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建设范例6篇

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建设范文1

关键词生态城市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ree aspects need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elaboration of the idea to build an ecological city of Shiyan City.

Key words: ecological city

中图分类号:B84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它们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由此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生态环境则是大自然的有机整体,是人类生存的发展的基本条件”。

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问题”。进入六十年代以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继之而来的是粮食、人口、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污染的压力,直接冲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生态破坏主要体现于物种灭绝、植物破坏、土地退化等自然破坏。九十年代初,一名著名专家经过考证称: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欧洲是先破坏、再保护;美国是破坏了一半,保护了一半;中国是正在破坏之中。因此,协调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坏境保护相互做用所构成的矛盾,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在国内,由大兴园林绿化到创建园林城市,从运用生态规律制定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到生态城市、建设生态省的提出并付诸行动,其核心都是寻求达到城市与自然、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十堰市将生态城的概念定格为: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应用,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规划建设做到科学有序,经济社会保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由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归跟结底实际反映着人与自然可持续和谐发展的要求。

一“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哲学基础

我国中医经典著作《皇帝内经》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与,与日月相应也。”可以说,“天人合一”的思想已全方位地渗透到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是理论家积极探讨的课题。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也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基本内容。马克思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本质在于它从实践角度出发,揭示自然界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不断被人化的实质,使人与自然形成以实践为基础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与自然对立;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又密切联系。离开自然,人就失去了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以及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在生产劳动中,人致力于塑造一个和谐的“人化的自然。”但由于社会中异化劳动的存在,人实际上成了自然界的破坏者,如自然景观的破坏,生物资源的毁灭,环境的污染等。由此,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有赖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基本要素,又是构成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枢纽。通过园林绿化和改善人居环境,不断增强节能效益、生态效益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以我市为例,百二河的治理,园林城市创建活动的实践证明,生态园林、生态环境已表现为一种生命、一种理想的生存环境。正是出于寻求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当代人热情倡导一种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通过积极主动的生态建设来修复已遭破坏的地球环境的道德态度。为此联合国颁布了《21世纪议程》,我国也制定了《中国的21世纪议程》,把人与自然和谐作为走向21世纪的哲学异向,寻求“高效和谐 –持续发展”,创建绿色城市生态文明的优化模式作为跨世纪城市规划战略的永恒目标去求索,以促进人类文明的升腾。

二、生态环境建设是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人类发展史表明:“政治是人为的短期行为,在历史的长河中只能是短短的一瞬间,而人类生态的需要却是子孙万代永恒的需要”。全球生态环境现实说明,发展中国家正经受来自贫穷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穷导致生态恶化,生态恶化又加剧了贫穷。我国的国情是:城市人口多,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资源水平和人均绿地水平都大大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国民经济还欠发达,现代城市园林起步晚,起点低,投入有限,总体的质量、数量和水平低于发达国家。这就迫切需要树立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展观。同时,生态园林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对外开放、持续发展的需要。

“植树种草铺就强国路”正成为人们的共识。为了使生态环境建设适应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要求,国内有专家明确指出:以山水资源为环境基础,以山水文化为民族特征,以整体观为思维方式,以山水景观作为城市构图要素的中国园林城市或“山水城市”是中国城市化运动发展的方向,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式,是21世纪中国“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也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有机结合。

“未来的城市应当充分体现生物圈与技术圈的协调以及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才行。融生态、文化、科学、艺术为一体的园林建设,符合人与环境的关系 中人对环境综合需求的准则。生态城市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凝练。建设生态城市,实质上是调控城市生态系统,使城市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与转化持续不断地进行,其目标是遵循城市社会功能整体性--和谐生态—平衡发展规律,对自然由无序蔓延变为合理分布,变恶性掠夺为最大值 利用,建设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同步协调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合理布局,最终的发展目标是达到以人为本改造自然,优化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发展。

三、建设生态城市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然选择

生态城市建设范文2

1生态城市的内涵和主要特点

1.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2.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1.2.2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1.2.3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1.2.4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1.2.5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2中国目前的城市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2.1目前的城市状况

“九五”期间是环境保护大发展的五年,集中体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全民族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措施力度加大、环保投入大幅增加、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等方面。但是,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全国有36%城市河段的水质为劣5类,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大气污染十分突出,受监测的341个城市中,有66.7%的城市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白色污染”仍然严重;全国城市垃圾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还不到总量的10%;城市噪音扰民十分普遍,2001年监测区域55.7%的城市噪音处于中度以上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市民发生多种疾病。

