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金投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金投资

基金投资范文1

私募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给人的感觉一直很神秘。尽管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一般小投资者只闻其名,不见其形。

神秘的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以非公开形式私下向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进行集体投资,进入门槛相当高,通常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要客户,如保险公司、银行、退休基金等,私人投资者只有约7%,非富即贵。在美国,按规定,也只有那些拥有100万美元净资产和20万美元年收入的人士才能成为私募基金的募资对象。

与一般基金相比,私募基金在信息披露方面要求很低,监管机构对其监管也相对比较宽松,因此私募基金的投资透明度较低,运作也更灵活。

私募基金大约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晚期,当时主要采用创投基金的形式,专门投资于未上市的公司,然后在公司上市后出售当初的持股而获利,或是直接找买家,以更高的价格出售。

到了上世纪80年代,私募基金的投资手段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选择价值被低估的公司,改变其资本结构,或者将几家同业公司进行整合,待公司产品市场或股票市场看好时,将其出售给战略买家或上市,也可以直接向股东派现等方式收回投资,以获得巨额回报。而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开始转向融资型并购,只需投入极少自有资金,更多的收购资金用贷款方式获得。当时的借贷比例高达10倍,正所谓“四两拨千斤”。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借贷比例的下降,一些私募基金认识到,要想保持高投资回报率,就必须另辟蹊径。他们开始更深层地涉入公司的运营,提高其运营能力。当今几个大型私募基金都拥有经营和管理方面的人才,他们在各地政界商界关系良好,为这些基金觅得赚取可观利润的机会。

总的来说,目前私募基金可以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创投基金,以美国的最为成熟,另一类是收购交易型基金。

私募基金也是“术业有专攻”,不同的基金会投资不同的行业,大部分基金倾向于集中投资6至8个行业,主要是基金经理比较熟悉的行业。个别基金甚至会在章程中列明不投资某些行业。

如果说成立之初,私募基金还只是金融市场的边缘角色,如今则堪称“华尔街之王”。由其主导的收购合并活动,不断为全球股市的神经带来刺激。据统计,由私募基金主导的收购合并活动在2002年占总额的10%,到了2006年,这个比例提高到了25%,今年肯定还将更高。

不过,对私募基金也不要过分迷信。私募基金操作隐蔽,投资成果难以窥见。但有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私募基金表现跑输市场指数,与其他基金的水平差不多,另有四分之一表现上佳。有研究显示,过去的10年间,私募基金的平均年回报率(扣除费用后)在13%至14%。私募基金一般每年会收取2%的管理费,加上利润部分的20%为报酬,业内称为“220法则”。

随着越来越多的私募基金在国际投资市场上呼风唤雨,对它们的诟病也在不断增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今年5月发表的报告指出,私募基金的迅速发展,以高负债进行收购的模式,对金融体系带来不少风险。在低利率时期,投资者如退休基金、对冲基金等为追逐较高的回报,纷纷投入私募基金,后者则在全球寻找股价偏低、有改造空间的企业进行杠杆收购。利率一旦大幅回升,收购的项目还款也有困难时,不但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会面对亏损的风险,借款给私募基金做收购的银行也会面对坏账的风险。

波动剧烈

2006年5月,堪称私募基金业鼻祖的KKR集团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成功融资50亿美元,创私募基金上市的先河,震惊全球私募业界。今年2月,Fortress成为美国市场首家公开上市的私募基金。6月,KKR的首要竞争对手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又将其管理公司以“公开上市合伙”的形式,在纽约证交所部分上市,融资41亿美元。

有评论说,私募基金的相继上市,意味着低息借贷成本及股市活跃的时代接近尾声。正是过去10年的低利率水平,使靠借贷为生的私募基金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融资成本的不断提高,促使私募基金公开发行上市,以获得低成本资金。

随着越来越多的私募基金上市,金融市场这一神秘角色渐渐走近投资大众。它们的表现也各有千秋。目前被谈论最多的是,以30亿美元购入黑石集团没有投票权股份的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已不幸招致账面损失。该股招股价每股31美元,上市当日股价最高见38美元,其后不断下滑,目前早已跌穿招股价,也跌穿了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每股29.61美元的入股价。

为了追踪上市私募基金的市场表现,法国兴业银行去年与道琼斯合作,推出一个私募基金指数――私募基金总回报指数(美元)(PRIVEXD)。

该指数旨在反映全球私募基金行业的表现,按流通市值加权法计算,成分股包括在世界各地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5家私募基金公司的股份,每只股份上限为15%。这些公司属于行业内最大企业,其股份的流通性亦属最高(最低总市值2亿美元,必须有充足的流通量),且公司的收益必须主要原自私募基金活动,如杠杆式收购、创投基金及增长资本等。从2007年6月30日25只成份股的情况看,挂牌地遍布伦敦、巴黎、纽约、斯德歌尔摩、纳斯达克、东京、布鲁塞尔、瑞士、韩国、马德里等交易所。

