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管理范例

软件管理

软件管理范文1

1.1软件项目管理的意识问题

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软件系统开发的技术型企业,大部分都仅仅关注软件系统技术而忽略软件项目的管理环节,软件项目的内部人员大部分都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然而缺乏足够的软件项目管理知识、管理技巧以及管理经验。

1.2软件项目的干系人问题

软件项目干系人一般就是软件项目有关系的人,主要包含参与软件项目与接收软件项目影响的人,分别有软件项目的策划人、软件项目的小组成员、软件项目的配合人员、软件的客户以及供应商等。软件项目干系人的期望值与需求度在软件项目的制定过程中与软件项目管理过程中都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各个不同干系人的期望值与需求度各不相同,因此在制定与执行软件项目时均衡这些人的期望值与需求度是十分困难的。

1.3软件项目团队内部分工合作问题

软件项目的执行过程包含多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各个不同角色与同一阶段的不同角色的具体任务有区别的,软件项目经理在分配任务的过程中有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细节问题,比如分工任务不清晰,会导致软件项目的相关人员相互推拖责任;尽管有时候分工任务十分清晰,然而员工相互之间没有充分配合,没有从软件项目的整体性出发考虑。

2软件项目管理的对策

2.1制定有效的软件项目计划

制定软件项目计划并非是要求写出一份说明资料或者是计划书,然而应当根据实际的软件项目情况制定一个符合软件项目的实施计划,这个软件项目计划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尽量能够充分考虑问题。制定合理有效的软件项目计划要体现出实用性,可以用于指导实际工作,制定软件项目计划时应当充分考虑总体情况,充分结合实际的项目执行情况尽可能降低软件项目的成本,制定出一份科学合理的执行计划。

2.2合理分配软件项目任务

软件项目经理把实际项目的任务分解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工作分解结构,这样能够充分有效地避免工作范围出现遗漏问题,为了达到项目任务分解的有效分配,能够使用软件资源的负荷直方图,从而能够确保工作任务达到科学合理的负载均衡目标。软件项目技术人员在承担管理任务之前,需要充分掌握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尤其是执行项目的人员管理与沟通管理,在实际管理工作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而积累软件项目的实际管理经验,相应地加强软件项目的管理意识。

2.3软件项目成员的协调配合

软件项目经理在任务分解完成之后,把具体的工作责任合理地分配给相应的工作人员,同时需要强调各个员工之间的协调配合,完成各种不同的分工工作。软件项目的生命周期阶段通常包含了多个阶段,然而各个不同阶段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应当注意前后阶段之间的具体衔接,确保前后阶段之间良好的信息沟通。

2.4增强沟通交流的主动意识

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情况:其一是要清楚认识到沟通交流的对象与内容;其二是应当清晰地了解沟通交流的主要目的;其三是要遵循一定的标准规范,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时间的合理限制,有可能在第一次沟通交流过程中无法顺利地进行,然而给对方时间仔细耐心地听完对方的话,对于关键问题应当合理解决。软件项目干系人应当增强沟通交流的主动意识,确保项目内部人员相互之间的良好沟通,从而有利于促进软件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结束语

软件管理范文2

软件研发项目管理的中心是着重对于整个项目研发过程的管理,而非仅仅对于研发成果的关注。根据可靠调查研究显示的数据表明,大多数的软件企业目前在软件研发的过程方面没有保持一个良好有序的状态,流程大多比较混乱。一个项目的研发过程当中随时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活动,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其中非正常的变动,很可能导致一系列的不良连锁反应,从而增加项目最终失败的风险。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严格监控研发项目的整体过程的重要性。企业应该将项目管理的相关工具运用到监控工作当中,以帮助达到项目流程可以直观的呈现给工作人员的目标。在项目监控工作当中万万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不能以经验丰富为借口而小视细节的重要性。要想从根本上控制和解决事故和风险的产生,只有通过对项目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流程结构的透彻理解才能够实现。

