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籍档案管理范例6篇

学生学籍档案管理

学生学籍档案管理范文1

【关键词】学生;学籍档案;档案管理

学籍档案记载了每个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情况,客观地反映了每个学生在学校期间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状况,也是一个人接受某种教育程度的经历和他所达到学识水平的信用凭证。学籍档案主要包括:(1)学生学籍记录表;(2)新生入学登记表及各年级学生花名册;(3)学生在籍注册表;(4)学生学习成绩表;(5)学生转学、转专业、休学、复学、留级、退学、出国等学籍变动情况登记表;(6)对学生的奖惩文件及登记表;(7)修订学籍管理条例的各种文件;(8)实结、毕业生论文;(9)学位申报审批表、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及结业证书;(10)毕业生学员鉴定登记表、毕业生调配表、档案转递单、毕业生报到证存根及领取证书的印刷编号及毕业、结业情况等。

学籍档案从发生、发展、形成到保管利用主要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档案转递及保管利用等几个阶段。但由于学籍档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往往容易出现问题,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重视高校学籍档案质量,切实抓好和不断提高高校学籍档案质量显得十分必要。

一、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收集整理是建立档案起始,真实性是这一阶段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具体工作中,首先应做到内容详实可信,不能夸大;其次应保证字体工整、清晰,便于永久保存;最后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姓名使用同音字代替,出生日期农历、公历混淆,与户口产生冲突等。

2.立卷归档是将上一步骤收集整理的档案材料分类汇总,工作重点是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档案管理人员档案意识淡薄,未按要求及时归档,或者材料未及时补充完善,甚至归错档;此外,档案管理方法陈旧,设备和设施老化也是造成立卷归档完整性差的客观因素之一。

3.档案转递的特点环节多、人员杂,容易丢失造成错投、误投及“死档”等情况。学籍档案在转递的过程中,经过的中间环节较多,从学生本人--学校立卷各院系--就业指导办(教务处)--机要邮寄部门--地市级教育局(人事局)--县级教育局(人事局)--就业单位人事部门等,无论中间某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学籍档案的顺利转递,从而影响毕业生的正常工作和学习。

4.档案的保管利用。档案的最终目的是保管利用,因此,档案的日常维护尤为重要,而该环节常常与档案的利用结合在一起。完整的学籍档案不能散存于个人手中,应由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来保管,并要求档案管理部门要有一套完整的保管利用借阅制度。常常出现有借无还、涂抹、篡改等现象,造成档案材料遗失或者信息二次失真,内容失实等。

二、完善学籍档案工作的管理建议

1.增强档案意识。加强《档案法》宣传,增强各职能部门及学生本人对学籍档案工作的档案意识,克服人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偏见和错误的认识,激发人们自觉收集档案、保管档案、利用档案,真正使大家认识到档案工作是普通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应重视档案管理,把档案建设纳入教学计划,纳入管理制度,要给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的机会,并在经费、设备、库房等方面给予支持,改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建立健全收集与补充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范围,岗位职责要制度化、规范化。要制定每项任务的工作程序,必要时做出工作流程图,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努力做到档案材料归案率、准确率符合标准,档案按存放分类清晰,案卷摆放系统有序。学籍管理制度统一标准,克服各行其是的局面。要建立健全收集整理、检查核对、保管保密、转交与管理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用制度去规范管理工作,使学籍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专、兼职档案员的素质。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门管理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大加收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这就要求专职档案员不仅要学习档案专业知识、学习档案法规标准,还要懂得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技术和外语知识。档案工作的职业决定了档案员不仅要有一定的档案专业知识和热情服务的工作态度,还要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否则,会给学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要不断强化高校专职档案员的职业道德。

4.大力开发利用学籍档案信息资源,主动提供服务。学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学籍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有条件的高校可建立学籍档案数据库,如新生录取登记卡、学生注册表、学生成绩、毕业证书编号、学位证书编号及档案转递情况等,以方便师生们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获得自己需要的学籍档案材料。如学历、学位认证、出国留学等提供有效信息。

总之,学籍档案与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以后就业、提拔干部、晋级、考评、转正和晋升工资等都离不开学籍档案。建立健全一整套高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体系,管理好学籍档案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底红艳.对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几点认识[J].晋图学刊,2002,(3).