该指数去年10月12日推出以来,表现一直向上,今年6月最高升至1200多点,8个月的累积升幅达到20%,但最近急跌至1071点水平,较高位回落约12%。

这与近期出现信贷收缩、举债不易的情况有关,投资者担心私募基金不能像以前一样靠借贷进行收购活动。

还有一个不利于私募基金的消息是,美国国会正在酝酿修订税务法案,如果获得通过,私募基金的税率将由现在的15%提高到35%。目前美国税务条例对所有人和合伙人的投资收益征收15%的资本所得税,对公司的盈利则征35%的利得税。私募基金通常以合伙人形式存在,就算上市,法律上也仍然是合伙人,所以缴纳的税负比其他上市公司都要低,只要按15%的税率缴纳。私募基金的最大收入来源除了2%的手续费,就是对盈利20%的分成。如果今后提升税率,将大大降低私募基金的投资回报和盈利,私募基金的吸引力也将因此降低,不少基金可能还将消失。

不过,业内人士称,该指数的历史波幅低于亚洲股市,成份股的平均市盈率只有约10倍,低于市场上很多金融股。

基金新品分一杯羹

昔日高高在上的私募基金走到普通投资者身边,吸引了不少目光。基金公司自然也不会放过推出新产品的机会。

法国兴业银行旗下的全资附属公司――领先资产管理近日推出香港市场首只投资上市私募基金的开放式基金――领先动力上市私募基金。

该基金的表现与私募基金总回报指数相关,将跟随私募基金总回报指数的组成买入上市私募基金股份,使投资者可以通过其间接投资全球25只上市私募基金。该基金也会投资相关的衍生工具,如当市况好时,指数趋势向上,基金会投资指数的成份股,以及衍生工具(主要是欧洲中期票据),并利用杠杆效应,放大基金的表现,使收益超过指数表现的50%,从而跑赢指数。相反,如果市况转差,风险增加时,基金会减持成份股,减少损失。该基金并不是指数追踪基金,所以表现将不会与指数表现完全相同。

基金投资范文2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问题金融市场

一、导言

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我国A股市值规模实现了空前的跨越式增长,由2005年底的3.24万亿元激增为2007年5月的超过18万亿元,股市市值占GDP的比例也由2005年底的不到18%增加到2007年5月的超过80%。与此同时,我国开放式基金也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从微观个体来看,基金资产已成为我国家庭资产仅次于储蓄存款的金融资产;从宏观整体来看,基金规模也由2005年底的4691亿元激增为2006年12月31日的8565亿元,资产净值已占我国股市流通市值(24000亿元)的30.64%。透过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证券市场投资主体的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个人选择通过购买基金的形式,将资金委托给专业的基金管理人进行投资。而包括投资基金、社保基金、保险公司以及QFII等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已经取代个人投资者(散户)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主体。客观地讲,以开放式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的迅速发展有效改善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但对于机构投资者是否促进市场稳定、倡导理性投资或提高市场效率,学术界则存在较大的争议。从2000年的“基金黑幕”到2005年的“利益输送”,我国基金业界存在较为普遍且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已是业界“公开的秘密”和学界“普遍的共识”。而上述道德风险行为的背后是基金管理人所追求的往往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非基金投资者的财富最大化。如果不考虑道德风险,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相比,前者具有规模经济和信息优势,更接近于有效市场假说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能够较为理性地进行投资。但在2006年,机构投资者的理性定价能力再次遭到质疑,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开放式基金是催生我国股市泡沫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过去的一年,基金管理公司没有充分地揭示基金投资的风险,“购买基金就可以获得高收益”的错觉使得大量的资金通过开放式基金流入股市,导致市值虚高。2006年12月,嘉实基金一天就发行了419亿元,一举创下了全球投资基金发展史上的单日募集金额最高纪录。投资者狂热的背后是希望通过基金管理人的专业理财,实现高于市场的投资收益。的确,在过去的2006年,中国的不少开放式基金跑赢大盘,但如果我们把基金业绩放在一个更长的历史区间中审视时,我们却发现能跑赢市场的基金只是极少数“幸运儿”。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绝大多数具备了“信息优势”和“规模经济”的机构投资者无法跑赢大盘呢?是市场已强有效,还是投资所潜在的问题呢?机构投资者这一投资模式又会给金融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展开分析。

