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总结讲话范例6篇

音乐课总结讲话

音乐课总结讲话范文1

(一)教学语言要规范

我国的汉语发音因地域的不同而差异甚大,北京话与广东话相差甚远,上海话与四川话又大相径庭,即使在同一省、市、县,说话语音也有差异。但作为一个教师,为了将教学内容表述得清楚,易于学生理解,就要使用国家规定的教学语言———普通话。教师在讲解和范唱时,如果不能做到语音标准,字正腔圆,就不能准确注释歌曲或乐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能给学生带来听觉上的美感享受,甚至降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要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教师才可进得课堂,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规范的语言发音,为发声练习歌唱的字正腔圆打下扎实的基础,还可以烘托艺术的美,使学生收益终身。

(二)教学语言要精准

音乐知识本身是严密的、系统的,而教学又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教课任务,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精炼准确。“精”是少而有分量,“确”是恰切地表达内容。教师在教学中恰切地阐明事理,击中要害,句句吸引学生注意力,就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反之,课堂语言啰嗦重复,内容空洞乏味,学生就会厌倦,精力不集中。所以,教师要反复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讲课语言的精准,达到句句有内容,富有真知灼见。在讲课中,对学生已知的东西,简言概括;对学生必须掌握而又难懂的知识,就要讲得细致深入,反复强调。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戒使用“差不多”“大概”这样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语汇,要善于运用音乐艺术规范的专业术语。

二、教学中要使用生动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讲究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通过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积极性。

(一)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教师的课堂语言要生动形象,能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事例,将深奥的理论讲得浅显易懂,将枯燥的知识讲得风趣动人。此外,教师讲课时还要注意选词、句式和语言的感彩,上音乐课虽不是发表演说,但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领会教学内容与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得到更好的发挥,教师的语言应与教学内容、音乐作品基调一致,具有较强的感彩。

(二)教学语言要幽默诙谐

课堂幽默是一种教学艺术,沉闷的课堂会使学生产生压抑感,如果教师能适时讲一个小笑话则会使学生开怀大笑,立即兴奋起来。在音乐教学中,可以用比喻、夸张等修辞形式创造幽默生动、妙趣横生的教学语言,寓教于乐,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中要使用明白易懂的语言

讲课的语言既要有书面语言的精准,又要有口头语言的明白易懂,顺口悦耳。书面语言的结构往往较严谨,句子较长。附加成分多的,可是句子细致严密;联合成分多的,可把互相关连的事物联系起来,气势畅达。但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语言,长句不易听懂,学生记了前句漏了后句,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必须考虑教学语言是否明白易懂,考虑到音乐教学的特点和教学效果。反之,则会形成一个枯燥难解的课堂教学。

四、教学中要注意说话态度,讲究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使用文明的语言和积极正确的教学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言传身教,注重说话的艺术,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中应多诱导少责难,多鼓励少贬斥,不要因言辞不当伤及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反之,学生将因怕出错没自信而不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中来。

五、教学中应根据教学过程、育人需要使用恰当的教学、教育语言

专业的教学语言使用,能够激励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音乐艺术是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情感有时人们心理活动的一大特点。如果教师用充满激情的导语以情激情,调动学生的情感潜势,引起学生内心世界强烈共鸣,从而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新开学的第一节课,音乐教师热情地说道:“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和我一起上音乐课,我将带领大家在音乐课的圣殿里遨游,去领略和欣赏世界各地各种风格体裁的音乐,使大家成为音乐艺术的知音!”这样的开场白,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和解放孩子。而相信解放孩子,首先就要学会夸奖孩子。音乐教学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做课堂的主人。

六、得体的体态语言可使音乐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体态语言在音乐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态语言可以帮助教师树立完美的形象,表达出教师的不同的意图和情感信息。教师将丰富的体态语言运用到音乐教育教学中,往往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等一系列国外的音乐教育体系中,要求学生把身体各器官作为乐器,把所听到的音乐再现出来,也就是强调“音乐是动的艺术”。音乐进行有线条、有起伏,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必须反映其断、连等典型特征,动作应有乐感,使学生在美的韵律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所以,在此类课型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性体态律动表演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教师的示范,才能够启发学生的想象,从而生发出他们各自不同的创造性体态律动动作。

七、总结

音乐课总结讲话范文2

在音乐教学工作中,首先教学态度认真,治学严谨。为了尽快进入状态,弥补教学经验的不足,提高业务水平,我常抽出时间听课,只要我没有课的情况下,四杯赛的课我基本上节节不落,而且我还听其他三位音乐教师的课,并注意与其他老师交流,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把他人的经验融入自己的教学思路之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案。我在每次备课前,都深入研究挖掘教材教参,同时阅读了大量课外刊物;在备课过程中力求做到精、简、全、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讲课之后,即时将讲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注意的问题补充到教案中。

