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范例6篇

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范文1

--------------------------------------------------------------------------------

作者单位:030001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导师制”最早创始于l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它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思想指导,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因材施教[1]。近年来,随着高校护理人数的增加,逐渐在护理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主要在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方面进行指导[2]。本文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本导制实施现状,提出自己的见解。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在校本科生三、四年级的学生共473人,其中女生465人,男生8人,年龄平均(22±172)岁。

12 方法 问卷是在查阅相关文献[36]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制定的。问卷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473份,有效问卷97%。

13 统计学分析 用Excel表格对数据进行处理,描述性分析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护理本科生对导师指导情况的一般调查。见表1。

22 导师指导方式、形式、频率的一般调查。见表2。

23 导师制存在问题调查。见表3。

3 讨论

31 护理本科生导师的一般调查

311 学生方面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只有17%的学生完全了解本科生导师制,727%的学生对本导制实施不是很了解,可见广大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认识程度较低。这可能与学校在该制度实施之前,并没有做充分的前期宣传与介绍,学生不能形成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完整认识有关。虽然496%的学生认为导师制实施效果一般,但大多数学生认为导师的工作态度是认真的,并且有826%的学生表示每次都会去参加导师举行的集体指导,并愿意接受导师的指导。这说明学生对导师所做的工作还是认可的。之所以有学生认为导师制实施效果一般原因可能是:①导师都是从临床聘任的资深老师有本身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并且来自这两方面的压力并不小,所以即使“心有余”,但却“力不足”。②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只是一味的被动接受知识,不会主动找导师交流。③学校对导师的监督及考核机制不够完善,导师开展工作仅凭其导师意识与责任心是很难有约束力的。

312 导师方面 从上表2可见,导师指导基本是不定期集体约见,形式单一,效果较好的不定期个人约见很少,活动形式多为集体讨论,缺乏其他有新意的指导形式。导师的指导活动频率不等,且当面交流的次数少。这样单一的活动形式与极低的见面频率难以使学生在与导师的交流中有什么收获。

313 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5%的学生认为导师指导的时间太短,间隔时间长。347%的学生认为导师与学生比例失调,比例过低。314%的学生认为导师指导形式太单调,且认为集体指导的方式效果不好。4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主动性不高,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和导师去交流。157%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管理监督机制不到位,需要进一步改进。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①导师对护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不够了解,应加强导师队伍培训,明确导师的职责,提高导师综合素质,提高指导实效果。②近几年来,我国护理高校招生扩大,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师生比偏低[7],为保证指导质量,可以选取优秀护理研究生来担任本科生导师的角色,研究生还可把自己的经验、教训与被指导学生共享。③学生方面的原因,由于学生对导师制不够了解,学生不清楚导师能帮助自己些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寻求导师的帮助,就导致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学校应加大对导师制的宣传,让学生了解本科生导师制,并鼓励学生主动找导师交流。④加强学校的有效管理制度[8],成立本科生导师工作管理委员会及本科生导师工作组及时监管导师制的工作效果,定期举办院内导师工作总结会和经验交流会。通过开展经验交流,让导师和护生共同交流,综合实施导师制的收获和体会,共同研究存在的问题。

参 考 文 献

[1] 靖国安.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制度创新.高等教育研究,2005,26(5):8084.

[2] 高玲玲,张美芬,张英华在导师制中实施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全程指导.中华护理教育,2009,6(4):173175.

[3] 韩安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与对策;[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09.

[4] 胡永辉本科生导师制初探.成都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8,(22) :4 849.

[5] 邱国玉,王佩,谢芳在我国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思考 .中国大学教学, 2008,(9) :2527.

[6] 罗国基.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状况的调查分析.教育与职业,2007,(29):5 254.

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范文2

本组文章旨在呈现“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一、问题的提出

1. 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以“质量提升”为特征的深化阶段,标准完善、课程实施、质量评价、教学改进等核心领域,是课改推进的重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督制度”。《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自教育功能定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使其依次递进、有序过渡”。美国、加拿大、英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在学业标准研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我国关于学业标准的研究还较少。

2. 提升课堂教学品质的需要

海淀区小学学校多、办学规模大,学校、教师、学生情况差异大,学科教学缺少统一的标准,各学校的学科课堂教学的起点和落点有较大差异。而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是内容标准,优点是学科内容标准明确,缺点是缺乏学科水平标准,能力发展目标不明确。因此,教师在每个年级的教学中应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应学到什么程度不够清晰,导致了教学内容随意拓展、难度随意加深、关注知识较多、关注能力的提升和思维发展不够等现象。如何为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加专业、有效的服务,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难题,成为教研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以“海淀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研究”为载体,研制区域分学科分年级学业标准,促进教师深入理解、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为教师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提供支持,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海淀区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二、研究设计

