈的民族自信心

民族自信心是一个民族实现强大的永恒动力。走自主创新之路,必须树立敢于跨越、敢于争先的民族自信心。一个民族只有树立了自信心和使命感,才是主体意识健全的民族,才能在多极化的全球格局中有所作为。我们总结“两弹一星”的经验,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我们的科学家表现出来的高度的民族自信心、极大的勇气和魄力。40多年前的20世纪50、60年代,在当时我国经济和科技十分落后的条件下,我们的科学家有这样的勇气是何等不易!今天我们的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经济、科技、教育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我们完全有条件把前人、把外国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做得更好。

三、调整思路,重点部署,走出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正处于新的战略起点上。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一定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在实践中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一)努力实现发展思路的重大转变

第一,在发展路径上,从着重跟踪向加强自主创新转变。跟踪是促进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在全球化环境下,以跟踪为主的发展路径,难以突破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构筑的知识产权壁垒,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国家安全和自身发展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难以实现后来居上的发展目标。我们必须确立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力争在国际竞争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第二,在创新方式上,从注重单项技术的研究开发向加强以重大产品和新兴产业为中心的集成创新转变。单项技术研发是科技活动的必要方式。但是,以单项技术为主的研发,如果缺乏明确的市场导向和与其他相关技术的有效衔接,将很难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因此,我们应当注重集成创新,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产品,实现关键领域的突破。

第三,在创新体制上,从以科研院所改革为突破口向整体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转变。近20年来,我国以科研院所改革为突破口的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我国需要在进一步深化科研院所改革的基础上,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进入到在国家层次上整体设计、系统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新阶段。

第四,在发展部署上,从以研究开发为主向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并重转变。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科技进步的两个基本方面,是科技工作的一体两翼,不可或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提高全体公民的科技素质,实现科技公平。广大公众只有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才能充分理解科学、支持科学和参与科学,也才能充分享受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福祉。

第五,在国际合作上,从一般性科技交流向全方位、主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转变。全球化环境、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国际大科学工程的深入开展,使我国能够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学习先进科技成就,分享研究开发资源和管理经验。为此,我们应当加快形成国际化研发体系,全面提升国际科技合作的层次和规模,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

(二)确立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方向和重点

中国科技进步必须牢牢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点之上,依托自身特定的国情,适应自身的战略需求,选择自己的科技发展方向和道路,确立自己的战略目标。

据此,我们确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战略重点:一是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我们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开源节流、保护环境,实现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从忽视环境的增长向环境友好型增长转变。二是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中心,抢占信息技术战略制高点,大幅度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三是大幅度增加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为保障食物安全、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科技支撑。四是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集成创新为核心,大幅度提高重大装备和产品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五是加快发展空天技术和海洋技术,拓展未来发展空间,保障国防安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六是加强多种技术的综合集成,发展城市和城镇化技术与现代综合交通技术,以及公共安全预测、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障公共安全。

(三)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重大战略产品计划和工程专项

重大战略产品和工程事关国家长远和战略利益。一项重大战略产品计划的成功实施,不仅能够有效带动相关学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能够充分体现国家战略意愿,提升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科技资源相对匮乏,有限的科技资源和多样化的科技需求,决定了我国科技发展不可能在所有领域进入世界前沿,必须突出重点,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以实施。我国举全国之力实施的“两弹一星”工程和载人航天工程是跨部门、跨学科的重大科技项目的成功典范,也是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制定过程中,我们根据各方面意见,确定了一批重大项目,将在未来15年陆续启动实施。我们相信,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将对提高我国竞争力、保证国家安全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超前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

近代科技发展历史表明,任何新兴领域的产生,特别是对处于萌芽和初生阶段的技术而言,总是需要及早给予大量投入和精心呵护。在科技领域进行超前部署,是先进国家保持领先地位和后进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共同做法。一些国家在航空、核能、汽车、微电子、软件等产业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很大程度上都是这些国家超前战略部署的结果。对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进行超前部署,对于提高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决定性意义。

为此,我们将采取以下举措:一是调整科技投入结构和支持方式,加大对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和社会公益研究的支持力度,并对基地、队伍给予相对稳定的经费支持。二是进一步扩大科研院所在科技经费、人事制度等方面的决策自,提高科技资源整合的能力,增强科研院所自主发展的能力。三是优化科技评价体系,对于基础研究要以学术水平作为主要评价标准,鼓励科学家能够潜心于学术研究,把探索自然规律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四是鼓励探索,为创新性“非共识”项目提供特别资助,促进各类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五是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促进科技资源的社会共享,为各类人才提供平等竞争的条件和机会。

(五)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益

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科技发展总体目标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争取进入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科学和技术大国行列,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国家公共财政必须把科技投入放在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科技投入总体目标是:2010年和2020年,R&D/GDP比例分别达到2.0%和2.5%。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全社会共同来努力。

与此同时,我们将高度重视科技资金的高效使用问题。一是调整科技投入结构,财政支出优先解决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投入问题,如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科技基础设施,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技术、关键技术和战略产品等。二是提高科技预算的权威性,使科技预算与国家科技发展目标保持一致,提高国家的科技动员能力,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三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要求的多元化科技投入宏观架构,实现政府、企业、金融体系在市场资源配置基础机制之上的科技投入合理分工和协调配合。

