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合同管理范例

销售合同管理

销售合同管理范文1

一、本企业合同档案主要内容

(一)法律部门归档合同

法律部门归档合同简单的理解为经法律部门审核风险后移交的合同,主要按年度-部门分类,涉及各个部门业务活动所产生的合同,主要包括企业质量、安全、环境证件、换证流程评审合同、审计业务约定合同、产品运输合同、图书出版合同、废物处置合同、房屋租赁合同、企业绿化合同等。

(二)销售合同

销售合同是企业销售部门在合同履约完成后移交的合同资料,是在企业产品销售活动中产生的,主要包括产品销售合同、备件销售、维修及服务类合同等。

(三)技术、科研合同

技术、科研合同是在产品、科研项目的研究、设计、试验、推广应用等阶段产生的合同。这部分合同因其移交顺序不同分为两种:一部分归于法律合同中已进行组卷,另一部分则归于科研项目档案内,但内容大致相同,主要包括产业技术、工艺、零部件、材料等方面,有试制合同,主要零部件加工工艺、测量、控制技术研究合同,产品振动噪声试验、系统改造等合同。(四)设备、基建类合同设备合同是企业在设备购买、清洗、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包括办公设备,机床、计量、清洗、管理系统等设备。基建类合同是企业在基本建设、技改技措、办公用房的修建、工程安装等活动中产生的,[1]主要包括公司消防改造合同、物流、围墙修建、试验台位改造、机床安装合同等。

(五)采购合同

采购合同即在采购活动中公司办公、经营业务、产品生产服务所形成的合同,包括办公用品、生产备件买卖合同等。

(六)其他类合同

主要包括战略协议、技术研究合作协议、外协合同及涉及公司权益的其它合同。

二、本企业合同档案管理模式

根据公司经营业务的实际情况,库藏合同档案未设置单独档案门类进行管理。其中,因部门内部利用方便,采购合同归于采购部门进行管理;劳务合同归人力部门保管利用;法律、销售部门移交的合同则按年度-机构分类进行保管。此外,技术、科研合同大多归集在科研档案内;设备、基建技改类合同分别在设备档案、基建档案中组卷保存;战略合作、协议类合同则因其特殊性,由文书档案管理人员单独进行保管和提供利用,故当前笔者所在公司的企业合同档案未形成系统、规范的管理模式。

三、本企业合同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分类模糊、重复件多

根据上述本企业合同管理内容及现状,现存合同档案的管理模式并非企业合同管理中的分类管理模式。由于合同材料的来源广泛,材料多份重复的问题时有发生。合同签订时最少形成三份文件,除为合作方提供一份外,其余法律审查留一份、合同管理员留一份。有时合同承办人为使用方便也会多增加一份,由此造成法律合同包含所有其他类合同,而其他类合同则因业务需求、项目验收归档要求等,又留存一份合同甚至是两份合同并且分散保存在不同类型的档案中,造成合同档案分类模糊、重复归档等问题,影响合同档案的质量,对档案库房的承载力造成压力。[2]

(二)归档合同档案质量不高

在企业合同档案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归档的合同文件材料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存在无法律效力的合同,如无盖章、无签字、无签署日期等信息,合同的法律约束力缺失;二是合同内容不全,如缺少合同技术协议、补充协议等;三是缺少合同过程资料,如合同盖章审签单、合同评审过程资料、合同执行过程资料、合同完成情况及合同的补充说明等资料。因此,归档的合同文件材料不能准确地反映合同业务的整个过程及内容,严重影响了合同档案的齐全性、完整性、准确性,阻碍了合同档案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三)限制利用效果

档案利用是企业合同档案归档的最终目的,体现了档案工作的服务能力和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合同档案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原始记录,为企业维护合法权益提供保障,协助降低企业的法律风险,档案分类结构模糊、归档不完整、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都直接影响企业合同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严重降低了档案查询利用结果的准确性,从而限制了合同档案的利用效率,影响合同档案利用效果。

四、改进本企业合同档案管理方式的措施

企业合同档案管理贯彻“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补救”的原则,实行统一管理、业务归口、多部门参与、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合同按类别分为销售类合同,购买类合同,技术、科研类合同,基建、技改类合同,对外合作类合同,涉及公司权益的其它合同六大类。按金额大小分为小额合同、大额合同、重大合同、特别重大合同四类。其中,金额大小按照具体合同类别限定额度阶段,以公司大额合同为例,其销售合同金额限定范围为人民币500万元以下;备件销售、产品服务、维修合同金额限定范围为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其他合同则是1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按照国家档案局颁布的《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10号令)及船舶档案分类表的要求,合同材料作为企业所有经营管理活动的反映,可以按企业文件材料中一级类目“经营管理类(C)”、二级目录“其他类(9)”进行归集管理,并参照企业合同管理编码规则,增加单位编码。设备、基建、科研项目等档案中所涉及的合同文件材料则按设备单台套、基建单项工程、科研项目等要求进行“虚拟”组卷,并在卷内目录中添加备注信息。

五、本企业合同档案管理的具体内容

(一)规范管理体系

合同档案管理人员应了解合同管理业务流程,建立健全合同档案管理相关制度体系,包括保密要求、人员职责、[3]移交流程、归档范围、归档质量要求、整理方法、组卷原则、保管期限、查询利用等内容,要充分发挥制度的指导性和约束性作用,规范合同档案管理程序,并不断完善合同档案管理机制。

(二)规范移交手续

合同履约完成一年后需进行文件材料归档工作。要做好合同文件材料的归档移交工作,规范档案移交手续,填写移交清单,合同管理人员应按照规定将合同文件材料整理后移交归档,注明合同编号并保证合同和配套资料(合同章审批单、主件和附件等)的齐全完整、符合形成规律,同时确保移交清单上的签字齐全完整、内容准确。合同文件材料移交清单如表1所示。

(三)明确归档范围

按照合同文件材料产生的阶段过程进行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合同前期:调研报告、合作方资质及“天眼”调查信息文件、技术规格书、投标申请、报价单、比价单、投标评审、结果审批、中标通知书等。2.合同签订:合同章审批单,合同正副本,有关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的补充协议,质保期满前的相关合同等。3.合同履约验收:设备开箱、中期、终期、调试等合同执行过程标的的验收资料,价格凭证、性能、精度、合格单证,保修服务记录,用户说明书,使用、维修说明书等随机资料。4.其他:合同备忘录及合同承办部门认为具有保存价值的其他资料或凭证。

(四)组卷原则

1.组卷遵循合同文件材料形成规律,合同与其附件合订为一件,即一份合同一件,案卷由年度内多份合同组成。2.合同正本在前,附件在后,在有书写内容的页面编写页号,页号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依次标注,附件上有页码的需重新标注。3.归档整理完成后,在首页合同的右上角盖“档号章”,档号由分类号-机构代码-年度-案卷号-件号组成。4.合同案卷内的文件排列顺序依次为合同卷内目录、合同及附件、备考表,案卷内总页数计算时卷内目录及备考表不计算在内。5.卷内目录应与合同文件材料内容相符,能够简明完整准确地反映合同的内容,包括档号、合同编号、合同名称(包含简要的合同内容)、责任者等信息,需特别注意,责任者至少为合同双方。合同档案卷内目录参考格式如表2所示。

(五)质量要求

1.企业应落实合同文件材料收集、整理、归档责任制。设置合同文件材料形成归口部门,设置专(兼)职合同管理员,接受归口部门的业务指导,合同管理员负责收集、保管、整理各个阶段形成的合同文件材料,做好台账记录,并负责合同文件材料的归档移交工作。2.按照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归档合同文件材料不能是复印件,若合同文件材料由于特殊原因无原件时,则需要合同管理员在复印件上签字、说明原因,并标明原件所在位置。3.合同必须有签字、手签日期、盖章等具有法律约束效力的款项,附件完整、图文清晰。合同文件材料不能有圆珠笔、铅笔、纯蓝墨水等字迹,载体及字迹都应符合档案保管的要求。4.已破损的合同文件材料应予以修整,字迹模糊或已褪变的文件材料应予以复制,热敏传真件必须进行复制,复制件与原件作为一件保管。合同文件材料小于A4的纸张必须托裱成A4规格,托裱文件的右边和底边必须与托裱的右边和底边贴齐,大于A4纸张的文件材料要求折叠到A4规格。5.外文合同文件材料若有译文的,应一并归档,外文材料在前、译文材料在后,作为一件保存,无译文的材料要译出标题后进行归档。

(六)合同档案编号规则

按照此管理方式,确定合同档案文件材料合同档案编号规则。具体编号规则如图1所示。

(七)合理划分保管期限

合同文件材料保管期限的划分,应参考企业合同文件材料分类、金额大小或重要程度,自合同履行完毕后一般保管期限不得少于五年。合同档案文件材料保管期限表如表3所示。

六、管理优势

(一)制度规范,收集齐全

通过对合同档案制度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梳理、明确合同文件材料的流程,确定合同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加强合同档案管理在业务工作流程中的参与度,做好合同档案的预归档工作,确保合同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完整。

(二)有效审核,避免重复

基于这种管理方式,无需对合同档案文件材料进行重新的划分,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归档合同文件材料的质量要求,切实解决合同文件材料重复归档的问题,有效缓解档案库房的压力,力争档案库房容量能够满足档案工作未来10到20年长效发展的需求。

(三)利用准确,提升效率

销售合同管理范文2

1.1合同执行管控能力不强

合同生效后,履约行为通常由经办部门来执行。银货两讫型的合同,履约行为较简单;而分段执行的合同甚或是跨年执行的合同,履约行为就相对复杂一些。合同的实际履约状况一般由经办部门掌握,如果部门规模大、专业分类细、经办合同多、涉及人员多,经办部门的领导也未必能掌握合同的实际履约状况,必须找到具体经办人才能真正了解相关信息。如此,企业内部监督部门对于合同实际履约状况的监督也是比较繁琐的,往往要到经办部门实地了解,还要到财务部门去核实资金记录,费时费力。

