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景物作文范例6篇

自然景物作文

自然景物作文范文1

一、自然美的内涵及本质

自然美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事物的美。“所谓自然事物,也是指自然发生而不依存于人或社会关系的纯自然的事物。”(注:蔡仪:《美学原理提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页。)如雄伟的峨嵋、妩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荡、神奇的泰山等。它包括单个自然物与自然现象的美,也包括由多个自然物与自然现象所组成的大自然的风光美;它既包括春光明媚、色彩柔和、奇花异草组成的、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自然界的优美,也包括乌云翻滚、雷鸣电闪、狂风暴雨、奇山异水所组成的自然界的壮美。自然美是与社会美相对而言的,并与社会美共同组成现实美。

自然美的内涵的丰富性,决定自然美的本质的多元性。关于自然美的本质,有很多不同的说法,笔者根据自然美在语文课文中的表现,认为至少有如下特点。

第一,自然美具有物理属性。自然美与社会美不同,它是侧重于形式美的,由一定的自然物质属性构成的自然美的形式,它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而存在。也可以说,课文中美的自然景物是对社会现实中具体的自然景物的描绘,离开了社会现实中自然物的物质特性本身,就无法描绘出自然美。《天山景物记》中天山地区的灵山秀水、奇葩异卉、珍离异兽,都是不依附人类而独立存在,具有自然的特性,没有这些特性,碧野就无法描绘出天山自然美的奇特。既使像杨朔描绘的虚无缥渺、变幻无穷、气象万千、绚丽多姿的仙境——“海市蜃楼”,也是对自古以风景优美着称的蓬莱城和生活在当地渔民的欢乐劳动和幸福生活的描绘。

第二,自然美还具有社会属性。自然美虽以自然物的物质属性为基础,但最根本的还是因为它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作者对现实中自然美的描写,不是纯客观的描摹,而是对自然物的物理属性进行选择、想象、加工过的,这些自然物的物理属性必然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自然界对象化的自然,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产物,人与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课文中的自然美不仅仅反映了现实自然景观的形态,而且反映了作者对现实自然景观的认识和评价,反映了作者组织语言艺术符号系统的方式特点,再现现实自然美的技巧,更反映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因而带有作者鲜明的情感性和创作性。同一自然景观,由于作者选择描写的角度不同,作者的经历、身份和当时的情感不同,描绘出来的美也会不同。如看荷花,由于作者心情不同,反映出来的美也会不同,杨万里看到的是荷花的色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反映了作者欢快的心情;而周敦颐看重的是荷花的气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现出作者在混浊的世界中不同流合污,孤芳自赏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文中的自然美是由语言艺术符号描绘的。它不像绘画、雕塑等那样直接展示出自然景物的形状、色彩、变化形态,缺乏形象的鲜明性和确定性,就必然产生把握自然美的间接性、模糊性,需要读者利用自己以往的生活经历,见到自然景观,联系起来在脑海中浮现,才能达到理解,常常因读者的生活经历不同,见过相似的景观不同,重新组合的表象也不同。

二、自然美的审美教育

1.入景。自然美的审美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入景”。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景,入景始与亲。”(注: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入景”是欣赏自然美的第一步,只有入景,才能感受到课文中的自然美,才能受到自然美的熏陶。如教学《天山景物记》,让学生反复朗读,然后入景,才能感受到课文中描绘的那如诗如画的美景。由于课文中自然美具有间接性、模糊性的特点,不一定每个学生都能够欣赏到它的美,有的学生领会语言文学能力差,有的学生在以往的现实生活体验中没有这样的经历,那么需要教师给予引志启发,并适当带学生到风景区去实地参观,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直观体验,真切地感受课文中的自然美。入景的具体方法有很多。

朗读法。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语言精炼,富有节奏感、音乐美,写景状物也出神入化,教师应指导学生加强朗读。有声有色的朗读,能渲染气氛,激感,能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如教学《,你在哪里》,这首诗选择巍峨高山、辽阔大地、幽深森林、浩瀚海洋等自然景观作为寻觅呼唤总理的处所,展现了一个博大、雄浑、壮阔的空间,朗读时,要把深沉的哀思、如潮的激情与博大、雄浑、壮阔的空间联系起来,读出亲切深情的呼唤,倾诉出强烈的思念之情,才能领会作者选择这些自然景观的美处。

