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体育特长生范例6篇

高考体育特长生

高考体育特长生范文1

1、北京体育大学,简称北体大,由国家体育总局直属;

2、上海体育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最早的体育高等学府,建于1952年11月,原名华东体育学院;

3、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是新中国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

4、成都体育学院,位于蓉城成都,是西南地区唯一的高等体育学府;

5、首都体育学院,是北京市属体育类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办于1956年;

6、天津体育学院,是一所以教育学为主,管理学、理学协调发展的、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本科院校;

7、沈阳体育学院,是新中国建立最早的体育院校之一;

8、吉林省体育学院,位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吉林省唯一一所体育专业大学;

9、西安体育学院,坐落于世界历史名城古都西安;

高考体育特长生范文2

关键词:体育特长生;文化课教学;学习常规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1B-0042-04

高中体育特长生除了要进行专业的体育训练之外,还要进行相关的文化课学习,而大部分体育特长生对文化课的一些错误观念导致其在文化课学习方面缺乏积极性。这类学生本身文化课基础较差、学习习惯较差,文化课成绩落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文化课学习的积极性,在学校安排的有限时间内,有效提高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成绩,是学校、班主任和文化课教师必须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水平现状

高中体育特长生文化课学习成绩较差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生源质量无法保证,体育特长生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普通高中对体育特长生的招生存在一定的限制,招生标准相对单一。通常在招收体育特长生的过程中,学校首先考虑这类学生的体育特长,虽然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规定了体育生的高中录取成绩不能低于普通高中生的60%,但是体育生的文化课基础相对还是比较薄弱,给文化课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譬如去年我市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在580分左右,而w育特长生的录取分数仅在350分左右。此前甚至更低。

2.特长生缺少足够的文化课学习时间。对于普通高中的体育特长生来说,专业性的体育训练是提高其专业成绩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将绝大部分时间安排他们参加体育训练与体育竞赛,文化课学习时间安排较少。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65名体育特长生中,仅有27名体育特长生能够保证有50%的时间用来学习文化课,其余的体育特长生学习文化课的时间要明显低于专业训练的时间。文化课学习时间不足,导致其文化课成绩无法提高,最终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

3.混合教学的不利影响。除了专门的体校外,高中体育特长生大多与普通高中生在同一所学校学习,大部分体育特长生分布在不同班级,他们的文化课学习与普通高中生一起进行。体育特长生至少有一半时间用来进行专业训练,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很难保持和普通高中生同一进度,学习效果也无法和普通高中生相比。同时文化课教师也不重视体育特长生的学习,在文化课教学过程中不会对他们特别关照。还有,体育特长生体育竞赛时间的安排并不固定,文化课学习经常出现脱节,降低了体育特长生对文化课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体育特长生与普通高中生的不同课表:

二、高中体育特长生教学策略探究

针对以上问题,下面就如何加强体育特长生文化课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1.争取政策的支持

(1)提高生源质量。针对体育专业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教育部门应当制定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的招生政策。除对报考体育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基础考试外,还应特别重视对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水平进行考核,保证他们有良好的文化课基础。如果高中体育专业对生源文化课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将转变体育专业学生对文化课的认识,从而提高体育特长生文化课学习的积极性。

(2)特长生单独编班。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要求各普通高中将体育特长生单独编班,结合体育生实际,安排与普通高中生不同的课程表,确保大部分时间用于文化课学习,下午两节课后再安排集中训练,真正做到“以学为主,学训结合”,使体育生能够全面发展。

2.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

(1)帮助体育特长生端正思想提高认识。首先,阐明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的关系。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是相辅相成的,文化知识是进行科学训练的前提,文化水平越高,接受和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就越强,对运动原理、生理、心理、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就越清楚,训练就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点已在许多优秀运动员身上得到了验证。同样,运动能力提高了,就更有精力学好文化课。其次,强调文化知识对其日后发展的重要意义,让体育生明白只有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才有可能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深造,将来才有可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生活才会更精彩。

