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巨人贝多芬范例6篇

音乐巨人贝多芬

音乐巨人贝多芬范文1

激昂的《命运》钢琴曲在教室里回荡,同学们兴趣盎然专注地倾听,曲毕。

师:谁知道这首热情奔放,催人奋进的交响曲是什么曲子?你对它有什么了解?

生(众):《命运交响曲》!《命运》!

周伟光:这是贝多芬作曲的!

刘帅:这是贝多芬在耳聋之后的作品!

师:好,你了解的不少,谁对贝多芬再多一些介绍?

杜志佳: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生活在一个音乐家庭,从他28岁起,耳朵就出了毛病,那时他的创作力正旺盛,30岁时,耳朵完全聋了,那时他特别苦闷。

魏月:我还知道,他在耳聋之后还创作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田园交响曲》、《合唱交响曲》。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知道的很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说明同学们在课下做了充分的预习。耳聋的贝多芬是如何面对生活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文章,一起走进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吧!带着对贝多芬的一些了解,让我们再次欣赏《命运》,这次老师提两点要求:第一,认真听,你都听到了什么?第二,要联想,你都想到了什么?

(生选择自己认为最舒适的姿势再次欣赏《命运》,有的远望窗外,若有所思;有的眉头紧锁,紧盯着一处,有的手托下颏,眼神迷离,几分钟后,曲毕)。

师:谁想说说,直接站起来。

李芳芳:我听到一种强烈节奏总是重复出现,就像命运之神在不断敲打贝多芬的家门。

段奕宏:在强烈的节奏之间又有比较舒缓的部分,那好象是贝多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方圆:听着这首曲子,我仿佛看见一个小姑娘坐在树林里,身边都是美丽的花朵,鸟儿在枝头吱吱的叫,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一会儿,小姑娘站起来,一边采花一边和蝴蝶嬉戏。

(同学脸上显出诧异的神色)。

师:听了刚才的描述,同学们有不同的意见吗?提出来。

解华民:我不同意她的这种说法,她好象是提前背好的,不符合这首曲子的实际,这么强烈激昂的曲子,小鸟早就吓跑了,花儿也得震落了。(众生笑)。

丰超:我也同意解华民的意见,应该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

师:对。这是我们的一个课堂练习,你听出什么就应该把它真实的表达出来。谁再说?

于程程:(较激动,语调有些忧郁颤抖)听着这段曲子,我好象看见一匹马儿在草原上奔跑,突然遇到了一大片荆棘林,马儿被困住了,不能前进了,浑身扎满了刺,这时小松鼠跑来了,小白兔跑来了,小鸟也飞过来了,他们给马儿引路帮助它走出荆棘林;正当马儿昂头向前跑的时候,又陷入了一片沼泽地中,马儿挣扎着,拼搏着,它不甘心就此被淹没,就在它筋疲力尽的时候,又有小动物来帮它,终于让它挣扎了上来。这时天空是那么蓝。。。(啜泣)鸟儿叫的那么欢,花儿也在向它招手。。。(趴在了书桌上)。(一片静默之后老师带头鼓掌)

师:(也有些激动)于程程把自己的经历融合在这首曲子之中,正像贝多芬经历种种磨难终于战胜命运一样,相信于程程同学也会在每位同学的关爱帮助之下,以坚持不懈的韧劲战胜不幸的命运,把苦难的生活踩在脚下,迎接自己光明的未来。

音乐巨人贝多芬范文2

——题记

我一直希望我的课堂干净而诗意,简洁而深入,活泼而严肃。《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我采用对话教学,预设四个明确的步骤,根据课堂生成调整课堂节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与音乐对话,借优美的旋律亲近贝多芬

借助资料,走近贝多芬,播放《欢乐颂》。

当优美的音符如母亲的手轻轻叩击学生的心扉时,学生理解了——

《欢乐颂》是一曲生命的颂歌,是饱受苦难的贝多芬对全人类的祝福!

