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毕业论文范例6篇

建筑毕业论文

建筑毕业论文范文1

参考文献:

[1]孙礼军等,建筑的基本知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8

[2]刘先觉等著,生态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冉茂宇,刘煜.生态建筑[M].北京: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1

[4]GreenBuildingBasicInformation,US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EB/OL].epa.gov/greenbuilding/pubs/about.htm.

[5]林宪德.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开彦,王涌彬.绿色住区模式——中美绿色建筑评估标准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2

[7]姚润明,李百战等.绿色建筑的发展概述[J].暖通空调.2006.36(11):27~32

[8]美国能源部.Greenbuildingsintroduction[EB/OL].

参考文献:

[1]池丛文.西方当代建筑设计手法剖析与研究[D].浙江大学,2012.

[2]王明洁.当代中国文化建筑公共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3]苏朝浩.结构艺术与建筑创作之协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4]叶子藤.文化建筑综合体集约化设计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参考文献:

[1]苏西萌.建筑设计中的节能与减噪[J].中国房地产业,2011,(02).

[2]汪丹颖.开放式办公室的绿色声环境设计[J].陕西建筑与建材,2004,(07).

[3]杨宇迦,杨洪亮.如何搞好建筑节能与建筑噪声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1,(08).

建筑毕业论文范文2

学生考虑问题深入,对学生都给予较好的评语。其余学生由教研组组成答辨小姐进行逐个答辨。毕业设计的成果,基本反映了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水平。

这次毕业设计工作,给予我们不少启发,下面就今后毕业设计工作谈一些想法。

一、选择结合实际任务的不同类型毕业设计课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建筑结构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学生毕业后既能从事建筑结构的设计和研究,又能从事建筑工程的施工和管理,但他们在学校里要着重进行的是作为结构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在整个教学中加强基本理论,重视基本技能训综,切实安排好实践环节,以及认真做好最后一个学期的毕业设计工作。

在各种教学安排中,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是学校教学的两个方面,而能力和创新精神却是提髙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丨川练应当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使学生由低到高地受到连续的训练和薰陶。但是毕业设计却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和综合训练独立工作能力的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环节。它对保证学生质量起着其它教学环节所不能代替的作用,因而必需予以髙度的重视和精心安排。

从历史沿革看,我系本专业毕业设计曾有几种做法:解放初期没有毕业设计,学生祗是在临毕业前阅读几篇文献,写份读书报告;学苏后开始设置毕业设计,做的是假拟题目,分建筑.结构、施工三个阶段进行“总装配”;58年后实行“真刀真枪”的毕业没计,学生在一个小组里结合实际设计任务经历结构设计的全过程;61年后“真刀真枪'’和“真题假做”的结构设计题目件举,同时引入少呈科研題目,使学生学会科研方法。

我们认为把毕业设计作为“总装配”也好,作为“经历结构设计全过程”也好,作为“学会科研方法”也好,它们都有正确的一面,但也有困难的一面,而且不能概括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例如进行“建筑、结构、施工”的三阶段总装配,好处是学生能将已学知识联系起来解决工程问题。但毕业设计时间短,学生要忙于完成三阶段任务,精力分散,不易做到深入钻研,不能更好地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又如“经历结构设计全过程”的做法,好处是真刀真枪,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是一次实战淚习。但生产和教学矛盾突出,例如设计资料常变动,各设计工种间技术矛盾很多,施工单位会提出种种实际问题要求推翻已做好的设计,因此学生会做大量重复性工作,有的不属于基本教学要求。

我们认为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槪括起来应做到“两彳、进一步”一就是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训练能力;抓住“三个性”——就是要求学生做毕业设计时具有综合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这里所谓“进一步”,就是把毕业设计和其它教学环节联系起来考虑,有些训练可以在其它教学环节中基本完成,而在毕业设计中强调的则是进一步的提高。所谓“三个性”,就是在综合进行“总装配”的基础上,强调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可供选择的毕业设计课题是广泛的。它可以是设计题目,可以是研究设计任务,也可以是本专业在结构、力学、材料、施工方面的科研专题。这里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毕业设计题目要结合实际任务,它应该或者是一项实际生产任务或者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学生不仅在毕业设计中能经历一次设计的或小型科研的全过程,而且有为推动四化建设尽自己力量的责任感。有了这一点,学生就会有极大的主动性和极积性去研究解决各种工程实际问题,做一些有创新意义的工作。也就能使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更有目的地钻研和运用理论,锻炼基本技能,自觉提高独立工作能力,自始至终地用高标准要求自己,最后达到培养目标要求。