(六)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科技和经济体制都已发生了深刻变革,但“科技与经济结合”这个问题始终未能很好地解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科技系统和经济系统两个方面的改革和发展基本上都是在各自系统内部完成,形成了两条彼此不完全重合的并行线。从产业技术进步方面来看,主要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依靠从国外引进技术,目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仅为0.78%,拥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仅占25%,大部分企业没有技术研发活动;从科技创新活动方面来看,科技的改革和发展主要是在科技系统内部完成的,没有完全走出自身的小循环,科技创新活动还没有全面进入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循环体系之中。

各国经验表明,技术创新首先是一个经济活动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在技术创新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各国科技实力和竞争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中央将自主创新提高到关系全局的战略高度,关键要从制度和政策上进行安排。我们应当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口,通过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科技计划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技术集成应用的主体。

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必须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作用,把支持中小企业作为国家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重要着力点。实践证明,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具创新活力也面临巨大创新风险的企业群体。我国65%的国内发明专利是由中小企业获得的,80%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目前,全国各地已经涌现出一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潜力,只要给予必要的扶持,其中一定会有一批企业能够由小到大滚动发展起来。

(七)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但是,人口负担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同时更应认识到,巨大的人口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财富,使我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大国,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当今世界,各国可以用关税、非关税壁垒等手段保护本国的产品,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的流动。但是,唯一无法控制流动的就是人才。我们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全力创造一个有利于留住人才、有利于尖子人才成长的环境。一是要造就开放的学术环境。开放是创新的灵魂和源泉。与国外学术交流非常频繁的情况相比,目前我国学术交流还不够活跃,门户思想、小团体主义还时有滋生。如果这种局面长期得不到扭转,我国的科学事业将会受到很大的制约。二是要倡导追求真理、宽容失败的科学思想。科技事业的真谛在于追求真理,怀疑和批判则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当今不断开放的环境和不断更新的知识,要求我们必须永远保持一个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文化氛围。三是要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我们并不主张人们禁锢在科学的象牙塔里,但每一个步入科学殿堂的人,首先要以科学的精神要求自己,不忘对科学真、善、美的追求,不应当把人文性与科学性分离甚至对立起来。因为只有把科学内化为我们精神的一部分,才能产生对科学的热情和灵感。

(八)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科技发展战略范文2

关键词: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系统化集群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成长性企业,特别是高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是培育区域强势企业群的微观基础,也是推动河南省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政府在可调控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民营企业的扶植应着眼未来,使成长性科技民营企业的发展符合全省的整体发展战略,同时在较长时间提高政策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政策资源综合平衡利用,实现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提升经济实力并形成长期竞争优势。

一、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系统化集群管理发展战略

(一)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系统构建。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系统的能动主体包括两个:政府和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系统边界是河南省政府通过政策与权力对成长性民营企业产生可控影响,不可控影响归属于系统外因素。由此,通过政府对成长性民营企业提供公平的市场环境,有效的激励与引导机制,促使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在这关键时期实现快速高效的成长,最终从规模上和竞争力上都上升到新的水平,并在将来不断发展,提升河南经济水平。

(二)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系统组织结构分析。在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系统中,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是系统发展的核心因素。民营科技园区是发展的一个主要载体,民营科技园区的建设与发展聚集大量的民营新科技企业。一方面为民营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共同资源约束、政府效率约束提供更好的解决途径;另一方面为民营企业战略联盟构建与利用、企业集群效应体现提供宽松环境。政府各职能部门是系统内部环境的主要构造者,民营科技园区的建设需要政府的介入,当前各类协会等需要政府提供支持与扶植。

河南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将利用科技园区这种紧密的企业联系方式,解决其快速发展中供应、生产、技术创新、营销及后期战略管理等诸多问题。政府也正是利用园区这特殊的载体,为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快速发展需要的高效服务提供保证。战略联盟这种企业间半紧密、半松散的组织机构为成长性民营企业跳出各种发展瓶颈、提升层次提供各种资源整合途径。各类协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成长性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信息与技术的主要支撑力量。以上系统要素统一于民营科技企业园区这一特殊载体,成为河南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成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全球市场的保驾护航的最好队伍。

二、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未来发展战略

(一)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未来战略管理重点和途径

1、战略管理重点。战略管理首先要解决的是怎样利用省内产业集群的优势,发展集约生产,确定其在产业链条中的地位及未来的发展目标;其次,对组织变革过程中尤其要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合理的科研组织机构,是保证其由单向技术创新向综合集成创新转变形成自己技术核心的关键部门;再次,组织变革过程中要以开放的组织建设为主,我省民营科技企业未来的发展资金问题是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多渠道的融资并不能够完全缓解资金不足的劣势,而战略联盟将能够提供解决方法,同时更能利用产业集群与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政策所带来的优势;最后,人力资源管理将成为关键,河南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才外流,将会给企业未来的发展造成致命的危害。

2、战略管理途径。从战略制定上,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未来战略管理,要立足于河南这一区域特有的资源与企业自身当前的“SWOT”分析基础之上。通过对企业无形资产资源进行整合,提升企业竞争能力,明确企业的远景与企业目标;通过组织的不断变革,塑造特色企业文化,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战略执行上,企业要利用最新的战略管理理论,通过企业的不断学习与成长,优化企业的内部流程,实现技术创新,提高客户满意度,实现企业价值。

(二)“新竞争”条件下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的成长模式对策。近年来,河南很多民营科技企业依靠的“成本洼地”优势、薄利多销优势成为畅销全球的竞争法宝,价格优势策略而非价值创造策略,是河南企业最近几年赢得国内外市场的核心策略。然而,自从2006年年底以来,综合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单一的价格竞争手段将逐渐被核心盈利模式所替代。企业实现价值链升级时将不可避免地依靠其不同的资源禀赋、专属资产或比较优势、特殊技能等,来获得差异化竞争的战略定位。产品同质化的价格竞争条件不复存在,产品价值定位终将替代原先成本定价。