2.2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许多城市如上海市、长沙市、宜春市、扬州市、威海市、深圳市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最近几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以及他们的地方学会举办了多次全国性地方性学术讨论会,将学术研究与交流推到了高潮。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于2002年8月19日至23日在深圳市召开,《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是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将对世界城市建设与发展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3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3.1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笔者认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城市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规划为蓝本,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城市管理为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新机制,建设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保持高度和谐的城市。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创建清洁、优美、安静的城市,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效的生态产业和人们的需求与愿望得到满足、和谐的生态文化与功能相整合的生态景观,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

3.2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它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针对环境差、底子薄、人口多的国情,提出以下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3.2.1转变思想,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

从不可持续发展思想向可持续发展思想转变。其内涵包括:从追求近期的直接经济效果转向追求长期的间接经济效果;从追求单一的经济高效率转向追求经济、生态合并的高效率。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思想基础。没有这个转变就不可能有忧患意识、危机感和责任感。这对决策者和企业家尤为重要。因为决策者的思想影响一片,企业家影响一个企业,企业往往是环境污染大户。我国目前的干部制度是任期制,任期内的绩效考核主要还是经济绩效。这很容易使干部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要完成这种思想转变必须把干部任期内对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功与过作为绩效考核内容之一。

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就是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环境责任,尊重历史文化,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增强自我调节能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除了用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和教育外,还应:(1)让市民亲身感受到环境和生态保护带来的好处;(2)使市民形成“向自然资源索取是有代价的,污染是要付费的”的概念;(3)营造社会公德大环境,规范那些不规范的环境行为。

3.2.2加快理论研究,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现在可持续发展到处都在讲。但是,如果没有能够指导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经济理论和具体的评价指标,又如何知道决策和实践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呢?长期以来,城市建设的理论和政策都是重资源开发,以发展国民经济为主线兼顾市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因此,必须针对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

(1)生态城市应采用整体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城市环境、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已经包括经济活动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也有较好的社会基础,为不少人所接受。政府应积极支持和组织环境经济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探讨、研究,使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扩大,发展成为包括“新财富理论”的多科学、多层次、多分支、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其领域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森林经济学、海洋经济学等以及这些领域的生态经济学理论。以环境经济学和城市生态学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同时指导国民经济发展。这是一个机遇,中国应该走在世界前列。

(2)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分解为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目标、结构优化目标以及效率公平目标。这些目标又应按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初级、过渡、高级阶段)分解为阶段性的目标,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用它在建设的各个阶段来衡量城市生态化速度与变化态势、能力和协调度。设计的指标应灵敏度高、综合性强,既有持续性指标、协调性指标,又有监测预警指标。选择指标的原则应注意因子的综合性、代表性、层次性、合理性、现实性。在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下来编制城市规划条例、械市建设条例和城市管理条例。

3.2.3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环境保护是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维持的重要而直接的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

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市。应该集中力量做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从社会主体角度看,社会行为可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与公众行为。这三种行为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而不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发展都决定于这三种行为。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中政府、企业、公众的行为都没有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有限性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制约,没有把自然环境纳入到经济系统中,致使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度与广度不断增大。

政府应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加大力度、有效的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整个社会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1)国家应提升国家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实质性的参与国民经济决策活动,重大项目从初步方案拟订就应征求国家环保总局的意见;(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的建设,完善体系、加强力量、提高人员素质和敬业精神;(3)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中设置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机构,负责政府各部门间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监控,以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计划的实施;(4)强调城市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中的地位和责任。制订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

市场推进就是环境保护引入价值观念,建立和推广市场机制。通过税、费和环境产权的手段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企业与自然的关系,配合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契约意识,以达到遏止环境滥用,促进公众和企业认识环境的使用价值、自然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支持功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的目的。但政府应通过政策调控市场价格,既要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又要照顾到公众的承受力。

在公众环境意识普遍不高、企业急功近利的思想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只依靠宣传教育难以遏制“边建设、边破坏”、“边治理、边污染”的情况发生,政府应该强化执法监督。有效执法监督的前提是:有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的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律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制度化;有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公正廉洁的执法队伍。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化建设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这在西方国家法律上有明确规定。而且公民环境权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充实,现已包括环境知情权、环境议政权和环境索赔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随着环境法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将既有理论依据,又有法律依据,更有群众基础。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公众参与,应体现在环境决策参与、环境监督参与、环境投资参与和个人环境行为等方面。要真正做到公众参与,必须:(1)修订法律,明确公民的环境权,使公民明白自己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2)修改决策程序,使公众在决策过程中有参与环节;(3)培育与生态城市建设相适应的社会机制。