遵循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对7年级和8年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7年级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我把提高学生音乐兴趣作为教学重点,课堂上做到精讲多听,选择学生喜爱的音乐曲目,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快乐;把加强学生的音乐技能技巧作为8年级的教学重点,音乐课以唱歌教学为主,要求学生唱歌要讲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注意连贯、节奏准确、用情表现歌曲内容,为8年级学生参加毕业艺术推荐生考试打下良好基础,结果教学进行的更加顺利,教学效果更好。在讲课中我力求做到重点突出,线索明了,语言简练、生动、幽默,课堂气氛活跃,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学生的喜爱。而且在教学过程中, 我时刻注意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即时解决,作为任课教师我经常找学生谈话,鼓励他们不要怕困难,增强他们学音乐的兴趣和信心。有些学生在与我谈话之后,不但音乐进步很大,就连文化课的成绩提高也很快,总之力争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经过努力的工作,在教学方面我取得了一些成绩。

除了完成音乐课堂教学外,积极组织课外文艺活动。本学期,主要参与组织了“课前一支歌”和“歌唱祖国、唱响校园12.9大合唱”的组织,并且做了许多具体工作,比如:歌曲的选择、请示领导批准、再编辑输出、下发歌片、每个学生人手一份,督促学生练习,定期检查评比,达到了预期效果。使我校班班有歌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陶冶情操,增强了集体荣誉感,确实提高了学生的演唱水平和音乐素质,使我校美育再上新台阶。

对待上级指定(督导检查材料)的任务, 积极完成, 速度快, 质量好, 不讲条件, 不提要求。任劳任怨, 体现了一个人民教师良好的工作作风和道德风范。每当接到领导下达的任务,我总是不折不扣地完成, 并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 对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

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响应学校的各项号召,积极捐款捐物、参加升旗仪式,认真完成业务笔记、政治笔记的学习内容。

当然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仅以以上几点还是远远不够的,自己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我以后还会继续努力,我今后的目标是:

一、在工作中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加强业务学习,而不是停滞不前, 自以为是。

音乐课总结讲话范文3

关键词:影视作品 音乐 学前教育 素质 演奏

一、影视作品中的音乐概念及特点

影视作品中的音乐,通常简称为电影音乐,其概念顾名思义,广义的是指电影中所用的一切音乐和歌曲。但是我们在现实用法中,狭义指的是作曲家为电影专门创作的音乐和歌曲。影视作品中的音乐是影视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部分。影视音乐在不断的发展运用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音乐艺术,成为音乐艺术的一种新的体裁。影视作品中的音乐仍具有其本质构成要素,即旋律、和声、节奏和色彩,但是因为其置于电影的大背景中,其所表现出来的特质是音乐的听觉形象与语言、音响效果、视觉画面相结合起来。音乐元素受到电影情节的艺术构思、艺术结构的影响,受到画面视觉形象的制约。

电影音乐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抒情性,但是因为其音乐本质决定了其叙事性较差,需要通过听觉来感受、需要通过一定的时间过渡、过程展现、通过演奏和演唱呈现等。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与电影题材、情节、风格的紧密相关性。音乐构思由电影的题材内容、风格样式、人物性格及导演的艺术总体构思来决定,音乐的听觉形象与最终与画面的视觉形象紧密融合。电影中的音乐,除神话、童话、科学幻想类影片等,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很少有夸张和程式化的东西,这一点明显区别于音乐会乐曲和舞台歌剧音乐。

二是音乐常常与对话、自然音响效果相结合。当影视由无声电影进入到有声电影以后,音乐即与电影中的对话、音响效果、画面紧紧融合在一起。基于影视作品的美学功能和要求,影视作品中在表现抒情性、戏剧性气氛的时候恰当地、有效地使用音乐。

二、在学前教育音乐课中发挥影视音乐欣赏在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影视音乐的一些作品中流淌着不同的音乐情感。通过欣赏一些多媒体影视音乐,并结合教材讲解片中的剧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影视作品的主题和寓意。比如在欣赏了《祖国的花朵》、《妈妈再爱我一次》片中的主题歌曲时。让我们又想起和重温了童年时在影院里面的那份美好的时光和记忆。通过欣赏这类的影视歌曲,使学生切身地体会人们相互之间的亲情,教育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教会他们懂得如何珍惜,这样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所达到的效果,是通过说教难以达到的。在进行人性教育方面,让学生欣赏一些动画片中的音乐,例如《小鲤鱼历险记》、《宝莲灯》等影视音乐,通过欣赏和讲解音乐的内容,教育他们应该保持并发扬敢与邪恶势力作斗争,不畏艰险、不怕辛苦;通过欣赏《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歌曲《我心永恒》,更好地教育学生,爱情不只是甜蜜,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而是无私地付出、是双方心灵的交融。只有坚定世上存在纯洁的爱情,才能真正地体会到爱情的滋味与可贵。总之,通过把影视音乐进行分类以及一些片段式的欣赏,并结合一定的剧中内容进行讲解,会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促进今后的幼教事业发展。

