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变化总结范例6篇

大学生思想变化总结

大学生思想变化总结范文1

一、升入初中后要迅速适应各种变化

1、心理的变化

迈入初中的大门就意味着已经告别低学龄段,步入了青少年行列,对自己的行为应该有自控能力,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并下决心为实现理想付出努力,不怕吃苦,不畏惧学习,调整好心态,对各种困难都要有心理准备。更应该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要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以崭新的面貌投入新的学习生活。

2、教材的变化

学生在小学数学中接触的都是较为直观、简单的基础知识,而升入初一后,要学的知识在抽象性、严密性上都有一个飞跃。小学数学与中学数学既有内在必然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关注差异之处,就可以少走弯路。

(1)数域的扩展,使得原来正确的结论成了错误的结论:比如“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_________,”小学生的答案是1,但是到初中则不然,答案应当是:±1 ;再比如:“最小的两位数是________,”小学生的答案是:10,到初中答案应当是:-99……

(2)由于分类的不同,有些数使用渐少,甚至不再使用:比如“小数”全部理解为“分数”,“带分数”被“假分数”取而代之。到了初二、初三分类思想的运用更是屡见不鲜。

(3)解题习惯随之变化:小学中解答题直接做,初中开始:计算题、解答题要写“解”。

(4)小学数学中的“两个数的和必大于任何一个加数”,“两个不为零的两数之差必小于被减数”。到初中由于引入了负数,这个结论立即出现错误。

(5)小学应用题一般采取代数方法,而初中全部要求用方程的方法,更是把方程作为一种数学思想广泛应用于整个中学阶段。

3、学法的变化

在小学,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熟记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初中,由于内容多且抽象,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各种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择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因此,初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初中数学学习应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预习

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听课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

“思”是指学生思维。(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1)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2)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在听课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使数学学习达到较完美的境界。

3、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

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

4、小结或总结方法

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初中数学学习要注重合作交流。

学生间相互交流,介绍各自的学习方法、体会、经验,在探讨交流的平台上展现自我,积极吸取别人的思维之长处,学习好的方法,思维模式。在探讨合作中提高自己合作意识与交流表达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培养自己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四、深入挖掘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1、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分类是通过比较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差异点,然后根据某一种属性将数学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既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方法,能克服思维的片面性,防止漏解。在化简绝对值、已知两边求等腰三角形周长等,都要注意分类讨论。

2、类比的思想方法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的对象间有部分属性相同,而推出它们某种属性也相同的推理形式,被称为最有创造性的一种思想方法。例如方案题、规律题等很多运用了类比的思想方法。

3、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是指将数(量)与(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策略。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题等都要用到数形结合的思想。

4、化归的思想方法

所谓“化归”就是将要解决的问题转化归结为另一个较易问题或已经解决的问题。例如,解四边形时常常通过添加辅助线,把四边形题划归为三角形全等问题。

5、方程与函数的思想方法

运用方程的思想方法,就是根据问题中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运用数学的符号语言使问题转化为解方程(组)问题。

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研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函数形式把这种数量关系进行刻划并加以研究,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称为函数思想方法。

6、整体的思想方法

大学生思想变化总结范文2

关键词:师范生;内隐自尊;外显自尊;批判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156-02

一、方法

1.研究被试。本研究采取方便取样的原则,抽取浙江省某高校的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及程序测试。研究中共发放问卷及施测程序109人,收集有效数据99份,其中男生42人,女生57人。大一学生23人,大二学生7人,大三学生12人,大四学生57人。独生子女46人,非独生子女53人。

2.研究工具。①自尊量表:采用王孟成修订的Rosenberg自尊量表,共有10个项目,每个项目有4个等级,从“很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数越高说明此被试的自尊水平越高。②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采用彭美慈修订的Facione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包括寻求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七个维度。共有70个项目。③内隐自尊: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使用Inquisit软件自行编制了计算机程序。使用的刺激材料有自我词、非我词、积极属性词、消极属性词。④背景资料调查表:包括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课外阅读时间及阅读类型。