2着重对项目中人力资源的分配和合理调动

软件研发工作相对于其它工作来说技术性要求比较高,研发周期较长,工作比较艰苦。要想最终获得成功,在规定的期限内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并能够保证研发产品的质量,需要一个经验丰富、团结一心的团队。一个良好的工作团队要求队伍中的每个人带着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集体当中,遇到困难时不相互推卸责任,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只有树立正面的工作态度才能在工作中积极承担、相互合作。将集体中每个成员的知识和智慧汇聚到一起,让整个团队发挥加倍的能量,研发出更加优质的成果。工作环境是否良好也是项目研发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使研发工作人员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情发挥自己的能量,把自己的才华展示出来。所以企业应该重视为员工营造一个适合软件研究的环境,并且结合每个员工的特点和专长为其安排工作岗位。

项目负责人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决定一个项目是否能够成功的核心和决定性因素。作为一名优秀的项目负责人应该具有良好的统筹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自身对软件项目管理的有过厚的理论知识底蕴,并且能够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充分运用理论知识,与实际充分结合。善于应对突发的状况,积极解决问题,同时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能力就是沟通交际能力和对市场需求的洞察力。团队合作不是具有技术含量的问题,但是团队之间是否团结协作是影响工作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只有众人拾柴才能取得成功。

3保证制定的软件项目计划的准确性

在软件项目计划阶段要保证计划的准确性具有很大的难度。一般来说软件开发者在对软件项目进行前期成本估算时会得到一个相比于实际工作中更低的估算值。在项目研发的实际工作完成后大概会高出前期成本估算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左右。在指定项目计划时,企业应该做好充分的研究准备,使软件项目计划的准确程度有所提高。

4明确软件开发当中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全过程的必要性

企业应该要求所有与项目有利益关系的人员参与到整个研发软件项目的过程中,项目自启动开始就必须要与相关利益者共同进行。客户必须对项目有充分的了解,也要做好接受项目研发成果的心理准备。多个成功的案例证明,与软件产品相关联的利益者参与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是使软件研发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5结语

软件管理范文3

软件需求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管理分配需求,也就是根据客户所提出的要求完成相应软件的研发,做好软件需求变更的控制工作,可以为软件工程的研发与管理构建良好的基准线,使软件设计与产品需求相一致。所谓的软件需求管理的确定要方便所有使用者进行操作,明确软件需求,重点说明软件项目更改原因,并对其所产生的影响做出解释。通常情况下,软件需求管理始终存在于软件研发中,软件研发的过程离不开软件需求的参与。为明确需求管理,可以通过一定的数据表明其在各阶段的主要状态。对于需求管理的内容来说主要有三点,分别为版本控制、变更控制以及需求跟踪。其中,版本控制属于需求管理的重要工作,因此需要明确需求和相对应的文档版本,要求所有软件研发人员都能够根据要求获得最新版本,这样就能有效防止由于研发人员的不同而出现冲突的情况。变更控制通常是指对需求变更进行控制,在变更需求,首先应进行申请,然后评估变更需求,最后再实现变更计划。如果不对需求变更进行控制,那么软件研发人员在研发过程中就需要不断接受新需求,这样不仅会延长研发时间,还会增加研发成本。需求跟踪主要是为了实时了解需求变化,确保在整个研发过程中基本的需求都能实现,这样也能让相关人员充分了解需求变更的所带来的影响。

2基于Web软件需求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

由于以往的软件需求管理经常出现问题,通过长期研究得知,以Web为基础的软件需求管理系统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这种管理系统将过程管理与配置管理作为中心,意在构建完善的需求管理制度,并在智能化的影响下实现自动管理。在这一系统中主要有四个数据库分别为过程库、文档库、配置库和用户库。其中,过程库主要是存储需求变更控制模型和相应的跟踪过程信息;文档库主要是存储部分软件所经历的版本需求;配置库则是存储所以版本所需要的文档属性,记录需求变更情况。而用户库则用于存储用户名及用户所发出的一些口令和权限。基于Web的软件需求管理系统只要借助过程管理与配置管理就能将所需要的一些文档进行管理,同时还能完成版本与变更的控制,并记录需求跟踪情况。总的来说,这种管理系统主要有五种功能版块:①用户管理与安全认证版块,这部分版块主要是用户信息管理与安全认证,只有指定的管理人员才能进行用户的注册与取消,并向合法用户授权;②文档管理,这部分主要是对需求的文档进行导入与导出工作,完备与更新数据库信息;③版本控制,这部分通常要与文档整合在一起,根据需求文档的基本属性完成版本控制工作;④变更控制,以实现拟定好的工作流程完成控制需求变更任务;⑤需求跟踪,熬完成这项工作,一定要结合需求属性等构建具有良好跟踪能力的矩阵,这样就能很好的完成需求实施工作。此外,由于这种管理系统属于大型项目,需要很多人员进行管理与研发,为防止需求信息与文档外漏,并便于相关工作人员获取相关信息,还应做好系统安全控制工作。以往的控制方案时通过Cookie完成HTTP的管理与跟踪,但这种方式需要将相关文件储存在客户机的硬盘上,很多用户会在此记录自己的信息,也成为很多黑客攻击的重点,因此,并未起到防止隐患发生的作用。通过研究应使用Session实现持续跟中,并限制用户权利,这样就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3结论