学生学籍档案管理范文2

[关键词]高校;学籍档案;学籍档案管理;档案利用

按照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办法,学籍档案属于教学档案类,学籍档案占了教学档案相当大的比例。学籍档案是对学生德、智、体诸方面表现状况的全面的、历史的综合反映,它来源于学校的教学行政管理和教学业务活动,即“教”、“管”、“学”的过程[1]。本文所指的毕业生学籍档案是学生毕业后各部门各学院移交给校档案馆保存以便为学校、师生和社会提供利用的档案资料,而非学生毕业随学生本人档案转至工作单位或报到单位的那部分学籍档案资料。毕业生学籍档案具有“原始性”“历史性”“记录性”,“原始的历史记录”是学籍档案的本质属性[2]。就近几年学校实际来看,毕业生学籍档案主要包括毕业生的纸质学籍表(卡)、学籍附表、成绩单等。

一、毕业生学籍档案的利用价值

随着毕业就业人数的增加,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突显档案利用价值的重要性、真实性。档案的利用价值是满足社会需求的有用性。毕业生学籍档案的利用价值简要归纳如下:

首先,凭证价值。毕业生学籍档案从形成规律来看,它是毕业生在校期间综合表现的历史记载,是毕业生整体素质的客观反映。其次,参考价值。用人单位依据档案的全部原始记录材料,掌握毕业生全貌,评判毕业生优劣,选拔优秀人才,实现用好人才。再次,社会价值。从本校档案利用登记表看,毕业生学籍档案服务于学生就业、企业招聘、职务晋升、职称晋级、各类报考、出国留学、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各类公证等诸多社会活动,满足学校、师生、社会的利用需求。

二、毕业生学籍档案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1、档案材料缺乏规范。以最近2013年归档的30个本科学院85个专业9198名学生的学籍档案资料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学籍档案不够重视,书写内容错误、不全,书写字迹不清、随意涂改,签字漏签,未粘贴照片,鉴定评语不实,奖惩没有记载,公章加盖错误,材料不齐全不完整等等。

2、方法与手段缺乏创新。如在办理出国(英文)成绩档案的过程中,利用者要求时间紧,同一时期内要求办理的人员较多,工作量较大,现有能力无法满足所有利用者意愿,因此努力提高档案开发利用手段和水平,是摆在档案馆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3、档案管理系统有待升级。目前我校南大之星档案网络管理系统的档案目录数据主要靠逐条手工录入,随着人数的急剧增长,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管理的需要,有待加强学习,普遍采用数据导入功能,可以将EXCEL等格式文件与管理系统相衔接,自由导入导出表格,避免手工录入信息的耗时和错误,提高工作效率。

三、毕业生学籍档案管理的相应对策

1、培养档案意识,注重法规学习。首先,培养学生档案意识,使学生了解档案的重要性,知道哪些档案可以在档案馆查询利用;提高教师档案意识,提高归档质量,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其次,学习有关档案法规与文件。学习领会《档案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黑龙江大学档案管理办法》等法规和文件,明确档案工作流程,从档案收集归档到查询利用,做到依法治档,遵循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要求,使档案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实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加强队伍建设,完善规范体系。学籍档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积极推进学籍档案专兼职管理队伍建设。选拔政治过硬,认真负责,熟悉档案业务和学生管理,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同志负责学籍档案工作。规范工作用语,熟悉专门术语,按章办事,遵守程序,求真务实,提高效率,促进工作的高效、快捷、准确、规范。学籍档案规范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学籍管理人员和学籍档案人员难以有效组织实施,需要把所有的规范标准按其内在联系组成一个科学的有机整体――学籍档案规范体系[3],就本校现状来看,专兼职队伍人员分布在档案馆、学工部(学生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相关负责科室老师以及各学院教务员、辅导员老师中。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实现专门术语的统一、规范和标准,便于相互交流,利于档案检索。推进部门二级档案员制度,提高业务素质,规范部门立卷,加强密切合作。档案馆随时了解、督促、检查学籍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3、拓展管理系统的开发利用。随着招生规模扩大,学籍档案数量庞大,本校借助信息化、数字化有力条件,2003年采用了南大之星档案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了全校各部门各类文件网上分类归档管理,方便了查询、利用,实现了档案的接收准度、处理速度、利用效度。档案网络管理系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管理的方便,但仍需开发利用其真正价值,如随着利用率的提高,频繁翻阅纸质档案,存在坏损风险,因此将纸质学籍档案原件扫描,存储电脑之中,上传至管理系统,缓解纸质档案磨损,提高查找利用效率,建立电子档案为主,纸质档案为辅的档案管理制度是今后改进创新之处。

