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金比例范例6篇

资本金比例

资本金比例范文1

关键词:资本金比例下调; 地方政府行为; 反管制联盟

中图分类号:F2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9)08-0101-04

2009年5月27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资本金比例从35%调低至20%,成为此次调整幅度最大的项目。这是自1996年设立房地产项目资本金比例制度以来的首次调低,其中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下调15个百分点以后,已经恢复到1996年的水平。针对此次的资本金比例调整,关于房地产市场将何去何从的预测不断抛出,“房价上涨论”、“房价下跌论”和“观望论”等言论和观点各执一词。“后资本金比例下调时代”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势如何?成为全社会的焦点所在。然而,不做深入探究资本金比例调整的现实背景和政策预期,妄谈房价的涨跌是不负责任的,亦是缺乏说服力的。

一、房地产市场中的三方困境

《通知》公布前的房地产市场较为沉寂,虽有一季度的“小阳春”惹起微澜,但房地产成交量同比仍出现负增长,整个市场中观望氛围浓重。可以说,市场中的三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都陷入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中央政府在“救市”与“不救市”之间徘徊。进则会推高本已脱离真实价值的房价,不利于建设“居者有其屋”的和谐社会;退则会引发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衰退,导致大规模的银行房地产信贷损失和国际房地产投机资金的迅速逃离,从而引起宏观经济的动荡。

地方政府在“执行”与“不执行”两端游走。执行中央政府的管制政策,则可能造成区域内房价的快速下跌,承受房地产税收收入损失,从而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同时,区域内房地产市场稳定和房价合理波动被视为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政绩指标之一,从地方政府角度考虑,房价的急速下降影响了该政绩指标的健康度。另外,如果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府的管制政策,使房地产商遭受利益损失,其可能受到来自于房地产商的,对其过往“寻租”行为的投诉,这是地方政府所不愿得到的结局。不执行中央政府的管制政策,则会受到来自于中央政府的问责与惩罚。

房地产商在“降”与“扛”之间挣扎。根据经典微观经济学理论,房屋属于奢侈品,其价格需求弹性远大于1,降低价格会增加总体收益。理论上,房地产商在无法维持高价成交的前提下,会考虑降低房价,拉动房屋销售量,从而增加其总收益。然而,诸多因素影响其无法实施降价策略。其一,地方政府对于降价的限制;其二,降价通道一旦开启,下降惯性会引发连锁反应,从而导致房价急速下跌;其三,前期投入巨大,无法承担较大的降价空间。对于房地产商来说,“扛”不是明智之举,却出于无奈。由于购房者选择观望,即使房价微降,也无法刺激其消费,更妄谈在维持较高的房价前提下,提高销售数量。房地产商无法将房屋变现,使其银行贷款的还款和利息压力不断加重。

二、房地产资本金比例下调的政府预期与政策效果分析

1房地产资本金比例下调的政府预期

从直观上判断,中央政府下调房地产资本金比例的政策预期是比较明显的。其一,通过下调资本金比例,降低房地产业融资门槛,减缓资金压力,促进房地产投资增速回升,从而起到扩大内需的作用;其二,通过大幅下调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的资本金比例,以期达到增加房地产市场供应和稳定房价的目的。通过简单的计算可知,资本金比例下调后,对于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项目,开发商需要的启动资金降低了43%;对于非普通住宅和商业项目,启动资金降低了14%,这会大大增强开发商的投资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下调商品住房项目资本金比例降低了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门槛,由于严禁房地产贷款跨地区投资,因此,区域龙头房企将更具优势,受益更多。

然而,如果将《通知》的颁布与2008年底国务院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相联系,就会发现此次的房地产资本金比例下调,即是中央政府祭出的一套组合拳,也可以称之为“新一轮的经济激励方案”。2008年11月,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如减免交易环节税收、适当松绑二套房贷政策、降低按揭贷款利率等,这些政策与此前,即2008年10月刚刚推出的“国十条”均体现出国家要将房地产市场转向消费型为主导的宏观调控目的。著名学者易宪容认为,房地产作为扩大内需切入点,重点应放在保障性住房及自住性住房的发展上。政府希望通过财政支出来加强廉租屋、棚户区住房改造、农村居民的危房来改善弱势居民基本居住条件。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政府直接财政投入增加投资及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也可以扩大居民的住房条件来带动居民内需。同时,对于个人合理的自住型住房购买,政府通过信贷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生产中小套型住房、激活二手房市场等鼓励个人住房购买。因此,未来的商品房市场应是以消费为主导的市场。这一系列刺激政策的出台也是2009年一季度出现房市“小阳春”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尽管诸多刺激政策的推出一定程度上起到刺激房地产市场需求、扩大商品房成交量的作用,但效果仍不明显。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09年1―4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 290亿元,同比增长49%,增幅比1―3月提高08个百分点,比2008年同期回落272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完成投资5 114亿元,同比增长34%,比1―3月提高02个百分点,比2008年同期回落318个百分点。截至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476,比3月份回落008点,比2008年同期回落931点。因此,在针对需求方的刺激方案收效不明显时,中央政府适时推出了既定的针对供给方的资本金比例下调方案,通过降低房地产业融资门槛,促进房地产投资增速回升,扭转当前房地产市场投资不旺、供应减弱的局面,从而实现扩大内需,保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但是,对比2008年国家推出税收、信贷等方面优惠政策的力度,此次针对房地产市场供给方的宏观调控显得格外谨慎。虽然,调整幅度较大――超过40%,但国务院同期公布了《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决议研究开征物业税,将争议颇多的物业税又提上了议事日程。诚然,根据目前中国的国情,物业税的开征的确存在较大难度和障碍,如多税种合并引发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修订甚至废止;新设税种的审批程序复杂;地方政府会损失巨额的土地出让金等,因此,在下调房地产资本金比例的同时,将开征物业税提上议事日程,其中政策的组合调控作用不言而喻,且其“信号意义”要多于“实质意义”。

2房地产资本金比例下调的政策效果分析

对于此次房地产资本金比例下调的政策效果几何,业界存在不同的声音。持乐观态度者认为,房地产资本金比例的下调有利于降低房地产业贷款门槛,缓解其资金压力,刺激房地产投资;同时可以有效阻止房价的进一步上涨。他们的理由是,2009年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即使目前的商品房空置率依旧较高,但在几年之内也会逐渐消化。从房地产开发的周期来看,从获得土地到商品房上市销售需要2―3年,如果迟迟不能促进开发商拿地,那么一旦空置商品房逐渐消化,却无新楼盘上市,市场上的房屋供应量减少,将会导致房价再次上涨。因此,国务院下调房地产项目资本金比例有利于缓解开发商资金压力,开发商能以较少的资金量获取更多的贷款支持,促进其拿地和投资,这样市场上的房源还将持续增多,并防止房价后续上涨。资本金比例13年来首次放宽是直接对开发企业的利好,有利于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