另外,可通过影视音乐欣赏课,让学生对影视艺术的了解、喜爱,来激发他们对影视音乐的热情和对音乐知识的渴望。在选修课中,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个学生都看过电影,有的同学还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欣赏不同风格的电影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在这样一个个性充斥的课堂中,给予大家更加广阔的开放空间去探寻影视音乐的魅力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给学生们提出一些问题或者一些主题,让学生们到课堂外去找寻答案:或者通过学生站在讲台授课的方式,让他们亲自去体会把自己的所知与同学们分享的快乐。

三、在学前教育音乐课中发挥影视音乐对学生器乐演奏表演意识的提高

音乐课总结讲话范文4

关键词:教学导入;语言艺术;板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216-01

音乐课是音乐老师展示独特风采的舞台之一。一堂成功的音乐课,从熟悉教材,到课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的艺术手法,丰富的教学语汇,到师生之间情感的默契配合,教学效果的好坏,都体现着一个音乐教师的个人风格和自身素质。同一节课,由不同的教师执教,其效果往往大相径庭。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老师教学方法和专业技能的不同。下面笔者就音乐课的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环节谈几点看法。

一、课堂教学导入艺术

良好的开端是事情成功的关键。一堂好课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导入作为前奏。课前的组织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新课的导入方法就尤为重要了。不同类型的课题可以用不同的导入语言和导入方法。有的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有的可以用提问的方法,有的可以用看录相,有的可用猜谜语的方法,有的可以集体讨论式,甚至可以用游戏式、竞赛式等等。

例如,欣赏京剧音乐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京剧的由来和形成,以及京剧界的四大名旦,各种流派,特别是可以讲一下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京剧名旦梅兰芳先生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梅兰芳先生坎坷的一生及梅兰芳先生对京剧艺术的执着追求。也可以放一段京剧片断,既能听到优美、明亮的京剧旋律又能欣赏京剧艺术在舞台上的表演,也可以介绍一些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传统曲目,如《孟姜女》、《打渔杀家》,或观看一些解放以后创作的优秀剧目《沙家滨》、《红灯记》。让学生走近京剧、了解京剧,以激发兴趣,使他们热爱京剧艺术。

又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老师会跳舞的话,可以用一段优美婀娜的舞蹈来作为导入新课的前奏,使学生随着老师的翩翩起舞而进入意境,也可以放一段《春江花月夜》的舞蹈片断,使学生在观赏中激发起学习音乐,了解舞曲的兴趣,不知不觉沉浸于学习之中。总之,课堂的导入艺术很重要,也很值得同仁们去探究。

二、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教学语言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是音乐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作核心,如果缺少优美生动的语言,音乐课就会变的单凋呆板,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语汇功底。当前的音乐教学与其他相关学科渗透,那么就要求教师博览群书,见多识广,如对历史、地理、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懂一些,以便在授课时把歌曲的历史、背景介绍的更完美。次外有了一定的语汇功底,还要讲究语言的教学艺术。一个老师讲课的语气、速度、音色、语调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笔者曾听过一堂欣赏课――《春江花月夜》。从课程的设计、教学的环节,以致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地使用都是无可挑剔的,但由于教师讲话语气生硬,脸部表情呆板,特别是讲话没有节奏,缺少抑扬顿挫,结果,学生不能很好的配合,也谈不上理解作品的内涵,使原本能给人带来轻松、愉悦、如诗如画、赏心悦目的一堂课变得平平淡淡、毫无生机。

笔者认为上好一堂音乐课,首先教师要有较扎实的文学功底,其次老师的教学态度要亲切,应有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再加上明亮圆润的音色,语言要富有情感,授课语速要有节奏,语气应有抑扬顿挫,特别要带有鼓动性、激励性。另外,教师脸部表情切忌呆板、严谨,而应慈祥、随和,使学生愿意接近,便于沟通。

如,介绍歌曲的历史背景时,可以串插一些历史知识或历史小故事,语气平稳,而有感情,脸部表情要丰富;在讲授重点、难点时,语气要加重,音量偏高,使学生对知识点留下深刻印象;在提问时,老师语气要温和,脸部表情要亲切,用鼓励的眼神注视学生,让学生没有顾忌的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不管对否都要有正确的评价,教师以表扬、鼓励为主,不在师生之间产生距离。总之,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题材、不同的对象,采用灵活多变的、简洁有效的教学语言加以引导,要加强语言表达的逻辑性,优化课堂教学的语言,使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给学生增加学习音乐的兴趣,力求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美与音乐美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