直观法。利用图片、科教片、风光片等直观教学材料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情认识,增强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如教《苏州园林》,学生没有目睹过“是各地园林的标本”的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美理解不深,教师可以利用彩色图片,把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以及角落的点缀、门窗的雕琢、颜色的调配等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的直观。有位教师为了教学《苏州园林》,利用假日到苏州园林里摄了很多照片,给学生观看,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描绘法。学生不可能直观地看到教材中涉及的所有的美好自然风景,教学时,就靠我们教师利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去描绘课文中的美景,让美景再现学生的眼前。如教《猎户》,教师根据课文的开头进行描绘:秋高气爽,太阳普照,照在人身上暖烘烘的,大好的丰收年成,村子里高梁秸竖得像高高耸立的尖塔,收割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田野里成群的鸽子,文静地来回走着,它们不怕行路人,在咕咕地叫着,好像在呼唤着同伴快来欣赏丰收的景象。教师的描绘,使学生眼前展现一幅和平宁静的丰收图,令人神往,令人心醉,似乎让学生闻到了庄稼的芬香,看到了农民丰收后喜悦的笑脸。

此外还有很多人景法。如类比法、带入法等,不一一赘述。

2.出景。除了把学生带进教材的美景中去,让此情此景变为学生的我情我景,提高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跳出教材,领会作者描绘自然美的目的和课文的内涵,培养自己描绘自然美的能力。如果说只有引导学生“入景”,才能让学生领略课文中的自然美,那么,也只有引导学生跳出教材——“出景”,才能让学生高屋建瓴地理解自然美的本质。

根据自然美的社会属性,作者不是为写景而写景。人们总是把自然美与人类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带上人类的主观色彩,作者写景的真正目的是写人,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写作目的。那么,我们在教学课文中的自然美时,要引导学生跳出自然景物,去发掘作者描绘自然的深层内涵。

由景理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注:王国维:《

人间词话》。)况周颐也说:“情真景真,所作必佳。”(注:况周颐:《蕙风词话》。)人们常说:“借景抒情。”可见景与情二者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情是景的基础,景是情的表现。在课文中,以美景抒乐情,以坏景抒哀情是极常见的,也有些课文用乐景写哀情,或用哀景写乐情。那么在分析课文中的自然美时,必须联系人物的心情,即由景理情。如《故乡》开头的景物描写,阴沉的冷色调正好贴切地表达了作者阴沉的心境、悲凉的情绪。荒凉的景物与悲凉的感情和谐地交融在一起,深化了文章的内涵。又如《春》作者热情洋溢地描绘春草、春花、春雨几幅春天的图景,喜悦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我们似乎可以感觉到作者沸腾的血,滚烫的心;再如《香山红叶》写香山风景的奇丽和红叶的色与味,抒发饱经风霜的老向导在新社会焕发出自豪奋进的激情,《果树园》开头从听觉、视觉、嗅觉等方面来描绘果树园迷人的景色,抒发翻身农民摘果子时的欣喜之情。总之,由景理情是欣赏自然美的基点。

由景想人。课文中的景物和人物密切相关,因为人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周围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如北方人的粗犷、豪爽,南方人的细腻、敏捷,都与各自生活的自然环境有关。作为反映生活的作家,写景常常是为了写人,用景物来衬托人物的性格。“自然环境描写常常起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作用。”(注:周庆元:《中学语文教学原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16页。)如《风景谈》,全篇由六幅风景图画组成:沙漠驼铃、高原归耕、延河夕照、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北国晨号。这六幅风景图寄托着作者的情与思。作者表面上谈风景,实际上写主宰风景的人,赞美的辛勤劳动和崇高精神征服自然、改造环境、振兴民族的延安儿女。又如:《白杨礼赞》、《爱莲说》、《松树的风格》都是通过赞美自然物来赞美人的精神品格。那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美景时,不能离开课文中的人或作者,要由景想人。

由景想义。“义”是指文章的意义、主旨、中心思想。文章的意义常常体现在作者的描绘的生动的画面之中。“画中有诗”。生动的画面又常常由美丽的、多姿多彩的自然景物组成。如《荷花淀》的开头描绘了一幅美丽富饶的水乡图。在抗日战争时期,充满紧张的战斗气氛的课文中,为什么描绘这么一幅美丽富饶的水产图?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这幅美丽富饶的水乡图,既展现了白洋淀优美的风光,衬托着生活在其中的人物水生嫂纯洁朴善良的美好心灵,景物衬托人物;更为重要的是为歌颂水乡人们拿起枪杆保卫家乡而参加战斗这一主题打下基础。