(2)加强体育特长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体育特长生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专业训练,并需要通过参加体育竞赛来实现个人专业技能的提高,这就导致体育特长生用在文化课学习的时间较少。因此,文化课教师应当培养体育特长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实现文化课水平的提高。教师还可以鼓励文化成绩较好的与较差的学生形成一对一互助学习模式,让他们互相督促,使他们在训练期间不忘文化课学习。

(3)优化文化课教学模式,培养其学习兴趣。高中文化课教学模式所面向的绝大多数是普通高中生,并不适应体育特长生这一群体。文化课教师应当对传统文化课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可以激发体育特长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课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该群体文化课成绩的提高。在培养体育生学习兴趣方面,教师可以创设互动式课堂。由于体育特长生普遍好动,在课堂上适时互动,使体育特长生参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其对知识的领会与掌握。互动可以是师生互动,也可以是生生互动。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例如上语文课时,可以观看相关视频,开设阅读课,搞演讲比赛等等。在文化课学习时间不足的情况下,文化课教师还可以为体育特长生“开小灶”,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文化课知识。

3.规范学习常规管理

体育特长生的文化学习常规管理是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以培养他们良好的文化学习习惯为目标,以提高文化成绩为目的,必须从小处抓起、从细节入手。

(1)加强学习的目标性管理。目标性管理即在不同的阶段给体育特长生制订不同的阶段性目标。班主任应该根据他们的基础、阶段性学习提高的情况、可发展的空间等,给每位体育特长生制订一个符合个人发展的阶段性学习目标,结合文化课教师的反馈,让体育特长生心中不仅有目标,行动上更要有落实。通过文化学习的目标性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学习的目标性,增强他们文化课学习的信心。因为训练的加强、身体的疲劳和思想上的压力等各种因素,学生有时会出现一些心理波动,这时班主任就应该发挥管理的作用,不断地鼓励他们,让他们把体育专业训练上的拼搏精神延伸到文化学习上去,用更高的标准去要求自己。

(2)重视学习的规范管理。体育特长生文化成绩较差,行为习惯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班主任、任课老师会把体育特长生当成“特殊”学生对待,甚至有的体育特长生也自认为“特殊”,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特殊”性。通过对文化课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在课堂学习中,体育特长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开小差、打瞌睡、看课外书、吃零食甚至玩手机等种种不良现象,作业不能认真、及时完成,甚至抄u,考试中常常有作弊现象。所以,在对体育特长生进行文化学习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进行行为规范管理,即给学生明确的规范要求,包括课堂学习规范、作业规范、其他日常行为规范等等。规范手段应该以教育、引导为主,它应该是由浅入深、由强制性要求到自觉执行的过程。班主任应经常性地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不定期地随堂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抓住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存在的学习规范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逐渐杜绝那些不良现象。

(3)建立不同评价体系。对从事体育特长生文化课教学的教师,应该建立与其他教师不同的考核、评价、激励和奖惩机制,以提高相关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体育特长生,也应该把对他们的考试、评价和奖惩制度与普通高中生加以区别。

提高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成绩,应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学校要重视他们的文化课学习。首先要合理安排他们的训练和文化课学习时间,其次要配备有经验、有耐心的文化课教师。应该要求班主任、任课教师和教练员共同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综合管理,以班主任为主,与任课教师、教练紧密配合,弄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他们制订切实可行的个人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建立学习档案。每学期开始、期中、期末学校应该组织联席会,由班主任、任课教师介绍学习情况,做到每个相关教师对体育特长生的学习情况心中有数,便于齐抓共管。还需要家长了解学校要求, 明确如何在家中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达到监督学习、共同教育的目的。

高考体育特长生范文3

关键词:高校体育特长生;培养;问题;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258-01

体育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各种估计赛事中展现我国的体育竞技水平,不仅是体育行业的问题,而且已经成为展现中华儿女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重要事业。本文拟针对新时期高校体育特长生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新时期高校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提出更为合理的思路。