未来的竞争中,企业的决策者要想通过了解全球价值链的四种升级路径――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价值链条升级,抓住时机顺利完成产业升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施振荣的微笑曲线中不难发现,无论如何移动,企业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且需要持久的积累与沉淀才能形成相应的竞争优势。不仅如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跨国巨头和国外金融资本早已对各产业资本虎视眈眈,留给企业“自由生长”的时间与空间早已不多。因此,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创新开辟既有可操作性,又有长短期目标兼容价值的产业升级路径,成为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取得快速发展的关键步骤。

(三)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的职能战略。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系统为河南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但民营科技企业自身要想真正利用系统优势,避免不利因素,还需制定正确的战略并使战略得到有效执行,才能最终为河南的发展做出贡献,为企业自身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者提供保证。

1、技术创新战略。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在当前的发展中,在利用不同的产品与服务策略,扩大市场提升企业形象的同时,在新产品开发战略确定自主创新的目标,走由吸收引进创新到集成创新再到自主创新的道路,或通过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利用知识产权政策,通过自主创新占领高端市场。

2、市场战略。当前,河南的快速发展使得河南市场供应与需求都比较大,而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正是利用了这一特点才得到快速发展。在未来,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必须面对河南区域之间竞争的压力,采取有效战略对策而对河南经济形势进行分析。

3、组织战略。随着河南经济大省地位的确立,出于竞争的需要,河南需要更多的大企业、大集团来支持未来的发展,取得管理优势、规模优势适应未来的竞争需要。当前在竞争中表现出色的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将更容易获得区域政府的支持,通过并购等手段代替发展过程中效率相对较低、竞争能力较弱的企业。

4、财务战略。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融资问题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虽然河南省为民营科技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但仍然有很多企业因为不能够取得快速发展所需的资金而被其他企业所并购。企业要想更好的获得资金,不仅要规范财务管理内容,而且还要有很好吸引力的项目。

企业未来战略管理对策的制定与执行还必须进行统一的计划与管理。河南省成长性民营企业未来战略应统一于竞争战略之下,以更好地应对竞争的环境,利用核心战略来规划企业未来核心竞争力,结合企业特有的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来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将这种培育方法归纳到边界战略管理中以区别企业核心战略管理。

三、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核心战略优势培育对策

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快速增长或不被淘汰,必须在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中做出选择,根据当前的企业产业状况和行业发展趋势制定核心战略,集中于一个方面,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时,才有能力进行战略调整进行下一层次的竞争。目前,河南省成长性民营企业中要采取这种战略,首先应该比较区域内竞争者与自身相比的管理优势与差距,然后同国内及国际上相比,并密切关注行业内各企业的战略动向,进行管理创新,确保此战略的可行性和未来的成功。

河南省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中大多由专一化战略起步,而后进行产品同心多元化,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刚开始的低成本和最终产品的高利润,并由此使很多企业走上了错误的战略道路。因此,河南省成长性民营企业必须跳出这一错误认识,重新找回以前的战略,在管理上做出努力,通过国际化市场战略成就企业未来。

河南省成长性民营企业要做的就是战略的执行问题,不论采取哪种战略作为核心战略,在战略管理中首先要了解客户需求,确定企业能够提供给客户的价值,找到流程改进方法,并通过企业的学习和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战略管理能力,才能最终取得战略上的成功。

(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科技发展战略范文3

关键词:科技企业;SWOT;发展战略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与“工业4.0”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日趋发展,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企业的竞争手段与方式、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式都较之过去都发生了深远的变化。近年来,由于中小型科技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与引导,企业的发展也从单一的成本领先战略逐步转变为以差异化为主的多元化竞争战略。尽管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且面临着全球一体化带来的剧烈冲击,这就使得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企业成长的发展战略。本文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自身存在的优劣势,以及外部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2.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2.1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内部环境存在的优势

(1)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较低。我国人口众多,随着近些年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政策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合理的从海外引进高技术人才,我国的高科技人才数量与质量不断提高,这为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据统计,至2014年底,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的高技术人才(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已占企业员工总数的2.13%,超过了日本的1.78%与德国的1.66%,这就形成了整体素质较高而成本较低的劳动力资源,从而使得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在国内外竞争中有明显的劳动力优势。

(2)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在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发展中把握住了机遇,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工业4.0”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不断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创新模式也从引进模仿创新逐渐转变为引进吸收再创新,据有关资料统计,在2010年到2014年间,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的专利数年增长速度均超过了15%,这表明了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使得企业在竞争中能够更为容易的形成核心竞争力,创造竞争优势,获取市场份额。

2.2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内部环境存在的劣势

(1)管理水平低。尽管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近年来发展态势良好,大部分的企业都实现了年利润的高速稳定增长,但由于我国的管理理念仍然落后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管理水平也与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了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在发展后劲不足,高速发展的背后仍存在较多的管理隐患。

(2)营销水平低。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尚缺少完善的销售网络与销售策略,大多数中小型科技企业仍实行上门推销、广告宣传等营销策略,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客户数据挖掘与构建全面有效的销售网络,销售手法单一,营销受地域限制,无法最大限度的开拓国内外市场。同时,由于营销人员综合素质的限制无法达到预期的销售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利润与市场份额,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3.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3.1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外部环境拥有的机会

