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技术方案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软件技术方案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软件技术方案

软件技术方案范文1

关键词:工程教育;“融合创新”范式;软件技术;双元育人

0引言

据相关统计,我国近年高校工科毕业生占全国总毕业生的33.8%,工学已经成为全国所有学科中的最大的一个分支,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工程教育大国[1]。2018年10月,教育部在沪召开了“汇博高等工程教育国际论坛”,参与大会的有CDIO工程教育联盟、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以及中、德、美、瑞士国的高校代表,大会积极探讨了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产学合作及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变革等问题[2]。随着工程教育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工程教育的“融合创新”范式已经逐步取代“回归工程”范式,逐渐融入到目前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当中[3]。由此可见,我国要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还需要深入研究“融合创新”范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输送符合目前国情的高水平工程型专业技术人才做出努力[4]。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工程教育“融合创新”范式首先强调的是融合,李茂国、朱正伟提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可能会影响人才培养的各个要素交织融合,实现工程技术与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的融合[3],也就是说,人才培养不能只局限于高校,应该与行业、企业进行有效融合,同时高水平人才应该具备多学科的知识、适应多岗位的能力和综合的素质;其次注重的是创新,工程教育的灵魂是创新,将创新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位施教者和受教者,施教者要创新教育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和鼓励受教者勇于创新。为迎合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到来,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在工程人才培养新范式下,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人才的定位、目标、方案、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实力[5]。

1工程教育“融合创新”范式对人才培养的挑战

1.1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融入课程知识体系的挑战

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是无法通过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来完成培养的,必须通过在课程体系中,增加大量的实践教学比例达到训练的目的,而这样又势必要压缩理论知识的学时,因此,就出现了重理论研究培养(本科)或重实践能力培养(高职)的两套教学体系。“工程教育新范式”的提出,其研究的关键就在于注重培养人才的工程知识应用能力、团队协同合作的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能够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以及在重视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效地解决了一头重的问题,因此对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安排、教学方式等改革创新也就成为了一种挑战。

1.2教学团队与教学基础实施转换的挑战

对于“融合创新”范式人才培养的转型,目前存在着两方面的挑战,其一是教学团队的转变,其二是教学设施的更新。在社会分工精细化的今天,对教师团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对学生进行教学之前,必须提前掌握系统的工程实践知识,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而对于教学基础设施的新要求也是十分明显的。在“融合创新”范式下,只能满足于理论知识验证的实验实训平台,绝对是无法胜任工程范式下对注重工程知识应用、独立完成工作、团队协同合作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求,这就意味着需要进行更新换代,以达到工程教育新范式人才培养的需要。

2工程教育新范式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的思路

2.1调整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的理念

要做好工程教育“融合创新”范式的软件技术人才培养,首先是调整培养的理念,厘清各个要素的“融合”。如新时代下软件技术人才有哪些培养方式,企业可以提供哪些软件技术岗位,需要哪些人才类型,培养过程如何融合等。在以往的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往往是分离的,老师负责在课堂上教,学生负责在学校里学,企业负责在毕业生中招聘,在岗位培养之后,胜任者录用,不胜任者淘汰。从而形成了一种只专注单一领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人才培养“离散式”链条。但是在“融合创新”范式下,人才培养采用校企联合双元育人,协调培养,课程体系与软件行业的发展相适应。因此,在新时代、新机遇的驱动下,软件技术专业需要更多地融入信息、知识和安全等交叉学科知识,并对本专业发展相关并有益的新技术、新平台,要有的放矢地进行补充和扩展,同时也要更加明确本专业的定位和特色,巩固和发展本专业优势,提升软件技术人才代码优化、测试改进、平台融合、设计创新和文字表述、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技能,培养出具备在进入工作岗位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软件技术人才应具备的法律、商业、互联网、经济等领域知识也同步融入,最终培养成为多领域融合的复合人才。

2.2调整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

作为“融合创建”范式的人才培养,还需要对传统培养模式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①引入国际通用的软件技术人才教育认证标准,制定出与我国国情相符,同时又能满足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质量标准体系,这就必须采用“双元育人”,将企业中对软件开发的标准引入专业课程体系,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引入教学团队,使软件技术专业建设与国际教育认证标准逐步并轨。②对人才评价体系进行改革,进行全面立体的学习质量评价,改变以往只是通过考试的卷面成绩形成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将能够反映个体差异的过程性评价和能够反映各教学阶段学生学习进展情况的形成性评价相结合[6]。突出教师、学生、企业的三向评估,校企共同建立基于就业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同时,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时,聘请企业资深工程师参与其中,对实践教学的评价做到科学、客观、公正、公平。重视教学反馈,根据反馈结果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及时调整。③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并建立良好的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这是融合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多元评价。第三方可以是参与工程教育的合作企业,也可以是软件技术人才的用人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为了能够向社会输送企业满意的软件技术人才,需要双方深入调研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的定位、标准和评价与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一致。

2.3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与新范式的匹配

在新时代背景下,软件技术涉及的知识广泛,例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应用、物联网、区块链和信息安全等,最终都需要通过开发应用软件来实现。如果按照现有的单一专业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必定会出现人才培养的先天不足,导致毕业即失业的非正常现象。在“融合创新”范式下,强调的是学科交叉,融合新的设计技术,重新设置灵活的人才培养方案,将专业核心课程与因材施教相结合,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构建出不同的模块化课程群,分层次教学,对于各时期的不同教学反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创新性、指导性、交互性、启发性和先进性。这种改革对于现行的教师管理和教学资源配置制度都带来了新的变化和冲击,所以要做好充分的预案准备与具体的应对措施。

2.4调整并强化软件测试能力的培养

软件测试是软件技术人才职业能力中必须具备而且需要大力提升的一种能力,是对软件产生实际输出与开发者预期输出之间的测试或者比较的过程,注重对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进行测试验证,包含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确认测试等。其能力的培养是软件技术专业为工业软件国产化的时代背景而做出的一项举措。为培养软件技术人员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深刻理解软件测试的过程、灵活运用软件测试的理论和方法,掌握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等一系列岗位必备的职业技能。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迅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这些新技术的发展最终都是需要通过软件应用程序来表现,所以也就带来了软件开发市场的新发展和新局面,软件开发企业在这种形势下,就会更加注重软件测试的综合素养,这种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更为突出且重要。因此,应该在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加大软件测试课程的学时比例,强化软件测试的岗位实践能力,同时,积极组织、辅导学生参与各类级别的软件测试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软件测试素养

3“融合创新”范式下的“双元育人”培养路径

3.1“双元育人”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通过“双元育人”模式实施(人才培养路径如图1所示),企业参与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制作与教学,将企业实际工程项目引入教学,通过设计具有“时间、复杂、合作”等维度的挑战性工程项目,开展“做中学”的创新教学模式。学生需要主动地学习软件技术工作岗位必备的项目需求分析、项目设计、调试测试、文档编写等技能,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步得到培养。学生在做实践项目的同时,还能得到任务分工、时间管理、决策与讨论、团队协作、演讲与答辩等综合素养等方面全方位的训练。因此,“双元育人”实践教学内容的开展是让人才培养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到综合素养的统一结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也是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7]。在实现“双元育人”模式的培养过程中,随着实际工程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的逐步引入,必然会影响到传统的以理论验证为主的教学模式,而且会不断增加实践学时,但是,这与培养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拔尖创新型人才及企业满意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相一致的,也正是工程教育新范式的人才培养的目标。