3.2.4把握关键环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全面的从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人为本制定战略性的、能指导和控制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蓝图与计划。它必须具备科学性、综合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把生态建设、生态恢复、生态平衡作为强制性内容。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一旦批准,必须具有法律的权威性,任何改变都必须严格地按照程序进行。

为搞好生态城市规划应采取以下对策:(1)修改现行的《城市规划条例》。充分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改进城市规划管理机制,改变建设项目提出者、计划者、决定者、运作者同属一个体系的状况,使每个环节都能有效的得到控制。(3)建立新的城市规划过程程序,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全局的观点。(4)强调专家论证的科学性和独立性,以避免“拍脑袋工程”、“政绩工程”和“长官意志”。(5)建立公众参与的正常渠道,以提高公共决策的正确性。代表市民的最大利益和生态建设的社会公平。

生态城市规划除了常规内容外,还应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1)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应确定城市人口承载力,人口承载力不是指城市最大容量,而是指在满足人们健康发育及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人口的最大限量。既要考虑人口未来增长的可能性又要考虑满足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规模合理性;既要考虑固定静态人口的分布规律,又要考虑周期性往返于城市——乡村——城市之间和城市商业区和居住区之间动态人口分布和涨落规律。

(2)景观格局是景观元素空间布局,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整体优化原则;②功能分区原则;③景观稳定性原则;④可持续发展原则;⑤活化边缘原则。

(3)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职能和性质以及城市的基本活动方向、内容、形式及空间分布。因地制宜地按照生态学中的“共生”原理,通过企业之间以及工业、居民与生态亚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的输入和输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物质、能量的综合平衡。

(4)提高资源合理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开发及再生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在城市区域内建立高效和谐的物流、能源供应网,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重新确定“废物”的价值,减少污染产生。

3.2.5突出城市个性特点,树立城市生态风尚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定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融“山水城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田园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健康城市”、“绿色城市”等于一体。既体现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又给人们一个醒目的形象。

为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及其成果的保护,管理者应建立制度,提倡良好的公众环境行为,形成生态城市的规矩和风尚。如:①限制甚至拒绝摩托车进城;②限制汽车数量增长、提倡公交车、使用环保车;③提倡以自行车作为上、下班交通工具,或者以步代车;④提倡使用布袋子、莱篮子、饭盒子,拒绝“白色污染”;⑤提倡“绿色旅馆”、“绿色饭店”,禁止旅馆业提供一次性用品;⑥提倡商店与厂家结合对商品实行全程绿色服务;⑦提倡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家庭;⑧有条件的城市应限制建筑高度,提倡使用洁净能源。

3.2.6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间,区域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城市越发展,这种交换就越频繁,相互作用就越强。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不仅要注重自身的繁荣,还要确保城市自身的活动不损害其他城市的利益。

生态城市建设范文3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城市;对策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028-02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中之重。城市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城市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更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容忽视的危害。2010年到2020年是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而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环境问题是否得当处理,直接关系到全球环境问题是否得到改善。因此,如何实现我国城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城市、政府摆脱两难的窘境,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与特点

生态城市建设通过促进环境质量的提高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协调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发展的高效组织形式。生态城市概念中的“城市”,不单指城市化地区,还包括城市所有的乡村,既包括城市规划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也包括市域内农村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应强调城市与其周围地域之间动态的统一性,生态城市的系统性观念决定了建设应该全面协调发展[1]。

生态城市的构建是人类最合理地利用资源与环境,寻求人与自然良性循环发展的新的突破,追求人与自然、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共生,乃至高效有序发展。生态城市是由自然、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整合而成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强调整体效益运作,重视环境质量,追求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全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环境设计规划原则。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所要追求的长期目标,建立生态竞争机制,通过自生和再生原理调节系统,进而更加充分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自然资源,以适应系统协调有序发展的目标。

综上,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高效和谐性、整体有效性、追求可持续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更加系统地证明了当下城市建设选择生态城市这条道路的必然性。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