1. 研究目标

基于课程标准和海淀区实际情况,研制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学科学业标准,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指导意见,指导教师教学。具体包括:

(1)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和海淀区实际,研制海淀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分学科、分年级学业标准。

(2)基于学业标准,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教学指导意见,引导教学行为科学化。

2.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海淀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的研究将在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课标(2011年版)的基础上,借鉴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SOLO分类评价方法、学习进阶理论,分学科研制各学段、各年级的学业标准;通过访谈、问卷,调研专家、一线教师对研究过程中制定的学业标准框架及内容的认同度及改进建议;提炼教学关键问题,基于案例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教学指导意见;在实验校进行实践研究,基于实践研究结果修订完善学业标准和教学指导意见。具体设计如图1所示。

三、研究成果

1. 构建了学业标准体系,明确了各学科学业标准

学业标准体系包括内容领域、标准维度、学段年级三个基本要素。其中,内容领域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内容主题细化到专题、核心概念,以明确学业标准的指向。标准维度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向设定,以保证学业标准的全面性。但是,由于各学科课程标准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界定不同,在不同学科的学业标准中,各维度的表述存在差异。例如,数学学科学业标准的具体维度是知识技能、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科学学科学业标准的具体维度是科学实践、科学概念和科学态度;品德与社会学科学业标准的具体维度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认知理解、实践能力和习惯养成。

学业标准依据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对其中的内容标准进行细化,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提出了学年核心内容专题(或主题)学习后应达到的水平标准。学业标准包括学段学业标准和年级学业标准两个部分。

学段学业标准呈现了不同学段在学科知识、关键学科能力、核心学科素养上的学习进阶,帮助教师明确本学段教学内容的同时,明确学生能力发展的基础和目标。例如,表1为语文学科学段学业标准(节选)。通过表1可见不同学段学生“识字与写字”领域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学习进阶。例如,随着学段的升高,学生认识常用汉字的数量从1600个提高至3000个;学生的书写技能从“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发展到“用硬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年级学业标准则明确了各年级核心内容专题,甚至是各核心概念学习中,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应达成的学习目标。帮助教师明确“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例如,表2为科学学科的三年级学业标准(节选)。通过表2可见,科学学科三年级学业标准对于材料专题,对材料的硬度、材料的韧性等教学内容,分别从科学实践、科学概念和科学态度三个维度提出了具体的学业标准,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了参考依据,帮助教师明确了教学活动设计的指向。

通过上述内容可见,本项目制定的学业标准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本项目制定的学业标准是水平标准,即明确了各核心内容的学习水平要求。例如,三年级对于材料的硬度的水平要求为“能用划痕的方法比较材料的硬度”,弥补了课程标准仅为内容标准的不足。

二是本项目制定的学业标准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多维发展,为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有效落实能力发展和素养提升目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本项目制定的学业标准体现了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的层级发展。

四是本项目制定的学业标准用“行为动词+名词短语”的形式描述水平标准,便于教师理解和把握。例如,科学学科学业标准中用“描述”“认识到”等行为动词替代了“知道”“理解”等。

2. 提炼了各学科教学关键问题,提出了问题解决策略

学业标准的明确促进了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解决了“如何准确定位教学目标”这一问题,但是,教学目标从制定到达成,还需要教师完成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为了帮助教师实现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提升教师进行教学改进的能力,该学业标准提炼了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并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问题解决策略。

学科教学关键问题是决定学科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问题的提出基于学业标准,基于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问题指向学业标准达成的关键点、教师学科教学实践能力发展的障碍点和生长点。

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包括跨学科通识性问题、学科内通识性问题和学科内实践性问题,涉及课程、学科、学生、教学、评价等领域。例如,表3为语文学科教学关键问题(节选)。其中,“第二学段如何指导学生理解”“第二学段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等问题为跨学科通识性问题,“如何进行读写结合教学”“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等问题为学科内通识性问题。“四年级如何指导学生写批注笔记”“三年级如何落实自然段教学”等问题为学科内实践性问题。此外,通过表3可见,学科教学关键问题有的指向学段学业标准的达成,有的指向年级学业标准的达成。

表3 语文学科教学关键问题(节选)

问题1:第二学段如何指导学生理解?

问题2:三年级如何落实自然段教学?

问题3: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略读?

问题4:中年级如何进行童话的教学?

问题5:如何指导四年级学生写摘录笔记?

问题6:四年级如何指导学生写批注笔记?

问题7:第二学段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问题8:如何进行读写结合教学?

问题9:第二学段如何指导学生习作?