(1)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科技产品需求持续增加。近几年,中国国民经济呈现增速快、活力强、效益好的良好态势,国内生产总值(GDP)保持在7%以上的增长速度,这为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机遇。同时,随着我国对科技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小科技企业开始出现并蓬勃发展,极大的刺激了科技企业的竞争,促使中小型科技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创造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2)国际环境带来的机遇。随着“工业4.0”与“互联网+”的到来与不断发展,国内外对互联网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拥有大量的潜在互联网产品市场,这极大的刺激了中小型科技企业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在互联网经济下,数据是极其重要的资源,企业掌握了大量全面的一手数据,就能及时有效的对市场进行分析,确定市场的潜在需求,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

3.2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外部环境面临的威胁

(1)国外先进科技企业的竞争。我国科技企业虽然近年来有了迅猛的发展,但由于基础薄弱,起步晚,同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企业仍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剧,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国外先进科技企业的冲击,导致了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核心技术存在较高的对外依存度,而原始创新不足,引进的技术大多数没有涉及到国外科技企业的核心技术,这就导致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无法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导致市场份额的流失与企业效益的减少。

(2)大型国有科技企业的竞争。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规模小,集群程度不高,没有形成有效的规模效应,而大型国有科技企业不仅拥有雄厚的资金与资源,同时还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这就导致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在面临大型国有科技企业的竞争时无法有效的应对,从而影响企业的利润,制约企业的长远发展。

4.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的对策与建议

4.1四种战略。根据上文分析,总结了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自身存在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基于与挑战,运用SWOT分析法提出了四种企业发展战略。如下:

机会:①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科技产品需求持续增加,②国际环境带来的机遇。挑战:①国外先进科技企业的竞争,②大型国有科技企业的竞争。优势:①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较低,②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劣势:①管理水平低,②营销水平低。SO战略:利用已有优势,扩大自身独特的品牌优势,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品牌。ST战略:利用劳动力优势创造出价格优势,走成本领先战略;实行“红海战略”积极研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 。WO战略:积极利用面临的机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进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水平与营销水平,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与营销水平。WT战略:实行规模化战略,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建立工业园区,扩大企业规模,创造规模效益。

4.2对策与建议

(1)企业应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做好引进吸收再创新以及原始创新,减少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依存度,打造自身的核心技术,实现品牌经济效应;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及营销理念,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及营销体系;企业还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员工进行技术创新,营造企业的创新文化。

(2)国家应大力扶持中小型科技企业进行自主创新,调动全民创新的积极性,保证各个企业的创新动力,同时,国家应适当给予科技产品出口一定补贴,通过低成本战略提升我国科技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障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国际市场份额。(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科技发展战略范文4

关键词:科技发展,战略选择,近现代中国

since the end of the 16th century,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systematically transmitted into china. in this country, the contents, method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s well as the role of science in society fell into three successive phases of development: choice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choice of military technology, choic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system, reform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system.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hoice of strateg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different phases befor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analyze what influenced the strategic choice and how the strategies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words: the develo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hoice of strategies, modern china

众所周知,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对于国计民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正缘于此,制定合理的科技发展战略,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国策的顺利实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作者希望通过回顾近现代中国的重要战略选择的历程及分析影响战略选择的因素,获得些许历史启发。

1.取彼方之材质,入《大统》之型模:1607--1840

17世纪前后,当中国科技继续沿着传统的模式缓慢发展的时候,欧洲发生了科学革命,产生了科学学会和科学院之类的科学组织,使近代科学实现了建制化。成立于1660年的伦敦皇家学会和1666年组建的巴黎法兰西科学院代表了社会团体化的分散型体制和国家支持的集中体制。俄国的彼得大帝选择了法兰西科学院的模式,1724年在圣彼得堡创设了科学院,聘请国外一流科学家到圣彼得堡工作,使俄罗斯的科学研究有了一个高起点。

16世纪,由于航海技术的发达与贸易的扩张,中国与欧洲这两大文明传统得以直接交流。为了达到传播天主教的目的,欧洲来华传教士有规模地向中国人介绍了西方的天文学、数学、力学、地理学、钟表技术等。1607年《几何原本》的译成标志总欧洲科学系统传入中国的开端。明代末年,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优越性的徐光启以 “取彼方之材质,入《大统》之型模”作为他传播欧洲天文学知识的理念[1],其意为,将西方的科学知识纳入到中国传统知识的框架之中。这一名言也概括了此后250年间致力于传播西方科学技术的中国学者吸纳外来新知识的态度。

入清之后,传教士继续在中国传播欧洲的知识。康熙帝对于研习西方的科技知识的提倡使得朝野上下形成了一个探讨西方知识及中西知识比较研究的高潮。然而,康熙帝无意也无力改变中国传统的知识价值体系。当时建于宫中的学习欧洲知识的机构及皇家天文观测机构北京观象台均与欧洲的国家科学机构存在本质的差异[2]。

18世纪,在英国和欧洲大陆发生了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技术与制度的创新对欧洲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工厂组织为发明创造活动提供了条件,技术学校训练了工业化所需要的新型技术人才。

在18世纪的中国,国人对欧洲知识的了解还是完全依赖于在华传播天主教的传教士。随着罗马教庭与中国儒家学者对彼此的信仰及伦理哲学的了解的加深,二者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为了维护王朝的稳固,康熙帝下令驱逐欧洲传教士。其后的乾隆帝也严辞拒绝英国使者提出的通商请求,中国对外部世界关上了大门,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由此几于中断。在封闭的条件下,中国科学家虽然很努力探讨科学问题,却无法了解欧洲科学技术前沿的发展,其研究水平和研究方向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越离越远[3]。