一、高校体育特长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我国,基本上所有的高效都采取了同样的政策,即一旦体育特长生接受了高考进入了大学以后,便会顺理成章的享受班内其他参加普通高考同学一样的“待遇”,即上一样的课,参加一样的考试,各方面完全一样,包括就业。众所周知,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水平普遍要比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要差一些,甚至不少学生在高考招录中都是通过作弊或者一些所谓的关系通过的,自身根本也是不达标。其结果就是这些学生听课听不懂,考试考不过,学习学不下,就业找不到。很多体育特长生进入大学之后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迷茫,曾几何时在高中时代也是“风风光光”,“万人瞩目”,一旦到了大学之中才发现,自己由于文化课的缺陷,评优没机会、选班干部没机会、入党没机会,因为这些都要有成绩作为基本前提。同时,由于体育特长生很多在高中阶段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优待”,导致这些学生在思想方面也有着某种优越感,将这种思想带入大学以后,最明显的就是同学关系受到影响。

二、高校体育特长生培养的发展思路

(一)调查体育特长生学情,分层分类的差异化开展培养

我们必须要承认,体育特长生在思想品质、文化成绩、学习能力等方面与普通高考学生是有较大差异的。一般来说,由于体育特长生参与各种比赛及活动的机会较多,他们普遍比较活跃,心理比较健康,但是文化成绩比较差。因此,我们就必须要结合体育特长生的具体情况,差异化的展开培养,决不能与其他学生一样开展“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这样很容易使体育特长生产生厌学倾向。为此,各高校需要结合体育特长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特殊的培养方案,力求充分扬长避短,或者是另辟蹊径的使他们的文化成绩获得突破,而且思想道德品质也能获得更大程度的进步。比如,可以打破原有班级建制,将全校所有体育特长生集中到一起,在分层分类开展教学,首先保证公共课基础打好,然后专业课再回到班级之中,由教师通过个别辅导的方式来完成。

(二)关注体育特长生成长,形成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模式

不是说体育特长生的特长就到进入大学就算完成使命了,实际上大部分体育特长生都是把练体育当成升学的途径,升学完成了也就不再训练了。实际上,体育特长是他们的资本,也是我们整个国家的资本。因此,高校以及社会各界应以理性的态度,看待体育特长生,肯定他们在各种运动会中为各级政府及学校争得的荣誉及在全民健身中起到的领头羊作用。同时也要充分给与他们发展的空间,关注他们的成长道路,正确处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特长培养的关系,针对特长生的实际,开齐、开全、教好文化学科,为其奠定必备的知识基础,促进和谐发展。

(三)引导体育特长生坚持训练,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运动员

大学体育能够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现在大学体育对社会的辐射作用在逐渐显现。其长生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甚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一些体育特长生就业以后,他们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一方面完成本职工作,一方面还能积极的借助自身的体育特长,参与到全民健身运动中去。因此,各高校不能忽视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和引导,要让他们持续的坚持训练,甚至要有突破性的进展,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的展现自己的价值。为此,各高校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必须制定一套特殊的有针对性的方案,提供各种训练的平台,使他们有更好的条件和机会去训练,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

总之,体育特长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长久以来一直为我国体育事业从不同的角度做着贡献。但是,由于培养机制的不健全,体育特长生在现阶段的培养遇到了一定的困境,需要各高校形成完整的培养思路,为体育特长培养工作提供更为丰富的参考思路。

参考文献:

高考体育特长生范文4

关键词:选拔训练 存在问题 有效对策

体育特长生的选拔是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过程,同时也是实现我国体育强国的关键环节。但由于受主客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体育特长生的选拔过程还存在许多缺憾,而正是这些不足之处极大地影响着体育特长生科学选拔。笔者结合多年选拔和带队训练的实践,对此谈几点认识。

一、影响特长生选拔的因素

1.训练设施不足

学校的训练设施缺乏,使得在训练过程中不少专业性的练习无法得到很好的练习,因此只能用近似的训练方式进行代替。正是因为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训练,最终导致特长生的运动水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能得到明显的提高。

