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新媒体工作经验总结范例6篇

学生会新媒体工作经验总结

学生会新媒体工作经验总结范文1

传播学研究的方向很多,涉及到人与社会的各个方面,其培养的人才主要以科教影视传播为特色,以计算机网络媒体和电视为传播手段,以人文精神和传播现代科学技术为宗旨,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与信息化社会要求,熟悉人文科学和自然社会科学,能够驾驭现代媒体技术的技艺结合、文理交叉的中高级综合型传播人才。要求学生具备现代媒体传播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现代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与网络多媒体传播的基本技能,胜任影视传播、网络传播、新闻传播、媒介及广告经营管理等领域的各项工作。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1传播理论研究

主要包括传播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传播思想、传播体制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危机传播管理研究等领域。

1.2新媒体研究

主要包括新媒体研究,以“全媒体、大传播”理念开展教学与科研活动,使学科建设不断适应传播形态的变化和媒介技术的发展。

1.3视觉传播研究

主要包括电视传播和摄影传播。

1.4策略传播研究

策略传播主要是传播学科的国际前沿地带,也是西方应用传播近年兴起的重要分支,研究方向包括了广告、公关、营销传播、品牌构建等多个具体学科领域。传播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厚实的理论功底、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毕业生能够胜任公共关系、广告、新闻宣传、传媒管理、教学研究等多方面的工作。

2传播学实验室体系的建设

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更好地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实验室体系建设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2.1实验室建设规划的理念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办学规律,迎接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及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对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带来的新挑战,把握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教育、文化领域的发展动向,紧紧围绕教学中心任务,加快实验室改革和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动手和创新能力,适应专业结构和学生知识结构调整的需要,加强创新型、设计型、综合型、探索型实验,在不断改善现有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创新实验室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加强管理,形成规范、创建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模式。

2.2根据专业课程开设的要求

要结合专业课程的要求开设传播学、新闻采访、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节目主持、播音基础与播音创作、新闻摄影摄像、节目编辑制作、电视艺术、网络新闻、音响基础、节目策划与编导,以及广告等实验课程的开设于建设,专供学生实验实习,培养学生文字基本功及文学修养,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这也是当代新闻工作者所必需的素养。

2.3根据学生实践的需要

根据学生实践的需要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室建设规划的总体目标是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把实验室建设成符合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管理科学、体制规范、手段先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基地。根据专业开设情况,建设用于学生专业实习实践的播音室、平面媒体编辑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语音训练室、声音合成实验室、网络新闻编辑实验室、摄影棚等,以满足课程教学实验的需要。

2.4硬件设施的扩充和更新

传播学实验室需要为实验实训所用,电脑、打印机等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的基础设备,方便教师及学生的创意采图,电脑作业,新闻/广告等影视学习,相关硬件设备的好坏既体现了现代实验室建设的功能性、先进性和完备性,又体现高科技化、便捷化和人性化等特性,硬件对于信息的流畅及索求更是非常重要。

3结束语

学生会新媒体工作经验总结范文2

【关键词】 媒介素养;影响因子;权重分析

【作者简介】 王井,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讲师,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方向:网络传播。

【中图分类号】 D630;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6-0025-03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主要包括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具体到公务员人群的媒介素养,既包含普通民众认识媒介、使用媒介,但其更主要的是指通过正确的、建设性的运用大众传播资源,管理公共事务,推动社会进步,塑造政府形象。

本次调查公务员群体的媒介素养主要由使用和态度两部分构成。媒介使用我们主要考察年龄、职级、受教育程度对其的影响。本次问卷投放地均衡,覆盖地区基本照顾到浙江省发达、发展中、欠发达三个地区类型。覆盖部门性质为党政机关公务员449名,事业单位公务员106名,企业37名,其他14名。被调查对象的行政级别涉及地厅级公务员104名,县处级公务员166名,科级公务员228名,无级别108人。

本次调查样本分布合理、调查方法属于随机抽样,本次调查依托党校系统进行,因此调查没有缺失值。

一、媒介使用状况:报纸与网络最受关注

1. 报纸使用状况

在所有受访者中,82%的人经常读报,频率比较高,71.1%的人读报10~30分钟。在这606个样本中,经常或每天都要看报纸新闻的人有517人,占85.3%。经常或每天都关注评论的人有41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8.9%。

根据以上结果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公务员群体还是将报纸作为获得资讯,而不是获得观点的主要手段,并且使用频率高,忠诚度也比较高。

2. 网络使用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86%的人经常或每天上网,频率比翻阅报纸的频率更高,特别是其中每天都上网的比率(54.8%)超过每天读报(38.4%)的比例。

3. 电视和广播使用状况

在这606个样本中,经常或每天都要看电视新闻的人有486人,占80.2%。通过电视关注内容比例最高的为新闻节目(80.2%)。听广播的人数比例也很高,占据总调查人数的57.4%,在这606个样本中,经常或每天都要听广播的人数为193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1.8%。关注内容比例最高的也是新闻。

二、媒介使用的相关性分析

1. 年龄与媒介使用频率

根据调查中受访者年龄与媒介使用频率的相关性分析,年纪越大的公务员越喜欢阅读报纸。年纪越小的公务员越喜欢使用互联网。50岁以上,46.08%的人几乎每天都用网络;41~50岁,53.47%的人几乎每天都用网络;31~40岁,有57.14%的人几乎每天都用网络;30岁以下,有66%的人几乎每天都用网络。