二、研究结果

1.师范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①总体状况,根据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的使用说明可知,40分或以上表明在某种特质有较强表现;总分280或以上,表明有正性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结果显示批判性思维总分为280,表明师范生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因子中除了寻求真相(38)和批判思维的自信心(38)维度稍低,其他五个方面的批判性思维特质均高于40分,呈正性的表现。②师范生批判性思维的性别差异,以性别为分组变量进行独立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检验,结果显示批判性思维总分及各维度在男女性别上均无显著差异。③师范生批判性思维的年级差异,将年级分为高低两组,其中高年级组为大三、大四组成,低年级由大一、大二组成,以高低年级为分组变量进行独立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检验,结果显示批判性思维总分及各维度在年级上无显著差异。④师范生批判性思维的独生子女差异,以是否为独生子女为分组变量进行独立样本的平均数检验,结果显示批判性思维总分及各维度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上无显著差异。⑤阅读情况对批判性思维的影响。阅读时间对批判性思维的影响,将阅读时间分组分为每天阅读、经常阅读、偶尔阅读、很少阅读、几乎不阅读五大类,以阅读时间为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批判性思维总分以及求知欲纬度在阅读时间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从每天阅读次到几乎不阅读,批判性思维总分与求知欲逐渐降低;阅读类型对批判性思维的影响,将阅读类型分为文学类、科学类、娱乐类、新闻类、艺术类五大类,将每一类别分别作为分组变量进行独立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检验。结果显示,批判性思维、开放思想在阅读艺术类上有显著性差异,表明阅读艺术类则更容易对不同意见采取宽容态度。

2.师范生批判性思维与自尊的关系。①师范生批判性思维与内隐自尊的关系,将内隐自尊与批判性思维总分及各维度作为变量,做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内隐自尊与批判性思维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相关。②师范生批判性思维与外显自尊的关系,将外显自尊总分与批判性思维总分及各维度作为变量,做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除开放思想外,外显自尊与批判性思维总分(r=0.58)、寻求真相(r=0.27)、分析能力(r=0.32)、系统化能力(r=0.38)、批判思维自信心(r=0.57)、求知欲(r=0.47)、认知成熟度(r=0.37)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三、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显示,批判性思维总分为280,因子中除了寻求真相和批判思维的自信心维度稍低,其他五方面的批判性思维特质均高于40分。这种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师范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在思维的系统性、分析性方面显示出较强的优势。但在师范生的学习中,普遍存在着依赖教材、教师的传统,不善于质疑,不敢质疑,因此表现出寻求真理及自信心的分数较低。师范生在认知成熟度、求知欲维度、开放性上的分数较高,表明他们勤学好问,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和职业水准,能接受不同的思想观念。与以往研究相比较,王燕在化学师范生批判性思维现状研究中得出(294.08±29.74),最低分235,最高分356,虽然本研究中最低分与之相近,但平均水平及最高分均低于化学师范生的水平。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存在教学模式以及不同地区、学校学生之间的差异,加上王燕的研究主要选取了陕西省化学师范生为对象,包括了初中、高中学科以及本科、研究生层次,本研究主要选取了浙江省某高校的部分本科师范生为被试,缺少了代表性且被试多从事中小学学科教学,因此两者在被试选取上存在差异,导致了不同的结果;师范生的阅读情况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存在紧密关系。经常阅读的显著比很少阅读和几乎不阅读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高,并具有更高的求知欲。可知阅读有助于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这可能的原因是经常阅读的个体,本身具有很强烈的探知欲,善于独立而主动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对知识充满好奇。此外,在阅读类型上,选择艺术类阅读的被试在批判性思维以及开放思想上得分较高。有研究表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进步与他们选修的理科、音乐、文学、艺术课程数正相关。本研究发现阅读艺术类的被试开放思想能力较高,即更容易宽容不同的意见。本研究显示,批判性思维与内隐自尊之间无显著性相关,而与外显自尊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可能是因为内隐自尊是内隐的心理构成,而批判性思维是外显的心理构成,二者相互平行。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创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树立自信心的校园环境,增强他们自我悦纳、自我接受的信念,譬如开展相关的知识讲座以及团体辅导主题活动,或者开设相关的批判性思维培养课程,也可以通过一些读书活动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来间接培养批判性思维。

四、结论

1.师范生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开放思想及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维度上得分稍低。

2.师范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上无显著性差异,但在阅读时间和阅读类型上有显著性差异。

3.师范生的批判性思维总分及各维度与内隐自尊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相关。

4.师范生的外显自尊与批判性思维总分、寻求真相、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思维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参考文献:

[1]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251-253.