二、抓好毕业设计前各个教学环节(尤其是实践环节),是提高毕此设计水平的重要条件

建筑结构工程专业是设计类型的专业,培养目标测重于结构设计和设计问题的研究。上述毕业设计安排能不能完成培养目标赋予的任务?会不会削弱结构设计方面的训练?这是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我们认为,一个结构工程师,除了有宽厚的理论基础外,必须有严S的学风,有熟练的运算、绘图和应用规范手册的技能,有一定的处理构造和施工问题的能力。这三方面是进行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但要成为有作为的工程师,这些要求是不够的。他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做出好的设计方案,会处理新的工程问题L.这祥才能使生产不断发展。所有这些学风、技能和能力训练,显然不能只在一个毕业设计环节中加以完成,而是大学五年培养的结果。大学平时教学环节和毕业计,@;一t有整体。所以,适当地对平时教学和毕业设计进行分工,将一些更基本的丨川练放庄F时教学中,尤其在乍时实践环节中加以完成,而毕业设计丨则重对培养综合性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则是可取的。

例如,学生测量实习时,我们可以要求他们在2~3周内完成一个广区(或地区)的实际测图任务,学生测绘的地形地物图作为该厂的竣工图或在该地区进行基建的依据。

学生肩负了生产任务,就能认真地对待每一个读数,处理每一个数据,绘制每一根线条。这样就能在不长时间内锻炼严谨的学风,为今后培养更好的学风打下基础。

又如我们有意地在一些课程设计和大作业中安排工程技能的训练。譬如在“单层厂房结构设计”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对一个典型厂房进行构件选型、主体结构和构件计算、处理各种构造问题、画出结构布置图、节点大样图、构件模板配筋图、材料表等。

他们的计算和图纸大体应达到生产用结构计算书和结构施工图的水平。这样就使学生在课程设计阶段基本完成过去毕业设计中对结构施工图训练的要求,在毕业设计中就有更多时间去考虑新方案和新专题。在“髙层建筑结构”作业中,我们还可以要求学生进行一个较复杂的结构构件计算,了解一般结构工程的计算方法、步骤以及怎样进行数值校核的方法。那么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就能摆脱一些数值运算钏练要求,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计算:腾出精力去研究更为复杂的问题。

施工实习时,我们选择宝钢工地作为实习现场。那里有宏伟的建设场面,有先进的施工机械,有众多的技术课题,有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指导。我们要求学生在完成实习任务的同时,为工地解决一、两个实际工程问题,写出专题报告,由工地技术人员负责审阅鉴定。例如有的学生为了统一异型钢模板类型,改进了某项设计,可节约数十吨钢材;有些学生对上海地区降水工程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调査分析,或者对宝钢工程中的基坑边坡稳定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他们都写出有价值的专题报告,受到好评。在77和78级两届实习中,学生几乎一致认为:“施工实习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学习了施工知识,受到了一次从未有过的独立工作锻炼,在能力培养上有一个飞跃”。

我们体会学生经过测量实习、课程设计、施工实习等实践环节训练后,在学风、技能和能力上,每次都能迈上一个台阶。如果思想抓紧,措施得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他们的进步将是不小的。这些训练都能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有些工程技术训练大体得到解决,有些能力培养有了良好开端。在这个前提下,无疑地应该而且可以对毕业设计提出更髙的要求。

三、不同类型毕北设计题目的做法和要求

根据上面的毕业设计要求和我们的具体条件,我们认为毕业设计净时间以16~17周为宜,毕业设计选题以三类为宜,即“设计类”、“设计研究类”和“其它形式研究类”。由于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毕业后岗位都侧重于结构设计和研究工作,所以前两类题目应该多一些;又由于教学计划中对结构课程设计已有一定训练,所以单纯设计的题目也不宜太多,以免过多重复。至于三类题目的比例,要看每届毕业设计前的具体情况而定。

