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与高校图书馆管理的连带研究

网络环境与高校图书馆管理的连带研究

一、升级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结构

从图书馆服务发展趋势看,越来越多的读者不只满足于期刊阅览室提供的纸质期刊服务,读者的需求日渐多样化,高校图书馆必须积极适应数字化替代传统化的这一方向要求.

1、加快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根据高校教学、科研方向和日后发展规模,建立大规模的数据库实现目录检索、主题检索和全文检索,缩短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资源的供给与用户需求的时间差,由相对滞后服务进化到同步服务.对图书馆资源进行数字化改造,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多种信息技术,对不同载体和类型的信息资源进行搜集、选择和规范化处理,使之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建立分布式的馆藏信息资源库和虚拟信息资源库.这种数字改造的过程,从生成技术上讲,包括有键盘录入和非键盘录入两种方式,键盘录入是一种手工转换的文本模式,非键盘录入包括手写识别技术、印刷文稿扫描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从存储技术上讲,包括直接存储技术和网络存储技术,直接存储技术主要指光盘塔技术、磁盘阵列技术和磁带库技术,网络存储技术是海量数据信息存储的实现方式;从收纳技术上讲,包括购置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光盘数据库等,链接国内外较有影响的中外文数据库等;从管理手段上讲,就是采用标准格式来完成图书馆的采访、编目、流通,利用自动化业务管理系统进行管理;从网络传播上讲,就是建立高校图书馆主页,广泛利用网络为读者提供远程服务.为完成以上数字化改造,高校图书馆还需要引进一批计算机开发、运行管理和维护、网络资源建设、检索与网络维护、数字化信息转换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从而保证图书馆数字化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和圆满完成.

2、优化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结构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发展过程中,更要注重推动馆藏资源向专业化、特色化、个性化、多元化方向发展.高校图书馆印刷型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一笔宝贵财富,要继续加以重视,加强保护和建设.多年来,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印刷型文献资源,学科类别多,专业性强,类型齐全,应加以保护、保持和发展完善,并每年进行一次审查,有效剔除一些不符合图书馆收藏原则的图书.当前,有一些学者认为无纸信息社会即将到来,印本书刊和图书馆终将消失.而实际上,电子书刊虽具有一系列明显优点,但印本书刊更便于读者任意反复阅读和从容思考,更具备历史收藏价值,这些是电子书刊所不可能实现的,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还将长期共存.因此,高校图书馆不但要保护和建设好原有印本馆藏,还要保证图书馆每年拥有一定的购书经费,做到既保证馆藏图书的数量、质量,又照顾到读者的阅读需求.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要突出本校的特色,从本校最知名、最突出的重点学科入手,对教师的课件资源、学校优秀论文、学术动态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和加工,对全校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课程需要的资源等加以整合,对教师课件参考文献及教学参考书目与图书馆目录建立技术上的链接,对电子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读者比较常用的资源,通过图书馆主页提供给读者,有效地丰富高校图书馆馆藏体系.同时,主动收集教师、学员的需求信息,定期召开师生参加的座谈会,或者进行图书馆工作大型问卷调查,听取广大师生对图书馆馆藏的意见建议,并进行分类、研究,进一步充实和优化馆藏,供读者浏览和查询.

3、保护高校图书馆馆藏的知识产权数字图书馆在满足人们对知识渴求的同时,也引发了版权保护与社会公众的信息资源共享需求之间的矛盾,在图书馆管理创新中,要注重处理好这一矛盾.解决版权保护与信息资源共享之间的利益冲突,关键是找到两者之间的利益平衡机制,实现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共存.如果只注重保护版权人的权利,就会影响公众对信息的获取和信息的自由流动,最终导致信息闭塞;如果只注重维护公共利益,而忽视版权人利益的保护,就会使版权人的创作积极性下降,发到信息生产原动力不足.因此,在处理过程中,对于已过保护期的作品或著作权法不予保护的信息(如国家的法律法规),可以当作公有信息,自由地进行数字化;对于那些仍然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必须考虑是否取得著作权人授权许可,是否需要支付一定的报酬,之后再进行数字化;对于高校图书馆自身拥有知识产权的数字化资源,比如高校图书馆上载到网上的本校的作品,也要依据著作权法等加强保护.

二、拓展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为进一步改进和拓展图书馆服务提供了基础和保障.高校图书馆在走向数字化后,在提供传统服务的同时,还应探索和创新一些新的服务功能.