4、加强校际间学籍档案管理经验交流。高校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有学籍档案管理制度就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不足,制约管理的效率,加强校际间学籍档案管理经验交流成为“冲破学籍档案管理瓶颈的突破口”[4],有利于发现自身盲点与缺陷,互相学习,彼此借鉴,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学生学籍档案管理范文3

【关键词】学生;学籍档案;档案管理

学籍档案记载了每个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情况,客观地反映了每个学生在学校期间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状况,也是一个人接受某种教育程度的经历和他所达到学识水平的信用凭证。学籍档案主要包括:(1)学生学籍记录表;(2)新生入学登记表及各年级学生花名册;(3)学生在籍注册表;(4)学生学习成绩表;(5)学生转学、转专业、休学、复学、留级、退学、出国等学籍变动情况登记表;(6)对学生的奖惩文件及登记表;(7)修订学籍管理条例的各种文件;(8)实习总结、毕业生论文;(9)学位申报审批表、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及结业证书;(10)毕业生学员鉴定登记表、毕业生调配表、档案转递单、毕业生报到证存根及领取证书的印刷编号及毕业、结业情况等。

学籍档案从发生、发展、形成到保管利用主要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档案转递及保管利用等几个阶段。但由于学籍档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往往容易出现问题,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重视高校学籍档案质量,切实抓好和不断提高高校学籍档案质量显得十分必要。

一、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收集整理是建立档案起始,真实性是这一阶段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具体工作中,首先应做到内容详实可信,不能夸大;其次应保证字体工整、清晰,便于永久保存;最后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姓名使用同音字代替,出生日期农历、公历混淆,与户口产生冲突等。

2.立卷归档是将上一步骤收集整理的档案材料分类汇总,工作重点是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档案管理人员档案意识淡薄,未按要求及时归档,或者材料未及时补充完善,甚至归错档;此外,档案管理方法陈旧,设备和设施老化也是造成立卷归档完整性差的客观因素之一。

3.档案转递的特点环节多、人员杂,容易丢失造成错投、误投及“死档”等情况。学籍档案在转递的过程中,经过的中间环节较多,从学生本人--学校立卷各院系--就业指导办(教务处)--机要邮寄部门--地市级教育局(人事局)--县级教育局(人事局)--就业单位人事部门等,无论中间某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学籍档案的顺利转递,从而影响毕业生的正常工作和学习。

4.档案的保管利用。档案的最终目的是保管利用,因此,档案的日常维护尤为重要,而该环节常常与档案的利用结合在一起。完整的学籍档案不能散存于个人手中,应由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来保管,并要求档案管理部门要有一套完整的保管利用借阅制度。常常出现有借无还、涂抹、篡改等现象,造成档案材料遗失或者信息二次失真,内容失实等。

二、完善学籍档案工作的管理建议

1.增强档案意识。加强《档案法》宣传,增强各职能部门及学生本人对学籍档案工作的档案意识,克服人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偏见和错误的认识,激发人们自觉收集档案、保管档案、利用档案,真正使大家认识到档案工作是普通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应重视档案管理,把档案建设纳入教学计划,纳入管理制度,要给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的机会,并在经费、设备、库房等方面给予支持,改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建立健全收集与补充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范围,岗位职责要制度化、规范化。要制定每项任务的工作程序,必要时做出工作流程图,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努力做到档案材料归案率、准确率符合标准,档案按存放分类清晰,案卷摆放系统有序。学籍管理制度统一标准,克服各行其是的局面。要建立健全收集整理、检查核对、保管保密、转交与管理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用制度去规范管理工作,使学籍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专、兼职档案员的素质。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门管理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大加收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这就要求专职档案员不仅要学习档案专业知识、学习档案法规标准,还要懂得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技术和外语知识。档案工作的职业决定了档案员不仅要有一定的档案专业知识和热情服务的工作态度,还要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否则,会给学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要不断强化高校专职档案员的职业道德。

