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品市场调研报告范例6篇

软件产品市场调研报告

软件产品市场调研报告范文1

日前,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了《有关开放源代码软件与商业软件知识产权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明确提出“反对政府直接支持或干预任何形式的软件商业模式”。这是国内相关机构首次作出类似表态,并被业界解读为是直指国家偏向开源模式的做法。而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具有的半官方性质更让业界为该报告侧目。

《研究报告》以知识产权为切入点,历陈开源模式不值得政府支持的理由。不过,这些理由及观点非但没有得到业内认同,反而成为众矢之的。

出台背景遭质疑

作为《研究报告》执行机构的中国软件联盟(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的下属机构)的秘书长,邹忭预料该报告必将在业界引发争议,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报告的出台背景也成为争议焦点。一直关注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中科院院士倪光南也表示在最初不知报告来源。

值得留意的是,《研究报告》出台的产业背景是,从2000年以来,中国软件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始终没有在世界软件产业价值链中找准位置,表现出的主要不足为中国软件企业和产品同时缺乏国内和国际竞争力。而它出台的小背景则是“中国软件产业已经到了非深入研究不可、非要把扶持政策具体化不可的时候”。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陈冲认为,产业界人士应该动起来了,看到软件产业发展中有不对的地方就要大胆指出来,这对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在国际间交往,中国软件产业最让人头痛的问题是知识产权,作为信产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前副司长的陈冲曾断言,如果软件知识产权的问题解决不了,中国软件产业没办法发展。“合理地利用知识产权和创新,把我们的企业做大才是正途。”

另据陈透露,这个报告当初本来是计划和信产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合作出台,后改为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授权,中国软件联盟主持撰写,在撰写期间动用了软件行业和法律界的资源,组织了企业和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家。邹忭还特别声明,该报告已分送交信产部和知识产权局各一份。

《研究报告》涉及到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但质疑的声音绝大部分发自于后者。“这份报告并不代表广大厂商所想!”全球最大的开源厂商红帽(RedHat)公司中国区市场经理杨林就这样认为。另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则话带讽刺地说:“报告是找了一些不懂的人瞎凑出来的。”

“谁有这样的力量来做这份报告?谁对自由软件有对抗心态?自由软件对谁有威胁?”中科红旗总经理郑忠源这样问。郑忠源正抱有“政府也是可以被公关”的心理,所以,他相信《研究报告》是某些商业软件公司散布的恐惧心理。

面对怀疑和指责,陈冲的反应只有愤怒,他相信该报告肯定会触动了某些人(特别是学者)的利益,业界也会有不同的声音出现,但他不接受无端的猜忌。“国内很多人都比较浮躁,有几句不同意见就接受不了,就问是谁支持、谁掏钱的,这不是科学的态度。”陈冲一面说,一面表示敢于承担全部责任。

同时,也有一些公司对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给予支持。SAP中国公司就觉得应该有一个反对的声音,并表示相信《研究报告》的出发点是善意的。红帽中国公司总经理陈实也肯定这份报告自有其价值。他认为,作为一个行业协会,从侧面的角度来看一个商业模式、一个行业是比较好的。

政府偏心?

外界质疑《研究报告》的起因并非毫无根据,而是因为该报告表明的观点―――“政府不应该偏爱某一软件,应该让市场自己去选择,否则容易造成第二次正版化,并且不利于我国软件企业提高竞争力”―――普遍招致反感。

“让市场自己去选择?这听起来很‘公道’,可惜现实世界并非这样。”一直力挺国产软件的倪光南明确反对报告的上述提法。他举例指出,中国的纺织品是靠价廉物美而畅销海外低端市场,根本谈不上什么垄断,但发达国家却要加以限制,不允许“由市场来决定”。

“大家都知道软件对国家安全的意义显然远超纺织品。那么,在软件领域,尤其是在桌面操作系统和Office等市场已被垄断的情况下,政府怎么可以不作为,交由市场决定呢?”倪光南反问道。

和倪光南相比,陈实更愿意从政府动机的角度去看《研究报告》指出的问题,他认为中国政府和美国、欧盟等其他很多国家政府类似,既要考虑对高成本垄断性产品对国家安全带来的制约性,还要顾虑软件产品的高价拉大和发达国家的数字鸿沟。

“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因为价格原因,很多人不能使用传统软件技术。从这种角度来说,推动开放源码是有一定的道理。”陈实说。此外,他也表示中国政府对开源的支持是有必要的,有一些非常理性的思考在里面。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一定是有的,提出一种思路、一种大方向是非常关键的。

另据中国开源组织负责人陆首群介绍,西方国家在软件巨头公司还没诞生时就广泛使用各种版本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但中国的IT产业起步比西方差不多晚了20年,我们对个别跨国软件企业的垄断形成强烈的依靠,这时就不能让市场决定一切。陆首群认为跨国软件巨头已经足够强大,中国所有软件企业加起来都难以与其抗争,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竞争并不公平。

不做撒芝麻盐的事

对于知名专家学者提出的不同观点,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认为《研究报告》并非彻底反对政府扶持,但站在产业角度,如果企业长期依靠政府给钱肯定不行,政府部门必须拿出真正的扶持办法。

陈冲向《IT时代周刊》分析指出,国家的投资就像撒芝麻盐一样,很多企业几乎是利益均沾,甚至有些已被市场淘汰的企业都得到了国家有限资金的支持,这样造成的结果是被淘汰企业还在市场上和成功的本土企业竞争,而后者还要应付跨国软件公司的挑战。

面对此境,陈冲无奈建议国家对企业的扶持应该分阶段进行,初期是“普惠制”,让所有软件企业都得到好处。而软件企业发展到现在,到了选出一些企业进行重点支持使其做大的时候了。“如果今天支持这个明天支持那个肯定不行,我们只有结成力量做大做强才能抵抗外力。”陈冲说。