二、与文本对话,用客人的眼睛观察贝多芬

学生联系文本,感受贝多芬的形象,确保每一个结论的得出都有文本的根据。

三、与巨人对话,听贝多芬对我们说

(注:第一课时结束后,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第二课时,先小组交流,推选角度新颖文辞优美的在全班交流。)

生1:我听见贝多芬对我说:“孩子,一定要像我一样坚强!即使双耳失聪,也要为自己希望的、喜爱的去拼搏,因为谁也不能阻止你生命的进程,思想的进度。拼搏吧,孩子,你将成为勇敢的化身!拼搏吧,孩子,你将成为希望的主宰!拼搏吧,孩子,你将拥有不朽的灵魂!只有拼搏才能奋发自强,只有拼搏才能升华思想,只有拼搏才能笑傲人生。加油吧,孩子,愿你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

生2:我听见贝多芬对我说:“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我虽然耳聋,但我爱音乐的执着劲还在。幸福不在于趣味,而在于事物本身,我们的幸福在于拥有我们自己觉得可爱的东西,而不在于我们拥有别人觉得可爱的东西。我的生命属于整个社会,在我有生之年,尽我的力量为整个社会工作,这就是我作为一个艺术家特殊的荣幸!”

生3:贝多芬对我说,一个人的伟大,绝不仅仅在于他的名声,更在于他面对人生的苦难仍能坚韧不拔的灵魂。世界上没有什么能让他屈服,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中更应该坚强。相信吧,孩子,奇迹多在厄运中出现!

……

师:贝多芬对我说,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被不幸打败了的人,如历史的烟尘随风而逝;而战胜了不幸的人,获得了永恒的生命。耳聋对别人来说,意味着关上与世界沟通的一扇门,可是,对于我这个音乐家来说,意味着被整个世界抛弃。屈服,我的生命和我挚爱的音乐终将化作一缕烟尘;抗争,我和我的音乐都将获得永恒的骄傲!于是,我选择了抗争,选择了扼住命运的喉咙。我不害怕孤独,一个人,只要内心足够强大,他就可以和自己坦诚相见,和万事万物倾心交谈,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我的耳朵虽然听不到喧嚣的人声,但是我的心灵却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天籁。芸芸众生啊,听我心里的音乐!那是比任何一部杰出的交响曲更要伟大的作品。那是我的心灵在演奏,那是我的生命在高歌!纵使有再多的磨难加在我身上,我也要把它化作对全人类欢乐的祝福!

四、与自己对话,请贝多芬听我们说

(注:此环节课前准备同第三环节,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感受自己心灵的震颤,关注自己心灵的成长。)

生1:贝多芬,你创作出的音乐给人的感情是欢快的,根本让人感受不到你的悲伤。我知道,世界没有给你带来尘世的幸福,但是你却用自己的苦难来铸就人间的欢乐,这让我看到你内心的美好。站在你面前,我无地自容。我由衷地佩服你,生活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于每个人都是如此。人活着,就应该勇敢地去面对那些不期而遇的痛苦,承担和肩负生活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生2:贝多芬先生,您让我从您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热爱自然,追求安静,用痛苦换来欢乐。您是音乐的巨人,您用行动证明了您的不朽;您还是精神的巨人,您没有得到人间的欢乐,却创造了无数的欢乐给他人。您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绝不让他征服我”!谢谢您给我的启示!

……

音乐巨人贝多芬范文3

【关键词】贝多芬;文学家;艺术家;影响

【中图分类号】 J6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003-02

一、文学家——贝多芬与歌德

歌德与贝多芬,一个是一生对音乐钟情的文学泰斗,一个是一直靠着文学和哲学滋养的音乐巨匠,与歌德的相识也是贝多芬一生中的最重要事件之一。贝多芬年幼时就喜欢拜读歌德的作品,对这位德国伟大的诗人充满了景仰之情。贝多芬尝试把歌德的诗歌《我想念你》谱成一首爱情歌曲,并题献给他爱慕的苔雷泽·布鲁斯维克和约瑟芬妮·布鲁斯维克。而且,晚年的贝多芬在疾病困扰中还有个为之遗憾、却无望实现的愿望:就是为歌德那不朽巨作《浮土德》谱曲。他在谈话记录中写道:“我不能写我最喜爱的东西, 只因为我需要钱。但不能因此就说,我只为金钱而写作。如果这一时期过去, 我希望最终能写对我、对艺术来说都是最崇高的东西——《浮士德》”。[1]

两位大师却相识很晚,而且是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即柏蒂娜的出现。贝多芬曾经爱恋过柏蒂娜,是她促成了两位艺术大师的会面。1810年的春天,柏蒂娜从柏林来维也纳拜访贝多芬。柏蒂娜年轻聪慧,与许多名人保持往来,其中就有已经声震遐迩的歌德。当时贝多芬正在创作《爱格蒙特》。柏蒂娜深知贝多芬对歌德的崇敬,于是极力促成了两人相识。歌德和贝多芬先是书信往来。贝多芬在1811年 4月写的一封信中,诚恳的表达了他对歌德的崇拜之情和对未来会面的期待:

亲爱的歌德:

对您的仰慕已非一日(从我童年起)——这点敬意与你伟大的成就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柏蒂娜·布仑塔诺已向我保证你会接受我的盛意,或者我希望您把我当作一个朋友看待。但是对那样一种迎接,我无法去想象,因为我只有以最高的崇敬和对您那辉煌的创作成就,表示无比深厚的敬意之情才能接近您。您的朋友贝多芬。[2]直到 1812 年 7 月,两位德国文艺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才在特普利茨相会,同年 9 月两人在卡尔斯巴德疗养时又一次见面。关于这两次会面的细节及谈话的内容,后人已无法得知其细节。但这个让贝多芬无比期待的会面却不欢而散。歌德和贝多芬在这次会面中对彼此都有了非常深刻的记忆,两位大师在以后的谈话和书信中都提及此事,并对彼此都有所描述,歌德在写给他的朋友、作曲家卡尔·弗里德里希·策尔特的信中说:

亲爱的卡尔·弗里德里希·策尔特:

我在特普利茨结识了贝多芬,他的才华使我惊讶不已,遗憾的只是他倜傥不羁的个性。他认为世界可憎,虽然不无道理,但无疑不会因此使自己和旁人变得不愉快。我们应当原谅他,替他惋惜,因为他是聋子,双耳失聪或许更多地妨碍了他的社交活动,而不是他的音乐天赋。你的朋友海顿。[2]歌德还曾对他夫人说:“我从未见过比他精神更振奋、精力更充沛、感情更真挚的艺术家。我深知他生性执拗,必然憎恨这个世界。”

应该说,歌德以他文学家的洞察力,触碰到了贝多芬内心世界。而贝多芬的一封信也记载了那次会面的一个场景:“昨天,我们在归途中遇见皇室全家,我们看见他们远远走来,而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到大路一旁,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也无法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按头上的帽子,扣上外衣的纽扣,双臂交叉,从最密的人丛中穿行而过。”贝多芬和歌德在遇见皇室成员时的举止表现了两个人的迥然不同的性格及人生信条。就如恩格斯所指出过的那样:“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少;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3]

然而,性格上的差异并没有影响两位大师的友谊,没有阻碍他们各自从对方的作品中去汲取精神力量,并致以崇高的敬意。贝多芬拜读了歌德的悲剧《爱格蒙特》,并被文学作品中主人公为民族独立而献身的英雄主义精神所深深吸引,并抑制不住的把《爱格蒙特》译成了音乐。诗人和音乐家在此刻达到了精神世界的融合。在结尾处,贝多芬用音乐语言谱写下一首辉煌的胜利交响曲,替换了歌德笔下的悲剧结尾。除此之外,歌德描写大自然的诗歌也深吸引着贝多芬。 贝多芬还曾根据歌德的两首诗《大海的寂静》和《幸运的航海》的意境创作一首康塔塔,并将此作题献给不朽的歌德。

二、艺术家——贝多芬与海顿、莫扎特

十八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维也纳形成了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海顿最年长的,比莫扎特大二十四岁,比贝多芬大三十八岁。他们在创作上有着师承关系,但又有各自鲜明的特征。分别出生在德国和维也纳的三位大师由于主要是在维也纳生活和创作,因此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共享着同一片艺术土壤,世人把他们连接在一起,用“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名称来概括他们的艺术成就。而他们创作的音乐也被誉为“维也纳古典音乐”。

海顿被后人推崇为“交响曲之父”与“弦乐四重奏之父”。其实,无论交响曲还是弦乐四重奏都不是由他首创,不过,这两个尊称却并不过誉,因为正是在他的培植下,这两种重要的器乐曲体裁才进入到成熟阶段。这些,都给予莫扎特和贝多芬莫大的启迪。

1787-1788春天,贝多芬第一次来到维也纳,见到 31岁的莫札特,贝多芬的弹奏受到莫札特的赞赏。莫扎特预言“贝多芬的才能将带给他世界性的声望”。贝多芬虽然没有如愿成为莫扎特的学生,却在莫扎特作品中触碰到了他的音乐灵魂。法国音乐学家保罗·贝克这样进行他的比对,人们有时把莫扎特和贝多芬称作音乐界的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前者注重结构完美,后者喜欢气势的恢弘。人们有时也把莫扎特和贝多芬比做歌德和席勒,前者的作品纯朴自然,后者的作品感情浓烈,哲理深刻。