自然景物作文范文2

一、走进自然环境描写,欣赏美

进行自然环境描写的审美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入景”。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景,入景始与亲。”。 “入景”是欣赏自然环境描写的第一步,只有走进自然环境描写,才能感受到课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才能受到自然环境描写的熏陶。如我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为了让地处西北的学生准确理解老舍先生笔下那山、那水、那雪的独特魅力,先让学生走进文中所写之景,在熟悉课文所写内容的基础上,感受文中所描绘的如诗如画的美景。由于课文中自然环境描写具有间接性、模糊性的特点,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透过字里行间读懂它的美,,再加上有的学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差,有的学生在以往的现实生活体验中没有这样的经历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给予恰当的引导启发,运用具体的入景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课文中自然环境描写的美。下面我就简要的介绍三种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入景法。

(一)诵读法

俗语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语言精炼,富有节奏感、音乐美,写景状物也出神入化,教师应指导学生加强朗读。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渲染气氛,激感,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

(二)直观法

利用图片、科教片、风光片等直观教学材料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情认识,增强学生欣赏自然环境描写的能力。给学生以直观感受,这样画面与语言文字相结合,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描绘法

学生不可能直观地看到教材中涉及的所有的自然环境描写,因此,教学时就得靠我们教师利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去描绘课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让其景再现学生的眼前。如鲁迅的《故乡》开头的景物描写,阴沉的冷色调根本无法直观表现,再加上学生也缺少这种人生体验,仅靠解读,很难理解到位,这就要靠我们教师利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去描绘课文所写景物的内涵,让其景再现学生的眼前,理解此景所表达的作者阴沉的心境、悲凉的情绪。准确解读蕴含其中的独特美质。

二、跳出自然环境描写,感悟美

除了把学生带进教材的美景中去,让此情此景变为学生的我情我景,提高学生欣赏自然环境描写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跳出教材中所描绘的自然环境描写,领会作者描绘自然环境描写的目的和课文的内涵,培养自己描绘自然环境描写的能力。如果说只有引导学生“入景”,才能让学生领略课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那么,也只有引导学生跳出教材――“出景 ”,才能让学生高屋建瓴地理解自然环境描写的本质。

根据自然环境描写的特性,作者不是为写景而写景,总是把自然环境描写与人类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带上人的主观色彩,作者写景的真正目的是写人,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写作目的。那么,我们在教学课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时,如何引导学生跳出自然景物,去发掘作者描绘自然的深层内涵呢?

(一)由景理情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况周颐也说:“情真景真,所作必佳。”人们常说:“借景抒情。”可见景与情二者之间息息相关 ,密不可分。作家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常把“景”作为动情点。许多时候,作家是触景生情,通过对景物细腻、传神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这时候,“景”被作者赋予了鲜明的感彩,呈现出与作者思想感情协调的特征。阅读时,只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找到情与景的对接点,体悟“景”中蕴藏的作者的心境、情绪,就可以把握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由景品人

课文中的景物和人物密切相关,因为人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周围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如北方人的粗犷、豪爽,南方人的细腻、敏捷,都与各自生活的自然环境有关。作为反映生活的作家,写景常常是为了写人,用景物来衬托人物的性格。如周庆元所说“自然自然环境描写常常起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作用。”如《行道树》、《爱莲说》都是通过赞美自然物来赞美人的精神品格。因此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美景时,不能离开课文中的人或作者,要由景想人。

(三)由景悟义

“义”是指文章的、主旨、中心思想。文章的“义”常常体现在作者的描绘的生动的画面之中。如《孤独之旅》中用大量文字来描绘无边的芦苇荡、变化无常的天气、不断成长的鸭群,这一“被抛”的少年所经历的无助、怀念、狐独、寂寞、绝望、成长,通过特定的自然环境描写中一夜之间发生了神奇的转变,变的明亮又坚强,主人公长大了,成长的主旨也就明了了。

三、表达自然环境描写,创造美

自然景物作文范文3

散文的突出特点是情与景相交融,因此,散文的阅读教学应围绕这一突出特点展开。

散文教学自然应该引导学生体会“情景交融之道”。散文写作教学则应该引导学生运用从阅读教学中悟得的“情景交融之道”以指导自己的写作活动。但那将是另文专谈的了。

散文中的“情”是作者的主观感情,散文中的“景”是客观存在的自然风物。主观的“情”与客观的“景”如何化合为“情景交融”的散文呢?即是说“情”与“景”是经由什么心理活动的中介,才能化合成物态化的散文作品呢?这个中介就是“移情”现象。何谓移情?“用简单的话来说,它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彷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59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正是由于这种移情作用,人们才会“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才会睹物生情,“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然后才能“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陆机《文赋》),才能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文学作品来。可见散文的情景交融是经历了“情感———景物———作品(情与景相交融)”的不同阶段。情感是作者的主观情感,它由自然景物触发,又附丽于景物,二者化合为散文作品,形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因此,我们的散文教学,就应揭示作者移情过程,这样做,才能使学生不仅明其妙,而且得其道。

