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积累范例6篇

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范文1

《资本论》第一卷是研究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的,在2-6篇中,对直接生产过程作了深刻的研究,揭开了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最深层的生产、交换和分配关系,说明了资本的本质,阐明了什么是资本主义关系,并揭露了掩盖着这一本质关系的假象。但是,前面对直接生产过程的分析并未完成,是把生产从它不断进行的流中抽出来,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过程加以剖析的。仅仅这样的研究还不能更全面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首先,对资本主义的本质的认识不充分。因为生产在现实中不是一个孤立的单独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连续的过程,在生产的不断重复进行中,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性才能更充分地显示出来。假如停留在上一阶段的分析,资本关系的很多重要特性就得不到阐明,很多资本主义社会表面的假象也不能揭穿,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认识就是不完全的。其次,我们的任务不仅是了解资本关系的本质是什么,资本家是怎样剥削工人的,而且要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发展的历史趋势;不仅要揭露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而且更要展示这些矛盾如何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最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命运如何?它将被什么样的新社会制度所代替?

所有这些重要问题,必须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在它不断重复、不断发展的连续动态过程进行考察时才能得到解决。这就是第一卷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所要研究的,把生产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来考察,即作为再生产过程来考察,这符合认识的规律:“必须先研究事物,尔后才能研究过程。必须先知道一个事物是什么,尔后才能觉察这个事物中所发生的变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4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

在任何一个社会里,生产都是不断重复的,也都是在不同程度上不断扩大的过程,但它采取的社会形式不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扩大再生产就采取资本积累这种社会形式。所以,篇名就定为《资本的积累过程》。实际上就是研究“扩大规模的再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第299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

由于这里是研究再生产,是不断重复进行的生产过程,这就决定了研究的角度有了变化。(1)是从整个社会范围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过去是对单个资本主义企业个别生产过程进行解剖。生产过程要重复进行,就存在一个企业同其他生产部门的联系问题,它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需要从其他企业买来。所以,对再生产的研究必然要从对个别资本的考察过渡到把全社会总资本作为对象来考察。(2)与此相联系,是从资本家阶级同工人阶级之间的关系中来研究。过去主要是从个别的资本家同他的企业所雇用的工人间的关系中研究,揭示二者关系的本质,当然也不是根本不涉及到阶级关系。

从研究方法上来说,前面第2到第6篇可以说是对直接生产过程的微观研究,即对单个企业的解剖;第7篇则是一种宏观研究。从微观到宏观是一个重要的方法,不过它只能是从属于整个理论体系和为其服务。现代西方经济学把它作为建立整个西方经济学体系的方法,则不是科学的。经济学的整个体系只应该是该社会的经济结构的反映。这是与现代西方经济学根本排斥社会生产过程的研究相联系的。它的宏观经济学只限于流通过程宏观层面的一些表面现象的叙述。

要能保证生产不断地连续进行,有一个条件就是资本家企业里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工人的生活资料必须在市场上能再找到用以补偿消耗掉的部分。从哪里找到这些东西呢?这里的研究把这点暂时抽象掉了,放到二卷中去研究。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在这里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资本来研究。另外,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是否都归这个企业的资本家支配呢?这会影响到它扩大再生产的进行,但这是第三卷要研究的对象,这里就假设都归他支配。这里设定这样两个假设条件:(1)资本家按价值购买到进行再生产所需的一切,即撇开了流通过程;(2)剩余价值全归该企业的资本家,撇开了剩余价值的分割。

本篇的结构:先有一个导论,之后共有五章。导论,说明研究的对象和以怎样的观点来研究,以及研究的方法;第二十一章,研究简单再生产,可以说是抽象的再生产,即把再生产过程中的积累的因素暂时抽去,从更纯粹的形式上来研究再生产,揭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本质;第二十二章,研究资本积累的本质,揭露资本主义占有方式的特征,影响积累量的因素;第二十三章,在前一章的基础上,从质和量的综合考察中,揭露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规律;第二十四章,在理解了资本主义积累的本质的基础上,说明最初的大量资本是怎样积累在少数人手里的,大量的雇佣工人是从哪里产生的,也就是阐明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是什么,然后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第二十五章,用殖民地的情况,再次证明资本的本质、资本关系存在的根本条件和它的历史性质。

一、简单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是《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中的第一部分(即原著中的第二十一章)研究的内容。

马克思对再生产的分析是从简单再生产开始的。

什么是再生产?任何一个社会,生产必须是连续不断的,人们不能停止消费,也就不能停止生产。“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的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资本论》第1卷第62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以下凡引自本书只注页数)所以,生产和再生产并不是两个对立的东西,实际是一个东西,生产同时就是再生产。

生产需要怎样的条件,再生产也就需要怎样的条件。生产采取什么样的社会形式,再生产也就采取什么样的社会形式。我们这里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本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那么,再生产也就是剩余价值的不断再生产。每个过程完了,就生产出一个剩余价值来。

除了简单再生产一般定义外,要给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下一个定义的话,那就是:如果这个剩余价值全部供资本家个人消费,那么生产的规模就会照原样维持着,我们就有了简单再生产。马克思指出:“如果这种收入只是充当资本家的消费基金,或者说,它周期地获得,也周期地消费掉,那么,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就是简单再生产。”(622)

下面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从这里可以进一步看到资本主义生产的很多新的特性,这些是在把生产当作一个孤立的过程分析时所看不到的。

(一)用来雇佣工人的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生产出来的

生产总是从购买劳动力这种商品开始的,先分析这个过程。工人得到自己的劳动力价值,都是在生产过程中已经消费了劳动力之后,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既为资本家创造了剩余价值,又创造了补偿自己劳动力价值的那一部分价值。在这之后,工人才得到报酬。所以,用来雇佣工人的可变资本是由工人自己的劳动来创造。如果只从一个孤立的过程看,却表现为资本家用货币形式预付给工人工资,因为这时资本家还没有把生产出来的商品卖出去,这就造成这样一种假象:好像资本家用来支付工资的是他自己腰包里的货币。

但是,我们从再生产过程来看则不同了,这种假象会被拆穿。当工人把一部分生产资料转化为产品时,他以前的一部分产品就再转化为货币,工人今天的劳动或下半年的劳动是用他上周或上半年的劳动来支付的。如果不是从单个工人和单个资本家来看,而是从两大阶级来看,情况就更清楚了:资产阶级不断发给工人阶级票据,工人阶级以此票据到资产阶级那里去领取自己生产的为资本家占有的产品中属于自己的部分,票据又还给了资本家阶级。但是,货币工资形式掩盖了这种交易的本质,因为总表现为资本家付给工人货币,好像工人的生活资料是由资本家预付的。

由此可见,可变资本绝不是资本家从自己的腰包里拿出来预付给工人的,而是工人自己创造的产品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是为维持自己的生存的生活资料基金,或叫劳动基金。这种劳动基金在任何社会里都是由劳动者自己创造的。可变资本不过是这种劳动基金所采取的一种特殊的历史的表现形式。

问题是,劳动基金为什么采取了资本家从私人基金中为工人预付工资的形式呢?根本问题就在于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已属于资本家,从而产品也属于资本家,结果,工人自己创造的生活资料基金,却表现为资本家对工人预付。马克思指出:“资本家把工人自己的物化劳动预付给工人。”(623)

(二)用来榨取工人的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

如果只从一个孤立的单个的生产过程看,资本好像都是资本家自己的,他预付出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组织生产。但从连续不断的生产来看,从再生产来看,则完全不同,用下面的图来表示:

如上表:假设资本家把每年榨取的剩余价值消费掉,那么,五年之后,他消费的总额就是100,等于他原来预付的资本。可见,即使原有资本是资本家自己劳动所得的财产,那么经过一定年限,它将会全部变为资本化的剩余价值,“这些资本的价值,不过只代表他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总额”(625)。

从上面两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工人一方面创造了雇佣自己的可变资本,也创造了作为榨取自己手段的不变资本。总之,也就是创造出来了资本家,使他能够继续握有资本,并作为资本家榨取自己的劳动。

(三)把自己再生产成为一个雇佣劳动者

生产过程完了,工人自己仍然是一个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工人一方面生产出来榨取自己的资本,同时也就使自己失去了为自己劳动、为自己生产财富的手段。为了生存,不得不在明天继续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就是说继续把自己当作一个雇佣劳动者再生产出来。

这个过程是通过工人的个人消费过程完成的,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个人消费的性质。工人的个人消费,一般说来,就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如果从单个过程来看,工人的个人消费好像只是工人自己个人的事情,和资本家是无关的。但如果从再生产过程来看,它的性质就不同了。

从再生产来看,也就是从整个社会范围的生产过程来看,从资本家阶级同工人阶级的关系来看,工人的个人消费只不过是为资本家阶级再生产雇佣劳动者的过程。“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论在工场、工厂等以内或以外进行,都是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628)(1)从生理意义上的再生产;(2)由于消费了生活资料,为了不挨饿,明天必须继续出卖,所以又是雇佣劳动的再生产。所以,“工人的个人消费是为资本的消费或生产消费。”(634)“从社会角度来看,工人阶级即使在直接劳动过程以外,也同死的劳动工具一样是资本的附属物”,“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所有者手里。”(629)

这里我们看到,从再生产角度来分析,从资本主义制度中阶级关系的真实情况来看,十分清晰地揭露出工人阶级的真实地位。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可见,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联系起来考察,或作为再生产过程来考察,它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634)