1790 海顿去伦敦途经波恩,贝多芬结识了海顿。贝多芬在跟随海顿学习的那段时间,两个人对于音乐创作的理解并不一致,海顿的作曲风格比较沉静,而贝多芬的乐曲风格则热情奔放,因此师生之间经常出现分歧。海顿古老的、墨守成规的创作风格,常引起充满英雄主义精神的青年天才贝多芬的不满。师徒之间经常争论不休。

有一天,海顿给贝多芬布置了一个作业题,就是把自己谱写的小步舞曲让贝多芬改编成一首谐谑曲。而贝多芬并没有根据老师的要求把小步舞曲的主题改编成诙谐、幽默的谐谑曲,却进行了一次其他风格的尝试。海顿看完作业后,非常气愤,并劝贝多芬沿用古老的音乐形式,遵守音乐创作的要求,要小心“跳到深水中去”,但贝多芬还是“跳下去”了。他不妥协的思想使他难以接受海顿的教诲。

虽然贝多芬在与海顿学习期间在创作风格上有着诸多分歧,但独靠贝多芬是不可能独自撑起“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在贝多芬的第一奏鸣曲中就闪现着海顿的音乐动机,贝多芬也把此首作品题献给海顿。除了海顿和莫扎特,很少有音乐家一开始就能认识到贝多芬的作曲才能,他亢奋的情感表达,不同于这之前的任何一位音乐家。他的音乐精神有着独特的个性,这使他不能很快获得其他同时代的音乐家的认可。

海顿与莫扎特更像是古典主义的基石,而贝多芬是那位把古典主义推动至巅峰后又调皮的为古典主义图上彩绘改换风格的淘气男孩。是贝多芬第一次在交响曲中使用谐谑曲来代替了优雅的小步舞曲。是贝多芬第一个打破了交响曲必须有四个乐章的惯例。贝多芬在革新道路上越走越快,胆量也越来越大。他不仅改革了当时盛行的“无标题音乐”,并把“标题音乐”的新形式实践在自己的交响音乐中。贝多芬在创新的道路上背离古典主义,背离了海顿与莫扎特,在他第九交响曲末乐章中,贝多芬用席勒的诗词揭开了浪漫主义的面纱。贝多芬年轻时,得到过海顿、莫札特这样的大师的指点与夸赞,才成就了日后的贝多芬,所以当贝多芬自己成为大师后,他同样以大师的胸量放眼后世,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作曲家。贝多芬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巨人。

【参考文献】

[1]赵鑫珊,贝多芬之魂[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

[2]罗曼.罗兰,歌德与贝多芬[M].人民出版社,2003。

音乐巨人贝多芬范文4

――贝多芬

如火焰般舞动的《小步舞曲》,像河水般流淌的《献给爱丽斯》,若浪涛般轰鸣的《命运交响曲》……一曲曲不朽的旋律,承载着一个孤独而伟大的音乐家沉重而热烈的情感,穿越了时光的鸿沟,跨越了文化的障碍,抵达我们心灵的深处,并与每个人心中无法诉说的情感碰撞,相融,激起深深的感动……

这些不朽的旋律告诉世界,曾经,有一个坚毅、正直、真诚的灵魂,挣扎过,奋斗过,希望过,创造过……并且,深深地爱过。他就是我们熟知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在初一这个快乐和忧伤合奏的季节,读《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课文,我碰触到一颗在凄然命运中发射光芒的心。文章记录了贝多芬耳聋后的生活状态,作者用平实有力的语言,刻画出一位喜欢孤独和安静,但又渴望被理解的老人形象,展现了音乐家对艺术的追求,与命运的抗争。

然而,当我的思想在文字间徜徉时,却想到了更多。

“一个人走到田野里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贝多芬是自然之子,刚毅中带着柔情。他信仰上帝和神明,可他更信任自然。那些花草、云彩,无声地慰藉着他受伤的心灵,他写道:“世界上无人会像我一样地喜爱田野……我对一棵树比对一个人还要喜爱……”自然像贝多芬那逝去的母亲,当贝多芬的灵魂独自哭泣时,她用爱的光芒遮挡了世人对贝多芬不理解的目光。我眼前总浮现着这样一幅画面:贝多芬逃离了世人的非议,他逃到了田野里,拿着陈旧的乐谱,感受着黄昏的宁静,孤独地漫步;他伫足在幼小的树前,片片新萌的绿叶,传达着亲切的安慰。大自然的恩泽无处不在,那些温暖的话语,早已渗进了贝多芬的血液,融进了充满欢乐和感激的《田园交响曲》。