1.情感来自作者。散文中的情感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作者的主观情感来自社会的影响和个人的遭际。尽管情感有时表现为某种超然的心境,或某种微妙的意绪,但其中必然积淀着历史的、民族的、时代的因素。因此在散文教学中,首先应引导学生挖掘出作品的这种“感情背景”。

且看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流溢着淡淡的喜悦,又笼罩着淡淡的哀愁。他想超脱尘境的喧嚣,又超脱不了;他想摆脱烦恼,又摆脱不了。这种矛盾游移的微妙心绪是由何而来的呢?当时大革命失败,集团疯狂地屠杀革命者,白色恐怖遍于全国。作者对于这种政治空气唏嘘感应之,产生了“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徨”的矛盾心境。诚如朱先生的夫人陈竹隐女士所说:“佩弦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回顾茫然,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徨徨然’。但当时,他两条路都没有走,而采取逃避的办法”(陈竹隐《忆佩弦》,见新文学史料1978年第一期)。《荷塘月色》中扑朔迷离的情思、氤氲朦胧的氛围,正是作者这种彷徨游移的矛盾心境的曲折反映。又如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中表达的萦心绕魂的缕缕乡愁,也是他迁居香港之后,对故乡风物、故乡父老、故乡人情的深切怀念的表现。日本作家壶井荣的《蒲公英》中抒发的对和平生活的依恋之情,对战争灾难的痛绝之意,也正是作者从自己亲身经历中产生的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情感的自然流泄。如果我们弄清了诸如此类作家的“感情背景”,对作品中所体现的感情也就容易理解了。感情背景是理解作品的钥匙。

2.情感附丽于景。情感是无形的,要想使无形的情诉诸读者的观感,势必要有所凭借,因此抒情必然写景。离开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朱自清先生的惆怅心绪便无可发抒,离开了故乡的榕树,榕树下的趣事,黄河浪的缠绵乡情便无可宣泄;离开了蒲公英的风姿,离开了蒲公英的遭际,壶井荣的反战思想便无以表达。

情感离不开景物,情感又由景物而触发。所谓“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就是讲的这一规律。朱自清先生的惆怅之绪遇荷塘月色而流溢;黄河浪的思乡之情触他乡榕树而宣泄;壶井荣的反战思想见蒲公英而表露,这都是“应物斯感”的明证。

情感虽由景物触发,又附丽于景物,但情感又具有能动性,它能给景物以巨大的反作用,使景物幻化变形。在陶铸看来,“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但它只能给人以外表好看的印象,不能给人以力量”(《松树的风格》)。贺知章却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同是写柳,一贬一褒,一憎一爱,相去何止万里?朱自清笔下的荷花素淡幽雅,而杨万里笔下的荷花荷叶却绚烂热烈———“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什么会有这类见仁见智的分野呢?这是因为作者们“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或者说作者眼中的景物已“人化”为“我”了。弄清了这一点,我们才能从作品中的景物特点,寻绎出作者情感的特色。

自然景物作文范文4

【关键词】植物景观;自然;园林设计;空间

一、园林植物景观的演变

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反映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将自然看作原材料,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强调用人工手段去改造自然。相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认为自然文化是永恒的主题,强调顺应自然规律进行适度调整,尽量减少对自然的人为干扰,园林景观设计的首要任务是保护、恢复并展示国土的地域性景观类型。

二、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植物是地域性自然景观的指示性元素,也是反映自然景观类型的最具代表性元素之一。因此,植物景观设计成了现代国际园林景观中最重要的设计内容之一。强调自然文化和植物景观的设计手法,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之所在,也为其他人员进入园林景观设计领域设置的一道高高的门槛。

人们逐渐认识到,植物同人类一样,在发展过程中也要不断迁徙,自然本身会将一片不毛之地变成各种迁徙植物的竞争场所,而人工营造的植物群落也会在自然的影响之下产生结构上的变异。只有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植物群落才能够持久稳定的延续下去。例如,过去人们认为荒地毫无价值,城市中出现了荒地被看作是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下降和城市管理水平的衰退,但是,现在园林景观设计师却将其作为向自然学习的理想场所。