问题10: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问题11: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

教学关键问题的提出,引领了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教学改进的方向,促进了教师对“怎么教”的思考。基于案例研究提出的教学建议,既为教师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方法、策略,甚至是可供模仿的案例,又为教师在此基础上自主研究提供了空间,不仅对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也为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搭建了平台。

3. 提升了教学质量,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海淀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研究”的研究成果以丛书的形式进行固化和推广。该丛书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包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综合实践9个学科,共12本。

本套丛书正式出版前,在海淀区30余所实验校进行了试用,并对试用效果进行了问卷调研。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和调研题目两部分,调研题目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对一线教师开展教学和评价工作的作用的认同度;

(2)对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框架结构的认同度;

(3)对学业标准的准确性、教学关键问题的准确性及指导建议的针对性的

认同度。

调查结果表明:

(1)一线教师对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对其开展教学和评价工作的指导作用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对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对其进行教学设计、作业布置、考试评价的指导作用的认同度均接近90%,其中表示完全认同的教师比例均在60%以上,具体结果如图2所示。

(2)一线教师对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的研制框架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对课标解析、学业标准、教学案例、关键问题的价值认同度均在95%以上,其中表示完全认同的教师比例均在65%以上,具体结果如图3所示。

(3)一线教师对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中学业标准的准确性认同度较高,均达到90%以上,其中75%的一线教师高度认同学业标准与课标的一致性。对教学关键问题的准确性及指导建议的针对性的认同度分别约为62%和72%。具体结果如图4所示。

通过上述研究可见,一线教师对学业标准、教学关键问题、指导建议的指导性认同度较高。说明本项目研究成果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范文3

一、 以国家需要为指南,创新设计科研工作载体

国家对智库建设发出时代的召唤,各级教科院(所)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的方向和任务,新型教育智库的功能已经明确,即发挥探索教育规律,创新教育理论的思想库作用;提出政策建议,服务教育决策的智囊团作用;开发教育策略,服务教育实践的设计师作用;引导教育舆论,更新教育观念的宣传队作用。教育科研工作需要紧紧围绕国家需要、时代的召唤,从自身特点出发,确立相应的工作思路,创新设计科研工作载体。

科研机构往往规模较小,一般从数人到数十人不等。在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热情日益高涨的今天,有限的人力与日益繁重的科研管理工作不匹配的矛盾日益凸显。创新设计科研工作载体就显得尤为重要。区域经济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地区的优质资源总是有限的。整合资源是科研工作的长期任务,为此,我们确定了“小机构,大网络,深研究,宽服务”的工作思路,以科研机构为核心,汇聚区域研究力量,形成科研大网络。围绕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以专职研究人员深度研究为依托,组建专项课题研究团队,为教育实践研究做好智力支持。以资源整合为突破,聚集地区高校优质研究力量,合力攻关重大重点项目。以群团组织为触角,更广泛地开展群众性科研工作,不断扩大科研工作的影响力。

专兼职队伍组成的科研大网络,使学校和地区的科研资源产生了融通效应,相互支持,相互借力,相互成就。专职人员的深度研究保证了研究方向、研究质量和成果,专项课题为牵动,带出一支支研究队伍,培养了专项领域的科研骨干。科研机构与高校、中小学校与高校的合作,搭建起互利共赢的科研平台,高校承担的部级重大课题委托项目也走进了基础教育和中职教育的实践领域,基础教育和中职教育改革的难点问题也得到了高校的理论研究支持。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和开放式的合作渠道不断推动教育科研工作的进步与发展。群团组织以其广泛性和普及性成为科研工作的重要渠道,一级学会和二级专业委员会各有所长,紧跟教育改革形势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会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

二、以规划课题管理为牵动,构建立体化的科研服务体系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是科研工作的重要载体,市、区、校三级规划管理部门分别承担不同级别的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及指导工作,各级不同管理部门分担职责,便可以形成以规划课题为牵引的立体化科研服务体系。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般分为部级、省级、市级、区(校)级等。每一级别往往又分重大、重点、年度一般、专项课题等类型。我市教育科学规划重大、重点课题指向本地当下教育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为教育行政的科学决策保驾护航;一般课题指向本地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一线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和实际需要,为教育实践研究和应用研究助力助威;专项课题指向本地教育改革的前沿问题,为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智力支持。几类课题各有分担,任务明确,承担服务行政决策、服务教育实践、服务科研事业的基本功能。

级别不同,类型不同,但管理一般都包括组织立项评审、督导开题、中期检查、结题评审等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管理都包含着大量服务工作。在立项评审、结题评审等工作中,专家往往会发现很多问题,形成许多宝贵意见。这些意见如果不加以利用,也就只是存放数年的档案,难有再见天日的机会。各级规划办在组织评审的过程中,注意汇集整理专家意见,梳理出共性和个性问题,会形成非常有价值的指导意见,从而放大管理服务效能。我们在组织评审工作时,专门设计专家意见表,将常见共性问题逐一排列出来,专家只需在相应问题上画钩即可,节省重复书写的时间;又留出足够的空白,便于留下个性问题;同时专门指定工作人员记录专家在工作交流时那些饱含智慧的零散意见。学科组对专家意见进行二次加工,开展即时培训,一方面可针对同级别课题的报告提出修改意见,或指出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中要注意修正的问题;另一方面,在组织向上一级课题进行申报时,这些意见可成为事先培训的内容,起到指导预防的作用。