软件管理范文4

关键词:版本控制;编码过程;团队开发

软件开发是一项复杂而浩大的智力工作,每一个软件产品的推出都离不开团队协作,一个完整的软件产品是团队成员共同智慧的结晶。在团队协作过程中,每个成员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在协作过程自然会有很多的冲突与不一致,要化解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此类矛盾就必须要使用版本管理工具,对资源作统一的控制管理。

1版本管理概述

在团队开发中,版本管理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每个人要实现的功能是相互依赖的,这就决定开发环境必需是完整、统一的;每个人在开发中进度差异非常大,这就决定了源码要有一个全局的把控者;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功能与他人的模块进行整合,这就决定了在编码中要有调试的统一环境。面对以上的问题怎么处理呢,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引入对工程的版本控制、管理。版本管理的原理既复杂又简单,如下图所示。首先,在受控环境中必须一个资源专用服务器,所有的团队成员的开发成果都提交到资源服务器中;其次,当团队成员需要开展工作时,必需先从资源服务器中取得整体资源,然后再在本地机器上构建开发环境;最后,当团队成员完成阶段性开发任务后及时提交工作成果到资源服务器上,以实现与其它团队成员共享开发资源、成果,其它成员再及的从资源服务器中更新下来即可。资源服务器中源码版本则会随着团队成员提交开发成果而不断往上变化,团队中成员每提交一次版本数就往上增加1.版本管理作为软件开发中一项常规性的工作,其实现过程不需要团队成员手动的备份到资源服务器上,只需要使用相关管理工具即可。在目前的市场中有众多的版本控制管理工具,比较主流的有如下几种:VSS工具、CVS工具、SVN工具、ClearCase工具。在这些主流的版本管理工具上,有通用的语法及操作命令。如,从中央服务器上取下资源都使用Chectout的命令,把中央服务器的最新资源同步到本地客户端使用Update的操作命令,把本地资源提交到中央资源服务器上使用Commit命令。Chectout与Update同为从资源服务器取资源,但也有区别,只有第一次从服务器取资源使用Chectout命令,以后要取得服务器最新资源均用Update命令。

2VSS工具

VSS版本管理工具的全称是VisualSourceSafe,是一个最古老的版本管理工具。VSS是微软公司推出一个文件版本管理工具,这个版本管理工具功能相对弱小,适合作为初学者入门学习使用版本管理工具,同时这个工具只能使用在微软配套的Window操作系统中,不能使用在其它操作平台中,这就限定其使用的范围与场景,目前在企业中比较少这个工具进行版本控制区管理。

3CVS工具

CVS版本管理工具的全称是ConcurrentVersionSystem,是在VSS出现若干时期后由开源组织推出的一个新的文件版本管理软件,其在软件开发界流行于2000年-2010年时间段,其针对VSS工具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与完善,因而它比VSS功能更强大,适用场景更广,在当时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其不但可以运行于Window操作平台,也可以运行于Liux、Unix等平台系统中。同时,由于其是开源产品,从节省成本的角度出发,也更受中小企业的欢迎与喜爱,因而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作为老一代的程序员都非常习惯使用这一版本管理工具。