二、机构投资者的优势:信息优势和规模经济

1.机构投资者的优势之一:信息处理优势

从某种意义上讲,金融市场是一个信息的市场,市场投资主体的信息生产和信息处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投资的收益和效率。而信息生产和信息处理又具有专业性和规模经济等特点,这使得某些市场主体如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有可能成为其他市场主体的人。Lev(1988)认为相对于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在信息生产(InformationProduction)和信息搜集上的边际成本较低,因此他们能够获得更充分的信息。Wilson(1975)研究认为信息搜集的成本往往相对固定,但基于信息的投资收益却是与交易规模成正比的,因此规模较大的投资者如机构投资者容易从信息生产和信息搜集中获得更高的收益,机构投资者相对于个人投资者更愿意进行信息生产和信息搜集。信息处理能力的差异使得对于同样的信息,不同的投资者会有不同的解读,具备信息处理优势的机构投资者能够从共同的信息中发现新的有价值的内容,进而形成自己的私人信息。而机构投资者的这一专业优势使得人们有理由期待它能为投资者带来更高的投资收益。

2.机构投资者的优势之二:规模经济效应

除了信息处理优势外,机构投资者的规模经济(ScaleEconomy)可以减少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并更有效地分散投资风险。所谓的规模经济一般是指随着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而收益不断递增的现象,通常也称为规模的“收益递增规律”。在金融市场上,证券交易佣金量的多少往往是随着交易数额的增加而递减的。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规模庞大,通常可以享受佣金折扣的优惠,由此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投资收益。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将家庭或个人的小额资金汇集成规模较大的资金后,可以分散投资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甚至不同国家的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风险。此外,这种规模经济效应还有利于机构投资者更有效地参与公司治理,提高公司业绩。

三、从美国基金投资业绩看机构投资者的委托问题

机构投资者具有信息处理的比较优势,投资经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行为金融学所描述的各种非理,还可以通过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并更有效地分散投资风险。这使我们有理由期待机构投资者可以为投资者带来更高的投资收益。然而,现实并非如此。

1.机构投资者的投资业绩:以美国基金业为例

普林斯顿大学的Malkiel(2005)认为,如果股票价格经常无法反映公司的理性价值,且市场又经常会出现对一些重要信息的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那么,那些专业且积极的机构投资者应该能够通过其投资或套利行为获得超额收益。然而,考察世界上基金业最发达、投资者保护最为得力且金融投资理论发展走在世界前列的美国,我们却发现了机构投资者的投资业绩并不理想。

(1)共同基金的投资业绩很难超越市场

表1显示:在短期内(1—5年)70%左右的大盘股股票基金的投资收益不如S&P500指数,如果比较期限延长为10年和20年,则86%和90%的大盘股股票基金被S&P500指数所击败。表2比较了均扣除了管理费用的股票基金的平均收益与S&P500指数基金的收益,如果持有期限是10年和20年,消极管理的指数基金都要比积极管理的股票基金的收益高出200个基点(BasisPoints)以上。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基金业较为发达的欧洲金融市场上,在1993-2003年的10年间,84%的积极管理的基金被市场指数(MSCIEuropeIndex)所击败,在130只样本基金中仅有4只基金的投资收益率高出市场指数400个基点。

如果我们把比较的期限延长至30年的话,那么由专业投资经理积极管理的股票基金的投资收益更是难以令人满意。1970年,美国的金融市场上共有355只股票基金,其中的139只基金续存到2003年12月31日。通过将其投资收益与市场的平均收益相比较,我们发现只有20家股票基金很勉强地战胜市场,而超过市场平均收益2%的股票基金则更是“屈指可数”,仅有5只(参见图1)。

(2)共同基金的投资业绩不具有可持续性

尽管每个时期总是有些“明星基金”的投资业绩远远超过市场,但这种投资业绩往往是很难持续的,投资者无法从基金过去的“成就”或“排名”来预测基金未来的投资业绩。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运气”在“明星基金”的形成过程中可能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如表3所示,在1996~1999年间投资业绩在710只基金中排名前20位的基金,在1999~2003年间的投资业绩却惨败于市场,排名基本上徘徊于倒数150名里(Malkiel,2005)。

(3)何以机构投资者无法战胜市场?

绝大部分的机构投资者在扣除了管理成本之后无法战胜市场,或者更通俗地讲“市场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对于这一现象,Rubinstein(2001)、Ross(2001)、Malkiel(2005)等学者认为这是支持有效市场假说的有力证据。正因为市场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所有可获得的信息(所有公开的信息和未公开的内幕信息),因此具有信息优势的机构投资者和普通的个人投资者一样,都只能获得正常的投资收益。对此,Barberis&Thaler(2002)提出了质疑,在他们看来,由“定价正确”可以推导出“市场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但反过来,却不能由“市场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推导出“定价正确”,因此我们并不能因为机构投资者无法战胜市场就认为定价是正确的,市场是有效的。并且市场有效的论断显然也和市场上此起彼伏的“异象”,与众多金融学者的实证结论是相背离的。目前,多数金融学者研究认为,即使像美国这样较为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最多也只是达到半强式有效。