大学生思想变化总结范文3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习题课 创新意识

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人们对新授课的研究比较多,外出听课学习也基本上都是听新授课,而对习题课的研究则比较少.习题课对大多数老师来说是相对轻松的课.殊不知,在数学教学中,习题课是一种重要的课型,它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的始终.高效的习题教学在深化活化知识、培养思维品质、提高应变能力、及时反馈信息、了解教学效果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要想让数学习题课真正发挥上述作用,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精选习题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擅长解题”.习题课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补偿手段,精选一些与教材内容相联系的习题展开分析和讨论,提高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教师出示的题目应能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考点,起到示范引路、方法指导的作用.数学习题类型繁多,涉及知识面广,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为目的.习题选择要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杜绝题海战术,否则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把学生训练成解题的机器,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失去学习兴趣.

二、注重习题课的教学方式

习题课相对于新授课教学知识容量大、题型多,如果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习题课中,教师要灵活选择教学方式,学生能讲的教师尽量不讲,教师只是不失时机地点评才是上策.比如:“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添加一个条件?摇 ?摇,则四边形ABCD是矩形;若添加一个条件?摇 ?摇,则四边形ABCD是菱形”.这道题让学生自己讲解,教师在学生讲解后归纳:对于此类开放性试题,我们需先分析题目中已知条件是什么,要得到既定结论缺什么,缺什么就添什么.要采取“疑点启发、重点讲授、难点讨论、大胆放手”的方式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激发学生全方位参与问题的解决,有效减轻学生的“疲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适当进行一题多解,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

一题多解在数学习题中较多见.由于学生掌握数学的知识程度不同,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方法不同,以及对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灵活运用的程度不同,往往对一道习题有许多不同解法,有的繁琐,有的简单,有的则很巧妙.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解题的技能技巧.在一题多解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对不同解题方法进行比较剖析,找到不同解题方法的异同点,寻找最优解法,掌握“通性通法”.

例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对角线AC、BD交于点O,P是AB边上一点,求点P到两条对角线的距离之和.这道题目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多数是过点P分别向AC、BD作垂线,利用正方形、矩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教师也可能到此为止.然而对于这道题,还有另外一种解法,即连接PO,将点P到AC、BD的距离转化成APO和BPO的高,用等积法求解.显然,后一种方法更具有普遍性.例如将这题“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这一条件改为“矩形ABCD中,AB=4,BC=3”,再让学生解答上面的问题,显然用第二种方法便能正确解答.

四、注重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应变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因此,在习题教学中,当学生获得某种基本解法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习题中的潜在因素,利用改变条件、改变结论、改变数据或图形、条件引申或结论拓展等方式进行一题多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解一道题懂一类题,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

例2:如图菱形ABCD中,AB=2,E、F分别是边BC、CD上的中点,P是对角线BD上的动点,求PE+PF的最小值.

对于这道题,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解决线段和的最小值问题会运用轴对称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相关结论解决,可以说学生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势.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将F由DC的中点改为DC上一动点,其余条件不变,那么结果如何?在解决这个问题后,再问:如P、E、F分别是BD、BC、CD上的动点,那情况又如何?当然还可以将题中的菱形改为正方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通过不断变化,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与深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加强解题总结,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寓于数学知识、数学习题之中,数学教学中教会学生建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解题时,加强思想分析,寻求出已知和未知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素质有所提高.比如解梯形的相关问题时,师生共同进行解题小结:不同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其共同点是将梯形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这种将“陌生”转化成“熟悉”的方法,在数学上叫做化归(转化思想).化归思想是数学中很重要的思想方法,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运用化归思想除了可以将“陌生”转化为“熟悉”外,还可以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将“一般”转化为“特殊”,等等.又如在解决“菱形ABCD的一个内角为60°,一条对角线长6cm,则它的周长为?摇 ?摇cm.”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由于图形的不确定性,我们需对它进行分类讨论.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它体现了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思想与归类整理的方法,能训练人的思维条理性和概括性.因此,教师在习题教学中,要不断加强解题总结,解题总结主要包括:总结习题中所涉及的知识点,使之系统化;总结题型、解题步骤,使之规范化;总结解题中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等等.