这个结论可以用来批判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谬论。不经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公有制,是不可能产生出社会主义的,因为再生产只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还有人说,马克思为了革命任务,不研究消费,这一说法是不对的。本篇中对消费的研究是重点之一,当然不是像有些人所理解的消费,限于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等,而是研究工人消费的性质以及揭露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二、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是《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第二部分(原著第二十二章)研究的内容。

马克思在分析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最一般的本质之后,就着手揭露资本积累的实质。马克思一开头就指出:“现在我们考察资本怎样从剩余价值产生。”(635)

前一章已经说明了资本在连续不断地再生产中都会变为剩余价值转化成的,现在这里要讲的与前面有区别。在简单再生产中,我们还假设最初的资本是资本家用自己的劳动得到的,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只是维持了原资本,还没有发生资本的积累,只是维持了资本的存在,还没有生产出更多的资本。现在是研究新资本是如何不断地由剩余价值产生。从这种新资本的产生中揭露资本积累的本质,并由此揭示了商品生产的占有规律怎样不可避免地转化为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并进一步揭示出资本主义占有方式的本质。

本章共分五节进行论述。

(一)规模扩大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要能规模扩大地进行,只有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来使用,“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635)

这个过程是这样进行的:假如投入10000镑资本,包括8000c和2000v,假设剩余价值率为100%,一年后的结果是:8000c+2000v+2000m(1600c+400v)。这里假设全部剩余价值重新作为资本投入,按照原来资本的构成,第二年就形成了扩大规模的再生产,即成为:9600c+2400v+2400m。这是从价值方面看。不过新资本的形成,不是有了价值形式上的存在就能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还必须相应地存在进行扩大再生产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要进行扩大再生产,产品中除了必须有部分补偿上一年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外,还必须有追加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这一部分物资,在总产品中已经具有了,因为剩余价值首先是在产品的形式上存在的,是采取剩余产品的形式,这个剩余产品中既有生产资料,也有消费资料。马克思说:“剩余价值所以能转化为资本,只是因为剩余产品(它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已经包含了新资本的物质组成部分。”(637)

此外,还需要有追加的劳动力,这也是在社会上存在的,因为工人也在不断地生子养女,每年都有新的成年的劳动力等待出卖,资本主义生产机制已为此准备好了。

个别资本家到市场上把剩余价值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追加的劳动力,把这两者合并起来,剩余价值到资本的转化就完成了。更大规模的资本主义生产就产生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要能进行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剩余价值必须分成两部分,即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斯密认为,剩余价值只能用在工资上,这显然是错误的。

下面,研究资本积累的性质。

在分析简单再生产时,是假设原资本是资本家自己预付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都说这是资本家自己劳动的结果。现在也只能这样假设,因为我们现在知道的还只是商品生产关系,在这种生产关系中人们的财产只能建立在自己劳动的基础上,所以,现在暂时承认这种假设,其真正的秘密,到原始积累那一章将被揭开。

但是,在新资本的形成上,就完全不同了。上述2000镑的新资本中,都是资本化了的剩余价值。“它一开始就没有一个价值原子不是由别人的无酬劳动产生的。”(638)资本家用这部分剩余价值购买追加的劳动力是怎样一种性质呢?马克思称之为征服者的老把戏,即用抢来的钱再去购买被抢者的东西。如果雇佣的是原来的雇佣工人,并且,这个工人仍做下面两件事:(1)继续使原资本增殖;(2)用现在更多的劳动买回自己过去所生产的产品。这就是说,他贡献给资本家40镑(新创造的价值),却只买回自己过去劳动生产的20镑(相当于工资的部分的生活资料)价值的生活资料。

如果资本家用这个剩余价值雇用新的追加的工人,事情也是一样,从整个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关系来看,“工人阶级总是用他们这一年的剩余劳动创造了下一年雇用追加的劳动的资本。这就是所谓‘资本生资本’。”(639)

如果最初的积累还是依靠资本家原来自己预付的资本的话,那么,后来的积累,则完全是依靠剩余价值了。“现在,对过去无酬劳动的所有权,成为现今以日益扩大的规模占有活的无酬劳动的唯一条件。”(639)资本家积累得越多就越能更多地积累。这就是资本积累的本质,可以把它概括为:用占有的无酬劳动再去攫取更大量的无酬劳动。在这里所有权和劳动已完全分离:劳动者什么都不能占有,而不劳动者靠占有别人的无酬劳动却越占有越能占有。资本主义占有方式的特点表现为,它不仅占有无酬劳动,而且用无酬劳动占有更多量的活的无酬劳动。资产阶级反对利用占有自然存在的土地等占有别人的劳动,却认为资本主义这种更无情的占有是天经地义的。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对劳动者同资本家之间的交换关系,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表面看来,好像是货币所有者(资本家)和商品所有者(劳动力商品所有者)之间的平等交换关系,但这只是流通过程的表面现象,实际的内容则是另外一回事,它是:(1)与劳动交换的是无酬劳动;(2)这个无酬劳动不仅要求劳动者再给予补偿,而且还要再加上一个剩余。

平等的交换关系就成了纯粹的表面形式,它的内容则完全相反,“劳动力的不断买卖是形式,其内容则是,资本家用他总是不付等价而占有的别人的已经物化劳动的一部分,来不断再换取更大量的别人的活劳动。”(640)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所有权的本质。“所有权对于资本家来说,表现为占有别人无酬劳动或产品的权利,而对工人来说,则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的产品。”(640)

这里彻底揭穿了资产阶级辩护士们说的“平等的发财权利”的谰言。在这里对商品形式与资本关系内容二者区别的辩证分析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以上是关于资本积累的本质的分析。这是本节的主要思想,只有弄清这一点,才有可能在下一节里揭示m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因为这里已经可以看到,由于每一个新资本都不过是剩余价值转化的,资本越积累就越能积累,随着积累的增长,财富必然越来越集中在资本家手里。

以上分析表明,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是同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直接对立的,前者是对后者的否定。但这是不是说资本主义占有权是对商品生产所有权的否定和破坏呢?是不是由于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交换违背了商品交换的规律,从而使资本主义占有权代替了商品生产所有权关系呢?不是,恰恰相反,一切过程都是依据商品交换规律进行的,而且正是这个规律作用的结果。马克思说:“以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为基础的占有规律,通过它本身的、内在的、不可避免的辩证法转变为自己的直接的对立物。”(640)

这个转变过程中运动的每一个阶段都是符合商品交换规律的:(1)货币转化为资本是按商品交换规律进行的,资本家按价值购买了劳动力;(2)劳动力买来后,使用价值归买者,买者可以自由地消费,这也是与商品交换规律符合的;(3)消费的结果有了一个剩余价值,但这与买卖本身无关,是消费买来的商品的结果,是在买卖之后完成的,这也不触犯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因为买者已经付给卖者自己商品的价值。

所以,商品货币关系向资本关系转变的每一环节都是按商品交换规律进行的,但是却产生了这样的结果:(1)产品属于资本家,而不属于工人;(2)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3)工人保持了自己的劳动力,可以继续出卖。

简单再生产,即生产的不断简单重复,没有违反这个交换规律;扩大再生产,即资本积累也同样不违背商品交换规律。剩余价值已属于资本家,用于消费还是用于扩大再生产,那是与交换规律无关的,因为剩余价值是属于资本家的价值,用它来购买新的劳动力同样是符合商品交换规律的。

只从商品交换关系上看,是看不清楚问题的本质的,原因在于:(1)商品生产中互相对立的是彼此独立的买者和卖者,看不到买卖前后的联系和关系,从而也看不到整个阶级之间的关系;(2)从所有权这种法律关系来看,无论是简单商品经济还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同一所有权权利关系,即产品属于生产资料和劳动的所有者。

既然都是按商品交换规律进行的,这个转化是怎样发生的呢?

关键就是出现了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也就是出现了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只要劳动者失去了生产资料,劳动力一旦作为商品出卖以能与生产资料结合,这种结果就是不可避免的。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商品生产的占有方式同资本主义的占有方式是根本对立的,但是却不能说资本主义占有权是违背了价值规律,违背了商品交换规律。事实上,正是在商品交换规律作用的基础上,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

马克思在这里花了许多篇幅详尽地论证了这个问题,是因为以往的经济学家都未能解决这个问题。亚当·斯密把这个转化理解为价值规律转化为它的对立物。李嘉图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蒲鲁东在资产阶级这种观点基础上,即把二者直接对立这种基础上建立了他的虚幻空想。他赞美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保卫它,并企图用它消灭资本主义所有权规律,这实际上起着为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辩护的作用。正如上面所说,实际上,商品生产正是由于劳动力变为商品才得以普遍发展起来。商品关系的普遍化同商品生产占有权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制是同一个根源产生的。也就是说,只有在资本主义关系下,商品生产才得以充分发展,才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形式。企图用它的结果消灭它本身,这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学习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争论: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交换究竟是等价还是不等价,简单地回答是还是不是,都是不恰当的。以上分析给了我们科学回答上面问题的方法,从孤立的交换关系看,都是等价的,是同一所有权权利,如果从连续不断的再生产过程看,占有方式则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最后,马克思指出了很重要的一点:“在生产的巨流中,全部原预付资本……总是一个近于消失的量。”(644)这一理论为剥夺剥夺者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根据。