2. 职务级别与读报频率

本次调查发现级别越高的公务员越喜欢阅读报纸。地厅级别的领导,59.62%的人几乎每天都读,县处级领导,47.59%的人几乎每天读,科级的领导,有32.89%的人几乎每天读,普通科员,有15.74%的人几乎每天都读报纸。

3. 性别对媒介使用的影响

性别对综合媒介使用的影响,结果显示,男女公务员都经常使用媒介,男性公务员使用媒体的均值为3.459,女性公务员使用媒介的均值为3.586,女性比男性的使用频率更高点。(均值表现为:1代表从不使用、2代表偶尔使用、3代表经常使用、4代表每天使用)。

三、媒介态度现状描述

1. 媒介效果整体认知

本次调查根据媒介对工作和生活影响的大小进行赋值,由下表可以清楚看出,干部认为媒介对工作的影响(众数为4,均值为3.47)比对生活的影响(众数为4,均值为3.42)稍大。总体而言,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媒介与公共生活相关度更高点,同时也承认媒介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都是比较大的。

2. 对媒介政府政治内容的认知

关于干部对出现在媒介中的政府信息和政务信息的关注度和评价,65.7%的人表示经常关注媒介中出现的政府信息,41.4%的人表示关注媒介中的政府信息是为了了解最新的政策,39.8%的人更相信报纸中的政府信息,但是过半(50.7%)的人认为电视对政府形象传播得更有力。

公务员对媒介中与自己关系密切的政府政务信息报道态度也是媒介素养的主要构成方面。本次调查根据公务员对目前媒介对现实政治生态(政府形象)的报道情况进行评价,具体为: 公务员对媒介报道政府政务信息时是全面、准确、及时、可信的该观点持一般赞同的态度。

公务员群体对媒体政府政务信息报道中的经济发展成果、新政策、政府发言人新闻会最感兴趣,对与大企业的互动、政府牵头的文化活动、政府各类工作会议关注度比较低。

3. 媒介参与

当前公务员群体过半的人(60.2%)表示在媒介中了解到自己很感兴趣的议题后只会偶尔参与。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媒介议题,表达其比较强的参与媒介互动意愿的人数比例只有(24.3%),75.7%的人参与意愿比较低或者根本不愿意参与。51.7%的人表示即使媒介信息报道中有不实报道,也不会要求其纠正,但是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75.9%的人认为传媒对政治公开透明化经常起到促进作用,79.4%的人认为传媒的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

四、影响公务员媒介态度的三大因子

通过因子分析,我们可以将影响干部们媒介素养的因素归纳为三个因子:分别为媒介整体感知、政治报道态度、媒介评价。

媒介整体感知因子包含:媒介对工作的影响与媒介对生活的影响。媒介对生活的影响,对媒介整体感知因子的贡献更大。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公务员群体认为媒介对工作的影响更大一点,但是公务员群体针对媒介对工作的影响这个问题,个体之间的判断差异更大。

政治报道态度因子包含:对媒介政府形象报道评价与对媒体政治报道内容关注度。在这两个观测变量中,针对媒介政府形象报道评价,其对政治报道态度因子的贡献更大。

媒介评价因子包含:对政治公开透明化的影响与媒介对解决现实问题的作用。媒介对解决现实问题,其对媒介评价因子的贡献更大。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公务员群体认为媒介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作用更大。但是公务员群体针对媒介对政治公开透明化影响力大小这个问题,个体判断的差异也比较大。

五、三大因子对公务员批判性媒介态度形成的影响权重分析

为了确保权重的客观性,笔者邀请了三位同志分别对各指标的排序进行评分,构建判断矩阵,进而进行权重评定。因此对于同一个准则,将形成三个判断矩阵,我们设定各评分者的权重系数相同,均为1/3。在获得三位评分者的判断矩阵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后,笔者在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中对同一准则下的三个判断矩阵进行判断矩阵算术平均计算,最终得到各备选方案层的组合权重。

六、对公务员媒介态度的平均数差异检验

1. 不同性别群体差异检验

不同性别的干部媒介使用状况

方差相等的Levene检验显著性P=0.571>0.05,故假设方差相等,在假设方差相等的情况下,P=0.023

2. 不同年龄群体差异检验

整体检验显著性P=0.082>0.05,故接受原假设,表示在95%置信水平下年龄段不同的干部,他们的媒介态度相同,显示了年龄的不同不会对媒介态度(媒介整体感知、政治报道态度、媒介评价)产生影响。

3. 不同学历群体差异检验

整体检验显著性P=0.060>0.05,故接受原假设,表示在95%置信水平下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公务员群体,他们的媒介态度相同,显示了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不会对媒介态度(媒介整体感知、政治报道态度、媒介评价)产生影响。

4. 不同行政级别群体差异检验

整体检验显著性P=0.025

如表显示,对于行政级别不同的干部来说,他们的媒介态度属于一个群体,只是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差异。