这一现象可以有另外一种解释,即,市场并没有达到强式有效,而是机构投资者没有勤勉地利用其所具有的信息优势为他们的委托人提供专业理财服务。也就是说,投资的道德风险抵消了专业投资机构的信息优势和规模经济,致使他们的绝大多数被市场所击败。或许除了这一原因以外,上述现象还有另外的理由,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投资的盛行,机构投资者的委托问题必然对投资业绩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我们对投资模式下,机构投资者所存在的委托问题进行系统论述。

2.机构投资者的委托问题

我们知道,机构投资者作为投资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委托资产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投资者(委托人)拥有委托资产的最终所有权,而投资经理(人)则拥有实际的资产管理权。从契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这表现为委托资产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不匹配,而这一不匹配容易导致“转移剩余收入”、“创造剩余收入不足”和“降低剩余收入质量”等道德风险行为的产生。

(1)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委托问题

显然,与直接投资相比,机构投资者的投资使投资者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由于责任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兼容所导致的委托问题。Jensen&Meckling(1976)将这种委托关系定义为一种契约。在这种契约下,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即委托人)委托另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即人)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包括把某些决策权托付给人。如果这种关系的双方当事人都是效用最大化者,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并不总以委托人的最大利益为行动目标,他们之间在很多情况下存在着利益冲突的可能。但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并非委托问题的充分条件。即使委托人和人具有不同的目标函数,但只要信息在委托人和人之间的分布是对称的,也就是说人不存在私人信息,那么委托人完全可以提供一个完全契约来监控人的行动,实现两者之间的利益一致。我们知道,投资者之所以将自己的资产委托给机构投资者进行投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相信后者具有信息处理优势,拥有自己所没有的私人信息,并且这些私人信息能够为自己赚取更多的投资收益。因此,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之间是信息不对称的,并且这种信息不对称程度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复杂化,金融工具的日益衍生化和金融投资的日益模型化而不断加剧。委托关系和信息不对称使得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后者的道德风险行为成为现实的困境。

(2)投资者和投资经理之间的委托问题

投资者通过机构投资者进行投资,而机构投资者的信息处理和投资决策又是由其所雇佣的投资经理来实现的。因此,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委托问题实际上表现为投资者和投资经理之间的委托问题。我们知道,机构投资者中的投资经理一般不提供资金或只提供很少的资金,他们所提供的主要是具有优势的信息处理能力。从现代企业理论的角度分析,投资经理为投资者提供的主要是人力资本,而投资者提供的是非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主要区别是各自的产权特征不同:非人力资本与其所有权可以分离,而人力资本与其所有权不可分离。这一差异容易导致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非人力资本具有抵押功能,而人力资本的不可分离性决定它不具有抵押功能,这意味着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承诺比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承诺更值得信赖;二是人力资本的不可分离性意味着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容易“偷懒”,非人力资本容易被“滥用”。也就是说,在投资模式下,委托人(投资者)面临着人的道德风险(MoralHazard)问题——投资经理不仅可以通过偷懒增加自己的效用,还可以通过滥用非人力资本即投资者所委托的金融资产使自己受益(蔡庆丰和李超,2004)。

(3)难以绝对消除机构投资者的委托问题

在现实中,家庭部门和个人投资者往往不具备足够的信息来监控人的行为,或者这种监控行为的实施成本过高,以至于对委托人而言是非理性,监督不力容易加大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导致一系列委托问题的产生——或者是签约前隐藏信息(逆向选择),或者是在签约后隐藏行动(道德风险)。当然,为了维护投资制度的有效运行,人们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公司治理、共同所有权、市场力量以及金融监管来降低机构投资者的道德风险行为。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一个组织要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就必须使每个当事人的选择尽可能地只影响自己的利益而不会影响到别人的利益,也就是说使当事人的选择外部效应最小化。而现代企业理论研究表明要达到外部效应最小化,就必须在组织的制度安排上体现“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相对应”,或者说是“风险承担者和风险制造者的对应”。显然,无论是激励机制还是共同所有权都很难使投资中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完全相对应。作为风险承担者的投资者与作为风险制造者的投资经理的分离也就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委托问题难以绝对消除。金融,证券,股票-[飞诺网]

四、投资模式下机构投资者与投资经理的投资行为

以上我们更多地是从契约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或投资经理)之间的委托问题,更多地是强调投资经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道德风险对投资者利益的损害。但本文所要强调的是,除了上述人的道德风险外,投资本身所存在的委托结构也会扭曲机构投资者和投资经理的投资策略和交易行为。