3.2“双元育人”提升师资的工程实践能力

通过“双元育人”模式实施,加强校企之间的师资交流,企业工程师参与教学,在引入企业实际的工程项目的同时,也引入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校企共同参与设计、制订更加符合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实践项目、考核标准,对学校教师团队进行指导和培训,弥补学校教师团队对软件工程经验不足问题,提升学校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为“融合创新”范式的人才培养提供高水平、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师资保证。

3.3“双元育人”提升人才培养效率

对于“融合创新”范式“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可以根据软件技术专业的特点,校企共同建设开发一套基于“自动评价、团队合作、岗位仿真”实践教学的平台[8]。其主要功能在于可以根据软件设计语言,进行代码的自动评测验证、代码、开发文档的等功能,同时也适用于大作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创新性实践教学内容的全流程管理,而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同样适用于网络教学。其中的自动评价功能:主要是解决在传统的人工评价方式下出现的错判、漏判、标准不统一以及不易辨别作业抄袭等问题。团队合作功能:为培养学生在工程教育模式下的团队合作能力,引入了团队协同、时间周期管理、任务分配管理和工程文档管理等模块。岗位仿真功能:通过引入企业的真实项目包,通过企业师傅带领学习团队,分解任务,分配给每个学生相应的工作任务,通过平台在线进行项目的管理、监控、评价,推进项目的开展,并且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实际验收。同时还可以在任务完成后,进行工作量考核、发放相应的奖金报酬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4实施效果与辐射效应

4.1“双元育人”培养路径的实施效果

我院软件技术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融合创新”范式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在近5年的改革过程中,软件技术专业学生2次获得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软件测试赛项的国家一等奖,91人次获得了省级赛项一、二等奖项。在2019年获得了IEEE国际软件测试竞赛第三名的好成绩。据麦可思数据统计报告,我院软件技术人才近两年的专业相关就业率为88%、89%,高出全国26个百分点;2015、2016届毕业生的平均收入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收入3532元,分别为5955元、5131元。软件技术专业与企业共同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资源库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各1门,课程部署在中国大学MOOC、智慧职教等平台,已有超过20万的用户访问学习。我院与企业共同开发教材14部,其中获得国家级规划教材有4部,发行量近20万册。《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软件测试人才“双线并进”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获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获评广东省重点专业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4.2“双元育人”培养路径的辐射效应

通过校企合作取得的成果给企业带来实际的效益,从根本上解决了合作企业的用人问题,也验证了企业教育产品在工程教育中的适用性,通过校企合作研发的实践平台,不仅让学生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实验实践课程正常开展,同时也被多所兄弟院校采用,得到广泛好评。

5结语

软件技术方案范文2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高职院校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强化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由此可见,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职业素质养成为根本任务,融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科技服务四位一体的实训基地,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的目标。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及专业群获得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国家级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同年,学院又被教育部和财政部批准为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建设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级专业群以此为契机,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一中心,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本文以国家级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建设为例,探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

一、建设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岗位适应能力。实训基地建设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条件,在建设中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最终目标,注重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在方案设计和建设时,要坚持教学、实训、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建设理念。基地建设还要尽可能将教育要素、训练要素、职业要素和企业要素有机融合,努力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氛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实训基地建设还要与课程改革和实践教学改革紧密结合,与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相适应。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在国家级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始终围绕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这一目标。通过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改善专业的实验实训条件,提高教学改革水平、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并带动工学结合教材建设,保持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及专业群的良性发展。

二、建设原则

(一)先进性原则

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在方案设计和具体的设施设备选用时,非常注重方案与设备的先进性,尽可能体现主流的新技术、新工艺。针对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和计算机产品更新快的特点,在坚持先进性原则的同时,还要统筹考虑成本效益均衡的原则,最大可能地保证教学改革的需要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机平衡。

(二)整体性原则

实训基地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最终是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服务的,它是实现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也是开展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将方案设计、设备配置、实训项目开发、职业环境营造、配套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各方面要相互协调、同时建设。

(三)职业性原则

从技术方案、设备配置、布局设计和基地管理等各方面都要尽可能贴近生产实际,让学生在比较接近未来就业岗位的真实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如在实训基地的软件开发实训室设计时,学院就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符合教学要求的软件开发流程和设计文档规范,并以此要求学生,让学生能清楚了解软件开发企业的项目开发实际情况。

(四)服务性原则

实训基地建设还要在满足学生课程教学、完成实训项目任务的同时,不断强化基地的服务功能。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及专业群以基地为依托,对内积极开展针对学生和社会人员的技能鉴定和认证服务,对外则通过组建项目开发团队,开展技术服务和软件开发等社会服务工作。在服务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益。

三、建设内容

(一)基地功能设计

为了满足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和改革的需要,国家级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实训基地共分为4个实训室,分别为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软件开发技术实训室、信息安全技术实训室、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室等。每个实训室100平方米,能满足50名学生同时进行实训,同时,容纳200名学生的实训基地。其中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主要是满足学生计算机硬件组装、计算机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安装、计算机系统优化和安全防范、计算机外围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等生产性实训的需要;软件开发技术实训室主要满足学生应用软件开发、数据库程序设计、网页设计制作、网站建设、平面图形设计、多媒体制作等生产性实训的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室主要满足学生实现网络综合布线工程、Windows组网及管理、服务器配置与维护、网络优化及系统安全等生产性实训的需要;信息安全技术实训室主要满足学生网络方案设计、交换机配置;路由器配置;防火墙配置;服务器配置等中大型网络组建与管理的生产性实训的需要,信息安全技术实训室配备了先进的Cisco网络设备和中软吉大安全管理系统,依托思考网络学院的强大后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实训基地除了满足常规项目课程教学和实训需要之外,在设计和建设时还考虑了职业资格认证的需要。国家级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可开展多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服务工作,如劳动部颁发的中级、高级网络管理员、程序员等职业资格认证;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网页设计师、多媒体制作员资格认证;趋势科技颁发的网络安全工程师资格认证;思科公司颁发的CCNA、CCNP职业资格认证等,从而为课证融合教学改革和学生的技能鉴定提供服务。另外,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及专业群还积极组建学生创新团队,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开展各类学生创新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浙江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大赛、浙江省大学生ACM程序设计大赛和网络大赛等各类赛事,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以赛促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及专业群还依托实训基地,积极拓展市场对外提供培训支持服务。另外,积极鼓励教师设立个人工作室,或者与企业合作,共同对外提供软件产品开发和提术支持等各类服务。#p#分页标题#e#

(二)布局结构设计

在国家级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设计时,始终坚持教学、实训、技能鉴定和科技开发四位一体的设计理念。在布局结构设计时,努力将教育要素、训练要素、职业要素和企业要素有机融合,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氛围。例如,在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设计时就将其分为三个不同功能区域:一是项目课程教学的实训区域;二是针对学生创新活动的专门指导区域。三是与课程教学相关的产品和作品展示区域;而在软件开发技术实训室设计时,则单独划分一个独立的区域作为教师工作室和学生竞赛培训基地。该区域的环境布置与实际软件开发企业的布局基本相同,主要为教师的科技项目申报、软件开发等提供支持。同时,也作为学科竞赛团队的训练基地。另外,在实训基地的环境设计过程中,还非常注重职业化和企业化的软环境建设,将企业的操作流程、技术原理、管理制度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展示。尽可能地构建真实的职业化氛围。

