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风险范例

基金风险

基金风险范文1

1.私募基金市场风险

私募基金市场风险也是私募金融体系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是指私募基金市场筹资成本的变化,私募基金市场投资收益的变化,以及整个关于针对文化产业上市公司投资的股票市场价格、募集资金的利率、投资回报率要求等变动导致价值未预料到的潜在损失的风险。私募市场风险在文化产业私募基金中体现为,一方面是投资市场的变化决定了资金是否流入文化产业私募基金,及流入量大小,导致筹资成本的变化。另一方面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政策倾斜,导致放开的同私募基金大量出现,从而可能导致文化产业私募基金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还可能面临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的“扎堆”竞争。

2.管理风险

在文化产业私募基金中,管理风险是文化产业私募基金投资环节中的一项重要风险。管理风险主要是管理人水平和能力的不足或经营管理人因责任心缺失而造成投资损失的风险,包括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管理风险和文化企业管理人的管理风险。私募基金管理人掌握着基金的管理大权,基金的经营策略制定,合作伙伴的选择,投资项目的选定,项目的后期管理等等每一环节的决策都会对基金投资的成败产生重大影响。如对文化产业项目研判和预期收益存在很大的误差,或因整体决策出现失误,就可导致文化产业私募基金的投资失败,其中的管理风险可见一斑。文化企业管理人的管理风险,是指文化企业管理人的经营理念及经营能力可能对企业的生存状况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因素。例如,在基金投资文化企业后,企业的管理人面对大量的资金涌入,很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经营上的新想法,但这些想法对基金的退出期望而言,多数都是相悖的,如果企业管理人不听劝告,一意孤行,基金就可能面临退出困境。3.价值评估风险价值评估带来的风险:在私募基金的股权投资过程中,对被投资项目进行的价值评估决定了投资方在被投资企业中最终的股权比重,而过高的评估价值将导致投资决策的失误。由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被投资单位一般会拥有版权、著作权、专利权等大量的无形资产,该类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比较困难,一般在接受投资时会尽量高估无形资产价值,使得投资的价值评估风险成为文化产业私募基金的特有风险。

4.政策法规风险

文化产业包含文化产品的生产,涉及到整个国家的舆论导向及价值观导向,因此产业本身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我国文化产业的管理在不同地区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政企不分等问题。目前,多数地区尚未建立统一高效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文化、广电、出版、旅游等相关部门各自为政,管理分散,文化市场多头执法。同时我国尚没有完善的文化产业法律法规,国家近年来虽制定了多项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但无法控制在文化产业火热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隐患和问题,未来政策的“变脸”始料不及。

二、文化产业私募基金的风险分析的主要方法

1.风险解析法

也称风险结构分解法,它将一个复杂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通过对子系统的分析进而把握整个系统的特征。文化产业私募基金风险,从字面上看,应该既具有文化产业风险的特殊风险,又具有私募基金的普遍风险。它的核心成员,包括投资人,基金管理人和被投资的文化企业,从而这三者各自产生的风险也一定是组成文化产业私募基金的风险要素。

2.文献研究法

基金风险范文2

[关键词]投资基金;风险管理;风险预测

1证券投资基金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风险与利益并驾齐驱的投资形式,说得在浅显易懂一点,就是指发行证券基金的公司通过对各方面的资金进行整合,然后通过专业人员进行资金的运行和管理,当然其主要方式是通过对债券、股票和其他金融工具等投资型金融交易方面进行投资。证券投资基金也可以通过发行自身的股份成立一家属于自己的投资公司,这种情况成立的基金叫作证券投资基金公司的基金;另外一种情况也可以让投资者、基金托管人和基金管理人通过基金契约的形式组成,这种情况成立的基金叫作契约基金。我国在现在所适用的是契约基金,也就是本文所分析的证券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集合投资。投资基金的标志性特点,就是把投资方所投入的零散资金汇集在一起,交给金融机构进行专业的管理和运营,以实现资金的增值。同时,投资基金对于所投入的最低限额没有要求,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所投资金的多少,购买得多,获得更高利润的机会就大,承担的风险也会相对较大。(2)分散风险。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将自己的资金通过科学的估计投入可靠的公司,将所承担的风险降到最低,使收益得到提升的同时,风险也最小。所以不能将自己的资金全部放在一个项目上,以避免意外的发生,当然这里也必须明确一点,对于大小不同规模的资金来说,处理方式也是不同的,对于大规模资金来讲,由于承担不了非系统性风险带来的意外损失,所以不得不分散投资;而对于小规模资金来讲,更应该注重系统风险方面的因素,适当分散但不能过于分散,否则更易遭受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而承担更大的损失。(3)理财特点。投资也是理财的一种,投资的初心就是想获得期望收益,利用自身所具有的资源,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判定价格的走势和投资价值的中枢,做出正确的预判,减少投资失败的风险,以达到投资成功的目标。

2证券投资基金的类别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情况,虽然社会经济已达到飞速发展的状态,但在经济投资这一块还稍有欠缺,而投资又是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取得收益的同时也应该承担一些风险。现阶段我国的投资基金主要分为两大类: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主要指受我国当前的市场影响而展现的投资风险,这种风险一般受客观条件的影响比较大,所影响的范围具有全面性,几乎所有的金融交易都会受到它的影响,所以对系统风险的判断就是看他的影响范围具有的性质。与此同时,在面对高风险的条件下,人们也将目光转向了契约型投资基金,认为契约投资基金不存在风险,但在实际中它的风险是隐性风险,一旦发生,后果将会非常严重。非系统风险是非系统性的投资,又称非市场风险或可分散风险。指对某个行业或公司证券产生影响的风险,通过某种特殊原因与整个证券市场的价格不存在系统、全面的联系,而只对个别证券收益有影响,指发生在某些公司中的特有事件产生的风险,如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经营失败、股东跑路等。