1.投资的短期业绩评价容易引发短期行为

在投资中,投资经理的投资期限(即管理委托资产的期限)一般都短于典型的个人投资者。与典型的个人投资者关注长期投资收益最大化不同,投资经理所关注的是自己任期内委托资产的投资收益,因为这决定了他们所能得到的薪酬收入以及职业声誉。因此,他们在信息搜集上表现为偏好短期信息,而在投资决策上表现为短期行为(Short-termism)。即使不考虑投资经理的投资期限较短这一因素,对投资经理的业绩评价机制也容易引发投资经理的短视行为。我们知道,投资者对于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共同基金)的评价,进而决定是否继续投资的决策主要是基于其近期业绩的考核。这会诱导机构投资者为了追求短期业绩而侧重短期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而忽视长期信息。并且,这种短期业绩评价机制也容易诱发机构投资者追求短期交易收益,而非长期投资收益。此外,投资的短期业绩评价机制也制约了投资经理的套利行为(Shleifer&Vishny,1997)。Menkhoff(2002)指出,投资经理要执行某一投资策略或套利策略,则他的“忍耐期限”(EnduranceHorizon)必须长于“预期期限”(AnticipationHorizon)(未来市场参与者意识到资产的这一基础信息所需的时间)和“信息吸收期限”(InformationProcessingHorizon)(未来上述基础信息反映到未来资产价格所需的时间),但Menkhoff(2002)在对45位投资经理的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的投资经理表示他们的忍耐期限较短,无法充分利用自己所搜集的长期信息来实现收益。而影响投资经理忍耐期限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投资者短期业绩评价导向。

2.投资的业绩激励机制容易引发冒险行为

在投资业界,相对业绩报酬是经常被直接采用的激励方式。即使是在共同基金业中,多数的基金管理费是按基金规模的一定比例计提,似乎不存在相对业绩报酬的激励机制。但我们知道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资金的流向是与基金过去的相对业绩表现密切相关(Ippolito,1992;Sirri&Tuffano,1998;Gruber,1996;等)。而基金管理费的计提一般是与所管理资产的规模成正比的。因此,基金管理人的收入事实上也类似于一种相对业绩报酬。Palomino(2003)通过模型分析发现,在相对业绩报酬激励下,投资经理倾向风险更大的投资策略。追求相对业绩使得投资经理之间的业绩竞争成为一种锦标制(Tournaments)。假设投资经理在每年底进行一次排名,排名的相对位次会直接影响投资经理所能吸引的委托资产的规模。Brownetal(1996)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半年排名中落后的投资经理会在下半年的投资中比那些在半年排名中处于领先位置的投资经理更倾向于增加组合的风险,以期在下半年的投资中“反败为胜”。Chevalier&Ellison(1997)则研究投资经理前三季度的相对业绩表现对其第四季度的投资策略的影响,同样他们也发现在前三季度落后的投资经理比那些在前三季度领先的投资经理更倾向于加大投资组合的风险程度。

3.委托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道德风险行为

投资经理一般只要求按监管当局所规定的信息披露要求(三个月或半年等)定期披露其投资组合,对于其整个投资期间的投资行为,投资者往往很难知道。Menkhoff(2002)研究认为,委托人(投资者)和人(投资经理)之间的这一信息不对称容易引发投资经理下述道德风险行为。

(1)饰窗效应(WindowDressing)

所谓的“饰窗效应”是指投资经理在需要披露投资组合前临时改变投资组合,通常是将原来持有的某些资产转换为当前价格走势较好的投资热点,使组合看上去“好看”些。显然,这种“饰窗效应”只是使投资组合“看上去很美”,并不能真正提高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2)交易频繁(PortfolioChurning)

投资模式下,机构投资者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实行长期投资策略。相反,他们在市场上频繁地进行交易,表4反映了美国共同基金在过去的60年间,基金资产组合的换手率由1945年的24%上升到2004年的112%。Dow&Gorton(1997)认为投资经理频繁交易的目的在于显示自己具有信息优势。而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频繁交易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以承诺交易量来激发券商销售基金的热情。投资经理的频繁交易并不能增加投资者的收益,相反它会带来更多的交易成本。

(3)合谋行为(CoordinatedBehavior)

投资业界所普遍存在的相对业绩报酬还可能导致机构之间的“合作共谋”,损害投资者利益。Eichberger、Grant、King(1999)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这样的担忧,即在相对业绩报酬模式下,机构投资者之间博弈的结果可能出现一种“合作均衡”,即他们在投资策略上相近,在投资组合上雷同,这可以使得他们的投资业绩与基准组合偏离很少。这一策略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讲,可能是最优策略,但对于投资者本身来讲很可能不是最优策略。

(4)选择性宣传(SelectiveCommunication)