除了陈冲提及的原因,还有行业分析人士提醒本刊记者,中国软件产业头上有多个“婆婆”,国家发改委、信产部和科技部,以及中科院下属的一些学术机构和事业单位都对软件厂商有干涉的权力和支持的资源,众多的“婆婆”导致了行业资源分散,政府扶持难以形成合力。所以,该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软件核心产业至今没有核心产品的部分责任要由政府部门承担。

因此,业界有观点认为《研究报告》不是完全反对政府支持开源模式,而是建议要遵循一定的办法,让企业真正得到实惠,产业得到真正的帮助,而不是按惯性做下去。

“开源模式是大势所趋,但有很多问题必须得到重视,拿出可行的办法,否则中国的软件产业仍然难以发展壮大。在这个敏感时候,必须有人站出来说话,这份报告只要引起企业足够的关注,并开始着手解决问题,目的就达到了。”

软件产品市场调研报告范文2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产品的规模也越来越庞大,个人单打独斗的作坊式开发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各软件企业都在积极将软件项目管理引入开发活动中,对开发实行有效的管理。我公司是西安一家中型软件企业,在公司中已经实行了项目管理制度,软件项目管理是整个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概念上讲,软件项目管理是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而对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分析和管理的活动。实际上,软件项目管理的意义不仅仅如此,进行软件项目管理有利于将开发人员的个人开发能力转化成企业的开发能力,企业的软件开发能力越高,表明这个企业的软件生产越趋向于成熟,企业越能够稳定发展(即减小开发风险)。 软件开发不同于其他产品的制造,软件的整个过程都是设计过程(没有制造过程);另外,软件开发不需要使用大量的物质资源,而主要是人力资源;并且,软件开发的产品只是程序代码和技术文件,并没有其他的物质结果。基于上述特点,软件项目管理与其他项目管理相比,有很大的独特性。 二、软件项目管理的组织模式 软件项目可以是一个单独的开发项目,也可以与产品项目组成一个完整的软件产品项目。如果是订单开发,则成立软件项目组即可;如果是产品开发,需成立软件项目组和产品项目(负责市场调研和销售),组成软件产品项目组。 公司实行项目管理时,首先要成立项目管理委员会,项目管理委员会下设项目管理小组、项目评审小组和软件产品项目组。 1、项目管理委员会 项目管理委员会是公司项目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一般由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组成。主要职责如下: (1)依照项目管理相关制度,管理项目; (2)监督项目管理相关制度的执行; (3)对项目立项、项目撤消进行决策; (4)任命项目管理小组组长、项目评审委员会主任、项目组组长. 2、项目管理小组 项目管理小组对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一般由公司管理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如下: (1)草拟项目管理的各项制度; (2)组织项目阶段评审; (3)保存项目过程中的相关文件和数据; (4)为优化项目管理提出建议。 3、项目评审小组 项目评审小组对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可下设开发评审小组和产品评审小组,一般由公司技术专家和市场专家组成。主要职责如下: (1)对项目可行性报告进行评审; (2)对市场计划和阶段报告进行评审; (3)对开发计划和阶段报告进行评审; (4)项目结束时,对项目总结报告进行评审。 4、软件产品项目组 软件产品项目组对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可下设软件项目组和产品项目组。软件项目组和产品项目组分别设开发经理和产品经理。成员一般由公司技术人员和市场人员构成。主要职责是:根据项目管理委员会的安排具体负责项目的软件开发和市场调研及销售工作。 三、软件项目管理的内容 从软件工程的角度讲,软件开发主要分为六个阶段:需求分析阶段、概要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编码阶段、测试阶段、安装及维护阶段。不论是作坊式开发,还是团队协作开发,这六个阶段都是不可缺少的。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公司在进行软件项目管理时,重点将软件配置管理、软件质量管理、软件风险管理及开发人员管理四方面内容导入软件开发的整个阶段。 在八十年代初,著名软件工程专家B.W.Boehm总结出了软件开发时需遵循的七条基本原则,同样,我们在进行软件项目管理时,也应该遵循这七条原则。它们是: (1)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 (2)坚持进行阶段评审; (3)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 (4)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 (5)结果应能够清楚地审查; 

软件产品市场调研报告范文3

从今年开始,世界经济放缓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已经开始逐渐显露出来,首当其冲便是外贸出口增势的明显减缓。去年我国外贸出口增长高达27.8%,为我国去年GDP增长依旧保持了8%的增长速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到今年上半年,出口仅增长8.8%,进口增长14%,外贸进出口总体增长11.3%,且增幅均呈逐月下降趋势。因此,目前我们已经不仅不能指望依靠强劲的外需增长来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时还必须提防国外经济的不断走软对国内各经济领域可能带来的各种冲击。

针对这种局面,今年以来,我国继续贯彻实施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推行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从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来看,自打我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尤其是出现通货紧缩的迹象之后,虽然政府一再降低存款利率,并开征利息税,同时不断扩大贷款规模,但银行里的居民存款却始终不见少,消费需求也并未被有效带动起来,投资需求则主要还是靠政府投资来拉动,货币政策的效果并不理想。从财政政策的施行情况看,除了增发国债外,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政策,但其中大规模的普遍降税手段已很少使用,目前主要以行业政策与税收政策相结合的形式居多,在调动内需的同时力求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如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具有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科技行业以及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较为重要的医药、金融等行业都出台了相关的行业和税收政策。本文拟就这些行业、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加以进一步的分析探讨。

一、软件产业——享受全方位的优惠

在国家“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政策导向下,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享受到国家从各方面对其给予的扶持。2000年6月国务院专门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同年9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属又了《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通过安排各项优惠措施鼓励资金、人才等资源投向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文件中对上市公司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规定:

(1)税收方面,对于国内的软件企业,可享有所得税、增值税以及进口关税等多项税收优惠。对软件企业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自2000年6月24日起至2010年底以前,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所退税款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对我国境内新办软件生产企业经认定后,自开始获利年度起,企业所得税实行两免三减半优惠政策,对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生产企业,如当年未享受免税优惠的,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同时,对软件企业进口所需的自用设备及配套件、备件等,均可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而且软件生产企业的工资和培训费用,可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从各主要软件上市公司的中报看,增值税即征即退一般计入补贴收入,直接在利润表上予以反映,因而政策因素对这方面的影响比较直观,也相对比较容易衡量。由于2000年6月24日前的政策规定为实际税负超过6%的部分返还,因此这一次颁布的政策给予了各软件公司更大的优惠空间,对各公司利润的增长贡献较大。以生产教育软件为主的科利华2001年上半年这一块的收入约为543万元左右,占净利润的比例为8.8%;托普软件由此构成的补贴收入高达1160万元,占到净利润的21%;东软股份也获得增值税返还287万元,对净利润的贡献为3.7%.由于这部分退税收入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无需交纳企业所得税,同时政策中明确规定退税收入由各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所以此项增值税优惠政策不仅直接提升了软件企业的业绩,也鼓励了软件企业自行开发生产软件产品的积极性,并为企业的研发工作提供了较大的资金支持。

从企业所得税税率看,各软件上市公司普遍享受优惠税率。创智科技旗下多家控股子公司由于设立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而享受免征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科利华享受北京地区实行的减免税优惠政策,其下属的各家子公司也多数享受免税或减半征收的优惠;东软股份除子公司获得上述优惠外,母公司本身也按15%的优惠税率交纳所得税,并享受免交营业税的待遇,例如其控股子公司沈阳东软数字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就收到营业税退税53,078.56元;此外,天大天财、托普软件等软件企业也都享有类似的所得税优惠政策。税负的降低直接增强了软件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此外,人员薪酬和培训费用的所得税税前列支也为公司培育和留住人才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条件。

(2)投融资方面,国家鼓励对软件产业进行风险投资,支持软件企业到境内外上市融资。风险投资公司持有的软件企业股份在该软件企业上市交易的当日即可进入市场流通;软件企业不分所有制性质,凡符合证券市场创业板上市条件的,优先予以安排,并取消了无形资产比例等方面的限制。此外,国家还在十五计划中安排一部分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用于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项目。一直以来,缺乏强大的资金支撑始终是制约我国软件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税负的大幅度降低和投融资条件的适度放宽将吸引更多的风险资本介入我国的软件企业,使困扰我国软件企业的资金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从而有能力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加快行业结构调整,提高我国软件企业的总体水准。(3)其他方面。除了税收和投融资方面的优惠措施外,国家还从产业技术、出口、收入分配、采购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角度对软件类企业进行了全方位的扶持。

产业技术政策中明确指出国家科技经费重点支持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重大关键共性软件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平台、开发平台、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大型应用软件系统等基础软件和共性软件。由于从目前我国软件企业的产品结构看,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市场几乎被国外产品所垄断,国内软件企业研发、生产和销售的软件产品基本属于应用软件,主要集中于附加值较低的低端市场,在高端领域市场份额很小。这一政策的实行有利于解决单个企业资金和研发实力不足的问题,增强我国软件开发在高端领域的竞争力,同时也会引导软件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使其符合国家规划布局。对具体上市公司来说,符合国家软件规划布局的软件企业,将得到更好的支持,如东软股份的WAP应用平台、中间件产品以及嵌入式软件等正是新政策扶持的对象。对于软件的出口,可享受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并由国家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提供出口信用保险,软件产品年出口额超过100万美元的软件企业,还可享有软件自营出口权。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都难以通过明确具体的数字予以量化衡量,但我们不难看出,面对其他国家IT行业不景气、对我国出口软件需求不断下降的情况,这些措施的出台无疑起到了减缓部分冲击的效果。又如,在采购政策中规定,企事业单位所购软件,购置成本达到固定资产标准或构成无形资产的,可以按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经税务部门批准,其折旧或摊销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2年。折旧年限的缩短直接刺激了企事业单位的购买欲望,从而增加了市场对软件产品尤其是大宗产品的需求,这一需求的增长对软件企业主营收入上升究竟有多大贡献虽然无法获得具体的数据,但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二、农业——政策效果未完全显现

2000年11月,农业部、国家税务总局等8个部委联合了《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税收实行优惠政策,并审定151家农业企业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其中包括10家上市公司和4家上市公司的控股公司,如草原兴发、丰乐种业、伊利股份等。

《意见》中对农业重点龙头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对重点龙头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业取得的所得,暂免征企业所得税。(2)为了鼓励重点龙头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具体包括: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不受比例限制,计入管理费用;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增长幅度在10%以上的企业,可再按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应税所得额等。(3)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

在《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刚刚出台之际,这些农业类的个股颇受市场的欢迎,在二级市场上也曾走出一波独立上涨行情,可见市场对政策出台后相关上市公司的受益程度还是抱有相当大的期望。时至今日,这十家上市公司的中报都已亮相,综合各家披露的信息看,虽然2000年年报中各公司都提到被列为重点龙头企业一事,但到今年中报只有一半的公司仍对该项政策的影响加以说明,其中两家公司仅一笔带过,对经营的具体影响语焉不详。细看各公司中报会计报表附注中有关税项的说明,尽管多数公司交纳所得税时都享受优惠税率,但大部分仍是依据前期颁布的国家和各地的其他优惠政策(如表一所示),仅丰乐种业、伊利股份和草原兴发三公司在中报中明确说明从政策中获得税收优惠。至于上述(2)(3)两项优惠措施的影响则在中报中更没有相关的描述可供借鉴。因此,总体来说,虽然《意见》的出台给予了各农业重点企业相当大的优惠,但由于这些企业本身已经享有其他各项优惠措施的照顾,同时还存在一个政策到底何时才能彻底落实的问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意见》的出台并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三、白酒企业——税收压力下面临生存危机