课题研究有固定模式和章法,但各级规划办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则有很大的独创空间。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可使规划课题研究发挥更大的服务效益。在立项评审时,我们采取两次评审、中间加一次培训的“2+1”评培结合评审方式开展工作,大大提高了立项通过率。在结题评审时,结合申报国家首次基础教育成果奖的评选工作,我们改进了结题申请报告书的格式,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规范表达。

三、以科研培训和多样化活动为抓手,提升教师队伍科研素质

科研培训多见于讲座形式,集体授课,受众良多,普及宣传面广。问题则是针对性不强,包干培训和一对一的精细化指导可以弥补其不足。我们在培养省科研骨干的过程中,采用专家指导集中培训和包干辅导小组一对一辅导的方式,细致指导其撰写立项评审书、开题报告等,使得近40%的课题成为省重点课题,收效特别明显。评审前的培训也可在较大范围内提升了培训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深入学校的专业化指导能较快地普及科研基本常识和基本方法,使教科研工作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之中,推动学校形成“教中研”“研中教”的工作常态。

现场展示交流活动是成果宣传和推广应用的有效渠道。各地区、各专项课题在课题研究中期,适时召开现场展示、交流等活动,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果,丰富的呈现形式可以使参加活动的人员在短时间内获得多方面的收获和体验。现场展示活动往往还要融入经验交流、培训指导、部署工作等内容,经验交流可以提升研究者的总结归纳能力,开阔学习者的视野;培训指导可以增强课题研究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可操作化,提高课题主持人的理论水平;工作部署则可以总结交流课题研究现状,肯定研究取得的成绩,梳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提出后期工作思路和做法。

科研成果评审活动对成果提炼和规范表达能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国家在2014年举办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活动,各级政府对社科类成果多有不同评选奖励措施,各级科研管理部门也设立了科研成果奖等。这些举措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激发广大教师的科研热情。评审材料的格式设计还会规范成果表达的方式。获奖成果会在一定层面反映出区域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将会在一定时期内引导区域教育研究的方向。

科研管理部门可以跳开课题研究范围,创新设计与教育研究关系密切的活动,形式多样,便宜操作和参与,以组织更多教师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点到面,逐步普及科研工作。最多见的是读书活动,读书活动具有范围大、易操作、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等特点,是提升教师群体素质,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便捷途径。好书推荐、读书报告会、优秀读后感征集、读书演讲比赛等系列读书活动会激发广大教师的读书热情,在教师队伍中营造了浓厚的读书和研究的氛围。围绕十以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战略,还可以在教师队伍中开展“家故事”征集评审活动。此项活动会推动教师书写家故事,传承好家风,推动家庭教育和家文化建设,也使教育研究紧跟时代脚步。形式多样的活动还有另一层题外之意,就是对科研组织机构的宣传,使广大教师知晓科研组织,形成组织意识,增加归属感。

四、以舆论媒介为阵地,充分发挥宣传推广作用

与任何工作一样,教育科研也要建设好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宣传导向和引领推动的积极作用。教育研究刊物具有多样化的职能,它国家教育新政策,呈现国内外教育研究新成果,汇集教育研究新经验。既是宣传书,又是资源库,还是一线教师展示交流、锻炼成长的平台。

随着时代的发展,舆论媒介形式趋于多样化,特别是网络平台方面,博客、空间已被微博、微信取代,特别是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圈,业已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最便捷途径之一。区域、学校、教师个体都可以借助微信等便捷平台信息,科研机构应该充分利用,积极建设,占有新的宣传阵地,及时发出信号,应用新的媒体传播区域教育好声音。与此同时,传统纸媒的建设也不容忽视,区域教育刊物基本包括市、区、校三级,可谓风采各异,成为区域教育宣传的重要窗口和教师交流的便捷渠道,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宣传和带动作用。

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范文4

关键词:学校体育;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中小学体育

中图分类号:G8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3-0048-04

2007年5月7日国务院颁发了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下称《意见》),该文件把青少年体育工作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战略位置提升到新的高度,它是建国以来关于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最高规格的文件和我国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南。紧接着在《意见》的基础上,教育部于2008年8月12日又颁发了《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这是教育部首个专门针对中小学体育工作开展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是建国以来首次专门为单一学科而作的督导评估体系。