三、课堂教学板书艺术

板书设计是一堂好课不可忽视的环节,在音乐学科的教学中,往往有很多老师不重视它的地位,但实际上运用独具匠心的板书设计,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与多层次美的教学氛围 。并且它又具有自身的特点:直观、重点突出,图文并茂,所以在教学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教师一手漂亮的好字,加上精致独特、富有情趣的板书设计,那么它还能够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板书中感受到音符的形态美,图片的色彩美,文字的造型美,音乐语言的简洁美,音乐表现的形象美、丰富美。此外,板书还能锻炼一个音乐老师的综合能力,提高音乐教师与美术等姐妹学科的整体艺术素质。

音乐课总结讲话范文5

关键词:音乐 鉴赏课 分析 理解 教学方法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阶段的音乐鉴赏不仅要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理解、想象等能力,而且还必须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能力去分析理解作品,从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综合、概括能力。在教学中,要通过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去陶冶、感化学生,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扩大音乐视野,进入一个个迷人的艺术境界。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其分述如下:

一、重视理论教学与作品欣赏的有机结合

对于音乐知识及音乐鉴赏基本概念问题的学习,不应该通过单纯的理论讲述来进行,而要与鉴赏具体的音乐作品相结合。这样不但使学生欣赏了音乐作品,而且能从感性、理性的结合上,理解音乐及音乐鉴赏中的基本概念。如果一味地孤立地来讲述,不仅事倍功半,而且极可能挫伤学生学习音乐欣赏的积极性。如普高音乐教科书中的第一单元《学会聆听》涉及到的常识性知识和基本概念比较多,像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等,为此我结合单元里的乐曲《草原放牧》,在简单的启发性谈话之后,再聆听,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辨别、分析,最后老师再作总结性的讲解。语言的描绘与音乐的情绪扣动着每个同学的心弦,使同学们仿佛看到草原小姐妹勤劳善良、斗风雪保护公社羊群的真实故事。由此可见,音乐不仅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而且还是情感的艺术、时间的艺术。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自我创造力

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审美思维过程最基本的品质,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的想象美,对发展学生个性和智慧、促进创造思维是十分可贵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声有形的情境优势所创设的音乐意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鉴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美。如:《滚核桃》是一首山西绛州的鼓乐,这首曲子讲述了农民采摘核桃之后,集中装袋、运到房顶上,然后铺开核桃晾晒、核桃滚散开来、滚落地下的景象。在聆听乐曲之前,我让学生们想象核桃滚落地下的声音,模仿声音并打出节奏。我抓住这一时机,谈话进入新课教学,充分讲述乐曲、了解乐曲之后,让学生观看另一段现场的演奏。这时乐曲和画面变得更有吸引力,学生一边聆听,一边模仿节奏和击鼓动作,有的拍手,有的敲击桌面,还有的跺脚……精彩纷呈,课堂气氛活而不乱,促进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做到了玩中学、动中学和乐中学。

三、重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欣赏课似乎形成了一种标准教学程序:1.介绍作者生平;2.介绍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3.介绍主题;4.介绍作品结构;5.完整地欣赏全曲。这样,学生们就不能和音乐互动起来,不能融入到音乐中去。因此具体到欣赏某一作品,老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教法,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像同学们不太熟悉的作品,最好先听,只有首先通过感官的欣赏,才能使学生进入到情感的欣赏,再通过学生的理解、老师的综合,进而进入到理智的鉴赏中,最终对作品的形式、内容、民族性、社会价值、艺术价值等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对于学生较熟悉且旋律感强的作品,不妨先唱一唱,先体验,再听一听,经过讨论后再作总结。总之要充分考虑到高中生的特点,切忌一听到底或一讲到底。努力把听、唱、做等教学手段交织在一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加了吸引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大家较熟悉的乐曲《阳关三叠》,是首典雅优美的乐曲。针对高中生的特点,在上课时,我先让学生把王维的诗展开讲述、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由被动听转为主动探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大家迫不急待地想知道这首古曲是怎样的一种境界,特点又是如何变化的。当欣赏作品时,课堂静极了,典雅优美的曲调把同学们带入一种对从军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反映了人民在不合理的徭役制度压迫下的哀怨情绪。同时穿插唱、视、讲、画等教学手段,这样同学们不但想听、会分析,还能根据情感的联想绘出曲中描绘的依依惜别的图画呢。无疑,学生已进入到迷人的艺术境界,领略着音乐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俗话说“教无定法”,音乐鉴赏课亦同其它学科一样,教学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问题的关键在于随机应变。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地探索,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巧妙设计,发挥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其思维能力,并积极引导,参与学生的讨论,相信,我们音乐鉴赏课的质量和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就能给学生创造一种艺术美的感觉,既感受到音乐带给我们的美感,又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