总之,通过对不同性别群体进行差异检验,我们有95%的信心水平说男性和女性干部的媒介态度具有显著差异。而不同年龄群体差异检验和不同学历群体差异检验则表示在95%置信水平下显示年龄的不同不会对媒介态度产生影响,并且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不会对媒介态度产生影响。不同行政级别群体差异检验表示在95%置信水平下行政级别会对干部的媒介态度产生影响。进一步做事后的多重平均数比较检验,采用Scheffe法检验,结果显示对于行政级别不同的干部来说,他们的媒介态度属于一个群体,只是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可见,只有性别和行政级别对媒介态度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还没达到讲公务员的媒介态度划分为不同群体。

本次调查首先对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平面、电子、数字媒体的使用在人口统计学层面进行了分析比对,考察了媒体使用与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交互关系。分析指出,年纪越大、级别越高的公务员越倾向于报纸,他们对报纸的忠诚度较高,网络取代了电视成为公务员最日常化使用的媒介,但是由于使用场所一般是在单位,所以该群体对网络的使用一般是作为工作的辅助手段。虽然报纸和网络是公务员最倾向的两大媒体,但是该群体同时认为电视对政府的形象传播是最好的途径,可电视作为营造家庭公共空间平台的功能在公务员当前生活中并未发挥出来。

其次,媒介素养的第二大方面是正确看待媒介,即批判性的媒介态度形成,本调查结果因子分析发现,公务员群体目前的媒介态度由三大方面构成,即当前媒介的整体感知、对媒介政治报道的态度、对媒介作用的评价。经过权重分析,我们得到批判性媒介态度构成最科学的权重,可以直接对某甲公务员与某乙公务员的媒介态度是否具有批判性进行直接比较。

最后,我们认为提高公务员媒介素养,在媒介使用方面,公务员群体需要将报纸作为观点评论、观点交流、扩展意见广度的推手而不仅仅是将其作为获得新闻资讯的平台。而是更科学地使用电视作为形象传播方面、诉之于人类情感方面的功能。进一步拓展新媒体的使用范围,进一步开拓政府信息、政府形象的定点推送功能。

在传媒态度的形成方面,我们需要使媒介对工作的影响比对生活影响的权重更大,需要对媒介政府形象报道更关注,这样我们对媒介的态度,看待媒介内容会更趋于理性。

参考文献:

学生会新媒体工作经验总结范文3

1.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是把文字、图形、声音、图像、动画和影像等多种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集成具有交互性系统的一种技术w。可以通过立体、生动的方式将实验操作、实验过程和现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增强了实验的可看性,使原本抽象难懂的实验变得形象简单。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则是边讲边示教,由于实验室的场地大、人多,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听到和看到教师的讲解和操作示范,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解决很多传统教学方式遇到的问题。

1)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有些化学反应速度很快,实验现象稍纵即逝;有些反应很慢,学生一时难以观察到反应现象。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快放慢放、视图放大等方式,可以使学生缓慢地看到快速反应的变化,快速地观察到缓慢进行的反应,能让学生迅速地感知难以观察到的实验细节,从而加深对实验反应的理解。

2)多媒体教学能多角度全方位地显示操作动作,增强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实验教师在演示操作动作时,学生由于所在位置的角度问题,很难全方位地看清楚教师的操作动作。而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镜头的推拉摇移,把操作动作的各个方位都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学习规范操作。

3)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多媒体教学技术充分利用了现代认知心理学原理,通过声音、图像、动作等刺激学生的多项感官来加强他们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印象。 方式新颖,表现力强,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参与实验教学。

4)多媒体教学可以减少实验失败率和仪器损毁的可能性。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学生可通过课前预习,熟悉相关操作,再经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后,对实验有了基本认识。在实验过程中,可减少实验的失败率,降低由于不当操作引起仪器破损的可能性。

2.实验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滞后的原因

1)实验教师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以往大部分的实验教师同时承担着繁重的理论课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实验教学研究。加上传统观念上对实验教学不如理论教学重视,使得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未能跟上信息时展的步伐。

2)实验教学环境所限。有些高校的教学实验室相对陈旧,实验环境较差,不具备安装多媒体设备的条件,限制了多媒体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使用。

3)实验教师的总体师资水平相对较低。不少高校聘请研究生助教协助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实验教师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师资水平远低于理论课教师的师资水平。在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上并没有作太多的革新,实验教学水平提高缓慢。

3.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的可行性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人才队伍的调整和硬件设施的改善,为多媒体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1)实验室硬件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近些年,不少高校都建了新校区,有了新的教学实验室,实验室的硬件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具备了装备多媒体设备的环境条件。

2)实验教学受到了重视。教育部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中明确指出,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实验教学被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引起了高校的足够重视m。有的高校开始组织专家深人实验教学现场考核实验教学质量,使教师逐步重视实验教学。另外,教学立项以及教学成果奖等均有涉及实验教学的方面,这无形中增加了实验教师的教学动力,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人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中。

3)实验教师队伍师资水平有所提高。不少高校都设立了实验课程负责人,部分高校还专门设立了实验教师岗W,这些教师主要任务就是做好实验教学工作。提高了实验教学队伍总体师资水平。还有一些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也加入了实验教学队伍,实验教学队伍出现了年轻化趋势。