1 《指标体系》出台的背景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素质教育和学校体育工作一直是我们几十年来都在努力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指出:“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显示,最近20年,中国青少年体质在持续下降:学生肥胖率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近1/4的城市男生是‘胖墩’;近85%的学生因视力不良以致专业受限。”教育部2007年1月对8省(市、区)8000余所学校的调查显示,76%的学校没有按照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平均比规定课时少1~2节/周,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不能保证,其中有37%的学校没有组织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很多家长对子女健康的关心远远比不上对学习成绩的关心;体育设施条件落后仍然是制约青少年体育的重要因素;学校专职体育教师严重不足,兼职体育教师素质不高。上述情况充分说明了实施素质教育和学校体育工作仍然是一项艰巨的战略任务和紧迫的现实课题。

当我们正在为学校体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现实问题而困惑,为继续寻找一种有效解决途径而苦恼,为学校体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发展前景而担忧时,一个全新的思路豁然出现。周济部长在2007年第8届国家督学会议上表示:“扎扎实实地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可见,加强体育督导被赋予了新时期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指标体系》就是产生于这一背景下,面对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时代要求,深刻认识加强体育督导的重要性和《指标体系》的特点刻不容缓。

2 《指标体系》的总体特点

2.1 《指标体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主席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教育要实现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具体到学校体育中,就要“以学生的健康为本”,以着力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指标体系》的出台充分表明了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

1)《指标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性。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可以从全局性、全体性、全方位性3个维度来分析:全局性。学校体育的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体育督导也不是对某一地区、某一学校的督导,而是要多方兼顾、全局把握。《指标体系》构架了学校体育硬件建设和管理的科学体系和标准,同时对学校体育的“软”、“硬”件提出了基本的要求,而条件较好的地方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提高标准,这就保证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校的体育工作的整体推进。全体性。体育是全民族的事业,面向全体人民是体育公益性的要求,而不单是哪一级部门、哪一个学校或学生自己的事。《指标体系》对政府、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及广大学生都提出了全面的要求。指标体系强调了针对政府部门进行的督导检查,一级指标从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能分解出4个指标,指标既指向政府部门,又指向学校和学生个体。全方位性。《指标体系》提出了3级指标。一级指标涵盖教育管理、条件保障、评价机制、体质状况4方面,注重的是机制、管理、效果和过程。其中,教育管理包括是否建立体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落实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和定期召开运动会等指标;条件保障包括体育教师配备、体育场地和器材达标等指标;评价机制包括中考中体育分数比重、视力检测率等指标;学生体质状况包括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视力不良率等。可以看出,指标全方位涵盖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各个方面。

2)《指标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协调性。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体育督导工作的协调发展包括体育督导工作与外部关系的协调,也包括内部关系的协调。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协调外部关系,没有政府的领导和重视,没有政府的投入和协调,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必将困难重重。《指标体系》的2级指标中提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因为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落实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它需要社会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指标体系》也体现了体育督导工作内部关系协调。与其他教育工作相比,学校体育工作有其特殊性,它是以一定体育场地设施为基础,以身体活动为载体,以促进健康为目标的教育工作。《指标体系》的第2大指标就是条件保障,师资配备与培训、体育场地设施都是开展体育工作的基础,且非常关键。《指标体系》的第1大指标第3项就是落实1小时锻炼时间,并设置几个制度来检查:体育课、1小时课外活动、大课间活动、早操制度等等。如果1小时锻炼时间落实不了,其他活动和制度都只能是空中楼阁。体育工作的成效需要通过评价来反馈,评价同时具有激励促进功能,《指标体系》第3个一级指标是评价机制。评价机制中要求各地形成经常性的督导机制,形成经常性检查学校体育工作情况的制度,同时,还必须有反馈制度。评价机制中突出了体育中考,希望通过初中考试,带动中小学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建立和完善监测学生体质健康的制度。

3)《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性。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除了解决眼前学校体育工作

的问题,还规划了更长远的问题,以保持它的可持续性发展。例如《指标体系》要求“各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开展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实行督导结果公告制度;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定期监测并公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对成绩突出的地方、部门、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实行合格性评估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这些要求有利于建立学校体育管理长效机制,有利于逐步转变全社会的人才观、教育观,有利于突破长期形成的应试教育的壁垒,推动素质教育进入新的阶段。

2.2 《指标体系》的指导性、法规性和操作性

教育部在印发《指标体系》的通知中强调“《意见》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意见》对我国学校体育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等问题进行了客观、公正、全面、具体的阐述,最终意在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性。”《指标体系》是根据《意见》提出的“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督导检查,建立对学校体育的专项督导制度”要求而研制的,是《意见》在督导工作要求上的深化,它进一步强化了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性。

虽然我国早在1990年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就规定“将普通中小学校的体育工作应当列入督导计划”,2007年《意见》也提出要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督导检查,建立专项督导制度。但这种依据文件督导、缺乏科学系统规范和制度的体育督导工作难以落实。2008年《指标体系》的出台填补了我国“无体育督导制度”的空白,使学校体育工作形成有法可依的良好氛围。

