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网络资源建设

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网络资源建设

摘要:为了适应“互联网+”背景下全新教学环境对课程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的挑战,我们进行了《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并应用于教学实践,探索了“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资源建设与实践的教学改革方法。本文以《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为例,从课程数字化资源创新建设,交互系统的建设,多元化、科学化的学习评价机制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说明。《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打破了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师生的及时互动也为教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互联网+”;食品理化检测技术;网络资源;师生互助

在“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各领域都不断将自身的成果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提升自身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互联网+教育”是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突破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重构教育教学环境,重设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使教育更加均衡化、教学更加个性化[1]。《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网络教学资源极少,绝大多数课程平台的质量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教学资源“静”多“动”少,大量内容是教材或授课的简单重复。因此,加强对《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创新研究与开发,并能够科学合理地应用于教学实践,是亟待解决的课题。本研究为完善《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致力于适合高职学生自身特点的网络教学资源的创新建设与开发,包括建立具有交互功能的《食品理化检测技术》网络课程电脑端和手机端,制作微课、慕课等数字资源,构建食品检测相关资料库等,建立科学的网络学习评价机制,形成以优质前沿数字化资源、强大交互系统、科学评价机制、电脑端手机端为一体的创新型课程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使其能够科学合理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促进师生互动交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

1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

1.1课程平台电脑端和手机APP的建设

建立学生可自由登录的《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网络平台和课程手机APP客户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及学生特点,搭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培养,便于师生操作的网络课程,学生可浏览课程教学大纲,了解课程性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了解课程具体学习进度安排,从总体上了解课的基本内容,结合自身情况,确定学习思路及时间安排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2]。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或APP及时学习任务,批改作业,在线讨论,测试考核等,学生通过课程平台进行课前预习,课上练习,课后复习,课程平台贯穿课程教学始终,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课程平台电脑端与手机APP客户端。

1.2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

1.2.1《食品理化检测技术》系列微课的建设

根据岗位能力需求重建教学模块,重点制定10个典型教学任务,针对任务中疑难知识点制作实验原理动画、录制实验操作视频,整合成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的系列微课。具体到某一任务学习时,首先可泛读该模块的教学课件及教学讲义等内容,了解相应任务整体情况,再利用微课、视频动画、虚拟操作等非文本资源针对关键知识技能点进行反复学习,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

1.2.2在线习题的建设

在线习题应始终处于动态更新状态,且应涵盖最前沿的科学进展、研究成果、时事热点问题等内容。《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在线习题主要包括课前练习和课后巩固两部分。讲授某一教学任务前,教师在线课前预习任务,学生在完成教师规定的预习任务后进行课前练习。课前练习主要侧重于学生对本次任务的主线和内容的了解,同时复习此次任务涉及的已学过的专业知识。在完成此次任务的教学后,教师在线课后巩固任务,主要包括围绕此次教学的重点、难点设置的客观题,以及一些开放性、个性化的主观题,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3]。主观题形式包括案例研究、热点问题分析等,让学生收集食品理化检测技术的前沿信息,锻炼其发散思维能力,为今后独立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1.3开放性课外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充分利用互联网海量资源,把与《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相关的信息资源整合到网络课程平台,形成具有自己教学特色的资源,包括食品检测研究进展、应用实例、食品检测领域科学家介绍、食品相关网站、食品相关期刊杂志、相关资格证考试资料、精品课和公开视频课网站链接等内容[4]。另构建行业企业资源库,包括企业的招聘信息、企业的背景资料及行业的前景信息、行业的培训信息等。学生可以通过资源库了解与专业相关的行业信息,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尽可能实现学生从学习到就业的无缝对接。

2良好交互系统的建设

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开设专题论坛,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促进协作学习。建立后台监控系统,规定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学习路径,后台实时监控学生完成情况。建立在线问答系统,满足师生互动不限时间,不限空间。强大的交互系统有利于教学实践的应用。教师在课上可通过签到、随机选人、有奖抢答、讨论交流等交互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后可通过交流论坛、规定的学习路径等进行实时监控,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并整合到课程评价机制中[5]。

3多元化与科学化的学习评价机制的建设

《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以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形成性评价占60%,包括平时成绩30%和实验成绩30%,终结性评价占40%,主要体现在期末考试。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操作、课堂讨论、活动记录、单元测验、学生自评互评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能力、态度、策略、团队精神等进行综合性、持续性的评价,为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工作[6]。平时成绩主要体现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前预习,课堂练习、互动、讨论和课后巩固的情况,综合量化打分。实验成绩主要由操作成绩,在线模拟练习,实验结果记录来组成。形成性评价注重对教与学过程进行多层次、多元化的分析判断,能够为教学双方提供及时、真实的诊断性信息,有利于教与学生态过程的完善和发展。

4结语

《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优势,促进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完善了“学习”“实践”“再学习”的教学机制;实现了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讲清了知识要点,讲透了知识难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使教师能够随时掌握学生动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主动探究,轻松学习,师生交流不受限制。这从根本上提升了教学质量,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婷.“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7.

[2]李兰翠.M00C学习平台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3]黄璞,孔石,柴龙会,肖向红,郑冬.“互联网+”背景下“鱼类分类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7(19):39-43.

[4]宁静慧.基于企业生产工段模式化网络资源库建设模式探讨[J].广东化工,2017(22):198-199.

[5]徐士华.基于信息技术的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库建设探究[J].教育科学,2017(10):377-378.

[6]余华明,龙建佑.基于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智慧课堂构建、实施和评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08):57-62.

作者:张笔觅 杨明静 单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