关于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之间联系和区别,恩格斯说:“财产分配日益不均,贫富矛盾日益扩大,财产日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这是一切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基础的社会的确定不移的规律;虽然这一规律在近代资本主义生产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并非一定要在资本主义生产中,才能起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541页,人民出版社,1963年。)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之间的本质区别和联系的理论,对理解我们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的认识有极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方面,要看到一般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从生产关系上看,它与资本主义经济有本质的区别,西方经济学混同二者,把它们直接等同;只有确认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才有根据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利用市场经济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服务的政策选择。另一方面,要看到二者的联系,如果完全任其自发发展,即使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也会发生商品生产占有规律向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转化的现象。

(二)政治经济学方面关于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的错误见解

这一节是在前面分析了资本积累的性质后,进一步研究积累的发展问题。但在这个问题上,古典经济学有一个错误认识,即认为只有可变资本是新资本,也就是说,积累的新资本只用在工资的支付上。

在积累与收入的分配上,古典经济学宣布积累资本是每个公民的首要义务,这具有决定性重要意义,这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但与货币贮藏者不同,在资本家看来,不把它重新投入流通是十足的愚蠢行为,因它不能产生新的价值。所以,古典经济学强调积累过程的特点是,剩余产品由生产工人消费,而不由非生产工人消费,这一点是对的。但他们却由此得出一个错误结论,即积累资本全部转化为工资,转化为大量工人的消费资料。这当然是不对的。实际上,任何一个由剩余价值转化成的新资本,作为预付资本都必须由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两个部分组成。明确这一点,才能使以后对积累的分析具有科学依据。

(三)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节欲论

前面揭示了资本积累的本质规定,下面开始研究资本积累量的决定问题。

上一节说到积累时,假设全部剩余价值都用作转化为资本,实际上,剩余价值必然是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资本不断积累;一部分作为资本家的个人消费,这一部分叫做资本家的收入。

如果剩余价值的量已定,积累的量首先决定于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的比例。这一比例是怎样决定的呢?这一节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

另外,在这一节中,马克思再次在批判庸俗经济学理论中,揭示了资本积累的本质及其特征和历史性质,同时也揭示了资本家个人消费的性质。

在剩余价值中多少用于积累,多少用于个人消费,这是资本家个人的意志行为,所以,从这个比例的决定上来说,没有什么规律性。但是,这并不是说,积累是由资本家个人意志决定的。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使用价值不是目的,价值本身才是目的。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为了价值不断地增殖,作为人格化的资本,资本家必然要进行扩大再生产,发展社会生产力。结果是创造出日益增长的生产的物质条件,这样,就为过渡到新社会创立物质前提。资本家的历史作用正是在这里。正是由于这一点,资本家在历史上才有地位。“他狂热地追求价值的增殖,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从而去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才能为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资本家只是作为资本的人格化才受到尊敬。”(649)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即剩余价值生产规律。

与资本家以前的货币贮藏者对比,后者是出于个人的狂热,基本上不影响其他人。而在资本家这里,却表现为社会机制的作用,各个资本家的生产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推动的,是整个社会动作的结果,每一个资本家都是整个发动机的一个主动轮。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在现实中,是通过竞争强制地使每个资本家去这样做。竞争使那些不能不断扩大投资以提高劳动生产力的企业破产。为了避免破产,竞争作为一种外部的强制力量,迫使各资本家不断地扩大积累。因为,只有积累才能扩大资本,只有扩大资本,才能维持资本。这是积累无限增长的趋势。在它面前,资本家个人的消费好像就是对积累的掠夺。

但是,积累终究不能吞没全部剩余价值,资本家还是要个人消费的,而且还有享乐的欲望,随着财富的增长,这个欲望还在增长。这就要求把剩余价值中的相当部分当作收入来消费。

两种欲望之间的斗争表现为:一种是作为人格化的资本的欲望,这就是不断地扩大积累;一种是作为人性的方面,要求满足各种各样的欲望。这两种欲望在进行着斗争。这个斗争的结果决定着积累和收入的分配的比例,决定着积累率。

积累率,即积累和资本家个人消费的比例,不是由价值规律决定的,当然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决定的。但具体的比例,则可以说没有同定的界限,决定于资本家两种欲望的斗争和客观的竞争形势。

在一定量的剩余价值中,积累率的高低决定着积累量的大小。

在资本主义历史初期,积累欲占着完全的支配地位。但随着积累和财富的增长,享乐也在增长,投机的盛行使得暴发的机会增大,从而更增大了挥霍享乐的方面,特别要指出的是,挥霍浪费不仅是对积累的一种消极方面,还有积极促进积累的作用,例如,奢华易于取得信贷。所以,马克思说:“奢侈被列入资本的交易费用。”再有一个原因:资本积累不像货币贮藏者那样,直接是个人劳动和个人消费的节约所决定。资本主义积累是直接由榨取工人的劳动决定的。所以,资本家的挥霍可以同积累一起增加,一方绝不会妨碍另一方。一位艾金医生曾描述过资本主义工业的四个时期,第四个时期就是穷奢极欲、大肆挥霍的时期。

以上,阐述了资本家积累的性质,同时揭示了他的个人消费的性质和地位。

资产阶级积累的欲望促使他们加重对工人的压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者只不过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机器,而资本家也只不过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机器。”(653)

积累的欲望同享乐的欲望之间的斗争在经济学界有着明确的反应。马尔萨斯主张把享乐让给僧侣、官僚,积累由资本家来担当。资产阶级则大叫这不公正。

这种斗争反映了正在兴起的资本家同土地贵族、僧侣等之间的矛盾斗争,它是在无产阶级还没有崛起的时候发生的,当无产阶级因剥削的残酷而有组织地起来斗争时,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就变了声调了。这就是西尼尔的“节欲论”。资本积累是资本家的节欲,这是一种最的辩护论调。既然资本家不全部吃掉自己的资本,就是节欲,为了解除这种痛苦,只要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就行了。这是对资本家最人道的办法了。

这都是资产阶级的辩护士们的理论,他们对待问题的方法就是把扩大再生产一般同资本积累这种扩大再生产的特殊社会形式直接等同起来。

扩大再生产在任何社会中都是存在的,并非一切扩大再生产都表现为资本积累,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才表现为资本的积累,表现为南这一个阶级——资本家阶级来执行这个职能,由他们来“节欲”。马克思指出:“只要工人的生产资料,从而他的产品和生活资料,还没有以资本形式同他相对立,这个过程就不会表现为资本积累,因而也不会表现为资本家的职能。”(656)这表明资本积累这个范畴的历史性质。

(四)决定积累量的其他一些因素

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因此,在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的比例已定的情况下,凡是能增大剩余价值量的,都能增大积累量。

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取决于剥削程度。前面讲过假设劳动力是按价值支付的,因为那时的任务是要解决剩余价值和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解决这样的任务就要求排除一切非本质的因素。因此,马克思都是一直假设商品都是按价值交换的,这个任务已经科学地解决了,在劳动力价值得到完全支付下,剩余价值生产出来了。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影响积累量的问题,“把工资强行压低到这一价值以下,在实际运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657-658)所以,马克思在这里举了大量的事实说明这个问题,资本家为了扩大积累,是怎样通过各种卑鄙手段来压低工人的实际工资的。(1)尽一切办法掠夺工人的必要的消费基金,使食物更简陋,商品掺假。(2)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这样劳动者支出的劳动量增大了,但不变资本不必有相应的增加,可以增大剩余价值。这里应特别提出采掘工业和农业,在不需要原料的采掘工业中,延长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强度的可能性就更大,不预先增大不变资本积累也能扩大。在农业中更明显,同样的种子和肥料,多加入劳动量就可以增产。这里无需新资本的介入。

2.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水平。劳动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剩余价值量的影响,在相对剩余价值的研究中已经说清楚了。劳动生产力提高,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延长,剩余价值量增大,这当然会增大积累。

但这里不是就这一点说的,这里是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使资本的物质要素增多时怎么影响积累的扩大。

(1)劳动生产力提高,同样价值会表现为更多的产品,同样的剩余价值会表现为更多的剩余产品,就是说剩余的产品将会增多,这样就会增加积累。假设资本家不改变用作积累和作为消费的比例,那么,剩余产品增多,积累和消费都会同时增加,如原来生产10台机床,5台消费,5台积累。现在生产20俞,那就可用10台消费,10台积累。假设积累和消费的比例改变,如7台消费,那就可用13台积累。

劳动生产力提高,生活资料更便宜,劳动力会便宜,用同量的可变资本价值就可购买更多的劳动力,如工人的实际工资(指获得的生活资料)不变或者提高时,剩余价值率都会提高。同样,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变资本要素便宜了,同样不变资本的价值能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从而有更多的劳动吸收器。

由此可见,劳动生产率提高,追加资本的价值虽然不变,但其物质量却增大了,从而可以吸引更多的活劳动,可以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

(2)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原资本也会发生作用,从机器等劳动手段来说,每年都有一部分磨损了,需要在物质上更新,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现在的劳动手段会比以前更便宜,而且更有效。这就是说,旧资本也会在一个更新的形态上被再生产出来。从原料材料来说,作用更直接,因它每年都要重新替换,任何一个改变都会直接促进生产,有利于积累,如棉花品种改良了,纺织工业的生产率就会提高,生产就更快发展。

还有利用废物,木花可以变成胶合板,矿渣可以利用,炼焦的煤气的回收可以提取的东西的价值比焦本身还要大。

总之,科学技术上的每一次新发明,都会促进资本积累,凡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一切进步都会表现为资本的进步,都增大资本的力量。

当然,这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会造成另外的结果:现有资本价值降低,但资本家会把这个损失转嫁到工人身上。