根据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酒类产品消费税政策的通知》,国家从2001年5月1日起对粮食白酒和薯类白酒在维持现行的出厂价的25%和15%的消费税税率的从价征收办法的前提下,再对每斤白酒按0.5元从量征收一道消费税,同时取消现行的以外购酒勾兑生产酒的企业可以扣除其购进已纳消费税的抵扣政策。另外,适当调整啤酒的单位税额,按照产品的出厂价格划分两档定额税率。每吨啤酒出厂价在3000元(含3000元,不含增值税)以上的,单位税额为250元/吨;每吨啤酒出厂价在3000元以下的,单位税额为220元/吨。

本次调整酒类产品消费税影响最直接的应是白酒生产企业。白酒作为我国的传统产品,历史久远市场巨大,但出于节约粮食和人体健康的考虑,国家对白酒行业的发展多年来持限制态度,1993年至今已经了一系列税收政策来限制其发展,如1993年起规定白酒的消费税税率为25%,远高于黄酒(8%)和啤酒(7%)的税率,1998起规定对粮食类白酒(含薯类白酒)的广告宣传费一律不得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而且白酒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又得不到政策扶持,盈利普遍下滑,1998年以来,连续两年净利润增长的白酒行业上市公司仅五粮液一家,而1999和2000年11家白酒上市公司中有六家净利润下滑。相形之下,啤酒和果酒的生产销售则呈上升势头。从1991年以来,啤酒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3.3%,葡萄酒近年来的年均增长率则在15%左右,而白酒产量年均增长率仅0.6%.本次调整对白酒按0.5元/斤从量加征一道消费税,对日渐萎缩的白酒市场产生的冲击是明显的,11家以白酒生产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中期净利较上年中期下降的有6家,它们在中报或其他公开信息中均对本次税收调整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作出了说明,并对今年5-12月份预计将增加的税负做出了定量估计。

可以看出,受该政策影响最小的上市公司为湘酒鬼和五粮液,净利润下降幅度在10%以内,影响程度在10%-30%之间的有泸州老窖、皇台酒业、伊力特、宁城老窖、全兴股份,受影响较大的有兰陵陈香、山西汾酒、沱牌曲酒、古井贡,盈利下降幅度达34%-61%之多。从根本上说,此次消费税的调整由于增加了从量征税,对以生产中低档白酒为主的企业更为不利,这在短期内将大大削减白酒类企业的利润水平。以兰陵陈香为例,不仅要受从量征税的影响,而且公司因经营需要需从兰陵集团内企业购酒,外购酒及委托加工基酒和产品代缴税款停止执行增值税抵扣政策也会增加税负,利润必然大打折扣,而山西汾酒和沱牌曲酒今年中期的盈利状况已经不容乐观,在更加沉重的税负压力下本年内业绩恐怕难有改观。

长期来看该政策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白酒行业的集中度,有利于名优白酒企业的长远发展。目前白酒市场产大于销、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白酒市场份额不断减少,而白酒生产厂家数量过多,提高白酒企业的集中度将是白酒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在税负提高的压力下,许多企业制定了应对的措施,大型白酒企业主要是通过提高中高档酒比重来缓解政策变动所带来的冲击。古井贡公司提出一边优化产品结构,增加优质高档白酒产品比重,一边强化品牌形象,以较大的销售份额,来消化消费税调整的不利影响两方面的措施;皇台酒业从去年起就进行了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现有产业包括粮食白酒、食用酒精和葡萄酒,为此公司将加快葡萄酒项目建设进度,提高优质酒产量,用生产销售高附加值产品的办法来消化政策的负面影响。湘酒鬼由于走的是精品战略之路,产销总量较小且都为高档白酒,其竞争优势着重于内在质量而非销售总量,从量计税影响不大,五粮液也属于这一类型。

总体而言,白酒行业今年遭受重大创伤已经无从避免,部分上市公司业绩滑坡已经逐步显现出来,但是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仍有可能凭借品质、品牌优势和自身实力较快地缓和消化这次的打击,维持较高的盈利水平。

四、医药行业——药品限价等因素造成盈利水平下降

2001年上半年医药行业大企业发展形势良好,据国家经贸委的统计,上半年列入国家520家重点企业的25家实现利润占全行业的35%,华药、东药、哈医药、石药、天津医药集团、片仔癀集团、江中集团、太极集团、敖东集团、吉林制药等十大集团的产销率均超过100%,说明医药行业结构调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据1-6月份统计,工业总产值和产品销售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增长了20%,而产成品资金下降2.1%,出现了近年来首次生产增长、库存下降的可喜景象。但是由于医药行业政策调整以及改革力度的加大,今年中期盈利水平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据对已经公布中报的41家制药企业上市公司的统计,平均净利润下降了7%,平均每股收益下降19%,约为0.105元。

去年以来,医药行业相关政策调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2000年7月国家计委出台的《关于改革药品价格管理的意见》为主导的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一方面控制住医疗保险目录内的药品价格(包括由国家计委定价的甲类药和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定价的乙类药),另一方面让市场来调节目录外药品的价格。国家计委分三批降低了210多个品种规格的中央定价药品零售价格,平均降价幅度约20%,全国31个省(区、市)价格主管部门也进一步降低了省管药品零售价格,全国零售药品降价金额累计达70多亿元,尤其集中招标采购药品的价格水平明显下降。限价政策对华北制药、天方药业,鲁抗医药,恒瑞医药,哈药集团、三九医药等一批化学制药企业的影响最为直接。

二是对药品广告的管理。《药品管理法》的出台将对医药市场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中对药品广告管理办法的修改在短期会对医药市场的增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禁止处方药做广告。另外更重的一击是从今年初开始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中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可扣除的广告费用支出限制在销售、营业、收入的2%以内,超过部分可以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这意味着企业超过2%以外的广告投入将不能在缴纳所得税前扣除,即需要动用税后纯利。这一新办法的实行,使得许多制药企业对OTC药品(非处方药)的广告投入大幅缩减了,据统计,2001年第一季度一些强势媒体的医药行业广告投放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3%。这一办法对部分药品广告大户像哈药集团等而言有一定的限制,但是还有缓解的办法,因为除了大批量的广告药品外,它还生产大量不需做广告的原料药,可以一定程度上稀释政策影响,而那些只生产单一品种的制药企业则只能承受较重的压力。近期国税局将制药等行业的广告费税前扣除比例调高到8%将大大缓和制药企业的这方面负担。