参考文献

[1]程建平《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师培训系列教材(音乐)》。

[2]柳斌《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

[3]《新课程标准》.北京大学出版社。

音乐课总结讲话范文6

(一)组织教学

十几年来,我们班经常有外省市老师来听课,刚接新班时,学生不习惯,有时我和学生在舞台上,台下坐满了听众,学生难免精神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显然要上好课,先得组织教学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课前三分钟,我喜欢分别用六种方法组织教学:

1.集体唱一支歌

要求唱歌的时候身体坐直,目视前方的黑板,看黑板中缝的中点,将中点看成彩电,唱哪首歌,就意想彩电里正放映那首歌曲的录像带,然后再感觉自己全身心溶进了歌词所描绘的境界。这样入静入境地全身心唱歌,课堂气氛立即就轻松了,同学们甚至会忘记了是在舞台上上公开课。

2.集体朗诵

有时我问学生:“大家愿意朗诵吗?最喜欢朗诵哪篇文章?朗诵诗也行!”“朗诵陈毅的《梅岭三章》。”“可以。”“朗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吧!”“也行。”于是我说,“请全班同学起立,身子站直、头要正,请各自再调整一下表情,就像演员演出一样,好,预备,起!”全体同学铿锵有力地朗诵,显然容易振作士气。

3.口头作文

正式讲课前,我喜欢请学生口头作文。我随意出一个题目,如《从二青会辽宁获72枚金牌想到的》、《我国入关的利与弊》、《租让土地的得与失》、《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打法》。听完题目,学生们稍加思索,便站在自己的位置,六嘴八舌他说自己的文章。有多大劲使多大劲,用不着担心打分少,也用不着怕别人批评,个性得到最充分的解放。

4.气功冥想

也有时课前我用引导学生做气功冥想的方法组织教学。请同学们起立,两脚分开,与肩等宽,俩脚平行,背直、头正,微闭双目,以目视鼻,以鼻对口,以口向心。然后意想丹田之处有一朵莲花盛开着,浑身放松,若感觉深呼吸舒服,则深呼吸。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排除与课堂无关的思绪。冥想则是引导学生闭双目,意想自己像一片云,飘向空中,然后变成一轮月,俯瞰地球这个直径比月亮大两倍的浅蓝色的星体,再想自己是一颗星在广阔的宇宙空间遨游,这时再看地球只是光亮极弱的一颗小星星,所谓“处天外遥望地球很小,居体内细察心域极宽”。这样个人的得失进退荣辱恩怨就很容易变小,自然就从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了。

5.再现自己最辉煌的时刻

也有时课前三分钟,我请每位同学让时光倒流,意念上走回当年自己最成功、最辉煌、效率最高的时刻感受那时内心深处的愉快感、自豪感,使之扩大,使之迁移到今天的学习生活中来。

6.扮演杰出人物的角色

有时课前我请每位同学扮演自己最崇敬的那位伟人或杰出的人物,意想自己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为人处世都和那位杰出的人物一样。许多学生这样想了两三分钟,就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上进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我们管这种做法叫做“精神充电”。

经过课前组织教学,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境,迎来了即将开始的语文课。

(二)设计导语

导语设计得好,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一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

如讲《周总理,你在哪里》这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有这样一个人,全中国人民都觉得他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他博学多才,对国防外交、教科文卫、工农商兵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给予及时具体的指导;他精力过人,在全国各地党委政府被夺权,公检法被砸烂,军队被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他力撑危局,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他廉洁一生,无儿无女无遗产,联合国破例为他的逝世降半旗致哀。”这样全班同学的情绪很快沉浸在对周总理的怀念中,学习这课的兴趣更浓了。

《论语六则》这课书的导语我这样说:“火之光,电之光,能照亮世间的道路,思想之光,能照亮人的精神世界。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例如牛顿、哥白尼……谁知道这十位思想家谁排在第一位?他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夫子。”这么一说,学生们学《论语六则》的兴趣便浓了一些。

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过来。

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三)设计板书

我平时讲课板书少。板书是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解教材。以下五种板书形式、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1.字体变化

如讲议论文我喜欢用仿宋体或黑体美术字写课题;讲说明文则喜欢用楷书或魏碑体写课题;讲记叙文用行书;文言文则大多用隶书写课题。我写得认真仔细,学生便也极认真地看,有的还边看边模仿,同学们感觉汉字千变万化、奥妙无穷,激发了听课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练书法的兴趣。

