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劳动部工作总结范例6篇

学生会劳动部工作总结

学生会劳动部工作总结范文1

经历了有意义的活动后,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感觉我们很有必要对活动情况做一下总结。那么活动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年五一开展活动总结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2021年五一开展活动总结范文1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们全厂职工在这里聚会,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在此,让我代表厂党职工团向向全厂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坚守在运行等工作岗位上的同志表示亲切的慰问!祝愿大家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工作顺利、节日愉快!

--水电厂从--年建厂以来,已整整走过了--年的风雨历程。我们曾经创造过辉煌,也经历过艰难。作为中国--集团公司的一员,我们又迎来了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求真务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以主人翁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维护企业的形象,维护企业旗帜的尊严,用碧电人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共创碧电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在当前,全厂职工要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电力体制改革的发展,隶属关系的改变,丝毫没有改变安全生产的基础地位,而且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厂干部职工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把安全生产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以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关注安全生产,按照集团公司要求,认真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扎实开展“树立零违章理念,创建无违章企业”活动,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全员岗位技能;切实强化责任,不断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为全年实现“零违章、零缺陷、零故障、零非停”的目标而努力工作。全厂职工要形成合力,确保今年安全生产等三项责任制的完成。

二、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人才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的法宝,也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全厂职工要深刻认识到我厂人才工作的紧迫性,特别是一些关键岗位人员严重缺乏的现状,要提高对加强人才工作的危机感,树立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人人都做贡献,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是有用之才的新的人才评价观。特别是组织人事部门,要尽快拿出我厂人才强企措施,要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上取得新的突破。

三、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大讨论活动,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带动全厂各项工作的大转变。由于我厂地处偏远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部分干部职工中过时保守的观念还比较浓,对电力市场竞争的挑战还认识不清、准备不足,甚至有些同志还安于现状、盲目乐观。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已成为制约我厂发展的“总病根”。为此,企业要谋求新的、更大的发展,职工观念的更新是当前企业急需解决的一项迫切任务。广大干部职工在大讨论活动中要实事求是的分析和查摆目前我厂管理体制和人员思想观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活动,真实地反应出制约我厂发展的突出矛盾。并通过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促动职工思想观念的更新,促进我厂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的进步。

同志们,迎着鲜红的五星红旗和飘扬的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司旗、碧电厂旗,我们相信,有集团公司在正确领导下,有全厂干部职工的努力和辛勤工作,--电厂的未来将更加充满希望!

2021年五一开展活动总结范文2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让学生了解劳动节的由来、意义,树立向劳模们学习的思想,近日,--小学开展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一是上一堂丰富多彩的班会课,鼓励学生自己搜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有关资料、图片,共同了解“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及意义。

二是学习劳模事迹,谈感受写体会。通过学习劳模事迹,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结合劳模事迹反思自己课间活动行为,谈一谈自己在学校课间纪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在班级内进行交流。

三是举行一次以庆“五一“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此次的优秀作品在校阅览室展出,学生以手中的笔书写对祖国的热爱,也为学生写一手好字、画一手好画提供了展示平台。

四是举行亲子活动摄影比赛征集活动。鼓励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走出家庭,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开拓学生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爱大自然的情感,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

2021年五一开展活动总结范文3劳动节是培养幼儿从小树立良好的劳动观念的良好契机。“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为了营造浓烈的节日气氛,丰富幼儿关于劳动节的知识,体验参与劳动的快乐,--幼儿园于本周开展了“劳动润泽童心·快乐迎接‘五一’”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是幼儿园培育幼儿的愿景,亦是目标。本周各班开展的“五一”劳动节主题活动丰富多样,旨在成德于心,育德于行,让爱劳动成为一种习惯,让爱劳动成为一种品质。

一、大胆介绍,感恩他人

集体活动中以谈话的形式介绍父母的职业,感受各行各业劳动者在付出的辛劳和汗水,引导幼儿初步懂得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二、参与劳动,体验快乐

各班级以丰富的实践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劳动的快乐,如:手执小抹布擦洗心爱的玩具、给小树小花浇水、帮助同伴摆放桌椅等等,通过参与劳动,孩子们不仅体验到劳动的乐趣、懂得了劳动的辛苦,还培养了他们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在劳动中获得自信和满足,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形式多样,分享互动