因此,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就在于充分认识地域性自然景观中植物景观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并顺应这一规律进行植物配置。设计师不仅要重视植物景观的视觉效果,更要营造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体现当地自然景观风貌的植物类型,使植物景观成为一个园林景观作品,乃至一个地区的主要特色。可以说,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实质就是为植物的自然生长演替提供最适宜的条件。

三、现代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

现代植物景观设计不再强调大量植物品种的堆积,也不再局限于植物个体美,如形体、姿态、花果、色彩等方面的展示,而是追求植物形成的空间尺度,以及反映当地自然条件和地域景观特征的植物群落,尤其着重展示植物群落的自然分布特点和整体景观效果。因此,现代植物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自然性原则:植物景观设计首先要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状况,并按照自然植被的分布特点进行植物配置,体现植物群落的自然演变特征。

地域性原则:植物景观设计应与地形、水系相结合,充分展现当地的地域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征。所谓“适地适树”,就是要营造适宜的地域景观类型,并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植物群落类型。

多样性原则:植物景观设计应充分体现当地植物品种的丰富性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营造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首先依赖于丰富多样的环境空间的塑造,所谓“适树适地”的原则,就是强调为各种植物群落营造更加适宜的生境。

指示性原则:植物景观设计应根据场地的自然条件,如地形、土壤、水分、光照等状况,以及人文景观特征和管理水平,营造适宜场地特征、具有自然条件指示作用的植物群落类型,避免反自然、反地域、反气候、反季节的植物景观设计手法。

时间性原则:植物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植物生长和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注重植物景观随时间、随季节、随年龄逐渐变化的效果,强调人工植物群落能够自然生长和自我演替,反对大树移栽和人工修剪等不顾时间因素的设计手法。

经济性原则:强调植物群落的自然适宜性,力求植物景观在养护管理上的经济性和简便性。应尽量避免养护管理费时费工、水分和肥力消耗过高、人工性过强的植物景观设计手法。

四、园林植物在园林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一)协调园林空间

园林植物可以充当园林空间的协调者,因为植物的基本色彩是绿色,它使园林建筑形成统一的空间环境色调,在变化多样中求得统一感,也使人们在绿色的优美环境中感受到轻松与舒适。另外,园林空间无论是大是小,适当的运用植物材料往往能够使空间环境显得更为协调,如大空间选用体形高大的树种或以植物群体造景,小空间则选择体形相应较小的树种,便可满足空间比例、尺度协调的要求。

自然景物作文范文5

摘要 山水游记中令人目醉神迷的山水世界,不是纯客观的对自然界机械的临摹,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是对自然风景进行审美重构的结果,是作者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故乡。创造优美的意境是山水游记实现自然风景审美重构的最重要的途径,而在意境创造中,则应努力追求情与景的和谐相融。

关键词:山水游记 自然风景 审美重构

中图分类号:I207.07 文献标识码:A

山水游记是散文文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中唐柳宗元以其杰作《永州八记》奠定了山水游记这一散文类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一千多年来,无数游记作家抒写下了优美动人的山水之作。他们在大自然的遨游中,时时以独特的审美视角来观察风景,赋予风景以独特的灵性,并以此抒发自我感知,留下心灵的轨迹。

一般来说,山水本是没有灵性的无情物,但山水游记中的山水却因为把作者自己融了进去,使它们有了诗意一般的美感。山水游记中的自然风景的美感,不是纯客观的对自然界的山水机械的临摹,而是作者艺术创作的结晶;不是自然风景的恩赐,而是散文家能动的创造,是他们对自然风景进行审美重构的结果。这种审美重构的艺术性是优秀山水游记创作的重要途径,也是山水游记读者获得审美享受的重要途径。

读古今大量优秀的山水游记,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出作者对自然风景进行审美重构的几种表现形态。

一 作者既是山水的游览者、观赏者,也是风景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山水游记中的自然景物和自然界的山水景物,既有相同处又有不同特点。说同,是因为山水游记中的自然景物是自然界中的自然景物的再现;说不同,是因为山水游记中的自然风景的美感是经过作者处理的,这样的美在自然界中很难找到。柳宗元的《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中的小石潭的凄清水石,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的雪景,郭风《日出》中的日出情景,等等,都来自于真实的大自然,但又和大自然的风景不同。这种不同就在于作者超越了一般游览者和观赏者的层面,而使风景有了更高的目标,它以风景发现者和创造者的身份而使作品中的山水自然风景的美感超越了自然界中的自然风景的本身之美。