1.2合同信息查询分析不便

合同管理工作中还经常需要追溯相关信息或进行统计和分析,例如:在接受外审的过程中,外审人员经常会根据财务付款记录调阅关联的合同,核查付款是否符合合同约定。若合同管理的基础工作较扎实,合同编号有明确规定、具有唯一性,财务付款凭证上标有合同编号,合同管理部门也设有标注合同编号的管理台账。当外审人员报出某个合同编号时,合同管理人员能够利用合同编号的唯一性,追溯查询到相关信息。再如:企业需统计年度合同的总体发生情,若要快速统计,必须在平时建立数据较翔实的基础台账。企业若是合同管理基础薄弱的,上述两例几乎无实现的可能,即使合同管理基础较好,实现上述两例也属不易。

2合同管理信息化的实践

目前,很多企业的基础管理都在大量地运用信息化手段,大力推行并运用企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ERP)。通过ERP的推行和运用,企业很多生产经营管理流程已实现信息化,一些与合同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在ERP内也留有记录并积累。笔者长期从事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近年来,在企业ERP构建较为成熟的基础之上,运用信息化手段,将合同管理作为ERP中的一个子模块,纳入了整个ERP的运行,利用ERP中企业生产经营信息数据的联通和共享,对进一步提升合同管理水平做了一些尝试。

2.1做好合同管理ERP模块开发的前期调研

在前期调研中,首先对企业发生的合同进行梳理,如以资金流向来分类,可分为资金流入型和资金流出型;以业务方式来分类,可分为物资采购类、工程采购类、服务采购类和销售类等;其次,确定以资金流向和数量作为重点关注对象来开发合同管理ERP模块。由合同管理部门牵头,会同信息化开发人员分别到采购、销售和设备等合同发生频次较高的部门进行调研,针对现行流程实现信息化所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多次研讨,合同管理部门主要关注合法合规性,业务部门主要关注实际可操作性,信息化开发人员主要关注术上的可实现性。调研发现,合同管理信息化实现的前提是较为完善和有效的合同管理基础工作,大致包括:合同管理工作中有串联所有相关信息的有效索引,即合同编号,合同编号有明确规则,具有唯一性和可追溯性。合同编号由合同管理部门统一确定;合同生效前,需经流转审核,由财务和法务等部门参与;合同履约由经办部门负责,实际收付款时在财务凭证上标注合同编号;内部监督部门着重从资金角度监督合同的实际履约状况;合同管理部门建立合同管理基础台账,以满足企业对于查询、统计和分析方面的需求。

2.2做好合同管理ERP模块首期上线后的调试

ERP模块的开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经过充分的前期调研,将合同管理ERP模块首期上线的目标定为:将现有合同管理流程全部推上信息化,实现无纸化办公。首期上线后,以企业合同信息化审核流程举例,大致流程为:由合同具体经办人在合同管理ERP模块中发起审核——流转至部门领导审核——流转至财务部门审核——流转至法务部门审核——经办部门在完成审核后办理签字盖章手续。在各审核环节均可以打回至原始经办人。

2.3满足相关部门的个性化差异管理

合同管理ERP模块首期上线之后,在实际运行中,还根据销售部门的工作特性,实行差异化管理。通过差异化管理,既加强了对销售合同的管控力度,又满足销售部门对合同管理的个性化需求。

2.4做好系统首期上线之后的持续优化

系统首期上线运行一段时间后,业务部门对于操作界面和一些细节提出不少优化建议,将这些建议汇总,进行甄别和梳理,既考虑业务部门需求,又兼顾合法合规性,持续开展优化工作。

2.4.1 实现海量数据和信息的共享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一大令人瞩目的特点,就是实现海量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如果不能实现这一点,将是对信息化管理系统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合同管理ERP模块作为企业ERP的组成部分之一,如何与企业ERP中已有的功能模块实现数据和信息的有效共享,是持续优化的关键。

2.4.2 合理减少重复劳动的工作量

为实现合同管理的某些要求,合同管理ERP模块在开发初期可能会要求操作人就某一内容在企业ERP的多个模块中进行录入,有重复操作之嫌。信息化本应是提高效率的一种手段,如果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实质上增加了重复劳动的工作量,这就有违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初衷。因此,如何利用好企业ERP中现有模块的数据和信息,提高效率,也是持续优化的目标之一。

2.4.3 加强对合同的实际管控力度

在合同管理ERP模块首期上线之后,逐步将过程监督的要求融入其中,加强对合同的实际管控力度。前文已述及,该模块首期目标主要是原合同管理流程的无纸化,在这个阶段性目标完成之后,需要逐步过渡到合同管理的理想目标。因此,以加强合同管控力度为目标,结合该模块的实际运行状况,适时地增加一些补丁。举两个这方面持续优化工作的实例。第一,通过优化,将销售合同与生产定单建立关联,要求业务员在开具生产定单时必须输入合同编号,以合同编号为索引,可以调取企业ERP其他模块中的数据和信息,如生产管理模块中关于生产定单运行的相关数据。这样做既没有太多地增加业务员的工作量,也为加强过程监管提供了便利。第二,通过优化,增加了合同履约信息的录入功能。主要是针对资采购合同,在合同正式生效后,由合同经办人根据合同履约的实际情况,在该模块中录入资金支付的信息,以反映合同的实际履约状况,且与财务部门的实际资金结算节奏保持一致,在通过财务部门的审核之后生效。如果该合同的资金支付记录在企业ERP其他模块中已存在,则直接调取。这样做能够使合同的实际履约状况通过资金支付这一关键信息在该模块中予以体现,便于过程监管。通过上述四方面工作,合同管理ERP模块基本实现了三个目标:合同审核无纸化、合同履约信息化、数据使用快捷化。

3合同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在合同管理信息化的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合同管理信息化的意义主要有三点。

3.1提高流转审核效率

合同管理信息化可以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减轻经办人的工作强度,缩短相关材料流转以及相关人员的审核和签字的等待时间,经办人还能够随时查询合同审核进度,缩减审核周期、提高审核效率。

3.2加强过程管控能力

合同管理信息化可以将资金流向、数量和时间为具体内容反映合同的实际履约状况,为企业内部监督部门开展过程监管、同步监管提供了有利条件。

3.3提升合同管理水平

销售合同管理范文3

1.企业要对经济合同中的责任进行贯彻

经济合同中的管理包含着企业管理工作的很多内容,使企业管理的核心,经济合同的有效管理保障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利益,但是,单纯地依靠合同进行管理不能实现企业的全面管理。因此,企业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合同制度,在进行管理时实现经济合同的管理与财务的监管相结合,使企业的各个部门可以充分了解自身的工作职责,实现在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进行财务监管的目的。

2.电力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中实现财务监管职能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财务监管如果有效,就可以降低企业在各项管理中的成本,使经济合同更加规范,使经济行为更加高效,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财务监管在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中的突出价值

1.企业的一切活动都与财务监管密不可分

企业在生产、供应到销售环节中都要有财务监管做保障,企业财务监管的质量和水平对财务信息的准确度起到关键的作用,企业活动的有效开展都是建立在准确的财务信息上的。企业每一项业务的顺利开展都需要一定的资金,企业在了解财务信息的基础上,对生产所需要的资金进行预测,通过资金的案例安排,实现经营活动的顺利进展。企业的财务监管可以促进企业体系和制度的完善,在财务的有效管理和监督下,促进企业资金的良性运转,保障资金的流动,在充足资金的支持下企业才能壮大自身的业务。在企业管理中,财务的监管处于中心地位,企业对财务进行有效的监管可以促进企业的生产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保障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只有完善自身的财务监管机制,才能使自身尽快地适应国际化的竞争。企业的财务监管对企业的健康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完善了企业的管理模式,优化的企业的管理体系。企业在进行各项管理时,财务监管促进了企业核算的准确性,通过财务的监督和管理,可以及时发现企业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地解决企业生产效率的问题。企业通过对财务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制定预警机制,避免了问题的严重化,规避了风险。企业财务的监督和管理体系的完善是企业规模扩大的重要标志。

2.企业的财务监管可以促进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

企业投入生产的直接目的在于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对财务进行监督和管理可以让有关部门掌握资金数据,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通过对财务的有效管理可以确保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避免了资金的过度投入,减少了资金的浪费和滥用。企业通过财务管理和监督,对原材料的采购、生产投入的资金可以准确核算,促进了企业对资金的合理分配,提高了资金的运转效率。

3.财务监管可以促进企业的高效运转,其在企业所有的生产环节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企业的财务监督和管理可以控制资本,防止了资金的流失。企业对财务进行监督和管理可以促进管理人员对资本支出的了解,企业收支不平衡的现象可以通过财务监管有效地避免。企业通过财务的监管可以一目了然地观察出经济效益的好坏,企业通过对财务的分析可以精确地计算出盈利数额。企业的财务监管促进了企业再生产效率的提高,财务监管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回笼资金,促进企业的生产。

三、增强电力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中的财务监管职能的措施

1.企业要不断加强财务监管的理念

企业的领导人要不断加强企业财务监管的意识,树立企业集团财务监管理念,定期对进行财务监管的领导者进行知识的培训,使管理人充分了解企业财务监管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的发展受到财务监管水平高低的影响,企业能否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全部要依靠企业财务监管理念的完善。只有企业实现财务监管的正常化,才能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2.企业要不断完善和加强企业财务监管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