“爱劳动”主题活动动静结合,“青菜青,绿莹莹,辣椒红,像灯笼,妈妈做饭我提水,爸?a href='//xuexila.com/aihao/zhongzhi/' target='_blank'>种植宋易匠妗薄?-》歌声阵阵响彻校园,仿佛诉说着劳动的欢欣与满足;“校园里,真热闹,‘五一’劳动节又来到。你种树,我栽花,美化环境最重要”童声稚语,朗朗上口,儿歌中感受节日的气氛,劳动的幸福;《我是爱劳动的好宝宝》、《最喜欢的人》等主题的展示劳动者的画面的作品栩栩如生,表达孩子们对劳动者的敬意。

本周“劳动润泽童心·快乐迎接‘五一’”主题教育激发了孩子们爱劳动的意识,培养了爱劳”的意志品质,更进一步了解了“五一”劳动节真正的含义,激发了孩子们对劳动者的敬爱之情、感恩之意!希望小朋友们从小事做起,好好学习,长大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更多的神奇,更多的美好!

2021年五一开展活动总结范文4结合五一劳动节,为培养学生爱劳动、爱祖国的情感,逐步养成爱国、务实、勤俭的优良品格,我们学校的十月份活动的主题为“祖国在我心中,行动予以我心”。下面我就我班五月份的活动总结如下:

一、我们二年级级部利用劳动节放假期间,让孩子们动手制作书签,并在书签上写上一句祝福祖国的话语。这次活动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为使得内容更为丰富,孩子们通过询问家长或上网查资料,认识到我们的新中国的建立是多么得来之不易,让孩子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画面精美、布局合理、字体端正。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实在令人敬佩。活动不但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更向全校师生展示了同学们的风彩。这样的一种比赛热情,在评比的时候,我收了同学们的书签,不但画面美观,其内容的精彩也是不容忽视,让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二年级学生的作品。我班评出优秀作品二十多篇。孩子们的制作了各种形状的书签,如树叶、蝴蝶、扇子等等很多。

二、学校还举行了红领巾爱卫生,清除口香糖的活动。我班利用周五下午时间集中清除楼道内、走廊上的口香糖及零食垃圾,要求学生本月内做到班内、楼内、校内保洁。我班及时进行了“劳动小模范”评比。

2021年五一开展活动总结范文5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到来,--乡工会根据县总工会《关于开展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系列活动的通知》的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工会工作实际,在“五一”前后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活跃了全乡机关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计划详细,措施到位

为热烈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到来,同时,为进一步丰富我乡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乡工会把庆“五一”系列活动摆在乡工会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和计划,并采取有效措施做到活动有计划、有安排,能落实。

二、加强领导,经费到位

在乡党委的大力领导下,乡工会按照活动方案,进一步明确机关、站所及中小学的主要负责人为活动具体承办者,并下发通知确保活动在全乡的知晓率。同时,为切实保障各项活动有序开展,乡工会在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确保了活动经费的落实,增添了全乡的活动氛围。

三、活动丰富,取得实效

学生会劳动部工作总结范文2

现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2000年劳动保障普法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劳社普法办发〔2000〕1号,以下简称《2000年普法要点》)和《关于印发全国劳动保障“三五”普法教育工作总结验收指导意见的通知》(劳社普法办发〔2000〕2号,以下简称《“三五”普法总结验收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以下要求一并贯彻执行。

一、按照《2000年普法要点》的要求,继续抓好《北京市劳动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三个五年规划》(京劳法发〔1997〕32号)最后一年普法教育工作的落实,确保“三五”普法教育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认真搞好本单位“三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的总结。按照《“三五”普法总结验收意见》提出的基本标准、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以及北京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北京市“三五”法制宣传教育总结验收工作意见》(京法治〔2000〕1号)的要求,深入扎实地开展好总结验收工作。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三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安排如下:

7月底前为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自查和总结阶段,8月10日前将总结交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9月10日前为市局对区、县局的检查验收、评选阶段,具体形式另行通知。市局在9月20日前将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三五”普法教育工作总结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北京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接受验收检查和评选。

