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

科研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化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先进手段。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国科研事业单位原有的预算管理制度已无法满足日常运营需要。而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可以在保障收支平衡,提升科技资源使用效益的同时,激发科研创新活力,从而促成科技兴国战略的早日实现。本文以科研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为探讨核心,研究全面预算管理在科研事业单位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对策

一、科研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一)经费合理化使用的需要

科研事业单位核心的运营工作就是保证科学研究顺利开展。因此,由政府拨款的财政收入大部分都投入到科学研究上面。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预算理念全员参与、业务范围全面覆盖、管理流程全程跟踪的综合管理系统[1]。科研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可以加强科研经费的投入及产出效果,使资金的使用流程更加透明化,减少了单位内贪污腐败现象[2]。

(二)提高科研成果产出率的需要

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应依据科研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制定。在预算编制前需要对各个参与项目的部门进行项目方案汇总。经领导会议研讨审批后,按照科研项目研究进程,对每个阶段进行预算规划,贯彻落实预算管理对科研目标的促进作用,从而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开展,提高科研成果产出率。

二、科研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意识不强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覆盖了科学事业单位运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事前预算编制、事中预算执行和事后预算考核,需要业财融合,全员积极参与。但实际上大部分科研事业单位对全面预算管理没有形成统一意识,领导层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首先,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参与人员仅限于每年固定的几人。由于预算计划上报有时间节点要求,有时早于科研项目部门任务计划书完成的时间[3]。因此,预算编制缺少科学合理的数据支持,无法考虑到科研项目的实际需求。其次,在预算执行管理中没有按照预算计划执行,也没有对执行不力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此外,在预算执行评价考核时,一些科研事业单位为了能在期末的考核评估中获得好成绩,制定预算计划时通常采取比较保守的评价指标,导致预算管理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无法体现其客观性[4]。总之,预算管理意识不强,最终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二)预算管理制度缺乏

很多科研事业单位内并未建立科学规范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首先,缺少统一的财务指标体系。科研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既无法客观反映科研项目资金需求,体现科研项目间的差异性,更无法科学有效的分配科研经费。第二,预算管理各职能部门权责划分不清。预算执行时,各部门职能与责任划分不明确,部门间缺少协作关系,影响了预算执行力度。最后,缺少统一的预算审批制度。科研事业单位对科研项目的预算资金在申请、审批、使用、结转等环节也没有建立统一的审批制度,各个项目之间资源分配不合理,给科研事业的开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4]。

(三)预算管理执行力差

大部分科研事业单位仍采用自上而下的分级管理的模式,但全面预算管理需要上下级所有领导和员工的重视与参与。如果只是依照分级传达与执行的方式下达预算命令,缺乏相应的监督联动机制,可能导致预算执行大打折扣。此外,当前很多科研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都是由财务部门主导,其他部门的人员对预算管理参与程度不高,预算编制存在突击完成的现象,完成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执行效率低下,控制效果不佳,领导层无法及时掌握相关运营情况,不利于科研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四)信息沟通不及时

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科研事业单位部门间信息沟通不及时,也是全面预算管理无法贯彻落实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预算批复后,科研事业单位未组织培训,致使员工不清楚预算执行需遵守的规章制度和时间节点。另一方面,科研项目部门的员工在执行预算时遇到了问题,也没有及时向预算管理部门反映,致使执行不规范,执行率不达标,直接导致下年本部门科研经费遭到财政部门的削减,从而影响整个单位的科研经费划拨。

三、科研事业单位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具体对策

(一)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意识

为了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意识,科研事业单位需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领导层要认识到当前科研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所面临的考验,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主动跳出舒适圈,提高忧患意识,尽快寻找改革新道路。其次,科学事业单位应加强与其他事业单位的交流,借鉴员工预算管理知识的培训模式和经验。此外,应积极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全员培训工作。让全体员工充分了解到全面预算管理对单位发展的重要性,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为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建立良好的环境基础。

(二)强化预算管理制度建设

科研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一方面离不开国家相关政府部门的配合。国家要针对全国范围内科学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制定行业内普遍可适用的参考制度标准,并设置相关机构对预算单位进行定期检查辅导。另一方面,科研事业单位要结合最新的政策规定,立足单位发展战略,结合单位实际,加强预算管理制度建设。首先,应成立预算管理小组,负责预算指标与流程规范的设计工作,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规范性。其次,科研事业单位应细化预算编制,既要保证预算管理的指标能够覆盖单位运营的全过程,又要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科研项目部门,保证资金在不同项目和职能部门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促进单位的运营发展。

(三)建立完善的预算控制体系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贯彻执行,科研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预算控制体系,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督,对每笔科研经费支出进行严格预算对比与控制。首先,需要在预算编制前合理预估本年度的科研项目规模和与之匹配的科研资金需求,控制科研项目预算虚增,并做好预算定额定标工作,根据科研项目运行需要进行预算编制。其次,要在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做好统筹安排,提高资金支出与预算控制的匹配程度。建立以管理层和财务部门为主体的双重审批流程,加强对各项归口经费的审批控制。完善相应的审批、授权制度,形成各部门间的监督制衡关系。最后,要制定在每月初开展预算分析报告会议的制度,针对上一月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及时通报,对同预算计划有偏差的,要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意见。此外,还需完善反舞弊机制和举报人保护机制,设置举报专线,鼓励员工对损害单位利益的违规行为进行举报。最终,通过建立完善的预算控制体系实现编制科学,执行合规高效,实现科技资源效益最大化。

(四)建立高效的信息平台

科研事业单位还需加强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首先,抽调既懂业务又懂预算的人员,组成预算管理协调小组,负责单位预算工作的部署传递与信息沟通工作。其次,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完善预算信息化系统,将预算与财务报销系统、资产管理平台、合同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有效对接,拓宽信息交流平台,加快信息流转速度。此外,要求各部门就预算管理问题定期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从而实现信息传递的高效性,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开展提供便利。四、结束语科研事业单位建设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既是顺应国家政策导向,也是发挥科技资源效益最大化的有效路径。科研事业单位要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理念,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和预算控制体系,做好信息系统建设等辅助性工作,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在科研事业单位中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136.

[2]刘枫.浅析科研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J].经贸实践,2017(3):228.

[3]张凌,王勇.浅谈战略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的应用[J].经济师,2018(1):108+110.

[4]亓玉平.浅析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J].财会学习,2018,No.198(24):202+204.

[5]刘春云,黄超.科研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7(14):36-37.

作者:张凌 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