企业集团应该对财务监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使其可以适应市场变化带来的新的财务知识。企业可以帮助财务人员进行学习,采取多元化的学习方法,让财务人员进行自学,然后参加企业组织的学习,可以定期举办知识竞赛,提高财务监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企业要经常对财务人员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避免财务人员因为自己的利益作出违法的事情,确保企业可以正常地运转。

3.企业要制定制约和监督机制

企业要制定一系列的制约和监督机制,确保财务人员进行财务监管时,提供的数据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会计人员的核算能力,减少财务人员在核算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4.企业要完善财务监管机制

企业应该完善财务的管理机制,减少财务人员犯错的几率,促进财务人员按照公司的章程办事,在进行财务监管时有章可循。

5.企业要针对销售定价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实现对产品价格的有效控制

企业应该加强对产品价格的核算,针对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产品的营销机制,分析出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销售价格的制定应该通过企业高层领导的审批,在审批合格后将价格政策交与财务部门进行备案,企业在对定价进行评估和审批时应该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6.企业要与客户签订信用管理合同

现在企业都存在赊销的现象,客户信用评估和授信是企业进行经济管理的基础,是对企业客户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环节。企业应该定期组织有关的部门对客户的信资状况进行评测,对客户的信用额度、折扣的标准、失信状况作出评价。评价过程应该有财务部门的参与。

7.企业要对签订的经济合同进行审批

销售合同应该将现金销售合同和赊销合同进行区分,运用不同的审批程序,在对不同额度的销售合同进行签订时要找不同级别的授权人进行谈判。针对现销合同的签订,财务部门要进行审核,确保经济合同符合企业的经济利益,确保经济合同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确保合同的定价要符合行业的标准。对赊销的客户,财务部门要对赊销合同进行审核,确保客户的信用评估的合理性。

四、结语

销售合同管理范文4

对于科技企业而言,构建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最主要目标是:从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入手,结合企业下属各个营销分公司的管理模式以及销售网络管理模式,根据营销公司在市场营销方面的实际需求,形成一个能够综合兼顾营销分公司与科技企业各方需求的管理系统,在产品销售订单、发货、售后跟踪服务等全过程中通过信息集成实现销售的分布式一体化管理,提高营销分公司市场和客户响应的速度,从而提高产品的售后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2系统架构及功能

2.1需求计划功能模块

在本功能模块当中,支持实现的应用功能包括三个方面。

2.1.1汇总计划管理

对经销商上报的月度发货计划进行汇总(经过汇总后的上报计划不得无故进行修改);

2.1.2生产计划管理

系统支持根据汇总的计划,在人工调整的基础之上将其作为制定生产计划的最主要依据,同时也支持对生产计划的修改与查询;

2.1.3发货计划管理

系统下属各个经销商在登录系统后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本月度的发货计划进行录入与修改,同时也支持对以前月度发货计划的修改。而对于本部销售管理部门而言,能够支持查询各个经销商在不同时间段下的计划录入情况。

2.2储运管理功能模块

在本功能模块当中,支持实现的应用功能包括三个方面。

2.2.1发运管理

储运管理部分从系统中选择销售合同,根据销售合同录入相应的发运单据,同时也可支持对发运单的修改、打印以及查询,然后以发运单据为依据进行取车;

2.2.2交接管理

接车部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接车信息进行录入、修改以及查询,同时还可以对运输满意度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处理;

2.2.3调拨管理

支持对调拨信息的录入以及修改,同时也支持对调拨车辆的查询工作。

2.3寄售功能模块

在本功能模块当中,可以根据型号或者部门标准进行查询,查询内容包括超期寄售货物、寄售货物当前存量、寄售货物资源占用量、寄售货物退货情况等,并加以综合调节控制。

2.4合同管理功能模块

在本功能模块当中,支持实现的应用功能包括五个方面。

2.4.1合同录入

该模块支持对不同类型销售合同的录入与修改,同时也可录入与之相对应的特殊配置信息;

2.4.2合同审核与管理

该模块能够根据所对应销售合同的类型,完成对合同相关条款的逐项审核工作,也支持有相应权限的操作人员对审核进行撤销;

2.4.3合同查询

根据系统登录用户的身份权限对应分配查询权限,同时支持对合同索引的添加与修改;

2.4.4发票管理

本模块能够对销售合同所对应的发票信息进行填写与修改;

2.4.5退货管理

支持根据已售货物的退货信息进行数据查询与录入工作。

2.5应收帐功能模块

在本功能模块当中,支持实现的应用功能包括四个方面。

2.5.1付款分配管理

能够调用付款分配单的基本模块,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据的输入与修改;

2.5.2应收帐管理

能够根据所输入的原始数据对应收帐进行计算,同时在期末对应收帐项目进行结转。除此以外,各个部门还能够对部门下属应收帐目进行查询,也可通过输入起始日期的方式对阶段性应收帐信息进行分析;

2.5.3预付款管理

能够对销售业务发生过程中产生的预付款项目数据进行输入与修改,配合进行预付款信息的审核;

2.5.4冲抵应收帐管理

本功能模块能够调用付款分配单或预付款对应收帐进行冲抵。可以设定冲抵的金额,并记录冲抵之后各个项目的余额和状态。

2.6经销商管理模块

在本模块当中,可支持实现的应用功能包括两个方面。

2.6.1经销商额度管理

能够根据相应的经销商,支持实现对寄售货物额度以及应收账款额度的输入、修改、查询功能;

2.6.2经销商预警信息

能够在经销商超出额度控制的情况下对预警信息进行查询。

2.7市场分析功能模块

在本模块中,可支持对市场反馈信息的查询,同时提供对市场产品价格的查询与分析工作,以根据市场变化趋势进行相应的调整。

3系统开发价值

在应用了该销售管理信息系统之后,整个科技企业的销售水平都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通过对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使销售部门以及相关机构参与销售管理工作的热情得到激发,主动性与积极性更加高涨,企业员工对于信息化的认识也更加全面,同时也为科技企业全面信息化目标的实现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具体而言,科技企业应用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显著提高了科技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使业务周转的时间得到了缩短,业务周转环节得到了简化,对于提高销售相关信息的透明度非常重要,同时也能够为管理者对于相关销售决策的制定与执行提供可靠的支持。第二,能够为科技企业相关销售业务的开展提供业务处理支持功能,系统覆盖了企业当前已有的各种业务,管理作业全面且可靠。第三,能够使科技企业当前的业务流程得到合理的优化,销售业务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得到有效控制,企业经营管理以及销售业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营销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4结语

销售合同管理范文5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社会资金不断涌入,房地产行业竞争日益剧烈,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升管理效率是每个企业做强做大的必经之路。绝大多数企业收入、成本都是通过合同来约定,房地产企业合同种类繁多,尤其施工合同金额大、履约时间长。本文以房地产企业加大合同管理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相关企业提供借鉴意义。

二、房地产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合同是企业经济业务的反映,是经济业务起点到终点的规范和约束。合同管理是指对合同进行商榷、草拟、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一系列行为进行跟踪管理,是系统全程的动态管理过程。合同管理不仅仅关注合同的订立内容,还关注合同签订前的准备工作及合同签订后的履约管理。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合同管理大致存在下列问题。

1.相关主体的资信审查匮乏。资信审查指的是,对房地产项目的审查包括承办方的信用审核和资质审核。房地产项目合同签订之前的拟定环节、相关主体的资质和履约能力等等直接关系到盈利能力。房地产公司倘若在拟定合同前,忽视了对合作方的审核,很容易埋下合同风险,导致内控管理机制失效,甚至影响房地产公司的正常经营。因此,如何加大对合同主体的审核机制是房地产工作签订合同之前的重要内容。例如某些“皮包公司”缺少施工资质,也缺少固定的营运场地,“皮包公司”仅仅是通过利用某些大型施工企业骗得发包方对施工方的信任,倘若房地产企业忽视了对其的资质审查,很容易影响其后续的盈利能力。

2.合同文本内容不细致严谨。合同是企业经济业务经济行为的规范和约束,若合同条款内容约定不清晰或存在漏洞,合同履行就可能存在多种选择,各个利益主体处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选择对自身最有利的履约方式,相关的纠纷矛盾也将随之发生。

3.合同重签订,轻执行,违约风险加大。合同生效后,其合同主体便需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房地产企业的施工合同、销售合同等履约时间长达好几年,部分企业在合同签订后对履约的条件、时间、违约条款等关键要素没有持续跟踪,导致出现未按合同履约或者违约现象。例如某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支出的审批程序较为繁琐,资金收支缺乏预算,后续的工程款无法按约支付,导致拖欠工程款、农民工工资和延期竣工交房等问题,引起了严重的诉讼案件,拉低了该房地产企业的社会信誉,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4.合同保管零散,缺乏系统管理。房地产企业合同种类繁多,根据合同标的物可分为采购合同、施工合同、勘察设计合同、广告宣传合同等、不动产销售及租赁合同等。部分房地产企业的合同在各个部门各个经办人员手中零散保管,没有系统保管管理,不能从既往的合同中分析总结收入成本的有效数据,甚至出现合同缺失导致合同履行缺乏依据的情况。

三、基于内部控制下的房地产公司加强合同管理的措施

1.制定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管理是指对合同进行商榷、草拟、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一系列行为进行跟踪管理,是系统全程的动态管理过程。房地产企业首先要参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制定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房地产企业需依据各个部门的职能,科学规划合同商榷、草拟、审批、履约、保管等合同管理中各个环节的执行部门,明确每个部门在合同管理过程中的职责,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财务部门一定要对合同有前期介入或者审批,并由独立部门(比如审计部或者风控部)对前面各个环节进行程序监督或过程监督,由此形成全面的系统的动态的合同管理,减少企业的合同风险。