他孤独,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许多人认为他恃才傲物、粗俗无礼,贝多芬对这些批评不屑一顾。然而谁又能了解到,他或许是试图用自负的盔甲掩盖内心的空虚和落寞;谁又能看到他内心的累累伤痕?百年以后,因为贝多芬的巨大成就,人们终于有了去了解他的耐心。他的善良,他的辛酸和无奈,从语言的尽头――音乐里,翩然而出。

“你们可能会想到我――一座倒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里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音乐巨人贝多芬范文5

关键词: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逆境;顽强

贝多芬(1770-1827)德国著名作曲家,他从小随父亲接受了严格的音乐训练,学会了弹琴与作曲。自1792年起,他一直定居维也纳,以教学、演出和创作乐曲为生。后来因为创作上的成就而成为德国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之一。他说:“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正因为他的百折不挠,才使他的作品,在欧洲音乐史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对近代西洋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贝多芬悲惨的童年

贝多芬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于德国科隆附近莱茵河畔的波昂。他的父亲约翰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童年时代贝多芬毫无幸福可言。

他的父亲希望儿子成为第二个神童,以便靠他享受荣华富贵,所以强迫他学习钢琴,稍有不遂,即遭毒打。就在这样凄惨痛苦命运下,贝多芬渡过了童年。贝多芬天赋过人,再加上后天刻苦的磨练,程度愈来愈高,连他的老师都自叹弗如。十二岁时贝多芬受聘为宫廷古钢琴与风琴乐师,也负起了养家责任。在宫廷中贝多芬逐渐受到重视,但他心怀远大,在一七八七年远赴维也纳投拜莫扎特。但很不幸,他的母亲病危,回家不久,母亲就去世了。这对贝多芬打击甚大,他又在波昂待了五年。为了实现理想,贝多芬于一七九二年再度前往维也纳。此次华德斯坦伯爵援助甚多,为了报答,贝多芬日后写出了钢琴奏鸣曲作品五十三献给了华德斯坦。到了维也纳,贝多芬受教于海顿门下一年,又向申克、阿布雷兹贝格与萨里耶里等名师求教,尤其是后者,他学了有十年之久。

二、百折不挠的贝多芬

一七九五年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了第一次音乐会,当时他亲自弹奏自己写作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维也纳市民为之折服,他也因此名闻遐迩。他的《第一号交响曲》是后来才作的,同年他又出版了三首钢琴三重奏贝多芬也奠定演奏者与作曲家的双重声誉。此后五年,他又写作了第一号到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以及第一号到第三号钢琴协奏曲。一七九九年贝多芬又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他凭著神奇的想象力,接连写作了震惊乐坛的名作。在这些作品中,弥漫著生命的欢愉与热情,而且表现了空前的自由意境,突破了连莫扎特都束缚的严格形式。贝多芬在一帆风顺之际,声名如日中天,然而不幸的命运降临到他身上——他有了耳聋的疾病。

三、巨匠在逆境中表现自己

这是很残酷的打击,为了怕人发觉他耳聋,贝多芬逐渐离群索居,自己变得愈来愈孤僻。而在此时,他与一名十七岁少女朱丽叶塔.古奇阿帝相恋。著名的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就是他们相恋的作品。

一八零二年贝多芬迁到离维也纳车程一小时的海利金宁静村庄作曲,他在那里完成了第二号交响曲。但耳疾恶化使他痛苦万分,此时他回到维也纳,乐思泉涌,一八零三年写出了雷霆万钧的第三号《英雄》交响曲。此曲原想献给拿破仑,但因拿破仑加冕称帝,贝多芬愤而涂掉拿破仑的名字,改称为《英雄交响曲》。同年,贝多芬又写作了极出色的第九号小提琴奏鸣曲《克罗采》。一八零四年完成第二十一号钢琴奏鸣曲《华德斯坦》。隔年又接著完成第二十三号钢琴奏鸣曲《热情》与独一无二的歌剧《费黛里欧》。一八零六年他又作出《第四号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一八零八年贝多芬同时发表了第五号交响曲《命运》与第六号交响曲《田园》。一八零九年完成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这些全是永垂不朽的杰作。