相反,持悲观或观望态度者认为,此次下调房地产资本金比例对于解决当前房地产市场投资不足、供给不畅的相对低迷局面,并无实质性作用。其理由有二:其一,下调房地产资本金比例是一把“双刃剑”。房地产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信贷支持,目前趋势就是逐步放松的开发贷款,而这种支持的资金大部分会进入房地产企业的负债中,这样的贷款就可以被展期,但银行的抵押品风险却只能是还未出售的商品房。随着资本金比例的降低,期房将更加“期房化”,而市场的低迷并不会因为供应量的增加而改变,同时,市场供应与需求水平的不对应,或者是过高供应预期,和过低的消费能力之间的博弈在短时间内仍没有弥合的可能,因此,增加的市场供应并不能对整个地产市场产生彻底的翻身;其二,房企未必会将资金加大投资。毫无疑问,降低资本金比例后房企资金压力会得以缓解,但由于前期资金链紧张,相当一部分房企的当务之急是弥补财务成本的窟窿,而并非加大投资。

对未发生之事的预测远远难过对已发生之事的评价。由于此次调整发生在焦点时期,又最大幅度影响到焦点产业,因此,对于房地产资本金比例下调产生的政策效果的分析和预判成为争议的中心。我们认为,此次调整对房地产市场难有直接的、正面的作用,更多的是配合国家拉动内需的整体政策,并非针对房地产市场而特别制定的政策。诚然,从长期看,新规定允许房企可以降低投入房地产项目的自有资金总量,更多使用银行的贷款进行项目投资,降低了进入房地产业的行业壁垒,既有助于开发商增加开工量,也会吸引更多资金投入房地产业,最终使得住房供应量增加,进而有利于降低房价水平。但这仅仅是从资本金比例下调可以促进市场供应增加的长远效果的分析得出的结论,而短期内,其效果甚至多为负面。

首先,短期内会推动房价进一步上涨,与政府政策预期背离。目前房企资金较为紧张,资本金比例的下调,会缓解其本欲尽快出售存货以回笼资金的压力,变相提高了其惜售或捂盘的实力。即使在建项目的资本金比例不能更改,但房企仍然可以通过设立新项目来套取银行新贷款,再调拨给资金紧张的项目。由于新的资本金比例规定使得房企总体上有能力捂盘更久,市场的积存房就难有降价的压力,从而推进了房价短期走高。

其次,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陡增,但信贷风险的规避倾向又抵消了政策效果预期。房地产资本金比例的下调,意味着房企可以用更少的自有资金向银行贷出更多的信贷资金。由于目前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银行业面临的信用风险进一步放大,甚至遭受房地产开发贷款违约等风险。因此,降低房企的融资门槛必将以银行承受较高信贷风险为代价。出于对信贷风险的规避,银行施行的诸多防范风险的措施又抵消了政策效果的预期。实际上,在没有降低资本金比例之前,由于房地产正处于深度调整周期之中,商业银行以防范风险为理由而不向大量中小开发商发放贷款。降低资本金比例后,意味着给中小房企发放开发贷款的风险可能更高。因此,商业银行几乎不可能大量增加向中小房企发放开发贷款,无法有效刺激房地产投资的增长。

三、由“治标”转向“治本”

房地产资本金比例下调政策是中央政府新一轮经济刺激方案的举措之一,其政策预期先为刺激房地产投资,拉动国内投资总量,保证经济增长速度;再为扩大房地产供应量,寻求供需平衡,扩大国内需求增长。但此政策实为“治标”之举,未能触及并解决房地产存在的根源性问题,难以“治本”。可以说,目前中国社会的核心问题是房地产问题,而房地产市场核心问题的表征是房价,2007年中国内地的相对房价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先于人均GDP和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世界了“领先水平”。根据经典经济学理论,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了价格,而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决定者却并非仅有“供与求”,地方财政模式,或是地方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房价的最大决定因素。甚至可以说,地方政府是中国房价高居不下,出离真实价值的始作俑者。

在房地产市场的各方主体中,地方政府有其特殊地位。其既要配合和执行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又要对房地产商进行监督和管理;既要保证区域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社会安定和谐,又要考虑相关利益集团的短期利益。地方政府作为辖区管理者与必要设施和服务的提供者,在房地产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颁布和执行法律、征税、行政管理、补贴、基础设施建设和出让土地、提供服务等,影响房地产商的开发行为。地方政府拥有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使其具有诱发“寻租”行为的能力和意愿。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商存在结成“反管制联盟”的可能性,因为地方政府处于相对强势地位,房地产商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房地产商通过支付“寻租租金”,获取额外收益。因此,可以认为,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商结成联盟具有可能性,并存在均衡解。因为二者联盟旨在对抗中央政府的管制政策,且联盟形成后亦的确消除了原本由地方政府承担的管制成本。

由前文所述,房地产资本金比例下调政策更似为“治标”之策,若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发挥其在经济中的应有作用,必须施用“治本”的措施。

第一,强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战略目标一致性。无论中央或是地方政府,其战略目标都是社会和谐进步、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和民众福利不断提高,各级政府的一切工作都应围绕这一战略目标展开,一致的目标,决定了共同的利益。房地产市场健康与否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央与地方政府必须采取协同统一的政策,共同引导治理,而不应是“政策与对策”的关系。

第二,中央政府应通过适度的激励措施,鼓励地方政府积极配合中央政府的政策执行。具体方式可以包括:调整利益分配比例,适当提高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收益比例;对积极配合执行中央政策的地方政府及房地产市场有序稳定的地方政府进行各种形式的奖励,并将其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第三,对于阳奉阴违,与房地产商结成所谓“反管制联盟”的地方政府,应加大惩罚力度。中央政府应继续严控城市开发用地数量,包括严格限制旧城拆迁的规模,以达到放缓商品房投资规模和创造被动需求之目的,并明确土地的国有属性,在土地收入上确定国家与地方之间的分配比例;结合开发用地的“招拍挂”,规定土地在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上限,控制这一收入比例不断提高的趋势;实行土地收入双线收支,防止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上的短期扩张冲动;强化地方“一把手”问责制,避免房地产市场的“寻租”行为。

第四,调整金融信贷政策,强化银行房地产信贷的发放和监管,从资金供给上规范房地产商的行为。金融机构在提供信贷支持和服务时,要坚持独立审贷,切实防范金融风险。要根据借款主体和项目实际情况,参照国家规定的资本金比例要求,对资本金的真实性、投资收益和贷款风险进行全面审查和评估,自主决定是否发放贷款以及具体的贷款数量和比例。同时,应改变传统授信决策中银行对信用等级、财务指标简单套用的做法,从授信管理的本质出发,强化银行风险管理,并将新巴塞尔协议倡导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融入到房地产授信额度核定中,杜绝房地产金融信贷风险,规范房地产商行为。