三是医疗体制改革,医疗保险的全面实施对公费医疗造成的医院用药水平过高起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从目前情况看,医疗保险的全面实施还有待于相关配套工作的逐步落实完善,医院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的改革对医院用药的增减影响并不明显。因此,有理由相信该政策对2001年医药市场总体影响不大。

虽然市场主导药价有望止跌回稳,广告费的限制也有所松动,制药企业效益下滑的趋势有可能得到遏制。但是总体而言,上述行业政策将迫使制药企业重新审视自身定位,调整产业格局,以应对加入WTO以后所出现的更多挑战。

五、调高广告费税前扣除标准——扩大广告供需双方的拓展空间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国税发[2001]8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部分行业广告费用所得税前扣除标准的通知》,该通知规定:自2001年1月1日起,制药、食品等行业的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可在销售(营业)收入8%的比例内据实扣除广告支出,超过比例部分的广告支出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

该政策的调整将对两类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一类是各种经营广告的企业,上市公司中主要包括电广传媒、东方明珠、以及一些其他切入广告市场的部分上市公司象北京巴士等;另一类主要集中在一些以大量的广告投放来拉动需求和树立品牌的行业和公司上,典型的有哈药集团等。上市公司一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执行该政策,因此相应的影响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显现,以电广传媒为例,公司2000年上半年广告收入21761万元,同比增长56.63%,2000年全年42030万元,同比增长30.88%,今年上半年公司在中报中称广告业务尽管面临着国家有关政策如税收政策、广告刊播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但是广告分公司对内狠抓管理、积极实施人才培训,对外加强拓展业务,尤其是拓展京、沪、穗广告市场;2001年上半年依然实现广告收入20,265.37万元。可以看到2000年中期可以说是公司广告业务的分水岭,2000年上下半年相比业务有所萎缩,一反99年下半年大幅增长的态势;而且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可见该政策的影响力;随着政策的放宽,公司的广告收入的经营环境将大有改观,增长将是可期的,不过恢复到以前的增长恐怕也有一定难度。从另一类企业来看,该政策将在公司的营销策略和所得税率上产生较大影响,以哈药集团为例,我们简单对地对公司近年来的销售收入、营业费用(销售费用)、所得税率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政策变动带来的巨大影响。公司99年全年营业费用82625万元,占营业销售收入的18%,其中上半年26800万元,全年所得税率为26.35%左右;2000年全年营业费用19.6亿,占销售收入的30.4%,其中上半年12.9亿,占上半年的销售收入的33.77%,所得税率从从上半年的24.88%上升到全年的33.74%.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2000年下半年开始公司经营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首先下半年的营业费用(主要是广告费)投放明显减少,下半年的销售收入也有所减少,趋势和99年完全不同,这里可能广告策略起到了很大作用;公司所得税率一般保持在25%左右,但是由于2000年下半年开始广告费的抵扣的限制,所得税率大幅上升到33.74%,对公司的净利润负面影响巨大,如果2000年上下半年作一个比较,上半年的所得税率为24.8%,下半年则为41.3%,影响更加明显。由于最近才公布抵扣上限的调整从今年1月1日开始,虽然有利于公司所的税率的下降,但是公司上半年的营销策略仍然按照原先的政策框架制定,公司的营业费用为5.21亿,占销售收入的18.1%,比上年同期的12.9亿和33.77%大幅下降,实际水税率仍然高达39.25%.应该可以肯定的是政策的放宽,将对公司的销售规模扩大和实际税负的降低产生积极影响,公司在政策变动以后公告称,该项政策规定的调整,对本公司继续推进品牌经营战略的实施及拓展市场份额和增加公司的净利润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经过客观的分析,我们认为,政策调整对公司直接利润的影响相对较为确定,因为估计公司在广告投放上的支出已经超过了8%,调整所影响的也只是可以多抵扣6%而已,以上半年28.8亿的销售收入计算,可以多抵扣17280万元,再按照公司广告费税前抵扣限制前所得税率25%计算,净利润影响应在4320万元左右。这样对于哈药集团来说,对于公司经营更大的威胁可能来自医药体制改革、药价调整带来的盈利能力下降。当然该政策调整对于其他一些广告费支出在2-8%之间,尤其在8%左右的企业的相对影响应该大一些。

六、降低金融企业营业税——金融类上市公司直接受益

软件产品市场调研报告范文4

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监管取得新进展

加强版权行政执法,坚决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是版权行政管理部门最重要的职责之一。为加大打击侵权盗版行为的力度,厦门市版权局不断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并逐步建立了与市“扫黄打非”、文化稽查等部门紧密配合,与工商、公安及各区政府分工协作,与法院、海关等相互衔接的版权保护体系和运行机制。厦门市版权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力度逐步加大,打击侵权盗版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2004年1月,组织开展“保护民族版权产业,打击盗版卡通制品”集中行动。查处了六家童装店和一家音像店,并收缴了涉嫌侵权盗版“蓝猫”等卡通形象的VCD216片、服装鞋帽108件。

2004年4月,组织开展网络游戏“私服”、“外挂”专项治理。专项治理期间,厦门市版权局对厦门一网吧架设“私服”案作出了行政处罚。这是国内版权行政管理部门查处的首例网游“私服”案。国家版权局、福建省版权局领导对此案十分关注,并对案件的查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2004年9月,根据国务院通知精神和厦门市政府统一部署,厦门市版权局与市新闻出版局、市扫黄办联合制定了《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下发各区文体局和扫黄办。在历时一年多的专项行动中,坚持专项治理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守土有责与齐抓共管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重点打击出版发行、工艺美术、计算机软件、互联网领域的侵权盗版行为,开展了一系列集中行动,推动厦门市版权执法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04年9月,组织开展打击软件盗版专项治理行动。查处了3家销售盗版软件的经营单位,收缴盗版软件近6000件。同时,逐步建立硬件制造、销售及系统集成企业“黑名单”制度和预装软件反馈跟踪制度。