     1.设计类题目,指的是学生所参加的实际设计任务,或以实际任务为背景的题目。这类毕业设计大体可分收集资料、方案、计算、绘施工图、总结等个五阶段进行。

在第一、二阶段中,要考虑建筑、结构、施工三方面问题;在绘图阶段学生应参加各设计工种的技术讨论和汇总工作;在总结阶段有人可写专题,有人可做本工程设计的业务总结。参加这类题目的学生一般可由三种人组成:基本技能尚嫌不足的学生,对结构设计有特长的学生以及少数成绩优秀、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

2. 设计研究类题目,指的是学生所参加的某项实际工程设计任务中的研究专题。

也可以是学生在参加某项工程的部分设计后,着重解决一、两个专题。做这种专题时,在设计方面要求学生达到技术设计阶段的要求,有一定份量的计算和绘图工作;在研究方面要求学生有较深入的理论分析,有自己独立的和创新的见解,有一些专题论文。参加这类题目的学生人数应该比另两类题目多。这些学生对一般性的设计技能已有一定的训练,有较好的自学能力,因而在毕业设计中有可能对他们进行进一步提高的训练。

我们认为这类题目可以多一些,原因有四:

①学生在结构设计上至少能做到技术设计阶段,在研究上有自己的专题,能够满足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②不受生产任务在时间上和工作量上的限制,生产和教学的矛盾不大,又能为生产和技术改造直接服务;

③题目与教师的科研能结合。目前教师的科研大体有两类:一类是基本理论,一类是工程技术专题。后一类更容易结合。教师指导这类题,花时间不多,收效却不小。

学生又能为教师的科研提供必要的数据,所以教师愿意带;

④与当前土建技术发展方向结合(例如髙层结构的某些专题,结构优化问题,抗震分析等),比较有生命力。

3. 研究类题目,指的是学生所参加的结构设计以外的专题研究,

   如结构实验研究、施工专题研究、结构力学专题研究、建筑材料专题研究等。有的可以实验研究为主,有的可以理论研究为主。本科生做专题研究,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也可以和硕士研究生组成梯队。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进行研究的区别之一是研究生一人一题,而本科生一般都由几个人合作进行。他们在一起做实验,进行理论分析,互相启发和补充,但每人必须有自己的工作5得出自己的见解和结论,写出自己的论文。参加这类题目的学生是少数。他们理论基础和技能训练都比较好,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并a在平时表现出对结构实验、施工.力学.材料等方面有较大的兴趣和爱好。

建筑毕业论文范文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 8月29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3] 范中亮, 王剑楠, 许佳, 史杰. 浅析水环境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20(2):83-86

[4] 马建军,何荣均. 水环境的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J],2009

[5] 朱喜钢.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 邓波、洪钱曾、龙瑞军.区域生态承载力量化方法研究述评[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3,9(3):283

[7] 马世骏、王如松.社会一经济泊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 9(1):1-91

[8] 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 )3:1-33

[8] R.G Doupe, NEP ettit.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regulation and water allocation for the OrdRive, Western Australia[J].Riv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J],2002,18(3):307-320

[9] 李团胜,石铁矛,肖笃宁.大城市区域的景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2):52~55.

[10] Frederick Steiner1,John Blair,Laurel McSherry,et al.A watershed at a watershed: the potential for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area protection in the upper〔J〕.San Pedro Drainage Basin (Mexico and USA),2000,49:129~148.

[11] 黄光宇,杨培峰.自然生态资源评价分析与城市空间发展研究——以广州城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1,25(1):67~71.

[12] 黄朝君. 人工湿地技术在中国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江西科学[J].2006 .Vol.24(6)

[13] Yanitsky O N. Cities and human ecology. Social problems of man's environment: where we live and work. Moscow: progress publishers, 1981

[14] 徐晓鹏,武春友.大连市城市污水资源化问题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2002,Vol.23(3):5-62

[15] 黄光宇,陈 勇,田 玲,等.生态规划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广州科学城为例〔J〕.城市规划,1999,23(6):48~51.

