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

销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

摘要:目的了解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销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Vp)污染状况和血清群分布,为防治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水产品抽样方法》(SC/T3016-2004)要求,随机采集高明区农贸市场销售的3类水产品共321份开展副溶血性弧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株开展血清学分群。结果321份销售水产品中共分离出77株副溶血性弧菌,总体检出率为23.99%。甲壳类检出率为33.71%,贝类为23.68%,鱼类为18.59%,三者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秋季的检出率(37.50%)比冬春季(10.56%)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77株菌株共分出4个血清群(O1、O2、O3和O10),其中O2和O1为优势血清群,另有一株未分型。结论高明区销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较严重,其在销售水产品的分布呈现广泛性、多样性和多源性等特点。

关键词: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血清群;污染

党的报告明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并出台相关法规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1]。副溶血性弧菌广泛分布于沿海的海水和水产品中,在我国沿海地区已占据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首位[2],其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也时有报道[3-6]。佛山市高明区毗邻西江畔,淡水鱼、虾等水产品资源丰富,且当地居民素有生食水产品的习惯,因此,因进食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水产品而感染副溶血性弧菌的风险极高。通过对销售水产品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和鉴定,旨在全面了解副溶血性弧菌在该区销售水产品中的污染状况,以及早发现水产品潜在食品安全隐患,为水产品风险预警和干预,以及规范水产品销售行业卫生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助力佛山市顺利通过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验收。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参考《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手册》,同时根据高明区地理与人口的分布情况。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随机采集高明区城区和各镇街农贸市场销售的3类水产品共计321份,其中甲壳类89份,贝类76份,鱼类156份。样品采集均由高明区疾控中心专业人员按照《水产品抽样方法》(SC/T3016-2004)[7]中提供的操作程序和质控要求进行,并及时将检样送至实验室。

1.2主要试剂与仪器

副溶血性弧菌分离鉴定所需的3%氯化钠碱性胨水、3%氯化钠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嗜盐性试验及其他手工生化试剂均购自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马嘉副溶血性弧菌显色培养基(批号:P001388)购自广州千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VITEK革兰氏阴性菌鉴定卡(批号:2410728203)购自广州千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溶血性弧菌11种O群分群血清(批号:699016)来源于日本生研所,所有培养基、生化试剂和血清均在有效期内使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

1.3检验方法

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GB4789.7-2013)[8]中提供的标准检验操作程序和质控要求,开展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和鉴定。

1.4质量控制

实验室定期接受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实验室能力对比验证,并对检验所使用的培养基、试剂和仪器进行质控检定,样品在检验过程中使用标准菌株(来源:广东省食品微生物安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编号:ATCC17802)做阳性对照。

1.5数据处理和分析

采用Excel2007对数据进行录入;采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其中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置信水平α=0.05。

2结果

2.1销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总体情况

321份销售水产品中77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总体检出率为23.99%。其中虾阳性样品比例40.82%(20/49),蟹阳性样品比例25.00%(10/40),贝类阳性率23.68%(18/76),淡水鱼阳性率17.50%(21/120),海鱼阳性率22.22%(8/36)。3种类别水产品均不同程度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其中甲壳类、贝类和鱼类检出率分别为33.71%、23.68%和18.59%,以甲壳类检出率最高。不同种类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P<0.05),其中贝类与甲壳类、鱼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贝类/甲壳类=2.00,χ2贝类/鱼类=0.82,P>0.05),但甲壳类与鱼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甲壳类/鱼类=7.08,P<0.05);甲壳类分别采集了虾49份和蟹40份,检出率分别为40.82%和25.00%,两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6,P>0.05);鱼类分别采集了淡水鱼120份和海鱼36份,检出率分别为17.50%和22.22%,两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P>0.05)。

2.2销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季节性分析

(表1)以夏秋季和冬春季各半年,进行销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比较。其中夏秋季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37.50%)比冬春季(10.56%)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94,P<0.05)。

2.3不同地区销售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情况

荷城街道中心城区共采集销售水产品151份,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22.52%;周边乡镇共采集销售水产品170份,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25.29%,2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P>0.05)。

2.4血清群分析结果

77株副溶血性弧菌经血清凝集鉴定,结果共分出4个血清群,其构成分别为O2群41株(53.25%)、O1群18株(23.38%)、O10群12株(15.58%)和O3群5株(6.49%),另有一菌株未能分型(1.30%),原因为该菌株与11种O群分群血清均不起凝集反应。

3讨论

水产食品因其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吸收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无论在原材料或是在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水产品均有可能被副溶血性弧菌等食源性致病菌或寄生虫污染[9-11],对消费者带来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研究结果显示,辖区内销售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较高,与同样毗邻西江的三水区[12]检出率相近,各种水产品均不同程度检出副溶血性弧菌,且无地区差异,提示副溶血性弧菌可能已成为西江地区水产品中常见的污染菌,其污染状况不容乐观。在各类水产品检出率差异比较中,甲壳类检出率高于鱼类,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为寄主的生活习性、摄食方式等不同引起的。研究显示淡水水产品(淡水鱼、虾和贝类)均不同程度检出副溶血性弧菌,且淡水鱼类与海鱼类在检出率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反映了除海产品外,副溶血性弧菌也广泛存在于淡水水产中,有别于以往报道的副溶血性弧菌难以在无盐环境中生长繁殖[13]。推测原因:①可能与淡水、咸水水产品混合养殖,交叉污染有关;②可能存在销售环节的交叉污染;③副溶血性弧菌在淡水或淡水水产品中可能存在某种自我保护或自我适应机制,可以生存繁殖,具体有待日后进一步研究分析。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在高明区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其中夏秋季检出率比冬春季高,变化特点与赵宏群报道[14]的副溶血性弧菌发病流行规律高度一致。与此同时,淡水鱼和虾的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也呈现类似上述的季节性变化。因此,承担食品风险管理的政府职能部门,应适时向公众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提醒市民在食用水产品时要充分加热煮熟煮透,逐步改变生食鱼虾的生活习惯。同时可将防治副溶血性弧菌等相关内容纳入预防生食水产品引起的疾病的健康宣教策略。由于副溶血性弧菌为公认的食品致病菌,以往与其相关的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事件的调查、结论和处置,均以是否检出副溶血性弧菌作为“金依据”,但很少进行血清分型和同源性分析[15]。然而此研究表明,77株副溶血性弧菌菌株存在多个血清群别,且部分不同血清群的菌株来源于同一档摊的不同水产品,充分提示副溶血性弧菌在水产品中呈多样性和多源性分布。同时也有研究表明[16],水产品中检测的菌株与食物中毒患者分离株的血清型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建议条件允许时应将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分型和同源性分析引入到与其相关的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事件的调查与处置,为追溯传染源和完善传播链调查提供有力证据。

作者:莫嘉延 麦国通 区子阳 黄志权 曾云龙 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