第五,加大福利性、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力度。

日前,南方某大城市的市长被接受调查,也体现中央对于治理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商勾结的决心。

社会福利性住房是指在政府资助下,由非盈利性住宅公司、国家经营的住房管理局,社会自治团体等部门向子女多、低收入、领取救济金或养老金少的家庭,出租或出售低租金、低价格的住宅。各国经验表明,政府提供廉价租房,无疑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保障社会低收入者住房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行福利性、保障性住房,增加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小面积商品房的供应量,使房地产市场的供应结构更加合理,促使房价回归理性。

参考文献:

[1] 淮建军,等中国房地产市场管制中四大利益集团联盟的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6):31-37

[2] GJ斯蒂格勒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45-83

[3]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62-69

资本金比例范文2

关键词:投资 内部收益率 资本结构

我们对投资项目进行财务评价时,经常使用到内部收益率指标。内部收益率(IRR)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内部收益率是效率型指标,反映项目投入资金的盈利率,是考察项目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它将项目生命周期、投资总额和盈利水平有机结合,是项目财务评价最重要的动态指标之一。根据考察角度的不同,内部收益率指标又分为:全投资内部收益率、自有资金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各方内部收益率。

资本结构指企业权益和负债的构成及比例关系。具体在投资项目,是指项目总投资中自有资金和融资的构成及比例。在对项目进行财务评价时,项目自有资金来源于投资人投入,是不需要还本付息的,其收益取决于项目的盈利水平;而融资是一种负债,不仅需要偿还本金,还需要按约定利率支付一定的利息,利息的本质即是为借入资金而支付的代价,即资金的使用成本。资本结构的变化会影响项目静态收益水平,而对于三个动态内部收益率指标,影响不尽相同。

(一)全投资内部收益率与资本结构

全投资内部收益率是站在项目的角度,考察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资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并据此计算项目全部资金(包括自有资金和融资)可望达到的收益率,从而对项目可行性进行判断。换言之,在计算全投资收益率时,不再考虑资金来源,假定全部投资均由投资人以自有资金形式投入,不需还本付息,以此分析项目投资的总体获利能力。当全投资收益率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或企业制定的收益率水平时,该投资项目可行。在全投资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入项由营业收入、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和回收流动资金组成,现金流出项包括建设投资、流动资金、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调整所得税(以息税前利润为基数计算所得税,即不考虑利息费用)。可见,全投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项目完全排除了资本结构的影响,对于一个既定投资项目而言,全投资收益率的高低与资本结构无关。

(二)自有资金内部收益率与资本结构

自有资金内部收益率是站在投资人的角度,考察计算期内各年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据此计算投资人投入的自有资金可望获得的报酬率。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与全投资现金流量表的相同之处是二者的现金流入项目完全一样。两张表的区别在于,在现金流出项目中,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不再计算建设投资,只计算自有资金投入,同时增加了两个项目,即借款本金偿还和借款利息支付。其中借款本金偿还又包括两部分:一是借款还本付息表中的本年还本额,二是流动资金借款本金偿还,一般发生在计算期的最后一年。从净现金流量来看,全投资净现金流量比自有资金净现金流量大,多出的数额正好是利息金额。从收益率角度看,在全投资收益率高于借款利率时,自有资金收益率会高于全投资收益率,当全投资收益率低于借款利率时,自有资金收益率会低于全投资收益率,这是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会给投资人带来额外的收益或损失。当影响项目全投资收益率的要素都不变时,即对于一个既定投资项目而言,虽然全投资收益率一定,由于项目资本结构变化,比如融资比例、融资利率、偿还本息方式等变动,都将会影响投资人的自有资金收益率水平。

1.融资(或自有资金)比例

当投资额不变,融资比例越高,财务杠杆发挥的作用就越强。在全投资收益率高于融资利率时,自有资金投入越少、项目融资越多,自有资金收益率就越高;自有资金投入越多、融资越少,自有资金收益率就越低;当自有资金比例达到100%,也就是投资全部来源于自有资金、没有借款时,投资人的自有资金收益率正好等于项目全投资收益率。反之,在全投资收益率低于融资利率时,自有资金比例越低,融资比例越高,自有资金收益率越低;自有资金比例越高,融资比例越低,自有资金收益率越高。

在某些研究中,鉴于全投资=自有资金+融资,进而推导出全投资内部收益率=自有资金内部收益率×自有资金比例+融资×融资利率,即全投资收益率是自有资金收益率和融资利率的加权平均值。但通过实践,本文作者得出自有资金收益率和全投资收益率并不是上述简单的线性关系,自有资金收益率还受到还本付息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不过该公式反映出的自有资金收益率和融资比例之间的正(负)相关关系内涵正确,同时也反映了财务杠杆作用的影响。当项目全投资收益率高于融资利率并增加时,投资人自有资金收益率的增加幅度会大大超过全投资收益率的增加幅度。因此,在全投资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投资人为提高自有资金收益率,可以适当增加融资比例,减少自有资金出资。当然,自有资金比例不能低于国家规定的项目资本金的最低比例。

2.融资利率水平

在既定投资项目中,若融资(自有资金)比例固定,融资利率越高,反映在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的现金流出栏中,支付利息的金额就越多,自有资金收益率就会越低。当投资金额较大且融资较少时,这种影响还比较轻微,但当融资金额越大、融资比例越高时,融资利率水平对自有资金收益率的影响就会越大。

3.偿还本息方式

偿还本息方式,包括还款期限的长短、初始还款时间的设置、是一次性还款还是分次还款、是等额还本付息方式还是等额还本、利息照付方式等内容。偿还本息方式对自有资金收益率的影响规律是:还本付息开始的时间越晚、持续的期间越长、前期付款的金额越小,自有资金收益率越高。而越提前还款、还款持续的期间越短、前期还本付息的金额越大,虽然项目承担的利息减少了,项目静态收益水平提高了,但自有资金收益率会降低。这是因为贷款占用时间越长、贷款积数越大,财务杠杆的影响就越大。

(三)投资各方内部收益率与资本结构

当项目只有单一投资人,或虽有多个投资人、但各投资人按出资比例分享收益和承担风险、并按出资比例分别筹措自有资金和融资时,投资人仍可按前述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计算各自投入自有资金的内部收益率。计算时是将整个项目的现金流量乘以投资人的出资比例,由于现金流入、流出栏目均等比例缩减,据此计算的各投资人自有资金收益率相等。