[16] 邢 忠.“边缘效应”与城市生态规划〔J〕.城市规划,2001,25(6):44~49.

[17] 李庆朝. 江北水城水环境规划及治理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J]. 2007, 35( 29) : 9231- 9233

[18] 赵勇, 贾志营, 蒋艳. 湖北省水环境规划及污染控制方案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3,25(5):90-93

[19] 王永磊. 田园新城水环境规划及水系统优化研究[J]. 2006,(9):32-34

[20] 张承重. 环境规划与管理[M].2007.

[21] 丁文铎,孙燕.环境水生态修复的概念特点及其应用.北京水务[J].2006.(1)

[22] 丁文锋,张平仓,陈杰城市化过程中的水环境问题研究综述.长江科学报[J],2006,Vol.23(2)

[23] 陈朝辉.建设广州生态城市中的碧水工程.广州园林[J],2001(4):23~25

[24] 赵 民,侯 丽.论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土地使用的有效规划与管理〔J〕.城市规划汇刊,1997,6:12~16

[25] 徐福留,曹 军,陶 澎,等.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敏感因子及敏感区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0,20(4):361~365

[26] 薄燕怀,实施水环境全流域管理的初步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4)

[27] 彭盛华,袁弘任,江河流域水环境管理原理探讨,人民长江,2001,32(1)

[28] 钱易,刘昌明,邵益生主编,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开发利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29] Ndubisi,DeMeo,D Ditto.Environmental Sensitive Areas: a template for developing greenway corridor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33(1~3):159~177

[30] 骆 悰.上海市城市发展敏感区划分研究与对策〔J〕.城市规划汇刊,2000,5:19~22.

[31] 房庆方,杨细平,蔡 瀛.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及其实施〔J〕.城市规划,1997,22(1):7~10.

[32] 朱 群,程晓燕.淮阴市城郊环境敏感度初步探讨〔J〕.环境与开发,1998,13(3):42~44

[33]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项目组.从“云山珠水”走向“山城田海”——生态优先的广州“山水城市”建设初探〔J〕.城市规划,2001,25(1):67~71.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通过 1996年5月15修订

[35] 徐良芳,冯国章等.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30卷第2期

[36] 苏维词.岩溶地区生态环境敏感度评价研究——以乌江流域为例〔J〕.中国岩溶,1997,16(1):57~65

[37] 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

[38] 蒙城县志.蒙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黄山书店.1994.12

[39] 周魁一,谭徐明. 论水环境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J].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01(3)

[40] 赵方莹. 北京门头沟区樱桃沟小流域水环境生态治理思路[J].《北京水务》2009年增刊第2期

[41] 郭希红 刘晓涛等. 安阳市洹河水环境污染原因及综合治理对策[J].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0年4月第9卷第2期

[42] 沈清基.论城市规划的生态学化——兼论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的关系.规划师,2000年第3期

[43] 杨佳佳.大沙河干流水质评价与容量研究.2009

[44] 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5

[45] 冶冠辉.城市分流制排水系统的建设与管理[J].市政技术,2007,Vol.25(6)

[46] 谭徐明.北京水环境的历史文化价值与城市规划中水环境应有的地位——北京水环境保护与开发研究之三.环境变迁研究(第七辑)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

[47] 王建伟.沈阳市水环境生态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007.12

[48] 沈清基.傅博.生态思维与城市生态规划.规划师,2002(11):73~76

[49] 阳平坚,吴为中,孟伟等.基于生态管理的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一以浑河流域为例.环境科学学报[J].2007.Vol.27(6)

[50] 孟伟,张远,郑丙辉等.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在流域水环境管理中应用研究的意义、难点和关键技术[J].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第27卷第6期

[51] 郭怀成.流域环境规划典型案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52] FAO. Groundwater.Pollution. FAO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aper 31. Rome, 1979

[53] Brown,Hal W. China’ water shortage could shake world food security. World Water, 1998,Vol.11(4):14-16