四、乐观的贝多芬

贝多芬的内心蕴藏著无穷的感情,细腻、超凡、和谐、十全十美。贝多芬有意将自己的意念放在曲子中。如第五号《命运》,一开始的主题动机就是命运之神用力敲门,第六号《田园》更可察觉出贝多芬有意对大自然的描绘第一乐章他即标明了《令人心旷神怡的乡间》字眼。一八零九年拿破仑攻占维也纳,王子公孙纷纷逃难,贝多芬经济陷入困境。在战火弥漫的日子里,他依然留在维也纳,苦心创作,他的,《皇帝》协奏曲就是在隆隆炮声中写出的。由于《命运》与《田园》首次演奏并未获得维也纳人民的青睐,贝多芬有心离去前往德国,但因鲁道夫公爵、罗伯高维兹王子与金斯基公爵三人极力挽留,他才留下。日后,贝多芬写作《大公钢琴三重奏》题献给这些恩人。

乐声飞入平常百姓家

自法国革命后欧洲空气为之一新,个人自由与人权因而确定。贝多芬亦把音乐平民化了,将音乐从贵族中带入全民化。贝多芬的成就,功垂百世。拿破仑兵败,维也纳又恢复欢乐的气氛。一八一二年贝多芬在伤兵救济音乐会上首演《第七号交响曲》与《第八号交响曲》,非常轰动。他又博得维也纳人民的尊敬。贝多芬从一八零四年到一八一四年之间,肉体蒙受失聪的惨境,但在这十一年的岁月里,他的创作丰富,历史价值

史无前例。他写出了人类音乐宝藏中光芒万丈的珍品。他的《第七号交响曲没有标题,华格纳认为这首曲子是舞蹈的象征,尤其是热情奔放的终乐章。《第八号交响曲》是他九大交响曲中最明朗、最爽快的曲子,以达观而超然的态度浏览人生。贝多芬的第三段人生起自一八一五年。那时他已届壮年对人生有更透彻的领悟,此后写作的音乐,除了震古铄今的第九号交响曲《合唱》和《庄严弥撒曲》外,全是钢琴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曲,这全是有内在的与深邃的精神意境。

乐圣不擅人间事

音乐巨人贝多芬范文6

抗战时期出了好几种有关贝多芬的译著:法国名作家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著的《贝多芬传》是较流行的一种,先后有三种译本;此外有罗兰的《歌德与悲多汶》(梁宗岱译)和布尔克(J.N.Burk)的《贝多汶的一生和作品》(吕维梅编译)。胜利前夕,上海悲多汶学会又出版了夏弗莱(R.H.Schauffler)的《音乐的解放者悲多汶》(彭雅萝译)。

解放后,这方面的译著逐渐多了起来,如柏辽兹著《贝多芬九大交响曲的批判研究》有陈洪译本,巴恰雷契著《贝多芬及浪漫乐派》有丰陈宝译本,还翻译出版过苏、德一些音乐学家写的贝多芬小传、作品分析和有关的评论专集(如《贝多芬新论》等)。记得电台也编过《贝多芬交响乐讲座》,配合广播向听众介绍作品。通过音乐会演出、电台播放和院校教习,贝多芬的一些重要的交响曲、协奏曲、序曲、室乐曲和钢琴奏鸣曲为我国许多音乐工作者与爱好者所熟知,贝多芬对中国人民早已不是个陌生的名字。

去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了罗兰所著《贝多芬传》傅雷译本(1947年骆驼书店版)的新版,印行八万册,受到文艺界和青年读者的欢迎。这本感情真挚、文笔隽永、抒情韵味很浓的传记文学小册,1903年发表于法国诗人佩棋主编的一本巴黎杂志《双周丛刊》上,“从一家无名的店铺里出来,几天之内在大众手里传播开去,……走上它不曾希望的好运”。

《贝多芬传》是罗兰“献给受难者”的“名人传”(亦即“英雄传”,如《弥盖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等)这个宏大创作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名人传”自《贝多芬传》始。作者从古希腊史学家普鲁塔克有影响的“名人传”中得到启示,并仿照它的格式,要发表多种名人传记,“介绍现代英雄豪杰的事迹,强调他们的道德品格”。“这些传记中人的生涯,几乎都是一种长期的受难”,而在这个“为了善而受苦”“靠心灵而伟大”“准备去完成一些大事业”的英雄队伍内,贝多芬占着一个很特殊的重要地位。作者自己说,他是“把首席给予坚强与纯洁的贝多芬”。观之他以后一系列的有关论著,可以信然。