大力推进建设生态型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经道路。生态城市建设是改变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建设现代化集约型城市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建设生态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生态城市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城市整体素质,只有走建设生态城市的道路,才能丰富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才能进一步促进城市、社会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的全面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建设生态城市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建设生态城市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新载体,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3.建设生态城市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

生态城市建设全面强调注重经济效益、注重人类福利、注重生态整体效益。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减少生态破坏和社会环境污染,缓解环境压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知识经济

产业结构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关系到城市经济发展是否稳定、健康、快速,关系到城市定位和整个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我国正处于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过渡的重要时期。如果要摆脱高污染、低产出的产业结构的窘境,必须从产业结构着手,坚持合理布局,以此促进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把发展知识经济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城市作为人才和科技的聚集地,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只有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产业模式的进一步改革,进而促进我国城市、社会、自然的有序、和谐发展。

2.提高生态意识,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公众是生态城市建设最根本的受益者,但公众对生态城市的建设不冷不热,处在“受约束的尝试”层次,以被动为主,但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2]。树立生态文明观,靠教育宣传和法律法规,强化全民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经途径,教育不仅能提升群众的文化素质,还能调整人的智力乃至技能结构。只有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得到强化,才能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改善。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就是使人民群众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该承担的环境责任,进而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

因此,必须逐步提高全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更新传统思想观念,深化生态保护理论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明确实施目标,做好科学系统规划,完善产业管理体制,吸引公众参与热情,营造生态环保新风尚,加强区域合作。通过以上有力举措,使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稳健有序地进行。

3.加强政策引导,健全生态城市发展机制

建设生态城市,必须加强政策引导。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方面,必须把生态城市建设和生态经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城市建设过程中绿色技术的比例,用科学的发展观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其次,必须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通过立法、执法营造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保持规划的权威性,依法定的程序编制和修改,而不是一任领导一个规划。”[3]再次,必须确定领导政绩考核制度。“许多城市应该解决又能够解决的环境问题放着不管,却奢谈什么如何使城市生态化,甚至在有些领导的思想中只是要生态城市这块牌子装装门面,并没有真心打算去实施。”[4]针对于生态城市建设,政绩考核强调不仅要有经济发展的提高,更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科学设置绿色GDP,进而使政绩考核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有力助推器。

4.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社区

生态社区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单元,其核心内容是社区生态关系的整合和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强调居民家庭、建筑、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区服务等要素的有机融合[5]。因地制宜地建设生态城市,不仅能够更充分发挥本城市的区域优势,更能全面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完美统一。

建设生态城市,走生态文明之路,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正确选择,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生态城市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积极主动应对环境污染,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高静,李爱莉,芦玉敏.关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理性思考[J].特区经济,2011,(2):298-299.

[2]李丽红.政府主导型公众参与生态城市规划的难点及法律解决途径[J].现代财经,2009,(8):79-82.

[3]都沁军.论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及策略[J].当代经济管理,2005,(6):82-85.

生态城市建设范文4

关键词:城市生态人居建设特征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率成倍增长,各大中小城市由于人口的急剧膨胀,给城市的交通、环境、居住条件、卫生及城市规划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尤其是缺乏远景规划及土地储备的大、中型城市。工业化之路的卓越成效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必然的破坏。诸如:城市空气的污染,水质的恶化,植被的破坏等,这些实际也殃及到了农业生产,如酸雨,酸碱含量高的水导致可耕土地的减少等等。我们既要促进城市的发展,又要遏制城市的恶性膨胀,如何较好地解决城市在迅猛发展中遇到的这些棘手的矛盾,是我们的当务之急。由此规划建设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大趋势。

现如今面对世界人口向城市集聚(城市化)与城市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矛盾,以及工业化追求的经济效益与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矛盾,探求更加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和人类聚居形式,建设一个高效、健康、平等的城市社会,创造宜人的人居环境,正成为世界各国、国际机构和学术团体越来越重视的课题。城市生态人居建设当初是出于保护地球,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而提出的,但它的内涵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生态人居在社会经济自然文化等方面的具体指标会随之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人居是一个进化的定义。

城市生态人居建设的重点包括生态人居建设中的生态指标体系控制、生态人居建设的现状分析和研究、生态人居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技术等。

城市生态人居建设有以下九个主要显著特征:

一、土地利用与土地资源的恢复

规划设计中要有合理的布局,充分发挥土地效益,尤其是在丘陵和坡地上应更加注重竖向的标高设计和布局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在道路设计和结构设计中加大科技投入,尽量的减少毁田的“建设”行为,这样既保护了环境的原始风貌,又避免开挖带来的沙土流失和建设成本的加大。

二、城市绿化和城市生态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包含了所有自然世界的资源。包括植物、动物、昆虫、微生物和它们生存的生态系统;同样包括构造出生命的重要基石―染色体、基因和脱氧核糖核酸。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今世界环境保护的热点之一,它有利于全球环境的保护和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

城市生态人居建设不要求城市景观的可观赏性,而是强调城市景观的功能性和生物多样性,要摒弃以往只注重表面形象而忽视整个生态系统甚至为了所谓的景观大量引进外来物种而破坏当地原有的自然生态的做法。

三、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体系

我国虽然是一个水资源大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6位。2002年,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3万亿立方米左右,但人均淡水资源量只有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目前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用水紧张线,其中有10个低于500立方米严重缺水线。据测算,到2005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若达到60%,可节水60亿立方米左右;到2010年灌溉水利用系数若由目前的0.4-0.45提高到0.5以上,可节水185―370亿立方米。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包括水资源的节约和中水循环利用,城市雨水回收、地下水补充、污水处理等。尤为强调的是,水在城市景观中的使用一定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要减少水景在运行维护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和费用。

四、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城市建筑本身的节能、城市市政系统的节能。

五、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利用

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城市垃圾减量化处理、城市建筑垃圾的回收在利用、城市建筑材料的可持续利用、城市二氧化碳减排等。

六、城市交通的生态化

交通问题不仅是路与车、通与达的物理问题或经济问题,而是一个由车、路、土地、能源、环境和人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问题。交通问题是交通流量在局部空间和时间上的堵塞,交通网络在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的失衡,交通对象在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上的错位。中心城区向心力过大,轨道交通过少,主交通动脉不健全。上下班过分依赖汽车交通,且峰值同相,生产、生活园区及道路网络间匹配及布局不合理,交通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落后和部分市民低下的生态意识等都是交通堵塞的基本原因。

生态交通是指按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经济生态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由交通网络、交通工具、交通对象与交通环境组成的生态型复合交通系统,其衡量标准是:资源高效型(道路使用率高,工具共享公用,投资回报率高);能源清洁型(可更新能源利用率高,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不超过能源可供给能力);环境友好型(生物多样性保育,野生动物廊道,无污染、低噪音);生态健康型(车内外、路内外环境的健康、舒适、安全);行为文明型(互利互助、能启迪知识、陶冶情操)和景观美化型(怡神悦目、美观和谐、生机勃勃)。要通过研究与开发、规划与管理、监督与服务,从时、空、量、构、序等方面优化交通系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七、建筑材料的本地化和生态化利用

在城市建设中确定建造方案和选择建筑材料时,尽可能利用可再生、可更新的原材料,采用可循环使用的产品,以减少材料用量,减少污染。

八、城市的生态化经营

“城市经营”思想的理论框架中,城市现有资源、产品、吸引力等要素统一在以提高城市竞争力为目标的运作过程中,并逐步衍生出城市生态经营、旅游经营、文化经营等诸多分支,城市设计作为城市研究学科中的一个领域,也将与其产生较大的交叉和融合。

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城市设计需要以更多的实践来完成自己的使命,在此过程中,城市决策者与专业工作者的矛盾时有发生,一方面是决策者们费尽心机地寻找城市形象的闪光点,另一方面则是专业人员对一些急功近利做法的不屑与无奈。城市经营思想的产生,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纽带,纽带的基础是通过“培育环境”、“培育城市竞争力”,使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

城市设计理论的讨论和实践中,始终存在着“俗”与“雅”的矛盾。比如在对城市历史环境的保护上,从点式保护到今天对整体环境或全城的保护,人们的认识已提升到足够的高度,但在某些局部地段,涉及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冲突时,对环境的标志性、开发方式、公共空间处理、形象设计等方面,专业工作者与非专业人员(领导、群众或业主等)的争议时有发生。城市经营思想的提出,为我们在城市设计分析中,对相关要素在经营性与非经营性、阶段性与终极性、主体性与非主体性等的分类提供了依据,为相关讨论建立了平台。