3证券投资基金的产生原因

管理制度和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全,所以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市场还不太稳定,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很多漏洞,像税收、金融、会计、咨询等状况,虽然有一些法律条文规范,但具体实施的时候还是有很多漏洞的,仍旧需要进一步完善。另外,在管理方面也有一些或大或小的漏洞,如检察、监督,若是不做到上行下效,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国现阶段较为完善的对于证券投资的指导规范是《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律法规汇编》,它们调整和规范了证券总类、证券发行关系、证券交易关系、证券市场监督关系以及其他相关法律规范。我国投资者在投资的情况下,由于市场的偏差,会导致消费者的误判。存在大量的资金在认购之后并没有得到分红回报,虽然如此,但依旧有很多投资者把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高收入的准价股票,而忽视了其实质性存在的风险。但也有一部分的投资者在投资证券市场时,非常喜欢用股市中短线跟风投机的形式来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甚至包括其他一些机构投资人如证券公司和其他基金机构带有浓厚的投资心理,只把投资基金看作是一个赚钱的工具而忽略了投资基金除了作为投资品的属性外,更重要的是其自身也是一个主动投资者的属性,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大部分则是来源于主动性投资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诸如对市场的误判,投资过程中的非理性思考,更有甚者还有道德风险引发的投资失败,这些对普通投资人而言都无法预防。由于套现形式的不同以及经营形式的不同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不过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开放式基金,因为开放式的基金同意所有者以每股的基金的净资产作为单价进行申购和赎回,这种自由的投资方式,不受约束,相比较之下的风险也是较小的。

4证券投资风险的预防

加强法治社会的建设,健全和完善证券投资基金的相关规定并严格执行,让证券投资更加具有规范化的同时又有绝对的保障,加强其管理法律制度也是对证券投资的一种良好的约束,为基金管理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投资风险降到最低。首先,可以借鉴国外的法律建设条例,健全我国关于证券投资的相关规定。我国的证券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分为基本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章制度与规范性文件。基本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公司法》《证券法》《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等,从这些法律中的规范远不足以控制实际发生的风险,所以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随时更新法律规范,并及时预测风险。其次,建设相关的考核制度。对于证券投资信息的透明程度和真实性进行监督,例如投资公司的财务系统真实,财务来源清晰,想征服申报及时准确,这样能对投资的风险有一个准确的预估使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能够解决利益矛盾的相关问题以及完善管理制度和加强内部建设。加强投资的固定收益,对于投资的人来说,他们更喜欢风险不高且收益可观的投资方式,所以在投资方面,人们更多的是选择债务型基金,这样更具有稳定性。在债务投资期限内给基金公司较为固定的收益,再把这部分收益按一定比例交付给投资者,此项投资不仅一段时间就会有可观的收益,且风险较小。

5结论

综上所述,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投资的收益虽然是可观的,反之所要承担的风险也是等价的,此时就需要我们具有一双慧眼用来看清风险的大小,以及改善风险的能力,并可以针对风险的具体发生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基金的风险,使我国的投资基金市场能够得到更加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烁林.试析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预防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8(12):290-291.

基金风险范文3

【关键词】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预警机制;完善措施

在医疗事业发展过程中,医疗管理工作质量是重点控制内容,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对医疗保险基金风险控制,相关部门已经针对预防基金风险发生进行一系列措施研究与制定,加强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预警机制的完善,及时化解各种可见与预发的风险,以此促进医疗保险基金能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运行,在并科学的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模式下,实现医疗保险事业可持续发展。

一、影响医疗保险基金风险的主要因素

(一)分级管理风险

医疗保险行业发展过程中,一般都是实施分级管理制,各级别的医疗管理工作都属于独立统筹范围,而在统筹规划上都比较注重制度上的完善,流于表面,执行效率低。医疗保险工作在市级与县级独立运行下,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也属于互不干涉、独自管理、独自专行,各自对各自负责的辖区范围进行统一基金核算。市级财政管理直接掌控大量基金数额,而此时基金风险管理也就会变得多发,甚至在所包括范围内的各级医疗基金管理部门全程依赖于市级管理,对管理任务不积极,工作态度不认真,基金结余质量低,各区域之间存在不协调的发展情况,医疗风险范围扩大,控制难度增加,危及到医保基金运转。

(二)政策制度风险

在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需要依据《社会保险法》对管理制度、管理方式进行不断改善,并利用相关规定作为医疗保险基金监督、征缴等工作的基本保障。而现实中,医疗保险由于公益服务性特点,吸引的群众非常多,参保人数的快速增长,导致工作量也在进一步加剧,使得现有的医疗保险政策体系不能满足当下医疗保险发展需要,对于覆盖范围广、独特发展特点的医疗保险行业来说,政策制度难以实现完全统一,在基金支配、收缴等方面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形式,进而给医保基金管理风险的发生带来可乘之机。

二、建立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预警机制的措施

(一)制定基金风险管理的责任分级体系

对于医疗保险管理来说,基金管理的主管部门应该是各级经办机构,所以在对整个医疗保险的管理体系进行规划与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责任分级制,对基金管理权限进行科学规划,并制定相关的基金风险预警机制,不仅可以补充基金管理中存在的各种缺陷与不足,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基金使用效率。比如:市级医疗保险在基金管理责任分级体系制定时,各部门、各机构都要做到各尽其职,各付其责。先由财务部门对内部往来科目的核算来了解各级经办机构的征缴与支付情况,利用已知的基金进出账信息更进一步分析,对还没有来得及完成的医疗费用收缴工作,可以制定适当的延续拨付计划,并加以收缴措施研究,利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实现人性化收缴,让参保者积极主动支付,这样不仅能够促进收缴工作效率提升,同时还能够避免收缴不及时、大量支付而带来的基金抽空风险。