4.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的举措

1)应用于实验预习环节,提高实验预习效果。实验课前,我们都要求学生要事先预习、书写预习报告。大部分学生只是看看实验教材,照抄实验内容、步骤,实验预习效果不如人意。我们将制作完成的音视频文件挂在校内网上,供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音视频文件,预习相关的实验原理,熟悉实验步骤,了解整个实验过程,而不是空对空的利用文字描述进行预习,实验预习效果明显提高。

2)应用于实验讲解环节,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传统的实验教学,一般是教师边讲边演示,对一些原理抽象、实验步骤繁琐的实验,往往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听得稀里糊涂。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图形、动画等形象直观地阐述实验原理,再现实验过程和现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3)应用于实验操作环节,规范学生的操作,提高实验的成功率。传统的实验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因为实验条件把控不好、试剂用量不准、操作不当等导致实验失败。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镜头的推拉摇移,提高教师操作演示的可见度,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操作。如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中移液管的使用、滴定管的使用、滴定临近终点的半滴操作等,对于初学的学生,往往不得要领,出现错误操作。在观看了视频动作,再经教师强化注意事项后,学生基本能较好地掌握操作。另外,还可以通过实验现象的再现,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判断能力,进一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4)应用于课后复习环节,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学生实验结束之后,可以利用实验相关的视频动画回顾实验过程,或者通过实验仿真系统进行模拟实验,使自己对实验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从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出物质的相关性质和规律。

5.结束语

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教学手段,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多媒体学习也只是辅助学习手段,不能取代学生动手做实验。多媒体虽然能让学生“懂”化学实验,但不能让学生会“做”化学实验。学生只有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才能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与其他知识一起,形成完整、牢靠的知识体系。如何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思维能力,仍是我们今后需要不断探索研究的内容。

学生会新媒体工作经验总结范文4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传媒转向 解释学转向 本体

张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一、前新媒体时代作为工具的传媒

在前新媒体时代,传媒被赋予“器”的功能。器,皿也,也就是一种工具,人们将传媒理解为由人类发明创造的、供人类使用的、用于了解和认知外部环境的工具。因此对传媒的认知基本都是工具论意义上的。一般来说,前新媒体时代的传媒最基本的功能是信息传播和接受,其他的功能都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扩充和演化而来的。

研究传媒的功能,不得不提到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派――结构功能主义。1945年,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在《社会学系统理论的现状和前景》一文中,提出和阐述了用以指导经验研究的系统理论――结构功能主义。该理论重点研究社会的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在功能上的差异和相互关系。当今的传媒功能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观点的运用和发展,并吸取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用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来分析传媒的功能,它关心的就不是传媒系统自身的问题,而是传媒系统与社会系统的互动关系,关心的是传媒的社会功能。

1948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即后来著名的“三功能说”,包括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1959年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一书中对拉斯韦尔的“三功能”又进行了补充,增加了重要的“提供娱乐”功能,将其扩充到“四功能”。传播学奠基人施拉姆将拉斯韦尔、赖特的功能观总结为三个方面:政治功能,包括监视环境、协调、社会遗产传递;经济功能,包括市场信息的传递和解释、开创经济行为等;一般的社会功能,包括社会规范的传达、协调公众的了解和意愿、娱乐等。此外,传播学的另一位奠基人拉扎斯菲尔德和社会学家默顿提出了传媒的“三功能论”,而且第一次指出并研究传媒的“负功能”问题。他们认为“授予地位”“促进社会规范的实行”是正功能,而“麻醉精神”则是负功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传媒学家提出了很多关于传媒功能的理论,但是,从本质上来看,这些理论都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强调了传媒的“工具性”,强调使用这种工具进行的信息传递、宣传教育、提供消遣等用途,如“望哨”“社会排气阀”等,目的是为了人们更有利地应付环境,适应生活,顺利地、有效地开展与自身生存和发展有关的一切行为。也就是说,前新媒体时代的人们对传媒的认识总体上仅仅停留在将其作为一种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层面。

而这种工具论的传媒观是建立在西方哲学的传统认识论基础之上的。传统认识论强调主客体的二元对立,将人和自我看做主体,将世界和他人看做客体,知识正是由主体去认识客体而获得的。因此,认识论正是将传媒看成是外在于主客体的“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并且是主体去认识客体时所使用的工具。

然而这种工具论的传媒观在新媒体时代却遭到了根本性的颠覆。新媒体时代的传媒化生存开启了人类生活的新方向,使人类的生存进入了一个新的向度。这样的历史性变革导致传媒发生了根本的转向,而这种转向的理论根源可以从解释学的转向中找到合法性依据。

二、解释学的转向

解释学是一种关于意义、理解和解释的哲学理论,亦称为诠释学、释义学。解释学(Hermeneutics)一词源于古希腊词Hermes,本意是指“传达神谕”,目的在于把隐晦的神意转换为人们可以理解的语言和信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解释的目的在于排除歧义以保证词与命题判断的一致性。”[1]到了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家奥古斯丁将解释学应用于解释圣经和宗教教义中,并通过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把解释学发展成为诠释经文和法典的一门学科。到了近代,德国浪漫主义宗教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将解释学运用于哲学史中,希冀通过批评的解释来揭示某个文本中的作者的原意。总而言之,传统解释学是建立在传统认识论的主客体二分的思维方式之上,在这样的思维主导下,解释学是作为方法论而存在的,是主体去认识客体的方法,是读者去解读文本中作者原意的方法。

