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下建筑学毕业设计多元教学探析

新工科下建筑学毕业设计多元教学探析

摘要:新工科建设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标准,建筑学主要培养具有较强执业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设计是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提升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开阔视野以及加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过程。该文通过安徽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近年来本科生毕业设计教学实践,探讨了地方高校立足自身实际开展新工科建设,探索使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方式方法、程序、收获以及建议。

关键词:新工科;建筑学;毕业设计;多元教学

2017年,教育部开始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并先后形成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六问”“北京指南”三部曲,对新工科的内涵特征、建设与发展路径进行了规定,用以指导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随着教育部启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面向所有高校、所有专业,全面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一流基地,全国高校掀起一场“质量革命”,新工科建设全面展开[1]。毕业设计是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实践操作,提升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开阔视野以及加强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过程,是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因此,积极开展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创新,是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亟须解决的命题。

1安徽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办学特色与毕业设计教学

1.1安徽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办学特色。安徽建筑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建筑学专业依托学校“大土建”学科优势,坚持“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镇化”的办学定位,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需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设计实践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开放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能从事建筑设计、教学与研究、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教学强化学科融贯,注重学生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1.2建筑学毕业设计教学作为安徽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单位、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安徽省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我校建筑学专业建设认真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努力实践教学改革,坚持开拓创新、多元交叉,积极完善协同育人,尤其在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多方面探索。毕业设计教学成果不仅是对学生本科阶段学习成效的综合反映,更是对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的全面检验。毕业设计是建筑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学生应进一步开阔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综合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创新实践。我校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推行教学改革,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构建分层分类培养机制,走出了一条“多元交叉,特色融通”的特色发展之路。

2安徽建筑大学建筑学毕业设计多元教学模式探索

2.1打破单一教学模式,突出多元特色。2.1.1交叉融合,采取“三位一体”多专业联合模式我校发挥学校建筑类学科全的优势,开展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专业“三位一体”的联合毕业设计,综合训练学生建筑设计的基本技能和设计方法、城市设计的基本方法以及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的基本设计规划方法[2]。将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三个专业学生放在一个项目组,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分工,且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个大课题。其核心在于设计过程中各专业间充分的交流,以期真实反映出实际项目中各专业配合的整体要求,这种始于“专业联合,特色交流”的联合教学模式,实行规划、建筑与景观设计协同推进,完成一份综合的、全面的且具有深度与广度的毕业设计作品,提升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该模式契合新工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的特点,能帮助学生加强了解相关专业的知识体系以及各专业相互间的联系。2.1.2开阔视野,进行校际联合2015年,我校与苏州科技大学、天津城建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共同开展建筑学专业联合毕业设计教学,2017年,烟台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相继加入,全国地方高校6校联合,迄今已连续开展了六届。联合毕业设计采用“6+1”模式,即每年轮换邀请一所建筑设计单位加入,为参与联合毕业设计的学生提供技术咨询。联合毕业设计每年推选1所高校作为主办方,负责拟定任务书和教案,并组织穿插在教学过程中的专家讲座,结合当下城乡建设的焦点问题开展研讨以及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教学过程分为调研与开题、中期答辩、终期答辩与评奖三个阶段,各院校平行展开教学。开题与终期答辩在主办学校进行,中期答辩在下一届主办学校进行。2.1.3协同育人,实行校企联合培养“双导制”2013年,我校建筑学专业获批安徽省“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后,我校建筑与规划学院积极寻求知名设计机构共建教学资源,与多家企业展开了校企实践合作,与企业形成建设合力。学校与合作企业签订协议,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及其应承担的义务,加强组织与管理,学院与合作企业联合成立工程实践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工程实践活动。我校先后与安徽地平线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进行联合毕业设计,与中建西南设计院等企业签订了联合毕业设计合作实践基地协议,系列活动正在积极开展。通过校企合作“双导师”,联合对学生毕业设计进行指导,从不同的角度对设计任务进行解读和操作,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在设计单位的工程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2.2加强信息化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互联网时代信息更替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不断更新着设计模式与表达表现方式。我校在前期调研阶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提高设计依据的支持性,如利用网络技术采集调研数据,运用GIS进行场地环境分析。方案设计阶段,依托我校安徽省BIM工程中心、徽派建筑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绿色建筑先进技术研究院、装配式建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平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与教学内容,加强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阶段的应用,提升学生的专业协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针对学习能力强、专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加强已有设计方法与表现方式的基础上,将VR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毕业设计教学,VR技术沉浸式体验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推敲方案及呈现建筑方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3]。学生利用VR作为辅助设计工具,进行空间转译和情景感知,并运用VR进行成果展示汇报,大大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2.3注重理论导入,强化知识交流及教学研讨。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穿插进行专题讲座及专家报告、举办青年建筑师沙龙等活动,并在设计指导过程中,利用腾讯会议等线上教学,邀请已毕业的优秀学长参与课堂讨论,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思路。专家报告在开题、中期阶段举行,主要是为毕业设计提供现场踏勘、设计构思、建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技术指导。青年建筑师沙龙一般在终期答辩阶段举行,由安徽建筑大学主办,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承办,安徽土木建筑学会和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土木建筑类专业合作委员会协办,联合毕业设计兄弟院校、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地平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校企共建单位参加,邀请全国其他建筑类院校参与,共同围绕当前建筑热点主题展开讨论,目前已举办两届。毕业生通过聆听论坛专家报告及主题讨论,并与专家现场互动,进一步开阔视野,启发创新思维。

2.4强化过程管理及质量监控。在学校和学院相关文件的基础上,制定《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实施细则》,按照选题—实习—开题—中期—终期的步骤组织整个设计过程,开展多轮答辩,邀请校内外教师、专家担任评委,实时跟进教学效果、及时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同时运用先极系统进行毕业设计教学管理,从毕业前实习、题目审批、选题、开题、中期、终期,全过程管理学生的设计过程,记录每一位学生的每周设计工作进展情况。对学生每一阶段的成果进行网络化评改,优化教学过程,科学地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要素,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3安徽建筑大学建筑学毕业设计多元教学实践成效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依托我校大土建类学科齐全的优势,在建筑学毕业设计教学中开展了多元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毕业设计成果多次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等部级奖项,近五年毕业生的考研录取率均达到25%以上,另外,每年均有学生被谢菲尔德等国外知名大学录取。与此同时,通过对用人单位的回访调查,用人单位均对我校毕业生的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

4结语

新工科的专业建设是高校工科类专业改革的一次契机,面对新工科建设的要求,作为地方高校,我校结合自身学科发展特色,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立足安徽,面向全国”的教学定位,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学科的专业教育和实践经验,积极探索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实行多元培养机制。新工科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培养符合社会未来发展的新工科专业人才,因此,地方高校作为培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的主要载体,应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优势,聚焦地方行业和产业当前和未来需要,建设“新型”工科[4]。

作者:徐雪芳 单位: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