(二)加强医疗保险财务分析与预警指标体系建设

在医疗保险运行过程中,要想能够及时掌握医疗保险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就要不断分析当下的发展情形,不断结合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以及医疗行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分析,对如何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水平,降低基金风险作出适当的解决方案,而加强医疗保险财务分析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利用分析体系对基金风险提前预知、预防,比如通过对工作中相关信息与基金运行动态等相关的信息结合考虑,对人均结余率、住院报销率、人均住院费用等内容采用科学的分析法(绘制表格或者曲线等分析形式)进行分析,掌握与了解基金实际运用情况。同时还要做好相应的基金征缴机制,提高征缴效率,为基金支付提供支撑。在对医疗保险收支结余账目分析下,可及时发现基金运行中已经存在的问题,或者将要发生的问题,进而及时做出解决方案,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基金风险预发的可能性,促进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水平提升,为医疗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金管理风险预警保障。

(三)加强监督和宣传,规范医疗费用的监管行为

第一,要加强医疗保险的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大众对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视程度与认知程度,使参保人树立正确的医疗消费观念,并且根据自身的病情正确选择就诊机构,也就是要做到“因地制宜”。可以充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满足于基层医疗机构的消费需求,也可以将医疗费用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之中。制定社会监督激励机制,大力严惩医保违规行为;邀请社会监督人员,将网上监控与实地巡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医疗保险服务行为的监督检查与考核工作目标的实现这一点我市已经实现。此外,对于违规次数较多且情况严重者的定点机构来说,要实施一定的退出机制,对违规行为的举报者要给予相应的奖励,以促进社会各界人士都能积极参与到各级医疗保险的监督工作上来,打造健康良好的医疗保险社会监督环境。第二,在进行医保基金监控过程中,要对支出情况进行系统的统计,例如在进行慢性病种费用、大额住院费用以及大型检查费用等支出监控时,需要实行专家会审的机制。特别是要以现代技术手段为依托,实现网络信息化的监督管理,要充分借助于基本医疗信息的网络化传输系统,要对参保人在就医取药的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实现事先预防、事中控制以及事后审核的目标。综上所述,我认为,建立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预警机制势在必行,可以促进各级医保基金的合理运作,增强医疗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注入崭新的生命力。因此,要深入分析医疗保险基金的风险性因素,结合其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不断完善风险预警机制,提升防范医保基金的风险的能力,为医保行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经过对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如:分级管理风险、财务管理风险、政策制度风险等方面的了解得知,若不加以风险有效控制,医疗行业的发展就会存在危机。因此必须要对现有的风险因素进行防治,并且制定相关的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预警机制,以此来降低风险的发生几率,同时还能够有效的促进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为社会、人类做出更有意义与价值的服务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德升,张圣.医疗保险基金预警起因与对策研究——以山东省济阳县为例[J].经济界,2014(5).

[2]马伟玲,孙婷,王俊华.我国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公私合作路径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

基金风险范文4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指标体系;风险管理;模糊综合评价法

目前,对新农合制度的研究已持续了十余年,研究内容涉及新农合制度的方方面面,但对新农合基金风险管理机制的研究由于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的出台而未兴已衰[1,2]。基金风险管理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基金风险管理机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目前研究看关于指标体系的研究多从指标重要程度一个角度出发,未考虑指标风险发生概率及其危害程度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比重[3,4]。因此,本研究从新农合制度环境、运行环节及监管方面建立新农合基金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初稿,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分别从指标重要程度、风险发生可能性、风险危害程度三个维度对指标进行评价并修改,最终确定新农合基金风险管理指标体系。以期从新农合基金风险管理角度出发,建立起一套对新农合乃至城乡医保制度都具有普适性的基金风险管理指标体系。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国内新农合管理人员、卫生政策及管理领域的研究人员及高校从事卫生政策研究的科研人员。

1.2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从环境风险、制度风险、基金筹集风险、基金支付风险和管理风险5个方面建立起包括28个二级指标的新农合基金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初稿。在2016年5月至8月期间邀请相关领域专家19人分别从指标重要程度、风险发生可能性和风险危害程度三个维度经过3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建立起新农合基金风险管理指标体系[5,6]。指标重要程度主要反映各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综合地位,风险发生可能性及风险危害程度则反映各指标发生风险的概率及一旦发生风险对基金的危害程度。指标的筛选结合平均数半数效应原则和专家意见进行取舍,对多数(三分之二以上)专家的意见予以采纳[7,8]。三轮咨询分别发放问卷19份,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89.47%、78.95%,问卷有效率达100%、100%、98.04%。一级指标的权重在第二轮咨询时通过问卷由专家主观评判求平均值得到。二级指标权重在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9]确定各维度比重的基础上,利用变异系数法[10]计算指标在各维度下的权重,二者结合计算二级指标组合权重。

1.3统计分析方法

利用Excel2003录入咨询问卷,运用SPSS18.0对问卷结果进行处理。

2结果

2.1专家基本信息

选取的专家中有75%从事医疗保障、卫生政策及服务方面的研究,工作年限均在5年以上,80%的专家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拥有博士学位的专家占89%,专家基本信息见表1。