我们知道,世界各国对贝多芬的研究卷帙浩繁,涉及到作曲家生平与创作的文献、传记和分析等多方面,这种研究甚至已成了音乐学上一种专门的学问——贝多芬学(Beethoveniana)。名作曲家柏辽兹、舒曼、瓦格纳、丹第等都研究贝多芬,不少音乐家曾从不同角度分析过他的交响乐、钢琴奏鸣曲等,作者包括专门指挥或演奏他作品的行家。但近代世界音乐史上难得有几位音乐家像罗兰那样长期对贝多芬进行研究,他的论点在各种音乐史论著中也经常被人引用。

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忠诚于法国大革命原则的雅各宾党信徒——贝多芬的形象,伴随着罗兰的整个创作历程。除开他的名著《约翰·克里斯朵夫》(该书最初数卷的事实和主人公性格以贝多芬为原模;而《贝多芬传》则是该小说的雏形或序曲)之外,还著有:(1)《从“爱罗依卡”到“阿帕逊纳塔”》。本书是贝多芬30岁时的画像,着重写了他的名著《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和《莱昂诺拉》序曲(20世纪40年代在香港有陈实译本,书名为《造物者悲多汶》,人间书屋出版);(2)《歌德与悲多汶》。作者意图在此探讨这二大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并阐明他们注定要彼此误解的原因:一个同现实妥协以谋取“和平与协调”,另一个与当代先进思想密切联系;(3)《复活之歌》,写贝多芬50岁前后度过创作危机后所作的《庄严弥撒》(据称作者认为这是他的最大杰作。它是一部具有戏剧音乐表现的五乐章大型声乐—器乐作品)和他的最后几部奏鸣曲;(4)-(6)是《未建成的大殿堂》,共三部,分别写了第九交响曲(即带席勒作词的《欢乐颂》末乐章的《合唱交响曲》,这里把人声作为一组乐器与管弦乐队作交响化的大胆结合,酝酿了十几年才写成)、最后五首四重奏和作曲家“喜剧的终场”即他一生最后的斗争;还有末卷(7)《贝多芬爱过的女性》。这七卷书写于20世纪20至40年代,定名为“贝多芬——伟大的创作年代”,由法国两家出版社陆续出版,可谓洋洋大观。对罗曼·罗兰而言,贝多芬是“可以倾吐衷曲”的故人,是“曾经用强有力的手在人生的战场上屡次撑持”他的侣伴,是“向可怜的人类吹嘘勇气”的“胜利的普罗米修斯”,还是“率领着他的种族并在前面引路的斗牛”(taureau,这里是“勇士”之意)。正由于罗兰以“贝多芬的整个为人……代表着欧洲的一个时代”,因而在描绘贝多芬的同时也描绘了自己一代的梦想,他终其一生对贝多芬作了认真不懈的研究,并且这种研究随着他对社会革命的视野之扩大以及本人世界观在时代巨变中的深刻转化(虽然也有反复和迷误,有始终未彻底解决的矛盾,如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崇尚)而愈益深入,愈益接近这个形象的真实。

罗曼·罗兰在《贝多芬传》中用了不大的篇幅,以动人的笔触描写了这个不愿和不易妥协的受难者,这个反对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以自由与进步作为人生与艺术目标的大作曲家一生的各个重要时期,以及他在时代的激流中喷涌出的乐思达到了何等罕有的艺术成就。这里在读者面前展现的是一幅幅逼真如画的生活图景,对心理的刻画也细致入微(包括附录里选用的少量贝多芬书信和思想录)。贝多芬出身卑微,是歌手和女仆之子,在莱茵河畔的故乡接受了双重考验:作为钢琴演奏家的“神童”天才被发现得很早,作为长子的家庭重担更是压得过早。从艰苦的童年开始,到大雷雨声中由一只陌生的手替他最终阖上眼睛,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他桀骜不驯的雄狮般的性格,往往同庸俗的社会难求融合;他平素梦想着的幸福每在似将来临之际旋即幻灭,接着又是悲苦的煎熬(他与贵族少女的爱情也屡遭挫折),只有在理想的境界里寻找朋友,在艺术的蕴蓄和表露里探求幸福。