2.训练设施陈旧

学校的训练设施陈旧,导致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出现意外受伤的情况,这对训练成绩的进一步提高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并且这对于特长生的长远发展也是一个重大的安

全隐患。

3.体育建设资金短缺

由于相关部门对学校体育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而学校教学资金又几乎全部投入在教育硬件资源的提升上,从而忽略了体育建设方面的投入。使得学校在培养体育特长生的硬件方面有一定欠缺。主要反映在学校体育设施的缺乏以及学校体育设施的陈旧。

4.学校考核机制不全面

由于学校的考核制度主要是考核学校的文化课成绩,因此对于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长生的培养。

5.认识上顾此失彼

由于在中考、高考等重大考试中,对特长生的文化课成绩会有很大的优惠条件,因此很多特长生是在教师或者家长

的要求之下而选择走特长生之路的。事实上他们很多人并没有特别好的身体条件,所以即使通过很长时间的训练也

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成绩,反而浪费了很多文化课学习的

时间,最终导致他们既没有在特长生的道路上取得好的成绩,又耽误了自身的文化课学习,得不偿失。

二、选拔体育特长生的策略

针对上面所述的一些制约体育特长生选拔的因素,在实际选拔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挖掘优秀的体育特长生生源

1.重点考查学生综合身体条件

体育特长生首先要有较好的身体条件,这里所指的身体条件并不是简单的指身高、速度和力量,而是指身体综合指标,因此考查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考查特长生的力量、速度,还要考查他们身体的协调性、柔韧度、跟腱长度等多方面的指标。以篮球特长生选拔为例:部分学校选拔篮球特长生都只看重身高,其实这样的选拔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篮球是一项速度与力量的运动,而不仅仅是一项高度的运动。

因此,仅仅按照身高条件选拔的特长生在之后的训练和实际比赛对抗中体现出对抗力量不足、快攻速度慢等问题,而在篮球特长生的训练中对基本功的练习很难弥补力量和速度的不足。诸如此类的例子在日常的训练比赛中还有很多,因此在选拔体育特长生的时候不能只看重速度、弹跳等标准,还要参考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等标准,这样就可以从更全面的角度来考查学生,而不只局限于学生所擅长的某一项素质与技能。

2.尊重学生的意愿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此在选拔体育特长生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意愿与兴趣。如果学生对体育训练没有很大热情,教师就不要强迫学生参加特长生的练习。学生的意愿和兴趣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参考指标,只有兼备对体育的热

情再加上较好的身体条件,通过一段时间系统的训练,才会达成某些训练的指标,这也是国家体育特长生招收的真正目的。否则即使有优秀的身体条件,而没有对体育的热情,也很难在枯燥、劳累的训练生活中坚持下去。

(二)加强与特长生家长、文化课教师对话

学生身体素质达标,而且本人也有意愿成为体育特长生,同时满足这两条标准后,再和特长生家长以及文化课教师的沟通也是必要的环节。

1.与家长沟通

首先向其家长说明是该学生自己有意向,而且其身体条件符合体育特长生的要求,然后向其家长介绍体育特长生的优势以及相关政策,同时阐明体育特长生在学校教育中的利弊,最后希望得到其家长的支持。

2.与文化课教师交流

首先向文化课教师介绍该名体育特长生的基本情况,和教师商量平时学习和训练的时间,制订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由于体育特长生也需要文化课成绩作为支撑,因此通过经常与文化课教师交流,希望文化课教师不要放松对体育特长生的学习要求,以取得他们对体育特长生平时学习方面的耐心与宽容。

三、日常训练的注意事项

1.渗透趣味性项目

由于以往的训练过程过于枯燥、乏味,所以在训练中不断会有体育特长生退出。因此在训练中适当地加入一些趣味性的训练项目,可以增加特长生在平时训练中的乐趣,充分调动训练的热情,以此来提高训练的效果。

2.整合多元化训练

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训练项目尽量要做到全面。例

如:短跑项目,不能只训练腿部力量,还要结合上肢力量、腰腹力量等多方面的训练,以此提高运动员的综合运动能力。

3.强调运动安全

由于学校设备存在一定缺陷和老化现象,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强调运动安全,运动损伤对于体育特长生的长远