六、重视错题积累,提高习题课的效率

错题暴露了学生知识的薄弱环节和思维方法的缺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错题这一教学资源,既是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和学习资料的宝库,又是教师改进教学、探索规律、研究学生的重要依据,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所以在每节习题课之后教师都需指导学生在积累本上先把自己错误的解题过程呈现出来,然后拿红色笔,在旁边备注错误原因,再将正确解题过程写在旁边,最后加上自己的解题感悟.这样学生通过检视和反思自我,从反思的结果中再认知,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教师要牢记培养学生能力,传授解题方法是教学目的,习题教学不能只着眼于解几道习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解题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对教学理论、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和方法要有深刻的理解,平时注意积累资料,才能发现典型题型,归纳解题规律,有效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参考文献:

大学生思想变化总结范文4

一、化学思想的内涵 

化学思想是人们对客观物质及其化学变化规律的最根本的认识,是化学家认识世界、解决化学问题的原则、方法的总和,化学思想是科学思想在化学方面的具体体现。化学思想是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的。 

1、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说,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人们探索和揭示物质组成和结构奥秘的历史。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先生曾撰文指出,20世纪的化学有三大理论成就,其中之一是量子化学和化学键理论得到很大的发展,人们初步认识了结构和性能关系的规律。20世纪的化学理论研究成果也表明,反应动力学、合成化学等的研究都是从物质的结构入手,是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的思想进行设计和研究的。化学科学上的许多发现和发明,都是在这一化学思想指导下实现的。例如,人们发现硅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于是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合成了性能优异的半导体材料砷化镓;同样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人们通过改变金属材料的结构,制造出形形色色、功能奇特的合金材料。 

在人类研究化学过程中,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学习和研究化学时我们就应当形成“结构相似的物质性质相近,结构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的认识,并以此指导我们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 

2、物质运动变化的化学思想。化学是研究化学变化的科学。在化学科学发展中,人们已经认识到: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不断地运动着、变化着,而物质的运动变化是有条件的,在不同的条件下,物质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和变化规律。人们在化学研究中形成的这些认识升华为物质运动变化的化学思想,指导着人们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有了物质运动变化的化学思想,我们就不会用僵死的观点看待事物;有了物质运动变化的化学思想,我们就会关注环境对体系的影响,关注外界条件对事物变化的影响。 

3、实验是检验化学理论唯一标准的思想。在理论化学迅速发展的今天,化学实验仍然是化学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已成为化学研究者的共识。任何化学理论都必须经过大量的实验检验才能得到认可,在得到认可之前,看似完美的理论都只能是假说。例如,人类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玻尔原子模型、元素周期律等化学理论和原理的产生,无一不是建立在大量的实验事实基础之上的。从300多年前,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一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容器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到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较精确的定量实验法,在密封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合成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再到后来,人们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做成了大量精度极高的实验,确认拉瓦锡的结论是正确的。从此,质量守恒定律才被人们所认识。 

4、化学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化学科学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化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化学服务于社会生活,化学科学发展的目的是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在化学科学的发展中,化学家们在合成新物质、制备新材料满足人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类生活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的同时,十分关注化学科学成果的应用对环境、特别是人类生命的影响,并致力于研究环境友好的化学技术,致力于研究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化学方法。化学科学发展中产生的绿色化学技术、原子经济化技术等都是化学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的充分体现。 

二、在教学中进行化学思想教育的策略 

基础教育阶段化学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掌握未来发展必备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观点。其中,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化学思想,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注重化学与生活相联系等策略来帮助学生树立化学思想。 

1、在化学史教育中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思想。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说过:“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根据化学教学的内容,选择典型的化学史料进行化学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思想。 

化学科学发展史中每一次发现、每一项成果的取得,都是化学家智慧火花的闪烁,都闪烁着化学思想的光辉。例如,元素周期律、等电子原理、相似相溶原理的发现,充分体现了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化学思想;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化学平衡理论的建立,充分体现了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思想;燃素说的破灭和氧化学说的建立、惰性气体改称稀有气体等,充分体现了实验是检验化学原理的唯一标准的化学思想。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结合化学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化学史教育,就能够让学生从化学发展历程中深刻认识和体会化学思想,认识化学思想在化学科学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大学生思想变化总结范文5