4.大力开发利用学籍档案信息资源,主动提供服务。学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学籍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有条件的高校可建立学籍档案数据库,如新生录取登记卡、学生注册表、学生成绩、毕业证书编号、学位证书编号及档案转递情况等,以方便师生们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获得自己需要的学籍档案材料。如学历、学位认证、出国留学等提供有效信息。

总之,学籍档案与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以后就业、提拔干部、晋级、考评、转正和晋升工资等都离不开学籍档案。建立健全一整套高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体系,管理好学籍档案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底红艳.对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几点认识[j].晋图学刊,2002,(3).

学生学籍档案管理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分析

高校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的形成主要就是学生在学习时产生的原始资料,其内容可以全面反映出学生在校的实际情况与各项能力等。对于学籍档案管理来讲,其有着独特的规律,相关档案管理人员应掌握这些规律,然后在信息化背景下开展学籍档案管理,这对于加强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针对于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来讲,档案内容主要为学生在校期间的事迹与内容,这些档案对学生未来学习与工作有着极大的帮助,由此可见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首先学籍档案能够全面体现出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高校成人教育学籍档案会记录毕业生在实习阶段的整个过程以及各种优秀表现等,档案所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复杂繁琐。另外,学籍档案内容还会体现出学生在校学习能力及各种奖罚,从学籍档案中可以了解学生在校与实习期间的各種表现,进而对其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掌握学校培养学生的全过程;其次能够为用人单位选择提供参考。高校成人教育学籍档案有着一定的权威性,未来学生在参加工作时,用人单位会根据学生学籍档案思考是否对其进行‘录用,在档案中掌握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与生活情况。详细的学籍档案资料可以提升学生在用人单位的竞争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选择。所以,提升高校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最后学籍档案管理是人事档案的基础。学籍档案是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是在国家机构与社会组织中形成的,会详细记录相关人员的各项表现,是个人学历与身份验证的基础。对于人事档案来讲,高校毕业生在签订了灵活就业后,学籍档案就随之转变成为了人事档案。

二、信息化管理渗透到学籍档案管理中的内涵

学籍档案是高校教育效果体现的关键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在校期间的记录。其包含的内容诸多,如:新生人校、各学科成绩单、学籍变更以及毕业生信息等诸多内容,学籍档案能够反映出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事迹,同时还能够体现高校教育质量与相应的管理能力。高校学籍档案是在管理学生中逐渐形成的,其有着独特的特征,内容动态且多样,学籍档案的特点反映出了其内在作用,不仅能够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供强有力的借鉴,还可以作为上级部门评定高校教育提供原始材料。对于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作用来讲,有效管理学籍档案可以实现档案的开发与二次利用,进而发挥出学籍档案的各项效益,这也一直都是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始终奋斗的目标。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学籍档案管理应实现现代化管理,而信息了以支术的开发与利用就是重要举措。

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借助信息化技术可以全面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传感技术都是信息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这些技术渗透到学籍档案管理中,可以全面提升学籍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与准确性。另外,为适应社会发展,高校学籍档案管理还应拓展为招生、学生管理以及毕业生就业一体化的管理系统,同时建立学籍档案信息库,在其中详细记录学生各项信息,进一步实现网络化管理。基于此,可以明确信息化技术是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创新改革的唯一选择。

三、高校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成人教育学习档案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

高校成人教育学籍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过程主要包括新生录取信息、注册信息以及各科成绩的录入等信息,这些管理过程都需要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所以说,学籍档案的过程管理十分重要,会直接影响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质量。但当前高校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过程实现信息化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问题为以下几点:其一,注册信息审核能力较差,这一问题会导致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平台难以发现错误信息,更正信息速度较差,进而直接影响学籍档案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其二,学籍异动管理不到位。高校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成人学生长期存在工学矛盾问题,而转学、转专业以及休学等异动情况时常发生,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如果稍不认真,就会出现记录错误,导致学籍档案内容出现错误。如学分互认、补修课程等等,严重影响后续档案记录与管理;其三,为成绩管理严谨性较差。学籍档案成绩管理主要为成绩记录、成绩审查以及重修等内容,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成绩错报或没有及时上报的等情况,如果延续到学生毕业,就会影响毕业时效,甚至会因为成绩问题而难以毕业。