在19世纪中叶之前的中国,科学技术并没有被视为对国家发展和安定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之一,相应的,也就不存在国家性的科技发展战略。天文观测、历法制订等并不是因为它们是科学技术的一个分支而受到重视的。实际上,在传统文化中,它们是皇权合法性象征的一个指标,故历来受到皇家的特别关注。当时中国的的科学研究多属个人行为。意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优势的中国学者试图通过“翻译”西方著作,“会通”中、西知识和方法,达到“超胜”西方的目的。但科学技术研究及传播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并不为学术界主流所重视。同时,当时“翻译”的内容基本上由传教士决定,天主教一旦被禁,依附于传教的科学技术传播也随之中断。

2.师夷之长技以制夷:1840-1895

19世纪,欧洲和美国都在经历着迅速工业化的历程,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不断涌现,欧美国家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对工业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大力鼓励和资助科学研究和科技教育。1809年洪堡开创研究生制度,使普鲁士的大学成了“科学研究的养成所”。这种制度被欧美国家效仿,科学技术在教育制度中的地位被日益强化。

在19世纪前半叶,中国在对欧洲的贸易中仍然是顺差。为了填补贸易逆差,英国商人大量向中国输入鸦片,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最终引发了鸦片战争。面对千古未有的变局,魏源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奕訢、曾国藩、李鸿章等自强派官员下决心引入西洋的近代“坚船利炮”。其目的,首先是为了剿灭太平天国,其次是为了应对外敌入侵。自强派官员所选择的是近代军事技术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技术。基于数学是一切军事技术的基础的认识,他们也在某种程度上倡导数学及其它近代技术的基础性学科,物理、化学等“格致”之学的研究与教育。

从1860年到1895年间,虽然科学技术研究得到了当权者的重视,但清朝的科技战略存在非常明显的缺陷。首先,当时科技研究的内容基本上限于兵器研究及相关的矿冶、铁路、电报等近代技术领域,基础技术和基础工业的研究被忽略;其次,过多依赖外国工程师和技师,人才培养滞后;再次,对近代科学的认识滞后,新知识的传播主要依赖译书等有限的方式[4]。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非常复杂,其中包括对近代科学技术和西方世界的理解肤浅,传统文化与制度的包袱过重等。

在当时的中国,保守派士大夫担心引入的西方理念和技术会冲击传统社会的经济秩序、道理伦理秩序等。倡导及参与西方科技传播的官员也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当西方知识的传播危及儒家传统伦理规范之时,二者均选择了维护传统。留美幼童计划的夭折为反映这一问题的典型案例。当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童中出现了剪发辫等有违传统道德的行为时,自强运动的领袖奕訢遂下令中止留学计划,将学生尽数撤回。

日本引进近代科学技术的起步并不早于中国。从17到19世纪中叶,日本人还需要借助于中国人和传教士翻译的中文书籍来学习西方的科技。尽管日本也有人拒绝接受西方科技,但他们没有背上中国人那么沉重的传统包袱。部分日本人甚至提出了“脱亚入欧”的口号。从明治维新到19世界后半叶,日本人在吸收近代技术和科学的成效明显好于中国。

3.选择近代科学技术制度:1895-1949

19世纪末和20世纪,鉴于科学技术对提高国家之间的竞争力和军事实力有重要意义,工业化国家率先把科学研究当作国家的重要任务,并建立国家科学研究机构。1911年德国设立威廉皇家学会(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前身)。苏联科学院继承了圣彼得堡科学院的研究机构,并建立新研究所。法国于1939年成立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美国也建立了一些国家研究所或实验室。而纳粹党的错误使得德国的科学和人才损失惨重,使得德国丧事了基础科学等领域的领先地位。

19世纪后期,德国的大型化工企业创建了工业实验室。20世纪初,其它欧洲国家及美国、日本也建立了工业实验室,这种新的制度使企业有了越来越强的转换科研的能力,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苏联大规模引进欧美的技术,大量聘用欧美科学家和工程师,建立国家研发机构,迅速推进国家工业化建设。

1895年以前,中国的科技战略选择以学者和官员的倡导为主,大多局限于具体的需求。甲午战争的失利,使清王朝意识到政体改革势在必行。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按照下述几个阶段,从全面接受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发展到选定近代科学技术制度[5][6]。

第一步是选择近代科技教育制度。清朝“维新变法”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学制改革和1904年废除科举制,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的建立就是一个具体的体现。新学制使得近代科学、技术成为中国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建制。从1896年的天津中西学堂,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交通大学、中央大学、西南联大等,中国建立了正轨高等科学技术教育制度。新学制为社会造就了一代一代的懂科学的人才。

第二步是组织科学技术研究的学术团体。在“科学救国”思潮的影响下,中国新生的职业科学家和工程师创建了自己的学术共同体,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1915年创办的中国科学社和1912年詹天佑等创办的中国工程师学会。这些团体得到了政府的承认和支持,在促进学科建设、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步是建立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中国科学社的创建者试图建立独立于政府的科学研究机构,也就是说,选择了类似于英国皇家学会的自治的科学体制。实践表明,这种体制在中国的发展并不很成功。1928年,国民政府在科学制度方面做出了一项重大的选择,即决定组建国家最高科学研究机构——中央研究院。它类似于法国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1929年,国民政府又成立北平研究院。实业部、资源委员会、兵工署、航空委员会等政府部门和部分大学也建立了小规模的科研机构。这几类科研机构成为中国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力量。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大学的研究机构给科学家们以较大的自主研究空间,杨振宁、李政道、陈省身、华罗庚、钱三强、钱学森等经过国内外的培养和历练,逐渐成长为大师和帅才。