【关键词】思想方法;数学教学

在小学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基础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手段,也是小学进行素质教育的内涵,下面我们就小学阶段要渗透的数学思想进行分析。

一、符号思想

英国著名的数学家罗素曾提出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数学发展到了今天已经是一个以符号为主体的课程了,而什么是符号化思想了?就是人们有意识或者普遍的将研究的对象用符号化的语言去表达,在小学的教学中也将符号化思想进行渗透。符号可以将数学语言进行简洁、抽象的概括,在数学思想中离不开数学符号,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老师要培养学生的符号化思想,让学生意识到符号化思想在运用中的方便简洁的魅力。

二、集合思想

集合的思想就是把一组对象集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探讨。在小学教学中结合课本上的知识,采用到图集的思想,这就是将集合思想初步的渗透到小学教学中,逐渐的在学习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我们用图形1表示三角形之间存在的关系时这就体现了集合中的子集。在小学教学课程公倍数和公因数时用图形2来表示表示公因数和公倍数之间存在的关系,这是集合中交集的体现,学生们可以通过集合的图形和思想分出公因数和公倍数,当然集合思想还有差集、并集、空集在小学中也有体现。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集合的方式将具体指示呈现,也培养学生集合的思想。

三、极限思想

极限的思想很早就在数学研究中体现了,古代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就是典型的极限思想。在研究变量在变量在无限变化中的变化趋势的思想就是极限思想,在极限的思想中人的思维会从有限空间向无限空间拓展,从具体到抽象延伸。小学的数学没有给出具体极限思想的含义,但是在小学教学中还是会简单运用到极限思想,如:在四年级学习线段、直线和射线,可以知道指导学生运用极限的思想学习,线段是有限的,线段的一端无限的延伸就是射线,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是直线,这样不仅可以分析出三者之间存在的联系,还可以在脑海中明白无限的含义,在之后学习角的大小时,运用射线一端无限延长的思想能让学生明白角的大小只和张开的角度有关,与边长没有关系。

老师在帮学生总结规律的时候也会用到极限思想,比如,11+13=13+11,学生可能会得出a+b=b+a的结论,但是还要去论证,列举各种类型的例子,最后才能得出在加法里,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个结论就是经过无限举例子没有出现反例得出的。

四、数形结合思想

数与形是一个事物的两个表现方面,既可以相互联系也可以相互转化,图形可以将数学概念和数量关系进行直观的表达,让小学生把抽象的逻辑与形象的思维向结合。例如在数轴上表示整数、小数、分数,能够清楚的表现出数的大小,还可以看出存在的联系。在小学教学中数形结合具体表现在计算法则、概念等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如:A、B两人分别驾车从相距3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向行驶,A的速度比B快,在30分钟后在距离中点的3千米处相遇,A、B两人每分钟走了多少千米?这样的问题,就是通过画图的表示数量关系,学生就很容易找到解决的方法,如图形三。

五、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

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不能只单纯的掌握了数学的理论知识还要学会思想方法在实践中得到运用。下面我们就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方法的策略进行分析:

(1)凸显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在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意义和明白数学的思想方法的重要性,使学生对于数学思想方法有更大的感悟。

(2)反思学习过程,使数学思想方法明晰化。

让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数学知识,并对其进行梳理,将之前运用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于思想方法在数学知识点中的具体运用更加清晰。

(3)解决数学问题,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遇到一些稍微难一点的问题时,就会产生困扰,缺乏对待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在小学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对稍微复杂的问题进行思考。在问题得到解决后,再总结面对这样的问题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思考,归纳方法。

总之,在小学教学中渗透思想方法可以是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的关键所在,也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得到提高。

作者简介:石永夫,男,吉林省农安县小城子乡中心小学,数学教师,本科学历。

大学生思想变化总结范文6

高中数学变式教学本质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学习任务的一个难点,也是高考中的一个重点,所以学好高中数学对学生的将来有着深远的影响,而老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变式教学是高中数学教授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的效果。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高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已经转变为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宽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题海战术”以及“死记硬背”的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所以,一个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潜力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而变式教学法能够达到这一要求。