若项目有多个投资人,但约定不按出资比例进行收益分配和承担风险,或者约定了其他不对等的权利义务,比如不按比例筹措自有资金和融资时,就应用投资各方内部收益率指标来考察。在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入项包括实分利润、资产处置收益分配和其他现金流入,现金流出项包括实缴资本和其他现金流出。该指标即为在不对等权利义务条件下,各投资人投入自有资金的内部收益率。例如,某大型建设项目,二位投资人合作投资组建项目公司。项目自有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35%,其余为项目融资。投资人互相约定:自有资金部分由二位股东按股权比例出资,项目融资部分全部由大股东负责筹措。在计算大股东方内部收益率时,可直接用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也可套用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相对整个项目的自有资金收益率而言,由于大股东获取的收入和投入的自有资金均按股权比例缩减了,但还本付息金额没有等比例缩减,大股东内部收益率(或叫自有资金收益率)会低于整个项目的自有资金收益率。而不负责融资的小股东,由于只投入自有资金即可获得和大股东同等的收益,内部收益率(或叫自有资金收益率)水平将高于整个项目的自有资金收益率,同时远远高于大股东的内部收益率。可见,在既定投资项目中,当按股权比例分配收益不变时,只负责自有资金出资的股东的内部收益率要远远高于既负责自有资金又负责融资的股东的内部收益率水平。

资本金比例范文3

一、引言

风险投资供给问题也就是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问题,作为风险投资供需两端中的一端,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风险投资的规模和发展。一般而言,风险投资的资金供给主体由政府、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大公司、富裕的家庭和个人、金融机构以及外国风险投资等构成。根据各国风险投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政府监管机制等的不同,不同国家的风险投资资金供给主体结构也是不同的,其中最重要的不同在于政府在资金来源中所占的地位的差异。对于风险投资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与地区,养老基金、大公司、金融机构等民间主体是风险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而政府只是在中小企业的种子期以及对于外部效应比较高的风险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其中以美国最为典型。相反,对于处于风险投资发展初期的国家和地区,政府资金在风险投资资金来源中所占的比重就比较大,我国就属于这种类型。

风险投资的资金供给结构是随着风险投资制度自身的演进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在风险投资早期阶段,由于风险投资很不成熟,风险很大,容量很小,因此一般只是富有的个人或家庭投资; 随着风险投资的发展,容量不断增大,风险也有所下降,一些大型企业也参与到风险投资中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风险投资比较发达的国家中,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商业银行、捐赠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风险投资资金的主要提供者。

本文对美国、欧洲、亚洲(中国大陆以外)以及中国大陆的风险投资资金供给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它们之间的异同进行总结, 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我国风险投资资金供给状况的启示和建议。

二、美国风险投资供给状况分析

美国是现代风险投资的发源地, 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风险投资业的规模和效率一直走在全球风险投资业的前列。 美国又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坚定执行者, 因此其风险投资业资金供给状况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由表1可见,在1978年美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结构中, 个人和家庭还以0.70亿美元占据了首位,保险公司也以0.35亿美元处于次席,养老基金只占第四位。但到1979年,养老基金就一跃占据了风险投资资金供给的首位,其后除了1981年与个人与家庭的资金供给平分秋色之外,养老基金一直一枝独秀,牢牢占据了美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的首位。从比例上来说,1978年养老基金为风险投资提供的资金只占总资金的15%,其后逐渐增加,1986年达到了50%左右,并一直维持在30%~50%之间。从历年的总体情况来看,保险公司与捐赠基金分别占据了美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的第二位和第三位。

三、欧洲风险投资供给状况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在欧洲风险投资资金来源部门分布中,养老基金也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与银行一起排在了历年资金来源的前两位。 但与美国不同的是, 养老基金投资风险投资的比例并不占绝对优势,不仅常常将首位让给商业银行,而且与其他来源的资金比例相差也不大。在美国,政府部门投入风险投资的资金比例非常小, 以至于在表1中都没有反映出来。 而欧洲政府部门对风险投资的投入所占比例虽然只有5%~10%,但是总体来说,却要高于法人企业、 股票市场以及个人对风险投资的投入比例,略低于投资基金和保险公司。与美国相比,欧洲风险投资来源分布的另一个不同是个人投入所占比例要小得多, 在各来源渠道中只排名在倒数第四左右。总之,与美国相比,欧洲风险投资资金来源分布中,政府和银行所占的比重相对重要一些,而个人、企业和证券市场的作用却相对小一些。 这与美国更崇尚自由市场而欧洲政府和银行的影响更大有很大关系。

表3给出了英国、 德国和法国等三个风险投资业比较发达的欧洲国家的风险投资资金来源的分布情况。 英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分为国内和国外两个渠道, 而来自国外的资金数量显然要大于来自国内的资金数量,尤其是2007年来自英国国内和国外资金的比例竟然达到25∶75, 这与英国的金融业发达并且开放程度较高不无关系。 英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也是以养老基金占据的份额最大(尤其是来自国外的资金),与美国相似,这或许是因为英国在经济制度和金融政策与美国最为接近有关。排在第二、第三位的为投资基金和银行, 而政府部门投入风险投资业的资金份额比较小, 尤其是来自英国国内的政府部门的资金。 这一点也与英国的市场自由化在欧洲处于较高水平有关。

在德国,2003年风险投资资金来源排名中占据前三名的是银行、 政府部门和保险公司,2006年前三名排名是投资基金、 个人和银行,2007年前三名排名是保险公司、投资基金和银行,而2009年稍作调整,为银行、投资基金和个人。由此可见,德国的银行、基金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是风险投资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政府部门和个人也提供了一定比例的资金。但与英美不同的是,养老基金在德国风险投资业资金供应系统中所占的比重很低。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德国奉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的结果。

法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分布与德国较为相似,但也有一定差异。法国1999~2001年风险投资资金来源渠道排名前三名的是银行、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2006年是保险公司、银行和个人,2007年是保险公司、个人和投资基金,到2010年上半年则是个人、投资基金和政府部门。由此可见,法国的保险公司、银行和个人为风险投资资金供给的贡献较大,其他如养老基金和投资基金也提供了一定比例的资金,而政府部门、机构投资者提供的资金则相对较少。与德国不同的是,法国风险投资资金供给的渠道中,个人的作用要大一些, 而政府部门的作用却要更小一些。

四、亚洲风险投资供给状况分析

由于经济基础、经济制度以及文化的不同,亚洲风险投资的来源分布也表现出与欧洲风险投资来源分布的差异。在表4中,亚洲风险投资有37%来自法人企业,高出排名第二的银行和保险公司近一倍,超过10%的还有养老基金,而在欧洲风险投资来源中占据较大比例的政府部门和个人在亚洲创业资本来源中都不超过10%,来源于个人的资金比例更是只有3%, 远远低于其他风险投资来源渠道。

