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评价在学生资助资金管理的应用

绩效评价在学生资助资金管理的应用

摘要:不断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水平,是实现学有所教、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途径。我国地域辽阔但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发展不平衡,导致了每个地域学生的家庭经济水平的不同。近十年来,党和政府构建了从学前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资助每个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在工作实践中,学生资助项目纳入了政府绩效考评,应用绩效评价,更好地确定贫困学子的人选,将资金公平的发放给需要的学生。基于此,本文详细的介绍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建立绩效评价系统的益处;随后从五个角度给出该体系的主要内容。以此仅供相关人士进行交流与参考。

关键词:绩效评价;学生;资助资金;应用

我国虽然已经在经济、教育、生活水平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不相同的。基于此,为了减轻贫困学生上学的经济压力,党和政府构建了从学前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对不同学段的贫困学生进行资金补助。为不断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充分发挥资助资金最大的助学效益,建立一个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日益重要了。

一、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势

(一)规范资金管理和使用

建立绩效评价的体系,可以使得资金的管理更加的规范,为日后的资金管理使用提供一个保障。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评价体系比较完善,也能够更加严格的监管资金的使用。

(二)增加社会公信力

建立该绩效评价体系,可以使得资金的具体流向公开透明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有利于在大众的心中建立公信力。

(三)扩宽资助渠道

建立该绩效评估体系,规范透明的管理模式,还可以更多的吸引社会资金的加入,扩宽学生资助部门资助资金来源渠道,充分发挥社会资助力量,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减轻学业上的经济负担。

二、构建绩效评估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可行性原则

在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的准备工作中,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它的可行性。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相关信息,这也需要对相关的客观条件有一定的针对性,从而防止由于模糊定义导致资金被滥用。

(二)公平效益原则

在体系构建的前期工作,首先需要对资助项目的投入成本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其次,不同的资助项目的受助对象不一样,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贫困学生在申请的过程中,由于各项资助政策规定的影响,并不一定可以成为受助人,在这一层面很难完全实现公平。因此根据学校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尽量在程序上要最大化的体现公平原则。

(三)重点和全面兼顾原则

对贫困生资助的渠道,主要有政府、学校和社会。三个不同的渠道对贫困生的申请条件也是各不相同。因此,在构建评价体系的同时,需要将不同渠道的自主条件列入到绩效评价的对象中去,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使评价体系在使用的过程中真实有效。除了对资金渠道进行评价,对资金的使用效果也要进行相应的评价,使其具有相应的引导能力。

(四)定性定量结合原则

由于环境各因素的影响,绩效评价体系也受到了许多的限制,因此可以制定定性和定量相互结合的原则,将可以量化的内容制定合理的指标,对评估者的评估内容进行限制引导和鼓励;对无法进行量化的内容,确定相关的定性指标,确保在各种情况下,评价工作都能够合理科学的进行[1]。

(五)动态性调整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资金和渠道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首先要有标准的评价体系,从而能够更好的了解资助的学生对资金使用的情况。这样的原则主要是确保该体系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因素的改变,从而提高公众对该体系的认可度[2]。

三、绩效评价体系在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一)明确权责、约束参与者

学生资助是一项涉及到多方面的复杂工作,因此,这项工作将会有许多的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对受资助学生而言,各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和学校不仅仅是下发资助资金的主体,也是对该项资金进行管理的主体。因此,该项体系对各种参与者在资助工作中的实际作用需要有非常明确的划分,而且在发放资金的过程当中,要明确好每一个人的权责关系。为了确保该项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应该成立资助管理部门,并且由这一部门开展评估工作;其次,需要设立管理资助资金和实施资金发放的部门;最后,被资助的学生要及时的对已知信息进行合理的反馈,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二)以贫困生为主体,提前制定资助绩效计划

各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和学校立足于学生的角度,对评估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达到“资助育人”这个目标。资助计划的制定,首先需要学校对贫困学生的具体分布有一定的了解,班主任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到每一个贫困生家庭情况及其贫困程度,再将其反映到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学校的资助资金主要的来源是政府拨的,资金数额是有限的。为了使更多的贫困学生受到资助,学校的资助计划可以向校外一些企业或校友等个人寻求资金支持。在绩效计划中要尽量体现受助学生的综合发展情况,通过必要的培训手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素养进行全方位的培养[3]。

(三)对现有的工作方式进行创新,方便绩效管理工作

对资助工作的绩效管理,在进行资助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各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和学校都应该进行及时的评价反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各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和学校之间、学校和受助学生之间要加强互相的沟通。在教育、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下,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实施标准,通过该项标准来规范资助工作的实施。当前的资助工作一般在资金下发之后就结束了,对资金的具体使用流向,各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和学校并不了解。因此,对学生的资金使用情况需要有简单的了解,至少要保证资金不能使用在与国家政策相违背的地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各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和学校通过系列教育活动加强学生自强、诚信、责任等教育,让受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四)建立信息化资助平台

该平台主要作用是对学校资助管理工作的绩效评价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信息化资助平台对学生在资助过程中的工作进行实时的监督和记录,对资助工作的绩效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估依据。该平台的内容包括了贫困学生的资料、学生接受的资助来源是政府或是其他、资金发放的具体数额、对学生的教育工作等。学校通过对学生的掌握,可以随时的对资助工作进行调整或是变更,以此来达到高效的管理效率[4]。

(五)建立并完善绩效考评制度

贫困生是资助工作的主体,因此,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是匹配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方法。该考核制度中应包含服务对象满意度,即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满意程度;可持续影响,即受助学生的情况得到了怎样的改善、学生接受资助后其精神思想所发生的改变及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社会效益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整个绩效评价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绩效评价体系在资金发放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很大,不仅能够规范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还能够增加社会公信力。而且该体系在应用过程中有五项原则,分别是:可行性原则、公平效益原则、重点和全面结合原则、定性定量结合原则、动态性调整原则。最后便是该体系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明确权责、约束参与者;以贫困生为主体,提前制定资助绩效计划;对现有的工作方式进行创新,方便绩效管理工作;建立信息化资助平台;建立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这五点。希望相关部门在进行贫困生的评估和发放助学资金工作时,要积极应用绩效评价体系,从而实现公平地资助贫困学生。

参考文献:

[1]田沐荣.绩效评价体系在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的运用——以广西某高校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7(5):159-161.

[2]蒋洪,顾敏,袁建华.因子分析法在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绩效工作成效评价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6(5x):162-163.

[3]万芸,叶兆青,于婷.动态激励评价法在增强高校资助体系的德育功能中的运用[J].教育:文摘版,2016(11):00006-00006.

[4]王德,陈志坚,董晓虹.绩效评价在高校专项资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6(8):20-22.

作者:齐伟贤 单位:桂林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