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论文3篇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论文3篇

第一篇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部分固定资产的功能未能有效发挥

在国有企业中,经常有一些技改技措的改扩建项目,但因为技术水平和其他原因,项目实施出现问题,经常因为资产管理不到位,导致其被随意搁置,甚至有的大型设备,在进行搬移过程中,账目被漏掉,这些无形的漏洞往往造成部分资产无人问津。这些国有资产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没有有效地发挥作用,无形中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极大浪费。有的企业对国有资产不注重日常维护管理,降低了资产的使用寿命,影响了这些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同样不能有效发挥其巨大功能。

1.2固定资产经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固定资产经营效率的高低是衡量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因而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加强其经营效率的提升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我们大部分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经营效率具备很大的提升空间。但就目前来看,一些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经营效率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究其根源,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还是多年以前的陈旧制度,没有随着管理水平的提升得到相应的完善;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缺乏强烈的责任心,大家都以为资产在那放着没有丢失就完成任务,不去主动思考如何提升其效率;在资产的管理和利用过程中往往不注意对其进行应有的维护和保养,导致其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从而使很多固定资产难以长期高效的将其作用发挥出来。

2、关于国有企业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当前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有了一定的认识,笔者结合存在的不足,提出几点改进性的建议,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具体来说,就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基于保障固定资产账实相符的相关建议

账实相符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就必须在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数量盘点的同时,还应不定期的对其所处的运行状况进行仔细的实物盘查,尤其是积压、闲置或者存在问题的固定资产数量和状况等进行详细的记录,从而更好地掌握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最大化的确保账实相符。

2.2关于发挥固定资产功能的相关建议

在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的基础上,应致力于固定资产功能的发挥。首先,如果固定资产属于暂时性的闲置,则应尽可能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确保其得到最大化的利用,预防资产浪费;其次,对于存在问题的固定资产,则应及时的做好维修与保养工作,通过维修保养确保其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再次,对于已经无法修复和利用的固定资产,则应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对其进行报废,从而更好地减少企业的损失;最后就是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防止由于人为的误操作导致固定资产被损毁。

2.3关于如何提升固定资产经营效率的建议

一是应该加强对于当前在用的各项固定资产的管理,切实提升其利用率;二是资金投入必须严格控制,提升固定资产的投资回报率。三是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资产报废、核销进行认真核实,提出审核意见。财务部门根据有关部门审查意见,对资产报废核销事宜提出财务处理建议,提交上级部门批准等。总之,严格履行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程序,按照制度严格管理。

3、结语

综上所述,对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必须致力于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并紧密结合固定资产管理的需要,认真分析和总结自身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最大化的确保其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从而促进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和强化。

作者:刘向东 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化分公司物资采购部

第二篇

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1.问题。

因为重复购置资产,资产配置不合理,在使用过程中缺乏有效管理,以至于出现了很多闲置资产,降低了资产利用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流动资产,其中固定资产利用率最低,体现在:①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利用率低,办公用房对外出租租金偏低、即使出租租金未按合同全额收取或者大量闲置,公车私用现象普遍;②领导决策失误购买的设备资产无用,导致资产浪费;③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调节使用难度大,社会共享使用率低。

2.原因分析。

2.1缺乏高效、完善的管理制度,资产管理主体模糊。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一直没有解决国有资产由谁管理,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管理以及依据何种原则管理等各种问题,管理职责模糊,管理制度效率低。在目前贯彻落实国有资产与财务制度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对于资产和财务方面的制度制定欠科学,以至于管理缺乏有效依据,各级财政部门的资产管理职责模糊,未进行明确分工,一旦遇到问题各部门人员相互推卸责任,削弱了管理力度。

2.2事业单位的资产脱离财政、财务管理,导致其缺乏持久的约束制度。当二者分离后,资产的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相互分离,以至于很多事业单位出现了账外资产不良现象。近几年来,事业单位之间借用、调节使用资产的情况越来越多,如:车辆在各部门之间相互借用、资产的随意调动,导致资产占有权利与使用权力相分离,事业单位不能进行正常的会计核算,加之缺乏对资产进行有效的财务监管,导致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不对称的不良现象。

2.3很长时间以来,事业单位一直存在“重钱轻物”的理念,以至于其忽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同时,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产权问题存在认识方面的失误,他们认为国有资产所有权归属于国家,各级地方单位代为行使所有权,只是资产的使用者、占有者。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一些单位资产作为本单位的私有财产使用,促使资产调节使用困难,降低资产使用率。

二、改进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策略

1.探索新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根据公共财政的具体要求认真分析现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不足,进而实施有效改革,建设新型管理模式。要求新模式为国家统一所有,各地方政府进行分级监管,财政管理参与其中;同时遵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公共财政的具体要求,将国有资产管理与公共财政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国有资产管理与财务预算管理相结合,建设一个有助于市场经济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优化配置和利用的管理模式。