加州城市规划与景观建筑系教授索斯沃斯在对美国1974年以后近200个城市设计案例的总结中,曾发现现代城市设计越来越表现出对经济问题的关注。城市经营的相关讨论中也有“经营城市”的提法,围绕“经济运营”来思考和反馈城市设计成果,是城市设计需要引入的因子之一。

九、城市的生态管理

城市的生态管理是城市生态人居建设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生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促进传统技能型管理向可持续的科学管理转型,以生态资产和生态服务功能建设为契机促进生态支持体系的能力创新;在法规、机构、科技发展能力、人力资源、政策体系、生态监测、生态信息管理、教育与公众参与、区域与国际合作等方面形成成熟的生态经济能力、生态健康能力和生态文明能力的综合能力网络体系。

总而言之,城市生态人居建设的概念和内涵,从生态哲学角度看,城市生态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生态城市价值取向所在,只有人的社会关系和文化意识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实现; 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看,城市生态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循环经济,即用生态学原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将清洁生产和废物利用融为一体,实行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循环经济模式。从生态社会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教育、科技、文化、道德、法律、制度等都将“生态化”;从城市生态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稳定,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总之,自然生态化是基础,经济生态化是条件,社会生态化是目的,复合生态化是前提。

生态城市建设范文5

,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生态园林是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和谐自然的生态游憩空间和稳定的绿地基础上,按照生态学原理和规律,模拟地带性植物群落的类型,建立与地方气候相适应,相当稳定,结构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是将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整和而成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网络。

生态园林的科学内涵在于:①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②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调节小气候,吸收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衰减噪声,调节生态平衡;③美化景观、在绿色环境中提高艺术水平,提高游览观赏价值,提高社会公益效益,提高保健休养功能,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游憩、娱乐需要和人们生存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

1.2城市生态园林的基本特征

城市生态园林与一般城市绿化的差别,在于它改变了过去孤立的,狭窄的公园绿地设计,主要要解决了游览、休息、观赏、美化、文化娱乐等功能的观点,而以生物工程技术措施为主,利用生物及其群体的发展规律,用尽可能少的投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及效益,它具有多属性、多功能、多效益,综合使用价值观的特征。

从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角度看,它就是在传统园林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以植物为主,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其内部的物质变换,能量充分利用,信息反馈调节,经济效益最好,社会高度和谐,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机能。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融为一体,同步发展,达到最高水平。为人类创造清洁、舒服、优美、文明的最佳生态环境。达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3生态园林的作用

1) 提高城市绿地率和绿视率,降低眼疾发生率,消除疲劳。

生态园林的目标是扩大绿地面积和绿色空间,绿地面积及绿色空间面积越大,它的优越性也越大。绿色植物能吸收太阳光中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反射出适合于视网膜的绿光,所以绿色对人的视觉神经最适宜,它对视力起到了维持和保护作用。绿色对人的眼睛有益,生态园林可以为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创造合适的绿色环境。

2) 提高单位面积植物的叶面积系数。

植物叶绿素能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加大叶面积系数(植物的叶面积总和与植物覆盖面积之比)是提高光合作用率的有效途径。而植物吸毒抗污染的作用与叶面积多少成正比。所以,生态园林根据乔木叶面积系数比灌木草本大得多的特点,多种乔木,配以藤灌草相结合的复层人工植物群落,可以尽量扩大叶面积系数。

3) 发挥以间接效益为主,直接效率为辅的综合效率。

据美国一资料记载,绿化的间接效益是它本身直接效率的18-20倍。苗木从种植成活到成林成材,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其贡献价值,除本身生产大量的氧气外,还有防止大气污染、截流储水、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栖息鸟类、旅游保健、陶冶人们情操等作用,其间接效益是相当大的。因此,由于生态园林的多层次的复杂结构,其综合效益比一般园林绿化为高。

4) 提高景观价值

生态园林建设,主要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组建的多层次多功能的人工植物群落,具有千姿百态或灿烂的色彩,或发出浓郁的芳香,展现出神妙的风韵,形成良好的景观,使人工美和自然美有机结合,提高了景观观赏价值,满足了人们多种多样的需求和审美情趣。

2. 环境生态学的运用

环境生态学运用于城市建设中,就是把城市当作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人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人与城市环境之间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在城市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既能享受现代都市的高度文明,又能贴近自然,远离都市的负面影响——环境污染、心境浮躁等。因此,环境生态学原理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具有现实的指导 作用。 运用生态学原理陈述城市园林建设的意义: 1) 降噪,现在许多国内的在城市像上海,天津等,周围都有专门防噪的绿带; 2) 防尘,特别是生活居住区和街道上的绿带; 3)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4) 释放负离子,净化空气; 5) 抑制病菌生长; 6) 降低城市中的幅