4SVN工具

SVN版本管理工具的全称是Subversion,也是由开源组织推出的一个开源管理管理工具。在当前编程界是非常主流的版本管理工具,其克服了CVS中的众多缺陷与不足,可以看作是CVS工具的升级版。在CVS中存在众多的安全隐患,SVN中则已经化解掉该问题,CVS中对版本冲突标识不友好,在SVN中则进行了改进处理,SVN还可以集成到众多的开发工具中,如Eclipse、MyE-clipse、NebBean等IDE集成开发工具,以方便程序中在编码中直接进行版本控制。在需要时也可以脱离开发工具而独立使用,只在安装客户端插件即可。

5ClearCase工具

ClearCase版本管理工具是由Rational公司推出的一个文件管理软件,其功能非常强大,远远超越了SVN、CVS、VSS等版本管理工具。ClearCase版本管理工具不担拥有以上几种工具的常规功能,还能自动合并开发过程中的版本分支,无需管理员手动操作,因而极大的提高版本管理的效率。但其也有一些不够的地方,比如,ClearCase工具过于复杂,需要专门的管理人员来对它进行配置管理,另外,使用这个工具需要支付相关费用,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负担,只适合于大型企业在进行大型项目开发时使用。

6结语

版本一致性是软件工程团开发作中必需处理的问题,版本管理工具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利器,有了版本管理工具使很多协作问题迎刃而解,使团队开发工作变得高效起来,同时也进一步提高软件质量,推动了软件工程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啸.主流源码版本管理工具的特色浅析[J].程序员,2008,(3):116-118.

[2]冯嘉俊,赵海燕.分布式版本管理工具-Mercurial[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1):224-225.

[3]徐慧.ClearCase配置管理及其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5,31(16):107-109.

[4]张军.电信企业如何搭建ClearCase开发环境[J].数字通信世界,2007,(9):52-53.

软件管理范文5

关键词:软件项目管理;风险分析;管理

软件项目管理极其重要,需要从多个程度分析社会技术系统流程,准确的判断软件项目开发的整体成功率标准,从实际多工程手段出发,分析技术手段、组织手段、工程手段的具体方式,逐步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和有效性。软件项目开发综合体的成功率水平不足,直接影响软件开发的有效性。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软件项目开发的利用过程和标准,通过增强软件项目管理的风险意识管控,最大限度地降低软件管控风险问题,不断提升软件开发的风险识别水平和管理效果,逐步提升软件项目管理风险意识,提高软件开发有效性。

一、软件风险意识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

1.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

软件风险是指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风险,其中包含两大基础属性问题。依照具体的结果和概率标准,判断软件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开展必要的开发性概率分析,及时调整高低标准和缺损程度,确定其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2.软件风险管理的必要需求项目开发过程中,需要准确的判断软件项目综合开发的形式和标准,明确软件开发的基本概率水平,及时调整判断整个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依照技术要求,通过各个手段逐步降低软件项目风险的概率,调整风险的损失程度,实施全面消除软件开发风险的方式,逐步降低风险损失率,消除各类风险问题。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风险管理工作是极其重要的。依照全面、系统、有效的风险管理过程,开展有效的软件开发利用,明确项目成功率水平,逐步降低软件开发项目的风险问题。根据软件开发的实际过程,及时调整开发的稳定性,做好有效的全过程监控管理,将重点工作落实到风险防控上,改变防御标准流程。依照重心要求及时调整风险防护情况,将软件开发落实具体内容上。

二、软件项目开发实施风险管理的对策方案

1.软件项目风险有效识别关系分析

依照软件项目风险的实际管理过程,准确的判断风险识别过程。按照软件开发的具体流程,对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充分了解项目开发的标准过程,分析其中存在的风险。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判断软件系统开发的目标,分析软件范围和差距,及时调整软件开发用户的全面深度,对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充分,对没有识别的内容进行可行性研究,判断设计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软件开发过程中,往往缺乏设计经验化管理,软件开发往往较为仓促,无法达到软件开发环境的标准要求,软件开发过程中出现设计错误,软件开发应用的范围或大或小,无法全面的与用户进行沟通,无法明确用户实际需求,无法深入的了解设计阶段的风险问题。用户实施需求不断深化,设计没有相关的可行性标准。依照设计阶段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准确的判断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缺点问题,重点分析设计经验上的问题,准确判断软件开发设计上存在的仓促性,对软件开发环境不达标问题,软件开发设计的错误问题,软件开发设计能力不足的问题进行分析。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明确项目收尾阶段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准确的判断软件开发过程中质量较低的问题。依照实际情况分析客户开发软件不合理、不满意的情况,对开发软件不到位、到货不及时的情况进行分析,及时调整软件资金回收不及时的情况。风险均属于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需要根据软件开发的实际情况识别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判断软件上可能产生的各类风险问题。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需要借助风险识别的技术操作方法,准确的判断具体的操作方法。头脑风暴方法是以原有的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为基础,通过有效的风险识别方法,采用有效的头脑风暴方法进行处理分析,制定合理的风险列表操作方案。依照相关的后续风险问题,提供合理的定量、定性数据分析,明确软件开发操作的管理办法和执行操作模式。