2.设立标准的国有资产台账制度。先要实施清产核资,设立事业单位资产台账制度,记录实物资产总量及分布,资产变动情况,以准确反映出从资产形成→转换占用主体→处理报废资产的整个过程。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分为三个步骤:①各地方事业单位财政部负责部门内国有资产的宏观管理,并设立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台账;②事业单位主管资产管理的科室,与专项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需要划分清楚,台账设立区分开来。

3.规范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评定流程。①先要明确事业单位所需要的资产、业绩目标及预期效果,将资产预算和管理目标进行对比,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资产管理效益目标。②跟进了解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整个过程,设立月收集资料、报告结果的制度,了解资产利用、使用效益情况,及时解决资产使用过程中的问题。③要求资产管理机构适时评估国有资产管理成效,并作出资产管理绩效分析报告,递交上级部门查看。

4.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①构建外部监管机制,地方政府需将事业大内国有资产归入行政工作考核内容,以此作为职务任免的参考。针对由于资产管理失误引起国有资产浪费、损失的事件,必须追究责任人,资产使用人或者管理人的经济责任,对于违法行为严厉要求其承担法律责任。此外,事业单位需要定期向社会公开国有资产的占用、管理情况,以发挥舆论监督作用。②加强内部监管。事业单位自身①要构建资产管理内部管控制度,采用台账管理制度、资产年度核准制度、卡片管理制度等,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统一要求的财务会计制度,将本单位的资产产权管理、实物管理纳入程序化管理轨道,不断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三、结语

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作为事业单位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发展。针对当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依据不同单位的实际情况,科学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才能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作者:冀侠 单位:佛山市禅城区财产经营有限公司

第三篇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立

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积累了大量的国有资产,其中经营性资产达五万多亿元,占国有资产的百分之八十左右;非经营性资产一万多亿元,占国有资产总量的百分之二十左右。但是国有资产在各产业各行业的分布,以及在企业规模的分布中预算形式的分布、行政级次的分布、地区的分布中极不均衡。此外,我国资源性资产的态势也及其严峻。作为世界人口大国,我国的资源即使总量大国,也是人均贫国,加上长期依赖受“地大物博”传统观念的影响,严重缺乏资源忧患意识,属于管理,措施不力,致使资源状况十分严峻。因此,对国有资源实行资源化管理是摆脱我国资源业面临的困境,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良性发展,确保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当务之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的主要宗旨在于解决以下问题:

(1)国有资产的界定。固定资产的界定主要涉及到对固定资产定义的确定,以及固定资产界定的原则。国有资产的定义和范围是国有资产法律制度研究的逻辑起点,在我国,国有资产的定义经历了不断变化和完善的过程。国有资产界定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划清国有、集体和个人资产的归属,规范不同资产主体的财产关系,使用不同的法律法规。对于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界定,更为直接的目的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由于我国的国有资产来源复杂,在实现国有资产界定的基本目标时更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2)国有资产的登记统计。国有资产的登记和统计是指国有资产相关管理部门代表国家政府对拥有国有资产的各类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财务状况和资金运动状况进行登记,并依法确认企业资产产权的归属行为。因此,国有资产登记与统计即是对国有资产的产权归属情况做出登记。国有资产的登记统计管理工作既是一种法律行为,也是对国家取得的国有资产产权和授予企业、单位经营使用权的两方面同时确认。对国有资产进行登记与统计即是现代企业制度对产权清晰的需求,也是社会对公平与稳定的需求,同时还是国企参与国内外竞争的需求。

(3)国有资产的清算核资。国有资产清算核资是为了满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专项工作要求,或者是为了企业特定的经济发展需要,对企业进行账户清理、财产清查,认定企业的各项资产损益,并最终报告出企业的国有资产价值以及资本金的的活动。经营性的国有资产与其他资产一样,在经营过程中存在增值、亏损、转让等种种变化,因而它们在数量上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不同时间节点上的国有资产总量很可能会不同,那么对国有资产进行清产核资对及时了解国有资产的变化趋向、及早避免国有资产不必要的流失和贬值意义重大。国有资产核资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行: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要求符合法定情形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当企业需要进行清产核资,是要按严格的制度程序开展的,首先要提出申请,报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并获取其批准之后才能进行清算核资。由此可见,清产核资工作要么是国资监管部门基于自身发现进行,要么基于企业需求进行,这种工作室一种被动型开展的模式。因此,国有资产清产核资工作需要定期进行的国有资产统计制度作为信息的来源加以配套,才能顺利有效的运行。

(4)国有资产的评估。通俗地讲,资产评估就是对资产的价值进行评定和估算的过程或者活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交易和其他业务发展的产物。随着世行经济的发达,资产评估业务的范围也越来越宽广,要求也越来越高。资产评估具有咨询、管理和鉴证的作用。对国有资产的评估也起到了咨询、管理和鉴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商品经济和上次航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资产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大宗的资产交易日益频繁,国有资产的交易也日益旺盛。国有资产的评估咨询作用主要是为资产业务提供专业化的评估和意见,主要重点是资产评估的结论。对国有资产评估的管理作用涉及到政府、企业的资产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状况,是针对其资产、财务等管理活动开展的评估活动,对企业和政府的资产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存在的不足及完善