[54] 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55]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建筑毕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分组对比

中图分类号:G642477;F40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4-0101-03

随着近年来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也逐步扩大,这对工程管理专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江苏大学该专业还处于初步发展和不断完善的阶段。办出专业特色以适应国家提出“卓越工程师”的规划,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工程管理人才,是教育工作者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文章通过对毕业设计实现途径的研究以加快该专业的发展,不断提高该专业办学水平,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一、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实现途径的现状

国内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主要分为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两种形式。毕业设计是按照类似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要求学生完成一套完整的建筑和结构施工图设计。由于大部分工程管理专业隶属于土木工程学院,原有的师资结构、建筑专业背景使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时偏重建筑和结构设计。学生的毕业设计从工程项目的建筑、结构设计着手进行工程概预算,甚至施工组织设计的全过程。但是,这种毕业设计虽然面面俱到却没有侧重点,并且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而言,由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与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侧重点不同,使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做建筑、结构专业设计时,存在知识结构上的困难,最后导致毕业设计的实际效果不好,只能停留在浅显的层面,甚至会出现很多抄袭、直接用软件计算却不知所以然的现象。这种毕业设计实现途径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来说偏离了工程管理中的土木工程专业特点,使毕业论文偏向经济和管理,不利于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对四年所学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对学生未来工作实际能力的锻炼以及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效果甚微。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没有真正考虑专业的特点,无法凸显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在施工管理、工程投标、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管理特性。工

程管理专业应是将建筑专业与管理相结合,在研究毕业设计实现途径时考虑以专业特点作为切入点,在充分把握毕业论文实现途径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设计分组对比模式下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实现途径。

二、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实现途径

(一)毕业论文实现途径的原则

1. 专业性原则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主要锻炼学生在团队协作模式下运用所学专业技术和规范,分析和解决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中相关问题的能力。

2. 技术性原则

毕业论文不同于调查报告、工作报告等其他应用性文章,要求具有一定的技术性。毕业论文应基于系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通过整个项目招投标过程揭示工程管理专业的管理本质及其深层次规律。毕业论文的计算既要强调中国工程招投标的现状,还要深入分析在中国现有招投标模式下的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差别,理解引起这些问题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以及重点掌握清单计价模式下应该如何计算分部分项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

3. 创新性原则

毕业论文应当体现学生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见解。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过于强调理论的原创性显然不现实,但可以在整个招投标的过程中考察学生应对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以投标报价中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已有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招投标过程中的问题,得出个人见解。这样就不难实现毕业论文的突破性和创新性。

4.实践性原则

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实现途径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体现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要求,即在掌握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认真调查各种管理实践活动,分析研究发现的新问题、新方法,形成自己的观点,做到从实践中来,经过理论提升,再指导实践。

5.可行性原则

本科毕业论文实际上是一项实践性的创新活动,其结果往往受到诸多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实现环节,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理论功底,以及目前学校所拥有的实践资源等实际情况,分析选题的可行性,力求选题是自己熟悉、感兴趣、能发挥自身优势特长的方向。

(二)基于分组对比的毕业论文实现途径

依据上述原则以及考虑到学校工程管理培养应用型本科的定位,制定了基于分组对比模式下的毕业设计实现途径,其主要包括两大设计部分。

1制定分组方案,对学生进行分组

通过实际模拟项目招投标过程中投标报价的标书分类对学生进行分组,使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定位,让他们了解所做的设计工作在实际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处于何种角色,进一步的体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首先依据工程投标文件编制[1-3](包括商务标的编制、经济标的编制、技术标的编制)分组。

(1)选定1名投标小组组长,签订项目投标授权书(让学生了解授权书写作方法),授权其负责整个项目投标的进度和质量。

(2)小组负责材料、设备询价,包括:国内采购建筑材料、设备的询价,项目全部材料、机械台班、工日计算汇总,编制综合材料单价、综合人工单价和综合机械台班单价。

建筑毕业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 毕业设计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本文针对建筑学专业的专业特点,分析了影响本科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提出了对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建立质量监控方法,并通过教学实践进行了验证。