2.提高合同管理的法律理念。提高合同管理的法律意识主要包括法律意识的宣传培养,也包括合同条款内容中对法律法规的遵守和运用。一方面房地产企业可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房地产法律法规,在日常合同管理环节中,培养员工法律和风险意识,提高员工的法律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设置专门的法务部门或者外聘法律顾问,对重要或者一定金额以上的合同参与合同草拟或者对合同出具法律专业意见或建议,弥补具体业务部门在法律条文上的知识空白或欠缺。

3.强化合同管理的监督机制。强化合同管理监督机制可从组织架构和内控措施入手,房地产企业可指定或者新增合同管理的监管部门,合同监管部门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对进入供应商目录库的合作方资质的审查、合同审批的程序、合同的执行、合同的保管归档进行检查,详尽落实合同管理的内容,及时发现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责令相关部门及责任人改正工作纠正偏差。

4.提升合同管理的电子信息化水平。房地产企业合同繁多,有条件的企业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合同管理,比如委托开发或者购买专门的合同管理软件,逐步实现合同管理的程序化和电子化。尚不具备条件的企业也应分类建立合同台账,比如施工合同台账、不动产销售合同台账、不动产租赁合同台账、广告宣传合同台账等,对合同主体、标的、金额、付款方式、保证金、已收付款、最终结算价、是否履行完毕等关键因素进行登记,实现数据的集成与汇总,提高合同管理效率。

5.提高房地产企业的合同履约能力。房地产企业合同签订后,承办部门便需积极开展合同的交底工作,交底工作是需将合同内容细化至每个部门和员工,保证合同条款正确有效执行,全方位树立员工的合同管理意识。例如,合同履约部门需落实合同履行义务,在履约时需坚持安全性、谨慎性原则,加大对各类文件管理的同时,收管文件原件,并做好相关文件交接记录,例如施工项目的签证、设计等等,保管与之相关的资料,切实防范合同履约的法律风险。再如,财务管理部门加大对流动资金的管理力度、及时监管价格波动趋势、及时关注尾款结算、保证金收回等情况,提醒履约部门做好收尾工作,这些都可实现合同管理的“闭环管理”。再者,房地产企业在保证自身权益的同时,还需重视合同纠纷的索赔机制,在施工项目竣工验收时,可由组成验收队伍小组,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验收,杜绝流于形式的验收方式,加大对开发项目的质量把控,减少日后客户的投诉和索赔纠纷。最后,针对我国法律政策的变化,房地产企业需对此加以重视,树立风险导向性合同管理理念,预防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对其可能发生的违约问题尽快解决,并拟定解决方案,预防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损失。例如,当房地产企业履行抗辩权时,倘若由于房地产企业的原因引起的合同履约方面存在的问题,房地产企业需积极弥补合同,防止违约行为的发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房地产企业风险管理意识的增强,合同管理也逐步成为其内控管理的重要内容,房地产企业需加大对合同的管理力度,实现房地产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哲.财务人员在房地产销售企业合同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2018,(30):156+158.

[2]贺珏.基于内部控制下的房地产公司合同管理方法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1):23-24.

销售合同管理范文6

关键词:合同;财务管理

一、合同管理对于财务管理的具体影响

在日常工作中,财务部一般从基础凭证,系统数据入手,比如客户汇款凭证,系统的发货数量和金额来确定事项对于当期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报告的影响。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些信息固然可以反应一个公司财务绩效成果,但是这些事项提交到财务部门时是经济活动已经发生,财务只能在合规性,真实性等方面做事中控制和事后的分析考核,真正的事前控制是在签订合同之前,从价值管理的角度,进行不同方案进行评价,选择最适宜的方案,并在合同文本中加以体现。如果对应的合同文件没有提交到财务部,财务没有渠道预知企业所签订的各项合同对财务状况的影响,则无法提供一份客观真实的财务报告,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做全方位的披露。如大股东签订了抽屉协议,以公司的财产对大股东所控制的其他公司签订担保协议进行担保,如果在财务报告中没有进行披露,相关人员无法获知此项或有负债,公司如果被债权人起诉,财产冻结,公司不可能持续经营。财富的一半来自合同。合同一经成立双方当事人之间就发生了权利、义务关系。合同是法律行为,但是首先是经济行为,也是一切经济利益的起点和终点,签订,履行,妥协,诉讼等都是在评估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作出的。企业中的经济活动多数是通过合同来约束和完成的,比如在采购时要和供应商签订合同或者框架协议,租厂房需要签订租房合同,销售产品,对应销售合同,承接工程,有工程框架协议,合同贯穿于企业的主要的业务活动中,所以合同的内容直接影响到企业权力义务的承担,也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管控的各环节,财务报告的质量。在企业里,会计核算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监督经济活动,并参与单位经营管理决策,帮助企业达成战略目标。合同是一切经济利益的起点和终点,因此合同生命周期管理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如内部控制,流程管理,风险控制,税务筹划,资金管理,财务报告的可靠和公允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合同可以成就一家公司,反之亦然。

(一)企业在进行账目处理时要遵循权责发生制,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而不是以是否签订合同或者合同的内容作为记账的依据,在工作中,不能以交易事项的法律形式判断,必须依据其实质内容。账务处理要反映其经济实质。例如企业发行的优先股或永续债,确认为负债还是所有者权益需要依照发行的合同,例如附有强制付息义务的优先,法律认为这是一种股本,经济实质认为是一种负债,因为它像负债一样需要到期支付利息。

(二)企业在签订合同后财务需要对相应的文件全面的检视,充分理解内部文件和外部合同的关系,内部文件如果与外部协议有矛盾,内部的文件对于外部的协议没有约束力,合同的对方只需要履行合同的条款,没有义务遵守公司的内部文件。因此仅仅基于内部文件入账造成财务报表没有公允的反应企业实际情况。比如某企业需要购置房产,又不能以公司的名义买,于是借款给员工,由员工购买,企业和员工签订的时借款合同,在内部的董事会决议中有记载企业通过员工购买此项房产,如果财务基于董事会决议将房屋作为公司的固定资产入账,企业和员工签订的仅仅是借款合同,并没有约定房屋是的所有权是公司,房屋的房产证的产权人也是员工,根据合同,员工只有还款的义务,而无过户的义务。

(三)在现金为王的时代,资金管理决定企业存亡,需要控制营运风险,提升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对于合同的签订,财务部门也要从资金流的方面加以审核,判断现有的资金是否能够支持合同的履行,以及对应的融资需求和融资计划,避免因资金不足造成违约造成企业陷入困境,对企业的日常运营资金如工资发放,供应商货款造成影响,例如商业广告合同中,推广合同的金额以亿为单位,跨期超过一年,合同中规定,合同一经签订,预付30%,在审核合同时也要考虑公司的财务状况,在合同签订后需要预留足够的资金支持,避免违约。大型设备是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购进的,合同中通常约定一旦出现有一期租赁款迟延支付,其余租赁款均视为到期。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对于企业资金的压力非常大。

(四)税务筹划是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活动和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作出安排,避免多缴税和早交税。在企业各个环节中,税收行为都是滞后的,经济活动发生,产生税收行为,依法纳税。合理的税务安排都是在涉税活动发生之前,对于企业的组织架构,经营活动形式提前做安排。因此在签订的合同之前,要根据具体的经济活动考虑相应的税收问题,综合财务,法律,税收,执行等因素,选择最佳的方案,做出最有利于公司的税务筹划和税务安排。例如在企业并购重组时,在签订收购兼并协议之前需要了解相应的税收优惠,再去配比本次收购的安排,确保再交易各方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合同的安排尽可能享有税收优惠。例如在企业重组所得税规定中,股权收购,收购企业购买的股权不低于被收购企业全部股权的50%,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股权或者资产负债情况可以按照原计税基础,避免了在这个阶段涉及所得税的问题,因此如果在签订合同时,对于相应的涉税事宜做一个具体分析,就能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避免造成早交或者多交税款。

(五)对于合同下货款支付,根据内控合同管理的规定,财务部门应当根据合同条款审核后办理支付。未按合同条款履约的,未按要求签订合同的,有权拒绝付款,并及时向企业有关负责人报告。各方要严格遵守合同的条款,并要求相关业务部门提交相应的证据,保证双方严格的履行了合同,公司真正能够从合同中收益。比如公司收购时,现金收购,作价1亿元,收购完成日完成资产过户支付60%,未来业绩对赌2年,每年完成后支付20%,两年后全部股权转让款支付完毕。财务在每一阶段执行付款时需要严格依据收购合同,有业绩对赌要求时,支付前需要对方提交双方认可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严格验证各项财务指标,业绩指标是否达到对赌协议要求,若没有达成约定业绩目标,根据合同协商,协商不成,诉诸人民法院,财务要时刻关注审判的进程,在报表中及时披露,依据终审结果作为支付的依据。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六)在合同执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争议,财务要听取各个相关部门如业务,法务的意见,根据事件的性质,做出自己的判断,不能完全以业务部门的意见作为处理措施。例如某公司应收账款审核不严造成公司大量货款无法回收,没有合同就发货,或者发货后没有收集相应的单据,如入库单,工程验收单等等。销售人员更替,也有去客户处沟通,但是效果不佳,销售因为希望把精力放在拓展业务上,提出做坏账处理,财务参与了全部的过程,看到虽然有部分单据缺失,但是通过努力,还是有进展,于是组建了一个小团队,制定了佣金等薪酬奖励制度,全职和客户沟通,整理单据,收回将近80%的货款。作财务部门的人员,对于合同法的精神要深刻的理解,也要和法务部门密切配合。同时在流程上要严格执行公司的流程,严把流程关,保证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七)在依法治国的环境下,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对于阴阳合同,财务人员需特别注意合同的目的,合法性。“阴阳合同”,对外的并不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是以逃避国家税收等为目的;对内的一份则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阴合同给当事人带来的利益是建立在违规的基础上。现在税务局实行的是法人和财务负责人实名认证,在金税三和银行严格的大额资金交易报告制度下,需要特别关注对于当事人和企业的风险。