(一)国有资产界定存在的阻碍与对策

首先,国有资产管理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后就接二连三的出现问题和阻碍,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国有资产的归属问题。在国有资产界定中就存在着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落后的状况,制度的落后将严重制约对国有资产的界定。其次,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当国有资产法律依据与其他法律发生冲突时,国有资产法律法规往往由于种种原因而被不被采用甚至被完全忽略。另外,许多法律法规过于笼统,缺乏在操作流程和实施细节方面的规定。国有资产受国家宏观经济和外部因素影响比较大,因而更多操作性强的法规亟待出台。再者,企业家整体素质的底下,职业道德、管理才能的欠缺,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滞后是造成国有产权界定难的又一层原因。针对国有资产界定存在的阻碍,可以从两种途径对其进行完善:一是以法律的形式对产权主体及其行为关系作出相关的规定;二是通过交易使原本模棱两可的产权关系清晰化并合法化。因此,完善我国国有资产界定工作,首先,要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国企改制的基础,要想实现国企产权的清晰合理,就必须要先建立一个完善、科学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其次,要将国有资产从某些竞争性领域退出,鼓励多元化的产权主体。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肩负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职能,同时,国家还有保持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等公共服务职能。因此,将国有资产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引进多缘产权主体,淡化国有产权的控制地位,这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战略的一个构成部分。再者,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管理需要发展和完善法律,提高企业家的素质。企业组织形式的效率与交易费用的高低密切相关,公司被公认为是能有效降低交易费用的企业组织制度。在公司内部机构设置相应的责权利规定,对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最后,要完善国有资产的交易市场,提高产权的流动性。市场机制是以资源的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产权由模糊到明晰的过程是在市场的作用下通过市场充分的流动性实现的。产权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必须有一个高度发展的市场体系为基础,所以要实现产权清晰界定,首要任务是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总之,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助于国企实现产权主体的分散化、多元化,进而构建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国有资产登记管理中的不足及完善

尽管我国国有资产等级制度已经运行了很长的时间,但是对国有资产登记管理的比较和登记事务的总结,可以发现我国的国有资产登记管理制度中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首先,企业负责人对国有资产的登记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高。登记管理工作的琐碎和复杂往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在业绩考核的压力下,一些企业的负责人没有将此项工作列入日常管理工作的范畴,也没有设定专门的部门及指定专职人员负责该项工作,从而造成企业未办、缓办国有资产登记的情况时有发生;其次,存在着基层管理机构职责不明确的现象。就目前企业对国有资产的登记工作现状而言,除市级以上由国资委负责外,一些县、区等普遍地区并没有具体的监管部门,甚至没有工作人员负责该项工作。这将严重影响我国国有资产的登记和统计工作,并影响数据的汇总分析,进而影响管理决策。最后产权登记的内容及范围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产权登记管理软件的不完善,登记与工商登记脱节,登记业务人员素质的不达标等都严重影响着国有资产的登记和统计工作。解决国有资产登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完善国有资产登记管理制度,首先应该加强国有资产登记管理制度的建设。对于凡是纳入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合并报表范围的资产都应作为母公司的子公司的产权一部分进行产权登记,而对于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也应作为公司对外投资收益的资产进行产权登记;同时要细化对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行为的处罚条款,增强可操作性。其次,要明确国有资产登记机构,协调与工商部门的联系和关系;再者要加强登记管理机关业务的培训,加强对产权登记经办人员的培训,逐步提高产权登记人员的业务素质,适应管理的需求,改变这种为登记而等级的状况,充分发挥产权登记的基础管理作用,为领导决策、企业改革改制提供依据。最后,要完善、优化登记的服务软件。在目前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软件中增加产权登记的预登记模板。严格划分录入与审批间的关系,为管理者的分工管理提供充分的环境,使分析更准确更高效。

(三)国有资产评估现状及完善

作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一种形式,MBO的实行一级经营者持股的做法,无疑对提高经营者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企业管理者自买自卖、自行定价;将国有资产以国家名义作为融资担保,将收购风险和经营风险偷偷的转嫁给金融机构和被收购企业或者直接转嫁给国家政府等。这都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评估方法的不科学,如:固定资产评估方法的不正确、土地的定价不合理、企业价值综合评估缺失等都会导致评估价格不鞥反应资产价值,进而不能作为产权交易的基础。评估范围的不完整、无形资产的漏评或不评、帐外资产的隐匿等使国有资产在改制中的资产评估价值往往大大低于其真实价值。操作程序的不规范,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等,都是我国国有资产评估现状中存在的不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应用市场化的资产评估手段,都能够更加客观、公正地描述国有资产的价值。确保国有资产评估的范围完整,就应该重视对无形资产的评估,同时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帐外资产的评估,采取科学合理的资产评估方法、执行完整的评估范围才能得出较为恰当、准确的评估价值,才能将资产评估结果作为产权交易的基础,真正起到资产评估的公正功能,确保交易的公平进行。

三、结论

针对现行国有资产基本管理实行工作中遇到的阻碍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科学、合理的完善建议和方法,是提高国有资产管理体系质量的基础工作。

作者:仲树 单位:沈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