到了后现代,海德格尔率先完成了解释学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使解释学从一种方法论转向了本体论。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观就是要克服传统形而上学危机,他认为整个西方形而上学的最大危机就是对存在的遗忘,即忘在。忘记了存在,我们就必然陷入传统认识论的主客体分裂的困境当中。在认识论那里,人被规定为主体,世界是外在于人的客体。而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则认为,人与世界应该是“融为一体”的,我们在认识事物之前已经在世界之中,“我们与日常事物打交道的实践活动(海德格尔把这种活动叫‘烦忙’,或‘烦’)总是第一位的,我们一定是在已经熟悉了事物以后,才会把它作为一个外在于我,与我没有实践关系的东西来客观观察。”[2]并且,海德格尔将人这种特殊的存在方式称为“此在”,“对海格德尔来说,理解的本质是作为‘此在’的人对存在的理解,理解不再被看做一种认识的方法,而是看做‘此在’的存在方式本身。”[3]也就是说,海德格尔认为解释学就不是主体去认识客体的方法,而是人的存在方式(此在)本身。因此,解释学也就从方法论上升到了本体论。

解释学的本体论转向进一步推进了20世纪以来的“语言学转向”。这种语言转向的根据在于,解释学的对话模式已经暗示了语言对于解释学的根本意义,对话与交流没有语言是不可想象的,更不用说我们领会的东西绝大部分是语言文本。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认为:“语言就是领会本身得以进行的普遍媒介。”[4]也就是说,人们必须用语言去理解和认识世界,并且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同时,伽达默尔在《哲学解释学》一书中将他的语言学观点解释为:“如果我们只在充满语言的领域,在人类共在的领域,在共同理解并不断达到共识的领域――一个对于人的生活来说如同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不可缺少的领域看到语言,那么语言就是人存在的真正媒介。”[5]

传统解释学认为语言是表达人的意识的形式,是主体去认识客体的工具;哲学解释学则反对工具论语言观,认为语言不是单纯的表达思想的工具,也不是可以被主体用来控制或操纵的客体,而是人类和世界得以存在的领域,所以离开人的语言去研究人的意识活动,是抽象的、片面的。“人是一种语言的存在物,因为人的理解活动离不开语言,或者它根本上就是一种语言活动。语言具有基本的优先性,不是人的工具,不是一个对象,而是人的生存和生活经验的形式。”[6]在此意义上,海德格尔提出了著名的“语言是存在之家”,意思是语言不再是主体去认识客体的工具了,而是存在真理显现的场所;换而言之,人总是以语言的方式去拥有世界的,语言表达了人和世界的一切关系,而每一种语言都是一种特殊的世界观,如果没有语言,任何的存在都不能被人所理解和掌握。

三、传媒的转向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无时无刻不传媒”的传媒化生存的时代,语言的本体地位已经被传媒所代替,人们的对话与交流不能离开传媒。正如解释学本体论的转向认为“语言是存在之家”,反对工具论语言观一样,传媒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替代形式,其功能在新媒体时代也正进行着越发明显的转向。我们当然不会否认传媒的一般功能,如传递信息、提供娱乐等,但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传媒最基本的功能是它揭示了一个世界,即胡塞尔意义上的生活世界,或海德格尔讲的世界。真空不能传声是物理学中的常识,声音不能独立地存在,其传播必须要依赖于介质,声音是与其介质共存的:介质不是声音传播的渠道,而是其存在的境域。在新媒体时代,传媒与世界的关系正如介质与声音的关系,传媒成为事件得以呈现和存在的领域。正是传媒打开了我们的世界,使得事态得以呈现出来,人与人之间得以交流,社会得以形成。在此意义上,我们生活的世界可以叫做传媒世界。但是这里需要明确区分的一点是,这个传媒世界并不是李普曼在其《舆论学》中界定的“拟态环境”。

在《舆论学》一书中,李普曼区分了“两个环境”,即拟态环境和真实环境。“拟态环境”是指大众传媒营造的楔入在人和环境之间的虚拟环境,它在人和“真实环境”之间充当中介角色,是对真实环境的一种扭曲和重塑,而媒介正是塑造这种拟态环境的工具。“真实环境”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李普曼区分这两个环境的目的是向人们揭示出大众传媒所构建的拟态环境与人们生活所遭遇的真实环境之间的差异,并期望通过对媒介工具的批判使之达到客观中立地呈现真实环境的结果,最终使得媒体营造的拟态环境能够尽量模拟真实。

李普曼对“两个环境”假设的逻辑区分是建立在一种主客体对立分裂的认识论上,属于传统认识论的范畴;而解释学的转向以及接踵而至的语言学转向让我们认识到,传媒不再被认为是主体可以任意使用的工具,而是存在显现的场所。传媒世界本身就是真实环境得以展开和被领会的领域。世界通过传媒使我们感知其存在,人通过传媒拥有其生活世界。换而言之,我们生而“被抛入”这个传媒世界,传媒世界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是我们的生存方式,我们通过传媒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世界。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和传媒世界打交道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人们并不会去设想一个分裂而虚设的另一个“真实世界”,那样的概念与我们作为人的生活经验并不相符。传媒功能的本体论转向要求我们的认知对日常生活经验开放,经验本身寻找并发现表达它的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传媒是对对象的简单描摹,也并非一个与物相符合的符号,而是从属于对象本身的。由此可知,“拟态环境”在新媒体时代以及传媒本体论的语境下成为一个伪命题,人们真实感知的、在其中生活和作为决策依据的传媒环境就是真实环境。