表4还给出了日本、 印度和中国台湾等三个主要的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风险投资来源分布情况。法人企业无一例外地在这三个国家和地区的风险投资来源中占据了榜首或接近榜首的位置。 而法人企业之外的风险投资来源渠道所占的比例次序, 对于这三个国家和地区就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在日本,2007年风险投资来源比例最高的是银行,占据了41%的比例,银行和法人企业所提供的风险资本合计比例超过了70%,如果再加上保险公司,则合计比例达到了90%,也就是说其他来源的风险投资只占了10%的比重。由此可见,日本的风险投资主要来自于金融机构和法人企业,这与日本所奉行的银行控股和企业交叉持股的经济金融制度是一致的。

在印度,2009年风险投资来源比例最高的是投资机构,占据了47.4%的比例,接近一半,远远高于其他来源的风险投资资金。占据第二位的是银行,也只有11.7%的比例。法人企业和政府部门分别只有7.2%和6.6%。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个人的数据都很低,以至没有单独列出,包括在其他类之中。

在中国台湾,法人企业也同样占据了风险投资来源的榜首位置,从2005~2009年都占据了40%左右的比例。接下来是投资机构(在16%以上)和个人(在10%左右), 而保险公司和银行均不超过10%,政府部门更是以不到5%的比例处于最后一位。养老基金则基本上是无所作为。如果把保险公司、银行、投资机构、金融控股公司和证券公司合在一起考虑,则金融机构的投入占据了中国台湾风险投资资金来源的40%~50%,与法人企业并驾齐驱。个人也为风险投资的供给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政府部门和养老基金则作用明显偏小。

从总体来看,在亚洲国家中,法人企业和金融机构成为风险投资来源的主要渠道,而养老基金、个人和政府部门对风险投资资金供给的贡献则显然要低于欧美。

表5给出了澳大利亚2002年和2006~2008年的风险资本来源部门的分布情况。 由于2002年与2006~2008年数据的统计口径不同, 所以有一些出入。在2002年,养老基金投入风险投资的资金占了36.4%的比例, 远远高于其他来源的资金。而在2006~2008年, 养老基金为风险投资提供的资金均只在3%~4%之间,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2002年养老基金为风险投资所提供的大比例资金是一种特殊情况,不具有可持续性。2002年其他比较重要的风险投资来源有法人非养老基金、 银行等。 在2006~2008年,除海外不可分类资金和国内不可分类资金之外, 风险投资来源的主要渠道包括家庭/个人、媒介基金、法人非养老基金等,而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捐赠基金等来源都相对较少。在不可分类资金中,海外不可分类资金所占比例超过20%,是国内不可分类资金的两倍, 这说明在澳大利亚来自海外的风险投资资金占了比较高的比例。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澳大利亚风险投资资金来源与欧美、亚洲等国家和地区都有着一定的差异, 有着自己的特色,即家庭/个人、媒介基金、法人非养老基金等渠道提供的资金比较多, 而在欧美风险投资来源中比重较高的养老基金, 以及在亚洲国家和地区风险投资来源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等, 在澳大利亚风险投资来源中并不占有重要的地位。

五、我国内地风险投资供给状况分析

我国内地风险投资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20世纪的最后十几年时间里,发展一直很缓慢,而且存在很多问题。直到本世纪初,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风险投资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风险资本供给方面也可以看出这种变化。

我国内地风险投资资金来源渠道从大类来说可以分为本土和外资两种,见表6。近年来,来自海外的资金有较为明显的增长然后衰减的趋势,2003年只占5.0%(不排除与统计样本存在偏差有关),2005年占33.9%,2007年和2008年分别为51.8%和49.3%, 已达到一半左右的份额, 但2009年和2010年大幅下降,占比分别为29.40%和22.52%。在外资的风险投资资金中,来自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国外的风险投资机构为中国大陆提供的风险投资资金所占比重并不大。这说明国外逐利的机构投资者虽然很看好中国的风险投资市场,但更为内行的外资风险投资机构对中国风险投资市场却相对谨慎得多。

2003年以来,我国风险投资资金中来自本土的金额也在不断上涨,在2008年之前,由于来自外资的金额上升速度更快,所以本土资金所占的比重却在下降。但到2009年和2010年,来自本土的风险投资资金得到飞速增长,已经从不到50%的比重迅速上升到占据70%以上的比例。来自本土的风险投资资金的具体来源渠道有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个人和事业单位等。 其中事业单位在2003年和2005年的调查中有数据, 而且其金额和比例都很小,在2006~2010年的调查中,这一项没有数据,说明其在总的风险投资资金来源中所占比重已经非常微小了。在我国风险投资本土的几个主要来源渠道中,企业始终占据了最高的位置,其次是政府,虽然在总的风险投资来源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 但这两个来源始终占据了前两位,即使在2010年两者合计依然占据了接近一半的份额。本土的个人和金融机构在风险投资资金来源构成中的比重相对较小,2008年以前始终未能超过10%的比例,来自金融机构的资金在2008年以后才上升到略高于10%。 个人投入风险投资的兴趣不高可能与我国个人富裕程度逊于国外以及我国风险投资风险较高、 退出渠道不畅等因素有关, 而金融机构投入风险投资的兴趣不高应该与我国近年证券市场、 房地产等其他投资领域收益率高于风险投资业有关。

六、结语

资本金比例范文4

基本薪酬绩效薪酬按比分配

员工的绩效薪酬从管理公司扣除运营等成本后的基金管理费中提取,由董事会结合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以利润(整体投资收益减去公司运营成本)为基数,确定可发放的奖金总额。综合考虑公司、项目团队、个人三个层面的贡献和绩效来设立分配比例,按照年度考核等级发放。

在保证基本薪资市场竞争力的前提下,加大绩效薪资比例对于员工工作积极性有较大促进作用。同时,相对于基层员工,应适当加大高管层面绩效薪资的比例,以充分激发管理团队的热情和主动性。简而言之,职级越高,绩效占比越大;职级越低,绩效占比越小。

在公司确定绩效奖金总额后,各部门按照部门考核结果与权重比例确定部门奖金总额,部门内各层级员工依照不同岗位、职责和个人年度考核结果综合评定。项目奖金——融资奖的设立机制

对那些利用自身资源成功为公司募集资金的团队成员,机构通常会给予融资金额的一定比例作为奖金。

融资奖因募资渠道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分配方法:

(1)通过第三方合作伙伴渠道募集

这一类型融资奖励一般可采取多级累进制,综合考虑团队贡献系数,提取融资额的不同比例作为奖金,一般需要2-3年间分发完毕。另外,对可奖励投资额度设有一定的下限,若融资额小于一定额度(例如5000万元),机构不予奖励。

举例说明,假设项目团队为机构融资6亿元,项目团队贡献系数为50%,则项目团队获,导的奖金应为:

奖金=[1亿元×3‰+(3-1)亿元×3.5‰+(5-3)亿元×4‰+(6-5)亿元×4.5‰]×50%=112.50万元

(2)通过融资团队的个人渠道募集

融资团队个人渠道募集由于免除了通过第三方机构募集时所产生的手续费,不少机构会借此将这部分省下来的手续费作为融资奖金奖励给募资团队,因此融资团队成员通过这种方式所获得的融资奖提成比例一般会高过通过第三方募集的方式,通常会达到1%~1.5%,同样需要2~3年间发放完毕。

此外,在融资奖设置上,也需多重考虑融资成本控制、融资渠道拓展(是否有融资中介参与)、LP资源开发(是否有大型机构LP参与)等因素,在融资奖中适当设置相应系数,以形成对融资团队的有效激励机制。

项目奖金——投成奖的设立机制

项目投成奖,是指投资团队以自身资源为机构或子基金承揽投资项目,并在向投资决策委员会提交时获得审批通过,团队成员可获得该笔交易一定比例的金额作为项目奖金。与绩效奖金相比,这种与项目挂钩的奖金激励功能较强。但需注意的是投成奖一方面激励了投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为了拿到项目投成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项目判断的客观性。

投成奖设置也有两种不同的方法:

(1)比例法

比例法与通过个人渠道募集的融资奖所采取的方法类似,采用这种方法的机构会选择在项目投资程序完成并投资成功后,一次性发放投资金额的一定比例作为团队奖励,由团队分配给成员,常见比例为投资额的0.5%~1%。

(2)固定值法

采用这种方法的机构会事先将投资规模划分成不同的区间,确定每一区间相应的奖金数量,在具体分配时需要综合参考项目的成本与质量、团队的贡献系数等因素,为团队发放投成奖。

资本金比例范文5

2011年7月份中国VC/PE投资市场共有20只(含首轮完成)基金募资完成30,23亿美元,募资规模相比上个月大幅增长,募资活跃度更是达到今年以来最高水平。从币种来看,完成募资的人民币基金数量达到14只,但由于金沙江、兰馨亚洲等外资机构新基金完成募资,导致美元基金募资规模仍大于人民币基金。

数据显示,2011年7月披露6只基金成立并开始募集,与上个月新基金成立数量持平;目标规模为38.81亿美元,环比大幅下降45.2%,主要原因在于6月份成立的农银(无锡)股权投资基金、上海汽车产业基金目标规模分别达150亿元和300亿元,而本月新成立基金目标规模最大的建银精瑞公租房建设基金、四川产业振兴发展投资基金规模均为100亿元(见图1)。

募资完成方面,共有19只基金完成募资,募资规模达35.51亿美元,相比上个月,募资完成基金数量及规模均略大幅增长,并成为2011年以来募资完成基金数量最多的月份。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只基金为兰馨亚洲五期基金,募资完成6,5亿美元,主要投向中国地区。完成规模最大的一只人民币基金为中农科产业发展基金,募集完成15亿元人民币。从完成募资的基金类型来看,成长型(Growth)基金共有12只,完成募资总额达14.99亿美元;创投(Venture)基金共有8只,完成募资6.04亿美元。

从基金币种来看,本月新成立6只基金中有5只为人民币基金,仅有的一只外币基金为三菱科瑞基金。由科瑞集团与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合作成立,旨在帮助中日两国企业开展互补合作的投资基金,一期规模为100亿日元。

在完成募资基金中,14只为人民币基金,募资总规模约合9.19亿美元,占比45.9%,而其余5只均为美元基金,共募资1184亿美元,占比达59.1%。除上文提到的兰馨亚洲第五期基金外,本月披露完成募资的美元基金还包括金沙江四期基全、毅鸣投资四期基金、以及思佰益,南丰与台湾金融企业新光共同组建的大中华私募基金。由美国SRI(US)CHINAOPPORTUNITYFUND公司、上海协丰科技创投、上海赏道股权投资共同设立的“西安丝路机遇股权投资有限合伙企业”也是一只美元基金,为陕西省第一只外商投资的私募股权基金。

从基金投资策略来看,关注特定产业的专业化基金依然占据较高比重,如华芯半导体创投基金,专门定位于半导体业;无锡华映文化产业基金,则是华映光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华成立的第二只文化产业基金。7月底启动的中农科产业发展基金,则号称我国首支农业科技领域私募股权基金,募资规模2亿美元的毅鸣投资四期基金,也主要关注中国的农业、医疗保健等领域。此外,新希望集团在重庆成立“重庆新希望股权投资中心”,借助新希望集团的行业优势及资源,预计该基金也将重点关注国内农林牧渔相关产业。而在开始募集基金中,建银国际的廉租房建设基金、绍兴中科轻纺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也均有明确的产业投资方向。

随着VC/PE市场参与者增多及资金规模增长,市场竞争趋于激烈,因此未来新成立基金将更多突出其专业能力及产业特色以加强竞争力;而随着更多实业型企业加入设立私募股权基金的行列,其产业优势也将推动更多关注特定产业的基金出现。

投资市场保持活跃电商服务成新热点

尽管近期二级市场表现疲软,尤其是美国中概股遭遇重创,但由于VC/PE投资的延时效应,7月份中国VC/PE投资活跃度并无明显变化,投资规模依然保持较高水平。不过,一级,二级市场之间不同的景气程度。已推动投资者做出更为多元化的投资决策,延续着近几个月以来的发展趋势,PIPE类型投资依然占据较高比例,并购投资也有所增加。

在行业分布方面,互联网依然是投资主流,尤其是电子商务企业融资,占据了互联网融资总额的绝大多数。但在细分领域方面,综合类B2C及团购投资已趋于饱和,投资者向更新的细分领域迈进,奢侈品B2C及电商服务业投资案例开始增多,尤其是后者,在庞大的市场空间以及相对宽松的竞争环境下,或将成为互联网行业新的投资热点。PE投资趋于多元化

数据显示,2011年7月国内共披露创业投资(VC)案例36起,投资金额8.95亿美元,环比分别增长5.9%和58.8%,相比2010年同期(41起案例、投资2.82亿美元),投资案例数量有所下降,投资金额则大幅增长;本月披露私募股权投资(PE)案例23起,相比上个月基本持平,投资金额12.15亿美元,环比大幅下降70.0%――6月份仅社保基金入股人保集团涉及金额就高达100亿元(约合14.8亿美元),因此导致该月融资总规模大幅高企。相比2010年同期(23起案例,投资9.93亿美元),7月份案例数量不变,投资规模则有所上升。

整体来看,本月创业投资(VC)活跃度无太大波动,但披露投资总额则自5月份以来呈逐月增长趋势,从近一年来月度数据来看,投资总额仅次于2010年12月份,而平均单笔投资金额则达到一年来最高水平。尽管近期二级市场表现低迷,尤其是美国资本市场中国概念股面临较为恶劣的市场环境,导致投资机构退出渠道收窄,但由于一级市场投资决策的延时效应,本月创业投资规模仍处于高位。