2.故意写错字

板书时故意写错一两个字,既提高了学生发现错误的能力,又使爱写错别字的同学引以为戒。比如:我写《爱莲说》板书时,故意将作者周敦颐的名字写成周孰颐,一时间下面议论纷纷,爱溜号的同学也仔细观察这两个字。趁此机会,我请同学们给改错,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也有时,写板书时,我便将难写的字、易错的字,干脆空着不写,然后请爱写错别字的同学到前面去填空,激发了学生改错别字的兴趣。

3.变换表述形式

提炼教材内容时,尽可能不只用横行续写这一种形式,而应经常变换形式,或用表格式,或用网络式,或用金字塔式,或用树式。如:表述语文知识结构,我爱用树式;进行单元教材总结,就大多采用表格式;总结汉语知识,就用网络式。

4.图表、图画式

如讲《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人民英雄纪念碑》、《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等文章时,我尽可能用画图表的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对文章理解得更透彻。也有的文章、诗词,为了使学生明白,我随手画一幅简笔画。讲古代以山之阳,水之阴为南,山之阴,水之阳为北时,学生不好理解。我便随手画一座高山,山下有一条大河。山河的南面画一轮红日。学生一看,马上理解了,能见到阳光的是山的南面和水的北岸坡,所以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亦然,学生觉得很有趣。

5.请学生写板书

请学生写板书,或归纳课文内容,或写段意,比老师一个人一堂课独占黑板,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板书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钻进去,我觉得教书多了一分乐趣,学生也感觉上课多了一分乐趣。

(四)注意教态

教师的表情、姿态、手势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倘教师没精打采,昏昏欲睡,怎么要求学生兴致勃勃呢?这些年来,校内校外的工作压力较大,也有一些麻烦事,不管这些麻烦事多么多,我也告诫自己不能把这些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课堂应该是乐园,教者应该是愉快、乐观、积极、进取、热情、真挚、满怀信心的。我经常告诫自己:今天要比昨天教得更好,这样便在极累的时候也能振作精神,精力充沛。

虽然课堂有时也要有紧张的竞争,甚至需要教师严厉,但那必须是基于对学生真诚爱护而产生的严厉,决不允许教师把在别处带来的不愉快的感情拿到课堂上渲泄。

我总想,教师的教态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到教者本身的讲课兴趣。那些喜欢研究表情、姿态、手势的教师,大多对上课抱有浓厚的兴趣,觉得上课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五)说话语音变化

一句话有一百种说法,同一句活,会说的人让人听了笑起来;不会说的,让人听了跳起来。富于变化的语音显然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音变化可以从五方面入手。

1.调整音量

大音量容易引起学生注意,有时在大音量讲儿句之后,再用小音量,学生反倒更感兴趣。有时我讲课,讲到精要之处时,便问学生:“老师是小声讲好,还是大声讲好呢?”学生纷纷要求小声讲。于是我便用极小的音量讲,学生纷纷伸颈,侧目,全神贯注地听,我便用较小的力气,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调整音调

同一句话可以用A、B、C、D、E、F、G等不同音调说出来。有的教师讲课调值较高,但音量不大,很好听,叫做高音教学。有的教师说话调值尽管低,但音量大,听起来浑厚有力,叫做低音教学。如果调值高,音量再大,听久了容易使人疲劳。反过来,调值低、音量再小,同样使人感觉有气无力。我讲课时,经常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甚至自己的身体状况变换语调。

3.调整语速

说话速度的变化也影响到学生的兴趣。有时我讲话速度极慢,以引起学生对所讲内容的重视,也有时一连串排比句子说得极快,同样也是引起学生的注意。《陋室铭》这篇课文,在快而不乱的前提下,可以用12秒钟读下来,在慢而不断的前提下,可以用92秒读下来,两者相差八倍之多,但都具有不同的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学生也好,老师也好,其实都喜欢听别人抑扬顿挫的讲话,喜欢听别人疏密相间的发音。转贴于

4.以情感人

音量、音调、语速的变化能影响人的兴趣,但这些都是声音的形,而不是声音的神,声音的神的变化才具有更大的感染人的力量。什么是声音的神呢?就是说话的感情。比如:“要与人为善。”这句话,就可以用喜怒哀乐、热情、冷漠、挚爱、厌恶等几十种不同的感情说出来,感情不同,产生的效果当然不同。我经常要求自己用不同的感情去读同一段文章,经过比较,选择那种符合文章实际的感情,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5.进入角色

同一句话,不同身份职业,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性格品质的人说起来,会千差万别。我读课文,读课外读物时,尽力使自己进入角色,这样做,自然激发了学生听的兴趣。

说话也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谁都能说话,但说得好却不容易。说好了,别人高兴,自己愉快,说得不好,别人心烦,自己也别扭。要说好话,就得研究音量、音调、语速、音情,并进入适当的角色,这样便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引导想象

课要上得有趣,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内容也是一种办法。即:力求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出来。