产业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薄弱,科技不能为经济建设和国防提供有力支持,这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科技领域的突出问题。中国企业大多规模很小,以直接或间接引进、消化国外技术为主,基本上是低水平仿造国外产品。鲜见的成功范例是永利制碱公司在1923年建立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其功能类似于欧美的工业实验室。侯德榜成功研发制碱工艺,展现了中国企业的创新潜力。

4.制订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49-1966

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处于对峙的冷战状态,两者发展科学技术的思路有所不同。美国、西欧和日本推行贸易禁运政策,阻止先进技术向苏联、东欧和中国的转移。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选择了“一边倒”向苏联的外交政策,模仿计划经济体制,引进苏联和东欧的技术,大力发展国营工业。

中国共产党重新选择了科技体制和科技发展战略。1949年,以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等为基础,新中国组建了中国科学院[7]。1957年以前,中国科学院主导了全国的科研事业。后来,高等学校、部委科研机构和地方科研机构在科研事业中的作用逐渐增强。为了大量造就工业化建设所需人才,中国共产党参考苏联的经验,改革了教育体制,显著扩大了工科和理科的教育。

新中国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采取规划科学技术的体制,具体例子就是1956年制订《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简称“十二年远景规划”)[8]。规划的制订者选择了“以任务带学科”为主的方针。并利用学科规划促进难以用任务带动的学科研究。苏联专家和苏联科学院等机构为此提出很多意见,并且帮助中国开展了一些领域的研究[9]。十二年远景规划的成功实施,满足了国家的战略需求,对中国科技事业、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全面地推进了中国的科技进步,填补了很多学科领域的空白,构建了现代科学技术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使国家具备了发展核技术、空间技术、制作技术、电子技术、能源技术等领域的能力,产生了以两弹一星、合成牛胰岛素等为代表的重大科研成果,为发展经济、维护国家安全等提高了科技保障。其次,为发展社会生产力、解决民生问题等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体现在重大工程项目的成功实施、农业技术进步、疾病防治等方面的显著成效。

当然,新中国在科技战略选择方面也有一些明显的偏差甚至失误。比如,20世纪60年代起放弃研究生制度,大学停止招生,意识形态一度严重冲击科学研究,等等。

5.影响战略选择效果的因素

综上所述,自1607年到1966年,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经历了会通中西知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建立科技制度及调整科技制度四个阶段,进行了知识传播、技术转移、学科建立和制度建设,使近现代科学技术成为中国知识体系与社会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们简单归纳一下影响战略选择的方向、范围、及时性、社会影响力等的若干因素。除了国家需求、国情等重要因素之外,我们特别关注三个因素。

5.1 对世界及科技前沿的了解

只有在开放的条件下,我们才可以了解国际科技前沿的成果及动向,从而做出合理的科技战略选择。

明清两朝,中国人对自己的“天下”之外的世界近代科技了解甚少,无法洞察科技的巨大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决策者仅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和朝廷的需要,做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战略选择,先是沿续传统科技发展的模式并有选择地接受部分欧洲科学知识,后是片面选择军事技术,以至于错失发展的机遇。

民国时期,中国已经对国际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留学归国的中国科学家、工程师们对近代科学技术已经有了基本的把握,他们和政府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建制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在国外参与过高水平研究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归国,他们对国际科技前沿有了更深入理解,国内培养的专家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于我们尚不熟悉的领域,苏联专家贡献了他们的见识和经验。

5.2 领袖式科技专家的水平和见识

在科技战略决策者中,除了那些有决断权力的政府领导人之外,领袖式的科学家、工程师的水平、见识和经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早已被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大学的主持人的实践所证明。

19世纪中叶,曾国藩筹划如何引进近代技术的时候,听取了留美学者容闳的意见。容闳所学专业是文学,但对西方技术的初步感悟还是比一般的中国人准确。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在30年展得比较好,这与蔡元培等人的战略眼光和发展思路是分不开的,他们了解欧美的科学制度和教育制度。

20世纪50年代,在制订十二年远景规划时,在众多的领域里做出轻重缓急的选择是很不容易的。比如,究竟是优先发展远程轰炸机,还是优先发展火箭技术?中国政府决策者听到了不同的声音。决策者采纳了钱学森的优先发展火箭技术的建议,做出了合理的战略选择。钱学森之所以能提出可行的战略思路,是因为他在国际前沿做过多年的研究,了解航空和航天两个领域的特点和难度。

5.3 开放环境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近代以来,中国在科技领域是一个后进国家。无论是了解世界和国际科技前沿,还是提高科技专家的水平和见识,都需要一个开放环境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程度越深、范围越广,越有利于及时、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脉搏与规律,制订合理的发展战略。

明清时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基本上依靠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和其他外国人,中国人能走出国门学习的人很少,在科技交流与合作中处于被动境地。20世纪50年代,十二年远景规划的制订,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三、四十年代中国科技专家与国外同行的交流和合作。苏联专家的帮助也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填补了当时中国人与西欧、美国、日本等国专家交往的空缺。