(三)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及专业群依托国家级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聘请行业专家与专任教师一起共同进行生产性实训项目开发。例如,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室的建设中,聘请来自企业一线的技术骨干参与相关的生产性实训项目设计,围绕学生的组网、用网和管网的职业能力培养,形成一系列的生产性实训项目案例集。同时,行业兼职教师还将参与实践课程教学和指导。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展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全面提升了专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建设成效

国家级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也很好地促进了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项目课程建设、工学结合教材建设和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目前,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共有“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两门省级精品课程;共计出版《局域网组建与管理》、《多媒体制作》等7本项目化教材;多名教师分别入选省高职高专带头人、省151人才第三层次、省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等人才培养工程;学生的双证书获取率超过98%;就业率和签约率也稳定保持在95%以上。学生在各类各级技能竞赛中均取得较好的成绩。依托实训基地,教师共申请国家专利1项,开发软件产品2套;多名教师被聘为省市各级的中小企业创业指导师。

五、体会思考

(一)加强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

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强化教师的项目开发能力。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建设。一方面,专任教师深入企业实习或挂职锻炼,参与企业项目开发或技术服务,不断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强化其实际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要聘请行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实践教学指导。专任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组成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是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二)坚持教学做一体化理念

在实训基地建设全过程中,都要始终坚持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在实训基地功能设计和课程教学改革中,都应该坚持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实训基地建设要与课程体系设计相结合,要与课程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改革相结合。

软件技术方案范文3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职业教育;互联网;校企合作

1引言

随着国家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市场环境中需求越来越大。各高校也在国家教育转型的思想下不断地调整与创新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各种方式层出不穷,比如在实践教学体系[1]、专业能力[2-3]、课程教学[4-5]等方面进行探索。然而,当前高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与社会生产的实际需要都在不定程度上存在脱节。因此,高校的学者与各类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断地尝试与摸索合适的人才培养体系。

2现状与问题

2.1现状

当前比较常见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是进行校企合作,把企业的工作理念以及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融入到学校的日常教学与实践当中,尽可能地把教学实践内容与社会需要保持一致。在引进企业促进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衍生出多种探讨形式,主要的形式有:(1)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与建设职业院校每一届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讨论与定稿都会提前安排领导与教师到企业以及周边院校进行调研与学习。经过调研,了解当前专业人才的岗位能力与要求,并制定初步的人才培养方案。再邀请企业一起针对制定的初步方案进行探讨与调整。(2)企业作为校外实践基地角色对人才的培养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一般会把学生安排到校外的企业实践基地进行为期一个月不等的“再”学习培养。通过企业的实践基地环境,让学生与教师都身临其境地感受真实的企业用人要求与标准,从而辅助人才培养质量的改善。(3)企业安排工作人员进校授课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企业中达到一定条件的工作人员引进学校课堂。比如,安排企业指导老师充当校内专职教师的授课工作任务,或者定时(比如每2周)安排企业指导老师到学校进行知识项目技术讲座以及组建校内企业工作室等等[6-7]。企业指导老师融合企业的真实案例以及工作事项,再结合课程内容,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授课,让他们了解真实工作时所要求的知识和技术。(4)教师团队深入企业学习当前,很多院校会在寒暑假期安排骨干教师进入合作的企业进行为期一个月不等的实地工作学习。通过教师在企业实际项目的工作环境,让教师了解当前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要求等资料,进一步反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课程授课质量上。(5)企业与学校进行班级定制在某些条件适合的院校当中,企业与学校共同针对专业定制班级进行人才培养,如“订单班”、“蓝桥班”等[8]。此类校企合作对于人才的培养以企业为主导,学校为辅助,并且全程由企业对专业的建设进行资金投入以及师资设备投入与管理。

2.2问题

在校企合作的这些模式中,各有不同的优缺点。除了定制班的合作方式,其他方式的校企合作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成本。不管是企业作为实践基地还是安排工作人员来学校指导授课等,企业都将承担用工成本。比如,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安排企业指导老师进入学校的日常授课教学。但这种合作方式,企业方面会面临成本压力。作为企业,主要考虑的是盈利。若长期与学校的合作过程中没有平衡成本问题,必然不可能深入与长久合作。因此,学校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都会尝试探讨新的方式以期在达到合作目的的情况下减少双方的成本,从而使得合作更深入与稳定。

3教学措施与实践

为了引进企业指导教师到日常课堂教学中,但又要减少企业的成本压力,在合作过程中,需要借用当前互联网的便捷性尝试一种新的方式:(1)首先,课程安排“双师”授课教学。课程安排专任教师与企业教师共同授课。在课程制定的过程中,校内教师与企业工作人员共同合作,规划整个课程的内容制定、案例讲解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直接让学生们接触真实的企业项目。(2)其次,基于互联网的便捷性,企业指导教师远程现场授课。为了减少成本,企业指导老师并不是每次课程都要来现场进行授课教学,而主要是借助Teamviewer等互联网即时通讯软件进行远程授课。同时,校内专任教师还要负责现场指导学生等工作。企业指导教师负责主导整节课程的主线、案例以及知识讲解等。(3)再次,有目的性地营造实际项目场景,培养应用技能。企业指导教师利用企业项目案例在课堂上作为知识内容进行讲解,同时安排实训任务。校内专任教师负责按企业指导教师的要求辅助引导学生完成任务。(4)最后,进入企业,现场学习指导与项目检测。在课程的项目教学完成之前,安排时间把学生带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让企业的项目负责人给予现实案例的指导。同时,让学生与企业其他的工程师一起交流学习,进一步让学生感受企业环境,有利于他们进一步明确学习的方向。

4结束语

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政校企等各方的相互配合,共同营造可靠的模式进行。在各种人才培养的模式中,培养服务于适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是首要原则。政府、企业、学校以及教师等都在不断地进行各种方式地创新和研究,去尝试解决出现的各种现象或问题,为提高培养专业人才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当然,没有任何一种方式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需要不断地对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韩方勇.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研究.学周刊,2019(12):7

[2]林宁,左悦,廖剑平,等.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职业技术,201(3):26-30

[3]徐周波,古天龙,常亮.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18,282(06):44-47

[4]卢道设,王磊.在线课程在高职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5):62-63

[5]吴奇英.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高职高专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6):80-81

[6]于晓晶,张震,孙逊,杨静波,鲜学丰.基于校企合作的第二课堂实践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以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为例.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9,30(02):75-79

[7]袁嵩,吴万昱.基于新型工作室制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现代化,2019,6(35):12-14

软件技术方案范文4

关键词:分层分向;教学研究;高职教育;软件技术

一、分层分向教学改革的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此项要求同适用于现如今的职业教育改革,尤其是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个体差异大,对知识的诉求不一致,对知识的学习能力不一致,导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差异性大的工科类教学实施,经常出现学生一旦进入大二阶段后,只有10%的同学仍然能够紧跟教师的步伐继续前进,剩余90%的同学已处于自我放飞的状态。因此,亟需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水平和知识程度的不同,为其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即分层分向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他们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同时为兴趣有差异的同学提供不同的方向,针对不同方向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分层分向教学以学生为基础,这种教学方法会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训质量[1]。

二、我校软件技术专业的现状及实施分层分向教学的必要性

我校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基数较大,且生源多样,主要包括了:普通高中考入的普高生、通过技能高考从职教中心、技工学校和普通中专等学校考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以及“退下农”、复转军人、企业优秀青年等类型的生源。虽然生源渠道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更过的受教育机会,但高职院校的学情也因此进一步复杂,并呈现出了不平衡,差异性大的特点,每个班级的学生在智力水平、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面对当前的生源现状,高职教育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以及进入到高职院校学习的动机进行分类分向教学[2]。同时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类似软件技术专业的工科类专业,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难度都很大,且实践性强,这些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就业也至关重要,如果对此类工科专业的所有学生都采用统一的授课内容和课程标准,并沿用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练习的教学方式肯定难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综上所述,在新工科背景下,为了更好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就必须将差异化教学纳入教学改革中,而分层分向教学可以很好的解决此问题。