(八)合同如此重要,合同的管理不当必然会影响企业运营,造成损失。在现实中,曾碰到过业主委托建设单位施工一个厂房,工期长达两年,两年中双方相关人员都有变化,施工变更较频繁,变更多以邮件的形式沟通,财务在付款时发现工程的变更,很多不能提供相应的辅助资料,如变更的审批,可行性报告,施工资料,于是拒绝付款,双方资料保存都不完整,都不能提供足够的资料说服对方,双方不得不达成协议,聘请第三方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于这个合同执行的合规性做审计,财务部门主导,审计费各自分担50%,以审计的结果作为最终的结果。如果双方实施了合同管理的系统,把相关的合同、变更文件等存入系统,文件管理和进度管理,结算管理相结合,权责明晰。无论甲方或者乙方举证时结果令人信服。

二、如何在企业中进行合同管理

为了减少企业在合同各环节的风险,企业内控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规定,企业应当加强合同管理,明确合同拟定、审批、执行等环节的程序和要求,定期检查和评价合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促进合同有效履行。作为财务,老板会喊你参与合同的进程。

(一)合同审核阶段注意事项

合同调查阶段,在和大的客户,供应商签订合同前,通常要做信用调查,看看公司的注册资本,财务状况,近几年的交易信用情况,违约情况等,关注其获利能力,运营能力,经营能力。在合同谈判,拟定,审核时注意从源头上趋利避害,要从流程合规性、资金、税务,价款酬金和结算等方面控制风险,比如对于合同的审核上应关注是否符合公司内部的流程规定,如采购合同是否遵守了三家比较的原则,销售合同的价格是否在公司的审批权限内。合同结算条款要审核是否符合企业信用管理规定,内部政策。比如不得用现金方式进行结算等。除特殊情况,不得全款预付等。合同审核时财务也需要关注涉税事项,该合同对应的税目,纳税时间对于公司是否时最优的选择,是否有可操作性,比如叫车平台在和网约车司机签订合同时如果规定司机需要去税务局开具发票,合理,但是司机会增加工作量,而且不理解,平台如果和税务局沟通好,代为开具,可以提高效率,减少公司和司机的工作量。合同中需要明确约定发票类型的,以及发票合规。对于特殊事项,比如关联交易,要审核价格是否公允,决策程序是否遵照了公司的章程,上市公司对普通关联交易和重大关联交易的披露要求也不相同,需遵守相关规定。千江有水千江月,对于公司合同的审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司通过全方位的合同审核,运行良好的合同管理系统,相应的合同管理人员和制度,以及合同执行的追踪,合同纠纷,争议的及时处理,让合同在企业的运行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合同审批阶段的注意事项

在合同审批时需要关注是否是遵守公司授权审批的权限,由有权限的授权人审批。

(三)合同履行阶段注意事项

在合同履行阶段,要强化事中管理,全面履行本企业的义务,也时刻关注对方是否按照合同执行,一旦发现违约行为,应该立刻提示风险,把损失降到最低,对于合同约定不明确或是需要变更合同的,由双方对原有条款进行协商,变更或是解除。合同结算时应该按照合同条款结算,对于到期未收回的货款应该及时催收,未按照条款约定付款的应该拒绝付款。合同的签署,履行,结算,补充变更,解除等都需要进行合同登记。

(四)合同管理系统的应用

为了保证合同的闭环管理,需要引入智能化的电子合同管理系统,有条件的公司应当实施相应的合同管理的系统,把授权管理、立项、审查审批、签订、履行和归档等工作借助合同管理系统平台进行了规范管理,实现了合同签订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综上所述,合同管理同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如结算,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财务报告,税务筹划都息息相关,作为财务人员既要了解合同相关的法律规定,也要深入的参与企业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确保公司风险在可控的范围,利益最大化,以及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参考文献:

销售合同管理范文7

摘要: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物力集约化、精益化管理要求不断提升以及“五位一体”机制建设的要求,如何充分利用现有合同管理数据资源,挖掘数据间的关系,让数据来完善和提升合同管理的监控及分析能力,成为合同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文中对合同管理跟踪与监控分析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了研究,给出其建设评估框架,研究如何利用和挖掘数据源,寻找适合的分析方法及指标,助力企业提升采购执行效率及效益,为企业节约采购成本、人工成本,最终达到让数据来评估采购人员的工作业绩目标。

关键词:

物力集约化;合同管理跟踪与监控;信息化

目前,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物资管理信息化不断建设,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具备部分监控预警及统计分析功能,如:合同台帐、月度供应计划完成率、发货通知完整率及预警、配送及时率、供应计划收货情况预警等,但是在提升事前计划的可靠性、掌控事中各个环节业务执行的实时性、屏蔽事后问题发生的反复性等方面尚未完善[1]。因此,如何将PDCA循环法应用在合同管理信息化建设上,做到让数字来助力企业节约采购成本、提升采购质量、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进而提高企业内部采购供给服务质量、量化采购职工的工作绩效成为目前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1合同管理跟踪与监控分析信息化建设现状

国家电网公司在物资合同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整合了ERP系统、电子商务平台系统、经法系统及非结构化平台系统,以电子商务平台为主线,其业务涵盖采购计划管理、招标采购管理、合同签订管理、合同履约管理、合同变更管理、合同结算等采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业务功能。运用信息化手段固化了从物资需求、物资供给到结算的全流程业务管理模式,形成了物资管理业务在各个系统间共通互融的局面。做到了物资业务全覆盖,完善了业务层信息化系统固化工作。尽管合同管理方面的业务流及信息流已经畅通,且具备了部分合同跟踪与监控分析的内容,满足了应用层的业务需求,但从管理层及决策层角度来讲,可供分析并用于决策的数据颗粒度还不够精细,无法最终达到管控分析的目标[2]。为此,目前迫切需要将当前数据及历史数据结合起来,制定评估框架及原则,成为目前提高监控及分析能力的重要课题。

2合同管理跟踪与监控分析信息化建设评估框架

2.1评估框架制定原则

合同管理跟踪与监控分析信息化建设对其成效的评估是以企业实际的业务范围和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与国家电网公司管控要求相结合,依据目前信息化跟踪与监控分析来制定适用于企业自身的评估体系,具有实用性、科学性、稳定性和前瞻性。其评估框架应着眼于“了解过去,展望未来”[3-6]。a.实用性原则。合同管理跟踪与监控分析信息化建设框架制定时应充分考虑电网企业的行业特色,评估框架要以电网合同管理实际业务为基础,为管理层、决策层提供颗粒度更细的监控数据作为目标来设计。b.科学性原则。合同管理跟踪与监控分析不是“拍脑袋”工程,其评估框架的设计应以实际合同跟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完善监控分析缺失的数据源,查缺补漏。c.前瞻性原则。充分吸取同行业及其他行业在合同管理监控跟踪分析的经验,设计既符合目前国家电网企业对合同管理方面的监控需求,又要运用最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未来的合同管理提升铺路。

2.2评估内容分析及实现办法

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为电网企业针对合同管理提高监控与分析的能力及效率,提升合同管理业务事前做好计划、事中做好控制、事后做好分析的能力,达成合同管理在监控及分析方面的目标,需要从以下几点来实现。a.填补业务在信息化应用上的空缺合同管理监控与分析不是单纯对合同的管理,而是先溯源,找到数据的源头,通过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从业务源头来分析,同时重新梳理现有业务流程,通过对现有业务的诊断,发现目前的计划管理、招标采购、合同管理、合同履约、合同结算等业务的薄弱环节、通过信息化手段,固化、优化及完善现有的业务流程及系统功能。完善ERP中的现有程序,并新增相应业务功能程序、业务查询报表、业务单据等内容。b.制定监控及分析方法合同管理的监控与分析,可以借鉴辅助决策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内容,从全业务信息化数据统计分析、业务主题分析、指标展示3部分内容来展示。全业务信息统计分析:梳理国网公司、省公司以及其他监督等部门的各类数据分析需求,以物资管理为主线,涵盖计划管理、招标采购、合同管理、合同履约的业务数据,如:截止某时间下达计划量、招标数量、未执行计划量、一年内合同量、执行完成率等。业务主题分析:从合同管理整体业务统计分析出发,关注合同管理各业务环节业务运转情况,对各个业务环节进行深入挖掘,并进行专题性分析,运用多样性图形化展示手段,实现对业务情况多维度的比较分析。指标展示:针对实际工作中管理层及决策层对合同管理监控及分析的要求作为指标项及控制值,采用图表、图形等方式展示当前的指标值,并实现明细数据穿透查询的功能,提高发现问题及控制问题的能力。c.实现监控预警功能业务主题监控预警是对关注的物资业务流程,通过监控、预警的手段对业务过程进行跟踪,对于关键节点的运转予以重点关注,从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关键节点出发,进行及时的过程跟踪,设定预警值,用不同颜色标识在不同单位间业务的进展情况,达到整体监控预警的目的。如:对于变更的合同,一经在SAP系统中接收到经法系统会签生效标识,此合同就会发出预警提醒,供合同专责组织开展甲乙双方就合同变更的补充协议签订确认工作。第一时间接收到变更合同生效信息,避免信息接收不及时延误合同执行业务开展。

3合同管理跟踪与监控分析信息化建设预期目标

a.进一步规范合同管理业务,利用ERP信息系统固化合同管理相关业务流程,使各业务环节衔接更加有序、流转更加顺畅。b.通过监控预警管理,增强合同管理管控力度,提升业务透明度,并通过信息化的手段真正实现物资合同管理的全流程量化监控。c.满足企业合同管理对数据挖掘以及数据分析的需求,并从中挖掘出业务的内在规律,辅助领导决策,从而提高了内部管理能力。d.利用系统集成的物资业务数据,通过查询、统计和分析,得出各种统计结果,通过变化曲线、比例对比等类型的数据,对物资供应进行决策提供了有力的辅助和支持手段。e.通过全业务信息统计分析功能,实现业务人员的各种查询统计功能,在减少运维工作量的同时,保证数据一致性。f.实现对人的工作业绩的分析及管控。

4结束语

本文针对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合同管理现状、实际业务管理的难点及管理需求提出合同管理跟踪与监控分析信息化建设评估框架,从而提高合同管理在事前计划方面的准确率,在事中控制的可行性及事后业务分析准确性,通过信息化手段为管理层及决策层提供更可靠的数据分析资源,为决策增添活力。

作者:吕旭明 李钊 雷振江 王恒超 杨壮观 单位: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国网铁岭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王秀焕.计算机在电力系统物资管理中的应用[J].青海电力,2003,22(4):39-43.