我们的经验在传媒中展开,在传媒中我们的经验本身也在形成和不断改变着。人和世界在传媒中经历着一个本源的相互隶属性。对人而言,人是世俗而有限的存在,我们总是处在一个环境之内,“此在性”规定我们不能站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之外的某个超然物外之境,并从一个客观的距离之外来审视它,并以为从那里我们生存的整体将会被正确认知;相反,我们的世界是从这种处境的内部被“照亮”的,传媒的世界是对人有意义的世界。对传媒而言,在新媒体时代,传媒第一次不是一个外在性的东西了,而是事件存在和自我发展、自我揭示的领域,它将物带入到我们的世界,并因此而成为世界的一部分。对事物而言,说某物是“事实的存在”在于它被人意识到并被看成是有意义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传媒是存在之家”。事件在传媒中有了得以显现和存在的领域,没有在传媒中自我显现的事物对人这个有限的此在来说是无法认识也没有意义的,亦即不存在的。

结 语

对于前新媒体时代的人来说,理解传媒的本体论这一观点很困难,主要原因在于传统认识论预先就有了传媒是外在于主客体的工具的观念,而本体论则想要告诉我们,传媒是我们生存的媒介,我们存在于传媒之中。当我们问“你在网络上做什么”的时候,工具论的回答是:“上网查资料”或者“上网聊天”;而在新媒体时代,本体论的回答是:“在网上生活”,甚至我们还能够设想有人会反问:“不上网能做什么?”。

新媒体时代下,人们在这样的传媒世界里体验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存在方式,世界也通过传媒缓缓地自我呈现出其内在的丰富多样性;同时,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对我们来说又是如此熟悉,如此不可或缺,它就像是水或空气那样无所不在却又大隐于市。我们甚至可以大胆地预言:人文社会科学在20世纪经历了解释学转向、语言学转向之后,在新媒体时代即将迎来一次新的转向,即“传媒学转向”。

参考文献:

[1] [3] 王岳川. 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7,30.

[2] 张汝伦.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32.

[4] [德] 伽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上册)[M]. 洪汉鼎,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496.

学生会新媒体工作经验总结范文5

关键词:融媒时代;“双创”人才培养;校园媒体整合;媒体实验室;众创空间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3-0144-02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十三五”规划中的热词,“双创”人才培养备受瞩目,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高校校园媒体具备政策传达,思想教育,文化建O等诸多功能,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校园媒体整合可以成为“双创”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一、概念界定

1.校园媒体

媒体,即媒介,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中概括了传播媒介的两种含义:第一,是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第二,是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媒体机构[1]。邵培仁认为,媒介就是“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2]”

校园媒体具备信息采集、加工制作的功能,但影响力或规范化程度等均与社会化媒体有诸多差距,不能称之为“媒体机构”,可视作一种介于学校主体的传播者与学生、教师等学校组成人员之间的公开出版发行的信息传递载体。本文探讨的校园媒体为高校媒体,其受众以高校师生为主体,受众间具有较多的共同话题,口碑效应在传播中至关重要[3]。由于高校学生具有年轻化和流动性的群体特点,校园媒体传播可能带来未来的品牌跟随,随着高校学生群体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高校校园媒体一方面是高校主控的信息场,另一方面也正成为社会化媒体力量努力争取的话语空间。

2.双创人才

“双创”这一词语表述来源于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理念。“双创人才”就是指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在国家的宏观政策导向下,两年以来,各地频繁出台鼓励“双创”的各种具体措施。“双创”时代需要创新创业人才,“双创人才”的培养成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二、“双创”背景下的校园媒体整合

虽然校园媒体发展较社会化媒体有一定的滞后性,但作为媒体的本质属性使得校园媒体的发展遵循着时代对媒体发展的普遍要求,校园媒体整合符合融媒时代媒体发展的趋势。

“双创”背景下的校园媒体整合是借助新媒体平台兴起的契机,对原有的校园媒体实体进行整合,实现融媒体立体化的传播效果,在此基础上不断应用新的传播形式。

1.建立媒体实验室,完善组织架构

高校校园媒体的主办者主要为校党委宣传部、校团委、学院和社团等校方可控层面[4],由于缺乏常态沟通,定位和内容“同质化”是校园媒体发展中的“顽疾”,集中有限资源完成媒体整合是解决这一顽疾的有效途径。

“媒体实验室”是以齐齐哈尔大学新闻专业为主导进行校园媒体整合的实体,采用“中央厨房”新闻生产模式,即“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媒体实验室”下辖报纸《新闻66人》,公众号“校园新声”,摄影部,有声新闻部、外联部、办公室和总编部。各个部门拥有各自独立的团队和采编系统,按照各自的风格定位、出版周期和工作流程策划选题。部门负责人定期召开例会,进行选题沟通,办公室直接对总编部负责,进行日常事务的处理和协调。通过整体策划,一次采集到的内容可以从不同角度生成各部门所需的出版内容,各部门同一时期对于相似主题的报道也可以更好的营造传播强势,提升传播效果。