三、提高对“三五”普法教育总结验收工作意义的认识。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国家法治的基础工程。对社会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可以为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在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系统内部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是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实施依法行政的必由之路。我们已经经历了三个普法五年规划,通过总结,找出经验,找准问题。在此基础上,按照《北京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2000?2002)》(京办发〔2000〕25号),制定本单位的普法规划,将普法教育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四、加强对“三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的领导。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三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系统该项工作的组织,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三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或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总结验收工作的组织实施,并明确具体承办人,确保总结验收工作取得实效。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普法办公室关于印发2000年劳动保障普法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现将《2000年劳动保障普法教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附件:2000年劳动保障普法教育工作要点

2000年是“三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是为开创二十一世纪普法教育工作新局面打好基础的重要之年。根据全国普法工作的要求,结合劳动保障工作实际,2000年普法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依法治国方略,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开放、稳定的大局,紧紧围绕劳动保障中心工作,坚持开展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切实做好“三五”普法规划的检查验收工作,研究制定下一步规划,全面推进劳动保障依法行政,将普法教育不断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一、围绕劳动保障工作全局继续推进普法教育

普法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劳动保障工作的全局来开展。充分发挥普法工作在推进各项劳动保障工作中的宣传、教育、引导、保障作用。

一是不断强化劳动保障系统广大干部对党和国家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法律意识,贯彻中央关于从严治政的要求,为推进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是进一步加强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方面的学习,继续开展对干部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的培训,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的水平。

三是结合推进各项劳动保障工作,把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和劳动保障法律知识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开展普法教育,将两个确保、社会保险费扩面征缴、劳动力市场管理等项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二、认真做好“三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

做好 “三五”普法教育总结验收是今年普法工作的重点。根据中央文件和全国人大决议精神,以及全国普法办制定的验收指导意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都要确定相应的验收标准和方案。这次总结验收的基本原则是,谁制定规划,谁组织验收。验收的方法是在自查的基础上,自下而上,逐级验收,有重点地进行抽查。为此要求:

一要抓好验收的质量。在严格考核验收的基础上,做好“三五”普法的收尾工作。凡是验收不合格的地区,要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进行补课。

二要做到验收工作不走过场。要认真总结“三五”普法工作中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改进措施。部里普法办将对各地开展总结验收的情况进行抽查。

三要按期完成验收工作。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在9月底以前完成本地区的验收工作,并写出总结验收报告及下一步的普法工作建议,上报部普法办。部里将进行评选,为全国普法工作总结表彰做好准备。

三、研究制定新的普法教育工作规划

开展普法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根据中央的要求,在做好“三五”普法总结验收的基础上,要抓紧研究制定今后的普法教育规划。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新的普法工作规划的制定,从整个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全局来谋划,形成一些前瞻性的思路,使普法工作更好地为推进各项劳动保障工作服务。

一是制定新的普法教育规划要与立法规划相一致。通过开展普法教育,一方面要促进现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另一方面也要为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

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基层实际情况。要结合总结“三五”普法情况,对下一步的普法教育工作思路、主要任务、方法措施等问题进行调研,注意总结和发现“三五”普法教育工作中成功的做法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使新的规划内容贴近实际,具有实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进一步细化普法教育的具体措施。各地要进一步积极探索普法教育的新方法,采取广大干部和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形式,广泛开展一些生动活泼、简明易懂、深入浅出的普法教育活动。

四、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法制宣传教育力度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法制工作机构要结合各项法制工作的推进,坚持不懈地推进普法教育。同时,要借助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大劳动保障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

一是在开展劳动保障监察等项行政执法工作中,要注重以普法教育为主,以行政处罚为辅,促进用人单位全面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是在开展执法监督工作中,要以普法教育为基础,促进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依法建立各项工作制度,加强管理、依法办事,不断提高广大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

三是要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工青妇组织、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各类用人单位和新闻媒体等加强联系,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和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普及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教育的氛围。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普法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国劳动保障“三五”普法教育工作总结验收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现将《全国劳动保障“三五”普法教育工作总结验收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附件:全国劳动保障“三五”普法教育工作总结验收指导意见