(3)劳动生产率提高还会在以下方面影响积累: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转移旧资本的价值增大了,这怎么有助于积累呢?恩格斯举过一个例子,“三年的全部羊毛收获,因劳动者不足,不能加工,搁起来。”(760)而用了机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结果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把羊毛生产地消费掉,加进了活劳动、新价值,同时还在毛线上保存了旧价值,使这可以当作资本发生作用;二是刺激了羊毛的扩大再生产。

另一个影响积累量的因素,是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间差额的增大。这是指利用量与磨损量之间的差额。

机器是以全部参加劳动过程,而只是一部分参加价值形成过程,当作产品的形成要素,机器是全部参加的,而转移到产品的价值则是一部分,全部利用,一部分磨损,这之间就有个差额。当然任何工具都有这个差额。但在劳动过程中使用的时间愈长,差别就愈大。机器比一般小工具差别就大得多,如一个机器用20年,则每年只磨损1/20,而利用则是全部。一个工具用3年,每年要磨损1/3。随着资本的增大,这个差额也会增大。其作用在于,资本家就会像利用自然力一样来毫无所费地利用这个差额,这当然会有助于积累。

最后一个因素是预付资本的量。资本量越大,就越能积累;资本量越大,剩余价值量越大,转化为积累越多;资本量越大,上述各种因素作用的力量也越大。

这一切力量都表现为资本力,生产资料的作用的确在不断增长,但资产阶级却把这称为资本的作用在增长。

(五)所谓劳动基金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出,资本量不是一个固定的量,随着积累的增长,资本量在不断增大,而且其作用程度也是不断增强的。但在古典资产阶级经济学那里,却把资本看作是一个固定的量,庸俗经济学家则利用这一点,他们特别着重地把可变资本描述为一个同定量,这就是所谓的“劳动基金”理论。这一节就是要批判这个谬论。

这个谬论是这样得出的:其前提是工资基金是一个同定的量。用的手法是先算出个人工资总额,加起来是劳动基金总数,再除以工人数,就得出每个工人的工资是多少。这个结论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总资本是一个可变量。可变资本当然也是可变量,可以有很大伸缩性。

这个理论很明显是错误的。由此可以做出极错误的结论。(1)工人阶级争取提高工资的斗争是无用的。工资基金既然是固定的,因而它是无法提高的;不但如此,罢工甚至是对工人有害的,因为罢工只会妨碍资本积累的增长,从而妨碍工资提高的可能性。(2)从这个理论中还可得出工人和资本家的利益一致的结论。不论工人或资本家都关心资本的发展和增长。

这个基金理论,后来被马尔萨斯更进一步加深,他以他的人口规律为依据,指出生活资料是一个固定量,所以工资不能提高,即使名义工资提高,实际工资也不能提高。这里辩护的性质就明显地暴露出来了。这一点将在下章中予以批判。

所谓“劳动基金”理论不过是歪曲地反映了这样一个现实情况。(1)工人并不参加将剩余价值划分为资本和收入,决定不了。(2)工资基金确实是有限制的,但它是受资本家阶级的收入的限制,显然工人是可能以减少富人的收入来提高工资基金的。劳动基金理论的错误在于“这是把劳动基金的资本主义界限改写成它的社会的自然界限。”(670-671)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第三部分(原著第二十三章)研究的内容。

前面二十一章、二十二章,我们弄清了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还生产资本主义关系本身。一方面生产出来资本家,一方面生产出来雇用工人。在第二十二章中,我们弄清了资本积累的秘密,这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化,即南占有的别人的无酬劳动,再去占有别人的更大量的无酬劳动。从这里也就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说明资本越积累,就越能积累,占有的无酬劳动越多,就越能占有。从这里我们看到,资本积累就是资本主义关系的扩大再生产。资本家一方越来越积累了更大量的资本,而社会上有更大量的劳动者变成雇佣劳动者,被投入资本的磨盘里压榨。

但是,前面的分析主要还是从资本家方面考察的,说明资本,也就是社会财富怎样越来越积累在资本家手里。本章的任务则是要研究资本不断扩大的积累对工人阶级的命运会带来怎样的影响。马克思在本章一开始就明确指m:“我们在这一章要研究资本的增长对工人阶级的命运产生的影响。”(672)

本章共分五节。(1)资本构成不变条件下的积累,这里是指资本只有量的增长,而不发生质的变化,从这里揭示积累和工资水平的关系,以及对工人阶级影响的增大。(2)说明资本构成上的质的变化,资本总量增长的同时资本的可变部分相对减少,说明促进资本有机构成变化的因素。(3)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条件下的积累,揭露出相对过剩人口不断扩大地产生,揭露资本主义工资水平的运动规律。(4)揭露了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规律,随着资本的积累,工人阶级必然日益贫困化。(5)用资产阶级都承认的事实论证上面关于资本积累理论的正确。

本章考察资本的增长对工人阶级的命运产生的影响。在这种研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资本构成和它在积累过程进行中所起的变化,资本有机构成概念在这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既然资本有机构成是最重要的因素,先说明这个概念。资本构成包含两个方面:从价值方面看,就是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从物质方面看,就是生产资料量/劳动量。前者称作价值构成,后者称作技术构成,因为它是表现技术水平的。

这两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说来,价值构成是由技术构成决定的,它反映技术构成的状况。技术构成变化了,价值构成也就随之发生变化。当然有的价值构成发生变化,不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化。譬如,纺织工厂由于棉花的价格上涨,价值构成变了,但技术构成没有变化。这种情况我们在前面的分析中,一般是撇开它。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只有技术构成的变化决定的那种价值构成的变化。马克思就把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这就是说,凡是我们说到资本有机构成变化,就是指由技术构成的变化决定的那种价值构成的变化。这里不变资本c与可变资本v二者比例是一种有机关系,南技术水平决定的,排除那种南于价格的偶然变动所影响的对比关系的变化。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实际上反映了社会劳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前者是后者在资本主义社会殊的表现形式。

另外,要说明一点,我们这里讲的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社会总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实际上各个不同的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是不一样的,这里暂不论及这一点,留待以后研究。

(一)资本构成不变,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

首先看看资本构成不变条件下的积累对工人带来的影响。

资本构成不变,增加的资本必须要按原来的比例分配到购买生产资料和购买劳动力两个方面,这样,积累增加,对劳动的需求也要成比例地增加。资本积累增加越快,对劳动的需求增加也越快。

资本积累的迅速增加会造成对劳动的需求超过劳动的供给,劳动求过于供,会使工资水平提高,这种情况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是发生过的。在生产周期中的高涨阶段也会发生。

应强调指出,工资得到提高这种情况,决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性质,工人不会改变作为雇佣劳动者的地位。资本积累的增加只能是无产阶级队伍的增大,是资本关系的扩大,是资本关系的扩大再生产。尽管这时工人可以吃穿得好一些,但作为资本的奴隶这种地位不会改变。工资水平提高一些,最多不过表明提供的无酬劳动量少一些,但终究是要提供的,终究是为资本家劳动的,并且使雇用工人对资本家的从属关系永久化。

资本同劳动之间关系的木质也决定了积累引起的工资提高是有限度的,它不能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即不能威胁资本积累的正常进行。如果工资过高,就会使资本的利润减少过多,从而会影响积累,会使积累减慢下来;积累一慢,对劳动的需求就减少,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就消除了,工资就下降了。

从这里我们看到积累同工资水平的关系,是积累的水平决定工资的水平。(1)积累增快——劳动力需求多——劳动力求过于供——工资提高。(2)积累减少——劳动力需求少——劳动力供过于求——工资下降。

资本积累与工资之间的基本关系是:资本积累的运动是主导的,是自变量;资本积累运动决定工资的运动,后者是从属的,是因变量。工资的长期运动是资本积累的函数。

所以,马克思说,资本积累和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不外是转化为资本的无酬劳动为推动追加资本所必需的追加劳动之间的关系,二者是有内在联系的。这不是两个不相干的独立的量,即资本量和工人人口数量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是同一工人人口所提供的无酬劳动与有酬劳动的关系,用作积累的无酬劳动越快增长,追加的有酬劳动就必然要增加,工资就会提高。这时,无酬劳动就会相应地减少。工资高了,影响了积累,积累就会减少,这就会反过来使工资降低。资本积累的本性决定了劳动力价格的限度。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颠倒了二者的真正关系,把工资水平说成是与工人人口的绝对量有关。他们把事情说成是这样:(1)劳动力少——资本过剩——工资提高;(2)劳动力多——资本不足——工资降低。这显然歪曲了事实。

(二)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的可变部分相对减少

第一节,我们揭示了积累同工资水平变动的基本关系,即积累决定工资的变动,而不是相反。但是,我们还没有说明它们变动的一般规律性,因为我们上面只是考察了资本量的增长,而没有考虑资本构成在质的方面的变化。这一节就是要考察一下随着资本量的增长带来的资本构成在质的方面的变化。

资本主义制度一旦确立之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就成为资本积累最强有力的手段,即以较少量劳动生产出较大量的产品。达到这一目的是通过生产技术方式的变化,即技术的提高和劳动方式的进步,使一定量的劳动力在同一时间以同一的劳动强度,在生产上推动生产资料的数量更多。这里所说的生产资料有两种:一种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条件,如机器和其他劳动资料;一种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如原材料等。但不论怎样,同一劳动者在同一时间使用了更多的生产资料,总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标志,劳动生产率提高也就表现在这个事实上。