(二)学籍档案管理队伍能力较差

高校成人教育是高等教育的补充,在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中,高校普遍不重视,进而导致对学籍档案管理人力、物力投入不足,学籍档案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较差,甚至部分管理人员是临时工,缺乏专业能力,临时工有着思想不稳定、流动性大等特征,因为学籍档案管理十分复杂繁琐,一旦临时工辞职,没有交接清楚,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另外,还存在现代化管理技术的运用效率低下问题。学籍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科学,没有对管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导致管理人员不能掌握现代化档案管理技能,进而使其难以应对信息背景下学籍档案管理要求。

(三)学籍档案管理制度执行力较差

诸多高校都制定了学籍档案管理制度体系,但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问题就是制度的执行力较差,没有认识和意识到学籍档案管理制度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就是一些早期毕业生的名册上大部分都没有公章,认为这是可有可无的环节,这样学籍档案在未来使用时就会失去其权威性,甚至不能发挥出其凭证作用;其次就是原始学籍档案会出现破损现象,因为没有及时修补导致一些内容不能体现,在上交时也没有明确表示时间,存在页码标注不符合要求或漏码问题,使档案内容存在不真实问题;最后就是学籍档案资料格式不统一,字体和载体十分复杂。如果学籍档案资料载体与规格不同,那么在统一装订或修改时会存在诸多问题,不仅不利于学籍档案的规整性,同时在未来管理时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四、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引入先进且规范的学籍档案管理软件

当前,高校成人教育所引用学籍档案管理软件主要为以下两种:其一为购买已经开发好的软件;其二为高校自主开发的档案管理软件。前者虽然是已经成熟的软件,但每个高校的学籍档案情况并不统一,所以,运用这种类型的软件难以适应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因为其通常都适用文书类档案管理,所以,运用到学籍档案管理中较为牵强;后者即为高校自行开发的学籍档案管理软件,这类软件虽然是根据高校实际情况所研发的,同时也比较符合院校学籍档案管理情况,但其在分类管理中存在些许问题,分类标准方面较为欠缺。基于此,高校在引入学籍档案管理软件时,应全方位考虑,在开发过程中可以与软件公司签订合同,要求其开发出适合本校学生特点和符合学校学籍档案管理需求的软件,可以在原有学籍档案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做出科学修正。另外,如果高校想要自主开发学籍档案管理软件,应在符合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依照国家档案体系来设定科学的分类标准,使学籍档案管理软件能够满足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实际需求,使档案管理实现规范化与标准化。

(二)构建互联网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高校各个部门对学生的信息掌握要求都会有一定差别,如果学籍档案管理体系与高校各部门系统实现互联,那么各部门就可以依照自身实际需求来调用学籍档案内容,以此来减少翻阅纸质学籍档案的时间。成人教育较为特殊,高校各级主管部门需要对其学籍档案信息进行细致查询,所以,应建立互联网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这样可以减少学籍档案的查询时间,在互联网平台中,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板块可以与高校主管部门进行全面对接,以此来提升办事效率。另外,高校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会涉及到诸多方面,如部门协调以及自动化办公等等,想要实现全面互联,就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体系来进行完善,以此来减少学籍档案管理的工作量,保障高校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的有效性与精准性。

(三)强化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学生学籍档案管理范文5

关键词:高校;以人文本; 学籍档案信息管理

21世纪的教育是面向全世界的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求人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现如今,社会迅速发展,社会需求呈多元化,过去的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是传统的制度化管理模式,人才朝单一化方向发展,这种教育模式与如今的社会需求明显不符,随之一种新教育理念渐渐取而代之,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尊重个性发展才是真正的现代化教育所要做到的。为了满足高等教育顺应时展的需要,推动高校协调、可持续发展,在高校的学籍档案信息管理建设中理应坚定并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强化高校学籍档案信息管理意识