根据全国“三五”普法教育规划,2000年将进入总结验收阶段。为全面完成劳动保障系统“三五”普法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检验“三五”普法成效,巩固法制宣传教育成果,进一步将普法教育工作不断引入深入,根据《全国“三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总结验收的意见》,现对劳动保障系统“三五”普法教育工作总结验收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理论和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按照全国“三五”普法规划、全国人大决议的总体要求和劳动保障部“三五”普法规划,结合各地实际,注重实效,以总结验收为契机,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扩大普法教育工作成效,为下一步劳动保障普法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是突出重点。在总结验收中,既要突出劳动保障“三五”普法规划中确定的重点对象和普法教育中的难点和热点,又要对普法教育的一般情况进行总结,要全面地反映本地区实施“三五”普法教育的总体情况。

二是条块结合。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三五”普法验收工作要与本地区组织的总结验收工作相结合,以服从本地的验收安排为主;要主动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搞好协调,总结验收材料同时报送当地有关部门和上级劳动保障部门。

三是求真务实。劳动保障“三五”普法验收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认真总结“三五”普法的实施情况。通过验收检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回避,制定整改措施,推动普法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三、基本内容

(1)全国劳动保障系统“三五”普法规划的内容;

(2)各地政府及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制定的“三五”普法规划的内容。

四、基本标准

(1)对单位的验收标准。领导重视,组织普法工作措施得力,制定有普法教育规划;确定有负责机构,经费和办公条件有保障;加强了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化建设,有年度普法计划,普法教材、培训有保证;开展了检查落实,较圆满地完成了“三五”普法知识考核,普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对重点对象的验收标准。完成了规定的学习内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法工作落到实处;按年度普法计划,参加了规定内容的普法知识考核,有考核成绩记录;通过普法学习,能较熟练地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工作,依法行政和依法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五、基本方法

总结验收按自下而上、分级实施的方法进行,在自查的基础上,上一级普法主管机关验收下一级的实施工作。劳动保障部普法办对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抽查。具体步骤可分三个阶段:

(1)6月以前为各单位自查阶段。由各单位总结“三五”普法情况,写出自查报告。

  (2)7月至8月为验收阶段。由上一级普法工作机关对下一级普法单位上报的“三五”普法总结进行验收,也可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 形式进行验收。

(3)9月为总结评选阶段。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保障部门普法工作机构写出总结,上报劳动保障部普法办进行评选,参加全国的总结表彰。

六、基本要求

一、高度重视,及时布置。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充分认识“三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要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来看待普法工作,提高对“三五”普法工作验收的责任感,切实加强领导,及早做好布置,争取工作的主动性。

学生会劳动部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二元经济 剩余劳动力 农业生产 总需求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中,市场在国家疆域的限制下是统一的,每种生产要素只有一个价格,这个价格传递着生产要素的供求信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据此做出生产决策。在这个过程中,资源会得到有效配置。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却与新古典经济学所描述的情况不甚一致:发展中国家处于从农业社会向现代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十分落后,市场体系尚未形成,社会经济结构具有刚性,价格机制对资源的重新配置的作用很小。刘易斯(A.Lewis)1954年发表了《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把发展中国家不同于市场成熟完善的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概括为二元结构,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二元结构的理论。

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以土著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很低、劳动收入仅足以糊口的维持生计部门(主要指传统农业部门),另一个是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活、劳动率较高、工资率较高的资本主义部门(主要指城市工业部门)。在农业部门中存在着大量的“过剩劳动力”,其表现是这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负数,这部分劳动力形式上在劳动,实际上处于“伪装失业”的状态。

而在工业部门,劳动者已实现了充分就业,其工资率水平高于农村劳动力收入,从而农村过剩劳动力有流向城市工业部门的自然趋向。只要农业部门存在着“伪装失业”,只要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收入保持差距,农业部门的过剩劳动力就会对工业部门形成源源不断的无限供给。工业生产的扩大不会引起工资率上涨,因为雇佣来自农业部门的过剩劳动力而积累起来的利润可以转化为投资,可以使工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再吸收更多的农业部门的过剩劳动力。另一方面,农业部门由于过剩劳动力的逐渐消失,劳动生产率和劳动者收入将逐渐提高,这一过程一直维持到农村过剩劳动力被吸收殆尽,工农两部门工资水平相等为止。其结果将是工业化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得到发展。

一、农业的剩余劳动力

农业部门的劳动力通常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可以把他们视为自我雇佣,这样他们得到收入就可以看为工资。受到土地数量有限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农业工资一般是很低的,仅能维持生计,因此可以称农业工资为生存工资(subsistence wage),农业部门可以称为生存部门(subsistence sector)。这里,农业部门的生产企业首要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为了这个目标可以增雇或者解雇工人;生产单位是家庭,它和企业的生产目标是不一样的,家庭的首要目标是维持所有成员的生存。正是因为这个差异,传统农业部门就存在着过剩劳动力。