这是就物质内容说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数量采取不变资本这种形式,劳动力成为商品,采取可变资本这种形式。所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就表现为不变资本同可变资本的比例变化上,即价值构成的变化,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相比相对地增大,这就是资本的有机构成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而不断提高。价值构成的变化,还只是近似地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化,因为生产资料的价值会随劳动生产力提高而减少。

不变资本的相对量与积累成正比,而可变资本的相对量与积累成反比。这说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必然表现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表现为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相比相对减少。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怎样才能造成社会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呢?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以大规模的协作为前提的,实行分工、采用新技术,这只有在生产资料较大规模的积聚时才有可能。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积聚只有通过单个资本的增大才能实现。单个资本增大,才能采取大规模的协作、分工,从而形成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取得更大的相对剩余价值,由此加速积累。积累加速,又可以使单个资本增大,从而可以实行更大规模的分工、协作,采用更新的技术。这样互相促进、推动,必然引起资本的技术构成不断提高,使资本的可变部分同不变部分相比越来越小。

单个资本的增大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以资本积累为基础的资本的积聚;一是由许多个别资本结合在一起的集中。

积聚与集中是不同的。(1)积聚以资本积累为基础,即以剩余价值转为资本为基础。集中则不同,它是原有的个别资本的结合,或者是自愿联合,或者是大资本吞掉小资本。(2)单个资本的积聚受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集中则不然。(3)积聚会增大社会总资本,而集中则不会。(4)积聚直接表现资本家对工人的无酬劳动的占有,而集中则不直接表现这种关系,而是直接表现为资本家同资本家的关系,表现为资本家的联合,或者资本家剥夺资本家的过程。

另外,积聚与集中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没有单个资本的积聚,就没有集中,而集中又成为资本积累加速的有力手段。对增大单个资本、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来说,仅靠积累那是缓慢的,集中方式则可以大大加快这一进程,一夜之间就可以使单个资本膨胀几十倍,这对资本积累的加速当然起着巨大的作用。所以,我们下面凡读到资本积累的时候,就包含着集中的作用在内。

资本的集中,主要是通过竞争和信用这两种手段进行的,通过竞争,大资本吞掉小资本发生资本的集中;通过信用,把零星的小资本集中到大资本的手中。

由于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大大促进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可变资本部分相对地减少,从而对劳动力的需要也相对地减少。

下面谈谈这种情况会造成怎样的社会后果,对工人阶级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资本积累范文2

[关键词]人力资本积累;城市经济增长;城市产业演进

[DOI]10.13939/ki.zgsc.2017.02.025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这种背景下打破了城市的发展局限,使得一些具备优势的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然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扩大化会给一国的经济状态、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这种城市间的经济距离差异会影响资源合理配置,有碍国家的整体经济运行,是需要注意的。

1 基于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人力资本主要本质就是将人作为资本,视其为经济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在经济学史上第一个将人看作资本,并积极将人的价值使用经济算法计算的经济学家是威廉・佩蒂,他指出了人在国家经济发展中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提出“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观点,这种观点表明威廉认为人是财富创造者,是一切经济活动产生的重要因素。

“人力资本”这个概念是由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亚当・斯密是经济学领域中的代表人物,他对人力资本进行了概括,并且阐述了人力资本为资本的理由。Y本是人们用于发展经济的基础,资本的投入是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而人的各种能力和技术都可以将生产活动进行创新或者提高生产效率,因此人们在受到教育获得各种生产技能后再将技能投入到生产中就会促进经济的增加,因此人力资本的概念受到了广泛的认同。[1]

1.2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分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其中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创立人是索罗(Solow,1956)和斯旺(Swan,1956),索罗利用函数分析方法构建了以技术变量为基础的函数关系,认为在技术发生变化,不断变强的基础上,即使其他资本因素没有变化,也会提高经济边际收益。事实上,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这种模型已经被证实了,技术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确实占据重要位置。

新增长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分支中的内容,人们通过数学方法建立了模型,将人力资本因素作为基础核心内容,来重新构建出基于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理论。卢卡斯和罗默尔作为最具代表性的经济学者,提出了在模型中以资本的积累来反映时代下的技术进步状态和知识水平的增长程度。[2]

1.3 国内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我国的经济增长理论多是从人力资本本身的角度进行研究,大多有关经济增长的理论都是从科技人力资本、政府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产权等方面进行分析,或者是利用人力资本解释一些经济现象,对于人力资本与城市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涉猎并不多。当前我国有关人力资本的研究理论非常广泛,但是用来分析人力资本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研究理论还比较缺乏,这是我国经济学者未来需要加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2 人力资本积累作用于城市经济增长的机理

2.1 人力资本积累与城市经济增长

城市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城市的总体经济实力有大幅度的提高,是区别于一般经济增长的,经济实力的提升代表着城市的经济地位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中会有所变动,因此研究城市经济增长是十分必要的。而城市经济增长或慢或快,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因素十分重要。自从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强,这使得现代经济发展中物质资本的主导地位已经被削弱,而以人为主导的知识经济占据了发展的前沿,人力资本成为了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物质资本的影响力已经远不如人力资本的影响力,城市要想达到扩大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益的目标也需要以发展城市人力资本集聚为重要步骤。

城市人力资本的积累需要经历积累过程,在逐渐积累的过程中城市人力资本与城市的经济增长是相互作用的。通常,在城市之中如果具有高度积累的人力资本,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促进这座城市的经济增长水平,提高城市的总体经济实力。反之,在发展城市经济的过程中也会为人力资本的积累创造条件。而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到更高的阶段,人力资本积累产生的影响是超乎人们想象的,对城市经济增长会起到重大的影响作用。[3]

2.2 人力资本积累与城市产业演进

城市经济增长的一个表现方面是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演进,作为城市经济活动要素流动的表现形式,城市产业的演进也与人力资本积累有非常大的联系。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是经济发展进步的表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代表了城市人力资本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能够发挥出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2.2.1 人力资本配置对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

城市产业结构变化需要依靠科技和人才的作用,因此可以说人力资本的配置是影响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须依靠科学、合理的规划,需要先进生产技术的支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支配科学技术的主导者,因此人力资本在产业结构变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生产活动中,产业所需要的生产技术都是依靠专业技术人员研发出来的,当技术投入产业之中,具体的操作和维护流程也是人力资本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最后利用技术生产商品,将商品投入到流通环节依然离不开人力资本的配置作用。这些,都说明了未来的城市产业结构变化中人力资本占据着重要的支配位置,要想促进城市经济的增长,就必须实现城市人力资本科学配置。只有处于合适的位置,人力资本发挥的作用才会更加全面具体,也会扩大对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2.2.2 人力资本积累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的作用机制

首先,从人力资本配置对城市产业结构变化发挥的作用上来看,人力资本积累能够发挥引领机制的作用。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注重从全方面提升城市的整体实力,这就为实现人力资本积累提供了条件,城市政府在教育、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也为人力资本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这样在人力资本积累厚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发挥起到促进作用。并且,随着城市经济的增长,由人力资本带来的作用会表现得更加明显,促进城市经济类型的多样化,实现城市的繁荣与发展。人力资本积累在城市原有的产业结构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样也促进了城市新兴产业的出现,这是人力资本积累的一大创新机制。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创意和技术的支持,而人力资本中的高科技人才就是支撑起新兴产业的载体。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最大不同就是新兴产业依托科学技术和知识性人才,这两者都可以通过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获得,因此促进城市新兴经济产业的发展是人力资本积累引领机制的重要表现。

其次,人力资本积累可以促进生产活动获得更大的边际收益,这个过程中显示了人力资本积累的支撑机制作用。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是资源的重新配置的过程,这个阶段需要不断地改进资源新增量和合理配置资源存量,而人力资本的具体活动会对资源造成影响,高水平的人力资本能够促进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地调整和优化。

3 结 论

我国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而从人力资本积累角度分析其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能够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理论依据。当前我国经济学研究领域中还需要加强基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城市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以此来提高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地区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工,陈伟明,陈习定.收入不平等、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证据[J].财贸经济,2011(2):12-17.

资本积累范文3

关键词:农业经济增长;基础设施;人力资本;VAR模型;协整方程;

作者简介:刘晗(1989-),男,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政策与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曹祖文(1988-),女,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学。