学籍档案信息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籍信息不仅对学生本人很重要,甚至对于学校和社会都意义非凡。由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各方面表现都反映在学籍信息中,而这些表现将影响学生的就业,因而对学生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就业上。而对学校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学校制定和修改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教师教学成果和学校教学就业质量如何,可以根据学籍信息来了解。此外,对于社会而言,学籍信息是学生通往社会的桥梁,也是社会了解学生的媒介。学籍档案信息管理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学校应强化学籍档案信息管理意识,加强管理制度改革。在笔者看来,进行高校学籍档案信息管理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目前高校学籍档案信息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籍档案信息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 学籍档案信息管理模式具有滞后性

大多数高校还在以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学籍档案信息管理,远远满足不了高校学籍档案信息管理的现实需要。在各大高校学生人数日益增长的今天,学籍档案信息管理要求也随之提升,过去的由教务处统一管理全校学生学籍信息的一级管理模式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2.学籍档案信息管理制度守旧,管理流程不规范

近几年,部分高校还在使用过去的一套学生学籍档案信息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缺乏规范性,随着学籍管理要求的提升,过去的管理制度难免显得落后,只有规范管理流程,才有可能提高学籍档案信息管理质量。

3. 学籍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

目前,高校使用的学籍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还是过去的,各项功能需要更新升级。尽管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被应用到了学籍档案信息管理虽然高校都在使用计算机技术及学籍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但是许多高校的学籍信中,但是建立的学籍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滞后,学籍信息兼容性有待增强,与目前教育部及省级学籍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相形见绌,高校的学籍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覆盖范围较小,难以实现全校学籍信息的统一化管理。

4.高校学籍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高校学籍管理人员的素质不够高。目前,学籍制度日益完善,学籍档案信息管理技术不断提升,自然也将对学籍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不过,由于大部分高校未加强对学籍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学籍管理人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管理素质较低。

三、“以人为本”创新高校学籍档案信息管理的对策

“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主体地位,所以,应着手于以人为本的理念,看清高校学籍档案信息管理现状,其中对于新建高校的学籍档案信息管理环境与需要应特别关注。

1.落实以人为本,健全学籍档案信息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

一个大学以育人成果为荣,而并非以学校设施与招生人数来论好坏。在制定与完善高校学籍档案信息管理制度时,应着眼于高校组织的总目标,着眼于制度实施的育人效应的预见,努力朝人性化管理的方向发展。在高校的一系列工作中,高校学籍信息的管理工作显得难度更高, 高校的学籍档案信息管理水平可以从学籍信息的准确性来判断,可见,学籍档案信息管理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学籍信息的准确性的提高。而只有完善学籍档案信息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才能帮助提高学籍信息的准确性。因此,一方面,高校应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学籍档案信息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学籍档案信息管理制度,以求学籍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另一方面,还应适当调整学籍档案信息管理的操作流程,确保其规范有序。学籍信息的准确性随制度的完善和流程的规范会有所提高,学籍信息的管理工作质量也将随之提升。此外,高校的学籍档案信息管理应做到人性化。“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以学生为本的核心内容。制度建设应以服务理念为指导,抛弃过去的管理理念,始终坚持育人原则,注重引导式管理,适当减少硬性规定,强化学生在校的主体地位。在管理过程中,学生应是占据重要地位的,应以学生为服务对象,管理工作围绕学生进行。90后的学生性格各异,追求个性,所以,高校在建设学籍档案信息管理制度时,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性格特征,关注学生的追求,挖掘学生的潜力,并且加强学分制等管理模式的宣传推广,深入制度改革。学籍管理制度文本应刚柔并济,中和硬性与柔性化规定,适当给予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再适时加以引导,践行素质教育,加强人文关怀,以求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2.高校学籍档案信息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转换学籍档案信息管理模式,关注学籍档案信息管理工作