2.完善培训计划,稳定人力资源

相对稳定的团队是保证媒体运营的基础。高校校园媒体多是在教师指导之下的学生团队负责日常运作,团队多以大一学生为主力,大二学生为部门负责人,大三学生组成总编部。由于大一学生专业素养所限,使得校园媒体容易完成“新闻纸”的日常采编,却难以树立“观点纸”的权威。

校园媒体多存在经费困境,在人力资源保障层面缺乏经济激励机制,要依靠其他方式“招人”和“留人”,完善的培训计划具备较大的吸引力。“媒体实验室”的培训计划包括定期和不定期的常态培训和“沙龙”式的小规模座谈。培训内容由总编部和各个部门拟定,根据内容需要,主讲人可以是老师、业界专家,也可以是有专长的学生,培训对象以“媒体实验室”成员为主。完善的培训计划一方面有效提升了学生采编团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逐渐积累了采访资源,扩大了自身的知名度。

3.内容渠道并重,维护学生主体

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校园媒体具有培育未来记者的社会责任,“内容为王”至关重要。校园媒体要追求原创性,学生采编团队要有新闻理想,内容层面要讲求新闻的专业性。“渠道为王”则要求学生在校园媒体整合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营销能力,能够通过新媒体手段快速聚集更多的粉丝。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网络成长的,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更懂得新媒体“规则”,更了解新媒体受众需求。在日常运营中,应充分尊重并维护学生的主体性,给予他们更大的自由度。尤其在“公众号”类的新媒体平台运营中,校园媒体入驻的前提是放下严肃的宣传姿态,其影响力的形成不能靠强制性的添加关注,而应尊重市场规则,靠营销手段让粉丝主动吸附,再依托粉丝自媒体逐步形成传播强势。

4.整合营销传播,注重品牌意识

校园媒体整合不仅仅是各类媒体形态的联合,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整合的思维和整合传播的能力。“新媒体实验室”是整合思维的实体呈现;“校园新声”公众号的内容起初是图文报道,逐渐增加了视频报道和音频报道。学生在有自己专长的报道领域基础上逐步掌握了更多整合报道的技能。在逐步扩大影响力的过程中,除精做内容外,“媒体实验室”较为重视品牌形象的营销。“新闻66人”和“校园新声”都有自己的标识,从“记者节”等专场活动的举办,到记者名片、名牌的设计,“媒体实验室”一直致力于营造“家”、“自主性”和“专业性”的团队氛围。

三、校园媒体整合助力“双创”人才培养

1.校园媒体整合为“双创”人才培养提供环境保障

“媒体实验室”是一个系统,七个部门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系统中,学生不仅可以得到新闻专业技能的锻炼,还可以在办公室了解到日常行政事务的处理、在外联部了解到对外沟通或是谈判的技巧、在总编部了解到人力资源的调配和机构管理相关的内容。成员最初都是以培训生的身份进入系统,通过自己和部门的双向选择逐步明确自己适合的岗位,通过初步的岗位工作晋升到部门主管再到主编层面。过程中,成员可以得到相应的培训,工作的开展可以得到本部成员或其他部门乃至总编部的通力配合。“媒体实验室”依靠不断完善的制度对成员的成长进行关注,对成员专业素养的提升提供支持,为“双创”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利的内部环境。

2.校园媒体整合为“双创”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平台

“媒体实验室”是校园媒体整合的实体,是新闻学专业教育由“小众”走向“大众”的中介,连接了高校媒体教育和社会“众创空间”。“媒体实验室”的核心工作是新闻采编,除此之外,办公室、总编部侧重锻炼媒介管理能力,外联部侧重公关能力,给予学生了解市场的机会。实验室不仅可以为新闻学相关专业提供实践平台,也可以成为新媒体后备力量的实践基地,使学生得到初步的创新创业训练。

在实验室体系内,学生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组成团队,进行新媒体创新创业的相关尝试。无论《新闻66人》报纸、“校园新声”公众号还是摄影部都是以团队为基础进行活动的,每个部门都由几个团队构成,团队成员在3-5人之间。实际上,每个团队都是创新创业团队,成熟的团队可以申请各个层面的创新创业项目,也可以进行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孵化创新创业团队也正是“媒体实验室”的重要目标。

3.校园媒体整合为“双创”人才培养提供外联渠道

经费限制是校园媒体普遍面临的困境,媒体实验室”中的各个部门常规出版外的活动安排,活动所需的场地、布景、助演、资金等问题需要通过外联渠道解决。

基于校园媒体整合基础之上的外联部具有更广泛的传播渠道,已有的良好的传播效果增加了外联部门进行对外沟通的资本。外联在解决一时之需的同时,扩大了“媒体实验室”的知名度,逐步建立起品牌认可度,为“双创”人才培养拓展渠道,为创新创业团队后继的市场推广提供有利条件。

4.校园媒体整合为“双创”人才培养提供师资支持

校园媒体整合需要具备新媒体素养和媒体整合思路的师资,在我国,“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出现刚刚五年,虽然“新闻”类专业已在我国高校普及,但高校普遍缺乏新媒体方面的专业师资。高校校园媒体的指导教师多具有媒体素养,但新媒体思维还需在具体工作中逐步探索和积累。