一、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增长。按1978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农业总产值在1978-2010年这段时期内由1117.6亿元增长到6910.3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8.74%,其中,增长率在10%以上的年份有9年,农业增长为负的年份有4年,农业发展总体态势良好。但是,也应该注意到,我国农业发展并不稳定,不同年份的农业增长水平差别较大。由于农业生产易受自然和经济双重风险的影响,未来的农业发展将会面临来自资源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当前我国农业主要依靠追加土地、化肥等物质资本的投入量来提高农业产量。从长期来看,通过这些短期影响因素的促进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探寻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因素,寻找农业发展的源动力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基础设施能够带来经济增长并减轻贫困。Binswanger等(1993)[1]、Mamatzakism(2003)[2]、Romeo和Kurada(2005)[3]分别对印度、希腊、菲律宾三个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可以获得比人口增长更高的农业生产效率,有利于减低农业生产成本,从而促进农业的增长。基础设施具有间接生产性,可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对于我国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来说更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鞠晴江和庞敏(2005)[4]采用双对数C-D函数模型分析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基础设施发展对农业生产增长具有规模经济效益。史明霞和陆迁(2007)[5]对1985-2004年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从长期看基础设施投资可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陈灿煌(2009)[6]研究了1980-2005年间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GDP的关系,发现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可见,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资本和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源泉。Schultz(1961)[7]批判了传统增长理论的观点,提出人力资本概念,强调人力资本才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Uzawa(1965)[8]建立物质和人力资本两部门生产经济增长模型,认为人力资本积累是技术进步的源泉。Lucas(1988)[9]通过研究得出国家间经济增长的差异源自于人力投资水平差异的结论。Romer(1900)[10]提出人力资本较为富集的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Mankiw等(1992)[11]、Caballe和Santos(1993)[12]、Barro(2001)[13]、Bloom等(2004)[14]通过将人力资本引入生产模型中,对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积累确实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从国外研究经验来看,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那么,在我国,人力资本积累是否有助于经济的增长,尤其是对农村地区来说,人力资本积累是否也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孙敬水和董亚娟(2006)[15]利用1997-2004年的面板数据对农村人力资本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效应。黄振华(2008)[16]估算了1985-200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发现剔除人力资本因素后,全要素生产率被高估近30%,由此提出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明显促进作用。杜江和刘渝(2010)[17]运用面板模型分析了1997-2007年间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结果表明除土地、物质资本等重要影响因素外,人力资本要素投入的增加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由此可见,对于我国的农村地区来说,人力资本积累确实有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从上述研究成果来看,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证明了基础设施投资和人力资本积累确实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因素。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很少有研究者把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两个因素同时纳入模型进行研究。众所周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费用基本上是靠国家财政资金的投入,对任一方面资金投入量的增加必然降低另一方面资金的投入量,因而必须找出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合理的财政支出配比以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用。有鉴于此,本文将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两者同时纳入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为今后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支持提供参考,以期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二、理论模型

国内外的研究经验表明,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基础设施投资、人力资本积累。但考虑到我国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家庭资本投入对于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同时就现阶段农业发展水平而言,不应该忽视物质资本的重要作用,因而本文将私人资本投入也纳入到模型中进行分析。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一)方法选用

研究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因素就是考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属于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在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中最普遍的做法是采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回归分析,但是,使用OLS法的前提是各变量必须都是平稳的时间序列变量,否则采用OLS法对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极容易出现伪回归现象,从而降低实证结果的可信度。为此,本文将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教育资金投入和私人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总产出的影响。VAR模型不建立在任何经济理论基础之上,而是用模型的当期内生变量对模型中的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进行回归,分析模型中全部内生变量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VAR的优势在于在估计的过程中不受任何假设的约束和限制,相比传统的OLS法而言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二)指标选取、模型设计及数据来源

1.指标选取和实证模型设计。

根据前述的理论模型,为了衡量农村基础设施投资(G)、教育资金投入(IE)以及私人资本投入(Kp)对农业经济总产出(Y)的影响,需要设定相应的指标。农业经济总产出(Y)用农业总产值来衡量;农村基础设施投资(G)用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量来衡量,采用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资金投入量主要是因为由于公共品有非排他的特性,长期以来政府一直是农村公共品的主要供给者。同样的道理,农村教育也属于公共品的范畴,并且农村教育的资金基本上是由政府提供,因此选用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来反映教育资金的投入(IE)。对于农业生产来说,需要投入大量的固定资产以保证农业生产的高效率,固定资产投资的多少是衡量农业生产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准,所以,采用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来反映私人资本投入(Kp)。因此,本文最终建立以下形式的实证模型:

2.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所用数据的时间跨度为1985-2010年,共计26年的年度数据。所用数据均来源于各年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其中,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量为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从2007年开始财政部报表制度调整,因而2007-2010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由财政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乘以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来得到。由于没有直接反映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的统计数据,所以用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乘以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来反映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额直接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获得。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所有数据均以1985年的不变价格进行价格平减,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同时根据模型要求对所有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

四、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由于时间序列数据大多是非平稳的,因而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先要检验变量是否是平稳的序列变量,如果变量是平稳的,则可以直接使用OLS法进行回归分析;如果变量是非平稳的,就应该使用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采用Dickey和Fuller在1981年提出的ADF单位根检验法检验各个变量的平稳性。ADF检验的检验模型由AIC和SC准则共同确定,各变量的ADF单位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LNY、LNG、LNIE、LNKP这四个变量都是非平稳变量,对其进行一阶差分处理,取变量的一阶差分值,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各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都通过了检验,都是平稳变量,表明它们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二)VAR模型的确定

由于各个变量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因而这些变量可能存在某种平稳的线性组合,反映变量间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为此,需要对各变量进行协整检验以确定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在协整检验之前,必须要确定VAR模型的结构,根据前述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的要求,本文采用带有截距项而不带趋势项的VAR模型。另外,为确定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首先选择VAR模型的最大滞后阶数为3,再应用LR、AIC、SC、HQ、FPE等统计量来确定最优的滞后阶数,最优滞后阶数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结果来看,除AIC准则认为最优滞后阶数为3以外,其余四项评价准则均认为最优滞后阶数应为2,因此,最终确定的最优滞后阶数为2。

(三)协整检验

尽管各变量都属于非平稳的序列变量,但是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序列,表明各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为此,采用Johanson协整检验法来检验这种关系是否存在,协整检验的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协整方程的似然比统计量为121.89,各变量均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从(12)式中可以看出,在1985-2010年这段时期内,各变量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以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LNG)衡量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农业总产值(LNY)的影响为负,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LNG)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LNY)将下降0.071578%,这与鞠晴江和庞敏(2005)[4]、史明霞和陆迁(2007)[5]、陈灿煌(2009)[6]的研究结论相反。一般认为对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越大,越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但也应该注意到,对基础设施的过度投资将会对其他如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产生“挤出效应”,不仅不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还可能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抑制作用,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可以从张海燕和邓刚(2012)[21]、李强和郑江淮(2012)[22]的研究结论中得到佐证。因此,本文认为基础设施投资会对其他生产要素产生“挤出效应”,会阻碍农业经济的增长。以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LNIE)衡量的农村教育资金投入对农业总产值(LNY)有正向作用,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LNIE)每增加1%的投入,农业总产值(LNY)将提高0.375777%,表明教育资金的投入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有积极的作用,这与孙敬水和董亚娟(2006)[15]、杜江和刘渝(2010)[16]、黄振华(2008)[17]的研究结论相一致。以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LNKP)衡量的私人资本投入对农业总产值(LNY)同样有正向作用,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LNKP)每增加1%的投入,农业总产值(LNY)将提高0.477432%,资本投入对于农业经济增长有较大的正向促进作用,杨丽和陈莹(2009)[23]、曹跃群等(2011)[24]、魏勇等(2012)[25]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尽管不同的研究者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研究的范围不尽相同,但是他们的研究结果都表明教育资金投入、物质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另外,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1985-2010年这段时期内,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LNKP)比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LNIE)更能促进农业总产值的提高,表明物质资本投入仍然是带动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李宪印和陈万明(2008)[26]、闫俊强和李大胜(2009)[27]、左伟和张夏妍(2010)[28]的研究结果也都证实了物质资本投入确实要比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大。

(四)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在证实了各变量之间存在的长期协整关系后,可以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一步刻画各变量间的短期波动关系。在VECM模型中,误差修正项的系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LNG)、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LNIE)以及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LNKP)的滞后1期和滞后2期系数也都未能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表明短期内各因素对于农业总产值(LNY)的影响很小。由于基础设施投资、教育资金投入和物质资本的投入都属于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因素,因而短期内这些因素影响农业总产值的可能性较小,只有在长期内这些影响因素的效果才能显现出来。

(五)方差分解

协整检验只能表明各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不能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强度。所以,本文在前面确定的VAR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方差分解,全面了解各方程信息对模型内所有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农业总产值(LNY)的方差分解结果如表4所示。

从方差分解的结果来看,总体上在滞后5期内,各变量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都不是太大。从滞后6期开始,各变量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开始显现,并且影响力在不断增大,各变量在滞后10期时对农业总产值(LNY)的影响共计达到了75.32%。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LNG)对农业总产值(LNY)的影响在滞后6期内先上升后下降,从滞后7期开始影响力逐渐增强,最高时达到8.71%。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LNIE)对农业总产值(LNY)的影响在滞后5期内缓慢上升,从滞后6期开始影响力显著提高,最高时对农业总产值(LNY)的影响达到了40.14%。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LNKP)对农业总产值(LNY)的影响从一开始就呈上升趋势,但是增长幅度不大,最高时影响力为26.47%。方差分解的结果同时验证了前述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中各变量与农业总产值间不存在短期波动关系的结论,基础设施投资、教育资金投入和私人资本投入都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因素,短期内不会对农业总产值产生影响,其中教育资金投入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私人资本投入的影响,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较小。可见,人力资本积累和私人资本投入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资本积累范文4

关键词:石油企业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积累

0 引言

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是否能够真正懂得并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本的积累,已经成为影响石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石油企业逐渐意识到了人力资本积累对于整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认真的探讨。

1 我国石油企业人力资本积累中存在的问题

1.1 人力资源丰富与人力资本短缺并存。在我国石油企业中,呈现出“总量富余,质量低劣”的现象和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素质偏低,人才活力不够,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虽经这些年的减员增效,人力资源总量还是明显偏大,人力资本十分短缺。

1.2 人才流失与人才老化并存。①人才流失严重。由于教育的内在品质并没有获得相应的改善,特别是由于落后用人机制的消极影响,使得石油企业优秀人才至今仍在源源不断地外流。人才的流失,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②人才老化日渐突出,尤其知识结构老化严重。按国际通行的知识老化率30%的速度推算,我国石油企业现有人才中至少半数因知识老化、陈旧而不能再称其为人才甚至己变为不合格人才了,人才断层己经出现。这种状况显然将影响到未来的经济效益与经济发展。