在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剧增的今天,学籍信息量也不断增多,加之各级领导及各部门对学籍信息要求的提高,过去的学籍档案信息管理模式的不足暴露无遗。对此,高校应一改传统的学籍档案信息管理模式,以二级管理模式取而代之,即由教务处、院系分级承担学籍档案信息管理。除转换管理模式以外,还应实现学籍信息的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学籍信息共享,建立一个面向全校的网络共享平台。高校学籍档案信息管理建设能够促进高校的发展,相应地,高校的发展能够强化高校学籍档案信息管理建设。学籍档案信息管理关系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职能,是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这一期间的管理。所以,高校应该对学籍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籍档案信息管理建设不能只停留于制度本身的建设,还应将人本理念落实到学籍档案信息管理建设中去,并加强制度建设宣传工作。加强培养学生对学籍档案信息管理的认识,强化其学籍信息利用与维护的相关知识,从而协助学籍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强化全校相关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其管理能力,高校应该开办培训班加强组织其接受专业培训。其次,应通过张贴宣传单、印发制度学习手册、组织问卷答题和知识竞赛等各种渠道和方式来加大对学籍档案信息管理规定的宣传力度。

3. 建立学籍管理支持系统,提高学籍信息兼容性

拥有一个较为完善的学籍管理支持系统是评价一个学籍管理体制好坏的标准之一,学籍管理支持系统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学籍管理自动化、信息化系统,也即在学籍管理工作中引入现代化的信息资料管理技术。利用计算机上设计一套学生学籍信息资料档案以实现登录、统计分析、查询检索、公开共享等功能,这套学籍信息资料档案和学校各系、综合档案室应该是相通的,为学生和教师的查询与管理活动提供方便。构建这样一个校园网络信息平台并非空想,毕竟我们已经实现了管理技术的信息化,并改变了过去学籍管理半人工半自动化的局面,不过计算机技术的使用还只处于初步阶段,尚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首先是目前许多高校使用的学籍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在功能上有所欠缺,只能依靠学籍管理工作人员以手工操作代替。此外,高校使用的学籍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信息的字段名和字段长度与教育部的不同,未兼容教育部和省级教委电子注册要求的信息,影响学籍信息的管理质量。我校的学籍管理系统功能上也有所欠缺,主要体现在大部分学籍管理工作难以通过学籍管理系统来完成。北京市教委的学籍档案信息管理平台是对外开放的,相比较而言,我校的管理系统的总体水平还有待提升,我校目前已经启动该系统的二期开发工作,届时将优化更多功能。

4. 以人为本,不断优化学籍档案信息管理队伍,提高学籍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素质

学籍管理工作的完成交由学籍管理队伍负责,所以应肯定并强化它的主体地位,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籍档案信息管理质量,就高校而言,要求应对学籍管理人员强化素质训练。素质训练同时包括学籍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的培训和其职业道德素质的培训,既要使其了解上级制定的新的学籍管理制度和政策,熟练掌握学籍管理的各项业务和新的计算机管理技术,从而对计算机技术应用自如,又要使其服务意识、责任心以及敬业精神得到强化。就学籍档案信息管理人员自身而言,一方面应勤于思考,善于学习,通过与其他高校学籍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交流来充实自我,另一方面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创新,通过经验的累积探寻更佳的方法,在创新中寻求学籍档案信息管理水平的提升之路。

总之,学籍档案信息管理水平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和教育部学籍信息注册效率,同时也关乎着学生切身利益。在学籍档案信息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当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形成一个灵活的体系,充分突出学生以及学籍人员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籍档案信息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人性化。

参考文献:

[1] 张均智,石峻.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学籍档案信息管理改革[J]. 科技信息. 2012

学生学籍档案管理范文6

【关键词】高校 学籍 档案管理 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人才市场不断扩大,对高校的毕业分配影响越来越大,而高校的学籍档案凭着数量多、利用率高与专业领域广等优势,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及应用,与其他门类的档案相比,学籍档案价值的优越性更大,但在现代高校中,学籍档案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给予解决,以促进高校学籍档案的管理发展。

1.高校学籍档案内涵

高校学籍档案作为学校档案的重要构成,主要指的是学生通过考试合格,并有招生办正规录取,且办理入学手续之后,获得正式学籍的高校学生,字入学开始至毕业离校间所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查考原始资料。其内容主要包含高考成绩单、入学通知书、学生登记表、学年成绩单、学籍卡与奖惩材料等。学籍档案具有法律凭证、提供原始资料支撑与人才模式改进的参考等作用,也为用人单位的人才选拔提供了相关的咨询服务功能,因此,加强高校学籍档案的合理管理是必要的。