2004年10月至2005年4月,厦门市版权局和有关部门开展了印刷业专项整治工作。在整治过程中,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500人次,检查印刷经营企业520家,立案查处42起,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起2人。依法没收一批印刷机械设备,没收违法所得1575万元,罚款500万元。

2005年1月,继续组织开展打击互联网游戏“私服”、“外挂”集中行动,查处了6起“私服”、“外挂”案件,并对本市网络服务商集中进行了网络著作权法律法规培训。

2005年5月,组织开展打击盗版音像制品专项行动,查处了销售《怪物史莱克2》、《星球大战前传3》等盗版音像制品的经营单位12家,收缴盗版音像制品2000余盘。

2005年8月,厦门市版权局与市文管办、市“扫黄”“打非”办等单位在SM商业城广场组织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行动。共销毁非法出版物总数34万余件,其中盗版音像制品26.24万张,盗版书刊8.2万册。

2005年10月,组织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行为专项行动,查处5起互联网侵权案件。

2006年1月,厦门市、区两级政府部门全面完成使用正版软件工作。

自《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制定以来,厦门市版权局联合市有关部门还开展了春、秋季打击盗版教材教辅集中行动、打击盗版光盘专项整治、以及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城乡集贸市场非法出版物专项整治、打击游商兜售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行为等专项整治等活动,对各类侵权盗版行为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对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宣传教育工作卓有成效公众版权意识逐步提高

宣传普及有关著作权的法律法规,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版权、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是版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进一步加大版权保护的宣传力度,厦门市版权局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咨询、培训和宣传活动,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调动各种宣传力量,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努力提高全社会的版权意识。

厦门市版权局成立以来,已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了“著作权保护宣传月”活动。宣传月活动在每年的4月份举行,结合“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及“世界知识产权日”,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举办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版权宣传活动,在全市掀起著作权宣传的热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2004年4月,举办了“我与版权”有奖征文、“书与玫瑰”读书赠花、街头版权咨询、张贴反盗版宣传海报、集中销毁侵权盗版制品等活动,还在《厦门日报》推出了“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专版。市版权局还选派人员组织参加全国著作权知识电视竞赛,在此项由国家版权局主办的赛事中荣获全国第四名。

2005年4月,开展了制作播出著作权保护电视公益广告、开设“厦门市版权协会网站”、中学生著作权知识竞赛、街头版权宣传咨询活动、组织参加“拒绝盗版,从我做起一一中学生版权保护主题教育活动”、全国著作权好新闻评选等活动。其中2004宣传月活动中的“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专版荣获“全国著作权好新闻评选”三等奖。

2006年4月,举办“著作权保护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暨侵权物品集中销毁活动、制作刊登新闻媒体平面公益广告、互联网游戏问卷调查、版权宣传进大学校园、大学生网络游戏设计大赛、编制未成年人教育读本及大型知识产权现场咨询活动等。同时,宣传月期间还举办“厦门市网游动漫产业与版权保护研讨会”,并举行“厦门市入协会推进版权产业发展合作协议”签署仪式暨“厦门市版权保护重点企业”授牌仪式。为强化各项活动的宣传效果,还在《厦门日报》推出“厦门市网游动漫产业与版权”专版,在《厦门晚报》推出“互联网游戏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专版,在《厦门商报》推出“厦门市版权保护状况”专版。

在开展“著作权保护宣传月”活动的同时,为进一步加大著作权保护宣传力度,厦门市出版局还不断拓宽宣传内容,拓展宣传渠道,拓新宣传方式,开展各种形式的版权宣传及教育培训活动。

在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过程中,广泛利用新闻媒体等多种宣传形式,追踪报道专项行动,重点宣传专项行动取得的成效,有计划地曝光查处的大案要案,动员全社会参与打击侵权盗版行动。

在2004年第八届和2005年第九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及APEC高级别知识产权研讨会在厦门举行期间,厦门市版权局参与组织了保护知识产权联合执法行动,并与相关部门联合设立“保护知识产权咨询投诉台”,进驻展馆,努力为投洽会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在2005年初开展的打击网络游戏“私服”、“外挂”专项行动中,厦门市版权局、公安局、通信管理局联合举

办了培训班,对全市部分网络服务提供商进行了网络法律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2005年11月8日,厦门市版权局与中国软件联盟、商业软件联盟共同举办了“正版万里行一一大型软件资产管理培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版权社会服务逐步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初具规模

版权产业的发展对版权保护和版权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促进版权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厦门市版权局充分发挥版权部门跨行业的优势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坚持版权保护工作为经济建设和版权相关产业发展服务,积极为市场主体服务,努力为经济建设和版权相关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004年初,厦门市版权局联合厦门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开展了《厦门市版权产业现状及对策建议》课题调研。调研组历时近一年时间,深入厦门市出版发行、工艺美术、计算机软件等版权相关行业调查研究,并广泛收集国庆外相关资料,多方征求意见,数易其稿,最终完成课题调研报告。一些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及时对课题报告进行了报道,厦门市委机关刊物《厦门特区论坛》也专门予以刊发。这是全国首次针对城市版权产业开展调研并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对进一步促进厦门市版权相关产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004年11月9日,厦门市版权协会成立大会在厦门人民会堂隆重举行。这是福建省成立的首家版权协会。厦门市版权保护中心也同时挂牌成立。

2005年4月,厦门市版权协会网站正式开始运行,同年10月,网站改版为“厦门版权综合服务网”,初步搭建起版权社会服务网上平台。

2006年4月,厦门市版权协会、图书发行业协会、软件行业协会、印刷行业协会、工艺品(进出口)协会以及有关油画行业协会等八家协会共同签署《推进版权产业发展合作协议》,旨在版权保护与版权服务领域加强合作,共同推进版权相关产业全面发展。