1.3 人才价格与价值背离。①收入与价值背离。在石油企业中,人才收入和他们付出的劳动与承担的责任、风险及做出的贡献和企业得到效益相比,明显偏低,与人才的人力资本价值背离。②分配形式单一。以短期的、现时收入为主。而股权激励等长期分配激励方式采用较少。使经营者短期行为严重,职位消费、特权消费倾向明显,非货币化物质追逐动机强烈,配备专车、专职秘书,公费通讯、公差出国、公款消费等等。

1.4 人才“用”与“育”失衡。在许多石油企业中,经营者只停留在使用与控制员工这一层面上,忽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即员工的培训,简单地把职工培训看成是一种消耗,只重视员工的职前学历或文凭,不重视员工的继续教育或终身学习。在人力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上,忙于资本的原始积累,顾不上人力资源的储备与开发,急于“用才”,不善于“育才”,结果不仅人才难求,而且人才难留,最终无才可用,人才的“育”与“用”严重失衡。

2 我国石油企业人力资本积累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传统国有企业制度弊端的“惯性”。①动力结构扭曲。我国石油企业被赋予相应的行政级别,享受相应的行政待遇,这样,企业对行政级别的追求远远超过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为此,石油企业很少考虑人力资本的投资,考虑人力资源的开发,而是尽量争取物力资本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搞“小而全”,“大而全”,为提高自身行政级别打下物质基础,这就导致了石油企业对物质资本投入的偏爱和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歧视。②责任外化与软化。在传统企业制度中,石油企业不存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企业不承担经济风险,没有亏损破产和失业的忧虑。企业员工也没有任何危机感,这就使员工缺乏改善知识结构、提升素质结构、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积极性,工作质量不高,技能水平低下。此外,企业内部实行平均主义的工资分配方式,基本抹杀了企业内部员工在劳动能力和贡献大小上的差别,这就使企业员工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2 忽视或无视企业人力资本。①认识不足。目前,资本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传统的货币形态,一种是新兴的人力资本形态。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整个企业的生产制度都发生很大变化。石油企业对这种产权制度的变化反应太慢。②管理理念传统。长期以来,石油企业对员工的管理习惯上称为劳动人事管理,反映出企业以劳动者人事关系为核心的管理理念。目前迫切需要转变,更新管理模式,尽快实现人力资源现代化管理的成功转型。

2.3 缺乏人才甄别选拔机制。①缺乏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因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和旧体制的影响,一些石油企业在人才选拔和使用上,仍然用一种僵化、封闭、静止的观点,尽管这几年这些方面有所突破,但力度上与国外一些优强石油企业相比显得差距很大,尚未真正形成能上能下、能升能降、能出能进的竞争机制。②缺乏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石油企业对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状况熟视无睹,对企业的人才需求缺乏客观的分析和合理的预测。高素质、高层次、高精尖人才留不住,低素质、低层次、低能力员工不愿流出,成了“棒打不飞的鸟”。

2.4 培训机制不健全。培训机构重复设置,多头、交叉管理,培训基地建设重点不突出,培训资源浪费等现象非常严重,缺乏系统的策划。培训内容大众化,针对性不强,培训教材陈旧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没有形成与市场配套而成熟的培训教育机制,在培养员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明显虚弱,导致培训能力空间不大和人力资本的短缺。

3 加强石油企业人力资本积累的措施

3.1 强化人力资本投资与管理

3.1.1 把石油企业改造成学习型组织。①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本积累应以明晰、确定的产权制度为前提。②既要从内部经验学习,也要从外部资源汲取营养,二者是推动企业成长的两个轮子。③学会记录和传播学习的成果,这样企业全体员工才能共享知识,从知识中受益,从学习中不断加速个人人力资本和企业人力资本积累。④创建企业学习的基础结构,将学习制度化,对提升企业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绩效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此外,企业是否建立起一套激励学习的合理制度,这对于石油企业搞好人力资本投资具有关键意义。

3.1.2 把人改造成终身学习的人。不断强化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把培养和造就“学习人”放在重中之中的地位,才能提高人力资本能级,调整人力资本结构,增加人力资本存量。

3.1.3 充分发挥培训的效能。要做到建立有效的培训系统,丰富企业的培训方式,让培训成为奖励。对于石油企业而言,招聘人才固然重要,但培训才是企业长足发展的根本。

3.2 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理论导致的管理制度创新模式层出不穷,但比较有影响的模式主要有目标管理、参与管理、团队管理、股权激励、薪酬激励和文化激励等。

3.3 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成长机制

3.3.1 科学合理的吸纳机制。首先,要形成求才若渴的气候。其次,要制订人才引进预案。再次,要采取多种方法网罗人才。

3.3.2 优胜劣汰的选用机制。对各级各类人才选拔和任用合理与否,不仅关系他们自身的成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且直接影响到石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3.3.3 能进能出的流动机制。石油企业必须建立有序的流动机制,要单纯设法阻止有用人才流失,是不切实际的。关键是石油企业要进行制度创新,及早建立一种机制,构筑“归巢”,吸引流失人才回流。用事业留人,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制度留人,用环境留人。

3.3.4 科学化的考评机制。石油企业对各级人才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考核评价,根据不同的专业、岗位、职位特点和人才的层次与类别,按照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人才考评制度,明确考评的目的、内容、方法、程序、标准和要求。

3.4 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随着跨国公司之间人才竞争战的愈演愈烈,人力结构的变化、人才的流动和转移是难以避免的。为适应这种变化、流动和转移,石油企业除了想方设法稳定所需人才,最大限度降低有用人才外流数量之外,还要在内部人力资本管理中推行职业生涯管理制度,即通过投资、培训等方式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进行再设计,帮助员工实现转岗、换岗,使员工在流动中调整自我,最大限度的地释放内在的潜能。

3.5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 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能够使企业人力资本承载者树立积极的价值取向,提升其创新动机的层次性,进而推动其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石油企业一定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作出努力,使得留人不成为一句空话,真正切实有效的增加企业的人力资本积累。

参考文献:

[1]莫志宏.人力资本的经济学分析.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资本积累范文5

[关键词] 西北回商;资本;商品流通;积累

[中图分类号] F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1-059-3

我国西北地区的回族商业活动在经历了封建王朝晚期政权僵化统治的影响之后,“商品经济的发展时有消长”。此时期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性与侵略性将近代的中国逐步变成了西方国家相互争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将中国被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市场,进一步促使中国近代社会发生了重大转型与变革,生产关系和社会阶级也发生了深刻的调整,这一特征尤其在经历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时期最为突出。于是,中国近代化进程这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当时外国资本的入侵与被动开放的路径,逐渐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蔓延。然而,这一时期由回族所主导的皮毛贸易不自觉地嵌入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之中,并成为其商品流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链条”,“皮毛{1}”成为这一时期中,“西北对外输出之大宗”,从而客观上为甘宁青整个地区回族商人的发展提供了最初的物质财富基础。

一、商品流通主体――皮毛的孕育与极大丰富

我国西北地区特别是甘宁青所处的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与相对优越性,以及生活该区域民族实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经营方式,使甘宁青地区形成了“羊则无处不畜,无家不牧”的普遍特征,为皮毛的大量出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如甘肃省“错处蒙番,民间多事畜牧,故所产土货以羊牛、皮张为大宗”;宁夏“各州县俱产羊皮,灵州出长毛,狐皮亦随处多产”;青海省“民国初期约有各类牲畜753万头只,其中羊约531万只,牛、马、骡等各类牲一畜达222万头(只)”。由此可见,如此众多的牲畜,加之牲畜的皮、毛及其相关产品,为甘宁青整个区域农牧业产品的商品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由于西北区域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即水土优势,该地区生长的羊、牛、骆驼等牲畜皮毛质优、毛泽鲜亮、手感舒适且产量大、货源稳定及诚信度高。然而,近代以来直至民国前期,皮毛曾一度只作为民族间“物物交换”的主要媒介之一,用以换取各自生活所需。且羊毛的利用率不高,羊毛的商品率更低,即使“蒙藏两族时来东部回汉民族聚处之城市,挟其特有之羊毛等特产,以交换茶粮布走之类,以供消费;唯无大规模之交易。”在某种意义上反映出,甘宁青地区丰富的皮毛资源,已具备可以转化为具有近代意义的商品并形成外向化、商品化、市场化发展的巨大潜力,只要一经外部市场需求的强烈刺激,便会带动该地区经济链条的迅速转动,推动西北地区整体近代意义上的商品流通的展开。

二、商品流通的动力――国际市场的刺激

我国近代的西北地区特别是受近代国际市场的刺激,皮毛成为此时期甘宁青地区外向化商品之主导。以至于西北区域市场成为了国际贸易产业链条中的一环。尤为重要的是,此一时期中的“皮毛”开始了不自觉的“自我整合”――转变为外向化的商品。一方面,商业的季节性”使羊皮、毛在生产上具备了劳动分工的自然性基础,既皮、毛其自身具备可以与羊被分离的产品特性,成为了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另一方面,回族所具有农商互济的生计特点,自发地转化成为产业分工的优势;又因为皮毛在作为商品输出的过程中,它的加工流程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可以分离和专业化生产,且皮毛贸易劳动环节多、劳动链较长,使之具有近代意义上的劳动分工与产业分工得以出现,为商品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更为值得注意的是,民国期间西北地区以皮毛为对外贸易的主体商品,尽管于外在形态上颇具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的特征,但事实上,它“并不是由生产所驱动”,而是由商业或更为准确地说是由皮毛贸易的外向化发展所形成的商品流通即大量的没有商品生产的流通所带动的。换言之,这种贸易使产品于一定时期内转化为商品,即处于从牧区产地到出口市场之间这段流通过程之中。至此,皮毛因商业被转化而成了商品。之所以“被转化为商品”,实质上是由于这一时期的皮毛贸易被“嵌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加之我国西北皮毛质优、附加值大、增值空间广,最终产品价值高、销量好,因而使之并成为其商品流通领域内的一个“链条”。外显为对外贸易的皮毛,其实质是西北地区成为资本主义在我国的原料产地之一。深层次讲,这一客观现象,促进了西北区域商品流通的近代化发展。