如图1所示,图中TP线和TC线分别表示农业总产量和劳动力总成本(总工资)。MP是TP曲线上对应L?鄢点的切线,表示第L?鄢个工人的边际生产率。LT为劳动力总数。W为工资率,正是TC线的斜率。起初,总产量随着劳动力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由于劳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当劳动力数量超过L0以后,总产量不再随着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了。在给定的一个工资率W下,如果是一个现代化农业企业,此时就只会雇佣L?鄢个工人,这样能保证利润最大化原则。但作为一个从事传统农业的家庭,不可能解雇自己的家庭成员,劳动力总量是LT,他们都要生存,要得到工资,因此总产量要在全部劳动力中进行分配。这样一来,劳动力L?鄢LT虽然表面上参加了农业生产,但时间上其边际生产率小于工资率,处于伪装失业状态。其中,L0LT是完全过剩的。他们的边际生产率是0,但是得到工资W。这些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劳动力就是刘易斯所谓的剩余劳动力。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如图2所示,OA表示农业部门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实际收入,OW表示工业部门的实际工资。WSS?鄢是工业部门的劳动供给曲线,D1K1、D2K2、D3K3分别为不同资本量下工业部门的劳动需求曲线。对工业部门来说,在OW工资水平下,来自农村的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具有完全弹性的,即不必提高工资,就能不断地得到来自农村的劳动力的源源供给,所以劳动供给曲线WS段是一条完全水平的直线。假定工业部门在初始阶段的资本量为K1,当资本固定在这个水平上而逐渐增加劳动投入时,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劳动的边际产品逐渐减少,如曲线D1K1所示。这条曲线也正是工业部门的劳动需求曲线。工业部门雇佣工人的数量由劳动供给曲线和劳动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此时,在K1的资本量下,雇佣的劳动力数量是OL1。工业部门的总产量为OD1FL1,付出的工资总量为OWFL1,剩余产出即利润量为D1FW。只要有剩余劳动力,这个过程就可以重复下去,“一旦存在一个资本主义部门,它的壮大就只是时间问题”。这样使得工业部门的资本量继续增加,雇佣的劳动力数量随之增加,利润额不断扩大,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张。这个阶段是刘易斯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中劳动力无限供给,资本相对稀缺,工业工资不变,利润额不断增加。

当工业部门雇佣的劳动力增加到一定限度后,进入刘易斯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中,劳动力不再是无限供给,资本和劳动都是稀缺的,工业工资上升,利润额不一定不断增加。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已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农业中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将提高,农业的劳动力收入也将提高。此时,工业部门要得到更多的劳动力,就不得不提高工资水平。在图2中,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为OLS,超过这个数量,工业部门的劳动供给曲线将向右上方上升,成为SS?鄢。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表现形式和特征,并提出了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途径和思路,的确是发展经济学理论上的重大贡献。但是这个模型也有其以下几个缺陷。

1、最为明显的一点是忽略了农业在工业增长中的重要性。没有注意到农业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剩余产品应该是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流动的先决条件。1960年,罗斯托(Rostow,W.W.)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中提出了主导部门方法的理论。他引入了主导部门的概念,并认为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国民经济不同部门的增长存在着广泛的差异,不同的主导部门相继地作为增长的基本发动机。在罗斯托的发展政策体系中,农业部门在工业化的早期可以充当主导部门,承担经济加速增长的责任。此外,农业还得为迅速增加的人口提供粮食,为新生的工业部门提供市场,为农业以外的新主导部门提供资本投资和劳动力。而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里把农业部分的作用过于简单化了。拉尼斯(Ranis,G.)和费景汉(Fei,J.C.H.)对二元经济理论对刘易斯模型的这些缺陷进行了补充和改进。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不会减少农业产出,也不会提高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农业生产的剩余随着劳动力的转移而同时被转移到非农业部门作为发展的资金来源。在这一体系中,农业为工业部门的扩张,既贡献劳动力,又贡献剩余产品。正如拉尼斯和费景汉所说:“任何试图加速工业化的国家,如果忽视了农业部门先行的或至少是同时进行的革命,都会发现难以前行。因此,我们强烈认识到这个事实:任何只集中于工业部门劳动吸收能力的成功标准,仅仅是一个指标,它暗含地包括了农业部门同时释放劳动的能力。”