20世纪50年代我国制订科技规划的境况与今天有很大的差异。那时我们与世界的差距太大,要追赶的目标比较明确、比较具体。今天,我们有了与科技先进的国家交流和合作的多种可能和机会,自身的科技水平与国际科技前沿的差距缩短了。实际上,越是靠近未知的前沿,越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规划的不确定性越明显。这就更要求我们研究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与趋势,认知其中的规律性特征,根据自身国情和发展阶段,适时制订和调整自己的科技发展战略,使中国科技能沿着合理的路径快速发展,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为人类创造新知识和新技术。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对于历史上科技策略的选择的情况及相应后果的分析为我们现代科技战略的确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实际上,历史还留给我们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在某些阶段和某些条件下中国人能成长为科学技术的大师?“以任务带学科”为导向的科学技术规划究竟怎样影响了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发展?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是如何促进科技进步、新知识与新技术的产生的?在通过什么途径可以从模仿过渡到创新?中国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文化价值对科技发展、战略选择有什么影响?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同样也会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1] 徐光启撰, 王重民辑校. 徐光启集, 北京: 中华书局, 1963, p.374

[2] 张柏春. 明清测天仪器之欧化,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 pp.329-350

[3] 田 淼. 中国数学的西化历程,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5, pp.134-181

[4] 张柏春. 中国近代机械简史,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2, pp.178-184

[5] 董光璧主编.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6] 路甬祥主编.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2006

[7] 樊洪业. 中国科学院编年史(1949-1999). 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9

科技发展战略范文5

一、“自主创新”概念的外延结构

当前,理论界并未在内涵方面对“自主创新”进行严格的语言界定,这是因为目前我们对“创新”概念本身的内涵界定就十分困难。自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至今已有近百年,“创新”概念经历了一个丰富而复杂的演进过程。人们可以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去理解它、研究它。“创新”概念尚且如此,至于“自主创新”概念,我们就更难用精练的语言对其内涵进行严格的界定。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在中国当前特定的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中对其进行较为明确的理解。起码,“自主创新”不是照抄照搬,“自主创新”不是简单模仿。所幸的是,总理在讲话中结合我国科技创新的状况以及我国政治、经济、国家安全对科技创新的要求,给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概念的外延。总理指出:“必须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在关键领域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在科学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可见我们提出的“自主创新”包括三个不同层面的创新,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基础上的再创新。

1、原始创新。原始创新意味着在研究开发方面,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高科技研究领域取得前人所没有的发现和发明。原始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是最能体现人类智慧的创新,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的重要体现。例如,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和我国建国后的“两弹一星”、“袁隆平杂交水稻”、“吴文俊数学机械化研究”等都属于原始创新,它们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集成创新。所谓集成创新,就是通过创新行为,把当今世界的新知识、新技术创造性的集成起来,以满足国家战略和市场经济的需要。从工程学角度来看,集成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事物产生的动力机制来看,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是集成创新的最主要拉动。集成创新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波音747飞机的研制开发。波音747就是多种技术集成的产物,它把当时在“喷气发动机”、“航空材料”、“导航”等方面的最新技术集成起来,适应了民用航空市场对一种大动力而且比较经济的洲际交通工具的需求。到目前为止,波音747已使用了30多年,尽管没人能说清楚谁是波音747飞机的发明人,但是又有谁否认它对美国经济和世界文明做出的贡献呢?

3、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基础上的再创新。有人不同意将这种技术发展形式纳入“自主创新”的概念。然而笔者认为,对于中国这个后发展国家,这种技术发展形式对于中国赶超科技发达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不应将“自主创新”形而上学地理解为一切从头做起。日本经济奇迹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受惠于这种技术发展形式。因此,我们理应将这种技术发展形式纳入“自主创新”的外延之中。问题的关键是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之后能不能再创新,能不能比原来的技术有所提高。我国引进大型蒸汽轮机的再创新就是一个极好的案例。我国引进大型蒸汽轮机之后,按三元流理论改进了通流部分的设计,使蒸汽轮机的热耗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其技术性能保持了国际领先水平。

二、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确定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现实依据

当前,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正在摆脱改革开放以来的跟踪模仿模式,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我们之所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确定为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是有着深刻的国内外背景依据的。

1、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现状要求我们必须把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放在国家战略的重要位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技环境明显改善,形成了一批重要的科技创新成果。然而毋庸讳言,随着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市场换技术”为主要形式的跟踪模式的缺陷日益凸显。

第一,强势增长和弱势竞争力并存。无论是从GDP,还是从外贸进出口总额来看,我国都可以称之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大国,许多工业品的产量都稳居世界前列。然而,缺乏核心技术,国际竞争力不强却是我国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据统计,我国设备的2/3依赖进口。光纤制造装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被进口产品占领。2003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显示,我国企业效率排名继续下滑,从2000年的第10位下降到2003年的第24位。当前,经济量的强势增长和弱势竞争力并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尴尬现实。

第二,片面强调比较优势发展模式造成技术对外依赖和自主产业资源的流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经济总量。然而依靠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至多只能使本国的财富比过去有所增加,而不能缩小同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特别是关键领域的国际竞争力的差距。目前我国最缺少的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2002年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可见一斑。2002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79亿美元,约占出口总量的20%。而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所占比重却高达近90%。如果我们再不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甘愿充当一个下游生产商的角色,那么技术对外依赖程度将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同时,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技术、专利、标准已成为重要的产业资源。在这种情况下,片面强调比较优势还会造成我国自主产业资源严重不足。比较优势是一种渐进式的发展战略,片面强调是与赶超型的国家目标不相符的。