三、回商资本的积累与转化

回商资本的积累与转化,与回族商人集团的不断成长与壮大密不可分。晚清到20世纪初期,回族商人因商业信息闭塞加之资金薄弱,多从事于本小利微的商业活动。尽管也搞长途贩运,但大多以担当驼户、脚户、车夫为主,兼带少量货物贩卖,劳苦程度不言而喻;在经营方式上,多为行商,小摊小贩小本经营,与当时的两大商业力量即洋商(主要为外商、洋行、买办)和山陕商人相比经济实力悬殊很大。外商、洋行和买办凭借其侵略特权和官府庇护曾一度主宰西北地区的皮毛贸易。民国初年,英国的新泰兴、高林、聚立、兴隆、仁记,德国的平和、瑞记等洋行直接前往西北各地收购皮毛,如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河州地区,“九家洋行订购羊毛则集体行动,各洋行先付款订购,待羊毛到齐时,按资金大小分配,新泰兴洋行要占羊毛总数的50%,其余数家又按资本大小分配”,此期间受侵略特权即三联单制度的影响,使洋商获利颇丰。之后,因1925年“甘肃省政府宣布废除三联单制,规定洋商购货也必须照章纳税,自此各洋行纷纷撤庄回天津”。自此,由洋行、外商、买办直接控制皮毛贸易从中牟取暴利的局面得以结束,给予了回族商人更为有利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随着贸易的环境改变,尤以“三联单”制度的废除为转折点,回族商人开始在甘宁青地区的民族市场中,凭借其地缘、教缘、血缘、业缘之优势迅速发展,其经济实力与商业竞争力曾一度超越了此区域中的山陕商人,从以往的贸易附属者转而成为这一时期中推动皮毛贸易发展之极其重要的力量。在民间商业活动中的回族商人主要从事于皮毛的收购、中转等流通领域内的商业活动,随着自身实力的加强产生了一批颇具实力的回族商业社团。如,宁夏灵武的“振兴永”商号在抗战前期,其商业规模为“自养骆驼130多峰,山羊、绵羊1000多只,店员和拉骆驼的工人各10几名,资金约10万银元,在吴忠、包头等地共有市房100多间”;宁夏吴忠的“天成和”商号,“从一个只有20余峰骆驼的专业运输队起家,此时已发展成为当地第一大商号。国内战争爆发前,其资金积累达26万多银元”。

这一时期的回族民间商业社团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资本积累不断增多,但并没有像英国工业革命前期,更为准确的说是英国“圈地运动”后期,资本开始在工业等产业资本的转化,更多还是停留在商业领域,更多地用于置地等非扩大再生产行为,而且封建性质的生产关系仍占主导,只是后期表现出了很多具有资本主义形式的近代企业。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民族资本主义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商业资本积累过程时有中断。

更为重要的是,在抗战爆发前后随着官方垄断贸易的开始,由回汉民间商人转化为以马氏家族为首的回族官僚集团全面控制着皮毛贸易市场,可以说官僚阶级的提前进入,使经济实体有了质的转变,使我国西北地区提前进入到具有早期形态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并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转化”。民国时期回族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的变迁中,在纺织工业、化学工业、食品工业、火柴工业、机械工业、电力工业、制药业、采矿业、钻石业等领域,主要集中在纺织、火柴、肥皂、加工等轻工业上。如宁夏兴夏织呢厂,设备为各种木机数十架,每日可出毛毯四十条、军毯一百条及地毯五十方尺,后者全系手工,厂方困难为资金不敷周转,染料缺乏及手工成本太高。宁夏的利宁造纸厂,有十二匹马力蒸汽机一部及化验设备,技师五人,工人约四十,每日出纸约二十刀。又光宁火柴厂

资本三十万元,虽无动力,有手摇切梗机、切片机、装坡机等,工人约九十名,每日可出红头及黑头火柴十五箱等等。

综上所述,近代民国时期甘宁青地区以“皮毛贸易”为主体的商品流通,为近代西北回商资本的积累与转化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在外部强大市场的刺激下“皮毛因商业转化为商品”并呈外向化、商品化的发展趋势,商品流通以前所未有之态势迅速发展,推动了西北回族商人的资本积累。后期,随着马氏家族为首的回族官僚集团全面控制着皮毛贸易市场,可以说官僚阶级过早地进入区域经济的发展之中,导致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改变。并且,“回族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转化”提前刺激了区域商品经济的近代化进程。

注释:①皮毛:本文所论述的“皮毛”特指甘宁青区域内所产家畜及野生动物之皮、毛。其中,皮类包括羊皮、牛皮等;毛类主要为羊毛、骆驼毛。

参考文献:

[1]姜歆.中国回商・回族民间商业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2).

[2]马福祥.朔方道志・卷3[Z].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16).

[3]赵艳林.辛亥革命前十年间帝国主义在甘宁青的侵略活动[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4).

[5]赵艳林.辛亥革命前十年间帝国主义在甘宁青的侵略活动[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4).

[6]全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编委会编.中国西北稀见方志(第7卷)――[乾隆]银川小志[Z].北京: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4.

资本积累范文6

论文摘要: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已经经历了由物力资本观、人力资本观到人才资本观的演进,在新经济时代,正由人才资本观向智力资本观升华。与之相应,人才争夺战也愈演愈烈,呈国际化趋势。让全社会认诅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性,注重人才的创造、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掘,在新经济时代将显得尤其重要。

一、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人的能力即人力是人类所具有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而人力资本是指人们花费在人力保健、 教育 、培训等方面的开支所形成的资本,就其实体形态来说,是活的人体所拥有的体力、健康、经验、知识和技能及其他精神存量的总称,它可以在未来特定经济活动中给有关经济行为主体带来剩余价值或利润收益。简言之,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有两点:它是凝结在人身上的“人力”;它是可以作为获利手段使用的“资本”。

目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已经有学者提出“智力资本”的概念。在人力资本中,广义的“智力资本”,应包括智力、知识和技能;狭义的“智力资本”,应单指人力资本中的智力因素,着重理解为创新、创造发明的能力。不管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理解,都是从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的角度出发的。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的重要部分,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提出智力资本的概念适应了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时代 发展 的要求。智力资本的内涵较人力资本、人才资本先进之处就在于对人才创造性元素的重视和强调。根据新经济时代复杂劳动的要求,创造性人才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创造性人才的劳动能够解决难度更大、范围更广、涉及许多学科和矛盾的问题。二是创造性人才的劳动具有较高的抽象思维和创造力,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创造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三是创造性人才的劳动能产生更大的生产力和创造力,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新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与智力资本

第一,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如果说,农业时代的春耕秋收犹如给大地梳头, 工业 时代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则把地球刨挖凿钻得百孔千疮,无疑于是对地球的敲骨吸髓。人们有理由将这种以耗竭能源和短缺资源为代价的传统型工业经济称为“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而新经济时代则是信息化(以数字化、 网络 化为特征)、市场全球化和以人(能)为本的多样化这“三化合进”的时代。新经济是低耗高效的特别依赖于知识资源的经济,是促进人与 自然 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 科学 、合理、综合、高效魄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经济。如信息科技术的软件、生命科学技术的基因工程对资源的耗费甚少,传统技术不可同日而语;而知识资源是在使用过程中唯一不被消耗、且能不断增值的、并可以为全社会“共享”的可再生资源。

第二,它是一种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创新是新经济时代的灵魂。在新经济时代,生产力的内涵有了新的扩展与诠释,知识、科技、智力已成为其主要内容。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已不再仅仅依靠技术的运用,知识的积累,而更多地依靠科学的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成为直接的资本和财富后,拥有知识的人才无疑也就成了资本与财富的不竭源泉,也就成了新经济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新经济给全球带来的迅猛而巨大的变化让许多人难以想象。“数字化技术”和“工业化技术”、拥有智力资本和缺乏智力资本,这种区别正在制造新的巨大鸿沟,并将继续对各行各业带来全面的冲击。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没有高大的厂房、堆积如山的原料和产品库房,只有软盘和软件知识、程序、信息,但却在短短的20年间,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使公司资产达到了460亿美元。美国投机家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没有生产设备,没有雇佣工人,仅仅依靠对银行 金融 工具的认识和操作,在世界金融市场上不断制造危机并积累了大量财富。知识要素的作用不但在经济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军事领域同样如此。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比谁船更坚炮更利,而主要表现为科技实力的竞争,数字战争、信息战争可以在兵不血刃的状态下置对手于灰飞烟灭之中。

三、智力资本已成为新 经济 时代生产力 发展 的决定性资源

舒尔茨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人力资本学说”,在他的视野里。劳动者掌握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技能和知识是构成技术先进国家生产优势的直接动因。国际经济运行状况也证实,现当代知识生产已成为现实生产力的强大推动力,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