2.2专家权威系数及意见协调程度

三轮咨询专家的权威程度均为0.8。三轮咨询专家对一级指标意见的均值均大于4,支持率在70%以上,变异系数均小于0.25。经过三轮咨询专家对各二级指标重要程度、风险危害程度评价均值均大于3,90%以上指标重要程度的均数大于4。风险发生可能性维度下除“GDP年增长率”、“每万人口管理人员数”、“管理人员中专业保险人员比例”三个指标,其他指标的风险发生可能性均值均大于3。三轮咨询专家对各指标三个维度评价的协调系数在0.24~0.32之间波动,经三轮咨询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第三轮咨询三个维度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均为0.3,经检验后协调系数一致性有显著性,结果可取。

2.3新农合基金风险管理指标体系的建立

2.3.1专家意见整理

三轮咨询中没有专家对一级指标提出修改意见。第一轮咨询中专家对二级指标的分歧较大,有9位专家提出了修改意见。根据指标筛选标准首先将“环境风险”下的“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删除,其余指标及其修改意见、新增指标一并列入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当中,由专家评判后对建议保留指标的各维度再分别进行判定。经第二轮专家咨询,采纳多数专家认为需要删除/增加/修改的意见。其中多数专家认为可删除的二级指标有6个,分别是“社会救助比例”、“基金安全管理制度”、“参合人数增长率”、“平均住院日增长率”、“支付方式改革覆盖出院病人比例”、“支付方式改革覆盖机构比例”。多数专家同意增加的二级指标有5个,分别是“县域内二级以上医院床位比例”、“基金安全管理制度”、“是否有长效筹资机制”、“管理人员中专业保险人员比例”、“是否有风险预测与防范制度”。最终确定包括5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的新农合基金风险管理指标体系。

2.3.2指标风险程度排序

一级指标均值综合排序前三位的分别是基金支付风险、制度风险和管理风险。二级指标中指标重要程度维度下排名前五位的指标包括人均筹资标准、费用控制政策、参合率、县外住院比例、政府财政补助比例;风险发生可能性维度下排名前五位的指标分别是县外住院比例、参合人员住院率、次均住院费用、县外住院补偿金额占住院补偿总额比例、新农合受益率和基金支出比例;风险危害程度维度下排名前五位的指标有县外住院比例、县外住院补偿金额占住院补偿总额比例、基金支出比例、违规金额占筹资总额的比例、筹资总额;综合排名前五位的指标为县外住院比例、县外住院补偿金额占住院补偿总额比例、次均住院费用、基金支出比例及费用控制政策。

2.3.3指标权重的确定

经过专家主观评判5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是0.14、0.23、0.20、0.25、0.19。模糊综合评判确定指标三个维度所占的比重为4∶3∶3,结合变异系数法计算指标在各维度下的权重,进而求得指标三个维度的组合权重。

3讨论

3.1专家咨询结果的可信度

本研究选取的专家均为在新农合及基本医保方面从事研究及管理工作的权威专家,专家积极系数及权威系数均为0.8,问卷有效率达98.04%,经过三轮咨询专家对指标体系三个维度意见的协调系数均为0.3,经检验具有显著性。专家权威性较高,各位专家对本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在可接受范围波动,结果可信[11]。

3.2指标风险程度评价

本研究从指标重要程度、风险发生可能性、风险危害程度三个维度对基金风险管理指标进行评价,避免了以往风险管理指标体系研究中仅从指标重要程度一个角度评价的片面性[12]。一级指标专家意见均值排序前三位的分别是基金支付风险、制度风险及管理风险。据此,在制度运行过程中应重点加强基金支出环节的监督管理,提高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及基金监管的有效性,进而提高新农合基金管理效率。从二级指标在单一维度下的排序和综合排序的对比可以发现同一指标在不同维度下的排序存在差异。可以得出在制度设计及参合筹资阶段应重点关注重要程度较高的指标,如筹资标准、参合率、政府财政政策及费用控制政策等。在制度运行及监督环节应重点关注风险发生可能性和风险危害程度较大的指标,如“参合人员住院率”、“县外住院比例”、“县外住院补偿金额占住院补偿总额比例”、“违规金额占比”等。同时,也可以发现指标重要程度大小与危害程度轻重并不完全一致,如“人均筹资标准”、“政府财政补助比例”、“参合率”、“县外住院补偿金额占住院补偿总额比例”、“基金支出比例”、“参合人员住院率”等,只有三个维度的评分均值均较高时其综合排序才靠前,如“县外住院比例”。因此,笔者认为提高县内卫生服务能力、提高门诊受益水平,降低县外住院比例对于保障基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3指标组合权重的确定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三个维度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使得三个维度在权值中所占的比例更趋于所有专家意见的平均水平,减少了主观确定的偏差[13]。从最终各指标的组合权重看专家对“个人缴费金额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比例”、“个人缴费金额占年人均筹额比例”和“管理人员中专业保险人员比例”三个指标赋予的权值最大。说明在新农合制度趋于完善和向基本医保制度转变的今天,专家们更关注医保基金筹资的可持续性、公平性及基金管理的专业化[14,15]。

[参考文献]

[1]孙玉凤,徐凌忠,井淇,等.宁夏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满意度评价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9):672-674.

[2]徐维维,胡敏.北京市城乡居民医保一体化筹资负担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32(5):363-366.

[3]张鲁豫,李媛,谭琳琳.应用德尔菲法建立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7):514-516.

[4]郭娜,朱大伟,王健.基于经济、效率和效果视角评价公共基金:以新农合基金为例[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5):364-366.

[5]贺茜,构建护士岗位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

[6]陈英耀,倪明,胡献之,等,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评价指标筛选: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2.5(1):6-10.

[7]盛国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风险预警系统研究[D].长沙:湘潭大学,2013.

[8]钟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风险预警系统的探索性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9]罗曙霞,王化麟,苗永春.AHP-模糊综合评判法在项目后评价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1,(14):158-159.