校园媒体整合的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可以积累教师的新媒体经验,拓展教师的互联网思维,是在“教”中“学”的尝试。具有“双创”能力的教师是进行“双创”人才培养的基础,从这一方面看,校园媒体整合为高校教师新媒体素养的提升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渠道。当然,实践活动的指导具有一定难度,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在“双创”人才培B的大势所趋下,高校应提高新媒体师资培养的投入,保障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四、结 语

“媒体实验室”是基于新媒体平台的校园媒体整合模式,是实现“双创”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媒体实验室的建立需要依托团队力量、完善组织架构,媒体实验室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内容和品牌传播的意识,媒体实验室的维系需要充足的师资力量、高校的政策支持与宽容的外部环境。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媒体实验室模式”会为“双创”人才的培养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邵培仁.传播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学生会新媒体工作经验总结范文6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

随着现阶段技术的创新,依据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阶段教学改革工作中主要的依据新式,以往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教师只对知识进行讲解、忽视了学生的主导地位,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阻碍了初中生物课堂的发展。生物是初中教学中重要的课程,与基础课程不同的是,生物课程不但包括着逻辑学,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很多实验不依据新技术进行是无法有效展示的,这就需要初中教师结合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改变生物教学的方案,以此提升教学质量,丰富教学方案。

一、分清主次应用多媒体技术

初中生物在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习工作的主要和次要,而多媒体技术就是一种辅助的教学工具,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进行有效的应用,依据实际教材的知识内容和应用技能与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设计,确保其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但并不是生物教学的主体模式和内容,因此教师不能为了追求先进技术而依据多媒体计划,以此忽视了教学的目标。同时,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者,多媒体技术主要是依据教师进行教学互动,这就需要教师在依据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结合有效的视频知识、文字知识以及音频等进行教学,而不是将其变成放映室,注重生物知识的讲解和教学工作。例如,教师在讲解“植物的开花和结果”等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要明确花的结构,还要掌握整体花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教师可以依据实际动态的多媒体课件对其进行认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在网络中找到有效的图片,从而为学生直观展示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二、适时适度的应用多媒体技术

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时候需要注重时机的有效性,相应的工作需要符合实际要求,并且教学程度需要适度,也就是不能盲目依据课件进行教学工作。因此。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合适的教学工作是实际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问题,从而促使教师依据有效的多媒体教学工作为学生创建一个完善的学习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可以依据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或是重点题进行讲解,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认识和理解知识内容与应用,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外进行知识拓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课件是否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同时结合适度的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学习工作,从而促使学生获取有效的知识和应用技能。通过具有针对性的选择之后进行应用,可以有效的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促使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工作。

三、有效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是多媒体教学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初中生物教师在设计实际教学课件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学习学习的需求,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从而有效的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课件的有效性,为学生展现有效的知识和实验技能。同时,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依据自身的设计理念和思维,结合自身发展的观念和想法,融入以往教学课件的案例和经验进行有效的设计工作,注意的是不能直接应用他人的课件。例如,教师在讲解“血液循环”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本身不具备相应的认知,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特别是对血管的结构和心脏名称等,并且这些知识理念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依据设计多媒体课件进行学习,随着颜色的不断加深促使学生更好理解其运行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对心脏的构成和运行有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四、多媒体教学技术结合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学习是初中生物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影响性,主要是对一些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锻炼,促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和理解知识,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验教学内容,提升实验教学的工作效率。虽然多媒体教学可以提升实验的展示效果,但并不能完全代替实验教学工作,不能只依据多媒体机进行初中生物教学工作,生物实际实验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逻辑思维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实验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促使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之前掌握相关的经验,之后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操作能力,以此降低对实验的操作误差,并且对实际学习的知识理论和应用技能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促使学生更好的进行初中生物教学工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工作大力改革的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学工作也是重点需要创新的课程,可以结合现阶段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教学评价、考核等工作进行创新,以此实现多媒体教学的常规化发展。同时,教师结合多媒体教学,对学生全面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相关的评估工作不能只依据成绩,需要结合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学习态度以及实验水平等。当然也需要注重完善教师考核系统。教师是教学工作中的主导者,其教学工作的质量将影响学生的发展,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的教学工作有助于教师更好的进行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杜敏华,杨建伟,刘雅婷,亓彩霞.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8期

[2]邢守孝.多媒体技术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20期

[3]刘克蓉.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2期

[4]秦永华,许勤,李平.多媒体技术应用对《大学物理》教学的影响[J].教育与职业.2005年03期

[5]徐东华.“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有效教学的准备策略[J].教育导刊.2007年08期

[6]范荣.多媒体技术对于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应用[J].成才之路.2007年30期

[7]李真清.浅谈多媒体在高职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8]刘丽艳.浅议初中生物教学中优秀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16期

[9]何霞.美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雷学航.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1]蒋海涛.初中生物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2年

[12]胡楠楠.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美学观的渗透[D].苏州大学.2012年

[13]欧金凤.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幸福教育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14]周万琴.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1

[15]辛文凯.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探讨[J].时代教育,2016,02

[16]周万锋.关于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J].快乐阅读,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