此外,《指标体系》还进一步强化了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操作性。我国除在学校体育的有关文件中提出要加强督导工作之外,还在1991年和1999年颁布的《教育督导暂行规定》和《关于加强教育督导与评估工作意见》等法规和文件中提到督导问题,但其督导范围多限于整个基础教育,对体育工作的专项督导力度细致程度不够。2008年《指标体系》比以前的督导标准更加规范和细化,整个评估体系对各级政府、各级学校乃至学生都提出了具体而全面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3 《指标体系》的实施办法

3.1 不断深化和提高认识

教育督导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有效教育监督制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我国已提出将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把教育督导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并出台了体育专项督导评估体系,因此,只有在不断深化和提高对体育督导以及《指标体系》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切实解决我国教育工作中的问题。

3.2 狠抓落实,依法治教

从教育发展规律来看,要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调整各种教育活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教育立法是根本保证。近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央7号文件和《指标体系》相继出台,使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方面都有了法律的依据和保障,尤其是学校体育督导工作已从“无法可依”步入“有法可依”的阶段,为使学校体育督导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真正提高,实现其科学发展,还要坚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反必究,否则《指标体系》难以落实。

3.3 加强督学培训,完善督学队伍建设

督学代表国家教育意志,行使对教育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职责,具有较高的水平和权威。当前,我国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新的重要时期,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和真正发挥体育督导的重要作用,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适应新时期体育督导工作需要,数量足够、素质较高的专业化督学队伍,开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体育专项督导检查,进行大量的体育督导调研,为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此,要进一步加强体育督学培训,增强督学培训的规范性、专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体育督学的专业素养。要认真研究体育督学培训l的需求,制定体育督学培训规划,开发体育督学培训课程,注重培训效果追踪,促进体育督导事业可持续发展。

3.4 处理好新时期体育督导工作的关系

1)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科学的理论来源于实践,科学的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目前,我国还缺乏成熟的体育督导理论,而体育督导工作的深化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加以指导。因此,我们首先要处理好体育督导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即将两者结合起来。作为体育研究者,一方面是通过对实践现象的准确描述和发掘,在实践中构建完善的体育督导理论;另一方面是探讨如何运用所发掘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增加人们对体育督导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2)处理好“督”与“导”的关系。督导在辞海中的解释是监督和指导,监督的解释是察看并督促。这就是说督导具有监督和指导的功能。监督是教育督导的首要职能,这是由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决定的,但从前人的调查问卷结果、访谈结果及其相关的文献材料看到,我们的教育督导过分强调监督职能,忽视指导功能。新时期的体育督导工作有必要总结前车之鉴,处理好“督”与“导”的关系。从性质上讲,教育督导是行政监督,目的在于“导”,“督”是“导”的基础和前提,通过监督发现问题,通过指导解决问题。“过分强调‘督’会导致以预定计划的基准,去衡量、监督、指挥、命令被督导对象达到标准,强调数量化、标准化、程式化”。督导的目的不在于对被督导者的工作结果作出优与劣的简单判定,而在于让被督导者了解自身发展变化的轨迹,树立发展的信心,明确发展的重点,优化发展的策略,更多体现“导”。

3)处理好督政与督学的关系。2008年的《教育督导条例》(征求意见稿)第2条规定:教育督导的任务是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所属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和有关学校的教育工作进行督导。从上述规定的任务中可以看出,教育督导包括督政和督学。督政和督学是我国的教育督导特色,符合国情。没有政府的领导和重视,督学是教育督导工作的最基本的任务,即通过对所属学校贯彻教育方针、执行政策法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以及办学条件改善等情况进行督导评估来实现的。学校是教育目标和教育成果直接体现者,是督导工作的落脚点。

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范文5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 存在误区 原因探究

一、前言

学分制的实行,使得大学无论在教育体制、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与学年制迥然不同了。学分制给以学生更多的自由和自。这使得学生更不容易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绝大多数学生无法独立地设计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案。面对学分制下暴露出的种种弊端,很多高校纷纷采取本科生导师制,以保证学分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的实现。由于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还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二、现行本科生导师制中“导”的误区

1.指导频度偏低

指导频度是指导师在一定的时期内指导学生的次数。指导频度的高低影响导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导师制的实施效果。笔者对湖南文理学院调查结果显示:与导师见面机会很少或几乎没见面的占68%;从浙江大学调查数据来看:有65位导师与学生是零接触;从中南大学调查数据看:有65.9%的同学认为与导师见面的次数太少;从沈阳体育学院来看:制度中明确要求每位导师每月辅导学生4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的时间。而真正按照学院要求执行职责的导师仅占5.6%,大部分导师与学生见面的机会较少,每学期见1次或每学年见1次的占57.4%。更有甚者,导师与学生从未见过面。虽然笔者不可能对所有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都进行统计,但从这些调查数据也可对导师的指导频度略见一斑,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中,导师对学生的指导频度普遍偏低。