[10]邬顺全,樊小玲,贺佳,等.军队医院医疗保障综合评价体系设计与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15,32(5):749-752.

[11]王春枝,斯琴.德尔菲法中的数据统计处理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09(4):92-96.

[12]马骋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风险量化管理实证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5,34(11):27-31.

[13]赵延喜,徐卫亚.基于AHP和模糊综合评判的TBM施工风险评估[J].岩土力学,2009,30(3):793-798.

[14]董丹丹,孙纽云,孙冬悦,等,医保基金有效使用:风险管理、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中国卫生政策研究[J].2013,6(1):21-27.

基金风险范文5

关键词:社保基金;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一、社保基金存在的风险

当前,在社保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一是企业虚报缴费基数、瞒报应参保人员,造成社保基金缺失。一些企业为降低成本,以试用期为理由不给职工上保险或者是瞒报漏报缴费基数、少报缴费人数等方式逃避应该缴纳的费用,不仅损害参保人员的基本权益,同时导致社保基金的收入不足。二是冒领养老金、违规提前退休问题突出,造成社保基金损失。根据相关的调查,一些离退休人员死亡或者失踪后,其家属并未如实向有关的单位报告,而是继续以其名义进行养老金领取,由此导致养老保险基金的损失。三是重复享受待遇、弄虚作假,骗取社保基金。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参保人员的流动性越来越大,但是社保信息系统未实现互通,参保人员在不同地区参保、办理退休,享受重复的养老待遇;不同地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重复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定点医疗机构、药店单方或者和参保人员合谋弄虚作假,通过虚假冒名住院;违规收费;串换药品、生活用品、保健滋补品;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甚至伪造病历、疾病诊断证明等医疗文书,骗取医保基金,造成基金流失。

二、基于内控视角加强社保基金风险管控的建议

(一)强化内部控制新意识,树立内控优先先进理念

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倡导以人为本,要求内部控制可以充分的发挥人的作用,不断促进人的道德水准、综合素质以及法规意识,促使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可以很好的发挥出来,进而使内部会计控制可以发挥最佳的效果。其次,明确内部控制对于社保基金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内部控制是由社保单位所有构成人员共同实施的,是为单位的目标实现而服务的,对于社保基金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以基金安全为总核心,完善社保内部控制制度

为更好地对社保基金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需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社保基金的健康运行。推行全面管理,提倡全员参与,具体来说,要突出以社保基金安全为核心,健全社保内部组织结构,按照分权、限权、控权的思路,建立完善相关的社保基金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要针对社保基金筹集、拨付和管理三个环节的不同业务特点,规范业务流程,根据每一项业务的关键风险点、关键环节、关键部门和关键岗位,明确相关职责、考核标准和监督检查标准,从制度上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三)加强内控人员的管理,保障社保内控稳步实施

社保内控管理工作人员肩负着对社保基金安全进行管理和监督两大职能,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强烈的自律意识,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经济上的清廉和生活上的清白,要在繁琐复杂的社保基金监督管理工作中,认真履职,从大局出发,恪守内控管理人员基本职业道德。同时,社保单位要重视财务管理领导团队的培养和建立,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更要注意其职业道德及法制观念的培养,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维护财务纪律,敢于同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

(四)注重管理与监督并重,健全社保内控制度监督

对社保经办中的业务实施全面跟踪,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事前的预防就是要坚持做到以制度管人、管钱、管事,确保经办业务在制度的管理和监督下运行。事中控制就是要对各项社会保险业务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明确经办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办理业务的工作流程。事后控制是通过内部审计监督对内控制度执健全性、可行性、有效性和经办业务过程的合规性、合理性、适当性等进行分析、评价、实施监督和控制。内部审计监督要定期实施,形成风险管理报告,提交管理层,为其决策提供依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社保基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存在很多的风险,针对社保基金中存在的风险,有效的管理方式就是加强社保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而促进社保基本的安全。

参考文献:

基金风险范文6

[关键词]养老保险;运行风险;管理问题;应对策略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催生了养老保险基金行业的蓬勃发展。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保险基金之一,养老保险基金经过数十年的探索研究,其运行管理模式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进行分析,包括筹资风险、管理风险、投资风险等,若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对这几项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进行解决。

1现阶段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存在的风险

1.1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之筹资风险。为了保证养老保险能够顺利地运行,在进行养老保险项目运行初期,需要进行筹资,筹资风险指的是在养老保险进行筹资过程中,因为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本身的漏洞,导致了筹集资金的金额与原始的目标不匹配,影响后期养老保险项目的顺利进行[1]。筹资风险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说明。第一个方面可以从缴费率风险进行说明,由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国的老龄化趋势日益加深,导致筹资风险中的缴费率逐年增加。这就导致每年的养老保险金额逐渐增多,由于企业不能缴纳过多的保险金额,所以政府需承担一部分,不仅导致企业的负担能力较重,也会导致政府的负担较重。第二个方面可以从拖欠养老保险费用来说。现阶段我国拖欠养老保险费用的现象较为严重,许多企业拒绝缴纳职工的养老保险费用,并且通过各种途径与手段,逃避缴纳养老保险费用的这项义务,导致养老保险政策很难实施。第三个方面可以从养老保险覆盖面来说,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较小,养老保险难以筹集到足够资金,就会引发相关风险,这种风险就会分担到较少面积的人群中,导致风险较高。