三、我校软件技术专业分层分向教学实践

(一)构建适合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分层分向实践教学模式。分层实践教学模式:(1)以让一部分学生成为专业能力突出、能在行业内独挡一面的技术骨干为目标的第一个层次;(2)以让另一部分学生成为现场实施、系统集成、软/硬件测试、销售与技术支持等方面的业务人员为目标的第二个层次,每年秋季学期将大一的新生按照个人的意愿,并通过考核面试,分为普通班和创新实验班,做到因材施教、分层培养。分向实践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了Web前端开发(1+X证书)、软件测试、系统集成、UI设计、广告与平面设计、物联网应用技术等多个职业方向,让学生可以在上完专业群平台公共课程后进行重定向。在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后,学生能够更加清晰自己的专业方向和职业规划,更有目标地投入学习和实习就业。

(二)构建课证融合、课项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1)课程融合:以程序员软考和1+X证书Web前端开发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为目标实施教学,以备考知识点为教学内容,以分层工作室全体学生通过为考核目标,让工作室的学生具备软件开发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2)课项融合: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开展教学,以项目需求重构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保证既能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必备知识做到全覆盖,甚至有所拓展,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浅入深的将知识通过项目实践的方式传授给学生[3]。相对于传统的老师传授,学生练习的课堂教学,这种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工作室模式把基础内容和实际项目相结合,融合多门课程内容于某一个项目中进行实践交付,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消化,训练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并在团队协作开发中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学生不仅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四、结语

我校软件专业在分层分向教学改革过程中,学生参与完成《XX市智慧农业》、《XX县委党校智慧校园教务管理系统》、《XX公司垃圾智能分类平台》等11个创新项目的开发工作。分层培养的22个学生参加2019年程序员软考,有50%的通过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在首次1+X证书Web前端开发职业资格考试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教师业务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由此可见分层分向教学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针对性,达到了因材施教的境界,发挥了分层分向教学模式的价值与作用,促进了高职学生综合性的发展[4]。

参考文献

[1]孙雪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分类教学研究[C].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2019.

[2]王文芳,郭玉敏.试论高职院校实施分类分层教学的必要性[J].普洱学院学报,2019(6):12.

[3]陈玉平.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分层分向教学模式实施路径[J].福建电脑,2018(6):172+176.

软件技术方案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化工工程;工程设计;办公软件

化工工程设计是构建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在两者共同作用下,可以使生产体系得到完善,从而使其现代化特征更加明显。在实际设计期间,对各设计软件合理应用,充分发挥其作用,完成相应的辅佐操作,提高化工设计水平,达到令人们满意的效果。

1化工工程设计中计算机软件的基础作用

将计算机软件合理地应用到化工工程设计中的核心目的,就是提高化工设计的效率、质量、合理性,以及便捷性。化工工程相关设计人员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工作分解,进而应用设计软件,完成相应的设计工作,并可以精准地完成对各种设备,以及工艺方案的记录。设计软件的种类有很多,并且划分十分详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工作的具体需求,完成相应的软件的选择,对其进行合理应用。例如,对于装置中的管道应用CAD等绘图软件,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及工艺流程完成相应的管道设计,在具体施工中,应严格依据相应设计文件完成相应的施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此外,在当今化工工程设计中,特别是大型的石化、化工项目,三维设计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先进的3D技术在化工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也成为了一项亮点,通过对该项技术的合理应用,使得在化工工程设计中,三维建模作业成为了可能,并且各项设计内容的尺寸精度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可以实现对各专业内容的交叉控制,使化工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使设计流程变得更加合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利用3D技术可以详细展示设计中涉及到的每个细节,方便发现设计过程以及化工工艺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依据装置内部的实际情况,在设计阶段即完成相应问题的解决工作,也便于完成对设计中可能出现的各项风险的精准预测。由此可见,在化工工程设计中合理地应用各类计算机设计软件,可以大幅提升设计质量,降低施工阶段的返工量,节省建设投资。

2化工工程设计中的主要内容和设计特点

2.1主要内容

现代化工企业在不断发展期间,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受化工工程设计的影响,化工工程设计可以真实、准确地模拟实际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工艺流程,以及相应的化学反应。化工工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两项内容。

2.1.1工艺设计

相关设计人员分析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反应,同时,要在理论角度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例如,在设计煤制乙醇工艺期间,应当对煤炭资源的类型、成分,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煤炭炼制炉等各项因素进行合理评定,同时,要解决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各项因素,并且,设计中要严格的遵循化学原理,根据实际生产过程需要对设备、环境、条件进行确定,完成对整个工艺流程的科学设计。

2.1.2工程设计

化工工艺设计考核后,开展相应的工程设计,该项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工艺管路、自动化设备系统、土建工程等。

2.2设计特点

化工工程设计是化工设计的核心内容,其决定了整个设计的整体情况,并且可以起到组织和协调非工程设计的作用。而在化工工程设计前,应当做好工程计算。化工工程计算是依据既定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能量、物料等各项内容的衡量[3]。化工工程计算存在如下特点:(1)计算公式多,并且各个公式都较为复杂,多数都为非线性,各种变量大,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涉及到的计算量较大。(2)许多设计参数查询范围相对较大,会对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合理性造成一定影响。(3)在进行工艺设计过程中,要对不同的方案进行反复对比分析,并且要完成相应的调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案,难以实现对工程的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化,在化工工程设计中,计算设计软件技术的应用变得更加重要。

3化工工程设计过程中应用的关键软件

3.1一般软件

计算机软件在设计单位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普及,设计单位中的设计人员在实际作业过程中,自然的转向了AutoCAD等绘图软件,以及Word、Excel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办公软件的应用,完成对工程图的设计,以及各种表格、文件内容的编制。在化工工程设计过程中,对于设计软件合理的应用,可以降低化工工程设计的难度和繁琐程度,许多重复、机械的劳动可以交给软件去做,同时,也使设计工作完全由人工设计转向了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提高了设计的质量。

3.2三维建模技术

我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进了三维设计系统,并且配有相应的工作站。在具体设计中,工作站创建装置的三维模型,可以为各项设备的布置,以及管道的敷设提供相应的便利条件[4]。采用三维设计完成相应的建模作业,方便对各项内容进行修改,也能够提高坐标,以及尺寸的精准度。在建设结构、管道、设备的模型后,便可以获取装置的三维模型,利用三维模型,可以完成对二维平面,以及剖面图的抽取。现阶段,在化工工程设计过程中,常用的三维软件有PDMS(AVEVA的)和PDS(INTERGRAPH的),这两项三维设计软件不仅功能强,而且技术十分成熟,并且也在不断发展中。如今INTERGRAPH最新的三维设计软件Smart3D已经广泛应用。同时,三维软件在应用时,还具有检查硬、软碰撞功能。在设计完三维模型后,可以利用REVIEW模块或第三方浏览软件对模型软件进行检查,还能够检查物理模型与操作维护通道间的相互干扰,在该过程中,设计人员要依据检查结果,修改三维模型,这样一方面可以确保工程的整体设计质量,避免施工修改,不利于操作、运行、维护以及碰撞等各项问题的发生。