1、提供更加便捷全面的信息导航服务每个读者要达到在高校图书馆自如地运用检索工具、查找特定内容,还存在很大困难.图书馆必须加大网上信息和导航服务,主动为读者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使广大师生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和应用现有馆藏相应学科的图书和信息.高校图书馆要支持和帮助高校开设《文献检索》、网络培训等课程,在图书馆主页上设置“网络用户培训课堂”,为读者讲解网络使用的技能、网络信息检索方法等,使他们既知道信息资源的所在,又知道如何去查询、获取.高校图书馆主页上还要设立导航、咨询栏目,提供网上电子期刊、电子教程的链接网址,并设置专门的图书馆导读员,通过聊天工具、论坛、留言板、电子邮件等与读者用户互动,将传统的面对面导读变为虚拟咨询导读,为读者提供更加简便、速度更快、渠道更多的信息检索方法和参考咨询等服务.对于带有共性的问题,导读员可以直接在页面上回答,对于有争议性的问题,将答复发送到对方电子信箱反馈给用户,提高读者对馆藏数据库的了解和利用率.同时,借助图书馆电子借阅系统,还可综合分析读者的阅读偏好,及时收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另外,一个良好的、高速的网络运行环境,离不开网络空间的安全管理,这是数字化图书馆正常运行的基础.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广泛应用,需要依据数据库建设的安全标准,人为设定一些限制访问的门槛,比如,根据各种应用本身的需要,划分不同的访问权限;根据不同层次的读者,保障他们享受不同的资源使用权限,从而确保图书馆的安全性和健康发展.

2、提供重点学科“学科馆员”服务功能学科馆员是指掌握一门或几门专业学科知识,并精通图书情报知识,根据学科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提供高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协助、参与教学和科研工作,帮助用户实现目标任务的图书馆员.高校重点学科的多少和水平高低,是衡量其办学水平、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反映学校社会地位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更高层次的高校图书馆必须在更高层面上为高校的专业学科读者提供深层次的咨询服务,高校图书馆需要选择一批素质较高的馆员,培养成为“学科馆员”.学科馆员除了关注和从事一般的图书管理工作外,还要保持与重点学科组的经常性联系,全面关注重点学科文献情报资料的动态,利用图书管理中的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组织及综合利用的优势,定向跟踪学术研究前沿,及时将信息反馈给重点学科组,为教学、科研提供参考,为学校重点学科或重点项目的立项、评估提供依据.

3、提供大众文化休闲服务功能人们利用节假日补充学习的自发性需求越来越多“,节日阅读”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展示的场所,可以满足大众阅读和消遣的需要.分析大众文化休闲服务的实际需求,高校图书馆应着重在满足大众知识更新需求、精神娱乐需求、信息传播需求、生活常识需求这样四方面,进一步拓展专项资源建设,还可以考虑建立影音室、漫画室等专项休闲服务资源.同时,组织和邀请专家学者围绕大众精神休闲的不同领域和层面,举办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听的专题性休闲文化讲座、研讨等活动,为大众提供不同角度、更加全面的文化休闲服务.

三、改进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组织建设

随着计算机联机编目的发展和网上文献带来的存取方式变化,编目和典藏这两大业务部门的功能发生了转变,高校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建设也应随之融入新的管理要素.

1、创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传统的图书馆组织结构以文献载体形态及其流程为主要依据,缺乏兼容性和合作性,不同类型文献的采购、加工、整理和服务相互分离,用户采集和利用不便,也不利于文献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制约了现代图书馆功能的有效发挥.必须改变原有的垂直化、多层级的职能制组织结构,使之转变为以业务为基础建设部门和读者服务部门为主的组织结构,减少纵向管理层次,增加横向联系,采取开放的、动态的组织结构,使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形成部门之间纵横畅通的组织体系.

2、培养复合型图书馆管理人才传统时代图书馆员的工作模式基本是人与书的结合,从事简单的文献整理、登录、入库、借阅等工作.而数字时代图书馆员的工作模式是人与计算机的结合,从事以数字化技术为主的现代化操作,要求图书馆员既要有扎实的传统图书馆学知识,又兼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和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安全维护知识.高校图书馆必须重视馆员的职业培训与终身教育,通过开展专业知识集训、参加学术团体研讨、举办专题业务讲座、组织实地参观访问和对流学习、鼓励业余时间参加继续教育、进行业务水平测试等措施和办法,不断优化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业务水平和信息操作技能,增强网络条件下文献搜集、整理、加工、贮存、检索的能力.

3、改善高校图书馆的环境图书馆环境包括图书馆装饰、设施、工具、人员形象等,良好的高校图书馆环境需要人为来营造.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当有涵养、有礼貌,乐于助人,建立良好的服务环境,吸引读者来馆;图书馆的布置应当方便读者,阅览室、外借处和所有读者活动场所都应整洁、卫生,光线适宜;设立专门的导读室,供读者使用的计算机检索系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重视图书馆网页的人性化设计,加强图书馆与用户的沟通,使他们感受到图书馆服务品位和服务形象的提高.

作者:齐建萍 单位:中共赤峰市委党校