1.2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之管理风险。为了保证养老保险基金能够顺利运行,需要一定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手法,这就产生了一定的风险[2]。比如,管理领导者滥用职权,进行内部违规操作,产生的欺诈风险,不仅导致养老保险基金流失,也导致了群众对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部门的不信任。倘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时,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手段,会导致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失败,造成管理失败风险。这种风险所涉及的范围较广,保险金额较大,一般是由于相关管理人员利用管理制度漏洞,谋取私利造成的。出现此种风险时,应从根本入手完善管理制度,并严格查处管理人员。当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管理时所用的管理信息系统操作失败,则会导致养老保险基金信息系统失败风险。由于当今社会互联网较为成熟,许多保险业务都是依赖信息系统来进行操作,一旦出现信息系统失败风险,则会导致养老保险基金数据丢失、保险受众信息泄露、养老保险无法办理等后果。这不仅造成一定的损失,也间接地造成民众信息的泄露与保险公司管理失职的问题。

1.3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之投资风险。养老保险基金不仅是一种保险,也是一种投资。在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的过程当中,由于保险市场的不健全和动荡性而导致的投资失败,就叫作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的投资风险。这种投资风险又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由政策引起的保险叫作宏观政策风险,是由于国家政策导致的养老保险基金收益较低的情况。这种风险主要是由于国家对利率的管制比较松散,导致其波动性较大、投资风险较大。第二个部分是由于养老保险基金组织经营问题而产生的经营风险。养老保险基金经营组织作为企业的一种,不可能长期盈利,由于其经营制度的问题以及管理人员的问题也会产生亏损、破产等现象,影响投资人的收益,导致企业面临经营风险[3]。第三个部分是由于养老保险基金本身特点所引起的经济周期风险。由于养老保险基金本身属于经济的一种,其满足经济变化规律,不可能一直上涨也不可能一直衰退,其本身的经济变动会有一定的阶段性以及周期性,这种变化就使得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具有经济周期风险。

2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基金法律制度不完善。现阶段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处于摸索研究阶段,虽然其大致的制度框架已经形成,但是相关的基金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第一个方面可以从中国的基金法律制度来说,现阶段我国还没有比较统一规范,且覆盖面积较大的基金法律制度,其保障还不是很高,在养老保险基金运行过程中,出现保险基金分歧时,无法进行统一明确的判定,导致出现养老保险基金判定不公正问题[4]。第二个方面可以从基金法律制度权限来说,现阶段的基金法律制度权限较低,缺乏较高的法律地位和社会保障机制,无法保证基金法律制度的实施和监管,现行的基金法律制度不能给予养老保险基金有力的法律支持。

2.2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缺乏内部监督。许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是由于内部问题产生的,比如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的管理风险,是由于部分管理领导者滥用职权,进行内部违规操作产生的风险。这种风险的产生,说明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缺乏内部监督:一是缺乏内部监督完善的条例与制度;二是缺乏内部监督的专业管理部门[5]。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内部监督制度覆盖面较小,且监督权限不够。现阶段的养老保险内部监督主要是针对普通职工进行的监督,没有针对管理者、领导者进行的内部监督,导致领导者专权现象严重,随意安插个人势力进入公司,腐败化严重且违规操作较多。从内部监督管理专业部门来说,现阶段养老保险基金组织缺乏专业的内部监督部门,由于没有“一对一”的监督与管理,导致管理职责分工不明确,相关的内部监督制度实施流于形式,内部监督管理效率较低。

3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3.1完善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法律制度。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法律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国家政策的变化,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法律制度需要进行相关的完善与改变[6]。针对国家政策的调整进行法律制度的调整,以保证其覆盖面完全,减少由于法律制度不完善而造成的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在进行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法律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可以听取多方面的意见与建议。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群众对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的需求,并且针对养老保险基金运行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归纳出现阶段基金法律不完善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律制度的整改。通过完善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法律制度,降低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解决相关的管理问题。

3.2制定内部监督条例,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为了防止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由内部产生,可以制定相关的内部监督条例,成立专业的监督部门[7]。内部监督条例应详细完善,不仅要有相应的处罚措施,还要有相应的激励措施,使相关公司人员都参与到内部监督中来,减少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减少由于内部管理而产生的问题。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实行“一对一”监督,不仅对内部群众进行监督,更要严格对养老保险基金运行中的领导者、管理者进行监督,杜绝由于部分管理者、领导者滥用私权,而产生的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管理问题。

3.3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在养老保险的用户信息方面,要通过网络安全隔离系统,做到涉密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处理。定期对养老保险系统操作权限设置进行核查;加强对养老保险业务授权的实时监督。完善后台数据修改的流程以及审批体系,加强对养老保险系统操作的有效监管,防止开发商或者非法人员进入后台修改相关养老保险数据。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各险种之间业务信息的实时共享与查询访问制度,避免因信息不共享导致一些人重复领取社会保险。最后还要建立数据及数据库管理制度,进行用户信息的保存和备份,防止数据泄露。

4结语

基金风险范文7

关键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计;风险管理

一、引言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方主体,各方主体的地位和职责各不相同,这要求构建完善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制度,明确各方主体的责任,以应对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二、当前国际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

(一)政府集中管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政府通过强制手段向职工和企业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集中起来形成一笔基金,并通过一个专门的政府部门负责基金的投资、发放管理,其实质是政府强制养老计划代替了个人养老计划。这种制度一般在政府对经济干预较多的国家实行,新加坡是这种制度的典型代表,新加坡通过中央公积金局对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二)委托投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政府部门或者职工委托的机构负责养老金的征缴工作,然后将基金委托给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负责投资运营。这种模式一般在资本市场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运用,其强调的资产管理公司的专业化运作。例如美国的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制度和德国分行业各自管理的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制度。