2、另一个重大缺陷就是把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看成经济增长和劳动力转移的唯一动力。刘易斯曾明确指出,经济发展理论的中心问题是去理解一个由原先的储蓄和投资还不到国民收入的4%或5%的社会本身变为自愿储蓄增加到国民收入12%或15%以上的经济过程。它之所以成为中心问题,是因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事实是迅速的“资本积累”。刘易斯只注重对工业部门供给方面的分析,认为在劳动无限供给的约束下,现代工业部门发展的唯一约束是投资(储蓄),只要有了足够的投资,现代工业部门就可以不断扩张,创造足够的需求,剩余劳动就可以被吸引完毕,经济就可以进入持续发展阶段。他忽略了总需求不足也可能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这里,刘易斯模型背后其实隐藏了萨伊定理。作为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经济社会,中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经济表现也许可以对此做出一个反面证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中国经济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总需求不足,尤其是消费乏力。这可以从当时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看出,不论是连续的调低银行利息,甚至是调低银行准备金率,还是发行大量的政府债券进行大规模的公共投资,都是针对总需求不足而采取的措施。伴随着总需求的不足,还有很多产业产能的剩余,中国经济的这个例子说明:一个二元结构经济社会不会很容易由于伴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可以保证现代工业部分的持续扩张,创造持续需求从而使经济持续发展。刘易斯的分析框架基本上还是从总供给的角度出发,停留在古典经济学的背景里,忽视了从总需求角度去考虑经济的发展。

3、一些理论也与现实脱节。即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工业部门就业机会的增加速度和工业资本积累的速度不可能总是成比例的。首先,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的积累并不一定都是用于生产性投资,事实上,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里,企业家把大量利润用于奢侈性消费,或者转移到发达国家的银行里。其次,即使积累的利润用于投资,发展中国家为了追求现代化,往往又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工业,削弱了吸收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

此外,在刘易斯模型中,肯定了乡―城人口流动的影响,认为正是这种人力资源从边际生产率较低的区域向边际生产率较高区域的转移,带动了经济的全面发展。但是现实表明这样的观点是片面的:乡―城人口流动一方面给城市造成巨大的人口压力,加剧了城市就业竞争;另一方面造成了农村高素质劳动力大量外流,使农业现代化更加滞后于工业现代化,对经济发展形成了负面的影响。出现了缪尔达尔(Myrdal, G.)所提出的“回浪效用”,即由于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受报酬差异吸引而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的流动,从而有利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不利于落后地区发展,最终使落后地区成为发达地区持续扩张的工具。

在具有二元结构经济的发展中国家,还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城市里存在大量的失业,失业的压力十分巨大,而农村落后地区的劳动力仍源源不断的向城市转移。这一点,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也无法解释,在刘易斯模型里,现代工业部门在使农业部门的工资上升到和工业部门相同的水平之前,是可以无限制地吸收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而保持工资不变的。同时,环境、住房、交通、治安等社会问题日益尖锐,这些国家里的 “城市病”日益严重,显见城市的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并不是如刘易斯模型里所显示的那样的顺利和完美。

4、刘易斯假设剩余一部分农业劳动力(即图1中的L0LT部分)边际生产率为零的观点也很难令人接受。这一点至今仍有许多经济学家持不同意见。舒尔茨(Schultz,T.W.)借助了一个“自然实验”反驳了刘易斯的这个观点。1964年,舒尔茨利用印度1918至1919年发生全国性流感的数据,对比了流感前后农业生产力人数和农业产量,发现流感使全国的劳动力减少了8.3%,产量下降了3.8%,而且死亡人数越多的地区,产量下降的幅度越大,这说明了印度农业中原本不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否则,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应该对产量没有明显影响。还有经济学家指出,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在播种或收获季节,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可以完全消失,此外,在家庭农场之外也可能有其他就业机会,使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不为零。