[2]谷平.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系统构建[J].电力信息化,2004,2(8):39-41.

[3]徐建中,苗丰裕,翟华明.企业加强物资管理工作措施研究[J].北方经贸,2005,25(2):69-70.

[4]徐寿波.关于物流科学理论的几个问题[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1-4.

[5]王玮.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08.

[6]王继业,高灵超,刁倩,等.电网信息系统综合绩效评估模型[J].电网技术,2005,49(9):2653-2657

第二篇:库存采购电网企业物资合同管理研究

摘要:

对电网企业协议库存采购模式下,物资合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给出相应的管理策略,优化合同管理各业务环节,提高电网企业物资合同管理水平,促进电网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关键词:

协议库存;物资采购;电网企业;合同管理

庞大的电网建设与运营维护产生了品种和数量繁多的物资采购需求,每类需求在完成时间、技术标准、重要程度、价值量、需求量与需求频次、供应商群体等方面各有不同。在协议库存采购模式下,不同品种、不同需求时间,甚至不同需求方的物资能够通过一次招标,在同一个供应商处进行采购。相较于批次采购,协议库存模式更加高效、灵活,能够涵盖的物资范围更广、采购范围更大,而灵活的采购方式也对合同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一、协议库存采购模式下物资合同管理的特点

协议库存采购模式下的合同管理首先与供应商签订明确采购额度、采购单价、采购期限的框架采购协议,在未来实际需求发生的时,将实际需求与采购结果进行匹配并签订包含具体项目信息、物资规格、数量、合同金额的供货单,供应商以供货单为依据进行合同履约、结算的一种合同管理方式。

二、协议库存采购模式下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1.合同集中签订模式难以实施

由于在协议库存采购模式下,采购物资往往价值低、供应分散、确定性低且时效要求更高,原来招标时间固定、批次合同集中签订的模式难以实施,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若固守原有的合同签订方式,合同签订工作势必成为整个采购过程中的短板。最终造成工程等物资,物资等合同的局面。

2.供应商违约风险不断加大

协议库存物资采购结果是在框架协议约定的有效时期(一般为1年)内陆续匹配实际需求,这就决定了在招标、框架协议签订完成后,还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进入合同的履约环节,履约的时间不确定性也更强,这样就导致在合同履约时,往往会出现采购物资市场价格已经出现较大变化的情况,从而造成了不可避免的违约风险。例如:若采购物资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供应商往往会以采购物资的原材料价格变化为由,拒绝生产履约并要求解除或变更合同,甚至直接选择违约。

3.物资供应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在物资供应履约的过程中,由于实际需求提出具有随机性,而需求的到货时间、数量的计划性又较差,经常出现需求提报后要求在较短的供货周期内完成供货的情况,而此时供应商在接到供货单后,由于生产周期、运输等因素,往往无法第一时间完成供货,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矛盾变得异常突出。

4.物资琐碎复杂结算周期过长

由于使用协议库存采购的物资往往价值低、物资规格琐碎复杂,到货后涉及项目单位多,且对应的工程数量也极其庞大,在只靠供应商自行办理付款手续的方式下,严重拉长了支付周期,造成供应商回款速度慢,无法保障持续供货,挫伤供应商积极性。

三、协议库存采购模式下合同管理优化策略

1.优化合同签订流程,开展常态化签约模式

在协议库存模式下的合同签约环节开展“常态化签约”,即将合同签订流程由批次集中签约优化为标准化、流水线、常态合同签约模式,即将原1-2个月一个集中批次的合同签订周期、供应商参与合同制作到签约全流程的集中批次签订管理模式,在按要求采用合同标准范本、全面采用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将合同制作和会签流程与供应商签约流程分离,分别进行管理封装,再通过供应商服务大厅实施一站式服务“窗口”常态化签约,确保“随到随签”。

2.优化物资定价方案,应用价格联动机制

采购物资价格变动对采购人与供应商都存在着不可确定的风险。从合同管理的角度寻求降低违约率的方法,就需要对原有的定价机制进行优化,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条款。为此,创新的在合同中增加了价格联动的条款。对于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的物资,应根据原材料基准价格及联动公式自动生成联动后的价格,并与供应商按照联动后的价格签订供货单。通过价格联动的条款,能够使供需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前提下避免由于时间带来的价格变动风险,在价格上涨时避免供应商违约,提高合同的执行率;在价格下降时能够充分发挥杠杆物资的议价优势,获得较低的采购价格。

3.优化物资供应环节,实施寄存物资管理

为解决物资供应环节的难点,在与供应商签订框架协议的基础上,通过提前在招标采购时事先约定,创新实施寄存物资管理。寄存物资管理是指在协议库存物资采购方式下将所有权归属供应商的物资先存放在电网公司实体仓库内,待货物领取后与供应商进行定期结算,完成物权转移的一种供应管理方式。主要包括:确定寄存物资目录、制定寄存物资储备方案、生产送货、质量检测、存储保管、出库领用、补库等环节。这一管理模式的核心是通过科学预测,供应商提前合理生产、储备物资,做到物资需求“随要随有”,达到提高物资供应速度和效果、降低物资供应成本的目的。

4.优化合同结算环节,实施主动计划型付款

为应对付款周期过长的局面,主动调整付款模式,实施“主动计划型”付款。一是合同签订完成后,由合同结算人员整理出项目物资合同付款台帐,根据工程项目进度及合同条款主动把握付款节奏;二是由物资履约人员跟踪物资的到货、验收情况,到货后及时督促项目单位进行到货验收,统一组织项目单位、供应商在指定地点集中办理结算手续,减少供应商奔波次数,大幅缩短了单据办理的时间;三是通过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短信平台、电话通知等多种渠道主动通知供应商办理结算手续,递交发票,积极解决供应商办单、付款过程中的问题,对符合付款条件的合同及时纳入付款计划。

四、结语

经过对协议库存物资从采购到签订、供应、结算各环节进行优化、调整,确实解决存在的问题,使整个合同管理流程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供应商违约风险得到有效防控,物资供应服务得到有效保障。

作者:刘雷 陈曦 和心 段琳凤 金菲 单位: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分公司

参考文献

[1]张和平,王正蓉,赵蓉.解析电网企业物资合同管理[J].科技与创新,2015,(15):56-57.

[2]董付梅.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流程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3):118-119.

[3]王艳红.浅谈电网物资履约品控管理的方法[J].低碳世界,2013,(24):100-101.

[4]冯丽嫦.电力企业物资合同管理的重要性[J].经济视野,2014,(8):42.

第三篇:企业劳动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研究

摘要:

劳动合同管理在每个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所占据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学规范的进行劳动合同管理不仅可以使企业与员工的劳动关系更加稳定和谐,增强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还可以保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增强企业的工作效率。本文首先对劳动合同管理的特点及法律风险概念进行简要分析,然后对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做了一定的探讨,最后提出了几点具体的方法和解决措施,以期能够有效的对这些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进行预防和化解,从而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关键词:

企业管理;劳动合同;法律风险;预防与化解措施

自从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来,合同制经济的形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为对任何的企业来说其整个的运营过程会涉及到一系列的合同,这些合同可以保证企业正常的进行经济活动,从而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而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企业用工数急剧增加,而相应的劳动合同数量也随之增加,各个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对于劳动合同管理越发重视。现今的企业合同管理模式存在着一些可能导致法律风险的问题,这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随着劳动合同的增加该问题显得越发严重所以对于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劳动合同管理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劳动合同管理特点及法律风险