2.指导内容偏重于宏观指导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导师制限于粗略、宏观地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科研设计,与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地指导学生的学业、品行、思想和生活的导师制差距很大。“你最希望得到老师指导的内容”调查显示:65%希望得到选课、学习方法的指导,71.2%希望得到心理问题指导和人生规划指导;而在对导师进行的调查中,“你对学生最了解的是什么”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自己最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征、兴趣爱好、遵守校纪校规情况分别占80%、45%、43%、65%,这些结果显示导师对学生了解不够,导师对学生的学习方面的事情掌握了不少,而对学生的思想、生活、特长、弱项和兴趣了解得不够。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导师能够发挥“导课”的作用。但能够全面履行导师职责的“导师”仅占三分之一。部分教师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不引导学生开展学习交流。吸纳学生参与科研本来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指导方法,调查中也发现:95%的学生希望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只有40%的学生参加了导师的课题研究,很多导师没有让学生参加自己的课题研究。而学生在参与导师课题研究中,多数只是做一些低层次、重复性劳动,学生充当的只是一种不需要具备多高能力的廉价劳动力,对于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多大的作用。这种名不副其实的“导”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违背了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初衷。

3.指导方式单一

在确定了学生与导师互动的基本频度和内容之后,另一个问题就是通过何种方式互动。是直接面对面的,还是通过媒介的?是一对一式的个体间双向互动,还是一对多的互动'因为不同的方式其作用效果是不同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中,集体性指导方式居多,占55.8%,其次为电话联系,占23.1%,个别指导较少,只占11.1%。而且集体性指导的场所基本是学生宿舍、教研室。由于学生与指导教师互动频率低,而且是一对多的形式,导致了导师对学生了解的有限性和学生接受指导的实际效益不高的现象。部分学生反映个别导师根本或不能全部认识学生,学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是陌生、淡漠的。在指导方法和形式上,既要有集体辅导,也要有个别辅导,通过教授论坛、专题讲座、谈心交流、学业辅导等形式与学生交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用教师的人格影响和感染学生;在指导途径上,既可开展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也可利用电话、互联网等通讯手段加强沟通。应该通过多途径、多渠道的师生沟通和交流,改善师生关系,形成良性互动。

三、深层原因探究

1.教育思想与观念的束缚

任何一种制度的实行必然是在一定的思想和观念的指导下才能胜利地实施,学分制下的本科生导师制在推行过程中,首先遇到的制约就是多年来形成的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束缚。事实表明,不少教师习惯于自己固守旧有的“安全“或“舒适”地带,对改革可能给自己带来的挑战或潜在“威胁”心存顾虑、担忧或恐惧。某种角度上,教师可能成为对改革自觉或不自觉的直接抵制者或阻抗力。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已经形成了严重的“师道尊严”的思想,习惯于学生服从教师,不管教师对不对,都要听从。教师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学生对教师一般持有一种敬畏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异化。师生关系调查显示:学生希望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的占98%,而现实情况是,学生与教师一般没有交往或关系淡漠的占62.3%,究其原因。乃是因为教师没有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学生成为了消费者:而且,学分制的实行必然带来学分收费制度的产生,我国已有一部分高校采用了学分收费制。学生交费上学和选课,学校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高校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市场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高等学校也要努力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和强化教育服务意识,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去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教育及教学过程。目前全国教育界正在大力倡导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正是要求教育者树立为学生服务意识的体现。

2.市场经济的冲击

经济领域的变化,会带给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是利用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通过自由竞争,优化资源配置,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随着经济领域的巨大变革,人们的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个全新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开始主导人们的社会生活。追求经济利益是市场经济赋予每个人的权利,从市场经济和个人角度讲是无可厚非的。有的教师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忽视了自己的学习与修养,忘记了自己的育人职责。很多教师有时问从事第二职业,却没有时间来指导自己的学生。他们不愿意担任本科生导师,因为导师津贴太低,这导致了教师的角色异化。如今。认为“自己上完课就完成了自己的职责,育人的职责应该是政工人员的事”的教师大有人在,这种思想严重地影响了导师制的有效实施。其实,教书与育人是对教师的本质要求。大学教师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并以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去影响和培养学生。