3.3应力分析软件

当今工程设计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最新的《压力管道规范》(GB/T20801)中明确规定,所有管道均应进行应力计算。较简单的管系可通过经验或简单的手工计算进行判断,而较为复杂的管系采用CAESAR2软件进行应力计算成为大多数工程公司的第一选择,该软件功能强大,可适用于各种温度、压力及振动等工况下的应力计算。

4化工工程设计过程中对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具体应用

4.1处理实践中的各项数据

化工工程的设计质量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数据处理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影响因素。化学反应本身具有不稳定性因素,外界环境的改变会对化学反应的最终结果产生影响,例如,化工原料的具体成分、温度、催化剂、压力等各项因素,都会对设计中产生的各项数据产生一定程度影响。因此,设计人员在实际作业过程中,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各项数据进行科学处理,不断缩小数据误差范围。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通过对ASPEN等软件的应用,完成相应的模拟,可以完成对各项相关参数内容的科学提取,这也可以提高各项计算内容的精准性,完成数据中可能出现的各项误差的合理控制,同时对比经验数据与实际数据,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完成对问题的处理,提升化工工程的整体设计质量。

4.2协助绘图作业

在现阶段,CAD等传统二维设计软件已不能满足工程、业主及工程公司发展的需求,随着各工程公司的纷纷转型,趋向于EPC总承包作为公司的主业,三维设计软件在可视化效果及准确性等各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了各大设计院及工程公司的主流软件之一。

5工程设计软件应用展望

5.1数字化交付系统

数字化移交是对工程项目建设阶段产生的静态信息进行数字化创建直至移交的工作过程。数字化设计集成平台不仅使设计、审查、施工更加便捷,且减少了传统设计中信息传递的错误率,更重要的是业主便于实现从源头掌握项目运行的管理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工厂数字化,达到更加高效的管理职能。当今三维数字化移交软件有多种,如AVEVA公司的AVEVAPlant,Intergraph公司的SmartPlantFoundation,西门子公司的COMOS以及Bentley公司的Axsys等集成系统。在石化化工设计方面,Intergraph的Foundation平台应用最为广泛,其集成了旗下的SPRD、SPP&ID、SP3D、SPI、SPEL等诸多软件,功能强大。项目业主对于数字化移交的青睐以及系统本身在工程设计上的优势,使得各大型工程公司都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不仅如此,第一次编制的国家标准《石油化工工程数字化交付标准》(GB/T51296—2018)已正式批准,并将于2019年3月1日期正式实施,从侧门反应出了数字化移交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5.2智能系统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化工工程设计也将搭上智能系统的顺风车。如Intergraph及Bentley公司已开发的智能配管系统,系统会根据工艺流程及合理的规则完成管路的自动智能设计,这将极大减少设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程公司的生产力。当然,现阶段智能配管系统还不完善,即便是建模也无法取代工程设计人员所能起到的作用。但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系统定能做到更好,更多的取代机械、繁复的工作,更大的解放生产力,也是不远将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6结束语

化工工程设计过程中对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对于化工生产作业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设计人员在作业过程中,通过对计算机软件中各项功能的合理的应用,能够完成对化工工程设计中的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科学模拟,针对试验期间遇到的各项问题,完成相应的预测作业。同时,依据预测结果,对化工工艺,以及相应流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合理改善,提升化工工程设计的整体质量,加快整个行业的发展脚步,相信在未来,设计软件也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黄晓蕾.浅析电气节能技术在石油化工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4):104-105.

[2]黄晓蕾.化工工程设计的安全问题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8):99.

[3]崔丽,黄云浩,田德永.数字化开启石油化工工程设计新模式[J].山东化工,2017,46(08):135+138.

软件技术方案范文6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艺术设计;室内设计

当今时代是数字化信息时代,是科技蓬勃发展时代。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数字媒体技术逐渐融入各行各业,以实现现代化社会的功能需求为目标。数字媒体技术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专业和学科,更重要的是技术的应用,在不同的需求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图片、声音、视频等都属于后期的修饰设计,而图形、动画等都属于前期的创作设计,这些都是以数字媒体技术为载体进行的实用性设计。本文主要讲解的是数字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在不同的环境中采用的技术手段有所不同,例如,在空间设计过程中一般采用制图和修图软件,进行现实虚拟的创作和设计,已达到空间功能的适用性。

1数字媒体技术

1.1发展背景。早在1946年,世界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从此进入到了电子计算机时代,在经过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后,出现了两个具有推动数字媒体发展的两大巨头。第一个就是早在1985年微软就第一次尝试对个人的电脑操作平台进行图形界面设计,推出第一个产品Microsoft,但是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于是Windows一直坚持和改进,在第三版的时候用户直击300万。一路的坚持使Windows系统不断更新换代,承载的软件越来越多,直到2001年WindowsXP64-Bit满足电影特效制作,3D动画和工程制图等出现全新的领域,直至今天软件的更迭,系统的承载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第二个是1982年12月创立的Adobe系统公司,最早在PostScript桌面的改革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该公司在数码成像、设计和文档技术方面的创新成果,彰显了视觉信息交流的独特魅力。我们现在看见的每一幅精美的图片,都是经过Adobe软件的修改或者创建的。如PS、CDR、Indesign、Pagemaker、Framemaker、Reader、Flish等音频、剪辑、修图、阅读之类的软件都是出自于Adobe公司。20世纪50-60年代是数字艺术的启蒙期,70年代开始出现三维动画,虚拟环境等。直到今天数字媒体应用广泛,如动画电影、视频剪辑、后期处理、修图、虚拟情景设计等等,都离不开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

1.2表现手法。数字媒体技术是一门综合的学科,软件的交互式教学,多软件的融合使用是数字媒体技术的学科特色。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也是比较广泛的,室内设计、广告设计、动漫设计、插画设计、视频剪辑等都属于数字媒体技术的范畴。它在设计的过程中都会用到很多的虚拟与现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以下几种是设计技术的表现手法:首先是室内设计,第一步是前期的方案设计就会用到照片与数字的结合方式运用现实载体ipad进行房屋的测绘和现场调查;第二步,根据甲方(业主)的需求进行方案的设计,这个时候主要采用的是CAD和PS进行方案的设计,布局时家具的摆放和空间的使用都是采用1:1还原;第三步则是虚拟空间的三维制图,让甲方(业主)看见设计后的效果;第四步则是在后期的调整后,运用PS进行精修。综合以上四步,室内设计主要采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是从设计本身出发,采用不同的软件技术相融合,从而做出更加适用的设计。除了室内设计以外,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的更加的广泛,如广告设计在制作过程中可以根据文案采用视频拍摄与视频剪辑相融合进行广告骨骼的创作,再到简单的三维制作进行后期的处理。最后是画面的精修,在这个过程中采用的软件技术有很多如PR、3D、AE、PS等专业的软件,进行软件融合式处理,做出最后的效果。其次,是动漫的人物设计、场景设计等,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创作,文案合理,简单的人物或者场景的草稿设计,再结合相应的软件进行三维的图形创作以及二维的修饰。再到最后动画的处理,就能呈现出一个简单的动画。再次,是插画设计,以手绘板为载体的绘画方式。主要是根据构成要素中点、线、面的运用,插画设计,根据不同的场景可以分为自然的、人造的、肌理的、空间的、室内的、室外的、动物的、植物的、人物的等等;根据不同的画法可以分为水彩的、水粉的、油画的、彩铅的、黑白的、软件制作等等。在画插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和主题需求进行创作和设计,也可以根据图片进行素材的添加设计。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贴合文案或者文化背景进行创作。内涵够,设计才有支点。最后,是视频剪辑,主要运用于视觉的传输,影视较为常用,剪辑过程中要剪取重要的节点,既要合情又要合理,根据主题和内容进行合理的剪辑,可以增加其趣味性但是不能曲解其意。运用的软件技术很多如PR、AE等。还有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工业设计等等,都会采用不同的软件进行创意和生活的融合设计。这些都是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多软件融合和创新设计的表现手法,不限于特定的表现手法,因每个人的设计手段和思路都是不同的,只要最后的效果能呈现出来即可。软件的融合使用就像是数字的不同组合是一样的道理,每一个数字的位置变换都能产生不同的结果,同理,不同的软件相结合使用也能产生不同的设计效果。