2.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2.1学籍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高校管理中,学籍档案管理所发挥的作用是隐性、潜在与滞后的,很容易被高校领导所忽略,强化学籍档案管理水平,是需要资金投入的,但投入和回报间没有立竿见影之效果,所以,常常被学校的领导忽视,高校领导应该充分地重视学籍档案,并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

2.2学籍档案管理不规范

在学籍档案的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性,有些高校并未将学籍档案管理归入档案馆的统一管理当中,仅是从属于教务处或者学生处,尤其在民办高校中,一些学校为了减少办学成本,并没有建立档案馆,学籍档案仅是由教务处的某位教师进行管理,并且民办高校的教师流动性大,仅靠教师个人责任心是无法保证档案管理的安全性与完整性的。

2.3档案管理方式滞后

有些高校的档案管理方式依然应用的是手工管理,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越来越大,高校人数的不断增多,仅依靠传统手工管理方法已不能满足应用者要求,档案管理任务繁重,手工管理效率低,致使很多档案材料无法有效利用。

2.4相关人员不稳定,开发利用不足

在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中,档案资料层次多、种类多、工作量大且事物繁忙,档案管理部门通常处在从属地位,无法得到领导重视,这使得档案管理人员的队伍不够稳定。学籍档案方面的开发利用会受到一定限制,像无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软件、信息资源匮乏,业务熟练的技术人员缺乏,受学籍档案的保密性制约,档案利用具有小范围的局限性,而且学籍档案管理大多仅停留于简单整理、收集与归档方面,之后,束之高阁,档案信息的加工性不够,其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3.高校学籍档案的管理发展对策

3.1加强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视性

在高校学籍档案方面,应加强高校领导、学生本人与各部门领导对其认识与重视,并自觉收集与更新学籍档案,因高校的学籍档案形式多样、种类多及构成复杂,这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与管理等方面带来了一定难度,校领导应加强学籍档案管理与建设工作的重视,并在人财物配备方面给予支持,对档案的办公与管理环境进行改善,并让学籍档案管理更为规范与制度,正规科学的学籍档案管理应建立在完善的规章制度上。

3.2加强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

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是学籍合理管理的基础,只有不断规范学籍管理制度,在各教学系下,对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实施统一的标准、合理的过程管理与监督检查等目标管理,并且归位于高校的档案管理部门。在新管理模式下,学籍管理应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像毕业生就业、学校招生、政治思想教育与教育教学管理等,在服务为主的教育思想下,加大高校的学籍档案服务功能,对学籍的管理数据与内容进行开放,以提升高校的学籍管理效率。

3.3改变学籍档案的管理方式

要提升高校学籍的档案管理工作,改变原来的手工管理方式,让档案管理人员能够从繁杂事务当中解脱出来,就应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引进现代化与信息化的管理软件,有效实现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网络化与电子化,以减轻档案管理人员的劳动量,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在信息化档案管理中,要做好注册、目录、受托权与属性的保密工作,利用权限设置,加强档案资料的完整安全性。

3.4强化学籍档案人员的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作为首要资源,要推动学籍档案管理的发展,需要提升相关人员的素质水平,向相关人员提供相关的业务培训教育,并鼓励管理人员进行自学,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与责任心。

3.5加强学籍档案管理的开发利用

随着高校教育的深入改革,学籍档案信息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校学籍档案资源能否充分利用,直接影响着高校管理工作是否被社会所认可与接收,为了充分发掘学籍档案的信息资源,应加大编研工作,形成教研管的一体化。并且创造舒适优雅的环境,以拓宽高校学籍的档案利用空间。科学检索体系与查询系统,能够有效满足需求者的要求,提高信息使用效率,从而有效发挥学籍档案信息的作用,推动档案管理的高水平高效率发展。

4.结语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市场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高校学籍档案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高校加强学籍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很有必要的,不仅能为高校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依据,还能为社会人才选拔提供可靠的原始资料,完善高校的学籍档案管理,强化信息资源充分的开发利用,可有效促进高校管理工作对社会发展与高校发展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陈静.初探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有效措施[J].管理观察,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