一个企业的运营过程需要签订各式各样的合同,因此合同管理也相应的有很多种类,在这些合同管理中劳动合同管理对于企业的运营发展有其自己独特的地位。因为劳动合同涉及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企业有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保障,而人才又是一个企业能够顺利进行经营和各项活动的基础[1]。在企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种类众多的合同需要进行管理,其中,劳动合同管理就是合同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劳动合同是联系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一个重要纽带,在双方都同意的前提下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避免在劳动过程中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纠纷,或是在纠纷产生后可以有一个明确的依据去判断要担负责任的一方,从而去更好地解决问题。在整个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劳动合同管理隶属于劳动关系中的一部分,其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首先是劳动合同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无需再言,所以企业在对劳动合同进行管理时要学会采用科学合理规范的方式,给劳动者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使其认识到自身对于企业的价值,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进而实现企业的盈利和员工自身的价值体现;其次就是企业在进行劳动合同管理时要注重对各个环节的控制,每个细节都要注意到,不能笼统的管理,而且要有重点的把控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否则就容易出现问题,使得员工与企业之间出现纠纷;最后就是企业的劳动合同管理不能只看重眼前的蝇头小利,要把眼光放长远从总体大局进行把控,保证整个劳动合同管理的顺利稳定实施,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企业法律风险”,是指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与企业所希望达成的目标相违背的可能性,这通常是由人在执行具体工作时做出的某种不规范行为所引起的,所有的致使出现法律风险的行为都具有不规范性,但是所谓的法律风险并不是指违法风险。法律风险的起因有两种,具体可分为企业内部法律风险和外部环境法律风险。企业内部法律风险一般是指由于企业的管理出现问题时所引起的法律风险,这些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是可以避免的,所以控制企业内部法律风险往往是降低企业法律风险可能性的重中之重,其中合同管理是防范企业内部风险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外部环境法律风险一般是由企业以外的环境因素所引起的,这些问题往往不受企业自身的控制,所以很难去制约外部环境法律风险。合同管理法律风险是指涉及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终止等各个过程中签订合同的一方或双方不遵守合同所规定条款而给用工单位带来风险的可能性。

二、劳动合同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风险

订立合同时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四种形式:第一是企业未按照相应的法律程序与劳动者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或者未能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期限与劳动者订立合同所带来的风险,《劳动合同法》要求企业一月之内与劳动者签订合同,否则就会出现工资成本增加和无固定期限合同的风险;第二是企业没有按时将劳动合同文本送达给劳动者或者当劳动者无理由拒签劳动合同时企业没有及时以书面通知的形式告知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相应的用人单位将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第三就是《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者的试用期和其在试用期的工资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所以如果用人单位如果拒绝支付或者不按照规定支付给劳动者工资将面临相应的法律风险;第四就是在具体的劳动合同签订中,劳动者与企业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对于合同中某些内容的理解可能存在较大的偏差,特别是如果对于一些重点内容的约束不到位就可能造成相应的法律风险。劳动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法律风险,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若用人单位未及时或者未足额向员工支付酬劳时,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申诉,使得企业面临法律风险;另外用人单位不按照合同规定的工作时间对员工进行要求,强迫其进行加班,或者在加班后不给予加班费等类似情况都会是企业面临法律风险;最后是企业没有按照合同的相应规定强迫员工进行高空、高温、有毒等高危环境作业,或者在其进行高危作业时未能给员工提供必需的保护措施等,这同样会使企业面临劳动合同履行风险。另外由于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的原因需要对劳动合同进行变更的时候而未按程序进行变更,没有采用书面的形式,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这也会使得企业面临劳动合同变更的法律风险,其所带来的法律风险也是十分巨大的。企业在对劳动合同进行解除或终止时也要遵循相应法律章程所规定的条款,《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的九种情形和终止劳动合同时的六种情形,如果在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时不符合这几种情形,企业就会面临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法律风险。在这个过程的具体操作中,不管是企业还是劳动者,解除合同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否则就会承担支付赔偿金、负责举证等方面的法律义务。在处理劳动争议和纠纷的时候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风险分类,例如,当员工在企业上班期间因工作出现人身伤亡时,企业应该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严格执行,否则就会面临法律风险;企业在进行裁员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合同的内容向被裁者支付一定的经济赔偿,如果企业拒不支付赔偿的话,就会面临相应的法律风险。

三、劳动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

首先应该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好前期法律风险预防可以减少后期出现问题和纠纷的可能性,进而是企业将精力主要放到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上,而预防主要有建立完善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企业自身应该引进相应的劳动法律人才建立自己的法律团队或者与相应的法律律师事务所合作聘请律师作为企业的劳动合同管理专业顾问,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劳动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的发生。企业内部有自己专业的法律人才才能够切实的为企业解决劳动合同管理中所遇到的具体的法律问题,化解可能出现的各类法律风险。让企业的法律顾问全程参与劳动合同的整个签订、履行和更改及终止过程,对劳动合同的制定和签订及后期程序中可能出现法律风险的方面提出自己的专业意见,从而降低出现风险的可能性;企业内部建立严格的合同评审机制对于劳动合同风险的事先防范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法律风险预防的重要制度保障。建立严格的合同评审机制,将责任具体分配给劳动合同管理相关的部门,切实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合同会签制度是合同评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合同的签订必须在相关部门负责人的指导下进行。整个企业的各部门负责人都必须对劳动合同进行仔细研读,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建议,从而完善合同内容,然后再确定是否可以进行签订。劳动合同法律风险提前预防工作虽然使得企业前期的工作量变大,但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法律风险的发生,从而降低企业在后期出现法律纠纷时的损失,这可以降低企业的整个投入,有时甚至可以使企业起死回生。其次是要采用依法治企的原则,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培训,提高相关部门员工防范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的能力。法律风险的预防,应该从企业的每个人做起。企业内的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责任人”,在预防法律风险发生的方面来说,每个人都责无旁贷。防范法律风险的发生不仅要重视劳动合同的签订,还要注意在后期时合同的履行。所以对企业相关员工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进行提升很有必要,这可以很好地对法律风险进行防范。再有就是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员工要注意对自己已经履行了合同规定条款的证据,防止在产生纠纷时签订合同的另一方胡搅蛮缠,另外也要留存对方违约的证据,以作为后期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时的证供。另外在合同变更时,对于另一方加入或减少的条款要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以签订合同的形式进行重新签订。重新签订时一定要确保合同更改方的责任人有足够的权利,能够代表其所在企业。如若由于特殊情况不能重新签订合同时一定要将补充条款以书面的形式交由对方签字或盖上具有法律效力的章。在这个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经办人一定要有足够的法律知识和很强的责任心,而且可以全权代表企业的劳动关系管理部门,这可以很好地对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进行预防,对相关文件进行保存可以保证在后期产生纠纷时不会败诉。然后就是运用保险制度转嫁合同风险。现代企业一般都会入经济保险,保险业有资金融通、经济补偿和辅助社会管理三大功能,而企业可以利用其中的经济补偿功能来转嫁合同风险。现在国外的企业基本上都可以利用保险制度来转嫁合同风险,而我国的保险制度还不是很完善,但我国的保险业也在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所以说利用保险制度转嫁合同风险在我国还是一个基本全新未开发的处女地,如何利用好保险制度是企业在未来要继续研究的问题。最后是运用法律手段来化解劳动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当企业的预防措施失效时,就会出现相应的法律风险,这时候企业就应当及时、全面、优化地处理这些法律纠纷。劳动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法律纠纷。对于有可能出现的法律纠纷,企业应当作好相应的备案,以便防止其发生。而对于已经产生的法律纠纷,企业应该尽快的对纠纷进行评定以采取合适的方式来解决,对法律纠纷解决方法的评估,应当结合纠纷的原因、过错大小、风险大小、社会影响等多方面的因素来决定,从而在专业法律人士的指导下来确定是私下调节还是运用诉讼等法律手段来解决,保证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现代企业的经营过程总的来说就是一个签订合同并依照合同条款去履行的过程,劳动合同管理就是运用各种手段对合同执行过程的各个流程进行严格把控。防范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由于劳动合同自身或者其他因素所引起的法律风险,这对于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丁怡 单位: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参考文献:

[1]邢焕波.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重建是有效执行《劳动合同法》的前提保证[J].经营管理者,2011(10X):174.

[2]刘红.企业法律风险及其防范[J].法制博览,2015,33:221-222.

[3]常凯,邱婕.中国劳动关系转型与劳动法治重点--从《劳动合同法》实施三周年谈起[J].探索与争鸣,2011(10):43-47.

[4]王秀娟.我国企业劳动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防范[J].管理观察,2012(36):33-34.

[5]陈洁.论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及法律防范[J].中国商贸,2011,20:72-73,85.

[6]张东亚.论保险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服务作用[J].保险研究,2005(8):23-25.

第四篇:企业合同管理房地产财务作用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不断提升,房地产行业得到可很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房地产行业的竞争力也是最激烈的。对房地产企业而言,要想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领先地位,就必须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重点从企业管理入手。文章是从房地产企业从的合同管理入手,分析了合同管理中财务的作用,希望以此能为同行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进而推动房地产行业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

合同管理;房地产财务;重要作用

一、合同签约时财务部门的监督审核作用

(一)工程类合同尤其是重大工程合同签订前,财务部门应介入合同条款拟定

首先,在合同签订前,房地产财务部门应该重点对签约方的履约能力进行考察和分析,要求签约方提供有关财务报表,对比分析签约方的财务情况、经营成效以及现金流量等重要指标,然后还要和同行整体情况进行比较和研究,以此判断签约方是否具备合同履约能力。其次,在进行合同条款审核的过程中,房地产财务部门重点关注签约方的款项支付方式及违约金等内容。在某些工程合同中,建设单位在收取承包单位履约保证金之后,在支付前期的10%-20%的工程款时,承包单位不愿意提供发票,仅仅只是开具收款收据,这是因为工程款按照属地原则应该开具建安发票,但是可能这些单位里面有很多都是外地企业,开具建安发票必须是先获得外出经营许可证后才可开具,这样就会增加人力或者物力成本,对此,建设单位也可同意承包单位在收取前期的10%-20%工程款时为其提供收款收据,但是在后期的工程款支付中应该要求开具合同金额一半以上的发票,同时要求承包单位在支付至工程质量保证金时,把合同全部金额的发票提供给建设单位,这点主要是考虑土地增值税问题,因此在合同审核中,一定要综合考虑税收以及财务核算等内容,避免签订时出现漏洞,进而影响后期的执行。