一、毕业设计重要性

毕业设计是完成本科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对建筑学专业全部理论课程及设计课程学习后的综合训练,也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一次综合性最强、最接近工程实际和社会实际的实践教学环节。我校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课程设置在第十学期,共16周,其中包括毕业设计实习2周。

二、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特点

由于建筑学专业不仅需要建筑、水、暖、电等的相关专业知识,还需要包括美学、社会学、(行为)心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是具有多学科性边缘学科和运用性学科的特点。一个建筑作品的评判就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找到最佳平衡点,拿出最佳方案。所以建筑作品也往往是“一题多解”,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因此,针对建筑学专业的专业特点,构建科学、合理、规范的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三、 毕业设计选题阶段的质量监控

(一) 确定毕业设计选题原则

毕业设计选题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业务要求;(2)使学生能够全面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3)面向学科前沿及当前地域环境发展面临的问题;(4)依托学校具有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优势,尽量与实际项目结合,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和实践。

(二) 提前确定毕业设计选题题目

毕业设计应由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中高级职务教师或者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建筑设计院总工担任指导教师。在学院的统一规划下,指导教师必须于第九学期提出选题,填写毕业设计立题申报表,学院成立毕业设计审题小组对毕业设计题目进行审核。题目审核通过后,在第九学期末提前公布毕业设计题目及指导教师名单,并报送教学办公室备案。

(三)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在毕业设计课程中,我们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尝试进行了挂牌教学,即:在第九学期提前向学生公布通过审查的毕业设计题目及指导教师名单,在毕业生向指导教师咨询、商量的基础上选报指导教师及设计题目,再由教师对学生进行挑选,最后由教学办公室协调、平衡各组人数(每个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不宜超过8名),力争使所有学生与教师都满意。未通过审查或无人报名的教师不能参加毕业设计指导。

在毕业设计中强调不同专业教师的介入与合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关注相关学科的渗透和知识的交叉。

(四)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的安排与落实

对于每个毕业设计题目,指导教师均应制定并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指导书、毕业实习指导书以及毕业设计立题申报表,并于第十学期开学第一周内提交。明确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的内容和深度方面的阶段性要求,学生需提交设计图纸的内容及数量,并提供必要的设计、研究、创作基本资料等。

四、 毕业设计中期阶段的质量监控

毕业设计中期检查的主要任务是检查毕业设计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了解学生在毕业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毕业设计能够按计划完成阶段性任务。

(一)严格毕业设计的考勤管理

指导教师要严格按要求对学生进行考勤,定期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答疑,每周指导和答疑的次数不应少于3次,并将每周的指导和答疑时间地点上报教学办公室备案,以方便教学办公室和毕业设计督导组进行抽查。

(二)毕业设计的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的主要任务是检查毕业设计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主要分学院中期答辩和学校督导抽查两个阶段进行。

学院成立答辩委员会负责毕业设计的中期答辩和最终答辩工作,答辩委员会主任由主管教学院长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由副教授以上的教师担任。在答辩委员会下设立一定数量的答辩小组,每个答辩小组由3~4名专业教师组成,且每个答辩小组成员并非每组参加答辩学生的指导教师。中期答辩成绩由中期答辩小组评定。中期答辩成绩不及格者将取消毕业设计资格。 转贴于

学校督导组在中期答辩之后也会深入学院调阅有关资料,召开座谈会,随即抽取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材料,并对其进行面试。

五、毕业设计答辩工作和成绩评定工作的质量监控

(一)毕业设计大评图

为促进毕业设计小组之间成绩的公平、公开和公正,在毕业设计最终答辩前三天将毕业设计最终图纸收齐,由教学办公室负责将全部图纸抹去学生及指导教师信息后集中悬挂展示,再由毕业设计评图小组双向匿名给出评阅成绩。毕业设计评图小组共由10名未参加本年度毕业设计指导的专业教师组成,每份毕业设计的图面成绩为10名教师分别给出的成绩平均后得出。

(二)毕业设计最终答辩

毕业设计最终答辩前一周对学生的答辩资格进行审查。此时,学生应将整理装订成册的毕业设计成果交给指导教师审阅。指导教师审阅并写出评语后交答辩小组认定合格后方可参加毕业设计最终答辩。