(三)自由选择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只负责对基金进行宏观层面的监管,并不参与基金的实际运营管理,职工个人可自由选择投保符合法律规定的保险公司,这种制度一般在新兴市场国家得到较多运用,其中智利的私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制度是其中的典型模式。

三、目前中国职工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的主要风险

风险本意指的是收益的不确定性,即实际收益偏离预期值的程度。本文中的风险更多指的是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制度设计和执行中的缺陷,即那些使职工养老保险可能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因素。

(一)管理流程风险

1.筹资环节面临的风险

筹资环节面临的风险主要指的是筹资机制设计缺陷所导致的风险,是指实际筹资额不能达到预期水平的风险和不能满足长期收支平衡的风险。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其一是缴费率风险。缴费率的设计要综合考虑短期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和长期基金的收支平衡,当缴费率过低时,短期可以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但长期来看基金面临着缺口和不可持续的风险。当缴费率过高时,企业和个人的负担加重,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和遵缴率降低,最终也会影响基金的长期收支平衡。由于基金的长期精算平衡涉及大量不确定性假设因素,如经济增长水平、通货膨胀率、基金投资收益水平、抚养比、平均预期寿命、退休年龄等,这使得政府很难确定一个精准的缴费率水平。当前我国的名义缴费率为个人按其上年度工资的8%缴纳,企业按其职工工资总额的20%缴纳,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的养老保险基金的缴费率一般不超过20%,这说明我国目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名义缴费率偏高。其二是征缴率风险。当前,我国的职工保费主要由社会保险经办中心或者税务部门负责征缴,在缺乏强有力的征缴手段和人员配备不足的条件下,存在部分企业少报、瞒报企业职工人数、工资总数,拖缴或者少缴企业职工养老社会保险经费的现象。据测算,目前我国拖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企业大约有100万家,累计拖欠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经费超过3000亿元。过低的遵缴率会影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水平,抑制基金的规模效应,影响基金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再者,过低的遵缴率与当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的政策目标相偏离,影响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体的运行效率。其三是地区缴费基数计算方法不统一的风险。社会保险法规定:“个人按其工资总额的8%缴纳,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0%缴纳”。社会保险法并未明确规定职工工资具体包含项目,这为各个统筹地区政府留下了自由裁量的空间。在东北地区,企业退休的职工较多,青年劳动力外流严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紧张,地方政府一般规定工资包括企业支付给职工的绝大部分报酬,具体包括基本工资、加班工资、津贴、补贴等项目。而在广东地区,企业退休职工较少,青年劳动力流入较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较多。广东省政府规定职工工资指的是企业的基本工资,在具体的实践中很多企业将最低工资作为基本工资,不包括加班工资、津贴、补贴等项目。实际上造成了地区企业之间的缴费负担不均,东北地区企业的整体实际缴费率偏高,而广东地区企业的整体实际缴费率偏低,这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阻碍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影响地区之间企业的公平竞争。在当前东北整体经济复苏缺乏活力的状况下,社保费缴费率偏高是一个不利因素。再者,地区之间实际缴费率的不均匀也会影响不同地区之间企业职工未来的待遇水平,从而造成地区之间退休职工待遇水平的不均。

2.投资环节面临的风险

投资环节面临着的风险是指由于投资人员缺乏必要投资经验、投资渠道单一而使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的贬值风险。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其一是资产管理能力不足的风险。当前我国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运营管理。在既有的财政经费约束下,经办机构将更多的人力物力投资到了基金的日常的收付管理,而在专业化的资产管理队伍建设上投入不足,这明显影响了基金的“保值增值”。其二是投资渠道匮乏的风险。目前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政策为除预留两个月的基金用于支付以外,剩余部分存入银行专户或购买国债。这种投资政策下基金投资渠道单一,表面看这有利于基金的安全。但在目前银行同期存款利率和国债利率低于同期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下,基金明显面临着贬值的压力。再者根据国际经验,当一国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益率大于或者等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时,该国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是有效率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是明显缺乏效率的。

3.支付环节面临的风险

支付环节的风险是指由于支付机制设计缺陷而导致的风险。其主要表现为替代率过高的风险。当前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实际替代率为80%,明显高于目标替代率60%。当前过高的替代率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产物,在福利刚性的影响下,过高的替代率会使基金面临收支缺口,影响基金的可持续运营,不利于多层次养老保障方式的培育和发展。

4.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缺失引发的风险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银行职能设置过程中一条原则是相互冲突的岗位应当分离,并设计相应的内部复核和审计部门形成制衡,从而保障基金的安全。内部控制风险是指由于内部职责划分不明确,没有形成有效的相互制衡机制而导致的基金安全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是信息不对称下诱发的道德风险。外部控制风险是指机构之间缺乏流程的衔接、信息即时互联互通、外部相互牵制制衡而引发的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资金征缴风险。一般来说税务部在税费征收领域更加专业化,并掌握有企业税收的征缴、检查、处罚的权力,拥有更多的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时,如不能妥当利用税务部门的信息,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则有可能面临着征缴成本增加、征缴失败的风险。其二是资金占用风险。主要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者银行内部人员利用职权贪污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经费或者将基金挪作它用而引发的风险,这种风险可能是内部流程设计缺陷引发,也有可能是经办机构与银行之间缺乏相互制约而引发。其三是内部流程操作风险。主要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者银行内部人员不按照规定的流程操作、简化流程操作而引发的基金流失风险。其四是支付错误而引发的风险。主要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多发、错发养老保险待遇而造成养老保险基金流失的风险。