2006年4月,厦门市版权局授予本市出版发行、计算机软件、工艺美术、游戏动漫、服装等领域的15家企业为“厦门市版权保护重点企业”,并将在2010年发展到50家。

在逐步建立健全厦门市版权社会服务体系的同时,厦门市版权局已就软件著作权登记、作品自愿登记、报酬收转等有关事项先后多次拜访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版权局、福建省版权局有关领导,并赴北京、上海、苏州等地考察学习。为更好地开展各项版权服务业务,厦门市版权局和版权协会还分别选派人员赴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和上海知识产权园进行了相关的业务培训和交流。

自主创新意识不断增强版权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不断增强,企业内部版权管理制度逐步完善,版权保护和版权服务环境不断优化,厦门市版权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包括出版发行、计算机软件、工艺美术、游戏动漫、互联网等行业的版权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逐步成为厦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

出版发行行业实力逐渐壮大,印刷、复制业在省内及全国还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目前,厦门共有3家出版社,6家公开发行的报纸,5家侨刊乡讯类报刊以及20家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309家书店。出版发行从业人员近5000人,资产总额20多亿元。全市现有印刷企业679家,总注册资本1617亿元,总资产61亿元,工业总产值36.8亿元,从业人员2.237万人,基本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印刷工业体系和完善的产业链结构体系。

厦门的软件产业已初具规模,现有从事软件开发、网络服务、系统集成的企业约1000家。并且近三年每年以40%的速度迅速递增,三资企业增长尤为突出。2000年厦门就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13个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之一。目前,厦门市已认定的软件企业94家,软件产品登记358个,其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有百余项。厦华、厦新、中科大股份公司等多家通讯软件的研究开发水平处于国内领先。一批企业的产品在国内同行业应用软件中名列前茅。同时,厦门的域名注册服务商异常活跃,中国互联网中心的70多万个CN域名注册,有12万多个在厦门托管。厦门还是国内一批著名网站的网站软件开发基地。

作为全国发展游戏产业最早的城市之一,厦门市的游戏产业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国内竞争力和较好的产业发展氛围,被誉为游戏产业的“黄埔军校”。如今全国的网游公司中,有许多骨干精英都来自厦门市这个游戏发源地。厦门有一批实力较强的游戏研发企业。近期,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厦门市游戏企业陆续研发出8款网络游戏将正式亮相市场。目前,厦门市软件企业已达千余家,研发总体技术水平仍居全国前列。据《2005中国网络游戏原创力量调查报告》分析,国内现有网络游戏团队数量最多的区域为华东地区,厦门的网络游戏原创力量在华东地区排第二位(华东地区共41家)。

工艺美术行业是厦门市版权产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目前,全市工艺品生产和贸易企业达300多家,2004年厦门工艺品出口达5亿多美元。除传统的树脂、陶瓷等工艺品外,厦门还是世界三大商品油画生产基地之一。全市目前共有油画从业人员6000余人。每年油画产量占全球18%,年创汇2亿元左右。工艺美术行业已日益成为厦门市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对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版权保护工作重点

结合“4・23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和“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重要纪念日,组织开展“著作权保护宣传月”活动,加强对社会普通公众的宣传教育,推动中小学版权宣传教育,在大学生中开展版权保护系列活动,树立全社会的版权保护意识,完善有利于版权保护的法制环境。

积极参与“9・8”投洽会等各种大型展会,查处侵权盗版行为,维护会展版权交易秩序,做好对企业版权的服务工作。

根据国家版权局关于建立数字版权监管平台系统的技术标准和要求,推进厦门市数字版权监管平台建设,实现行政管理部门对网络侵权行为的有效监控,进一步强化管理、提高效率。

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治理相结合”的版权行政执法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手段,把“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与“反盗版天天行动”结合起来,对计算机软件、互联网、教材教辅和音像制品等重点领域开展执法活动,严厉打击计算机生产、销售等领域未经授权预装软件的非法行为以及网络非法传播、复制行为,依法查处重大违法违规案件。

全面推动版权产业发展。对版权保护重点企业进行跟踪回访,落实优惠措施。发挥版权保护示范单位规范诚信、依法经营的引导作用,增加企业自主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对版权保护重点企业的版权专兼职人员进行著作权法律法规培训,指导企业建立版权自我保护机制。

软件产品市场调研报告范文5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日益蓬勃,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人才的能力,才能在市场中立足。学习管理系统(LMS)便应运而生。近日,独立研究咨询公司Bersin&Associates进行了名为“2007LMS客户满意度:客户体验学习管理系统的行业分析”的调查,选取500家培训和HR专业人员及业务人员对市面上多个学习管理系统(LMS)供应商的满意度水平进行评估。调查者发现75%的回答者对SumTotalSystems的LMS方案表示“比较满意”或“很满意”。

LMS是一套用于传递、跟踪和分析企业学习的软件。研究报告的撰写人也指出,基于研究的趋势,企业市场表现出对整合绩效管理软件不断增长的兴趣。该软件能与学习管理系统一起自动进行雇员绩效评估并形成人才传输通道。

该报告评估了众多的满意度标准,包括产品性能、用户服务、技术支持和内容管理工具。在全球企业的20个满意度标准中,SumTotal有18个被回答者选为客户满意度的领导者、共同领导者或者“超越市场表现者”。超越市场表现者即用户满意度超越了任何标准的平均水平。该18个满意度标准为:

总体满意度

学习者应用便利程度

系统管理员应用便利程度

内容集成度

内部系统集成度

升级便利度

满足未来需求的升级度

提供所有额外需求的功能

报告能力

客户服务

产品/技术支持

对客户业务和培训挑战的理解与辅助

客户对产品说明有足够的输入

长期平台支持(相信供应商将支持产品)

在线学习内容

内容管理

测试/评估工具

内容发展工具

在分析该报告的结果时,Bersin&Associates的研究人员表示:“总体看来,这些高排名反映出SumTotal服务LMS市场的长期历史和对服务及解决方案的重视。”