发展存在重大的隐患。同时也要避免平时过高强度的训练对体育特长生的身体带来的超负荷压力,要兼顾特长生运动和学习的精力分配。

4.拟订个性化训练计划

由于每一个特长生的特点都不同,所以在平时训练的过程中不能笼统地全面训练,要针对不同特长生不同的特点做相应的训练。如果在时间和各方面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笔者建议对每一个特长生制订一份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并按照该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5.成立小组化学习

由于教师的精力有限,很难做到兼顾平时训练和课程

教学的任务。因此将若干名特长生进行分组,组内成员相互监督、相互照应,将特长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发挥到最大。不仅仅是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这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让特长生在相互督促、相互竞争中,达到全面进步的目的。

6.加强人性化的思想碰撞

高考体育特长生范文5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 体育特长生 培养与训练

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教学在高中教育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培养体育特长生可以对整个学校的运动锻炼氛围起到活跃的作用,带动整个学校的师生积极投入体育锻炼中,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学习习惯。但是由于体育特长生在进行体育训练的同时还必须兼顾文化学习,这就使广大体育特长生产生较大压力,容易引发体育训练与文化教学失衡的现象。我们必须在寻求科学合理的体育训练方法,保证体育特长生正常学习的同时,大幅度强化训练效果。

一、转变思想观念,重视体育特长生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则会对物质产生反作用,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才能有效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的效率和质量。首先,学校必须给予体育特长生足够的重视,不能将眼光和精力全部放在文化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老师及学校教职工要把精力投入到专业特长生身上,特别是体育特长生的教育和培训上,使他们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消除自卑心理,树立体育学习信心,把体育训练当成一个光荣使命,在体育训练中快乐学习。其次,体育特长生应该积极参与相关体育动员大会,认清自己的位置,重新审视体育这个专业,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训练。此外,通过与老师沟通交流等方式了解体育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就业前景,培养体育事业的使命感,争取通过大型体育大赛为校为国争光。

二、科学合理地调整体育项目布局

学校体育训练和田径项目的设置必须以本校师生的专长项目和教学设施为基础,在充分了解教师体育特长和学生兴趣偏向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进行田径项目的布局,突出本校的强项,争取建立本校的优势体育项目,以点带面,科学合理地设置学校体育教学项目。一方面,针对设置频率高但是人才培养效果欠佳的项目,挖掘和分析其中的原因并对症处理。如人才培养受阻是因为教练员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低下,学校就要通过强化培训等方式提高训练员的素质,或者可以从外部引进一些高素质体育教学人才,加强学校的体育训练队伍建设。如果导致人才培养效果不佳的原因是训练场地和训练设施落后,学校就应该适当加大对体育场地建设和器材的投入,争取引进更多与时俱进的训练设施,优化硬件环境。另一方面,对于开设率不高,潜在优势不明显的项目,学校应该及时将项目废止,避免造成资源浪费。通过这种方式有效优化体育教学结构和田径项目布局,在凸显本校优势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整个高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三、协调体育教学中的“学训矛盾”

高中体育特长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状况是,体育训练与文化学习出现冲突,如无法找到两者间的平衡点,就很容易造成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成绩低下,严重降低体育训练效率,不利于体育特长生的全面发展。针对这种状况,教师首先必须根据体育特长生的特征制订适合的教学方案和学习方法,对特长生文化课上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根据体育生的高考特点进行有重点的课堂讲解。其次,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应该尽可能地选择在无教学任务的课余活动时间进行,避免影响正常的文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尽量压缩运动时间,提高体育训练效率,将挤出来的时间进行有效的文化学习和训练。为防止“一头倾,一头热”,必须兼顾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树立“读训并重”的意识。高中特长生的体育训练要安排在下午5点到6点之间进行,针对高三学生课业较繁重的特点,要尽可能地保证正常的文化学习,在体育考试即将到来的那段时间,要科学安排学生的训练时间,选择与考试进行时间一致的时间段开展体育训练,有效培养考生的兴奋点,保证体育考试的稳定发挥甚至超常发挥。最后,相关调查显示,过早开展体育训练确实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但是最终高考时体育术科上线率高,文化课成绩却明显跟不上,为了保证学生正常的文化学习,必须合理安排训练项目,例如,在高考前两个月内的早训活动中,尽量安排铅球等运动量较小的项目,避免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过大影响。