3.缺乏制度的约束

制度对人们起着规范和导向的作用,现实的工作目标,必须制定一套完整、科学、严密的规章制度,以明确各个系统职能,规范工作程序,做到有章可循,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形成自我完善、优化的建设机制,使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在当前的本科生导师制中,主要是缺乏监督和激励机制及具体的评价体系,致使导师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比较大。不利于调动教师担任导师和导师工作的积极性。调查显示:65.7%的教师认为当前本科生导师制的障碍因素是制度不健全。任何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都要尽量堵塞漏洞。提高效率。对导师进行监督与激励是本科生导师制良性运行的保证,它有利于提高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工作方法,也有利于导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因此,既要建立与本科生导师制相配套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承担本科生导师工作;又要建立相应的监督与评价机制,因为仅有激励机制而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与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的作用将发挥不出来。为了监督的有效性,还要构建评价体系、确定评价指标。与教师的相关利益挂钩。

4.导师资源不足

首先,从导师数量上来看,我国高校教师偏紧。随着近年我国高校招生数量的扩大,教师队伍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和滞后性。据统计,1999-2001年,与我国普通高校增长近一倍的发展速度相比,教师总量仅增长了31%。2000年我国普通高校的生师比平均达到16.3:1,2001年平均达到18.2:1。目前有的高校甚至超过35:1。按全国普通高校生师比15:1计算。教师队伍缺口达11万。同时教师配置也存在着严重的专业性结构短缺问题,一些基础课及高新技术相关专业任课教师严重缺乏。其次,从导师的质量上来看,我国高校很多教师都是学年制下培养出来的,缺乏宽厚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较窄,对于专业的前沿知识也不是很了解,而且,很多年轻教师没有受过师范教育和培训,缺乏教育经验和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样,对于他们指导学生也会造成一定的障碍。由此看来,要真正实现学分制下的导师制,导师资源的缺乏是一个较大的问题。

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范文6

关键词:学法指导;思想品德;提高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59-2

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学是教和学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体。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因为学生学习的是一种能动的、主动的认识活动,教师无法代替。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既体现了学生主体教育思想,也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对教法的研究较多,对学法的强调偏少。现实中也存在一些思想品德教师重教轻学,高耗低效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态,我们要加大对学生学习的关注,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以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本文拟就思想品德课学法指导的相关问题进行刍议。

一、思想品德课学法指导的主要任务

1.拓展课堂教学空间,提高学生思品素质

教育的功能不仅是知识与机能的传授,也是传承和培育文化传统、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的过程。思想品德课程是以实现教育的后一个功能为主要任务的。(见韩震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许多品德,特别是公德,必须在公共生活的环境中,通过交往才能得到体验和内化。思想品德教师作为学生道德生命成长的重要引领者,要创设一定的形式和情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活动,参与社会,体验社会生活,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同时这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注重养成指导,培养学生思品学科能力

学科能力是一个新概念,目前尚未有公认的科学定义。有人认为是“运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见杨正川《培养学科能力的途径》)林崇德教授认为“学科能力是学生的智力、能力与特定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学生的智力、能力在特定学科中的具体体现。”(见林崇德《论学科能力的建构》)笔者比较认同“系统学习了某一学科之后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能力”(见刘晋伦主编《能力与能力培养》)。笔者认为思想品德学科能力的提出很大程度是旨在对思想品德课育智功能的强调,对育德功能的补充。任何一种学科的能力,都要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获得发展,离开思维活动,无所谓学科能力可言。思想品德学科在学法指导上,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是有必要的,但在步骤上是有阶梯层次性的。先简单后复杂,从单一的是非辨别开始到有对有错的分析,从单纯知识的辨别到联系材料的阐述。最后达到让学生具有思辨的意识,学会对一个现象,不仅能够看到它的正面的价值,也能够看到它反面的问题。作为老师在对思想品德学科能力培养上要重视养成指导,整体设计,分步实施。

3.注重解题方法指导,提高学习成绩

素质教育并不排斥考试,学生学习成绩是检验教学成果最直观的反映。作为教师不可能无视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因此增强学生解题能力的学法指导是非常必要的。这既体现在每堂课的课堂练习巩固,也体现在复习课中。其实解题能力与学科能力紧密相连,但又有不同,学科能力高低可通过解题能力的强弱表现出来,但解题能力除了本学科能力外,还有诸如审题,表达等各学科共有的学习能力,同时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主要环节上的学法指导

1.自学指导是特定要求

这里所讲的自学指导,主要是指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自学能力。在当今时代,人们的知识,大量是从自学中获取的。学习不再是一次性的,而是终身学习。大量事例证明,自学能力是个人成长的必要基础。自学,可以在无他人指导下自己学习,也可以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学习。就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而言,自学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指阅读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思想品德课新编教材的可读性增加了,学生看书的兴趣较前浓厚了。但由于受到“淡化理论”的舆论影响,有些教师对课本不大重视,误认为书上的内容学不学关系不大;也有不少学生由于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不大,因此不想读书或想读但不善于读书;尤其临近毕业,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学生往往热衷于追逐各种复习资料、模拟试题,课本读得更少,这种现象也比较普遍。作为老师应要明确培养学生有自学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强调预习,用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