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医疗设备维修的质量控制管理

谈医疗设备维修的质量控制管理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投入临床使用。作为科技含量较高的设备,医疗设备对维修的质量控制管理要求较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医疗设备的维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医疗设备维修的质量控制管理策略,有效提高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质量控制;管理;策略

随着现代化医院建设的不断发展,作为临床科室进行诊疗工作的基础技术设施,医疗设备在越来越多的诊疗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作为医院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是影响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因素。医疗设备的维修质量管理对临床工作开展、医院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如何在医院管理越来越现代化、集成化、信息化的基础上,做好医疗设备的维修质量管理,是医院设备管理部门需要着重思考的部分。

1医疗设备维修的质量控制管理的意义

随着医疗设备管理不断精细化、系统化,为了保障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维修管理已成为医院设备管理部门的重要目标。保障医疗设备的使用质量和安全,提高设备维修质量控制,可从以下2个方面分析医疗设备维修的质量控制管理。

(1)当医疗设备出现故障,第一时间影响的是临床科室工作的开展,导致病人诊疗工作无法继续进行。能否第一时间快速、正确的修复医疗设备,是维修工作的重点内容。设备管理部门作为维护维修的主要技术部门,无论是医院工程师进行院内自行修理,还是请厂家工程师进行进修,如何最大速度恢复设备正常使用,是维修的质量控制管理首要目标。

(2)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是减少设备故障概率的重要步骤。随着现代医疗设备管理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的维护性保养是提升维修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临床科室作为设备第一使用单位,与设备的日常操作、日常维护方面存在密切的关系。同时,作为特殊设备,医疗设备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不仅仅要保证设备的运行状况正常,同时也要兼顾临床诊疗参数的精确性。不同医疗设备的临床诊疗要求千差万别,这就意味着医疗设备的维修质量必须由其使用科室进行临床参数的把控。使用科室虽然不直接参与设备的维修工作,但从维修质量管理的角度看,使用科室是保证医疗设备的维修质量的基础。因此,出现故障的及时处理和预防性的维护保养工作是进行医疗设备维修质量控制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

2医疗设备维修的质量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医疗设备故障的院内维修率较低

随着新技术不断发展,科室在购置设备时更多时候倾向购买进口设备。而很多进口大型设备如果没有购买其维修权限,无法进入维修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的查看,导致了很多故障无法依靠医院维修工程师进行处理。同时院内工程师没有系统经过厂家专业培训,无法开展较复杂的故障修复工作。甚至很多进口设备,其配件只能从厂家专门订购,倘若使用替代配件或二手配件,厂家声明无法保证之后的设备运行质量和故障维修。以上因素导致了很多医疗设备维修工作很难由院内维修工程师进行展开。院内工程师技术力量、配件购买的难易程度等,都是影响整个维修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设备管理部门在进行维修质量控制时,必须考虑自身的应对能力,从各个角度评估提高维修质量的方法。

2.2使用科室设备维护意识较弱

很多科室在使用中“重使用,轻维护”,多数抱有使用部门只需要学会使用操作即可,不需要对设备的维护维修进行了解。导致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忽视操作的规范性,轻视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医院维修人员负责对医疗设备进行故障维修,而科室的操作人员使用设备的时间远远超过了维修人员。各类医疗设备对使用环境和电气等检测条件均有一定的要求,多参数监护仪要求使用环境需做到干燥、整洁,周围环境平稳,避免干扰影响到操作者和检测参数。肌电图仪要求电气屏蔽,配备符合要求的不间断电源,屏蔽地线必须连接在真实地线上。CT、MRI等大型放射设备必须保证机房屏蔽符合设备使用要求,附近无建筑工地或其他电磁、电气干扰等等。长时间在不符条件的工作环境里工作,医疗设备的故障率将大幅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是否能保证医疗设备的使用符合其工作标准,决定了医疗设备是否能够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是否能降低设备在长时间使用后的故障频率,提高维修管理的效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状态。

3提高维修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

医疗设备维修质量管理不仅仅要求及时完成设备的修复,同时还涉及保障临床诊疗参数的准确性。作为医疗设备使用质量的管理者,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科室是参与维修质量管理的双方,缺一不可。

3.1完善维修质量控制体系

对于医院和使用科室而言,提高设备维修质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只有对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进行细化、系统化的质量控制,才能提升医疗设备的维修质量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医疗设备维修质量。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好的医疗设备运营价值。作为设备维修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明确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体系,做好设备管理部门的控制管理。对于相关管理制度和流程下的权责范围,需要在设备安装投入运行期间就落实到相关工作人员之处。通过理清工作职责,才能明确分工范围,提高管理效率。作为设备维修人员,医院的维修工程师应认真履行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在日常维护保养和维修工作中,维修人员不仅要加强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要不断积累故障处理经验和技术能力,优先完成院内自维修,达到节省维修时间和资金的目标。在维修工作中,注意积累同类故障维修经验,可以有效缩短设备修复时间。对于不具备修理能力和条件的设备,应及时跟进保修合同,建立定期巡检制度,监督厂家做好设备维护。使用科室应成立包括医师、技师和护理人员在内的质量管理小组,认真学习、履行设备维修管理制度,进行设备维修质量控制工作,持续落实质量改进措施。在使用科室内形成医疗设备日常维护管理体系,设立设备运行状态记录本,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日常检查并登记,保证设备的使用质量。制定每周、每月的检查计划,定时开机检测,以确保设备状态。

3.2落实反馈机制,加强维修质量控制

开展并落实维修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是能否做好维修质量管理工作的必备条件。作为设备管理部门,从设备可行性评价开始,应把维修质量控制管理纳入设备管理工作的范畴。从设备安装、保修期、配件等方面充分考虑后期设备维修,及时与使用科室进行充分沟通。设备管理部门和科室质量与安全控制小组对科室在用的医疗设备定期开展质控管理工作。在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的参与下,设备管理部门定期与使用科室进行设备使用情况的交流沟通,反馈常见设备故障,对故障发生原因进行讨论,避免出现操作及流程的不合理导致设备持续故障。通过定期对同一科室或同一类医疗设备的故障进行统计,与使用科室一起找出产生故障的主要因素,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提出改进方案和计划。同时,通过不断复盘设备故障的原因和处理,设备管理部门将设备维修控制情况及时反馈给医院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设备维修的质量控制。

4结语

由于医疗设备维修质量管理对象的特殊性,要保证和提高医疗设备的维修质量控制管理,仅仅依靠某一部门、某一措施是不够的。医疗设备的维修质量控制,既有对设备本身的维修质量管理,同时包括在设备使用中对使用科室的控制管理。设备管理部门在设备的维护、维修上,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不可一味依靠设备管理部门开展维修管理工作,忽视使用科室的参与,放松对维修质量的控制,没有及时落实反馈机制造成对设备维修质量管理的影响,同样不能使医疗设备维修效能得到最大化。只有处理好以上各方面的工作,才能提高医疗设备的维修质量,更好地实现医疗设备维修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韩浩.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07):43-44.

[2]戴露伊,郑威,周伟芳.医院医疗设备的质量管理[J].医疗装备,2021,34(05):68-70.

作者:徐梦蕾 单位:景洪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