总之,我国科技发展路径过去过分注重跟踪模仿,梯度转移,而自主创新严重不足,这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科技事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因此,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我国国家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总理在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我们要引进和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更重要的是要立足自主创新,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才能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才能享有受人尊敬的国际地位和尊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这对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的综合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有自身特定的国情需求、国际环境需求和国家战略需求。当今,世界政治、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强,我国除了在国际关系中面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之外,同样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巨大压力。而我国当前的国家竞争力尚不足以从容面对这样的国际环境。同时,实践证明,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因此,企图通过购买核心技术来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想法,只能是一厢情愿,肯定是此路不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就会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总之,无论是从我国的特定的国情需求、国际环境需求还是国家战略需求的考虑出发,都必须调整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即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以此来提升我国的国家竞争力。只有如此,我国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系统中各个因素的特征以及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决策,少走弯路。

1、把基础研究放在自主创新的重要位置。基础研究决定一个民族的原始创新能力,基础研究是自主创新的源头。这已为许多有识之士所共识。然而目前仍有一些科技资源管理人员对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而在政府干预科技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基础研究资源投入相对不足的局面。基础研究有两个重要特征。其一是基础研究的成果具有超前性,其深刻的内在价值当时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其二是基础研究厚积薄发,其进展往往难以预测,需要在宽松的环境下,长期积累才能取得重要成果。我们决不能因为它的重要特征而影响对其重要战略地位的认识。

第一、基础研究是高新技术的重要源头。人类今天取得的种种伟大成就,包括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核科学技术、激光技术、生物科学技术无不植根于基础科学研究,尤其是量子论、相对论和生物基因理论。

第二、基础研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解决,都要求基础科学的依据和途径。

第三、基础研究是人才培育的重要摇篮。基础研究培育求真唯实的创新精神、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以及尊重客观规律的工作作风。有基础研究素养的人才源源不断进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国防等各行各业,就会大大提升现代社会的整体创新能力。

第四、基础研究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研究是人们探索规律和追求真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凝结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智慧结晶,会极大促进人类思想的一次次解放。当今,综合国力的竞争已明显前移到基础研究,对于我国来说,迅速提升基础研究的整体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本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至关重要。

2、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对于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处理好下面两个关系是当务之急。

第一、全社会特别是政府要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打造知名品牌,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毋容置疑,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整个国家的资源配置优化和产业升级关键要依靠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去实现。作为企业应该加快技术开发中心的建设,加大对研发活动的投入,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从体制和机制入手,妥善处理好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克服重引进,轻消化吸收,轻消化吸收基础之上的再创新的现象。一方面我们应充分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资源,依托重大工程项目,来优化我们的产业结构,引导外资更多地流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有的企业技术改造。另一方面我们更要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并实现在消化吸收基础之上的再创新,来增强我们的持续创新能力。

3、营造一个激励自主创新的社会环境。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社会环境,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完善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一要大力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二要实行有利于科技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三要加快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以此来促进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

科技发展战略范文6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调整应注重四个方面。

与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密切结合

党的十六大提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以能源为例,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构成中,液体、气体能源资源严重短缺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2010年左右,中国的石油需求中就要有一半以上依靠进口。除了依靠“走出去”的对外开放之外,新型能源和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技术发展至关重要。发达国家在自己的工业化过程中,或者依靠对殖民地的掠夺,或者依靠20世纪50年代“石油大发现”的历史机遇,度过了工业化的高资源指向阶段。正因如此,迄今世界上的汽车动力仍停留在液体燃料的水平上。电力和汽车这两种工业化的标志性产品未能实现密切结合,这已为人们公认是工业化阶段遗留的一个重大缺憾。现在看,电动汽车的技术突破很可能需要中国人来完成。因为,如果不能实现这样一个突破,在13亿人口的国家让“汽车进家庭”是不可能办到的。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在动力电池,在新材料上。这个新材料就具有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说,“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意义。

与信息资源的开拓密切结合

未来20年,我国的工业化将是一个与现代化并举的进程。发展信息技术,开拓信息资源,是我们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资源,提高各种经济要素利用效率以及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事实上,中国具有发展信息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前国际信息产业发展,正面临一个社会属性的制度难题,那就是资本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难以补偿的危机。因为按照机器设备的使用年限分段“折旧”的传统补偿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技术进步的速度。解决这个矛盾只有两个途径。一条途径是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这样一种新型的社会性的制度约定。“知识产权”制度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一定阶段内满足研发投入的资本补偿要求,但其社会监管成本、监管效率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仍无法解决的难题。再一条途径是找到一个足够大的市场,能够在技术问世的第一时间内就足够充分地收回研发投资。至少到目前为止,除中国外,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具备这样大的市场基础。当前,为什么很多IT产业的跨国公司正在把他们的研发机构转移到中国来,或者把最新的研发产品率先在中国市场投放?就是因为中国具备解开这个技术发展与制度创新之间矛盾最有利的市场条件。

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结合

未来20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重大战略难题,例如供求失衡、就业、城乡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不足等。解决这些矛盾的思路交点是大力推进城市化。城市是什么?是工业化和现代化技术的系统集合。就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应当着重于“城市技术”的发展。中国不仅是一个有着悠久自然经济传统的国家,而且在过去很长时间内,“要准备打仗”、“山散洞方针”、“离土不离乡”等不同时期的战略与政策也极大地迟滞了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可以说,此前我国的科技发展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实际上受制于了城市的发展不足。我们迫切需要认识城市,用科技武装城市,依靠科技力量优化组合城市经济资源。我国的科技发展有必要从重点武装产业转变到重点武装城市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