作为山水游记作者,往往有一双洞察秋毫的眼睛,敏于观察,勤于思考,选取旅途中最多某两三个最美的景象来详细描摹,使之成为既各自独立又由一个中心紧密联系起来的若干画面,并抒发感情,或升华认识和阐发哲理。来看著名散文家杨朔描写井冈山黄洋界的一段文字:

“……透过漠漠的烟雾,朝前望去,一片缭乱的云山,厮缠在一起;浓云重得象山,远山又淡得象云,是云是山,分辨不清。有时风吹云散,满山满岭的松杉、茅竹和千百种杂树便起伏摇摆,卷起一阵滚滚滔滔的墨浪,拍击着黄洋界前的断崖绝壁。

一根细线从断崖绝壁挂下去,风一急,好象会吹断的。其实不是线,是一条羊肠小道……”

其实,每个旅游观赏者站在黄洋界的山脊上时,都会有这种体验,但杨朔的文字却比我们每个人的体验更美,提炼得更精彩。“浓云重得象山,远山又淡得象云”,身临其境,才有这种惟妙惟肖的发现。把羊肠小道写成“风一急,好象会吹断的”,多么生动而贴切,这就是一种极具新意的创造。

二 把人生际遇和体验寓于山水之间

山水游记中自然风景的美感创造,离不开作者的“我”,有“我”则美。对于作品中的自然风景来说,它是具有双重性格的:一是它作为客观景物,本身内涵一般必须具有一定的美学意义;二是它应该浸透作者的“我”的主观感情,也就是山水自然都是“情”化的景。因此,山水游记作者在描写自然山水时,也必须具有双重性格,一是能够把握客观的山水自然景物的美;二是把握自己面对山水时的情感美,将自己欲抒写的人生际遇融于其中,或含蓄、或直白,山水浸透着作者主体意识物化的自然美,处处体现出作者的人生经历和体验。

明末散文家张岱写于明朝灭亡后的著名散文《湖心亭看雪》中有这样的描写: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在西湖夜雪的银白世界中,作者描绘出了一个孤僻脱俗、别有怀抱的高士形象,表现出他在现实的冷酷和伤痛面前对自然山水的一片痴情,其中也寄寓了自己强烈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情。

三 引山水为知己,以自然风景来温暖和愉悦自己的心灵

第一个提出以山水为知己的人是东晋文士袁山松,谢灵运和陶渊明也是持这种主张的代表。他们之于山水,始先都是出于“寄情”、“忘忧”的目的,只有在此之后,进而发现了山水的魅力、山水的意蕴,才真正与大自然在精神上融为一体,并以自己的才情体贴赞美,发之于吟咏。这种境界大概就是李白诗中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和辛弃疾词中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境界。只有引山水为知己,才能处处发挥观察力和想象力,使笔下的对象逼真、传神,才能达到心物冥合、意境圆融的境地。

读巴金先生的山水游记,总是能深刻地感悟到他对天地知己般真挚的恋慕和对自然虔诚的礼谒。在他的《鸟的天堂》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这棵榕树好象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览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新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巴金用婉丽的语句写来,笔锋带着一股浓郁的自然气息。这棵树与霞光、水浪、岸野、生命的律动、天地的音籁一起,合成了一个仙界似的意境,宁静、安详、悠远,梦幻般的美丽。在这片静谧的霄壤间呼吸着自由的空气,作者充满快乐的灵魂得到了温情的抚触和诗意的净化,而读者也在优美的境界中释放了感情,心灵远离市声,变得愈发地明亮和清澈。

四 借自然景物描写倾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美学理想

对自然审美感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欣赏者的学识水平和艺术教养。同样是欣赏自然风景,有的人仅仅对山峰、溪流外表的形状感到兴趣,而很少领略到山水的情趣和意境,有的人则不仅善于从外在形态上生发出许多奇妙的想象,而且能够联想到文化的内容,诗情画意扑面而来,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北宋苏轼在其《前赤壁赋》中抓住清风、明月和江水来写景,不仅准确地概括出了夜游赤壁的具体环境的特点,而且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阐述了宇宙间“变”与“不变”的道理,显示了在逆境中开阔的胸怀和乐观的情绪,也显示了超越于人生悲喜之上的自我。