一级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二级市场企业估值的回落,导致近几个月以来定向增发成为PE投资的热点,7月份这一现象得以延续,披露PIPE类型投资5起,投资总额1.81亿美元,占DE投资总量的21.7%和14,9%。此外。本月还披露多起并购(Buyput)投资,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案例是安佰深收购金钱豹(中国)酒店餐饮集团,披露投资金额达15亿元,加上此前百胜收购小肥羊(00968,HK),雀巢收购徐福记等案例。显示出外资机构对国内食品饮料、餐饮等大众消费领域的关注。

电商服务投资价值凸显

从本月VC/PE投资整体行业分布来看,互联网依然是最受投资者关注的行业,融资案例数为21起,占季度投资案例总数的35.6%,其次为IT和制造业,分别披露案例7起和5起;投资金额方面,互联网同样远高于其他行业,披露投资金额9.31亿美元,占比44.1%,其次为连锁经营和房地产行业,分别披露投资额2.38亿美元和1.69亿美元(见图2、图3)。

从互联网细分行业来看,电子商务行业投资案例7起,占互联网行业投资案例数量的33.3%,投资金额达6.65亿美元,占比则达71.4%。其中,金额最大的案例为盛大资本联合另两家投资机构投资品聚网,披露投

资额达20亿元(约合2.95亿美元),其次是淡马锡联合IDG资本注资凡客诚品,投资金额达2.3亿美元。

在电子商务各细分领域中,团购网站仅有美团及24券获得新一轮融资,而近期获得融资的团购网站均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可见,团购行业市场格局已逐渐明晰,很难再有新的网站获投资者青睐。随着团购网站陆续获得足够的“粮食储备”,预计下半年行业“洗牌”将加速进行,而投资活跃度则将明显下降。在垂直行业B2C领域,奢侈品电子商务继续受到热捧,尚品网获得第三轮融资,金额达500029-美元:正品奢侈品交易平台寺库也于本月完成首轮千万美元融资。

此外,随着B2C及团购领域投资趋近饱和,电子商务第三方服务及相关产业链则受到投资者更多关注。致力于电子商务营销服务的百分点科技、亿玛在线于7月份相继获得新一轮融资,电商导购网站返利网获得启明创投和思伟投资联合注资,此前的6月份,电子商务第三方技术服务商商派网络、E店宝也分别获得新一轮融资。

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分析认为,随着电子商务理念逐渐遍及各个领域,不同专业领域的交叉将导致越来越多第三方服务商的出现,软件公司,广告公司及物流公司,都不可避免成为电商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投资者而言,不管是出于良好市场预期还是规避电商行业正面竞争,第三方服务领域都具有较大吸引力。

中企IPO融资额缩水赴美上市时间窗口暂闭

数据显示,2011年7月,共有35家中国企业在内地及香港实现上市,总计融资达227.39亿元,环比下降37.58%。海外机构唱空中国概念,多家拟赴美上市企业纷纷推迟IPO计划。

香港成为海外上市首选

近期A股市场利空消息不断,证监会不断加大IPO审核力度、提高上市门槛i海外主要机构纷纷唱空中国概念,加之临近海外机构基金经理集中休假,多数企业上市热情有所消退,总融资规模大幅缩减。

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旗下数据库产品CVSource统计,2011年7月,总计35家中国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IPO。融资227.39亿元,与上月IPO数量持平,融资金额下降37,58%:同比IPO数量及融资金额分别下降7.89%,85.56%。本月IP0融资规模最大的企业为高鑫零售(06808.HK),在港交所上市融资82.36亿港元;其次为以岭药业(002603.SZ)和新矿资源(01231.HK),分别在深交所中小板,港交所主板融资22.46亿元和17.50亿港元。

本月35家IPO企业中,有20家选择了境内上市(同比:-20.00%;环比:-28.57%),占比近六成(57.14%);境外上市活跃度有所增加,共计15家企业实现IPO(同比:一20.00%;环比:-28.57%),其中7家为香港本地公司。

从交易所分布来看,境内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达11家,中小板9家,上交所主板本月未有企业上市。境外IPO集中于港交所,其中主板12家、创业板3家。与此同时,7月没有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

由于信任危机,协议控制等风险,加上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通胀高企的担忧,中国概念在经历前期被追捧之后,估值开始出现下调,使得多数拟赴美上市企业推迟IPO计划。原计划20日登陆纳斯达克的迅雷宣布因市况欠佳推迟IPO,且未来上市时间未定;同样,原计划在本周路演的盛大文学也宣称,决定暂停在纽约证交所融资2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发行。

在融资金额分布方面,20家在深交所上市的企业总计融资108.10亿元,占比47.54%。其中,中小板77.13亿元(33.92%),创业板30.98亿元(13.62%)。

境外方面,中国企业在港总计融资119.29亿元,其中主板117.68亿元(51.75%),创业板1.60亿元(0.70%) (见图4)。

从估值上看,由于赴美上市窗口的暂时关闭,中国企业海外的融资规模出现下降,15家企业总计融资119.29亿元,平均单笔融资7.951乙元,环比分别下滑29.58%与67.14%;境内方面,因近期新股破发不断,使得境内IPO估值也出现下滑,20家企业总计融资108.10亿元,环比上涨16.67%,平均单笔融资5.41亿元,环比下滑22.35%(见图5)。

传统行业占据主导

从上市企业所属行业上来看,本月35家IPO企业中,制造、IT等IPO传统热门行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近六成,分别为制造业7家(20.00%)、IT行业5家(14.29%)、化学工A4家(11.43%)、医疗健康4家(11.43%)。

在融资金额分布方面,来自上述4个行业的20家企业总计融资86.79亿元,占比38.17%。其中,医疗健康29.40亿元(12,93%),化学工业22.72亿元(19.0%)、IT行业18.g6亿元(11.1%)以及制造业1572亿元(6.8%)。

连锁经营本月尽管仅有3家实现IPO,总计融资金额却高达69.42亿元,远远超过其他行业,其中高鑫零售(06808.HK)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融资82.36亿港元,为其贡献大半。此外,所属综合行业的卓尔发展(02098.HK)也成功从港交所主板融资15.17亿港元。

并购规模499亿元境内并购占七成

2011年7月中国并购市场交易完成规模与上月基本持平,已完成交易案例数量为181起,其中披露金额的案例148起,同比下降20.4%;披露金额499亿元,同比下降0.2%。中国企业境内并购交易案例数量达134起,案例数量占比为90.5%;披露并购金额373.3亿元,占比达74.8%。规模与上月基本持平