2艺术设计的特点

艺术设计包含的专业很多如视觉传达、平面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等,这些专业在做设计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都会用到二维和三维的作图软件,进行虚拟的现实模拟设计。但其设计的特点基本一致,如专业性、创新性、审美性、科学性、交互性等。以下就艺术设计特点其专业性、创新性、审美性、科学性、交互性等作简要解析:(1)设计是改善生活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将设计的社会功能与艺术融合,这也就是学科的专业性。(2)艺术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需要解决的矛盾,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就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的设计思维,做到思维的创新。这就是专业的创新性。(3)在设计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功能和美观兼容的问题,又会涉及到艺术设计的能力,这个时候就要有一定的审美性。(4)艺术设计是一个比较大的学科,专业方向较多,但是多会采用一些计算机数字化的手段进行前期的虚拟设计,因此这就要有设计的技术性,既要把现实与虚拟相结合,又要根据现实的功能性进行合理的设计,这也是学科的科学性。(5)同时,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并不一定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这就需要学科的交互性,如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空间场景进行辅助的情况下就可以与动画的或者环艺、建筑、景观等专业进行交互式交流合作,这样多学科、多专业的合作能让艺术设计发挥到极致,且更加的适用。

3数字媒体技术在藏居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数字媒体技术首先讲的是技术的使用及操作,包括一些二维软件还有一些三维软件和视频音频的制作性软件。而在室内空间中首先我们需要的是二维和三维的软件使用。在设计藏居室内空间环境中,第一步要知道室内空间的整体结构,藏居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在房屋的建造初期,除了选址还要了解整体的房屋结构,如房屋的外墙整体由夯土结构进行建造,整体呈梯形下厚上薄,墙体最厚的地方约有1100mm。这种外部的结构一般会根据现场的测量进行1:1的测绘,对数据进行整理时则采用CAD作图软件进行平、立、剖的放图。在放图的过程中不仅仅要绘制建筑的墙体和空间格局,还有顶面的层高、梁枋等高度进行标注。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室内整体的空间环境。第二步根据业主(甲方)整体需求进行功能及空间的设计,在这个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CAD软件的应用,而且还会采用三维的软件进行空间模拟,如3DMAX、草图大师、酷家乐等软件,进行1:1的建模。因藏居具有独特的民族气息,因此在墙面的处理要更加的符合当地的文化和地理环境,将顶面及整体的硬装饰采用木制的装饰设计。因藏居中最具特色的就是佛堂的设置,在做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注意空间格局,装饰也更加的重要,像佛堂的装饰一般采用彩画的形式在墙面和建筑构件上面进行绘制,这种彩画一般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大多会请僧人或匠人进行现场手绘,因此在前期的设计过程中,都会采用PS或者CDR进行彩画的绘制,制作好了贴图后再进行模型的贴图。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更加注意材质的渲染和灯光的铺垫,这样能让整个空间更加的真实。而整个空间的氛围不仅仅是空间中的硬装饰,还有一些软装饰。藏族民居最具特色的就是白、蓝、绿、黄、红、黑6色的搭配。这些颜色会充分运用在软装饰中,如藏毯、卡垫等都是藏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软装饰。而在软装饰的虚拟设计过程中,一般会选用3DMAX软件进行设计,软装饰属于是氛围和色调的烘托,因此在使用3DMAX设计的过程中第一是材质贴图的选取,藏居软装饰一般以粗麻为主,因此在光泽度上,一般会选择比较暗一点的。第二则更应该注意灯光的渲染,在藏居中一般选择暖黄的灯光,这样更能体现藏族民风的热情淳朴。第三步则是业主(甲方)确定方案后主材的选取,因藏居中的家具很具有民族特色,与一般的家具有很大的不同,在3DMAX制作的过程中很少会有模型能直接使用,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设计师重新建模以及花纹的绘制,这些都需要去看很多民族的书籍和调研,进行正确的绘制纹样。这就需要设计师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涵养,才能设计出更好的民族设计。最后就需要后期的处理,在出图的过程中更加要注意的就是灯光的调整和精度的设置。在出图之后看具体的效果,如果有色调等小的问题出现,一般会采用PS进行后期的图片调整,因3DMAX的出图时间较长,一般会采用这种手法。如果没有问题就直接出图。在使用PPT直接做成方案的汇报。以上几个步骤就是藏居室内空间设计所需要的一些技术及要点,希望在运用的过程中能达到多软件的融合使用。当然,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设计风格和方法,因此不局限于上述软件的运用和技术融合。

4小结

本文主要讲解的是数字媒体技术在藏居室内设计的应用。藏居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民族特色浓郁,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技术的应用,每一个特殊的数据,每一个特色的格局,每一个特殊的纹样,都应该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法进行设计。因此这就需要每一个设计师更应该注重专业的交互以及技术的融合,这样我们才能发挥每一个技术的特点把设计做的更适用。

参考文献:

[l]张文俊.数字媒体技术基础[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2]肖晓婧.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传媒论坛,2020.17.

[3]冯文博.数字媒体艺术环境下信息图形化研究[J].包装工程,2020.12.

软件技术方案范文7

【关键词】云计算;电商企业;管理模式

电商企业在云计算背景下应该转变自身的工作观念,创建完善的管理模式与体系,增强电商企业的成本管理、技术管理与安全管理工作效果,保证在云计算的平台下完善相关电商企业的管理工作模式,促使电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云计算下的电商企业管理模式问题

近年来在云计算的环境中,电商企业已经开始重视自身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完善,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为:

(一)缺乏完善成本管理机制

电商企业在云计算的平台下,转型升级所需要支出的成本很多,尤其在硬件基础设施、软件系统升级、工作人员教育培训方面,均需要支出很高的成本。部分电商企业使用技术外包的方法,虽然可以选择高资质的供应商,但是成本较高,在成本管理方面很容易会出现问题。与此同时,电商企业所设计的管理模式中,投资计算中心的投资回报率较低,缺乏经济性的优势,例如:在投资计算的工作中,未能考虑到:电商企业在电商平台投放超低折扣产品吸引用户的过程中,网站流量具有突发性特点,众多群众上网登录会导致服务器堵塞甚至崩溃,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从而诱发成本的问题,难以将管理制度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技术管理机制不完善

电商属于技术密集型的商务模式,会涉及到海量的数据信息,所存储、挖掘的技术信息丰富,要求电商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管理能力,拥有优质的技术人才队伍。然而,目前电商企业在日常的技术管理工作中,未能树立正确观念意识,没有引进专业素质较高的技术人才,不能对软件技术与硬件技术进行合理的管理,导致技术管理工作与电商企业的发展不匹配,难以确保各方面的工作效果。