优秀的山水游记都是作者对自然风景审美重构的产物。而这种重构既有着现实的基础,又得力于他敏锐眼光的发现与诗性精神的浸润,而这些山水游记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创造优美的意境,也即在对自然风光进行精确而生动的描绘之中,注入对生活的内心体验和对客观事物的心灵感应。

所谓意境,就是文艺作品中的艺术境界,是客观物象与主观感情二者的统一,是人类生活本质的艺术反映。具体到山水游记,意境则是作者的主观之情与笔下之自然景象结合而形成的温馨美好的意象氛围;是作者在可感的画面中蕴含着的深情厚意。意境犹如山水游记的生命,使整个作品散发出经久不衰的熠熠光辉。

一种真挚而又深蕴于心的情意偶然被特定的物、景、境触发而产生悸动,于是发出强烈的感应,发生一种奇妙的激变。这时,意与境巧妙遇合,于是,文笔之所至,物象变成意象,物境变成意境。山水游记中意境的构成要素主要是“情”(包括一切主观存在的心理因素)和“景”(包括一切客观的外界事物)。“情”为“景”的内蕴,“景”为“情”的载体,通过比兴等手段使它们有机结合而和谐交融地创造出来的单一或综合的艺术形象,比自然形态的单一或综合的形象本身具有一种更加深远广阔的美学境界。

山水游记意境创造中情与景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因景生情

这存在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作者在面对自然景物的那一瞬间,内心世界产生的情绪变化,以及所形成的某种印象。二是作者的生活背景、性格志趣、文化水平和审美修养等各方面的因素,往往会促使他在某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色前陡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乃至审美体验。峰峦叠起的群山、烟波浩渺的大海、奔泻不息的江河、五彩斑斓的花草,无不令人为之陶醉。城市的喧嚣、官场的昏暗、凡尘琐事的羁绊在此被轻轻抖落,心灵得以安定,创作心胸与个性得以释放。

2 移情于景

战国时期曾发生过一场著名的“濠梁之辩”。惠施认为,人和鱼是两种不同的生物,鱼不可能有人的喜怒哀乐感情。而庄子却说,人乐鱼亦乐。惠子认为一个人不可能体会到鱼儿在水中的快乐,这是运用了一种认知规律,以一种实证的态度来看待世界,所传达的是一种理性精神。而庄子则完全是用艺术心态来看世界的,他以“逍遥游”的态度来对待自然山水,他对鱼儿的观察正是一种美的关照,就是所谓“神与物游”。他所关心的不是是否合理,而是是否有趣。庄子的这种艺术化心态,其实就是典型的“移情”作用的结果。

“移情”是一种审美现象,就其内涵来说,就是在审美时,主体把自己的感情移到对象上去,使本来只具有物理特征的事物具有了人情和生气,从而实现由物我两忘进到物我同一的境界。“移情”不但和鉴赏者的美感经验有关,而且与鉴赏者的情趣和心境密切相关,而这正是山水游击创作中风景审美重构的重要理论基础。

庄子对于山水自然的艺术化心态以及审美者的移情作用,对山水游记创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缺乏这些条件,即使朝夕与名山大川鸟语花香相处,也会觉得索然无味;具有了这些条件,就能换一副眼光来观赏山水,将身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达到物我两忘的美好境界,并把这种美好的体验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使读者得到心灵的共鸣和启发。

3 以景托情

对于不同的人,同一景物很可能被用来寄托不同的情感,同是皓月当空、波光潋滟的清凉世界,心境愉悦的人会把它描绘得清新爽快,而对于一个眷恋故乡、仕途失意的人来说,它却可能是寂寞与孤独情绪的载体。同时泰山,在作家笔下却不一样。姚鼐的《登泰山记》、杨朔的《泰山极顶》、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吴组湘的《泰山风光》等等,都是写的泰山,但却各各相异。这是因为作者大多是以自己特有的个性、气质、修养、情趣进入游记领域的,他们以独特的审美视角,让审美对象承载了创作主体不同的情感。

4 以情绘景

也就是完全通过人的真挚情感来再现自然美,自然美开始向艺术转化,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审美意境便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这样,自然景色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色,而是融入了人的心灵之声的景色,是人的心灵与自然之美相融合的产物,是作者理想化的景的生动反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林、山、水、房屋、阡陌等景,都是子虚乌有,在现实中根本找不到,但由于按照“我”的“更高的目的”处理,合“我”的理想,而使之产生了浓烈的诗意美感。山水游记在描写自然风景时,集中表现在使山水自然景物理想化。作品中的风景往往是作者精心改造的结果。