四、完善教练员培训制度

我们要增加学校田径训练员的培训机会,不断更新训练员的观

,与时俱进,为学生的体育培训提供保障。首先,每隔一段时间就举办有规律的体育训练研讨会,邀请有经验的体育专家和学者授课,分享心得和体会。其次,把握每一次外出培训的机会,鼓励教练员积极主动参加外地培训,促使其思想及教学技能与外界接轨,提高专业素质。最后,建立健全田径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逐步完善体育训练员的在职进修制度,有效培养其竞争意识,不断提高竞争能力,进而提升体育教练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准。体育教学相关管理部门必须主动为学校教练员的科研活动提供环境和条件,监督训练员进行理论学习,同时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和水平,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学校教练员要注意培养科研意识,主动参加各种体育科学研究活动,争取将新技术和新成果大量投入田径训练中,强化高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育训练效果。

综上所述,对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有效训练具有重要意义,学校要想强化体育特长生的体育训练效果,促进体育特长生的全面稳定发展,必须重视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体育训练观念和体育学习信心。其次,综合考虑学校师生的专长特点和客观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本校的项目结构,形成本校的优势项目,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再次,协调好高中体育特长生体育训练和文化教学之间的关系,坚持训练与文化学习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培训时间,避免因培训影响正常学习。最后,学校不断增加对体育教练员的培训投入,创造机会使教练员进行省外培训或参加相关体育研讨会,提高教练员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准,强化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高考体育特长生范文6

【关键词】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升学压力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子女教育成为家长日益关心的问题,被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更是备受家长关注。在高中,迫于升学压力,由于高校招生时对特长生的加分降分等优惠政策,使很多学生选择了走特长生的路线,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体育特长生。

二、高中体育特长生历史及现状

(1)历史。据了解,体育特长生始于1987年。2005年,国家教育部出台《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办法》,随后招收体育特长生的学校逐年增加,截至2012年6月,全国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高校有235所。对于国家出台的对体育特长生的优惠政策,有免考、降分、加分三个级别。免考是指一级运动员免参加高考;降分是指各高校在录取前公布的降分录取规则;加分是指体育特长生可以享受不超过20分的加分。

(2)生源。学校体育特长生生源来源复杂,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生源来源主要有三方面:中考体育特长生,普通生转特长生和外校人员转入。中考体育特长生:中招时,高中为了在地方体育比赛中取得荣誉,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成绩,培养体育人才,一般会招收一些体育特长生。普通生转特长生:在高中有些普通生喜爱参加体育运动,也有着相当高的体育水平,由于体育特长有加分降分等优惠政策,所以这些人就选择参加业余体育训练成长为体育特长生,并最终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参加高考。外校人员转入:如清华附中每年就会从各省挑选一些十分优秀的运动员集训之后,合格者留在清华附中继续训练、学习。

(3)学习与训练。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教学不如普通生那样受校方重视,由于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功底相对薄弱,不仅体特们听课难度大,老师授课难度也很大,两方面难以有效配合,在有些学校,体育特长生和普通生混编在一班,任课老师就更难以照顾到体育特长生的学习需要。相对而言,体育特长生的体育训练更受校方重视,但由于教学资源有限,不仅场地相对缺乏,而且没有专业的教练员来训练体特们,让训练水平大打折扣。学校的教练一般由本校的体育老师担任,他们不仅要负责体特们的训练,往往一个人还同时负责多个班的体育课教学,难以做到面面俱到。