在西方国家,投资者和投资经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还容易引发后者的选择性宣传行为,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Malkiel(1995)研究发现投资公司倾向于关闭旗下业绩差的基金,而保留业绩好的基金,由此现有的基金投资业绩事实上是被系统性地高估了。Jain&Wu(2000)则发现投资公司在营销策略上总是以业绩突出的基金作为宣传的重点,而从上文我们知道,以往的优异业绩并不代表未来的投资收益。上述两种选择性宣传行为容易使得投资者高估机构投资者的投资业绩,这种道德风险行为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普遍存在。

上述西方学者所论述分析的道德风险行为在中国的基金业中并不罕见。李建国(2003)、赵迪(2005)和张礼庆(2005)等人研究发现我国基金业界存在着利益输送、净值操纵、操纵市场、内幕交易和关联交易等道德风险行为。当然,并非所有的基金都存在上述道德风险行为,并且上述行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基金管理人会根据市场条件和监管环境的变化不断做出适应性调整,旧的道德风险行为会被逐渐淘汰,新的道德风险行为在人利益诱导下也会不断产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投资中,无论是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不对称所导致的人的“有意”的道德风险行为,还是在委托结构下,人受制于委托人投资者的“有限理性”而偏离理性的“被迫”的道德风险行为,都会对市场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效率产生负面影响。而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下,上述两种道德风险行为往往是难以分辨清楚的,它们作为投资制度的“成本”确实而具体地存在于市场上。

五、机构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投资模式的盛行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是深刻且复杂的,它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随着市场投资主体的机构化,市场效率必然会相应提高。事实上,机构投资者在给市场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给市场运行带来消极的影响。

1.投资对金融市场的积极影响

与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在信息生产和信息处理上具有明显的专业优势,如果不考虑投资的委托结构和道德风险行为,机构投资者的行为会更接近于有效市场假说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能够更为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从而提高金融市场的信息效率和定价效率。从市场的信息效率角度分析,机构投资者管理巨额的委托资产,如果根据历史信息进行交易,往往有进出障碍。仅就这点而言,机构投资者在市场博弈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机构投资者有足够的激励去搜集除历史信息以外的其他市场信息,这有利于提高整个市场的信息含量。此外,我们知道,信息的搜集和处理是需要成本的,这使得家庭或个人投资者即使有能力去开发那些已存在但未公布的基础信息,也会由于成本因素而无利可图。但机构投资者可以利用其规模经济的优势去开发那些已存在、但未公布的基础信息并使之提前反映到资产价格上,这同样也有利于提高市场的信息效率和定价效率。同时,机构投资者的信息搜集处理行为也可以减少信息在个人投资者之间因为不能免费共享而重复搜集处理的“浪费”,并且机构投资者可以凭借其巨额资金充分利用所搜集的信息,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因此,如果不考虑投资所内生的委托问题,个人投资者通过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间接地参与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个人投资者的非理对市场信息有效性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整个金融系统的资源配置效率。

2.投资对金融市场的消极影响

投资对于市场运行机制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首先,投资者和投资经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相容使得投资双方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利益冲突,投资经理并不总是以委托人的财富最大化作为其投资决策的目标,相反,他们更看重的是自身的效用最大化,由此可能引发各种道德风险行为,对市场的信息效率和定价效率都会产生消极影响。其次,为了约束投资经理的道德风险行为,投资者需要对投资经理进行评价、激励和约束,而这些投资的治理机制同样也会扭曲机构投资者的行为,进而对市场效率产生影响。正如上文分析的,在投资模式下,投资经理的任期总是短于典型的个人投资者,这使得投资经理更侧重短期信息的搜集和处理,导致整个市场缺乏长期信息,影响整个市场的定价效率;此外,投资模式下,投资者对投资经理的评价是基于其短期的投资业绩,这更加剧了投资经理追求短期投资业绩,而忽视整个投资组合的长期收益最大化。投资经理的这种短视投资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对金融市场的定价效率和信息效率产生影响。此外,相对业绩薪酬机制是投资中经常采用的激励模式,这容易引发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和冒险倾向。第三,投资者往往要求机构投资者如开放式基金在为其进行投资的同时要满足其流动性要求,这使得投资者经理更偏好那些流动性高的大公司股票,这会直接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流动性要求在很多情况下也制约着投资经理的套利策略,无法及时纠正市场的定价偏差。此外,随着投资的盛行,机构投资者成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他们在加强公司治理机制的同时,也存在着迫使公司在项目投资上的短期化倾向。

基金投资范文3

关键词:私募股权;金融危机;适度开放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及发展机遇

在世界范围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有三种形式:有限合伙、信托和公司。其中,以有限合伙型最为常见,公司型最为少见。毋庸置疑,有限合伙型对于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因为具有良好投资意识的专业管理机构或人士担任普通合伙人,可以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负责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相应的,出资人担任有限合伙人,可依据合伙协议享受合伙收益,对企业债务只承担有限责任,不直接参与企业管理。不同合伙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清晰,激励约束明确,从而实现资金与专业管理能力的有效结合。