答辩小组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的陈述,全面考察学生提交的成果以及学生在答辩中的总体表现,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定,并及时记录学生答辩的主要内容。此外,学院还专门邀请教学督导组深入答辩小组认真考察整个答辩过程,听取学生答辩,对答辩过程进行监督。答辩工作全部完毕后,答辩小组将评定的答辩成绩及相关报表在两天内上报学院答辩委员会,经答辩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汇总上报教务处。

(三)毕业设计成绩评定

由于建筑设计方案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建筑作品也往往是“一题多解”,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为促进毕业设计小组之间的成绩的公开、公平、公正,我们对学校拟定的毕业设计成绩考核和评分标准进行了适当的改革,降低了指导教师评分所占的比例,增加了评阅组评分环节,并将中期答辩和最终答辩成绩也纳入到总成绩当中,具体内容和比例如下:

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由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定,采用百分制。

2)中期答辩:占总成绩的10%,由毕业设计中期答辩小组评定,采用百分制。

3)图面成绩:占总成绩的40%,由毕业设计评图小组教师评定,采用百分制。

4)答辩成绩:占总成绩的20%,由毕业设计答辩小组评定,采用百分制。

六、实践效果

经过对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我院学生在各类毕业设计竞赛中屡创佳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院学子在当今世界建筑学专业学生的最高规格竞赛——UIA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先后7次获奖;在由陕西土建学会组织的土建专业优秀毕业设计评选活动中,共38次获奖,获奖率高达69.57%。

参考文献:

建筑毕业论文范文6

建筑的美丽,更多地表现在它重情知礼的人本精神追求上,如亲近人的尺度,营造空间环境,将意境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的审美理想等等。然而,当人们告别20世纪的时候,会发现在如此丰富的大量建筑文献中,缺少象征着中国女建筑师贡献的思想及文稿。借编辑出版“北京・女建筑师”专集的机会检索翻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后发现,在新中国成立前从大学建筑专业毕业的女建筑师中,不单单是林徽因一人,还有一些为中国建筑学术发展及创作留下思想和痕迹的杰出人才,我们不该忘记她们。

我们是在作追忆世纪的工作,要尽其可能将属于20世纪已寥若晨星的杰出女建筑师汇集起来,目的不在于怀旧,而在于告知在21世纪从事创作及研读的人们,要关注女建筑师们的建筑思想。

从掌握的资料中得知,林徽因或许是我国第一位女建筑师。她于1924年留学美国,后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选修建筑系课程。1927年毕业获美术学士学位,同年入耶鲁大学学习舞台美术设计。1928年与梁思成赴欧洲考察建筑。回国后在东北大学建筑系任教。这之后的20多年时间里,林徽因参加了多个古建筑的实际勘测工作,独自或参与写作并发表了许多专著;同时她还在建筑教育领域进行探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此外,她还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为宏扬我国的建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20世纪30年代起,由于国内建筑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建筑院校女性毕业生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加,她们为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成绩。

张玉泉是我国自己培养出来的最早的建筑专业女学生中唯一健在的女建筑师。她1934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工学院建筑系。1938年在上海与丈夫费康(原大学同班同学)共同创办“大地建筑师事务所”,设计了金谷饭店、金谷农场、新星药房、蒲石路十二栋花园住宅“蒲园”以及卡尔登大戏院装修工程等。1942年费康先生病逝于上海,张玉泉从此含悲忍痛,独自经营事务所直到1950年。在此期间,主要设计有福履理路花园住宅、上海万国药房、虹口花园住宅区规划方案以及南京农工银行装修工程等。对这一段她一生中最艰难的年月,她曾感叹道:“那时可真不容易!繁忙的事务所工作已令人筋疲力尽,可我还要培育一对幼小的儿女。总算挺过来了!”新中国成立后,张玉泉先后在华东建筑公司、华东建筑设计公司、一机部华东土建设计公司(后迁京改为一机部第一设计院)工作。主要设计有上海电机厂、上海工具厂、上海灯泡厂、第二重型机械厂、北京第二通用机械厂、天津铸造厂等数十个大中型厂矿的全套设计。此外,她还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工作体会,撰写了多篇学术文章,在退休之后应邀主编了《单层厂房建筑设计》一书,还参加了《中国大百科全书》部分条目的编写工作。张玉泉的儿子费麟、孙女费菁、费芸也都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张玉泉的一家可谓是建筑世家。