一般情况下,我引导学生将文字变成图画有这样四步要求。勾勒出形态,染上色彩,使画面动起来,让画面更鲜艳、更逼真。以张志和《渔歌子》的前两句“西塞山前白鸳飞,桃花流水蹶鱼肥”为例。教这首词的时候,我说:“这是一首景物描写极成功的词,我们应该认真品味,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有的同学闭上了眼睛,一般情况下,闭眼的效果要好得多。

1.勾勒形态

请同学们先在脑子里放映西塞山、白鸳、桃花、流水、蹶鱼的轮廓。

2.染上色彩

请把黑白电视变成彩电,看谁脑子里画面更鲜艳美丽。学生们说脑子里出现了青色的山,粉红色的桃花,碧清的流水。

3.使画面动起来

白鹭在山前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在小溪中叮咚流淌,欢快跳跃的蹶鱼则不时跃出溪流汇积而成的深潭……

4.使画面更细致、更逼莫

同学们还可以在大脑中放几个特写镜头:白鹭身上洁白细密的羽毛;鲜艳的桃花上带着花粉的花蕊……

不只写景的文章、诗词能变成图象放出来,状物的、写人的都可以引导学生这样做。用特写镜头再现少年闰土那明亮、聪明的眼睛,红润的脸膛;中年闰土那黯淡无光的眼神,那布满皱纹的脸。形态色彩越逼真,学生受到的教育就越深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

一般讲课时我不精雕细刻,从不逐句逐段地分析,但决不意味着好的段落不引导学生去仔细品味。讲到文章的妙处,我不仅让学生把文字变成画面,而且力求将学生导人情境之中。

如讲《菜园小记》,我说:“咱们学这课书都要体验劳动乐趣,品尝田园乐趣。”“怎么体验呀?”先请同学们看书,看书之后,先在大脑中放映菜园的图象。这图象越来越鲜艳,越来越逼真,好像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在我们的脑子里,而是在我们的周围。一行行果树下面是一片片的菜园,我们就站在菜园里,站在畦垄上,前后左右是嫩绿的菜苗,空气中飘来泥土的芳香,花的芳香,香菜的芳香。我问:“踩上畦垄了吗?”学生们闭着眼睛,笑眯眯他说:“踩上了!”“闻到土香、花香、菜香了吗?”悟性好的同学可以回忆起土香、花香、菜香的味道。于是便答:“闻到了!”“那么我们开始间苗吧!”于是同学们弯下身子去间苗。一时间课堂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同学们在这种身临其境的想象感知过程中,品尝到了田园乐趣,深深理解了文章的中心。

还有一种进人情境的方式是操作。例如:我讲《活板》一文时,问大家能不能准备一套工具,假设是活字印刷的铁板、铁范、字模。学生们犹豫了一下,回答说:“能!”“那么就请大家每人准备一套模拟教具。”于是同学们有的将课本夹子当铁板,用纸条折叠成铁范;有的用橡皮、有的用瓶盖、有的用铅笔刀做印模。教具准备好了,我们就照教材所写的印刷过程,假设自己是印刷工人,一步一步地照着操作,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引导学生进人情境,激发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品质。

(八)请学生猜测教师

请学生猜测老师容易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我想,一位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常规性的学法,帮学生制订一些语文学习规矩、计划、制度,在大的方面使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老规矩可遵守,在大的方面让学生猜得透。但在具体教法的运用上,在一些小的技术,技巧问题上,又应该让学生猜不透,越猜得半透不透的,学生越愿猜,越猜学习兴趣越浓,与老师感情越近,对老师理解得越深。

有一次,十几座城市的300多位老师到我们班听课,我讲的是《核舟记》。遵照学生意见,翻译时先易后难。最后剩下船头一段,因这段人物位置关系不太好理解,翻译效率可能不高。我就说:“老师想了一个好办法,用这个办法,大家很容易理解课文。谁能猜一猜,老师想的是什么办法?”我刚说完,一位同学就举手抢答:“老师一定是想找三名同学,分别扮演苏东坡、鲁直、佛印,让他们照课文内容去表演自己的角色,他们边做、老师边指导,大家看书纠正,难点就解决了!”我一听很高兴,问:“你猜得太对了,你怎么知道老师这样想?”他说:“我上课时经常猜老师今天又能用什么好办法讲,猜得多了,猜的能力就强了。”

请学生猜猜老师,能激发学习兴趣,能拉近师生心与心的距离,还能有利于增强学生理解他人的能力。

(九)适当用一点班级用语

我们班有一些班级用语,什么“小马蹄坑”啦,“边角余料”啦,什么“一百年”、“后三节”、“三角”等等。一说这些话,只有我们班同学明白。还有一些同学带有褒义的绰号,我在上课时,都适当地用一点,调节一下课堂气氛。