三、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训练方式一刀切,学生文化课功底差。在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中由于生源来源参差不齐,学生之间体育竞技水平差别巨大而训练方式“一刀切”,鲜能做到因材施教。很多体育特长生文化课功底差,学习成绩不好,上课态度不认真,一上课就睡大觉,任课教师因为他们是体育特长生对他们文化课学习并未严格要求甚至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课堂上常常出现“老师在上面讲自己的,学生在下面玩自己的”的现象。

(2)校方教学资源不足。很多普通高中体育特长生教练员由体育老师担任,他们缺乏一个专业教练应有的专业素质,尽管他们能够出色的胜任普通生体育课教学,但对于给体特训练还是感到相当吃力。此外,大部分普通高中体育训练场地和设施短缺,部分高中甚至连田径场都没有,也缺乏相应的体育训练器材。这都给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

(3)对体育特长认识不足。部分学校领导或者家庭成员对体育特长的性质认识不足,对体育特长抱有偏见,认为体育特长是旁门左道,体育特长生是一群学习差又好打架闹事的坏学生,体育特长生难以考上正规大学等,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特长生的培养。

四、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策略

(1)加大体育基础设施投入。学校应当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让学校有能力有场地去培养合格的体育人才,不能因为基础设施的短缺影响了体育特长生的体育训练。基础设施短缺易引起学生在训练时的不满,导致训练热情下降,训练时不专心,日常训练不刻苦。值得高兴的是,一些高中在资金充足之后都在兴建或计划新建体育场地和购买体育训练设施,这为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提升教练人员能力。教练人员应当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掌握先进的训练方法,及时获取运动员的反馈意见,掌握运动员性格和体能方面的特点,力争做到因材施教,针对运动员的不同情况单独制订合理的教学训练计划,避免“一刀切”现象的出现,切实对运动员负责。在训练时注意训练方式要灵活多变,既能达到训练目的,又能保持或培养运动员的运动兴趣,让他们不把训练作为一种负担,使他们乐于训练,喜爱训练,刻苦训练。目前,很多学校改变了过去“一刀切”的培养方式,日益扩大的师资队伍让每个教练员能够带更少的运动员,这有益于更个性化的体育训练。

(3)体育特长生要从自身出发,端正态度。体育特长生应当端正自己的态度,认真学习文化知识。体育训练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不矛盾,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良好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够提升体育特长生在考试时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打消他们的畏难情绪,使他们不再一看见课本就头疼,一到上课就想睡觉。而优秀的竞技技能则能让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享受更高级别的优惠政策,让学子能够更轻松自信的考入理想的大学。

(4)校方应当重视体育特长生文化课教学。学校在对体育特长生进行文化课教学时,应当将体育特长生单独编班,并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力争做到因材施教。如果实在不能单独编班,至少也应该做到对他们不离不弃,有条件的,可以对他们进行课后辅导或假期补习以提高其文化课成绩。坚决杜绝对体育特长生进行敷衍的教学行为,让各任课老师切实负起责任,狠抓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成绩,不抛弃,不放弃。体育特长生也应不辜负老师和学校的良苦用心,珍惜学习机会,积极配合老师教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放弃自己的文化课学习。

(5)学校、家长和学生要协调起来。学校、家长和学生要协调起来,家长应当充分认识到仅靠学校的培养是不行的,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关怀。学校也应认识到培养体育特长生和培养普通生相比更需要家长的配合,学校要积极和家长取得联系,定期与家长交流其子女的在校情况,使家长了解其子女的学习及训练情况,以便能够更好督促子女学习和训练,做到有的放矢,为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扫除障碍,提高效率。学生也应当珍惜机会,珍视学校和家长对自己的辛苦付出,努力训练,认真学习。

培养体育特长生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良好的教学条件是保障,优秀的教练员是关键,父母的支持必不可少。我国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目前还有很多不足,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改善,这其中既有学校方面的,也有家庭方面的和学生个人方面的原因,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协调才能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一步一步的向前推进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胡红宝.如何培养普通高中的体育特长生[J].成才之路,2008(27)

[2]王昕.山东省中学体育特长生现状初探[J].教育学文摘杂志,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