2.软件项目开发的风险问题分析

依照软件项目开发的风险管理过程,准确的判断软件风险的分析过程,依照实际情况加强软件开发,及时发展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各类不确定因素。依照风险分析过程,制定合理的对策标准,明确其中存在的风险问题,采用有效的风险级别操作模式,加强对风险情况进行分析,明确软件项目开发的风险问题。

3.软件项目风险计划的操作模式

软件项目风险计划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制定操作模式,准确的分析软件开发过程,风险管理制度情况,明确的判断风险控制制度管理的过程和办法。依照风险管理的相关计划,采用有效的文档形式操作,软件开发模式,对软件开发的相关过程和模式风险类型进行制定分析,明确其实际的软件项目风险管理计划操作办法。根据风险管理计划的执行过程和办法,明确实际风险管理的权责过程,实施有效的风险计划管理。

4.软件项目风险的合理跟踪调查

软件项目风险跟踪调查是一项被动的过程,通过软件项目的风险主动控制分析,判断软件项目的风险内容。其中包含对项目的各项信息的衡量,明确软件项目的风险跟踪,定位具体行为,明确风险行为计划标准。依照软件项目的实际跟踪过程,明确软件项目的开发标准,落实操作风险,结合实际需求,制定有效的风险计划管理,及时调整,及时分析,明确风险报告的具体内容。

三、软件项目制度的管理优化方案

按照软件项目的全过程,依照各类型风格进行分析,明确实际可以执行的操作办法,分析其中存在的各类风险问题。从全局的软件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准确的优化提升,完善具体软件项目制度的管理优化实施过程。

1.制定完善的风险评估分析

按照制度完善的操作风险评估过程,准确的分析项目风险管理,加强高效的风险评估分析。采用单一因果分析过程,判断具体项目的风险原因,影响关系,帮助管理人员解决各类问题,找出软件项目开发的风险根本问题。实施有效的因果分析办法,加强对软件项目的分析,实施必要的定向分析,明确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按照实际决策分析过程,通过软件项目的风险评估办法,确定完善的风险评估分析标准。

2.明确软件风险管理的评估过程

按照软件项目实际的风险管理过程,准确的分析项目开发风险识别过程,制定有效的管理有效操作标准。按照具体的评估方法,依照许可要求进行数据分析,明确大小、结构、数据、应用范围等内容,加强对项目特点数据的分析。

四、结语

综上所述,软件项目开发管理过程中,需要明确实际软件项目开发的风险和管理类型,从实际情况出发,重点分析软件开发项目的顺利开展过程,结合软件项目的具体风险因素,实施有效的步骤化管理,逐步降低风险概率问题,实施软件项目开发,拓展经济价值应用标准,实现有效的综合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郑雪原.软件项目管理中的进度控制问题及对策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7(14)

[2]沈莺,李诚.精细化软件项目管理方法的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13)

软件管理范文6

复杂系统的分系统较多,测控软件的内外接口多,形成分布式的软件控制,具有多通道、大容量、高速率的实时数据采集。上述特点,决定了复杂系统的测控软件质量控制的复杂性和质量管理难度。测控软件项目的质量管理人员如何在复杂的软件开发过程中理清思路,实现软件开发过程有效的质量管理,控制和保证测控软件质量,探索提升软件开发质量的途径,已成为当前软件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有效的质量管理主要是从人员的因素和方法因素来实现,因此,本文结合复杂系统测控软件特点,提出了一种分层质量管理的结构管理模式,通过基于技术分层模型的测控软件质量管理方法实现测控软件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并在实际系统中应用验证。