李滢的名字对于今天的许多建筑师来说可能是陌生的。李滢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之后到黄作建筑事务所工作。1946年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1947年~194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获建筑学硕士学位。毕业后,李滢到欧洲多国建筑师事务所实习,1950年从美国回国。曾在上海圣约翰大学任教,1952年在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任工程师。1956年~1984年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主要从事建筑理论的研究、建筑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和设计工作。她担任建筑负责人完成的北京师范学院音乐美术教学楼,获1987年建设部优秀建筑奖,1988年北京市第四届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可贵的是,李滢长期从事建筑理论的研究工作,她分析了当代西方五位建筑大师的建筑理论和作品,提出了允许不同学术派别存在,取长补短,要根据国情发扬民族传统的论点。她是一名学有成就的早期归国专家,为引进国外的先进设计理念,做了大量的工作。

王炜钰现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她于194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52年随北京大学工学院合并至清华大学。在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之后又连续当选为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89~1997年两次获国家自然基金批准科研项目。1981年,作为中国建筑师的代表,参加了在波兰举行的世界建筑师大会。

在长达五十年的时间里,她一直从事建筑教育工作,辛勤劳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在教学的同时,还参加并成功主持了多项工程的方案竞赛和创作实践,主要有: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方案竞赛、钓鱼台国宾馆方案竞赛、重庆文化艺术中心方案竞赛、泰安儿童乐园规划及建筑设计、深圳大学总体规划及设计、北京圆明园西洋楼景区整治与复原设计、珠海圆明新园西洋楼景区设计、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室内设计、北京人民大会堂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会议大厅及大会堂内澳门厅、香港厅、河北厅、小礼堂的室内设计、北京八一大厦阅兵厅及南门厅的室内设计、清华大学主楼大厅室内设计等多项工程,其作品多次获奖。

罗小未是上海同济大学教授,1948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到上海美商德士古洋行工程部工作。1951年在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任教,1952年在同济大学任教至今。罗小未从事建筑学教育与实践50年,专长于建筑理论、建筑历史、建筑评论与建筑设计方法的教学与研究。特别是对现代与当代西方建筑史、理论与思潮上有较深的造诣。她所提出的观点和主张,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提高,对我国的建筑教育与设计思想的活跃起着积极作用。她的主要专著,如《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现代建筑奠基人》等已被广泛用于高校主要教学参考书。其所著论文也多次获得上海市、中国建筑学会的奖励。

除以上五位女建筑师外,仅东南大学建筑系在1949年以前毕业的女学生就有吴若瑾、于均祥、王惠英、胡燕君、章周芬、龙希玉、魏庆萱、张秀璜、胡璞、周庆素、胡佩英、方之恂、张守仪、张琦云、王秋华、潘韵潮、杨光珠、修泽兰、韩莉丽、王翠兰、杭……等数十位。“先行”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走在前面的。将这些女建筑师称为当代女建筑师的先行者一点儿不为过。

如今这些人中,有的早已作古,有的还依然健在。而健在的女建筑师也已是满头银发,甚至步履蹒跚。但她们有不少人至今还在著书立说,仍然不知疲倦地在建筑领域里耕耘。

她们是女人,和所有的女人一样,她们曾为人妻、为人母,有过忍辱负重的劳作,但她们又是一群有理想、有事业的知识女性,为了追求事业的成功而放弃安逸,在充满荆棘的道路上奋勇攀登。今天借本刊“北京・女建筑师”专集出版之机,让我们为这些女建筑师们记上浓重的一笔,相信历史是不会忘记她们的。

本文写作得到了杨永生先生、费麟先生的大力帮助,在此一并致谢。(文:李沉、金磊)

北京师范学院音乐美术教学楼

北京人民大会堂澳门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