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指依据《信托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设立的投资基金,通过信托契约明确委托人(投资人)、受托人(投资管理机构)和受益人三者的权利义务关系,来实现资金与专业管理能力的协作。信托型蕴涵的是一种“委托——受托”关系,由投资管理人以自身名义对基金资产进行经营,投资人作为受益人分享利益,不参与基金资产的具体运作。

公司型私募股权基金所体现的是一种“委托——”关系,它以公司名义对外投资、承担风险和责任。投资者在购买一定的基金份额后即可成为公司股东,有权通过出席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等方式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基金管理人可作为公司经营者以公司名义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此形式基金的缺陷明显,如问题、双重征税问题等都是不可避免的。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理论指导

金融危机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成功的三大要素:长期性、公共性、价值投资。

1.长期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广泛汇聚着巨额的长期公共资本,在长期价值投资中创造了骄人的业绩,其凭借独特的投资眼光和高效的管理技巧,严重的金融危机中,超越了投行,得以善存。其成功不仅得益于其高效的投资管理技术,也得益于其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2.公共性。由于私募股权投资资金源自于公共资本,才使得其在管理和盈利模式上也独具特色,对被投资企业的长期潜在价值它更为关注,正是这一特色使私募股权基金获得了超乎寻常的长久而持续的收益,也使其成功地避开了经济危机的正面冲击,并可以在更长的经济周期中化解投资风险,实现价值投资收益。

3.价值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价值投资上对于熨平经济波动具有积极意义,它大大减轻或提前消化了一国资本市场的投机性和泡沫,其收益与公共资本相关联,既提高了公共福利水平,也使福利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联,保持了两者的一致,不致寅吃卯粮。

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1.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具有促进效应。私募股权基金能加快国有企业产权社会化的步伐,使国有企业在保留相对的所有权和相对的控制权的情况下适度开放产权,适量吸收私募股权基金等外来资本,逐步淡化企业的行政色彩。政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也可以授权私募股权基金制定国有企业产权社会化的方案,推动国有企业通过向社会募股、员工持股以及企业兼并、联合、互相参股等形式,向现代企业转变。

2.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促进效应。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产业整合的重要市场,国内产业投资需求日益旺盛,产业整合的潜力巨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可根据经济规律和产业政策进行科学投资,通过私募形式对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行为进行引导,引导社会资金的正确流向,从而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促进效应。

3.平滑非上市公司的上市效应。中国上市公司所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治理结构较差,而私募股权资本的加入,可把上市公司存在的治理问题尽可能地在其上市前的私募市场上解决,从而有效避免公司上市后经由公开市场的放大作用造成的对证券市场的冲击。即便企业不以上市为目标,仍然对其长远发展大有裨益。

4.有利于促进我国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减少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领域的过度投机行为。发展与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是我国现阶段金融发展的重点之一。私募股权基金在其运作的同时,可推动非上市公司的公开交易,从而营造出中小板等场外交易市场,减少股市与楼市等领域的投机行为及国内投融资渠道不畅所造成的整个资金市场的不平衡发展。通过增加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这一新的投资渠道,把资金配置到真正需要的地方,也有望缓解国内资金的流动性过剩,减少通过资产价格的投机。

基金投资范文4

要诀一:先做到“知己知彼”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知己,就是投资前需要明白自己想获得多少回报;知彼,就是对市场大环境要有个合理判断。

投资基金如果想获得2007年那样动辄翻番的回报,那就请你别浪费时间了,赶紧寻找其他品种,因为市场告诉我们,2009年股市依然困难重重,基金不可能帮你获得那么高的回报。德圣基金研究中心认为,虽然经过一年多的深幅调整,股市已经度过快熊阶段,但未来的趋势发展仍然有诸多的不确定性,2009年A股市场必定不会一帆风顺,内经济环境的日趋复杂化也会进一步加大基金投资的难度。

确定自己的期望收益,才能根据市场制定切实可行的投资组合,避免因为追求高收益而酿成大损失的苦果。

要诀二:打好组合拳

“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被2008年市场再一次验证的道理,也是投资者从中明白的重要教训之一。有鉴于此,投资者应该通过组合降低风险,而不是把宝押在某一只基金或一类基金上,几年来“牛基”突然变熊的事例已经发生很多。

一个有效的基金组合能够分散风险,避免系统性风险。一般来说,基金分为激进型组合、稳健型组合和保守型组合。就2009年的市场情况而言,由于前景不明,保守的投资者应该以债券基金投资为主,最多配置30%的股票基金。稳健型的投资者,可以平衡配置债券基金和股票基金,在各占一半比例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进行调整。激进的投资者,则可以择机分批建仓,买入优秀股票基金或者指数型基金。