射;

7) 对“城市热岛效应”有一定的缓和作用。

3. 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重要意义

3.1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紧迫性

当前世界处在环境日趋恶化,经济发展迅猛的时期。环境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特别是从产业革命以来,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树立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失当,尤其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时的威胁。先建设(污染)后治理(保护)的教训代价太大。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3.2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城市生态园林的核心问题是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是为了使城市的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减少热辐射和噪声污染及城市热岛效应,使环境适宜人类居住的发展战略要求。自然就是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向往绿色。绿色植物具有制造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所以把植物比喻为“城市的肺”,供城市交换空气。城市绿化具有改善城市气候,改善卫生环境,蓄水防洪、防灾、美化景观、承载游憩、城市节能等不可替代的功能,城市假如没有绿化将是不可想象的。增加绿量,重视生态,绿化城市是生态园林城市的基础关键,而人均绿化面积( ㎡/人均),城市绿地率,城市绿化覆盖率是衡量城市绿化的量化基础。

3.3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有助于城市绿地系统的完善形成

当前,城市都在为步入现代化城市而积极的编制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围绕创建“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这一中心而编制新一轮的城市绿化规划。“ 园林城市”标准明确要具有编制完成并批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化系统包括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军民区绿地及风景林地、干道绿化等。这几种绿地形式从点、线、面上涵概了绿地系统的布局,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必要基础依托。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目标的确定是绿地系统建设完备完善的标志体现,是为城市绿地系统注入更高的要求标准。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和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4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宗旨是要改善城市环境,为居民提供舒适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它强调以人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创造“天人合一”与植物融合的人居环境的空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绿色空间“构筑绿色城市的空间网络。建设中要求具有亲和性,富有人情味,又有教育性和舒适性,还要求自然性,以自然为宗,依托城市自然地形地貌,结合城市风貌,结构特征和空间属性等进行科学布局和规划,体现自然植被景观和群落结构特征,实现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的自我维持,协调发展,并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4. 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与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工程。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就是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的关系。

生态园林是保护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一个城市的现代化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搞好生态园林建设,并大力宣传生态园林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优势,找出差距,以适应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园林绿化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要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寻求到更适应人居的环境,以达到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性的发展的目的,使我们的城市环境越来越美好,创造出人类理想的家园。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克勤、樊国盛 《园林生态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19(1)58-62

[2]侯碧清、杨古良《运用地植物学原理构建扬州特色的园林城市》 中国园林 2003(3)

[3]汪子飞、程铁宏 《对“大树进城”的思考》 园林2004

[4]章俗华《日本城市绿地空间》 中国园林(5)

[5]车生泉、王洪轮《城市绿地研究综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 –1g(7) 299-234

[6]王 焘 《城市建设与园林生态,生态经济与能力开发》1995(2)

生态城市建设范文6

关键词:城市规划 生态环境 建设工程 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needs to be at least intervention in natural ecology,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een low carbon - oriented concept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planning and design management. Urban construction plan decid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which is the basis of the blueprint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 and urba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lso is one of the leaders in the city in all the work. Through a variety of ways and channels, and actively advocate low carbon life, we promate green life philosophy.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planning, it should embody the people-oriented, the human and the nature harmonious, and build a resource saving and environment friendly society.

Keywords: urban planning outla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projec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中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实践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由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提出时间尚短,且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目前尚缺乏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城市理论体系、规划建设集成技术、实践经验以及相关政策体系作为支撑和指导,在实际的规划建设中主要表现为导向不明、目标缺失、理论缺失、唯技术论四大方面。总体来讲,中国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1、城市规划生态建设---是一种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

城市生态建设的宗旨是通过生态的规划、设计与管理,将单一的四个环节,包括生物、物理、经济和社会,连成一个有强大生命力的生态系统,调节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从技术革新、体制改革和行为诱导入手,使得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系统功能和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经济、生态和文化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环境的综合整治及人的综合发展。

在城市规划中,为促进社会资源的更好利用和分配,政府要组织相应的机构对城市公共福利和公共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然而,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出现损害一小部分公民利益的情况。