有时,我发现一些同学又沉闷了,便出两道题,说:“这两道题,不许积极发言的同学答,大家说谁回答呢?”同学们推荐说:“一百年回答!”谁是“一百年”呢,就是那几位不爱发言的同学,大家管他们叫“昏睡百年”。经常出点题,专门请这些同学回答,时间久了,他也就不“昏睡百年”了。

有的同学长得聪明伶俐,很像聪明的一休,同学们给他起个绰号叫“一休”。我在语文课堂上也便这样称呼:“请一休同学到前面来做题。”

还有一些班级用语,使用之后,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并且增进师生的感情,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同学们的上进心。

(十)请学生说、读、写

学生上语文课要进行四种实践活动:听、说、读。写。这样才能增长四种能力,如果教师把课堂变成讲堂,只是一讲到底,最终效果一般不大好。因为学生失去了说、读、写的实践机会。广大“第三世界”学校的学生,许多人有意注意力持续不了45分钟,特别是中下等学生,听得大多,失去了练习、消化理解的机会,时间长了,债越欠越多,上课就会越来越没兴趣。

我常想,上课时,只解放学生的耳朵,却堵住他们的嘴,捆住他们的手,由教师唱独角戏,实在是费力不讨好。尽可能让学生说,让学生读,让学生写,这样做学生的学习兴趣浓。

比如板书学习重点,一般是我写,偶尔有几次请学生写,同学们关注学习重点的兴趣就浓一些。如果请几名同学同时写,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一些。

读课文,教师范读是一种形式,学生朗读、范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同样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形式。考虑到学生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不断变换讲课形式,学生就能从上课到下课始终有较浓的学习兴趣。

我讲课有个习惯:教师不替学生讲学生自己能讲清楚的问题,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

(十一)组织学习竞争

课堂上适当组织竞赛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竞赛可以定时间而不定任务,也可定任务而不限时间。

如讲《岳阳楼记》,我们搞竞赛看谁默写得快,就限定一分钟时间,从第二段开始默写,看谁写得多,我刚说完“开始”,大家就全身心投入竞赛之中,比赛结果,除三名同学外,大部分人一分钟都写了40多字,还有15名同学超过了50字。

讲《面人郎》,有的段落,大家感觉很好,尽管教材没要求背诵,但同学们愿背一背,那好,就来个一分钟背诵比赛,能背多少算多少,结果一分钟时间,同学们都背了60字以上,最快的同学背下来120多字的一段话。

也有时候,竞赛定量不定时,本篇课文四个解词,看谁背得最快,45秒钟时,第一位同学举手表示背完了,90秒钟最后一位同学也会背了。

即使在盛夏高温的日子里,并且正值疲劳的下午3点钟上课,一听说开展学习竞赛,学生们的精神也为之一振,忘记了炎热,忘记了疲劳,全心身地投入竞赛之中。

一节课有一两次乃至三四次短时间的竞赛,使课堂波澜起伏,使学生的思维有张有弛,激发了学生上课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十二)多和学生商量

语文课怎么上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这就要多和学生商量,商量商量,符合学生实际了,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就浓。

我经过和学生商量,确定了语文课的六个步骤“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具体到某一个步骤我也经常和学生商量,听取学生的意见。如:《出师表》这篇课文,定向时,是确定四项任务,还是三项,五项或更多,先进同学完成几项任务,后进同学完成几项,三言两语,七嘴八舌,一两分钟时间,使我由拿不准主意变得了解了学生的需要,学生们也明确了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学生自学、讨论时,我也参加某个讨论组,商量哪些问题是难点,有没有必要答疑。这样到课堂第四个步骤时,我就做到了心中有数,第五步自测哪几道重点题,我也常和学生商量,有时干脆请几名同学各出一道自测题。自结也不是每次都八股式地非找一名同学总结不可,有时征求学生意见看有无总结的必要,大部分同学认为某节课没必要总结时则不总结。

我学会了教语文课,最主要不是从书本上,而是在和学生共同商量中学会的。学生们教给我许多书本上没写的知识,学生们告诉我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师生商量的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学生做课堂主人的责任感,义务感。

(十三)施加喜欢上课的意念

我引导学生练气功,面对学习、锻炼、劳动各项任务,都施加一个喜欢的意念、快乐的意念,时间长了,人的潜意识就会发生变化,厌恶劳动,害怕锻炼,躲避学习的个别学生也常常变得喜欢劳动,愿意锻炼,热爱学习了。

每天课前,课中,课后都要引导学生施加一个我喜欢上课,上课很快乐的意念,时间久了,意识与潜意识之间就能配合协调,潜意识就会编制出喜欢上课,上课很快乐的程序,从而使学生的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当然会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