不过,构建自己的基金组合时,也不宜过于分散,一般持有3-5只基金比较理想。

要诀三:寻找优秀基金

今年A股市场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表现出反复寻底、艰难复苏的过程,只有那些选股和选时能力比较强的基金,才能在这一年里胜出。

“涨得快,跌得少”,这是优秀基金的外在表现。最为典型的是华夏大盘精选,它在牛市2007年是收益状元,在熊市2008年排名第二,这样的基金最值得投资。遗憾的是,这只基金一直封闭,仅仅是华夏基金的“广告招牌”,基民无缘购买。退而求其次,其它也有一些不错的基金,比如兴业趋势,近两年的排名都在前一二十名,也非常稳健。

普通基民除了自己下点功夫做研究,也可以多听听专家的意见。银河基金研究所、国金证券基金研究所、德圣基金研究中心、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基金买卖网研究所等,都是比较权威的专业基金研究机构,可以多关注这些机构专家的意见,再根据自己的基金组合情况挑选合适的基金。

要诀四:学会及时调整

基金投资范文5

投身股市买基金,是老百姓的一种理财途径。但“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何降低买基金的风险,获得更多收益,成为不少基民关心的问题。我以亲身经历,给大家支个招。

我最开始买基金的时候是2007年的4、5月份,那时正是基金的销售旺季。在银行购买基金的人都排成了长龙,每发行一只新基金,不到一会工夫就被抢购一空,有时还要托人帮忙才能买到。我那时对股市基金不是太懂,见别人纷纷买基金,便盲从地将存在银行留给孩子上大学的钱全投入到基金中。

我一下子买了8万元。那时上证综指还是5300多点,我几乎天天上网观看股市行情。自从上证综指从6000多点跌下来以后,我就一直想赎回基金,但总想着股市还有回暖势头,可想不到跌到如今这个份上了,一多半钱都赔进去了,真让人痛心疾首呀。为将损失降到最小化,我不停地“来回折腾”,赎回、重新购买、再赎回。经过这几年的实战经历,我摸索到了一个可行的小窍门:随时关注不断变化的股市,审时度势,根据大盘股指和创业板指数的涨跌,适时再增加投入,获利后及时赎回。每周我都会在东方财富网上查看基金最新排行,选择近期表现好的基金进行购买。由于近期大盘震荡且有一定周期性,我在仔细分析且掌握一定的规律后,每次购买的基金上涨比例在8%至10%左右时,不论后市如何,我都果断及时地将基金全部赎回,待资金到账后,再根据股市情况进行购买。

例如,今年上半年上证指数维持在2100多点时,我投入10万元购买了一只基金。到6月初,大盘一直上涨到近2300点。就在一些专家分析股市还有上涨空间时,我将基金全部赎回。没过几天,大盘连续下跌,当别人企盼大盘在下跌过程中还有可能反弹时,想不到大盘一下跌到1900多点,当别人后悔且被“套牢”时,我却赚了不少。此后的8至9月,我根据大盘和创业板涨跌情况,又不失时机地先后几次往返购买和赎回,不仅将前面的损失全部收回,还赚了一些钱。在这里我建议基民们,在购买基金后千万别不闻不问,要根据股市的涨跌情况及时赎回,同时再根据基金的最新绩效排行榜及时购买,千万别贪心,否则必赔无疑。

据分析人士称,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以及铁路基建项目的再投资步伐加快,下半年上证综指有可能再次冲高,到笔者发稿时的10月9日,上证指数突破了2200点,而创业版已创历史新高达到了1400多点。但不管市场如何预测,投资者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能光想着赚钱,赔本时也要保持冷静,只要路子对头,钱还是可以赚到的。

基金投资范文6

    (1)法律依据不同。契约型基金是依照基金契约组建的,信托法是契约型基金设立的依据;公司型基金是依照公司法组建的。

    (2)法人资格不同。契约型基金不具有法人资格,而公司型基金本身就是具有法人资格的股份有限公司。

    (3)投资者的地位不同。契约型基金的投资者作为信托契约中规定的受益人,对基金如何运用所做的重要投资决策通常不具有发言权;公司型基金的投资者作为公司的股东有权对公司的重大决策进行审批、发表自己的意见。

    (4)融资渠道不同。公司型基金由于具有法人资格。在资金运用状况良好、业务开展顺利、又需要扩大公司规模、增加资产时,可以向银行借款:契约型基金因不具有法人资格,一般不向银行借款。

    (5)经营财产的依据不同。契约型基金凭借基金契约经营基金财产;公司型基金则依据公司章程来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