2分层质量管理结构模式

现阶段,软件质量管理存在两种模式。在这种质量管理模式下,所质量管理部门对测控软件开发实施的质量管理主要是软件开发部门的设计人员按照制定的质量计划流程执行,通过提供证据的形式将各种流程执行后的数据反馈给所级质量管理部门。在理想情况下,质量管理部门与软件开发部门之间应形成的是一个PDCA的逆时针良性质量管理环,但实际上,这种管理模式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软件开发部门提供的度量数据能否真实地反映软件质量。显然,软件质量的好坏在目前的软件行业都无法找到一个确切的评价指标。在项目六性分析中,在考虑软件可靠性时,其任务可靠度都是按照1来假定的,因此通过数据和流程分析是不能完全评价软件质量的;第二:是否存在软件文档与设计不完全相符的情况。例如:某系统测控软件在仿真环境下完成了开发和测试后集成在测控车上试验,并根据试验的要求按照更改流程进行了软件的修改,但是,是否同时对测控软件的文档(需求说明、详细设计等)进行了相应的更改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提出第二种质量管理模式,是一种分层管理结构,也是目前测控软件采用的质量管理模式。在这种质量管理结构下,实现分层管理,所级质量部门定位在按照体系管理,增加软件项目质量管理层,该层人员来自于软件开发部门,与软件开发部门存在交集,是熟悉软件设计和管理流程的软件技术人员。软件项目的质量管理人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帮助所级的质量管理部门了解软件的真实状况,接受所级质量管理部门的质量体系和执行体系流程建议;另一方面,帮助开发部门理解质量问题的根源和寻求技术解决方案。在测控软件开发上应实行“设计(软件开发)、评测(项目质量管理)、监管(所质量管理)”分层负责的原则。显然,这种分层质量管理的结构模式更适应当前复杂系统测控软件开发过程。

3基于技术层次模型的质量管理

通常,软件研发前期的质量保证主要依靠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软件研发(软件单元设计、软件编码、分系统联调、软件系统集成等),后期的质量保证则主要依靠软件测试、故障归零、第三方评测等过程。由于复杂系统测控软件涉及过程多且复杂,如果按照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可能会存在重复管理或管理内容的缺项。通过建立基于技术层次模型软件质量管理过程,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软件质量管理技术层次主要是对数据、编程、文档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实现方法是以技术测试结果检查为主线。为了更好地实现质量管理和过程控制,模拟测控软件的内外部接口搭建了仿真测试环境。

4测控软件开发分层质量管理中的难点问题解决

通过对几个复杂系统测控软件开发采用分层质量管理实践中发现难点问题主要有2个:版本的控制问题和文档与实际设计不相符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在其他软件开发管理中也较为普遍。针对测控系统由于其接口较多,评测后需要根据试验要求更改的内容必然也较多,如果软件开发人员多次更改软件版本,但并未清晰标识,时间一长,会出现软件开发人员自己也不清楚哪个版本才是用于试验的;修改了设计代码,又不同时修改文档,文实不符现象将严重影响测试人员和使用方。因此这2个难点问题在分层质量管理中也更为突出。为了解决上述难点问题,采用了软件配置管理工具和相应的技术措施。软件配置管理工具是测控软件开发分层质量管理的关键工具。目前我们使用的是TestBed进行配置管理。测控软件的项目质量管理人员采用软件配置管理实现了对软件版本升级管理,并且对于每一个软件配置对象都建立一个演变图,用演变图来记录对象变更的历史。配置管理工具由测控软件的项目质量管理人员集中管理,实现安全授权机制,具有加锁功能,软件集成测试通过之后,软件进入配置库管理,软件设计人员按照流程更改软件,必须由质量管理人员从配置库里提取源程序,由设计人员进行修改,修改完毕后填写更改代码记录,更换版本,修改文档,入库。质量管理人员通过技术手段实施质量检查记录:①确认更改记录与更改源代码的一致性。采用Beyond代码比对软件,比对更改前后的源代码与更改记录是否一致;②应用配置工具记录版本变更;③确认配置库中更改前后文档的一致性。确保文实相符。同时,为了避免软件开发人员在试验现场随意更改软件,造成现场使用软件与入库软件不一致。采取的技术措施是:运行软件的计算机不允许安装软件开发环境,应用软件以可执行文件(.exe)的方式,并有软件管理人员记录日期,定期检查,从技术强制措施上避免了测控软件的随意更改,有效地解决了质量管理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5结束语