Bersin的研究人员还表示:“SumTotal年收入达1亿美元,已成为当前LMS市场的领导者。”

软件产品市场调研报告范文6

其中,SaaS模式日益被企业所认可,接受速度不断加快,同时也几乎受到所有IT巨头的关注,而SaaS市场份额更是位居云计算三大服务模式之首。可以预见,2014年,SaaS市场将出现显著的变化的新的发展趋势。

SaaS应用加速

2013年,围绕云和SaaS的收购交易不断上演,随着云计算产业环境日益成熟、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不断丰富,对SaaS市场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SaaS服务供应商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Salesforce为代表的SaaS市场“得力队员”,一类是以Oracle、SAP、Microsoft等为代表的传统IT巨头,他们通过拓展、收购等方式,快速进入SaaS领域,并与纯粹的 SaaS 厂商 、Workday等展开激烈竞争。

从应用角度看,对企业用户而言,要面对低成本环境下提高管理和市场应变能力这一任务,信息化的普及已经不仅仅是由手工转向软件等应用的转变,事实上已过渡到一个向SaaS、云计算等新技术、新应用实施的新时期。

据IBM最新的一份研究调查报告指出,在SaaS应用企业中,近一半逐步通过它来获得竞争优势,而非仅依靠它降低成本。

以办公软件ERP为例,传统ERP系统缺乏可扩展性,并不具备数据模型来支撑当前的质量管理和法规要求,常常孤立于企业组织架构中。而基于云模式的ERP系统不仅能化解该问题,同时能帮助实现以更快的速度将产品推向市场,提升企业组织的敏捷性。在企业级市场,SaaS的应用速度正不断加快。有研究机构预测,在所有制造和分销软件中,基于SaaS的应用将在十年内从22%的比例上升至45%。而在OA、财务管理、CRM、ERP等基础办公软件领域,SaaS模式更易被接受,或将成为SaaS应用最广的领域。

地区差异明显

在全球云计算市场格局下,国外SaaS的发展势头正劲,对传统软件造成了一定冲击。在全球100强云计算企业中,美国占据84家,如亚马逊占据着全球IaaS市场40%的份额,微软占全球PaaS市场64%,Salesforce占全球SaaS市场21%。

而在国内云计算领域,目前IaaS(基础构架即服务)的收入还要占据大头,而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正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来看,尽管有用友、金山等软件厂商耕耘,但总体来看应用产品仍不够丰富。一些国际巨头的SaaS服务虽然也开始逐渐进入中国市场,推动着国内云计算及SaaS服务的发展,但本土化的问题使得国内企业对部分SaaS产品的需求仍难以得到满足。并且,理应是促进国内SaaS市场壮大的中坚力量的――本土供应商,因为软件服务及技术的缺失,局限了当前国内SaaS市场的发展步伐。

根据诺达咨询近期对SaaS市场的研究分析报告显示,目前,国内SaaS服务主要应用于在线SCM、在线CRM、财务管理、办公协同等方面,一般是针对企业某单一应用提供的SaaS服务,满足的是企业对某一功能的软件应用需求,而未将这些应用进行有效整合。而且这些单一产品在易用性、访问速度、服务稳定性、数据安全备份等方面的表现也受到用户关注,成为影响其对产品认可度的关键。

SaaS服务受中小企业青睐

作为云计算发展最为成熟的市场,在美国、欧洲,SaaS服务为用户广泛接纳。在中国,充满挑战的经济环境促使更多的企业放弃硬件采购,转向云模式。

亚马逊CTO Werner Vogels指出,云与SaaS已改变了企业的竞争方式。在很多国家,企业使用的财务系统已经十分陈旧,而中小企业也不需要在财务工作中引入太多高科技内容,对于这类应用,SaaS具备很好的替代优势。Vogels以印度某建设公司为例,他指出该公司通过使用开源ERP系统并对其进行修改、定制,从而成功与两千家零散的供应商实现对接。

“而且按使用量计费的模式具备极强的吸引力,”Vogels进一步指出。“云与SaaS的影响力将在中小型企业当中得到显著体现,”他表示,亚马逊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小型企业的有力支持,而这些企业正是未来云服务的忠实支持者。

Forrester所做调查的结果也佐证了这一趋势:云服务和SaaS产品在过去的12个月内已为许多中小型企业赢得收益。小企业纷纷转向云的财务和客户关系管理应用;基于云的或托管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资源规划解决方案也获得了中型民营企业的青睐,这些企业大多来自于成本压力巨大的东部沿海城市的制造业。

安全仍是发展桎梏

从用户应用角度看,尽管国内企业对SaaS服务的认可度已经提升,开始采购,但部分企业可能还会为软件的灵活性和安全性担忧,用户对SaaS服务的整体满意度并不高。

据诺达咨询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用户对目前的SaaS服务很不满意,占用户总数的78.5%,接近八成。诺达咨询认为,造成用户对SaaS服务不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SaaS服务市场鱼龙混杂,缺乏相应的质量标准和收费标准,使用户难以对SaaS服务产生应用归属感。

由Gartner在2013年的一份报告中,可以看到,在数据保密性、数据完整性和数据丢失事件后的恢复等方面,SaaS应用合同往往有些含糊不清的条款,这也会导致云服务用户的不满,加大服务提供商进行风险管理的难度。

该报告预测,到2015年,80%的IT采购人员将仍然会对合同中与安全相关的条款和保护感到不满。

“无论供应商使用什么术语来描述服务水平协议的具体细则,IT采购人员都希望他们的数据能够抵御攻击,或者能够从事故中恢复,这些采购人员必须确保其供应商在合同上满足这些预期要求。” Gartner副总裁Alexa Bona表示。

对于上述问题,企业在选用SaaS服务时应关注两点。一是SaaS供应商是否能够提供本地化或高度定制化的应用程序。二是企业在寻找SaaS供应商时,要签订一个相对灵活的合同,允许专业安全厂商进行程序控制,确保数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