(三)供应链管理水平较低

电商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虽然已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能确保供应链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电商企业在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的管理工作中,不能确保相互之间的协同发展,尤其是中小型的电商企业,自身管理工作的水平较低,不能和上游、下游的企业之间密切联系,很容易导致供应链管理出现问题,产品的供应效果降低,不能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甚至还会面临严重的经济损失。

(四)数据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云计算的环境下电商企业的资金存在限制,且网站的技术单一,安全保障机制不完善,未能积极的引进先进网络、数据安全的管理的软件与硬件设备,在日常数据管理工作中没有创建完善的安全管控机制,这就导致电商企业中的数据安全风险增多,不能确保电商企业中相关数据的安全性。

二、云计算下的电商企业管理模式的完善措施

云计算下应该重点强调电商企业管理模式的完善,编制出相应的工作计划,采用有效措施提升电商企业的管理工作效果,整合各种优质资源,抓住云计算平台中电商企业的发展机遇。具体措施为:

(一)严格开展成本管理工作

云计算主要是将分布性的资源集中整合,通过虚拟化技术创建出虚拟的资源池,利用互联网平台灵活为用户提供数据存储服务与网络计算服务等,在此情况下,用户会安装浏览器设备,然后将网络系统接入其中,随时的应用软件技术、硬件技术,获取到自身需要的服务,无需安装专门软件。在此情况下,电商企业无需购买成本过高的硬件和软件技术,维修与升级的成本较低,有助于严格控制成本。且在投资计算的工作中,应该按照成本控制的标准与要求,科学开展相关的成本计算工作、投资回报率的计算工作,综合计算分析的情况下,可将成本降低到合理范围之内,提升投资的回报率。云计算平台中电商企业存储相关的数据信息,成本与传统的运营数据中心相比只有10%,宽带的成本只有50%,计算处理的成本只有原来的33%,可从根本上控制成本,在此情况下,电商企业就应该借助云计算的平台,合理的进行数据信息处理,以此严格的控制成本。

(二)强化技术管理力度

电商企业在技术管理的工作中,可以借助云计算的平台提供计算性能较高、存储性能良好、更新较为及时的软件技术,在接收到用户的请求信息以后,云计算能够自动性的调整平台模式,提升计算工作效果,并且迅速的完成相关业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良好的技术机制。在此情况下,电商企业应该积极采用云计算中的各种技术,整合各种优质的技术资源,并严格进行技术的管理。由于云计算平台中存在的软件技术具有多元化特点,不能确保满足电商企业的技术要求,这就需要企业在工作中开发出专业性的软件系统,对其进行升级与维护,并强化各方面技术管理工作力度,阶段性的更新软件系统,有效提升技术管理的工作效果,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

(三)合理进行供应链的管理

电商企业在云计算的平台中应该重新构建产业链,将云计算的平台作为主要载体,提升电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效果,对供应链的交易环节、交付环节、管理环节、沟通环节、协同环节与物流环节等进行严格的管理,将处于同一链条中的企业组建成为共同体,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创建“供应链云平台”,促使供应链运作效率的提升,并快速的处理各种信息,增强反应能力,并促使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之间的良好沟通,相互之间保持密切合作的关系。云计算和电商企业相互整合的过程中,应改善相关组织形式,强化市场营销管理的力度,做好知识管理与盈利模式管理工作,保证供应链背景下快速获取企业的信息资源,并做好管理工作,有效的预防因为不合理管理出现问题,促使各方面工作的良好实施与准确落实。

(四)数据安全的管理措施

电商企业在云计算的环境中必须要强化数据安全的管理力度,配置较为先进的安全基础设施,并引进专业素质较高的技术人才,全方面的进行数据安全管控。首先,在存储数据的过程中,应该创建专门的数据云平台,保证数据存储设备与系统的安全性、完善性,在模拟化管理的情况下,预防出现用户端损坏问题或是丢失问题,无需考虑到数据安全隐患。其次,电商企业应该集中各种力量,开展安全管理活动,统一的配置数据资源,保证负载的均衡性,并合理部署软件技术,在数据安全监测的情况下,预防服务器故障现象,提升整体数据的安全性。最后,数据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编制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方案与计划,树立正确的安全管控观念意识,积极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系统平台,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安全技术的应用效果,打破传统工作的局限性,从根本上规避风险问题。且在数据安全管理工作中,应该组建专业化的数据平台、安全管理机构,保证平台与机构可以针对数据的风险隐患进行防控,通过专业化的数据安全管理方式改善目前的工作现状,确保电商企业中所有数据信息的安全性,预防数据篡改或是丢失等问题。

三、结语

近年来,在电商企业进入到云计算平台之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传统管理模式开始落后,不能保证技术、数据安全、供应链的管理工作效果,严重影响其长远发展。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应该创建较为完善的管理模式,改善模式中的各方面管理工作内容,提升技术管理效果、数据安全管理效果与供应链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董国俊.新形势下电商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路径探析[J].新商务周刊,2019(8)

[2]王厦.我国电商企业的物流模式创新及“云物流”发展前景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7(5)

[3]肖冰,陈丽娟.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态势、挑战及对策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8(8)

[4]房芳,郑万锐,林正如等.电商企业"互联网+管理会计"发展模式创新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7(14)

[5]王厦.我国电商企业的物流模式创新及"云物流"发展前景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7(5)

[6]长沙海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一种基于云计算零售商城系统及其使用方法:CN201610571014.8[P].20180130

软件技术方案范文8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艺术设计;室内设计

当今时代是数字化信息时代,是科技蓬勃发展时代。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数字媒体技术逐渐融入各行各业,以实现现代化社会的功能需求为目标。数字媒体技术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专业和学科,更重要的是技术的应用,在不同的需求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图片、声音、视频等都属于后期的修饰设计,而图形、动画等都属于前期的创作设计,这些都是以数字媒体技术为载体进行的实用性设计。本文主要讲解的是数字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在不同的环境中采用的技术手段有所不同,例如,在空间设计过程中一般采用制图和修图软件,进行现实虚拟的创作和设计,已达到空间功能的适用性。

1数字媒体技术

1.1发展背景。早在1946年,世界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从此进入到了电子计算机时代,在经过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后,出现了两个具有推动数字媒体发展的两大巨头。第一个就是早在1985年微软就第一次尝试对个人的电脑操作平台进行图形界面设计,推出第一个产品Microsoft,但是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于是Windows一直坚持和改进,在第三版的时候用户直击300万。一路的坚持使Windows系统不断更新换代,承载的软件越来越多,直到2001年WindowsXP64-Bit满足电影特效制作,3D动画和工程制图等出现全新的领域,直至今天软件的更迭,系统的承载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第二个是1982年12月创立的Adobe系统公司,最早在PostScript桌面的改革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该公司在数码成像、设计和文档技术方面的创新成果,彰显了视觉信息交流的独特魅力。我们现在看见的每一幅精美的图片,都是经过Adobe软件的修改或者创建的。如PS、CDR、Indesign、Pagemaker、Framemaker、Reader、Flish等音频、剪辑、修图、阅读之类的软件都是出自于Adobe公司。20世纪50-60年代是数字艺术的启蒙期,70年代开始出现三维动画,虚拟环境等。直到今天数字媒体应用广泛,如动画电影、视频剪辑、后期处理、修图、虚拟情景设计等等,都离不开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