三、结论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作为结构主义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正如上文所述,刘易斯模型在比较确切地解释了发展中国的经济特征的同时,有着自身的缺陷。从本质上来说,刘易斯发展理论在分析方法上注重的是结构主义,倾向于把经济分解为几个构成部分,通过对结构剖析去认识和研究经济发展的进程。同时,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在经济思想上是古典主义,忽视对总需求的分析。默认了在通过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变过程中,供给会自发地创造出需求。也就是说,萨伊定律对该模型来说是外生的。

【参考文献】

[1] 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 张东辉: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学生会劳动部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知识性劳动;价值创造;总体工人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特别是信息技术和智能自动技术在几乎所有领域对人类劳动的不断替代,人类劳动正面临着一场革命,即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劳动开始被排除在经济过程之外的现象。美国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认为建立在新技术基础之上的劳动革命实质上是人类劳动结束的进程。并预言,一个多世纪后,在多数工业化国家,很可能不需要劳动了。…美国的约瀚·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说:“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劳动价值论诞生于工业经济初期,必将被新的知识价值论所取代。”因此,正确认识新科技革命下知识对劳动价值的作用,进而正确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知识性劳动与价值创造

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过程,就是认识知识、积累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社会生产的历史过程,知识经济及其物化的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来源于社会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

知识是属于人的一种对象性的具有客观内容(信息)的意识形式。它不是人脑天生固有的,而是人通过人脑的意识思维活动对相关对象的观念掌握。知识作为人类认识客观事物一种能量的产物,是人类劳动的结晶或劳动成果,而不是人类劳动本身。这种结晶作为“一般人类劳动”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价值实体”。

知识经济最基本的特征表现为:劳动是创造、创新性的智力劳动,或称为知识性劳动,这种劳动是创造价值的主要源泉。知识性劳动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知识的形成和掌握需要更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往往表现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例如,教育是对劳动者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投资,而生产知识劳动者包括管理人员、工程师、高熟练程度的工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劳动都是这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二,知识性劳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在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社会效用和它创造价值功能的时间是一致的,社会需要的瞬息万变和知识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使知识性劳动并不是一次性投入,而需要劳动者不断的学习,不断获取已有的更新知识成果。

第三,技术、信息日益成为生产中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知识产品的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已经不再是被称为生产资料的的设备和工具,而是人的知识能量,它们成为劳动者的资本。正如马克思所言:“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耗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直接劳动在量的方面降到微不足道的比例,……同一般科学劳动相比,同自然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相比,……却变成一种从属的要素。”

3知识经济下“总体工人”内涵的扩展

马克思明确提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这表明,劳动既是体力也是智力的支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化而实现的。历史证明,也正是这种分工促使了科技文化的迅速发展和劳动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也是作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而发挥作用的。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创造价值的劳动不仅仅局限于直接的物质生产领域和物质产品的生产现场,劳动创造价值的方式也进一步社会化和复杂化,大量的知识劳动、科技创新劳动发生在与物质生产间接有关的社会化过程中,承认这些劳动创造价值并没有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而是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化认识。

4服务业与商品价值的创造

第三产业包括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主要是指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的第三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呈现经济服务化的势头。服务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也迅速提高,到20世纪90年代,高收入国家的服务业从业人数已上升到总就业人数的60%~70%,其中美国已超过70%。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是针对物质形态的商品生产而言,他在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时,把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全免掉了。我们认为这是与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有关的。在研究物质生产问题时,把非物质生产问题舍弃掉,着重对物质生产领域的问题进行研究,正是《资本论》中运用的抽象法使然。

既然经济结构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劳动价值论也应该与时俱进。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应该延伸到非物质生产领域,延伸到各种服务劳动中去。笔者认为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者的劳动也同样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同样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其具体劳动就是某项具体服务,抽象劳动则凝结在具有社会使用价值的服务中,如理发师的抽象劳动凝结在具体理发服务中,教师的抽象劳动凝结在具体的教学中。同时也要认识到只有对社会生产有益的服务劳动才创造价值,诸如航运、物流、旅游等,而对社会生产及社会风尚无益甚至有害的服务,诸如贩毒等虽然为某些人提供了服务,但不创造任何价值。

学生会劳动部工作总结范文5

第三周: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校园净化检查。对各班新学期的卫生情况做整体评估,并及时通知存在问题的各班予以整改。