贝多芬一生大部分时间(20岁以后)住在帝国的首都维也纳,其时泛滥全欧的法国大革命占据了他的心,激起了他巨大的创作热情,《英雄》与《命运》交响曲、《科里奥兰》与《爱格蒙特》序曲以及《热情奏鸣曲》等壮烈有力的乐篇,就是这时的代表作。他希望刚建立起的共和制度替人类的幸福奠定基石,甚至准备把第三交响曲题献给拿破仑(他原来把平民出身的拿破仑视作希腊神话中甘自牺牲、为自由取火的神——普罗米修斯),但这位法国首席执政以加冕称帝和践踏各国人民权利而背叛了大革命的理想,使他深感厌恶并涂去献词。人们认为这部在情绪上完全与革命时代相协调的作品,实已对理想中的英雄之伟大作了不朽的表现。其后,贝多芬受独立战争与爱国情绪的鼓动,还写了些歌颂德意志民族争取自由反抗侵略胜利的音乐。一直到他盛年达到光荣顶点的时刻,他始终立志作“替人类酿制醇醪的酒神”,用音乐“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贝多芬也出入豪门(这个阶层里有他不少的崇拜者,个别“艺术恩主”还同他甚密),但始终保持独立精神,从来不向权贵折腰,并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比我们的大人物更渺小”。而就是这样一个傲世奇才,有时却“差不多到了行乞的地步”,感到“为挣饭吃而工作真难”,对出版商负着重债,作品卖不出钱。日常的窘况加上无穷尽的讼案(为争取对侄儿卡尔的监护权)使他耗尽精力。社交界一时还受到意大利风气的入侵(崇尚罗西尼),把莫扎特和他都比作老学究而予以冷待。尤为悲惨的是:他过早地两耳失聪——悠扬的笛声、飞鸟的啭鸣、牧人的歌唱,他都无福消受。残疾好似个幽灵缠住他,他被迫和人类分离,“只在音符中过生活”,“在伤心的隐忍中找栖身”(在海利根施塔特遗嘱中,作曲家自称曾意图自杀,但艺术把他挽救了)。对于像贝多芬这样的大音乐家,失去这“最高贵的一部分”,他认为远较他人优胜的一部分,痛感“不曾实现自己才具与力量所能胜任的事”,实在是莫大的不幸!书中写到第九交响曲演出时,贝多芬受到全场欢呼喝彩而无所知觉;他要指挥自己的歌剧《菲德利奥》预演,但无法使台上台下为之合拍。这个不治的顽疾,贝多芬与之整整搏斗了30年(他晚年用写札记与人笔谈通话),书中对此有比较突出的描写,为的是表现贝多芬“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命运不能使他完全屈服。

临终之前,贝多芬又在自己的音乐王冠上添了朵朵鲜花,从而结束他光芒四射的艺术顶峰之作。他贫病孤独如故,但意志与信仰给了他一种奋斗的欢乐,他胜利了。他存活于这样的思想中——“我窥见我不能加以肯定的目标,我每天都更迫近它一些”,做到责任和天职所要求于他的自我牺牲。他的音乐,是梅特涅那个专制制度复辟时代的强大的自由之声。除开贝多芬童年时被他酗酒的父亲整天地盯在羽管键琴(钢琴前身)前面或和一把提琴一起关在家里苦练不说,作曲家在书中也被写成一个异常勤奋的天才。贝多芬在临终之前说:“我的箴言始终是:无日不动笔。如果我有时让艺术之神瞌睡,也只为要使它醒后更兴奋。”他“一件作品才完工,另一件又已开始,往往同时写着三四件,不知还有什么休息”。贝多芬对待创作极端严肃,往往是反复思考,不断修改。著名的《莱昂诺拉》序曲写了不下三四稿;为歌剧《菲德利奥》二幕开始的一个引子,他改写了18次,直至自己满意为止。他以57岁之年,完成体裁种类繁多、富于艺术感染力的大小乐曲达256个,这是多么地惊人!(要注意:从他1796年耳聋开始到晚年全聋经历了多长一段时间!而他全部的作品可以说都是耳聋后写的。)

音乐史家罗兰无心去寻求以严格的史学方法写成一本渊博的音乐学著作,他把《贝多芬传》称作“受伤而窒息的心灵的一支歌”,要在20世纪初老大欧罗巴那重浊腐败的气氛中吹送英雄的气息。那就无怪小册子出版后开卷一段“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这样的名句迅即传诵一时,其清新气息大有一扫巴黎苍白文风之势,使该书甚至成了20世纪初抱有人道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了。

上一篇植树节

下一篇快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