(二)销售类合同签订过程中,财务部门应介入合同条款拟定

房地产企业在进行销售合同签订时情况会比较复杂,这点主要是由于签订对象差异比较多,难免会出现因理解差异造成的合同条款歧义,假如版本订立不严瑾,就可能会在后期退房等情况中造成一些损失,严重的还可能会影响房地产企业的声誉。比如,合同条款中是否标注了因为购买方自身因素导致的退房,是否应该没收购房定金;假如出现退回房款的情况,退回时采用的是无息还是有息退还;还有就是假如购买方延迟付款时间,此时是否要收延迟利息等,上面的内容都要在商品房销售合同中进行明确的说明,以免后期给房地产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纠纷。

(三)出租类合同签订过程中,财务部门应介入合同条款拟定

通常情况下,房地产企业在进行商住楼建设时,基本上都是把底层当作店铺,此时就会面临底层出租的问题,在房地产企业制定底层出租合同条款时,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部门也要积极参与其中,重点对租金的收取形式、出租时间以及租金数量等进行明确,以此确保房地产企业经济利益。

二、合同执行中财务部门的控制作用

房地产企业签订的各种合同,企业的财务部门都要备案,必要时合同签订部门可以对正式签订的合同进行扫描,把合同的扫描件放在房地产企业的局域网中,以此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财务部门应该按照不同类型的合同,使用对应的方式进行合同执控制。

(一)针对工程类合同,房地产财务部门要整理好合同信息,并制作合同执行台帐

通常合同执行台账中应该包含和收付款有关的信息,比如合同的签订时间、签约方的信息、合同总金额、已付金额以及发票开具等,建立这样台账能对合同执行进行很好的监督和控制。房地产财务部门应该按照合同的具体执行情况和工程部门进行相关信息的核对,以防出现合同超额支付的情况,对那些没有按照合同条款进行履约的,房地产财务部门可以拒绝付款,同时还要向负责人汇报具体情况,以此确保合同履行得到合理的控制。另外,房地产财务部门还应该对把合同收付款情况制成收付款记录单,然后将其与合同存放在一起,在收付款记录单中,可以了解到已付金额的具体明细,这两份资料类似总台帐和明细帐,共同对合同执行实施控制。

(二)对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报表进行严格审核

房地产企业的销售合同也很重要,在房地产销售部门签订合同后,销售部门必须记录每天的销售情况,还要将销售信息整理成销售报表,并复制一份交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应该认真审核销售报表,并与财务系统进行比较,以此监督控制销售合同履行情况。对房地产企业而言,只有将楼盘销售出去才能获利,当前很多购房者都是通过按揭进行购房的,按揭的担保就是购房合同。对此,房地产财务部门就必须严格监督合同履行情况,在收到房款后,及时反馈给销售部,然后及时告诉购房者,让购房者办理房产权证,以此降低企业承担的风险。

三、合同执行后,财务部门要发挥归档作用

在完成合同执行后,房地产企业应该及时进行合同的整理、归档及保存,在合同的归档中,必须做好归档的合理划分,比如说业务部门应该保存的是和工程审批、建设及验收相关的合同内容,但是财务部门则要保存合同中和款项相关的内容资料,做好划分归类保存,不仅能使合同管理更科学,最重要的是能为后期的查询提供便利条件。

四、财务部门对合同履行的评估管理作用

对房地产企业而言,完成了合同的执行和归档之后并不能代表整个合同管理就结束了,最重要的是还应该进行合同履行情况的评估,而且在整个评估管理中,房地产财务部门应该积极参与评估工作。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部门应该把握评估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主要从合同中的相关款项、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收支明细等内容进行分析,以此保障合同评估管理的有效性。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房地产企业合同管理中,房地产财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文章所讲的在合同签约时房地产财务部门具有监督审核的作用、在合同执行是有控制的作用、在合同执行后还要发挥归档的作用,最后还要进行合同履行的评估,只有确保其参与了整个合同管理的过程,才能确保合同管理的科学有效性,以此提升房地产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作者:叶永其 单位:厦门泰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鸿.企业合同管理中房地产财务的重要意义探究[J].财会学习,2016,17:32+35

销售合同管理范文8

【关键词】信用现状;应收款项管理;事前控制

1信用现状及应收款项概述

1.1信用现状

丰益国际于2006年在新加坡上市,从企业的资产总额看益海嘉里集团实力雄厚,具有持续稳定盈利能力。2008年--2016年,中国诚信企业协会对益海嘉里集团做出的评价为良好;上海市100强企业公告为良好信息;信用等级为1。表明益海嘉里集团信用状况良好,受到企业协会的信任,负债较少,说明公司风险低。

1.2应收账款

基于严格的风险控制管理体系及专业性极强的资金管理平台,益海嘉里在追求资金效益最大与最优的探索中,成为行业翘楚。益海嘉里因其行业非周期性,资金管理工作显然异于其他公司。充足的资金储备是其稳步上升的支柱,它的工作的最大考验来自于资金市场本身的风险。

2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重要问题

2.1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架构不够完善

益海嘉里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将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集权力于一身,而却缺乏熟练的财务管理认识。益海嘉里虽在2011年设立风险管理部,构建前、中、后台的业务操作管理模式,但是从企业之后的风险来看,并没有做到集团资金总监所说的“信息的搜集者和流程的控制者”。集团中的财务管理更多的是处于混乱状态,财务管理工作难以制度化、规范化,成本难以控制,最终使企业市场竞争力削弱,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2.2应收账款的管理不集中

益海嘉里遍布43个战略地理位置,拥有170多个大型综合加工厂,并享有联络全国的销售网络,如此分布的经营地点,造成集团零散的资金管理。

2.3应收账款管理中内部控制不严格

益海嘉里集团建立的赊销政策不够严格,缺乏相应的催收措施。

3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3.1强化应收账款事前管理控制

3.1.1评定客户信用等级

信誉评级侧重于对企业过去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估和分析,慎重评价后提供出有关企业的历史履约情况和当前履约能力方面的信息,而较好的信用评价,将为企业吸引到较多的投资和众多的合作者。对方的信用评级越高,说明应收账款越可能收回,发生坏账的机率几乎为零,这样的情况下,采用赊销手段扩大销量的做法对企业造成的风险就大大降低了。

3.1.2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

1)设立完善的应收账款信用制度: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合同管理、授权委托、应收账款、员工信用、信用档案管理、客户管理、诚信教育等设立较合理的信用制度,依据企业自身的信用管理体系对客户也实行相应的评价措施,以尽可能大的程度保障客户不发生坏账的机率。2)专人负责专岗:设立专门岗位,安排专业人士负责,不可混杂管理。3)实时做到各部门共享数据:分门别类管理客户,跟踪记录应收账款。业务人员以及经办业务的各级管理人员从初识客户到维护老客户都应该对其资信情况进行全面详细了解,将客户分为A类客户、B类客户、C类客户、D类客户。业务人员应当仔细审查客户的人员素质、销售业绩、社会关系、地理位置、物流配送情况等,对于销售合同,要明确品名、规格、交货期限、价格、付款方式、付款日期等交易条件,签约时要逐一对销售合同的每一条条款进行严格审查,因为每一项合同内容都可能是今后信用问题的凭证。

3.2构架完善的风险管理

益海嘉里作为粮油巨头从整体上看,企业主要存在商品价格风险,即市场风险、交易对手风险即信用风险和外汇、汇率风险。这三部分风险都将对企业财务造成负担。1)风险管理架构等级整体面貌。各项风险管理均在整体管理架构体系之下执行各自任务,集团整体管理架构起着引导作用。第一级:风险管理委员会,由独立董事、CFO担当,制定风险管理战略规划。第二级:风险管理执行委员会。第三极:具体的执行操作者。2)集中管理风险,加强应收账款预防性控制。风险管理越集中,理解就越深入,执行起来也就越发主动。例如流动性风险管理,集中管理资金的流动性可以达到风险汇减的效果,减少了资金的波动性。对应收账款的预防性控制可以设置一种障碍,对应收账款的特定交易有特定的处理控制办法,对潜在的客户实施信用调查,以防止销售给信用风险较大的客户而造成企业财务损失。

3.3强化应收账款事中控制

事中对应收账款的控制要极为重视,从发货到收款,每个环节都不可掉以轻心。1)发货时及时查询,货款坚持跟踪。每一次发货都要核对客服部与销售合同内容,保持核对状态,在公司销售货物后,必须立即启动监控程序,根据事前审核好的信用评价等级实施不同的收账策略,在货款还未形成之前进行一定程度地催收,此时要注意适度,不能扰乱与顾客的良好关系,要时刻谨记维持好健康良好的合作共赢关系。2)回款一定要进行记录,账龄分析做到位。财务部门制定管理制度必须要有定期对账制度,财务要形成定期对账的习惯,每隔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就必须同客户核对一次合作账目,不能在管理制度方面脱节,更不能使制度成为一句空话,以免造成账目混乱。

4结论

综上所述,近乎垄断粮油行业的益海嘉里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立足于现代财务发展,其财务管理模式值得借鉴,身为行业的旗舰,益海嘉里在资金管理工作方面也是行业翘楚,但是从集团自身的角度看,更需要应收账款细分强化。然而,在所进行的各方面的改革,大都使企业发展的环境更为严峻。这就意味着,从宏观上讲,国家应重视对粮油企业的保护,尤其是金融政策不能导致资金的过度集中,而应该给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提供必要的筹资来源。从微观上求发展,切忌盲目扩张。

参考文献

[1]杨二宝.关于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思考[J].特区经济,2013(7):233-234.

[2]张国明,李存英.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方法研究[J].财会研究,2011(24):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