第五周:对于学校举办的“快乐阳光 青春舞台”活动做好后勤工作,例如进行活动场地的清洁以及卫生保持工作等,协助各部门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八周:在校园艺术节举办期间以及活动后期,对各班所在场地进行评分和监督,以保证校园的清洁整齐,同时以此督促同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十一周:

1、期中考试期间,将保持各试场的卫生清洁和评分工作,确保考场环境的整洁卫生。

2、召开期中会议,对上半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与查漏,并及时纠正不足之处,努力完善劳卫部的工作制度。

第十二周:“五一”假期返校后,组织一次全面的卫生检查,以督促各班在下半学期继续做好卫生清洁与保持工作,确保校园环境的整洁卫生。

学生会劳动部工作总结范文6

一、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劳动保障工作重点,推动“三法”贯彻实施,全面落实“五五”普法规划

(一)加强对新颁布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推进全民共学法。今年是“三法”实施的第一年,做好“三法”全面、正确实施到位的保障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劳动保障工作的重大任务。各县(市、区)劳动部门要紧密结合劳动保障法制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果,适时跟进,统筹安排,积极组织各种普法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落实依法治理工作,推动“三法”的贯彻实施,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二)围绕劳动保障民生工程做好普法宣传依法治理工作。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市委二届六次全会的要求,以就业促进民生工程和社会保障民生工程为重点,做好劳动保障法规政策的学习宣传活动,抓好落实,将普法工作融入到民生工程中,切实为民服务。

(三)强化工作指导,开展督促检查,推动“五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今年是“五五”普法规划实施的第三年。按照劳动保障厅和市法制建设领导小组的要求,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将“五五”普法的内容纳入目标考核,做好“五五”普法中期自查工作,总结“五五”普法以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查找不足,及时改进。要加强领导,协调配合、强化机制,做到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核和总结汇报。

二、把握重点,分类指导,学三法,用三法,增强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针对性

(一)加强劳动保障系统工作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有力提高其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要充分发挥好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的表率作用,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争议仲裁、以及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等岗位工作人员的法律培训和考核制度。把“三法”的学习培训深入贯彻落实,重点加强对县乡、街道社区、窗口机构等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法制学习培训和宣传,全面推进学法守法用法活动和依法行政培训工作,使各级劳动保障干部认真学法、真正懂法、准确用法、自觉守法、进一步增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和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二)加强企业经管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其依法用工的意识和能力。结合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的建设,加大对全市企业经管管理人员学法用法的宣传教育工作,要把《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解惑释疑工作做好做扎实,促进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依法参与市场竞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加强对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其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不断适应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对劳动保障法制宣传教育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实际,采取多种简洁生动,劳动者易于接受的宣传方式进行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特别注重使劳动者了解和熟悉法律规定中与他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增强他们通过法定渠道、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反映诉求、维护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劳动保障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统筹城乡就业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坚持服务、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方式深入开展农民工劳动保障普法宣传工作,继续开创和巩固全社会共同关心、维护农民工权益的良好局面。

三、拓展宣传方式,增强宣传实效,送法于民

(一)要结合“法律六进”活动,根据当地实际,开拓创新。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不断开拓创新,及时总结“法律六进”活动的新形式、新方法,宣传和推广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有针对性、感染力大、深受欢迎、成效明显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探索建立经常性、制度性的普法工作模式;全面、准确地把劳动保障法律知识送进企业、单位、机关、乡镇、社区、学校,送到广大人民群众手中。

(二)拓展宣传方式,增强宣传实效。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巩固现有的法制宣传教育园地,进一步开拓普法教育、普法传媒、普法网络阵地,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要与各部门协调合作配合,在充分运用好传统普法手段的基础上,丰富宣传教育载体,利用网络、远程教育、大众媒体、手机短信等等手段,通过开展知识问答、公益广告、展览、讲座、研讨以及组织讲师团、志愿者开展服务等形式,全面宣传劳动保障法律知识,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宣传格局,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强化依法行政工作。

(三)把握宣传时机,做好专项宣传,组织大型普法宣传活动。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结合重要法律法规公布实施纪念日以及专项检查活动、春风行动等重大活动组织开展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今年四季度,我市将按照劳动保障厅的统一部署,开展劳动保障普法宣传活动,推动“三法”的贯彻实施。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结合本地实际,及早部署、精心安排,确保活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