软件管理范文7

针对现代侦测系统综合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分析了侦测系统的特点,采用四层架构模式设计实现了侦测系统的系统管理软件。在需求变化的情况下,通过软件的扩展接口,可使系统管理软件具有管理灵活、模块通用、可扩展特点。

关键词:

侦测系统;四层架构;系统管理;软件扩展

0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军事装备的设备复杂化程度在不断增加。在装备有多种侦查设备的侦测系统中,如何对多个设备进行管理和协同工作,以及如何对多个设备侦测到的信息数据进行存储、挖掘、统计分析等操作变得至关重要。而作为侦测系统的系统管理软件在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操作灵活性、可扩展性、稳定性及维护性尤其重要。一般侦测系统软件组成主要包括9个软件单元:多源信息控制与融合软件单元、对外接口软件单元、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单元、安全管理软件单元、系统管理控制软件单元、控制硬件MIO软件单元、数据库服务管理软件单元、显示与控制软件单元、信息处理软件单元。

1软件架构设计

软件架构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软件系统能够适应需求的变更、易于维护和升级,同时尽可能地节约开发成本[1]。在软件的架构设计中,常用的架构模式有三层/四层开发架构、SOA(面向服务架构)、DDD(领域驱动设计)等,目的在于实现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3]。由于系统管理软件需要处理系统内大量不同实体间复杂的逻辑业务关系,需要用到大量的事件、消息、多线程等方式,采用分层架构比较合适且方便后期扩展和维护。本文采用四层架构进行设计。根据侦测系统的业务逻辑将系统管理软件抽象成四层,即用户界面层(UI层)、问题领域层(PD层)、数据管理层(DM层)和系统交互层(SI层)[2]。用户界面层主要实现人机交互和各类信息进行显示,负责提供侦测系统内设备的管理控制,同时与外部系统进行协同工作,包括界面展现和控制软件单元、对外交互软件单元等。问题领域层主要用于对上下层之间交互数据的逻辑处理,包括操控和调度管理软件单元、故障检测和维护软件单元、领域可扩展软件单元等。数据管理层主要完成对侦测系统中数据的分发、分析、加工、获取等,主要包括数据记录和回放软件单元、系统版本管理软件单元、系统配置管理软件单元等。系统交互层负责封装光纤采集卡、采集器、数据库服务器的具体交互方式,包括各类原始数据的采集和控制命令的下传等操作,主要包括数据查询软件单元、数据库管理维护软件单元等。

2软件内各软件单元的设计

软件单元设计是描述系统需求的一个过程,需要将需求中的感性描述进行抽象,提取要实现的功能,是整个系统开发的一个关键过程[4]。根据需求,系统管理软件设计分为界面展现和控制软件单元、对外交互软件单元、数据库管理维护软件单元,以及数据库记录与回放软件单元、任务调度与操控软件单元、故障检测和恢复软件单元、系统版本管理软件单元、系统配置管理软件单元、数据库查询接口软件单元。各软件单元完成的功能如下:(1)界面展现和控制软件单元:实现系统信息的显示和对系统内设备的控制。(2)对外交互软件单元主要实现:向其他侦测系统发送协同侦察请求,或响应其他侦测系统的协同侦察请求,控制系统进行协同控制,同时完成内外系统的数据格式化。(3)数据库管理维护软件单元主要实现:数据库的备份、还原、故障修复及完成数据库的同步更新工作。(4)数据记录和回放软件单元主要完成:对系统内各类信息的入库、回放等操作,为研究人员提供二次分析的资料。(5)操控和调度管理软件单元主要完成系统内操控的转发、分析、加工等工作。(6)故障检测和维护软件单元主要完成系统各个软硬件模块的故障检测、显示、对外上报、开关机的初始化控制等工作。(7)系统版本管理软件单元主要完成系统各个模块的软件版本的上传、下载等更新和入库备份、还原操作。(8)系统配置管理软件单元主要完成系统各个模块初始化参数的推送和系统实时工作参数的分发等工作。(9)数据查询软件单元主要完成系统内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插入、更新等操作,以及用户操作相关界面完成侦测信息的查询,包括目标活动规律查询、系统工作日志查询等。