2011年7月,中国并购市场交易宣布规模较6月平稳上升,交易宣布案例数量略有下降。根据Chin8Venture投中集团旗下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显示,中国并购市场宣布交易案例数量265起,与上月相比,并购宣布案例数量同比下降17.7%;披露交易金额1026亿元,同比下降11.2%。房,交、能分列前三

2011年7月中国并购市场交易完成的案例涉及17个一级行业。制造业、能源及矿业,房地产行业的并购数量分列前三位,以21,18和17起分别占并购案例总数量的15%,13%和12%。

并购完成交易金额方面,房地产,交通运输,能源及矿业三个行业排名居前。

其中房地产行业交易完成规模占据各行业之首,并购金额118.8亿元,占比达24%;交通运输行业以80.4亿元占比16%居于第二位;能源及矿业以57.1亿元占比11%居第三位(见图6。表1)。

房地产行业规模最大的一起交易为33.16亿元:2009年11月,甘肃兰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0981SZ)以每股4.75元的价格向宁波银亿控股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6.98亿股,收购其持有的宁波银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于今年7月8日完成。交通运输行业规模最大的一起交易为71.73亿元:2010年6月,山东高速(600350.SH)以每股529元的价格向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发行13.56亿股,收购其持有的山东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今年7月1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今年以来,受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的影响,一线房企逐渐大力布局有发展潜力的二三线城市。通过抢占份额,降价促销等方式提高综合销售收入,希望减少政策给企业的直接影响;但一些中小型房企项目储备有限,资金周转慢,常常由于资金链短缺而被迫转让项目,导致房地产行业并购整合日益增多。

境内并购占主导

资本金比例范文6

图1我国保险公司投资资金所占总资本的比重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保监会网站提供的统计数据整理得。

图2 1999-2009年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收益变化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保监会网站提供的统计数据整理得。

一、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最优组合模型的构建

保险资金的有效运用必须坚持安全性、赢利性和流动性的原则,因此,分散投资、组合管理是保险资金运用所必须考虑的。刚刚实行的新《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下列形式:银行存款;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投资不动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虽然法律允许保险资金投资于不动产,但具体的规定尚未出台,暂不予考虑。因此,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限于银行存款、国债、企业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等形式。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可表示为:

其中, ωi表示第i种资产的比重;γi表示第i种资产的收益率。

二、我国保险资金在各项投资工具中投资比例的限制

2005年8月21日,保监会的《保险机构投资者债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保险机构投资国家信用债券可自主确定投资比例,投资企业债的比例提高到按成本价格计算不得超过该保险机构上季末总资产的30%,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的比例不超过总资产的15%。另外,《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保险机构投资者投资股票的比例,按成本价格计算最高不超过本公司上年末总资产规模的5%。2007年7月,根据保监会下发的《关于股票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拥有股票投资资格的保险机构,其投资A股股票比例由占上年末总资产的5%升至10%,同时将保险资金投资基金的比例由15%降到10%。如表1所示。

表1我国保险资金投资工具及投资限制条件

三、模型数据的确定

数据来源均采用《保险年鉴》、《保险蓝皮书》等资料中的数据。如表2所示。

表2我国保险资金投资工具各年收益率及均值

数据来源:2000―2009年《中国保险年鉴》;2000―2008年《中国保险业发展蓝皮书》及互联网提供的数据;*根据所收集的数据估算得出。

把表2中的年度收益率换算成月收益率可得到如下结果:

R1表示银行存款的收益率,且E(R1)=0.2784%;R4表示股票的收益率,且E(R4)=0.3717%;R2表示国债的收益率,且E(R2)=0.3409%;R3表示投资基金的收益率,且E(R3)=1.1593%;R5表示企业债券的收益率,且E(R5)=0.3408%;

利用EViews软件来计算各项资产收益率的协方差,如表3所示。

表3保险公司投资工具收益率的协方差

四、保险资金最优的投资比例计算

(一)由于中国证券市场不允许卖空,因此有:ωi ≥0、

,再结合保险资金投资工具的限制条件,可得到如下约束矩阵:

同时结合二次规划方程,可得到:

AssetMin=[0 0 0 0 0];AssetMax=[1 0.1 1 0.1 0.3];NumAssets=5

根据资产各月度收益率变化,利用Eviews软件,可求得期望收益率及个资产收益率的协方差,这样就可以得到收益率矩阵和协方差矩阵,如下:

ExpReturn =[0.0027840.0053260.0034120.0127250.003441];

(二)在Marlab软件中调用portopt函数计算有效的投资组合,结果如表4。

表4保险资金运用的有效组合

(三)最优投资组合的选择。从表4可以看出,随着总收益率的增加,总风险也在提高。为了达到风险与收益的最佳组合,应选择能使资本配置线斜率最大的组合。

图3我国保险资金配置线与最优边界

资本配置线的斜率公式:

Si=[E(Ri)-γ0]/σi

其中,Si为资本配置线的斜率;σi为投资组合的标准差。

将以上几个投资组合的资本配置线的斜率进行计算,结果见表5。

表5投资组合个资本配置线的斜率

从表5可以得出当月收益率为0.002839,方差为0.000165时,资本配置线的斜率最大。此时,投资组合中各资产的比重分别为:银行存款为0.61223;股票为0.0040;国债为0.1097; 证券投资基金为 0.0022;企业债券为0.2115。

五、投资组合中各资产比重的分析

2007年我国保险资金的实际配置比例为:银行存款24.4%, 债券44%, 证券投资基金9.5%, 股票17.7%, 其他资产4.4%;2008年我国保险资金的实际配置比例为:银行存款26.47%, 债券57.88%, 证券投资基金5.39%和股票7.94%, 其他资产2.2%。可见,我国保险资金实际配置比例同理论上的最优配置比例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别。同国外保险公司的资本配置情况相比,银行存款在我国保险公司实际资金配置中所占的比例不论是从现实上看还是从理论上看都显得过高,但由于现实和历史的原因,“过高”的银行存款占比是符合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的。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我国曾对保险资金的投资实行严格的限制,致使大量保险资金存放在银行,也使得保险公司利润率明显低于国外保险公司。一旦监管放松,那么大量资金就会寻求更高的收益。另一方面,国内学者一直认为我国保险资金配置中银行存款所占比例同国外保险公司相比过高,不断呼吁减少银行存款的比重,而忽视了我国的现实情况:资本市场还不发达不完善,存在着过高的风险。最后就是2005年以来我国股市繁荣,尤其是2007年我国股市更是繁荣到了极点,使得保险公司为追求利润将大量银行存款投放于股市上而忽视了对风险的控制管理。从近年来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收益来看,也能从中看出些端倪。2004-2007年,我国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分别是:2.9%、3.6%、5.8%、12.17%,投资收益率迅速上升。然而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终于在2008年我国股市的熊市导致了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的大幅度下降,仅为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