一、变式教学的概述

所谓变式教学,就是把握住知识的核心思想不变,但是利用不同的方式来将它表现出来。也就是本质不变,改变他的表达方式,通过丰富形象的表达方式来说明抽象深奥的道理,在“变”中把握住“不变”的东西,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就是变式教学。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能够熟练使用这种教学方式。高中数学的知识点深奥抽象,老师应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来表现知识的核心思想,通过形象的变化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做到举一反三,能够抓住实质,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做题。

二、变式教学的使用模式

高中数学内容抽象深奥,学习起来十分困难。只有让学生对知识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所以,通过变式教学方法化抽象为形象,引导学生抓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是十分有效的,而变式教学方法的使用,也是十分关键的。

(一)恰当的生活情境

数学的学习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从生活中入手。在使用变式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选编合适恰当的生活情境,从生活中的生活实例出发,加以修整,使其满足配合引入数学概念的要求,使其成为一个合适的载体来传导数学知识的内涵。真是由于生活情境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所以老师在选择生活情境的时候一定要有所重视,要根据自己所需要学生掌握的数学原理来选编合适的条件和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亲切感。

(二)集思广益,大胆创新

新课改要求高中数学教育要注重对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课堂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从以老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切实加强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老师给出恰当的情境后,应该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给与学生足够的时间和自由去交流,去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与同学的交流过程中挖掘情境中所蕴含知识。

(三)化形象为抽象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抽象的数学原理有个透彻的认识,所以,我们在看清生活情境的现象之后要找出它的本质,要将具体的问题抽象成数学上的抽象的数学知识。追本溯源,一切都还要回归到课本上,回归到数学内涵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去抽象总结,文字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所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同时老师应该给予引导和鼓励,促使学生主动去完成这项任务,最后,老师应该对学生的理解进行总结汇总,肯定其正确性的同时也要指出同学们领悟的误区,纠正学生理解上的错误。

(四)变式强化

当我们完成对数学原理的总结后,我们还需要进行变式强化的过程。也就是运用数学原理和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是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而做准备的,所以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要能够利用学会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但是,变式强化的过程也是有顺序的,首先应该是等价变式或者相似变式,通过编造与最初的生活情境相似或者同等难度的问题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适应一下举一反三的这个过程,然后才是深度强化,通过深化变式来考查和锻炼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判断学生能否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

三、变式教学的实际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是,变式教学要求学生全程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和总结,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极大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上更加自由,思想上没有了包袱,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理解的时候也能够更加得心应手,所以,学生才能够从学生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才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更爱学习了,更主动的学习了,也学的更好了。

(二)降低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

众所周知,高中数学是整个高中阶段最难的课程,大多数同学在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过程中总是存在很大的问题。而通过变式教学的模式来学习高中数学,同学们从形象的实例入手来推导出数学原理,最后再通过练习来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个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所以同学们对数学本质以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都了如指掌,那么学习起来自然就轻松了,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也就降低了。

(三)解放了学生的思想

传统的教学总是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而且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总是先从抽象的理论出来,再通过题海战术来加深同学们的理解。这种方法不仅加重了同学们的学习负担,而且对学生思维的开拓也是一个极大的束缚。通过变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极大的人身以及思想自由的前提下自由发挥,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创新,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揣测,然后自己去验证,给予学生极大的空间去发散思维,解放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

变式教学的过程就是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总结、自己去验证,最后自己得出结论。所以这整个过程在逻辑上是相互关联的,只要其中一个步骤出错,那么整个过程就不成立,而且这个过程是学生自己完成的,所以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极大的提升。

(五)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变式教学讲究把握本质,通过各式各样的形式都可以表达。所以,通过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条件来表达同一个数学本质,通过长时间的锻炼,使得同学们对各种原理公式都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能够在灵活多变的题目中找出其数学本质。所以,变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四、结语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变式教学的方法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排除事物的非本质属性的干扰,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重点实质,同时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为同学们学习高中数学降低了难度。

参考文献:

[1]侯斌.高中数学变式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