3软件各接口的设计

由上文知,一般侦测软件系统由9大软件单元组成,软件的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其软件各个单元间的业务通信机制,即接口设计。接口设计是后期代码编制的基石。所以,接口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软件系统的复杂性和扩展性。本文对软件系统中的各个软件单元根据其在问题领域中的功能进行切割分类。系统管理软件和系统内其他软件单元都有业务通讯。侦测系统内其他软件单元与系统管理软件单元的接口关系,从中可看出系统管理软件的重要性。后期的编码中采用数据抽象(ADT)、多态和继承类的方式抽象出软件单元。软件单元由一组类表达,方便后期的扩展和维护。由于系统内各个软件单元的交互频繁且产生的数据量大,本软件采用消息队列、事件、多线程、内存映射、双缓冲等技术构建软件工作流引擎,使得本软件在多任务、高频率、大流量数据时整个工作流不堵塞。

4结束语

本软件在服务器上作为后台程序运行,其中的所有功能和服务都是自动运行,无需人工交互。该软件已经在多套装备中实际应用,目前运行状态良好,具备完善的系统管理和数据存储功能,可将数据永久保存在后台数据库。由于该软件具备通用性好、管理功能完善等特点,可以在更多的侦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进而指导相关领域的开发活动。

作者:李树文 王爱矛 盛震宇 邢朦 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参考文献:

[1]MartinFowler.企业应用架构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22-163.

[2]ErichGamm,RichardHelm,RalphJohson,JohnVlissides.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12-136.

软件管理范文8

(1)模块的可分解性

模块的可分解性表示一个大模块可以根据不同粒度来进行小模块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度,从而分解模块的复杂度。

(2)模块的可组合性

模块的可组合性主要体现在SOA提供的模块组合性和服务组合性。将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模块进行组合,形成更大的功能模块;通过不同服务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组合,形成新的服务系统。

(3)模块的可理解性

模块的可理解性指模块的分解与组合要能够体现其功能性,方便用户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用户是否会使用该服务,功能模糊,理解较难的服务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也是模块化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的问题。

(4)模块具有自保护性

模块能够及时的排解错误,并防止错误扩展,当系统出现异常时,允许错误停止在该模块内,而不允许影响其他模块的应用,更不能破坏其他服务,这便是模块的自我保护性能。

2SOA的软件项目管理通用平台建设方案

一般而言,软件工程项目开发都需要经过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软件测试和维护等五个阶段,在建立基于SOA的软件项目管理通用软件平台建设中,需要将SOA技术穿插到软件工程的每个阶段中,模块化的设计在通用平台的建设中非常关键,需求阶段就要开始划分整个业务模块,然后对每个业务模块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概要设计将功能模块进一步优化,详细设计阶段将优化组合过的功能模块进行服务行业处理,最后提供一套可以注册、登记和订阅的服务系统。整个通用平台设计都呈现出SOA的模块化特点。软件项目管理系统如果要应用SOA的模块化原理去管理软件项目,在开发设计的开始就需要将SOA的特色纳入开发中。根据需求分析文档对业务模块进行分类形成功能模块,接着对功能模块进行整理,从而将用户的所有业务需求变为不同的功能模块。这利用了模块的可分解性。

在设计阶段,根据模块化的可组合性,对相同功能模块进行组合形成,形成较大的功能模块,然后对这些功能模块添加接口形成不同的服务以供用户使用。这些服务可以供用户直接使用,只需要注册登记后,用户就可以进行定制化的订阅,满足其相应需求。同时根据不同权限,设置不同服务权限,方便软件项目管理。在设计的过程中,将软件项目管理常用功能模块进行封装,形成通用服务,定制化的需求作为定制化服务提供给不同的软件项目管理用户,保证不同行业的需求,从何形成通用化软件项目管理平台。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