山水游记通过对山水风景的审美重构,为读者呈现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风景图,以艺术的形式反映自然世界的面貌以及本质意义的同时,也深深地渗透着作家本人对自然风景的情感态度。山水游记是文学大观园中不可或缺的一座石山,一汪清泉,一朵野花,它引领读者在大自然中游憩身心、陶冶性情,使他们的智慧在崇拜自然、赞美自然中得以显现,使他们的文化人格在感受和体验自然风光中得以提升。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项目编号:08c320)。

参考文献:

[1] 刘衍:《中国散文史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

[2] 梅新林、俞樟华:《中国游记文学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4年。

[3] 商友敬:《中国游览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4] 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务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

[5] 张梦新:《中国散文发展史》,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

自然景物作文范文6

关键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问题;探究

1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1.1 园林景观设计有利于改善城市人们的生活环境

现代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对于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是非常之重视的。因为一座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是否合理,不仅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更代表着该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一座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合理有内涵,不仅可以让人赏心悦目、身心愉悦,更重要的是园林景观对于防风沙、涵养水泥、杀菌灭菌、降低噪音、吸附有害气体、调节气候和保护生态平衡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1.2 园林景观设计可以使城市生态景观更加丰富多彩

园林景观通过精心设计可以为生活在大都市的我们营造出优美、舒适的环境,同时也可以使城市的生态景观更加丰富多彩。单一的景观元素是不可能营造出和谐、优美、舒适的环境的,需要借助于对园林景观的设计,让每个单一的景观元素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的特点,让园林景观更加富于变化。如在营造过程中经常涉及到绿地生态景观、山体景观、水体景观、湿地景观、道路廊道斑块等景观,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要思考,如何将这些元素很好的糅合在一起,使自然生态景观完美的再现于城市景观当中,让生活在大都市的人在工作之余能够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所以说,园林景观设计可以使城市的生态景观更加丰富多彩,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必经之路。

1.3 园林景观设计有利于更加完美的展现城市的文化,体现城市的个性

1.3.1 园林景观设计中对“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理法的运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想有自己的特色,就必须擅于创造特色,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最忌讳模仿,模仿太多令人置身其中不知身居何处,想要有自己的特色,那就要借用中国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理法“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也就是说,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考虑怎样利用当地的地貌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地处理人与生态自然景观的关系,营造出具有本地特色、历史人文景观。使自然生态景观融入园林景观设计当中,这样做不仅能够打造属于自己城市的文化符号,同时也能让初到该城市的到访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城市宣传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1.3.2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当地植物与构筑物的采用,有利于更好的宣传城市文化。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生长的各类植物也不尽相同,建筑物的风格也千差万别,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考虑对当地植物与构筑物的采用。这样做不仅可以节省园林景观建造的成本,也利于园林植物的存活。另外,当地的物种和人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一些植物对于城市的历史和人们的习俗有着深远的影响。如许多国家或者城市都有代表自己城市的花,荷兰的郁金香、中国的牡丹、哈尔滨的丁香、广东的木棉等等。构筑物也是如此,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考虑当地植物和构筑物的作用。

2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1 园林景观设计要以自然为主体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所追求的是减少、甚至没有人类参与自然形成的真正的自然场所,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因此,我们在设计园林景观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崇尚自然,不要过分刻意的改变大自然原有的风貌。

2.2 园林景观设计要以生态为核心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也要充分考虑生态的要素,不要人为地去隔断园林景观的生态系统,这样做不但会破坏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还会影响景观的整体效果。

2.3 园林景观设计要以地域文化为载体

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一定要对当地的文化有详细的了解,了解该城市的自然和人文发展历程,掌握该城市的文化精髓,这样所设计出的园林景观才会有自己的灵魂,才能为该城市的各个群体所接受,这样做也更能彰显该城市的魅力之所在。

2.4 园林景观设计要以营造自然和谐为根本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力推进,设计者在设计园林景观的过程中,也要与时俱进,充分考虑在设计过程中的和谐要素。一般情况下,园林景观设计是否和谐主要体现在:一是景观的配置要和谐,如植物树种的选择、植物布局的选择等;二是不同元素间的搭配要和谐。

2.5 园林景观设计中要体现以人文本

设计园林景观就是为了让人生活的更加舒适、愉快。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上一定要注意“人”的因素。应考虑人性化空间,以人为本,多注重 “宜人、亲人”,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文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