1.2表现手法。数字媒体技术是一门综合的学科,软件的交互式教学,多软件的融合使用是数字媒体技术的学科特色。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也是比较广泛的,室内设计、广告设计、动漫设计、插画设计、视频剪辑等都属于数字媒体技术的范畴。它在设计的过程中都会用到很多的虚拟与现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以下几种是设计技术的表现手法:首先是室内设计,第一步是前期的方案设计就会用到照片与数字的结合方式运用现实载体ipad进行房屋的测绘和现场调查;第二步,根据甲方(业主)的需求进行方案的设计,这个时候主要采用的是CAD和PS进行方案的设计,布局时家具的摆放和空间的使用都是采用1:1还原;第三步则是虚拟空间的三维制图,让甲方(业主)看见设计后的效果;第四步则是在后期的调整后,运用PS进行精修。综合以上四步,室内设计主要采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是从设计本身出发,采用不同的软件技术相融合,从而做出更加适用的设计。除了室内设计以外,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的更加的广泛,如广告设计在制作过程中可以根据文案采用视频拍摄与视频剪辑相融合进行广告骨骼的创作,再到简单的三维制作进行后期的处理。最后是画面的精修,在这个过程中采用的软件技术有很多如PR、3D、AE、PS等专业的软件,进行软件融合式处理,做出最后的效果。其次,是动漫的人物设计、场景设计等,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创作,文案合理,简单的人物或者场景的草稿设计,再结合相应的软件进行三维的图形创作以及二维的修饰。再到最后动画的处理,就能呈现出一个简单的动画。再次,是插画设计,以手绘板为载体的绘画方式。主要是根据构成要素中点、线、面的运用,插画设计,根据不同的场景可以分为自然的、人造的、肌理的、空间的、室内的、室外的、动物的、植物的、人物的等等;根据不同的画法可以分为水彩的、水粉的、油画的、彩铅的、黑白的、软件制作等等。在画插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和主题需求进行创作和设计,也可以根据图片进行素材的添加设计。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贴合文案或者文化背景进行创作。内涵够,设计才有支点。最后,是视频剪辑,主要运用于视觉的传输,影视较为常用,剪辑过程中要剪取重要的节点,既要合情又要合理,根据主题和内容进行合理的剪辑,可以增加其趣味性但是不能曲解其意。运用的软件技术很多如PR、AE等。还有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工业设计等等,都会采用不同的软件进行创意和生活的融合设计。这些都是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多软件融合和创新设计的表现手法,不限于特定的表现手法,因每个人的设计手段和思路都是不同的,只要最后的效果能呈现出来即可。软件的融合使用就像是数字的不同组合是一样的道理,每一个数字的位置变换都能产生不同的结果,同理,不同的软件相结合使用也能产生不同的设计效果。

2艺术设计的特点

艺术设计包含的专业很多如视觉传达、平面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等,这些专业在做设计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都会用到二维和三维的作图软件,进行虚拟的现实模拟设计。但其设计的特点基本一致,如专业性、创新性、审美性、科学性、交互性等。以下就艺术设计特点其专业性、创新性、审美性、科学性、交互性等作简要解析:(1)设计是改善生活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将设计的社会功能与艺术融合,这也就是学科的专业性。(2)艺术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需要解决的矛盾,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就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的设计思维,做到思维的创新。这就是专业的创新性。(3)在设计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功能和美观兼容的问题,又会涉及到艺术设计的能力,这个时候就要有一定的审美性。(4)艺术设计是一个比较大的学科,专业方向较多,但是多会采用一些计算机数字化的手段进行前期的虚拟设计,因此这就要有设计的技术性,既要把现实与虚拟相结合,又要根据现实的功能性进行合理的设计,这也是学科的科学性。(5)同时,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并不一定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这就需要学科的交互性,如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空间场景进行辅助的情况下就可以与动画的或者环艺、建筑、景观等专业进行交互式交流合作,这样多学科、多专业的合作能让艺术设计发挥到极致,且更加的适用。

3数字媒体技术在藏居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数字媒体技术首先讲的是技术的使用及操作,包括一些二维软件还有一些三维软件和视频音频的制作性软件。而在室内空间中首先我们需要的是二维和三维的软件使用。在设计藏居室内空间环境中,第一步要知道室内空间的整体结构,藏居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在房屋的建造初期,除了选址还要了解整体的房屋结构,如房屋的外墙整体由夯土结构进行建造,整体呈梯形下厚上薄,墙体最厚的地方约有1100mm。这种外部的结构一般会根据现场的测量进行1:1的测绘,对数据进行整理时则采用CAD作图软件进行平、立、剖的放图。在放图的过程中不仅仅要绘制建筑的墙体和空间格局,还有顶面的层高、梁枋等高度进行标注。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室内整体的空间环境。第二步根据业主(甲方)整体需求进行功能及空间的设计,在这个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CAD软件的应用,而且还会采用三维的软件进行空间模拟,如3DMAX、草图大师、酷家乐等软件,进行1:1的建模。因藏居具有独特的民族气息,因此在墙面的处理要更加的符合当地的文化和地理环境,将顶面及整体的硬装饰采用木制的装饰设计。因藏居中最具特色的就是佛堂的设置,在做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注意空间格局,装饰也更加的重要,像佛堂的装饰一般采用彩画的形式在墙面和建筑构件上面进行绘制,这种彩画一般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大多会请僧人或匠人进行现场手绘,因此在前期的设计过程中,都会采用PS或者CDR进行彩画的绘制,制作好了贴图后再进行模型的贴图。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更加注意材质的渲染和灯光的铺垫,这样能让整个空间更加的真实。而整个空间的氛围不仅仅是空间中的硬装饰,还有一些软装饰。藏族民居最具特色的就是白、蓝、绿、黄、红、黑6色的搭配。这些颜色会充分运用在软装饰中,如藏毯、卡垫等都是藏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软装饰。而在软装饰的虚拟设计过程中,一般会选用3DMAX软件进行设计,软装饰属于是氛围和色调的烘托,因此在使用3DMAX设计的过程中第一是材质贴图的选取,藏居软装饰一般以粗麻为主,因此在光泽度上,一般会选择比较暗一点的。第二则更应该注意灯光的渲染,在藏居中一般选择暖黄的灯光,这样更能体现藏族民风的热情淳朴。第三步则是业主(甲方)确定方案后主材的选取,因藏居中的家具很具有民族特色,与一般的家具有很大的不同,在3DMAX制作的过程中很少会有模型能直接使用,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设计师重新建模以及花纹的绘制,这些都需要去看很多民族的书籍和调研,进行正确的绘制纹样。这就需要设计师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涵养,才能设计出更好的民族设计。最后就需要后期的处理,在出图的过程中更加要注意的就是灯光的调整和精度的设置。在出图之后看具体的效果,如果有色调等小的问题出现,一般会采用PS进行后期的图片调整,因3DMAX的出图时间较长,一般会采用这种手法。如果没有问题就直接出图。在使用PPT直接做成方案的汇报。以上几个步骤就是藏居室内空间设计所需要的一些技术及要点,希望在运用的过程中能达到多软件的融合使用。当然,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设计风格和方法,因此不局限于上述软件的运用和技术融合。

4小结

本文主要讲解的是数字媒体技术在藏居室内设计的应用。藏居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民族特色浓郁,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技术的应用,每一个特殊的数据,每一个特色的格局,每一个特殊的纹样,都应该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法进行设计。因此这就需要每一个设计师更应该注重专业的交互以及技术的融合,这样我们才能发挥每一个技术的特点把设计做的更适用。

参考文献:

[l]张文俊.数字媒体技术基础[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2]肖晓婧.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传媒论坛,2020.17.

[3]冯文博.数字媒体艺术环境下信息图形化研究[J].包装工程,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