(二)宏观层次风险

1.法律设计上存在的风险

法律法规设计上的风险是指由于缺乏顶层的法律设计、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而引发的风险。其一是立法层次过低引发的风险。当前我国并没有一部完整的关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法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领域相关的监管规范更多的是以条例、规定、实施细则的形式存在,这样的设置的好处是可以充分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政策更加灵活多变和符合地方实际。但在一些关键的领域,如覆盖范围、缴费基数、征缴机构上没有做出统一细化的法律规定,造成制度执行上效率的缺失。其二是立法存在滞后性引发的风险。法律是对社会生活经验总结后形成的强制性行为规范,其应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当前一些制度规范明显与社会实际生活需要不符,如关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限制性规定。随着资本市场的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积余额的增加,需要对目前的限制性规定进行修改,以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与此同时一些新的法律规范也需要建立起来,如地区之间的收支不平衡问题的应对机制、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纳入财政预算的问题以及职工个人对其基本养老保险权益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其三是立法缺乏可操作性引发的风险。当前的一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法律规范过于原则性,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例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拥有征收权力,但又缺乏与之配套的强制性手段与信息网络技术支撑,这就使得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缴效率不高。

2.外部机构协调监管引发的风险

外部机构协调监管引发的风险是指外部监管机构之间由于相关监管流程缺乏衔接、信息缺乏互联互通而引发的基金损失风险。当前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监管格局是税务部门负责部分省份的征缴工作,人社部门负责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监管以及制定具体的社会保险政策措施,财政部门负责对银行管理的社保专户进行监管,而审计部门负责对其社保经办机构和银行进行审计。各个监管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掌握着被监管机构的相关信息,而这些信息缺乏合理的互联互通机制,从而造成不同部门之间监管流程重复执行和缺失,造成监管效率低下。

【参考文献】

[1]赵立军等.我国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管理及国际借鉴[J].中国商论,2019(22):62-63.

[2]任维海.社保基金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9):247-248.

[3]杜丽丽.社保基金风险防控体系研究[J].纳税,2019,13(24):189.

[4]杨才洪.加强社会保险基金风险防控的思考[J].四川劳动保障,2019(8):23.

基金风险范文8

关键词:私募;股权;基金;投资;风险管理

私募的股权基金,主要是指从事于私人股权非上市类公司股权的投资资金。它主要包含着对应非上市的公司股权投资、上市公司的非公开性股权交易这两种形式。在一定程度,私募的股权基金并非是追求于股权的基本收益,是通过管理层的并购与收购、上市等这种形式来实现股权的转让与出售,并从中获取经济收益。俗语讲:“投资有风险、投者需谨慎”。这并的非是危言耸听,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伴随着私募投资行业的持续性发展,私募的股权基金所存在着的各类风险逐渐显现出来。那么,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及管理私募的股权基金风险,就需众多私募投资公司能够加以重视,结合以往的运行管理经验,对私募的股权基金风险的管理,开展系统化地研究工作,以能够有效地探索出私募的股权基金风险管理工作最佳的实施路径,开展高效性地、标准化地私募的股权基金各项风险管理工作,从根本上降低私募的股权基金风险,促进私募投资业在金融市场中的良性发展。

一、宏观管理

在私募投资公司股权基金的投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众多的风险因素,而多数是因其缺少宏观上的风险管理。当前,国内创业投资大环境还处于极为不成熟的发展阶段,资本拥有较多的个人并不愿意做投资,以至于风险问题相对较多。宏观管理,多数是在政府性职能部门作用之下予以完成,政府性职能部门通常采用自己惯用方式来做引导性工作,将民间资本有效地引入至市场当中,以实现市场化的运行,对资本市场的建设发展起着一定推动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私募股权的基金投资总体收益来说,风险的宏观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私募股权的基金投资实际取向通常可起到一定引导性作用。通过风险宏观管理,私募股权的基金投资期间即可实时化地了解与掌握经济发展的动态变化情况,精准地决定何时投资,将投资的成功率有效提升。

二、营造良好的私募股权性基金的投资环境

虽然,我国目前针对于私募股权的基金投资相关法律早已出台,但是这些法律早已无法满足于私募股权的基金投资风险管理现实需求,诈骗等一些不良的行为频繁出现,不仅影响着私募股权的基金投资运运行,还会扰乱整个金融市场秩序,对于我国金融业的持续性发展影响相对较大。故从风险的宏观管理角度来分析,我国相关司法部门需予以高度重视,以能够对众多私募基金投资公司以风险管理提供法制政策上的依据及保障,建立起针对于私募股权的基金投资目前运行环境的相关法律制度。同时,私募股权的基金投资相关机构也应当充分地了解与把握这些法律制度,以能够拿起这些法律武器来有效性地规避与降低私募股权的基金投资风险,营造良好的私募股权性基金的投资环境,提高私募股权的基金投资风险管理工作整体的实施效果。

三、做好投资规划

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私募股权性基金的投资风险管理工作水准,私募投资公司就需站立于全局视角,做好私募股权性基金的投资规划,在进行具体规划期间,必须严格按照金融业所提出的相关要求及法律强制性条款,来进行科学地、合理地规划分析;同时,在私募股权性基金的投资总体规划中,还应当针对于私募股权性基金的投资所可能会存在的一些风险予以预测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风险预警防范对策。从而能够以周密地私募股权性基金的投资规划,实施有效性地风险管理,从根本上降低或者规避私募股权性基金的投资风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私募的股权基金存在着一定风险因素,若不能够加以管控,则必将演变成较为重大的经济事故问题,不仅会影响着私募投资业的进一步发展,更会对整个金融业持续性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故就需私募投资业能够提高对私募的股权基金风险管理工作重视程度,把握住私募的股权基金所潜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充分发挥自己的各项职能作用,全方位管控私募的股权基金风险,促进私募投资业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婕.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风险问题探究[J].纳税,2017,11(29):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