城市规划生态建设可分成两种:一是利用生态规划的方法去指导其他一些具体规划,如园林规划、建筑规划或土地利用规划等,是贯穿生态学原理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建设,这样的生态规划,应该被城市规划设计师掌握,尤其能在城市开发区、风景区、城市公园、乡镇建设和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中发挥作用;另一种是城市生态系统所做的规划,但是必须在良好发展的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应从定性描述和分析走向定量和模拟,使其成为可实施的对策规划,并真正成为促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和可行途径。

2、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的生态环境因素

2.1城市规划要考虑社会环境因素。要充分考虑并服从对规划社会环境产生影响的要素包括行政机关的要求、区域规划要求、环境保护要求等,从整体出发,适应这些具体要求,创造社会生态效益。尤其是有些规划是在城市范围内的,都要符合城市整体建设规划要求。若然不考虑规划城市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会给社会造成危害。

2.2城市规划要考虑人工环境因素。城市规划工作者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借助园林规划和建设的技术手法,适当地运用美学的原理,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社会环境。以及在规划中要对总平面规划、路网规划设置、绿化美化设置等也要对其考虑,在以上都充分做好的情况下,不仅可以较好地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同时亦可以对生产创造良好的推动作用。

3、生态建设规划的转型

生态规划与设计是人居环境建设的关键,人的空间生态需求包括了居住空间、活动空间、服务空间、文化空间、绿色空间和美学空间。地球的生态空间需求包括了白色空间、灰色空间、代谢空间、交流空间等等。计算容积率时不能只考虑居住空间的容积率。低碳绿色是现代规划生态的重要指标,城市绿化是一种包括技术、体制、行为在内的内在绿;以及结构、功能、过程的系统而不单单只是一个乔、灌、草合理布局的植被绿,以及竞争、共生、自生的机制在内的生态系统工程。实现物理空间与灰色空间(道路与构筑物)、交流空间(信息、交通、社交)、代谢空间(水、热、气、电、食物、废弃物)、文化空间(文化氛围、社区安全、精神生活)和服务空间(商饮、教育、医疗、娱乐)等多维人文生态空间与自然生态空间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设规划的任务就是要以尽可能小的物理空间容纳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以尽可能小的生态代价换取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以尽可能小的物理交通量换取尽可能大的生态交通量。以小区规划为例,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正从传统的物理规划走向生态规划,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从结构到功能:强化小区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安全,提供适宜于人的室内外栖息环境,保障居民身心健康、减小生态风险,加强社区人文生态交流,提高居民的生态意识和参与能力;

从单调到多样:维持城市的生物、景观、建筑和文化的多样性;改善小区水泥景观、阳台景观、屋顶景观、垃圾景观、污水景观、交通景观、街市景观;

从排污到用废:减少小区的物耗、能耗和水耗,废弃物最大限度的资源化,减小对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的市政压力;

从绿地到绿体:屋顶花园、中空花园、立面绿化、底层公园;

从占地到造地:恢复被占土地的部分生产和生态功能,改善小区的局地气候和水文循环;

从建筑设计到生态设计:利用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的边缘效应原理,充分尊重和利用小区的景观资源和生态资产,和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原理进行设计。

4、协调城市规划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探讨城市人居环境改善与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生态学应用是现实中的一种存在现象,将生态应用到城市规划中应该是规划师的理想。而在城市规划应用中的生态学,更强调的是生态学的实际部分,并且范围更为广泛,是把生态学的原理应用到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中去。

要想规划建设好生态城市,将其思想渗透于各个方面和部分,不仅仅局限于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城市规划过程中,必须加强城市规划,使其生态化,考虑到城市未来的生态关系和质量,也就是既考虑到现今的生态关系和生态质量,又要以使城市和城市生态系统持续发展。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在城市化进程中,人类将大多数野生生物限制在越来越狭小的范围内。所以,改善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是我们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的问题。规划中对城市生态环境越重视,生态环境就会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就会不断改善。在开发自然资源中规划和建设的同时,按生态学规律办事,要尊重和善待自然、才能使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才能使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被人类持续永久地利用,拥有这美好的地球家园,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结语

综上可知,如果想要实现生态建设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将生态理念贯穿规划的每个阶段和每个细节。在规划过程中,不同的专业以及不同的部门之间要进行有效的规划、配合以及协作,并综合城市生态环境的应对策略及实施方法,真正的将生态理念落实到建设规划中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